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 16:52:18
序論:在您撰寫醫學智慧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Secondary Voca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TCM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reasonable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adopted. In addition, it can infiltrate clinical knowledge in teach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Use micro lectures and lecture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knowledge.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s greatly stimulated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improved.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visual impairment; teaching experience
“醫古文”屬于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的基礎課,是培養學生閱讀古典醫籍能力的一門工具課。其核心任務是教給學生認識、掌握古代漢語語言規律,從而指導學生學會讀古書,進而提高閱讀中醫典籍的能力。醫學院校加強醫古文經典的閱讀和教學,有利于開拓學生中醫知識文化視野,提高傳統人文精神素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領悟中醫藥學精髓。[1]
全國盲人醫療按摩中等專業統編教材《醫古文》編委會提出:中專層次的醫古文學習,屬于基礎教育,適于從啟蒙式、誦讀式入手,內容宜簡不宜繁,且需課上學習結合課后習題的練習與討論,并結合所學專業同時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應圍繞中專教學和特殊教育這兩個因素展開。筆者結合中職視力障礙學生的教學實踐,就此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醫古文內容深奧難懂,加上視力障礙學生文化基礎薄弱,課堂上被動接受古代漢語和醫學知識,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從而產生畏難情緒。所以,在教學之初,教師不能采取填鴨式教學,過分強調醫古文的字詞難度,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增加心理負擔。而應當由簡入繁,由淺入深。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具體應做到兩個結合:
1.1 詳講與略講相結合
教師首先給學生介紹體裁梗概和作者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講解古代醫家部分看病的經歷,從而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初步了解?n文。而后有重點地講解經典段落和詞句。詳略得當,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
1.2 學生試解與教師串講相結合
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鼓勵學生試解。首先,在教師開講前,利用多媒體,不斷播放原文,讓學生試解。試解時,采用任務驅動法,逐步加大難度。其次,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歸納文章大意、段落大意。然后,教師進行糾錯,并肯定學生的微小進步。最后教師串講,講清重點詞句的意思和語法特點,以詞帶句,連句成段,疏通文理。這樣,形成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良性教學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結合本專業,滲透臨床知識
王性善[2]指出,教師應該用適當的方法告訴盲生醫古文是一門闡述我國古代醫學名家醫德醫風、醫案醫話、醫療經驗的學科,這門課與盲生的推拿專業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順其文理,把臨床醫學知識融合其中,寓醫理于文道之中,文為醫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筆者認為,在學習《黃帝內經》選讀時,結合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注重前后銜接,融匯貫通。比如《靈蘭秘典論篇》中論述了人體五藏六腑的功能,學習時就可以結合藏象學說的知識;比如《上古天真論》中講述了上古之人的養生法則,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鼓勵學生討論這些養生法則如何與現代生活相結合。
在學習醫案醫話時,適當把有關臨床醫學知識穿插其中。比如讓學生根據病情分析證候,討論給出治療方案。通過辨證論治,提高學生的臨床能力。然后教師再講解案例中的醫家是如何治療的,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與臨床接軌,一舉兩得。
3 貫穿醫德醫風建設,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就醫古文課程而言,其語言到內容似乎都離現在的現實生活太遠,故在課程設置中,更要忌諱課程中生活意義的喪失,忌諱將學生的整個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學科教材上,從而導致課堂生活沒有現實感,沒有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3]
本課程的人文因素比較明顯,有著“文以載道”的特點,教材中收入的很多課文本身就是素質教育的好素材,因此,能夠比較自然地滲透文化素質教育內容。比如在學習孫思邈的《大醫精誠》時,本文從醫術要精、醫德要誠兩方面論述了醫德修養的準則,教師可以結合之前學過的《扁鵲傳》、《華佗傳》中名醫的行醫經歷對學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激勵學生成為醫術高超、品德高尚的大醫。并結合現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現狀,讓學生討論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這樣,將知識傳授和人文熏陶結合起來,使學生思想得到升華,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科學嚴謹的職業素養。
4 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合理設計教學活動
醫古文是中醫院校獨具特色的專業課程。如果按照文言文的方法講,學生會覺得很枯燥,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尤為重要。根據學生學情,教師可以靈活設計上臺表演、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等教學活動。寓教于樂,把枯燥的醫古文課程變得豐富多彩。比如通過欣賞《華佗傳》中的五禽戲、讓學生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學習養生功法;并且跟體育教研室老師協商,結合體育課讓學生學習五禽戲、八段錦這種具有專業特色的功法。
此外,可以抽出課文中某個觀點或一些較難的知識點進行討論,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見解,各抒己見,活躍課堂氛圍。比如:《扁鵲傳》中的六不治,在教師講解完大意后,分組討論,并且結合現實,討論文中六不治的原因,加深記憶。在學習醫案時,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提高辨證能力。
5 提倡信息化建設,利用多種形式拓展知識面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盲生利用手機和讀屏軟件上網查閱資料越來越熟練。所以教師應與時俱進,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作微課,補充醫古文課時不足的問題。周路紅認為,微課以視頻為載體,必將成為醫古文教學方法創新的有力推手。[4]運用微課把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常用詞語合理規劃成若干知識點,每個知識點說明一個問題,控制在5~8分鐘。通過人人通進行資源共享。學生可以下載到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這樣使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
(2)建立班級微信群。教師和學生通過手機進行微信互動,這樣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就可以隨時隨地學到知識。課前,教師將音頻傳到群里,讓學生預習;課后,教師布置任務學生作答,通過完成情況查漏補缺,極大地提高了教?W質量。
(3)建立盲人音頻資料庫。據統計,適合視力障礙學生的有聲讀物少之又少,所以教研室老師可以分工合作,錄制教材原文或者下載相關資料。比如下載《黃帝內經》原文及曲黎敏講的白話文版的《黃帝內經》,這樣通過同時聽原文和翻譯,充分利用了視障學生的聽覺優勢,一方面提高了翻譯能力,一方面學到了中醫的文化精髓。
6 多朗讀及背誦經典章節,增加語感
語言是相通的。筆者認為,醫古文和語文有很多共同點。背誦也是學習語言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背誦經典章節,增加語感,帶動學習。比如,通過背誦與專業相關的醫古文,滲透專業知識;通過背誦《大醫精誠》,讓學生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潛移默化;通過背誦《黃帝內經》中的經典條文,讓學生學習古代醫家的養生大法??傊?,通過背誦原文,可以達到加強學生對篇目內涵深度理解的目的。
7 定期舉辦專題講座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加強當代醫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醫學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其職業的特殊性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既要有扎實、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要有廣博、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同時還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1]。
1.1醫學職業素質
醫學是一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事業,它要求醫務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醫學基本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新型醫學模式下要求醫學生不僅知曉患者的健康,還應該掌握與患者健康有關的人文社會知識;不但研究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還要研究患者的心理、社會、生態等方面境況。首先醫學生要具備高超的醫療技能,能根據病人的軀體、心理變化進行綜合分析,掌握堅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其次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遵守醫學職業特性、職業責任、職業道德等職業要求;另外,還要培養醫學生開動腦筋,以能動的創新思維推動學習、工作,要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標新立異。最后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關注公眾健康,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應該是社區健康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真正將預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維護民眾健康作為自己的職責使命。
1.2醫學倫理素質
新型醫學模式下要求醫學生具有符合維護人類身心健康的倫理價值觀、醫學倫理意識和醫學倫理思維能力。具體包括關注倫理問題的敏感性;具有醫學倫理決策能力,能夠從多個診療方案中選出達到最佳診療效果的治療方案;具有發現、分析、解決醫學倫理難題的能力;具有醫學倫理評價能力和醫德修養能力[2]。
1.3醫學道德素質
大學生是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積極、最活躍的群體,他們走上社會之后將對整個社會文化建設,特別是社會道德的建設和踐行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這種道德精神需要加強醫學生與社會、病人的接觸,培育學生關愛病人和生命的情感。主要表現為對病人及每個人的生命價值、醫療權利、健康利益、人格尊嚴予以關注、關懷和關愛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其核心是醫學人道主義精神。
1.4醫學人文素質
醫學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使命,是一個富有人文關懷和人性溫暖的科學。凸顯人文精神的新醫學模式決定了醫學人才必然是一個充滿人性大寫的人,大寫意義上的人僅依靠專業知識是無法立足的,還必須汲取人文社會科學的營養。
2.醫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探索
2.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醫學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使命,是一個富有人文關懷和人性溫暖的科學,也是一門實踐性、風險性很強的行業,醫學的特殊性質要求醫務人員必須具有細心、耐心、熱心、誠心、愛心等性格特征,如果缺少了這些性格特征,就很難勝任醫療服務工作。學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醫學教育全過程,全面加強醫學生職業理想信念教育,我們舉行了“熱點問題面對面”活動,內容包括新時期醫患關系問題、醫德與醫術關系問題、與醫學生就業和競爭等,這種討論活動互動性強,能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通過互動和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使學生更關注社會的發展與職業要求,使理想和信念得到提高和升華[3]。
2.2提高法律道德意識
近幾年,醫患矛盾突出,醫患糾紛頻發,甚至出現患者殺醫的嚴重惡性事件。課堂上教師列舉許多與現實社會、生活相關的案例事件,以此引起學生心靈震撼教育的同時,又滲透醫學法學的內容,醫學法學的教學包括醫療衛生的各個行業,如衛生法理、醫院管理、食品衛生等方面。教學側重于醫學法律常識、法律觀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醫學生畢業后依法從業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行為習慣。
在加強道德意識方面,學校轉變教育觀念,培養醫學生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不是以疾病為中心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滲透醫德精神,如孫思邈醫德醫術令人欽佩,尤其對醫德的強調,被后世的醫者傳為佳話;現代護理鼻祖南丁格爾被譽為“傷員的保衛者、守護神”;還有我國近現代的裘法祖、華益慰、林巧稚等名醫,這些典型的醫學人物都是醫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習他們精湛的醫術、高超的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4]。
2.3提高醫學生人文精神
針對不少醫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差、社會人文知識相當貧乏等文化素養底的問題,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提高文學修養――名家名作欣賞活動”,并讓同學們寫讀書筆記,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提高醫學生的文學修養,使醫學生多一點書卷氣,少一點市井氣,幫助他們感悟人生,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凈化心靈。組織學生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講座,聘請知名教授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規劃醫學職業生涯和實現醫學夢想;另外,授課中還注重對醫學生加強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熏陶,傳統醫學理論充滿了人文的智慧,“治病必須治人”實現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2.4加強實踐育人功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要注重學生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首先,可以根據對象不同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實現不同的教育目標,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突出先進,并以先進帶動后進,最終實現全體醫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實踐。其次,拓寬教育形式,在實踐中逐步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組織具有人文精神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學校起就具備一顆仁愛之心,同時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和協作能力。具體做法組織醫學生參加義診活動、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社區及農村衛生情況考察。鼓勵學生參加有益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如關心艾滋病的紅絲帶愛心活動,義務獻血活動等。另外,學校還利用假期和業余時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走進社會各個領域開展一系列調研、考察等活動,帶領學生到沈陽華能老年公寓、沈飛老年公寓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在實踐中受教育,在實踐中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并主動踐行。最后,要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三貼近原則,幫助醫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生活困難和思想困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5提高醫學生心理素質
關鍵詞: 默會知識 顯性知識 醫學院校 教師專業發展
默會知識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實現專業發展,不僅要進行先進教育理論等顯性知識的積累,而且要關注默會知識的獲取及管理。因此,根據默會知識所具有的特征,有針對性地給出相應的知識管理策略,對實現教師專業默會知識的顯性化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一、默會知識的內涵
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是指高度內化于個體的,很難用語言、文字、圖像等形式清晰表述、交流和分享的知識總稱。這個術語最先是由英國科學家、思想家波蘭尼(Michael Polanyi)于1958年提出。波蘭尼指出:“人類的知識有兩類?!蓖ǔ1幻枋鰹橹R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描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形式的知識。我們把第一類稱作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第二類稱作默會知識。[1]
高校教師默會知識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存在于教師個體內部的難以規范化、難以言表和模仿、不易于交流與共享、也不易于被復制或竊取、尚未顯性化的各種默會知識。同時,還包括通過交流與共享等方式從高校外部獲取的默會知識。
二、默會知識與醫學院校教師專業發展
默會知識具有個人性、自動性、高效性、情境性、穩定性等特征,它是教師專業認識和實踐過程的必要基礎,對醫學院校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促使教師專業知識的創新及專業發展
知識創新是一個充分利用舊知識和舊能力產生新知識和新能力的過程。隱性知識在知識創新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知識創新的源泉。在知識共享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為其他同事貢獻自己的隱性知識,另一方面也受到來自其他教師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啟示,在知識的交融溝通中產生“智慧碰撞”,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隱性知識,由此實現自身專業知識的創新。因此,通過專業默會知識的共享與交流,教師才可能不斷地產生創新性的專業知識,從而在推動自身專業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2.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快速增值
對于知識的交流與共享,蕭伯納曾經這樣生動地描述其重要意義:兩個人交換了蘋果,每個人手上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兩個人交換了思想,每個人就同時有兩個人的思想。[3]在知識共享的過程中,教師主動地與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觀點,共同解決在教學上遇到的問題,使默會知識流動并轉化成為組織所共享的知識,從而使大家在專業上得到共同發展。
3.深刻體現教師專業發展成熟度
實踐是隱性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默會知識往往內含于實踐性的技能中,教師默會知識的交流與創新也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完成的。支配教師教育教學行動的不是理論知識,而是實踐知識,或者說默會知識。默會知識共享是立足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視教師為知識的生產者和擁有者,喚醒教師作為知識主體的意識,使教師在自己的專業成長中發揮自身的主動性,而不是被動地接收原理和理論。默會知識是顯性知識的向導和主人,它更能深刻地反映一名教師在專業方面的成熟度。
三、默會知識視域下醫學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
1.強化教師合作學習的意識
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是一種教育觀念。首先,廣大教師要具有合作的意識,要將“合作”貫穿于教學、科研、生活等各個方面,逐步克服成人獨立性強的特點,調整自己的心態,合理取舍別人的優勢。其次,教師合作學習涉及到師師之間的合作、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要認識到自己是合作學習的主體,在教師合作學習中,教師扮演了“學生”和“教師”的雙重角色。他們不但要互相探討課本上的知識,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且要深入地思考如何將合作學習的經驗遷移到教學實踐當中。最后,教師享有合作學習的權力。教師有權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過程、方法等,學校要為教師合作學習提供條件。
2.實施以老帶新的導師制
國外研究大學教師教學成長的專家認為,一個大學教師的教學成長一般要經歷“更熟悉教什么―更熟悉怎樣教―更有技巧教―更有效教―更有效促進學”的過程。[3]教學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大量專門性的實踐體驗和經驗積累。實行以老帶新的導師制,是基于教師的自愿結合和內在需要而建立的新教師語資深教師合作的形式。新教師通過對資深教師教學實踐的觀察、模仿和接受具體指導,不斷學習、實踐、探索、反思,逐漸領悟,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老教師在幫助新教師切磋教學技藝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審視、反思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于自身能力保持與時俱進十分有益。導師制的實施,打破了教師教學自我封閉的藩籬,營造開放性探究和對話的氛圍,使教師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困惑和問題,并通過共同探討、坦誠對話尋求解決策略。
3.倡導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把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對其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評判,并考慮、選擇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過程。教師通過對教學經歷的反省來選擇學生最應該學習的知識,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加速教師個人知識與公共知識的相互轉化,把依附于個體而存在的隱形知識深刻概括和清晰地表達出來,使隱形知識在個體之間或個體向群體進行傳播成為可能。高校教師將“反思”貫穿于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通過單獨反思和合作反思,對自己和他人所學的理論、所持有的信念、所實施的教學實踐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超越理論的局限、經驗權威的影響,及時意識到自己內隱的教育教學理念,并把內隱知識與自己所支持的顯性教育教學理論加以對照、結合,能盡快地把所倡導的教育教學理論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完成自己所學習和支持的理論向內隱知識的轉化,向個人實際能力的轉化,增強教學效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開展專題研討
圍繞教師工作中碰到的教育教學問題開展研討活動,以加強教師之間的協作和交流。研討方式有多種形式,可以在同學科的教師間進行,也可以在不同學科的教師間進行;可以通過沙龍的形式,也可以通過研究會、工作坊的形式,為教師提供綜合性的教育教學經驗,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金生.教育哲學是實踐哲學[J].教育研究,1995,(1).
[2]曹錦麗.教師隱形知識共享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9,4.
【關鍵詞】建構主義; 詞匯教學;專業英語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has become a common topic in discussion. At present, most vocational colleges set up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 for the purpose of serving for the special industry. How to learn and teach vocabulary of ESP is a bottleneck that perplexes most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effects that constructivist theory ha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SP vocabul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Key words】Constructivist Theory;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ESP
0 前言
高職英語教育現在成了一個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目前大部分院系從服務于行業的角度出發,大多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說到專業英語教學,勢必要談到專業英語大量生僻而且難記的專業詞匯??梢哉f專業英語詞匯教學是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如何在英語基礎相當較差的高職生中展開專業英語詞匯教學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建構主義是目前學術界頗為推崇的一種理論。它的學習理論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教學中的細化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內容可包括“學習的含義”(即關于“什么是學習”)與“學習的方法”(即關于“如何進行學習”)這兩個方面。 建構主義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由于建構主義者認為,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化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在教學中通過協作學習,使教師和每一位學生組成重要的學習共同體,他們的思維與智慧可以被整個學習共同體所共享,來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建構主義的詞匯學習策略在不同的環境下有著不同的應用方式,以下我們專門論述幾種在專業英語詞匯教學中有著突出效果的策略:
1 建構主義詞匯學習策略
1.1 詞根詞綴學習策略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對他們學習內容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即,知識的建構)。許多高職學生在基礎英語階段已經學過一些構詞法的基本知識。而構詞法對于專業英語詞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詞匯的很大一部分是由詞根和詞綴所構成。根據詞綴詞的位置,可以分為兩類:前綴和后綴。許多專業詞匯都可以根據詞根詞綴法來方便和加強記憶,因此,掌握一個單詞的詞根和詞綴是提高專業詞匯量的有效途徑。
大多數的專業英語單詞就像化合物一樣,由詞根加前綴或后綴所構成。專業詞匯的前后綴一般來說專業性都較強,如:medic-(醫治、醫學),ax-(軸),pharma-(制藥、藥劑的),ferri-(正鐵、三價鐵),ferro-(亞鐵、二價鐵),hydro-(水的),-ethyl(乙基),kine-(運動)。如果在記憶這些專業詞匯的時候,我們能先分析單詞的結構,特別是記住其詞根的意義,然后再綜合分析其詞的基本含義,便能很快地對單詞進行理解和科學的記憶。因此,對專業詞匯進行結構分析,尤其是通過詞根的意義來記憶專業詞匯,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情景教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化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而教學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它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我們要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而營造這個環境的有效教學手段就是情景教學。通過情景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對學習對象、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掌握,提高教學效果。
比如在旅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大家來到校園內開發上課,學生們可以進行英語的景點介紹,或者分角色進行導游和游客間的對話演練等。在自然工作環境和工作需要的刺激下,大腦會搜索專業詞匯從而產生反應,對于專業詞匯的記憶自然會更有效。又如藥劑英語中涉及的藥房情況口語,教師可以示范學生進行分組訓練互動,互相扮演導購員和顧客的角色,通過癥狀描述,疾病判斷,推薦藥品和介紹服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趣味活動中,學會實用的英語表達和相關的專業知識。
情景教學對學生的英語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英語要與專業課程的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達到與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相互促進。以未來工作所用專業英語內容為情景素材, 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專業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參與和競爭意識、創新能力。這種貼近工作實踐的學習,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3 重組語篇策略
許多專業的文章會使學生感到無法理解,因為其中有太多的不熟悉的單詞。而重組語篇也就是用自己的話復述段落是一種重要的詞匯學習策略。
建構主義者堅持認為,知識建構的過程是動態的、相對的點,教育在于激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促進知識的增長,幫助學生構建活動和重新組織。在語篇重組的過程中,學生掃描自己的大腦用已知的適當的詞匯來描述新學的段落,用較為常見的同義詞替換生僻復雜的專業詞匯,這一過程正是他們理解新詞匯的過程。通過語篇重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新詞匯的含義,這是詞匯學習一個非常好的途徑。比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Although drugs are intended to have a selective action, this is rarely achieved. There is always a risk of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ny drug. No drug is without side effects, although the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these will vary from drug to drug and from person to person. Those who are prone to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rugs include:
學生重組后變成:People expect the drugs to have a selective action , that is to say, the good parts of the drugs can be left and act on people; the bad part can be missed. But it is impossible. All drugs have side effects as long as you have them.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reaction after take the same drug. Some people may be O.K, but other people may be very sick. Different drugs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people too. These people are easily to be affected by drugs, they include:
通過語篇重組,學生通過把新詞匯用已知的常用詞匯替代了解了新詞匯的含義,如:“ intend” 意思是意圖,打算; “rare” 代表罕見的; “adverse effect” 和 “side effect”一樣,都表示副作用; “severity”表示嚴重程度; “frequency”意思是頻繁性; “be prone to” 表示傾向于。
1.4 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策略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環境是一個學習者可以探索自主地學習知識的地方。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如文本材料,書籍,音頻和視頻材料,CAI多媒體課件和網絡信息等)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而教師在有限的課堂詞匯教學中不可能明確的教給學生所有可用詞匯,所以借助其他媒介進行詞匯學習是很重要的。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儀器成為很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同樣,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也是幫助學生提高詞匯記憶的一種常見途徑。由于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應用和提供了各種視頻,圖片和文字材料,學生就可以通過聽覺和視覺等感官來更好的記憶詞匯,多媒體環境下的詞匯習得對于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以及提高學生英語整體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直覺。
2 詞匯教學策略應用對比實驗
為了了解建構主義詞匯學習策略在專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和影響,筆者在自己任教的兩個大二的班級中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專業詞匯學習策略對比實驗。在實驗組的班級學生中積極采用以上幾種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努力嘗試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詞匯的敏感度,提高詞匯教學效果。而對照組的班級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講解,學生背誦來記憶詞匯。通過前測和后測,筆者得到以下的數據。
從上述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建構主義詞匯學習策略對于專業英語的詞匯學習有著積極的意義。通過前測后測的數據對比,實驗組同學的成績無論在詞匯獲得方面還是在閱讀理解上在后測中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這說明通過積極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學生的專業詞匯量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3 總結
專業英語詞匯的學習是專業英語學習的基礎,沒有詞匯的積累,很難理解閱讀專業文獻。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在英語基礎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尤其需要有正確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的引領。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詞匯學習策略無疑是專業詞匯學習的有效途徑,是二語習得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智慧.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作家雜志,2007,11.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陳輝.非英語專業的中國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策略[J].外語教學,2001,6.
摘要:本文提出,在中醫藥院校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路徑,指導醫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是中醫藥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醫德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中醫藥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歷史淵源;實踐教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醫學生 教育路徑
醫學生是未來醫療服務的提供者,其核心價值觀的構成不僅關系到醫學生的品格、修養、醫德、學術水平和醫療技能,也直接影響祖國醫藥衛生事業整體水平和質量。當代社會正處于劇烈轉型的時期,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沖擊著醫學生脆弱的價值觀。如何使醫學生保持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取向,是中醫藥院校教育的必要內容。因此,在中醫藥院校中探索出一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路徑,是中醫藥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
一、醫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
醫德教育作為醫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載體,其內容涵蓋醫德規范教育、醫學倫理學教育,醫事法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規模化、系統化、專業化的特點。目前我國中醫院院校普遍開設有醫德教育相關課程,為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施提供了有效平臺。
1.加強醫學倫理學教育
中醫藥院校學生是中醫藥衛生事業的未來人才,醫德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在醫療職業道德建設中,我們應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醫學倫理學學科的發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本觀念來統領、支配、影響醫務人員的醫德價值觀。
醫學生對醫學倫理的認知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積累的過程,應貫穿于醫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雖然人的價值觀具有不同的尺度和標準,但都有一個對最高價值的根本判斷的準則,即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決定著一個人價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和道德判斷依據,也對其他價值觀的屬性有著重要影響,一個人他所有的價值觀取向總是體現著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據于此,必須對醫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取向施以積極教育引導,使他們在醫療實踐中時時刻刻以核心價值觀作為判斷依據和動力。中醫藥院校對醫學生進行醫學倫理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醫學倫理學中的道德指向與倫理要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融合,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醫學核心價值觀。
2.加強醫學生個人品德教育
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只有被個體的道德體系吸收認同,逐漸培養起道德情感,才能在道德行為中以堅定的道德意志自制、進取,以達到更好按照這些原則和規范調整個人和他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的目的。個人品德還體現了現實個體對特定社會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的認同,有助于提高社會道德規范在社會中踐行的實效性。由此可見,個人品德是核心價值觀的創造者、實踐者和推動者。醫德規范的全部內容,最終無一不指向從事醫療衛生行業個體的個人品德。個人對核心價值觀具有主觀能動性,他可以選擇所踐行的社會道德準則并將其轉化為道德實踐。保持醫療衛生行業價值觀始終處于一個高水準的穩定狀態,需要通過加強個人品德教育,通過提高自我修養來達到自我約束,自覺踐行醫德規范所要求的內容,從而保證醫學實踐始終處于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之下。
二、中醫藥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歷史淵源
1.中醫藥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資源
中醫文化循中國傳統文化的軌跡發展而來,蘊藏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其深刻的哲理性、科學性和倫理觀,橫跨自然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以此為底蘊的中醫學理論體系,各家學說和診斷技術無不閃耀著智慧和東方思維的光輝。中醫藥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體現中醫藥本質與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中醫藥傳統文化孕育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既是一門獨立的醫學體系,又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烙印,融合了文、史、哲、藝術等多學科綜合知識,是中醫藥文化的精神標識,是中醫藥院校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資源。中醫藥傳統文化中的“人命至貴,有貴千金”,“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等思想即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本質要求,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一脈相承之處,是其民族化、傳統化的表現形式。
2.中醫藥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借助中醫藥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歷史,從過去到現在,甚至是將來,外來文化都不能作為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主導文化。外來文化只能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積淀的基礎上、結合適應社會和時展的要求,其優秀內容才能在核心價值觀。醫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建構必須由中醫藥傳統文化支撐,才能夠保持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因而,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中醫藥傳統文化融會貫通起來,源于中醫藥傳統文化又符合當代醫學進步,才能保證中醫藥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既時代鮮明,又不失歷史文化底蘊;既是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練,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
三、實踐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
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使醫學生建立核心價值觀并有效指導醫德實踐。實踐教學是醫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由理論轉變為現實的最有效載體。個人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積極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既是社會成員認同社會道德規范和感悟真理的過程,又是社會成員通過實踐活動在頭腦中不斷進行核心價值觀內化的過程,是引導醫學生從理論知識走向具體行為的必經之路。在實踐中,醫學生真切感知醫德規范、獲得道德體驗,對自己的價值觀不斷修正、充實、完善。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有益于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實踐相結合的具體方法和途徑,而醫德實踐能夠彌補當前道德教育注重知識傳播而較少涉及情感培養和行為訓練的這一缺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中,通過利用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通過模擬真實場景,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醫務工作者的權利、義務、責任與行為規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而在專業實習中,門診導醫、臨床陪護、危機干預等經歷使醫學生零距離接觸病患,感受到疾病背后的道德內核,使他們對生命的價值、人性的尊嚴、倫理道德有了全新而深刻的感悟,進一步升華了個人品德修養,建立起強烈的職業責任感。
四、小結
當下,我國醫療衛生領域正在經歷劇烈的轉型時期,醫患糾紛、暴力襲醫、天價藥費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逐漸深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價值觀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因此,加強中醫藥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我們責無旁貸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李恩昌,徐玉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醫學倫理學[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
[2]劉紅艷.轉型社會中的個人品德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張建中,金芷君.中醫與文化漫談[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1.
一、向課堂要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主陣地,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不會善于主動探索知識,如果一節課一嚴到底,一定會讓學生感到壓抑,久而久之便會對你的課堂失去興趣,從而對這一學科失去學習的信心。怎樣合理利用課堂時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呢?我認為現在學生追求的不再是簡單的獲取知識,而是渴求一種靈活生動的上課模式和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課堂,使嚴謹的教學要求與快樂的學習環境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重要的知識點外,還會著重培養學生的課外學習興趣。備課時我會將課本內容與課外知識相互補充,課本知識與教參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上課時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每一上堂課,我心中都會有一個概念:這節課我要讓學生學會什么?懂得什么道理?課后我要求學生能總結出所學內容,并且還要說出自己學習的收獲和感悟。教學質量可以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提高,但不可以快速提高,因為它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因此,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二、加強班級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穩定劑”
班級管理是看似簡單其實復雜的一門藝術。剛開始當班主任時,我常常為班里的瑣事而煩惱,最讓我頭疼的是學生總是錯誤不斷、狀況百出。我這邊三令五申,那邊卻依舊效果甚微。經過幾年的實踐工作,我仔細查找問題根源,最后發現問題在于:教育不夠深入,管理不夠規范,跟蹤不夠及時。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強思想教育。班會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每周會抽出一節課開班會,積極營造一種班級文化氛圍,不斷增強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班級榮譽感。
黑板報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可通過幫助學生出黑板報,采用“我勞動我快樂”、“文明禮儀伴我行”等主題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二是充分發揮班干作用,建立自主式班級管理模式。在選舉班干時,我力求把大家信賴的好同學推選出來,使他們一開始就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這樣學生違反了紀律有人阻止,學生遇到了困難也會自行幫助解決。三是課間多與學生相處。要從學習上、生活上給他們關心和幫助,設法讓他們融入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當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體會到紀律與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關系與影響,從而把各種班級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關心理解學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劑”
和諧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只要師生關系和諧就能提高教學質量。我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和學生交流一次,讓學生給我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后我再提出對他們的要求,這樣就很容易達成共識,使教與學不再走彎路。二是適當地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三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教師應該盡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因為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尤其是教師的肯定,當他某一點被肯定后,會激發出他更多的熱情,可能使他各方面得到進步。為此我堅持做到了對學生大聲表揚、小聲批評。
四、取得家長信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添加劑”
--西湖小學教育集團一月掛職體會
玉環城關實驗小學 林 艷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禮記·學記》
彈指間,一月西湖掛職結束。細細算來,在西湖的日子,不足20天。留心觀察,細心發現,主動請教,積極參與,掛職學習只有融進學校,才有可能觸及其辦學之靈魂深處。憾,時光之匆匆;悅,收獲亦有之。
一、精雅的西湖校園--繁華中的靈秀
綠樹掩映,小巧精致,幽靜不失活潑,古樸不失現代,是西湖小學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沒有華麗的門廳,沒有華麗的建筑,沒有寬大的操場,10畝土地,自成一隅,在繁華景區靜心獨立。靈隱、楊虎城故居、花港觀魚、曲院風荷、楊公堤、蘇堤、岳廟、浙大玉泉校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淀,靈秀了這方美麗的土地。
校園東面塑膠跑道盡頭的圍墻上是一長排箭靶子,兩幢主體教學樓的天井內畫著一個很大的象棋盤,旁邊還有好多象棋。樹蔭下的條凳旁,設計圍棋盤,擺放圍棋。課間,學生可隨時對弈,挑戰智慧。樓梯對面的墻壁上,張貼著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圍棋的入門技法。已有79年辦學歷史的西湖小學,把特色寫在墻上。
每個教室門前都招展著各班自行設計的各色中隊旗,并配有各具特色的圖案和中隊名:火箭中隊、彩虹中隊、海豚中隊、幸福魚中隊、紅帆船中隊……一個個稚嫩富有朝氣的名字寄托了孩子們心中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教室門前的地面上描畫著西湖十景圖,心中有家鄉,心中有西湖,細節處盡顯愛校愛家教育。
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目前共有三個校區,西湖、府苑和文新,三個校區三種風格,但異中存同,每個校區都有由一張張笑臉組成的笑容墻。天真無邪、燦爛親切,樂觀愉悅,微笑是最美麗的語言,笑臉是最燦爛的太陽。給人一個微笑,將收獲整個春天!笑容墻--這一道風景單單屬于西湖!
二、可貴的西湖現象--纖薄中的壯闊
1.行事規范
走進西湖的第一天,學校的各項安排讓我們在意外之余倍感親切。升國旗儀式,井然有序:升旗、唱國歌、喊校訓、唱校歌、系列表彰。之后,學校特意安排我們三個掛職老師上臺自我介紹,歸屬感和親近感油然而生。儀式結束后,辦公室給我們頒發了任命書,任命我們為集團總校長助理,還要求填寫掛職學習計劃表,上交個人及學校簡介并上傳西湖小學校園網,一系列事項讓人感覺西湖人有著良好的規范做事的風格。
西湖小學校園面積小,但設計精巧,規劃有致。西湖人充分發揮智慧,將10畝土地發揮得淋漓盡致,分區、分年級合理使用校園的每一塊場地。早鍛煉20鐘,大課間40分鐘,確保人人運動,天天運動。一天一小時屬于孩子們的陽光體育時間,在西湖落實得扎實到位。更可貴的是很多老師也和孩子們一起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在規范做事的西湖人心中,沒有“不會、不可能”等字眼,有的是想辦法做好每一件事的決心和信心。就如集團總校長省美術特級教師章獻明一再強調的“每天的工作狀態很重要,要努力有創意智慧地工作”!
2.主動發展
在西湖,最讓我震撼的是西湖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自覺和主動。作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中央電教館全國百所數字校園示范校的西湖小學,充分發揮“全國百佳優秀教育網站”的作用,集團所有的活動都在校園網上公布,老師們會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
11月30日,我們在西湖(文新)小學,參加“網絡型教師共同體構建”主題研討活動暨信息技術專項課題成果中期展示活動。參加人員除了我們幾個掛職的外,還有省培小學骨干校長的80位校長。對于西湖人來說,這本是一次非常尋常的學校接待考察任務,但智慧的西湖人充分發揮本次活動的價值,以“對話校長”為題,將考察、學校課題中期匯報和教學工作主題研討三者合一。
策劃這項活動的時間才一個多星期。11月21日,張林書記在網站上發了一個“對話校長”的帖子,要求教師踴躍報名參加這項活動,可以參加上研討課,可以參加論壇等。當時,我覺得很驚詫,這樣的形式,老師們會主動報名嗎?如果不會,該怎么辦?如果報名人數太多,又會怎么做?當我把疑惑拋向張書記時,她說老師們會報的。報名者過多或過少教務處會做好相關工作。那一刻,深深感嘆于西湖小學教師對自己專業發展的主動和積極。
11月30日那天,我們看到共有4位老師執教了公開課,6位老師參加了論壇。用集團青年教師顧笑晴老師的話說“是在眾多參與報名的老師中PK而出的,機會難得”。這10位老師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都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參加論壇的老師一律脫稿用電子白板匯報。這樣的活動,既讓人看到了西湖信息化建設的成效,也看到了西湖人對待課題研究的真實態度;既領略了西湖教師的魄力、能力,又感受到西湖教師應對參觀、來訪者的淡定、從容、熱情,立體構建,立體呈現。向陽花木易為春,在西湖沃土上,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這就是西湖的培養模式,關注每一個人的發展,關注每一位教師的發展。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華教授說得對:一個人的發展最關鍵還是靠自己。主動發展,自覺發展,自己有這樣的決心,再加上學校的平臺搭建,成長就在眼前!
3.團結熱情
在西湖,有一種強烈的文化認同感:我的發展我做主,學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有事大家一起做,態度和行動并重!11月22日晚,西湖三個校區召開家長會。在巡視中,我們留意到一個細節。家長會上有一個環節是家長填寫調查表,調查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等情況,并當場投入投票箱。事后,我們在教務處看到好幾個老師一起幫忙將回收的調查表從一個個投票箱中倒出,再一張張整理好,統計好,那畫面特別溫馨。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們看到很多這樣互幫互助的情形。在西湖,一直有這樣的好習慣,有事,大家一起做!每一個西湖人在學校都能體會溫馨家園的感覺。每一位老師都在參與中成長,在互助中成長,在忙碌中成長,在大浪淘沙中成就自己。
每一學年都會有近200多人走進西湖或長或短時間的掛職學習,西湖人總以最熱情的笑臉迎接大家。我們的掛職學習雖然短暫,但在西湖,很有家的感覺。校園里,每一位過往的老師,都能微笑地點頭或打個招呼,孩子們也不例外。因為心中有困惑,或者說是想更深入了解西湖的辦學之道、辦學之策,我們會隨時、或預約和西湖各個層面的領導、老師交流溝通。每一個西湖人都會很詳細很全面地和我們分享,可以說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不厭其煩。在西湖的日子里,我們時常被這份團結和熱情感動著。
章獻明校長經常說:在成長過程中,對職業和他人都要心懷敬畏,切不可自以為然。故,在西湖有謙遜的文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西湖人對待客人最美的姿態!
三、找尋西湖文化的“根”--精雅中的厚重
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說: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在西湖,在短短的不足20天的日子里,我們感動著、震撼著,試圖去尋找這塊靈秀土地上的文化之根。
(一)根在管理者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