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27:07
序論:在您撰寫健康管理經濟效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 建筑施工行業的安全特點及近期的安全生產形勢
建筑行業在職業安全健康方面是高風險的行業,風險等級僅次于礦山采礦業。建筑行業產品固定、作業場所變動大、人員流動性大、產品規模大、生產周期長、機械設備來回搬運,有大量高空作業、野外作業、坑、槽、洞作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勞動強度大,使用臨時工、農民工較多,臨時設施多,作業環境條件差。特點是高空墜落、鐵路營業線行車安全、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坍塌、中毒等是建筑施工企業多發的危險因素。
針對建筑行業的高風險特點,國家、行業、企業等層面均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生產對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趨于好轉,但仍未從根本上徹底扭轉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重大安全事故、惡性工傷事故頻頻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職業病人數居高不下。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建筑施工發生各類事故2330起,死亡2760人,同比分別上升2.8%和2.1%。特別是發生較大以上坍塌、墜落事故78起,死亡344人,分別占建筑施工較大以上事故的76.5%和77.8%。每年因工傷事故直接損失數百億人民幣,職業病的損失也近百億。2010年1至8月,鐵路建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含火災)13起、死亡63人,同比增加2起、40人。其中一般事故7起、死亡11人,同比減少1起、4人;較大事故2起、死亡11人,同比減少1起、增加3人;重大事故4起、死亡41人,而去年同期沒有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今年生產安全事故呈現三個特點:一是重大惡性事故多發,死亡人數大幅上升,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上漲18.2%和173.9%,呈現快速上升態勢。
對于發生的職業健康安全事故,部分是由于生產技術條件落后所致,但更多的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事故原本是可以通過實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得以避免。
2、 國家、行業、企業采取的安全生產對策分析
2.1 安全生產對策簡述
由于建筑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國家對該行業的安全管理和勞動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國務院、國家經貿委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建設部和有關部委下發了大量的法規、規章制度。2002年11月頒布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為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礎。近幾年,國務院相繼制定重大責任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國家安監局以安監官辦字(2002)22號文下發了《關于加強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預防重大事故發生的通知》,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制與機制,為企業搞好職業健康安全工作提供了政治保證和制度保障。國務院以國發[2010]23號文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從明確理念與方針目標、嚴格企業安全管理、技術保障體系建設、監督管理、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行業安全準入、政策引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考核和責任追究等九大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時,該通知對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職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按全國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發放給工亡職工近親屬,提高了工傷事故死亡職工一次性賠償標準。
建筑施工行業的各級主管部門對施工企業進行了多方位的監管,國家三令五申,多次下發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法規、通知及文件,用行政的手段要求各級企業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領導、各職能部門在安全生產中的職責,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經常性、定期、專業、節假日、季節性安全監督檢查。鐵路行業還積極推行了標準化管理,為施工企業加強項目安全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從技術層面加強了安全管理,如鐵道部編制并不斷修訂了一整套《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標準。另外,建筑行業主管部門也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作行業準入的條件之一,以促進施工企業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工作。
建筑施工企業在按照國家、行業要求開展生產安全管理各項活動的同時,也積極建立、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進行第三方認證。
2.2 對策分析
總體上,國家、行業、企業等在法律、行政、技術、管理、監督、體系等層面采取的一系列安全生產對策,大致可以劃分為二大類,即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法。這兩種方法有既有相同點,也有相應的差異,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法都以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及其他要求為安全管理的最基本的基礎和標準,強調通過管理手段消除和降低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杜絕死亡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杜絕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相對而言,傳統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強調通過行政的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部門和安全責任制,加強安全防范措施的控制和檢查以保證安全責任目標的實現;另外,還強調展開一些運動式的活動來加強安全管理。這表明傳統安全管理工作的著眼點主要放在系統運行階段,一般是事故發生了,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根據調查結果修正系統,這種模式稱為“事后處理”模式。由于存在許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斷發生。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應用現代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理論,通過建立、實施和改進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按照PDCA循環方法,圍繞危險源及其風險進行持續的控制。相對于傳統的安全管理,更注重系統管理和體系的作用,通過建立文件化的管理體系,使管理工作程序化、標準化;強調全員參與,即注重各層次、各部門、各崗位互相協作,共同進行安全管理;強調主動管理體制和持續改進,通過主動識別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制定控制方案和措施,進行培訓,實施控制措施,對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和改進執行,不斷總結持續改進。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法的著眼點是預先對危險進行識別、分析和控制,變“事后處理”為“事先控制”,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不同于傳統的企業上級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的安全檢查和事故的事后處理,而是一個事前的、動態循環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系統化的管理過程;是以持續改進的思想指導企業系統地實現其既定的管理目標。因此,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現代科學化安全管理取代傳統管理已是勢在必行,現代社會要求必須從傳統安全管理向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轉變。
3當前建立和貫徹執行管理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很多施工企業都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但部分企業領導沒有高度重視,僅把取得認證證書作為投標加分的籌碼,沒有對傳統的安全管理進行整合,造成認證一套資料,工作一套資料,“兩張皮”現象嚴重。
(2)對現場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和安全環境狀況的改善關注不夠,在企業層面,通常是在審核時才給予關注,而沒有從體系的層面或角度對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標準的建立和完善進行“事先”管理。
(3)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沒有列為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年度工作重點。企業進行了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但僅作為資料保存,沒有發揮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基礎性作用,沒有進行動態管理,沒有對進入施工場所的所有人員進行交底、培訓。
(4)不重視職業健康工作。部分企業領導為了節約成本,在引進勞務工時,沒有嚴格按照職業健康的要求對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崗中、離崗后體檢,沒有對職業病的預防引起重視。
4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工作的幾點建議:
4.1在建立、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要注意整合原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原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是企業的實踐經驗總結,有很多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不斷完善的基礎,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一部分。施工企業要注意分析標準要求,哪些內容和哪些原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滿足要求,哪些是需要新增的內容,要把原來的安全制度跟現在的安全管理體系進行整合,充分發揮體系的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2高度重視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⑴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是建筑施工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礎,是落實“預防為主”的關鍵因素。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的總體管理思路應當是公司一級通過初始評審建立自己公司體系范圍內的危險因素和重大危險因素清單。體系范圍應包括產品范圍,組織范圍場所,管理權限等,公司都有哪些產品,如“橋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工程”等,每一項產品都有自己的危險因素。公司所建立的清單應定期評審,特別在組織機構產品范圍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評價、修訂。項目部由安質環保部、機電部、物資部、綜合部組成風險辨識小組,依據清單結合自己的工程實際建立自己的危險因素清單,并根據現場變化及時調整,不能照搬照抄。辨識出的高中度風險應予以公布,并及時交底到作業人員。
⑵工程建設施工周期長,現場變化大。施工企業應特別注意施工現場的變化,應做到在現場變化之前識別危險源。部分項目部雖然是按工程的分項、分部施工過程識別了危險源,但未考慮現場的變化,如結構施工中作業面的變化和工序的交叉作業,高橋墩等。有的雖然識別了,但對進入施工的勞務分包隊伍沒有進行交底,僅作為資料保存。
4.3 建筑施工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指標的制定,要結合企業的責任目標,制定具體的管理目標。
杜絕死亡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杜絕職業病發生等之類的安全目標是企業的安全責任目標,也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目標。根據這一目標,企業的不同層次要有相應的責任目標,層層簽定安全生產責任狀,做到獎懲分明,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為了理解、落實、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把責任目標和管理目標加以區分,企業的責任目標應當繼續保留并增加管理的目標、指標,用管理目標、指標來保證責任目標和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實現,責任目標也應當分解,責任目標的分解,各層的死亡率和重大事故均為零,才能保證企業責任目標實現。管理目標則可以通過措施實現率的指標來保證,例如
杜絕死亡和重傷事故的發生,還應有其它的管理目標,如無觸電事故,無機械傷害事故,無坍塌事故等,都可以制定具體的措施指標。
4.4 管理方案的制定應遵循先消除危險源,其次降低危險源,最后采用個人防護的原則。
有些單位在制定管理方案時,缺乏全面考慮,往往就事論事,采取措施,未遵循上述原則。要想把管理方案編制好,應從方案制定、安全防護材料、設施和設備等多方面考慮。首先應在方案上考慮消除危險源,例如在施工準備階段的平面布置時要考慮危險品、易爆品、遠離易燃物和火源;在施工中減少物料的二次搬運;減少施工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下,如高空作業、坑槽孔洞內施工、減少交叉作業,減少同一作業面上下同時施工。其次通過安全措施降低職業安全健康風險:⑴完善安全制度,制定現場的特殊規定,如禁止在無防護的作業區下方通行;⑵改進安全防護設施,例如使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工具化;增大安全防護保險系數,如卸料平臺的搭設,有的地方安全管理部門已明令禁止使用鋼管搭設,必須使用型鋼來保證架子強度和穩定性;⑶改進設備的安全可靠性,使用功率大的、穩定性好的防護設施。可靠的塔吊、龍門架、卷揚機等。先進設備可以大大降低職業安全健康風險,但企業限于財力,不可能全都使用,可以逐步的配置。最后是采用個人防護用具,個人防護用品的配戴率和正確使用率應是管理目標、指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個人防護用品應規定采購的要求及配置的范圍及監督檢查的要求。
4.5 進一步完善主動績效測量和被動績效測量的制度和機制。
按照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規范的要求,施工企業各層次要開展主動績效測量,被動的績效測量,其測量內容分述如下:
主動績效測量:⑴對遵守法規和有關合同、協議監測;⑵對目標,指標完成情況監測;⑶運行控制中的關鍵特性包括作業制度、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定期檢查和人員的定期體檢 。
被動績效測量:⑴對工傷、疾病與事件的監督;⑵其它損失如財產損失的監測;⑶其它不良績效和體系運行失效;⑷員工康復及恢復計劃。
目前,企業能夠完全按上面要求做到的還不多,有的輕傷也沒有統計,未遂事故、事件也無記載,對是否遵守了法規,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指標,缺少具體的統計數字,沒有完全按標準要求做。我們應當按標準要求建立定期績效測量的臺帳,既要記錄好的,也要記錄不好的,以利于我們分析原因、吸取教訓,進一步識別危險源。
例如有一個項目以往事故中有一起因防護用品上的安全繩斷了造成了人員墜落受傷,這個事故的記錄就給我們一個啟示,要識別防護用品上的危險因素,對長期存放的防護用品,要定期檢查可靠性,對失效的要淘汰,對其它設施如對搭架子用的鋼管、機件,也必須建立定期的監測制度。
4.6 建筑施工企業要高度重視職業健康管理,加大安全專項投入。
有些施工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沒有按照要求計提安全費用,沒有制定職業健康體檢工作計劃,對從事具有職業危害行業的員工未進行上崗前、崗中、離崗后的健康體檢,未做好員工的前期預防、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職業病診斷與職業病人保障等各項工作。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患職業病的員工,沒有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建筑施工企業施工作業范圍內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四大類27種,即粉塵類、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化學物質類、物理性因素類,影響最大的是粉塵類。對于這些職業病危害因素,應遵循預防、控制、防護、監測與應急的原則進行控制,如采取新工藝、新設備,生產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減少勞動者與有害因素接觸的機會;制訂和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有害物質進入體內;對接觸生產性有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就業前體格檢查和定期體格檢查,及早發現禁忌及職業病患者,及早進行處理;定期監測作業環境中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組織重要崗位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知識培訓,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對于體檢中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的,應按體檢機構的要求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診斷或醫學觀察。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
4.7建筑施工企業要高度重視對勞務分承包方和操作人員的控制,通過強化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和能力。
隨著工程建設施工企業不斷深化改革,運行機制的變化,管理層和勞務層兩層分離,企業長期固定工越來越少,多數企業大量使用臨時工和農民工。而這些工人往往素質不高、文化較低、自我保護意識差,因此對這些工人的管理是工程建設企業的體系運行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有統計資料表明工程建設企業發生傷亡事故的80%以上是這些工人,對這些工人的管理,是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一個風險。管理得好能夠保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目標的實現。管理不好有可能造成大的事故、事件發生。因此,我們一定要實行架子隊管理模式,強化培訓。在上崗前,由專職安全員組織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這些人員提高風險意識。生產中,實行工序安全質量卡控,并把控制程序的要求告訴他們,向他們交底,對他們的不安全行為監督、檢查、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
4.8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責任,及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
項目領導和班子成員要輪流到現場值班,要經常性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并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檢查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完善應急預案管理,應急預案要與當地政府應急預案保持銜接,并定期進行演練。項目部出了事故后,要立即在公司范圍內進行通報,并且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原因分析到位,制定切實有效的糾正、預防措施,舉一反三,防患于未然。
4.9作好施工現場安全標識標牌和安全防護,必須對進入了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實施管理控制。對無關人員,要堅決制止進行施工現場。
【關鍵詞】馬蹄內翻足; 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康復護理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一種小兒骨科最常見的嚴重影響患兒足部形態和功能的畸形。臨床主要表現為:前足內收、跟骨內翻、踝關節馬蹄位及脛骨內旋。其發病率約為1%,男孩為女孩的2倍,單側稍多于雙側[1]。由于致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其治療效果也不十分理想,目前在治療方法上存有爭議[2]。我科于2005年-2008年采用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術配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小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26例38足,并對療效進行了隨訪分析,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資料為本科2005年-2008年治療并獲隨訪的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患者26例38足,男性16例24足,女性10例14足。年齡最大7歲,最小1歲3個月,平均3.7歲。隨訪時間最短1.6年,最長5年,平均3.2年。
1.2手術方式簡介:首先對跟腱進行“Z”型延長,在保持一定的張力下縫合跟腱,再外移脛前肌腱,使兩者張力都不能太大,以此,在保持肌力平衡的情況下,又保證了踝關節的活動,使足踝背屈、適度外翻后,用石膏固定4周。
2護理
2.1術前康復護理
2.1.1心理護理:本組患兒均為福利院的孤殘兒童,分散在福利院和寄養家庭生活。失去父母的關愛,使他們幼小、脆弱的心靈受到嚴重打擊,表現為恐懼、焦慮、自卑、消極。為此,我們設立專門的康復訓練室,營造一個和諧、愉快、寬松的環境,墻上貼著兒童漫畫,在治療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康復護士運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和鼓勵贊揚的話語,使患兒感到溫暖和自信。在訓練前護士根據個體差異先和患兒交朋友,讓他們對護士產生友誼和信任,使患兒在情緒完全放松的狀態下配合完成整個康復訓練過程并使康復效果達到最佳。同時我們向陪護人員講解該手術的重要性、治療過程和預后情況,使其對本病的治療過程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配合我們對患兒進行治療和護理。
2.1.2術前準備:(1)作好各項常規輔助檢查 如心電圖、胸透、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發現異常,及時糾正,待各項指標正常后方可考慮手術治療。(2)防止感冒 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囑咐陪護人員看護好患兒,尤其在為患兒沐浴更衣時避免著涼,不要感冒、發燒,以免延誤手術。(3)皮膚護理 因患兒學會走路后,就用足外緣走路并可發展為足背著地,負重部位皮膚角化增厚,形成滑囊,不易洗凈,故術前三天每日用溫水泡洗患兒足部,每天三次,每次30分鐘,泡洗時注意保持足部皮膚完好無破損,以防術后發生感染。(4)術前一天作好皮試,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因該手術為全麻,故術前12h患兒禁食、禁水,以防術中發生嘔吐、誤吸致窒息,術日晨留置尿管。
2.1.3手法按摩:手法按摩對手術后矯正畸形有很直接的意義,其治療作用是通過牽拉刺激使異常攣縮的軟組織細胞生長,使肌肉、肌腱延長,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3]。手法按摩自患兒入院即開始進行,每天三次。其方法是;用左手掌指握住患肢,用右手拇指指腹在跟腱、跨腱膜內側副韌帶處按摩10分(鐘,使縮短的軟組織舒展松解,再以左手拇指中指輕輕保護固定住小腿,右手拇指按壓向背外突出的距骨頭,其余四指托住腳底使其外展、外翻、背伸。
2.2術后康復護理
2.2.1患兒回病房后按全麻術后常規護理,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持續心電監護,監測血壓、呼吸、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給予氧氣吸入,并作好護理記錄。實施專人守護,床邊加護攔,防止患兒麻醉恢復前躁動墜床。保持靜脈輸液通暢,妥善固定導尿管等引流裝置。下肢墊枕抬高患肢20度,以減輕傷口腫脹或滲血,促進靜脈回流。
2.2.2石膏固定期護理 術后患肢采用管型石膏固定,足趾暴露在外,便于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和進行早期康復訓練。第一天開始指導陪護人員教小兒鍛煉股四頭肌,做肌肉的收縮、舒張運動,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防止肌肉萎縮。同時牽拉按摩足趾,做足趾的伸屈鍛煉,促進足部血液循環,每天4次,每次5-10分鐘。隨著患兒耐受力的增強,訓練的次數和時間可適當增加和延長。
2.2.3石膏拆除后護理 4周后拆除石膏,小兒平臥,呈屈髖屈膝,、外展外旋位,康復護士指導陪護人員雙手拇指放在足底,余雙手四指握住足背及踝部,兩手拇指在第一跖骨頭向兩側、向前滑動,并適度牽拉足趾,同時部分力量用于外翻和背伸,逐漸加大力量使踝關節背伸和外翻;接著按摩跟腱,拇指和食指放在跟腱兩側,從上至下沿跟腱滑動至足跟,同時背伸外翻踝關節;最后按摩足趾,一只手活動踝關節,另一只手握住足趾,牽拉同時背伸運動,逐個進行,動作要輕柔,勿弄破皮膚,開始時每天兩次,每次持續15-20分鐘,以后根據患兒情況逐步增加訓練的次數和時間,以患兒能忍受疼痛為準。 轉貼于
2.2.4步態訓練 步態的訓練也是康復治療的重點,由于6個月后,小兒逐漸形成自己的步態,習慣了原來畸形的行走方式,手術只能解決外型的畸形,但并沒有從根本上糾正步態,所以要根據小兒的恢復情況制定步態訓練。拆除石膏后當天即可進行步態訓練,步態訓練時間安排在按摩訓練之后進行,此時,經過按摩后的足部肌肉已得到放松,較容易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祻椭委煏r間根據康復情況決定,一般為6月到1年。堅持按計劃和要求進行康復訓練,否則達不到手術治療的目的。
3結果
隨訪結果參照Garceau的標準評價。優:足外形正常,無跟骨內翻及前足內收畸形,足能踏平,步態正常;良:畸形基本糾正,踝關節活動好,足能踏平,步態尚好,遺有輕度內翻、非固定性前足內收畸形;中:較術前有進步,步態尚可,遺有中度足跟內翻及跖屈畸形;差:仍有馬蹄內翻畸形,跛行明顯。本組優23例(31足),占81.5%;良3例(4足)占10.5%;優良率為92%,效果滿意,未發生護理并發癥。
4討論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患兒人數已經繼腦癱、唇腭裂和先心病之后,占第四位。由于其患病率高,又嚴重影響患兒的站立、行走等功能,且進一步限制了患兒的社交活動空間,縮小了其學習認知的范疇,所以早期的康復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早期(< 6個月)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主要通過手法矯正、 石膏固定、佩戴足外展矯形支柱矯正,或行跟腱滑動延長術等方法治療可獲得較好的優良率(4,5)。6個月后患兒足部畸形將逐漸加重,可由松軟型轉為僵硬型,此時非手術治療的效果不是很滿意,需要手術治療。本組病例主要來自本地兒童福利院,都超過了非手術治療的關鍵時期,所以采用了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手術。手術治療可以糾正畸形,為后期功能恢復提供基礎,但小兒配合意識差,如果不鍛煉就可能導致肌腱粘連,達不到手術的目的[2],所以,我們根據患兒情況制定嚴密的康復護理計劃,術前即開始進行相關護理和功能鍛練,為手術順利進行創造條件,術后早期給予正確及時康復護理,確保了手術成功和患兒順利的康復。
參考文獻
[1]馬瑞雪,王偉,趙群,等.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早期康復治療的近期療效[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5,26(5):253-255
[2]周建林,劉世清,明江華 等.脛前肌外移跟腱松解術配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小兒先天性馬蹄足.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8,16(3):47-48
[3]何海紅,趙紅等. 53例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新疆醫學,2008,38:100-101
[關鍵詞]食品企業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S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0-0081-01
1.前言
食品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食品或相關服務的經濟組織。對于消費者來說,食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追求食品的美味和健康。中國人受傳統飲食習慣的影響,追求食品的色、香、味俱全,這些都對中國的食品企業提出了要求,也會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成本。食品企業要以追求利潤為主要經營目的。追求利潤與提供安全、美味和健康的食品之間如何統一呢?食品企業如何在不影響利潤的前提下追求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呢?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能從中給出答案。
2.食品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食品企業提供與食品商品和相關服務,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和其他企業一樣,食品企業以營利為目的,即企業的經濟效益。食品企業的營利來自與耗費與成果的對比,一般用生產經營總值減去生產成本來計算。食品企業的經濟效益對食品企業的發展的生命線。沒有經濟效益,企業就不會生存下去,更談不上企業的發展。
企業的社會效益指企業對社會、環境、居民等帶來的綜合效益,是對就業、增加經濟財政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環境等社會福利方面所作出貢獻的總稱。企業的社會效益好壞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實現。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市場規則的制定和市場秩序也越來越完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日益提高。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食品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狠抓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兩者并不矛盾,而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相互影響,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食品企業的社會效益甚至對食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決定作用,所以食品企業要重視社會效益,改變傳統企業經營只注重經濟效益的情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3.食品企業的企業管理
3.1 食品企業的企業管理的特殊性
食品企業作為企業類型的一種,企業管理特點具備一般企業管理的共性,同時具備自身的特殊性,具有特別的要求。食品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首先考慮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企業的生命線,食品企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對食品企業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打擊。隨著世界經濟聯系的越來越緊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愈來愈頻繁,更多的世界美食更多呈現在普通消費者的餐桌上,消費者們的飲食結構因此越來越多元,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的飲食文化,更樂意接受健康、美味的不同民族飲食文化,這些趨勢對食品企業的管理提出要求:食品企業要善于與不同國家或者地區的食品企業交流,在抓好質量安全和立足于本民族飲食特色的基礎上,從消費者健康和營養的全面角度考慮,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飲食文化。
3.2 食品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與食品企業的管理
如前文所述,食品企業追求經濟和社會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食品企業的管理對食品企業追求經濟和社會效益有著重要的影響,科學的企業管理能幫助食品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食品企業追求的目標,科學的企業管理是食品企業必須運用的重要途徑之一。
4.食品企業科學管理的實現途徑
4.1 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食品企業科學管理的重要環節。即使在人工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人都是最核心的勞動要素,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成為食品企業科學管理的重要環節。食品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首先要抓好員工的選聘。因為食品企業事關人身安全,提供食品原材料的食品企業在選聘員工時要考察員工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提供食品加工和服務的食品企業在選聘員工時要考察員工的職業道德,關注身體健康狀況,尤其是一些傳染病的檢查。食品企業如果發現員工感染某些傳染病,也不必恐慌,以提供條件幫助治療為主,對員工加以正確引導,并做好各種補救措施。
4.2 特殊環節的嚴格管控
食品企業的特殊性要求對食品生產、經營和加工環節進行嚴格管控。至關重要的是食品安全檢測環節,食品企業要嚴格遵守市場準入制度,對不允許進入市場的商品、對不規范的食品服務進行嚴格管控,不給食品安全事故留有余地。對提供食品加工和食品服務的企業來說,要嚴格把關食品供應環節,從源頭切斷不安全隱患,并且做好相關服務工作,例如餐飲企業要做好餐具的消毒工作和就餐場所的消毒工作;食品銷售企業要嚴格把關食品的有效期,切斷污染源。
4.3 技術環節的嚴格管控
技術管理是食品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食品企業的技術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食品企業的技術管理要求食品企業的技術創新。食品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樣的舉措很好地吸引了消費群體。在現代人們日益關注企業服務的前提下,食品要企業要能夠認識到服務創新也是技術創新的一種,做好服務創新就是加強技術管理。
5.結論
總之,食品企業作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食品或相關服務,一方面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食品企業需要追求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食品企業需要加強科學的管理。食品企業的科學管理涉及多個方面多個內容,除了人力資源管理、特殊環節的嚴格控制和技術管理之外,可以做的還有很多。本文從這些方面進行了探究,也為食品企業的科學管理提供了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專著:[1]吳瓊.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規制研究[M].蘇州大學:蘇州大學,2010.
[2] 施蕾.食品安全監管行政執法體制研究[M].華東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2010.
[3] 張晨博.論食品安全政府監管的完善[D].華中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2009.
[4] 王曉麗.我國食品工業食品安全規制模式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山東經濟學院,2010.
報紙文章
關鍵詞:路政管理;干線公路;成本效益
在當前公路行業發展進程中,路政管理質量的高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決定著路政事業成本管理和經濟效益的好壞。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提質加速增效,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的越來越健全完善,在推動了公路路政事業健康協調發展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增加了該行業的管理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經濟效益。因此,如何科學高效地確保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持續地改進公路路政管理的經濟效益,便成為了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紛紛研究探討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試以山東省干線公路管理為實例,就其管理成本和經濟效益談些粗淺的認識。
一、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概述
(一)公路管理的基本概念。公路通常涵蓋了自然和社會兩方面的管理因素,而其社會因素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公路的基礎作用以及公益服務特征,尤其是承載了重要的經濟效益問題。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公路管理一般反映了國家和各級政府在宏觀管理和科學調控手段的作用下,施加給公路的管理職能是公路路政管理機構監督管理能力的具體體現,其主要目標是為了推進公路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并能夠提供給各級政府及社會公眾以最佳的經濟效益。
(二)干線公路路政管理的主要內容。干線管理在管理內容上,通常點多、面廣、線長,非常復雜和具有較高的難度,既有公路的現場施工、后期養護,又有穩定使用、稅費收取、行車服務和路政管理等內容,而且一般還涉及到與相關行業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問題,因而在干線公路的管理上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因此在對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的測算、考核上,往往需要確保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以全面促進公路路政管理能力的穩步提升,促進公路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干線公路路政管理的主要方法以及管理成本的科學計量分析
(一)干線公路路政管理的主要方法。一是要規范干線公路路政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能,讓其知曉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防止出現路政管理機構過于追求權力的最大化,而重點在服務上下功夫,確保路政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二是要推行電子政務模式,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干線公路路政管理,以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應對突發事件,降低管理成本,改進路政管理效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科學分析的重要性。隨著經濟社會和公路事業發展的客觀形勢,傳統的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機制已難以順應發展的需要,而且一些管理機構為了片面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往往不計管理成本的虛高,給路政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科學地分析研究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對于提升經濟效益,促進公路行業的健康快速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干線公路路政成本科學管理對經濟效益的作用。成本管理在干線公路路政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復雜特點,并且對公路行業的經濟效益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對各種現場作業過程的巡視,對路政管理成本的分析測算有很大幫助。本文結合山東省干線公路的實例,對公路路政管理成本的計算進行分析,以正確檢驗在經濟效益方面所施加的積極作用。1、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計算方法。目前在計算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的時候,比較常見的是對費用支出數據進行計算。在進行測算的時候,往往要依托干線公路路政日常管理的基本情況,而路政管理現場作業的主要情況又依據工作數量進行測算,在行使管理職能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與其它支出的和就是管理成本最終的數值,應用模型進行表示,即
該公式中,C指的是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ci指的是現場作業的成本,fi 指的是作業的數量,xj指的是其它支出。2、管理成本計算中涉及的相關數據情況。由于在分析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的時候需要對相關的數據進行計算,所以在獲取數據資料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方便而且具有真實性,通常包括三種方法:一是從路政管理機構的年度統計報表或者文件資料中獲??;二是通過發放調查表分析獲??;三是通過調取調研材料獲取。
(四)干線公路路政管理成本及經濟效益分析實例。干線公路路政管理通常包括了路政監管、行政許可、車輛治理、現場巡視、案件處理、環境等環節。筆者以山東省干線公路路政管理為實例,研究案件處理、路政監管等情況產生的管理成本和經濟效益。本文以2015年山東省3個區域的干線公路路政管理中人員消耗數據進行分析。其基礎數據為:山東省北部每天人員消耗為285元,山東省中部每天人員消耗為308元,山東省南部每天人員消耗為335元,平均消耗為309元。該省在對公路路政管理中出現的違法案件進行處理的時候,執行的是一般程序,所以在測算管理成本的時候,為了保證路政管理人員正確履行職責,以及及時排除公路管理中的阻礙,路政監管機構往往需要做很多的工作,管理成本自然會增加。
三、結束語
公路路政管理是干線公路有效暢通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公路事業健康協調發展的必要舉措。本文以山東省干線公路路政管理為實例,對其在現場案件處理和路政監管中涉及的管理成本及經濟效益情況進行了分析,由以上數據可見,其經濟效益的高低同管理成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科學地控制管理成本,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公路路政管理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摘 要 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例關系成為企業的經濟效益,實際上就是通過衡量企業在經濟生產活動中投入與產出關系來反映一個企業的盈利情況。因此,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是企業得以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的基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是每個企業不變的目標。本文將對目前我國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大中型企業 經濟效益 方法和途徑
盈利能力是目前經常用來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盈利評價指標可以分為資產利潤率、銷售利潤率以及成本利潤率等幾種,其中資產利潤率反映的是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它可以用來綜合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經濟效益也可以通過企業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值來反映,其中生產總值指的是企業的勞動成果,即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生產出來的使用價值的總量,生產成本則是指企業在進行各種生產活動中消耗的勞動以及各種資源。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需要對多種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討。
一、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
1、企業管理不夠規范,管理人員思想陳舊,對企業的管理不夠細致全面。近幾年隨著國外先進管理理念對我國企業的影響,不少企業的管理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但在調查中發現,企業管理中仍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和問題,其中企業管理規范程度不夠尤為明顯。在不少企業中很多領導對企業的管理僅限于聽匯報,作報告,企業的管理方法也是僅停留在不切實務的修訂制度、翻查報表以及計算獎金這些工作上。這些傳統的企業管理方法往往不能準確的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致使企業的發展定位不夠明確,企業內部的各個環節之間發生推諉扯皮現象,甚至發生脫節等。
2、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缺乏長久的規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工作人員,因此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大中型企業中的部分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還不夠重視,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對職工培訓方面舍不得花錢,而只看重可以短期收益的建設項目,這樣造成了企業中職工素質高低不齊,缺乏高素質的人才,員工素質得不到提高。另外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中分配制度落后,不能很好的刺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很多企業在分配制度上存在著干多與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不公平的分配缺陷。企業要調動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必須對傳統的分配制度進行完善,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3、企業的文化與企業的發展脫軌。企業的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穩定的價值觀念以及特有的經營風格和經營理念,包括企業的經營哲學、發展戰略、道德規范等。企業文化可以看做是企業發展的軟環境,它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先進的管理理念要在企業的管理和發展中順利貫徹并取得有效的成績,必須首先與員工形成強烈的共鳴,只有與員工形成共鳴,企業的文化才可以從根本上對員工的工作產生正確的向導、約束作用,才可以有效的凝聚人心,激勵員工。
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與途徑
1、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企業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健康運行與否,針對我國企業在管理上存在的落后、脫節問題,可以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努力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企業更加強勁有力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努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一,要對企業管理中的財務管理方法進行改進,對企業的資金周轉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并做好財務審計工作,為企業的良好健康運行提供保障;第二,要加強企業的質量管理,產品的質量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在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質量已經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必須強化自身的質量管理水平;第三,增加職工培訓的投入,提高企業的人力管理水平,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好人才的儲備工作,同時激勵員工努力學習技術,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并對企業的分配制度進行積極的完善,使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有效刺激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效益;第四,提高生產效率,積極引進先進高效的生產工藝,并對企業的生產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提高企業的生產工藝和流程管理。
2、努力構建優秀的、可以與員工形成共鳴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應該對企業的文化進行優化,通過優秀的企業文化感染員工,并與員工的內心產生共鳴,使員工可以真心融入到企業的文化中。企業可以通過多方面的途徑來進行企業文化的宣傳只有這樣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才可以切實落實到企業的發展中,才可以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積極的作用。
3、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內部控制包括很多種,例如預算控制、資產保護控制、風險控制等。風險控制是指維持企業適當的負債水平,并努力提高自有資金的盈利能力。資產保護控制主要包括兩種控制方式,即盤點控制和接近控制,實際上資產保護控制指的是企業實物采購、銷售、保管等環節的控制。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敗,因此實行科學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對提高企業道德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三、結語
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因此企業的所有管理活動都應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核心目標。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在這種環境下,我國大中型企業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企業管理水平,實現科學經營,做好長遠的發展規劃,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莉.企業經濟效益與財務管理的關系.時代金融(下旬).2011(12).
[2]紀新華.運用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探索.中國商貿.2012(8).
[關鍵詞]安全投入 經濟效益 以人為本 經濟學 管理手段
經濟增長永遠是人類重要的奮斗目標和理想,而實現安全生產是人類最大的、也是永恒的主題。在當今追求人權平等的世界,人人渴望安全,人類呼喚安全,世界需要安全,國家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之高,對安全的討論之多,對安全的投入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特別是各種煤礦企業中。那么安全與經濟效益到底是一種什么的關系,又怎么樣處理這種關系呢?筆者結合多年來在煤炭企業的工作實踐,談一些對煤礦安全投入與效益的想法,以期拋磚引玉。
企業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辨證統一。而作為煤礦企業,由于煤炭行業開采的特殊環境對人的自由度的限制,較之其他行業大的多。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自然災害時時刻刻威脅著員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煤炭行業的職工相對較低的文化素質,簡單的勞動技能和閉塞的社會視野,又制約著安全生產開采科學開采,所以說,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就更為重要。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組織,但也不能忽視安全而單純去追求經濟效益。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矛盾始終存在:漠視安全,企業很難維持正常運轉,事故發生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處理,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合理的安全投入,能減少和防止事故的發生,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從而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安全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的理想狀態是“雙贏”。而如何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是煤礦企業面臨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第一、要從“以人為本”高度認識安全投入
煤礦企業要做好安全生產。首先在思想認識上強化意識,應當時時刻刻把我們的生命,企業的效益和社會的責任聯系在一起。當然,作為一個企業只講安全,不追求經濟效益是不切合實際的,應該說,安全是實現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安全是不能用經濟效益來彌補的,它是我們對自己、對他人的責任,在現代化的生產建設中,它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保障地位。只有大家都充分意識到安全生產對人、對企業、對社會的極端重要性,才能通過社會全員的主動、積極參與而減少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少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負面經濟效益。
在煤礦企業,只有有了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圍,正確的安全文化理念,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才可以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從而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其關鍵是通過宣傳教育轉變員工的安全價值觀,保證生產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各個方面,所有活動,一切生產過程中營造出一個強大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全體員工在這個文化氛圍中,其行為被潛移默化地規范在崇尚安全價值取向和安全行為準則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定式和正確的安全理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行為取向和文明的生產秩序的現代化員工隊伍。
第二,要從經濟學角度看待安全投入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增加安全投入就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減少了收入和利潤。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安全投入應算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對安全投入所產生的效益可能不直接反映在產品數量的增加和質量改進上,而是體現在生產的全過程,保證生產的正常和連續的進行,這種投入的直接結果是,企業不發生或減少發生事故和職業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這個結果是企業持續生產,保證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條件,安全與效益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從經濟的角度看,如果安全生產做好了,我們的企業效益就有保證,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秩序才能有保證, 從而可以發揮極大的社會效益。如果安全生產工作做不好,不但會危及個人的生命安全,而且會給企業造成狠大的經濟損失和浪費,并危及企業的正常生產,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和政治影響。比如,阜新孫家灣礦難,承德暖兒河事故,陜西陳家山礦難等等,都充分證明這一點。我礦近年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完善了防塵系統、灌漿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購置了便攜式瓦斯斷電儀、自救器,完善了安全設施,加大了安全培訓力度,壯大安全監察隊伍。因此,杜絕了傷亡事故的發生。使全礦的各項工作能夠在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中連續運轉。所以,安全投入并不是單純的支出,只是安全效益的間接性、滯后性、長效性和實效性。這就是安全投入的特殊性。
第三、要以管理手段提高安全投入的綜合效益
[關鍵詞]安全投入 經濟效益 以人為本 經濟學 管理手段
經濟增長永遠是人類重要的奮斗目標和理想,而實現安全生產是人類最大的、也是永恒的主題。在當今追求人權平等的世界,人人渴望安全,人類呼喚安全,世界需要安全,國家對安全的重視程度之高,對安全的討論之多,對安全的投入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特別是各種煤礦企業中。那么安全與經濟效益到底是一種什么的關系,又怎么樣處理這種關系呢?筆者結合多年來在煤炭企業的工作實踐,談一些對煤礦安全投入與效益的想法,以期拋磚引玉。
企業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辨證統一。而作為煤礦企業,由于煤炭行業開采的特殊環境對人的自由度的限制,較之其他行業大的多。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自然災害時時刻刻威脅著員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煤炭行業的職工相對較低的文化素質,簡單的勞動技能和閉塞的社會視野,又制約著安全生產開采科學開采,所以說,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就更為重要。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組織,但也不能忽視安全而單純去追求經濟效益。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矛盾始終存在:漠視安全,企業很難維持正常運轉,事故發生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處理,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合理的安全投入,能減少和防止事故的發生,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從而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安全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的理想狀態是“雙贏”。而如何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是煤礦企業面臨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第一、要從“以人為本”高度認識安全投入
煤礦企業要做好安全生產。首先在思想認識上強化意識,應當時時刻刻把我們的生命,企業的效益和社會的責任聯系在一起。當然,作為一個企業只講安全,不追求經濟效益是不切合實際的,應該說,安全是實現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安全是不能用經濟效益來彌補的,它是我們對自己、對他人的責任,在現代化的生產建設中,它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保障地位。只有大家都充分意識到安全生產對人、對企業、對社會的極端重要性,才能通過社會全員的主動、積極參與而減少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少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負面經濟效益。
在煤礦企業,只有有了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圍,正確的安全文化理念,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才可以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從而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其關鍵是通過宣傳教育轉變員工的安全價值觀,保證生產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各個方面,所有活動,一切生產過程中營造出一個強大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全體員工在這個文化氛圍中,其行為被潛移默化地規范在崇尚安全價值取向和安全行為準則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定式和正確的安全理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行為取向和文明的生產秩序的現代化員工隊伍。
第二,要從經濟學角度看待安全投入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增加安全投入就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減少了收入和利潤。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安全投入應算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對安全投入所產生的效益可能不直接反映在產品數量的增加和質量改進上,而是體現在生產的全過程,保證生產的正常和連續的進行,這種投入的直接結果是,企業不發生或減少發生事故和職業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這個結果是企業持續生產,保證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條件,安全與效益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從經濟的角度看,如果安全生產做好了,我們的企業效益就有保證,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秩序才能有保證, 從而可以發揮極大的社會效益。如果安全生產工作做不好,不但會危及個人的生命安全,而且會給企業造成狠大的經濟損失和浪費,并危及企業的正常生產,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和政治影響。比如,阜新孫家灣礦難,承德暖兒河事故,陜西陳家山礦難等等,都充分證明這一點。我礦近年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完善了防塵系統、灌漿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購置了便攜式瓦斯斷電儀、自救器,完善了安全設施,加大了安全培訓力度,壯大安全監察隊伍。因此,杜絕了傷亡事故的發生。使全礦的各項工作能夠在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中連續運轉。所以,安全投入并不是單純的支出,只是安全效益的間接性、滯后性、長效性和實效性。這就是安全投入的特殊性。
第三、要以管理手段提高安全投入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