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5:52
序論:在您撰寫村莊規劃的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重視城市建設,輕鄉村建設,導致鄉村建設存在村莊空間布局不合理、村莊產業規劃缺乏、村莊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礎設施缺乏,生產生活環境差,村莊建筑風貌有待改善等問題。近幾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方針和政策把焦點指向了農村,在新的方針政策指導下,農村規劃和建設必須做出回應和調整,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政策要求:村莊統籌規劃、農村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需要我們去解決的規劃建設問題,村鎮規劃工作如果要走入一個更科學,更高的層次,就必須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實踐和理論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解決方案,才能引導我國的鄉村建設工作走向更高的臺階。
1 村莊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科學空間布局
村莊規劃建設中存在對現狀資源挖掘不足,在空間上缺乏區域的觀點和整體的觀點,村莊規劃與上位規劃銜接不協調;在時間上對規劃的動態連續性把握不夠,規劃缺少應有的彈性,有些村莊規劃追求房屋的整齊劃一,這樣所做的村莊規劃雖然比較好看,但沒有尊重村莊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缺乏對村莊歷史機理的傳承,對村莊規劃建設帶來不良的影響。
1.2建筑材料陳舊
長期以來,農村住房建設、公共事業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主要依靠農村集體和農戶個人之間微薄的力量,缺乏穩定的財政保障和完善改造機制,導致村內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用工程設施不完善,道路、給水、排水、供電等公用工程設施建設任務繁重。加上缺乏科學的規劃指導,建筑材料,建筑技術水平陳舊,導致農村房屋建設普遍存在著很大的安全及質量問題。村莊道路曲折不齊,存在農村公共綠化、公共活動場地普遍缺乏,用地結構失衡,使村莊建設不能順利的進行。
1.3公共設施和工程設施配置不足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標準。目前,村鎮基礎設施配置僅考慮了道路供電、郵電、供水、排水等工程設施,忽略了村民供熱采暖、生活燃料、有線電視等設施的規劃配置,使的村莊在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規劃指導遠遠超出村莊規劃規范所涉及的內容。即便村鎮規劃考慮到的內容也僅僅是村鎮規劃建設的原則性問題,強制性有待加強。對公共設施配置標準缺乏從規模等級角度對一般鎮、中心鎮、中心村及基層村進行分類,很少考慮到公共設施的共享共建問題,公共設施的配置也沒有作為強制性指標納入規劃體系內容中,保證不了村莊建設不能順利的進行。
1.4生產生活環境差,村莊建筑風貌有待改善
由于廣大農民群眾環境保護,環境衛生意識比較淡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農村隨時可見垃圾亂倒、電線亂拉、污水亂排、管道亂鋪等現象。目前,在農村,養殖業是農民生活經濟的主要來源,特別是當前農村各種大小養豬場、養雞場等,都缺乏科學的管理,其所制造的垃圾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嚴重污染了生活環境、水源和農田,破壞了生態系統。從長遠發展來看,往往整體損失大于局部收益。許多村鎮領導對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護的重視遠遠不夠,有的甚至沒有相關的保護意識,在建造工廠時絲毫不考慮其污染對村莊環境及植被破壞,只想著眼前的經濟效益。
2村莊規劃建設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2.1健全完善規劃部門
要想確保村鎮的規劃建設可以正常進行,首先要完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健全規劃建設部門,無論村鎮大小,都要設立專門的規劃建設機構,并配備專人對村鎮規劃進行專業綜合的規劃指導,為了提高規劃建設部門的集體專業水平,要吸納一些高素質人才,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有計劃地錄用一定數量的大中專畢業生到村鎮規劃管理部門工作,并定期對村鎮規劃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規劃執法水平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規劃建設部門要結合當地村鎮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等諸多因素,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開展村鎮總體規劃控制,使其盡快的達到國家的標準。
2.2改善村莊陳舊建筑
制定村民住宅技術規范標準,注重對城鄉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規劃,村莊規劃應該做到規劃的全覆蓋,合理布局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和村莊體系等,村莊規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適當降低標準和要求,并維持鄉、村的地域特色。加強對村民住宅設計、建設的指導,使村民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術,積極向村民提供符合不同經濟水平需要的住宅設計圖,供村民挑選使。
2.3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配置完善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標準是根據各村莊的實際水平。目前,村鎮基礎設施配置不僅要考慮道路供電、郵電、供水、排水等工程設施,也要使村民使用供熱采暖、生活燃料、有線電視等設施配置,使的村鎮在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規劃指標達到村鎮規劃規范所涉及的內容。對公共設施配置標準缺乏的,從規模,等級等角度對一般鎮、中心鎮、中心村及基層村進行分類,使公共設施共享共,將公共設施的配置也作為強制性指標納入規劃體系內容中;使村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配置都達到標準。
2.4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
當前的村鎮建設中村民生態保護意識較差,村鎮的基本自然資源直接來自于它周邊區域的自然資源,村鎮規劃建設中必須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及村莊環境衛生。村鎮規劃要盡可能地保留鄉村原有的地形地貌、資源、自然的形態,生物的多樣性及人與自然、人與人、自然與自然、生物之間的密不可分的共生共存關系。要發展生態產業,開發綠色產品,在加快村鎮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工作,增強其環境保護意識,對自身的生存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農村從事養殖業的村民,進行科學的管理與規劃,在養殖中也要保護好村莊的環境,不能只為自身的利益而破壞村莊的環境,從而在村鎮的建設中多做一些保護環境和生態建設工作,給喧囂的城鎮化進程中多留一片碧水藍天。
結束語
目前,我國鄉村建設片面追求城市化景觀,為加強村莊建設管理,提高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確保新農村規劃建設有序推進、健康快速發展,在今后的村莊規劃中要改變目前鄉村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保護鄉村田園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觀的完整性,正確引導鄉村的發展與建設,塑造生態平衡的鄉村環境,實現鄉村生活、生產、生態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總之,我國的村鎮建設工作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需要我們去解決的規劃建設問題,村鎮規劃工作如果要走入一個更科學,更高的層次,就必須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時間和理論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實可靠的實行方案和解決方案,才能領到我國的村鎮建設工作走向更高的臺階。相信在各層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村鎮建設一定能取得全面的勝利。
參考文獻
[1]王靜巖.新農村建設中村莊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蘇州市為例[J].北方經貿,2013,09:66-68.
論文關鍵詞: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豫東平原,周口市
一、周口市的基本情況
周口市地處豫東黃淮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熱條件適中,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較好。因本區開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占有量較少。據周口市統計局2009年資料,全市總人口1090.57萬人,耕地面積1251.2萬畝,城鎮化率29.4%。當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683.44萬畝,總產量716.71萬噸,兩項數據分別占河南省總量的11.59%和13.3%[1],均居河南17個地市榜首之位。
二、周口市農村村莊規劃建設的現狀
通過對周口市轄區內部分縣(市、區)的農村調查,我們認為目前該地區在村莊規劃建設方面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部分村莊居民房屋建設布局零散,農民在村頭或路邊的責任田及自留地里亂搭亂建小飯店、小超市、小加工廠、田間宅院等現象普遍存在;第二、單戶宅基地占地面積較大。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農村住戶宅基地面積都超出了河南省政府規定的167平方米的最高標準[2],不少住戶宅基地面積超過300平方米,有的甚至超過400平方米;第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質量較差;第四,耕地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第五,土地使用中的違法現象普遍存在。
三、農村新建居民點的情況調查
(一)新建居民點的基本情況
通過走訪有關部門,我們了解到該市所轄區域近5年來搬遷新建的村莊數量不多,總體來看,因工程建設或城市開發搬遷的村莊數量多于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數量。根據調研分析需要,我們選取了H縣和S縣有代表性的5個新村建設案例,這5個案例中,因高速公路建設、河道防汛整治及城區開發而搬遷新建的村莊各一個,新農村建設試點兩個。5個遷建點的建設資金來源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因工程建設、城區開發搬遷的三個村莊,村民的房屋建設資金主要來自相關部門和開發商給予的拆遷補償,差額部分由村民自己籌集,搬遷責任方對新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相對較少;另一種情況是兩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村民房屋建設資金全由自己籌集,村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主要由政府一方幫助解決,新村規劃基礎設施齊全項目管理論文,需投入的建設資金較多。
(二)群眾反映
訪談中我們發現,由于各個村莊、各個家庭的情況不同,群眾對村莊遷建的反映態度有所不同。因工程建設和城區開發搬遷的村莊,由于搬遷戶得到了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且居住環境有了明顯改善,總體來看,他們對村莊搬遷的反映意見不大,但對政府低價征收土地表現出的是更多的無奈。兩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由于采取的政策不同,群眾的反映意見也有所不同。正在建設的L村由于不存在強制搬遷和限期搬遷問題,目前尚未發現群眾有不滿情緒。已經建成的Z村,由于經歷了村莊的整體拆遷和重建過程,完成了地塊的調整工作,村民的反映意見則有明顯的不同,那些搬遷前在老村建了新房的農戶因房屋拆遷損失較大,對村莊搬遷抵觸情緒明顯,尤其對村委會拆了樓房蓋瓦房的決策更為不滿;部分計劃建房的農戶,因新村宅基地面積沒有減?。ㄓ械倪€略有增加),舊房正常拆除不存在經濟損失,居住環境和出行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感覺相對比較滿意。從Z村和L村村民的普遍反映看,他們對新村基礎設施和環境條件的改變比較認可,但又認為新村各項建設占地面積較大,搬遷并沒有節省出土地。
(三)新村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地方財力難以包攬更多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投入
調查中我們發現,地方黨政部門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鼓勵農民遷村并居,一般都會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為支持Z村的建設,H縣委、縣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動員”縣里條件較好的職能部門對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對口援建。據Z村村委干部介紹,H縣教育局、財政局、民政局、衛生局、公用事業局、交通局、電業局等單位為該村小學、村文化大園、村委會辦公樓、敬老院、衛生所、自來水廠、村內外道路、供電及照明等項目建設共計投資3000多萬元。新農村試點可以在政府的主導下大手腳投資建一兩個形象工程,如果更多村莊趁機跟風,地方財政根本無力應對核心期刊目錄。
2.關聯部門對試點區的農村現狀缺乏深入調查研究
根據對本文調查的兩個試點村有關負責人的走訪,我們了解到,在新村規劃建設方案實施前關聯單位(主要是建設規劃部門)沒有對當地農村及農民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舊村該不該拆遷,新村如何建設,完全是基層政府部門的領導說了算,規劃部門只負責村莊布局和居民房屋建設方案設計,至于試點村建設涉及的農戶有多個家庭有建造新房的經濟能力,村莊整合后能騰出多少土地,沒有單位和個人為此提供相關的調研報告。由于對上述基本信息缺乏全面掌握,結果在實踐操作中出現了諸多尷尬局面。如Z村在遷建規劃中本打算全行政村6個自然村全部集中到新村居住,但其中兩個自然村因新建樓房住戶較多村民拒絕搬遷,結果只有四個自然村的村民遷進了新村。表面上看,村莊整合騰出了一部分土地,但實際上由于新村建設宅基地數量增加,村內主干道、環村路及單戶宅基地占地面積較大,加上臨街門面房、自來水廠、文化大院、敬老院、衛生室等新增基礎設施用地,騰出的土地與新增加的建設用地基本持平。而對于該村的搬遷農戶來說,由于沒有分到老村騰出的土地,又要公攤新村的基礎設施用地,結果凡得到一處宅基地的住戶責任田差不多減少了1畝左右。如此新農村建設,的確讓人覺得尷尬。
3.村莊規劃脫離地方實際
理論上講,新農村規劃建設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識,但也應注意與本地實際結合,不可盲目照搬縣城或鄉鎮經濟點的規劃模式。這里仍以Z為例,一個總人口不足1600人、常住人口不足1000人、距鄉政府所在地不到兩公里、對外聯系并不通暢的村莊,村中卻規劃了一縱一橫寬30米的主干道,主干道兩側規劃建設了近450間門面房(占地面積至少相當于110處住宅),由于本地勞動力素質較低,加之發展項目缺乏,目前已建成的門面房用于加工或其它經營活動的不及總數的3%,這樣不切實際的規劃建設,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也造成了建設資金的極大浪費。
4.農村經濟發展缺乏產業支撐
通過對5個新建村莊的調查了解,我們感覺地方政府官員對中央新農村建設文件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具體表現是,在落實《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文件精神的過程中把新農村規劃建設的實踐任務幾乎全部交給了市、縣級規劃建設局,同級農技推廣部門、能源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則很少參與。從目前的實際看,所謂的新農村建設只是房屋、道路及社區附屬設施的建設,規劃設計者并沒有把發展現代農業、農村經濟和農村富裕勞動轉移就業放在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新村建設在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5個建設點在規劃建設方案中根本沒有體現出這一發展理念。
四、對策建議
1.做好農村居民點規劃建設的編制指導工作
目前,從全國范圍看,新農村建設尚處在試驗探索階段,個別地方雖然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由于各地情況不同,難以在全國普遍推廣,如四川成都的“拆院并院”改革試驗,浙江嘉興的“兩分兩換”試驗項目管理論文,天津的“宅基地換房”改革以及重慶的“地票交易”改革試驗等[3]都是靠城市周邊高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補償給農民實施搬遷的。周口經濟發展落后,城市化水平較低,近期城市發展用地少,農村可以整合的土地多,如果政府方面在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問題上不采取一定措施的話,新的一輪建房很快會掀起,以后再進行村莊布局規劃需要考慮的問題會更多,拆遷的難度會更大。眼下對于政府部門來講,關鍵是做好縣(市)域、鄉(鎮)域村莊布點規劃工作,無論建設新村還是整治舊村,都應盡快給群眾有個明確的表態。
2.堅持依法管理土地,剎住農村亂搭亂建亂占耕地的歪風
前已述及,目前該市農村住房建設混亂狀況的形成,主要是政府有關部門在前期對土地使用中的違規違法行為監管和處理不力造成的,如果繼續放任自流,后期治理整改的難度或將更大。針對目前的現狀,我們認為最有效、最可行的辦法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及河南省政府有關土地管理和村鎮規劃的法律、法規文件精神,用法律手段制約亂占、濫建現象的發生。
3.抓好試點示范工程建設
綜合對周口市5個農村建設點的情況調查,我們認為,該市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試點示范工程建設不夠成功,群眾參與的意愿不強,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試點建設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如不切實際的規劃造成的土地資源浪費,強行遷建使農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等。因此,我們建議,基層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對農村試點工程建設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在政策措施的制定、規劃建設方案的實施、建設資金的籌集等方面多做調查研究,根據各自發展狀況和各類村莊的不同特點,積極探索不同的村莊建設和治理途徑。根據我們的調查體驗,我們認為試點示范工程的建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對那些規模較大、基礎條件較好、布局較為合理的村莊,或雖然規模不大但區位優越、生產生活便利的村莊,要注意基本保持村莊整體布局結構和農民住房現狀,重點做好公共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治理工作,著力發展教育、文化、醫療等社會事業;第二、對那些因城市擴展、重大工程建設等需要整體搬遷的村莊,可采取土地置換等方式另選新址遷建新村或直接遷建到小城鎮、中心村;第三、對那些村莊規模偏小、位置偏遠、基礎設施配置困難的村莊,可就近集中向基礎設施條件好的中心村遷建;第四、調整充實舊村中的“空心”部位,合理安排公共基礎設施或住宅建設。第五、拓展農村建設資金的來源渠道,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廣泛吸納社會各方面資金支持本區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口市統計局.2009年周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Z].
關鍵詞:村莊建設;建設規劃;生態;問題
Abstract: the villa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the basi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current villa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layout, supporting weak chaos exists,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other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ptimizing the planning content, improve the planning mechanis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mplete from villages to zoology civilization village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villa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lanning; ecological problems;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于村莊的區位條件、經濟基礎、原有發展模式和發展階段不盡相同,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建設生態文明村莊。村莊規劃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
1.當前村莊建設規劃方面存在的問題
1.1村莊建設無規劃,或規劃時間滯后,或不按規劃建設,或規劃層次不高,或規劃朝令夕改,造成村莊建設布局混亂
農民建房主要是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地址,只要取得鄰居認可,辦理土地使用許可等相關手續就可建房。農民由于長期的小農思想的束縛,建房主要考慮自己使用的方便(如離自家耕地近等),根本沒有考慮到與左鄰右舍及前后院的關系。而且農民各家各戶喜歡把自己的居住用地圈起來,搭建院墻。由于無規劃,往往所建房屋不能成排成行,甚至朝向都不一致,院墻更是里出外進,不整齊,而且材料各異。
1.2基礎設施不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短缺,加上管理不善和農民舊觀念等原因,環境衛生、村容村貌差
農村的壩、庫、渠等水利設施,基本上處于癱瘓,導致農忙時節經常發生“爭水”事件,有礙生產,極不利農村的穩定。大多數農村只有村中心一條水泥硬化路面,其他村內道路多為土路,一遇雨水,常泥濘不堪。健身器材、老年活動場所缺乏。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質量仍然較低,房前屋后土堆、糞堆、草堆等“三大堆”堆積,村民牲畜院外栓養,再加上私搭亂建、亂堆亂放,“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
1.3村莊建設土地浪費現象嚴重
農戶長期習慣于以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滿天星”式的分布格局,無規劃的盲目建設,占了大量土地,造成土地資源浪費。有的農民建了新房,沒按規定拆除舊房,浪費了有限的土地資源。村莊外延擴張,農村集體土地無償使用,使建房戶不但想多占地,而且要占好地。于是紛紛向村莊外擴張。一是“線性”擴張。農民建新房“沿路爬”,公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二是“塊狀”擴張。新建住宅不斷向村莊延伸,村莊四周新樓林立,村莊內部破破爛爛,形成“空心村”。村莊擴張過度,造成了土地粗放利用,土地資源浪費嚴重,不僅給耕地保護工作帶來較大的壓力,而且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生態文明村莊的建設規劃
2.1生態文明的概念
生態文明的概念是上個世紀60年代由少數生態學家提出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準確的定義。就目前我國來看,所謂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經濟社會活動中,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人自身發展規律,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是尊重自然,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生態平衡;其實現途徑是通過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其最終目標是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秩序。
2.2生態文明村莊的建立
2.2.1產業建立
建立發展休閑旅游、康復療養等綠色服務產業。開發主體可以是獨立經營的農戶,也可是集體或私營企業。獨立經營農戶,以農家樂、采摘、垂釣園、民俗大院等方式,直接為游客提供服務,形成家庭收入。企業提供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休閑、拓展訓練、療養、養老等綠色服務。
2.2.2政策建立
2.2.2.1土地制度
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轉模式和“底金+分紅+勞務收入”的分配方式。按照“群眾自愿、土地入股、集約經營、收益分紅、利益保障”的原則,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共同組建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民主原則對土地統一管理租賃,不再由農民分散經營。
2.2.2.2社會保障
逐步建立完善覆蓋全部農村居民的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2.2.2.3教育制度
除保障中小學幼兒義務教育外,還應加強村民職業技術培訓教育。
2.2.2.4戶籍制度
按照自愿原則,農民可保留農業戶口,也可轉為城鎮戶口。轉戶農民不退地,仍然享受附著在土地上的各項政策,如種糧直補、農機具補貼等;承包地也可以耕種。不論是否退地,只要轉戶就可享受到城市社會保障,愿意退地的,對退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可得到相應的補償,如宅基地征地補償。
2.2.3實施保障制度
2.2.3.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由市委市政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鎮村政府牽頭成立農莊工作協調小組,負責協調處理發展“農家樂”“養生谷”等鄉村休閑產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重大問題。
2.2.3.2由鎮村政府及市旅游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牽頭搭建“農家樂”“養生谷”旅游療養產品服務平臺,充分利用各種媒介載體做好宣傳工作,提高休閑旅游產品的知名度。
2.2.3.3建立政府專項資金為支撐,多元籌措資金為補充的財力保障體系。財政安排一定數額的鄉村休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重點項目的補助和星級經營戶的以獎代補、從業人員培訓、宣傳推介等;信用社、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要積極為經營單位、個人提供優惠的信貸支持,解決鄉村休閑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自我發展。
2.3生態文明村莊的建設規劃建立
2.3.1住宅設計建立
住宅建設應貫徹“一戶一宅”政策,宅基地審批報告需由村民委員會協商同意后,報請市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出具建設開發控制條件。根據主導產業特點選擇,發展“農家樂”旅游觀光產業,以低層獨院式聯排住宅為主的建筑類型,發展“養生谷”休閑療養產業以多層住宅為主的建筑類型。生活、娛樂、療養功能分區明確,加強屋面、墻體保溫節能措施,有效利用朝向及合理安排窗墻比,推廣應用節水型設備、節能型燈具,積極利用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各類型建設選址必須在規劃確定的新村建設用地范圍內進行,且必須由市規劃主管部門出具規劃建設條件。
2.3.2設施配套控制
公共設施:確定村莊基層組織活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集貿設施、養老設施等公共建筑的規模、位置及空間組合形式。除小學、幼兒園、集貿市場外,宜將村委會、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老年活動室、衛生室、健身場所、信息服務站、露天劇場和農村超市等進行集中布置,形成村民活動中心。
市政設施:確定村莊內道路、給排水管道、電力電信線路、供熱燃氣管道、有線電視、垃圾收集轉運、公共廁所、鍋爐房、燃氣站、集中沼氣池等設施的規模、位置。安全設施:建立綜合防災減災防疫系統。明確應急避難場所規模、位置。配置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2.3.3村莊設計
空間形態:小規模團狀,在沿河多有條狀形態,村莊為沿河道、道路呈一字排開。
建筑形態:滿足生態設計的基本原則,使人、建筑、自然共生,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技術措施減輕人們給大自然帶來的環境壓力,創造舒適的人居環境,提取不同地區特有的建筑語言符號,剖析地域建筑形態、使用功能和建造技術之間的邏輯關系,為當地確立好建筑的典型。
2.3.4“綠色”建立
倡導建設節能環保新民居。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廣農用沼氣;改水、改廚、改廁、改圈,建設生態庭院;推廣節能、節地措施。
【關鍵詞】村鎮;規劃建設;現狀;對策
目前我國村鎮的規劃建設有著非常迅速的發展,于此同時,其也面臨著較多的挑戰。若是不能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加強管理,用長遠眼光進行總體規劃,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腳步必然會停滯甚至是走下坡路。當然,從宏觀上講,我國村鎮規劃的建設管理工作基本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據相關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初,我國村鎮建設僅是農村住房投資就已經超過了2200億元,全國村鎮的房屋建設進度在近年來都一直保持在將近8億平方米上下,其中農房約占地6億多平方米。然而,由于村鎮建設工作的特點較為復雜,如:點多、線長、面廣以及規模較小等,造成的工程質量管理不合格,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屢有上升的趨勢。從微觀上來講,如今看來,我國村鎮建設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我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現狀
1.1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體系不健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有了基本較為成熟和規范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國家、省、市的規劃建設管理機構相對健全,有著較為明確的分工機制以及配套的下級單位如建設廳、城市規劃局以及園林、環衛等專業部門。而總體更為龐大的村鎮建設,尤其是村莊以及集鎮的規劃建設卻較為不健全,沒有相對統一的設置,同時具體實施缺乏資金的支持,造成管理失衡、規劃滯后等問題。有些地方鄉鎮并沒有力量足夠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部門,有些村鎮甚至于都沒有設置此類部門。同時,因為其量大面廣、涉及專業多等特點,沒有配置專用的交通工具也為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增加了較大難度。而且在大多數村鎮,其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都沒有專業人士進行督促,使得工程質量顯得尤為零亂,在這種情況下,有心之士也無法使勁到實處。
1.2囿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沒有緊跟時展。
現在的村鎮建設還不能完全跟上社會主義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需求。農村對于稅收的減少以及新的鄉鎮機構改革使得村鎮的建設工作沒有了原有的權限以及資金保證,這就造成了各級政府對于村鎮建設的協調不足,造成了隨意選址、亂拉建設戰線等情況的出現,大大減少了鄉鎮建設整體的發展合力。
1.3村鎮規劃加設工作滯后嚴重,缺少資金。
國家對于村鎮規劃建設的扶持資金較少,大部分村鎮都沒有雄厚的集體經濟實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沒有資金供給,造成了發展的嚴重滯后。如今,鄉鎮一級的村鎮建設服務部門沒有經費保障,從事建設管理服務的人員沒有相應的專業水平,使得村鎮的建設服務站難以展開正規的工作,甚至于有些服務站已經解散了相關人員,這就更加使得管理機構不健全。從統計的數據來看,村鎮建設的工程,主體結構有致命隱患的現象屢見不鮮,時有工程事故的發生。
1.4業主行為不規范。
有些業主為了一己私利,逃避監督、有法不依,對于施工隊伍的選擇不按照建設程序進行,使得一些規劃好的項目不能從一而終。一些在建的建設工程沒有監理單位的管理,也沒有鄉、縣級政府的管理,一直處于失控中,為以后鄉鎮規劃的長遠發展留下巨大隱患。
1.5不規范的工程較多。
現今的農村規劃建設工程中,許多邊設計、邊施工、邊改進以及沒有規劃、勘察、設計、報建、質監的比比皆是。大部分農村存在普遍的亂建、改建、擴建等現象。多數的農村戶主認為只要有錢投入就能夠建房、擴建,卻不去在意建設工程的質量。這些村鎮住宅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極其容易倒塌,危害戶主以及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一些戶主建房時根本不考慮周邊鄰里,造成鄰居周邊環境的惡化,由此引起的鄰里糾紛而對簿公堂的情況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將村鎮規劃建設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政府部署的地方建設管理部門要切實做好村鎮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工程中去,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統一進行規劃、管理,并形成有效地書面存檔。各級政府的建設主管部門要將房屋建設工程的各項主體涵蓋到部門的工作之中,尤其是在進行舊村鎮改造時,不能盲目進行,一定要有章可循,切不可呈現處自由散慢之風。
2、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對策
村鎮規劃建設的管理工作帶有很強的科學性,是一套結構較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其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國新農村建設,關系到廣大農村住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民經濟的科學可持續發展。如今,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飛速發展的階段,當的近幾屆會議都提出了相同的歷史任務,即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就要求村鎮建設管理人員要有長遠的眼光,與時俱進的做出適合時機的決策等,尤其是在工業反饋農業的如今,更要以較高的起點和標準來進行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相關工作。
①要做好村鎮規劃建設中的龍頭作用。相關管理人員可以邀請地方的規劃建筑設計單位等,結合當地的自身特征,加以超前的規劃理念進行整個村鎮的總體規劃建設。
②政府部門要積極的引導農民加強工程觀念,盡量杜絕其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及私下與不合格的施工隊伍進行合作。當前村鎮建設工程的安全事故主要均是因為在建設之前沒有進行正規的勘察設計或是設計單位為無證設計、施工材料劣質等原因造成。政府部門要將各個參建單位的行為規范起來,從一開始的設計到施工放線直至竣工驗收及投入使用,都要按照條文進行強制性的監督,確保整個村鎮建設規劃的安全性。
③對村鎮建設工程的程序進行嚴格控制。新建、擴建或是改建的公共建筑、建設工程投資在30萬元以上或是建筑面積在300以上的所有工程以及兩層以上的自建小樓等,都要按照國家的相關法規和法律進行嚴格控制,工程開工之前政府部門就要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前的報建工作。
④認真的將村鎮工程質量安全落實到個人,形成責權利相互制約的、較為完整的體系。要進一步將村鎮規劃建設的監督質量和安全的部門的職能明確下來,改進監管體系以及方式,將參與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終身制聯系起來。工程開工之前,就要將質量以及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以及直接責任人明確下來,避免出現責任人真空的情況。政府的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規定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地抽查以及監督,對于各個參建主體都要嚴格進行監督,對于相應的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要尤為注意檢查。
⑤實行安全生產保證金制度。對于在招投標過程中,施工單位承若的質量目標,安全管理部門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在竣工驗收完成后,確定符合質量要求的,退還質量保證金。
⑥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盡力提高現有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的平均素質,努力建立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管理隊伍以及施工隊伍,為之后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堅持可靠的保證。
3、結語
總而言之,搞好村鎮規劃建設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地方建設管理部門要實實在在做好的一份工作。地方規劃建設管理部門要認真將科學發展觀落實起來,結合科學發展觀以及地方的實際情況,統一進行系統的管理,相信在此基礎上,村鎮建設管理必定能迎來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十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01-2010年)實施貫徹五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按照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的總體要求,婦女參與社會經濟、決策管理、教育、衛生、法律、環境等領域得到了明顯拓寬和提高,婦女兒童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改善,婦女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婦女整體素質顯著提高,婦女兒童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現狀
(一)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婦女參與經濟明顯增強
“十五”時期,我縣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不斷調整產業化結構,綜合經濟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為婦女兒童事業的健康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婦女參與社會經濟領域穩步發展,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為婦女兒童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2005年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6070元,比上年增長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2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1672元,比上年增長2.1%;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4955萬元,比年初增加10495萬元。
2、人口增長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全縣總人口21.6萬人(公安年報數),其中女性10.2萬人。0-4歲人口1.2萬人,女性0.6萬人,0-17歲人口5.7萬人,女性2.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82‰。由于政策宣傳到位,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少生、優生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為婦女兒童的發展創造了寬松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發展空間。
3、財政收入增長,各項投入增加,婦女兒童生存環境進一步改善。2005年完成財政收入9098萬元,同比增長13.5%。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34768萬元增加到2005年39260萬元,增長12.9%;第二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26195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45768萬元,增長74.7%,年均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00年的17276萬元增加到2005年的39350萬元,增長127.8%,年均增長17.9%。產業結構比由2000年的44.4:33.5:22.1調整到2005年的34.1:35.3:30.6。實現了由農業經濟的主導型向工業經濟主導性轉型。
(二)、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加強,婦女健康狀況不斷改善
“十五”時期,財政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大,婦幼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婦女健康狀況不斷改善,兒童保健效果明顯。
1、衛生事業穩步發展。2005年,全縣衛生經費投入495萬元,防治防疫經費168萬元,計劃生育事業費254萬元。分別比2004增長14.8%、增長7.0%和21.5%。全縣嬰兒死亡率為16.67‰,比2001下降4個千分點;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6.67‰,比2001年下降6.34個千分點;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為0.11%,比2004年下降0.35個百分點;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為22.47%,比2004年上升17.45個百分點;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77.69%,比2001年上升0.16個百分點。
2、醫療條件逐步完善。全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6個,其中衛生院10個,擁有病床427張,縣級醫院擁有病床210張,農村醫院擁有病床217張,專業技術人員681人,其中醫師237人,助理醫師153人。原創:全縣都建立了能夠開展婦幼保健系統服務和對基層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培訓的婦幼保健院。7鄉2(鎮)配備了婦幼專干,每個村配備了婦幼保健員,形成了一個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樞紐、村為網點的醫療服務網絡,為婦女兒童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3、兒童食品、用品質量與安全防范工作得到加強?!笆濉睍r期衛生系統嚴格執行《食品衛生與安全法》等衛生法律法規,有計劃地開展了多次兒童食品、用品質量與安全專項檢查,對超市、個體商店、商販及學校、幼兒園食堂進行了重點檢查,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生兒童食物中毒事件,有利地維護了全縣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婦兒受教育人數增加,文化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2005年全縣各類學校128所,其中:高級中學、中等職校、完全中學各1所,初級中學6所,九年制學校8所,完全小學44所,初級小學36所,教學點19個,私立學校2所,幼兒園10所。
1、學前教育穩步推進。2005年,3-6歲兒童在幼兒園0.14萬人,其中:女兒童0.07萬人,占兒童入園率的50%。
2、義務教育明顯提高,男女比例趨于合理。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達100%,其中女童為100%;小學5年鞏固率為99.9%,其中女生99.99%;小學生輟學率從2000年的0.3%下降到0.01%,其中女生由0.06%下降到0.01%;初中入學率為97.10%,其中女生97.10%,比2004年上升1.8個百分點,初中三年鞏固率為97.9%,其中女性97.9%比2004年上升0.8個百分點。
3、成人教育成效顯著,成人識字率女性上升。2005年成人識字90.28%,其中:女性84.98%,比2001年上升0.64個百分點;青壯年識字率98.02%,其中:女性92.94%,比2001年上升0.9個百分點。
(四)婦女就業狀況得到改善,社會保險事業不斷發展。
“十五”時期,由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再就業工作,把婦女就業作為婦女發展重要內容來抓,勞動和婦聯等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婦女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婦女勞動保障政策的落實,使婦女生存、保護和發展明顯增強。婦女就業人員比例保持在40%以上,達到目標要求。
1、婦女就業領域逐步拓寬。2005年,全社會就業人員11.7萬人,女性5.9萬人,女性比重占50.4%。城鎮登記失業率4.2%;分行業看,女性較集中在農業、貿易餐飲、社會服務業和教育衛生行業。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女性擇業就業領域逐步拓寬,金融、保險、電子通訊、房地產等新興行業正在成為婦女就業新渠道。
2、社會保障和福利事業步伐加快。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0.8萬人,女性0.4萬人,占5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人數0.7萬人,女性0.2萬人,占28.6%;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人數0.5萬人,女性0.2萬人,比重占40%;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0.7萬人,其中:城鎮0.2萬人,農村0.5萬人。社會救濟總人數達1.5萬人,其中城鎮0.4萬人,農村1.1萬人。工傷、生育保險2005年下半年正式啟動,參加工傷、生育保險的企業職工人數分別是40人和1800萬人。
(五)婦女兒童法律意識不斷增強。
“十五”時期,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普及,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切實維護,我縣政法機關積極開展打擊各類侵犯婦女兒童違法犯罪活動的專項整治斗爭。一是始終對侵犯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綁架、拐賣婦女兒童等刑事犯罪開展各種打擊行動,2005年破獲案件3起。二是不斷加強對公共娛樂服務場所的治安管理,依法處理了一批人員,查處婦女案件3起,凈化了社會風氣,保護了婦女兒童的人身權利。三是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關于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條例》等法律法規,營造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社會氛圍,增強了婦女群眾的法律意識
(六)婦女兒童發展生存環境。一是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不斷優化,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規劃》的社會知曉度不斷提高,重視支持婦女發展的社會風氣日益濃厚,為促進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實施“希望工程”、“春蕾計劃”、“五好家庭”,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建設活動,倡導平等、文明、和睦、穩定的家庭建設,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三是改善婦女兒童特別是農村婦女兒童的生存生活環境。全縣加大了對環境保護和生活服務設施的投入。2005年,農村自來水受益率48%,衛生廁所普及率5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52%,城市污水處理率2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20%,但與目標還有較大差別。
二、目前××婦女兒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十五”時期,我縣婦女兒童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婦女自身發展取得巨大進步,兒童優先發展觀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受區域經濟發展和陳舊觀念的影響,目前××婦女兒童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婦女兒童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2005年底,我縣農村尚未解決溫飽和因自然災害等原因仍處于絕對貧困的人口3.14萬人,占全縣鄉村總人口的16.5%,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生態脆弱邊遠山村。由于受當地自然、社會條件限制及人的思想觀念的束縛,文化落后、經濟發展較慢,婦女兒童發展水平較低。
2、婦女兒童生存的自然、社會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一是大部分農村的衛生狀況仍然較差。農村衛生廁所基礎設施建設還較薄弱,農村糞便無害化處理率比較低,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和質量得不到保障。二是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還有待加強。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還時有發生,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行為在嚴打下并未絕跡,少數企業在利益驅動工資任然比較低。三是對弱勢婦女兒童的社會救助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是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場所、娛樂場地、影視作品不足,一些非法經營的網吧、電子游戲室、影視廳、賭博室等仍然存在。五是“重男輕女觀念仍然存在,兒童性別差異還未縮小”。六是流動人口中的婦女兒童問題日益突出。流動人口中的婦女生殖保健、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計劃免疫、兒童入園入學等應如何管理,是全縣婦女兒童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3、全縣女性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數為3例,其中女性2例,女性性病報告病例數30例,女性職工享受生育保險覆蓋面不高。
4、少年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整治力度須加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一些不健康的東西,腐朽糜爛的生活方式也或多或少地傳了進來,如社會上黃色、暴力的書刊影碟泛濫,黃色網站暴力游戲屢禁不止,這對廣大青少年所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輕者荒廢學業,重者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5、縣鄉發展不平衡。一是在教育方面,表現為縣鄉之間,校際之間辦學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教師不愿到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鄉村辦學條件差的地方去任教,聘請他人代課。二是在婦幼保健和衛生防疫方面,農村醫療衛生和婦幼保健服務技術比較落后,村級衛生保健網絡不夠健全,服務功能較差,遠遠不能滿足當地農民的需要。
三、積極推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婦女兒童是祖國的末來,原創:全社會都要重視婦女兒童工作,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把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列入重要日事議程,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落到實處,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2、提高邊遠貧困鄉鎮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要進一步拓寬義務教育投入渠道,努力增加義務教育的投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狀況,從根本上保證義務教育的公平、公正,進而有效降低農村輟學率,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精神。
3、進一步改善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環境。要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改革,合理安排和增加婦幼衛生、疾病控制等基本衛生服務經費的投入,重點加強農村基層衛生服務網絡的建設和規范化服務管理。一是要建好農村基層醫療保健網絡,提高其婦幼保健的服務功能。二是要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急救、產兒室建設,創造安全分娩的必要條件,提高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切實抓好母嬰安全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三是要合理解決鄉、村兩級保健人員的待遇問題,穩定基層保健隊伍。四是繼續推廣適宜的醫療保健技術,并大力推行農村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婦女兒童享受保健和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進出口;檢驗監管;包裝檢驗
[中圖分類號]F74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3)10-0041-03
[作者簡介]董新蕾(1982-),男,漢族,河南南陽人,研究方向: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一、前言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及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第591號令)規定,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實施檢驗。為履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新職能,切實加強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的檢驗監管,國家質檢總局于2011年12月30日將《危險化學品名錄》中的部分商品調入法檢目錄,要求各檢驗檢疫機構于2012年2月1日起按照有關規定實施檢驗監管。2012年1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又《關于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第30號公告),進一步明確了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出入境報檢及檢驗有關新要求,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開始正式實行檢驗。
二、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內容
(一)受理范圍
受理報檢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應是我國《危險化學品目錄》(2002版)中的品種。
(二)報檢審核資料
報檢審核的單據除《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規定》要求的單據外,還包括下列材料:
1.進口報檢
(1)進口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符合性聲明(固定格式);(2)中文安全數據單(MSDS)、危險公示標簽的樣本;(3)對需要添加抑制劑或穩定劑的產品,應提供實際添加抑制劑或穩定劑的名稱、數量等情況說明。
2.出口報檢
(1)出口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符合性聲明(固定格式);(2)《出境危險貨物包裝容器性能檢驗結果單》(散裝貨物除外);(3)危險特性分類鑒別報告;(4)安全數據單、危險公示標簽樣本(如是外文樣本,應當提供對應的中文翻譯件);(5)對需要添加抑制劑或穩定劑的產品,應提供實際添加抑制劑或穩定劑的名稱、數量等情況說明。
(三)檢驗內容
1.對進口危險化學品,按照以下規定實施檢驗
(1)檢驗報檢貨物的主要成分/組分信息、物理及化學特性、危險類別、包裝類別等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與報檢時提供的安全數據單、危險公示標簽是否相一致。(2)檢驗報檢貨物中是否隨附中文安全數據單、包裝上是否有中文危險公示標簽;安全數據單、危險公示標簽的內容是否符合相關規定。(3)對進口危險化學品所用包裝,按照以下規定實施檢驗:檢驗貨物的包裝型式、包裝類別、包裝規格、單件質量、包裝標記等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并與報檢貨物的性質和用途相適應;檢驗貨物的包裝方式、包裝使用狀況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2.對出口危險化學品,按照以下規定實施檢驗
(1)檢驗貨物的主要成分/組分信息、物理及化學特性、危險類別、包裝類別等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與報檢時提供的危險特性分類鑒別報告、安全數據單、危險公示標簽是否相一致。(2)檢驗貨物中是否隨附安全數據單、包裝上是否有危險公示標簽;安全數據單、危險公示標簽的內容是否符合相關規定。(3)對出口危險化學品包裝,按照海運、空運、汽車和鐵路運輸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管理規定、標準實施性能檢驗、使用鑒定,分別出具《出境危險貨物包裝性能檢驗結果單》《出境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結果單》。
3.檢驗依據
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按照以下要求實施檢驗監管:(1)我國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進口產品適用);(2)國際公約、國際規則、條約、協議、議定書、備忘錄等;(3)輸入國家或者地區技術法規、標準(出口產品適用);(4)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技術規范、標準;(5)貿易合同或信用證注明的高于以上規定的技術要求。
三、新規實施以來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檢目錄與《危險化學品名錄》中的危險化學品范圍不一致
按照文件要求,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列入國家《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實施檢驗監管,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規定,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法定檢驗的商品范圍依據是《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以下簡稱法檢目錄),2012年最新法檢目錄調整最大的變化是將160個涉及危險化學品的HS編碼列入法檢,對涉及危險化學品的62個HS編碼檢驗檢疫類別進行調整?,F行有效的法檢目錄內包含的危險化學品種類遠小于《危險化學品名錄》,對屬于法檢目錄同時也在《危險化學品名錄》內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實施檢驗監管無可厚非,但《危險化學品名錄》內、法檢目錄外的進口危險化學品實際上并不需要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檢驗,出口危險化學品也只需實施包裝的性能檢驗和使用鑒定,無須進行產品檢驗。這就導致各直屬檢驗檢疫機構對危險化學品的檢驗范圍不一致。
(二)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與包裝使用鑒定分兩次進行
按照規定,出口危險化學品除了需要進行安全、衛生、健康、環境保護、防止欺詐等要求以及相關的品質、數量、重量等項目檢驗外,其包裝還應按照海運、空運、汽車、鐵路運輸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管理規定、標準實施性能檢驗、使用鑒定,分別出具《出境貨物運輸包裝性能檢驗結果單》和《出境危險貨物運輸包裝使用鑒定結果單》,但在很多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危險化學品實施產品檢驗和包裝鑒定的并不是一個部門,導致企業出口一批危險化學品時需要向兩個部門申請檢驗鑒定,延長通關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商檢成本,如果兩個部門的要求不一致,企業便會無所適從。
(三)不同實驗室出具的危險特性分類鑒別報告不一致
目前,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審核出口企業提供的危險特性分類鑒別報告時大多采信以上實驗室出具的報告,但不同實驗室出具的分類鑒別報告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不同實驗室出具的分類鑒別報告內容不一致。大多數實驗室出具的報告對危險貨物的分類依據《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TDG)進行,側重于貨物包裝運輸;僅有極少數實驗室出具的報告同時包含GHS分類,從危險化學品生命全周期考慮其危險特性。二是同一種危險化學品在不同實驗室出具的分類鑒別報告結果不一致。以活性碳(HS編碼:3802109000)為例,在《危險化學品名錄》內,其危險貨物編號42521,UN編號1362,應為4.2類自熱物質,但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出具的報告顯示該物質為非危險品,企業據此申報為普通貨物,造成逃漏檢驗。其他諸如油墨、硅鐵和乳酸亞鐵等化學品在不同實驗室出具的報告結果也不一致。
(四)危險公示標簽與安全數據單編制質量不高
新要求很大的一個變化是要求企業報檢時提供危險公示標簽與安全數據單樣本,目前企業制作危險公示標簽與安全數據單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是企業自行組織人員編制;二是企業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下編制;三是企業付費委托有資質的實驗室編制。第一種途徑由于企業大多缺乏了解GHS及相關文件要求的人員,編制過程隨意,大多草草應付了事;第二種途徑受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業務水平的局限,掌握的尺度不一致,各地制作的樣版也不盡相同;只有第三種途徑編制的危險公示標簽與安全數據單質量比較有保證,但由于費用偏高,中小企業普遍不愿采用這種方法,這就導致企業實際使用的危險公示標簽與安全數據單可信度較低,篡改、缺項現象時有發生,不能真實表達危險品的危險公示信息。
(五)出口逐批檢驗模式不適應企業快速通關的需要
目前檢驗檢疫機構對列入《法檢目錄》的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管理辦法,即根據企業類別和產品的風險分級確定檢驗監管方式。但《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又規定:列入國家標準公布的《危險貨物品名表》《劇毒化學品目錄》等的商品及其包裝按照嚴密監管方式進行檢驗監管,《法檢目錄》內的危險化學品大多在此列,應采用嚴密監管方式,這就要求檢驗檢疫機構對此類企業實施嚴格監督檢查的同時,對其出口的危險化學品實施逐批檢驗,隨著危險化學品出口量的不斷增加,逐批檢驗的模式顯然不能適應出口企業快速通關的需要。
(六)危險化學品的瞞報、誤報、漏報時有發生
危險化學品作為普通貨物出運既有監管機構自身檢驗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危險品托運人和貨代公司瞞報、誤報的原因。檢驗檢疫工作人員由于專業知識不足可能未考慮到某些物質可能帶有的危險性憑經驗把危險貨物誤判為普通貨物,如鋼屑,本身是普通貨物,但因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添加切屑油,而使鋼屑上沾有油類物質,從而成為易自燃固體而變成危險品。
四、加強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的工作建議
(一)創新檢驗監管模式,提高監管有效性
一是盡快制定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工作規范,把國務院591號令和國家質檢總局30號公告落實到每個關鍵點,明確監管范圍、檢驗內容、檢驗依據、不合格處置和處罰等工作重點,統一檢驗依據,統一原始記錄,統一證稿格式,進一步規范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的檢驗監管工作,保證檢驗監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研究創新監管模式,探究分類管理、風險分析、電子監管和誠信管理等業務創新成果在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中的應用,構建既能確保安全又能便利企業的適應危險化學品外貿狀況的監管模式。三是加強業務創新,將危險品分類鑒定、安全數據單和危險公示標簽的預審查環節放在企業出口之前進行,對企業出口的同一批次貨物中包裝使用鑒定和法定檢驗同步進行,做到一次報檢、一次抽樣、一次檢驗檢疫、一次計收費、一次簽證放行,縮短檢驗流程,減少通關費用。
(二)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提高檢測技術水平
一是加大化學品分類鑒別與評估重點實驗室能力建設投入,使其能夠分別按照TDG和GHS對危險品進行分類定級檢測,同時可進行必須的危險化學品理化項目的檢測;二是深入研究檢測方法,組織技術骨干進行技術攻關和檢測方法開發,力爭盡早覆蓋我國主要大宗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的檢驗鑒定。三是探索快速檢測手段,在確保檢測質量準確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檢測,保證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快速通關。四是強化技術指導,確保企業檢測實驗室發揮保障質量安全的有效作用。五是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國際認證,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打破GHS全球實施后引發的技術壁壘。
(三)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學習,提高專業技能
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專業性強,產品風險高,安全技術要求高且檢驗監管責任大,只有檢驗人員自身業務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規避檢驗環節的風險,要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關于實施2012年〈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有關問題的公告》等文件、GHS制度及國外危險化學品技術貿易措施的研究,定期組織召開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業務學習和業務討論,以過硬的業務素質武裝自己,切實提升檢驗監管能力。同時還要對出口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報檢公司進行培訓和重點政策講解,明確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的職責,統一做法,理順危險化學品相關業務流程,引導企業誠信自律。
(四)加強溝通協調配合,增強責任意識
新修訂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行政法規的形式將對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實施檢驗的職責賦予了檢驗檢疫機構,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應高度重視、積極適應,嚴格執行新要求。一是加強學習,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各相關企業要認真學習《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質檢總局相關配套文件精神,結合企業自身進出口產品情況,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不斷增強法律法規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二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進出口危險品檢驗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嚴格遵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規定,確保危險化學品的安全順利進出口;三是加強溝通配合。要積極配合檢驗檢疫的施檢和管理,加強與外方、貨代及危險化學品包裝生產企業的溝通交流,促進各項工作有效展開;四是不斷強化企業誠信建設和質量第一責任人意識。要認真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充分發揮質量主體作用,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加強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力保誠信,嚴抓質量。建議企業加強與國外供應商的聯系溝通,要求供應商嚴格按照我國最新法律法規的要求,在輸出產品中隨附安全數據單和粘貼危險公示標簽。
(五)完善標準法規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新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出臺后,質檢、環保、安監、公安、交通等監管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規、標準,但目前這些法規、標準還不能做到產業鏈各環節間全覆蓋,存在著互相不協調甚至相互矛盾等問題,既給不法企業有空可鉆、有機可乘,也給守法企業造成執行上的困難,需要根據新情況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以促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兵.推進GHS在中國的貫徹執行[J].中國標準化,2011(7):87-90.
一、包頭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基本情況
(一)村鎮規劃實施情況
1.規劃實施情況
鎮規劃:外五旗縣區城關鎮和昆區卜爾漢圖鎮規劃實施情況較好,其他一般建制鎮由于規劃編制不夠完善、規劃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只有部分鄉鎮企業、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按照規劃實施。
村莊規劃:由于村莊規劃編制深度不夠、審批程序不嚴格等原因,部分村莊規劃不切合農村發展實際,可操作性差。2014年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各旗縣區對部分村莊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并實施建設。由村委會自行組織編制的村莊規劃實施性和可操作性較強,例如東河區毛鳳章村、什大股村。
二、存在的問題
(一)規劃體系不夠完善,村莊規劃可實施性低
一些鄉鎮蘇木政府對規劃管理了解不足,重視程度不夠,許多規劃編制只是為了申請項目、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做的是面子上的規劃,沒有從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出發,村鎮規劃普遍存在脫離實際、可實施性低,部分鄉鎮蘇木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沒有編制,規劃審批缺乏依據,成為限制鄉鎮發展或造成未批先建現象的發生的原因。
(二)村莊規劃的編制實施問題
外五旗縣區許多村莊常駐人口不足百人,幾年才有一戶人家自建房屋,這類村莊完全沒有必要編制村莊規劃,只對危房進行改造,對村容村貌進行整治即可。村莊規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特色,沒有充分發掘村莊的歷史文化特色,照搬城市建設,大拆大建,許多見證歷史的建筑被拆除,保留下來的也沒有進行合理的保護利用,例如解放初建設的復拱式石拐石橋已經被拆除,非常可惜,現在保留的工礦發展時期的醫院、火車站、礦工俱樂部、民房等大量具有時代特征的建筑正面臨拆除的危險,石拐區已經列入2012年國務院的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中,更應該把這些見證歷史的建筑物進行合理保護,發展工業遺址特色旅游、影視基地等產業。
三、村鎮建設發展思路
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城鎮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我們規劃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規劃先行、規劃引領的作用,統籌謀劃全市的村鎮建設,結合本次調研工作了解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現狀和各旗縣區鄉鎮蘇木政府的意見和建議,按照規劃管理范圍,從村鎮經濟發展和村鎮建設等方面,提出三個層次解決村鎮建設發展思路:
(一)中心城區建成區和獨立工礦區
該區域共有村莊113個,屬于城中村,正在進行城市建設或即將開展城市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全覆蓋,按照“兩證一書”進行規劃管理。
部分城中村的發展只是征收農民土地,發放補償款,建設安置住房,采取簡單的農村轉社區、農民轉市民方式,農民為增加拆遷費用大量的進行種房,近期無力改造的就形成了城市棚戶區,例如趙家營村,農民沒有后續生活來源,出現返貧現象。
該區域需要重點解決是村莊經濟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村莊產業發展研究,要以村集體經營為主體村民入股分紅等形式,根據村莊區位條件,差異化發展,打造特色村集體產業,保證農民收入,例如青山區二相公村毗鄰火葬場發展殯葬產業,東河區二里半村毗鄰機場發展空港物流產業,商業中心附近采用出租公寓、底店等形式,園區附近發展下游產業,解決失地農民收入問題。
農民另外一個關心的問題就是宅基地問題,宅基地按照農村戶口分配,目前一些已經改造的城中村提出由于父子分戶等原因,需要增加安置房建設,造成安置房建設不斷增加的問題,建議在改造過程中完善安置房建設需求量分析,建立分配回收機制,一次性劃定安置區域,避免重復建設現象發生。
(二)中心城區規劃區
該區域共有49個行政村,屬于城郊村,在規劃中一般為生態用地和村莊建設用地,村鎮經濟以種養殖業為主。
該區域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鄉鎮企業規劃手續辦理、村莊建設規劃手續辦理和大青山南坡綠化工程荒山綠化承包企業建設項目規劃手續辦理等問題,主要集中在規劃編制和管理制度建設上,建議盡快組織制定《包頭市村鎮建設規劃管理辦法》,完善村鎮規劃的編制。
城郊村由于緊鄰包頭市中心城區,村莊建設和鄉鎮企業建設積極性較高,建議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打造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休閑產品。村莊建設建議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以科學合理的村莊規劃為引領,建設功能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新農村。例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柏樹溝嘎查在封山禁牧后,發展設施圈養、梅力更山雞和萬只種羊繁育基地項目等效益型養殖業,嘎查畜牧業逐步走上穩步高效的發展道路,整體規劃的新農村也整體異地建成入住,成為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三)外五旗縣區
該區域要重點做好村鎮經濟發展和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問題,在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