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5 16:04:11
序論:在您撰寫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關注幼兒關鍵發展期的核心教育價值——社會適應性
兒童人格健康中四大健康都不可缺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健康與道德健康,而社會適應性健康是孩子融入未來變化復雜的社會中并能夠很好生存的關鍵。一種有價值、有生命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產生必然與社會發展的主流、與發展中家長育兒的價值觀的取向、與前瞻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品質有必然的聯系。中國幼兒教育應立足現在,放眼20年、30年以后中國發展的未來。因此,我認為適宜性教育、可選擇性環境,應避免兒童簡單化傾向,從如何讓兒童親身體驗的教育形式與方法、教育環境與課程特色上探討。有家長可能認為怎么環境經常變,活動太頻繁,家長幾乎每天有事做,孩子、教師天天忙得團團轉……豈不知,孩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會了與人溝通,學會了應對與變通,懂得了做事的原則。他們知道什么事情需要求助于別人,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努力解決。
往往我們看到的“一根筋”特征的人,都是思維模式簡單化、行為表象簡單化、心理承受能力簡單化的人。這樣的人,可怕的不是他個人的行為,而是由于他個性被邊緣化了之后的心理變化對周圍人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
因此,避免兒童發展關鍵期邊緣化傾向,包括社會往行為的邊緣化、心理重心的邊緣化、思維邏輯的邊緣化,很是引起我們的關注。應培養全面、全腦發展的孩子,讓這些孩子主動地回歸社會主流,主動地應對未來迎面而來的問題,尤其是具有應對未來復雜環境變化的積極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這次考察對這樣一些問題的理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對我們提出的“辦中國式幼兒園”尋找更有利的依據。
2.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非智力因素
今天的幼兒是未來的建設者,提高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如良好的合作能力、正確的競爭意識等是現代社會的需要。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可達到良好的效果。
2.1培養合作能力
許多幼兒養尊處優,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與人合作。而在科學活動中常有一些小實驗需要幼兒合作完成,教師應抓住這些時機,教育幼兒學會分工合作。例如,在活動“會亮的燈泡”中,每組只有一塊串聯線路板,于是我們提出了“大家齊動手,分工合作”的要求。有的小組每人負責一處串聯線頭,有的小組由兩人負責連接線路,其余人遞電線……當小燈泡發亮時,幼兒體驗到了分工合作的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2.2培養毅力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科學“秘密”是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才能發現的。在科學活動中,教師一方面要恰當把握示范演示的時機,有效激發幼兒探索過程中的主動性,不要過早、過于直接地把“謎底”告訴給幼兒。教師的總結要以驗證幼兒的操作活動為主,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延長幼兒對操作活動的專注時間,從而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另一方面要有效維持幼兒探索過程中的積極性。當幼兒遇到困難、注意力分散時,教師應及時指導,使幼兒重新興趣盎然地投入活動。這種不失時機的幫助與支持,有利于促使幼兒產生堅持到底的決心。
2.3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
正確的競爭意識主要是指具有不甘落后、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和積極進取的心態。教師可以把操作活動作為競爭內容,鼓勵幼兒參與競爭,正確對待競爭結果。如在活動“學做紙飛機”中,我們組織了飛高比賽和定向飛行比賽。在比賽中,我們不斷鼓勵失敗的幼兒再修改、再挑戰,培養幼兒不甘落后的心態。對于個別不愛參與的幼兒,我們幫助他們分析各自的優點,建議他們參加比賽,并帶頭為他們鼓掌、助威,以調動他們參與競爭的積極性。
3.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
新《綱要》指出,激發興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成就感。興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主要因素,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主動地去探究它。我曾問過一位喜歡音樂的小朋友為什么喜歡唱歌,她說因為歌聲很動聽,唱的人很專心,聽的人也很高興。是的,教師就是要緊緊抓住這些契機,對不同興趣的幼兒進行分別引導,充分發揮幼兒的特長,給他們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適時給予鼓勵、指導,使他們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發展。
歌舞、畫畫、游戲是孩子們產生濃厚興趣的活動,而手工,更是培養他們創造力、想象力的陣地。在一次手工課上,大(1)班的小朋友們個個大顯身手,用一雙雙靈巧的小手剪出了各式各樣的美麗圖案,而坐在后排的幾位小朋友則對橡皮泥感興趣。在老師的適時指導下,萬宇陽小朋友捏的濟公簡直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4.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
全球性的信息化、網絡化進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網絡技術和應用給人們工作、娛樂乃至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網絡技術對幼兒園的影響也不例外。為此,積極構建幼兒園局域網、幼兒多媒體教室、幼兒電腦房,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營造學習的園所氛圍,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為更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乃至創造。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必將在幼兒園和社區的良性互動、教育、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實現其獨特的價值。
4.1網絡使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更及時更緊密。以往老師、家長的溝通只是在有限的時間中進行,而網絡則可以消除這種限制,使老師和家長及時交換意見,消除誤會,增強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方法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處在中心地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整天被愛包圍著,任性、自私心理普遍存在,更談不上愛心和同情心了。長此以往,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所以,對孩子充滿愛的教育活動,都仿佛在為孩子打開一扇扇窗戶,讓孩子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并且讓孩子感受到愛的美好。
幼兒階段是啟蒙教育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是培養幼兒個性和求知欲的重要階段,在幼兒教育階段要重視幼兒個性的保護與發展,愛護幼兒的好奇心,以啟蒙式的教育為主,加強游戲教育法和敘事教育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使幼兒獲得更多的體驗教育。
一、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胱層變喝硇牡赝度氲阶R字中,真正成為識字、認字的主人,以不變應萬變,關鍵就在于培養他們的興趣。對于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幼兒來說,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1、變字游戲識字法。在教學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游戲的方法,教幼兒認字。如學習了“人”后,請幼兒加一筆變成“大”,再加一筆變成“木”,然后將兩個“木”字寫在一起變成了“林”,三個“木”變成“森”……通過對一個字的變化,可使幼兒不費力地在游戲中認識很多字。通過這一方法,幼兒可輕松地將字型記到腦子里。
2、猜字謎編兒歌識字法。幼兒期對新事物容易產生好奇心,富有奇思妙想,對猜謎語特別感興趣,猜謎語本身也是饒有興趣的一項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我抓住幼兒好奇心這一特點,把日常生活中常用字變成謎語,讓幼兒通過猜謎語來學習新字。如學習“坐”時,讓幼兒猜字謎“兩人土上坐”;在教“座”時,讓幼兒猜字謎“兩人在廣場里的土上坐”。這樣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既學會了新字,又復習了舊字;既感受了語言的優美,又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簡單有趣的活動,既調動了幼兒的識字興趣,又使幼兒從中探索到一些字的規律。
3、“找朋友”游戲識字法。“找朋友”這一游戲方法,在某些學科里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游戲形式。比如在教幼兒學習“到、冷、熱、棵”時,我就將偏旁“刂、冫、灬、木”和部件“至、令、執、果”分別寫在卡片上,請持有偏旁卡片的幼兒與持有部件卡片的幼兒做“找朋友”游戲,組成新字。用這種方法拓寬了幼兒的思維,幼兒在愉快的“玩?!敝袑W會了這些字,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學”這一主導思想。
二、幼兒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改變教育觀念,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父母有責任讓幼兒了解和學習智育之外的更多東西,使其全面、均衡地發展。同時對孩子要適度關心但不溺愛,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設法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責任感既包括對自己的言行敢于承擔責任,還包括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感,只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家長還要注意增強幼兒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從小就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艱辛,并讓他們適當經受一些磨煉,以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
2、營造和諧氛圍,養觀念。幼兒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懷,感受到的是溫暖和體諒,如此幼兒也會學著關心、體諒、尊敬和感激別人,而不是自私、刁蠻、不懂感恩。在教養觀念上,要保持父輩和祖輩之間在教養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兒不會因長輩之間觀點的不一致而出現混亂和無所適從。
3、強化良好行為。當人們受到外在的表揚或獎勵后,會逐漸產生一種相應的內在自我獎勵傾向,表現為內在的自我滿足。如果能從外在強化過渡到內在強化,良好行為就會得到更有效的鞏固。
三、情境教育法
就是利用環境、氣氛或設置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質等因素,對幼兒進行教育。要從提高教育素質、美化校容、整頓園風班風入手,幼兒在其中能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感受和體驗是幼兒獲得內化的行為品質的有效途徑,幼兒只有通過各種活動以及與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體驗。一日生活為幼兒提供了很多社會性發展契機,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品質,活動中,有小朋友摔倒了,及時把他扶起來;小朋友生病了,給他端來一杯熱水,并問候;哪位小朋友過生日,大家都為他祝賀并送上自制的生日禮物……孩子在這些特殊的情境中,良好品德習慣就逐漸內化形成。家長在家庭生活當中,也應該時刻重視此類訓練。長期的教育熏陶,可以幫助幼兒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學會感恩,豐富幼兒的精神生活。
四、獎勵法
機會難得,我非常珍惜那次培訓,期間我認真撰寫各種筆記,努力完成各種作業。主動的進行交流,積極思考,反思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思路,堅定了做幼兒教師的決心。
我知道了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幼兒教育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為主。幼兒教育包括五大領域,游戲活動貫穿在其中。在一日活動中,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是最基本的活動。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領幼兒進行有效的學習。每堂教學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任務。由此我消除了以前認為在幼教中,教師就是個“保姆”,成天領著孩子玩的想法。相反,幼兒教師不簡單,也很偉大??!不僅要當一只蜜蜂,而且立志要成為一個放風箏的人。在每項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才能使活動有意義有效果。
幼兒教育中處處滲透著愛,正如江蘇教育學院談亦文教授以《學前兒童音樂游戲教育》的設計與指導,我懂得了音樂教育與人格教育密不可分,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的人格教育,音樂教育首先應承擔人格教育的責任,對于有人教師來說價值引導是不可回避的職業責任。同時,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游戲不僅是活動的內容而且是活動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回想自己的音樂課,是為教歌而教歌。當然其它領域我也知道了不少經驗,比如在健康教育中,教師不僅是幼兒生命的保護者,更要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我對幼兒教師這個職業進行了重新的認識,在教研活動的形式方面都獲益匪淺,更讓自己不斷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憧憬未來工作中的突破與創新。在幼兒園使我感到,每一位名師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是難以成就一份成功的事業的。尤其是面對工作的疲憊、職業的倦怠時,更應當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就是選擇了淡薄,本著一顆熾熱的心,去干好本職工作,并對自己要有一個定位,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我感悟到教學是一門廣博的藝術,就看你能不能駕馭住它。
一、我認為幼兒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內涵,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時代,無論何種職業,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于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與地位,則決定著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于有一種精神。
二、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重視幼兒天真的夢想
放棄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然后教師進行觀察分析,再是順導性的教育,同時附上適當的強制和計劃,這就是自然的教育。當孩子們盡情地流露他們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們讓他們互融這種本性,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個別孩子的不良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們感染社會惡習。讓幼兒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幼兒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關鍵的。
三、幼兒教師要會寬容孩子
如果說,尊重、理解幼兒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幼兒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入,這是針對幼兒認識的不穩定而言。允許幼兒的認識反復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最具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
幼兒階段是幼兒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是每個幼兒童年成長的重要基礎階段,而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在我國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普遍存在,不僅影響了幼兒教育的健康可續發展,也給幼兒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如何正確的認識幼兒教育小學化,通過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述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概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指的是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中將小學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方式、課程資源、評價標準和管理模式等滲入其中,使幼兒教育變成教學化、常規化和狀態化,最終使具有功利性的幼兒教育現象更加的趨勢化和普遍化,進而使幼兒教育傾向產生錯誤。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
1、幼兒教育教學觀念
很多幼兒園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教學中采用小學的教育理念作為其實踐的指導思想,教師、知識和課本成為了幼兒教育的中心,將幼兒教育的最高標準制定為幼兒的智力教育。這種錯誤的幼兒教育教學觀念忽略了幼兒的游戲和玩耍教育,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會使幼兒教育教學的效果不佳。
2、幼兒教育教學方式
幼兒在成長中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游戲和玩耍,有效的幼兒游戲教育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幼兒教育教學應該采用保教并重的方式,并將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學形式和基本活動。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卻是采用小學的課堂教學方式。一味的追求知識的數量和學習的效果,利用小學課堂教學方式,支配著幼兒并不斷的灌輸知識給幼兒。
3、幼兒教育教學的時間
目前我國很多幼兒園的教學時間采用的是小學的教學時間,甚至有些幼兒園還開設了一些特色班,并布置作業。使幼兒游戲的時間被大量的侵占,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長。
4、幼兒教育教學的課堂管理
目前我國很多的幼兒園的課堂管理制度采用的是小學制度,強調幼兒服從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紀律和老師,甚至有些幼兒園不準幼兒隨意走動,言行要通過老師的允許,在課堂教學中,幼兒要直腰挺直和雙手交叉放在背后,不許幼兒在課堂上插嘴,違背了幼兒本身活潑好動的特點。
5、幼兒教育教學的課堂內容
目前很多幼兒園片面的追求對幼兒的知識傳授,將小學的算術、拼音和識字等課堂內容搬到了幼兒教育教學的課堂上,很容易造成幼兒畏懼學校和厭惡學習的現象發生。
6、幼兒教育教學的評價模式
許多幼兒教育教學的評價模式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對幼兒成長水平的評價采用分數的評價模式,對幼兒的算術作業和寫字采用打分制,并評定幼兒的圖畫、制作和作業的等級,有的幼兒教育還采用定期考試的方式進行對幼兒評價,這種評價模式使幼兒的個性差異受到了忽略,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影響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因素
影響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因素很多,家長、社會和幼兒教育內外部等因素,都是成為引起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社會家長因素
目前我國社會及家長對幼兒教育存在著認識偏差,是引起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知識型的時代,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很多的社會人士普遍的認為孩子早點學習文化知識,能比別人早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夸大的宣傳早期教育的作用。同時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和那些沒文化的家長,將自己的抱負和遺憾施加給了幼兒,過分的強調年幼的孩子學習知識,盲目通過各種培訓和教育欲想孩子能全面的發展。這種錯誤的認識和行為不但不能收的良好的效果,還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健康、自由和快樂的成長。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政府部門因素
雖然幼兒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國相關的政府部門還是喜歡將目光投向對大學和中小學的教育管理上,嚴重忽略了幼兒教育,甚至有些地方的相關政府部門沒有設置專門管理幼兒教育的機構,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以至于對幼兒教育的管理職責得不到明確,最終導致對幼兒教育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監督和指導,從而引起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產生。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內部因素
1、幼兒教育的社會功利性
營利是目前幼兒園辦園的宗旨,忽略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很多的幼兒園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生源來實現其營利的目的,通常打著承若孩子的進步和成績,不讓其輸在起跑線上的旗號,來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通過開設小學的識字、算術和拼音等課堂內容,來滿足家長的需求,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生源,已達到營利的目的。導致幼兒不能在這種社會功利性教育下得到健康的成長。
2、幼師的整體素質因素
目前我國很多的幼兒園的為了節約成本,大量聘請一些缺乏專業技能、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的非師范專業和初高中畢業生,以導致幼師的整體素質不高。不能深層次的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解決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園教育觀念
幼兒園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進行,消除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幼兒教育觀念,將幼兒的智力、體力、感情和品德的全面發展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幼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空間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創造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并通過一些宣傳、講座等方式來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
(二)轉變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
幼兒教師要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教學中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充分的遵循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正確的處理好教育過程與教育目標、改革教育與傳統教育、幼兒發展與教育內容的關系,不要過高的估計幼兒的發展,與幼兒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以達到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教育的目的,以使幼兒能得到一個健康、快樂和自已的成長空間。
(三)轉變家長幼兒教育的觀念
一個人的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時期,很多家長在開發幼兒智商時由于對幼兒教育缺乏正確的正確認識,通常提早給幼兒進行小學化教育,讓幼兒學習小學的寫字、算術和拼音等課堂內容,家長這種錯誤的早期教育大量侵占了幼兒游戲的時間,嚴重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使幼兒的健康成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家長對幼兒教育要樹立一種科學合理的觀念,不要去逼迫幼兒學習一些小學的內容,要采取一些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讓幼兒在游戲和活動中,鍛煉各種能力、開發想象力和啟迪智慧。不要過分的強調贏在起點,這樣有可能會使孩子輸在終點。
(四)加強政府部門的管理、監督和指導力度
目前我國幼兒園的經營方式多元化,私營或民辦性質占據大部分,幼兒園的管理權、經營權和審批權不集中,沒有明確的權責制度。在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通常只有管理的權利,只是重視當地示范園的管理和建設,對一些其他的幼兒園只重視安全和收費的問題,對其教育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和指導。以使幼兒教育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況。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要以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和系統的幼兒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來加強對其的管理、監督和指導,以使其走向規范化。
關鍵詞:《3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農村家長;幼兒教育
一、農村家長對現代幼兒教育存在的偏見問題
1.家長文化素質偏低,對幼兒教育認識不足,和城市的上班族不同,農村家長的整體文化素質還是比較低的,許多人認為幼兒教育完全是浪費錢,不同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有些家長雖然勉強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但是因自身文化素質偏低,對幼兒園展開的一系列教育活動配合度不高;另外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許多的年輕農村家長都到城市打工,農村有大量的留守兒童,也是造成幼兒隔代教育中存在以孩子健康為由約束的主要原因。
2.農村家長誤將幼兒園教育等同于小學教育,對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太淺。通常的幼兒園教育內容涉及的是對孩子吃飯、穿衣、穿鞋、洗手、刷牙、堅持午睡、參加體育鍛煉等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培養,同時還會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并陪孩子一起玩耍,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這和農村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完全不同,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認為上幼兒園的孩子是要學會寫字和做一些基本的算術題的,偏面的將幼兒園教育等同于小學教育,這非常不利于幼兒園教育在農村的發展。
3.幼兒在學校和家的表現截然不同,引起農村家長對孩子接受教育程度和方式的懷疑。教師在培養幼兒洗手、穿衣、睡覺等生活習慣時,為了達成《指南》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等目標,在教育過程中制定了一定的規范讓孩子去做,迫于教師和所在班級環境的影響,一些幼兒通常都選擇照做,例如關于孩子午睡習慣的培養,教師在幼兒園中強調要“保持安靜,不能講話”的規范且周圍的大部分孩子都在睡覺,因此自然而然就做到乖乖睡覺,但一回到家,沒有了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影響和教師的規范,再結合家長的溺愛,之前在幼兒園有良好表現的孩子又回歸了之前的表現,長此以往,引起農村家長對孩子接受教育程度和方式的懷疑。
二、如何用《指南》改變農村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1.根據《指南》的目標要求,逐步改善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健康是指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具體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三個方面。在開展幼兒教育時,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要根據幼兒的嘗試與努力做出必要的肯定,千萬不要一看孩子做不好或者是做的慢就直接動手包辦代替。另外,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時,要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方法,如穿脫衣服、穿鞋襪、洗手等等,讓家長看到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后的變化。幼兒園也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自理生活的條件,盡全力打消留守兒童“臨時”家長原有的顧慮。
2.和農村家長一起學習《指南》的重要精神,避免農村家長受“超前教育”思想阻礙幼兒園的發展。我們想要在農村開展好幼兒教育,必須將幼兒教育這種較深層次的理念推廣到廣大的農村家長中去,將《指南》的重要精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的和家長進行溝通,爭取贏得家長對幼兒園一系列教育活動的配合,給每位農村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切記將家長和教師放在教育的“敵對面”,要知道教師和家長對教育觀念的共同認可,才能更加有利于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
3.加強對農村幼兒園教育實踐生活化的認識。通過對《指南》中各項目標教育建議的學習,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都是圍繞具體生活制訂的。幼兒園教師要盡可能地還原孩子生活的真實性,從實際生活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教育活動。如:帶領幼兒到室外活動,當看到風兒吹過時萬物的變化,紛紛展開想象的翅膀:樹葉沙沙,那是風姑娘在歌唱等,給幼兒增添了許多新的活動內容。通過這種具體情境學習,引導幼兒將在幼兒園中學習到的良好行為習慣、衛生習慣、作息習慣等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避免之前在幼兒園和家前后不一的表現,消除家長對幼兒教育開展程度和方式的懷疑。
【關鍵詞】新環境;幼兒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58.3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9-0018-01
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首要地點,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為兒童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但是,目前我國幼兒教學狀況并不樂觀,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存在部分誤區和弊端。因此,如何運用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來促進幼兒素質的發展,是擺在我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是本人在幼兒教育中的幾點探索,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一、創建多元化的教育環境
幼兒的認知是基于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發展的,幼兒動作的內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賴于兒童成長環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對幼兒的教育重點應放在環境的創設上,努力創建多元化、多樣式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良好發展與成長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間。實踐證明,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感性認知。作為幼兒教師,應經常組織評選“好孩子”、“好寶寶”的教學活動,通過文明班級和優秀寶寶的評選活動,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利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創建相應的成長環境,有利于幼兒在活動中明白淺顯的道理,從而形成講文明、懂禮貌、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
二、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可以打破班級與年齡的界限,以混合活動的形式,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相互交流、共同游戲,促使他們在活動中懂得如何與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交往和交流。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對其他幼兒的觀察與模仿,豐富自己的語言,拓展自身的行為。更主要的是幼兒在混合活動中,能體驗到不同角色的變換,體會到不同角色的差異。
三、保護和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時期,通常會對外界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常常會將“為什么”、“是什么”等問題掛在嘴邊。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首先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所謂“產生疑問是創造的開始”,作為教師,應認真對待幼兒提出的問題,并積極、熱情地進行回應,用心引導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切忌置之不理,否則不但會打擊他們思考的積極性,也會阻礙幼兒思維的發展。
然后,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比如在園外開發一塊綠地,在里面種上各種花草或蔬菜,讓幼兒一起幫忙鋤草、澆水、翻土,他們在對植物的種植和護理中,不但學會了區分多種蔬菜,見證了植物的生長過程,而且開闊了眼界,培養了他們對植物的關愛情感。當果實成熟時,還能使幼兒在親手收獲中感受到成就感,使他們明白勞動的意義。最后,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大膽想象。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但想象卻是無限的,它不僅能概括和創造出一切,同時也是知識得以進化的源泉。”因此,我們要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猜想、分析、實驗,促使他們在大膽想象中找出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總之,自然界中存在太多的知識和智慧,只有引導幼兒學會主動探索,拓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才能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寬。
四、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簡單地增設教學環節,更不是用心理教育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將教學活動中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針對幼兒的心理特征及其發展需求,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切忌疏忽兒童的心理反應,忽視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因此,我們要在幼兒的游戲活動或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戲本身就具有訓練幼兒各種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功能,如果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當中,那么將如虎添翼。當然,并不是所有游戲都能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
五、幼兒犯錯后應注意批評的方式
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希望,幼兒也是如此,但是因為他們的年齡較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雖然對于犯錯的幼兒我們要進行批評,但是批評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幼兒年紀小,沒有自尊心,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幼兒的自尊心非常脆弱,一旦受到挫傷,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修復,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例如,當孩子犯錯后,首先應肯定幼兒的優點,然后耐心地、態度和藹地告訴他們處理問題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怎樣的,切忌完全否認幼兒的所有做法,更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幼兒所犯的錯誤,這樣反而會更加挫傷孩子脆弱的心理,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傊?,幼兒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起始十分關鍵,因此,作為一名幼師,在教好幼兒的同時,更要注意“育”好幼兒,以此保證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振宇 等 主編 新編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吳同喜 我國目前幼兒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多重誤區及對策[J]克山師專學報 2007(04)
【關鍵詞】新環境;幼兒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6.20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3)02-0093-01
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首要地點,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為兒童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但是,目前我國幼兒教學狀況并不樂觀,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存在部分誤區和弊端。因此,如何運用正確有效的教育方式來促進幼兒素質的發展,是擺在我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是本人在幼兒教育中的幾點探索,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一、創建多元化的教育環境
幼兒的認知是基于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發展的,幼兒動作的內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賴于兒童成長環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對幼兒的教育重點應放在環境的創設上,努力創建多元化、多樣式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良好發展與成長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間。實踐證明,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感性認知。作為幼兒教師,應經常組織評選“好孩子”、“好寶寶”的教學活動,通過文明班級和優秀寶寶的評選活動,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利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創建相應的成長環境,有利于幼兒在活動中明白淺顯的道理,從而形成講文明、懂禮貌、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
二、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可以打破班級與年齡的界限,以混合活動的形式,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相互交流、共同游戲,促使他們在活動中懂得如何與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交往和交流。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對其他幼兒的觀察與模仿,豐富自己的語言,拓展自身的行為。更主要的是幼兒在混合活動中,能體驗到不同角色的變換,體會到不同角色的差異。
三、保護和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時期,通常會對外界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常常會將“為什么”、“是什么”等問題掛在嘴邊。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首先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所謂“產生疑問是創造的開始”,作為教師,應認真對待幼兒提出的問題,并積極、熱情地進行回應,用心引導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切忌置之不理,否則不但會打擊他們思考的積極性,也會阻礙幼兒思維的發展。
然后,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比如在園外開發一塊綠地,在里面種上各種花草或蔬菜,讓幼兒一起幫忙鋤草、澆水、翻土,他們在對植物的種植和護理中,不但學會了區分多種蔬菜,見證了植物的生長過程,而且開闊了眼界,培養了他們對植物的關愛情感。當果實成熟時,還能使幼兒在親手收獲中感受到成就感,使他們明白勞動的意義。最后,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大膽想象。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但想象卻是無限的,它不僅能概括和創造出一切,同時也是知識得以進化的源泉?!币虼?,我們要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猜想、分析、實驗,促使他們在大膽想象中找出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傊?,自然界中存在太多的知識和智慧,只有引導幼兒學會主動探索,拓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才能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寬。
四、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簡單地增設教學環節,更不是用心理教育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將教學活動中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針對幼兒的心理特征及其發展需求,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切忌疏忽兒童的心理反應,忽視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因此,我們要在幼兒的游戲活動或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戲本身就具有訓練幼兒各種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功能,如果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當中,那么將如虎添翼。當然,并不是所有游戲都能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
五、幼兒犯錯后應注意批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