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6:50
序論:在您撰寫學護理的基礎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基礎護理學知識貫穿護士工作的整個生涯,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中基礎護理學知識也占有一定比例。為了使護理專業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這門專業知識課程,順利的通過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取得“雙證”。我通過多年的基礎護理學教學,總結出一些有助于學生記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直觀形象記憶、總結記憶、重復記憶、分組記憶、口訣記憶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考試合格率。
關鍵詞:記憶方法
;基礎護理學;護士執業資格考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14-01
基礎護理學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人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基礎護理學占據一定比率,縱觀護理學基礎知識全書,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護理學相關理論,一部分是護理技能的相關知識。這兩部分的學習方法各有不同,護理技能相關知識的復習應注重結合臨床實際操作,在理解了操作目的、操作方法后再記憶,就顯得輕而易舉;護理學相關理論知識則要掌握記憶技巧。下面是我對這門課程教學記憶方法的總結。
1 護理技能的相關知識的記憶方法
1.1 動作技能正遷移:
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現象,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1]。在實際教學中,恰當地應用遷移規律,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已經掌握的技能對學習新技能的積極影響叫做正遷移,其發生的條件是:不同技能間存在著共同的因素或成分,或不同技能間包含著共同的原理。復習操作時,可以充分發揮技能正遷移,例如復習無菌技術可以與導尿術、注射術、輸液術、吸痰術相結合,這樣與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有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可相對形成一個整體,產生積極的影響。
1.2 直觀形象記憶:
圖示、流程、視頻、動手操作等都給人以直觀感受,增強人的記憶。學生在全面復習時,可以先看各項操作的圖示、流程、操作視頻,然后再練習。如復習靜脈輸液可按這樣的順序:看圖示、操作流程觀看視頻病房見習和實習。其他的的操作也可以按照該順序復習,可取的很好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即將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學生都已經經過了8個月的臨床實習,考生要提前準備,在實習期間多動手、多動腦、多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對知識的再認和回憶。
1.3 總結記憶:記憶是較復雜的心理過程,絕不僅是單純儲存的記錄,而是一個創造性的積極過程。在護理學基礎技能復習過程中,用總結的方法來提高記憶能力。如穿脫隔離衣操作流程可以總結為[2]:護士準備用物準備環境準備 持衣領穿袖系領口系袖帶對衣邊系腰帶護理解腰帶塞袖刷手或六步洗手消毒液浸泡手解領口拉袖掛衣鉤。這種先學習后總結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保持和鞏固。
2 護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的記憶方法
2.1 重復記憶:
記憶的消失叫遺忘,在一定條件下“記”和“忘”可相互轉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3]認為: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的進程總是“先快后慢”的,最初遺忘速度快,以后逐漸緩慢。第一天的記憶保持量可有100%下降至35%,第二天后記憶的保持量僅為25%左右。根據艾賓浩斯的觀點,組織有效的復習是加強記憶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識記后及早復習,最好在遺忘尚未開始時就進行復習,間隔時間一般不超過2天。巴甫洛夫學說認為,記憶是大腦皮層形成暫時神經聯系的過程,建立起來的神經通路如果不暢通,則原來大腦中保留的痕跡就會逐漸消失,而復習就是對大腦中的痕跡進行再刺激,及時復習就是在第一次痕跡未完全消失時,緊接著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復刺激,重復刺激次數越多,痕跡越深;重復越及時,費時越少,費力越小,記憶效果越好。
2.2 分組記憶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米勒[4]認為:決定記憶廣度的主要因素是記憶材料的數量,而不是材料的意義。測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記憶廣度為7±2項內容,多于7項內容則記憶效果不佳。我們在記憶時可利用這一特點,把需要記憶的內容分配在7組之內,而這7組中的每一組的容量可適當加大。這樣每一組相當于一個集成塊,加大了集成塊的含量,記憶效率應會大大提高。如: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可分為:環境準備,工作人員準備,物品管理,明確無菌區與非無菌區,一人一物一次五項。護理程序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五個部份。
2.3 口訣記憶:
語言是思維表達的形式,口訣記憶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材料分成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可使人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在頭腦中獲得一種相似、重復的信息,有助于記憶。如青霉素皮試液配制步驟較多,在配制時多配、少配都會使濃度不準確,影響對結果的判斷,所以在配制時牢記“抽三推二留一”就不會出錯。又如壓瘡的預防可以總結為應做到“五勤”: 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
2.4 歸納記憶: 在理論知識的復習中合理的運用歸納總結記憶法,學生應注意總結一些相同的,相似的知識點,巧記速記多拿考分。如數字歸納總結法:知識點中的多個“6”:日光照射消毒時需在太陽下暴曬6小時,洗胃在6小時內進行最有效,腰麻后去枕平臥6~8小時,搶救時未來得及書寫的病歷應在搶救結束6小時內據實補記;又如不同濃度乙醇的作用:20%~30%的用于急性肺水腫氧氣濕化,30%用于濕潤、松解頭發打結,25%~35%用于乙醇擦浴,50%用于皮膚按摩,75%用于皮內注射及臍部消毒,95%用于燃燒法消毒和靜脈炎濕敷。
總之,復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合適自己的才是重要的?;A護理學是護理的主干學科,其相關知識貫穿護理工作的整個生涯,也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主要學科??忌诳记耙鶕约旱膶嶋H情況,提前準備,積累操作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全面復習,將有利于提高基礎護理學復習的質量和效率,提高過級率,及提高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文靜.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2004,20(2):26-29.
[2] 馮雁,楊順秋,金麗芬.新編臨床常用50項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評分標準.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5
1 對象與方法
1.1 教學對象
2013級普通??朴⒄Z強化1班67名學生,其中3人為男生。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和二年級第一學期學習護基。
1.2方法
采用滲透式雙語教學模式[1]:即理論課堂中,ppt講義50%采取英文,其中生詞和醫學術語中文標識,教師講授中英文結合,師生交流以母語為主。護基第一部分重理論,教師課堂講授中文比例偏大,第二部分是基礎護理技術,課堂上英文比例滲透性增加。期末發出問卷67份,回收率100%。
2 結果
2.1 學生的英語基礎
2013級英語強化班學生進校伊始即按高考英語成績擇優入班,一年級結束時67人有41人通過了大學英語三級考試。第二學年開始時,學生對自身英語水平的自評結果如下:公共英語方面有7.5%(5/67)自評較好/很好,52.2%(35/67)自評中等,7.5%(5/67)自評很差;醫學英語方面有1.5%(1/67)自評較好/很好,17.9%(12/67)自評中等,3.1%(2/67)自評很差;口語聽力方面有9.0%(6/67)自評較好/很好,44.8%(30/67)自評中等,7.5%(5/67)自評很差。
2.2 學生對兩個學期護基雙語課的教學反饋
62.7%(42/67)認為雙語教學可激發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74.6%(50/67)認為有助于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56.7%(38/67)認為護基理論學習中雙語學習收獲大于障礙;64.2%(43/67)認為基礎護理技術學習中雙語學習收獲大于障礙;67.1%(40/67)愿意繼續使用本授課方式;16.4%(11/67)認為專業課學習還是更傾向于單純中文教學。
3 討論
外教因有美國執業護士多年工作經歷,對我們2009年最初實施雙語教學時幫助巨大。在其離開后繼續開展雙語教學,對我們教研中心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我們都作了許多調整,在實施雙語教學過程確實經歷到一些瓶頸,但總體上認為它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以往外教提供浸入式語言環境,現在不能實現。我們遂采取滲透式雙語教學。它是混語授課的一種形式,課堂上師生交流以母語為主,教學中逐漸滲入英語。針對現有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水平,滲透式是一種可接受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公共英語、醫學英語和英語聽力口語方面自評結果雖有差異,但幾乎所有入英語強化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認識,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涉外工作的傾向。教師針對學生英語基礎,滲透性增加英語在護基專業課學習中的比例,可更加激發其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從問卷調查反饋的結果看,學生的接納程度較好,所以我們認為滲透式雙語教學在高職護生的護基教學中具有可行性。
在一年的實踐教學中,教師雖盡了最大努力,但仍有16.4%(11/67)學生認為專業課學習還是更傾向于單純中文教學,11.9%(8/67)學生認為理論學習和7.5%(5/67)學生認為基礎護理技術的學習中,雙語學習障礙大于收獲。我們認識到如果想讓雙語教學獲取更好的效果,必須在師資、教材講義、教學環節設計、營造校園英語學習氣氛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2]。
雙語教學在教師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口語和聽力能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近年來,我院在雙語師資培養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從2009年起,我院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合作,每年派出1-2名骨干教師赴港進修學習,接受香港方面雙語教學的訓練。13級實驗班的《護理學基礎課》雙語教學即由從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深造回來的教師擔任。同時,我們在教師選派過程中采取擇優原則,港方每年派出專門人員對我們的“種子”教師作語言培訓,教研中心多數教師都有機會獲得學習進深的機會,這些培訓和進修對開展雙語教學影響深遠。
外教為我們留下了很寶貴的教學資源--美國原版教材的相關講義和她帶給我們理念上的更新。我們在她原有資料的基礎上,整理設計出一套適合我們學生實際基礎的雙語講義。
關鍵詞:高職教育;護理教育;醫學基礎;課程模塊
現代護理趨勢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身心、社會及文化等需求,按護理計劃、護理方案進行身心整體護理、健康教育和社區保健,這也是21世紀護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長期以來,我國護理高職教育一直沿用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模式,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也一直是臨床醫學專業的翻版,并未擺脫學科式的課程設置,沒有體現現代護理專業特點。因此,護理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已勢在必行。醫學基礎課程是護理高職教育的基礎內容,其課程設置及銜接是護理高職教育教學課程改革的核心重點。我院從2010年以來,通過對護理專業畢業生、合作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基礎醫學課程與護理專業緊密相關的內容,將醫學基礎課程進行了全面創新性整合,應用于2011級護理學生,效果較好,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選擇我院2010級、2011級護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由于該專業兩年的錄取分數不同,且文理兼招,故為了避免樣本差異造成的統計錯誤,分別從兩個年級入學成績、性別、年齡、生源類別隨機挑選了無顯著性意義(P>0.05)的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設立對照組(實施舊方案):2010級312名學生,實驗組(實施新的課程整合方案):2011級322名學生。
2.方法
(1)組織專業教師設計調查問卷
組織校內專任教師及外聘教師將現有的醫學基礎課程內容進行歸納梳理,羅列知識點,按照重要、一般、不重要三個層次制成問卷,添加補充欄,補充欄中為被調查者認為需補充的醫學基礎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問卷分別分發給本院56名教師及8所實習醫院共64名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包括護理部主任、實習科室護士長、骨干護士),收集問卷并進行調查分析。
(2)構建護理高職教育醫學基礎課程模塊
通過收集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同時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將醫學基礎課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醫學免疫學、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學、病理生理學重新整合,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整合為《人體結構與功能》;病理學、醫學免疫學、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學、病理生理學整合為《人體疾病學基礎》;藥理學添加部分內容改為《用藥護理》,形成了三門課程組成的醫學基礎課程模塊。
(3)根據臨床護理工作進行課程設計
在基礎教研室內組織精兵強將成立課程改革小組,根據新整合的課程重新編寫課程大綱、課程標準,制訂學期課程授課計劃,教學內容注重與護士工作知識和技能要求結合,準確描述教學目標,課程內容重新編排,處理好重復內容,適當增加綜合實踐教學學時比例,合理安排教學進程,對各課程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給予意見和建議。
(4)課程實施及評價
根據修訂的課程大綱和課程標準,按照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思路進行設計,組織教師進行備課研討,廣泛采用病例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進行課程實施,學期中與學期末分別召開學生座談會,收集學生反饋情況,課程評價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全面檢查課程實施的結果,總結實踐經驗并改進。
2010級學生通過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功能、病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5門醫學基礎課程學習,分別參加理論考試,其中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功能、病理學、藥理學4門課程還組織了實踐考核。課程整合后2011級學生只進行3門課程學習,分別有3門課程的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核。將2010級312名學生8門理論課程成績取平均分,實踐成績取平均分,2011級322名學生分別取理論、實踐平均分。
(5)統計學方法
三、討論
大量研究表明,我國護士的知識結構體系不盡合理,不能滿足社會發展、人們健康需求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課程模式仍沿用學科系統化模式,注重系統化知識傳授,忽略了技能型人才的主旨特點培養,這與我們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相背離,高職護理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隨著護理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我們越來越多地借鑒了國際護理的成功經驗。比如,國際上已經形成了護理獨立的課程體系,公共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都明顯少于我國,而有較大比例的社會和人文知識;臨床知識是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設置,實現了綜合課程體系。這種課程體系已被我國許多示范高職院校所采用,具有明顯的優勢,但由于受到師資缺陷、實踐條件的限制,該體系不能被所有院校推廣。鑒于我校建立醫學專業年限短,師資普遍年輕化的特點,探索適合我校校情的教學改革意義深遠。專業基礎課程不僅為學生提供基礎知識,同時,對學生綜合臨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及其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诖?,我系將現有的醫學基礎課程重新整合,以體現知識的整體性和實用性,又避免重復,突出了護理職業特點,體現“必需為本,夠用為度”的宗旨,將護理專業教學與護理職業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國內外高職人才市場形勢。新的課程整合淡化了學科,節約了學時,提升了整體性,使學生能將知識互相聯系,融會貫通,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研究結果令我們滿意,但是在改革中也發現一些突出的矛盾問題。例如,整合后的課程對師資隊伍的要求較高,新聘用的青年教師一般難以勝任教學任務,開發教材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大班授課教學效果不佳,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銜接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等。這些矛盾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解決。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基礎護理 存在問題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221-02
基礎護理課程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為以后學習各臨床專業課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本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及今后的工作能力。本課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與技能學生以后在工作當中,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在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中,以及在各醫院的招聘考試和職稱晉升考試中,本課程內容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發揮以及個人專業的發展。也對學生專業思想的建立和穩定、專業素質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本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適應臨床發展的現象,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本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利于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的培養。
1.存在的問題
1.1教師不勝任教學
授課教師一般分為校內專任教師和外聘教師。校內專人教師大多是從各高校畢業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這些老師從學校到學校,除了學生階段的一年實習之外基本上沒有臨床工作經驗,上課只能是照本宣科,課堂缺乏實例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不能將臨床上的新知識、新技術很好的融于課堂之上、所講知識陳舊。另外,這些老師沒有工作經驗,動手能力往往較差,實訓課堂會出現自己“說的多、做的少”的情況。外聘教師大多是從各大醫院聘請的護理骨干,這些老師臨床經驗豐富,但是缺乏授課的一些基本技巧,如:課堂管理、環節設計、板書設計等方面能力欠缺。另外,外聘教師對教學工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對教學研究不深,高職教育理念僵化,授課效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1.2重視技能訓練,忽視人文素質培養
新世紀的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處理更多更復雜的臨床問題的能力、健康指導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獨立獲取信息和自學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1]。但在基礎護理實訓課上,許多老師往往注重練習動作的規范化和精確性,忽視了在練習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素質及其他能力方面的培養。練習時學生往往面對的是模型或者模擬人,學生練習時缺乏真實的感知,容易出現只做不說的現象,不和“病人”溝通交流,不善于體會患者的不適和痛苦,練習時動作粗暴沒有“愛傷”觀念。在模塊上練習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練習部位,忽略了人的整體性。另外,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對一些操作如:病人的生活護理、尸體護理等持排斥態度,課堂上老師缺乏對學生職業情感的培養、缺乏引導學生對護理學科正確的認識。往往使學生對護理職業產生鄙視的心理,學習的積極性下降。
1.3 實訓條件有待改善
一是:目前普遍存在實訓室的儀器設備落后于臨床醫院設備的情況。如:臨床早以采用中心供氧系統而實訓室還在練習氧氣筒吸氧;臨床上有些醫院早已不用儲槽存放無菌物品而實訓室還在講、還在練。這樣就學生在校內學習的內容和臨床實際相脫節,臨床上使用的內容學校沒有講、學生沒有見過、沒有練習。校內講的內容臨床上早已見不到,用不上。學生進入臨床以后有一段時間要重新學習和適應,進入臨床實習后適應期變長。二是:實訓室的儀器設備相對學生人數,仍顯不足。目前各高職院校因為辦學成本及經費等各種原因,導致不能給實訓室投入更多的資金購買實訓設備。實訓課堂上往往是幾名學生共用一套儀器練習,一名學生在練習時其他幾名學生只能觀看,有些操作時間較長的練習項目一節課有些學生只能練習一遍。這樣就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課堂上只能說“看會了”操作,而沒有真正的“練會”,更達不到熟練的程度。
1.4 教學方法亟待擴充
目前,基礎護理課程的教學方法仍形式單一,尤其是實訓課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基礎護理實訓課程教學中,一般采用的是教師示教,學生練習的教學法。比如在上實訓課,實訓老師為學生準備好示教用物,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操作程序示范給學生看,之后學生進行練習[2]。這種教學方法只重視了學生技能操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機械的完成操作,學生很少主動地思考。這種方法忽視了學生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利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5考核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基礎護理課程仍然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方法為主,而且試卷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較大,實訓考核成績只占總成績的一少部分。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太重視實訓課,認為實訓課堂只是理論的補充和輔助,影響了學生上實訓課的積極性。有些學校期末考試采用了實踐考核,但是往往只能考幾個常用的、簡單的單項操作。學生為了考試只是機械的將這幾個操作按照老師要求的操作流程和動作練習熟練,練習過程中缺乏思考,考核過程中一般是單人操作缺乏團隊協作及配合。另外,現行的實驗考核以技能操作為基礎,考評標準中過分強調某些細節,致使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機械性的完成某些動作,卻達不到利用這些操作技術為病人解決問題的教學目的[3]。這樣就導致學生進入臨床后,判斷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差,只能在別人的指揮下執行一些操作,而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更不能思考還能怎樣做。
2.改革措施
2.1 健全師資培訓機制
針對教師能力不強的問題,所在系部和教研室要積極健全師資培訓機制,提高教師的動手能力和授課水平。對于校內年輕教師必須要求進入臨床參加鍛煉以提高動手能力,吸納當前臨床上的新知識、新技術,掌握臨床護理新動態,積極鼓勵校內教師考取臨床系列職稱。對于從醫院聘請的教師,任教前系部要專門對于他們進行授課方法,授課技巧方面的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任教上課。任教后教學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聽取授課教師和學生的意見。要讓外聘教師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可以利用教研活動開展一些座談會、教學經驗交流會等加強對外聘教師教學能力方面的培訓,另外在教研活動中與外聘教師一起探討本課程的授課計劃、課程安排、實訓條件等,使外聘教師熟悉本課程甚至本專業專業的整體情況,使外聘教師盡快掌握教學的規律和方法,盡快的適應教學活動。
2.2強化人文素質的培養
基礎護理課程不僅要訓練學生的護理技能,更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在訓練學生掌握護理技能的同時,更要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上第一節護理操作課時教師就向護生強調:護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并從護士的言談舉止中體現出來,讓護生從思想上重視職業形象的塑造[4]。練習時要通過“假人真做”強化學生的“愛傷”觀念,面對模型人要像面對真人一樣給“患者”解釋,操作中要動作輕柔、體現人文關懷。適當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互相扮演“病人”和“護士”的角色進行某些操作的練習,如:靜脈輸液、插胃管、注射等操作,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患者的感受和痛苦,有利于學生“愛傷”觀念的培養。課間可以經常帶領學生進入臨床見習,讓患者對護理專業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職業使命感。另外在課程安排上可以適當增加人文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溝通能力、親和力,為學生更好的適應臨床工作打好基礎。
2.3 加強實訓室建設,合理利用已有資源
實訓室是護生實踐操作的場所,不但可以培養護生的護理操作技能還可以培養護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態度,實訓室是護生從學校走向醫院的過渡區間,因此加強實訓室的建設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課程所在系部和教研室要積極爭取經費,建設基礎護理實訓室,盡量使實訓儀器接近臨床實際使用的儀器設備,盡可能的使儀器、模型的數量能滿足學生使用。對于已有的實訓室課實訓儀器要合理使用,發揮最大的作用。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雙休日、晚自習等將實訓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進入實訓室自主練習,增加了訓練時間,彌補了課內用物少,練習時間短的缺點。自主練習時可以同時開放幾個實訓室、幾個或者十幾個練習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項目練習。自主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協助老師管理實訓室和儀器設備,這樣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責任感,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
2.4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尤其是實踐教學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互相扮演病人和護士的角色進行練習,如:入院護理、搬運的內容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寓學于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期中間,針對學生學習疲勞的現象,帶教老師可以開展以賽促練法,通過開展技能大賽促進學生對技能的練習和掌握,在學生中養成“學”“練”“比”“趕”“超”的學習氛圍,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目的。平時課堂上老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之間互相比賽。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環節中來,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的。
2.5 改革考試模式,采用綜合能力考核
以前基礎護理課程大都采用的都是純理論加純實踐的考核方法(試卷加技能考核)。學生缺乏整體的思維、判斷能力的鍛煉。因此,結合護士資格證考試的需要,本門課程急需探索新的考核模式,采用綜合考核。就是給學生出一個案例,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的分析判斷,提出護理問題,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如吸痰、吸氧、導尿)。這樣既考核了學生理論知識的綜合分析、應用能力,又考核了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能更好的適應日后臨床護理工作。
基礎護理課程在使學生從學生角色成功過渡到護士角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程的任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要研究職業教育的理論、不斷探索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院系領導要不斷改善教學條件、盡可能的給學生營造一個仿真的訓練環境,為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爭鳴. 高職高專護理學基礎實踐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9):71-72
[2]楊翠華. 系淺談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中外醫療,2010,29(4):140
[3]何莉蕓. 高職基礎護理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4):91-92
[4]宋艷蘋. 母文杰. 基礎護理操作訓練中護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護理學雜志,2010,25(21):75-76
一、上好緒論課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緒論課至關重要。緒論課要給學生講清三個問題:一是為何開設這門課,二是如何學習這門課,三是怎樣學好這門課。
授課中,筆者努力做到教態和藹可親、語言風趣幽默、比喻形象生動、板書規范藝術,用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到聽課是一種享受,上課是一種樂趣。
授課的基本原則是把難的內容講淺,把易的內容講精。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一堂課把基本理論講得通俗易懂,讓學生知道學習這門課程的收獲在哪里。比如在微生物緒論部分,告訴學生:我們平時吃的饅頭、面包、醬油以及喝的酒,都是微生物賜予的,沒有微生物我們將食不甘味。同樣,如果我們經常不洗手,吃不潔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通宵上網,生活不規律,容易感冒;食物保管不好會腐爛。如此種種,都是微生物在“搗鬼”,微生物無處不在。
護理人員學習致病微生物的特點、致病性,對臨床護理操作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在免疫學緒論部分,告訴學生: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會受各方面的不良刺激和干擾,在生長過程中也會不斷產生大量的“垃圾”——有害有毒物質;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要保持健康狀態,必須依賴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
第一堂課用身邊的事講專業的理,通俗易懂,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自然形成。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相應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币虼耍岣呓虒W質量,教師要在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中職生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理解能力差,對物質結構的空間想象力差,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這些是造成學習興趣低的主要原因。
在授課中,筆者精心設計選擇能突出微生物及免疫學重要基礎理論的臨床問題,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解厭氧菌一節——破傷風梭菌時,從大家常見的現象入手,提問學生如何處理被釘子或玻璃扎破的傷口,激發學生思考,引出破傷風的發病條件、發病過程以及預防原則,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本課程的學習內容關系到人的生命,不可兒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了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繼續學習的欲望。
三、按照培養目標取舍教學內容
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容不得半點馬虎。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按照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確定本課程的重點講授內容。
例如在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實驗課上,讓學生學會不同部位細菌的檢查方法,掌握常用消毒滅菌法,并通過實驗掌握操作技術,驗證細菌在空氣、頭發、皮膚以及呼吸道均有分布,告訴學生在臨床中穿戴隔離衣、隔離帽和無菌手套,不僅保護病人不被感染,也保護自身。
再如,進行器官移植時為什么會發生排斥導致手術失???血型不符的人為什么不可以輸血?注射青霉素時為什么要做皮試?結合臨床,系統地講授,讓學生有深層次的理解,增強了趣味性和實用性,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激發了求知欲。
四、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能夠降低教學難度,融洽課堂氣氛,使教學過程流暢,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事半功倍。在教學中,筆者采用的教學法有以下幾種。
1.講授法
因免疫學基礎教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教師可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講授,并及時歸納總結讓學生前后照應。
2.引導式教學法
教師注重設置問題,啟發學生認識、理解臨床實際問題,比如怎樣避免或減少超敏反應的發生?器官移植為什么要做組織配型?SARA的危害大嗎?如何預防艾滋?。堪颜n程的教學內容與臨床課掛鉤,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
3.小組合作學習法
對學生進行學習分組,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組內討論,一人發言,大家補充,通過組內討論和組間比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系統更全面。
4.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合理搭配,能將抽象的變為直觀的、靜態的變為動態的、繁雜的變為簡單的,能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觀察思考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利用狂犬病的現狀、天花疫苗的發現、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和艾滋病人臨床表現等視頻資料,讓學生開闊了視野,激發了興趣。還有情境教學、討論式教學、模擬式教學等也經常用到。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不斷學習,總結對比,找出適合每一個章節的授課方法。
五、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授人以魚,一食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讓學生“會學”比“學會”更重要。由于免疫學需要理解、記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多,因此,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必需的。
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的體會是: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是主戰場,講授是主渠道;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兩個積極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根本,方法是關鍵,聽懂是前提,重點要筆記,復習要及時,總結有條理。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應用圖示、提綱、列表、對比等方法,歸納整理,強化記憶。
在此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橫向比較,加深理解并掌握基礎知識及基本概念,如抗體與免疫球蛋白的區別,補體活化經典途徑,MHC—Ⅰ和MHC-Ⅱ類分子的區別,病毒與細菌的主要區別,致病性葡萄球菌與鏈球菌在致病因素和在引起局部化膿性感染時各有何特點?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有哪些?青霉素可以引起的超敏反應有哪些等。通過對比,學生才能加深理解,更好地記憶,完成由學懂到學會到學好的轉變。
關鍵詞:三明治教學模式;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
1臨床資料、方法
1.1樣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4月進行學習的100例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樣本例數各50例。常規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2.36±0.07)歲。實驗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0~25歲,平均年齡(22.42±0.08)歲;兩組樣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可進行下一步的驗證。
1.2方法
所有的學生均需要學習16課時的基礎護理理論課程。常規組行兩班合堂上課的形式,即采用傳統教師授課的形式,按照教學計劃,從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等角度進行教學,結合相關知識及臨床實際對學生進行課程講解。實驗組實施三明治教學模式,詳細方式為:A.將兩個班級的學生分成5組,分別命名為1、2、3、4、5,每組10名學生,給予學生編碼,放置1~5組的號碼牌,學生進入教室隨機領取一個號碼牌并根據編號坐下。B.以術后護理為例,該單元涉及的課程共計6個課時,分別為鋪麻醉床、生命體征監測、吸氧、吸痰、留置導尿管的護理等內容,一共可以分成3次授課,第一節課為鋪麻醉床、生命體征監測;第二次課為吸氧、吸痰、留置導尿管的護理;第三次課為靜脈輸液、飲食護理,每次兩個學時,1個學時不得少于120min。以第一次授課為例,教學過程如下:帶教老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形式進行課程的引出,問學生術后需要對患者進行的常規護理操作有哪些?要學習什么?之后列舉不同外科手術患者的病情特征,指導學生自我思考應當對患者進行哪些基礎的護理,最后根據教學目標提出6個問題:①怎么為患者鋪設麻醉床;②生命特征的表現,包含了哪些指標,指標特征對患者的意義;③什么是體溫,體溫的特征和測量方式等;④什么是脈搏,脈搏的測量方式;⑤什么是血壓,血壓的測量方式;⑥什么是呼吸,呼吸的特點和測量方式。帶教老師將以上6個問題分配給6個小組,每個小組回答一個問題,組內進行討論。C.重新組成新小組,組員先匯報小組討論環節的結果并交換進行討論,聽取別組的意見。D.交叉學習完成后,所有的組員重新回歸到自己所在的小組,并將本組的意見和他組的意見進行融合,對本組提前制訂好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討論,選定兩名代表,其中一名進行陳述,另外一名進行書寫,每組匯報2~3min。E.集中進行總結匯報后,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難點和不適進行討論,對課題和6個問題進行全面深層講解,對各個問題的結果進行補充和總結。F.建立“金魚缸”:帶教老師需要依據所學內容提出一個實際的臨床案例和問題,檢驗學生本堂課的學習效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所有學生中隨機抽取6名學生組成新的小組,就指定位置進行討論,其他學生可以進行圍觀并適當參與討論。G.帶教老師需先分析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答案例中涉及的問題。H.學生就本節課程的內容、學習收獲、心得等進行反饋,反饋時間不得少于10min。I.帶教老師依據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并布置作業,讓學生查閱文獻,知曉生命體征監測、護理工作的意義和相關技術的進展。
1.3觀察指標
(1)采用醫院自制的問卷對兩組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核心能力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證明教學效果越理想;(2)分析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3)分析兩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涵蓋4個維度:自我管理、學習合作能力、學習動機及信息素質,總評分0~150分,分值越高說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好;(4)分析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水平,涵蓋6個維度:教學形式、教學技能、教學態度、課堂氣氛、師生交流、實習安排,每個維度滿意度評分為0~10分,分值越高說明學生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7.00進行數據核算。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核心能力以(x珋±s)表示,選擇T值檢驗,兩組考核成績以(%)形式計算,選擇χ2值進行檢驗,P<0.05作為評比,說明數據存在同質性。
2結果
2.1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核心能力對比實驗組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核心能力均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存有同質性(P<0.05),如表1所示。2.2兩組考核成績對比實驗組成績大于90分和80~90分的人數均高于常規組,實驗組成績低于80分的人數也比常規組少,組間存在差異(P<0.05),如表2所示。2.3兩組自主學習能力對比實驗組的自我管理評分、學習合作能力評分、學習動機評分、信息素質評分及自主學習能力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3所示。2.4兩組對教學的滿意度水平對比實驗組的教學形式評分、教學技能評分、教學態度評分、課堂氣氛評分、師生交流評分及實習安排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4所示。
3討論
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是護理帶教當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護理基礎性的理論知識,從而為實際的臨床行為奠定基礎。三明治教學屬于有組織、有計劃、有評價的系統性教學活動,和傳統教學有所區別,建立了教師引導師生討論共同總結深化主題的雙向和多項互動的模式,以臨床實際作為教學計劃為學生制訂趣味性的、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有序的教學框架,確保了教學的順利開展。三明治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完成知識和技能目標,還要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和態度等,要求教師能夠在備課的時候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緊密聯系,認真規劃教學內容并制訂教學計劃,從而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明治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為前提,應用探究式、自學式、討論式、合作式等多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自身具備全面的基礎護理學知識,認真學習,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應用心理學、溝通和交往等知識為學生創建自主合作的良好氛圍,學生間能夠互幫互助,關心對方,主動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培養小組凝聚力,讓學生養成提前學習的習慣,主動查閱文獻,這更有利于知識點的掌握。本研究中,實驗組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分、核心能力評分均高于常規組,組間存有同質性(P<0.05);實驗組成績大于90分的占比高于常規組,成績低于80分的占比低于常規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的自我管理評分、學習合作能力評分、學習動機評分、信息素質評分及自主學習能力評分均高于常規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的教學形式評分、教學技能評分、教學態度評分、課堂氣氛評分、師生交流評分及實習安排評分均高于常規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P<0.05)。以上數據說明三明治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中的實施價值顯著,能夠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核心能力,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值得推廣于今后的臨床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楊莉,柳秋實.三明治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08):572-576.
[2]柴哲.三明治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04):110.
《護理學基礎》(以下簡稱護基)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護理專業學生(以下簡稱護生)在學習內、外、婦、兒等??谱o理前的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為核心,使學生掌握護基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并運用于護理實踐,滿足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要?;A護理的質量優劣,不僅與護士的基礎護理技能水平有關,還與護士的倫理道德、職業倌念、思想境界、人文素養等密切相關,具備良好的素質是護士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條件。五年制高職招收初中畢業的學生,學制五年,是國家承認的??茖哟蔚母呗殹T擃悓W生由于年齡、文化基礎等方面原因,人文素質相對欠缺,因此在護基課程的教學中,應將人文素質教育融人到專業教育中,以培養和提高五年制高職護生的綜合素質。
1 五年制高職護生的特點
1.1 年齡普遍較小,以自我為中心,溝通能力不強:年齡普遍在15-17歲之間,尚未成人,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入學前從未離開過父母獨立住校,人際關系相對比較簡單,溝通能力較差,在護理操作中不能與病人良好地溝通。行為處事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顧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護理行為缺乏’受傷意識”。
1.2 文化基礎薄弱,自信心不足,期待他人關注:五年制高職學生基本上是中學階段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因中考失敗,就讀高中無望而選擇五年制高職就讀。由于文化基礎薄弱,步入高職后所學的醫學知識跨度較大,難以跟上學習的步伐。同時,這些學生一直都是老師、家長眼中的“差生”,自信心嚴重不足,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當他們在學業上無法做到出類拔萃時,便會選擇其它各種方式獲得心理滿足,如女生化濃妝、著奇裝異服,男生戴耳環、染頭發等,試圖通過這樣的表現來獲得“與眾不同”的感覺,引起他人的關注,尋求心理平衡。
1.3 對護理專業認識不足,學習目的不明確。求知欲不強:大部分護生在選擇護理專業時對護理專業的性質及工作內涵并不了解,多是出于家長的意見,父母“要我學”是因為護理好找工作,而不是“我要學”。由于學生并不是出于自己意愿或熱愛護理而報考護理專業,加上護生尚未接觸,臨床對本專業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導致其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不高,求知欲不強,因此上課開小差、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屢屢發生。
2 人文素質培養貫穿于《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實施
2.1 加強專業教育,穩定專業思想:在護基教材中,涉及到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的光榮事跡,對這部分內容如果只是單純的理論講解,缺少直觀性、學生興趣不高且較為枯燥,因此筆者安排學生觀看電影“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觀后分組進行主題討論‘我看南丁格爾”,并書寫觀后感。通過影片的方式介紹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的追求和貢獻,學生被深深地吸引和打動,從而對護理專業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明確了學習目的,穩定了專業思想,并且意識到自己今后所從事的是關系到人類健康的事業,對未來的職業充滿了信心和愛。
2.2 “表揚”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從小學到中學,五年制高職學生一直被冠以“差生”的名義,很多學生“破罐子破摔”,習慣了老師、家長的批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給學生關心、愛護、表揚和鼓勵。善于發現并關注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筆者曾經教過這樣一名五年制高職學生,輔導員介紹該生經常曠課,經老師、家長教育后,仍然我行我素。凡涉及到護基操作的內容,上新課前筆者都會請學生對上次課的技能操作進行回示,然后教師點評。評價以正面表揚、鼓勵為主,如“xx同學在灌腸操作中動作輕穩、關心病人”,“xx同學導尿過程中注意到保護病人的隱私”,“xx同學在輸液前詢問病人是否需要上廁所,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等。在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上。五年制護生或許會有所欠缺,但教師從細微處的表揚卻能幫助護生發現自己在護基操作中的優點與長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3 培養學生的“愛傷,意識:五年制高職學生年齡較小,獨生子女居多。長期處在父母的關愛下而缺少主動關心他人的意識。在護基操作中,操作對象大多是模型人,出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有些學生上操作課或操作練習時,在模型人上亂寫亂畫、故意拍打模型人、搬運模型人時動作粗暴等。針對這種不尊重、不愛護“病人”的現象,筆者積極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躺在這里的病人,護士對你這樣做,你是怎樣的心情呢”。同時告訴學生,雖然操作的對象只是模型人,并非真正的病人,但“習慣成自然”,在校期間就應當培養自己關心、愛護病人的思想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