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6:42
序論:在您撰寫中醫學入門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邏輯推理過程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對數學定義、定理、公理、判定、性質、法則等理解膚淺,全憑感性認識,思維不嚴謹,推理不嚴密,不會靈活運用它來解決或證明一些數學問題,以至于無法形成較好的邏輯推理能力。
2.語言表述方面的困難。幾何講究思維嚴密性,往往過分專業而嚴密的敘述要求使學生無法逾越語言表述的障礙,仿佛就像一座無法逾越的“城墻”。
3.證明過程及分析條理的困難。面對幾何證明題無從下手,不知道哪些步驟該寫,哪些步驟可以省略,最終導致關鍵步驟缺失。
4.解圖能力的困難。針對于一些復雜的圖形看成是由一些簡單圖形組合而來的。不會由有關圖形聯想到相關的數量關系,挖掘隱含條件。
5.結合實際生活的能力。幾何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幾何無處不在,學生學習時不善于與周圍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展開豐富想象。
教師對入門教學的成敗,對學生學習幾何知識,起著特殊作用。因此幾何入門的教學在幾何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教師認真去探索。針對學生學習幾何的以上困難,我認為,教師在幾何“入門”教學時應轉變教學思路,把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合情推理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猜想、觀察、歸納等合情推理,讓學生消除對幾何學習的恐懼心理。要在數學活動中來學習幾何,即“做數學”。還要加強學生探究性學習,結合圖形理解運用。讀圖、識圖要遵循由簡到繁的規律,先從簡單的圖形開始,逐步向復雜的圖形過渡。作輔助線要根據已知條件以及與其有關的定理作輔助線或者進行逆向思維,從結論出發,結合已知條件缺什么補什么。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至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要始終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 教師本身熟透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如果不精通教材,對教學目的要求把握不好,那么,在教學過程出現盲目性,這樣,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更談不上達到什么教學目的,所以,教者應該知道每一部分內容應該教給學生什么知識。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知識應該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達到教學目的。如在講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時,可以從這些角產生的過程入手,根據‘三線八角’并對其具有的特殊位置關系的角加以命名。在教學中不必給出嚴格的定義,重在會認。
二、 注意培養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
初中數學從研究數式到研究圖形,從數式計算到邏輯推理,是一個大的飛躍。所以初學平面幾何的學生會遇到各種障礙。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是幾何入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在剛開始幾何教學中,我常常拿一些實物教具,如:三角板、圓規等進行線、角教學,消除學生對幾何的陌生感、恐懼感,然后精心設計一些實例,說明幾何知識及圖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飛機螺旋槳的外端連接是什么?為什么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計算一些邊長等等?。這樣充分利用幾何本身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改變幾何教學枯燥無味的現象,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循環,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三、 注意幾何學習方法指導
正確地認識圖形,是學好幾何的基礎,通過看、說、寫、畫訓練,不僅加深對概念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預習的學習習慣,摘出重點,標出難點,提出疑點,理清知識的前后聯系,帶著問題去聽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適當地組織課堂討論,讓學生就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平角是一條直線”對嗎?“直角就是90°對嗎?通過討論,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明確了直線與平角,直角與度數的區別與聯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圖形“動”起來,即使學生受到新奇的感官刺激,又可以更恰當、更有效地展示教學中的變化規律,讓學生充分享受發展的樂趣。
四、 重視幾何基本概念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好幾何概念。
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是數學科教學的總要求,但對幾何教學而言,還有其特殊的意義和特定的要求,幾何概念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既不加定義,也不給予解釋的概念,如“延長…… ”, “在……之上”等等。這類概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次重復,使學生通過潛移默化學會使用,并能正確表達和應用于畫圖。第二類是有所定義,但涉及內容較少的概念,如“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同位角”“多邊形”等,這類概念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掌握這些概念的實質,既知道是如何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出來,又能夠靈活運用。第三類是有準確的定義,涉及內容較多,而且還具有判定作用或性質作用的概念,如“直線的平行”“等腰三角形”等等,這類概念特別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這些概念的意義的講解,又要重視用圖形語言、幾何符號來表示這些概念,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好它。
五、舉一反三是學習幾何的策略
推理論證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從開始就應加強推理基本訓練,注意教給學生正確的分析方法。從“已知”入手,由已知條件可以推出哪些結果?從“求證”入手,若要求得到結論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從教材的基本例題,習題出發,適當地改變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從而引出一系列新的問題,激勵學生自己去分析、去探索、去證明,創設一個思維境地,獨立完成證明,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真正入門。
六、重視幾何語言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好幾何語言
幾何語言極為規范、嚴謹,按其敘述方法可分為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按用途可分為描述性語言,推理語言和作圖語言。對于文字語言,在教學過程中要力求生動、形象、準確,通過教者示范,使學生掌握“所有”“延長”“連接”“截取”“對應”“在……之上”等等述語的用法。符號語言是推理論證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重要概念公理、定理,推論符號化,通過范句、范例培養學生使用符號語言規范化,并進行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互釋互譯的練習,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學生才能掌握好幾何語言,并不斷地提高幾何語言的表達水平。
七、注意培養學生畫圖、看圖、識圖的能力
關鍵詞:學生的困惑 培養興趣 幾何語言 邏輯思維 推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3
經過多年七年級的幾何教學中發現,學生剛學習幾何,頭腦中形成的概念特別差,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接受老師的指導,感覺特迷茫,適應不了初中幾何題目對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但是幾何證明、計算題在各種考試中又占有相當高的比重,這就需要學生真正領會與掌握。往往在不同的已知條件、圖形的情況下,有截然不同的解法,也需要學生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以下是我從學生在課堂、作業以及測試中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歸納,發現學生學習幾何存在以下困難:
1、讀圖、識圖、畫圖難。不會將一些“復合”圖形進行拆分,看成一些簡單圖形組合。不會由有關圖形聯想到相關的數量關系,挖掘隱含條件。
2、幾何語言表述難。幾何講究思維嚴密性,往往過分專業而嚴密的敘述要求使學生無法逾越語言表述的障礙,仿佛就像一道難以跨越的“坎”。
3、幾何邏輯推理難。學生對數學定義、定理、公理、判定、性質、法則等理解膚淺,全憑感性認識,思維不嚴謹,推理不嚴密,不會靈活運用它來解決或證明一些數學問題,以至于無法形成較好的邏輯推理能力。
4、幾何證明過程難。面對幾何證明題無從下手,不知道哪些步驟該寫,哪些步驟可以省略,最終導致關鍵步驟缺失。
5、聯系生活實際難。幾何就是為自然生活服務而存在的,在生活中幾何無處不在,學生學習時不善于與周圍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展開豐富想象。
針對學生學習幾何的以上困難,我認為,教師在幾何“入門”教學時應轉變教學思路,消除學生對幾何學習的恐懼心理。要在數學活動中來學習幾何,加強學生探究性學習,結合圖形理解運用。讀圖、識圖要遵循由簡到繁的規律,先從簡單的圖形開始,逐步向復雜的圖形過渡。要根據已知條件以及與其有關的定理作輔助線或者進行逆向思維,從結論出發,結合已知條件缺什么補什么。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至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去開展教學:
一、首先從心理上幫助學生闖過畏難情緒關
幾何證明的入門,就是學生邏輯思維的起步。這種思維方式學生才接觸,所以許多學生在做幾何題時根本不知道從何入手,談到幾何學習就頭疼,甚至部分同學知道了答案,不知道怎么書寫解題過程,敘述不清楚,說不出理由,這時我們就要把握好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從我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如果這關把握不好許多學生就會在這時“跌倒了”走入迷途之路,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喪失了學習的信心,以至于幾何越學越糟,最終成了“門外漢”。也有的學生,在這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失敗了,但是他們在老師的耐心幫助下逐步掌握了幾何證明題的思維方法卻信心十足,不斷地去總結,認真思考,最后越學越有興趣。
二、小梯度遞進――闖層層技能關
1、注重培養讀圖、識圖、畫圖能力
要引導學生熟悉基本圖形。如相交線、對頂角、垂線、平行線、三角形等,既要會看“標準”圖形,又要會看“變式”圖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分解圖形與組合圖形,讓圖形“動起來”、“會說話”。觀察圖形時,指導學生對圖形進行拆分,把一個復雜的圖形分成幾個簡單的圖形來處理,從而提高識圖能力。充分利用教材編排特點:量一量、擺一擺、畫一畫、折一折、填一填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引導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與圖形進行“交流與對話”。從畫基本圖形開始,
2、幾何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幾何語言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幾何語言具有簡潔、概括性強、邏輯性強等特點,很多學生感到:“意思懂,但不知如何說,如何落筆”。因此,在平面幾何的入門教學中,要重視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之間的互相轉化,引導學生理解幾何語言,逐步學會表達,學會推理。結合圖形讓學生掌握直線、射線、線段、角的多種表示方法,認真理解數學定義、定理、公理、判定、性質,用簡單的符號表達出因果關系,然后用到綜合問題中,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并描述出來,教師再加以指導,以此克服學生“怕幾何”的心理。
3、重視幾何學習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的培養
推理能力的培養是幾何教學的核心?!稊祵W課程標準》對“推理能力”的要求是:“能清晰,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币虼耍谄矫鎺缀蔚娜腴T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加強有效閱讀,閱讀教材例題中的推理語言,按照符號和圖形逐字逐句的去閱讀,不斷領會幾何語言的簡潔和清晰,然后進行模仿練習;其次,在學習概念、公理、定理、性質等內容時,通過推理論證,加強文字、符號、圖形三種語言的互譯訓練;最后,善于運用填空、辨析、選擇、復述等多種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幾何語言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幾何證明過程的描述,是初學幾何的學生很難入門的事情。所以在教學時應著重于方法的指導,特別是要學會用分析法分析問題,按“要證……,需證…...”的思維方式去找證題方法。用綜合法書寫幾何證明過程,對復雜的題可利用“兩頭湊”的方法分析,以縮短已知和未知間的距離,使問題得以解決;還有些看似很難的題,添上一條輔助線,答案就出來了。學習中強調“一看、二悟、三對照”,一看,看課本例題,看老師的板書;二悟,通過對例題和教師板書的觀察,悟出其中的道理,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三對照,就是寫出解題過程后與他人對照,請老師指點。
4、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
關鍵詞:銜接教學;興趣;信心;自覺性
初中英語教學在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將會比較全面地、系統地學到所有的基本語法,詞匯量也在原有小學階段的基礎上有一個較大的擴展。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幫助初中一年級學生盡快步入初中英語學習的軌道,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在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我一直在潛心實踐,并在初中一年級英語入門教學中進行了一番探索和思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視中小學銜接教學
中小學英語無論在知識程度、能力要求以及教材的內容編排上,還是在教學模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小學與中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銜接嚴重脫節,跳躍性大,相當一大部分學生進入初一后,會感到中學英語難學,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受到傷害。久而久之,成績也會大不如小學。到頭來,中學英語教師難免會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小學英語教師又會責怪中學英語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味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中小學英語教學各自為陣,相互脫節,給中小學師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負擔。好在上級教育部門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及時組織編寫出版了《初中英語預備課程》(Starter),供中小學銜接教學之用。這本書讓初中英語老師教學時對小學英語內容心中有底,也讓初一學生對小學英語進行了很好的復習鞏固。
為保證初一上學期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我通常對初一新生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教授《初中英語預備課程》(Starter)。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掌握得較好的前面幾個單元適當用時少一點,對于后幾個難度較大的單元則要多花點時間加以適當的訓練。同時,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必要的單詞聽寫、句式背誦和課堂練習等,以便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睦韺W家林格倫對興趣的調查結果表明,興趣占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占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梢?,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有多么重要,尤其對于那些剛升入中學后對初中英語學習有畏懼心理的初一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總是想盡辦法,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我在教單詞“museum”時,我邊寫邊說:你先從這扇門進去(前面寫上mu),再從那扇門出來(后面寫上um),里面的東西多得看不夠(中間添上se),就成了“museum”,并且告知學生:藏品多得游人看不夠的地方就是“博物館”。用這樣的方法,學生能很容易地掌握這些單詞的拼寫和詞義,而且很久都不會遺忘。
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隨著學習的深入,初一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難度也逐步加深,如果缺乏適當的方法加以調整,他們的學習信心可能會隨之減弱。為了讓這些學生樹立信心,找回自信,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適度降低要求,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幫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如,我在要求大部分學生一次背完課文的同時,卻讓一小部分學生分兩次或三次來背誦課文;我在要求大部分學生一次聽寫20個單詞的同時,卻讓一小部分學生一次聽寫10個單詞;我還適時地在這些“后進生”的作業中寫上“Good”“Wonderful”“Excellent”“work harder”之類的詞,以示鼓勵。
2.適當牽線搭橋,幫助學生創造條件?!昂筮M生”之所以成績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懂不敢問,尤其不敢問老師,他們擔心一旦問老師這么簡單的問題怕被老師“笑話”。為此,我在班中指定了幾位英語成績比較過硬的學生擔任“小老師”,讓其他同學有不懂的多向“小老師”請問,并且比一比看哪一位“小老師”幫教的同學多、幫教的效果好,以此作為評選班級學習標兵的一個重要依據。這樣,“后進生”敢問了,“小老師”輔導也更細致、更有耐心了。
3.適時擴展引申,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如,在學生學習了《牛津初中英語7B》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A lucky escape關于找路徑的說法后,我就結合我們的居住地――同里鎮的地理情況出了這樣一個題目:How do you go to Tuisi Garden from Tongli Middle School?先讓學生口述,再把它寫到作業本上,以此來鞏固本課中學到的幾個關于走路的詞語:go along,walk across,go over,turn right,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left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簡言之,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并將監控學習和探索的責任也由教師為主轉向學生為主,最終要使學生達到獨立學習的程度。
大多數初一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是很強,教師應多做深入細致的工作,促其完成。讓他們逐漸“養成能力,養成習慣,使學生終身以之”(葉圣陶語)。我在教學中,經常結合身邊的事例告訴學生,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和激烈競爭的社會,我們必須努力學好英語、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才能立足于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
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才會有學習的自覺性。我在教學中經常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灌輸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借助英語可以讓外國人了解中國,讓中國人了解世界。如,《牛津教材7B》Unit1中的Reading部分Homes around the world講述的是幾個國家的房屋特點,我在講授時鼓勵學生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復述,看誰說得準確、說得全面。久而久之,他們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增強了,逐漸由“要我學英語”變為了“我要學英語”。
幾年來,我在初中一年級英語入門教學方法的探索中,做了一點嘗試,目的在于讓初中一年級學生盡快適應初中階段英語的學習,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今后學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院孝.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8(4).
[2]新課標初中英語預備課程(Starter)前言[M],2004.
[3]葉奕乾,何存道,梁寧建.普通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
一、 培養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
首先要上好“導言課”。可啟發學生從觀察入手,介紹幾何知識在日常生活與生產實際中的應用,多舉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例子,使學生認識到幾何知識無處不有、無處不用,從而培養學習興趣。如有一條大河,我們想知道它的寬度,但又不能到達河的對岸,怎么辦呢?是不是就不能知道了呢?不是的,又如,你們想知道學校旗桿的高嗎?同學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們學習了相關的幾何知識,就能解答這些問題了。這樣,就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欲。
從勾股定理、黃金分割談起,介紹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從欣賞一些裝飾圖案,拼補圖形等中,引導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明確幾何的重要性。同時還要不斷結合生產、生活實例,借助教具演示;講解基礎知識,運用變式語言,變位圖形,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練習。引導學生猜想,積極思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介紹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對各種簡單圖形面積和體積的計算結果及其現實背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幾何與人類生活經驗和實際需要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學習的激情。
二、 幾何學習方法的指導
1.引導學生突破概念關
幾何基本概念的教學,首先,要明了幾何語言的特征,掌握幾何語言的使用方法,并不斷提高幾何語言的表達水平。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常規的幾何術語,特別是推理語言、作圖語言的用法,而且要掌握幾何變式語言的用法。例如,“點P在直線MN上”,也可以說成“直線MN通過點P”;又如,“對頂角相等”,其意思是說“若兩角為對頂角,則此兩角相等”。其次,要重視幾何知識的系統化,能隨時注意將有關的概念及其性質加以分類整理。例如,將關于角的相互位置關系的知識系統化,就需要把“鄰補角”、“對頂角”、“兩邊分別平行或垂直的角”、“同位角”等復合概念或單一概念及有關性質加以整理。再次,要充分發揮概念在解題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無論幾何證明,還是解幾何計算題都需要不斷地從性質出發選擇有關性質的概念,又需要從概念出發,選擇從該概念導出的與解題有關的性質,也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做幾何題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據。
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有效的幾何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操作、猜測推理等活動,并交流活動的體驗,幫助學生積累活動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有條理地思考。例如,組織學生進行如下活動:(1)用硬紙片制作一個角;(2)把這個角放在白紙上,描出 ;(3)再把硬紙片繞著O旋轉180 ,并畫出 ;(4)探索從這個過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通過操作、觀察,每個學生都可能發現如下的某些結論:OA與OA ;OB與OB 是一條直線; 與 是對頂角, ;還可能發現: 與 也是對頂角,也相等; 與 互補;……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能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能不斷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探索,學會學習。
三、 引導學生如何從數的研究過度到對形的研究
從數值的計算過渡到對幾何圖形的量一量,畫一畫,對圖形的分解、組合或形狀、位置、大小關系的確定;從代數語言過渡到幾何語言,從計算過渡到推理。比如要明了幾何語言的特征,掌握幾何語言的使用方法,并不斷提高幾何語言的表達水平。這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常規的幾何術語,特別是要掌握推理語言、作圖語言的用法,幾何變式語言的用法。比如,AD是三角形ABC的高,就可說成AD垂直于BC。
四、 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近期本人在七年級的幾何教學中發現,學生剛學習幾何,頭腦中形的概念特別差,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接受老師的指導,適應不了初中幾何題目對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但是幾何證明、計算題在升學考試中又占有相當高的比重,這就需要學生真正領會與掌握。往往在不同的已知條件、圖形的情況下,有截然不同的解法,也需要學生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以下是我從學生在課堂、作業以及測試中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歸納,發現學生學習幾何存在五大困難:
(1)讀圖、識圖、畫圖難。不會將一些“復合”圖形進行拆分,看成一些簡單圖形組合。不會由有關圖形聯想到相關的數量關系,挖掘隱含條件。
(2)幾何語言表述難。幾何講究思維嚴密性,往往過分專業而嚴密的敘述要求使學生無法逾越語言表述的障礙,仿佛就像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3)幾何邏輯推理難。學生對數學定義、定理、公理、判定、性質、法則等理解膚淺,全憑感性認識,思維不嚴謹,推理不嚴密,不會靈活運用它來解決或證明一些數學問題,以至于無法形成較好的邏輯推理能力。
(4)幾何證明過程難。面對幾何證明題無從下手,不知道哪些步驟該寫,哪些步驟可以省略,最終導致關鍵步驟缺失。
(5)聯系生活實際難。幾何就是為自然生活服務而存在的,在生活中幾何無處不在,學生學習時不善于與周圍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展開豐富想象。
針對學生學習幾何的以上困難,我認為,教師在幾何“入門”教學時應轉變教學思路,把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合情推理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猜想、觀察、歸納等合情推理,讓學生消除對幾何學習的恐懼心理。
要在數學活動中來學習幾何,即“做數學”。還要加強學生探究性學習,結合圖形理解運用。讀圖、識圖要遵循由簡到繁的規律,先從簡單的圖形開始,逐步向復雜的圖形過渡。要根據已知條件以及與其有關的定理作輔助線或者進行逆向思維,從結論出發,結合已知條件缺什么補什么。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至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去開展教學:
一、注重培養讀圖、識圖、畫圖能力
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基本圖形的畫法,如畫直線、射線、線段、角。然后學習幾個基本作圖,如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線、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觀察圖形時,指導學生對圖形進行拆分,把一個復雜的圖形分成幾個簡單的圖形來處理,從而提高識圖能力。充分利用教材編排特點:量一量、擺一擺、畫一畫、折一折、填一填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轉貼于
二、加強幾何語言表達訓練
首先,結合圖形讓學生掌握直線、射線、線段、角的多種表示方法,認真理解數學定義、定理、公理、判定、性質,用簡單的符號表達出因果關系,然后用到綜合問題中,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并描述出來,教師再加以指導,以此克服學生“怕幾何”的心理。
三、重視幾何學習的邏輯推理過程
要解決幾何的證明問題,就要學會邏輯推理。幾何證明過程的描述,是初學幾何的學生很難入門的事情。我在教學時著重于方法的指導,重點介紹了“執果索因”的分析方法,讓學生從結果入手,逐層剝筍,尋找原因,找到源頭,明白已知條件的用處,然后再由條件到結論,把過程寫出來。學生在學習中強調“一看、二悟、三對照”,一看,看課本例題,看老師的板書;二悟,通過對例題和教師板書的觀察,悟出其中的道理,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三對照,就是寫出解題過程后與他人對照,請老師指點。
四、聯系生活實際
關鍵詞:初中幾何;入門教學;疑難分析;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2-0157-01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原版的“空間與圖形”領域改為“圖形與幾何”,這不是簡單的名稱上的回歸,而是對“幾何”這門古老學科現代價值的重新審視. 幾何難學,難在它嚴謹的推理體系,也正因為此,為數較多的學生在幾何學習的開始即望而生畏。 本文擬分析幾何入門學習的疑難點,并在此基礎上提煉相關的解決策略。
1.幾何入門學習難點的具體分析
幾何語言一般可以分為三類: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
文字語言,就是用文字來敘述幾何的概念或性質. 例如,平行線的概念是“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三角形的概念是“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直線的基本性質是“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線段的性質是“在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些表達概念或性質的語言都準確、嚴密地描述了不同幾何圖形的特征或性質. 文字語言的特點是用詞準確,用語嚴謹,不能輕易增減一字。
圖形語言,就是通過識圖、作圖并伴及一定的文字說明來表達幾何的特征,研究幾何的性質. 圖形語言是對文字語言的“翻譯”,它比文字語言更具體,更便于研究。 因此,幾何中的識圖、作圖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圖形語言的特點是直觀性強,形象生動。
符號語言,就是用一系列的特定的符號簡潔地描述幾何圖形及其性質. 例如,兩直線平行"∥"來表示,兩直線垂直用""來表示,三角形用"Δ"來表示等. 符號的表達克服了文字語言敘述的冗長,同時給理解、書寫、記憶和應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其特點是簡潔精練,嚴謹抽象。
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構成了幾何中的語言系統. 這些語言是相互交錯和滲透的,它們互相配合,密不可分。
2.幾何入門學習的策略
平面幾何入門教學通常是指七年級上冊“圖形的初步知識”、七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初步知識”、八年級上冊“平行線”和“特殊三角形”這四部分內容的教學. 要搞好平面幾何的入門教學,幫助學生克服幾何語言系統的建立及表述方面的困難,關鍵是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2.1重視幾何語言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好幾何語言。幾何語言極為規范、嚴謹,按其敘述方法可分為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按用途可分為描述性語言,推理語言和作圖語言。對于文字語言,在教學過程中要力求生動、形象、準確,通過教者示范,使學生掌握“所有”“延長”“連接”“截取”“對應”“在……之上”等等述語的用法。符號語言是推理論證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重要概念公理、定理,推論符號化,通過范句、范例培養學生使用符號語言規范化,并進行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互釋互譯的練習,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學生才能掌握好幾何語言,并不斷地提高幾何語言的表達水平。
2.2化整為零,由易到難,突破識圖關。所謂識圖,就是要認識圖形的本質特征,分清圖形之間的聯系區別,這是增進學生對幾何語言熟悉的過程. 所謂作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使用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和圓規等多種工具畫圖;二是指尺規作圖. 圖形是幾何的主要研究對象,能識圖、會作圖是學習平面幾何的前提. 學生不能準確地認識圖形以及正確地畫出圖形往往成為學習幾何的障礙. 教學中應在學生正確理解的概念的基礎上,加強識圖、作圖訓練. 識圖訓練要循序漸進. 分步進行:
2.2.1從簡單圖形到復雜圖形. 例如,教材先讓學生認識角的圖形,然后逐步認識各種不同的角(平角、周角,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圖形,再進一步認識涉及兩個角位置關系或數量關系的圖形,如對頂角、同位角、補角等,直至交錯疊合的圖形. 當然,對于一些線條縱橫交錯,局部圖形重疊遮蓋的復雜圖形,也要能夠根據需要對它進行剖析、分離,構造出簡單有用的基本圖形。
2.2.2從標準圖形到變式圖形,開始先認識標準圖形,然后逐步改變圖形的方向、位置或結構,認識各種變式圖形。
2.2.3從靜止圖形到運動圖形. 在"三角形"這一部分教學中,就要求學生識別經過翻折、平移和旋轉變換后的圖形。
2.2.4從多方面感知圖形. 如圖④,在一直線上一次有A、B、C三個點,既可說點C在直線AB上,又可說點B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 又如圖⑤,∠ADC既是ΔADC的一個內角,又是ΔABD的一個外角。
關鍵字:初中物理 基礎入門 問題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初中物理作為我國九年義務制的基礎教育課程,在起始階段的教學會直接影響學生初中階段物理學習的整體性,更會對高中階段文理分流造成一定影響。教學實踐表明,初中物理的入門基礎教學非常重要,初中生對于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及學好物理的求知欲都很強,但是,大多數學生都會受到“物理難學”這一說法的影響,從而對物理的學習會產生畏懼,原本充滿好奇心踏上物理征途的軌跡就此熄滅,學習物理的步伐慢慢停下,越是害怕就越沒有興趣繼續學習,還沒有接觸就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懼。因此,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自然平穩的走上物理求學之路,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優勢,從生活情感中鼓勵學生克服畏懼心理,從教材實驗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增強其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1.注重物理的第一次教學
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學生總是期待本學期學科的第一次課堂,所以老師的第一次講學會給學生留下總的印象,物理教學也不例外,把握物理教學的第一課,從而讓教與學得心應手。老師在進行第一堂物理講學時,不要急于傳授物理課本具體知識,而是應該讓學生感知物理世界,展示本學期物理課程的種種絢麗,多做一些現實中的物理實驗,如用一個中粗的塑料管吸起一個乒乓球,讓學生產生好奇的心理,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對物理現象產生興趣,同時,還要讓其知道這些知識已經囊括在本學期課本內。此外,還可以在第一次物理課堂上講述一些物理學家的成就及對當前社會發展和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之后的物理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課本核心教學
初中物理課本的各章節的基礎知識是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老師應該引導學生以課本為中心,揣摩研究章節的基本知識點,并把握重點難點,深入理解掌握。例如老師在教學物理課程: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聲音的傳播、電、力的相關知識,由于這些物理知識是當前物理課程的必授教學知識點,而且是世界發展必須普及的知識,因而學生必須要重點把握。雖然當前只是了解單一的物理知識,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知識關聯,但是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這些物理現象的重要性,并反復體會,做到融會貫通。
3.深化物理原理和應用
物理原理是物理現象的內因,老師在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根據課本知識有效的教授,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物理現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原理,重點要將原理和應用具體深化。例如老師在進行“光的現象”講學后,緊接著就是“透鏡的成像原理和應用”;此外,在認識望遠鏡和顯微鏡的使用時,就會涉及到“光的傳播途徑、反射、折射和平面成像原理”。從這些基本知識看來,物理的應用是綜合化的,老師在講述物理現象和原理的同時,更要將這些原理同實踐的交匯點融會貫通,
4.讓學生體驗物理與生活的聯系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其知識來源于大自然,當然也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為其對物理現象及規律的理解提供動機。例如老師在講述光速與聲速的問題上,由于初中生對生活已經有一定的經驗和日常認知,可以讓學生思考在雷雨季節,打雷前會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見雷聲,因而從實際生活中可以判斷,光速比聲速更快。又如在教授杠桿定理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想象農村用壓水井打水的情景,再讓其了解壓水井的手柄越長就會越省力,從而又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在學會用物理知識看待生活的同時,更應讓學生學會體驗生活。對此,不僅要讓學生從理論中掌握物理知識,還應讓其體驗物理現象,為學習新的知識打下基礎。例如在教授運動與靜止的知識點時,老師應讓學生在平時坐車時注意觀察其他并排車輛的運動狀態,體驗兩車運動的相對性,并讓其注意車輛啟動和剎車時人體會有前傾和后仰的慣性現象,從而在親身體驗中了解了物理知識。此外,在體驗經驗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將生活中觀察的物理現象多作思考,例如在教授液化現象時,要讓學生觀察水沸騰時從壺嘴噴出“白氣”的現象,并讓其思考為何越靠近壺嘴越看不清“白氣”?這種“白氣”同我們冬天口中所呼出的“白氣”是否相同?在讓學生感知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時,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帶著疑問認真的學習物理課。
5.發揮實驗教學
物理是基于實驗上的自然學科,在初中物理新課標教材上,有許多演示實驗、課外實驗等教學要求。通過實驗教學來引入物理概念,并順利的突出原理過程,得出規律,從而順利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老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先演示,學生一定要動手認真做,之后再給予其幫助。對于實驗的結果盡量讓學生做的成功,從而使其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如在進行重力實驗時,分別準備一張紙和一個足夠大的橡皮擦,并利用教室的門來進行高度比對。老師首先讓學生預測一張紙和一個包了橡皮的紙誰更容易扔過門頂,學生各抒己見。老師讓兩個意見不一的學生自己做實驗,最終結果表明包了橡皮的紙更容易扔起來。一個簡單的實驗不僅讓學生全部動員,更讓其用實踐證明了物理知識。
6.結束語
老師在物理基礎入門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物理實驗來證明物理概念及原理,并深入到學生當中,鼓勵其克服學習物理的畏懼心理,多做情感交流,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