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23:25:05
序論:在您撰寫地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基礎太差,底子薄弱
由于此前陜西初中階段地理并不納入中考,所以好多初中生就沒下工夫去學地理,基本的知識體系、解題能力都比較欠缺。如很多初中畢業生搞不清經線、緯線,不知道地球上有幾大洲和幾大洋。進入高中階段,由于知識難度陡然加大,他們學起來就很費力,課堂上聽不懂,自然就不會做題,成績如何能考好?
(二)學習習慣不好
有些學生很聰明,課堂上思維也很活躍,但課后不注意及時復習,不積極完成作業,導致成績不佳。還有些學生課堂上愛做小動作,沒有做到專心致志地聽講,這必然也影響學習成績。
(三)學習興趣不大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學生的問題。有些學生對學習本身就沒有多大興趣,或者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導致學習地理時勁頭不足,成績很差。二是教師的問題。如教師教學時缺乏飽滿的激情,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教學方法簡單,不注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用處不大等。
(四)學習方法單一,只重視死記硬背,沒有真正理解相關知識
很多學生,尤其是剛上高一的新生,認為地理學習就是記一記、背一背。其實不然,很多地理問題必須先理解了才能解答,如計算某一點的地方時或正午太陽高度角等。
(五)忽視了地圖的作用,讀圖能力差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在實際學習中不少學生忽視了地圖的重要作用,不注意讀圖、析圖,導致很多信息沒有被挖掘出來。再者,很多學生的讀圖能力很差,即使認真讀了,還是不能獲取圖中蘊含的信息,這也會影響到對地理知識的掌握。
二、解決措施
針對上述這些原因,我經過深入的思考,結合教學實踐,特提出如下解決措施。
(一)通過復習導課和課后輔導等措施,幫助學生夯實基礎
學困生往往課堂聽講時不夠專心,對當堂課的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那么,下節課開始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復習上節的重點就很必要了。這有利于他們及時補上上節課的漏洞。值得說明的是,不是每節課都得采用復習導課法去導課。高中地理有些知識緊密聯系初中,所以我們在開講每個與初中有聯系的新知識之前,也應有意地去復習,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串聯知識,使后續的學習更容易;另一方面是為了照顧學困生,幫他們查漏補缺。如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運動》一節是整本書的重點和難點,這一節知識點很多,教師在正式講授之前,就應先復習初中的經線、緯線等知識,不能為了趕進度就忽略此項,否則一些學生會越學越吃力,嚴重影響后續的學習。在平時的上課和作業批改中,我們也能發現學困生存在的問題,這時,要耐心地幫他們解決。如課堂上某個學困生回答不了教師的提問時,我們可以一步步提示,推動他的思維向前,直到解決問題;還可以在課后單獨給他輔導,再配合幾道題目讓他練習,考查他是否真正將知識融會貫通。
(二)通過耐心教育和嚴加管理,使學生改掉不良學習習慣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這是巴金的一句名言,很有道理。習慣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為人處世的方式等。壞的習慣會讓學生越來越差,所以急需摒棄,而這就需要教師的配合和引導。我們可以首先從思想上對其進行教育,可以引經據典,也可以分析現狀,總之,讓其認識到不良習慣的危害,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正能量,努力改掉不良習慣。其次,應嚴格要求學生。如果發現他們一如既往,就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懲罰(當然不是指體罰),如罰背課文、罰重做作業、罰打掃衛生等,總之要讓他們知道犯錯要付出代價。
(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去學,快樂地去學。如何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課的有用性。這就要求教師講課時經常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多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如探究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角度問題、探究桂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問題。其次,教師上課要精心設計,導入材料新穎,自學問題清晰,合作探究有力,課堂練習充分,課后作業典型。同時教師應幽默風趣、和藹可親,或適時展示某一方面的才能,如偶爾在課堂上說句英語,唱幾句反映地理問題的歌詞如《黃土高坡》等,讓學生認可,讓學生喜歡。愛屋及烏,那么學生也會把對教師的喜歡延伸到知識的學習上去。
(四)教會他們多樣化的學習方法
地理學習方法很多,有記憶法、聯系法、比較法、總結歸納法、作圖法、查閱資料法等,我們應讓學困生掌握多種學法,并靈活運用。如講完“地球自轉與公轉”后,可設計作業,讓學生從方向、周期、速度、產生的地理意義等方面比較自轉和公轉,還可讓他們手繪地球在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圖。遇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可讓其查閱資料,書寫地理小論文等。通過有意引導,可以讓學困生學會駕馭這些方法。
(五)提高他們的讀圖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讀圖方法,還要讓他們知道一些特殊圖的讀法。教師在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多訓練學生讀圖,如可以上專題讀圖課,提前找到很多典型地圖并歸類,在課堂上一一講解各類圖的讀法,并配合有效的訓練使學生掌握。
(六)課堂內外多關心鼓勵他們,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論文摘要:媒介地理學以密切聯系人文地理為基礎,注重開展媒介與地理之間的影響關系以及比較特征研究。當代語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與分層,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生成具有重大影響。同時,現代媒體也以想象和虛擬的方式塑造著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鄉地理與網絡虛擬地理是當下中國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媒介地理學的當代思考必需應用立體的空間化思維方法。
人類對地理的認識和理解,從來都離不開媒介的幫助;任何媒介形態的生成、發展和嬗變,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展開。媒介與地理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媒介地理現象的廣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學研究視野的學術必要性。作為交叉性的學術空間,媒介地理學是“一個曾被長期忽視的學術領域和審視窗口”①,需要綜合傳播學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展開深入的探討。
在通論的意義上,地理學一般有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兩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媒介地理學視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環境的意義上展開。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類適應、改造和保護自然環境,同時又不斷發展和創造人文環境的歷史。這決定了媒介地理學的兩種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歷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當代性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動態的前瞻研究?;厮菔菫榱饲謇砗涂偨Y既有的知識以及方法積累,前瞻是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理論空間與思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代傳媒與不斷更新的人文環境,當代性的前瞻研究無疑更具有理論的實踐意義。
媒介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同媒介、地理的相互關系及其互動規律”②。規律的總結需要以關系的辨析為前提和基礎。關系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影響關系,二是差別關系。從根本上說,媒介地理學展開的就是一種關系研究與比較研究,即以人為焦點,一方面透視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一方面比較相同、相似、相關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觀的差別特征。本文試圖立足本土中國的當代視角,對此展開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與分層
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現為傳統與現代兩個方面。文化的現展以趨同為大勢,在當代中國,由于政治意識較統一、市場經濟的整體開放以及人口的跨區大規模流動,文化區域的傳統差異已經變得非常微弱。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地理狀況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著新的人文地理環境的分化。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當下中國的經濟龍頭區域和信息高地,當地在媒介發展戰略上顯示出整合利用區位優勢的明確意識。廣東衛視和浙江衛視都以財富為基本定位,以地方經濟強勢為基礎發展特色媒介傳播。上海東方衛視則成為唯一一個“以新聞見長”、敢于用資訊打新聞牌的省級衛視,在國內外的重大新聞直播報道中,初步形成與央視、鳳凰衛視三分天下的態勢。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媒介品牌的樹立固然以區域地理優勢為基礎,但其傳播輻射的根本指向卻是追求跨區域的全面覆蓋,無論財富還是資訊,都無法用單純的地方性來解釋。廣東、浙江、上海的省級衛視都是以本土優勢為基點來實現超地方化的發展策略,它們走的是最大化的受眾路線,即通過捕捉觀眾群的最大化,來爭取市場份額的最大化。
市場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地域邊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關鍵的是要看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類的共通性,否則就無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F代媒體,尤其是電子、虛擬信號成為主導性傳播介質以后,時效性和覆蓋面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區域必然被打破。事實上,廣東等地省級衛視的發展策略,與江蘇衛視的情感定位、湖南衛視的娛樂旗幟、安徽衛視的電視劇集中營、重慶衛視的電視版故事會,并無本質差別。因此,我們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時,必需改變傳統的平面化地理思維,而應樹立跨域界交融的整體宏觀視野。
與整合相聯系,現代文化地理版圖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維度是立體分層。區域文化的歷史積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當代社會,它往往向兩個方向流動分化,一方面是區域性雅文化傳統轉化為小眾文化的精英風尚,另一方面是區域性俗文化傳統轉化為大眾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動分化的結果不是走向截然對立,而是交融互滲,從而構成了現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再體現在傳統地域的平面差別上,而是表現為空間層次上的立體并生。在多層次的現代空間人文地理版圖中,媒介的發展也必然分層化,特定的媒介形態針對特定層次的人文空間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傳播功能的層級體系。以吳文化的代表蘇州地區為例,當地電視節目的兩個特色欄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是以“姑蘇繁華圖”為名的文史掌故節目,一個是吳方言演繹的電視欄目劇“都市故事會”。前者取名來源于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書畫作品,該畫長達三十米,大氣淋漓又精細入微地再現了乾隆盛世姑蘇城的百里風景和街市繁華,可稱之為蘇州版的清明上河圖。電視臺頗有創意的每天選取畫卷的一個片斷加以評介,創作了一個頗有書卷氣息的人文電視欄目。而“都市故事會”則以方言短劇的形式,講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時尚性和傳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選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參與演出,頗受普通市民階層歡迎。兩檔節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別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有效地利用當地的地域文化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效果。這種立足地方的傳播定位,由于受眾目標明確,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運作,有效而且穩定地實現了特定區域市場的占有?,F代人文地理環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現代媒介的傳播功能指向也是綜合的而非單一的,無論影視、報刊還是網絡,都無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與媒介形態這兩個立體空間的接合中實現準確定位與合理布局,現代媒體方能建設通達的信息傳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與虛擬
媒介與人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地理影響改造媒介傳播形態和方式的同時,也必然成為媒介書寫和塑造的對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觀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想象性和虛擬性的存在。現代傳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對生存空間的認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電腦與網絡、影視與報刊,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遍知天下、游歷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當代,每一個具體的人,大都會從現代媒體的虛擬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數百年前的歐洲人那樣,獲得馬可·波羅游記式的閱讀。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觀,寄托著特定地理空間的人對于身外世界的復雜訴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經濟文化,小到個人的情感心理,無所不包。對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項龐大的跨學科系統工程。
就當下中國的具體社會現實和媒介發展的最新形態來說,有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尤其值得重視。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與鄉村?,F代文明的基本進程是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在這樣的文明進程中,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城市和鄉村成為了現代人最基本的兩種生存地理空間結構。城市是主流和強勢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為例,《文匯報》側重從主流意識形態的方向描寫上海,《新民晚報》主要從平民階層的視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報》則著力營造年輕都市白領所陶醉的小資上海。上海是一個多元復雜的文化地理空間,需要通過媒體的分工定位來展開多維透視。但在這些紛繁的維度中,敞開與掩蓋、強調與忽略、導向與回避、放大與縮小常常彼此交織滲透,都需要從媒介地理學的視域進行深入的清理。鄉村往往成為城市人的自我撫慰的想象性建構,各類媒體發現和關注古村古鎮的持續熱情就是一個明證。這種熱情的背后,文化生態的保護意識、都市人疲憊心靈的精神想象、商業利益的消費驅動已經攪拌混合為一體。在中國當下的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化進程全方位的展開,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城與鄉,成為當代中國媒介地形圖中重要的兩大板塊。媒介學視域中的城鄉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討一系列重要問題:第一,媒介如何成為確定當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為塑造并跨域界傳播現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點;第三,媒介在城鄉文化關系的建構與調試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負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對于城市、鄉村的虛擬和想象是否會造成一種真實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會責任。
其次是互聯網絡所建構的虛擬地理空間。網絡虛擬地理是現代高端科技與現代人復雜心理世界互相合謀的產物,其表現形式基本有網絡論壇、網絡通訊工具、即時聊天室、電子網絡游戲等等。虛擬不等同于虛構,其實也是一種實在,即“虛擬實在”③。對于參與者來說,這種后工業時代人們通過計算機創造出來的電子表象具有主觀心理的真實性,它既可以是對實在世界的一種模擬,也可以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在網絡虛擬地理環境中,主體是相對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間是流動性的,信息是隨機性的,形式是變幻的,真實與假象、責任與戲謔、高尚與卑下……都混雜莫辨。這就好像一條決了堤卻又流淌不盡的大河,裹挾著泥沙和魚龍洶涌而來。強制性的阻塞肯定是無效的,任意性的放縱也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有規劃地疏導。媒介地理學的重要責任之一,就在于為實踐網絡虛擬地理的規劃疏導提供理論的依據,這需要展開診斷式的批評和反思。
三、思維的創新:立體的空間
現代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線性發展的時間——歷史觀念的逐漸確定,人類社會由此進入所謂的時間社會時代:“空間在以往被當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靜止的。相反,時間卻是豐富的多產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開始全面步入空間化的時代。空間化的時代需要空間化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視野,這在當代物質語境和思想語境中越來越凸現出其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現代人文地理版圖與現代媒介多元形態,都已經在對平面的超越中向立體轉型。
立足于當代語境的媒介地理學建構,必需完成的就是視野的轉換和思維的創新。人們歷來認為,媒介的傳播是線性的過程,是從信息的發送、接收到反饋的環型結構。但是在空間化的時代,多層次立體的地理空間和媒介形態,已經初步形成了信息傳播的球型系統。時間性的歷時觀察,將難以全面地應答現代傳播課題,必需以空間性的、共時性的、并置式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補充。當代媒介與當代地理的結合,帶來的就是對線性過程思維框架的突破。這種結合將帶來兩個方面的深層次變化。
首先是媒介書寫、傳達方式和戰略的變革。“為了提供現有情況的一個代表圖景,地理學切過時間量度的斷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間)”⑤,這種地理學的空間取樣方法,也正是現代媒介傳播的重要方式。它的優勢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快捷的時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擴容,擴容后,非同質性的各種信息又進一步在互相參照比較中發生增殖,從而實現深度傳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電視臺對德國世界杯報道冠名為“豪門盛宴”,對比賽進行奇觀式的敘述。尤其在決賽時,中央電視臺派出記者分別在德國柏林、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國和法國球迷觀賽的酒吧中進行同步報道。四地報道來回切換,勝者歡呼,敗者失意。央視的報道意圖非常鮮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這一全球化狂歡節所帶來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廣度。實現這一意圖的方式,就是通過現代化的傳媒手段,拓展媒介覆蓋的地理空間,通過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樣,以共時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現:光榮與失落、輝煌與黯淡、歡呼與哭泣、喧囂與沉靜……畫面的不斷切換,帶來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靈、情感的對比,而以他者身份參與觀看的中國觀眾,則獲得一種多樣化的感同身受的體驗。這一例證,反映出共時性并置思維運用于媒介傳播所帶來的奇觀效應。再如,好萊塢大片全球同時公映也體現了空間化的傳播戰略。早期影片公映總是先在大城市開始,然后根據票房情況逐漸向小城市、縣、鄉推進。現今網絡媒體使得公映過程的傳播速度大大縮短,甚至降到零,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實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報。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皩ⅰ臻g分析’引入媒介研究當中,對‘媒介空間’的分布與建構進行研究,這將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學研究的‘媒介空間分析理論’”⑥。媒介空間分析有四個基本層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區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內部的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的規劃定位,三是目標性的受眾階層分析,四是針對性的人文地理層次分析。四種分析的整合起來,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動和融合。如,合肥晚報報業集團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都地處省會,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市報與省報同在一個城市而造成地位尷尬的局面,合肥晚報的定位是具有晚報色彩的黨報,這在全國范圍都是一個特例。雖同在一地,因為資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眾群,形成了一個合理的媒介空間布局。在當代文化地理環境中,媒介空間分析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發展的動向與趨勢,對于構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態系統,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①邵培仁:作為最新研究視野的媒介地理學[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學:行走和耕耘在媒介與地理之間[J].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③參見王治河主編:后現代主義詞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頁。
④??抡Z,轉引自[美]愛德華·W·蘇賈:后現代地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王文斌譯,第10頁。
論文摘要:媒介地理學以密切聯系人文地理為基礎,注重開展媒介與地理之間的影響關系以及比較特征研究。當代語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與分層,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生成具有重大影響。同時,現代媒體也以想象和虛擬的方式塑造著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鄉地理與網絡虛擬地理是當下中國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媒介地理學的當代思考必需應用立體的空間化思維方法。
人類對地理的認識和理解,從來都離不開媒介的幫助;任何媒介形態的生成、發展和嬗變,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展開。媒介與地理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媒介地理現象的廣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學研究視野的學術必要性。作為交叉性的學術空間,媒介地理學是“一個曾被長期忽視的學術領域和審視窗口”①,需要綜合傳播學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展開深入的探討。
在通論的意義上,地理學一般有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兩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媒介地理學視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環境的意義上展開。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類適應、改造和保護自然環境,同時又不斷發展和創造人文環境的歷史。這決定了媒介地理學的兩種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歷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當代性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動態的前瞻研究?;厮菔菫榱饲謇砗涂偨Y既有的知識以及方法積累,前瞻是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理論空間與思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代傳媒與不斷更新的人文環境,當代性的前瞻研究無疑更具有理論的實踐意義。
媒介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同媒介、地理的相互關系及其互動規律”②。規律的總結需要以關系的辨析為前提和基礎。關系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影響關系,二是差別關系。從根本上說,媒介地理學展開的就是一種關系研究與比較研究,即以人為焦點,一方面透視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一方面比較相同、相似、相關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觀的差別特征。本文試圖立足本土中國的當代視角,對此展開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與分層
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現為傳統與現代兩個方面。文化的現展以趨同為大勢,在當代中國,由于政治意識較統一、市場經濟的整體開放以及人口的跨區大規模流動,文化區域的傳統差異已經變得非常微弱。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地理狀況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著新的人文地理環境的分化。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當下中國的經濟龍頭區域和信息高地,當地在媒介發展戰略上顯示出整合利用區位優勢的明確意識。廣東衛視和浙江衛視都以財富為基本定位,以地方經濟強勢為基礎發展特色媒介傳播。上海東方衛視則成為唯一一個“以新聞見長”、敢于用資訊打新聞牌的省級衛視,在國內外的重大新聞直播報道中,初步形成與央視、鳳凰衛視三分天下的態勢。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媒介品牌的樹立固然以區域地理優勢為基礎,但其傳播輻射的根本指向卻是追求跨區域的全面覆蓋,無論財富還是資訊,都無法用單純的地方性來解釋。廣東、浙江、上海的省級衛視都是以本土優勢為基點來實現超地方化的發展策略,它們走的是最大化的受眾路線,即通過捕捉觀眾群的最大化,來爭取市場份額的最大化。
市場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地域邊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關鍵的是要看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類的共通性,否則就無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F代媒體,尤其是電子、虛擬信號成為主導性傳播介質以后,時效性和覆蓋面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區域必然被打破。事實上,廣東等地省級衛視的發展策略,與江蘇衛視的情感定位、湖南衛視的娛樂旗幟、安徽衛視的電視劇集中營、重慶衛視的電視版故事會,并無本質差別。因此,我們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時,必需改變傳統的平面化地理思維,而應樹立跨域界交融的整體宏觀視野。
與整合相聯系,現代文化地理版圖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維度是立體分層。區域文化的歷史積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當代社會,它往往向兩個方向流動分化,一方面是區域性雅文化傳統轉化為小眾文化的精英風尚,另一方面是區域性俗文化傳統轉化為大眾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動分化的結果不是走向截然對立,而是交融互滲,從而構成了現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再體現在傳統地域的平面差別上,而是表現為空間層次上的立體并生。在多層次的現代空間人文地理版圖中,媒介的發展也必然分層化,特定的媒介形態針對特定層次的人文空間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傳播功能的層級體系。以吳文化的代表蘇州地區為例,當地電視節目的兩個特色欄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是以“姑蘇繁華圖”為名的文史掌故節目,一個是吳方言演繹的電視欄目劇“都市故事會”。前者取名來源于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書畫作品,該畫長達三十米,大氣淋漓又精細入微地再現了乾隆盛世姑蘇城的百里風景和街市繁華,可稱之為蘇州版的清明上河圖。電視臺頗有創意的每天選取畫卷的一個片斷加以評介,創作了一個頗有書卷氣息的人文電視欄目。而“都市故事會”則以方言短劇的形式,講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時尚性和傳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選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參與演出,頗受普通市民階層歡迎。兩檔節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別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有效地利用當地的地域文化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效果。這種立足地方的傳播定位,由于受眾目標明確,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運作,有效而且穩定地實現了特定區域市場的占有?,F代人文地理環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現代媒介的傳播功能指向也是綜合的而非單一的,無論影視、報刊還是網絡,都無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與媒介形態這兩個立體空間的接合中實現準確定位與合理布局,現代媒體方能建設通達的信息傳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與虛擬
媒介與人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地理影響改造媒介傳播形態和方式的同時,也必然成為媒介書寫和塑造的對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觀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想象性和虛擬性的存在?,F代傳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對生存空間的認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電腦與網絡、影視與報刊,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遍知天下、游歷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當代,每一個具體的人,大都會從現代媒體的虛擬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數百年前的歐洲人那樣,獲得馬可·波羅游記式的閱讀。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觀,寄托著特定地理空間的人對于身外世界的復雜訴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經濟文化,小到個人的情感心理,無所不包。對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項龐大的跨學科系統工程。
就當下中國的具體社會現實和媒介發展的最新形態來說,有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尤其值得重視。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與鄉村?,F代文明的基本進程是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在這樣的文明進程中,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城市和鄉村成為了現代人最基本的兩種生存地理空間結構。城市是主流和強勢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為例,《文匯報》側重從主流意識形態的方向描寫上海,《新民晚報》主要從平民階層的視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報》則著力營造年輕都市白領所陶醉的小資上海。上海是一個多元復雜的文化地理空間,需要通過媒體的分工定位來展開多維透視。但在這些紛繁的維度中,敞開與掩蓋、強調與忽略、導向與回避、放大與縮小常常彼此交織滲透,都需要從媒介地理學的視域進行深入的清理。鄉村往往成為城市人的自我撫慰的想象性建構,各類媒體發現和關注古村古鎮的持續熱情就是一個明證。這種熱情的背后,文化生態的保護意識、都市人疲憊心靈的精神想象、商業利益的消費驅動已經攪拌混合為一體。在中國當下的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化進程全方位的展開,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城與鄉,成為當代中國媒介地形圖中重要的兩大板塊。媒介學視域中的城鄉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討一系列重要問題:第一,媒介如何成為確定當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為塑造并跨域界傳播現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點;第三,媒介在城鄉文化關系的建構與調試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負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對于城市、鄉村的虛擬和想象是否會造成一種真實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會責任。
其次是互聯網絡所建構的虛擬地理空間。網絡虛擬地理是現代高端科技與現代人復雜心理世界互相合謀的產物,其表現形式基本有網絡論壇、網絡通訊工具、即時聊天室、電子網絡游戲等等。虛擬不等同于虛構,其實也是一種實在,即“虛擬實在”③。對于參與者來說,這種后工業時代人們通過計算機創造出來的電子表象具有主觀心理的真實性,它既可以是對實在世界的一種模擬,也可以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在網絡虛擬地理環境中,主體是相對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間是流動性的,信息是隨機性的,形式是變幻的,真實與假象、責任與戲謔、高尚與卑下……都混雜莫辨。這就好像一條決了堤卻又流淌不盡的大河,裹挾著泥沙和魚龍洶涌而來。強制性的阻塞肯定是無效的,任意性的放縱也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有規劃地疏導。媒介地理學的重要責任之一,就在于為實踐網絡虛擬地理的規劃疏導提供理論的依據,這需要展開診斷式的批評和反思。
三、思維的創新:立體的空間
現代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線性發展的時間——歷史觀念的逐漸確定,人類社會由此進入所謂的時間社會時代:“空間在以往被當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靜止的。相反,時間卻是豐富的多產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雹艿?,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開始全面步入空間化的時代??臻g化的時代需要空間化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視野,這在當代物質語境和思想語境中越來越凸現出其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F代人文地理版圖與現代媒介多元形態,都已經在對平面的超越中向立體轉型。
立足于當代語境的媒介地理學建構,必需完成的就是視野的轉換和思維的創新。人們歷來認為,媒介的傳播是線性的過程,是從信息的發送、接收到反饋的環型結構。但是在空間化的時代,多層次立體的地理空間和媒介形態,已經初步形成了信息傳播的球型系統。時間性的歷時觀察,將難以全面地應答現代傳播課題,必需以空間性的、共時性的、并置式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補充。當代媒介與當代地理的結合,帶來的就是對線性過程思維框架的突破。這種結合將帶來兩個方面的深層次變化。
首先是媒介書寫、傳達方式和戰略的變革?!盀榱颂峁┈F有情況的一個代表圖景,地理學切過時間量度的斷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間)”⑤,這種地理學的空間取樣方法,也正是現代媒介傳播的重要方式。它的優勢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快捷的時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擴容,擴容后,非同質性的各種信息又進一步在互相參照比較中發生增殖,從而實現深度傳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電視臺對德國世界杯報道冠名為“豪門盛宴”,對比賽進行奇觀式的敘述。尤其在決賽時,中央電視臺派出記者分別在德國柏林、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國和法國球迷觀賽的酒吧中進行同步報道。四地報道來回切換,勝者歡呼,敗者失意。央視的報道意圖非常鮮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這一全球化狂歡節所帶來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廣度。實現這一意圖的方式,就是通過現代化的傳媒手段,拓展媒介覆蓋的地理空間,通過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樣,以共時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現:光榮與失落、輝煌與黯淡、歡呼與哭泣、喧囂與沉靜……畫面的不斷切換,帶來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靈、情感的對比,而以他者身份參與觀看的中國觀眾,則獲得一種多樣化的感同身受的體驗。這一例證,反映出共時性并置思維運用于媒介傳播所帶來的奇觀效應。再如,好萊塢大片全球同時公映也體現了空間化的傳播戰略。早期影片公映總是先在大城市開始,然后根據票房情況逐漸向小城市、縣、鄉推進?,F今網絡媒體使得公映過程的傳播速度大大縮短,甚至降到零,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實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報。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皩ⅰ臻g分析’引入媒介研究當中,對‘媒介空間’的分布與建構進行研究,這將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學研究的‘媒介空間分析理論’”⑥。媒介空間分析有四個基本層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區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內部的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的規劃定位,三是目標性的受眾階層分析,四是針對性的人文地理層次分析。四種分析的整合起來,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動和融合。如,合肥晚報報業集團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都地處省會,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市報與省報同在一個城市而造成地位尷尬的局面,合肥晚報的定位是具有晚報色彩的黨報,這在全國范圍都是一個特例。雖同在一地,因為資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眾群,形成了一個合理的媒介空間布局。在當代文化地理環境中,媒介空間分析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發展的動向與趨勢,對于構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態系統,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①邵培仁:作為最新研究視野的媒介地理學[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學:行走和耕耘在媒介與地理之間[J].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③參見王治河主編:后現代主義詞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頁。
④??抡Z,轉引自[美]愛德華·W·蘇賈:后現代地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王文斌譯,第10頁。
文化地理學認為,機能性區域與文化地理密不可分。機能性區域是與組織性區域相對的一種表述形式。如果說組織性文化更多和是從主流價值文化存在看待文化的區域,那么,機能性文化則是植根于地理自身特質塑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族群文化。前者強調文化“自上而下”的價值灌輸;后者則更注重“自下而上”自覺自發的文化生成。由此可見,貴州仡佬族機能性文化區域表述,既離不開仡佬族地理空間格局變遷這一內在誘因,也依托仡佬族民族身份架構的地域差異,二者的良性互動呈現出仡佬族族群歷史記憶的地區差異。民族地區地理空間格局的變化是民族區域文化形成與民族精神固化的先決條件之一。作為貴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仡佬族文化格局變遷同樣與地理空間格局密不可分。古代仡佬族分布在貴州、湘西、川南、滇東北;近現代以來貴州仡佬族群落隅居黔北或散落西南各方。囿于自身相對封閉的交通條件、山脈縱橫的地理空間格局,仡佬族文化的異質性和獨立性品格更為突出。一方面,仡佬族內部形成了山地文化特征明顯的文化體系,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民族環境中獨特的文化構成,為貴州、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的文化多樣性提供了標本性質的價值意義。
另一方面,盡管與主流文化之間的互相滲透并沒有停止過,但是,文化的交融意義并不是十分清晰。這樣的地理空間阻隔造成了仡佬族群落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結構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仡佬族文化無論是精英文化還是族群文化特征都逐漸趨向于模糊,仡佬族文化格局成為一種背景性的存在。在仡佬族文化地理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仡佬族地域文化的重構過程中,仡佬族的精英身份群體自始至終都是文化轉型的執行者,同時兼具了民族知識的批判者和反思者的角色,成為仡佬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載體。仡佬族文化精英的身份認同大致通過如下幾種途徑:一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特征明顯的族群控制者他們通過對于家庭、族群中既有位置的強化來實現自身的身份架構。仡佬族精英對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目的是通過政府力量對民族聚居地進行重建。二是通過對于民族文化的不斷開掘,或者通過對于民族聚居地的重建來強化地方形象,強化自我意識和族群精神,進而實現自身身份的認同。務川縣九天母石等景觀重構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空間意象的建構,同時也是對于仡佬族民族情感的一種凝聚。第三種方式是相對而言較為被動的實現民族恢復及歸化,以便彌合民族精英認同矛盾,架構起民族身份的制度保證。
需要指出的是,仡佬族所代表的黔北文化近年來涌現出王華、戴紹康、肖勤為代表的仡佬族作家通過民間文學形式展示了仡佬族族群自強不息、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文學化、系統化地表達了仡佬族機能性文化區域特征及民眾生活狀態。這可以看做是第三種方式的代表。上述仡佬族作家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民族語言、文化及精神等表達出民族的生存狀態,反思民族發展是接下來討論的重點。
二、仡佬族民族形象的文學建構路徑、約束因素與文化適應
(一)重建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學建構路徑
仡佬族作家對于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學性架構,既包含了對地域自然環境充滿感情的展示,也包含了對于人文環境的相對集中的闡釋。如果說地理意義上的環境是一種前提性的基石,那么,對于仡佬族而言,人文環境所內蘊的文化氣息對于民族精神生活的形成,對于特定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追求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基質性作用,會通過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形式內化于民族的日常行為中。一方面,用仡佬族特色民俗闡發文化認同感。仡佬族作家通過對于仡佬族特有的祭祀、崇拜、風俗意象的文學化表達顯現了民族的最為原始的情感特質。比如,王華在《橋溪莊》中通過對“石仡佬”開荒辟草,展現了“石仡佬”對土地深深的眷念之情;《儺賜》中通過仡佬族民族節日“桐花節”的盛大場面描寫,以及先民儺戲事象與儺賜莊貧窮對比描寫,既凸顯出仡佬族的苦難歷程,也展現了仡佬族人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正是這樣的態度激勵著仡佬人民走出苦難,促進了仡佬文化走向復興。另一方面,用民族生存的苦難書寫展現人性反思。
仡佬族所經歷的時代的變遷是每一個仡佬族民眾都刻骨銘心的記憶。這些歷史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底色,并成為其民族文化不斷更新、再造的內生動力。仡佬族作家大多生活于其間,對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體悟往往感同身受,尤其是民族記憶中關于民族苦難的表述通過傳承成為作家的一種集體無意識,進而觸發了作家敏感的神經。他們要做的恰恰是通過對于生存現狀、生存困難的回憶和記述,讓整個仡佬族群冷靜而達觀地正視曾經的歷史進而肯定人性的多樣和復雜。無論是秋秋《儺賜》生命淪為碎片的悲劇,還是李作民《橋溪莊》人性被扭曲的無奈,都展示了仡佬族作家自覺的尋根意識和憂患意識,這恰恰是仡佬族地域民族文化建構的根基所在。
(二)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構的約束因素
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構體現在民族認同聚合型邏輯約束、族裔話語意識形態約束以及族群女性區域性異化的邏輯約束等三個層面。一是民族認同聚合型轉向的邏輯約束。眾所周知,文化地理學注重文學表征與地域風貌的社會實證思路,它試圖通過空間敘述解釋權力關系關聯與差異運作。盡管仡佬族民族認同與民族地理空間既相互生產又相互表征,基于“內在動員理性聚合型認同”邏輯的新空間建構還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仡佬族的生活方式與道德秩序,要求仡佬族文化精英形成了新的認同性表述。這種認同性的文化表述,一方面是對于仡佬族自身文化的確認;另一方面是對于主流文化價值的歸屬性確認。誠如肖勤在《尋找丹砂》中指出,尋找的是一種民族的歸屬,這種對于相似性的提煉是一個“尋根”的情感認同過程,與此同時也是對于外在文化體系的應激性的認同過程。換言之,我們還能看出,仡佬族民族文化認同背后潛在的“認異”的雙向互動邏輯。外在邏輯不應是常態,內在邏輯應該成為主流。實際情形是內聚型的認同邏輯規范以及價值認知過程本身,在仡佬族乃至整個貴州少數民族身份認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被低估的現象,這對于少數族裔的身份認同和文化重構顯然并非有益之舉。二是少數族裔話語的意識形態約束。從本質上講,少數族裔是一種天然的屬性,是以自然體質為基礎的形式,同樣道理,仡佬族文化存在形式受制于主流價值意識形態的歸化,自然地又需要融合進與自身特征不同生產體系中。這種地理空間意義上的族群劃分,表面上是空間觀念的差異,實質上是少數族裔自身身份認同的權力性展示。舉例來說,王華在《儺賜》中通過對儺戲表演的環境特質細節性描寫,消解“他者”視角中主流文化的優越感,并通過具體的描述轉化為仡佬族文化內在的抵抗,從而在空間對立隱喻文學敘述中得到強有力支撐。趙劍平《獺祭》中老荒除了捕殺之外很少有語言的表達,他的人物性格遮蔽與凸顯完全存在于對獵物的捕殺。實際上,老荒的失語不是有意識的,而是意識形態規訓與自身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基于自身所處層級的初步判斷,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文化權衡與取舍。盡管這種行為本身具有扭曲的特質,但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間中,他還是實現了自身價值和意思的語境化的自我認定。
顯然,趙劍平試圖通過“老荒”的自我認同的構造,來表述少數族裔主體空間語境的緊致,以及族裔話語象征空間的脆弱,而以詞匯為基礎的話語暴力背面,潛伏著的恰恰是針對少數族裔知識差異的馴服。三是族群女性區域性異化的邏輯約束。既然族群空間成為權力關系及其運作的文化場域,那么,族群中的女性因其獨特的性別特質自然成為性別表述與空間表述的產物。誠如學者所言,少數族裔文化空間既參與了女性地位的塑形,其本身也是女性區域化異化的本源。傳統仡佬族女性在空間中經驗與認同已經被排除在外,當下,女性在仡佬族群中的表達形式更是形成了一種離散性質的特征。我們發現,仡佬族少數族裔的作家,尤其是王華、肖勤等女性作家,在她們文學化的表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意弱化或者模糊了對于空間、時間本身的描摹,從而將女性的空間存在感放置于一個相對虛無的區域中。這種虛構的表達,一方面凸顯出少數族裔女性漂泊無根的碎片感、無力感,便于讀者從人性的廣闊圖景解讀小說展示的仡佬文化及少數族裔女性的異化表象;另一方面,拋卻道德與人文關懷來看,這樣的寫作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對于整個華語體系關系網絡的開放,便于作者表述保持一種對內對外相互協調的張力和向度。誠如王華在《儺賜》中對“秋秋”生存困境和精神磨難的種種悲憫情愫一樣,我們強調仡佬族女性空間的區域化約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于當下仡佬族群女性現狀的剖析,也是對于女性掙脫權力文化實踐的肯定,盡管在當下的仡佬族群文化共同體,對于這種反抗本身仍然缺少有效的或者普遍意義的抵抗邏輯。
(三)空間重建對于仡佬族群的文化調適
誠如上述,仡佬族特定的文化地域空間規囿了仡佬族群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而生活于其中的仡佬族文化精英階層則試圖通過文化調適和價值再造實現文化結構的空間重建。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對于空間的重建既包括現實層面對于物質世界、地理景觀的重塑和挖掘,也包括想象的文化地理空間、歷史記憶的整理和建構。從文化地理空間想象的角度來說,仡佬族的文化重構體現了族群本身對于歷史記憶、民族想象共同體的接續。正如安德森所說的,民族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族裔歷史代表了一種事實與理想結合物……表現出讓人審視起來較為親切的共同體歷史畫像”。共同的起源、祖先、神話等歷史元素成為“想象共同體”建構的關鍵環節。對于文化地理空間的再造則利于實現民族身份的定位,鍛造民族歷史連續感。王華在《儺賜》中寫道,祖輩告訴儺賜人過桐花節,沒告訴過儺賜人屬于哪個民族。我們可以說,這是作家有意藏匿民族身份。因為在仡佬族群聚居地,不僅僅是仡佬族普通民眾缺乏對于語言、服飾的認同,即便是精英階層也缺乏對于本民族語言、服飾、文化活動傳承的自覺意識。從物質世界、地理景觀的重塑和挖掘,以及對于歷史地理儀式再造的角度來看,仡佬族的文化空間也在實現一種文化調適意義上的細微轉變。我們看到,傳統意義上,仡佬族群中的地方中心性空間策略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文化的和諧共處是不利的。傳統祭祀的文化表征不自覺地呈現出一種精英與民眾在認同領域的對立。誠如上述,仡佬族祭祖文化實踐中精英利用族群、社會關系,使祭祀活動呈現出一種精英階層與民眾階層不同的參與形式、程度、影響。
這樣本應該是“自下而上”的一種對于祖先的呼應,變成了“自上而下”的精英階層操作的祭祀游戲。這樣的結果是,失去了廣大民眾支持的祭祀儀式,盡管還存在著儀式性、莊重性等諸多表面的特點,祭祀活動內在的認同價值和文化建構意義卻大打折扣,儀式本身也就失去了凝集精神的價值,身份認同的弱化又影響到地方文化空間重構,不利于仡佬族民族記憶、民族文化傳承和接續。實際上,在諸多的仡佬族作家筆下,仡佬族祭祖儀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他們在通過文學化的形式表達對于文化調適的價值。或者是一段文字描述,或者是一種巧妙的變形結構呈現出來,比如趙劍平《獺祭》中“老荒”的祭祀活動就是用小說的虛構形式解構了祭祖儀式和場所,使得“河邊”這一自然景觀變為類似于仡佬族族群文化中心景觀。
三、結語
也是一門新的比較文學分支學科,所以,新的術語與概念的提出對于中國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是極其重要的,從該書的研究目標而言,它們也是相當適用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該書的理論性與學術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體現在這樣一些新的概念表述與話語方式上。大量的統計數據,是作者研究中國歷代文學作品與文學史的結果,也是支撐該書所有論點的堅實基礎。80多個圖表與統計表,分布在全書的五章之中,許多論點就是靠這些圖表來進行論證的,多數圖表都很直觀、具體,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圖表統計是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借用地理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文學,沒有想到梅新林運用得這樣到位,是其著作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正是以上三點的統一,讓這部中國文學地理學研究著作達到了很高的學術水準,開創了中國文學史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研究的新境界。
二、然而,《中國文學地理形態與演變》一書
只能是處于一定的歷史階段,因此它的局限性也是必然存在的,本文主要就第二章《流域軸線與文學地理》來談一談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①圖表統計的來源問題。在這一章中,主要的圖表是四個流域(長江、黃河、珠江與運河流域)著名文學家的分布圖,這些統計數據本身是有意義的,然而統計的根據是什么?什么樣的文學家才是“著名”的?作者也指出這些統計數據的來源是譚正壁先生所編的一部辭典,不過也是存在問題的:一方面,這部辭典是不是具有權威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者所編的與文學相關的全書之類的出版物,可謂眾多,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各卷、《辭?!分?,自然是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可以以一部為主,還可以參照許多其他經典性的著述,包括《全唐詩》、《全宋文》、《全清詩》之類。這樣才有比較充分的依據,同時也有統一的標準。這樣的數據是不是可以說明某一個流域文學歷史的變遷與中心的轉移問題。作家與詩人的產生是與地理相關的,并且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環境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然而在某一個特定的時代,這個省多一個、那個省少一位詩人與作家,也許并不說明什么問題,特別是不可能一對一地說明流域中文學流變與文學中心轉移的問題。因為詩人作家的產生具有偶然性,同時作家詩人也是不斷流動的,出生地或者客居地對其創作所產生的影響哪個為大,存在多種多樣的情況。如果說到文學歷史發展的周期,作家的數量能不能夠說明它們的周期,也許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八拇罅饔蜉S線擁有各自不同的生命節律與周期。黃河流域軸線較之其他三大軸線具有先發優勢,其中先后經歷了自西租東運動的四次波瀾。第一波始于傳說中的炎黃時代,終于商代;第二波始于周代,終于戰國;第三波始于秦漢,終于南北朝;第四波始于隨唐,終于清代。每一波都是從上游開始,經過一定時間的徘徊,最終止于下游,然后又開始新一波自西租東運動,以此往復循環。”(169—170)這樣的觀點是不是經得起推敲,的確也是一個問題。以流域軸線來說明整個中國文學地理的問題,也許并不科學,不可能具有合理性?!氨本€諸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山東由53人增加到96人,河北由31人增加到48人,北京由8人增加到23人,天津由0人增加到3人,但南線數量升得更快,其中居于第一、二位的江蘇、浙江分別由327人、317人上升到481人、411人。安徽位居第三,由80人上升到98人,增幅不多。另,上海由55人上升到78人,位居第五,增幅比較可觀。所以元代以來運河流域文學軸線向南線傾斜趨勢在明代進一步加劇之后,至清代依然沒有根本的改變。若以元明清三代京杭大運河南北兩端所在北京與浙江文學家的數字變化做一比較,則分別為25∶144,8∶318,23∶411,后者分別為前者的5.76、39.75、17.87倍,可見從元到明,彼此的差距迅猛拉大,而到清代,似有所縮小,但相對于元代而言,依然不成比例?!保?47)因為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是中國人口集中的地區,也是文化發達的地區,運河流域自隋朝之后,也成為重要的文化與文學區域之一,可以說明中國文學地理的主體內容,然而廣大的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與西南地區,特別是蒙古草原與新疆南北地區,都并不在這四條河流的流域之內,那么它們的文學地理是如何的呢?所以,我們認為中國的文學地理不可能在流域軸線之內來進行全部的合理的闡釋,因為還有山地與草原,也還有邊地與沙原,因為那些地方并不是沒有人居住,詩人作家也是存在的,雖然不像上述四個流域,那么眾多,那么顯著。
三、結語
本課程是在強調人文地理學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關系為中心,文化理論為基礎的特點,構建人文地理學的知識框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文化景觀的空間分布與空間差異,提高對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的深層理解,并能夠對人類各種文化現象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行正確分析,樹立科學的人地觀。
本課程所講是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在學習過程中將全部內容劃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介紹人文地理學的對象與任務、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史和人文地理學的思想進程和學習要點。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書為基礎介紹文化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內容包括分布區,擴散,文化生態學,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觀五個方面,并對相關的人地關系理論分別進行介紹。
第三部分從人的群體性特征出發,分別介紹“人口與發展”和“人口的分布與遷移”。
第四部分介紹農業與工業?;趯r業和工業本身就是文化產物和二者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關系的認識,以農業與工業的發展過程為主線,以空間的格局作為其發展的空間表現來闡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學的主體部分,包括種族、民族、民俗、語言、宗教、聚落、旅游、行為、政治七方面內容。這七方面均是把每個要素作為人文地理學體系中的一門分支學科系統全面進行闡述,而且把文化作為人地關系的中介,強調其橫向聯系。
1.課程內容缺乏系統性
《自然地理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雖然多媒體教學相對普遍,但課件內容與課本內容脫節、課件表現形式豐富卻內涵不足等現象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學科內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缺乏全面和系統的綜合研究,不能反映學科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學方式缺乏研究性
當前高校雖然在教學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基本以書本內容為主,很少對教材外相關知識進行討論;課時計劃沒有創新性,教學過程與教師本身的研究課題不相符,不利于教學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實踐教學缺乏創新性
當前的《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主要表現為重視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教學,且兩者之間聯系不緊密。注重對《自然地理學》各部門學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視利用現代技術對自然地理綜合性進行調查與分析,各學科內容條塊分割,內容重復或疏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受到限制,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課程改革創新的策略
1.加強理論教學
(1)多樣化輔助教學手段。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有助于推動教學現代化發展?!蹲匀坏乩韺W》可適當采用網絡教學方法,延伸課堂教學。教師可借助微信、QQ以及網絡課堂等交流平臺進行網上交流學習;教師建立一個討論群,在群里提出問題,引用案例對該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學生也可在群里討論交流和學習。其次,學校方面可采取一定措施,創辦一個開放性、透明化的網絡交流平臺,設立專門網站管理人員;由各學科的專業教師及學科帶頭人撰寫專業方面的稿件并上傳至平臺;學校對網站進行管理,及時更新國內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學生也可以儲存自身需要的知識稿件,在網站上自由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要求每個學生提交學習交流心得,由各專業教師具體負責;國內外教師也可參與專業知識的解答和交流。
(2)多途徑培養教師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是學校提高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也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起著推動性作用。在此方面,學??啥嗯c其它高校合作,舉辦教師之間的交流會、學術研討會,以促進學術能力的發展、教學方式的交流;校內教師也可舉行相關活動。加強與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師對社會形勢和學科新動態的及時了解。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與校外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為其提供優秀學生,吸引企業和知名商人對學校教學建設的支持,對教學積極、研究成果卓著的教師設立專項基金,以激發其研究和教學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強實踐反思,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以身作則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多層次開展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將探索性問題、研究性學習課題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山Y合具體實際在《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可將自己的研究項目與學生進行交流,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其對科研的熱情、提升科研能力;多引用身邊實例解釋相關現象,激發學生研究性思維,讓學生自主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并能對該現象做出合理的猜測和解釋。同時,也可讓學生自己制作與課程相關的多媒體課件,上臺講述對該現象的認識和對相關知識的拓展;給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等。
2.加強實踐教學
(1)加重開放性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應包含三個方面:時間和空間開放、實驗內容開放和教學環境開放。整個教學中,除必修的實驗外,學生在開放性實驗室中自行選做實驗,自行安排時間,學校提供基本器材,具體實驗工具學生可向學校申請也可自行解決;同時,學??蓪㈤_放性實驗課作為專業公選實驗課,學期結束時檢查學生的具體實施情況。選做實驗教學內容應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充分反映《自然地理學》課程應用性、靈活性和前沿性的要求,加深各學科之間的聯系。
(2)加快實習與科研結合。在當前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其實踐能力、科研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傳統的實習模式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野外實踐能力,《自然地理學》課程實習中應強調學生對實習內容和實踐方法的主動探究學習,同時輔以教師的引導和答疑??山⒁钥蒲许椖繛橐龑У囊巴鈱嵙暷J剑饕憩F為兩方面:首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向學生說明實習目的和任務,然后學生據此查閱相關資料,并且與帶隊教師相互討論,結合實習地點的具體狀況,讓各小組共同確立感興趣和可行的研究專題,在實習中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其次,轉變觀念,即從以往的驗證性觀念轉變為探索性和驗證性相結合的思維觀念,改變傳統的實習模式,結合之前學生和教師共同擬定的專題和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以科研的方法讓學生去調查研究,學會辨別野外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教師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針對性的解答,讓學生明確實習的重要性。
(3)加強實習與實踐連貫性。實驗和實習之間具有很強的聯系性,正確合理地將實驗和實習兩者系統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鞏固、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幫助。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和實習運行模式都呈相互獨立狀態,這不僅容易中斷兩者之間的具體聯系,也會導致學生知識點的欠缺。以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為例,《自然地理學》課程中的實驗課時不僅相互分開,而且實驗與基地實習也相互獨立。因此,為加強聯系性,可將實驗與實習均放在假期進行,將之前的課時實驗集中在同一時間進行;將實驗節省出來的課時安排在學期結束的前兩周,讓學生熟悉實驗與實習的任務,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且自行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擬定相關計劃并確立研究專題,將成果上交教師,再由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材料結合實際情況設定實驗和實習的總路線。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最后可對學生進行抽查,目的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抽查方式由教師自行設定,同時要求每位學生上交實踐報告。
(4)加速校企合作。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的合作,不僅可吸取更多的優勢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校的師資力量,讓學生擁有更大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根據《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特征,加強與國土資源、水資源利用、環境管理、旅游管理等企事業單位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可為學生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學校實習基地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以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為例,其《自然地理學》共有四個野外實習基地,分別是灌陽的地質地貌實習、貓兒山植物土壤實習、桂林市氣象局和水文局的氣象水文實習,基地單一,并且每屆學生基本都是重復性地對這些地方進行考察,實習內容沒有得到更新,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所以,應拓展與校外的合作,開發更多野外實習基地,以更新實習內容和拓展學生知識面;舊實習基地可以作為開放性實習基地,讓學生自行組織考察,并且規定對舊實習基地的考察與每位在校大學生能否正常畢業有密切關系。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