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0 01:18:47
序論:在您撰寫審美意識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縱觀童先生的各種文論教材和相關論文,關于“審美意識形態論”具有三處代表性的闡發:其一,文學“是一種具有審美特質的社會意識形態”(注: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60頁。)。此處“意識形態”被看做是“人類社會意識的外化形態”:“文學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即人類意識的外化、形態化,就這一點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學、科學、宗教、道德一樣是一種意識形態”(注:童慶炳:《文學概論自學考試指導書》,武漢大學出版,1995年版11頁。)。這里的“審美特質”在客體上表現為:面對客觀事物的自然屬性和價值系統,文學所擷取和反映的“必須而且只能是客體的審美價值”(注: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征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頁。)。
其二,“所謂審美意識形態,就必然是審美與意識形態復雜的組合形式”(注: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而這里的“意識形態”已與“人類意識的外在化形態”大相徑庭:“意識形態是與經濟基礎相對的一種上層建筑形式,指上層建筑內部區別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話語活動,如哲學、倫理學、宗教、文學及其它藝術等?!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此處也對審美作了正面闡釋:“審美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
其三,“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學又是人類的一種審美活動。文學的意識形態性與文學的審美特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就產生‘質變’,產生了作為文學的根本性質的‘文學審美意識形態’”(注: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頁。)作為文學屬概念的意識形態又不是“話語活動”了,而回到了“人類意識的外化形態”上去了:“我們說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就是說社會生活本來是自然形態的東西,經過作家的藝術改造,變為觀念形態的東西?!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頁。)而審美也變成了人對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動過程:“審美是心理處于活躍狀態的主體,在特定的心境時空中,在有歷史文化滲透的條件下,對客體的美的關照、感悟、判斷?!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頁。)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審美意識形態論”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兩個層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論著對“審美意識形態論”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釋,各種解說之間不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說自身也有諸多不盡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說第一個層面的問題。上面三種解釋都把文學的屬概念規定為一種“意識形態”,但對意識形態的界定卻并不一致。解說一、三認為意識形態是“人類意識的外化、形態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會意識內容。解說二認為它是一種“話語活動”,這一說法實際上已經把社會意識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認為,所謂“話語活動”不過是說話主體與接受者之間在一定話語情境中通過文本進行的一種信息溝通過程。而話語活動之所以能夠進行,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話語雙主體(說話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溝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體有兩個存在形式,即所說的話與所寫的文字。我們知道,如社會習俗、幻想、集體無意識等社會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構成“文本”和“話語系統”。因此,從意識活動的角度說,社會心理因素不能構成話語活動的重要內容。這樣,一邊認為意識形態包括全部社會意識內容,一邊又認為它排除了社會意識的某些內容,兩個意識形態概念在外延上發生了矛盾。在內涵上兩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認為意識形態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把它視為靜態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認為它是“話語活動”,即是包括說話主體、接受者、文本、溝通等多種因素在內的動態過程。其實話語活動本質上就是意識活動,如果意識形態是話語活動,在更大范圍上等于說意識形態是一種意識活動,那么,一面說,意識形態是“意識活動的產物”,一面又認為它是“意識活動”本身,孰對孰錯?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解釋充滿矛盾,已經提前決定了對“審美意識形態”和“文學”不可能再有科學合理的說明了。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對“審美”的解釋之中。解說二,把審美視為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和人與世界的一種特殊關系;解說三又把它變成了人類對“美物”的“觀照、感悟、判斷”的精神活動。應該說,單就“審美”一詞而言,它確實擁有包括上面兩種含義的多重內涵。然而,在“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的判斷中,“審美”充當的是被判斷事物“文學”的“種差”,即文學區別于其他“意識形態”的獨特性質。嚴格說來,這個種差——“審美”必須是確定而統一的,否則,就會使人產生認識上的歧義和模糊。
從第二個層面來說,童慶炳的“審美意識形態論”每種解說自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解說一把文學規定為“人類社會意識的外化形態”,在方法論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態”和分屬領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態是人的感官能夠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狀態。例如,人們能夠直接把握H[,2]O的“形態”只能是氣態的、液態的、固態的水,亦即我們說H[,2]O只能形態化為汽、水、冰三種形態,而不能說它“形態化”為了黃河、太平洋和喜瑪拉雅雪峰。同樣人類社會意識的“外化形態”也只能是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語言、文字、文本、話語及人的自覺不自覺的動作行為等,而不能形態化為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就像河流、雪山不過是H[,2]O的形態——水、冰的存在領域一樣,哲學、文學也只是人類社會意識的某種外化形態——哲學性文本和話語、文學性文本和話語的存在領域。
以擷取現實生活中的審美價值作為文學的“特質”,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說法是:“當我們說文學藝術的獨特對象是客觀現實的審美價值的時候,不要把現實的審美價值當成是獨立的存在?,F實的審美價值具有一種溶解和綜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樣,可以把認識價值、政治價值、宗教價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征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頁。)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屬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不僅事物的審美價值不是獨立的,其實用價值、認識價值、政治價值、道德價值等也是如此;不僅實用價值、政治價值等可以滲透溶解于審美價值之中,反過來審美價值也完全可以滲透溶解于實用價值和其它價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學可以擷取溶解其他價值因素的審美價值,也完全可以擷取融合審美價值的實用價值或其它價值。為什么“必須而且只能”擷取審美價值呢?為什么“必須而且只能”要用審美價值去溶解其它價值呢?童先生并沒有準確把握到文學與審美價值之間的必然聯系的關鍵之點。
解說二在屬概念上把文學視為一種話語活動,把“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命題的種差——“審美”解釋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和人與世界的一種特殊關系。緊接著又說:“它(審美)可以從目的、方式和態度三個方面加以理解。從目的看,審美是無功利的;從方式看,審美是形象的;從態度看,審美是情感的?!保ㄗⅲ和瘧c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然而,我們知道“方式”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與“目的”、“態度”等一起構成實踐活動的下位概念,我們只能說人類在掌握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抱有何種目的,采取何種方式,表現何種態度,而不能說“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說二中審美內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態度如何?!瓣P系”是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它至少在雙方之間方可發生,審美關系必然發生在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審美關系(解說二中審美內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審美主體與對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狀態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審美發生過程中,就主體的心理狀況而言,最終并不報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現出某種情感態度。這只是主體在審美活動中所呈現出的特點,而并不是主體與對象間形成的審美關系的特點。如此的“意識形態”與如此的“審美”,兩者“復雜組合”而成的審美意識形態的內涵應是什么呢?我們找不到明確的答案。
解說三與前兩種解釋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學是一種審美活動”的觀點,而問題也恰在于此。我們知道,審美活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審美活動包括審美欣賞與審美創造兩種含義,狹義的審美活動單指審美欣賞。顯然,上述對審美(活動)的理解指的就是狹義上的。讓人不解的是,童慶炳先生一向堅持文學活動論,即認為文學是世界、作家、作品、讀者四要素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而審美欣賞不過存在于讀者——作品的環節之中,說文學是一種狹義的審美活動,實質上等于說文學僅是一種讀者對作品的鑒賞活動了。我們寧愿認為這是童先生的疏忽。問題是我們把這種疏忽的因素考慮進來,如果從廣義上理解審美活動,即把“審美創造”也看做是審美活動的重要內容,可否認為文學是一種審美活動呢?我認為,廣義的審美活動仍涵蓋不了文學活動。首先?!皩徝绖撛臁辈坏扔凇八囆g創作”。為了表達對傳統藝術的反叛,杜桑為微笑的蒙娜麗莎畫上兩撇胡子,又把夜壺擺上大雅之堂供人觀賞,名之曰《泉》,我們說不清是在創造美還是在破壞美。但由于這些作品確實蘊含著某種藝術意義,我們還把這些藝術家的行為稱為藝術創作。其次,審美活動中的審美欣賞也不等于文學活動中的讀者接受。我們認為,審美欣賞是審美主體在非功利狀態下對事物形式進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覺過程。但在文學藝術的接受活動中,往往要經歷閱讀——鑒賞——評價(不只是審美評價)的過程。其中,只有在鑒賞的某個瞬間讀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慮的。另外,文學活動中“世界——作家”的加工過程,“讀者——作家”的反饋過程,“讀者——世界”的體認過程等環節也很少與審美結緣。由此可見,文學活動不等于審美活動。
三、我的幾點看法
如所周知,文學現象的無限豐富性和復雜性,為闡釋文學提供了巨大的理論空間。在多元化的闡釋背景下,從人類社會意識的角度解說文學,不過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種聲音。至于是否可以擔當“文藝學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從人類社會意識的視角審視文學,就應挖掘出它本來已擁有的深厚的理論內涵,進而明晰地、系統地、合乎邏輯地將其闡發出來。由于篇幅所限,現將幾點看法粗列如下,詳細論述筆者另有專文。
現代人類文明意識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具體說來,文明意識可以分為實用意識、審美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大類。實用意識遵循的是現實實用性原則。它具有明確的實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滿足人類的物質性存在的需要。實用意識又可分成兩小類,用來專門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相關技術發明以及指導思維活動和語言交際的意識類型,可稱之為工具意識;專門對組織、團體、國家、社會及其活動進行規范、制約和管理的意識類型,可稱之為規范意識。審美意識是在實用意識中分化產生的一種超功利性意識類型。首先,只有當人類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與屬性相區分的能力,人才有條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態度和非功利的情感專注于欣賞事物的形式,于是審美欣賞在人類歷史上發生了。其次,如黑格爾所言:“人有一種沖動,要在呈現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實現自己。”(注: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9頁。)而當實踐水平發展到人們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內容和屬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對承載事物內容和屬性的形式的創造上時,我們說審美創造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在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活動的共同推動下,人類的審美感覺、欲望、興趣、情感以及審美觀念、理想等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進而形成了由這些因素統一而成的完整的人類審美意識。與實用意識相比,審美意識的特征表現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學可以成為各種社會意識的表現形式。由于各類意識內部結構不同,承擔職能不一樣,它們分屬領域和表現形式也不一樣。實用意識內部,觀念、認識等理性化因素與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處于主導地位。按其特點與職能,工具意識分屬于了自然科學、語言學、思維科學等領域;規范意識分屬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倫理等領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識內部處于主導地位的審美意識,主要分屬于了文學、音樂等藝術領域。某一意識歸屬于某一領域,以某一形式表現,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類所有意識類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為不穩定的因素,在特定情況下都可能突現成為主導因素。此時,該種意識的最佳表現形式就是文學藝術。換言之,文學藝術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審美意識的存在領域和表現形式,也可以成為實用意識諸種類的表現形式,還可以成為實用意識之下的個人潛意識和社會集體無意識的泄導渠道和形式。
意識形態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由包括審美意識在內的各種社會意識形式和意識因素構成的、表現在各種意識領域中的社會意識的整體面貌和樣態。按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一定社會形態中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必然決定著該社會形態中存在于各種具體社會意識形式中社會意識的性質。因此,具體的社會意識無論歸屬于什么領域和分工形式,其社會性質都要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和支配,從而產生社會意識在社會性質上的差別和劃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樣態、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種意識形式、何種意識因素只要產生并存在于某種社會形態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間接地、顯露或隱曲地體現出該種社會形態的社會性質。同時,它們會以體現社會同一性質為磁石,聚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的意識樣態。我們把這個體現一定社會形態性質的統一的、意識樣態叫做“意識形態”。
文學不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意識形態表示的不是意識的實體自身,而是意識的性質、樣態,它不是由各種具體意識自身組成的,而是由各種具體意識的社會性質組成的。它要以具體的意識、觀念為存在載體,卻不以具體的意識、觀念為自身實體的構成要素。具體說來,從社會結構劃分看,每一具體的意識即可以從水平層次上歸屬于社會心理或社會意識形式;也可以從分工形式上歸屬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學、藝術。從社會性質上劃分,每一意識都只能現實地、具體地存在于特定社會中,該社會的特定經濟形態決定著該意識同該社會全部其它意識因素一起,構成了具有特定性質的意識形態(注:參見李志宏《文學與意識形態關系討論綜述》,見吳光正《文學基本理論問題論稿》,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頁。)。
本文作者:袁源作者單位:貴州大學
苗族舞蹈《水姑娘》審美意識的嬗變
苗族舞蹈《水姑娘》中審美意識的嬗變在于其核心意象“水”的現代轉換上,它是苗族舞蹈傳統性與現代性結合的典范,從它的意蘊和形式上都有其獨特的審美性,可從中縷析出其舞蹈審美意識的嬗變。從苗族傳統舞蹈來看,由于苗族沒有文字,這樣,苗族舞蹈和其它的門類藝術一起更多地是用來記載苗族歷史的,或者說,諸如苗族舞蹈這樣的藝術,其文化功能遠遠大于其藝術的審美功能,就像苗族服飾銘刻了苗族的歷史一樣,苗族傳統舞蹈中,歷史積淀下來的文化信息遠遠大于單的純藝術審美信息。正因如此,對于這個具有苦難歷史的民族來說,其舞蹈所展現的是他們從黃河岸邊東海之濱一路走來歷盡艱辛的歷史,其審美意蘊是厚重古樸和雄壯陽剛,是他們雖悲壯卻樂觀向上、豁達勇敢的精神。苗族傳統舞蹈這種強烈的儀式性、敘事性在諸如赫章大花苗的《苗族大遷徙舞》、臺江縣的《反排木鼓舞》等之類的“三鼓一笙”舞蹈中體現得非常鮮明。但是,舞蹈《水姑娘》展現出來的卻迥異于這類傳統的苗族舞蹈,它是一幅貴州美麗的山水圖,一群苗族姑娘在水邊嬉戲玩水,曼妙的舞姿,柔美的身形,演繹著關于水的故事。從舞蹈意象來看,整個《水姑娘》舞蹈的核心意象是“水”。水的特性非常多,輕柔、透明、靈動、激蕩等。該舞大致可以劃分為三段,每一段都緊緊圍繞著以“水”為中心。第一段從一開始“叮?!诉恕比暼胛?,清脆悅耳,幽靜的環境中,幾個水一樣的苗家姑娘,以水為鏡,輕柔地撫摸著自己的面龐,眼神中充滿對水的眷戀。那清澈的河水,時而碧波起伏,時而水波連連,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意境。接著是一群苗家女子在水邊嬉戲的情景圖,舞蹈中把這群千嬌百媚的苗家少女,喻成如水般透晰晶瑩,如水般風情萬種。第二段是整個舞蹈的部分,舞蹈動作幅度大,氣勢烈,情感也最炙熱。結尾顯得十分悠閑寧靜,領舞的一個水姑娘雙手捧起一汪清水,戛然而止,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頗有“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意境,也與全舞開頭的寧靜安詳,形成一種首尾呼應的態勢,靜靜地抒發她們對水的眷戀以及熱愛。舞蹈《水姑娘》經過對水的“形”和水的“靈”的模擬,形象地描繪了水即是姑娘,姑娘即是水的審美意蘊,水與人達到了高度的契合。在舞蹈演員的選排上,她們都是青春妙曼的少女,她們身體所散發的青春氣息和她們內心豐富細膩的情感都與水的輕柔、歡快等特質達到契合。表演中,演員都是赤腳,這符合少女水中嬉戲的生活現實。從其舞蹈服飾來看,《水姑娘》借鑒了苗族傳統服飾特點:頭戴銀冠,身穿富有刺繡褶皺裙進行表演。但也對苗族服裝進行了編改,姑娘們的服飾是十分精致,它不同于以往的苗族頭飾,使用銀飾煉成的花環,藍綠色的衣裙映襯著她們的秀美,表現了她們如水般的特點。這類服裝款式將古代傳統與現代風格相結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比如將裙擺拉長了許多,其效果是突出了少女們身材的修長,更切合《水姑娘》的內蘊要求。在燈光安排上,舞臺燈光布景也是非常唯美的,一開始的藍色底調映襯著景色的幽靜,部分的紅光推動激烈的氛圍,結尾部分的藍光又“嘀嗒,嘀嗒……”隨著一聲一聲的水滴敲在地面的發出的聲響,一群水姑娘活躍在舞臺上,豐富多彩的造型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美的感受,舞蹈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整個舞蹈調子為藍色,這是水的顏色,使舞蹈更有浪漫與幻想色彩,配合現代舞臺技術,舞蹈將少女們的表演與屏幕的背景結合起來,制造了視聽交融、現實與藝術交替的現場感。從音樂和伴奏樂器來看,伴樂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音樂是有起伏的,剛開始流淌著山水的聲音,接著是優美的笛聲和鏗鏘的鼓聲、苗語也漸漸進入,體現出苗族的風情。鼓是苗族舞蹈的典型器樂,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愛的樂器,其音質雄渾深厚,銳耳圓潤,傳聲甚遠。鼓樂的結合增添了《水姑娘》舞蹈的魅力。這些都是苗族舞蹈審美意識的原生態體現。從舞蹈動作來看,《水姑娘》有自己的藝術風格,由于它植根在苗族民間舞蹈的深厚土壤里,保留了苗族舞蹈傳統藝術語言和手法,同時又借鑒了新的民族舞蹈藝術的語言和手法,創作出新穎的舞蹈語言和別致的藝術手法。特別是肩部、腰部、胯部的婀娜表演,精巧別致地塑造一個個美麗的形象。姑娘們借助了整個身體剛柔結合的舞姿對水的的模仿。舞蹈截取了幾個典型的關于水的動作:掬水而吸(彎腰雙手捧起溪水,立身而飲)、劃撥流水(立于溪邊,用手在水中劃動)、互打水仗(少女們動作激烈地互相潑水嬉戲)等。水的特征莫過于千變萬化。整個舞蹈中的動作更多地是在表演關于水的各種意境:泉水叮咚滴落、流水輕緩而過、浪花沖擊碰撞、瀑布沖瀉而下等等?!端媚铩吠癸@了水的這一特征,通過隊型和動作模擬出水的形態,而姑娘的心則細膩地模擬出水的靈性。這群“水姑娘”仿佛就是一群水的精靈,肩步和腰部的律動清脆得就像那滴滴清泉;上半身配以手臂的擺布擺動就像是水的流動;既表現細水長流的溫柔嫵媚,亦有波瀾澎湃的瀟灑鼓舞感動。在舞蹈的階段整個舞蹈增強了張力度和表現度,姑娘們隨著木鼓鼓點,以頭、手、腳的大幅度擺動隨著鼓點變化而變化,像中間部分姑娘們圍成一圈,上身強烈顫動,手拉手圍成圈,一個個依次身體由上往下地起伏,美輪美奐。動作粗獷豪放,灑脫和諧,瀟灑剛勁,激越豪邁,熱情奔放,表現了苗家姑娘水一般旺盛生命力。整個舞蹈唯獨沒有過去歷史遷徙中渡過黃河長江時那種災難性的洪水,正是這樣,舞蹈《水姑娘》才不是一部悲壯苦難的史詩,而是一首關于少女與水的抒情詩,是一幅現代山水畫,是人融于自然的山水畫。意象的變遷就是歷史的變遷。在《水姑娘》中,舞蹈所描繪的審美意象變化了。在苗族傳統舞蹈中,關于祖先記憶的意象更多,諸如楓樹、蝴蝶媽媽等。苗族遷徙到貴州花溪這類的地方后,逐漸“水化”了,被這個地方美麗的山水所陶醉,那些苦難的歷史意識減少了。大體來說,北方氐羌系統的民族或游牧性民族,他們更崇拜雄壯剛烈的事物,諸如對狼、鷹、虎的崇拜。在與彝族火把節上的舞蹈相對比,我們就能更加明顯地感受到“水”意象的柔美?;鹁哂腥紵膭偭?、熾熱、粗野、豪放等傾向于陽剛一面的品格,它具有游牧民族逐草而居的不穩定,火把節上的舞蹈就是彝族人火的性格的體現,它燃燒一切,富于攻擊性,具有黑夜帶來的神秘性和獰厲性。這種性格又與他們的虎崇拜相吻合,虎的威猛雄壯讓人畏懼。相反,南方系統的民族更多的是傾向于水的性格,比如傣族潑水節、布依族擇水而居等。《水姑娘》的表演既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又借鑒了東方其他民族舞蹈的語言和手法,創造出新穎的舞蹈語言和別致的藝術手法,精巧別致地塑造了一個個美麗的水姑娘形象。苗族遷徙到貴州的山山水水間,逐漸有了一些水的性格,這是苗族舞蹈審美意識嬗變性在現代舞蹈《水姑娘》中的體現,它不是過于側重去敘述這個民族多災多難的過去,略去過重的歷史厚重的呈現;它之所以優美是著眼于現在,憧憬著未來。
《水姑娘》改編的啟示和意義
它既有苗族民間生活的氣息又有新銳的藝術語言,展示了嶄新的舞蹈風格。正如編導靳苗苗說,“水本身是舞蹈很好的編創題材,改名為《水姑娘》參加荷花獎的比賽,是想更廣義地表現貴州山水文化?!薄端媚铩吩佻F了當下苗族人民生活的現狀,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護和傳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世界性課題。我們說民族舞蹈文化不能全然拋開原來的“汁”,也不能完全沒有原來的“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又不可能不注入新鮮的“汁”,也不可能不產生新鮮的“味”。事實證明,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形成新汁新味,更適合時代的需要,因而更富生命力。一切優良傳統總是與時代要求相結合才能生存和發展。如果優良傳統排斥時代要求,苗族舞蹈就不會如此豐富多彩,都是不斷與時俱進創造出來的。苗舞《水姑娘》其魅力性和特殊性就在于沒有一味地追求情感的表達而將民族性的、原生態內涵過多的解構和重構,更沒有過多地加入現代舞元素而忽略民族特征,不但保留了民族性的代表動作語匯,同時也將對水、對家鄉的熱愛表達得淋漓盡致,時刻向觀眾傳達“我愿化作那一汪清水”的深切情感。通過對《水姑娘》的個案分析,既探究其苗族舞蹈原生態的“意味”,又可深入地把握其舞蹈的現代特征和變化,更可為原生態民族舞蹈文化應對全球化沖擊,發展自我提供參照的依據,有利于對苗族舞蹈的保護和發展,進而對苗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對姿態美的認識
為了能夠更好的展開姿態美的培養練習,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到什么是姿態美。告知學生姿態美的練習并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除了需要長期的練習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去認識美、欣賞美、領悟美。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播放視頻等方式加強學生對姿態美的直觀認識,同時一起找出美的所在,然后再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差距,領悟姿態美的培養關鍵。同時,在教授的過程中,要充分注意與學生交流,加強學生對姿態美的理解。例如,在進行動作上的教學時,學生在進行單腳轉體360°的練習時,部分學生總是轉不夠度數,其轉的也不夠優美,此時教師告知學生之所以會轉的不夠是因為教育地面的接觸面積太大,太大的接觸面積其摩擦力也越大,所以就導致了轉的不夠,這樣一來學生在練習轉體的過程中就知道應該縮小接觸面積,其旋轉的姿態也會更美。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審美觀,然后再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
2、加強身體素質進行姿態美的準備
練習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夠保證現代藝術體操的動作姿態美。特別是現代藝術體裁,不僅要求學生需要一定的身體力量,還需要一定的素質。否則就難以較好的控制身體完成動作,就更別提培養姿態美了。特別是身體的柔韌度方面,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著重加強。例如,某教師為了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日常的練習中都會加入部分瑜伽的動作,在課程練習中都會花費一定時間要求學生全部進行體前屈、體后屈的練習。同時為了能夠加強學生的肌肉力量與腰腹肌力量,教師通常要求學生進行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的聯系,于此同時教師再一旁糾正學生的正確性與優美度。最后,在完成整個練習之后利用瑜伽的體式放松肌肉、調整肌肉線條。通過這種方面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加強其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姿態美。
3、培養審美意識加強姿態美的培養
在現代藝術體操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也十分重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通過具體的動作將內在的精神和正確的姿態美表現出來,因此進行審美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同時教師應該通過示范性動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姿態美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從而產生一定的審美意識。另外教師再講解給學生加強對動作含義的理解,將培養姿態美的意識與動作的表現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進行審美意識的培養過程中,同時也從基礎性動作開始加強學生對姿態美的練習,首先從基本的站立開始,通過不同的站立姿勢讓學生了解那種站立的姿勢是具有姿態美的,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沒,同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素質高低選擇音樂,告知學生在進行動作表現時需要充分的與音樂的節奏結合,此時教師一邊講解一邊進行示范性動作,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另外,教師在進行示范性動作時,同時結合講解告訴學生這個動作應該達到一個怎樣的形體要求與該動作的具體含義,通過這種邊講解邊示范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培養姿態美的意識的同時加強其動作表現力。教師要求某學生進行動作的展示,同時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在表現動作時的運動路線、方向、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練習在保證動作規范的基礎上使得動作具有姿態美。
二、結語
關鍵詞:;美感;史前;藝術
一、從動物的到人類的美感
“美”是隨著“人”同時出現的歷史范疇,在人類產生以前,自然界無所謂美;在人類出現之后,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也無法欣賞人類所創造的美。美的創造和美的欣賞都是人類的特權,是社會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講,能否創造美和欣賞美,也是區分人與動物的標志之一。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問題在于,人本身就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人類的這種超生物的精神享受又必然是從動物性的中逐漸脫胎而來的。過去,我們一般只是強調二者之間的差別,而往往忽視了它們之間的聯系,從而把人與動物、人類的歷史與自然的歷史決然地割裂開來,這其實并不符合辯證法關于普遍聯系的思維方式。事實上,正像人不同于動物卻又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一樣,人類的歷史不同于自然的歷史卻又是從自然的歷史發展而來的。說到底,人類進化的起點恰恰是自然進化的終點。用這種觀點來分析問題,我們一方面必須分清人類的美感與動物性之間所存在的原則性差異,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類的美感恰恰是從動物性中演變、發展、升華的歷史結果。
動物性與個體和族類的生存欲望密切相關,前者表現為“食”,后者表現為“性”??梢韵胂螅绻麤]有“食”的欲望,人的個體生命就無法延續;如果沒有“性”的欲望,人的群體生命就無法繁衍。從目的論角度上講,大自然要想使人類生存與繁衍下去,就必須賦予其“食”與“性”;從進化論的角度上講,那些并不具備這些的動物或許曾經存在過,但恰恰是因為沒有“食”與“性”的欲望而自行滅絕了?;蛟S,動物性本身就是多層次的,其中甚至可能潛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科學因素”。例如,人在“吃飽”的前提下何以會生出“吃好”的欲望呢?人對不同“美味”的欲求是否恰恰符合了營養多樣化的需要呢?又如,人在與異性“”的前提下何以會產生“擇偶”的欲望呢?人對不同“美色”的欲求是否恰恰符合了繁殖合理化的需求呢?例如,有人就曾經指出,選美活動中女性的“三圍”指數,恰恰是最易受孕者的體形指標。
在原始的人類那里,最初的食、性活動還只是為了滿足遺傳學意義上的生物本能,然
而隨著勞動生產和社會實踐的出現,這些動物性本能漸漸演化為精神性享受:食不僅僅是為了果腹,而且是一種美味;性不僅僅是為了,而且是一種愛情。當然了,這種由動物性到人類美感的演進過程是漫長的、曲折的,難以量化分析的,然而我們仍然可以從一種宏觀的尺度上加以把握。
“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認為,早在動物進化成人以前,就已經具備了對美的愛好與欣賞能力。而且這種愛好最為集中地表現為擇偶時的“選美”活動中,即能領略異性的色相之美?!爱斘覀兛吹揭恢恍埒B在雌鳥面前展示它的色相俱美的羽毛而惟恐有所遺漏的時候,而同時,在不具備這些色相的其它鳥類便不進行這一類表演,我們實在無法懷疑,這一種的雌鳥是對雄鳥的美好有所心領神會的,……如果雌鳥全無鑒賞能力,無從領悟雄鳥的美色、盛裝、清音、雅曲,則后者在展示或演奏中所花費的實際勞動與情緒上的緊張豈不成為無的放矢,盡付東流?而這是無論如何難于承認的?!盵1](P136)在這里,達爾文顯然是將動物性的與人類的美感混為一談了。動物只是按照遺傳基因所決定的行為模式對某種聲、光、色、相做出積極或消極地生理反應,而不可能具有超出這一范圍的精神愉悅。用馬克思的話來說,“一個物種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種的生活活動方式,而人的物種的特性就在于他的生活是自由的、有意識的?!盵2](P5)雌鳥只能“欣賞”雄鳥的羽毛,但卻無法欣賞野獸的皮毛,這與人類的審美活動顯然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因此,達爾文的觀點便十分自然地受到了許多美學工作者的反對。
問題在于,我們能否在批判達爾文的同時在其所列舉的事例中獲得某種有益的啟示呢?也就是說,我們能否在明確動物性不同于人類美感的同時又發現動物間的兩性吸引潛藏著某種類似于審美的形式要素呢?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西方最早的藝術作品是雕塑,它們的出現甚至比壁畫還要早。而被絕大多數學者推測為最早的雕塑作品,是法國洛塞爾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又稱“洛塞爾的維納斯”,它是雕刻在一塊石板上的少女浮雕。除此之外,歐洲的許多地方也都出土了一些女性裸像。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就是對肉體性特征的過分夸張,其中以奧地利出土的“溫林多府的維納斯”最為著名。它高約4英吋,由石灰石雕刻而成,其面部不顯,四肢萎縮,而特大其乳、腹、臀、陰等與生殖有關的部分;與此同時,頭發則被雕刻成精細的波浪紋,據推測可能是當是婦女的時髦發式。對于這些最早的藝術品,我們很難弄清楚當時作者的創作動機主要是出于性的考慮還是美的需求:如果說那碩大的容易使我們接受前一種答案,那么其精致的發型則容易使我們得出后一種結論。無論如何,這是一種過渡形態,即由動物性向人類美感演進的中介點。由此往前,我們只能看到達爾文所發現的伴隨著動物的形式愉悅;由此往后,我們則可以看到藝術家所創造的清除了肉體需求的精神產品。當我們走進盧浮宮,面對著那純潔無暇、靜穆典雅的“米羅的維納斯”的時候,我們是否會考慮到,她的前身竟是那豐乳肥臀、富于性感的“溫林多府的維納斯”呢?
“維納斯”是古羅馬人對女愛神的叫法,相當于古希臘的“阿佛洛狄忒”。關于她的出身有兩種傳說:一說最初天神為兒子所殺,尸首被砍碎而投入海中,海里便泛起一片白浪,變成了阿佛洛狄忒;另一說是荷馬史詩所采用的,認為她是天神宙斯和他的親生女兒狄俄涅配合所生的。根據這兩種傳說,有人認為愛神也分凡俗的與高尚的兩種:“凡俗女愛神引起的愛情確實也是人世的,凡俗的,不分皂白地實現它的目的,這種愛情僅限于下等人。它的對象可以是年輕人,也可以是女人;它所眷戀的是肉體而不是心靈;最后,它只選擇最愚蠢的對象,因為它只貪求達到目的,不管達到目的的方式美丑?!盵3](P225-226)反之,“為了品德去眷戀一個情人,總是一件很美的事。這種愛情是天上阿佛羅狄忒所感發的,本身也就是屬于天上的,對于國家和個人都非常寶貴,因為它在情人和愛人的心里激起砥礪品德的熱情。此外一切愛情都起于人世阿佛洛狄忒,都是凡俗的。”[3](P231)由此可見,所謂“凡俗女愛神”和“高尚女愛神”、“人世阿佛洛狄忒”和“天上阿佛洛狄忒”,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動物性的、肉體的吸引,一種是人性的、精神戀愛。前者是動物性的,后者是人類的美感。盡管二者根植于同一種原始的生存本能,但其所達到的歷史水準、所具備的社會內容卻是完全不同的。
與“洛塞爾的維納斯”和“溫林多府的維納斯”相類似,中國距今約5500年的大地灣遺址和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中也曾發現了古代女性的造像,前者是將人頭作為陶器的瓶頸而將身體作為陶器的腹部,后者則是體態各異的女性泥塑。從藝術的水準上說,前者也像“溫林多府的維納斯”一樣,有著頭發的修飾;從性別特征上看,后者也像“溫林多府的維納斯”一樣,突出其肉感成分。兩相對照便不難看出,這其中既有動物的,又有人類的美感。
如上所述,人的動物性,不僅包括,而且包括食欲。后者又是怎樣升華為美感的呢?許慎云:“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4](卷四)對于原始的游牧民族來講,羊是其生活的重要來源。羊肉好吃,羊奶好喝,故“羊在六畜主給膳也”,故羊大為美。這里的“美”顯然尚未脫離人的生理,只不過這里的不是“性”,而是“食”;不與族類的繁衍為基礎,而以個體的生存為前提。所以許慎又說:“甘,美也。從口含一?!盵4](卷五)在原始的人那里,“美”與“甘”是一回事,都是味道好吃的意思。許慎的解釋絕非望文生義,因為在先秦典籍中,我們常??梢钥吹綄ⅰ拔丁?、“聲”、“色”與“美”聯系起來的說法。例如,“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聲而聲樂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婦女莫眾焉……”[5](王霸)直至漢魏以后的許多思想家,如鍾榮、皎然、司空圖等,還常常用“滋味”的好壞來形容藝術作品的美學性質。正像李澤厚、劉綱紀所指出的那樣,“我國古代文獻的記載說明,最初所謂的‘美’,在不與‘善’相混的情況下,是專指味、聲、色而言的。這對于了解我國古代美學思想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從人類審美意識的歷史發展來看,最初對與實用功利和道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聲、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適分不開的。其中,味覺的在后世雖然不再被歸入嚴格意義的美感之內,但在開始時卻同人類審美意識的發展密切相關。[6](P79)
其事,我們不僅可以從漢語的辭源學角度來發現“食”之與人類早期美感活動之間的密切聯系,而且可以從西語中找到同樣的證據。英文中的“taste”與德文中的“geschmak”,都同時具有審美、鑒賞和口味、味道的含義。由此可見,人類早期美感的發生,在“食”、“性”這兩大渠道上大致是相同的,即都是由動物性這一共同的生理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二、從內容的占有到形式的玩味
無論是“溫多林府的維納斯”還是紅山文化的“女神造像”,都很難說是為純粹審美的目的而創造的。因此,學術界對它們的看法尚存有這樣那樣的異議。但是,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紋飾是出于審美的目的而繪制的,這一點已基本形成共識。達成共識的理由是,這些文飾不具有實用的價值,也看不出有什么功利目的。實際上,如果我們從這些抽象文飾的背后去探討其原初的內容時,我們也會發現與“食”、“性”之間的曲折聯系。
首先,這些文飾大都被刻畫在陶器上,而這些陶器恰恰是古人用于飲食的器皿。以西安半坡出土的50多萬件陶器、陶片為例,僅陶罐的樣式就有23種類型和45種樣式,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對烹煮燒烤的多種講究,怎么會有如此細致的器皿分工呢?如此說來,作為由“吃飽”到“吃好”再到“吃美”的延伸,用于欣賞的圖案最初出現在用于飲食的器皿上,便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次,這些文飾中的具象內容大多是可食的對象,如魚、蛙、鳥之類。不難想象,我們的古人在用陶制器皿烹煮了這些漁獵而來的食物之后,含著滿口的余香而將這些吃過的獵物仔仔細細地描繪在陶器上,無非是為了將這些美好的感受永久地保存下來罷了。但是,在這一保存的過程中,人們漸漸有了遠離味覺的視覺獲得,有了形式美的理解和把握。當然了,對于這些魚、蛙、鳥的具體作用,學術界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就從《詩經.商頌.玄鳥》之“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詩句中獲得靈感,認為魚、蛙、鳥這些產子、產卵的動物符合了上古人類關于卵育生命的生殖意象,因而才被繪制的陶器上的?!霸谝恍┲匾钠魑锷媳M情刻劃上生殖力旺盛的魚、蛙、鳥,你很難具體分出他們這是在祈禱粟黍稻谷的豐收、漁獵養殖物的收獲還是人丁的興旺,這原本都是他們的希望;而且,在他們的物我交感觀念中,這些刻劃也可以用于促進各種增殖的作用?!盵7](P34)如果這種假設能夠成立的話,那么這些“作品”的內容當與“性”有關,同樣是原始的延伸與升華。
最后,無論是起于“食”的誘導,還是“性”的誘惑,早期人類在這些具體對象的描摹著中漸漸從內容的占有演變為形式的玩味,從而有了抽象的文飾。關于仰韶的彩陶,最為迷人的部分當不是其具象的圖案,而是其繪飾在陶體上的直線、曲線、水紋線,以及三角形、漩渦形、鋸齒形等千姿百態的抽象圖案。對于這些圖案的產生,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猜測。一種意見認為,這種抽象的圖案先于具象的圖案,它的產生與陶器的發現有關??梢栽O想,在發明陶器以前,人們只能用泥土塑成壇壇罐罐。但由于泥土過于松軟,所以人們便在編織好的籮筐上面抹上一層泥土,使其容易定形。不知過去了多少年,一次偶然的火災將這樣的泥坯燒成了陶器,而泥土外面的籮筐則變成了附在陶器上面的文飾。后來,人們不但學會了自己燒制陶器,而且也開始將這種抽象的文飾自覺地繪制在陶器的表面。而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這種抽象的圖案晚于具象的圖案,它是在具象的圖案不斷簡化、不斷省略的過程中脫胎而來的,這就是李澤厚所說的“有意味的形式”。[8]由于李先生借用了考古學中的圖像分析方法,將魚紋、蛙紋、鳥紋的圖案演變過程以直觀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呈現出來,因而已獲得了不少學者的贊許。更為重要的是,李先生的這種解釋不僅與人類先具象、再抽象的認識過程相一致,而且有助于佐證其著名的審美“積淀說”。按照這一理論,先民們先是抱著直接的功利目的將魚、蛙、鳥類的圖形盡可能逼真地描繪在陶器上;久而久之,這種最初的功利活動漸漸變成了裝飾的需求;而為了裝飾的便捷,人們便將具象的圖案漸漸簡化為抽象的文飾。當人們可以用審美的眼光來玩味這種抽象圖案的時候,其“形式”被后的“意味”隱然存在:那便是由“積淀”而成的美感。
無論李澤厚先生的解釋是否正確,這種從內容的占有到形式的玩味的“積淀”過程,確乎符合著審美意識發展的演變規律。它也是人類能夠超越自身的物種局限,從而自由地欣賞萬物的基本條件。對此,我們也可以在由“食”而“美”的發展中見出?!蹲髠鳌分杏涊d了晏子這樣一段有關“和”、“同”之異的話:“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曇嗳缥?,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9](P333)這種對于“和”的認識,也許最初是從飲食中感受到的,因為任何單一滋味的食物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我們味覺系統的需要。要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美味佳肴,就必須將酸甜咸辣等各種調料配合在一起,使其產生一種“和”的效果,以避免“同”的單調。這種經驗后來又在金屬的冶煉、器樂的演奏,乃至政策的實施中得到了推廣與印證,因而具有了普遍的意義。從“和如羹”到“聲亦如味”,這期間或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當以和為貴的審美理想產生之后,人們便不僅可以用這樣的標準來鑒賞美食、美味,而且可以欣賞美聲、美色,即不僅可以用味覺來鑒賞人類的食物,而且可以用聽覺和視覺來欣賞與我們的營養需求毫無關系的任何對象了。這種在主體方面超出自身的物種局限,在客體方面超出對象的功利內容,以“情感”來把握“形式”的活動,正是美感不同于的關鍵所在。
三、從感官的愉悅到精神的追求
從感官的愉悅到精神的需求,顯示出人類的審美實踐已經從原有的生理活動進入到了社會歷史領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審美活動一旦脫離了生物性,就可以獲得獨立自由的發展。恰恰相反,在產生力相當落后的上古社會里,人類的審美活動常常只不過是宗教和倫理活動的附屬品罷了。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柏拉圖有關審美教育的途徑:“第一步應從只愛某一個美形體開始”,“第二步他就應該學會了解此一形體或彼一形體的美與一切其他形體的美是共通的。這就是要在許多個別美形體中見出形體美的形式”,再進一步就要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可珍貴”,如此進步,由“行為和制度的美”到“各種知識的美”,最終達到理念世界的最高形態,“這種美是永恒的,無始無終,不生不死,不增不減的”。[3](P271~272)在這種不斷地抽象、不斷上升的過程中,審美活動不僅離開了其最初的生理基礎,而且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顯然,這種具有禁欲主義色彩的“理念”世界,為西方人的審美活動在中世紀倒向神學的懷抱鋪平了道路。
與西方的審美走向大致同步,在擺脫了單純的生理之后,中國古代的審美活動也有著向宗教和倫理活動相傾斜的歷史階段。如果說,仰韶彩陶中的文飾有無宗教內容的問題尚存有爭議的話,那么良渚的玉器和殷商的青銅器上面的文飾顯然已經超出了感官愉悅的欣賞領域。當然了,對于良渚玉琮上猙獰的人面獸紋和殷商銅器上恐怖的饕餮圖案,不同學者仍有不同的解釋。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在進入父系社會的權力角逐中,人類的審美活動中被注入了一種更為復雜、更為強悍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本我”的生理基礎,而是來自“超我”的社會觀念。按照一些學者的分析,那種似虎非虎、似羊非羊、似牛非牛的饕餮文飾的原型是一種代表圖騰的夔紋,即甲骨文中記載的“高祖夔”。[7](P128)由此可以推斷,與西方通過“理念”之類的超驗對象而指向彼岸世界的宗教崇拜不同,中國古代的審美和崇拜對象是一種“祖”、“神”一體化的精神寄托。這其中既有超驗的宗教色彩,又有經驗的血緣成分。而到了周代以后,前者的因素被逐漸淡化,后者的成分被不斷地加強,從而審美活動便從宗教的懷抱中解脫出來,而成為倫理的附庸。這也正是前面所引晏子之語將“和”、“同”問題歸于心理——政治問題的原因所在。在《國語》中,史伯也有一段關于“和”“同”之辨的話:“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出千品,具萬方,計億事,材兆物,收經入,行姟極。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周訓而能用之,和樂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異姓,求財于有方,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務和同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與剸同,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10](p516)
至此,我們似乎可以看出,盡管中國與西方人的審美意識最初都是從“食”、“性”之類的生理中升華出來的,但是由于“宗法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不同性質,致使二者相當長的時間內有著不同的依附對象。只有到了近代以后,西方人的審美意識才真正從的懷抱中掙脫出來,中國人的審美意識才漸漸從宗法倫理的籠罩下突圍出去,向著獨立的精神享受而自由發展。
參考文獻:
[1]達爾文.人類的由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美學[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期.
[3]柏拉圖.文藝對話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4]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78.
[5]荀況.荀子新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6]李澤厚、劉剛紀.中國美學史:第一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7]廖群.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卷[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8]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這時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完成,這一時期的特點是重工業的迅速崛起、現代科學技術廣泛傳播與發展。電力、金屬、化學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傳統藝術中的再現和模仿產生了現代主義的特征,人們的審美意識和設計理念再一次的發生了轉變,建筑業首次把鐵用在了房屋結構上。這一時期的審美仍然沒有脫離權勢、財富、地位的象征要求,復古思潮仍是社會審美的主流。但是新技術的進步無法阻擋,傳統審美意識收到了極大的沖擊,新銳藝術家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對后世的設計理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典美學迎來了最后的輝煌,隨著舊形而上學的衰落,藝術領域的審美也發生了裂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走上了對立的道路,現實主義向自然主義發展,而浪漫主義進行了極端化的唯美主義蛻變。自然主義講求的是從物體和現象出發,給人一種感受事物本質情懷和開放本性的表達,是一種拋卻了審美的審美。唯美主義則是純粹的觀念,展現了對藝術的崇拜,是一種為了藝術而藝術的理念,主張形式就是內容。這一時期追求自然和紋樣的哥特式風格大為興起,講求簡單、樸素和實用功能,反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鋪張、奢華,在平面裝飾設計上,采用了卷草、花卉、鳥類等大自然主題作為裝飾的母題。但是這一時期的設計理念仍然沒有觸摸到現代設計的主要問題,即在工業化的基礎上,生產符合現代審美理念的產品。
二、二戰時期的審美一室內設計
這一時期戰爭對于室內設計的影響十分巨大,藝術設計的中心有歐洲轉向了美國。ArtDeco產生并興起,成為了20世紀最成功的裝飾風格。ArtDeco的風格是現代主義藝術風格誕生的一個過度形態,具有豐富的色彩和奢華的材料,以及商業化的藝術,包容性十分的強。這一時期是一個傳統生活方式再也無法維持下去的時期,人類社會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藝術家開始改變審美觀念和生活模式來適應工業化的需求。所以這一時期的審美觀念很難統一,因為每個人都在探索現代社會的風格,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同樣,這一時期的審美理念也最終走向統一,在不同風格藝術創作的情況下,心理真實、否定內容對形勢有決定作用的理念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特征。室內設計的現代化特征愈加明顯,首先,功能主義原則得到了體現,對于室內設計的本質和功能進行了再定義與明確,代表流派是美國的芝加哥流派;其次,隨著人們對于世界認識的深入,空間、時間這一概念被提了出來,審美不在限制于特定對象的參照,而是有了生命力的流動,展現了時間的流動性;
三、二戰后的審美與室內設計
這一時期,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消費主義和大眾審美的興起。這一階段,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經濟的發展,大眾的審美理念得到了宣泄,對精英主義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文化產品日益的商業化,消費者欲求成為了這一時期的審美主導。但是,消費者始終處于被領導的地位,思想受到設計風格和“時尚”的左右。這一時期,產生了對整個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波普文化。波普文化反對現代主義無視群眾的精英藝術,把美學、藝術、設計帶入了現實生活,發揮各種生活元素的作用。第二階段,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樣化的審美需求不斷被挖掘,人們逐漸認識到其他非西方文化的巨大價值,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重新成為了設計師的參考因素。室內設計的風格出現了結構主義、后現代主義、地域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的理念。室內空間的設計上,多層次的空間組織方法和多元化的空間結構被人們所重視,在手法上運用了延伸、過度、包容、滲透等多種形式,應在多層空間的效果。室內裝飾上,色彩、采光、藝術形態、裝飾界面等更加的重視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意識,進行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的多重融合。這一時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設計中有了大量的體現,設計師更加的注重細節與整體環境的協調。小到插座、大到墻壁都體現了美感和實用主義,同時運用隱喻和象征的手法把文化符號內化進空間環境。
四、結語
按照中國語言文學教學課程的審美對象、學生主體的性質與特點,教師能夠通過精心構造符合當代學生需求的審美教學情境,在根本上對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行為、審美情感進行深入地熏陶,從而為進一步地培養出良好的審美觀念而提供健康的教學環境。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具有最大化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強制地停留在某一空間,所以教師要行之有效地培養中國語言文學審美意識就務必要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美。例如教師在講解“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這兩句詩時,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工作來為學生展現這一極為現實的情景,而后再要求學生依據該詩句所展現的場景來探討出該詩句是否含有另外含義。杜甫利用“啄余鸚鵡粒”以及“棲老鳳凰枝”來形容一幅較為寧靜、美好、和諧、穩定的畫面,其運用這些詞語不但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身懷念故鄉的濃厚感情,而且還在根本上體現出過往繁榮富強的唐朝盛世時期已經難以復返的事實。一般而言,中國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要構建創新、豐富、有趣的情景,就需要靈活地應用各種方式與途徑,在系統上、整體上調動起學生參與審美項目的積極性與熱情,最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下感悟美、享受美、傳播美。
二、靈活應用教材內在美點是培養中國語言文學審美意識的前提條件
對于中國語言文學教學任務而言,教師若僅僅講解語言特征、語法應用等內容,就難以顯示出歷史悠久的中國語言文學的精華與魅力,難以從獨特視角來深入剖析語言美,所以教師在講解語言特點期間可以結合教材情境、內容氛圍、情感線路等方面,協助學生察覺教材當中的內在美點,從整體上尋找出課文語言文學的審美情懷,讓學生不但感受到美的存在與特征,并能夠深深地體會到美所具備的獨特情操,最終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行為、審美情感有效地融合一起,將當代中國語言文學課程審美教育工作貫切落實,使其不再停留于“表面功夫”上。例如《綠》這篇課文,其主要通過闡述梅雨潭閃閃綠色的魅力來將課文主旨上升到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層次上,若作者從一開始就贊美自然、歌頌祖國,就會使得文章變得無趣空泛,難以激發學生學習中國語言文學的熱情,為此教師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作者要利用綠色來贊美祖國呢?為什么不用五彩繽紛的色彩呢?眾所周知,綠色在意義上代表著和平、安靜、青春,而作者盡情描述這一大片綠色則主要能夠反映出其渴望寧靜穩定的生活,同時結合作者寫作當時的社會環境———正值軍閥混戰的嚴重階段,也由此可以看得出作者缺少必要的戰斗勇氣。在中國語言文學教學當中落實審美意識培養工作,就是想引導學生在感受、體會、享受、掌握、傳播美之后,更進一步地剖析研究其所涉及的內在意義與實質價值,最終撥動當代教學主體的心靈琴弦,從而使廣大學生的感性與理性兩方面相互融合、相互聯系,全面提升他們自身的審美能力。
三、充分打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培養中國語言文學審美意識的重要通道
眾所周知,中國語言文學的藝術美不是藍天白云,微微抬頭就能見之;不是林蔭綠道,輕輕步入就能感之;也不是充沛空氣,舉手投足就能碰之。其一般會隱藏于語言藝術當中最為深層、最為復雜、最為寬廣的空間當中,當然也會存在于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意境當中,可是教師應當如何引導學生去挖掘自身潛在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何協助學生將最大限度的潛力化作為最優化的審美想象呢?在中國語言文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語言文學與學生主體間構筑起能夠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審美關系,為廣大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審美意識培養通道。上述所提到的通道其實是指藝術形象,這一藝術形象包含著無數藝術美,只有將形象以及美有效地結合起來,方能夠更有效地展現出中國語言文學教學的藝術特點,方能夠更深入地掌握語言文學的審美趣味。例如“春山綠平野,夕陽紅半山”這一對佳聯,教師則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對聯句面意思來描繪出大致的畫面,而學生通過描繪過程中紅綠的對比,來發現到該對聯所反映的畫面顏色鮮明、自然生動、印象深刻,并且這對對聯在語言結構層面上屬于對偶句,能夠體現出中國語言文化和傳統民族文化之間所存在的促進關系。由此可見學生充分打開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培養自身良好審美意識的關鍵前提,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也是推動當代中國語言文學教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此廣大教師應當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務必要著重關注與重視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四、有效結合語言文學的審美主題與內在美點是培養中國語言文學審美意識的核心平臺
開展中國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意識培養工作,務必要激發起學生對語言文學的積極性、自由性、質疑性等情感,唯有如此,方可以從根本上發掘學生語言文學審美能力,調動學生語言文學審美情感,落實學生語言文學審美體驗。為了在最大限度調動起學生參與審美意識培養工作的積極性與熱情,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結合起語言文學審美主題與內在美點,從而為廣大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審美意識培養通道。首先,對于語言文學審美主題,教師應當按照教材內容的審美特質,由不同的視角或者層面來清晰地指出審美主題,引導學生立足于審美體驗的前提下,科學有效地開展自由式的語言文學鑒賞工作。眾所周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位學生對中國語言文學的鑒賞體會、所思所想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針對學生而開展的審美意識培養工作則不應當局限于某一特定區域或者范圍,應當盡量讓學生陶醉于自身無限的想象當中,從而實現無邊界的語言文學審美目的。再者,對于培養中國語言文學審美意識而言,準確尋找出語言文學的內在美點是重中之重,一旦尋找失敗,則難以實現全面化的審美教育目標。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尋找、了解、研究語言文學內在美點,教師應當從知識的多方面著手,通過縱向與橫向的相互對比或者頭腦風暴等思維鍛煉模式,科學恰當地增強當代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適當地為學生展現每個人對于美的界限,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與辨別真假、善惡、美丑、好壞等事物。
五、結語
關鍵詞:設計教育審美意識設計素養
現代設計教育是21世紀的高智能與高情感的雙軌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設計思維能力,加強對他們的審美意識、個人品格及情感的教育,設計作品直接體現了設計師對美的理解和趣味導向,反映了設計師的綜合藝術修養。所以在設計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使學生掌握美學原理、美學規律和美的造型能力外,審美意識素質和藝術品位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其中除了一定的直接灌輸教育以外,還需要進行潛移默化的藝術影響和熏陶。
作為一個未來的設計師及真正的設計創造主體,必須具有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因為意識總是在控制著我們的思維能力,而人的思維是由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組成的。不論是藝術創作,還是文學創作,都要運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我們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在借助于科學理論去發揮邏輯思維的同時,還要借助于藝術發展形象思維,只有文理滲透才有利于開拓新路,換句話說,只有打破學科界限,才能培養出綜合型人才。眾所周知,達·芬奇不僅在繪畫方面有驚人的成就,他在數學、力學、工程學方面也有重大貢獻。包羅丁是著名的化學家,他又是一位聞名的作曲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部文理滲透的巨著,作者如果沒有文理兩方面的知識,就寫不出這部巨作。因此在培養高校創新型的設計人才理念上,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意義重大。
一、審美構筑設計意識
只有具有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觀的設計師,才能成為一個有社會價值的設計師。有人曾研究,這主要經歷在第一階段,這階段是構筑設計審美意識的重要階段,基礎打好了,對學生未來的設計之路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審美培養設計興趣
盧梭曾說:只要有熱心和才能,就能養成一種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在進行設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首先,加強對本專業的鑒賞力,提高學生的眼力,比如,結合正在進行的專業課程,收集大量的資料,通過多媒體教學,對優秀作品進行賞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精心安排學生作業內容,有意訂做一些與其他藝術門類有關的題目。如設計與音樂:1.平面構成作業安排,將輕音樂的基本元素加以重新組合,在平面的紙上,利用視覺造型的基本元素點、線、面進行編排,去尋找音樂的新感受和表現方法,將聽覺藝術轉換為視覺藝術傳達出來;2.在色彩構成課的作業里,選出不同國家、不同風格、不同樂器的樂曲,要求學生們通過對樂曲、樂章的情感把握,用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通過平面的視覺準確傳達出來。在其間,專門安排時間賞析當代藝術與設計中關于音樂的抽象性形成的理論及影響,還有其代表人物(克利和康定斯基)及作品特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音樂與藝術設計的關系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興趣,掌握提高審美意識的學習方法。在視覺創意中,逐漸由被動變主動,將各種藝術形式與設計結合,在今后的創作過程中,能將其他門類(歷史、文學、自然學科)及原理結合到設計中,藝術形式就不會再單一乏味,設計思維就不會枯竭。
三、審美激發想象力
創造的靈感來源于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世界上什么東西最能引起人們的想象力?是美術,是音樂,是藝術。中國畫傳統技法有“虛實相生,無畫處均成妙境”的說法,德國著名的包豪斯學校的構成課中,有圖的轉換的設計,埃舍爾的矛盾空間也是亦然。留下的空間是留給欣賞者想象的余地,成功地啟發想象的形象,創造性地去填充空白,達到“無形勝有形”“筆不到意到”“形不連神連”的藝術效果。
在設計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不能將信息鎖定在一個方面,要激發自身的想象力,鼓勵并肯定他們不斷嘗試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的技法手段,以期找到自己風格變化的突破口,正所謂“不破不立”,只有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樹立獨特的設計理念。通過有計劃地去實踐、觀察,把自己的體會、自己的認識反饋到自己的設計中,把想象落實到現實中,雖然還會顯得稚嫩,不完整,但很可貴。四、審美培養創造力
設計的根本在于創新,創新在于靈感,而靈感來自于生活經驗的積累。由于每個人的智力開發不同、生活的文化環境不同、接受的專業教育程度不同,反映在專業的創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差別。所以,如何在設計教學中,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修養,也是我們專業教師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近幾年的教學觀察,采用分別化教育的方法,針對不同學生的審美素質,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觀察了解學生的審美愛好和興趣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專業訓練。具體實踐如下:在裝潢設計教學中,有些學生對民間美術頗有了解,那么要安排一些民間玩具的包裝設計。有的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較感興趣,筆者就會布置一些地方特產的系列包裝的設計主題,還有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書法頗有研究,就安排做一系列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禮品包裝,并及時指導他們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并體會其內涵。通過教學實踐,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轉為積極主動地搜集素材、查閱資料,無形中擴大了知識面,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所以把專業課程練習,從巧取式灌輸向創新意識、創意能力轉化,學習效果明顯改善。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實現自己的設計風格,并突破自己是件很難的事情,這需要鼓勵學生具有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在設計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審美意識修養越深厚,創造力就越強,只有文化與智慧的不斷補給,創造力才會源源不斷地被激發出來。
五、完善審美的統攝力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往往會忽略實用功能,而單純的審美效果往往不能適用于競爭激烈的市場。要把學生的審美意識帶到一個又一個的高度,首先,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統一。從當前世界各國的銷售情況來看,受消費者歡迎的是集實用與美觀于一身的產品。這里的“美”指的是適用又漂亮,各種各樣的風格設計,都離不開處理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關系,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將進一步統一起來。其次,設計需要以人為本的審美意識。當這種高尚的審美意識放入到設計當中,它就成為以人為本的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亦要求設計師具有一定的審美道德素質,是以人的實際需要和目的為宗旨,因此設計只有為人設計才能最終成為優良的設計。為大眾服務,為時代的需求設計,是設計師的天職。再次,環保的審美設計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不愛護,肆意損害,必將對人類造成巨大災難。如現在的溫室效應、白色污染。所以,我們在專業設計過程中,對環保型設計的要求,也是對設計者審美意識的進一步升華。綠色包裝設計再一次證明,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是內在統一的。
總之,我們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努力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意識素質的培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正確時尚的審美能力和自我強化修煉的能力,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美)赫伯特·馬爾庫著,李小兵譯.審美之維.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
[2]張杰.談設計師的知識結構.裝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