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06:39
序論:在您撰寫高效學習的好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每個人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注意和積極地探索,并表現出心馳神往。這恰恰體現了現今教育的一個理念:自主學習?!白灾鳌敝笇W生有學習的主動性和選擇權,學生可以概括自己的學習過程,按照自己的學習意愿去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例如:學習《短文三篇》時,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式。有的學生建議老師先教;有的學生要求自學,然后老師點撥;有的學生要求互幫互學等等。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然后全班交流。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極為高漲,自主學習意識很高,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動的參與學習。把權力交給學生,形成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等的合作,通過多項的交流,使每個學生做到了語言實踐,動手實踐,并達到自我表現的機會,既讓每個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心得,又學會了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合作交流,吸取別人的長處,互教互學,從中得到知識補充,充實自己的經驗,最終實現共同提高。
興趣不只是對事物的表面的關心,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于獲得這方面的知識或參與這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例如,一個人對跳舞感興趣,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尋找機會去參加,而且在跳舞時感到愉悅和放松,表現出積極而自覺自愿。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
興趣能對未來活動產生準備的作用。例如,對于一名學生來說,對語文感興趣,就可能激勵他閱讀各種語文知識,積累各種語文知識,為將來研究和從事語文方面的工作打基礎,做準備。課下會充分預習語文內容,課上,就會積極參與,表現活躍,同學之間就會產生思想火花的碰撞,這比老師硬性提出問題來思考,得到的知識要有效得多。
興趣能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興趣是一種具有濃厚情感的志趣活動,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獲得知識,并創造性地完成
當前的活動。美國著名華人學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經深有感觸地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這不能有任何強迫?!热绺阄锢韺嶒?,因為我有興趣,我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我急切地希望發現我所要探索的東西。”正是興趣和事業心推動了丁教授所從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獲得巨大的成功。同樣語文的學習更需要興趣來做支撐。當今教育考試導致很多人不在意學習語文,因為段時間里學生不易看到收獲,不像理科那么有短時間的成就感。興趣會促使人深入鉆研、創造性的工作和學習。就學生來說,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會促使他刻苦鉆研,并且進行創造性的思維,不僅會使他的學習成績大大提高,而且會大大地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要愉悅教學,能中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教師可以投入感情來“動學生”。語文教師通過自己的表情動作導語設計等創設一種氛圍,然后在深入挖掘、分析課文的思想內涵和再現意境的同時,教師要有充分的感情投入。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心情緊張、情緒壓抑將導致思維遲鈍和僵化。在課堂教學中那種過于嚴肅沉悶的氣氛,不利于學生參與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參與意識的主要保障。
學習知識重要,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更重要。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作業)、復結等。大量事實表明:做好課前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主動高效地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及時整理好學習筆記、做好練習是鞏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善于復習、歸納和總結,能使所學知識觸類旁通;適當閱讀科普讀物和參加科技活動,是學好物理的有益補充;樹立遠大的目標,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是學好物理的動力和保證。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同學們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做好思想準備,調整好學習心態
在學習高中物理的第一節課時,老師都會講高中物理難學,在未學習高中物理之前也就從高年級同學那里聽說物理難學。因此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物理時都帶有一些不正常的學習心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緊張、畏懼心理。物理難學在他們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害怕上物理課,害怕做物理作業,害怕老師課堂提問,害怕老師的個別談話,怕做實驗、怕動手,千方百計地回避學習,膽怯的心理之弦一天到晚緊繃著,不能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在實踐中運用學過的知識,久而久之,越怕越難,越難越怕。②“一口吃個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績搞上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仍沒有什么起色,隨即產生“反正學不好了”和“我不是學習的料”的錯誤心理。③消極心理。學習松松垮垮、馬馬虎虎,懶惰思想較重,學習缺乏主動性,處于被動應付狀態,上課時經?!伴_小差”,盼望著“快下課”,老師提問大都說“不會”。
對于上面提到的消極思想,我們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一定要調整好學習心態,只要堅定信念,只要努力就沒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只要付出就有收獲。只有擺正心態,我們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戰。
二、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的一章,首先把這一章中的每一節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于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后再縱觀一章內容,找出各節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解答書后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書籍。
三、主動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四、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試卷、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點。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后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
五、及時做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時的預習中,用書上的習題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課后作業時多進行一題多解及分析最優解法練習。在章節復習中精選課外習題自我測驗,及時反饋信息。因此,認真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去有意識地加強它,逐步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敘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借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后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六、復結提高
關鍵詞:習題;解題;四化;實效
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有許多學生熱衷于解題,并就題論題,在考試中,喜歡尋找“似曾相識”的感覺,雖然很多時候找到了感覺,但又“無從入手,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這類學生的解題思維主要是靠回憶,即看到陌生的習題,馬上搜索腦海中老師講過的例題類型,看本題和哪種類型的例題吻合,然后套用解答這種例題的公式,或者直接用這種例題的結論進行解答,此類學生只重視了解題的數量和結果,不重視解題中的思維,不會品題,也就不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那么高中生該如何對待習題呢?筆者認為解題思維應該是分析,且是有邏輯思維的分析,即應根據題目的文字敘述,把它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情境,然后轉化為具體的物理條件或數學條件,明辨題目情境所體現的物理變化特征,思考物理條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選擇恰當的物理規律,運用合適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只有學會分析習題,才能真正懂得習題,真正了解習題規律,才能正確的解題,才能由不會解到會解,由會解到善解。高中階段該如何教會學生分析習題呢?
筆者認為與任何研究都需要有理論作指導一樣,物理解題如果沒有一套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是站不高、走不遠的,也是難以深入下去的,所以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習題理論知識的學習,幫助他們站高、看遠,并且還要有針對性地教他們如何分析習題,處理習題。
一、習題的結構
所謂習題就是根據一定的條件去尋找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結果。它往往可以分為三種狀態,即初態、中間態、終態。初態即給出的已知條件,終態即解題所要獲得的最終結果,而中間態即解題過程,也就是說根據習題結果可知,解題就是“初態―中間態―終態”的過程,也就是解題過程是有序、有跡可循的過程。
二、習題解答四化
解題過程若細化的話,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描繪成下面這樣一個大致的輪廓。
根據這一框圖,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思維,掌握解題能力,要抓住四化:
1.模型化
很多學生一遇到聯系生活實際為背景的習題,就會感覺無從下手,腦子一片空白。對于這個問題,關鍵在于學生不會識別物理現象,不能把背景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也就是不會模型化。所謂模型化就是在充分讀懂、理解題目文字敘述的基礎上,抓住已給的解題線索,形成具體物理問題情境的大致物理輪廓,并對解題方向做出初步判斷的過程。也就是對選取的研究對象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符合題意的物理本質的理想化模型。比如2005年全國理綜Ⅰ計算題23題跳蚤問題,按照題意我們應該把跳蚤的跳起過程抽象為先向上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兩個理想模型,則后續解題就能順利地進行下去。
2.數學化
每個物理理想模型都會有相對應的物理規律闡述(文字或公式),分析題中給定的已知和未知,選擇相應的物理公式來組合這些已知和未知,把物理問題數學化成數學式,即通俗意義上的列式子。數學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現在:通過找出數量關系,給物理模型加入定量的因素;用符號來表示物理,符號成了物理內容的載體,它把復雜的事物代碼化,成為可以一目了然加以把握的感知對象;此過程特別要強調找出物理過程中相同的物理量、不變化的物理量和臨界狀態的物理條件。當然選擇公式是否合適,會影響解題能否順利進行以及解題的簡潔程度。
3.工具化
物理公式列舉完成后,就是求解答案的開始,求解過程中完全可以把物理式子當成數學式子來求解,數學就是求解答案的一種工具,求解中我們要善于利用數學工具,如代數法、幾何法、微分方程法等等。
4.回歸化
很多學生一旦求得答案即宣告任務完成,實際表明這樣做題效果較差,不是答案沒做對就是解題收獲較少。比如解題中我們應用了數學化,當獲得答案后,我們應該要回歸物理,畢竟有些東西數學上有意義,物理上是毫無意義的。例如應用萬有引力公式求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從數學角度說當兩物體間距離為零時,萬有引力無窮大,從物理角度看這就是個錯誤答案。解題的回歸,簡單的說是對題目解答的檢查,深層次的含義實質上是對解題過程的進一步思考和總結,對問題的進一步深入的理解。解題的回歸既屬于問題解決的一部分,又超越了問題解決本身,換句話說它既是對解題勞動成果的驗收,又可使我們獲得更多的副產品,俗話說“再思則旺”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對于邏輯思維已經基本成熟的高中生來說,在培養其解題能力時,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更應該教給學生一種如何解剖分析習題的基本分析辦法,一種放之四海而皆行的解題能力,這樣才算得上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鄭青岳.物理解題理論.大象出版社.
[2]李尚仁.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張慶林,楊東.高效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高中數學;總結歸納;舉例
進入高中以后,我發現很多身邊的同學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以致成績一落千丈。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多。我認為造成這樣的原因注意是學習方法不等當。高中數學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我認為學習數學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是很必要的。歸納總結知識的方法,即可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理解,使知識系統化、程序化。有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從而為學好數學奠定了基礎。那么如何進行歸納總結呢?
一、每節課的小結
老師講的每一節課一般都圍繞1-2個中心問題,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做出恰當的總結。比如要注意挖掘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于公式要注意成立的條件及使用的范圍,這是說明性的小結;對典型例題總結出一般性的規律和方法。
二、單元的小結
通常概念、公式的學習是局部的、分散的,因而在頭腦中呈零亂無序的狀態,難以形成有規律的清晰的認知結構。因此,當每一單元結束時,若能將這些知識,方法以一個新的角度串聯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結構。
三、知識間的總結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總結的層次應再提高一步。既要注意知識縱向,橫向各個層面的聯系,又要重視其程序化的科學組織,使大及中形成系統性的知識網絡。 通過課堂小結、單元小結、知識整體的串聯,一定會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數學知識的立體的網絡,那一道道的習題不過是我們網中的一條條小魚。數學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面我就線性規劃做一總結舉例:
線性規劃主要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表示的區域面積和目標函數最值(或取值范圍);考查約束條件、目標函數中的參變量的取值范圍等等;其主要題型有以下五種類型。
類型一:求二元一次代數式最值(取值范圍)
例1:設x,y滿足約束條件,求z=x-2y的取值范圍
解:作出不等式組的可行域,作直線x-2y=0,并向左上,右下平移,當直線過點A時,z=x-2y取最大值;當直線過點B時,z=x-2y取最小值.由得B(1,2),由得A(3,0).zmax=3-2×0=3,zmin=1-2×2=-3,z∈[-3,3].
方法點評:作出可行域,求出交點坐標,代入目標函數,求出最值。
類型二:求二元一次分式最值,二元二次代數式最值
例2:變量x、y滿足
(1)設z=,求z的最小值;(2)設z=x2+y2,求z的取值范圍;
解由約束條件,作出(x,y)的可行域如圖所示.由,解得A.由得C(1,1).由,得B(5,2)
(1)z==. z的值即是可行域 中的點與原點O連線的斜率.
(2)z=x2+y2是可行域上的點到(0,0)的距離的平方.可行域上的點到原點的距離中,
dmin=|OC|=2,dmax=|OB|=29.2≤z≤2
方法點評:常利用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來解題,常見代數式的幾何意義有:①表示點(x,y)與原點(0,0)的距離,表示點(x,y)與點(a,b)的距離;②表示點(x,y)與原點(0,0)連線的斜率,表示點(x,y)與點(a,b)連線的斜率.
類型三:知目標函數最值,求參數值
例3:已知a>0,x,y滿足若z=2x+y的最小值為1,則a=________.
解:作出不等式組表示的可行域,易知直線z=2x+y過交點A時,z取最小值,由得zmin=2-2a=1,解得a=.
方法點評:知目標函數最值,求參數值,轉化為找出最值點坐標,代入目標函數。
類型四:最優解有多個(不唯一)求參數值
例4:x,y滿足:,若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優解不唯一,則實數a的值為( )A.或-1 B.2或 C.2或1 D.2或-1
解:由y=ax+z知z的幾何意義是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
(1)當a>0時,要使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優解不唯一,則a=2;
一、貫徹國家政策
自2002年起,我國相繼出臺了多個關于國家助學金的政策,其中包括: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07] 8號);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教[2007] 90號)等。
做好國家助學金的發放工作首先是對國家相關助學政策的實施情況的貫徹,國家的相關助學的政策法規很大程度上照顧了廣大學生實際需求并解決了學生一定的實際困難。因此,做好國家助學金的發放工作,能夠讓國家的政策法規落到實處,真正體現出相關政策出臺的意義。
二、促進學校德育教育發展
“助學金”,顧名思義,是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而并非是一種面向廣大家庭條件參差不齊的學生的獎勵方式。在當今高校中存在一個不正常的現象,許多大學生把助學金的含義扭曲了:學生只注重“金”,而忽略了助學金的真正著眼點在于“助”;也有一些學?!肮诿崽没省钡膶⒅鷮W金與學習成績聯系起來,將助學金變成獎學金,獎勵給學習好的學生。以致于使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差、但學習成績不突出,真正需要這筆錢來解決實際困難的學生得不到這個來自老師、學校和國家的幫助。
三、輔助學生完成學業
國家助學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幫助,還是一份溫暖的關心和關懷,更有千萬學子們心靈的慰藉??梢宰寣W生感受到學校的關愛,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傳遞一份愛心。同時,助學金也為學生父母減輕了負擔,幫助了一個又一個家庭,讓大學生更有動力去學習,并能讓學生全心投入學習之中。讓他們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高標準要求自己,妥善處理學習和業余活動之間的關系,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更能使他們全面發展,綜合素質也可以得到提高,讓他們在老師和同學的關懷下,努力朝自己的夢想前進。同時助學金可以縮小學生之間的經濟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激勵貧困生勤奮學習??梢哉f助學金是一項惠民利民的、有效促進公平的好政策,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國家的關心和幫助,也讓關愛的陽光播撒菁菁的校園。
四、檢驗輔導員工作質量
國家助學金政策的落實,給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創造了更好完成學業的條件,但同時也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挑戰,在國家助學金發放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獲得國家助學金的條件不好界定;(2)學生對國家助學金的心理依賴日趨嚴重;(3)學生誠信品質、感恩心理下降。
對于以上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是對輔導員工作質量的嚴峻考驗。首先,輔導員要對申請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家庭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從學生入學開始觀察,到平時學生的衣著打扮,花銷情況,再到與家長建立長效聯系機制,從各個方面交叉了解學生的詳細情況;其次,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假期和業余時間進行勤工儉學和社會時間活動,即提高了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又能夠補貼自己日常的生活所需,另外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爭取獲得更高、更多、更大的獎學金;最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誠信品質和感恩心理,在國家助學金申報的過程中不要提供虛假證明、夸大或者隱瞞家庭實際情況、更不要謊報家庭情況。在獲得國家助學金后,要對來自國家、社會的幫助有所感恩,而不是覺得自己家庭困難就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想法。隨著國家助學政策的進步和完善,將會有更多的高校貧困學子享受國家的資助政策,作為高校的輔導員積極探尋工作方法,主動關心關愛學生,深入細致了解學生,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的助學政策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
一、高效的課堂教學源于熟悉的生活素材
高效的課堂教學要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數學源于生活,在孩子的眼中,數學是一些符號與數字的結合,是抽象的、枯燥無趣的,而生活卻是豐富多彩、充滿情趣的,是學生天天經歷的。他們對生活充滿著具體的、感性的認識,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鑲嵌于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創設開放的課堂氛圍。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可以這樣設計:我打算星期天去某市公園游玩,如果從學校出發,乘車要小時可達目的地,如果騎車要小時到達;到達后要上山觀光,乘纜車上山要小時到達山頂,如果步行要小時到達。請你設計一下活動方案,我可以有多少種方案?一個問題情境提供給了學生一組開放性的學習素材,激蕩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創新靈感。在這么一個設計活動中,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感覺到自己在生活里成長、提高,從而更加親近數學。
二、高效的課堂教學給予自主探究的舞臺
高效的課堂教學應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舞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預習――高效的前奏。課前預習是讓學生重新整理原有認知的一個很好的時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喚醒了自己的知識、技能、情感的基礎,提前調用“經驗”,使之盡早走入新的認知過程。在“異分母加減法”這一課教學中,我預先讓學生預習教學內容,他們在預習中發現問題,上課時將自己個體的問題集中,逐一加以破解,自主尋求破解方法、自己總結內在規律,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數學的高效課堂嗎?
2.交流――高效的基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認知困難,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時教師應適當的“讓位”,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拓寬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學生自主探究+的計算方法:化小數、單位換算,又讓學生運用探究出的這兩種方法計算+和+,學生在思維受到限制時,展開交流,最終體驗到化小數和單位換算等方法都比較麻煩,并且如單位劃算只適用于時間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來優化算法,選用通分最為合適。
3.“風暴”――高效的。學生智慧生長的過程就是領悟與實踐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教學中,如果我們適時采用“頭腦風暴”教學,那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將更加牢固。如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學生探究出+的計算方法,我并沒有否定方法的不當,卻肯定了“只要能做出結果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接著讓學生探究+和+的計算方法。學生在慶幸自己的好方法被得到肯定時,運用到這兩個算式上卻有些麻煩,最終又在“好方法”的基礎上又進行篩選來優化算法――通分。這一教學引導了學生理解通分方法,更是牢固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三、高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增強成功的體驗
[關鍵詞]誤區;人本主義;核心要素;評價標準
[DOI]10.13939/ki.zgsc.2015.44.164
目前高效課堂開展有較高普及度,頗受學校領導重視,收效也初見端倪,但教師很少注意情感、價值、態度等因素對學習的影響。很多教師把高效課堂中的“高效”曲解,其落腳點基本上是和教學效率、形式、學生成績掛鉤,評價過于單一,所謂的“高效”只不過是打著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幌子,繼續走“應試教育”的老路。
1 高效課堂內涵的幾大誤區
1.1 時間利用率高即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即時間戰,以較少時間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成果。如把教學效率定義為學生學習效果與教師課堂投入比值,則時間投入越少,教學效率越高即為高效;以時間認識教學,備課時把教學環節限制在規定時間內,教學任務按時按量完成,沒有學生思考和表達情感的時間。
1.2 教學方法多元化即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高效性與多樣化教學方法相關聯,課堂氣氛越活躍,教學形式越豐富,學生積極性越高,課堂就越具有高效性,換言之高效即最大程度變換教學形式與方法。如課上學生辯論、討論、反問,或講故事、角色互換、看視頻,氣氛濃烈。僅從課堂豐富程度看,方法的確靈活多樣,學生參與度高,但從思維狀態看,教學目標模糊,重點不突出,教學形式偏離課本和教學大綱,學生被多彩好玩的課堂迷惑,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得不到提高;從互動性看,此課堂是以學生取樂、活躍課堂氣氛為目的,師生交流浮于表面,問題得不到深層挖掘,學生成為老師配角,連教學互動都算不上,更別說高效。
1.3 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教學目標的把握和教學策略的施展成為課堂評價的關注點,也是反映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尺度之一?,F“以學論教”成為新課改的亮點,課堂評價視角由教師轉向學生,評價重心由“教”轉向“學”。但受以往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有人將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為標尺,如老師當堂測驗,學生答得既快又好就看作高效,否則就是低效或無效。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分數高,成績好,就認為實施方式對,效果好。
2 傳統高效課堂與人本主義高效課堂的對比
傳統高效課堂中高效可用“多”、“快”、“好”、“省”來概括。多即學生掌握知識、解題技能和方法多;快即知識點掌握快,回答快,做題快;好即教學效果好,做題能力強,考試成績好,學校和家長評價好;省即傳授知識和課堂訓練時間與周期短。具體講,傳統高效課堂包涵:一是課堂知識達成率高,即課堂檢測分數高;二是時間利用率高,即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和方法;三是教學氣氛好,即課堂活躍,教學形式多樣,學生積極主動。傳統高效課堂在理解高效時循規蹈矩,實則是應試教育的“翻版”。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自我概念”塑造,在課堂上承認和滿足學生多種情感需求,提倡“有意義學習”和“學會學習”。其也承認傳統高效課堂的內涵,但側重于在高效課堂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性。傳統高效課堂中多、快、好、省的目標雖已達到,但學生學得是否快樂、輕松、有意義,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這是教師經常忽略的。人本主義高效課堂中的學生是被看成完整的人,知識掌握、分數成績等硬性指標只是教學目標中的一小部分,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鼓勵、欣賞、好奇、尊重、信任、興趣、個性等情感需求,也需要培養諸如責任感、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實踐操作能力、人際交往溝通能力、韌性、毅力、獨立自主等精神品質。傳統高效課堂和人本主義高效課堂是不一樣的,后者更能讓人精神愉悅,得到可持續發展,受益終生,前者局限于記憶和操作熟練度,是短期效應。若傳統高效課堂是腦力高速運轉和教學形式多姿多彩來構建的知識體系,則人本主義高效課堂是快樂幸福地獲得對自身有幫助的知識和其他素養。
3 構建人本主義高效課堂的核心要素
3.1 教師高尚的道德素養
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敬業愛生、淡泊名利、因材施教、創新進取等均是師德素養的重要體現,特別是熱愛、尊重學生成為師德的首要內容。師德是打造人本主義高效課堂的前提。首先,教師應具備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批判權威,樂于實踐等優秀素質;其次,教師應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謙虛治學的態度,銳意創新,大膽探索教法學法,激發學習熱情和聰明才智。打造人本高效課堂,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關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應在綜合素質方面不斷修煉自己,提升個人魅力,做學生心目中的“心靈使者”。
3.2 開放的教育教學觀念
新課程倡導“以生為本”、“創新意識”。首先要求教師關注學生。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要注重學生參與和體驗;靈活運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教學。課堂上要給學生更多的活動操作、感受、體驗、表達、交流和分享機會,體現“以生為本”的真正內涵,如課堂上嘗試探究式、小組討論式、學案式、講練結合式等模式。其次要求教師教學形式不拘一格,能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行為都應提倡。在保證課堂秩序情況下應鼓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參與交流和回答問題時,其新穎的觀點和獨特的視角是創新的火花,教師應及時鼓勵表揚,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3.3 民主的師生地位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是新課改中提倡的理念,教師如何“導”是關鍵,“導”的過程是否尊重學生,是否只顧主導忽略主體,是否擺弄教師權威形象,這些問題也是高效課堂要解決的。突出學生主體性是其本質核心。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學生能動性強,內心積極向上,教學過程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相信學生,積極配合學生學習過程,而不是牢牢掌控和強迫。此外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多爭取自我表現機會,給予足夠思考空間,讓其去感悟、探索、體驗,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3.4 安全的教學心理氛圍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課堂教學心理氛圍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教學心理氛圍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創造優良教學心理氛圍就須培養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課堂上教師要關愛、理解和接受學生,抓住學生知識和情感需求,差生優生坦誠平等對待,學生也尊重教師,師生彼此理解和信任,同學間互相幫助、關心、謙讓,在此環境下學生有心理安全,敢于提出不同見解、質疑權威,敢于交流,張揚個性。
4 人本高效課堂的評價標準
4.1 是否給予學生情感體驗機會
情感體驗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并不希望學生在課堂中表情木然、嚴肅,狀態消極懶慵,情緒變化反常。情感體驗只有在知識和情感交流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交流的前提是師生關系融洽、民主,無思想包袱,發散和求異思維得到肯定、鼓勵、賞識。在此交流環境下,學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4.2 學生是否提升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
課堂中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點和學會解題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能橫向縱向聯系和比較知識,對分散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構建出知識框架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其有很強的分析和歸納問題能力,這些正是人本高效課堂中提倡的讓學生得到可持續發展所需能力。
4.3 學生是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無法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課堂是失敗的。學習習慣不好,對學習效果不會有幫助,只會造成事倍功半。好的學習習慣就是讓學習更輕松,更容易。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盡可能多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知道怎樣學習,怎樣根據實際量身定制相應學習方法。當學生知道如何做,學科基本知識、技能和遷移應用能力就容易掌握,人本高效課堂就是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
4.4 學生是否批判意識和主體意識增強
教學活動是在師生共同活動中完成的,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是配角。教師不是權威,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一切學生都可批評指正,甚至提出不同的觀點。教師應發揚民主作風,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讓其在課堂暢所欲言,大膽犯錯;學生可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合作探究、質疑,表達自己的學習愿望,以得到教師關注,使主體意識得到加強。
5 結 論
高效課堂內涵闡釋和評價是綜合考慮且復雜的問題,雖僅從人本主義角度去思考可能有失偏頗,但給我們一個啟示:教學始終需關注學生,“以學生為本”,不能拿硬性指標去看待學生,而應從學生綜合發展、可持續發展、長遠發展考慮,才能走出傳統保守高效課堂的魔咒,讓科學、“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使人本主義高效課堂成為一種價值追求,為新課程改革引領前鋒。
參考文獻:
[1]許方文.高效課堂教學誤區及對策的理性思考[J].文教資料,2010(3).
[2]伍興春,馮仲良.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與教育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3]王新民,劉小應.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對新課程改革的啟示[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報),2008(1).
[4]秦麗楠.關于高校課堂的思考[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