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 09:14:29
序論:在您撰寫財務智能化案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綜合辦公大廈;智能化;工程設計
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智能化建筑得到了人們普遍地關注和廣泛地運用,而最能體現智能化建筑的要數綜合辦公大樓。當今社會已跨入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及智能化的時代,為了提升企業形象、提高辦事效率,因此,為綜合辦公大樓里的工作人員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節能、高效的生活和辦公空間是完全必要的。雖然目前由于信息技術與建筑本身完美的結合使綜合辦公環境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我國智能化建筑在短時間內還不可能達到完美的程度,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需要在今后的使用過程中不斷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本文針對綜合辦公大樓的智能化設計的構成、功能和主要特點,主要介紹了綜合辦公大樓的智能化的概念與在實際中的應用與發展。
在我國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中定義的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辦公自動化以及通信網絡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與它們的最優化組合。它向人們提供了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由此可見,對智能化辦公大樓概念的詮釋也就順理成章了。目前全國上下積極開展“節約型綜合”的活動,筆者認為加上“節能”這一概念,才算是對綜合辦公大樓智能化概念的真正意義上的完整解釋。
筆者參與完成的智能化工程案例中,綜合智能化辦公大樓是在建筑平臺上,主要由三大系統構成:一是樓宇自動化系統,二是通信自動化系統,三是辦公自動化系統。這三大系統和建筑物本身構成了整個智能化辦公大樓。當然,智能化辦公大樓不僅僅是包括這三大系統,它還包含許多其他系統,如安防報警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建筑設備管理化系統等。
這三大系統的構成龐大而復雜。辦公自動化系統被用來管理信息,幫助工作人員通過辦公自動化工具有效地處理與信息有關的工作。辦公大樓的通信自動化是樓內和樓外的通信樞紐,也是提高辦公效率的關鍵之一。主要包括:數字程控交換機系統、無線信號中繼系統等,各系統能確保通訊的快速、準確、及時、安全、保密等。而真正體現智能決策的是樓宇自動化系統,它是通過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統軟件來實現的。
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統系統軟件是面向樓宇自動化、采用子系統集成模式的、集監控與管理系統于一體的平臺開發軟件。具有使用簡單、性能可靠、速度快、系統開放等特點。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統軟件為智能化辦公大樓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將樓宇設備自動控制系統、安保系統、火災報警系統、一卡通系統、電子會議室系統,機房系統等傳統弱電子系統的運行狀態與數據匯集到中心數據庫,集中統一管理,從而能夠實現整個弱電系統信息資源的合理共享與分配。
以往為了實現各子系統的功能,往往需要增加許多硬件和設備,所增加的設備往往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同時又增加了投資。現在集成系統用軟件功能代替硬件設備,集成系統的建立可以充分發揮各子系統的功能,不僅節約了投資,方便了管理,而且可以減少管理者的人數,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時降低了運行成本。
實際使用情況表明,智能化辦公大樓確實給綜合工作人員帶來了好處,使綜合工作人員在舒適、方便、高效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提高了辦事效率。
在目前倡導節約型綜合辦公的呼聲下,智能化技術改造勢在必行,一方面要積極進行硬件和軟件的技術改造和更新,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設備保養計劃;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培養以適應今后智能化辦公大樓的維護和發展的要求。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各種應用軟件的開發,人們對生活質量以及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今后綜合辦公大樓智能化的設計更趨合理和人性化,在管理上也應逐步走向完善和科學化。
堅持設計原則及建設目標。首先是智能化系統設計與綜合辦公大廈相匹配;智能化系統設計應該是完整的、先進的、實用的、經濟的;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工程項目建設地點的實際情況相適應;智能化系統選用設備品牌是主流的、成熟的、安全的、可靠的;要按智能建筑甲級標準設計。
根據實際需要,綜合辦公大廈宜設置以下智能化子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由強電工種設計);建筑設備監控系統;通信網絡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經營管理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安全防范系統;智能一卡通系統;電子門鎖管理系統;多媒體會議系統;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機房工程;防雷接地系統等。
嚴格把握各子系統設計要點。在建筑設備監控系統設計中,由于綜合辦公大廈一般均設置中央空調,為加強機電設備管理及節能,應該配置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機電設備盡可能要求帶通信接口,然后納入相關系統管理。給水泵一般為變頻泵,自帶通信接口,納入相關系統監控。排水設備自帶液位控制器,由強電專業實施自成控制系統,電梯設備要求訂貨時自帶電梯監測裝置,公共通道、地下停車庫、會議廳、多功能廳等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計算機網絡系統必須設置好綜合辦公的子系統。一般行政中心有內外網,且物理隔離,即有兩套獨立系統。對綜合辦公來說一般為一套系統,局部單位(如財務等)組建內網,則采用軟件隔離,但要注意安全可靠。要注意辦公與公共場所計算機網絡系統分開。無線局域網可以設置在會議廳、多功能廳等公共場所設置無線接入點,還可考慮在綜合辦公樓高級管理層辦公室、豪華商務套房、商務樓層設置。
綜合布線系統是計算機網絡系統和通信網絡系統的物理支撐,是信息系統的物理通道,在現代建筑中是必需的。布線系統是隱蔽工程,埋入樓板、墻內,不易檢修及更換,為使較長期使用不落后,應采用現階段可預見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布線系統在公建項目中普遍采用,對于辦公樓,每層樓面信息點數較多的建筑物一般每層設一個配線間,布線品牌應采用主流產品。對綜合辦公大廈來說保證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綜合辦公大廈安全防范系統是全方位的。
一卡通系統用于門禁、停車場管理、考勤等。
綜合辦公大廈智能化技術改造勢在必行,一方面要積極進行硬件和軟件的技術改造和更新,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設備保養計劃;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培養以適應今后智能化辦公大樓的維護和發展。
(下圖系筆者參與完成的智能化工程案例)
智能化商業銀行自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提出以來,商業銀行從業務到后臺業務,對銀行管理會計、客戶管理、績效、資產負債和信用風險管理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摸索,幾乎涉及了銀行主要的業務領域,但成效不太顯著。
在經歷了探索、困惑、返璞歸真、腳踏實地等幾個階段后,對智能化商業銀行的探索又回到了管理領域,如管理會計、客戶信息分析、信貸分析等領域。但是,仍然比較鮮見中,后臺業務貫通的全行級、某領域智能化應用案例的出現。原因在哪里?
一言以蔽之:問題還是出在業務管理方面。
癥結在業務管理上
筆者在參與各商業銀行業務咨詢時,經常問總行業務主管:貴部門對該業務領域有什么設想?前臺業務部門談及最多的,是業務部門的支持,認為后臺技術落實力度不夠;而后臺技術部門對前臺業務創新無法在現有平臺上加以解決,要另起爐灶,因此周期長見效慢,這就導致了前、中、后臺之間的隔離。
較多銀行的主要精力還忙于前臺產品系統的完善和創新,使各部門在智能化商業銀行的管理上無法到位,這也導致了高層管理的戰略設想最終沒有被反映在智能化銀行的業務發展上。因此,前臺業務部門如何在學習中摸索該業務板塊的業務規律,與核算管理部門、后臺的技術平臺實現部門相結合,實現高管層的戰略目標,這是智能化商業銀行的關鍵。
信息智能化的變異
智能化商業銀行的核心,就是銀行的信息智能化,它包含戰略管理決策信息、業務流程邏輯/業務關鍵指標信息以及信息實現平臺。戰略管理決策信息來源于高管層基于市場和股東價值的要求,按照各業務線的綜合需求來制定,而理順高管管理信息,將它變成信息需求,則是CIO領導的專職小組的工作。在現實中,高管管理信息往往受到操作層面業務、技術部門的較大影響。
業務流程邏輯是指根據市場環境和客戶要求制定的、促進業務發展的流程。但在現實中,由于銀行在市場信息歸集和客戶信息分析方面不到位,往往就以銀行內部管理流程作為信息化需求,這導致了信息化需求的變異。比如,商業銀行進行業務需求開發時,往往借助IT工具和技術人員的能力,有時會發現IT人員銀行業務經驗的不足,特別是市場經驗和客戶經驗的不足,以及業務人員描述需求無能為力的狀況。這種從需求出發開始,就出現難以彌補的偏差,最終使信息智能化受到損害。
另外,智能化商業銀行所需要的核心內容或數據,以及操作規則等業務指標,其數據是否最終被IT系統實現,在現實中也取決于銀行業務部門的決定,取決于業務操作效率和業務信息化水平。那種將所有業務數據裝載在IT數據倉庫系統的做法已不切實際。
因此,信息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業務模型、從業人員的經驗和銀行業務的信息化能力,而非單純是銀行技術平臺。
CIO需強化業務經驗
銀行上市前后,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將出現重大調整,要求銀行的風險管理、財務管理、業務流程重組和IT平臺規劃做出相應的回應。從智能化商業銀行的角度看,這是國內銀行對管理決策信息化提出的要求。
[關鍵詞]智能財務;財務共享;財務轉型
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各行各業,財務領域積極探索信息技術的應用,工作方式從傳統的手工記賬過渡到會計電算化,逐漸擺脫了重復而繁瑣的計算。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挖掘,推動著財務領域邁進了會計信息系統及其協同時代。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涌現,開啟了財務領域業財融合、財務共享的變革浪潮,智能財務成為當前學術界和實務界探討的熱點,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智能財務建設,推動企業財務轉型,實現財務與業務融合,提升財務服務水平與效率。當前我國各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情況不盡相同,信息化水平良莠不齊,但基本已完成會計電算化建設,過渡到會計信息系統及協同時代?,F有的高校財務管理體系多呈現信息孤島效應,制約了高校財務共享平臺的建設。高校作為科研與創新重地,應緊隨時代變革潮流,緊跟企業財務智能化改革的步伐,運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實現財務智能化,進而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本文結合具體高校,以HB大學為例,分析該高校智能財務時代下財務面臨的挑戰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智能財務時代下高校財務轉型策略,為其他高校推動財務智能化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1智能財務時代下高校財務轉型的必要性
智能財務是將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運用于財務工作中,對傳統財務工作進行模擬、延伸和拓展,以改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降低會計工作成本、提升會計合規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促進企業財務在管理控制和決策支持方面的作用發揮,通過財務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智能財務有五個特點:全面共享、高效融合、深度協同、精細管理和力求智能[1]。智能財務的提出為實現業財融合、信息共享打開了新天地,大型企業集團正全力實踐智能財務建設。同時,高校正布局數字校園建設,而信息共享是關鍵。高校財務處作為核心部門,與各個單位都有密切聯系,業務方面與多部門都有交集。高校財務智能化建設不僅可提升自身管理效率水平,更能加深與其他業務部門信息化融合,實現數據交換、共享。因此,高校應積極加快財務轉型,緊跟財務變革要求,將智能財務管理模式應用到自身財務管理中,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
2智能財務時代下HB大學財務轉型面臨的挑戰
HB大學是某省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全校在校師生有2萬余人。該校財務處積極探索信息化建設,當前信息化水平位居省屬高校財務處前列,現已具備賬務核算系統、網絡報銷系統、學生收費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銀校直聯等系統,基本覆蓋各個業務板塊,該校財務信息化水平已步入會計信息系統及協同時代。然而相比于企業財務改革轉型,高校財務滯后較多,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存在著更多制約高校財務轉型的問題,本部分結合HB大學,對照智能財務建設要求,具體分析該高校智能財務時代下財務轉型面臨的挑戰及問題。
2.1各部門間系統相互孤立,信息交換不暢
智能財務是建成智能財務會計共享平臺和智能管理會計共享平臺,以業務驅動財務,進而驅動財務管理、規范業務。數據的交換、共享是建設智能財務平臺的關鍵。目前HB大學人事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及科研管理系統等相互孤立,與財務管理系統未能實現互通互聯,形成信息孤島效應。例如,教務管理系統學生信息無法直接導入學生收費系統,對于延遲畢業、專業調換等變化,需要財務人員根據學校文件在收費系統修改,學生欠費信息也無法傳輸到教務管理系統,只能導出相關數據通知學院負責人催收欠費??蒲泄芾硐到y項目信息未能與網絡報銷系統、賬務核算系統對接,對于項目余額不足的問題,只能由財務人員通知報賬老師修改、重新提交。這種孤立的系統管理模式不利于財務系統收集學校各方面財務數據,對資金管控、降低管理成本增加了難度,同時降低了財務工作效率,制約了業財融合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2.2技術支撐不足,缺乏創新
智能財務是涵蓋“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在管理會計領域的單獨運用或綜合運用,包括與預算和成本相關的RPA,與報表報告相關的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交互等。智能財務對技術要求很高,高新技術的深度運用可以使財務人員徹底從重復、煩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真正發揮管理會計職能。目前各高校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比較欠缺,HB大學主要依賴于第三方軟件服務商,財務人員運行信息系統時發現問題只能尋求該軟件服務商解決,財務人員對技術方面不甚了解,容易發生問題溝通交流不暢,導致問題解決不及時。同時該軟件服務商在技術開發應用方面不成熟,網報系統目前在運行過程中發現許多問題,例如勞務費累計扣稅存在差異、自動生成憑證摘要提取信息不明確等。因此,技術是影響高校財務轉型的挑戰之一。
2.3經費配置欠缺,制度不健全
企業積極致力于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智能財務通過業財融合,把控采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以財務監控資金流向,借助專業洞察和大數據分析輔助業務部門、管理部門和高層領導決策。目前,許多高校對“成本管理”理念認識不足,只重視增加教育經費投入而忽略了教育經費管理。高校通過成本管控,可以優化教學資源,合理配置教育經費,從而實現最大效益。目前HB大學領導對這方面認識不夠,未能深刻認識到財務在成本管控方面的重要性,導致建設智能財務信息共享平臺缺乏合理的經費配置。同時,校領導也未能從學校全局把控,沒有合理的保障制度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
2.4專業化、復合型財務人員匱乏
智能財務建設是財務領域的一場重大變革,其核心任務是規劃建設創新型智能財務平臺,以及在此基礎上探索。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企業在財務人才培養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積極培養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掌握計算機技術和熟悉財務管理模式。HB大學對財務人才明顯重視不足,未積極引進專業性人才,現有財務人員偏老齡化,對計算機方面知識掌握不足,無法更快適應信息化改革,也無法投入更多精力參與信息化建設。因此,專業化和復合型人才匱乏成為HB大學當前面臨的問題之一。
3智能財務時代下的HB大學財務轉型策略
HB大學建設智能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面臨著諸多挑戰,“智慧校園”的建設催促著高校財務必須轉型,以財務為中心,連接其他業務部門,實現數據交換、業財融合,提升財務服務水平與效率。本部分先分析智能財務時代下高校財務轉型方向,然后結合HB大學提出具體轉型措施。
3.1高校財務轉型的方向
智能財務時代下高校財務轉型需明確轉型方向,從管理理念、財務職能、數字化技術及人才培養等方向開展。校領導應轉變管理理念的認識,積極推動財務職能轉變,投入較多的經費滿足財務數字化技術的需要,同時加強人才的吸納與培養,為早日實現財務智能化做準備。3.1.1管理理念轉型高校財務轉型首先要轉變對財務的態度,校領導應重視財務部門的作用,現在財務已不是簡單的賬房先生,財務管理職能日漸突出。財務資源是否合理分配影響著學校的發展,校領導要從學校全局出發,科學合理地分配財務資源,以財務為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服務平臺,聯通相關部門信息管理系統,把控學校各方面資金進出狀況,嚴格控制財務風險,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同時,財務對于成本管控有著重要作用,校領導不僅應重視經費的投入,更應重視財務對成本的監控,從而提高經費使用效益。3.1.2財務治理模式轉型傳統的高校財務管控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管理的需求,高校財務應結合現有業務特點,建立新的財務治理模式。智能財務時代下高校財務要積極轉變財務治理模式,高校財務類型要從核算型財務向管理型財務、戰略型財務轉變;財務功能從簡單的記錄報告升級為參與控制與規劃。財務角色要從管好賬、用好信息,成為管好錢、管好風險、管好財產。轉型后的財務治理模式,更加符合當前高校管理需求,也更加符合高校戰略發展規劃,以戰略的視野、全新的理念、開放的心態推動高校邁入“雙一流”建設。3.1.3財務數字化轉型高校財務智能化升級需要技術的支撐與保障,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管理會計應用平臺,大數據的運用可以消除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聯通財務信息系統,推動業財信息系統集成與融合。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價值不言而喻,數據已經成為分析決策的依據。高校財務應深度挖掘數字資源價值,財務管理系統聯通其他部門信息管理系統,獲取相關財務數據,嚴控財務風險,推動數字校園建設。3.1.4人才培養轉型為適應財務轉型,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人才是推動改革、提升服務水平的關鍵。高校對財務人才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缺乏系統的培訓與提升。高校財務應根據業務需要,重新設置崗位職責與要求,制定合適的崗位規范,加強對人才的培訓,提升其業務能力,盡快勝任信息技術的操作與運用。現有的財務人才不能只學做賬,更應該了解業務,激勵財務人員熟悉業務提升管理理念。
3.2智能財務視角下HB大學財務轉型的具體措施
3.2.1做好統籌規劃,加強制度保障財務轉型的目標之一是建成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校園數字化建設。這一項改革需要各部門的積極參與,不可避免會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組織結構和管理權限,因而會有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沖擊。HB大學財務轉型應得到校領導的全面支持,站在學校層面上整體規劃布局,打破原有的組織結構,建立相應的保障制度,給予合理的經費配置,推動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財務智能化建設,保證工作的徹底執行。3.2.2聯通財務信息系統,推進財務共享平臺建設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可以打破財務信息系統封閉的現狀。HB大學應借鑒企業業財融合的建設思路,將財務信息系統與相關部門信息系統對接聯通,使預算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政府采購等系統中的財務數據集中歸集和協同應用,便于校領導及時獲得基礎數據,有助于提高決策分析的精準度,有利于加強內部控制建設、降低財務風險、提升財務管理效率。3.2.3尋求技術支持,完善財務管理系統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需要強大的信息系統和技術支撐,HB大學目前主要依靠第三方軟件服務商,在技術支持方面財務人員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積極與軟件商溝通交流,梳理工作流程,將煩瑣、重復的工作標準化,通過信息技術來代替人工操作。HB大學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功能比較欠缺,缺乏分析統計功能,網報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在完善財務管理系統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經費尋求更有利的技術支持商。3.2.4招聘復合型人才,提升財務隊伍水平HB大學為適應財務轉型需求,應當招聘復合型人才,吸納計算機方面人才投身于財務實踐工作中,可以更容易發現財務工作中信息技術的不足,更便于與軟件商溝通合作。同時,該校財務處積極組織開展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使其業務能力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學習,備考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等,豐富理論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更加適應新時代財務人員要求,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
4結語
智能財務為高校財務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使財務工作更加智能化與高效。高校財務應順應時代變革潮流,對照智能財務建設要求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合理的制度保障、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先進的信息技術、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推動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智慧校園的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梅玲,黃虎,佟成生,等.智能財務的基本框架與建設思路研究[J].會計研究,2020(3):179-191.
[2]秦鋰,馬紅紅,蒙福亙,等.財務共享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財會研究,2020(10):11-16.
[3]毛成銀,葉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轉型的思考[J].會計之友,2020(18):100-103.
[4]陳旭,鄭雪佳.智能財務視角下集團型企業財務轉型策略研究[J].商業會計,2021(3):23-27.
【關鍵詞】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數智技術;高職院校
一、引言
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的驅動下,企業進入了數據價值化、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產業的協同發展新階段,形成了數字化商業的新范式,數據+算力+算法將成為企業的核心驅動力,財務活動數字化、自動化與智能化成為智能財務的時代特征。從未來人才需求導向看,傳統核算會計將逐漸讓位于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管理會計,而業財一體數字化核算能力、專業智能化工具應用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決策能力將成為數智財務人才的重要支撐,這也是未來會計專業教育的重點和機遇。管理會計作為一種以管理為導向的財務工作方式,管理相關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必然超越會計本身,是同時兼備記賬、核算、管理、分析、決策功能的會計,其管理思想與方法是天然的業財融合工具,是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橋梁與手段;管理會計的另一個核心要求是價值相關性,管理會計需要針對管理行為與價值創造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是管理與價值創造之間一個天然的紐帶。數據顯示,盡管目前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已超過兩千萬,但其中能承擔管理會計職能的專業人員嚴重不足,管理會計缺口超500萬,企業亟需管理會計人才。高職院校作為會計人才重要的輸出地,如何緊跟信息技術發展,準確把握企業數智轉型需要,構建融合“數智”理念與新興技術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與課程框架,培養符合數智時代需求的“智能型”管理會計人才,是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亟待破解的難題。
二、數智時代管理會計人才需求變化與供給分析
(一)國家宏觀政策和數智技術助推管理會計發展。自2013年以來,財政部將管理會計列為會計改革的重點方向,相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從管理會計制度建設、人才培養頂層設計、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會計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這不僅對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提出了轉型升級要求,也給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隨著“互聯網+”對商業世界的滲透以及數智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化、數據與效率成為企業轉型中的關鍵詞,財務人員角色由會計向顧問轉變,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數智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財務人員工作重心向管理會計轉移的效率和質量,成為管理會計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契機。在政策與數智技術的雙重推動下,管理會計將成為引領會計“升級”,推動“大數據+”戰略落地的有效工具。(二)企業數智轉型對管理會計人才需求迫切。“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管理面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經營環境更加復雜,企業組織形式逐漸從金字塔結構向扁平化演變,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企業戰略協作層面“數智化”“精準化”與“實時化”的要求是提升“業務→財務→決策”適配性的重要保障。然而,傳統的財務體系存在信息滯后、決策滯后、行動滯后等突出矛盾,與新興業務發展不匹配,企事業單位的智能化財務,將轉變為以管理會計為核心的戰略財務、業務財務與數字化財務,管理會計與數智技術的結合將為“業財融合”“技財融合”“人財融合”構建聯系,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的加持不但能促進交易與分析的融合,提升財務效率與數字化水平,同時其新型智能化財務信息系統還能實現稅務、財政、金融系統信息的集成,會計核算、會計管理與經濟業務的實時、深度和無縫鏈接,對于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數智時代,科技、產業與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催生了新的財務工作環境,新的財務工作環境需要新的財務人才。高職院校作為財務人才的培育基地,必須改變“重財務、輕管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全面改革和創新,著力培養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兼備的“高技術復合智能型”管理會計人才,為企業持續發展及建設提供人才支持(見圖1)。(三)管理會計人才供需匹配情況分析。數智驅動下,企業對于傳統財務會計的需求正在銳減,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數智化人才轉型成為必然趨勢,而當前會計人才的供給與需求是不匹配的,供給數量上整體供大于求;供給結構上低端人才過多,中高端人才供給不足;同時財務會計供給過剩,管理會計人才不足。究其原因,作為大量人才供給單位的高職院校,一方面,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支撐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傳統財務會計類課程占比較大,管理會計類課程設置單一,缺少業財融合管理能力培養的完整課程體系;而且,管理會計與傳統財務類課程不同的是,其橫跨了管理學和會計學兩個學科,“為企業管理服務”與“會計信息”之間彼此交融、互相補充,數智技術的發展加速了二者之間的融合互動,數智時代的“跨界”和管理會計的“跨學科”的特質,以及專業知識的融合性和職業技能的多元性,對高職會計人才培養尋求在學科交叉、跨界融合上的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創新與變革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大挑戰。另一方面,管理會計的應用需要一個高度完善的信息環境,而目前管理會計信息基礎設施滯后,以管理為導向的會計信息基礎與技術建設亟待完善。由此可見,當前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脫節,實踐教學難以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局面尚未形成,這是制約管理會計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數智時代高職院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轉型路徑
(一)拓展管理會計就業面向,重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數智時代,企業對價值創造型財務人員的需求劇增,傳統技術技能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已無法滿足新商業時代以“數智”技術為支撐、以業財融合為導向的財務工作需求。為此,需要重新定位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滿足企業財務轉型需求,以管理為導向的,面向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及相關會計信息數據分析等職業領域的,熟練掌握信息數據分析工具的高技術復合智能型管理會計人才。本文參考2019年2月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的《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就業方向、實務要求、所需數智化工具、技能要求、知識儲備等方面構建數智驅動下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要素框架(見表1),以期為高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指明方向。(二)建設學科交叉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當會計教育的核心轉變為“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后,課程體系也要相應地從單純的業務核算型向以價值為導向的管理型轉型,需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科交叉與跨界融合為基本理念,構建涵蓋會計、計算機技術、大數據科學與應用等跨專業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其中專業基礎課程可以分為財務會計實務、管理會計基礎理論、數智技術理論基礎三個層面,具體涉及財務會計賬務處理與報表編制、管理會計的基礎理論與主要工具方法的運用,以及大數據挖掘、處理與可視化分析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專業核心課程的開設圍繞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與考核五大職能展開,具體包括:數智驅動下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內部控制與風險管控;財務共享流程的分析與優化;責任會計與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等。實訓課程以培養學生“業財融合”“流程把控”“決策分析”與“跨界融合”等能力為導向,可以開設企業全景運營仿真項目、大數據財務分析、企業財務共享沙盤模擬、跨專業綜合實訓等課程。專家實務課堂可以聘請管理會計領域或大數據專業領域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校外專家,面向會計專業學生開展不定期的實務案例講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增長見識,提升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校內課堂尤其是實訓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提升實務技能的重要載體,需要不斷更新各類硬件,Python、Hadoop等大數據智能處理軟件,以及ERP沙盤模擬與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系統等,以滿足數智時代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需要。(三)完善平臺建設,構建管理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普遍存在過分注重會計核算類技能訓練、對企業業務流程認知不夠、企業決策分析類實踐教學不足、數據分析技能缺乏等問題,無法滿足數智時代管理型會計人才發展需要,管理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亟待建立。一方面,在實踐平臺搭建上,應以企業真實場景為教學情境,引進覆蓋管理會計規劃、預算、預測、決策及考核等職能,展現整體業務流程的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平臺,搭載先進的數智技術,以企業流程、業務經營案例為教學內容,促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另一方面,在實踐方式上,鼓勵企業更多地參與到會計專業群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實現全要素、全過程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企業和院校雙育人模式,搭建集教學實訓、生產實踐、產業與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相互銜接、補充與完善的產教深度融合體系(見圖2)。即學生完成管理會計理實一體教學實訓后,借助平臺開發面向企業實際工作情境的任務式培養項目,進入真實項目模擬實踐,通過建立系統而完整的知識和技能結構,為生產實踐積累企業真實工作業務與流程的素材和資源,進一步按照標準化流程和體系拆分為教學實訓所需的典型管理會計工作業務與案例,形成開放式的管理會計案例庫,實現教學資源源源不斷地自我生成和補充,實現專業技能提升與教學經驗積累“雙管齊下”,提升會計人才培養質量。(四)打造跨界融合的教師創新團隊。傳統會計專業師資專業背景相對單一,多來源于會計或臨近專業,在數智時代,已無法滿足管理會計跨專業課程體系的教學要求,因此,亟需打造融合會計、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教育背景的跨界融合教師創新團隊。同時需積極推進企業實務專家進課堂,探索打造由校內專任教師、企業實務導師共同參與的管理會計精品課程群,以加強會計專業教學與企業實務發展的對接與聯系。(五)改革創新管理會計教學模式與方法。目前我國管理會計類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材內容落后,交叉重復,內在邏輯關系不清,學生無法形成系統的管理會計知識體系;二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主動研究、思考、分析問題能力較弱;三是案例資源的適用性較差,缺少與時俱進的、綜合性的“本土化”案例,學生缺少對管理會計實用價值的切實感受,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弱。數智時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完成傳統“講授式”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轉變,并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完善基于“探索+實踐”的管理會計教學模式改革與資源體系建設,探索“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PBL)”與“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CBL)”相結合的,搭載項目教學、翻轉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元混合式管理會計教學模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與修正,重視提升學生在復雜環境中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校企合作,注重提煉中國企業管理會計真實運作案例,努力克服國際管理會計案例與先進教學方法運用過程中的“水土不服”等問題,提高預期教學效果。
四、結語
以數智技術為支撐,以跨界融合為特質的新商業對會計及相關行業影響深遠,對財務人員素質與能力要求更高,傳統財務會計亟待向管理會計轉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應緊跟企業轉型和技術變革,將數智技術與管理思想深層次地嵌入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過程始終,以需求為導向,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改革、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教學團隊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創新高技術、復合智能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會計人才的培養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馬化騰等.數字經濟:中國創新增長新動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曲曉輝.基于財務云的企業戰略轉型及人才培養[R].教學研討會報告,2018.
[3]周守亮,唐大鵬.智能化時代會計教育的轉型與發展[J].會計研究,2019,(12):92-94.
[4]賀穎奇.管理會計概念框架研究[J].會計研究,2020,(08):115-127.
[5]孫剛.大數據驅動下業財融合導向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機制創新[J].財會月刊,2021,(02):88-93.2019,(19):44-49.
[6]崔發周,張晶晶.高階能力導向的職教活動課程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2021,(04):19-24.
1 問題的提出
智能化建筑工程的開展在我國相對來說是比較晚的,作為后起之秀這些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焖侔l展的智能化建筑行業在系統輔助工具的優化略顯不夠,相關配套機電設備的系統信息缺乏整合。一些機電設備廠家針對各自產品架構了相關的系統配置,例如南京普天集團的布線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設計步驟,但是功能單一,局限性強,缺乏對產品兼容性的思考,因此,在一些智能化建筑工程當中由于兼容性不夠出現故障率頻繁的案例比比皆是。由此,筆者提出了構建一個將多品牌、規格的機電設備整合在一個開放、安全、可拓展的系統平臺,從而較好解決上述問題。
2 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機電設備協同系統的總體設計
2.1 智能化建筑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為了保證開發出來的機電設備協同系統能較好兼容建筑工程當中的其他設備,且具有較高可靠性。在系統的總體設計之前,需要遵循一定的工程設計原則。
(1)具備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2)友好的人機界面,方便多部門協作,不同的部門人員分配不同的權限;
(3)注重系統的可拓展性,機電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協同系統應該實時的反應整個市場的動態情況。
(4)開發的協同系統應當符合相關的國家、行業的標準和規定,方便維護和升級。
2.2 機電設備協同系統的需求分析
改革開放富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人們對安全、人性化的安居生活也越發重視起來。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這種需求成為了可能[1]。而最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發展迅猛也帶動了智能化建筑行業的發展。“智能3A級寫字樓”、“智能辦公樓”等字眼頻繁出入在公民視線當中。智能建筑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差別于傳統建筑的新問題。
筆者通過文獻資料法將智能化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隱患問題羅列如下:
(1)一個智能化建筑工程系統往往都是十幾家單位一起協作,工程所配的機電設備廠家可能達到幾百家,這些機電設備的采購、配置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繁瑣的流程很容易出現人為失誤,給工程質量帶來安全隱患。
(2)雖然生產企業都是按照國家、行業標準來實施的,但在設計過程中大都需要結合自身經驗來進行設計和配置,這也導致人工出錯的幾率較高。
(3)智能化建筑工程對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幾十個系統子工程都是由專員進行設計和配置的,這部分人對于機電設備的參數配置非常熟悉,有自己的設計配置經驗,在各個子項目協同合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一旦這類人才流失,對于智能建筑企業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4)機電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一些機電設備在一到二年內就可能被新更新的設備所代替。因此,作為工程設計人員,應及時洞察市場行情,草擬出最為優化的配置方案供客戶參考。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安全問題,結合智能化建筑行業和企業的現狀,筆者提出了一種更為有效的協同系統方案,預計使用本系統之后可達到以下的目標:
(1)縮短了系統工程設計時間和步驟,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數據交互技術,幫助設計人員快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2)為建筑企業提供設備選購數據庫,數據庫中的設備基本信息能夠實時的反饋給建筑企業,為企業制定決策提高參考。
(3)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協同系統查詢到統一的設備信息,減少了數據冗余,有利于工程設計的標準化實施。
2.3 機電設備協同系統的總體架構
智能化建筑工程當中的機電設備協同系統應該包括機電設備的基本資料、材料的配置和管理、成本計算、子項目之間的集成、遠程服務等等。總的歸納起來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設備配置管理模塊、協同設計模塊、工程成本計算模塊、遠程服務模塊。
其中,設備配置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各個機電設備廠家的品牌、型號、報價、采購折扣等等;協同設計模塊主要包括具體的工程設計項目的具體情況以及各個子系統模塊的設備情況;工程成本計算模塊主要包括各個子系統的成本和明細;遠程服務模塊主要是總部數據庫與各個異地客戶端之間的協同工作,方便總部人員對異地工程的監管。
3 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機電設備協同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
3.1 機電設備協同系統中設備配置數據庫的研究
為了保證企業數據庫的安全有效性,在關聯數據庫的時候,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策略來保護企業秘密。其中設備配置數據庫的選擇就是構造安全策略的第一步。筆者選用SQL Server 2000對數據進行管理,不僅僅能夠提升數據處理速度,在保證數據安全性方面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用SQL Server 2000在對下面的客戶機進行數據交換的時候,減少了服務器處理數據的內存占用和CPU占用,有利于提升數據采集的實時性。
系統整合的數據都放置在數據庫當中,各個客戶端通過ADO與服務器數據庫進行連接,建立數據通道,這樣能夠保證服務器端與各個子客戶端之間的數據的實時性和一致性。通過連接Internet,異地工程部或用戶能夠從服務器中獲取數據,實現遠程服務的工程管理功能,這對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3.2 機電設備協同系統中遠程信息交互技術研究
遠程信息交互技術的實現主要依賴與B/S體系結構,是基于C/S體系模式的一種改進結構。B/S模式下,異地工程的設計人員可以通過瀏覽器對總部的服務器進行訪問,特別是一些現場設計人員、營銷人員需要實時的與用戶交流,幫助他們了解整個建筑工程的運作和成本投資。而對于總部的設計人員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快捷的數據處理成效、安全的設計環境,因此C/S模式更適合在設計人員內部使用。
因此,為了滿足整個系統的需求,筆者決定采用B/S與C/S的混搭模式,用戶只需要通過一根網線將電腦連上Internet,就可以通過瀏覽器實時的查詢到工程建設進度情況。而各個異地工作的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等被分配了不同的權限瀏覽總部服務器來獲取資料。C/S與B/S混搭模式的優點就是系統層次分明、安全性有保障,既保證了處理數據的高效性,也保證了企業數據庫的安全。
4 結論
【關鍵詞】 財務分析; 實驗教學; 教學保障與實驗室共建
200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召開聯合會,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百|量工程”將在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內,分年度、分項目逐步實施,通過六個方面的建設內容,建設七大系統,最終實現九大目標。其中,“質量工程”高度重視實踐環節,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要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重要環節。要求列入教學計劃的各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學時),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一般不應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理工農醫類專業一般不應少于總學分(學時)的25%;推進實驗內容、實驗模式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要加強產學研密切合作,拓寬大學生校外實踐渠道,與社會、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實習、實踐教學基地。要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確保學生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時間和質量,推進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
這給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實踐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與挑戰,本文試圖思考并回答如下問題:第一,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開展實驗教學方面與理工農醫類專業有無共同點?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借鑒?第二,同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會計學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實驗課如何做到“和而不同”,突出財務管理專業實驗課的特點。筆者結合財務分析課實驗教學設計談些建議。
一、科學實驗的分類及驗證性實驗特點
科學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物質手段,通過干預和控制科研對象而觀察和探索科研對象有關規律和機制的一種研究方法??茖W實驗和科學觀察一樣,是搜集科學事實、獲得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檢驗科學假說,形成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二者互相聯系、互為補充。但實驗是在變革自然中認識自然,因而有著獨特的認識功能。原因是科學實驗中多種儀器的使用,使獲得的感性材料更豐富、更精確,且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擾,更快揭示出研究對象的本質;此外,它還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對自然條件的控制力,揭示極端條件下物質運動的規律,提供更多發現新事物、新現象的機會??茖W實驗的基本類型是探索試驗和驗證實驗。常見的實驗類型有比較實驗、析因實驗、模擬實驗、判決實驗等。
驗證性實驗,特別是學校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驗能力而專門開設的驗證性實驗,應具備如下四方面的特點:一是可重復性,能夠清零,反復多次,以方便多次開課,為更多學生使用和服務;二是可解釋性,能夠根據大學生教育強調的“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對實驗原理、結果進行解釋,以體現實驗教學的功能;三是可操作性,實驗過程要可以操縱,通過改變實驗條件來控制實驗結果,并進行解釋,以更好地體現實驗教學功能;四是可實驗材料的可獲得性,要有豐富鮮活的材料供實驗使用,以保障科學實驗的普及性、經濟適用性,過高成本的科學實驗可持續性和普及性必然會受到限制。
二、商務智能化軟件發展及財經院校專業課實驗教學條件分析
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國外已經經過了從辦工自動化到以ERP為代表的整體信息階段的發展,現商務智能化成為國外企業管理智能化的新熱點。這是因為信息化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如何處理、如何應用,已成為一個很大問題。于是,在國外,數據挖掘、數據倉庫等所謂的商務智能化研發成為應時之需。
商務智能是指將企業的各種數據及時地轉換為企業管理者感興趣的信息(或者知識),并以各種方式展現出來,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加強企業的競爭優勢。這里的數據不僅僅指企業內部的各種數據,而且包括企業外部的數據,例如行業、市場狀況和客戶資源的數據等等。
從技術角度看,商務智能的過程是企業的決策人員以企業中的數據倉庫為基礎,經由聯機分析處理工具、數據挖掘工具和決策規劃人員的專業知識,從數據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幫助企業獲取利潤。
從應用角度看,商務智能夠幫助用戶對商業數據進行聯機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例如預測發展趨勢、輔助決策、對客戶進行分類、挖掘潛在客戶等等。
從數據角度看,商務智能使得很多事務性的數據經過抽取、轉換之后存入數據倉庫,經過聚集、切片或者分類等操作之后形成有用的信息、規則,來幫助企業的決策者進行正確的決策。
早在2001年,硅谷動力網對103家企業的CIO所做的調查就指出,在未來兩年里,CIO們最優先考慮實施的信息化項目中,排在首位的是商業智能。實踐驗證了硅谷動力網當年的預測。2005年以來,商業智能軟件市場銷售額已經達到10.15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達到54.96%。2006年,隨著中國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商業智能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應用成功率進一步提升,市場需求進一步放量。政務、金融、電信、零售、制造等行業對商業智能技術應用的需求熱潮全面爆發,而且在典型案例的應用上取得了13個行業的成功實施經驗。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利用商務智能化發展的成果大力開展財經院校專業課實驗教學的條件已經具備。目前已經發展比較成熟的商務智能化軟件大都具備如下特點:一是實驗材料可以選取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披露資料,取得容易且資料豐富;二是實驗過程有操作平臺和參數設置進行操縱;三是其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有理論和實踐的解釋和驗證。
三、財經院校財務分析課實驗教學內容安排及實驗設計
財務分析課實驗教學可以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具體安排,一般可以安排如下一些內容:資產結構分析、資本結構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發展潛力分析、營協調性分析、經營風險分析、經營業績分析、成本費用分析、現金流量分析以及企業預、決算管理分析等內容。
以“經營業績分析”為例,其內容可以包括:一是分析實現利潤的穩定性,主要從利潤構成角度分析;二是分析經營業務的盈利水平,主要使用銷售利潤率指標;三是分析成本費用開支的盈利水平,主要使用各項費用和利潤之比指標;四是分析和比較內外部資產的盈利水平,分別計算內部經營資產和外部投資的收益能力,然后進行比較;五是利潤真實性判斷、戰略評價,結合資產與收益資料通過“因素分析法”進行分析。
圖1、圖2展示了實現利潤分析中利潤真實性判斷和戰略評價的主要分析思路。圖1、圖2中的箭頭方向表示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及分析角度,其中粗實線是多種組合中的一種情況?;谶@樣的分析模式,通過建立計算機模型,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計算機智能判斷。
四、財經院校財務分析實驗課教學體會
為傳承和發揚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注重實務操作能力培養的特色,保持實驗教學體系的“與時俱進”,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索,由此構建的規范化實踐教學體系經上海市會計教育高地項目一年多來的應用,顯著地促進了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實踐中要做財務分析實驗教學,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督導三維一體的教學保障工作
所謂教學質量,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各要素的綜合反映。因此,對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是全面的、全過程的管理。在這里筆者借鑒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原理來建立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以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督導三維一體的理論與實驗教學管理模式。
(二)軟件開發企業、學校、教師三維一體的實驗室開發共建工作
為使在院校里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過渡到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應用,再過渡到企業經營的實際,通過企業經營模擬課程,反過來促進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完成一個良性循環。軟件開發企業、學校、教師在管理軟件實驗室建設中的合作是多方面的,一是結合教學實際共同開發課程;二是結合課程的體系設計聯合出版教材;三是結合企業實際共同進行一個課題的研究,這同時也為管理型實驗室的建設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通過這種合作,老師和教授了解到企業的實際應用,成為教學科研結合的專家。通過這樣一種模式,校企聯合就把課程體系、師資培養以及人才培養模式、人才的推薦等等做了綜合的考慮,從而打通了整個創新的人才培養的平臺這樣一個嶄新的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1] 胡永銓.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研究.教育與現代化,2006年9月第3期.
[2] 呂洪雁.三維立體式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模式探討.財會月刊,2006年第3期.
關鍵詞:智能樓宇;安防系統;原則;應用
中圖分類號:TN915文獻標識碼: A
智能建筑的出現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智能樓宇的安防系統具備非常強大的網絡化功能,它是由若干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安防設備所組成的一整套系統。一般來講,智能樓宇的安防系統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樓宇周邊防護系統;二是樓宇內的安保措施系統。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地深入研究智能樓宇安防系統的主要特點及工作原理,可以不斷提升我國智能樓宇安防系統的設計水平,進而加強樓宇的安全防范工作,推動我國智能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1現代智能樓宇安防系統的主要特點
1.1數字化模式
數字化是現代智能樓宇安防系統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數字化模式下,安防系統具體包括視頻和音頻控制,在監控過程中,其信息流由傳統的模擬狀態轉為數字狀態,數字化信息流可以使安防系統中的各子系統實現最大限度的信息交互,并在一個操作平臺內加以實現,這種在同一平臺內的復合型信息交互模式也是樓宇安防系統數字化、集成化的真正含義之所在。
1.2網絡化模式
實現智能樓宇的網絡化也是安防系統的主要特征。智能樓宇安防系統網絡化,意味著系統結構將采用模塊化、標準化和系列化生產方式來搭建樓宇的安防系統,網絡化的優勢在于系統設備在配置過程中更加靈活,系統的安裝、調試及維護也更加便捷,除此之外,人機交互界面更友好、實用性更強、控制權限更寬廣等都是安防系統網絡化的優點。在一定意義上講,正是安防系統的網絡化的出現把安防設備布控設計從呆板的模式中解脫出來,使安防布控從設計到施工變得更加靈活多樣。
2智能樓宇安防系統的設計原則
2.1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是任何樓宇安防系統在設計之初必須充分考慮的問題,由于目前我國樓宇內的安保人員無論從專業技術水平,還是實際工作經驗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比,很多安保人員缺少專業理論學習,因此智能化安防系統的設計必須確保每一棟大廈內的安保人員都簡單而熟練地操作該系統。
2.2可升級性原則
由于近十年間,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猛,相關產業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建筑安防系統也需要不斷升級來完善安防監控的能力。與傳統的人工升級相比,網絡自動升級具省時省力、節約經費等優勢,所以樓宇安防系統在設計之處必須要考慮通過網絡來實現安防監控系統的自動升級能力。
2.3成熟可靠性原則
任何安防系統的設計初衷都是建立在對樓宇的安全布控上,系統的選擇應該遵循成熟可靠性原則,即產品應歷經過市場的長期洗禮,并具有廣泛的應用案例盡量避免選用技術過于先進沒有實際應用案例的系統設備。
3樓宇安防系統的實際應用
3.1防盜報警子系統
與傳統鋼筋防盜網相比,在樓宇內布設的各種傳感設備具有更安全、更美觀的優勢。防盜報警子系統由傳感器、報警器、傳輸線纜以及中心管理主機構成。各部件應遵照樓宇的實際情況合理搭配。其中,傳感器包括窗磁、門磁、紅外線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以及熱感探測器等形式,這些不同的設備可以分別對應在窗戶、門、門廊以及外墻等不同區域,進而達到最大限度地對非法侵入進行有效監控和預警。
3.2訪客對講子系統
在每棟樓宇的入口處安裝訪客對講子系統,可以有效地對陌生訪客進行限制與監控,是謝絕陌生訪客,防止非法侵入的有效手段。訪客對講系統構成包括:對講主機、電控防盜門禁、傳輸線纜以及管理主機。其中,可視對講是目前的主流設備,也是中高端樓宇的首選。通過可視對象系統,樓宇住戶可以更加直觀地觀察訪客,從而更準確地做出反應,降低了因沒有可視環節所造成的潛在風險。
3.3周界防越報警子系統
周界防越子系統的構成包括:紅外線對射器、接收器、報警主機及傳輸線纜。周界防越子系統是指在樓宇的四周安裝戶外型紅外多光束智能探測器,由此可以建立社區周界的全方位的防非法跨越報警系統。由于控制器采用了智能化模糊控制技術,因此最大限度地杜絕了因雜物、惡劣天氣或小動物穿越而引起的誤報問題。一旦樓宇周界發生非法翻越時,探測器可以立即在主控制室的電子地圖之上顯示出來,并自動啟動周界區域探照燈,將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攝像機切換到事發區域,對全部過程進行錄像取證。
3.4入侵報警系統
根據各部門實際管理的需求,在需要防范入侵的地方如車庫、博覽建筑重要部分、檔案室、網絡機房、電力設備室、財務室等不允許非法進入的地方布點設置防盜報警系統。探測器類型為玻璃破碎探測器、雙鑒探測器(重點區域則應安裝三鑒探測器)、震動探測器、超聲波駐波探測器、壓力探測器、門磁開關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等。博覽建筑入侵報警系統應提供三層防護。外部入侵防范,區域防護,目標防護。外部入侵防范屬第一道防線,主要是利用周界報警、出入控制系統、光纖報警等設備防止無關人員從外部非法入侵;區域防護提供第二層保護,在建筑內、外周邊,墻體、通道、出入口、門窗、天花板、地板、通風口及通風管道等處設置紅外雙鑒探頭,防止非法闖入防區;目標防護提供第三層保護,采用多種技術的探測器,如震動探測器、微波探測器等對內的文物展廳、文物庫、文物修復研究中心、文保實驗室、文物暫存室等特定目標進行專門保護。
3.5安防系統和消防系統的一體化
如建筑物一般都選擇消防出口,為方便監測,安裝門外攝像機監控消防通道出入口,無論該門開與否,均可以自動建立視頻紀錄,準確顯示出入進出口該通道的一切情況。
如發生火災,很多居民會通過消防通道撤離,這將會在操作員控制通道時發出許多報警信號。為此,火警器報警時,控制開關自動由安防轉換為出入設定。這樣,將不會產生報警信號和人員出入圖像紀錄。但消防隊仍可以使用這此攝像機來觀察通道撤離行動安全與否。
攝像機裝在每層樓的通道里,消防隊可用其來確證呼救者所在樓層,而公共地址搜索系統可用來幫助呼救者正確地通過消防通道撤離,還可為消防隊提供重要的煙霧程度視頻圖象。而安防系統則可證實是否有人仍在火區內以安排撤離。
4結束語
隨著智能建筑的不斷涌現,樓宇的安防系統也在逐漸升級,雖然我國智能建筑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智能化安防系統的發展還有待加強。為使建筑物達到安全防范標準的要求,有了完善的設計方案及完備的安防設施還不夠,工作人員還必須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能及良好的素質,不斷研究安防技術,完善安防系統,才能使中國的建筑真正走向智能化、安全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榮海.智能樓宇安防系統與自動化綜合布線[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9).
[2]曾東波.探討智能樓宇安防監控系統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J].成功(教育),2012(8).
[3]周紅林,文劍新.智能化的現代樓宇[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