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6:40
序論:在您撰寫家具設計與工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選題要是熟悉的專業方向
在開始準備論文時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學的家具設計的知識,熟悉家具設計專業究竟有多少個大致方向,分析每類的優勢與劣勢,并查閱各類資料輔助完善調查內容。
2、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
對專業方向有詳盡的調查了解之后,轉過來分析自己的能力,依據自己的長短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向,從這里著手繼續調查切實可行的方案,做一個基本計劃。這樣代做畢業設計完成以后,也便于你自己檢驗和答辯。自己擅長的方向答辯當然要順利很多。
3、避免過冷過熱方向
有了方案就開始確定課題方向吧,論文課題很關鍵,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選擇太熱門的題目因為有率的問題,當然也不要做太冷門的課題,因為可參考的資料少又耗時耗力,不易實行。確定好方向,讓代做機構按照這個方向來出題目,一般會出3-5個題目供你選擇確定。
4、與老師交流
對于自己已確定的題目不要急于讓寫作,畢竟自己缺乏經驗,所以需要找些有經驗的教師咨詢交流一下,可了解一些例如方案能不能成立,實踐起來的問題以及是否有意義等。和導師確定好題目提綱以后在通知進行下一步寫作,如果說是論文寫作完了才修改題目和提綱,那畢業設計的內容改動很多,論文機構是會收取額外重做部分的費用的,代做家具設計畢業設計價格就會升高。為了節省不必要的費用,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5、尋找創新點
在前期準備充足的情況下,要想些能為自己的論文加分的小點子,一些與眾不同的創新之處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自己的這些想法都要詳細的和溝通,讓在畢業設計里面實現,這個會比較難但是一旦成功,但是成就感也不一般的。
6、論文排版
在初稿完成后就應該注意論文排版的問題啦,從字體、格式、段落分隔等等都要注意修改成標準格式的。 在完成后可以將自己的格式模板發給幫忙調整。
關鍵詞:產品設計;綠色設計;兒童家具;可持續設計;情感化設計
一、引言
目前,兒童家具在整個家具行業中占比高達9%,由二胎政策帶來的新用戶讓兒童家具產業有了更為廣闊的前景。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問題,正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威脅,為解決這些問題,綠色設計新理念開始成為設計的主導思想。在中國知網上可檢索到有關兒童家具的中外研究論文共達1172篇,而造型設計、情感化設計、益智性設計和綠色設計等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其總占比超過46%。當家具無法適應兒童不斷變化的需求時,家長就會更換家具,從而造成資源浪費,也違背了綠色設計的理念。鑒于兒童家具的綠色設計可以對綠色設計的研究意義以及延長兒童家具的使用壽命的現實應用意義有著深遠的影響,筆者就“兒童家具的綠色設計”進行一些系統的分析。
二、綠色設計的概念
綠色設計在產品的企劃、調查、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維修和回收整個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可重復利用性等環境屬性,并將“實用、經濟、美觀”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保證產品應有的功能、使用壽命、質量等要求。系統設計、特殊人群設計、生活方式設計、可持續發展設計、非物質設計都可納入綠色設計的范疇。
三、研究對象的歷史
我國兒童家具產業起步較晚,因此關于兒童家具的研究歷史也較短,國內最早對兒童家具有所研究的論文是童文浩從人機角度展開分析的《兒童家具》。中國知網上對兒童家具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探期、成長期和快速發展期。初探期停留在單純地分析研究色彩、造型、人機在兒童家具設計中的運用這一淺層,劉暢在《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上發表的《設計不安于“棄”——永續性環保設計》一文,在“用過即棄”而造成資源浪費的社會背景下,提出了產品永續性環保設計的理念,自此兒童家具的研究開始步入了成長期,該時期嘗試從綠色設計的層面上進行理論的研究與實踐。尉鋒在《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上發表了《淺談可成長性兒童家具設計》,指出了當時兒童家具設計顏色、造型、功能單一和家具未能滿足兒童生理及心理的現實問題,并提出了可成長性兒童家具的設計原則。同樣提出了可成長性設計原則的是岳翔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發表的《兒童家具的可成長性設計探析》一文。袁蓉在《工業設計研究輯刊》(2013)發表的《我國兒童家具中的綠色設計淺析》中闡述了兒童家具的綠色設計應從材料、造型結構和色彩的角度出發。2014年以后,關于兒童家具的研究便開始快速的發展,如湯浩、王靜和諶濤在《包裝工程》(2014)上發表的《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兒童家具設計》一文中,作者通過分析一物多用的理念、方法以及兒童家具的設計特征,找出兩者在成長性、玩具性及低碳環保等方面的契合點并提出了4種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兒童家具設計方法,即功能轉換法、空間集成法、模塊分解法以及形態仿生法。王曉瑜、劉宗明、劉文金、秦旗等都在兒童家具綠色設計領域有豐碩的研究成果,但仍未上升到精神層面。
四、研究對象的現狀
國內對兒童家具綠色設計的理念層出不窮,據近三年中國知網查詢的結果,可持續性設計已成為一個新的設計理念方向,該理念關注的是如何設計出能夠滿足兒童各個成長階段生理與心理需求的兒童家具。關于兒童家具的可持續性設計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功能導向型和情感導向型。功能導向型是指增加或延展家具的功能而使其使用壽命延長,這也是最早出現的類型,朱云、劉秀和肖潭在《包裝工程》(2015)上發表的《基于可成長理念的學前兒童家具設計》中提出了可拆卸調節設計和組合模塊化設計的兒童家具成長設計的方法,該設計方法首次系統地從功能的角度出發從而延長家具的使用周期。穆存遠和劉學敏在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基于需求層次的兒童家具設計原則》(2015)中,以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為依據,以兒童的身心特征為出發點,鑒別兒童不同層次的需求,并據此提出了四項兒童家具設計原則,即實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于東玖和張浩在《包裝工程》(2016)上發表的《基于使用性的兒童家具可持續設計研究》、張琳在《大眾文藝》(2017)上發表的《兒童家具的可持續設計研究》中也提出了多功能設計的設計策略。魏蓉的碩士論文《多功能兒童家具的探究》(2016)中提出了把兒童玩具與家具結合的設計新構想,解決了兒童家具僅僅作為家具存在的問題。許志麗在《大眾文藝》(2017)發表的《論兒童家具設計中的可成長》中提出了運用形態特征和結構方式來設計可成長性的兒童家具。情感導向是指利用使用者的使用心理,對兒童家具產生一定的情感依附,從而減少家具更換的頻率,以此來延長兒童家具的使用生命周期,達到可持續的目的。
關于情感化的研究可見于期刊和學位論文,例如:何小娟在《包裝工程》(2015)上發表的《現代青少年家具的設計方向研究》中提出了將家具與閱讀習慣、交流分享和亞文化結合的新的研究方向,給兒童家具的設計指引了一條可以從情感角度出發的新方向。謝艷虹在《藝術研究》(2016)上發表的《動漫文化在兒童家具創意設計中的情感傳遞》中分析兒童和家長的心理情感需求,將動漫元素有機地融入到兒童家具的設計中,以動漫文化在兒童家具設計中為情感傳遞紐帶,延長兒童家具的使用壽命。盤湘龍和羅英皇在《包裝工程》(2016)上發表的《兒童家具的可持續設計研究》中闡述了兒童家具可持續性的必要性并給出了兒童家具可持續設計的三大原則,即模塊化設計原則、材料的可持續性原則和人性化設計原則,這一設計原則雖然把功能、材料和情感結合在了一起,但卻不夠系統。曾艷萍在《工業設計》(2017)上發表的《基于兒童家具情感化設計的思考》一文中,結合兒童的自然成長規律,從仿生設計、趣味性、模塊化等角度來探討兒童家具的情感化設計,提出了兒童家具在滿足科學合理的使用功能的同時,也應滿足兒童的情感需求。
五、研究的趨勢
根據文章的論述及對市場上現有的兒童家具的分析,我國的兒童家具設計不管是從功能上還是從情感上都正在嘗試向綠色設計靠攏,但依然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兒童家具的設計過于卡通化,因此在造型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周期,在兒童的心理日趨成長成熟時,這些卡通造型就會讓他們感到幼稚而想要更換家具;二是功能略顯單一,不夠多樣化;三是用戶對家具的情感依附還不夠。因此,兒童家具設計如何引導用戶不再在家具未達到使用生命周期時拋棄將是未來的研究重點,在工業4.0產品可定制的時代,家具模塊化、極簡化、材料環?;?、全屋可定制加以情感化的可持續設計必是未來兒童家具綠色設計的研究趨勢。
六、結語
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產品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問題,并對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正在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綠色設計已是設計的必然趨勢,兒童家具雖然占據著家具行業很大的一部分,但依然不能脫離綠色設計的軌道,如何設計出滿足兒童成長各個階段的家具,讓家長不提前更換,是兒童家具設計的重點。家具模塊化、極簡化、全屋可定制加以情感化的可持續設計或許可以為未來的兒童家具設計指引一個新的反方向。
參考文獻:
[1]童文浩.兒童家具[J].家具,1981(1):9-10.
[2]劉暢.設計不安于“棄”:永續性環保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2):131-133.
[3]尉鋒.淺談可成長性兒童家具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4):185-187.
[4]岳翔.兒童家具的可成長性設計探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2):123-126.
[5]袁蓉.我國兒童家具中的綠色設計淺析[A].工業設計研究輯刊第一輯[C],2013:4.
[6]湯浩,王靜,諶濤.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兒童家具設計[J].包裝工程,2014(2):24-27.
[7]朱云,劉秀,肖潭.基于可成長理念的學前兒童家具設計[J].包裝工程,2015(16):61-64.
[8]穆存遠,劉學敏.基于需求層次的兒童家具設計原則[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40-145.
[9]何小娟.現代青少年家具的設計方向研究[J].包裝工程,2015(24):23-26.
[10]于東玖,張浩.基于使用性的兒童家具可持續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14):109-112.
[11]謝艷虹.動漫文化在兒童家具創意設計中的情感傳遞[J].藝術研究,2016(4):54-55.
[12]盤湘龍,羅英皇.兒童家具的可持續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8):94-97.
[13]許志麗.論兒童家具設計中的可成長[J].大眾文藝,2017(2):89.
[14]張琳.兒童家具的可持續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7(3):89.
關鍵詞:家具教育;課程設置;設計教育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家具設計教育與中國現代家具產業的發展同步,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國現代家具教育體系。但是,用國際化的眼光來審視中國家具設計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家具設計教育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與不足,遠遠滿足不了迅猛發展的中國家具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高等家具設計教育滯后于家具產業的發展,將極大影響我國家具產業走向國際化的路程。
中國大陸真正的家具設計教育是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中國打開國門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中國的現代家具產業同步發展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1977年首批招生目錄中就有家具設計專業,1981年中南林學院創辦了《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此后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在林業大學陸續開辦起來。1986年,國家教委頒發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木材產品加工類中首次確認“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1987年南京林業大學和中南林學院先后開辦了“家具設計與制造”本科專業,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無錫輕工大學也開始在工業設計專業中招收家具設計研究方面的碩士研究生。1996年開始,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學院又先后在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立博士點,招收家具與室內設計研究方面的博士研究生。1999年,國家教育部重新調整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家具專業開始以專業方向的形式出現“藝術設計”“木材科學與工程”“工業設計”三個專業中。
家具設計專業教育在我國一直是一個年輕的復合學科,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由林業大學的木材加工專業拓展而來的,整個培養模式和教學計劃也是沿用傳統的木材加工專業,先天不足,太偏重于木材加工技術,屬于應用技術型;而藝術與美術學院的家具設計專業又都分別起源于工業設計、室內設計專業,側重于藝術文理科型。歐美發達國家的家具專業大多數是起源于建筑學專業,注重建筑與室內、建筑與環境的整體空間關系,文理交叉,藝術與技術相結合,更為科學合理。
在教學體系域課程內容方面,中國大陸一直沒有真正構建于國際接軌的現代家具設計體系,普遍存在著教材老化,內容陳舊,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導致家具設計教育滯后于科技進步和現代家具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實訓制造技術設備與教學方面,至今為止仍然沒有真正建立起從工作室到工廠的家具實踐教學體系。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差,從???、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學歷層次都沒有真正解決將設計轉化為產品的能力。??啤⒈究茖W生停留在平面家具設計方案圖紙的層次上,碩士、博士研究生局限在純理論型學位論文上。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絕大部分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基本上都是前或后培養的畢業生,一直處在相對封閉、落后與保守的文化與教育環境中,普遍沿用前蘇聯落后的教育體系。很多教師是從其它專業轉行而來,更沒有歐美大學的留學經歷,這方面與20世紀上半葉民國時期的中國早期大學師資隊伍相比都是落后了一大步。教師普遍都是缺乏中西方文化與教育的交流,也缺乏實際設計工作經驗和市場、工程,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知識,導致其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脫離于設計市場的需求。
以英格蘭中央大學伯明翰藝術設計學院為例,該學院是英國從事藝術、設計最大的專門學院之一,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配備了非常專業的教學設備。從基礎專業學習開始就特別強調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訓練。學生的家具設計課程都要經歷一個大量手工草圖、效果圖、計算機三維輔助設計、比例模型制作、實物樣板制造的一個系統的完整設計作業流程。學生的創意方案在學校就能夠通過模型工作室用手工活電動工具加工制作成模型。形成一個連貫的建筑空間、設計與制造、教室與車間連為一體,非常注重三維空間模型、材質與肌理的設計。高年級的學生作品特別重視與社會、企業的實際設計課題相結合。專業老師有一部分是從社會上專業設計公司聘請的兼職教授,專職老師也具備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師生都與社會企業聯系密切。
面對中國制造產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必須從家具制造大國走向家具設計大國,中國家具設計教育要進行反思與展望,真正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并與現代接軌的家具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對中國家具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現代家具設計教育與家具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相互支撐和共存發展是西方家具產業崛起的一個關鍵因素。現代家具設計教育是西方家具產業發展的助推力,一批又一批的家具設計人才畢業于高等設計院校,形成現代家具設計運動與創新,成為二戰以后意大利、德國、北歐、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家具產業的發展,需要家具設計教育的創新與國際化。中國家具設計教育有必要走出國門,多吸取國外家具大國的家具教育體系,重新構建中國的家具教育體系,對中國家具產業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西方設計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彭亮著 2013年
關鍵詞:家具裝飾,家具設計,獨特魅力
中圖分類號: J525文獻標識碼: A
一中國傳統家具在歷史上的發展
1.1.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家具的發展歷史長久,它的發展可以說是一部由木材構成的絢麗詩篇,形成了獨特的發展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明清家具,將我國古代家具設計推上了頂峰,其品種,工藝的豐富及精湛都讓人嘆為觀止。中國傳統家具設計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家具以及現代室內裝飾的發展道路。
1.2.中國傳統家具在歷史上的發展
中國家具在唐宋兩代有了根本的發展,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門望族都以豪華奢侈的生活成為時尚,唐宋家具,為明清的家具打下了基礎,是家具空前普及的時代,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唐宋家具的繁榮與發展,就沒有明清家具精湛,完美的技藝與外型。
明清家具代表了中國古代家具發展的頂峰。其中,明代手工業的興起是促進家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能工巧匠的增多以及民眾審美意識的提高都影響了明代家具的發展進程。并且總結各種工藝技術經驗的書籍增多,指導了家具形式設計,提高了家具制作的工藝水平,而且豐富了家具制作的理論。清代家具工藝在造型上趨于笨重,并且一味追求富麗奢華或多或少的影響了整體感,其工藝多采用描金,彩繪等手法,顯示出光華富麗,金碧輝煌的效果。
二 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2.1.傳統家具設計的特點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據著主導地位,并兼有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中國古代家具尤以造型精美的雕花,圖案最為吸引人的眼球,它的主要題材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神話等。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大體歸結為四種美:首先它注重結構美,中國傳統家具尤其是明代家具,其結構主要運用榫卯結構,不同的部位,榫卯結構也不盡相同,極其能說明古代工匠的獨具匠心。其次是造型美,中國傳統家具的造型大方莊重,給人一種穩定大氣之感,雕花極其精美,精雕細琢,線條圓潤流暢,能夠很好地因材施藝。再次是裝飾美,裝飾簡約而不簡單,干凈利落,樸實而有親和力。最后是家具中的材質美,選用木質良好的材料,并且保留了原始材料本身的紋理,色澤深沉莊重,質感極為細膩,給人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
2.2.現代家具設計的特點
家具設計中突出強調功能性,設計線條簡約明了,用色對比明確大膽。這就是現代家居設計的特征。線條簡單,設計獨特甚至極具創意的裝飾,以及各種獨創性很強的飾品都屬于現代家具中的一份子?,F代風格的家具追求時尚簡約,以其簡單大氣,落落大方走在時代的最前端。在人的各種感覺,知覺中,視覺感知是最為重要的,因為視覺是人們認識外界空間的一種主要認識手段,而現代家具就是構造一種既符合人體工程學,讓人使用舒適,又能滿足人們起居,休息,學習的要求,換句話來說,家具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同時,還能帶來視覺上的美感以及觸覺,知覺上的舒適!
2.3.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審美方式日益個性化,生活方式也更加追求與眾不同。于是在復古,懷舊潮流的影響之下,中國傳統家具的設計成為檔次提高的新時尚。但是傳統中式風格的古色古香,很難在現代家居中一味保留傳統,因為其較難與現代家具相融合。容易給人造成格格不入,呆板的感覺。如何在家具設計中尋找古代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在此筆者認為現代中式家具有別于傳統家具,但又與傳統家具密不可分。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具,應該從現代人生活條件,經濟狀況等方面出發,運用傳統文化內涵或傳統設計元素適當的簡化與調整,對材料,造型,工藝進行再創造,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中式家具風格。
第三章 家具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
3.1.傳統設計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中國古代家具曾經影響著世界的家具設計潮流,尤其是明清家具,它的工藝制作極其造型設計都達到了當時家具設計的頂峰,讓世人嘆為觀止。要想讓我國家具設計行業不斷進步,創新,就必須從我國古典家具中汲取靈感,必須虛心學習鉆研我過古代傳統家具。
我國古代家具表現出來的卓越的成就與藝術特色,這些對于現代家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1.講究線條的美感,注重實用與審美的相結合。明朝家具與清代家具在造型特征上突出了不同的美學風格。明式家具線條變化豐富,主要是適應了材料的特點順勢而為,是一種人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2.善于運用材質本身的美。明清家具以木材為本,因材施藝,精工細作,竭盡全力把木材本身的質感表現出來,發揚了我國古代精美細致的工藝手法。它的目的主要是突出木材本身的文理,給人一種優雅,古樸,親近自然的美感。3.要靈活應用人機工程學。我國傳統家具設計充分體現了人機工程學,表現在家具尺寸與人體各個部分的協調上,例如明代家具中s造型椅背,它與人體脊柱的形狀相符合,從而使人產生舒適感。因此,傳統家具設計中人機工程學是靈活運用的。而現代家具設計中強調所謂的人性化設計,其本意就是使家具更加符合人機工程學,分析家具的實用場合,以及針對人群,這一原理實際上是來源于古代家具的啟發。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到傳統家具的精神內涵與實用功能的內在關系。其次,是現代家具設計與傳統家具設計的內在文化的傳承。傳統家具的文化底蘊與其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人們對當時生活的需求造就了當時家具的形式。
3.2.家具設計的發展趨勢及方向
我國的傳統家具所體現的內涵與獨特魅力也深深征服了國內外廣大民眾。所以,以后具有傳統設計元素的家具市場潛力可想而知,也定會成為未來家具市場的主流趨勢。家具設計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我個人認為應該把家具作為一個精品來創作和設計,將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元素巧妙的融合到現代家具設計當中去,讓中國傳統深入人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現代設計與傳統精華有機結合是我們設計工作者努力思考的方向。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中有許多精華部分值得后人吸取,學習,從而促進我國物質精神文明進一步的發展與繁榮。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我們的傳統設計文化一定不能丟不能忘,我國傳統家具設計的精髓要傳承,要發揚,要與時俱進。當前設計師的任務就是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傳統設計精華,進行歸納總結,適度夸張,提取神韻,創造出符合時代的家具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王瓊. 走自己的路——追尋現代與傳統的相融的共生設計. 1999
[2]曹田泉. 藝術設計概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胡文仲. 中國家具與中國傳統文化現象(二)
[4]李澤厚. 美學四講.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5]任仲泉.家具設計實務,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05
[6]蔣一談. 明清家具式樣識別圖鑒.2007
論文摘要: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1 家具的歷史演變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銅器,就是原始形態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銅禁,是一種承受祭品的金屬家具,造型優美,樣式簡潔。戰國時代,出現了施繪彩漆的木器家具。漢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樸優美的風格。到唐代,由于國家興旺,經濟繁榮,家具的造型更加講究,出現了豪華的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廣泛普及的時代,家具種類繁多,風格趨于復古。明代家具是中國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是集前人之大成,是歷代家具發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結構科學,卯榫堅固牢實,簡練的雕刻、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時代藝術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續到清代,與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沒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裝飾手法,諸如雕刻工藝、漆工藝、鑲嵌工藝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富麗效果,以致晚清時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瑣、細碎。
到了現代,由于人們生活的習慣、節奏、觀念、價值有所變化。家具,也出現了一個大變化——傳統與現代化的碰撞、琢磨、調和、融匯。當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輕巧精致、色調和諧明亮,實現了造型、裝飾、功能、選材、工藝的緊密統一,具有“簡潔、樸素、自然、精湛、舒適”的風格。
2 現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當這種功能達到最大值時,它的外在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現代社會,影響家具選擇的首要因素已轉換為視覺效果,將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創新的任務是由設計來完成的。
1) 現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關乎到家具設計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優美的造型,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悅感、舒適感。
一個成功的造型設計,首先要遵循美學中的對比關系:粗與細的對比、圓與方的對比、曲與直的對比。由于這些對比關系,使家具在造型創造上顯得和諧、明快大方、極富現代感且韻律十足。
當今社會,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設計的要求,不僅滿足在舒適感上,而更注重于審美。人們更欣賞,更需要新穎獨特,有創意的,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產品。
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造型上,從根本概念出發,考慮人們的未來,考慮人們生活的發展趨勢,從而設計出超越當前現有水平,創造出人們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產品來。并且,要根據消費者對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發出來的原始構思和沖動形成的產品創意,然后再落實到具體設計去。
例如一件獲中國青年設計師大獎賽的家具作品,就創作了一種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態。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膠合板,整個座椅分為座面、托盤、支撐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盤和支撐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圓形截面,座面則在球面上切出一個橢圓面,從任意角度看,都表現出一個蠶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轉動,隨意的放松。這種原創家具突破了現有椅子的形態和結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 現代家具的材質美
家具設計的造型所以能夠給觀賞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質。我們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過材料去創造形態的,沒有合適的材料,那獨特的造型則難以實現,就家具而言,其實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并通過工藝技術去體現出來。
家具材料有二類:一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屬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術上,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人工處理令其表面質感更為張揚:使光滑的材料有流暢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樸之貌,柔軟的材料有肌膚之感……這些材質的處理還能使家具產生重輕感、軟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家具材料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強化家具的藝術效果,而且也是體現家具品質的重要標志。
家具設計強調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有機結合,例如金屬與玻璃等人工的精細材料,與粗木、藤條、竹條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屬通過機加工體現出人工材料的精確、規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則表現出人的手工痕跡,傳遞出一種人性化的東西,所以說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相結合的家具設計,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對比和材料的搭配,將粗獷與細膩、精確與粗放,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體現一種質感的對比,通過不同材料的視覺反差,讓觀賞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細節,以及呈現出家具設計的材質之美。
3) 現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種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號,它本身雖沒有感情,但一旦與人們的生活發生聯系,便成了人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設計中,色彩的運用,可體現出居住環境的設計風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職業特征、審美趣味和文化素養。
家具設計師不僅要運用形態與質感來表現家具設計的風格,而且還要充分利用色彩來表達設計的情調,他們習慣于從豐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煉、概括,并根據所設計的內容,用色彩語言組成一定的色彩關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適當布局,形成韻律感和節奏感,使其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傳遞出一種情感,從而達到吸引和感染消費者的目的。
家具設計的色彩,有時強調其整潔性,這是由于人們對家具的選擇除了要求其舒適感之外,還要求它的易于清潔,許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潔衛生的淺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設計中,如北歐簡約風格的家具設計,其色澤素雅、靜穆,多追求一種單純、寧靜之美,這種風格的設計,主要是依賴于家具功能的選擇、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設計的色彩還必須考慮各種不同環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對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費者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異: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差異、氣候環境以及特定時期的流行色,常常體現出不同人種的心理狀態,以及對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認同,家具設計師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設計的色彩運用。
因此,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色彩反映著時代精神,包含著人們的情緒因素,體現著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夠跳出傳統框架,注入鮮明個性的家具產品,往往是市場上受歡迎的寵兒。因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對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層出不窮的各類油漆、面板等裝飾材料,為家具設計提供了廣闊的色彩空間.
4) 現代家具設計應符合人體工程學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還要使用起來舒適方便?,F代家具的設計特別強調與人體工程學相結合。人體工程學重視“以人為本”,講求一切為人服務,是在以人為主體的前提下考慮其他因素。
家具產品本身是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設計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須符合人體生理、心理尺度及人體各部分的活動規律,以便達到安全、實用、方便、舒適、美觀之目的。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就是特別強調家具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并對此進行科學的實驗和計測,在進行大量分析的基礎上為家具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把人的工作、學習、休息等生活行為分解成各種姿勢模型,以此為研究家具設計,根據人的立位、坐位和臥位的基準點來規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間的相互關系。
家具的造型設計、材料的選用及搭配、裝飾紋樣、色彩圖案等就要更多地考慮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間的家具造型端莊、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間的家具造型簡潔、輕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間的家具色彩跳躍、造型小巧圓潤等。材質的軟硬、色彩的冷暖、裝飾的繁簡等都會引起人們強烈的心理反應,所以,現代家具設計因人而異,更講究個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設計可以減輕人的勞動,節約時間,使人身體健康,心情愉悅,而良好的家具設計得益于正確地使用人體工程學原理。
3 現代家具的風格——中國味
當代,世界是一個 “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設計——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風格,向世界展示著自己迷人的魅力。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誕生了適應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新的設計。這種設計是理性、精確、冷漠的,并向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發展中,其單調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其單一的手法成為了設計師的束縛。于是,現代主義走向沒落,后現代主義興起。后現代重新向著傳統回歸,從傳統中提煉符號語言,然后將其打散、重構,以幽默的態度形成新的形式。
正如黑格爾所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將成為未來設計的一大趨勢。中國社會現在也正處于一個后現代的時期,傳統文化的回歸。
在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的問題上,許多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國的設計師,就連國外的設計大師都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
國外的一些設計師在接觸到中國傳統的藝術與設計時,也能從中汲取靈感,設計出一些很有中國味的家具。這些家具往往大受歡迎,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目前,中國的家具設計正處于發展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與借鑒一些外國的設計經驗,對形成中國風格的現代家具很有意義。
1949年,漢斯維格納完成了“中國椅”的設計。這把椅子被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件經典之作將中國明式圈椅簡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輕”的完美境地。這把椅子適用于多種場合,在國內外均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維格納的“中國椅”在造型與空間的關系上,對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動。選材上以天然木材為主,以木材自身的紋理作為椅子的主要裝飾。整體上給人以樸素、典雅、自然、空靈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藝術特征。維格納對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現于裝飾的精簡——素雅。獨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棄了,表現出現代工業產品的簡約性。在座面上增設椅墊,增加柔軟度和透氣性,令使用更加舒適。椅腿造型上粗下細,氣勢上不如明式圈椅莊嚴混厚,但增加了輕松活潑的趣味,表達出現代生活的氣息。
但我們應看到,異域飄來的“中國味”,不論它有多“中國”,也不會成為未來中國家具的主流。因為這些設計是異域時空的產物,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體系下的產物。比如維格納的“中國椅”,很明顯是斯堪的那維亞風格。如果將每種風格的設計比喻成一張網的話,那么,這種設計是其他網上的網結點,只是在外貌上有點像我們這個網罷了。中國需要的是一張屬于自己的大網,而不是別人網上的節點。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我國現代的家具設計師們,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種設計風格的同時,也不忘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家具藝術。
從明式家具中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國的“形象、空間和時間的模糊”來設計現代家具,讓家具從形式中透出中國特有的“神和勢”。
近期,在同濟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家具設計藝術展,“中國味”強烈地沖擊著參觀者的視線。師生們設計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僅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而且體現著現代審美精神。如這件名叫“圈床”的新穎設計,借鑒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構造,以圍合形式把休息、休閑、閱讀等功能結合在一起。這件作品實現了與現代造型、現代材料相結合,使欣賞價值與使用價值融為一體。
旅英學者李亦文先生,將中國藝術哲學提煉為三個方面:樸素之美,實用之道和文質彬彬。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努力把握材料、形態、色質與工藝之間的合理關系,突出表現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國傳統形式為元素,從中抽取符號,加以變形,以“后現代”的手法重組,結合在作品中。這樣,裝飾符號的反復運用加強了家具的整體感,對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現出與傳統的差異。
“中國味”的家具,造型更趨簡潔,使用更加舒適。它是從中國五千年家具文化的沉淀中生發而來,帶有中華民族不滅的印記。它不是對中國文化要素的簡單拼湊,而是從作品的意境里表達出中國特有的內涵,并面向現代人的生活——簡約、舒適和靈活。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主要參考書目:
1 M 世界現代設計史
新世紀出版社
1995年
王受之 著
2 M 中國工藝美術史
知識出版社
1985年
自秉 著
3 M 中國裝飾文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展望之 著
4 M 美術技法大全
四川美術出版社
1990年
陳小清 著
5 M 色彩應用
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0年
孔新苗 著
6 M 現代與后現代
中國美術出版社
論文摘要: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1家具的歷史演變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銅器,就是原始形態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銅禁,是一種承受祭品的金屬家具,造型優美,樣式簡潔。戰國時代,出現了施繪彩漆的木器家具。漢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樸優美的風格。到唐代,由于國家興旺,經濟繁榮,家具的造型更加講究,出現了豪華的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廣泛普及的時代,家具種類繁多,風格趨于復古。明代家具是中國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是集前人之大成,是歷代家具發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結構科學,卯榫堅固牢實,簡練的雕刻、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時代藝術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續到清代,與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沒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裝飾手法,諸如雕刻工藝、漆工藝、鑲嵌工藝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富麗效果,以致晚清時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瑣、細碎。
到了現代,由于人們生活的習慣、節奏、觀念、價值有所變化。家具,也出現了一個大變化——傳統與現代化的碰撞、琢磨、調和、融匯。當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輕巧精致、色調和諧明亮,實現了造型、裝飾、功能、選材、工藝的緊密統一,具有“簡潔、樸素、自然、精湛、舒適”的風格。
2現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當這種功能達到最大值時,它的外在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現代社會,影響家具選擇的首要因素已轉換為視覺效果,將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創新的任務是由設計來完成的。
1)現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關乎到家具設計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優美的造型,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悅感、舒適感。
一個成功的造型設計,首先要遵循美學中的對比關系:粗與細的對比、圓與方的對比、曲與直的對比。由于這些對比關系,使家具在造型創造上顯得和諧、明快大方、極富現代感且韻律十足。
當今社會,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設計的要求,不僅滿足在舒適感上,而更注重于審美。人們更欣賞,更需要新穎獨特,有創意的,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產品。
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造型上,從根本概念出發,考慮人們的未來,考慮人們生活的發展趨勢,從而設計出超越當前現有水平,創造出人們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產品來。并且,要根據消費者對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發出來的原始構思和沖動形成的產品創意,然后再落實到具體設計去。
例如一件獲中國青年設計師大獎賽的家具作品,就創作了一種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態。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膠合板,整個座椅分為座面、托盤、支撐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盤和支撐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圓形截面,座面則在球面上切出一個橢圓面,從任意角度看,都表現出一個蠶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轉動,隨意的放松。這種原創家具突破了現有椅子的形態和結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現代家具的材質美
家具設計的造型所以能夠給觀賞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質。我們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過材料去創造形態的,沒有合適的材料,那獨特的造型則難以實現,就家具而言,其實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并通過工藝技術去體現出來。
家具材料有二類:一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屬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術上,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人工處理令其表面質感更為張揚:使光滑的材料有流暢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樸之貌,柔軟的材料有肌膚之感……這些材質的處理還能使家具產生重輕感、軟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家具材料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強化家具的藝術效果,而且也是體現家具品質的重要標志。
家具設計強調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有機結合,例如金屬與玻璃等人工的精細材料,與粗木、藤條、竹條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屬通過機加工體現出人工材料的精確、規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則表現出人的手工痕跡,傳遞出一種人性化的東西,所以說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相結合的家具設計,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對比和材料的搭配,將粗獷與細膩、精確與粗放,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體現一種質感的對比,通過不同材料的視覺反差,讓觀賞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細節,以及呈現出家具設計的材質之美。
3)現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種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號,它本身雖沒有感情,但一旦與人們的生活發生聯系,便成了人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設計中,色彩的運用,可體現出居住環境的設計風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職業特征、審美趣味和文化素養。
家具設計師不僅要運用形態與質感來表現家具設計的風格,而且還要充分利用色彩來表達設計的情調,他們習慣于從豐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煉、概括,并根據所設計的內容,用色彩語言組成一定的色彩關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適當布局,形成韻律感和節奏感,使其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傳遞出一種情感,從而達到吸引和感染消費者的目的。
家具設計的色彩,有時強調其整潔性,這是由于人們對家具的選擇除了要求其舒適感之外,還要求它的易于清潔,許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潔衛生的淺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設計中,如北歐簡約風格的家具設計,其色澤素雅、靜穆,多追求一種單純、寧靜之美,這種風格的設計,主要是依賴于家具功能的選擇、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設計的色彩還必須考慮各種不同環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對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費者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異:不同的、文化差異、氣候環境以及特定時期的流行色,常常體現出不同人種的心理狀態,以及對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認同,家具設計師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設計的色彩運用。
因此,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色彩反映著時代精神,包含著人們的情緒因素,體現著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夠跳出傳統框架,注入鮮明個性的家具產品,往往是市場上受歡迎的寵兒。因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對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層出不窮的各類油漆、面板等裝飾材料,為家具設計提供了廣闊的色彩空間.
4)現代家具設計應符合人體工程學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還要使用起來舒適方便?,F代家具的設計特別強調與人體工程學相結合。人體工程學重視“以人為本”,講求一切為人服務,是在以人為主體的前提下考慮其他因素。
家具產品本身是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設計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須符合人體生理、心理尺度及人體各部分的活動規律,以便達到安全、實用、方便、舒適、美觀之目的。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就是特別強調家具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并對此進行科學的實驗和計測,在進行大量分析的基礎上為家具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把人的工作、學習、休息等生活行為分解成各種姿勢模型,以此為研究家具設計,根據人的立位、坐位和臥位的基準點來規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間的相互關系。
家具的造型設計、材料的選用及搭配、裝飾紋樣、色彩圖案等就要更多地考慮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間的家具造型端莊、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間的家具造型簡潔、輕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間的家具色彩跳躍、造型小巧圓潤等。材質的軟硬、色彩的冷暖、裝飾的繁簡等都會引起人們強烈的心理反應,所以,現代家具設計因人而異,更講究個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設計可以減輕人的勞動,節約時間,使人身體健康,心情愉悅,而良好的家具設計得益于正確地使用人體工程學原理。
3現代家具的風格——中國味
當代,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設計——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風格,向世界展示著自己迷人的魅力。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誕生了適應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新的設計。這種設計是理性、精確、冷漠的,并向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發展中,其單調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其單一的手法成為了設計師的束縛。于是,現代主義走向沒落,后現代主義興起。后現代重新向著傳統回歸,從傳統中提煉符號語言,然后將其打散、重構,以幽默的態度形成新的形式。正如黑格爾所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將成為未來設計的一大趨勢。中國社會現在也正處于一個后現代的時期,傳統文化的回歸。
在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的問題上,許多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國的設計師,就連國外的設計大師都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
國外的一些設計師在接觸到中國傳統的藝術與設計時,也能從中汲取靈感,設計出一些很有中國味的家具。這些家具往往大受歡迎,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目前,中國的家具設計正處于發展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與借鑒一些外國的設計經驗,對形成中國風格的現代家具很有意義。
1949年,漢斯維格納完成了“中國椅”的設計。這把椅子被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件經典之作將中國明式圈椅簡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輕”的完美境地。這把椅子適用于多種場合,在國內外均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維格納的“中國椅”在造型與空間的關系上,對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動。選材上以天然木材為主,以木材自身的紋理作為椅子的主要裝飾。整體上給人以樸素、典雅、自然、空靈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藝術特征。維格納對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現于裝飾的精簡——素雅。獨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棄了,表現出現代工業產品的簡約性。在座面上增設椅墊,增加柔軟度和透氣性,令使用更加舒適。椅腿造型上粗下細,氣勢上不如明式圈椅莊嚴混厚,但增加了輕松活潑的趣味,表達出現代生活的氣息。
但我們應看到,異域飄來的“中國味”,不論它有多“中國”,也不會成為未來中國家具的主流。因為這些設計是異域時空的產物,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體系下的產物。比如維格納的“中國椅”,很明顯是斯堪的那維亞風格。如果將每種風格的設計比喻成一張網的話,那么,這種設計是其他網上的網結點,只是在外貌上有點像我們這個網罷了。中國需要的是一張屬于自己的大網,而不是別人網上的節點。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我國現代的家具設計師們,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種設計風格的同時,也不忘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家具藝術。
從明式家具中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國的“形象、空間和時間的模糊”來設計現代家具,讓家具從形式中透出中國特有的“神和勢”。
近期,在同濟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家具設計藝術展,“中國味”強烈地沖擊著參觀者的視線。師生們設計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僅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而且體現著現代審美精神。如這件名叫“圈床”的新穎設計,借鑒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構造,以圍合形式把休息、休閑、閱讀等功能結合在一起。這件作品實現了與現代造型、現代材料相結合,使欣賞價值與使用價值融為一體。
旅英學者李亦文先生,將中國藝術哲學提煉為三個方面:樸素之美,實用之道和文質彬彬。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努力把握材料、形態、色質與工藝之間的合理關系,突出表現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國傳統形式為元素,從中抽取符號,加以變形,以“后現代”的手法重組,結合在作品中。這樣,裝飾符號的反復運用加強了家具的整體感,對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現出與傳統的差異。
“中國味”的家具,造型更趨簡潔,使用更加舒適。它是從中國五千年家具文化的沉淀中生發而來,帶有中華民族不滅的印記。它不是對中國文化要素的簡單拼湊,而是從作品的意境里表達出中國特有的內涵,并面向現代人的生活——簡約、舒適和靈活。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主要參考書目:
1M世界現代設計史新世紀出版社1995年王受之著
2M中國工藝美術史知識出版社1985年自秉著
3M中國裝飾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展望之著
4M美術技法大全四川美術出版社1990年陳小清著
論文摘要: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1家具的歷史演變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銅器,就是原始形態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銅禁,是一種承受祭品的金屬家具,造型優美,樣式簡潔。戰國時代,出現了施繪彩漆的木器家具。漢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樸優美的風格。到唐代,由于國家興旺,經濟繁榮,家具的造型更加講究,出現了豪華的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廣泛普及的時代,家具種類繁多,風格趨于復古。明代家具是中國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是集前人之大成,是歷代家具發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結構科學,卯榫堅固牢實,簡練的雕刻、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時代藝術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續到清代,與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沒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裝飾手法,諸如雕刻工藝、漆工藝、鑲嵌工藝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富麗效果,以致晚清時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瑣、細碎。
到了現代,由于人們生活的習慣、節奏、觀念、價值有所變化。家具,也出現了一個大變化——傳統與現代化的碰撞、琢磨、調和、融匯。當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輕巧精致、色調和諧明亮,實現了造型、裝飾、功能、選材、工藝的緊密統一,具有“簡潔、樸素、自然、精湛、舒適”的風格。
2現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當這種功能達到最大值時,它的外在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現代社會,影響家具選擇的首要因素已轉換為視覺效果,將外在元素加以整合、而創新的任務是由設計來完成的。
1)現代家具的造型美
造型,是關乎到家具設計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優美的造型,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悅感、舒適感。
一個成功的造型設計,首先要遵循美學中的對比關系:粗與細的對比、圓與方的對比、曲與直的對比。由于這些對比關系,使家具在造型創造上顯得和諧、明快大方、極富現代感且韻律十足。
當今社會,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設計的要求,不僅滿足在舒適感上,而更注重于審美。人們更欣賞,更需要新穎獨特,有創意的,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家具產品。
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造型上,從根本概念出發,考慮人們的未來,考慮人們生活的發展趨勢,從而設計出超越當前現有水平,創造出人們新生活方式所需求的家具產品來。并且,要根據消費者對家具的功能需求,而萌發出來的原始構思和沖動形成的產品創意,然后再落實到具體設計去。
例如一件獲中國青年設計師大獎賽的家具作品,就創作了一種全新的椅子家具的形態。椅子采用“不倒翁”的原理,材料是成形膠合板,整個座椅分為座面、托盤、支撐座三部分,使用同心空心球型,其中托盤和支撐座是在球面上切出圓形截面,座面則在球面上切出一個橢圓面,從任意角度看,都表現出一個蠶蛹的造型。人坐在椅上,可以任意方向轉動,隨意的放松。這種原創家具突破了現有椅子的形態和結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現代家具的材質美
家具設計的造型所以能夠給觀賞者以美感,也是基于它的材質。我們知道,任何家具的造型都是通過材料去創造形態的,沒有合適的材料,那獨特的造型則難以實現,就家具而言,其實是依附于材料和工藝技術的,并通過工藝技術去體現出來。
家具材料有二類:一為自然材料(如木、竹、藤等),二為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屬等)。材料的不同,使得家具在加工技術上,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不同,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人工處理令其表面質感更為張揚:使光滑的材料有流暢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樸之貌,柔軟的材料有肌膚之感……這些材質的處理還能使家具產生重輕感、軟硬感、明暗感、冷暖感,因此我們可以說,家具材料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強化家具的藝術效果,而且也是體現家具品質的重要標志。
家具設計強調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的有機結合,例如金屬與玻璃等人工的精細材料,與粗木、藤條、竹條等自然的粗重材料的相互搭配,玻璃等金屬通過機加工體現出人工材料的精確、規整,竹、木、藤等自然材料則表現出人的手工痕跡,傳遞出一種人性化的東西,所以說自然材料與人工材料相結合的家具設計,反映出巧妙的借用對比和材料的搭配,將粗獷與細膩、精確與粗放,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體現一種質感的對比,通過不同材料的視覺反差,讓觀賞者品味到不同材料的各自細節,以及呈現出家具設計的材質之美。
3)現代家具的色彩美
色彩,是一種富于象征性的元素符號,它本身雖沒有感情,但一旦與人們的生活發生聯系,便成了人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在家具設計中,色彩的運用,可體現出居住環境的設計風格,反映出居住者的職業特征、審美趣味和文化素養。
家具設計師不僅要運用形態與質感來表現家具設計的風格,而且還要充分利用色彩來表達設計的情調,他們習慣于從豐富多彩的自然色彩中,去提煉、概括,并根據所設計的內容,用色彩語言組成一定的色彩關系,并且利用色彩的適當布局,形成韻律感和節奏感,使其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傳遞出一種情感,從而達到吸引和感染消費者的目的。
家具設計的色彩,有時強調其整潔性,這是由于人們對家具的選擇除了要求其舒適感之外,還要求它的易于清潔,許多家具都使用象征清潔衛生的淺色系列。在西方家具設計中,如北歐簡約風格的家具設計,其色澤素雅、靜穆,多追求一種單純、寧靜之美,這種風格的設計,主要是依賴于家具功能的選擇、材料的配置以及色彩的搭配。
家具設計的色彩還必須考慮各種不同環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對不同色彩的喜好。消費者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家具色彩喜好的差異:不同的、文化差異、氣候環境以及特定時期的流行色,常常體現出不同人種的心理狀態,以及對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認同,家具設計師只有深刻把握住色彩的特性,才能有助于家具設計的色彩運用。
因此,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色彩反映著時代精神,包含著人們的情緒因素,體現著文化的潮流。所以,大凡在色彩上能夠跳出傳統框架,注入鮮明個性的家具產品,往往是市場上受歡迎的寵兒。因為,成功的家具都非常注意對色彩的研究,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層出不窮的各類油漆、面板等裝飾材料,為家具設計提供了廣闊的色彩空間.
4)現代家具設計應符合人體工程學
家具可不是只要好看、奇特就行,還要使用起來舒適方便。現代家具的設計特別強調與人體工程學相結合。人體工程學重視“以人為本”,講求一切為人服務,是在以人為主體的前提下考慮其他因素。
家具產品本身是為人使用的,所以,家具設計中的尺度,造型、色彩及其布置方式都必須符合人體生理、心理尺度及人體各部分的活動規律,以便達到安全、實用、方便、舒適、美觀之目的。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就是特別強調家具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并對此進行科學的實驗和計測,在進行大量分析的基礎上為家具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把人的工作、學習、休息等生活行為分解成各種姿勢模型,以此為研究家具設計,根據人的立位、坐位和臥位的基準點來規范家具的基本尺度及家具間的相互關系。
家具的造型設計、材料的選用及搭配、裝飾紋樣、色彩圖案等就要更多地考慮到人的心理需要。如老年人房間的家具造型端莊、典雅、色彩深沉;青年人房間的家具造型簡潔、輕盈、色彩明快;小孩房間的家具色彩跳躍、造型小巧圓潤等。材質的軟硬、色彩的冷暖、裝飾的繁簡等都會引起人們強烈的心理反應,所以,現代家具設計因人而異,更講究個性化。
因此,良好的家具設計可以減輕人的勞動,節約時間,使人身體健康,心情愉悅,而良好的家具設計得益于正確地使用人體工程學原理。
3現代家具的風格——中國味
當代,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格局。家具設計——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前沿部分,正以多姿多彩的風格,向世界展示著自己迷人的魅力。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誕生了適應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新的設計。這種設計是理性、精確、冷漠的,并向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發展中,其單調和不近人情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其單一的手法成為了設計師的束縛。于是,現代主義走向沒落,后現代主義興起。后現代重新向著傳統回歸,從傳統中提煉符號語言,然后將其打散、重構,以幽默的態度形成新的形式。
正如黑格爾所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度民族化,高度的情感化,將成為未來設計的一大趨勢。中國社會現在也正處于一個后現代的時期,傳統文化的回歸。
在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的問題上,許多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光是中國的設計師,就連國外的設計大師都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
國外的一些設計師在接觸到中國傳統的藝術與設計時,也能從中汲取靈感,設計出一些很有中國味的家具。這些家具往往大受歡迎,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目前,中國的家具設計正處于發展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與借鑒一些外國的設計經驗,對形成中國風格的現代家具很有意義。
1949年,漢斯維格納完成了“中國椅”的設計。這把椅子被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件經典之作將中國明式圈椅簡化到“多一分嫌重,稍一分嫌輕”的完美境地。這把椅子適用于多種場合,在國內外均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維格納的“中國椅”在造型與空間的關系上,對明式圈椅基本上未作改動。選材上以天然木材為主,以木材自身的紋理作為椅子的主要裝飾。整體上給人以樸素、典雅、自然、空靈的感受,符合明式家具的基本藝術特征。維格納對明式圈椅的改造主要表現于裝飾的精簡——素雅。獨板靠背上的局部精雕被完全舍棄了,表現出現代工業產品的簡約性。在座面上增設椅墊,增加柔軟度和透氣性,令使用更加舒適。椅腿造型上粗下細,氣勢上不如明式圈椅莊嚴混厚,但增加了輕松活潑的趣味,表達出現代生活的氣息。
但我們應看到,異域飄來的“中國味”,不論它有多“中國”,也不會成為未來中國家具的主流。因為這些設計是異域時空的產物,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體系下的產物。比如維格納的“中國椅”,很明顯是斯堪的那維亞風格。如果將每種風格的設計比喻成一張網的話,那么,這種設計是其他網上的網結點,只是在外貌上有點像我們這個網罷了。中國需要的是一張屬于自己的大網,而不是別人網上的節點。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我國現代的家具設計師們,在接受“多元化”的,各種設計風格的同時,也不忘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家具藝術。
從明式家具中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國的“形象、空間和時間的模糊”來設計現代家具,讓家具從形式中透出中國特有的“神和勢”。
近期,在同濟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家具設計藝術展,“中國味”強烈地沖擊著參觀者的視線。師生們設計制作的一床一桌,一柜一架,不僅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而且體現著現代審美精神。如這件名叫“圈床”的新穎設計,借鑒了明清的架子床,打破原有床的四方形構造,以圍合形式把休息、休閑、閱讀等功能結合在一起。這件作品實現了與現代造型、現代材料相結合,使欣賞價值與使用價值融為一體。
旅英學者李亦文先生,將中國藝術哲學提煉為三個方面:樸素之美,實用之道和文質彬彬。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努力把握材料、形態、色質與工藝之間的合理關系,突出表現材料自身的特征。并且,以中國傳統形式為元素,從中抽取符號,加以變形,以“后現代”的手法重組,結合在作品中。這樣,裝飾符號的反復運用加強了家具的整體感,對其功能性的增加使家具呈現出與傳統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