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6:26
序論:在您撰寫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因材施“愛”; 教育原則; 學生管理; 中小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 G42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8631(2010)03-0142-01
眾所周知,母愛是偉大的,但師愛要高于母愛,它意味著教師不能以狹隘的個人感覺好惡去對待學生,而應帶著祖國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去全面關心每個孩子的成長。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可以教育孩子。”實踐表明,當我們真正熱愛他們時,我們就會努力地運用各種方法來幫助他們獲取成功和進步。愛,是通過教育成功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在一線工作的我,更覺得在教育教學中,愛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多給優生一點“嚴愛”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自覺的、純潔而真摯的、普遍而持久的恩愛。教育需要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發揮奉獻這種師愛,是教師成功的關鍵,它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其它教育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語說,“嚴是愛,松是害”,“嚴師出高徒”,這是許多教育者的經驗之談,也說明了“嚴”與“愛”的關系。
一般來說,優生誰都喜歡,這是無可非議的。正因如此,優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掩蓋、被忽視、被原諒、被袒護。但小的缺點也會釀成大錯。因此,筆者對此類學生總是以嚴愛來要求他們。
我們班的語文科代表李佳佳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上課表現積極,學習成績優秀??伤浅0谅?每當我讓她輔導別的同學或別的同學問她不懂的問題時,她極不情愿,并對其他同學冷嘲熱諷。針對她這種自以為是的表現,教師專門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各自上臺演講,說出自己的優缺點,然后其他學生當評委,看是不是實事求是。學生大都能對自己做出準確評價,可李佳佳只說了她優秀一面,這時其他同學給了她嚴厲的批評,并指她平時存在的問題。李佳佳臉紅了,感覺到了自己在班里并不是很受歡迎。后來,李佳佳終于認識到優生不只是學習要好,還需行為表現好,還應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同學。
對優生的教育管理,要愛護其上進的積極性,要從有利于健康成長出發,對他們做到嚴得合理,愛的真誠。嚴自愛出,愛從嚴來,做到表揚適度,批評得當。把愛體現在對他們真正的關心幫助上,做到放心不能放松。既要防止超越實際和優秀生接受不了要求的“嚴”,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反對放松管理,搞遷就姑息所謂“愛”,助長他們不良思想的滋長。
二、多給學困生一點“偏愛”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睂W困生這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
開學的第一節語文課上將近尾聲時,老師讓學生練習“讀一讀”,無意間點到最后一排的劉棟,他卻低著頭,站著不動,好像接受審判一樣。這時,有學生說:“老師,他不會讀的,他的成績很差,膽子很小,以前我們老師都不點他的……”我聽了不覺一愣:讓他坐下,再叫一位?但劉棟那沮喪、自卑的樣子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我停了一下,走近劉棟低聲對他說:“你能念嗎?”他沒回答,只是輕輕的搖了搖了頭。我對大家說:“誰愿意幫他?”話音剛落就有許多同學舉起了手。我又對劉棟說:“你看,有這么多同學愿意幫你,但必須經過你的同意,你喜歡叫誰就叫誰!”聽了我的話,他沉默了一陣子后慢慢地抬起來頭,然后用手指了指同桌。同桌李浩滿心歡喜地站起來,然后劉棟開始讀了,一碰到不認識的字,同桌李浩馬上就告訴他。當劉棟讀完時教室里突然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有的同學甚至對他豎起了大拇指。我看見劉棟的臉上露出輕松而又愉快的笑容。我摸了摸他的頭說:“你讀的真棒,老師很高興!大家的掌聲告訴老師,你和同桌配合的很默契”。劉棟仰著頭,瞇著眼睛,開心地笑著,那愉快的神情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從那以后,他不僅課堂上發言積極了,而且作業的完成情況也一次比一次強。每當他有進步的時候,我總對她說:“你的進步真大,比老師想象的還好。”他慢慢的向優生靠近了,由此證明,如果我們在教育要求上“退一步”,那么就有可能讓“學困生”獲得勇氣、信心和成功。
三、多給有錯的孩子一點“寬容之愛”
犯錯誤的學生,筆者從不火冒三丈地批評和簡單粗暴地訓斥,而是從“愛”出發,從關心入手,體察諒解,甚至加以“庇護”,使他們體會到老師用心良苦而恍然大悟,使他們覺得老師信任他們,真心地對他們好,自己應該好好學習,不然對不起老師,從而產生一種“情感報答”的心理。
將接班,班長就一臉怒氣跑來向我告狀:“老師,白金總是不遵那守紀律,不是在教室里大吵大鬧,就是到操場上破壞我們玩游戲。”說完,班長用企盼的目光看著我,急切地等待我下“命令”處理白金。這個白金我還沒有接班就從原班主任那里知道了他:不愛學習,又好打鬧,調皮搗蛋,經常挨批評卻屢教不改,是個讓任課教師頭疼的學生?,F在,我該怎么辦“還像過去那樣把他叫來批評一頓?可是,這樣會有效果嗎?”我想了想,對,班長說:“老師要交給你一項任務,考考你這位班長,你敢不敢做呢?”他好奇地問:“什么任務?老師你說,只要我能做的,我就敢做!”“那好,從明天開始,你玩游戲或活動時也請白金參加,可以嗎?”他愣了一下,笑了起來,說:“沒問題,這個任務簡單,我一定完成!”過了幾天,我路過操場,無意間看見班長正領著幾個班干部和白金興高采烈地玩耍。那天,我在課堂上高興地表揚了他們:“老師非常欣賞班長、白金等這幾位同學在操場上生龍活虎的表現。后來我發現白金不但時常和他們一起玩,也在一起學習、做作業、討論問題了。任課老師說,白金對學習比過去有興趣,成績也提高了許多,班長在班級的管理上也得到了白金的配合。好幾次班長還推薦白金當值日班長,白金干的很不錯。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聽到有誰針對白金“告狀”了。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因材施教 概念 意義 應用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傳授體育科學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增強體質,開發學生智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徑。在當前推行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以注重培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發展為主旨,思維為主心”為主要目的,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逐步改變以往應試教育對教育目標、過程留下的影響,同時根據當前體育教學的規律和特點,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個性差異,并結合教育對象的發展性、層次性、差異性,不斷尋找符合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說到底,就是要在體育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在面向全體的情況下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體能訓練,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1.“因材施教”思想的概念闡釋
古之所謂“材”是對一個人的整體概括,所謂“因材施教”是在認識某人適合于成為某種之“材”的前提下,用相應的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促使學生向某個方向發展,以求人盡其“材”??鬃釉谒L期的教育實踐中,創立了人性差異的觀念,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作為理論指南,在教育實踐中“教人各因其材”,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同樣學習詩書禮樂、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異:有的“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有的“束帶立于朝,可與賓客言”。同樣身通六藝,卻各有特長:“德行:顏淵、閔子毒、冉伯牛、仲弓。言論: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笔穼嵄砻?,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論和實踐造就了門下諸多棟梁之材。
由于教學背景的變化,現代所謂“因材施教”無論在概念上還是在操作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除在觀念上包含上述意義外,有了更新的、更豐富的含義,“材”增加了“才”的內涵,變成“因‘才’施教”。這個“才”主要有兩層意思:第一,學生的發展水平在縱向上有高低之分;第二,學生的認知模式存在橫向差異。兩相比較,古代“因材施教”是以不同之教法使學生成為不同之“材”,而現代“因材施教”是以不同之教法使學生具有相同之“才”。
2.因材施教的意義
傳統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種單一、機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對興趣愛好、知識基礎、認知結構、能力水平千差萬別的學生,忽視孩子們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制定統一的目標,用同樣的方法,做同樣的練習,要求同樣的步伐,從而導致優等生吃不飽,而后進生消化不了,天才的學生不能脫穎而出。學生猶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個性,這顯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這種教學容易扼殺孩子的創新能力,導致學生因為別扭、困難而厭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喪失原有的靈性。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是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有利于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3.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就應該根據同一教學班的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針對學生不同的層次設計相應的教學要求、內容和方法,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發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悅??紤]到學生個性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地教學,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的發展。在實踐中主要是班級教學、小群體教學為主,同時配合分層練習、分類指導的教學組織形式。
3.1了解、研究并掌握學生特點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
了解、研究并掌握學生的特點是教育好學生的重要前提。我們應該深入到學生中去,運用細致的觀察、訪談、測量、書面材料分析和個案研究等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優點、缺點、類型特點與個別特點,并以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學生的情況,摸索學生發展的規律和問題的成因。
在設定教學內容時一定要把握好相應的尺度。在教學中,讓學生“活”起來,使其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學生為中心,重學輕教,進行“放羊式”的體育教學,而是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得以生動活潑地健康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調控好教學進程,松弛有度,做到“活”而不“放”。體育教學中只有靈活選擇教材內容,大膽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改革教學組織形式,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3.2分類分層施教是因材施教的根本措施。
因材施教的實質就是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特點,分類分層施教,促進學生個體的充分發展。如何開展分類分層教學以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呢?
3.2.1精心設計課堂活動?;顒邮墙虒W過程中學生相互交流、啟發并得以提高的重要一環,對優生的要求可高一個層次;而部分學困生基礎差、領會慢,往往被教師、學生冷落、歧視而游離于活動之外,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為這些學生設計一些分層活動,讓他們獲得成功和表現的機會,并多預設幾步,在他們思維受阻時多一些引導鼓勵。
3.2.2精心搭配合作小組。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能幫助學困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可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個性特點等方面的差異,組建優勢互補的合作學習小組,并引導班里學習好的學生一起來關心尊重他們,讓他們在教師和同學充滿期待、關懷、鼓勵的目光和話語中克服自卑、膽怯心理,在班里營造互幫互愛、互學共進的學習環境。
3.2.3分層作業,殊途同歸。課堂作業避免一刀切,提供A、B、C三組有梯度的作業題,讓學生自己選擇,這樣既能降低基礎差的部分學生的學習難度,保證他們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增強他們學好體育基本動作以及技能的信心,又能幫助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吃不飽的問題。在體育項目選擇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不斷對自己提出新的挑戰,經常給學生提醒鼓勵,讓他們在不斷培養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
劃,讓個性得到張揚、特點得到彰顯,在發揮集體教育最大作用的同時,著眼于個體的蓬勃生命、健康成長。
一、基于學生,科學分析師生的綜合情況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長期的教育教學活動給教師個人的教學行為烙上了深深的個性色彩,有的教師擅長用言語進行直觀的表達,有的教師喜好用肢體語言對教學問題進行示范,有的教師關注教學媒介在活動中的應用。如此種種,都屬于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習慣。從另一個側面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了解教師自身的同時,更要重點解讀學生,包括班級的整體體育水平、活動項目的傾向性問題、特殊的體育苗子、學生學習的風格特點,等等。力爭做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高度融合、和諧共生。
有一年,我教學的初一一個班,女生居多,通過學期初的了解,我發現近90%的學生喜歡唱歌、跳舞。原來在小學的時候,舞蹈是學校的特色項目。從開學的幾節體育課來看,大部分學生的柔韌性較好、協調能力也很強,他們對力量性的活動不感興趣,理論訓練不到位。我平時喜歡跳霹靂舞,也經常參加一些比賽。因此,我和學生一起制訂今后班級的體育教學計劃,將韻律操、啞鈴操、單雙杠體操融入教學,既激發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又彌補了學生體育發展中的不足,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需要注意的是,拉埃丁和斯泰萊的一項研究發現,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完全與學生的學習風格相匹配,這不一定是好事。這時學生容易提早預見自己的學習效果,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降低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導致學習效率的下降和學習興趣的喪失。經驗豐富的老師總是在教學方式匹配的同時,適當地制造“失配”機會,一方面,給學生留有學習的新鮮感;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風格的轉型與完善。
二、理解學生,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教學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斌w育學科應本著“健康第一”的思想,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對體育訓練的情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我引導他們參與跳繩活動,特別創造出花樣跳繩活動,如向前搖、向后搖,單腳挑、雙腳跳,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單人雙臂交叉跳、多人穿梭跳,并開展跳繩比賽活動,原先不喜歡運動的學生也很樂意地加入活動的行列。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活動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讓他們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浸染積極樂觀、豁達大方的體育文化?僅僅靠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這需要我們給學生施加體育精神的影響,借助各種活動和途徑,為他們創設機會,需要我們對他們的理解和寬容,讓學生在備受呵護中迸發出對學科的情感,
需要我們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允許他們通過多次或更長的實踐活動摸索體育活動的規律,進而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
三、尊重學生,充分利用差異性資源
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表明,只要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發展特點,那么就能使每個學生都走向成功。正所謂“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從現實世界看到的是另一道風景,因為教育事業的艱巨性和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讓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為每個學生的發展量身制訂規劃,更不可能讓計劃追隨著學生的終生發展。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有正視這一問題,才能尊重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最終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上學年,我們班小王的籃球考核成績一直很落后,盡管他很努力,但是進步卻不是很明顯,不但學生自己著急、懊惱,我和其他的同學也覺得不可思議,怎么會這樣呢?但我們達成共識,不許嘲笑他的姿勢和成績。同時,有幾個籃球打得比較好的同學主動請纓,利用課后時間多約他參加訓練活動,漸漸地,小王有了感覺,對籃球入了行,不但考核過關,而且還成了學?;@球隊的重要成員,后來當他知道大家為他做的這一切時,激動得流下了淚水。
“黃沙入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顆沙粒;綠葉如云,尋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睂W生先天條件、后天的教育方式、家庭文化差異等等都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體育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我們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實水平,做到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既有拔高性的訓練,又有滿足暫時落后學生需求的基本活動。一節體育課,要讓所有學生都活力四射、朝氣蓬勃,讓不同體育水平的學生互相影響,共同提高。
因材施教 量力性原則 揚長避短原則 寓教于樂原則
隨著現代教育時代的到來,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其中,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信息知識的大爆炸,成為這些理念的直接動力和催化劑。然而在忙忙碌碌的學習和工作中,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強大的競爭力,又往往讓人無從下手。書店的書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學校開出的書目連續不斷;課后班林林總總,似乎都有參加學習的必要;甚至是課堂的教師在面對茫茫題海和接踵而至的各門考試時也焦頭爛額,那么苦難的家長和學生的境況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該從何處下手,怎樣才能讓自己在未來成為一個充滿競爭力的全才,什么樣的學習和書籍才能使自己的成長更有質量更有效率……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困擾著當代的年輕人、家長和教育者。筆者在本文中站在一名教育者的角度,從現代教育的理念出發,聯系上述的總總矛盾和困惑,認真思考和重新審視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并由此提出了現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則。也許,這三條原則達不到撥云見日的功效,但有可能為當前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示。
一、“因材施教”的溯源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鬃诱J為“夫子之門何其雜也”,所以要“各因其材”??鬃影褜W生的智力分為四等,他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辈⑶艺J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他又把人的性格分為三類:“狂者”、“中行”、“狷者”。具體而言“由也果”(果敢)、“賜也達”(通達)、“求也藝”(多才藝)、“柴也愚”(憨直)、“參也魯”(遲鈍)、“師也辟”(偏激)。在此認識的基礎上他總結出學生在能力、特長、態度和志向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要因材施教。
《論語》中就記載了一個生動、鮮明的關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一次,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等人座談。子路和冉有同問孔子:“聞斯行諸?”孔子給子路的答復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給冉有的回答是:“聞斯行之。”公西華一直侍候在旁,便問孔子:“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路、冉有兩個人問的問題,先生答復的問題為什么迥然不同呢?”孔子自有他的理由:“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币馑际钦f冉求遇事膽小,就鼓勵他大膽些;子由好勇過人,就壓壓他。這個故事說明孔子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詢問的同一問題,能根據不同對象的智能和性格特點,有的放矢地做出方向一致但有所側重的回答。
其實,“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和原則早已被古今中外的學者和教育家一致認同,并在教學過程和心理分析上廣泛應用和深入探討。比如,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情緒智商》一書中認為,分析一個人的成功因素,其中智力僅占20%,而其余的80%則歸結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差異表現是多方面的。從教學角度看,有成就度差異、學習速度差異、學習能力差異、學習方式差異等。這些差異就告訴我們,在具體的教育實施環節要注意處理好這些差異。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認知與教育學教授加納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結構》一書中提出:“真實的智力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標準下,個體以解決自己遇到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的能力”。這種能力內涵是多元的,它包含7種相對獨立存在的智力:(1)言語――語言能力;(2)音樂――節奏智力;(3)邏輯――數理智力;(4)視覺――空間智力;(5)身體――動覺智力;(6)自如――自省智力;(7)交往――交流智力。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人身上的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在現實生活中是以不同方式表現的。因此,對一個人的聰明與否很難用簡單的方式作出評判。這些智力上的差異,并不說明一種智力比另一種智力更優秀。加納德的多元智力理論應用到學校教育上,就要求學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學管理上應以開發學生的多種潛能,并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智力特點和業余愛好為宗旨。
無論是丹尼爾?戈爾曼還是霍華德?加德納,都承認不同的人具備不同的能力。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該盡量讓他們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他們最擅長的一面,其實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只不過西方人對此的論述更為詳備和嚴謹。
二、現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則”
由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方法的由來,使我們清楚的認識到人的能力、性格和愛好的巨大差異。因此,在教育中能否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課程體制也成為了決定人才質量高低的關鍵。在現代教育中,我們一邊要具有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要注意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的三個原則。
1.量力性原則
教育中的“量力性”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提出的一條教育原則。量力性原則具有三方面含義。
其一,量學生精力。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學生精力而言,不能同時進行幾方面的學習。比如,當時墨子有幾個學生在學習正業之外還請求學射,墨翟對他們的回答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墨子?公孟》)意思是,智慧的人必定量其精力所及而從事啊。
其二,量學生固有能力。人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能力都是各異的,有的人適合賦予更大的壓力,因為對他們而言壓力就是動力;有的人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過大的壓力不僅不會對其有所幫助,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其三,量學生的學習能力。人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的內容也應有所不同。墨子說:“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孟子?大取》)意思是說,深者深求,淺者淺求,該增者增,該減者減。
當今社會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各種知識技能五花八門。先不說小學、中學,就是到了大學各門課程的開設也弄得從小就在題海中摸爬滾打的大學生身心俱疲,以至于沒有時間來看自己想看的書,來探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說他們是成年人,但無論是社會還是教師,都沒有把生活和探索的主動權交給他們,依然拿著拐棍領著他們走,所以到后來就會出現兩個結果:
第一,什么都明白一點,但沒有一樣是精的,頭腦像一個大雜燴,理不出個頭緒,因此也很難做到“術業有專攻”;
第二,就是很難培養出創造性的思維,因為從小被“喂”慣了,老師一撒手,弄不好會栽個大跟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按照墨子的量力原則進行教育。
所以,要想因材施教,就要把握好量力性原則,給學生足夠自我發揮和創造的空間、時間,讓他們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撐起一片廣博的藍天;量力性原則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指導思想。
2.揚長避短原則
朱熹說:“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又說:“德行者,潛心體道,默契于中,篤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語者,善為辭令者也;政事者,達于為國治民之事者也;文學者,學于《詩》、《書》、《禮》、《樂》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蓋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長以入于道(《論語或問》)。”意思是說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長而使之入于不同的發展之道。
其實,朱熹說的這一番深刻的話,就是指因材施教中的“揚長避短”原則:即根據不同學習者的能力、興趣愛好而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而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習者的潛力,竭力規避他們的缺陷,并加以即時點播。
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是使受教育者揚棄和彌補自己的不足,而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充分挖掘、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使他們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從而使他們充分的、順利的、快速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現在社會流行一句話即“全才往往是庸才”。這句話不乏一定的道理,因為“人非圣人孰能無過”。這里的“全”更多地說明了“大而雜,粗而不精”。因此,要想有效地開發、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專業化人才,我們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就要充分探討和運行因材施教的“揚長避短原則”,使每個學習者都能充分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在人生的舞臺上完美的展現自己優越的一面,實現自己的人生之夢――這也是教育的最高宗旨之所在。
3.寓教于樂原則
“寓教于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總結出的一條經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樂”有兩方面含義:一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解釋,指教育的方法手段要靈活多樣,不能拘泥一格;教育的內容要豐富多彩,涉獵廣泛;二是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解釋,指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不同年齡階段的認知特點進行教育。從后者的解釋來看,“寓教于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要原則。
如果我們細心地觀察,就會發現: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老師會通過不同的游戲和活動來傳授相關的知識;在初中和高中階段,老師會通過更為民主開放的課堂來帶領大家學習知識;在高中和大學階段,老師會通過更多研究式的討論和更多的質疑鼓勵大家去主動、自發地鉆研知識。
這是我們在建國以來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寓教于樂”的原則還需要繼續深入地探討和貫徹,真正地做到讓知識“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真正地改變“梅花香自苦寒來”和“寒窗十載”的“苦”學境界,讓學習變得更加的有意義、有趣味和有動力;讓每個學習者都能生龍活虎、欲罷不能的去自主的學習,而不是怨天尤人、苦不堪言地面對學習。
綜上所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雖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現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材施教中的量力性原則、揚長避短原則和寓教于樂原則仍然會帶給今天的廣大教育者無盡的啟示,成為他們施教過程中智慧的寶典、育人的根本法則。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關鍵詞:因材施教;端正思想;教師素質;強化考核
目前,有關體育考核過程中的作弊現象是觸目驚心而又發人深省的。學生為什么要作弊呢?如果每個人都能通過平日的訓練達標,作弊問題不也就不存在了嗎?本文就從這一角度著眼,提出在體育課上全面貫徹實施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是極其重要的教學原則,它是指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首先從思想方面做起。學生基本能進行一定的理論推斷,但由于思想上的不穩定性,他們做事常常意志不堅定,缺乏有計劃地實現自己理想的步驟,受主課指揮的影響,將體育課擱在一邊,學生過早地放棄體育的專門訓練,實際是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其后果是嚴重的。
從體制問題上看,學生之所以不認真上體育課,是在于文化課(即“智”的方面)考核嚴格,組織嚴密,而體育考核除達標考核及課堂教學之外,簡直就不作真正意義上的考核,隨意蓋章就行。某些體育教師“違章”開“綠燈”,如此循環,使學生更在思想上“放松”,體育么,不過如此!不上也一樣。
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端正思想,強化考核還不夠,還必須在“材”與“教”方面下力氣改革,即組織體育課的復合課,也就是說,體育課內容除一般身體素質基本訓練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人興趣的差異,讓他們在體育課中學會“練”,學會“學”。
大家知道,身體素質的提高是人人都需要的,身體健康的學生需要,身體虛弱的學生需要,身體殘疾的學生更需要。為此,提出下面幾條改革體育教學的建議。
教師素質:教師是課堂直接的組織者、指揮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體育課的質量。要進行素質教育,必須杜絕不懂體育的老師亂代體育課的現象,體育教師規范化,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統一上課:課的開始部分,原地起跳,原地高抬腿,仰臥起坐以及其他類身體素質的基本訓練,一般不超過12分鐘,求質不求量。
興趣體育小組:這是復合課的關鍵環節??煞譃榍蝾惤M、田徑組、體操組等;我要提出的是,要求各興趣小組訂一些體育類的報刊,以球類組來說,可訂《籃球報》《中國體育報》,從中體會非同尋常的體育精神,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
總之,只要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形式不拘,也可以提出“參與第一”的口號,讓大家活躍于體育課上。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針對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寫成的教育專著《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合編,既有生動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內容都是他在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教學水平。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建議的第一條就是――“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意思是說,教師教學要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的實施要點
在現在的教育形勢下,教學工作始終要圍繞“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對學生因材施教是具有現實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的,是值得提倡的。
1.要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學生,就是“材”,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即詞匯量、口語、語法等掌握情況以及思維特點,以便于在課堂上能照顧到他們的具體需求。
2.要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對學習效能最大的助推器。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課外興趣小組,英語能力競賽、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活動來了解他們對什么樣的英語教學形式、什么樣的英語教學內容感興趣,從而在教學中投其所好,對癥施教。
3.要因材施教,就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英語學習將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將終生受用。不良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會起到阻礙作用。對學習習慣,教師要了然于心,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三、因材施教的具體實踐
1.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是實現因材施教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實踐形式。
(1)學生分層。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高低和學習需求等不同,可以把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對于學優生,我引導他們訂閱《英語周報》或《21世紀報》,閱讀原版英語小說的中英對照版或簡裝版,擴大知識面;對于中等生,在鞏固基礎的前提下鼓勵他們向學優生看齊;對于學困生,主要是查漏補缺,使他們掌握課內的基礎知識和語法等。
(2)目標分層。我們往往把學習目標比喻成黑暗中的燈塔,確立學習目標的學生,學習會更有針對性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訂長期、中期和近期目標。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時也進行不同程度的幫助。
(3)內容分層。教學的內容分為三層:每課的基礎知識,即新單詞、短語、基本語法屬于第一層,這一層的內容要求所有學生掌握;第二層是重點知識、語言點的運用,要求學優生和中等學生掌握,學困生作一般理解;而難點知識和課外擴充就是第三層的教學內容,要求學優生突破難點,中等生作一般理解,對學困生不作要求。
(4)評價分層。根據學生的層次以及學習和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對學生采用動態評價體系,強調過程性評價,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評價,使學生對自己每一個階段都有客觀的評定,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進步,壓力和動力共存。教師也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改進教學方法。
2.多樣教學,因材施教
教學方法運用得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法相結合。在新課教授時,對一些英語的基本單詞詞組以及語法等基礎知識放慢速度,采用“合”的形式,以保證全體學生掌握。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及能力的培養訓練則可采用“分”的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關鍵詞】因材施教 個性差異 英語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關注學生個體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現狀和學習需求進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鬃幼钤缣岢隽艘虿氖┙痰挠^點,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對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詳細的研究闡述。初中英語老師要有效落實因材施教原則,就必須要了解班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水平,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發展點、興趣點和特長點。
一、組建小組,倡導合作學習
1.分組。在學期開始時,首先用大量時間,通過多種途徑去了解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格特點、家庭情況,并進行知識和能力摸底,根據相關不同因素,根據學生的發展現狀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發展類型,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將不同發展類型的學生再M成若干學習小組,每組4-6人。
2.合作?,F代心理學認為,課堂上有三種學習情境:合作、競爭和個人學習,其中最佳情境是合作的學習情境。在課堂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優勢,要求每個小組明確一名組長,在進行小組內討論時,組長做好分工,回答問題時則由組長指名小組代表回答,小組其他成員可進行適當補充。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了師生間、生生間多向交流、協作的功能,讓全員參與到課堂教學整個過程中來。合作學習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二、分類教學,適時調動興趣
1.教學目標分設高、中、低。各年級、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都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教師在熟悉整冊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明確每課教學目標要求,再根據學生情況分類提出具體目標要求。對優等生可以提出課標要求外的拓展延伸要求,對中等生可以提出只達課標要求,對潛能生可以提出基本達到課標要求。在教學8A Unit 1 Grammar時,將潛能生的教學目標設定為大概讀懂課文,掌握重要詞匯,能用簡單的形容詞比較級對比、描述人物;中等生的教學目標為讀懂課文,熟練掌握大部分詞匯,能用所學過的形容詞比較級與課文中出現的復雜句式對比、描述人物;優層學生要熟練掌握課文中出現的所有詞匯和句式,靈活運用形容詞比較級和拓展外延知識對比、描述人物。
2.教學內容分設放、扶、領。在日常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設備、教學進度等因素的制約,教師對相同教學內容通常對班級所有學生進行統一授課、提出統一要求,而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有效實施因材施教原則。
在教學9A Unit 8 Grammar時,對優層學生采用“放”的方法進行教學。他們基礎扎實,思維敏捷,對他們大膽放手,以其自學為主,適當加以點撥指導,教給其學習方法,讓他們先自學課本139頁內容后讀課文,完成課本上的練習,培養其自學能力,挖掘其學習潛力,要求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分辨出定語從句和賓語從句的區別,靈活地用所學句型進行會話、復述已學過的課文,創造性地解決一些非常規問題。對中等生在學習時采用“扶”的方法進行教學。這類學生學習基礎較差等問題,通過老師、同學對他們在課堂上細致講解,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可以先把包含定語從句的詞、句劃出來,然后讓其翻譯成漢語,在翻譯的過程中讓他們分別找出其中的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關系代詞,必要時還讓他們說出定語從句中的主語,通過幫扶引導有助于他們掌握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基本結構,使他們能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的英語材料。對潛能生在學習時采用“領”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老師及同小組的優生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要求能聽懂最常見的限制性定語從句,短語聽寫只要能寫出一半就行。這樣較好地保護了三類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調動了所有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3.鞏固練習分設基、綜、拓。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進行鞏固練習時,練習題可以分設基礎題、綜合題、拓展題。教學9A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中的A1-3這三個部分主要是對色彩療法的描述,可根據聽力材料挖去一些顏色、情緒、服裝等細節,讓中等生、潛能生進行短文填空,要求他們了解一則廣告的語境,并能從廣告印刷品和電視采訪中獲得信息,學會在讀和聽的過程中,鞏固信息,確認事實;要求中、高層次學生能征求和提供意見并提出建議,并學會陳述某種服飾的顏色、優缺點等,理解、探究聽力材料中關于My favourite colour的寫作結構。
三、靈活評價,品嘗成功喜悅
在教學中,教師要掌握教學情況,就必須及時對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教學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師生互評等。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認知能力、接受能力、表現力等方面的不同,就是同一問題對他們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要求,按照不同標準、要求及時給予其恰當的評價,讓各類學生均獲得成就感,感覺到學習的樂趣,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如英語里時間、日期的不同讀法,讓優等生對潛能生指出其錯誤的地方及原因,中等生也能得到優等生的點撥從中得到啟發,同時潛能生的問題也給中等生一個覺醒。優等生在交流中不斷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同學之間加強友誼,增強團結。
總之,英語教學中真正有效落實好因材施教原則,分類教學是英語教學改革的一種有益嘗試。只有大家全面認識、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原則,學生的英語口語、閱讀能力、學習質量必定會有迅速提高,英語課堂必定會成為高效課堂,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