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3:07
序論:在您撰寫科技人力資源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由于科技的發展、市場范圍和種類的擴大,對大規模組織的強調、日益增加的勞動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萍嫉陌l展,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已經多次帶來了明顯的轉變。
科技發展對人員管理影響的歷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歷程中,生產力水平低下,信息傳播途徑閉塞,手工技術生產相互之間的學習、借鑒比較困難,科技創新發展的進程十分緩慢。所以,這個階段的科技對組織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響不大,變化周期比較緩慢。自從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以后,組織變遷越來越受制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幾乎科學技術的每一次大的變革都導致了組織的一次大變遷,組織的每一次變遷又導致組織對人員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
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使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結果是使人的體能獲得了解放,相應地,組織對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來那種單純依靠增加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來提高勞動效率的管理方式轉向雇傭管理。工業革命之后,機器大生產的出現,使得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早期雇傭雙方之間家長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大規模組織和機械化大生產淡漠、疏遠了雙方之間感情紐帶。在利益、工作環境和勞動保護等方面漸起紛爭,工廠成為了沖突和暴力的場所??刂坪桶矒崾沁@個時期人員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的發明發現和使用為特征,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勞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的結合程度對生產的影響日益明顯,出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股份公司。以泰羅為首的科學管理學派和以梅奧為代表的人際關系學派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直接導致了人事管理的產生。人事管理強調以“事”為中心,人員管理活動是被動的、反應性的,但這種機械式的組織管理方式是與當時科技發展下形成的企業組織方式相一致的。
現代技術革命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現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它的主要標志是原子能空間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領域里的革命,現代科技革命的強大浪潮正沖擊著當今社會的各個層面,對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面對科技不斷創新、顧客需要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紛紛進行變革和再造,頻繁的變化使得“事”不斷變化,只有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活動才能主動應對變化、適應變化,抓住變化中的市場機遇。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甚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了理論和實踐的主導。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人與技術之間、人與資本之間的關系,因而,帶動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實踐的轉變。
科技發展對工作系統的影響
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在經濟社會的很多領域內,我們對科技發展是持肯定態度的。科學技術曾是我們用以減少人類辛勞、提高生產和獲得更好生活質量的基本手段。但近來有人對這種看法產生了懷疑,而且開始強調科技“進步”的消極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時期、階段兩者的勢力對比處于不同的狀態,因此,科技發展對工作系統的影響也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分別進行分析。
科技與工作系統之間的適配關系,成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關鍵??萍紝ぷ飨到y的體現在三個方面:科技是組織決定所要求人力資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間接地講,它是人力資源素質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組織結構和程序的某些總特點的決定因素;科技是單個或者群體工作設計中的直接決定因素,因而是社會結構和準則的間接決定因素。
對組織結構的影響
科技對組織結構具有直接的影響。科技發展與組織中的多種特性相關:組織命令——控制層級的長短;管理人員的管理跨度;組織人員之間的比例關系;甚至組織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發展水平下,不同類型的組織都有一個最佳的結構??萍几锩欢仁沟闷髽I的組織結構不斷擴張,各種巨型組織不斷形成,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組織結構又開始不斷縮小。
對組織社會心理系統的影響
科技以多種方式影響著組織中的個人??萍际谴_定任務和專業化程度的關鍵因素。工作群體的大小和構成以及與其他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相互作用的范圍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決定的??萍加绊懡M織中人的各種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時,對每個員工的認為的具體設計具有重要影響。
科技的變革會引起人們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憂慮感??萍歼M步的加快,導致員工知識、技能半衰期的縮短,社會對不斷學習、更新技術的要求提高,嚴重影響了人們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對生存、發展的憂慮逐漸增大。
對管理系統的影響
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知識不斷專門化,致使組織內的專業化分工程度不斷深入,職能分工更加細致,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知識、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管理系統的基本關注使將活動分解或分割開來,以便由各分系統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發展,管理系統的重點發生了改變。隨著復雜組織中的差異性的不斷發展,各個職能之間的合作問題成為了發展趨勢,創新要求各個專業之間知識的碰撞和共享,競爭要求各個職能之間更加靈活、快速的協作反應。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對科技的迅速引進、吸收,導致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呈現出跳躍式發展趨勢,形成管理水平極其不均衡的態勢,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礎平臺方面千差萬別??萍嫉陌l展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尤為強烈,站在總體的角度上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歸納。
思維方式的轉變
人力資源管理呈現兩級分化趨勢。兩級分化趨勢是指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職能得到加強,需要更多參與到組織的戰略決策中來,共同尋求人力資源與其它資源之間的整合;而事務性職能更加弱化,很多職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員配置等會更多由直線部門負責人承擔。結果,人力資源部門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積極融入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以客戶服務的理念進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資源部門就會弱化甚至消失,戰略職能由高層管理人員承擔,行政事務工作由直線部門承擔。前者更多出現在我國本土大型企業中,而后者多出現在外資性質或者民營企業中。
人力資源管理在科技發展引發變革中的作用。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導致科技的學習、共享更加方便,各個方面的創新活動更加活躍,變革也就成為組織中的常事,并且變革的周期越來越短。人力資源管理順理成章地負起了變革的發動和管理的責任,利用各種心理激勵和社會互動方法,規劃變革進程,引導雇員的態度和行為。
管理的對象向知識和能力傾斜。我國的人員管理一直重視資歷、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影響下,正在向人職匹配邁進。但是,隨著組織發展對科技的依賴程度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也會發生轉移:由強調人職匹配向以人為載體的知識和能力傾斜,這是全球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思維方式又會被置于多層次的轉變發展之中。
人力資源外包。人力資源外包是指依據雙方簽定的服務協議,將企業人力資源部分業務的持續管理責任轉包給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管理的活動。這是科技推動專業化分工在組織層次的體現,“回歸核心”不僅是組織戰略決策,也是企業職能戰略決策,企業會逐步把不涉及企業機密、要求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程序較繁瑣和經常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業務需要遵循一個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為公司業務服務:企業核心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即有關公司文化建設、機構設置、核心決策等事項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規事務性的工作都能夠外包。
基礎平臺的升級—EHR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創新的生產工具和運作平臺,在信息通信技術的推動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平臺得到了升級,EHR成為了國外先進公司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我國今后發展轉變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電子化人力資源,是將先進的技術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的網絡系統,使人員管理流程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之所以有價值,就在于它能將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過數字化的信息系統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大幅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在我國企業人才戰略實施中的功效會更加明顯,理解并運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中所蘊涵的管理理念,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操作技術的轉變
招聘。招聘是在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下為企業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動,招聘活動將從現在的崗位導向標準向重視潛力、發展轉變,內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睞,招聘渠道更加豐富,招聘、獵頭公司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訓開發。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會更加重視培訓開發活動,特別是對組織所需的專用知識的培訓力度。科技帶動技術價值的提升,企業培訓開發的潛在收益與成本的比例增加,企業在培訓開發投資上的積極性增強。另外,培訓開發也是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從總體上還會降低企業的人員成本。
員工援助計劃??萍茧m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和水平,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有所控制和傷害。在我國,由于歷史文化原因,對員工工作生活質量的關注是比較高的,但關注的重心主要是個人道德和家庭倫理方面。隨著科技影響的加大,系統的員工援助計劃將會得到廣泛發展,特別是基于工作變革的員工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專門咨詢活動,在我國今后人力資源管理中將會占有較大的比重。
能力工資??萍嫉陌l展,使得知識和技能在社會組織中的重要性增加,創新對于市場競爭和利潤增長的意義重大,組織對能力和人員之間的結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將會從以職位為基礎向以能力為基礎過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兩者的結合。
關鍵詞: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完善措施
目前,在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所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對于科技型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管理尤為重要??萍夹推髽I發展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推進,最終使適合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得到有效建立。本文對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特點以及現存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礎之上對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進行了提出。
1 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特點
1.1 員工的流動性強
科技型企業員工的一大特點就是流動意愿強??萍既藛T一方面擁有過硬的技術,一方面還掌握了企業的核心技術,因此員工的流失就會使企業遭受嚴重的損失,甚至使企業人力資源的重置成本得到增長。
1.2 員工看重個人成長
在科技型企業中,大部分員工都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在工作的同時也為自己定下了較高的學習目標,并定期參與培訓學習。所以,企業管理者需對傳統的激勵制度進行革新,從員工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合適的培訓機會提供給他們,并對員工的自主性進行重點培養,使他們能運用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完成工作。
1.3 員工團隊合作經驗缺乏
在技術層面上,技術人員往往會追求完美,但在團隊合作方面,他們卻不具備充足的經驗。因此,人力資源管理者就需和技術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并協助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完成合作交流。
2 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
2.1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對當前科技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進行分析可知,考勤制度、工資分配制度、獎懲激勵制度、工作規范等為該機制的主要內容。制度多以規章的形式對員工進行限制,而沒有對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行充分考慮。因此,在工作中,員工的創造性以及積極性就無法得到調動。另外,針對企業各崗位以及各員工的工作范圍,企業人事部門也并未進行規范和明確,因此員工往往無法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以及負責內容,而這對科技型企業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2 未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當前,科技型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并未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進行深入認識。但對于科技型企業的發展而言,技術創新是唯一動力,而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資源,所以最終決定企業發展前景的依舊為人力資源管理。因此,科技型企業必須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3 人才培訓機制的缺乏
在科技型企業中,科技人員都承擔著較重的科研業務,因此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參加培訓班。另外,針對人力資源戰略,科技型企業也并未進行科學規劃,即使為員工們開設了培訓班,培訓機制也不具系統性以及完整性。因此,員工就很難獲得自我提升的機會。
2.4 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不具科學合理性
當前,科技型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企業往往未進行完整規劃。因此,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存在著一些缺失和漏洞,員工也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另外,在員工的知識、技能更新上,科技型企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這就導致了在“快進”和“快出”問題上,科技人員往往無法進行充分思考。當前,科技型企業開始對戰略管理進行引進,但在對人力資源管理戰略進行制定時,由于缺乏相關的認識,企業仍舊無法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
2.5 缺乏合理的激勵制度
一般而言,科技型企業的激勵制度往往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不具科學合理性。因此,企業員工會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完成自我定位。在科技型企業中,對課題進行研發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完成研發以后,也不一定會獲得成果。而為了調動科技人員研發的積極性,企業就需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但對當前許多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在企業內部是普遍缺乏的。
2.6 人員招聘工作不具系統性
眾所周知,科技型企業所需人才要求較其他企業嚴格一些,所以受人力資源規劃缺乏的影響,科技型企業的招聘工作往往不具系統性,即隨機性較大,因此企業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
3 加強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措施
3.1 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地位進行明確
首先,科技型企業需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行深刻認識,并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將人力資源管理提升到戰略地位。其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結合企業的發展實際以及發展戰略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提升。再次,在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和管理時,企業需以戰略目標為出發點,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進行保證。所以,科技型企業倘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就需先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地位進行明確。
3.2 對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進行建立
在科技型企業中,員工大多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技能。一般而言,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因此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動機也就越強烈。在一個集體里面,倘若多數人有此傾向,那么集體里面的其他人就會受到影響,最終形成統一的價值取向。由此可知,在科技型企業里面,員工更樂于進行自主性工作,進而對自身的價值進行實現。因此,企業就需對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并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去。另外,對科技型企業的人員結構進行分析可知,在施行激勵機制時,單純的物質激勵手段是遠遠不夠的,企業只有制定出健全的激勵體制。例如系統的培訓機制、優厚的福利制度等,才能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行調動,使員工的自我價值得到實現。
3.3 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健全
對于科技型企業而言,科技水平競爭的核心在于管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所取得的成效因素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在什么時期,企業管理制度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隨著我國市場化的深入以及企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企業要想在激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使企業管理制度具備有效性、科學性以及先進性。所以,科技型企業要想獲得快速發展,就需先對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完善。
3.4 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
創新發展為科技型企業的一大特點,只有對員工的創新性進行培養,才可使企業獲得長遠發展。另外,在科技型企業中,員工多為科技人員,對于新知識新技能,他們有著很大的渴求度。因此,企業為了留住優秀的科技人才,繼而推動企業的穩步發展,就需按時開設培訓班對員工進行有效培訓。與此同時,企業還需對員工的發展規劃進行充分尊重,并為員工提供深入發展的機會,幫助其實現人生價值。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一方面可推進員工和員工之間的溝通,使他們實現知識互補、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還可促進上級和下級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員工的不滿情緒得到釋放。
3.5 對優秀的企業文化進行建設
對于企業來說,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靈魂,也是企業穩步發展的無形支撐。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文化內涵以及企業精神,代表著企業的形象以及發展狀態。因此,為了留住人才,并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企業就需首先對優秀的企業文化進行建設和完善,讓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另外,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之間存在著互相推進、共生共存的關系。受文化背景、經濟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的管理方法會有所差異。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經濟一體化的加強,在人才導向、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以及人才約束等方面,優秀的企業文化必定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般而言,科技型企業的技術人員承擔著大量的科研工作,長時期處于聚精會神、埋頭苦干的狀態。因此,他們往往沒有精力和時間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健康狀態以及家庭情況進行關注。所以,科技型企業的管理者就可從員工的實際情況以及實際需求出發,定期開展戶外游樂、知識問答、歌舞晚會等娛樂活動,為員工創建一個溫馨有趣的工作環境,使其身心舒暢、勞逸結合。與此同時,企業管理人員還需對員工的身體狀態以及家庭生活進行高度重視,并給予溫暖的關懷。之后,科技型企業還可積極鼓勵員工進行技術創新,在工作之余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由此可見,對于中小科技型企業的穩步飛速發展而言,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完善是極其重要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型企業的穩步發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因此,為了使科技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我們就需從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實際出發,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現狀以及問題進行分析,并從戰略地位明確、管理機制健全、企業文化建設、激勵機制完善以及員工技能培訓等方面著手,使科技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革新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畢凱.和諧社會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J]. 山東工業技術. 2013(10)
關鍵詞:科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系統外包HER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由于科技的發展、市場范圍和種類的擴大,對大規模組織的強調、日益增加的勞動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萍嫉陌l展,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已經多次帶來了明顯的轉變。
科技發展對人員管理影響的歷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歷程中,生產力水平低下,信息傳播途徑閉塞,手工技術生產相互之間的學習、借鑒比較困難,科技創新發展的進程十分緩慢。所以,這個階段的科技對組織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響不大,變化周期比較緩慢。自從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以后,組織變遷越來越受制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幾乎科學技術的每一次大的變革都導致了組織的一次大變遷,組織的每一次變遷又導致組織對人員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
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使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結果是使人的體能獲得了解放,相應地,組織對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來那種單純依靠增加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來提高勞動效率的管理方式轉向雇傭管理。工業革命之后,機器大生產的出現,使得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早期雇傭雙方之間家長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大規模組織和機械化大生產淡漠、疏遠了雙方之間感情紐帶。在利益、工作環境和勞動保護等方面漸起紛爭,工廠成為了沖突和暴力的場所??刂坪桶矒崾沁@個時期人員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的發明發現和使用為特征,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勞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的結合程度對生產的影響日益明顯,出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股份公司。以泰羅為首的科學管理學派和以梅奧為代表的人際關系學派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直接導致了人事管理的產生。人事管理強調以“事”為中心,人員管理活動是被動的、反應性的,但這種機械式的組織管理方式是與當時科技發展下形成的企業組織方式相一致的。
現代技術革命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現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它的主要標志是原子能空間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領域里的革命,現代科技革命的強大浪潮正沖擊著當今社會的各個層面,對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面對科技不斷創新、顧客需要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紛紛進行變革和再造,頻繁的變化使得“事”不斷變化,只有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活動才能主動應對變化、適應變化,抓住變化中的市場機遇。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甚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了理論和實踐的主導。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人與技術之間、人與資本之間的關系,因而,帶動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實踐的轉變。
科技發展對工作系統的影響
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在經濟社會的很多領域內,我們對科技發展是持肯定態度的??茖W技術曾是我們用以減少人類辛勞、提高生產和獲得更好生活質量的基本手段。但近來有人對這種看法產生了懷疑,而且開始強調科技“進步”的消極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時期、階段兩者的勢力對比處于不同的狀態,因此,科技發展對工作系統的影響也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分別進行分析。
科技與工作系統之間的適配關系,成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關鍵。科技對工作系統的體現在三個方面:科技是組織決定所要求人力資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間接地講,它是人力資源素質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組織結構和程序的某些總特點的決定因素;科技是單個或者群體工作設計中的直接決定因素,因而是社會結構和準則的間接決定因素。
對組織結構的影響
科技對組織結構具有直接的影響??萍及l展與組織中的多種特性相關:組織命令——控制層級的長短;管理人員的管理跨度;組織人員之間的比例關系;甚至組織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發展水平下,不同類型的組織都有一個最佳的結構??萍几锩欢仁沟闷髽I的組織結構不斷擴張,各種巨型組織不斷形成,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組織結構又開始不斷縮小。
對組織社會心理系統的影響
科技以多種方式影響著組織中的個人??萍际谴_定任務和專業化程度的關鍵因素。工作群體的大小和構成以及與其他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相互作用的范圍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決定的。科技影響組織中人的各種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時,對每個員工的認為的具體設計具有重要影響。
科技的變革會引起人們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憂慮感??萍歼M步的加快,導致員工知識、技能半衰期的縮短,社會對不斷學習、更新技術的要求提高,嚴重影響了人們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對生存、發展的憂慮逐漸增大。
對管理系統的影響
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知識不斷專門化,致使組織內的專業化分工程度不斷深入,職能分工更加細致,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知識、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管理系統的基本關注使將活動分解或分割開來,以便由各分系統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發展,管理系統的重點發生了改變。隨著復雜組織中的差異性的不斷發展,各個職能之間的合作問題成為了發展趨勢,創新要求各個專業之間知識的碰撞和共享,競爭要求各個職能之間更加靈活、快速的協作反應。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對科技的迅速引進、吸收,導致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呈現出跳躍式發展趨勢,形成管理水平極其不均衡的態勢,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礎平臺方面千差萬別。科技的發展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尤為強烈,站在總體的角度上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歸納。
思維方式的轉變
人力資源管理呈現兩級分化趨勢。兩級分化趨勢是指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職能得到加強,需要更多參與到組織的戰略決策中來,共同尋求人力資源與其它資源之間的整合;而事務性職能更加弱化,很多職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員配置等會更多由直線部門負責人承擔。結果,人力資源部門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積極融入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以客戶服務的理念進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資源部門就會弱化甚至消失,戰略職能由高層管理人員承擔,行政事務工作由直線部門承擔。前者更多出現在我國本土大型企業中,而后者多出現在外資性質或者民營企業中。
人力資源管理在科技發展引發變革中的作用。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導致科技的學習、共享更加方便,各個方面的創新活動更加活躍,變革也就成為組織中的常事,并且變革的周期越來越短。人力資源管理順理成章地負起了變革的發動和管理的責任,利用各種心理激勵和社會互動方法,規劃變革進程,引導雇員的態度和行為。
管理的對象向知識和能力傾斜。我國的人員管理一直重視資歷、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影響下,正在向人職匹配邁進。但是,隨著組織發展對科技的依賴程度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也會發生轉移:由強調人職匹配向以人為載體的知識和能力傾斜,這是全球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思維方式又會被置于多層次的轉變發展之中。
人力資源外包。人力資源外包是指依據雙方簽定的服務協議,將企業人力資源部分業務的持續管理責任轉包給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管理的活動。這是科技推動專業化分工在組織層次的體現,“回歸核心”不僅是組織戰略決策,也是企業職能戰略決策,企業會逐步把不涉及企業機密、要求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程序較繁瑣和經常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業務需要遵循一個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為公司業務服務:企業核心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即有關公司文化建設、機構設置、核心決策等事項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規事務性的工作都能夠外包。
基礎平臺的升級—EHR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創新的生產工具和運作平臺,在信息通信技術的推動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平臺得到了升級,EHR成為了國外先進公司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我國今后發展轉變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電子化人力資源,是將先進的技術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的網絡系統,使人員管理流程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之所以有價值,就在于它能將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過數字化的信息系統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大幅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在我國企業人才戰略實施中的功效會更加明顯,理解并運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中所蘊涵的管理理念,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操作技術的轉變
招聘。招聘是在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下為企業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動,招聘活動將從現在的崗位導向標準向重視潛力、發展轉變,內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睞,招聘渠道更加豐富,招聘、獵頭公司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訓開發。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會更加重視培訓開發活動,特別是對組織所需的專用知識的培訓力度??萍紟蛹夹g價值的提升,企業培訓開發的潛在收益與成本的比例增加,企業在培訓開發投資上的積極性增強。另外,培訓開發也是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從總體上還會降低企業的人員成本。
員工援助計劃。科技雖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和水平,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有所控制和傷害。在我國,由于歷史文化原因,對員工工作生活質量的關注是比較高的,但關注的重心主要是個人道德和家庭倫理方面。隨著科技影響的加大,系統的員工援助計劃將會得到廣泛發展,特別是基于工作變革的員工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專門咨詢活動,在我國今后人力資源管理中將會占有較大的比重。
能力工資??萍嫉陌l展,使得知識和技能在社會組織中的重要性增加,創新對于市場競爭和利潤增長的意義重大,組織對能力和人員之間的結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將會從以職位為基礎向以能力為基礎過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兩者的結合。
關鍵詞:科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系統外包HER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由于科技的發展、市場范圍和種類的擴大,對大規模組織的強調、日益增加的勞動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萍嫉陌l展,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已經多次帶來了明顯的轉變。
科技發展對人員管理影響的歷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歷程中,生產力水平低下,信息傳播途徑閉塞,手工技術生產相互之間的學習、借鑒比較困難,科技創新發展的進程十分緩慢。所以,這個階段的科技對組織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響不大,變化周期比較緩慢。自從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以后,組織變遷越來越受制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幾乎科學技術的每一次大的變革都導致了組織的一次大變遷,組織的每一次變遷又導致組織對人員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
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使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結果是使人的體能獲得了解放,相應地,組織對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來那種單純依靠增加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來提高勞動效率的管理方式轉向雇傭管理。工業革命之后,機器大生產的出現,使得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早期雇傭雙方之間家長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大規模組織和機械化大生產淡漠、疏遠了雙方之間感情紐帶。在利益、工作環境和勞動保護等方面漸起紛爭,工廠成為了沖突和暴力的場所??刂坪桶矒崾沁@個時期人員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的發明發現和使用為特征,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勞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的結合程度對生產的影響日益明顯,出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股份公司。以泰羅為首的科學管理學派和以梅奧為代表的人際關系學派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直接導致了人事管理的產生。人事管理強調以“事”為中心,人員管理活動是被動的、反應性的,但這種機械式的組織管理方式是與當時科技發展下形成的企業組織方式相一致的。
現代技術革命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現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它的主要標志是原子能空間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領域里的革命,現代科技革命的強大浪潮正沖擊著當今社會的各個層面,對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面對科技不斷創新、顧客需要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紛紛進行變革和再造,頻繁的變化使得“事”不斷變化,只有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活動才能主動應對變化、適應變化,抓住變化中的市場機遇。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甚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了理論和實踐的主導。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人與技術之間、人與資本之間的關系,因而,帶動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實踐的轉變。
科技發展對工作系統的影響
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在經濟社會的很多領域內,我們對科技發展是持肯定態度的??茖W技術曾是我們用以減少人類辛勞、提高生產和獲得更好生活質量的基本手段。但近來有人對這種看法產生了懷疑,而且開始強調科技“進步”的消極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時期、階段兩者的勢力對比處于不同的狀態,因此,科技發展對工作系統的影響也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分別進行分析。
科技與工作系統之間的適配關系,成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關鍵。科技對工作系統的體現在三個方面:科技是組織決定所要求人力資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間接地講,它是人力資源素質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組織結構和程序的某些總特點的決定因素;科技是單個或者群體工作設計中的直接決定因素,因而是社會結構和準則的間接決定因素。
對組織結構的影響
科技對組織結構具有直接的影響。科技發展與組織中的多種特性相關:組織命令——控制層級的長短;管理人員的管理跨度;組織人員之間的比例關系;甚至組織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發展水平下,不同類型的組織都有一個最佳的結構。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業的組織結構不斷擴張,各種巨型組織不斷形成,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組織結構又開始不斷縮小。
對組織社會心理系統的影響
科技以多種方式影響著組織中的個人??萍际谴_定任務和專業化程度的關鍵因素。工作群體的大小和構成以及與其他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相互作用的范圍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決定的。科技影響組織中人的各種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時,對每個員工的認為的具體設計具有重要影響。
科技的變革會引起人們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憂慮感??萍歼M步的加快,導致員工知識、技能半衰期的縮短,社會對不斷學習、更新技術的要求提高,嚴重影響了人們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對生存、發展的憂慮逐漸增大。
對管理系統的影響
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知識不斷專門化,致使組織內的專業化分工程度不斷深入,職能分工更加細致,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知識、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管理系統的基本關注使將活動分解或分割開來,以便由各分系統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發展,管理系統的重點發生了改變。隨著復雜組織中的差異性的不斷發展,各個職能之間的合作問題成為了發展趨勢,創新要求各個專業之間知識的碰撞和共享,競爭要求各個職能之間更加靈活、快速的協作反應。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對科技的迅速引進、吸收,導致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呈現出跳躍式發展趨勢,形成管理水平極其不均衡的態勢,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礎平臺方面千差萬別??萍嫉陌l展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尤為強烈,站在總體的角度上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歸納。
思維方式的轉變
人力資源管理呈現兩級分化趨勢。兩級分化趨勢是指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職能得到加強,需要更多參與到組織的戰略決策中來,共同尋求人力資源與其它資源之間的整合;而事務性職能更加弱化,很多職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員配置等會更多由直線部門負責人承擔。結果,人力資源部門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積極融入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以客戶服務的理念進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資源部門就會弱化甚至消失,戰略職能由高層管理人員承擔,行政事務工作由直線部門承擔。前者更多出現在我國本土大型企業中,而后者多出現在外資性質或者民營企業中。
人力資源管理在科技發展引發變革中的作用。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導致科技的學習、共享更加方便,各個方面的創新活動更加活躍,變革也就成為組織中的常事,并且變革的周期越來越短。人力資源管理順理成章地負起了變革的發動和管理的責任,利用各種心理激勵和社會互動方法,規劃變革進程,引導雇員的態度和行為。
管理的對象向知識和能力傾斜。我國的人員管理一直重視資歷、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影響下,正在向人職匹配邁進。但是,隨著組織發展對科技的依賴程度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也會發生轉移:由強調人職匹配向以人為載體的知識和能力傾斜,這是全球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思維方式又會被置于多層次的轉變發展之中。
人力資源外包。人力資源外包是指依據雙方簽定的服務協議,將企業人力資源部分業務的持續管理責任轉包給第三方服務商進行管理的活動。這是科技推動專業化分工在組織層次的體現,“回歸核心”不僅是組織戰略決策,也是企業職能戰略決策,企業會逐步把不涉及企業機密、要求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程序較繁瑣和經常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業務需要遵循一個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為公司業務服務:企業核心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即有關公司文化建設、機構設置、核心決策等事項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規事務性的工作都能夠外包。
基礎平臺的升級—EHR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創新的生產工具和運作平臺,在信息通信技術的推動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平臺得到了升級,EHR成為了國外先進公司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我國今后發展轉變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電子化人力資源,是將先進的技術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的網絡系統,使人員管理流程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之所以有價值,就在于它能將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過數字化的信息系統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大幅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在我國企業人才戰略實施中的功效會更加明顯,理解并運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中所蘊涵的管理理念,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操作技術的轉變
招聘。招聘是在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下為企業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動,招聘活動將從現在的崗位導向標準向重視潛力、發展轉變,內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睞,招聘渠道更加豐富,招聘、獵頭公司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訓開發。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會更加重視培訓開發活動,特別是對組織所需的專用知識的培訓力度。科技帶動技術價值的提升,企業培訓開發的潛在收益與成本的比例增加,企業在培訓開發投資上的積極性增強。另外,培訓開發也是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從總體上還會降低企業的人員成本。
員工援助計劃??萍茧m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和水平,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有所控制和傷害。在我國,由于歷史文化原因,對員工工作生活質量的關注是比較高的,但關注的重心主要是個人道德和家庭倫理方面。隨著科技影響的加大,系統的員工援助計劃將會得到廣泛發展,特別是基于工作變革的員工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專門咨詢活動,在我國今后人力資源管理中將會占有較大的比重。
能力工資??萍嫉陌l展,使得知識和技能在社會組織中的重要性增加,創新對于市場競爭和利潤增長的意義重大,組織對能力和人員之間的結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將會從以職位為基礎向以能力為基礎過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兩者的結合。
關鍵詞: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管理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0-0037-03
近年來,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已達14 萬家(其中90% 以上屬于中小型企業),職工總數超過1 200 萬人,科技人員比例在30%以上,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如華為、中興、聯想等。但是,民營科技企業在創業初期,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大都首先關注的是成本和利潤。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本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人力資源管理薄弱的問題成了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以及積極探索企業人理資源管理的有效實現途徑,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迫切。
一、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分析
盡管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成功的民營科技企業畢竟只占少數, 更多的成了“短命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誤區, 多數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仍停留在勞動力管理或人事管理層面,真正進入到人力資本管理層面的很少。
1.人力資本認識不足
資本和資源有本質區別:資本和資源的性質和含義不同;使用資本和資源的角度不同,作為資本,更多地會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考慮成本和利潤;使用目的不一樣,使用資本更多地考慮是如何增值生利。所以,僅將人力作為資源還不夠,還應將人力視為資本為企業所用, 并不斷增值, 或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而現實是, 多數民營科技企業對人力資源的資本屬性認識不足, 在人力資源的使用和人才培養上行為短視, 投資不足, 只顧盲目追求短期效益, 忽視人才的后續培養、培訓。
2.重技術、輕管理的人才結構
眾所周知,技術進步已經成為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撐,產品在市場上必然缺乏競爭力,降低附加值,影響其經濟效益。但很多民營科技企業人才結構單一,過分注重技術領域,而忽視管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在民營科技企業中,創業者往往是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是本行業的行家里手,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但作為企業主,易陷入經驗主義,片面認為有了先進技術就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就能占領市場,從而獲得利潤,甚至為了追求技術先進而進行研究開發。民營科技企業不遺余力地招攬專業技術人員,而不注意管理部門人員配備的多少,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統一部署和協調配合,忽視了科學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跛足發展局面,結果企業雖然有先進的技術能力,產品性能也很好,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廢品率高,成本降不下來,銷售上不去,售后服務搞不好,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并沒有很大改觀。
3.人才引進機制不通暢,崗位要求與人員數量、質量不匹配
在發展初期,民營科技企業尤其是家族式企業,對人才的招聘、任用幾乎都是企業所有者決定,“人治”的成分居多,40% 左右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由所有者的家族成員或親朋好友擔任。家族式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少,道德風險低,逆向選擇小等特點激活了中小企業的生長力。但隨著企業發展,如果過分依賴家族式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會引發人才持續性需求與家族式單一的人力資源供給的矛盾。突出表現為:人才輸入渠道狹窄,外部人才進入較難;人才來源單一,獲取社會信息量較小,容易導致企業思路狹窄;家族成員掌控企業較多的資源,外來人才容易受排擠,也難以融入團隊,缺乏對企業的認同感。這樣,企業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崗位要求和人員數量、質量不匹配的狀況。
4.缺乏物質和精神兼備的激勵機制
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關鍵是吸引并留住企業需要的人才,但是人力資本最根本的特性是可以激勵,不可以強迫。其特性決定了人力資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能是有效激勵。影響員工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的,又有內部的。內部因素主要是個人對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業文化的影響。在生存權力滿足的條件下,員工還具有個體發展的需要,比如,希望得到上司的賞識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有學習和發展的機會,獲得情感上的釋放或滿足等。但在中小企業里,一方面是過于依賴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來約束員工,甚至延長勞動時間而不計加班報酬,或者剝奪員工休假的權利,造成員工內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勵手段的運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認為只要員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而沒有考慮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5.缺乏科學的人力資本績效評價體系
在現代企業中,績效評價是一項既有難度,又關鍵的管理技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的績效評價通常都是由各級主管人員,而不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來完成。由主管人員來評價人力資本往往存在很多的問題,主管人員對于人力資本的評價過高或過低,不僅對于人力資本構成損害,而且對自己或企業也構成了損害,很多現實的原因導致管理者們對于人力資本進行不痛不癢的績效評價,最終要具體進行評價時卻沒有科學的、客觀的評價標準。
6.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
有的民營科技企業規模小,系統分工不明確,企業主誠信差,人格魅力不夠,對樹立企業形象認識不深刻,管理松散、隨意性大,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來凝聚士氣,很難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建議
民營科技企業的核心是“科技”,而科技的主角是“人”,且必須是高學歷、高技術、高技能的“技術人”。要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的技術含量和技術創新能力,企業家必須要轉變觀念,改變激勵方式,要重視、發揮人的作用和價值,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創新民營科技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1.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制定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規劃
民營科技企業,要把人力資源作為最寶貴的資源,將企業中的所有成員均看做待開發利用的資源;把人的開發、利用和培訓視為管理的重心,注重完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 挖掘人的潛力;把人力資源管理者納入決策層,鼓勵全體成員參與管理,重視人的存在和人的價值;建立起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教育培訓機制,重視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員工人力資本的存量和教育培訓機制, 重視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 不斷提高員工人力資本的存量和綜合素質。中小企業只有在樹立了正確的人才觀的基礎上,才能開發人力資源管理, 提高企業競爭實力。此外,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必須與企業戰略相適應。制定人力資源戰略需充分考慮企業未來發展的目標是什么,要完成這樣的目標需要什么樣的人力資源配置。即根據企業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明確企業需要配置什么樣的人力資源,確定所需各類人員的組成比例,再根據各類型人員在公司戰略中的重要性,確定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應該花多大的力氣吸引和保留。中小企業要想從根本上改變人力資源管理的落后現狀,必須確保人力資源政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才能確保企業在發展中不受人才缺失的制約。
2.規范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用制度來管理人力資源,而非通過“人治”手段來管理人力資源。首先要注重人才的選拔、培養,較多的個人發展機會和公平競爭的制度等。人力資源制度一定要公開化、程序化。公開化,可以使所有員工都明確努力工作的好處和不努力工作的后果,從而有了前進的方向, 激發出工作的積極性。程序化,是為了保證人事決策民主、科學,防止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如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明確,決策程序任意化, 就會影響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給企業的正常管理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其次,通過制定員工職業生涯計劃,幫助員工開發各種知識和技能,使員工明確發展方向。再次,通過制定相關制度, 對員工非正常流動進行管理和控制,如實行勞動用工合同管理和培訓賠償制度等, 當然還要根據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以防核心技術泄密或流失。制度管理的最大優勢在于管理“有章可循”,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民營科技企業實施制度管理策略,既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潛力,又有利于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還可以有效地回避“關系網”和“說情風”,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民營科技企業雖然大多規模小,人員較少,但也需要建立各項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有利于人才的引進、使用、考評,有利于工作的明晰化、條理化,有利于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
3.確立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激勵機制
一般認為,人在工作中的表現取決于三大因素,即利益、信念和心理狀態。而這三個要素中,利益又占首位。由此可見,在人力資本管理中,物質激勵仍是一種重要手段。
3.1業績薪酬與技能薪酬相結合
從計劃經濟時代的等級工資制到崗位工資制,是一種進步,但仍然需要與時俱進,持續改進。把以崗位為基礎的薪酬向以業績和技能為基礎的薪酬轉移,克服崗位薪酬在一定程度上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在企業和員工之間建立同榮俱損的薪酬方案,引導廣大員工,特別是高級人才從關注成本向更加關注利潤轉移。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0%的企業已經對部分員工實行了技能工資體系。業績薪酬主要針對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員工。通過業績拉開薪酬差距而不是簡單地通過崗位層次拉開薪酬差距。技能薪酬的對象主要是生產一線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按照員工個人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連的技能水平,在同樣勞動量(或勞動時間)前提下,拉開薪酬差距。
3.2借鑒國外的員工持股計劃
員工持股計劃可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吸引人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實施“金手銬”策略,留住人才。另外,管理層應把握住企業創新的原動力,采取國際通行的技術入股、利潤提成等措施,通過公平的分配體制,實現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員工深切地感覺到有創造力就有回報。如微軟為了留住頂尖人才,將股票期權計劃分配給高級管理人員和重要的軟件工程師,以防止高級雇員流失。華為實行“股權激勵”策略,不僅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也為其成長和快速擴張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只有分配關系理順了,員工才會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發揮創造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個人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3.3制定彈利計劃
企業應為高層次人才登記參加基本社會保障, 在此基礎上, 企業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 采用彈利, 讓員工自己挑選合適自己的福利組合。獎勵與必要的懲罰結合起來, 可以充分發揮激勵的正效應。必要的懲罰也是達到激勵的一種手段, 就是說有獎有罰, 有功有過, 獎勤罰懶, 可使人們明白應當做什么, 不應當做什么。制定利潤分紅制度。企業制定各個具備資格的職位的紅利標準,根據個人業績與公司業績相結合, 把個人紅利與公司的整體狀況掛鉤。對于業績特別突出的人才, 付給他們的紅利不應低于正常水平的獎金, 且應明顯高于其他人員。
4.完善績效考核機制
建立了激勵機制之后,還應完善績效考核機制與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冃Э己丝煞謨刹竭M行:一是建立日常工作記錄,即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確定基本的工作定額,再根據員工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給出相應等級的評定,并為員工建立績效記錄,作為晉升、獎懲的依據;二是建立特殊貢獻記錄,企業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勤懇工作,任勞任怨,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為企業做出特殊貢獻。建立特殊貢獻記錄既是對優秀員工能力的認可,又是企業選擇和提拔人才的依據。
5.柔性管理的使用
柔性管理是建立在行為科學基礎上, 充分重視人的心理、社會需求, 培養員工共同價值觀的一種人力資源管理方法。
5.1拓展信任是搞好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
信任的橋梁是溝通。通過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可以使管理者與一般員工之間達到理解,通過理解與合作,將原來的“上下級關系”或“契約關系”轉變為“盟約關系”或“伙伴關系”。
5.2優化組合,人盡其才
對現代企業而言,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如何合理利用并發揮最大效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許多員工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員工更在意自身價值的實現,并不滿足于被動地完成一般性事務,而是盡力追求適合自身的有挑戰性的工作。這種心理上的成就欲、滿足感也正是事業上的激勵。企業應盡可能為員工提供實現自我的環境與機會。企業可以采用工作輪換方式,內部公開招募制度,讓專業人員接受多方面的鍛煉,培養跨專業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發現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崗位。另外,引入職務設計技術,為重要的人才設計相關的具體工作任務,這也是提高專業人員工作滿意程度,充分發揮其作用的重要方法。
5.3重視員工的個體成長和職業生涯設計
我國許多企業在人才開發問題上存在程度不同的短視行為,“只使用、不培訓”,“只管理、不開發”是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沒有以企業為主導的培訓與開發,將使企業研究人員的知識迅速老化,智力儲備很快枯竭。而在研究人員從優秀走向平庸的同時,企業也喪失了發展后勁,最終無法擺脫被市場淘汰的命運。若企業能重視員工職業生涯設計,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需求和職業發展意愿,為其提供適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使員工的個人發展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最佳的結合,員工才有動力為企業全心全意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與組織結成長期合作、榮辱與共的伙伴關系。
5.4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帶有鮮明特征的企業經營理念。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通過充分尊重員工的價值,重視人的多樣性需求,運用共同價值觀、和諧的人際關系、追求進取的精神等文化觀念來達到管理的目的。美國管理大師威廉?大內在其著作《Z 理論――美國企業如何迎接日本挑戰》中指出,二戰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其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
5.4.1構筑共同愿景
領導者要將他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思路與員工進行充分溝通,達成共識,形成共同目標,使員工清楚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確立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
5.4.2確立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根本理念,有一定的號召力,有利于企業凝聚力的形成,因此,領導者要將本企業最重要的理念提煉出來,并不斷加以宣傳。
5.4.3將核心價值觀無時無刻地體現在行動當中
關鍵詞: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管理績效
近年來,我國民營科技企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已達14 萬家(其中90% 以上屬于中小型企業),職工總數超過1 200 萬人,科技人員比例在30%以上,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如華為、中興、聯想等。但是,民營科技企業在創業初期,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大都首先關注的是成本和利潤。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本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人力資源管理薄弱的問題成了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以及積極探索企業人理資源管理的有效實現途徑,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迫切。
一、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分析
盡管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成功的民營科技企業畢竟只占少數, 更多的成了“短命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誤區, 多數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仍停留在勞動力管理或人事管理層面,真正進入到人力資本管理層面的很少。
1.人力資本認識不足
資本和資源有本質區別:資本和資源的性質和含義不同;使用資本和資源的角度不同,作為資本,更多地會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考慮成本和利潤;使用目的不一樣,使用資本更多地考慮是如何增值生利。所以,僅將人力作為資源還不夠,還應將人力視為資本為企業所用, 并不斷增值, 或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而現實是, 多數民營科技企業對人力資源的資本屬性認識不足, 在人力資源的使用和人才培養上行為短視, 投資不足, 只顧盲目追求短期效益, 忽視人才的后續培養、培訓。
2.重技術、輕管理的人才結構
眾所周知,技術進步已經成為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撐,產品在市場上必然缺乏競爭力,降低附加值,影響其經濟效益。但很多民營科技企業人才結構單一,過分注重技術領域,而忽視管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在民營科技企業中,創業者往往是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是本行業的行家里手,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但作為企業主,易陷入經驗主義,片面認為有了先進技術就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就能占領市場,從而獲得利潤,甚至為了追求技術先進而進行研究開發。民營科技企業不遺余力地招攬專業技術人員,而不注意管理部門人員配備的多少,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統一部署和協調配合,忽視了科學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跛足發展局面,結果企業雖然有先進的技術能力,產品性能也很好,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廢品率高,成本降不下來,銷售上不去,售后服務搞不好,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并沒有很大改觀。
3.人才引進機制不通暢,崗位要求與人員數量、質量不匹配
在發展初期,民營科技企業尤其是家族式企業,對人才的招聘、任用幾乎都是企業所有者決定,“人治”的成分居多,40% 左右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由所有者的家族成員或親朋好友擔任。家族式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少,道德風險低,逆向選擇小等特點激活了中小企業的生長力。但隨著企業發展,如果過分依賴家族式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會引發人才持續性需求與家族式單一的人力資源供給的矛盾。突出表現為:人才輸入渠道狹窄,外部人才進入較難;人才來源單一,獲取社會信息量較小,容易導致企業思路狹窄;家族成員掌控企業較多的資源,外來人才容易受排擠,也難以融入團隊,缺乏對企業的認同感。這樣,企業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崗位要求和人員數量、質量不匹配的狀況。
4.缺乏物質和精神兼備的激勵機制
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關鍵是吸引并留住企業需要的人才,但是人力資本最根本的特性是可以激勵,不可以強迫。其特性決定了人力資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能是有效激勵。影響員工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的,又有內部的。內部因素主要是個人對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業文化的影響。在生存權力滿足的條件下,員工還具有個體發展的需要,比如,希望得到上司的賞識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有學習和發展的機會,獲得情感上的釋放或滿足等。但在中小企業里,一方面是過于依賴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來約束員工,甚至延長勞動時間而不計加班報酬,或者剝奪員工休假的權利,造成員工內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勵手段的運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認為只要員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而沒有考慮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5.缺乏科學的人力資本績效評價體系
在現代企業中,績效評價是一項既有難度,又關鍵的管理技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的績效評價通常都是由各級主管人員,而不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來完成。由主管人員來評價人力資本往往存在很多的問題,主管人員對于人力資本的評價過高或過低,不僅對于人力資本構成損害,而且對自己或企業也構成了損害,很多現實的原因導致管理者們對于人力資本進行不痛不癢的績效評價,最終要具體進行評價時卻沒有科學的、客觀的評價標準。
6.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
有的民營科技企業規模小,系統分工不明確,企業主誠信差,人格魅力不夠,對樹立企業形象認識不深刻,管理松散、隨意性大,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來凝聚士氣,很難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建議
民營科技企業的核心是“科技”,而科技的主角是“人”,且必須是高學歷、高技術、高技能的“技術人”。要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的技術含量和技術創新能力,企業家必須要轉變觀念,改變激勵方式,要重視、發揮人的作用和價值,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創新民營科技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管理
高科技企業是專門從事知識的生產或以知識的生產為主業的企業,其本質特征決定了其對人才資源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如果對人才管理不當,不僅會直接影響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也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導致士氣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員工離職率增高,甚至使企業陷入危機,遭受滅頂之災。因此,有必要對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特征、先期征兆進行研究,以便企業對人力資源風險進行早期識別和診斷,開展預警預控管理,防患于未然。
一、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特征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是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由于對人力資源管理不當而使企業處于困境和危機的各種情況。結合高科技企業的特征,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一)客觀積累性
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客觀積累性表現為期間概念,它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在人力資源的招聘、選拔與錄用、晉升與調配、考核與任免、薪酬管理、績效評估、員工培訓等各個環節上所出現的失誤,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危機是各種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行為失誤的累積與綜合。例如,在人員招聘方面,由于招聘渠道不暢通,不能保證招聘計劃順利實施,以至影響到企業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或因對工作職位分析出現了偏差,導致聘用了不合適的員工等。在薪資管理方面,由于分配不公,導致員工積極性下降,離職率增加等。
(二)突發性
人力資源管理危機受到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但更多的因素是爆發性的、意外的,有的甚至是急轉直下的。例如,一批技術骨干突然辭職,不僅造成研發工作擱淺,而且使企業整個運轉陷入困境。在突變性這一特征顯現時,若在企業承擔短期風險的控制能力范圍內時,企業則可安然度過風險;相反,若超過企業短期承擔風險的最高限度,企業就將陷入危機。
(三)多樣性
人力資源危機的多樣性主要受企業經營環境的多樣化和企業經營過程多樣化以及人力資源行為方式多樣化的影響。首先,是受企業經營環境多樣化的影響。企業不僅要面對國內市場的競爭,而且要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不僅要面對產品市場的競爭,而且要面對技術市場的競爭。這種多樣化的經營環境必然會帶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多樣性。其次,是受企業經營過程多樣化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不是簡單的一個環節,而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每一個過程都是人力資源活動的結果,每一個過程中的失誤都可能形成人力資源管理危機。再次,是受人力資源行為方式多樣化的影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行為方式包括組織機構與職能設計、人員的選拔與錄用、晉升與調配、考核與任免、薪酬管理、績效評估、員工培訓等多個有機聯系的環節,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造成人力資源危機。
(四)災難性
企業的各種生產經營活動,都是人力資源活動的結果。從這一角度來看,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嚴重失誤和不良波動,不僅能導致企業陷入危機狀態,甚至遭受滅頂之災。例如由于主要或關鍵技術人員的退出、無法獲得對項目研究至關重要的信息而使項目擱淺;由于群體中的個人之間出現名利、地位之爭,嫉賢妒能和情感糾葛引起人際沖突,相互拆臺,勾心斗角,致使群體中各成員的時間、精力被額外消耗,聚合力和戰斗力衰退,人心渙散,工作受損;領導班子不和,政令不統一,使得威信低下,指揮和控制失靈,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陷入癱瘓之中。
二、 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先期預兆
(一)機構臃腫、反應遲鈍
具體表現為機構越設越多,機關管理人員越來越多,人為地生出許多事來,使上級協調工作量大,忙得團團轉,卻忙不到點子上。組織失去了對新事物的敏感性,也失去了雷厲風行的作風。有些事經過漫長的公文旅行,已超過期限,變得毫無意義;有些事一經遞到機關,猶如石沉大海。推諉扯皮、效率低下。
(二)經營管理秩序混亂
具體表現為各種制度形同虛設、決策隨意性極強;利潤指標、人均勞動生產率連續下降,低于行業正常利潤率,而成本費用總額、人均成本指標卻不斷增加。
(三)企業信譽不斷降低
具體表現為工作氛圍和人際關系惡化,員工滿意度較低,對企業缺乏信心和信任;出勤率明顯下降、人員流失率超過正常幅度;中高級人員招聘到崗率降低等。
(四)員工積極性不高
具體表現為工作標準不高,過得去就行;缺乏主動性,領導怎么說就怎么干;責任心不強,企業資財浪費嚴重;缺乏創新精神。
(五)非正常損耗有形資產嚴重
具體表現為各類人員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貪污、挪用公款;鉆法律和財務制度的空子,將企業利潤轉移出去以供個人享用;損失財產,如在經濟活動中由于人為的因素導致的索賠、投資失誤、財產流失,在正常的業務活動中,個人索要、收受好處費,作為交換條件犧牲企業利益,以公利換取私利;消耗資產,如揮霍浪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
三、 人力資源管理危機防范
(一)定期進行員工訪談,建立危機觀念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越來越重視對人的管理,把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規避和防范危機方面,不少企業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對付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上,而對人力資源危機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定期進行員工訪談,其目的在于及時掌握員工的動態,發現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失誤,及時采取措施,把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建立危機觀念,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具備危機預控觀念,在制定各項人力資源政策過程中,要對危機進行預測、預警和預控。
(二)定期對組織進行審定,健全組織系統
如果把企業的核心業務比喻為人的心臟,那么人力資源就是組織的血液,企業的各個部門就相當于人的骨骼。心臟必須具備強大的造血功能,也就是說必須要能夠為企業贏取更多的利潤,人力資源的作用是要給各環節注射活力,保證各機體具有充足的能量,而機體又從各自不同的方面支撐業務的發展。正是由于人力資源的工作滲透到了組織的方方面面,所以組織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人力資源管理危機。定期對組織進行審定,就是把組織結構的調整、精簡列入議事日程,定期進行。在美國、日本的許多企業里,每年審查和調整一次組織機構,包括職能部門的撤并,也包括事業部門的合并和改組,其目的在于健全組織系統,預防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發生。
(三)采取科學的方法與手段,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成效
這不僅包括為人才搭建舒展才能的事業舞臺、建立富有激勵性的報酬體系、營造令人才心情舒暢的文化氛圍,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而且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應積極推廣科學的人員測評體系、建立科學公正的績效考核體系和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人才管理,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
(四)建立企業人力資源預警信息系統
通過相關管理指標去尋求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的產生征兆,借助統計學和模糊數學的有關理論對這些因素進行分類匯總,按照因素的特點及分類來構造預警指標,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危機進行預測和預報,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過程處于被監視之下,并根據不同程度的報警研究制定和實施不同的危機預警管理措施,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全面的、系統的、預防性的管理,使企業避免和減少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損失,從而使企業得到長期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岳軍.高科技企業研發人才流失的動機與激勵機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2] 羅帆,佘廉,唐文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危機成因實證分析[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