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3:06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環境的特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資源共享;海量信息;改變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40-052.4
前言: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走進了課堂,并對課堂教學改革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诰W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就是在運用網絡優勢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引導、點撥、幫助下,帶著一種積極要求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與心情;以科學研究的方法探索問題的學習過程,自主性學習是比較適合在網絡環境中進行的,能幫助學生建立小組協作,能使教師實現異步指導。因此,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的學習,教師關鍵要設計一個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與學習興趣,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愿望,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利用網絡,我們就必須要了解計算機及其網絡環境的特點。
一、計算機及其網絡可以提供的主要功能
1.資源共享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共享;網絡存儲常見的文件共享服務;資源備份隨著網絡攻擊和病毒的發展,資源備份也成為了資源共享當中重要一部分。
2.信息傳輸與集中處理
3.均衡負荷與分布處理,網絡負載平衡有助于改善服務器性能和可伸縮性,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基于Internet客戶端的需求。網絡負載平衡可以讓客戶端用一個邏輯Internet名稱和虛擬IP地址(又稱群集IP地址)訪問群集,同時保留每臺計算機各自的名稱。
4.綜合信息服務,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向全社會提供各種經濟信息、科研情報和咨詢服務。
5.遠程登錄,遠程登錄是指允許一個地點的用戶與另一個地點的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進行交互對話。
6.傳送電子郵件,計算機網絡可以作為通信媒介,用戶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把有各種信息的電子郵件(E-mail)發送到世界各地。
二、計算機及其網絡從現況來看存在的優點
1.計算機及其網絡開放式、自由任意快速傳播信息的特點
計算機及其網絡快速開放式、自由任意傳播信息的特點,也是計算機及其網絡獨具的特點之一。它與傳統媒體相比;任意媒體的任意的不同類型的內容,任何人只要需要的話,就可以利用計算機及其網絡從世界的一點快速傳播到世界的另一點(只受網絡協議的限制)。
2.計算機及其網絡多次復制信息信息微減弱的特點
模擬電視信號是用錄像帶為載體紀錄模擬電視信號,或用有線、無線線性播放實現點到面傳播,錄像帶攜帶的電視模擬信號多次復制后信號減弱非???。而計算機及其網絡是以多種媒體或網絡攜帶數字信號進行傳播,數字信號具有多次復制信息信息微減弱的特點。
4.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可存儲共享“海量”信息的特點
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可實現資源共享,可存儲共享“海量”信息,是由于上述幾個特點而使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又具備的一項強大的功能;世界各國、各地都建立了龐大的資源信息庫,而這些資源信息庫又可以使任何人隨時隨意使用,為我們的學習、工作、交流等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5.計算機及其網絡可以成為人們終身學習工具的特點
由于上述幾項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的特點,使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可以成為人們終身學習的工具,任何人在任何地點遵照一定的規定與制度,就可以便利的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進行學習。
6.計算機及其網絡可以培養人們養成素質教育的學習習慣
上網可以改變學習方式;互聯網既有利于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又有利于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既能激發其創造潛力,又能激活現代學生的思想,網絡讓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閱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復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系,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
三、計算機及其網絡從現況來看存在的缺點
1.由于計算機及其網絡是一項新的技術,它還缺少完善的知識產權、技術、運作機制的保障,人們從思想意識、習慣、技術等方面還沒有完全接受它,人們對它的信任性、依賴性還很低。計算機及其網絡的軟、硬件,信息資源都沒有完善(正在快速發展完善)。這一切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磨合、運作。
2.通過實踐長期使用計算機及網絡工作、學習,也會造成其人生觀、價值觀的沖突與失范,也會弱化其社會道德感和責任意識;也導致了一些學生人文精神的失落。有的學生承認上網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同時又困擾著他們。網絡的各種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愿望。上網學生中20%的人有情緒低落和孤獨感,與家人、朋友關系疏遠。有些學生走出網絡后面對不理想的社會現實,感到悲觀失落。網絡的高技術容易使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或單一崇拜,從而導致人文精神的失落。調查發現,許多學生沉迷于圖像化、平面的、標準式的網絡快餐文化,而導致思考的能力不足,寫不出漂亮的漢字,計算能力下降。一些學生對網上黑客十分崇拜,缺乏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
四、計算機及其網絡對教育工作的意義
互聯網的發展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研究這些問題,實現網上、網下育人相結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1.網絡學習的雙向性、開放性、不存在絕對的中心控制等特性,給學習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伴隨著大學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在網絡教學的平臺上,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及時即時溝通,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和體會,在交流和溝通程中使知識得到豐富。
2.網絡教育是一種自我導向的學習系統,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拓展。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網絡學習環境展示出高度集成性、超文本鏈接性和存儲信息的大容量性,是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這給學習者提供了近乎無限的學習空間,為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條件?!熬W絡教學是一種淡化教而突出學的教學,網絡教學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采用協作學習的結構化模型,是一種自我導向的學習系統,重點在學生的學習上,而不是教師的講課上。它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互學習’和‘發現學習’,使學生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
學習者”。
21世紀人類社會將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教育科學是什么樣子?我們無法給出肯定的結論,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信息時代的教育規律必須在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技術平臺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才可能發現。掌握教育信息技術是探索信息社會教育教學規律的基本條件,而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及其網絡為核心的技術。要科學的掌握計算機及其網絡現況的優缺點,在利用計算機及網絡進行教學時揚長避短,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及其網絡在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字】網絡環境;自主學習;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2
在現代信息時代,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方式。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指由學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白灾鲗W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通過網絡學生自主學習是知識社會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分,它改變了傳統教育課堂面授學習的局限,使學生能夠不受教育時間、教育地點的限制,充分利用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手段,開展自主學習。因此,根據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傳播學等教育理論,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這個目標,研究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自主學習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主動性自主學習是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是指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方式,即:自發的學習、自由的學習、自律的學習。有學者余文認為:自主學習就是主動學習。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基礎之上的,因此主動學習是自主學習最基本的內涵,是開展網絡學習的前提和保證?!拔乙獙W”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學習興趣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首先表現為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會學。事實證明,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是有效的學習。相反,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處在逼迫的狀態下被動地學習,學習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2、學習責任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還表現為學習責任。終身學習是時代對每一個人提出的要求。一個人要想生活好,工作好,就應該把學習看作一種需要,主動地去學習。傳統教學只要求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承擔責任,而忽視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特別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我們教師在強化責任感的同時,還必須把學習的責任真正地從教師的身上轉移到學生的身上,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責任,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聯系起來,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學生只有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負有明確的學習責任,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也才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取得學習的高效率。
(二)、獨立性
自主學習是相對的獨立學習,它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能學”?!拔夷軐W”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認知取向,表現為學生能夠在學習活動中,不過分依賴同學,而是根據自己學習的需求,隨時隨地地在網絡上進行獨立學習,制定符合實際的學習進度,設計自己滿意的評價指標。
(三)、監控性
監控性分為自主監控和被動監控。被動監控是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評價。自主監控也是一種元認知監控的學習,它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會學”。“我會學”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基本能力。自主學習實際上是元認知監控的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自主學習的監控性突出表現在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上,即: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學習行為等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審視、自我調節;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自我補救。
(四)、技術性
網絡學習是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因為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的。自主學習是在師生準分離的狀態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是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來完成的,學生只有熟練地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網絡環境才能將學習行為繼續下去;如果缺少了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支持,不能熟練地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活動將無法開展,也就談不上自主學習。
(五)、交互性
交互性學習是主動學習的精髓,是學習最終取得成功的手段,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這一點表現得特別突出。交互性學習在學生學習活動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機對話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學生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獲取信息的。學生與多媒體資源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而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速度和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確定、調整和檢測。
2、同學交流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師生異地。因此,為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學生自愿與本班、本區域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通過同學交流等方式來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之目的。
3、師生溝通在網絡環境中的學習,雖然師生異地,給學習帶來不便。但是,學生還是能夠通過網絡、電話、書信等方式,與老師溝通。老師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消除學生的學習困惑,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六)、開放性
在網絡環境中學習,師生異地,沒有嚴格的約束,這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了更大的開放性。開放性是自主性的第六個表征,它在學生學習活動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入學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習慣以及弱點,選擇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入學后,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確定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學習過程中,什么時候學習、怎么學習都由自己設定;一個階段學習后,可以通過相關資料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總結經驗,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
由此可知,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一種極其個性化的行為,學生的學習并不是在脫離社會、脫離群體的環境下進行的,而是一種尋求外界的幫助,主動地接收信息、占有信息、整理信息的,充分體現主動性、獨立性、監控性、交互性、技術性和開放性的學習。
參考文獻
關鍵詞:信息組織;網絡環境;新特點
隨著互聯網革命的進一步深入,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互聯網資源成為各國爭相占據的重要資源。互聯網資源爆炸式的發展模式帶來的是網絡信息資源的迅速繁殖,網絡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占據了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互聯網信息資源本身具有數量龐大、資源豐富、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而人們對與互聯網信息的需要又有一定的要求――專業的高度選擇性、內容有價值、及時性等,這就造成傳統的信息組織在網絡環境中遭受著各種新的沖擊。所以說要使信息資源發揮有效地作用,必須使其有序化。
1 網絡環境下信息組織的背景
信息組織指的是在科學方法的幫助下使信息有序化和優質化。一般信息通過外在和內在特征的排序,實現無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轉換,從而使信息達到科學組合,實現信息的有效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有很多種類,比如說,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信息量大但是分布不均,類型多樣無序,多變不穩定,且組織工作難度大。與傳統信息組織的手工編制形式不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組織不再受限于信息數量。隨著互聯網數據庫的發展,信息量在與日俱增,傳統的信息組織顯得有些捉衿見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以人工為主,工作環節較為繁瑣,工作流程線比較長,效率低,而現有的網絡環境下,在數據庫和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撐下,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全部數字化,信息組織方式的效率成倍提高,也更加便捷有效,實現了手段上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2)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組織具有透明性、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特點。由于信息資源的數字化進程,信息資源的載體正由傳統的印刷材料轉變成為電子等非紙類截至為載體。由于信息資源的爆炸式發展,種類增多,數據的種類也越來越復雜,以往的信息組織方法以不能適應信息化發展,用戶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要求信息組織方式透明化。隨著信息資源在網絡上的流轉和分享,對信息資源進行分類更是刻不容緩,也需要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規范化的管理,這樣才能達到流轉順暢,方便交流。(3)信息組織工作難度加大。相對于傳統信息組織結構,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組織工作不僅僅是由于信息資源數量巨大、非結構化和動態性強,還有相對比較開放,更新速度快,在整個網絡環境下的標準制定也比較難。信息網絡是對信息資源的存儲、利用和再加工的過程,這就需要各個系統之間的配合。(4)用戶對于信息資源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網絡信息資源方便了用戶對信息資源的獲得,擴大了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范圍,提高了用戶利用信息的頻率。隨著信息資源類別越來越多,可供人們參考和利用的信息資源種類也就越來越多,這就形成了信息資源的多樣化。信息組織的方式和方法也發生一定變化,這為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訂制信息資源。
2 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組織
信息組織要做的就是把無序的信息用一定的原則和方法使其有序排列起來,使信息有大致的分類,便于人們的檢索和利用。一般的信息組織要經過信息收集和信息篩選等環節。信息組織遵循如下原則:一是用戶第一位原則,信息組織是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通過用戶需求調查等手段獲取需求意向,在信息組織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把用戶的需求設計進去,同時也可以通過邀請用戶參與的方式來信息組織的實效。二是信息收集的選擇性原則,信息選擇可以幫助確保信息資源的準確性、完整性,也能發揮信息組織的作用,提升信息的有效性。三是信息的安全性原則,網絡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一邊帶來機遇,另一邊網絡病毒、互聯網垃圾泛濫、黑客、網絡詐騙愈演愈烈,嚴重危害著公共和個人的網絡信息安全,也對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所以,這些年我們加強了互聯網安全建設,采取了一些措施保障網絡安全運轉,確保了信息安全。信息組織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網絡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四是信息標志的準確性原則。每個人都是有差別的,這就是有個辨識度的問題,網絡信息資源也是如此。信息標志就是網絡信息資源的辨識標志,試想以下如何在浩瀚如渺的網絡資源中發現一個細小的信息資源,這就需要信息組織在編排的是設置能夠體現其特征的標志,從而才能讓用戶方便檢索出該信息,也可以跨越幾個系統之間,實現網絡資源的真正共享,發揮出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信息組織方式。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主要是機編化,網絡信息資源分類體系,關鍵詞、主題詞等檢索體系組織成的網絡檢索信息方式。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組織方式有自由文本方式、超文本方式和主題樹方式。自由文本方式主要用于全文數據庫的組織,通過用自然語言揭示文獻中的知識單元,它是對非結構化的信息進行處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超文本方式打破了線性編排模式,用非線性組織方式,滿足了人們思維跳躍的習慣,這種方式把文本信息的節點連接起來,形成巨大的網狀結構,更加具體和細致,方便了用戶的精確檢索的需求。主題樹方式是現將信息按照一定的概念結構排列起來,再按照具體的類別來編排,像個樹狀圖一樣的結構,需要層層連接的方式才能找到需要的信息資源,這種方式系統性強,檢索效果好。除此之外,當前比較常見的有數據庫方式、分類法方式、書目控制方式等。數據庫是以當前的數據資源的儲存為基礎的,通過給出的檢索方式來完成的;這個工作量比較大,但是隨著云技術的發展,數據庫的發展可以得到進一步發揮。分類法方式是以知識的基本屬性分類為基礎的,可以按照學科的不同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也可以面向不同的用戶對象進行分類,在分類的選擇上可以比較靈活,但是一旦分類結束就很難在更改,也受更新速度和表達關系的能力有限的制約。分類發方式在信息組織中有兩種實現途徑,一是傳統的機讀化辦法;二是創建網絡信息資源分類體系,如指南型分類體系。書目控制方式是采用機讀目錄格式和新興的元數據格式組織信息資源,但是代價大,發展速度緩慢。
3 網絡環境下信息組織發展的新特點
傳統的信息組織技術比較單一,各種信息進入關系型數據庫中,并以二維表的方式進行管理,這就限制了數據庫內容的變化。隨著技術的發展,信息組織發展有了一些新進展,呈現出如下特點:(1)關系數據庫技術進一步發展。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和利用,多媒體應運而生,出現了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于是就對關系數據庫進行了擴充,建立了各種新的復雜的數據類型。(2)面向對象數據庫技術的發展。這種技術主要是對現實世界中客觀存在的實體為對象,描述出它們之間的共性和存在關系,并以一種比較直接的映射方式實現了信息組織。面向對象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它拓寬了數據庫系統的邊沿,解決了實際中部分信息不能裝進數據庫的難題。(3)數據倉庫技術。數據倉庫是集成的面向主題的數據庫集合,它是用來支持決策支持功能的,其中每個數據單位都與時間有關。(4)網絡環境下對信息組織專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更高了。網絡技術的推動下,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專業的理論發展迅速,相應的信息組織工作的技術和方法等需要改進,要朝著展業化、技術化的方向,做好網絡信息資源的編目,建立網上藏書館,完善檢索方式,方便檢索。同時,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專業書籍,比如說信息技術和圖書管學相關知識,并很好地將其結合。
參考文獻
[1]宋彩萍,霍國慶.信息組織論綱[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7(1).
[2]董慧,余傳明.基于Internet的信息組織研究[J].情報學報,2001(1).
關鍵詞:網絡;小學生;閱讀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1-070-02
一、引言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當中,也日益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在社會網絡化的今天,小學教育也已經逐漸從之前相互獨立的學科在逐漸向綜合、雙向及多元化學習轉變。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語文,承擔著對信息化時代學生所有信息的加工和處理能力的培養,而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又是小學語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育將影響整個語文教育,甚至其他學科的教育質量。但隨著網絡科技的高速發展,傳統語文閱讀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老師和學生的閱讀行為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要善于利用網絡資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著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引導小學生的學習觸角延伸向各個未知領域去進行探索。二、本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生閱讀的特點進行探討。
1、小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閱讀媒體及方式產生多元化
互聯網時代,就是一個資源共享的時代,由這個共享的特點決定了網絡資源的多元化,網絡閱讀的資源不僅有傳統的文本、圖片資源,更有聲音、視頻和其他一切能被計算機記錄和處理的知識符號,還有它們結合在一起的多媒體資源。這就導致了網絡環境下的閱讀行為也是多元化。小學生群體是對世界充滿好奇一個群體,其閱讀習慣還處于開始養成的階段,他們的思想非常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面對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網絡資源,很快就就被這種數字化的閱讀方式所吸引。在閱讀行為方式上,他們除了進行傳統的文字、圖像閱讀外,還包括了“聽讀”以及通過視頻吸取知識等行為。在閱讀工具上他們除了傳統的書本閱讀外,還通過計算機閱讀、手機閱讀、電視閱讀和其它的一些電子閱讀工具等。而且,在當今的信息代時代,很多家庭都實現在計算機的聯網,特別是手機上網也變得非常遍,方式也非常靈活,通過這些電子產品以及網絡的環境就可以吸取網絡下多元化的資源,達到多元化的閱讀模式。因此,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加強網絡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積極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把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延伸到網絡閱讀,幫助學生在多元化的閱讀方式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學會知識篩選,實現知識的全面增長。
2、網絡環境下小學生閱讀特點由傳統的精細化轉為快餐化
傳統文本閱讀由于它從創作到出版經過精心的組織和修過完善,大部作品是嚴謹的,而且都以高于生活的形式出現,作品基本上是基于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對它的閱讀一定要經過許多的理性和思考,才能真正讀懂和理解作品。而當今天網絡環境下的閱讀資源是多元、快捷的,基本上是以各種媒體的閱讀資源組合的多媒體形傳播。由于網絡傳播的快捷性,很多閱讀資源是淺顯易懂,生動、直觀的畫面,而這些淺顯、直觀、快捷、刺激的網絡閱讀資源,極大地豐富了閱讀者的感官享受。也正是這些處于世界探索初期、對一切新事物都有強烈好奇心的小學生群體有很強的吸引力,使他們的注意力從純粹的知識的學習或信息獲取的閱讀本質,而分散到其他諸如時尚流行、娛樂等更具吸引力的、更省時省力的“快餐讀物”上。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在平時間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利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來正引導學生的閱讀行為,可分配給每個同學一個和教學內容相關的閱讀任務,以作業的形式來完成,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式閱讀??梢酝ㄟ^傳統閱讀或是網絡閱讀來完成任務,然后,總結閱讀的中心思想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的跟蹤學生的閱讀進進展,作一些積極的引導,使學生能很好的完成任務,又能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性,而不沉溺于淺顯的“網絡快餐”。
3、網絡環境下小學生閱讀方式由單一的接受型向交互性轉化
傳統閱讀模式中,讀者是純粹的知識接受者,他們與作者之間由于時間空間等方面的原因,是不存在交流的,常常是一種知識思想的單向傳播或是局限的交流。而現今基于“WEB2.0”時代的網絡環境則高度互動的開放模式,提供了一種開放的雙向甚至多向互動的交流通道。在當今天的互聯網當中,可以通過即時通訊工具、微博、博客、論壇和一些聊天室可以實現讀者和作者、讀者和讀者、作者和作者之間的進行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交流與探討。特別是隨著觸摸手寫設備和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使得小學生也可以很輕松的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輸入到網絡當中去??梢云降鹊陌l表自己的閱讀心得與評論,查看其他人不同的評價意見,其交流與反饋是及時、充分而沒有距離的。消除了傳統的“傳”與“受”的界限,把傳統的“傳”者和“受”者平等的串聯起來,把兩者角色之間的地們模糊化,使得兩者間的角色不再是固定的,而是相互交換并分享信息的。通過這種互動式的交流閱讀模式,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幫助他們開闊自己的視野,了解到身邊朋友的處世觀點等等,有助于他們對知識信息的吸收和再加工。
4、由于網絡環境下閱讀影響導致平時學習和中活中產生網絡化語言
網絡語言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在網絡交流的過程中而新興的一種有別于傳統的語言形式。是一種含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數字以及形象生動的網絡動畫和圖片組合而成,主要是網民為了提高聊天效率和表達某種特殊意義的需求而采用的特殊方式。久而久之就在網絡交流中傳播擴散而形成了特定語言。主要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寫及其他符號表現。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受到廣大網民的喜愛,特別處于“跟樣學樣”時期的小學生,最容易受到網絡語言的沖擊,甚至在一些作業和考試過程當中都出現過網絡語言和所謂的“火星文字”。雖然網絡語言已成為網民在網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證”,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中,由于一些詞匯溝通障礙,語言網絡化在帶給人們新奇感覺的同時,也給人們的交流造成不便。更容易造成文化傳承的偏離。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生活和娛樂的交流過程中可以適當的使用網絡語言,以便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但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保證語言的規范化。
三、總結
根據網絡環境下閱讀的特點,小學教育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的資源優勢,積極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網絡閱讀作為廣受學生歡迎的閱讀模式,也將是未閱讀模式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它的優勢面,讓它能夠為我們學生的學習服務。充分利用網絡閱讀的資源優勢,充實學生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在網絡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方法和措施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傳承傳統閱讀模式的思考方式。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語文閱讀教不僅僅是教師的任務,更需要家長的緊密配合才能更好的規范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莫雷. 閱讀與學習心理的認知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10-219.
[2] 何克抗. 兒童思維發展新論[MJ—E京:jE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付德榮編著計算機與教育[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4] 李開勝.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小學教學參考,2010(25).
【關鍵詞】 網絡環境 高校 財務會計 網絡化
一、高校財務會計網絡化發展的必然性
財務會計工作網絡化發展已經成為各高校提高教學效率、完善財務管理以及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財務會計工作網絡化對增強學校的信息透明度、財務公開度和提高學校的效益有著顯著的重要作用。
1、財務會計網絡化是回歸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隨著電算化在各高校的普及,計算機在更多部門、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學校的教學方式也由過去單一的“粉筆式”轉向“多媒體式”,大大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是改變了過去人們對財務管理部門的輕視,不再認為財務管理對教育工作沒有貢獻,而是試著去利用網絡化和財務管理的有效結果更好地為學校會計工作服務。我國高校財務會計網絡化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趨勢,是迎接21世紀電子信息技術化的重要體現,是學校財務會計管理革新的表現,也是學?;貧w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
2、網絡化實現會計做賬、報賬、查賬等工作的智能化。會計網絡化的特點在于多種賬務可以遠程處理,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網絡化。財務工作實現電算化以后,會計核算工作脫離了手工操作,可以由計算機完成做賬,且準確度和工作效率都有大幅度提高,是一次質的飛躍。會計工作電算化操作依托于互聯網環境,通過網絡對各種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從而幫助高校實現財務與業務的協同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等遠程處理。特別是對高校分校區辦學和異地辦學的對象來說,解決了高校無法為每個分支機構都增派會計人員問題,卻能很好地進行網上查賬、報賬以及審核工作,解決了過去異地報賬難問題。
3、進一步規范了高校會計工作程序。會計工作網絡化以后,各高校都重新制定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規章制度,進一步對會計人員、財務管理人員的權限以及會計工作程序和會計檔案、資料保管等做出明確規定,比傳統會計工作更加嚴格。網絡環境下,多個用戶可以同時登陸進行業務操作,數據也可以相互傳輸,對如何確保會計信息安全性提出了考驗。為此,財務系統應建立控制體系,明確用戶權限,杜絕越權登陸或非法修改會計信息,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4、高校會計網絡化實現靈活提供多元化信息。網絡環境下,多數高校都已經通過校園網和互聯網建立一個相對開放、實時、快捷方便的雙向信息交流系統,為高校內部、高校與外部的信息流通都提供了便利。通過電算會計網絡化系統,高??梢詫崿F門戶、辦公、財務集中管理一體化,為高校提供多元化信息;校內各院系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實時接收財務信息,從而實現協同辦公,輕松管理;各部門也可以實時查看部門工作安排和執行情況,以便合理統籌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財務會計呈現的新特點
1、改變了傳統的會計工作方式、規范了會計工作程序。財務會計實行網絡化以后,會計工作脫離了手工操作,只需要準確錄入原始數據,從憑證制作、賬務處理到報表制作都由計算機完成,實現了會計核算網絡化,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網絡環境下,高校財務報告出現了新形式的載體,在形式與內容上都大大拓寬了信息傳播的內容,減少了傳播時滯,更加方便傳輸了包括文字、圖表、數字以及音頻、視頻等信息,為信息使用者快捷、全面地提供了所需會計信息。財務人員也可以依靠網絡終端在網上獲取傳輸和存儲數據,開展遠程查賬、報賬、審計等工作,從而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2、網絡環境對會計假設的影響。會計假設是一個主體單位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和空間范圍所作的假定。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以及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會計模式發生了改變,對高校會計假設也產生了影響,這里主要介紹網絡環境對我國高校會計期間假設和貨幣計量假設方面的影響。
(1)對會計期間假設的影響。通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才使得形態各異的會計主體有了相同的會計核算基準,進而有了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單位才可以按期編制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企業的財務信息。網絡經濟對高校會計期間假設產生重要影響,過去一個會計年度期間已經不能符合高等學校的要求了。而且,網絡的廣泛運用使高校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將已發生的經濟活動和事項反映在財務報告上,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在網上隨時獲知最新的財務情況,而不必等到會計期間結束時才可以獲得財務報告,硬性規定會計期間根本沒有必要。網絡環境下,高校在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的編制工作時,可以考慮對傳統會計分期假設進行改進,盡可能地縮短會計期間,既實現了會計信息的動態變化,也能為高校管理者及時提供會計資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網絡經濟對高校人力資本與知識產權這兩種最為重要的資源產生極大影響,它們因為受貨幣計量的限制根本無法在財務報告上體現,這對信息使用者是不利的,也沒能完全反映高校的資產。顯然,單純的貨幣信息已經不能滿足高校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了。對于能夠用貨幣計量的因素,如固定資產、長期借款等項目,貨幣計量假設仍可繼續用,對于日益增多的無法用貨幣計量的因素,如創新能力、人力資本、知識產權、研究開發能力等可以采用非貨幣化的計量方法,以真實公允地反映高校財務狀況,為使用者提供更為全面的財務信息。
3、為高校內部控制帶來新的問題。一是傳統會計下,對會計數據的處理大多手工完成,內部控制主要是對人的控制,但財務會計網絡化以后,會計工作越來越依賴計算機,這就要求我們除了對人員進行控制外,更要重視對相關人員的操作權限進行嚴格控制。二是隨著網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網上交易已成為普遍現象,原始憑證更多地以數字格式出現,這為高校會計內部控制帶來管理難度,是對高校內部控制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加大高校內部稽核工作,財務部門如果要對信息系統進行審核,學校相關內部資料將暴露在外,稽核人員也需要復雜的查核技術,增加了查核時間與成本。四是高校無形資產轉移難以控制,人力資產是高校的一項重要無形資產,它的轉移無須借助外力。
4、改變了高校會計核算和管理職能的重心。網絡經濟時代高校的資源更趨于多元化,其中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在高校總資產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高校的資產正從有形化向無形化發展,會計核算重心也由有形資產轉移到無形資產上。此外,由于從憑證制作、賬務處理到報表制作都由計算機完成,實現了會計核算網絡化,高校財務人員的工作重心更趨向于管理工作,將財務管理的范圍拓展到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模式改革、籌集資金、收入分配、引進人才、校內設備及基建項目招投標、高校后勤社會化、預防職務犯罪等領域。
5、網絡會計對財務人員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為適應高校財務會計網絡化發展,高校財務人員不但要精通財務會計、管理、稅務等方面的知識,還要懂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軟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識。只有成為具有多元知識結構和創新思維的復合型人才才能適應高校財務會計網絡發展需要,才能保證會計工作更科學、合理、客觀進行。
三、高校財務會計網絡化進程的主要途徑
1、加強認識,重視制度建設。高校領導及財務部門都應正確認識網絡建設對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明白運用信息網絡對提高會計管理職能辦公效率的重要意義,自覺把會計網絡化建設和運用工作擺上位、抓到位。還要完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建設,各高校的管理部門要有長遠意識和現代管理意識,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會計電算化的配套法規,建立健全一整套電算化模式下的內部規章控制制度,如人員崗位責任制、日常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管理制度、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定期檢查管理制度等,保證高校會計網絡化工作有章可循,依章辦事,走上規范化的發展道路。
2、提高高校會計工作網絡環境的安全性。首先,降低會計數據存儲風險,利用網絡所持有的實時傳輸功能和日益豐富的互聯網服務項目,形成網上公證由第三方牽制的安全機制,保護會計資料的安全。其次,實行用戶權限分級授權管理,建立起網絡化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崗位責任制、必要的管理制度、嚴格的內部牽制制度、必要的上機操作控制和系統運行記錄控制、嚴格的硬件管理制度以及預防病毒、黑客的防護的安全措施等,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制度提高高校會計工作網絡環境的安全性。再次,加強網絡安全防范,保障系統正常運行,從計算機資源授權控制、會計數據資源控制、系統開發控制、系統維護控制、防病毒、防“黑客”等多方面入手,采用設置多級保密措施、防火墻設置、安全檢測預警系統、身份認證和授權管理等技術等方法提高數據的標準接口技術,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防范。最后,在技術上對整個網絡財務系統的各個層次,包括通信平臺、網絡平臺、系統平臺、應用平臺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建立綜合的多級次的安全防范體系。
3、會計信息化需要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會計人才。為適應高校財務會計工作網絡化需要,各高校也開始注重引進和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各高校應加強對原有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網絡技術培訓以及職業道德的教育,按照自律激勵與控制原則,強化會計人員素質和行為準則,形成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機制,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而不再是單純擁有會計專業知識的片面型人才。同時,高校還應不斷培養與引進一批具有多學科知識、綜合理論功底、精通會計與計算機理論與實務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是一名高水準的會計師或經濟師,具有深厚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是一名出色的計算機操作員,能熟練掌握各種系統軟件的操作及開發、設計、維護和保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才能積極推進高校網絡化財務管理,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
4、加強高校內部審計監督職能。財務會計網絡化給高校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為了減少會計信息風險,高校應重視審計工作,使財務與審計能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從而實現有效監督和指導。高??梢栽谪攧詹块T計算機局域網中為審計部門設置計算機終端,嚴格控制使用權限,還應做好包括對會計資料的定期審計、機內數據與書面資料的一致性審計、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對系統運行各環節人審查、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的監督等,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會計信息中存在問題并做出調整,防止漏洞的存在和會計信息被人惡意修改。
【參考文獻】
[1] 張春云、蔣敏如:關于高校會計電算化、網絡化發展的思考[J].經濟師,2006(3).
【關鍵詞】“云”環境 高校網絡輿情 特點 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C-
0004-03
網絡輿情是指受各類事項發生、發展刺激而產生的通過網絡傳播的民眾對于該事項所有情感、態度、認知和行為傾向的總和。高校網絡輿情特指與高校工作有關的網絡輿論動向,本文則是指高校教師或大學生依托網絡傳播和表達的各類社會現象不同的情緒、態度、認知、意見和行為的集合。
“云”環境即云計算環境?!霸啤笔窃朴嬎惴漳J胶推鋵崿F技術的形象比喻,而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則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超級計算模式,由計算機集群、并行處理、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虛擬資源管理等多種技術集中起來形成動態、可度量的共享資源池,最終提供給用戶終端健壯(Robust)、穩定的服務。廣義上說,電子郵件、論壇、博客等也都屬于云計算范疇。2007年Google公司首先提出云計算概念后,得到了微軟、蘋果、甲骨文等全球各大IT公司的積極推動,發展極為迅速。目前,國內的百度、騰訊、金山、網易、華為等一些大型IT公司也相繼推出“云”服務,可以說“云”已經很大程度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在我們身邊已觸手可及。在這樣的“云”環境下,由于網絡虛擬世界在法律、道德等層面對個人的約束力相對較弱,而“云”所能提供的服務又復雜多樣,造成高校學生在“云”環境下的網絡行為與傳統的網絡行為表現出較大差異。
一、“云”環境下高校網絡輿情表現出的新特點
“云”環境下高校網絡輿情表現出的新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全球互聯網是完全開放的,互聯網上提供的各類云服務大大地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間。而高校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轉折、成型的一個重要的階段,自我表現沖動,思想活躍。作為一個在社會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他們思想活躍、學習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敢于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日漸成熟和流行的各類云服務恰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發表意見和參政議事的平臺,這個平臺使得每個大學生都能成為信息的原創者和傳播者,而且每個大學生又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和接受信息。他們可以通過網盤共享、微信、博客甚至上傳視頻等云服務即時發表意見。但由于目前大多數云服務都未實行實名注冊,大學生通常會以匿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和情緒,因而可以更加自由和客觀地反映現實校園中的矛盾,真實地體現大學生某一時段的思想狀態。
(二)具有更強的交互性。在網絡上,大學生普遍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參與意識。當某一熱點問題或事件發生時,往往會吸引許多大學生自發地參與討論。由于云服務提供的討論平臺相對更加自由,更難于監管,因而具有相同或相近興趣的大學生更加容易聚集,形成對立互動的場面,對立雙方的觀點和意見相互碰撞、交鋒,經過爭論和探討他們往往又會相互交融,使各方意見趨于一致。這種實時的互動流,促使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迅速地表達出來,使得校園網絡輿情更加快速和集中地反映。
(三)復雜度和多元性進一步增加。大學生活躍的思維,使得校園網絡輿情具有較寬泛的輿論主題,而輿論的形成又往往是隨意的、自發的。從輿情的產生和傳播來看,目前已不僅僅局限于以往的博客、論壇、個人網站和電子郵件等,云服務中的網絡硬盤、文件分享、日程分享、興趣圈子等也可以快速地、大范圍地傳播各種的言論。從輿情主體的范圍來看,高校網絡輿情的主體是大學生,包括部分的高校教師,這些教師多數是對學生進行正向的引導,但有少部分是推波助瀾。當然也可能會有分布于社會各階層和領域社會人員參與,其參與的目的不一定相同,有的是一時性起,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是惡意挑唆,引起事端等。從校園網絡輿情的話題來看,往往是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方面為主,同時涉及國家政策和熱點社會事件,包括經濟、軍事、文化等,使得輿情的復雜度和多元性大大增加。
(四)組織性和隱蔽性更強。隨著寬帶網絡的發展以及云計算技術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各類云服務來方便和改進自己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云計算主要提供三種服務形式: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高校大學生目前使用較多的有:屬于IaaS服務的網絡存貯,即通常所說的網盤;屬于SaaS的網絡記事本,即云筆記之類;屬于SaaS的在線文檔等。提供這類服務的IT企業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吸引更多用戶注冊,通常會在服務中附加甚至捆綁一些社交、資源共享、協同辦公之類的功能。比如,一些云服務中提供的“圈子”服務,可將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系在一起的人群迅速聚集在一起,他們內部有起管理和主導作用的“圈主”和規范圈子內部行為的“圈規”,組織性很強,一些圈子還需要驗證才能加入,這樣的環境更容易促使網絡輿情的快速產生和傳播,而且由于其組織嚴密,隱蔽性強,大大地增加了監控的難度。
【關鍵詞】自主學習;特點;能力
學習者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已成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作為網絡時代的學習者,必須掌握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特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努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1.網絡環境自主學習的特點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不依賴老師或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意愿,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學哥時間和學習地點。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具有如下特點:
1.1學習資源的共享性
網絡作為一個超越地域和國界的人類信息傳播交互空間,為學習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僅提供了學習信息全球傳播,而且最大限度的實現了全球資源的共享。網絡學習資源的共享是全面的共享,網絡傳輸的信息融合了各學科、各門類的信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極大的擴展了學習者的認知面,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習者的學習需要。
1.2學習主體的能動性
網絡環境下,自主性學習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傳統意義上的教師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以平等的方式進行對話與交流;過去以教師控制的沉悶而嚴肅的教學活動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師生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學習者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能動性表現在一是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決定學什么、如何學,不再像傳統的學校教育那樣,按照預先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學習。二是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網絡知識豐富全面,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信心,提高認知態度、行為取向和學習策略,使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1.3學習手段的綜合性
網絡學習環境中的教學信息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存儲、傳輸和處理的多媒體信息資源,并以聲音、文本、圖形、圖像和動畫視頻的形式,進行數字化處理,以網頁、單位方式呈現。學習者借助多媒體、網絡等工具進行學習,一是可以快速、有效的獲取知識內容,提高了學習的時效性。二是網絡綜合化的傳輸手段能夠滿足不同類型學習者的學習需要。三是利用多媒體或虛擬現實技術,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豐富多彩的學習手段,為學習資源的更廣泛、更有效的利用開辟了道路。
1.4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網絡傳播的交互功能,為網絡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極其方便、快捷的學習交流和人際溝通方式。學習者根據明確的學習任務和具體的學習目標,利用人機交互方式,通過網上查詢,在信息的海洋中篩選、獲取有用信息,從多視角、全方位尋找答案,完成學習任務。二是進行合作式自主學習。學習者根據學習中發現的各種問題,利用人一機一人的交互方式,通過BBS,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共同探討,相互促進,解決問題。三是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學習內容,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學習方法,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進度。形式多樣的人一機交互方式,創造了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1.5學習時空的靈活性
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是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學習模式,需要在特定的空間和固定的時間里進行。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永久儲存和及時傳輸,并隨時隨地被所有網絡用戶所接受。學習者只要擁有一入互聯網的計算機,就能夠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學習習慣和工作性質,在家或辦公室訪問國內外任何教育網站,通過網絡與其他教師、學員進行學習交流。
2.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應具備的能力
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出現的新特點,對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于長期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習者在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和學習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還不能適應網絡學習發展的需要,往往產生諸多障礙。因此,學習者必須強化自身素質,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1信息選擇能力
網絡學習環境是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不僅學習資源十分豐富,而且臆含多種價值的沖突和不同文化的碰撞。在網絡環境中進行學習,面對茫茫的信息海洋,信息選擇能力的強弱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信息的選擇能力包括一是快速獲取有用信息。學習者要有敏銳的學習意識,能夠根據學習主題的需要,利用網絡檢索功能,快速查閱網頁資料,迅速捕獲自己所需的信息。二是善于甄別虛假信息。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和開放性,網絡信息幾乎成為一種免檢產品,暢通無障,真假難辯,要求學習者善于識別,不斷增強信息的鑒賞能力。三是免疫消極信息。在網絡學習中,學習活動成為個體的自主活動,信息獲取的方式較為隱蔽,要求學習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覺抵御各種錯誤言論和黃感的能力。
2.2學習探究能力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條件下,人們的學習是接受式學習,接受式學習是將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習者,學習者偏重于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應用,立足于被動地的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自主性學習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以好奇心為出發點,面對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題,驅使學習者進行分析、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創新能力。自主性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很強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個性品質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是學習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承載信息的載體。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一是計算機語言的運用能力。網絡信息資源是借助計算機語言,以文本、聲音、圖像和視頻等方式,進行儲存和傳輸的。學習者必須熟練掌握WEB技術、超媒體技術、網絡連接技術和網絡協議等最基本的技術。二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網絡中傳輸的信息除中文外,大多數采用英語語言,特別是各個領域的最新前沿知識,一般采用英文進行。學習者英文能力的高低成為制約其知識獲取的瓶頸。
2.4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學習是需要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提高學習過程的情感投入和動力支持,加強對學習認知活動的自我檢查、自我評價、自我監控和自我補救。學習者如果在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和自我控制方面不能適應網絡學習發展的需要,就難以獲得最佳學習效果。因此,學習者需要加強對學習計劃的管理,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客觀條件,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加強對學習時間的管理,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需要加強對學習資源的管理,重視學習資料的收集,分類建立學習信息檔案,充分利用學習資源;需要加強對學習過程的管理,及時評價學習效果,總結學習經驗,調整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