時間:2023-06-30 15:47:12
序論:在您撰寫養殖業市場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市場導向;中職生;職業技能;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8-0105-02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行業技術領域更新加快,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提高中職生職業技能以適應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就顯得十分迫切。然而盡管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中職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學生技能水平明顯提升,但中職生職業技能現狀仍舊不容樂觀。因此,在市場導向下研究如何培養中職生的職業技能極具現實意義。
一、中職生職業技能分析
技能是指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經過練習而形成的一種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 本文所指的職業技能主要指中職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職業技能培養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提高中職生操作技能是廣大中職教育工作者長期以來孜孜以求的目標。企業衡量中職生合格與否,主要看其專業技能,考察其是否勝任本職工作;是否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是否掌握崗位需求的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是否勤儉節約,有吃苦耐勞精神;是否達到本專業中級工水平、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等。
二、目前中職生職業技能暴露出來的問題
盡管在國家、省、市技能大賽上捷報頻傳,人們往往用“技能在手,就業不愁”來形容中職生,但是繁榮表象下面難掩中職生的“先天不足”,教育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容忽視。
1.學校方面。中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大部分中職生就業崗位是一線操作人員,但技能培養恰恰是一些職業學校的薄弱環節,不少學校缺乏基本實訓設備和師資,只能在黑板上“種田”、教室里開機器,學生缺乏真刀真槍的實戰能力,畢業后無法滿足企業用工需要。
2.學生方面。中職生多為15~18歲之間,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長時期,對未來生活和所從事職業充滿幻想,但對走進企業、獨立生活認識不足、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因而許多學生對技能操作訓練不夠重視,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筆者經常發現本應在車間進行實訓的學生在外面游蕩。還有些學生受普教學習方式影響,重視文化課輕視技能訓練,動手能力差、技能不過硬;有些學生不愿到生產一線工作,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眼高手低,頻繁跳槽。因此,中職生的職業技能素質和企業要求之間有很大差距。
三、中職生職業技能培養的主要途徑
面對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中職學校應從專業設置、教學改革、實訓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等多個環節上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1.依市場需求確定培養方向。職業教育的“社會性”和“職業性”特點,決定了中職學校必須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職業崗位要求確定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因此,學校應與社會各行各業保持密切聯系,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動向,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學生的培養方向和培養目標,從而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適應性和崗位針對性的有機統一。以北方工業學校(以下簡稱“我?!保槔?,在多年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專業布局:利用技工教育與中專教育的寶貴經驗,將普通中專的專業與技工學校的工種對接起來,如將普通中專的工業設備安裝專業與技工學校的鉚工、管工對接,機械加工技術專業與車銑刨工、鉗工對接,把專業分解成多個工種開展招生、教學培訓和就業安置,為企業選擇員工、學生選擇專業提供清晰、明確的概念。
2.根據經濟發展設置和調整專業。專業是學生當前的學習范圍和今后的工作領域,是教育與經濟的接口,是保證人才培養適銷對路的首要環節。因此,在設置和調整專業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1)要瞄準產業結構發展趨勢。中職學校的專業結構必須與產業結構相適應,以發展的、動態的眼光來分析本地產業結構發展變化的趨勢。中職學校要走出校園,主動上門、積極聯絡相關行業企業,及時了解市場用工動態,及時調整專業培養計劃,在此基礎上對專業建設進行評估和論證。
(2)要面向區域和地方經濟發展。伴隨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與經濟關系最為直接、最為密切的中職教育也必然要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努力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以遼寧省為例,隨著“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等各項發展戰略的實施,我省將重點發展裝備制造、鋼鐵、石油、石化、新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相應地,職業教育也必須加速調整專業結構,及時開發新專業,改造傳統專業,淘汰過時專業,加強骨干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如工業設備安裝、機械加工、金屬熱加工、機電一體化等。
(3)要體現適應性與前瞻性。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以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必須具有一定靈活性,適時適度開發新專業,改造和淘汰舊專業,及時調整并細化專業培養方向;必須處理好長線專業與短線專業、新興專業與傳統專業、寬口徑專業與崗位針對性專業的辯證關系;必須按照技術領域未來發展需求預測專業發展方向,達到適時性與前瞻性的統一。一般而言,所設立的專業應該是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里經濟發展對人才要求的基礎上進行的,并在學校所屬產業領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在全省有一定的影響力的、獨特性的專業品牌。
3.圍繞職業能力實施教學改革。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設置課程內容。課程設置是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它直接關系到畢業生離校后能否直接上崗、轉崗及后續發展。針對統編教材的不足,可以在基礎課“夠用”、專業課“適用”、實踐課“實用”的原則下,多渠道開發校本教材,使課程內容設置貼近社會、貼近企業、貼近崗位實際。我校自2005年開始嘗試在各專業實施教學改革,把《物理》教學內容分散在《工程力學》和《電工基礎》課中講授,《計算機繪圖》結合《機械制圖》講授,《專業工藝》結合學生實習期間講授。整合后,技能課和理論課的比例由原來3∶7變為1∶1,如工業設備安裝、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每學期理論教學9周,專業技能實訓9周,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技能操作訓練。
(1)要結合學生實際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中職生實際,通過多種教學法增強其學習興趣;要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填鴨式”的陳舊模式,廣泛采用討論式、啟發式、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要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測評。對中職生的考核應該從“重知識不重能力”轉變為對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除筆試外,還可采取口試、答辯、現場測試、實際操作等多種方式。我校從2005年逐步改革了學生成績考核辦法,將學生成績考核分成平時考核和期末總結性考核兩部分:平時學習過程考核占30%,主要根據出席情況、學習態度、完成作業數量和質量、解決問題能力來確定分值;期末總結性考核占70%,采用答辯的方式評定成績,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有一定要求的綜合性作業或實訓作品。在完成過程中,學生要制定實施方案,可查閱技術規范、書籍,學生之間可以相互研究也可以向教師請教;學生要向考核委員會展示作業或作品,陳述實施方案,回答考核委員會提出的相關問題;考核委員會根據完成綜合性作業或作品的質量、方案陳述,以及問題回答情況綜合評定成績。2005年我們在管工、鉚工、鉗工三個專業試行,目前已向其他主干專業推開。該考核辦法體現了由選拔考試向達標考試的轉變,由記住什么向會做什么的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受到學生歡迎。
4.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強化技能培養。實訓設備和場地是強化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基本物質保障。目前,中職學校的實訓設備不足和設備老化、落后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約了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要改變這一狀況,一方面需要國家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支持中職實訓基地建設;另一方面需要校方創新辦學模式,通過校企聯辦、訂單培養等方式設立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實習與生產對接,課堂與車間對接。中職學校應本著自力更生、分步到位、重在利用的原則,把添置實訓設備和建設實訓場地作為重要任務,力爭每個專業都有相應的實驗室或實訓中心,還要注重提高已有設備的利用率。
5.實施校企合作凸顯技能針對性。校企合作是中職學校辦學的基本模式,是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雖然大多數中職學校對校企合作有一定理解,但并沒有形成一整套運轉機制;有些學校的校企合作只是簡單地作為實訓基地,沒有形成符合市場機制要求的產教結合體制。鑒于企業對辦職業教育投入不足、積極性不高,政府應“牽線搭橋”,為企業參與技能型人才培養提供政策支持,通過制度安排對校企合作企業予以優惠,促使企業廣泛參與職業教育。對中職學校而言,要大力加強工學結合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1)以工學結合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工學結合是學生在學校學習和在企業實踐相互交替,邊學習邊工作,校企雙方共同完成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學生既要在校內接受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和職業技能訓練,還要到企業參加生產性實際操作,專業技能水平提升迅速。
(2)以訂單培養實現校企深度合作。所謂訂單式培養,就是以“訂單”為依據,校企雙方共同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利用雙方教育資源共同培養人才。大量事實表明,訂單培養的學生融入企業文化快,職業技能針對性強,適應工作崗位快,用人單位滿意程度高。
我校在訂單培養過程中,注重對接職業標準構建課程體系,先后與企業合作開發了《鋼結構制作工藝》、《船舶裝配工藝》、《船舶焊接實訓》等課程。教學中采用“寬基礎、窄培訓”模式,在“寬基礎”階段(通常為一年半左右),主要進行扎實而全面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培養,在“窄培訓”階段(通常為半年),主要培養學生的拿手專長。對學校而言,“窄培訓”克服了教學盲目性、封閉性,做到有的放矢;對學生而言,“寬基礎”保證其有較寬擇業范圍,能順利轉崗、有后勁,“窄培訓”幫助其完成校企“零對接”;對企業而言,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技能達標的合格員工,由此實現校、企、學生三方共贏。
6.依靠“雙師型”隊伍提升學生技能。目前我國對“雙師型”教師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內涵、要求、培養、認定還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這集中反映在教師職稱評定方面,對教師的評價考核標準仍然以論文、專著等學術標準為主。中職學校的“雙師型”教師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從事實踐教學,既能教書育人又能參與工程實踐、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既是教師又是專業技術人員。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辦出中職特色的關鍵。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要通過制度安排強化中職師資隊伍建設,制訂教師編制標準,科學確定專兼職教師比例;要逐步推進教師全員聘任制,建立能進能出的、靈活的用人機制;要制定和完善中職學校兼職教師聘用政策,吸引行業、企業中有技能專長的能工巧匠到中職學校任教;要深入貫徹中職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通過政策吸引提高企業參與師資培訓的興趣。中職學校要努力構建“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并將培訓效果與年度考核、晉級、職稱評定和表彰獎勵掛鉤;要建立表彰獎勵制度,培養專業帶頭人、職教名師;對于中青年骨干教師,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選送參加國家及省級技能培訓,打造其“雙師”素質。
培養中職生職業技能是中職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職生就業優勢將遭遇潛在危機,因而必須加快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把勞務職教變成技能體系下的成才職教,把簡單技能下的低質量就業變成技能體系下的高質量就業。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唐凱麟,蔣乃平.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4-0241-02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就業能力內涵
1.就業能力。就業能力由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提出,主要是指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二是實現就業理想的能力;三是滿足社會需求的能力。我國學者鄭曉明認為:“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僅僅是某一項技能,而是各種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學習、思想、實踐和應聘能力等。”[1]本文認為就業能力是為獲得某一崗位所需的各種能力的集合,包括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其中,專業知識能力是就業能力最根本的體現,是指專門知識和技能,是崗位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社會能力主要包括交際溝通、團隊協作、表達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方法能力是指能有效并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就業能力可以通過后天練習獲取。因而,就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并且可行。
2.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就業能力。①通用就業能力,通用就業能力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應聘所有崗位都需具備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主要包括交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處理與客戶的人際關系能力,是市場營銷專業最重要的能力。同時,銷售人員往往具有巨大壓力,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抗壓教育,而交際溝通是一種不錯的抗壓教育方式。團隊協作能力要求各團隊成員各盡所能,并與其他成員協作,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使團隊利益最大化,增強團隊凝聚力,是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條件之一。創新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創新能力是各種能力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能力,對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實際上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②具體崗位的專業能力,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市場調研能力、銷售能力、營銷策劃能力和商務談判能力等。銷售能力是一線銷售人員最重要能力。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的銷售能力主要體現在:一是能根據顧客的形象、氣質等因素調整營銷方案;二是能和顧客順暢溝通,并與之建立良好的關系。
二、提高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就業能力的必要性
“市場營銷行業的就業形勢決定了需加強就業能力培養。近年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協作、溝通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經常換工作,處于不穩定的狀態”。[2]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社會需要具備現代崗位能力和素質的人才,不僅僅是單一的專業技能,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對就業能力培養與企業對營銷人員能力需求錯位。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專門性人才,對學生通用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相對薄弱,使得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差,主動創新和學習能力不夠。因此,需加強對就業能力的掌握,促使就業能力不斷增強。高職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強調分析、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僅是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就業能力培養的困境分析
1.課程體系設置不規范。就業能力的提高需要系統的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決定了對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效果。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只對核心課程的教材和教學進行了改革,一些專業基礎課程的結構與本科教學內容基本一致,這導致了課程知識更新速度較慢,學生無法學習到最新、最前沿的營銷知識,比如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下如何營銷,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營銷,基本上沒有教材涉及到。其次,不同課程內容重復較多,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第三,課程比例不合理,公共課程比例過高,專業拓展課程和實踐課程占比較少。第四,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據調查,很多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比例不合理,一般認為,實踐教學所占總學時比例至少要達到40%以上。然而,很多學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比例都低于這個比例,并且把實踐教學融入到理論教學中,導致實踐教學情況很難統計,人才培養方案的最終計算結果可以達到40%以上,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所占比例較少。
2.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目前我國市場營銷專業的師資整體水平不高。從師資的學緣結構來看,市場營銷專業的師資水平應當涉及到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等相關專業,但很多教師缺乏市場營銷專業所需地相關知識體系。從教師的職稱和學歷結構來看,很多教師從學校到學校,80%以上的教師沒有在企業從事過相關工作,導致他們對真實的營銷工作環境不了解,不能從真實案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校企合作停留于形式,校內實訓基地不滿足要求。有的學校與企業雖然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但往往流于形式,學生沒有到企業頂崗實訓,而是到企業參觀或企業專業人士到學校講座。校企合作中,學校往往比較積極,但企業對此恰恰相反。企業的目的是獲取經濟效益,而接納實習生從短期來看往往會影響企業經濟效益。這導致了學生即使獲得了到企業實習的機會,也無法真正達到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的目的。另外,由于學生頂崗實習過于分散,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因而,實習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往往比較落后,投入不足,很多實訓基地只有幾臺電腦和幾張椅子。
四、提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就業能力的策略
就業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這是一個系統、長遠的工程,需要從教學目標、內容、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提升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就業能力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根據市場對營銷人才需求狀況,確定培養目標。市場營銷專業的就業崗位比較廣泛,根據調研,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大多數都集中在初級崗位,需經過幾年后才能進入中層崗位。因此,初級就業崗位就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重心?!案鶕髽I實際需求來確定教學目標、課程設置等培養內容,設計出更為合理的培養方案,把培養學生運用能力擺在首要位置,讓教師和學生都能把握就業能力對知識結構的具體要求,從而保證培養目標和方向符合企業要求,順應社會發展需要。”[3]
2.改革課程體系,開發特色課程。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存在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口頭表達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因此,既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又要加強職業禮儀與溝通、計算機、大學語文等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為將來掌握高一層的知識打下基礎。按照必須、夠用為原則開發特色課程,改變傳統知識陳述方式,展現特色課程的簡潔明了和實用的特征,用圖表說話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加強實踐教學,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按照循序漸進的特點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首先要加強禮儀、溝通、心理素質以及拓展等專項訓練,提高學生的氣質、交際能力、心理素質、吃苦耐勞和團隊精神;其次,加強課程實踐操作訓練,把操作內容、考核等都納入到教學計劃;第三,營銷專題實踐,在完成專業課教學工作后,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專題調研,弄清企業產品供需情況,為企業完成專題公關策劃和營銷策劃等;第四,綜合實訓,即畢業頂崗實習,讓學生到企業實習,完成調研報告和營銷策劃。
4.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企業成為學校的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合作不能僅停留在到企業參觀或企業專業人才到學校做講座層面,要以真實項目為依托,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共贏的局面。一方面,學生提前進入社會,得到了相應的實踐鍛煉,提高了自身的就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為企業輸送大量新鮮血液,幫助企業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高水平教師的指導。因此,需提高教師的營銷理論和實踐經驗?!芭汕矁炐愕哪贻p教師到企業任職、鍛煉,讓教師熟悉企業管理或銷售崗位上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盵4]在大三頂崗實習環節設立專職的實習指導老師,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又能對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進行監督。同時,聘請實踐經驗豐富且理論知識深厚的優秀企業人員到教師隊伍中來??傊?,建設一支高水平、高技能的教師隊伍,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曉明.“就業能力”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05):91-92.
[2]陳湘青,關秋燕.基于“就業+創業”雙導向的高職市場營銷課程體系構建[J].職教通訊,2015,(03):1-4.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經濟發展培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與職責,經過多年的探索,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眾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現狀進行研究,發現其中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以期為專業未來的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
自從193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丁馨伯先生編譯的《市場學》教材開始,市場營銷在我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發展已走過了82年的歷史。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營銷活動在我國各行各業均展現了其巨大的魅力,也因此催生了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強烈需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高等院校有近800所,市場營銷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人才培養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緩解了營銷人才嚴重缺乏的局面,適應了經濟的發展需要。然而由于經濟、社會、教育體制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高職教育市場營銷學生的素質、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不適應社會、企業的需要。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從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入手,分析其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取得的成就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高職教育改革的進程,目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體表現如下:
(一)人才培養目標更為面向職業發展需要
我國高職院校大多起源于以前的中專、大專等學校,在人才培養上主要沿襲學歷教育,以傳承文化、促進科學發展為目標。然而社會發展既需要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才,也需要從事具體職業的人才,作為職業教育,肩負的應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高職院校的設定也經歷了這樣一個發展歷程。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面向職業的、具有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面向的工作為營銷第一線,例如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番禹職業技術學院等。
(二)課程體系設置更為注重社會需要
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的載體,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也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更多地體現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1.實踐課時比例不斷提高
眾所周知,經濟管理類專業表面看起來較虛,學不到實用性的東西,這是由學科特點決定的。然而,既然高職教育是面向社會需求第一線,必然要打破這種桎梏。市場營銷專業在進行課程體系調整時要不斷提高實踐課時的比例,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實踐課時比例達到甚至超過了50%,例如邯鄲職業技術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等。為了更好地實現提高實踐課時的作用,同時要求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考核方式,例如項目式教學,策劃案、調研報告式的畢業答辯等。
2.課程設置更為靈活
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對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展現了多樣性。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以及考慮到學生的特點,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設置也在不斷調整??紤]到網絡營銷以及服務業的發展,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增加了網絡營銷、服務營銷兩門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就業能力。
(三)注重校企合作,提高社會適應力
職業教育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企業與學校的資源,實現一個雙贏的效果。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達到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高度,能更好地體現職業教育的理念,是目前職業教育普遍采取的一種模式。高職教育市場營銷專業目前也在采用這種合作模式,主要有開設實訓基地、開發校企合作教材、開設校企合作班等。
二、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嚴重地影響著市場營銷專業未來的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一)人才培養忽視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區域經濟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系統內部的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要擔負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使命,這是由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所決定的。因此,如果將職業教育從區域經濟社會中割離出來,它將失去所固有的地位和性能,其本身也無法存在。然而,目前一些職業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忽視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目標定位過高,或者人才培養具有普適性缺乏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比如,在一些人才培養方案中常見到“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營銷技能的,從事營銷業務與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等目標設定,其實這樣的目標高大空,是沒有目標的,缺乏操作性與檢驗標準。反觀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跨國經營和我省承接國外制造業轉移的國際經營性的高技能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使學生……能在外資(合資、獨資)企業和對外貿易領域中勝任推銷、企業策劃和營銷管理工作。同時通過本專業的學習為學生的進一步海外學習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考慮到了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具有更好的就業導向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二)人才培養缺乏層次性
人的能力有不同,未來在職業領域中的發展也會走出不一樣的道路。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教育大多采取省事的“大鍋燴”方式,對不同能力、要求的學生的教育不加以區分,缺乏層次性教育。從學校角度來說,應該在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考慮到學生的職業發展以及教師的教育能力,為學生設計幾個具有前后發展關系的職位,只有達到較低職位能力考核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
(三)校企合作的作用不突出,流于形式
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熱點和方向,校企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尤其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與地方經濟相結合,著實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發展的雙贏效果。然而從大部分校企合作的現實情況來看,部分學校與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溝通不暢甚至無溝通現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或者是為了應付國家的硬性要求,很難達到實際效果。
(四)欠缺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服務行業對于員工的職業道德有著嚴格的要求。但從目前來看,學校普遍不重視對學生有關職業道德的教育;同時由于目前普遍的成長環境較好,造成學生職業道德意識不濃,要求較高。
三、總結
總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建設應立足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社會經濟、學校與學生的協調發展。
作者:王義龍 劉文靜 單位: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玲.我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J].對外經貿,2012(10).
[2]崔茂森,李明國.基于能力培養的市場營銷改革的若干思考[J].農村教育研究,2008(16):58.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探析研究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供需矛盾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供需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與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要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僅僅能夠生產優質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產品銷售出去,真正滿足顧客的需要,企業才能順利實現利潤目標并得到發展壯大。因此,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十分旺盛的態勢。從全國各地人才市場需求信息看,近年來市場營銷類人才,一方面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著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卻不能順利實現就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供需矛盾。
二、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占主流
在當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形勢下,很多高職高專類院校因為資金的不足,難以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因此,市場營銷課的教學只能在黑板、粉筆加彩圖演示的傳統模式中進行。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解、分析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等,學生被動地理解,看案例,無法通過多媒體感受市場營銷中對商戰案例的實際體驗。因此,面對著單調、枯燥、被動的教學模式,基礎普遍較弱的高職學生無疑對這些市場營銷的枯燥理論提不起興趣,從而使市場營銷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的本質特征無法實現。
(二)缺少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條件
教學模式的改進與推廣需要發展的良好環境,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擁有市場營銷課程專用實驗室的院校還屬于少數,而在當前的專業實驗室中,要么設備和軟件配置落后,要么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忽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形同虛設。即便是有較為完善的軟硬件和教學環境,由于信息技術支持需要付出較多的運行費用、損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學校與企業之間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業的專業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所需的交互式信息基礎尚不具備,因此很難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化。
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課程設置
基于整體素質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職業能力,這一切源于合理的課程設置。首先,合理設置人文素質課程,增加課時和增加屬于人文精神的課程內容如文學、美學、哲學、社會情感與價值衡量和商業文化等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誠信、敬業和團隊意識。其次,注重專業基礎課在內容上的整合與更新。市場營銷專業與社會接觸密切,所以像社交禮儀、商務禮儀、營銷禮儀這些課程進行整合,避免在內容上重復;同時,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內容,如數據庫營銷知識適當增加,豐富學生的市場營銷知識。同時注意與專業技能課程的對接。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針對性。工具性較強的課程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基礎、公共關系、外語等,突出他們的實踐性;最后,專業技能課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實訓場地的建設有待加強,工學結合落實到位,真正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創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實踐性教學
1.注重“綜合實踐技能”和“專項職業崗位技能”兩個教學重點
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加強與企業分工協作,以企業為主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以學校為主培養學生的專項職業崗位技能,校企緊密合作。理論教學主要采取核心理論知識講授、案例教學、管理游戲等教學方法。技能養成課聘請來自企業的專業人士主講,主要在工作現場完成。實訓課程安排到企業和市場一線,通過學生頂崗實習,師傅(主要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和企業專業人士擔任)指導幫帶的方式進行。如:在企業現場或者調查現場進行市場調查,教師與企業經理一起指導學生做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廣告策劃與創意及品牌經營學的策劃以真實項目導入課堂,策劃案是學生在企業會議室進行現場提案,由企業經理和教師做點評,學生現場改方案的方式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鄧老涼茶的創業拓展課,將自負盈虧的企業實體導入校園,跨越了模擬仿真的局限性,使學生在真實的項目中形成職業能力。
2.加強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踐教學渠道
【關鍵詞】市場營銷 崗位 職業能力 就業
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是學生在營銷崗位上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從現實看,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取決于學生的職業知識和技能的把握,而職業知識和技能就源自于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崗位職業能力決定就業狀況。
1 市場營銷專業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1.1 崗位職業能力培養是應用型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營銷基本知識,更要強調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強化營銷崗位能力的培養,注重職業性和技能性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相一致。從實踐教學看,它能夠使學生獲得所需要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并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增強自身競爭力。
1.2 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營銷專業以崗位能力培養為導向
用人單位普遍希望營銷專業畢業生馬上就能勝任工作,而現實情況是營銷專業的學生除了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外,實踐能力普遍欠缺。因此,確立以崗位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增加就業的機會。
2 市場營銷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
2.1 交往溝通能力
交往溝通能力一般是指能妥善處理營銷活動中相關人員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與客戶之間的關系,進而有利于企業營銷活動的進行。交往溝通能力表現為:與相關人員友好相處,積極與人合作,辦事不失原則,辦事公正公平,誠實守信,善于處理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各種矛盾,有較高的容忍力,胸懷寬闊,能有效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實現人際和諧,形成良好的人際環境,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
2.2 市場調研能力
市場調研能力是營銷專業學生必備的能力,包括:市場需求調查,目的在于掌握市場需求狀況及變化趨勢;購買者調查,目的是了解誰決策、誰購買、為誰買,購買者的購買動機和購物行為;價格調查,主要研究價格對商品需求的影響;分銷調查,主要包括商品銷售地區和銷售網點的分布、潛在銷售渠道分析等;市場競爭調查,目的是掌握競爭對手情況,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促銷調查,涉及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的促銷活動等。
2.3 營銷策劃能力
營銷策劃是對企業將要發生的營銷行為進行超前規劃和設計。營銷策劃包含創意、目標和可操作性三要素。沒有獨辟溪徑、令人耳目一新的營銷謀略不能稱為營銷策劃,沒有具體的營銷目標,策劃也落不到實處;而不能操作的方案,無論創意多么巧妙杰出,目標多么具體、富有鼓動性,也沒有任何實際價值,這種所謂的策劃只能是資源浪費的過程。
2.4 商務談判能力
談判是彼此間有利害關系的雙方或多方為尋求一致而進行洽談、協商的行為,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目的是讓雙方或多方能滿足各自的需要。為了使談判富有成效,需要營銷人員具有一定的談判能力,在談判過程中,要設法建立一種合作融洽的氣氛;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掌握整個談判的結構;要按談判的進程,掌握各階段的談判技巧;要研究謀求一致的策略,最終實現成交。
3 提升市場營銷崗位職業能力的基本策略
3.1 以企業崗位調查為基礎,明確營銷專業定位與方向
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的目標崗位分布很廣,構成了很明顯的目標崗位群。據統計,目標崗位大多集中于營銷員、推銷員、營業員、策劃員、銷售主管、部門經理等,其中營銷員、推銷員是最主要的崗位,分別占到了40%和33%。根據畢業生反饋的情況,就業崗位集中在初級層,部分綜合素質較好、能力較強的畢業生經過2-5年的鍛煉,可以進入中層,從而進入更高層次。初級層次崗位能力是培養適應企業生產、進入更高層次的基礎,也是形成就業的前提和學校的主要培養任務,因此,初級層次崗位能力培養是學校實踐教學的重心。
3.2 拓寬基礎教學內容,突出實用的課程體系設置
營銷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書寫能力差、應用工具能力差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差等問題,調查報告、策劃方案中的錯別字、語句不通及格式混亂的現象不是少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增加大學語文、應用寫作、數學、計算機等基礎公共課程的教學時數,從而構筑合理、扎實的基礎公共課程體系,為增強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發展后勁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在專業課的實施中,選擇理論體系基本成熟,代表性強,覆蓋面廣的課程作為必修專業課程,如市場營銷學、企業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等。針對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性突出的特點,多設置一些技巧性、實用性課程,加強學生的實踐訓練,如營銷策劃、市場調研技術、案例分析、推銷學、商務談判等。在學時安排上,適當減少教師直接授課的學時,增加案例分析、討論、模擬操作等實驗學時。鼓勵學生參加CMAT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認證考試,實現理論教學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
3.3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學生崗位技能
根據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特點,可在以下課程教學和環節中強化學生的營銷實踐技能。市場調查與預測等課程:結合教學內容由學生提出若干調研專題,如大學生手機消費、上網情況、護膚品消費、飲料消費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市場調查技能和調查分析能力。市場營銷學等課程:選用市場營銷模擬教學軟件,根據可選劇情,如手機、冰箱、護膚品等,模擬不同產業環境中多個企業生產不同的商品相互競爭,分析市場需求、競爭者動態,修正自己的戰術,制定下一步策略。在電子商務實驗中,通過體驗式教學,使學生掌握B2C、B2B、C2C的交易模式、物流管理、網上銀行、EDI中心的管理等基本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崗位技能水平。營銷策劃:營銷策劃就是在創新思維的指導下,為企業的市場營銷擬定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營銷策劃方案,提出開拓市場和營造市場的時間、地點、步驟及系統性的策略和措施,而且還必須具有特定資源約束條件下的高度可行性方案。推銷學課程:由學生分別扮演推銷員和顧客,進行情景教學,針對某種產品或服務進行推銷活動。一次模擬結束后,互換角色,再進行一次模擬推銷。商務談判課程:結合商務談判的開局、磋商及簽約的程序和技巧,組織“模擬商務談判”,也可結合模擬公司的實際,事先設計業務內容,然后組織學生模擬談判。
3.4 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有效實現與企業需要的對接
通過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有計劃地將學生送到營銷崗位一線,使學生直接接觸職業崗位工作,這是實踐課程實施的一條最根本途徑。學生按有關規定到企業、實習單位進行綜合營銷實習,與企業對接,學生轉變為經營者,為畢業后勝任崗位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學生通過校外實戰性的營銷實習,將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的營銷工作中去,并從實踐中得到檢驗和啟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合格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引言:市場營銷專業是有自己獨特的專業特點的,因此在構建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時,既要獨立于其它專業,形成自身的特點,又要反映人才培養工作全貌,造成了工作的復雜性。由此可見,人才培養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工程,是需要依靠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的。
1.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心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應該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但是當前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方法卻是傳統落后的,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的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這種方法使得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水平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層次,很重影響了人才的培養與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高職院校應該構建一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對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中,西方國家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的,是值得我國借鑒的。西方國家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由政府、高校委托非官方的質量評估社會機構來開展,并且質量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全面性。例如,美國的社會獨立評估模式,以及法國的獨立的政府評估機構模式都是很好的范例,都有效地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因此,做相應的西方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值得我國借鑒的。我國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可以借鑒西方創新性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來改善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我國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應該由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完成,才能夠使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全面性和科學性。
2.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評價的特殊性
營銷職業涉及的行業是比較多的,崗位也是比較多的,因此,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評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市場營銷專業與其它專業相比,有三個獨特的地方:首先,學校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還要重視對學生職業心態的評價。學校只有重視對學生這兩方面的評價,才能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和心態都是比較重要的,因此,職業性格對營銷人員的職業成功影響,是比較大的。學校在對高職院校在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時,需要對學生的職業心態,進行科學的評價,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職業心態的重要性。其次,學校不僅要重視對畢業生的結果性評價,還要重視對在校生的過程性評價。在教育界和社會界存在一個誤區,他們認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對象是,畢業生,而在校生,這個誤區的存在,影響了客觀性全面性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最后,既要重視學校和教育主管機構的評價,還要重視企業行業協會和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的評價。對于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單純依靠學校和教育行政主管機構是很難建立一套科學全面的評價體系的,是需要企業行業協會和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的多方協同努力的,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套科學客觀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才能夠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3.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3.1跟蹤營銷業態發展建立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在建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時候,不僅要使體系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還需要使體系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要把營銷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培養作為評價體系中重要的部分。高職院校對于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評價,應該以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來進行體系的構建,在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圍繞核心來制定評價指標。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人才培養評價時,不能只局限于對學生成績的評價,還應該使體系具有一定的市場營銷行業特點,專業特色以及創新理念,以此來滿足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使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貼近現代企業營銷的實際。
3.2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接軌,建立評價標準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該推行雙證書制度,使人才培養過程與營銷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接軌。高職院校可以參考國家營銷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的考試大綱,給學生制定教學方案,開展教學內容,教材的內容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和實用性性,學生在教材中能夠學習到有價值的內容。高職院校還要推進校企合作,把營銷職業技能鑒定與學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評價相互融合,使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市場營銷行業發展來給學生制定一個科學的評價指標,使評價指標適應市場營銷行業的發展,滿足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
3.3注重對人才培養評價結果的分析與反饋
高職院校在對上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評價存在一定的問題,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的構建,因此是需要解決的。高職院校應該對問題進行分析和反饋,確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評價的聲譽和權威性。高職院校需要從日常的教學管理、人才制度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和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手段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等院校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市場營銷專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
4.結語: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要把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當成重要的任務來完成。通過培養專業性的市場營銷人才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通過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樣才能使高職院校真正成為培養專業人才的基地,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作者簡介: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教學;學生職業能力
一.高職市場營銷教學現狀
(一)職業化教育定位不明確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教學是以職業化教育為目標的高等教育,同普通高等理論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然而一些高職院校對于自身市場營銷教學目標定位不足,沒有突出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特點,致使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出現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尷尬現象,高職院校的職業化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學生的職業能力更無從談起。因此,高職市場營銷定位不明確是引發后續教學過程出現偏差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二)教學手段和人才培養模式單一
高職院校畢業學生職業能力低下與其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和人才培養模式也是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市場營銷類對于應用實踐技能要求較高的專業學科,僅僅通過傳統的傳教式的講授模式是遠遠不夠的,學生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市場營銷真實情況,學習的被動性也比較明顯,學生的職業能力往往都是由簡單的筆試卷子來反映出來的。這種單一的教授過程與評價模式與現實客觀的市場營銷情況都是極其不符的,同時學生真實的職業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饋,同樣不利于教師進行后續課程和教學過程的改進。總之,教學手段和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化對于高職市場營銷教學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師資隊伍建設缺失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其作用不容忽視,當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師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具有專業化營銷經驗的教師比例嚴重不足,這與我國教師的進出制度有一定的關系;其次,高職院校市場營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亟待提高,這主要由于市場營銷專業隨著市場發展變化需要進行不斷自我充電和學習,僅靠原有的知識結構是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發展的。因此,作為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克服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問題也是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方面。
二.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研究
(一)做好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目標定位,突出其職業教育特征
高職院校有別于傳統的高等院校,既需要使學生掌握必要知識技能,同時也要突出其職業化的能力培養特點,從而實現社會用人需求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無縫對接。同樣的,對于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也必然需要契合高職院校職業化的培養目標,這是創新市場營銷教學,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基礎,當然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同樣是職業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見,要創新高職院校教學過程適應現代化人才發展需求,應緊密圍繞在應用和實踐技能這兩個關鍵點上,并以此構建相應的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具有適度理論知識體系同時兼具靈活的應用技能,這就是所謂教學目標定位??傊龊闷浣虒W目標定位對于后續課程體系設計以及教學過程具有積極的指導性作用。
(二)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
教學模式的創新對于提升教W質量和教學效率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現象比較明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低,這市場營銷類對于實踐技能具有較高要求的專業教學的開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應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應用技能的有效提升??梢越梃b當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后,提升實踐課程比重,通過真實的企業實踐過程,使得學生能夠體驗到未來工作的實際情況,并對照自身的差距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升;除此之外,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有利于用人單位進行人才的選拔,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由此可見這種培養模式是一種雙贏的培養過程,可以進行借鑒。創新教學模式不局限于簡單的校企合作,還可以以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市場體驗等形式豐富教學模式,用真實客觀的現實條件鍛煉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應用水平,并將之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職業能力。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奠定堅實師資基礎
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是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方面,首先,對于市場營銷類教師應加強職業教育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具有前沿和深度知識技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幾本教材的理解上,通過學習優秀的營銷案例不斷的拓寬自身教育視野,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其次,可以聘請專業的市場營銷工作人員進行兼職教育,這類人員理論水平或許有所欠缺,但是其豐富的職場經歷和營銷技能往往是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難以實現的,通過專業的市場營銷人員的講述,能夠以其真實的成長經歷加深學生對于學科認識,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充電和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加向著“職業化”方向靠近。除此之外,可以將教師進行輪崗實踐,互相聽課等形式,發展自身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積極的進行改正,以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對于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注重學生職業應用能力的合理性評價
傳統的紙質類型考試形式往往側重于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而對于學生真實的營銷應用水平和職業能力評價不足。因此,要切實反應學生職業綜合應用水平,除了傳統的應試形式以外,還應不斷豐富評價方式,例如以模擬營銷過程、營銷案例綜合分析、綜合性營銷案例的設計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進行學生綜合性評價。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學生日常教學過程中的課堂表現、營銷團隊意識、團隊協作能力都融入到具體的考評內容之中,使得市場營銷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能夠更加準確和直觀的反應出學生真實的職業能力,為進一步改進教學過程和培養側重點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另外,對于先進的教學設備如信息化學習工具的應用、多媒體影音視頻的運用都對于營銷課程的高效學習有著積極的幫助,本文在此就不一一的進行介紹了。
綜上所述,要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應首先應做好高職市場營銷教學定位,使后續的教學和評價過程有明確的指導依據;其次,應從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師資隊伍的建設等方面進行加強,針對市場營銷類教學較強的實踐應用特征,采取校企合作等模式進行重點加強,同時通過教師隊伍水平的不斷提升或者聘請專業的營銷人員進行師資隊伍的擴充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最后則是教學評價的創新,改變過去唯分數論的單一化評價過程,通過多元化考核、日常性考核真正反映出學生真實的職業水平。
參考文獻:
[1]夏韌. 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并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策略[J]. 雪蓮,2015,26:88.
[2]于翠翠.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教學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探討[J]. 時代教育,2016,04:89-90.
[3]孫穎慧.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職業能力研究[D].云南大學,2015.
[4]禹化穎. 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 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 西部皮革,2016,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