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5 16:04:23
序論:在您撰寫國內音樂教育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立論依據
(論文的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附主要參考文獻)
1、研究意義
新一輪的素質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茶的進行,改革的深度和范圍都在進一步的擴展和深化。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為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樣為我國的音樂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作為我國音樂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倡導下,推到了一個空前活躍的時期,同時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顯著的成績,究其根源就在于,社會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在理念上是一致的,他們都倡導面向全民、全面發展、過程重于結果的教育理念。
XX 年,中國國務院頒布了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針,從而明確了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這對于作為實施美育重要途徑的基礎音樂教育,無疑是個肯定。XX年7月29日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目前我國的教育還存在著不能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機制不完善,教育內容方法比較陳舊、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實等等問題。我國的社會音樂教育雖然在近些年高速發展,但受到經濟因素以及我國教育大環境中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諸如地域發展不平衡、教育市場混亂、教育評價系統機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問題。
兒童社會音樂教育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補充, 對于兒童音樂修養及音樂學習都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但不可否認, 因為目前音樂培訓市場魚目混珠現象存在, 也使深圳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選取了部分小學及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問卷調查, 希望能更加準確深入地了解目前社會音樂培訓市場的現狀。本文希望通過對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狀況進行調研,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理論上的解決辦法,并對如何解決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為深圳市的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國外研究趨勢
社會音樂教育在歐洲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傳統歐洲文化中,個體人的音樂素養被認為其社會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代歐洲存在大量的非專業的社會音樂教育,師從于私人音樂教師學習音樂是西方音樂傳承的一種重要方式,絕大多數人的音樂素養的形成并非是學院式音樂教育的結果,而是來自社會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既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又是一個普遍的音樂教育現象。
蘇振興、成露霞(河北師范大學)在《論古希臘音樂教育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影響》一文中對古希臘社會中的音樂和音樂教育有所描述:古希臘有關音樂教學的一記載最早見于《荷馬史詩》。荷馬史詩是當時是希臘人學習音樂最主要的教材,因此荷馬成了希臘人最早的音樂教師。吳躍躍在《加拿大社會音樂教育概況》中寫到:加拿大的社會音樂教育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增進市民之間的交往和友誼、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分別對加拿大的社區音樂教育、街頭音樂藝術、社會音樂考級、華人音樂活動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體現出加拿大對社區音樂教育的重視及投資,幾乎每一個社區都有藝術中心,教堂在社區市民音樂生活中也具有很大的影響,街頭音樂藝術更是加拿大社會音樂教育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作者認為加拿大的社會音樂教育可以用三句
話來說:“人人需要音樂,音樂滿足每個人”;“音樂教育多元化”;“社會音樂教育以提高人的音樂素質和文化修養為目的”。從中借鑒加拿大社會音樂教育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將有利于提高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維爾弗里德·格魯恩在《80年代音樂教育大討論中的六大熱點》中寫到:音樂不必去美化學校生活,而應以各種音樂會和音樂活動去影響校外的文化活動和社區生活,并把校外音樂文化的各種活動(報道、展覽和演出等)納入學校工作中。
2.2國內研究趨勢
目前,有關于深圳的社會音樂教育研究資料幾乎沒有。有關其他地區的社會音樂教育的書籍和論文有:曾遂今在《音樂社會學》中寫道:音樂社會學與音樂、社會兩方面均密切相關,音樂社會學一詞強調了音樂,也指向了社會則明確標志出音樂與社會相聯系的內涵。曹理在《家庭和社會音樂教育與創造意識培養》一文中通過對梁雷的音樂成長歷程的描述,讓家長和教師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并指出良好的環境氛圍對于音樂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創造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有促進效應。舒澤池在《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音樂教育》中寫到:中國社會音樂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當然不是從天而降,主要基于兩個條件:首先是改革開放、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其次是人心思“文”,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重視文化品質。中國社會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蓬勃中有混亂,追求中有迷茫,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音樂教育基本上是作為專業音樂教育的附屬和學校音樂教育的補充,缺乏理論的思索和獨立的形式。馮效剛在《試論專業音樂教育與其他類音樂教育協同發展》文中指出:社會音樂教育是在音樂院校和普通學校以外進行的音樂教育,如文化館(站)、群藝館、青少年宮、音樂廳等進行的音樂教育,社會音樂教育可以廣義地理解為包括群眾音樂輔導、教學和組織,以及音樂表演的教育模式。王萍在《學校的音樂教育和社會的音樂教育》中對兩種音樂教育的差別和兩種音樂教
育在普通大學里可能的混淆及其后果進行了論述,提出學校的音樂教育和社會的音樂教育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必須妥善加以區分。長春大學的陳明大《對社會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一文從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宏觀視角出發,對社會音樂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社會音樂教育者的素質要求進行了討論;從發達國家音樂教育的啟示、早期音樂教育的優越性、社會音樂教育的素質要求三方面分別進行了論述。陳雅先在《社會音樂教育實踐的著眼點》中提出:音樂教育具有十分豐富的人文內涵,但音樂學習帶有很強技術性的特點又常常導致音樂教育中人文教育內容的弱化。
因此,正確處理音樂學習與人文教育的關系,實現音樂學習的技術性與音樂文化的人文教育的交融,是社會音樂教育研究的著眼點,亦是社會音樂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孫繼南在《社會音樂教育—中國音樂教育40年之三》中指出:社會音樂教育,是國家整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辦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和教育對象的普遍、廣泛性,它在活躍社會音樂生活,提高了人民群眾音樂文化素養,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張力元在《人民音樂》(XX,l)中發表文章《社會音樂教育與改革開放同行》文章中主要闡述了社會音樂教育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和改革開放的大步發展與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羅
靜(XX)在《重慶市少年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陶馨(XX)在《武漢城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調查研》;高暢《管窺深圳社會音樂教育》;甄妍妍《棗莊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斯雯《烏魯木齊社會音樂教育調查與研究》;胡園飛《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及對策》綜合闡述了我國及各省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并提出了相應措施。
3、參考文獻
[1]李鳳英《學校音樂教育應該教什么?》中國音樂教育XX,8
[2]舒澤池《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音樂教育》人民音樂XX,12
[3]張力元《教育與改革開放同行》人名音樂XX,1
[4]斯雯《烏魯木齊社會音樂教育調查與研究》碩士論文XX,6
[5]薛艷萍《關于呂梁市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中國音教網XX,2
[6]李景忠《發展社會音樂教育之我見》深圳市觀瀾中學網站XX,3
[7]白雪《淺談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民營科技XX,12
[8]甄妍妍《棗莊市杜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碩士論文XX,4
[9]張英豪《社會業余音樂考級研究與思考》碩士論文XX,4
[10]魏豪揚《音樂學院參與社會音樂培訓的市場機會》福建論壇XX,
[11]桂平 我國社會音樂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大眾文藝 XX
[12]陳燕 長春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XX,2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1研究目標
希望通過研究深圳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問題對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整體產生借鑒,為豐富我國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些許參考;同時,通過我的研究引起更多音樂教育同行對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關注,從而為最終解決目前存在問題、建設良好的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大環境創造條件。
1.2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采用現場調查、文獻查閱、訪談、問卷調查、個案研究和經驗總結等方法。通過對深圳市 120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問卷,對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工商局、琴行、深圳市社會音樂教育界及小提琴教育界部分老師、個別典型家長及學生進行訪談,以及網絡數據調查獲得第一手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和總結提出建議和對策。
在本次調查中,共采用了兩份格式的問卷,一份針對學生和家長,另一份針對教師。調查問卷發放后,由調查對象以書面形式答卷,問卷收回后,通過整理、統計和分析,得出最終調查結果。在統計問卷調查的過程中,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推斷性統計分析,借助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軟件 office 中的 microsoft excel 和microsoft word 進行電子數據處理,再結合人工分析,找準問題所在。除了無記名形式的問卷調查法,還對有關人士采用田野訪談法,通過與被訪談者的口頭敘述和交流來收集所需資料,以保障本文調查內容的真實有效。
1.3擬解決關鍵問題
本選題以學校音樂教育為立足點來審視社會音樂教育、以學校音樂教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社會音樂教育,以便促進社會音樂教育更好的發展,對深圳社會音樂教育的培訓機構和社會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2.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1研究方法
本文從音樂教育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出發,以現狀調查、數據調查、分析問卷為核心,運用音樂學科教學論理論,結合音樂學、音樂傳播學、音樂社會學、音樂美學和哲學、音樂文化學等知識,通過資料梳理、文獻考查、問卷與談話調查、技術分析、比較分析、邏輯思辨、歸納總結等研究過程,在分析大量調查數據以及非量化信息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本研究論題的認識框架,并在此基礎上逐一分析、比較、集中不同層次所涉及的問題,最終形成本論題的認識結論。
2.2技術路線
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
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探析
改善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對策
2.3實驗方案及可行性
本文主要采用現場調查、文獻查閱、訪談、問卷調查、個案研究和經驗總結等方法。通過對深圳市 120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問卷,對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工商局、琴行、深圳市社會音樂教育界及小提琴教育界部分老師、個別典型家長及學生進行訪談,以及網絡數據調查獲得第一手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和總結提出建議和對策。
3.本論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目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音樂學習班開辦的如火如茶,學生和家長們也整天奔波于各個學習班之間,忙的不亦悅乎。本篇論文主要是針對深圳市琴行培訓機構展開調查研究與分析,當下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雖然呈上升趨勢,但大多數社會音樂教育只重視音樂技能的培養,而忽視技術應為情操服務的原理,琴行培訓作為社會音樂教育的一個分支,也是如此;學校音樂教育則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的培養,從全面發展的角度來培養學生,忽略了人刁’的培養。本選題從學校音樂及社會音樂教育的不同角度審視怎樣更好地使社會音樂教育有力地輔佐學校音樂教育,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4.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
預期發表學術論文1-2篇。
三、論文大綱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目的意義
3、研究內容
4、研究方法
二、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
1、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概念分析
2、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形式
3、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特點
4、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內容
5、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目的和價值取向
三、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調查
1、深圳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社會文化背景
2、深圳市兒童社會音樂教育調研概況
2.1 調研地區
2.2調研對象
2.3調研方法
2.4調研目的
3、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簡述
四、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現狀探析
1、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主要問題
2、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問題原因探析
五、改善深圳市福田區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對策
1、明確兒童社會音樂教育的功能定位
2、對社會培訓機構和考級組織機構規范制度,加強管理
3、貫徹素質教育,取消導向性的政策
4、構建合理課程體系,發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5、完善社會音樂教育學生評價體系,保障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研究基礎
1.已參加過的有關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績
查閱了一定數量與選題相關的文獻,基本掌握了開展調查研究的主導方向,在導師的指導下,掌握了基本科研思路、方法和模式。
關鍵詞:流行音樂;音樂教育;社會服務
音樂是結合文學、藝術于一體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現實生活映射的成果。在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不斷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各個地方都獨具特色,與當地的時代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流行音樂的社會地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音樂藝術也緊跟其步調,不斷前進。其中,流行音樂就以其獨有的旋律個性,豐富明了的音樂內容,和貼近生活、易入人心的方式滿足了年輕一代的內心追求。因而,它也成為年輕人最為喜愛,又積極參與的娛樂活動之一。就目前而言,流行音樂的廣傳度,也讓它享有前沿的都市化地位。在流行音樂唱主角的音樂環境氛圍下,音樂教育也備受矚目。那么,地方高校的音樂教育發展又將如何轉變?筆者就當前音樂教育的現狀做簡要概述,對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提出相關的幾點建議。
二、流行音樂背景下的高校音樂教育現狀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頻段,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規模也不斷擴大、完善。音樂教育的發展腳步也不斷前行。不論是教學質量還是學生素質,都有著明顯的提升。但是,相對于一些音樂教育體系更加成熟的西方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在某些方面向國外的音樂教育體系學習借鑒相關經驗,找到國外音樂教育體系中的優勢,并結合實際,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進行必要的改革優化。
(一)國內外音樂教育的共同點
音樂,對人類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視,是人類精神上不可多得的美味盛宴。國內外的音樂教育者在這一點上不約而同,認為音樂教育在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人格塑造等綜合因素中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積極作用和現實意義。譬如,在課程開設方面,國內外都根據不同形勢,在學生的不同年齡、不同學年時段,妥善的安排了相應的音樂課程,并步步依照其制定的計劃執行和完善。
(二)國內外音樂教育區別
音樂教育被愈發重視。普及音樂教育,讓音樂教育成為各個學習階段的重要教育方式是各國的共同發展趨勢。受國情、人文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我國與外國的音樂教育始終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國外的音樂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及內心的審美。在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情操方面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情感表現的呼吁多于音樂技巧的訓練,強調更多的是理解音樂和表達音樂,從而取得一系列的音樂水平提升。在我國某些發達的一線城市,“琴童”就突破十萬并仍然在劇烈增加。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國的音樂教育已走入某些誤區。例如,“琴童”的增長,雖然體現了我國人民開始注重音樂藝術的培養與發展,但也帶有濃烈的功利主義色彩;比如,在一部分父母的思維里,音樂藝術的學習成為了進入名校的一種捷徑。某些培訓機構的教師為了個人利益對學生進行機械的強化訓練等。這都脫離了學習音樂最為本質的意義。其結果影響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甚至,日積月累,影響了我國整體的音樂教育綜合水平。
三、對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幾點相關建議
(一)本土音樂文化的繼承、開發
如今,國內外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視創造對外交流平臺,引進其他高校音樂教育的新穎教學理念,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模式豐富多樣。然而,在這種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弘揚本土音樂文化,也同樣作為高校的使命,被充分重視。在打開新思路,突破新格局,研討新項目的新道路上,挖掘歷史沉淀的傳統音樂文化,將傳統民族民間音樂搬入高校音樂課堂,不僅對本土音樂文化發展和繼承具有積極的意義和價值,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對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群“走出校門”
地方高校應鼓勵學生多與社會接觸,參與社會活動,把所學的技能在大眾群體中公開展演。把特色的、專業的音樂活動帶到社會中,多參加一些具社會影響力的公益活動,助陣各類文化節的演出,讓高雅藝術走出校園,與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這類社會公益單位蟬聯開展音樂鑒賞講座,使得音樂教育普及化。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群還可服務于農村建設的“三下鄉”慰問義演、關愛養老院文藝匯演、關注留守兒童、殘障兒童等。高校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這類音樂活動不僅對社會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也加強了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四、結語
在流行音樂盛行的時代背景下,趁著音樂教育被推向為精神文化的重頭項目。音樂的審美和鑒賞能力也該被普及,大眾應該保有獨立且正確的音樂認識。時下的社會基礎和社會文化底蘊讓社會音樂文化也步入穩固的持續發展階段,而高校音樂教育更能為社會的音樂文化錦上添花。高校音樂的教育功能對社會音樂文化的快速發展有著不可否認的良性作用。高校有能力也有義務為此做出一定貢獻。
作者:于詩異 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海英.流行音樂與當代大學生相關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2]秦冉.流行音樂對音樂教育的影響[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4:184-185.
[3]陳婷婷.關于高校音樂教育流行音樂的定位[J].大眾文藝,2013,21:221-222.
英文名稱:The Education of Music
主管單位:浙江省文聯
主辦單位:浙江省音樂家協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2-7580
國內刊號:33-1044/J
郵發代號:32-4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多元文化;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學習方向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1-0194-02
本文通過調查,就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希望接受的培訓形式、教師希望得到的培訓內容、最想了解的國外音樂教育體系、教師參加培訓以國內的省市級培訓為主,有效形式為研討、教研和搜索網絡及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誤區。幾個方面對于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的培訓進行歸納,以得出適合于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的學習狀態。
一、教師希望接受的培訓形式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教師希望接受的在職培訓形式主要包括國內外音樂教育專家講座、觀摩音樂教學公開課、音樂教育論文演講及點評音樂教育專家評課、進修性質的教學研討、Workshop工作坊、音樂教育英文文獻導讀等。數據顯示,高于50%的教師認為非常欠缺和比較欠缺Workshop工作坊、音樂教育英文文獻導讀和國內外音樂教育專家講座等三種形式的培訓。其中,Workshop工作坊屬于新興且效果明顯的教學培訓模式,它包括多元化的培訓形式和內容,在工作坊中能夠與多種層次的人員交流學習,因此十分受到高校音樂教師的歡迎。而有關音樂教育論文演講及點評、觀摩音樂教學公開課等培訓形式比較單一,更多涉及國內音樂教育的研究情況,雖然仍有教師期待參與,但需求并不像新興培訓形式和涉及外國先進音樂教育信息內容的培訓那樣強烈。
二、教師希望得到的培訓內容
這一部分內容測查了教師對五種常見培訓形式的缺乏程度,包括音樂教育基礎理論、音樂教育研究方法、音樂各學科教學法、音樂教育多媒體教學技術、國外音樂教育。數據顯示,對于不同培訓形式的缺乏程度結果存在差異。其中,音樂教育基礎理論的結論中非常欠缺為0、比較欠缺22.89%、一般48.19、不太欠缺21.69、不欠缺7.23。其中認為欠缺的人數比例少于不欠缺的比例,說明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育基礎理論的培訓適中。而教師希望得到國外音樂教育培訓的情況則明顯不同,分別為非常欠缺21.69%、比較欠缺28.92%、一般31.33%、不太欠缺8.43%、不欠缺9.64%,說明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參加國外音樂教育培訓的機會還有待提高,教師對于參加國外音樂教育培訓充滿期待。
三、最想了解的國外音樂教育體系
通過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鈴木音樂教學法、綜合音樂感教學法和埃德溫?戈登音樂教學法六種國外音樂教育體系的調查。結果發現,認為“非常欠缺”和“比較欠缺”埃德溫?戈登音樂教學法的比例分別為22.89%和27.71%,明顯高于其他五種教育體系,說明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最想了解的國外音樂教育體系是埃德溫?戈登音樂教學法。位于第二的是綜合音樂感教學方法,認為“非常欠缺”和“比較欠缺”的比例分別為7.23%和36.14%,說明教師有機會接觸到這一教育體系,但仍渴望深入了解和學習。而對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認為欠缺的人數(33.73)的人數較其他方法而言最低,認為不欠缺的人數(18.07)又相對最高,說明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教學中相對普及。
四、教師參加培訓以國內的省市級培訓為主,有效形式為研討、教研和搜索網絡
參加國內(包括省內)會議的人數占81%,參加省級培訓的教師占總數的39.58%,高于國家級和市級培訓的總比例。這證明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參加的培訓以國內的省市級培訓為主。75%的教師認為最有效的培訓形式為研討,66%的教師通過教研活動和網絡信息了解最新的音樂教育動態。這說明教師參加培訓的有效形式為研討、教研活動和搜索網絡。
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誤區。調查表明,雖然有37.35%的教師認為當前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學中不太欠缺和不欠缺音樂教育的相關理論,從學生對音樂教育形式的喜歡情況、教師希望接受在職培訓的情況可以看出,高校音樂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誤區。
在學生的調查中,學生對音樂教育形式喜歡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音樂活動、優秀音樂教學案例分析、音樂課堂教學設計、音樂教育理論講授和音樂教學主題討論,對于音樂教育理論講授的喜歡程度較低,同時表示不喜歡音樂教育理論講授的學生仍有13.25%,明顯高于其他教學形式。這既說明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認識不足,也說明教師教學中對理論知識教學方法的思考不完善,教學形式守舊,理論與實踐相脫離,未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理論學習的興趣,并未使學生了解理論學習的價值和重要性。正所謂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在日后的研究中我們會對教師的音樂教育理論進行必要的梳理,來輔助音樂技巧的練習。
通過對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希望接受的培訓形式、教師希望得到的培訓內容、最想了解的國外音樂教育體系、教師參加培訓以國內的省市級培訓為主,有效形式為研討、教研和搜索網絡及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誤區。我們將展開一系列的講座和對策,來逐步滿足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的愿望,以促進遼寧省高校音樂教育有效、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純.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M].
[2]特里斯?M.沃爾克.田林譯.音樂與多元文化―基礎與原理[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李 濤,教授,遼寧省薪金縣人,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從事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
李 哲,教授,遼寧省薪金縣人,沈陽音樂學院鋼琴系,從事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
注:本文系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
關鍵詞:音樂教育 素質養成 手段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91
1 音樂教育在國內高校開設的現狀
目前,國內設置音樂專業的高校主要集中在綜合性院校和師范院校,課程設置主要集中于選修課,開設時間僅限于第一至第二學期,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均非常有限。另外,根據國內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94名學生中,90%的學生表示喜愛音樂,其中,喜歡通俗歌曲的占78.53%,認識簡譜的占48.5%,認識五線譜的僅占3.5%??梢?,國內普通大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在對大學生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開展音樂教育迫在眉睫。
2 音樂教育對大學生素質養成的作用
2.1 音樂教育有利于大學生道德體系的構建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建設工程,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工作和生活,更能促進大學生道德體系的建構。音樂的陶冶對于人們道德素質的養成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曲《國際歌》,激勵著戰爭年代的仁人志士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一曲《義勇軍進行曲》,鼓舞著新一代熱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為革命獻身。欣賞與聆聽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引導學生直面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鍛煉他們奮發圖強、積極進取的精神,培養他們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由此可見,在大學生道德體系構建中,音樂教育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2.2 音樂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情意素質的培養
音樂是表達人們內心情感的一門藝術,每個優秀的音樂作品背后都包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與內心世界,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與生活寫照,通過跌宕起伏的旋律、獨立變幻的節奏、美妙悅耳的和聲,把欣賞者帶入另一個世界。學生可以在音樂的旋律中洗滌心靈,感受責任,堅定對未來的信念。由此可見,音樂教育是培養大學生情意素質的良好媒介,無論對學生心靈的塑造、情感的培養還是自身綜合素質提升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3 音樂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
當美妙的音樂通過人的聽覺器官傳入大腦皮層,刺激大腦神經中樞時,人體便會產生多種有益的生化物質,起到加強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改善情緒狀態等作用。如,在演奏器樂的過程中,當學生因為不熟悉譜子、動作練習太少而導致樂曲的演奏得斷斷續續時,如果老師能夠多鼓勵學生,將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為其將來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扎實基礎。此外,在類似“大合唱、樂隊”等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各自特長和技能進行分工,使他們各負其責、各盡其職,通過活動中的不斷調整與配合,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人際交往能力和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等。
3 在大學生素質養成過程中實施音樂教育的途徑
3.1 教育理念多元化
在教育理念方面,在上世紀初,美國教育學家杜威首次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隨著“多元文化”在音樂教育領域的推廣,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滲入多元文化為其本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學校在制定音樂教學目標時,要轉變傳統的單一音樂教學目標,將中西方音樂的文化內涵滲透到教學目標中去,通過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拓寬學生視野,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獨立、終身地進行音樂學習,能夠從音樂學習中獲得美感體驗和審美修養。
3.2 教學內容豐富化
在教學內容方面,可以精選富有欣賞價值和教育作用的音樂作品,把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世界各族文化的介紹、內容健康且水準高的流行音樂等納入教學內容中,把音樂教育當成文化普及的一部分,讓學生在審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引導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另外,可以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通過即興創作和指導性命題創作等形式,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賦予作品新的意義和內涵。總之,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可以提高學生在感受與鑒賞、表現與創造等方面的能力,實現音樂與文化的有機結合。
3.3 教學手段多樣化
在教學手段方面,目前國內大學的音樂教育主要是教師的一味的講解和灌輸,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缺乏主動參與的意識。在音樂教育的課堂上采取討論和實踐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受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此外,還可以信息技術作為音樂教育手段的突破口,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其協作、探索和創新能力,并使之個性得以全面發展??傊魳方逃诮虒W手段上實現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4 教學成效實踐化
在教學成效上,高??梢园岩魳方逃某尚н\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各種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把文藝活動深入到學生所在的系部、班級、寢室,通過廣泛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使音樂教育達到普及化的目的。學??梢越M建藝術團、合唱團、器樂團等社團,由音樂老師擔任社團指導老師,不定期地開展各類文藝演出、合唱比賽、歌手大賽等,為熱愛音樂、有藝術才能的同學提供展示的舞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通過這些文藝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它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適應能力的提高均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積極營造一個擁有音樂美感的素質教育環境,為學生今后踏上社會奠定基礎,真正實現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慶權.音樂欣賞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8).
[2]周姝.論音樂欣賞在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關鍵詞:少數民族;音樂;世界音樂;地位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這個大家族由56個民族組成,同時也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韻味。少數民族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音樂文化特色,深層次地推動著中國音樂文化的發展。我國當代的音樂文化,十分注重與其他國家音樂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所形成的音樂在囊括中國優秀音樂文化的基礎上,也適時迎合了世界音樂文化的特征。伴隨時代的發展,國內的文化逐漸認識到,僅僅將部分的音樂文化與國外音樂文化進行融合所形成的音樂本質是不完善的。中國的音樂文化,需要全面地挖掘優秀音樂特色,尤其是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長期以來一直未曾給予其適當地重視,導致其發展出現了嚴重的民族化和地域化,十分局限。緊跟著世界音樂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我們應當正確審視少數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將其中的優秀內容全面地提取出來,實時地對中國現代的音樂文化進行進一步地完善,從而將國內的音樂文化本質完全地凸顯出來,有效促進世界音樂教育的發展?,F如今,世界發展呈現出了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伴隨這樣的趨勢,不同國家間的文化也產生了一些碰撞與接觸,音樂文化便是其中的主要內容。而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化,少數民族音樂也應當融入世界多元音樂文化的交流中,成為世界音樂教育中的一部分。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合理地挖掘,發現其中的優秀部分,對于世界音樂教育主體有著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實時地將少數民族音樂的優秀內容發掘起來,并參與到與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當中,以推動民族優秀音樂的進一步發展。
一、世界多元音樂教育在中國的開展現狀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的音樂教育,都不再局限于單獨的國內音樂成分,更多地引進了國外的不同音樂風格和特色,甚至成立于了專門的音樂專業。對于我國而言,開展世界多元音樂教育十分有必要,不僅能夠完善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還能夠使國內的音樂發展更加科學合理,因而它也成為了國內音樂教育的主導發展方向?,F階段,國內的許多文化學者開始適當地引入了國外音樂文化,并開展相應的宣講會,將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進行了組織翻譯,不僅提高了國內民眾對其的認識,還能夠幫助國內音樂教育正確地審視國外音樂的優秀內容,汲取其中的優秀音樂技巧,進而使得國內的音樂教育質量得到全面地提高?,F如今的我國,對于國外音樂的融合交流已經有相當大的成果,也為世界多元音樂教育形成了相應的音樂課程。但是,卻嚴重忽略了國家內部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未能在宣揚國內優秀音樂的時候高效結合少數民族的音樂特色,為其他國家的音樂交流提供豐富多樣的音樂形式。我國的多民族因素,也導致了音樂文化的不同發展方向,各個地域和民族都形成了獨有的音樂文化。在傳統的音樂教育中,這些音樂文化只會被少數民族所推崇,并不會得到中國主流音樂文化的關注。在時代的發展中,許多文化學者發現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少數民族音樂與國內的主導音樂文化,也存在著許多的相似之處,融合起來也十分容易,而且少數民族音樂有著多方面的音樂特色,能夠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思想,因而,其在國內的音樂教育中,也應該占有一席之地,成為我國推崇的主要音樂文化之一。少數民族音樂與我國的傳統音樂一樣,同屬于世界的音樂文化,因而我們應當正確認識少數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其適當的發展契機,促使其實質性地成為世界音樂教育的一部分,從而為中國的音樂文化打造出全面多樣的特色。在我國現階段的音樂教育中,歐洲的音樂文化占據了很大的比例,而國內的傳統音樂以及少數民族音樂,只有很小的教育比例,而且僅僅發揮著輔助作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與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體系不明確有很大的聯系。我國的地域相當廣闊,所包含的音樂文化也是多種多樣的,因而在與世界音樂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優先調整國內的音樂體系,使其呈現出一致的成長姿態。相對而言,歐洲的音樂文化具有更高的整體性,因而受到了世界地廣泛推崇,而我國的音樂則脈系較多,呈現一種雜亂無章的姿態,因而在與歐洲音樂的接觸中,很難以整體的音樂文化特征與其進行融合,只能以部分的優秀文化進行交流,而這樣所形成的音樂風格是不完善的,并不能代表國內音樂文化的整體特色,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音樂特色,幾乎沒有一點兒彰顯。此外,國內的音樂教育,對于少數民族的音樂,幾乎沒有絲毫地看重,在現有的音樂教科書上,可以明顯地發現,少數民族音樂內容占了相當小的比例,遠遠不足以得到有效地傳承和發揚。由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缺失,使得我國在世界音樂中所呈現出的音樂文化是不完整的,對于中國音樂的發展也十分不利,亟待我們進行重新地審視,提高少數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二、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概述
(一)少數民族音樂的特色
除了漢族以外,我國還包括55個少數民族,而每一個民族又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同時也衍生出了多樣的音樂文化。這些音樂文化深層次地展現了少數民族的固有文化,具有相當大的音樂價值。大約在5000年前,中華文化就開始出現了分支,呈現出了多元文化混合發展的狀態,并且隨著時代的演變,這些文化愈加成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體系。在時代的演變中,少數民族文化不斷地發展壯大,到今天已然鑄成了完善的音樂文化體系。而國內的傳統音樂文化也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少數民族發生過交流與融合,因而,現代的中國音樂文化,無疑也包含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成分。同時,傳統的音樂文化特色也相應地影響到了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如在音樂的表演形式上,少數民族與漢族一樣,同樣包含了民間樂器、戲曲藝術、歌舞等。因而,少數民族音樂的特色,對于國內音樂文化的形成,有著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我國應當對其形成正確地審視,加以積極有效地發展。
(二)現階段我國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狀況
對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而言,少數民族音樂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應當為中國音樂文化的形成奠定最為基礎的效益,能夠有效地推動世界音樂教育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許多學者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開展了實時地研究,相應地發表了一系列專業著作,指出國內音樂文化在發展的同時,需要加大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汲取其中的優秀內容,才能使得音樂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和合理。但是,這些觀點并沒有得到文化領域一致地認識,很多學者依舊認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與現代中國音樂文化主流并沒有太大的接軌,反而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如果進行盲目的融合,很可能會使得國內音樂文化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音樂風格,失去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本質。在這樣的思想下,我國音樂文化對于少數民族音樂,依然未能夠進行全面有效地融合。
三、提高少數民族世界音樂教育地位的策略
(一)確立少數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教育中的基礎地位
在世界一體化的走向中,國內的音樂文化,不可以再長期地將傳統音樂放置在主導音樂文化的位置上,而應該倡導音樂文化的多元發展,給少數民族音樂的融合提供思路和渠道。為了較好地推進國內少數民族音樂走向世界,我國應當多方面地理解和認同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汲取其中的優秀內容,將其實時地放置在音樂文化的教育體系中,進而確立少數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教育中的基礎地位。與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一樣,少數民族音樂也是國內的音樂藝術結晶,其音樂文化特色是獨有的,因而在世界音樂教育的發展中,我們需要積極地將少數民族音樂推崇出去。
(二)創設少數民族音樂教材
在我國現階段的音樂教材中,不難發現,少數民族音樂占據了十分小的比例,而且僅僅包含了幾個民族的音樂作品,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產生了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誤解,認為其是一個很小的音樂體系,不需要進行格外地關注與學習。事實上,我國的少數民族音樂,包含了多種多樣的內容,不僅有傳統的各種音樂舞蹈內容,還包括了獨有的音樂展現風格。為了改變當前音樂受教育者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認知,我國有必要創設多數民族音樂教材,將更多的少數民族音樂增設入其中,從而加強國民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認識,促使少數民族音樂得到有效地發展,進而成為世界民族音樂的教育內容之一。
(三)開展多樣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活動
在現代的音樂教育體系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有著較高的體系,而且許多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也實時地進入了人們的心中。在這樣的狀況下,為了有效提高少數音樂文化的影響力,加強人們對它的認識,我國可以開展多樣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活動,吸引民眾積極地參與進來,進而使得少數民族音樂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比如,少數民族音樂藝術展覽會、少數民族音樂藝術創新競賽,將更多的傳統音樂因素實時地添入其中,進而使得其在世界音樂教育的地位更加明顯。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世界音樂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我國的音樂文化需要全面地融合各個民族的不同音樂文化,以為世界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加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為此,我國必須重新審視少數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積極地開展多樣的少數民族教育活動,以全面推進世界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沈賀 單位:河南警察學院
參考文獻:
[1]關志英.少數民族音樂和文化的鮮明特點[J].參花(上),2016,(12).
[2]包其鋒.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的現狀調研[J].戲劇之家,2016,(01).
[3]王亞莉.高校聲樂教學中少數民族音樂的融入探究[J].北方音樂,2014,(11).
[4]荀雅丹.關于高校聲樂教學融合少數民族音樂的改革研究[J].雪蓮,2015,(20).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 多元文化音樂 綜合多元音樂 急需開展
隨著高校素質教育的推行,對于高校開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中的音樂教育一直都是素質教育中的關注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高校學生高雅的情操的重要途徑之一,備受學生喜愛和社會教育界的關注。此次就針對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進行簡單的分析,對于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對策和方法進行討論,意在為各大高校開展在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提供參考意見。
一、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高校音樂教育一直是為培養學生興趣和陶冶情操而開展的,也是各大高校素質教育的需要。就目前在高校音樂教育的內容來看,仍需要改進。音樂內容是規劃統一的,雖然內容不少,但是形式比較單一,大都是國內建國后的國學音樂,并沒有積極采取膾炙人口的民族音樂或者地方音樂,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音樂文化交流有限,學生對于外界音樂文化了解知識面并不寬廣,除了音樂特長生之外。從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所采取的教學形式來看,仍是以課題教師灌輸學術性知識為主,對于音樂的內在把握滲透的不到位。從素質教育的需要出發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大勢所趨,也是勢在必行的。
二、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意義
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不僅僅是社會發展的綜合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對于學生負責任的體現。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多元文化發展的趨勢,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更新和時代性。音樂課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課程,更多的是它擔任著調節學生腦系統,活躍大腦思維的作用,音樂課是集從歌喉和嗓音以及表現力為一體的綜合性欣賞的學科,是一種文化感知的藝術上的交流,也是精神活動的一種形式,表達出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出的感情和情感。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有利于高校學生培養對于多元文化的認知,培育高雅的情操,提升對于藝術文化的感知和欣賞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生活質量和學習效率。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多元文化的傳播,促進不同藝術之間的相互借鑒和交流,對于音樂知識自身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的。
三、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對策
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一項系統而全面的教育改革,故而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是對于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客體,音樂教師的要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音樂教師擔當引導者,故而對于音樂教師的要求需要提升,要想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就需要從源頭做起,提升音樂教師的自身職業修養和專業知識技能,可以開展培訓、積極組織跨校區之間的音樂教師交流研討大會,積極學習交流經驗,組織音樂教師向開展多元音樂教育良好的校區進行考察和學習;第二,是從音樂教育的環境中來考慮,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需要提供適當的音樂環境,這就需要各大高校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的便利,努力為學生提供提供一個良好的多元文化音樂背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被陶冶和感知;第三,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還需要改進現下所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模式,積極探索音樂教學的新模式,利用音樂劇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積極把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的主旋律,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大眾音樂和多個地方、民族音樂,讓學生學會自我感知和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要注重地方音樂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音樂,博采眾長、取精去粗,進行多元文化音樂的整合;第四,加大對于高校音樂課程的關注度,不論是作為各大高校選修課程還是藝術類的必修,都要提高對于多元音樂教學的重視,適當的加大課時和提高學分制;第五,在音樂教材的選取上應該注意到的是,改進現下所采用的教材,增加對于世界多元音樂文化之聲的介紹,注意理論知識和音樂練習相結合,加入地方曲目,尤其是戲曲和地方小調,這些都是多元音樂文化的精髓,還要注意現代和古典音樂藝術的結合,把握現代樂器和古典樂器的相互融洽,增加國內外音樂的交流,增設世界名曲的欣賞課程,促進高校多元音樂鑒賞。
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廣大的音樂教育一線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探索。通過對于高校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以及對于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的探討,研討在高校音樂教育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旨在為各大高校在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和可行性建議,為高校音樂教育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和教學角度,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學生高尚的情操和欣賞音樂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桂珍.中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發展的時代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
[2]豆軍紅.文化相對主義音樂價值觀下的民族音樂[J].大眾文藝(理論),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