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3:12
序論:在您撰寫簡述德育的重要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體育教學中,雖然體育教師動作示范、傳授運動技術占了相當比重,但體育教師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樣十分重要。語言藝術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對正確的技術的形成是大有益處的。語言的運用,是教師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的語言準確、精煉、生動、形象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對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供了方便,能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些人認為體育教師的語言表達并不十分重要,其實“語言”同樣是進行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同一教學內容,有的教師講授能使學生茅塞頓開,很快掌握動作的技巧,有的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卻并沒有使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如果體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詞不達意,或不注意表達方法,盡管動作示范無誤,仍然難以傳授運動技術,達不到授課目的。在體育這一以人體運動為主要內容較為特殊的教學科目中,語言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現在的體育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的示范動作準確、清晰,而且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修養和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作為一種語言藝術,體育教學的語言也有其獨到性和技巧性,體育教師同樣要追求語言的生動性。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如果能在體育教學中注意以下五點,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文明性
文明用語,不僅是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的要求,在教學中還能起到溝通師生感情的作用。對學生多使用“大家好”、“謝謝”、“對不起”等話語。課堂上使用文明用語,可以大大縮短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在學生眼里會認為你是一位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的教師。在教學中絕不能用“笨蛋”、“你的動作真差勁”、“豬腦子”等語言來挖苦學生,更不能用侮辱性的語言。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是憑著對教師的好惡來進行學習的,學生喜歡哪位教師,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試想假如學生排斥反感教師,那不論教師的知識有多淵博,也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樣性
在教學中多使用提問、比喻、對比等方法,將比較抽象的概念、技術具體生動化。例如,學習前拋實心球,對于出手時機的掌握可利用圓的切線原理來啟發學生,在什么位置出手,實心球的出手角度最合理,過早角度太大,過晚角度太小。學生通過思考、對比,較快地掌握了技術。教師還要恰當地使用無聲語言,無聲語言往往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學中運用無聲的語言主要包括:眼神、手勢、表情、姿態等幾個方面。會說話的眼神是心靈的窗戶,面部的表情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手勢、姿態能幫助教師更好地表述思想感情,無聲語言運用得恰當,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更加富有感染力。
三、精練性
課堂上學生總是隨著教師的語言開拓思路的。教學中中心不突出、東拉西扯、動作要領講解不清,重演示輕講解;說話速度過快或多次重復不重要的話,這些都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教師通過歸納、提煉,把復雜的問題簡化為幾個字、一兩句話,變為口訣、順口溜等容易記的要領。例如,在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的理論教學中,對損傷的癥狀,用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幾個字,使學生迅速記住了損傷的特征。
四、規范、科學性
體育教學也是一門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動作時,要用具體、準確的語言去講解動作要領,如果教師講解過程中詞不達意,含混不清,就會使學生茫然不知所從。在學生掌握了分解動作要領后再強調動作的完整性。只有這樣由淺入深的講解,由部分到整體的訓練中才能使學生真正了解動作要領,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受到感染和觸動,從而使學生掌握每個動作的要領及完整動作的技術要領。在教學中還要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語言教學方法。對低年級學生多使用生動、淺顯明了的教學語言。對高年級、基礎較好的學生則采用專業術語。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要使用普通話教學。有些教師有方言口音,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到揣摩教師的表述上,有的甚至沒聽懂教師在說什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生動、鼓勵性
教師語言明快清晰,快慢適當,娓娓動聽,聲色并茂,就能引發學生的好感,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增強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處在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生動有趣、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常使學生有新鮮感,而新鮮的東西又易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注意,從而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況:教師的知識水平相近,教育對象及教學內容相同,但教學效果卻迥然有異。對學生的進步或正確的姿勢及時給予表楊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育課教學有個特殊性,直觀性較強,所以學生假如不能正確地掌握動作的技術要領,動作做得不如周圍的學生,心里會有壓力,容易產生厭煩、畏懼心理,沒有自信心,教師用鼓勵的話語、和藹的語氣,可以幫助他們鼓起勇氣,樹立能戰勝困難的信心,對他們取得的哪怕是細小的一點進步,要及時表揚,教師對一個或幾個學生的表揚肯定,能引起多數學生的注意,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關鍵詞:中醫學;中醫內科學;術語部件;英譯
中圖分類號:R22;R25;H315.9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7
中醫術語部件英譯規范是中醫術語英譯規范的深入。而中醫內科學是研究外感溫病、內傷雜病等內科疾病診治與預防的臨床中醫學科,是中醫臨床各科的基礎。中醫內科學術語的英譯歷來受到各家的關注,因此對中醫內科學術語部件英譯的探討顯得尤為必要。同時,本研究亦可作為中醫術語部件英譯規范研究的嘗試,其意義非同一般。本研究選取4種影響力較大的國內外標準:《中醫藥學名詞》(第2版)[1](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0年公布,以下簡稱“標準Ⅰ”)、《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2](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MedicineintheWesternPacificRegion,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2007年公布,以下簡稱“標準Ⅱ”)、《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3](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2008年公布,以下簡稱“標準Ⅲ”)和《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4](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中國合作中心、中華醫學會等2018年公布,以下簡稱“標準Ⅳ”),對不同標準的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的英譯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出合理可行的英譯方法,為中醫內科學乃至中醫學術語英譯規范化研究的深入開辟道路。
一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概述
術語部件指的是組成多詞術語的詞,在特定專業領域中結合緊密、生成能力強、使用穩定的語言片斷也可看作是術語部件[5]。在此基礎上,這里的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選自中醫內科學術語中出現頻次高、派生性強的術語部件。
比如,淋證是以小便頻急、淋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根據病因可分為“熱淋”“石淋”“氣淋”“血淋”“膏淋”和“勞淋”6種。這6個術語都有“淋”這一術語部件,內涵上依然體現出“淋證”的概念本質,沒有脫離“淋證”的核心定義。因此“淋”作為術語部件在術語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屬于中醫內科學的主要術語部件。
又如,“痹病”是以肌肉、筋骨、關節酸痛、麻木、重著、灼熱,或關節腫大、僵直、畸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可分為“行痹”“痛痹”“著痹”“熱痹”“肌痹”“骨痹”“筋痹”“皮痹”“脈痹”和“周痹”10種。這些都是以“痹”這一部件為基礎派生的術語,因此部件“痹”也是中醫內科學的主要術語部件。
就中醫內科學而言,術語部件既可以是構成術語的單字詞,例如術語“淋證”中的“淋”或“證”,“痹病”中的“痹”或“病”,“陽水”中的“水”;也可以是術語中的雙字詞,例如術語“中毒病”中的“中毒”。表1是中醫內科學部分術語部件的出現頻次統計。據此,本研究選取17個中醫內科學的主要術語部件,對這些術語部件的不同英譯進行比較分析,逐步歸納總結相應的英譯策略,進而整理出相對合理的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英譯標準。
二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英譯原則和方法
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的英譯原則和方法,與中醫病名術語的英譯是一致的。對于中醫病名術語的英譯原則,標準Ⅰ提出了對應性、簡潔性、準確性、同一性、回譯性、民族性和約定俗成7條;李照國提出了“自然對應、簡潔明了、保持特色、重視回譯、用詞同一和慎加規定”6條[6];朱建平認為中醫病名的正確翻譯是在準確理解定義的基礎之上進行的,要密切注意病名所歸屬的辨證論治體系,并總結了英譯規范表達格式:以癥狀為病名的中文名稱后加[病],相應英譯不加disease,如“咳嗽[病]cough”,而以病因為病名的中文名稱后加[病],相應英譯為形容詞形式的病因保留disease,如“風溫[病]wind-warmdisease”[7]。
中醫病名術語英譯的方法需要綜合運用意譯、直譯和音譯。意譯,即按術語內涵翻譯,適用于某一中醫病名與對應西醫病名內涵完全相同,即名實俱同,可直接使用該西醫術語作為英譯,如“瘧疾”譯為malaria、“心悸”譯為palpitation、“癡呆”譯為dementia;或者,中醫疾病名在英文中沒有對應的病名,采用直譯會引起歧義,如“懸飲”指的是飲邪停留于脅肋部引起的,以胸脅飽滿、脹悶、咳唾引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據此可將其意譯為suspendingfluidretention。直譯,即按術語字面翻譯,用于中醫病名無西醫病名與之對應時,直譯不會造成歧義,而且還能體現中醫特色,如“濕阻”譯為dampnessobstruction、“頭風”譯為headwind。音譯,按術語漢語拼音翻譯,適用于其他英譯方法無法準確傳達該病名術語在中醫診療體系有的含義時,如將“狐惑”譯為huhuo、“痹”譯為bi,以及音譯加意譯的兼譯法,如“氣厥”譯為qisyncope。
三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英譯對比分析
中醫內科學術語英譯的規范化、標準化研究歷來受到重視,但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上存在巨大的差異,許多術語在英文中缺乏直接的對應語,英譯名難以統一。這不僅為讀者帶來理解上的障礙,也不利于中醫藥的對外傳播與交流[8]。
以《中醫藥名詞》2005版[9]所收錄的內科疾病基本名詞211個為核心術語,后經2010版修訂的英譯名為標準Ⅰ,并與標準Ⅱ—Ⅳ對比,發現在211個核心術語中,4種標準的譯法完全一致的有44個(20.9%),3種譯法一致的有50個(23.7%),2種譯法一致的有64個(30.3%),4種譯法完全不同的有53個(25.1%)。由此可見,所選4種標準中英譯不完全一致的比重高達79.1%,中醫內科學疾病名稱術語的英譯依然難以規范和統一。
1.英譯基本一致的主要術語部件
4種標準的英譯完全一致,表明此類術語部件已經基本不存在爭議,而且出現了使用廣泛的英譯規范,這類術語部件的共同點在于其本身與英譯均為一個詞,例如術語“瘴瘧”“久瘧”的部件“瘧”malaria、術語“胃癌”“肺癌”的部件“癌”cancer。
此外,尚有許多術語部件在標準Ⅰ、標準Ⅱ和標準Ⅲ中的英譯完全一致,而標準Ⅳ采用的是相同英譯加disorder的形式(見表2)。例如術語“陽黃”“陰黃”和“急黃”的術語部件“黃”即“黃[疸]”,在標準Ⅰ、Ⅱ、Ⅲ中的英譯均為jaundice,而在標準Ⅳ中的英譯為jaundicedisorder。按《柯林斯詞典》[10],disorder的解釋為aproblemorillnesswhichaffectssomeonesmindorbody,而disease則是anillnesswhichaffectspeople,animals,orplants,forexample,onewhichiscausedbybacteriaorinfection。由此可見,disorder指的既可以是一種疾病,也可以是身體的某種異常狀態,在含義上比disease全面,更能體現出中醫學對于疾病認識的特點,是對“病”這一術語部件更為合理的英譯方式。但對于“黃”這一術語部件,jaundicedisorder的結構稍顯冗長,根據簡潔性和約定俗成的原則,選擇jaundice作為“黃[疸]”的對應英譯更加合適,disorder則可以作為“病”這一術語部件的對應英譯。同理,術語“陽水”“陰水”等的部件“水”英譯應當為edema,術語“氣厥”“血厥”等的部件“厥”英譯應當為syncope,術語“熱淋”“石淋”等的部件“淋”英譯應當為strangury。
這里較為特殊的是術語“風溫”“春溫”“暑溫”等的部件“溫”,它指的是溫病,即感受溫邪引起的外感熱病的統稱。將溫病譯為warmdisease已成為目前的普遍共識,符合民族性和約定俗成的原則。但考慮到“溫”這一術語部件實際的應用情形,disease可以不用出現,而warm采用名詞形式warmth,例如“暑溫”譯為summerheatwarmth,“春溫”譯為springwarmth。這樣既可以保證“溫”作為術語部件時英譯的簡潔性,同時又能夠保留中醫學的民族特色。
2.英譯存在爭議的主要術語部件
對于其他仍存在爭議的中醫內科學主要術語部件的英譯,本研究根據中醫病名術語的英譯原則和方法逐一進行分析,探尋相對合理的英譯策略(見表3)。
術語“咯血”“吐血”“便血”等的部件“血”指血證,即出血性疾患的統稱。標準Ⅰ譯為bloodsyndrome,標準Ⅱ譯為blooddisease,標準Ⅲ譯為hemorrhagicsyndrome。這里hemorrhagic的名詞是hemorrhage,釋義為seriousbleedinginsideapersonsbody,來源于西醫的疾病術語。選用bloodsyndrome來翻譯“血證”,更為符合其中醫的理論內涵;但考慮到簡潔性和約定俗成的原則,在實際的翻譯中則采用術語的西醫譯法,例如將“咯血”翻譯為hemoptysis,“吐血”翻譯為hematemesis,“便血”翻譯為hematochezia,此時術語部件“血”實質上的英譯可認為是hemorrhage。
術語“自汗”“盜汗”“黃汗”等的部件“汗”指汗證,即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標準Ⅰ譯為sweatingdisease,標準Ⅱ譯為abnormalsweating,標準Ⅲ譯為sweatingsyndrome。此處abnormalsweating采用意譯的方法,對汗證的內涵進行了解釋,雖易于理解,但表達過于直白,甚至不像醫學術語。而sweatingsyndrome是汗證的直譯,兼顧了中醫學特色,更為符合準確性和回譯性的原則。因此可以用sweating作為術語部件“汗”的英譯。
術語“行痹”“痛痹”“熱痹”等的部件“痹”,標準Ⅰ譯為bidisease,標準Ⅱ譯為impedimentdisease,標準Ⅲ譯為impedimentdiseases或arthralgia,標準Ⅳ譯為jointimpedimentdisorders。其中,impediment的含義是somethingthatisanimpedimenttoapersonorthingmakestheirmovement,developmentorprogressdifficult,可以理解為障礙、阻礙。此處impedimentdisease或jointimpedimentdisorders都能表達出該病肢體關節屈伸不利、活動不暢的病理特點,但對于病因病機和癥狀表現等其他方面未涉及,因此不夠全面。arthralgia的意思為paininajoint,意為關節疼痛,這僅是痹病的諸多癥狀之一,同樣不夠合適。而采用音譯為bidisease的方法,既可以統領痹病較為復雜的概念內涵,同時能夠保證自身濃厚的中醫文化特色。因此bidisease更加符合簡潔性、準確性和民族性,是對于術語“痹病”較為合理的英譯,術語部件“痹”的對應英譯為bi。
1.用心感受數學,欣賞數學,掌握數學思想。有位數學家曾說過:數學是用最小的空間集中了最大的理想。
2.要重視數學概念的理解。高一數學與初中數學最大的區別是概念多并且較抽象,學起來“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樣,解題方法通常就來自概念本身。學習概念時,僅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義是不夠的,還須理解其隱含著的深層次的含義并掌握各種等價的表達方式。例如,為什么函數y=f(x)與y=f-1(x)的圖象關于直線y=x對稱,而y=f(x)與x=f-1(y)卻有相同的圖象;又如,為什么當f(x-1)=f(1-x)時,函數y=f(x)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而y=f(x-1)與y=f(1-x)的圖象卻關于直線x=1對稱,不透徹理解一個圖象的對稱性與兩個圖象的對稱關系的區別,兩者很容易混淆。
3.對數學學習應抱著二個詞——“嚴謹,創新”,所謂嚴謹,就是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不能一絲馬虎,是對就是對,錯了就一定要承認,要找原因,要改正,萬不可以抱著“好像是對的”的心態,蒙混過關。至于創新呢,要求就高一點了,要求在你會解決此問題的情況下,你還會不會用另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這就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平時,我們看到一些人,做題時從不用常規方法,總愛自己創造一些方法以“偏方”解題,雖然有時候也能讓他撞上一些好的方法,但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因為你首先必須學會用常規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你才能創新,你的創新才有意義,而那些總是片面“追求”新方法的人,他們的思維有如空中樓閣,必然是曇花一現。當然我們要有創新意識,但是,創新是有條件的,必須有扎實的基礎,因此我想勸一下那些基礎不牢,而平時總愛用“偏方”的同學們,該是清醒一下的時候了,千萬不要繼續鉆那可憐的牛角尖?。?/p>
4.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5.多聽、多作、多想、多問:此“四多”乃培養數學能力的要訣,“聽”就是在“學”,作是“練習”(作課本上的習題或其它問題),也就是把您所學的,應用到解決問題上?!奥牎迸c“作”難免會碰到疑難,那就要靠“想”的功夫去打通它,假如還想不通,解不來就要“問”——問同學、問老師或參考書,務必將疑難解決為止。這就是所謂的學問:既學又問。
6.考后總結
老師、家長在學生考試后總是關注學生成績于上一次考試比有怎樣的區別。學生們也總是在沒考好時找各種理由,無論是為了安慰自己還是安慰老師和家長。家長們在看到孩子成績下降后不要過分緊張,只要讓學生養成一個很好的考試習慣,不愁成績上不去。
學生在考試后應該總結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這次考試中有什么優點值得表揚。這是自我肯定的過程,太多的人讓學生總結丟分原因了,卻忽略了除了丟的分,學生還得到了很多分呢。學生要客觀分析得分情況,哪些分是靠自己扎實的知識和解題的技巧輕松拿到手的;哪些分是腦中有大概印象再加一點運氣成分拿到手的。不管是怎樣拿到的,只要是得分了,就值得表揚。
第二,自己還有哪方面問題。在肯定自己優點的時候要客觀,分析問題的時候更要客觀。很多學生喜歡說一句話“我馬虎了,不小心算錯了?!蔽蚁嘈?,這是實話,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馬虎?其實究其根源是計算能力不過關。這是小學算術沒學好,我沒有辦法。計算也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生反復訓練才能得到的一種能力。發現問題,針對自己的問題制定相應訓練,防止下一次考試時再在同一個問題上丟分。
第三,總結心理。心理因素也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一部分,例如此次考試是全年級打亂順序,學生坐在陌生的教室中考試感到緊張,這就有可能影響考試的發揮。這種問題不是發現后短時間就能解決的。要知道,高考時不止是打亂班級順序的問題了,你可能到一個你根本沒去過的學校參加考試,身邊的坐的同學是你認識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學生要學會自我調整,不要讓這些客觀外在條件影響考試水平的發揮。
關鍵詞:舞蹈教育;藝術實踐;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4-0239-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飛速前進的科技文化對人才的需求也顯示出了很明顯的趨勢――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實用性人才。而在當今形勢下的高校舞蹈教育中,這種對實用性人才的需求則直接凸顯出了藝術實踐的重要性。藝術實踐是高校舞蹈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夠通過藝術觀摩,劇目排練和演出,藝術采風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得以提高,并通過與課內教材的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從而成為高校舞蹈教育中培養創新性藝術人才的重要途徑。藝術實踐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為:
一、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
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由于舞蹈教育本身實踐性較強,在教學中更需要藝術實踐的支撐。在整個舞蹈教學過程中,藝術實踐是所學知識的延伸,也是課內知識得以靈活運用的實踐平臺。藝術實踐能夠使學生充分吸收課內知識,并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學習成績。但是各種舞蹈語言的熟練運用卻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練習,而專門的舞蹈組合由于訓練形式過于單一,很難滿足學生的練習需要,使學生容易由于缺少主動性而產生對組合訓練的熱情和興趣。而藝術實踐卻可以通過學生對課內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自我編創,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將所要掌握的舞蹈語言在保留其美學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編創,最終以舞臺考核的形式進行檢驗,這樣,技能更好地鞏固和練習了課內知識,又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藝術實踐本身就是所學知識與能動性的實踐緊密結合的一個過程,學生通過這個過程,能夠把課內的知識創造性地運用和更徹底地吸收。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
教育部制訂的《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在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缺少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造性人才,已成為制約我國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笨梢娕囵B學生創造力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而藝術實踐則通過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獨特方式,能夠極大限度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為了使作品順利創作出來,就要主動去觀察生活,能動地提煉主題,發展變化舞蹈動機,以求塑造出鮮活生動的舞蹈形象,以及編創出富有新意的亮點造型和動作。在這一創造性活動中,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射到作品中,對作品從切入口、形象,動機等進行反復推敲,能動性地進行多方面思考,運用創新思維和形象思維發現和探索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其創造潛能。而在捕捉了人物形象,設計好表現人物特征的主動機之后,接下來的動作發展變化,則需要動手操作,一遍遍實踐動作和動作連接,直到找到自己比較滿意的動作組合方式。這一過程則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所以,學生在藝術實踐中,能夠主動參與其中,運用所學知識,加上自己的創新,享受著舞蹈藝術創造帶來的樂趣。通過這種相對獨立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展示出了自己舞蹈創造力的同時,創造潛能得以進一步挖掘,創新性思維也得到同步提高。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由于社會發展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創新性的復合型人才成為高校舞蹈教育培養的新目標。通過藝術實踐,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為培養能教、會編、善表演的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舞蹈藝術的綜合性因素,編創過程不僅需要對舞蹈語言的掌握,還要了解周邊的姊妹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思維,如編創時對音樂旋律、動機、節奏、風格、調式、情感等都要有的深入了解,對造型的把握也要借鑒雕塑藝術的空間手法,調度的處理也要參考繪畫的構圖方式等;在排練中需要把作品通過教授的方式,把作品中的動作和所需情感和內涵傳達給其他同學,這一過程鍛煉了學生的教課能力,而參與表演的同學則能夠在排練過程中對作品進行二次加工,又能提高了自身的表演能力和舞蹈表現力,并且在排練中由于牽涉同學過多,需要大家相互協作,共同努力來完成整個劇目,所以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大家的團隊精神也得到相應的提高;而在演出階段,由于舞臺展演的直觀性,讓學生直接鍛煉了心理素質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舞臺實踐經驗。總之,通過藝術實踐,學生有可能面臨的諸多嶄新的問題,這些都需要他們獨立面對和解決,在發揮主觀能動性地發現、思索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收獲了很多課內無法學到的知識,并使其專業素質、心理素質和思想文化素質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因此,針對于藝術實踐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性,高校舞蹈教育應積極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努力開展和完善藝術實踐,使之成為全面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用以培養出更多的創新性實用性的舞蹈藝術人才,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綜上所述,藝術實踐作為高校舞蹈教育的關鍵環節,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關鍵所在。因此,藝術實踐在當下高校的舞蹈教育中,應作為培養藝術應用人才的根本途徑,引起足夠重視。由此培養出的舞蹈藝術人才,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性高素質人才,才能更具有競爭力,為我國蓬勃發展的舞蹈事業增光添彩。
藝術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比較特殊的教育內容,是高等院校傳播人文正能量、培育高素質藝術人才的主要路徑。校園文化是基于校園環境,以廣大師生為主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相統一的、能傳承文化歷史、能反映時代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理工科職業院校的基礎設施不健全,政府為院校發展所劃撥的資金有限,在充滿競爭的行業中要站穩腳跟并且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是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許多高職院校都想通過擴大招生就業來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在技能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師資和教育資金,但是對文化素質教育明顯不夠重視,真正關注文化素質教育的高校,大都因為運動場地、文藝匯演的場地以及學生宿舍樓、教室、圖書館等基礎設施數量有限,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使用需求而無法可持續地推行文化素質教育。學生群體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與當前數量有限的文化教育設施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甚至由于場地設施有限,一些課余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一部分學生因為沒有文化活動場,在雙休日往往選擇在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度過,聒噪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不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長,而且還可能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對學校的日常管理帶來較大的阻礙。理工科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由于職業學校教育偏重技能培訓,倡導一技傍身、就業無憂,在校學生比較注重其所學專業、教學內容以及與專業對口的就業方向,對藝術教育課程不重視。(2)目前藝術教育課程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屬于選修課程,學院領導對藝術選修課的特點、教學內容及其在發展學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對藝術類選修課的課程定位不準確,師資結構不合理,相應的教學體系和課程管理機制不健全,教學評估不全面,并且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數量非常少,藝術類選修課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發揮。長期以來,社會對藝術類課程的評價并不高,加之教學行為選擇上存在原則性錯誤,許多高校沒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更沒有設定固定的崗位編制,致使每個學期都會更換授課教師,不同教師的授課內容存在差異,部分課程甚至毫無章法。另外,大多數職業院校都將藝術教育課程安排在周六日或晚上,而且由于學生人數不固定,授課時間特殊,課堂講學中師生之間互動較少,教學組織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有些學生對選修課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僅僅是將選修課作為修學分的路徑,帶著功利心去學習,學習態度不端正,并且缺乏積極性。另外,教師“一言堂”現象非常普遍,教師的日常授課側重技能、技巧的學習,忽視了對人文素養的培育,并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而這些做法有違藝術教育作為人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師生間對話交流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問自答,更談不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與創新能力。由此可見,無論在教育觀念、教育管理、教學水平、師資建設等各方面都相對薄弱。
2藝術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
從宏觀意義上講,校園文化主要包括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根據校園文化主體不同的特點,可將校園文化分為師生文化、后勤文化和管理文化;深入分析校園文化的內容,又可將校園文化分為素質型心理文化、意識型觀念文化、協同型文體文化、技術型實踐文化、情感型審美文化和智能型知識文化。
2.1藝術教育對校園物質文化的促進
開展藝術教育,必然要在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建設演出廳、畫室、圖書館、書吧、鋼琴房等,以藝術教育場所為引領,必然配套改造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社團活動和興趣班的學習容易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理工科院校的技能教育過程中,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一定會引入企業文化,按照企業工作環境進行校園建設,往往成為理工科院校的特殊的校園物質文化。目前全國各地為充分發揮高技能領軍人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的推廣和傳承等方面的關鍵作用,積極推行技能研習、技術培訓和行業交流等活動,建立了一大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是理工科院校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
2.2藝術教育對校園制度文化的促進
學校制度文化是滲透進一所學校的管理流程、工作制度、崗位職責、主體架構中的風格特色和價值理念,是各項管理制度在形成和被執行的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是由學校制度所衍生、承載、表達和推動的文化體系。它不僅包括無形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還涉及有形的制度。它以有形的制度作為文化載體,集中反映在無形的價值觀念上,同時也通過制度本身體現出來,并且伴隨著制度的實施過程,也通過組織結構、方法概念、過程、形式、心理活動、行為方式、人際溝通等方方面面體現出來,制度文化發展得越完善,無形價值在以上各領域中的體現及其與制度所承載和推動的文化更趨同。藝術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對動態制度文化建設有正向促進作用??茖W嚴謹的藝術教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先生認為藝術教育具有“輔德性”,可以“以美導善”。因為藝術本身蘊含著美感,也承載著深厚的思想內涵,對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具有啟迪或警示作用,并且藝術能夠以其獨特的美感寓教于樂,使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好了,才可以有效安撫師生的抵觸情緒,制度的靜態文化才可以發展成具有教育警示作用的動態文化,進而形成一股有效的內驅動力使制度文化可持續發展下去,確保制度管理從外在約束形式逐漸衍生成組織結構內在的自律性,促進師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2.3藝術教育對校園精神文化的促進
校園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種氛圍的形成,校園師生的語言之美、行為之美、心靈之美、藝術之美構成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文化,藝術教育培養對美的追求積極向上的高尚藝術水平,反對低級趣味,培養師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高等院校在職業教育體系設置藝術教育課程,是文化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激發其創造激情、修煉人格以及提高藝術審美能力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青少年通過學習積極健康的藝術作品,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藝術熏陶,這對于提高其心理免疫力大有裨益。如果因為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壓力使藝術教育無法可持續地開辦下去,學校將會失去一條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路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將面臨重重阻礙。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是指非藝術專業院校開展的一種以提高大學生藝術方面的素養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主要通過藝術類公選課程、藝術社團建設以及各類藝術活動,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促進大學生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3結語
藝術教育以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存在,理工科職業院校應該重視藝術教育,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離不開藝術教育。優良校風的培養,需要經過認識的提高、情感的體驗、意志的努力、行為的鍛煉才能逐步養成全體成員共同的習慣和風尚,形成學校統一的輿論和風氣,我們要利用藝術教育的良性開展,從一點一滴培養全體成員的素質,建設好校園精神文化。
作者:劉洪林 單位:江西水利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斐斐,臧玉.對高等職業院校藝術教育分層教學的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
一、藝術實踐可以提升改制音樂專業學生的表演能力
學生通過藝術實踐將自己的藝術天分展示在大眾面前,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不斷提高,同時也會將其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調度起來。另外,在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的增加學生登臺表演的機會,對其克服因為心里緊張而造成的忘詞、跑調、節奏掌握不好等現象都有積極的幫助作用。而學生也在反復表演作品的過程中,增加了自身對知識的感知力,加深了對作品風格、情感等各方面的理解,為其聲情并茂的演繹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說食欲實踐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表演水平和表演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藝術實踐能夠促進音樂教育中學生的創作熱情
學生參加藝術實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重塑其音樂形象的過程。只有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才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藝術的再創造,從而將其創作熱情充分的激發出來。
(一)學生的表演活動:表演其實就是第二次創作。學生只有通過舞臺的演唱或者演奏,才能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從而促進其自信心、表演欲、學習欲的不斷增強。
(二)學生的創作與改編: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自己喜歡的民歌、戲曲等進行相應的改編,對于促進民歌、戲曲原有表現力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學生將自己親自創作的作品搬上舞臺進行表演,其自信心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如果作品通過實踐檢驗獲得廣泛認可的話,其內心也會產生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作品創作的動力。
三、藝術實踐鍛煉高職學生社會組織能力
將教育和藝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是音樂教育最大的特點。這一學科既包含了教育的科學性同時也蘊藏著豐富的?術審美屬性。音樂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利用教學實踐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同時也在將音樂藝術推向社會的過程中達到了弘揚社會正氣、活躍文化氛圍的目的,充分發揮出了音樂自身所具有的審美與教化功能。而作為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不僅要肩負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會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各種音樂比賽、文藝匯演等。音樂教師在參加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也必須具備相應的組織能力,而這些組織能力則主要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積極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活動或者組織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養成和提高的。
四、藝術實踐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參與范圍廣泛是藝術實踐活動另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學生在參與這種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必須積極的與全體人員共同合作,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才能確保演出任務的順利完成。比如在合唱、合奏的演出過程中,要求所有參演人員必須做到節奏協調、音響均衡才能將音樂藝術的內在美充分的表達出來。而對于那些想要突出自我個性的參演者,則一定會被剔除出演出團體。另外,在組織或者參加文藝晚會、歌詠比賽的過程中,所有的參演人員,都必須齊心協力才能確保演出任務的順利完成,一旦中間某一個環節出現漏洞的話,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整場演出的失敗。所以,這就要求這個集體中的所有人員,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的集體榮譽感以及團隊協作精神,才能確保演出任務高質量的順利完成。
五、藝術實踐可以充分的展示“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提倡寓教于樂這一教學原則。而藝術實踐活動作為教學過程中學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一種教學形式,已經越來越受廣大師生的青睞。這種教學形式主要是通過舞臺表演的方式,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展示出來,而學生則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逐步的掌握音樂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并積累創作和表演的經驗。學生通過參與這種藝術實踐活動,不僅掌握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自身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另外,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體驗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習的社會生活知識。不佳促進了自身專業水平的穩步提高,同時也及時的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其后期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民間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與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相互交融。但隨著工業化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民間剪紙藝術深受影響開始走向衰退。在小學教育中開展民間剪紙藝術教學,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普通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使學生對中華文明有更為深刻的認知,更有利于民間美術的傳承。
關鍵詞:民間剪紙藝術;小學教育;審美;傳承
1中國民間剪紙
1.1民間剪紙的概述
剪紙,在古代被稱之為“剪彩”,民間稱之為“剪紙”“絞紙”“窗花”“花兒”“窗染花”等。從材料與技藝來看,剪紙通常是指以剪刀或刻刀為工具,以紙為主要材料,通過剪、刻等技法進行鏤空雕刻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品。追隨紙在中華大地運用普及,剪紙藝術也隨之興起。我國現存的最早的剪紙作品是北朝時期的一幅團花剪紙,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88號的北朝墓葬中。剪紙藝術作品最初是被運用在宗教與祭祀方面,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剪紙藝術用途愈加寬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愈加密切,品類也愈加繁多。民間剪紙的用途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作為美化居室的裝飾類剪紙,主要包括:窗花、墻花、頂棚花與門彩等。二是作為禮儀習俗中需用的剪紙,主要包括:喜慶花、壽花、禮品花、燈籠花與喪葬祭祀花等。三是作為裝飾工藝美術作品的精美剪紙,主要包括:扇花、燈花與走馬燈人兒等。四是生活民俗剪紙,它在民間生活中用途廣泛,包括運用在刺繡、蠟染、陶瓷制作中的貼花,運用在工匠在家具上的施藝雕刻中的圖案,同時它亦運用于一些食品的制作中等。
1.2民間剪紙的現狀
民間剪紙脫胎于古代精湛的“剪影鏤空”的藝術形式,自魏晉時期開始,就廣泛流傳,融入到人們生活的各方各面。至明清時期,我國民間剪紙無論是從它的題材內容、形式種類,還是從它的運用范圍、技藝手法來看,都已達到鼎盛時期。一代文學巨匠曹雪芹在《紅樓夢》四十一回中,對剪紙繡譜普及性進行了這樣的描述:“劉姥姥因見那小面果子都玲瓏剔透,便揀了一個牡丹花樣的笑道:‘我們這里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么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給她們做花樣子去倒好?!焙?,我國民間美術逐步走向衰落。作為民間美術之一的民間剪紙亦是如此,一些地方尤其是沿海的商業城鎮,它的式樣為了迎合市場,出現了外國人需要的洋化圖案和低俗的商業化圖案。2003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啟動,經過大量的調查與研究,將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第二個重點項目。自此,民間剪紙這一伴隨中華民族千年之久的民俗文化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拉開了距離。
2小學民間美術剪紙教學的重要性
為了適應時展與全球化進程,使國民素質與時代的發展要求相一致,自1994年美國公布了《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開始,各國先后頒布了新的課程標準,并深刻地意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即沒有美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且美術教育應從小就開始進行。一般而言,小學美術教育是最為基礎的美術教育,它對后續的美術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不單單是作為一種普通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與創造能力,它還以直觀生動的形象將中國民間美術制作工藝與中華傳統道德對學生進行展示,有利于對學生民族自信心的培養。
2.1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社會學三巨頭之一卡爾•馬克思曾經指出:社會的進步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在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美的需求越來越高,美術教育的審美教育功能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美術教育的審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們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受到真、善、美的感染與熏陶,思想上深受其影響,道德與智慧得到提升,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引導人們正確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同時,美術教育又不同于其類型的教育形式,它是以審美價值為基礎的教育形式,它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美術教育的教育作用絕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說教,而是通過美術教育強烈的感染性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例如,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中教師展示作品《臥冰求鯉》,然后對《臥冰求鯉》的內容、技巧、大小等進行深層解析,引導學生構思出場景———雪花紛飛的寒冷時節晉人王祥臥在寒冰之上為繼母捕魚,使學生感受到“孝”之道的重要魅力,生動的述說或是音頻的放映,加深學生多大紅色《臥冰求鯉》作品的映象,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孝”的影響,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與發揚。
2.2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創造與發展取向的教學設計理論一直是小學美術教育的核心內容。不僅僅只是重視學生對美術的基本知識與基礎技能掌握,更注重培養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自主性、能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民間剪紙藝術作品大多是由普通群眾所創造,他們沒有對藝術進行過系統的學習探究,所以他們的作品并沒有嚴謹的規范性,且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使得學生思維空間留下大片的空白,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民間剪紙藝術的創作并非是對傳統藝術的復制,它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與動腦能力。教師教授學生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民間剪紙藝術創作方法并能進行自我剪創練習,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主題,從中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內容,使學生自己動手去創造美,感受民間剪紙藝術所帶來的樂趣。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創作進行及時的反饋,指出優點以及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方法。這樣的訓練使學生的創作能力得到提高,且創作的成品在日常生活中可進行運用,這種形式以一種實體化的方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了鼓舞,有利于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2.3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傳統道德
王國維先生曾指明,“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發達,以達到完美之域;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先生則在《美育》中強調,“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其根本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中德育的發展尤為重要。在義務教育開始之前,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群眾,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們剪紙藝術作品的創作主題大多是來源于生活與神話傳說,所以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作品在構思與制作的過程中深受中華文明與傳統道德的影響,其剪紙藝術作品亦大多是與中華文明與傳統道德相關。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作品的作者通過心靈手巧的剪裁,將中華文明與傳統道德的精粹融入剪紙藝術作品的制作中,如《臥冰求鯉》與《慈烏反哺》象征“孝”,《孔融讓梨》象征“悌”,《曾子殺豬》象征“信”,《程門立雪》象征“敬”等等。民間剪紙藝術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傳達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教化作用,使學生從小在欣賞、娛樂的同時受到中華文明與傳統道德的熏陶,且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中華文明。
2.4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歸屬感
在全球化的社會中,為適應當今經濟、科技與教育發展的需要,順應我國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潮流,民間美術課程資源得到開發。民間剪紙藝術是我國農耕社會中誕生的一種藝術形式,大部分以民俗為基礎,與民俗活動有緊密的聯系。它與其他民間藝術、民間游藝,特別是民間習俗,都密切地交織在一起??梢哉f,它是一個立體的存在。同時,民間剪紙藝術作為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功能之多、作者之多是其他藝術種類難以比擬的。民間剪紙藝術來自民間,它的創作主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它的創作成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婚禮中必然用到的大紅“喜”字、喪禮中必然用到的白底黑字的“奠”字、最能表達中華民族傳統節慶文化中必然用到的大紅色要倒貼的“?!弊?,等等。在中國,在眾多藝術作品中,只有民間剪紙藝術,才如此貼近并傳承傳統文化。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不是建立在西方教育體系的基礎之上的,它富有我國濃郁的鄉土氣息,與我國文化、歷史、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在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學習過程中,無疑能使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強。在小學教育中開展民間剪紙藝術的教學,有利于從小開始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更有利于對中華文明進行傳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張卉.中國民間美術教程[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2]崔錦,王鶴.民間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3]陳竟.中國民俗剪紙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