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27:12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會計職業判斷概述。新會計準則后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會計職業判斷則成了焦點中的焦點,因為準則中對某些交易或事項不再規定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而是給出某些判斷的標準,這使得會計自由裁量權加大,不僅需要會計人理念的轉變和扎實的基本功底,更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故很多人稱會計職業判斷為新會計準則的精髓。會計技能本身就是一個經驗和判斷的問題,我們接受的專業教育和基礎理論并不是十分深奧,但是要將這些東西運用在實務操作中真正的考驗便隨之而來,這正是成為優秀會計人員的難點所在。
職業判斷,顧名思義,由兩部分組成:“職業”包括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準則知識以及從事該職業所經歷的專業工作經驗;“判斷”是對某種未知事物做出的某種答復的思維過程,它是人類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簡言之,職業判斷就是專業人士運用專業知識進行的專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包含四個基本原則,會計信息能否滿足企業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是選擇會計政策和進行會計職業判斷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在會計人員業務處理過程中還應堅持合法性原則、公允性原則與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原則。
2.會計信息質量概述。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應具備的基本特征。根據基本準則規定,它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其中,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會計信息的首要質量要求,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應具備的基本質量特征;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是會計信息的次級質量要求,是對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質量要求的補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對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項進行處理時,需要根據這些質量要求來把握其會計處理原則,另外,及時性還是會計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制約因素,企業需要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以確定信息及時披露的時間。真實可靠是會計信息的生命,然而我國當前大量存在無視會計準則或規范來變質對外會計報告的現象,甚至出現企業會計信息的大面積嚴重失真,其危害性不容忽視。
二、會計職業判斷的具體表現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會計職業判斷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不同的會計職業判斷導致不同的會計信息,而不同的會計信息帶來的經濟后果是不同的。
1.會計原則的選擇。會計實務復雜多變,對一項經濟業務是否重要、是否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以及是否應單獨披露等問題,準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會計專業人士作出判斷來選擇與所處理的經濟業務相對應的會計原則,依據會計準則實事求是的確認、計量、報告或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并保證財務報告中的每項指標都會在原始記錄中有所體現,做到有理有據。同時也應著重培養會計人員的綜合職業判斷能力,若當交易和事項的經濟實質與其外在表現形式不相一致時,應注重經濟實質,這就要通過專業分析和判斷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2.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會計方法是反映和控制會計對象、實現會計目標的技術手段,它通過資金運動以數據的形式進行加工后發出信息,使之變成有助于經濟決策的財務信息和其他經濟信息,不同的會計方法會導致會計信息與會計對象之間的重大差異。日常經濟業務所包括的存貨計價、固定資產折舊、所得稅核算,資產的期末計價及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借款費用的處理以及關聯方關系和交易的披露等事項的會計處理方法會有很多種。因此,會計職業判斷過程就是一個比較、權衡、取舍的過程。
3.會計估計的運用。在會計實務中,經常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對具有結果不確定性的交易或事項作出判斷,對未來事項是否發生及未來事項的發生時間及影響予以估計入賬,這些事項都必須通過會計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個人的會計工作經驗、業務技能預測與推斷加以確認和計量。如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及壞賬損失的確認,固定資產使用年限與殘值率的確定,各項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金額以及如何判斷或有事項并對其做出表內確認或表外披露的處理等。
由此可見,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與相關。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客觀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會計人員專業能力比較強、素質比較高的話,對會計事項及業務發生過程中運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判斷的比較準確的話,就能恰當的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情況,為有關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反之,如果會計人員專業能力比較弱,業務素質不太高,就會在業務事項發生后進行職業判斷時出現偏差,導致會計信息的不真實,給投資者和相關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不真實、不可靠的會計信息,導致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錯誤的決策。
三、影響會計職業判斷的因素
關鍵詞:會計文化;會計信息質量;物質
會計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社會文明的一部分,同樣存在于一個特定的文化環境之中,文化環境因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的發展。會計文化的定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會計文化是作為人類社會智慧結晶的全部會計理論、會汁方法和會計成果從狹義上說,會計文化主要是指會計價值觀或會計哲學觀。把握會計文化內涵的關鍵是把握其層次結構,按照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思路,會計文化可以分成如下幾個層次:
1、會計文化的物質層:主要是指為履行會計工作職能而必須具有的一系列物質條件和技術體系,并不涉及社會意識形態以及會計價值觀念等問題,不會因為社會制度的區別而產生重大差異,因而具有一般性。
2、會計文化的行為層:相較于物質層這個最外層,行為層可稱為會計文化的淺層。會計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最終體現在會計從業者的具體行為之中,它是會計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求的外在表征。
3、會計文化的制度層:主要涉及會計管理的制度規范及其組織體系,具體包括合計法規、會計制度、會計管理體制、會計機構組織方式、會計教育制度、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以及會計從業者行為準則等要素。它構成了一個國家整個經濟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會計文化的精神層:這是會計文化的核心層,其基本內容就是會計價值觀,主要包括會計的意識、精神風貌、心理素質、思維方式等方面。這是整個會計文化有機體的靈魂,是會計文化的決定因素。
會計文化既然是會計和文化結合的產物,所以,影響會計和文化的因素都會制約會計文化形成和發展,比如政治和經濟制度因素、法律因素、經濟因素、科學技術因素、社會文化和歷史因素、會計教育因素等等。
一、會計文化與會計信息質量存在的關系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包括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而會計文化的總體構成包括會計準則,按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確定的會計核算目標:“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而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則是實現以上目標的關鍵。對于會計信息而言,它的生產標準和檢驗標準就是會計準則。
會計信息在會計文化中提供的是一種企業行為,并非會計人員個人行為,此外,由于會計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有限,即使他有著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但對準則制度存在理解上瓶頸,同樣也會產生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因此,生成環節的質量控制應從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優化以及會計人員素質的提升著手。而會計文化中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是一種職業道德的內在情感,是會計工作者在會計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內在會計職業道德意識。
二、會計文化對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作用
在中國的會計文化中,追求用價值觀念來協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利用企業內部親密、微妙的人際關系來平衡企業人員的工作,避免內耗。然而,過分講求和諧,追求一致,也形成了我國會計文化中長期不要原則,一味講人際關系,導致人際關系錯綜復雜的結果。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利用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來反映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人們的共同希望。會計信息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它的質量對于我國的經濟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尤其是會計信息失真一直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因此,在會計文化環境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已成為會計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而高質量的會計文化對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幫助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情況作出正確的評價或者預測等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會計文化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1、會計文化物質層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我國會計文化物質層相對國外來說比較薄弱,財務核算電算化、財務管理電算化、財務決策電算化這三項工作,在會計工作中還未普遍,這就導致會計失真現象屢屢發生。
2、會計文化的行為層及精神層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會計文化受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的影響,一味講求人際關系,導致人際關系錯綜復雜的結果。受強大的倫理文化影響下也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過程中強調搞好內部、外部‘平衡,側重于人事關系的處理,使得業績平平,甚至會導致人治代替法制的狀況。當一名會計人員去審核一家公司的年度報告時,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把這項工作如何做好,而是會想如果認真檢查會有什么后果,馬虎過去又有什么好處。而對于被檢查方來說,自己拿出的虛假會計信息如果得到確認的話,不僅小集體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護,而且領導還可以得到獎勵和提拔,因此,我國會計信息質量失真現象十分嚴重,這就說明我國對會計文化行為層和精神層培育的還不夠。
3、會計文化的制度層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我國會計規范是通過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由政府來制定并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介入到會計實踐的各個方面,會計人員完全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據進行會計事項的處理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制訂與實施上,強調全國高度統一,包括會計科目、會計報告的內容與形式等均高度統一,同時注重穩健性在信息披露上。制度層中所包含有會計準則,而會計信息是會計準則的“產物”,會計準則不僅直接決定會計信息的內容、數量和質量等方面的需求,而且是檢驗會計信息是否高質量的主要衡量標準與現行制度。
參考文獻:
[1]張靜.《淺析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天津市職工企業管理》,2005年2月.
【關鍵詞】會計崗位;內部會計控制;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一旦失真危害極大,它不僅違反了會計的真實性原則,還直接影響了國家稅收。這與會計人員崗位職責、內部會計控制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就必須嚴格制定會計崗位責任制、嚴格內部會計制度。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一)會計法規不完善,會計管理體系不完備在我國,雖然近年已相繼修訂了《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但由于經營者法制觀念淡薄,有關規定不配套,執法環境欠佳及執法者本身素質低下,對違規違紀者懲罰不力等因素,會計法律規范的執行仍不理想。但就現有會計管理法規、會計管理體系而言,還存在理念滯后,規定內容空泛,監管手段不明確等局限。(二)企業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不健全一方面是國家宏觀調控力度有所削弱,另一方面則是企業管理民主化程度不高,會計行為透明度不夠,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從而使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真實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領導者和會計人員個人素質,這就不可避免的要留下隱患。(三)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企業在人事管理上還存在任人唯親的情況,有的企業還沿用計劃體制下的管理方法致使素質差的下不去,素質高的上不來。企業對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也不夠重視,致使其素質、技能較低,發生操作性、原理性錯誤。如亂用會計科目、隨意改變帳戶對應關系,會計確認及計量工作混亂。尤其近幾年會計制度中增加新的內容較多,如無形資產、增值稅等給會計核算增加了不少難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的信息質量。
二、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單位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會計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一)盡快制定并完善具體會計準則并繼續完善會計制度首先,應建立有多方利益關系人參加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制定機構,其中既有學術界又有企業界,既有政府部門又有民間組織,既有審計機關又有會計職業團體,以便使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所確定的會計空間盡量與利益空間相吻合。其次,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制定程序,草案頒布應經過反復討論,征求意見應擴大范圍,審批條件應慎重嚴格。嚴格執法是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環節。從法律上對企業經營者和會計人員形成約束,一旦發現企業偽造、變造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或者利用虛假的憑證、帳表進行偷稅、漏稅,損害國家、公眾利益的行為,就要依法嚴肅處理,做到打假不手軟,包括對企業經營者和會計人員進行處罰。(二)改進會計管理體制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關鍵便是如何改變會計人員的工作受制于經營者,真正落實會計人員的監督權,保護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1、會計委派制。會計委派制,即會計人員及會計機構直接由國家行政機關領導,會計人員由國家委派,統一管理,作為國家利益的代表,代表國家監督企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具有單一身份。這一管理模式在上海浦東新區實施后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其具體作法就是設立具有法人性質的會計服務所,隸屬政府直接領導,服務所人員實行招聘,經過考核擇優錄用,被錄用人員的人事關系,工資關系由服務所統一管理。企事業單位需要會計人員,一律向服務所申請,由服務所派出會計人員,提供有償服務。2、財務總監制。財務總監制是由一具有特定人員執行的,為保護所有者利益,通過直接參與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組織,對企業各項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的外部會計監督系統。財務總監制度完善了會計管理體制,使會計的雙重監督職能得以真正落實。財務總監的存在會使財務總監與企業負責人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牽制、共擔責任,同時會抑制任何一方權力的過分膨脹。在兩者之間會形成及時性、經常性、有效性、自覺性的特點。所以說,財務總監制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有力舉措。3、會計人員申訴制度和會計主管任免審批制度。財政部門在會計管理上應發揮其重要作用,可考慮建立和完善會計人員申訴制度和會計主管任免審批制度,并以法令形式頒布。企業任免會計主管須向財政部門提交任免意見書,說明原因。會計主管如有不同意見,同樣可以申訴。不服會計爭議裁決的,可以向上一級財政部門申訴。
三、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作為新世紀的優秀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發揮基礎性功能的品質,立足崗位,踏實苦干。在此基礎上,優秀會計人員還要勇于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銳意進取,為我國會計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其次,會計人員還要具備扎實深厚的業務知識,如國際上通行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知識,同時還應掌握相關專業的知識,如一般商業知識,財政、金融、國際貿易、貨幣銀行學和人力資源管理學等。第三,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各門學科的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會計的法規準則也在不斷發展,中國的會計制度要和國際接軌,改變是必然的,會計人員只有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再學習的能力,不斷接受再教育,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會計人員崗位職責、內部會計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參考文獻】
1、虞文鈞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2 年5 月
2、朱元午 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兩難選擇 《會計研究》 2004 年7月
3、李邦忠 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幾點構想 《現代審計與會計》 2007 年4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 投資效率 投資不足 投資過度
一、引言
在新古典經濟框架下,企業的投資是和最優化、最大化聯系在一起的。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信息不對稱的存在會使得企業投資不足,而經理人與股東之間沖突的存在會引發企業過度投資。張功富、宋獻中(2009)對我國上市公司投資現狀的實證度量發現非效率投資在我國普遍存在。目前對于投資效率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引起的問題對投資效率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公司股東必須尋求有效的治理機制來緩解公司中的沖突和信息不對稱,提高投資效率。國外大量文獻已經表明,會計信息由于其治理和定價功能,被認為是緩解公司中沖突和信息不對稱的主要機制之一。Leuz and Verrecchia(2000)的研究認為會計信息質量作為一種有效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制度安排,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必將減少企業和債權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提高投資效率;Lambert、Leuz and Verrecchia(2005)的研究表明提高公司透明度有比較重要的經濟意義,如提高投資效率等。但是上述結論是以西方成熟資本市場為前提,即資本市場和公司治理相對完善、投資者理性和市場化的經理人等。建立在西方發達國家經驗基礎上的“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提高投資效率”的觀點是否適用于處于經濟轉型期的發展中的我國呢?目前國內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因此,本文嘗試在中國現實制度背景下對會計信息質量和投資效率的關系進行研究,以檢驗會計信息質量的改善能否顯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本文將會計信息質量作為影響公司投資效率的關鍵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對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高投資效率的途徑問題進行了初步考察。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高質量會計信息能通過改善契約和監督,降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來提高公司投資效率。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我國投資者已經對不同信息披露質量的公司具有差別行為。
(1)會計信息質量、信息不對稱和投資不足。Stiglitz 和Weiss(1981)詳細分析了因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在資本市場出現需大于供的信貸配給現象,導致投資不足的產生。股東和債權人事前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債權人的逆向選擇行為,造成內外部融資成本差距,從而導致投資不足;而當企業的債務超過項目的NPV時,事后的信息不對稱又會使得股東道德敗壞,放棄投資項目的動機,引發投資不足問題。可以看出,當公司的信息披露達不到要求時,會導致投資者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行為,從而增加公司的籌資成本,導致投資不足。而相關的研究表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質量能夠提高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估計精確度,緩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降低外部融資成本,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如于富生和張敏(2007)研究表明債務成本與信息披露質量顯著負相關;于李勝和王艷艷(2007)的研究以應計質量作為信息風險的替代變量,研究結果表明提高應計質量能夠降低權益資本成本。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1: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改善投資不足,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和投資不足負相關
(2)會計信息質量、成本和投資過度?,F代企業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導致經營者的剩余索取權和經營控制權比例不對稱,從而產生問題。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使得股東難以觀察和監督管理者的行為,管理者有充分的動機利用其掌控的資源,將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用于攫取個人私利:增加在職消費、建立個人王國……導致過度投資;在我國由于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機制不夠健全,大股東以犧牲小股東的利益來實現私人收益的“隧道行為”也會導致非效率投資。而會計信息具有治理功能,即除了降低公司融資成本外,還有助于對投資項目的選擇、減少經理對投資者財富的侵占,提高股東的監督能力,降低公司的成本。歐陽凌、歐陽令南和周紅霞(2005)通過模型推導發現在信息不對稱時,股權分置制度下低質量企業表現出更多投資過度行為;Verdi(2006)實證研究表明財務報告在緩解成本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財務報告質量與過度投資顯著負相關;Bushman and Smith(2001)發現會計信息主要通過三個渠道來實現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對好項目或壞項目的選擇、減少信息不對稱和通過公司治理機制緩解問題。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2: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抑制過度投資,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和過度投資負相關
(二)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擬研究2007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投資效率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所需數據來源于巨靈金融服務平臺和國泰安研究服務中心。按照以下原則對樣本進行了篩選:剔除金融、保險類及房地產業上市公司。因為這類公司行業特征、運用的會計制度及資本性支出特點與一般公司差異較大;為了避免異常值的影響,剔除被ST、PT公司以及凈資產為負和相關數據不全、異常的公司。最終使用樣本為866個,其中2007年472個,2008年394個。行業分類標準為中國證監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本研究所使用的統計以及數據處理軟件為Excel2003和SPSS15.0。
(三)模型建立與變量定義本文擬建立如下模型對假設進行檢驗:
(1)被解釋變量投資效率的衡量。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投資效率(Overinv和Underinv)。目前實證研究中,關于企業微觀層面投資效率的衡量以模型推導為主,且是從非效率投資的角度來衡量投資效率的。如Vogt(1994)的現金流與投資機會交乘模型,以交乘項(CF*Q)的系數來判斷公司是投資不足還是投資過度、Titman、Wei and Xie(2004)運用當年投資與該年度之前三年投資的平均值之間的差異減1作為非正常投資的替代變量、Hovakimian(2006)運用公司資本支出和公司在同年度同行業平均資本支出之差作為評估公司過度投資還是投資不足的替代變量等等。這些衡量方法對投資效率的衡量要么是間接暗示性的,要么計算的投資效率與企業投資效率的定義有一定的差異。Richardson(2006)在公司投資影響因素研究(Hubbard,1998)的基礎上,提出了公司投資期望模型,以模型的殘差作為公司非效率投資的度量。盡管Richardson 研究主要關注過度投資與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關系,但此后該模型被迅速應用到公司投資效率及相關問題的研究中。Richardson(2006)模型可以直接度量特定公司和年度的投資效率,避免了投資效率的難以度量性,為微觀層面企業的投資效率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本文即借鑒Richardson(2006)模型對我國上市公司投資效率進行衡量。Investi,t=?茁0+?茁Q(托賓Q=市場價值/重置成本)。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和重置成本數據難以獲取及托賓Q在中國股票市場缺乏有效性,因此本文換用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成長機會的替代變量;另考慮到我國資本市場與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相比,成立時間比較短,故沒有將公司上市年限包括進來;?著i,t為回歸殘差,若小于0,表示投資不足,用Underinv表示;若大于0,則表示投資過度,用Overinv表示。該模型的一個假定條件是,上市公司整體投資行為正常,不存在系統性非正常投資現象;否則,在使用模型殘差計量投資過度和投資不足時,容易產生系統性偏差。為了控制模型的系統性偏差,將模型的殘差按大小等分成三組,并剔除中間一組,然后將殘差最大的一組作為投資過度組,將殘差最小的一組作為投資不足組,對上述模型進行分年度和分行業回歸,運用回歸殘差的絕對值來度量特定公司的投資效率?;貧w殘差絕對值越大,上市公司投資效率越低。
(2)解釋變量會計信息質量。本文的解釋變量是會計信息質量AQ。為了使抽象的會計概念更加具體明晰,實證研究中,學者們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替代變量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衡量。魏明海(2005)從盈余質量、價值相關性、及時性、可比性、披露質量和透明度六個側面回顧了會計信息質量的經驗研究。而盈余質量是會計信息質量關注的重點,會計信息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強調盈余的質量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從盈余質量角度來衡量會計信息質量。Bhattacharya、Daouk & Welker(2003)提出了三個衡量盈余是否透明的指標,包括盈余激進度、損失規避度和盈余平滑度。國內外學者大多借鑒盈余激進度和盈余平滑度作為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衡量。本文借鑒這一思想,以盈余激進度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替代變量,并采用操控性應計來反映盈余的激進度,操控性應計越大,盈余就會越激進。在我國,企業為了實現IPO、配股或增發,往往有動機通過操控應計利潤來實現其目標。因此,用盈余激進度作為衡量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將會有較好的效果。盈余激進度是指上市公司延遲確認損失(費用)而加快確認收入的一種傾向,其結果表現為應計利潤的增加。 本文應用Jones模型計算的操控性應計數來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激進度。Jones(1991)將非操縱性應計利潤看作是營業收入和固定資產規模的函數,Dechow、Sloan 和Sweeny(1995)隨后提出了修正的Jones模型,將應收賬款的變動額從營業收入變動額中扣除。但是,修正后的模型忽視了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對非操縱性應計利潤的影響,而對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創新型公司而言,技術因素在公司的成長發展中發揮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長期待攤費用核算的主要是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和大修理支出,從本質上也屬于固定資產范疇。因此本文加入了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兩個項目。夏立軍(2003)的研究發現,在我國采用綜合樣本估計特征系數所獲得的結論優于分行業樣本估計的結果。因此,本文采用綜合樣本而非分行業樣本對模型進行回歸分析其中:NDAi,t為i公司第t年的非操縱性應計利潤(None discretionary Accruals);Ai,t-1為i公司第t-1年末的總資產;?駐REVi,t為i公司第t年的營業收入變動額;?駐RECi,t為i公司第t年的應收賬款變動額;PPEi,t為i公司第t年末的固定資產;IAi,t為i公司第t年末的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之和;?琢1、?琢2、?琢3、?琢4為特征系數,根據以下模型(4)數據回歸取得:著i,t…(4)。其中TAi,t為i公司第t年的總應計利潤(Total Accruals);?著i,t為殘差,代表各公司t年的操縱性應計利潤。本文對于總應計利潤額TA的計算采用現金流量表法,即:TAi,t=NIi,t-CFOi,t。NIi,t為i公司第t年的凈利潤;CFOi,t為i公司第t年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則操縱性應計利潤DA(Discretionary Accruals)為:DAi,t=TAi,t-NDAi,t。由于操控性應計數的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為了便于理解,以其絕對值乘以-1,作為盈余激進度來反映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該值越大,代表會計信息質量AQ越高。
(3)控制變量。根據相關文獻的研究方法,本文選取現金流變異性、成本、高管薪酬、控股股東性質及股權集中度等作為檢驗模型的控制變量,同時設置年度和行業虛擬變量,變量含義見(表2)。第一,現金流變異性FV。Verdi(2006)的研究發現現金流變異性越大,越易導致非效率投資,本文引入該變量控制現金流波動性對投資不足和投資過度的影響;第二,企業性質State。大量的文獻研究認為,國有性質企業傾向于推進非效率投資;第三,成本越嚴重,非效率投資現象越嚴重。本文選取管理費用率M和大股東占款T作為成本的替代變量。袁建國(2009)研究發現:管理層大量的在職消費和大股東占款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上市公司投資資金短缺,由此會削減公司資本投資。因此,預期管理費用率和大股東占款越高,非效率投資就會越嚴重;第四,高管薪酬Pay。辛清泉等(2007)在對經理薪酬和資本投資關系的研究中發現,當薪酬契約無法對經理工作努力和經營才能做出補償和激勵時,容易誘發管理層機會主義行為,從而導致公司非效率投資;第五,股權集中度(FSHR)。我國屬于新興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制度不夠健全,大股東更傾向于利用其股權優勢侵占上市公司或其他外部股東利益。因此,利用股權集中度變量控制這一影響。
三、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3)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投資不足(投資過度)類型的樣本數有413(453)個,占總樣本的48%(52%)。會計信息質量AQ的均值(中位數)為-0.0681(-0.0444),公司投資不足的均值(中位數)為0.6971(0.5653),而投資過度的均值(中位數)為0.8687(0.5786)。這表明我國上市公司樣本中投資過度類型的樣本比重更大,且投資過度類型樣本中非效率投資現象也更嚴重。
(二)相關性分析(表4)相關系數顯示:投資不足(過度)都與會計信息質量負相關,且Spearman相關系數為-0.133(-0.058),初步表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有助于減少投資不足,抑制過度投資,提高上市公司投資效率。PanelA中會計信息質量AQ和成本M和T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41、-0.109;PanelB中相關系數分別為0.000、-0.042,初步表明會計信息質量和成本基本負相關,意味著會計信息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成本,進而提高投資效率。Panel A和B中解釋變量間的Spearman相關系數都比較低,說明研究的檢驗模型不存在較大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三)回歸分析 (表5)報告了會計信息質量對公司投資不足和過度的影響,其中B和D包含了所有的控制變量?;貧w結果均顯示,就上市公司整體而言,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不足和投資過度均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進一步表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通過降低信息不對稱,緩解契約雙方間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從而減少投資不足、抑制過度投資,提高公司的投資效率。A、B、C、D四組回歸結果均有力地支持假設1和假設2。
(四)敏感性分析本文執行了如下敏感性分析:一是為了避免因變量與解釋變量間潛在的同期性偏見,對解釋變量采用滯后一期的數值,重新對檢驗模型進行了回歸;二是以非正常投資作為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的替代指標,以經營費用率=(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營業收入,作為成本的替代指標重新對檢驗模型進行回歸。經過上述處理后,回歸結果與前文研究結論沒有實質性差異,表明本文的研究結論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四、結論
本文研究表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通過降低信息不對稱,改善契約和監督,降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提高公司投資效率。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在投資效率的研究中,有融資約束假說和成本假說,而本文的研究尚未對其進行區分;其次,本文的研究已初步表明會計信息質量與成本負相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緩解成本來提高投資效率??梢赃M一步考慮對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投資效率的途徑進行研究;再次,除了本文控制的影響投資效率的因素外,還有其他未考慮到的因素,可能會對本文的研究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功富、宋獻中:《我國上市公司投資:過度還是不足?――基于滬深工業類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的實證度量》,《會計研究》2009年第5期。
[2]于李勝、王艷艷:《信息風險與市場定價》,《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3]連玉君、程建:《投資-現金流敏感性:融資約束還是成本?》,《財經研究》2007年第2期。
[4]袁建國、蔣瑜峰、蔡艷芳:《會計信息質量與過度投資的關系研究》,《管理學報》2009年第3期。
[5]魏明海:《會計信息質量經驗研究的完善與運用》,《會計研究》2005年第3期。
[6]夏立軍:《盈余管理計量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應用研究》,《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3年第2期。
[7]辛清泉、林斌、王彥超:《政府控制、經理薪酬與資本投資》,《經濟研究》2007年第8期。
[8]李遠勤、郭嵐、張祥建:《企業非效率投資行為影響因素的前沿研究綜述》,《軟科學》2009年第7期。
[9]姜國華、岳衡:《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與上市公司股票回報率關系的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9期。
[10]Bushman R. and A. Smith.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11]Jensen M.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關鍵詞】投資效率 會計信息質量 逆向選擇 道德風險 沖突 信息不對稱
一、引言
投資活動是企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根據理論及信息不對稱理論,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成本會導致企業的非效率投資,產生投資過度或投資不足問題,從而降低企業的價值。因此,公司必須尋求行之有效的治理機制及資本市場機制來降低成本,緩解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沖突。
高效的公司治理離不開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會計師事務所已審計的財務信息是企業產出的替代變量,是衡量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是否匹配、激勵和監督是否相容的關鍵,某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治理效率。
國外學者研究顯示:會計信息具有定價和治理的功能,可以緩解信息不對稱和沖突。例如,Biddle(2009)認為: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的關系和企業與外部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有關,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關系的機制源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摩擦的減少,具有高質量財務信息的公司會更少的偏離預計投資水平,從而抑制投資過度和投資不足,同時,這些公司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敏感性較小,在現金流充裕及低杠桿的企業中,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的正相關關系較弱,但在現金流匱乏及高杠桿的企業中,此正相關關系較強,此外,當一個企業的總投資水平較低時,高質量的會信息可增加企業的投資水平,而當總投資水平較高時,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則會減少總投資水平。
那么,對我國企業而言,會計信息是否也能發揮相應的定價和治理功能,從而抑制企業的非效率投資呢?為此,本文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綜述。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的國內研究表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在管理者報酬契約和債務契約中的運用,能夠監督管理者和股東的行為,減少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進而抑制企業的非效率投資,緩解企業的投資不足和投資過度。
崔偉等(2008)通過研究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數據發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規模等得到控制時,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降低企業的投資現金流敏感性,表明會計信息質量對企業的投資效率有積極影響。李青原(2009)認為:會計信息質量不僅與公司的投資不足呈現出負相關關系,也與投資過度呈現出負相關關系,其中,在具有較高審計質量的公司中,與投資過度的負相關關系更加明顯。袁建國等(2009)的實證研究發現: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過度投資存在顯著負相關,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抑制企業的過度投資行為,在自由現金流較多的上市公司中,負相關程度更強。潘立生等(2011)研究發現: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降低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沖突,抑制企業的投資非效率行為。蔣瑜峰等(2012)認為: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的投資不足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抑制企業的投資不足問題,從而提高投資效率,在融資約束較大的企業中,此負相關關系更強,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對此類企業產生更大的治理效應。馬千棠(2012)研究發現:國內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資非效率問題,但投資不足問題相比投資過度問題更加嚴重,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對投資不足的抑制作用強于對投資過度的抑制作用,相比非國有上市公司,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對投資不足的抑制作用在國有控股公司中表現的更加明顯。何熙瓊(2012)以國內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能夠影響企業的非效率投資,但并非一定可以減少企業的非效率投資行為,國內企業的成本普遍較高,在成本較高的企業中,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效率的影響更加深遠。羅斌元(2012)通過實證與規范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水平整體較低,但呈現出逐年提高的趨勢,同時,成本或者融資約束較高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對非效率投資的抑制作用較明顯。Kevin Sun研究了27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務報告質量與企業投資行為之間的關系,并揭示了企業的融資結構如何影響這種關系,其研究發現:相比主要來源是股權融資的行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披露質量及審計質量等對企業投資行為的作用高于主要來源是債務融資的行業;主要來源為股權融資的行業并非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而是受制于會計監管。郭琦等(2013)研究發現: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對非效率投資的抑制作用有限,隨著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對非效率投資的抑制作用越來越小。
三、結論
會計信息主要通過影響企業的融資約束程度、成本及投資機會識別能力等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率,借助于公司治理及資本市場等機制來抑制企業的非效率投資;融資約束較大的企業,其融資成本較高,更可能產生投資不足問題;較低的投資機會識別能力或者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較高成本,則可能產生投資不足或投資過度問題。
國內研究結果顯示,在我國,會計信息也能發揮相應的定價與治理功能,緩解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沖突,從而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其中,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抑制企業的非效率投資,減少企業的過度投資及投資不足行為。此外,在成本或融資約束較高的企業中,會計信息質量對非效率投資的抑制作用較明顯。
參考文獻
[1]Gary C.Biddle,Gilles Hilary,Rodrigo S.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 [J].Accounting & Economics,2009.
[2]李青原.會計信息質量、審計監督與公司投資效率――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9.
[3]潘立生,權娜娜.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的關系研究――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會通訊.2011.
[4]袁建國,蔣瑜峰,蔡艷芳.會計信息質量與過度投資的關系研究[J].管理學報.2009.
[5]崔偉,何一峰.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投資行為――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8.
[6]羅斌元.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效率的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2.
[7]饒茜.政治關聯、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D].重慶大學,2012.
[8]李青原.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資本配置效率――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9.
[9]楊勇.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效率之關系研究[J].企業研究,2008.
[10]潘立生.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治理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2.
[11]馬千棠.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投資效率相關關系的實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
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
由于會計工作涉及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各行各業,會計信息如果不能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經濟活動,其危害不可估量。會計人員作為會計信息重要的參與者,應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要求愛崗敬業,其主要表現為:
(1)會計人員自身素質有待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淡薄,責任心不強,公私不分,違背職業準則,違法亂紀、弄虛作假、謀取私利,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堅持原則,為違法違紀行為出謀劃策,甚至參與偽造、變造會計信息,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國家正常的財經法律秩序,給國家和集體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2)國家法律法規制度不夠完善,政府監管不到位。國家法律法規制度有待完善,政府監管有待加強。我們知道,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有些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想盡辦法鉆國家法律的空著,逃稅、漏稅甚至不納稅,授意指使會計人員造假,致使會計信息質量低下,引起經濟秩序混亂,違規違法事件縷縷出現,財政、審計和稅務等政府部門鞭長莫及,不能很好地依法履行監督職能。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1)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素質。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作為這種管理活動的會計從業人員,一定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首先應以教育為基礎,加強會計人員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社會教育,培養會計人員高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建立健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和強大,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從會計法的建立到一次次的修訂,說明國家對會計行業的重視,對會計人員的尊重。重視和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從我國有關財經法規制度來看,可操作性有待加強,會計法律體系及相關配套措施建設步伐應加快,使執法者和守法者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機制。目前我國會計監督體系基本實現內部會計監督、社會會計監督和國家會計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機制,保障會計人員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會計信息,保障內審人員依法獨立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進行監督。社會監督主要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計、簽證的監督和單位及個人對違法行為的檢舉等。
三、會計信息質量不高、造假、失真的原因分析
(1)非主觀故意原因。由于用人機制的原因,一些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的人在會計崗位上,這些人在處理相關業務時有意無意的出現差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一些審計人員由于技能水平不高,從業經驗不足,不能辨認真假,更為低質量會計信息留下了生存空間。據調查因業務水平低而出錯的占17.3%。
(2)主觀故意原因。企業內部監管不夠,有些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審計部門由于審計人員結構和素質不高而形同虛設,內部控制制度空轉,給不法分子留下舞弊的空間。社會監管不夠,審計部門由于利益驅使不能客觀公正的執業,履行經濟警察的職能。
四、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措施
(1)改變目前“重技能輕道德”的教育現狀。事實證明:高技能的會計人員并不一定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爸丶寄茌p道德”的教育機制是有缺陷的教育。正如美國會計學家米恩茨(Mints)說:“為了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會計人員必須同時具備技術要求和道德要求。道德要求會計人員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同不良的現象做斗爭,優選會計政策,揚善棄惡做到自律和慎獨,即達到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的最佳結合。”建議大、中專高校教育要設置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并把它放在課程體系的首位。。
(2)建立健全對會計人員的監管機制。建立人才“誠信庫”。財政部門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監督檢查,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注冊、登記、年檢與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建立“誠信庫”,對于不能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對外提供不真實會計信息的會計人員,根據情節輕重進行暫停從業、曝光、取消從業資格、終生“禁賽”等處罰。對具有高尚職業道德觀念,抵制外來干預,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會計人員,通過行業、媒體等進行表揚、獎勵。真正做到 “棄惡揚善”,使會計人員自覺遵守“紅燈停、綠燈行”行業規則,使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暢通無阻,及時地、充分地披露給社會公眾,為社會公眾服務。
隨著資本市場日臻完善,會計信息在投資者決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目前的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較大。一旦公司治理出現問題,會計信息質量一定會受到波及,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本文在論述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治理結構的關系基礎上,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出發,分優化股權結構、完善股東表決制度、健全完善董事會的職能、強化監事會的職能、相關利益者參與管理模式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建議,以期為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改善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會計信息質量;公司治理;完善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就是如何在公司內部劃分權力,即為實現公司最佳經營業績,解決因公司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所引起監督與激勵問題的結構性制度安排。而披露會計信息就是為了解決會計信息需求者和生產者之間會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系。一方面,公司治理結構是否有效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有著直接關系;另一方面,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也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程度緊密相關。
一、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對公司治理結構的作用
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披露涉及其決策的會計信息,可以提高組織的運行效率,還利于優化組織治理結構。
1.對股東利益的維護有積極意義。
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一些重要信息無法及時準確地傳遞到股東那里,即便他們在公司管理中擁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也會造成他們無法有效地實施,因此只有掌握及時、完整、準確的會計信息,才有助于股東據此進行決策,對公司進行有效的監督。
2.可以監控和評價董事會和經理層的行為。
通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掌握董事會的有效性、經理層的經營業績,能避免公司一些人員掌握的不對稱信息,以此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有效保護外部利益者的相關利益。
3.提高監控效果,促進上市公司發展。
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公眾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運轉情況,不僅幫助投資者識別投資風險、使資本朝著有利的方向流動、優化社會資源配置,而且提高了外部市場對上市公司的監控效果;另一方面,也促使公司調整戰略,優化治理結構,朝著實現公司最佳經營業績的方向不斷努力。
二、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1.股東的影響。
公司的股權結構是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主要原因,股權結構決定著企業組織結構及公司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企業的行為和業績。通過股東對會計信息的影響來體現,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股權構成的影響。不同的股東組合決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結構權力制衡機制,決定了股東對經理層的監控動機和監控力度,這種股東間差異性,直接影響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二是股權集中度的影響。在股權集中度適中時,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在股權過度集中時,大股東就可以直接利用其對信息的絕對控制權,甚至犧牲小股東的利益,操縱公司為自己獲利。而在股權過于分散時,會使經理層實際擁有公司的控制權,進而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2.董事會的影響。
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董事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體現在判斷經理層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并做出合理的評價;縮短信息披露的時間間隔,使會計信息披露更及時等方面。而董事會中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有領導結構、規模和獨立性、是否設置審計委員會以及董事任職能力等因素。
3.監事會的影響。
監事會對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起到保障的作用。由于監事會具有完全的獨立性,公司中任何機構都無權干預。所以,理論上看監事會可以監督公司財務,取得高質量會計信息的時候能更加客觀公正。當監事會發現公司財務狀況出現問題或董事、經理有違法違規或違反公司章程的行為,可以通過股東大會向全體股東反映或直接向證券監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4.經理層的影響。
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與經理層有著很大的關系。當所有者對經理層的激勵措施失當或者監督機制失效時,經理層就有可能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而采取不正當手段來偽造會計信息,進而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由于信息不對稱,經理層有權選擇會計政策,單純將經理層的利益與公司效益掛鉤的激勵方法會促使經理層操控財務部門,粉飾財務報告,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三、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角度看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的建議
上市公司近年來在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信息質量兩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會計信息造假的問題還是時有發生。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了解到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較大,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就要從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出發?;谶@一點,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優化股權結構。
通過優化股權結構達到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多元化、分散化的股權結構有利于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而股權集中的程度也要適中:過分集中,容易造成一人獨大的現象,進而導致發生利益侵占問題;過于分散,又會使股權執行成本過高,公司決策的效率過低,投資者很難對經營者的行為進行監督。在我國,“一股獨大”的現象還十分普遍,當前許多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相對集中,這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的癥結。解決股權過分集中的方法,就是推進股權多元化、分散化,讓國有股、法人股逐步在市場上自由流動,還可以積極發展機構投資者,進一步推進股權結構多元化。
2.完善股東表決制度。
我國應該借鑒西方國家的經驗,完善股東表決機制,制定法律來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在我國時有發生,大股東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具虛假信息損害中小股東利益,因此應加強對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從根本上看,應減少國有股、法人股的持有量,積極發展機構投資者等措施來優化股權結構,進而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但是這些措施需要較長的時間,在短期內難以奏效。這就需要我們完善公司的決策機制即股東表決制度。當前我國股份公司股東大會實行“一股一票”的表決權制度,就是以股東持有的股份多少來決定話語權。在這種表決權制度下,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維護。因此,應從改革表決制度入手,進一步完善股東大會。
3.健全完善董事會的職能。
董事會既是重要的決策機構,也是執行機構,是上市公司經營者與所有者之間制衡關系的核心,也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因此,董事會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治理結構的效率。一是通過適當提高并確立核實的董事會規模,避免董事會內部交流,也可以免于因董事會成員少,被公司經理控制。二是實行兩職分離,建立二元領導結構,因為董事長一旦兼任總經理,容易架空董事會,使各董事無法發揮監督職能。三是完善和強化獨立董事制度??梢赃m當提高獨立董事比例,完善獨立董事選任、問責、激勵機制??傃灾?,就是要提升董事會的獨立性,增強董事的專業水平,進而完善董事會職能。
4.強化監事會的職能。
監事會在公司治理中起著重要的監督與制衡作用,負責監督董事會和經理層,維護中小股東與相關利益者的利益,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增強監事會的獨立性與專業性,劃清監事會與獨立董事制度的監督權限。一是監事會成員應與董事會相互獨立,應多吸收中小股東、優先股股東及企業員工加入,以增強監督的力度。二是賦予監事會對獨立董事的提名和解聘的否決權。當前獨立董事的提名與解聘權都集中在董事會,從根源上影響了獨立性,應對這項權利通過監事會予以約束。三是賦予監事會內部審計的職能。通過自身獨立性,對企業是否遵守財經法規、財務制度等問題進行監控。四是提出解聘或不再續聘會計師事務所的提案,這對監事會行使監督監察公司財務的積極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5.相關利益者參與管理。
相關利益者參與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不僅有益于實現公司內部權力制衡、加強對經營者的評價與監督,更有利于督促公司管理層著眼于公司的長遠發展。上市公司可以從加強對利益相關者的激勵措施著手,如發行轉股債券、制定職工持股計劃等。
參考文獻:
[1]王鵬,周黎安.中國上市公司外部審計的選擇及其治理效應[J].中國會計評論,2006(2):321-344.
[2]沈萍.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3(8).
[3]李雪蓮.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商業會計,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