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27:05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新形勢 農村 男生 青春期教育 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120100
新時期下的農村初中男生,由于缺少系統的青春期教育,很多出現了心理問題,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給家庭和社會都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因此,對農村初中男生進行系統的青春期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學校是教育主陣地,教師需要端正認識,科學選擇教育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為切實落實相關教育措施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走出認識誤區,認識到農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緊迫性
初中男生進入青春期,有了性的萌動,這都是極為正常的事情。學校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即使沒有相關課程設置,生物教師、班主任和校醫也應該有教育的責任。農村家庭中,很多學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于是他們成為留守兒童。這種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男生,由于沒有父母管束,在沖動心理作用下,很可能會通過不正常渠道探知性體驗。這當然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需要加強教育,從正面進行施教,給學生以關心,培養其健康心理,這樣才能有效保護他們。
二、選擇適當內容,提高農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針對性
農村初中學校教育教學條件有限,青春期教育并沒有專業教師,一般由生物教師和校醫承擔這項任務,班主任也會參與其中。為了提高農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針對性,教師要注意篩選相關內容。根據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首先是青春期性生理教育內容。教師要讓學生懂得生理發育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正確對待遺精等現象。其次是性心理教育內容。要讓學生掌握性心理的特點,消除因生理成熟而產生的心理困惑,懂得關于人的社會化,培養健康心理。再次是性道德教育內容。要讓學生明白人的行為與動物行為的區別,要讓學生了解青春期性道德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另外,還要適當講解異往的注意事項,還有法律層面的知識。只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青春期教育,才能讓學生建立道德觀念。
三、促使家校聯合,實現農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多元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在農村,家長大多對孩子青春期教育存在模糊認識,其教育方式也存在問題。還有相當數量的父母遠在外地打工,對孩子青春期教育幾近空白。因此,教師需要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要讓家長負起一定責任來。不管家長身處何地,都不能忽視孩子的青春期教育?,F在的孩子性覺醒較早,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傳授性知識,注意自身性別教育。家長還要信任孩子,不可對孩子橫加指責、挑剔,要學會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學校方面要與家長建立多種溝通渠道,要將學生青春期教育制度化、規范化。教師要與家長交換信息,針對學生特點展開個性化教育。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關心學生的心理變化,要注意消除可能存在的不良影響。學校還要建立心理輔導室,并配備專業教師對學生的異常心理進行必要干預?,F代信息技術早已進入課堂,學校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向學生傳播青春期教育信息,為學生排憂解難。
四、開展教育活動,體現農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實踐性
【關鍵詞】 生殖;知識;健康行為;衛生服務需求;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9-0781-03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Needs Among Middle School Boys in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WANG Yan-hua*, LIU Feng, LIU Tie-jun. * School Health Care Institute of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 Beijing(1000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levels of demand among middle school boys in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argeted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6 037 to study their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Results About 19.1% of boys cleaned penis regularly, and 59.1% turned up the prepuce, with boy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 junior(χ2=116.286,P
【Key words】 Reproduction;Knowledge;Health behavior;Health services needs and demand;Students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求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男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還相對薄弱。為了解西城區中學男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認知及需求情況,以便為開展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筆者于2007年9月對北京市西城區所屬中學初一和高一年級在校男生進行了生殖健康知識、行為及需求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整群抽取2007年北京市西城區初一和高一年級男生6 037人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6 037份,收回有效問卷5 961份,有效回收率為98.7%。其中初一年級男生2 885名,高一年級男生3 076名。
1.2 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生殖健康知識和行為、生殖健康知識的來源、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等內容。在學生體檢前,統一由專人講解問卷填寫方法,由學生自己填寫。為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真實性,采取不記姓名、現場答題、現場收卷的方法。
1.3 統計分析 資料整理和分析按照統一的編碼過錄調查表,用EpiData 3.02建立數據庫,SPSS 11.0軟件包進行邏輯糾錯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生殖健康知識和行為
2.1.1 外生殖器衛生保健行為 在接受調查的5 961名男生中,只有1 140人經常清洗外生殖器,占被調查人數的19.1%。有3 522人清洗外生殖器時把包皮上翻,占被調查對象的59.1%。其中高中男生的情況明顯好于初中男生(χ2=116.286,P
2.1.2 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認知情況 見表1。西城區男生對“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的認知率依次為包皮過長(62.1%)、包皮炎(32.2%)、包莖(31.9%)、隱睪(18.2%)、鞘膜積液(13.8%)、精索靜脈曲張(11.6%),認知率隨著學習階段的提高而升高,高中男生與初中男生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生殖健康知識來源 見表2。
西城區中學男生的生殖健康知識來源依次為學校(41.9%)、父母(32.6%)、同伴(23.9%)、廣播電視(22.7%)、網絡(21.2%)、書刊雜志(20.4%)、咨詢(6.0%)。除廣播電視途徑無差異外,高中與初中男生其余各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3 生殖健康知識需求 見表3。初中男生與高中男生對“衛生保健知識”的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高中男生對獲取“生長發育知識”及“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知識”的需求明顯高于初中男生(P
2.4 希望獲得生殖健康知識指導和服務的途徑 見表4。
被調查的男生在遇到生殖健康方面困惑時,希望獲得生殖健康知識指導和服務的途徑依次為醫生(53.1%)、家長(35.2%)、網絡(25.3%)、同學和朋友(24.5%)、教師(18.7%)、咨詢電話(15.0%)。對于初中男生排在前3位的是醫生、家長和教師,而高中男生更愿意求助于醫生、同學和朋友或網絡。與高中男生相比,選擇家長的初中男生明顯多于高中男生(P值均
3 討論
男青少年的生殖系統疾病較常見的有包皮過長、包莖、單側或雙側隱睪、男性發育、精索靜脈曲張、生殖器官感染等[1]。包皮過長、包莖易在包皮下積聚包皮垢或包皮結石。由于包皮與頭之間不能充分清洗,易發生細菌感染,引起包皮炎。據國內統計,癌病人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占86.8%~98.0%。包皮及頭皮膚長期受包皮垢刺激,并發感染及慢性炎癥,是致癌的重要因素[2]。男性青少年的一些疾病如位置異常、精索靜脈曲張、青春期腮腺炎后附睪炎、男性和尿道先天性疾病等,多數可以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及早得到有效處理,并防止成年后的生育能力受損[3]。包皮過長、包莖、包皮炎、隱睪等疾病是可以通過掌握相關知識由學生或家長早期發現的。養成清洗外生殖器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清洗頭的方法,是避免包皮炎等生殖器官感染的有效方法。調查顯示,只有19.1%的男生養成了經常清洗外生殖器的良好衛生習慣,40.9%的男生沒有掌握正確清洗外生殖器的方法。對“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的認知不全面,初中男生的認知率低于高中男生。所以從初中開始增加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知識,加強男生外生殖器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男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較強。目前,雖然我國中學普遍開設了與生殖健康相關的課程,但主要涉及生理衛生和青春期知識,內容也不夠細致,只能使學生對生殖健康有最基本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變化帶來心理困惑增加,他們了解自身變化的渴望也隨之增強,所以對男性生殖健康知識的需求也更廣泛深入。
從被調查男生對生殖健康知識的認知與需求之間存在的差距不難看出,學校的男性生殖健康教育還存在很大漏洞,加強中學男生生殖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建議:(1)初中階段除講授青春期知識外,還應本著淺顯易懂、實用的原則,增加青春期男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指導(如外生殖器清洗方法等);注意學生知識掌握與習慣養成教育的同步。增加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的內容,提高學生對常見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的認知程度。高中階段生殖健康知識的內容應在初中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深度和廣度。(2)從初中開始對男性青少年進行系統正規的生殖健康體檢,使一些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既可避免誘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潛在危險,又能減少男性成人生殖系統疾病的發生,及成年后因不育導致家庭不穩定的社會問題。
調查結果還顯示,在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方面,盡管初中男生與高中男生選擇排序上略有差別,但學校、父母、同伴、網絡的選擇率仍較高。在“希望通過何種途徑獲得指導和服務”選項時,家長、網絡、同學和朋友仍名列前茅。由此可見,雖然學校教育仍是中學男生學習生殖健康知識的主要場所,但家長、同伴、網絡等渠道的作用仍不可小視。隨著社會的逐漸開放,網絡、大眾媒體等文化傳媒的迅速發展,學生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所以在加強學校教育的同時,應開辟社會途徑共同參與。
家庭教育是對青少年進行生殖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處于青春發育早期的初中生對于家長的需求更明顯。然而,在我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大多數父母忽略了對男孩青春期發育的關注[4]。35.8%家長從未對孩子進行生殖健康教育[5];劉峰等[6]在對西城區324名患有生殖系統疾病的中學男生的家長進行生殖系統疾病認知情況詢問調查時發現,家長或監護人對疾病不了解的占83.33%,了解但認為不重要的占11.73%,認為重要但未治療的占4.30%??梢娫谇嗌倌晟辰】到逃屑议L很少起到作用,家長本身缺乏生殖健康知識,無法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要實現家庭教育途徑,只有充分利用家長學校或媒體等多渠道對家長進行男性生殖健康科普宣傳,提高家長對青春期男性生殖健康的認識,才能確實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調查還顯示,在“當你遇到生殖健康方面的困惑,希望通過何種途徑獲得指導和服務”選項時,高中男生選擇從同學和朋友中尋求幫助的占32.6%,明顯高于初中男生(P
調查還發現,有53.3%的男生首選醫生作為他們的求助對象。說明在青少年男性生殖健康指導和服務方面,醫療機構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婦幼保健機構為女性青少年提供保健服務時,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務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如何利用醫療健康機構為男性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保健指導和醫療服務,尚有待進一步探討。
4 參考文獻
[1] 季成葉,主編.兒童少年衛生學.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64.
[2] 吳階平,裘法祖,主編.黃家駟外科學.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 697.
[3] 孫紅霞.我國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狀況.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12):724-725.
[4] 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青春健康”項目組.PLA調查: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現狀.當代青年研究,2002(1):22.
[5] 陳晶琦,李保光.某中學學生家長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狀況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0,21(6):467-468.
[6] 劉峰,王彥華.北京市西城區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狀況及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7,28(8):752.
[7] 黃盈盈.他山之石:外國“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綜述.當代青年研究,2002(1):36.
[關鍵詞] 流動人口子弟學校; 中學生; 青春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19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1-372-02
寧波是東部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發達,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前來打工,流動人口子弟學校也應運而生。本研究以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生為對象,進行青春期性健康知識、性觀念、異往等方面認知現狀的抽樣調查,旨在為學校及有關決策部門在流動人口子弟學校開展青春健康教育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式對寧波市兩所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一第二學期學生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剔除無效答卷,得到有效答卷281份,有效回收率為93.67%。281人中男生160名(56.9%),女生121名(43.1%)。
1.2 調查工具和方法 在參考《山西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問題的調查研究》[1]、《大學生性心理的調查與分析》[2]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問卷的初步編制》[3]基礎上,調查人員自編了一套包括學生基本情況、青春期性健康知識、性觀念、異往、自我接納等方面的46道題的問卷。問卷分3種題型:①等級量表式題型,分5個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完全不同意、比較不同意、不確定、比較同意、完全同意,計分從低到高,分別為1,2,3,4,5分;②是否題型;③多選題型。本問卷采取無記名形式,絕對保密,當場填寫當場交卷。力求問卷真實可靠。全部問卷資料由調查人員檢查核實后進行編碼,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并對共性問題進行重點分析討論。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281名初一學生的平均年齡為14.21歲,最小12歲,最大17歲,年齡差距大,年齡段偏大。年齡分布見表1。
表1281名初一學生年齡分布n(%)
281名被調查學生中,88名女生性生理發育已成熟,已經歷了月經初潮,占被調查女生數的72.7%;29名男生性生理發育成熟,已有了遺精現象,占被調查男生數的18.1%;有24.9%的學生清楚自己還沒有月經和遺精現象;有33.5%的學生不知道月經和遺精是什么。
2.2 青春期性健康知識認知
2.2.1 對青春期性知識認知 見表2。
表2281名初一學生青春期性知識認知情況n(%)
2.2.2 對青春期衛生保健認知 67.6%的學生認同男性和女性都應該每天清洗自己的外生殖器官,32.4%的學生不知道,其中男生不知道率高于女生;63.0%的學生清楚女性經期不能坐浴、,37.0%的學生不清楚。
2.2.3 對預防艾滋病知識認知 見表3。
表3281名初一學生對預防艾滋病知識的認知情況n(%)
2.3 性觀念 各題項(反向題)平均得分在2.5分以上,性觀念總均分為3.07分。題項“我認為性是骯臟的、羞恥的、是見不得人的”得分為2.5±1.6分;題項“我認為性幻想、性夢是一種不道德的現象”得分為2.9±1.2分;題項“我認為是病態的、下流的”得分為3.6±1.2分;題項“我認為偶而也會影響今后的得分為3.3±1.1分”。
2.4 異往 各題項的總均分為2.75分。題項“我渴望深入了解異性”的平均得分為2.7±1.2分,題項“只要不影響學習,我認為我們可以談戀愛”平均得分為2.7±1.4分;題項“只要真的有感情,我認為我們可以發生”平均得分僅2.0±1.2分。男、女生異友情況見表4。
表4281名初一男女生異友情況n(%)
2.5 自我接納 各題項的平均得分均在3.7分以上,總均分為3.8分,見表5。從性別差異的檢驗來看,男生自我接納的總均分(4.15)要顯著高于女生(3.45),t=5.87,p0.01。
表5281名初一學生自我接納得分情況
3 討論
3.1 青春期性健康知識缺乏 調查發現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一學生青春期性知識缺乏,有33.5%的學生不知道月經和遺精的知識;知曉女性第二性征和男性性發育成熟標志的學生分別只有65.1%和58.0%。學生對懷孕知識更為缺乏,只有45.2%的學生清楚“一次就可能導致懷孕”,這與胡序懷等[4]對深圳中學生性健康知識現狀調查結果一致。本調查中發現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生年齡段偏大,因而在被調查學生中40.2%的學生生理發育已成熟,尤其是女生生理發育成熟者已占72.7%。性生理發育成熟,性知識認知滯后,其結果只能是增大這一特殊群體的青春期傷害風險。
對于青春期衛生保健知識的認知不盡人意,有37.2%的男生不認可“男性和女性都應該每天清洗自己的外生殖器官”,他們可能錯誤地認為女孩生殖道的清洗保護很重要,男孩沒必要那么在意。其實頭部冠狀溝內很容易聚積污垢,形成“包皮垢”,很容易導致包皮和頭發炎。有37.0%的女生不知道“女性經期勿坐浴,不能發生”。基本性衛生保健知識的缺失,有可能給他們的性生殖健康埋下一定的隱患。
對于預防艾滋病知識的認知,學生掌握情況也不理想。特別是對“血液檢查可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題項,只有40.6%的學生知曉。近年來,我國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由經血液傳播轉為性傳播,青少年正處在性活躍期,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人群,如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匱乏,將使他們缺乏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
由此可見,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學生急需“青春健康”教育,以提高他們青春期性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從而使他們了解、呵護自己的身體,避免青春傷害。
3.2 性觀念存在偏差 性觀念即對有關性問題較為穩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態度評價,包括性觀點和性態度。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生可能因“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導致科學的性知識的缺乏,同時受環境和中國傳統文化“性禁錮、性愚昧與性壓抑”的影響,性觀念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對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學生開展科學的性觀念教育。
3.3 與異往表現較大的“寬容” 性 生理的成熟帶來了對于異性的生物情感意識、敵對態度的減弱和情感反應的發端[5]。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生對與異往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寬容”,有33.5%初中生已有了深入了解異性、獲得異情的欲望,并有的已經開始了戀情,更有少數學生已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源于性成熟的提前、生活環境的特殊和教育的缺失,初中男女生對異往的“寬容”和超越友誼交往的現狀不容忽視。因而在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生中開展青春期人際交往、愛情與迷戀的區分及未來規劃等的教育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3.4 自我接納情況男生好于女生 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男生的自我接納情況較女生為好,原因可能為男生生理發育較女生為遲。81.90%的男生尚未有遺精現象,相比72.7%已經歷月經初潮的女生而言,男生的身體形態差異較小,心理共容性較大,從而使得男生的自我接納情況好于女生。
4 結論 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學生“青春健康”認知現狀較差,建議對流動人口子弟學校初中學生開展“青春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 白建.山西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問題的調查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0,19(12):27-29.
[2] 王麗.大學生性心理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0,(6):431-433.
[3] 駱一.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問卷的初步編制[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9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8-0692-02
【關鍵詞】 青春期;性;健康知識,態度,實踐;學生
青春期是人類發展的特殊時期,是從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隨著身心發育的加快,極 易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由于受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一個敏 感的話題。本調查旨在了解懷柔區中學生性健康知識、觀念、行為現況及教育需求,為政府 制定和完善學校青春期性教育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從北京市懷柔區城鎮、平原、山區各抽 取2所初中,在每個學校的初一~初三年級中各抽取4個班,以被抽取班級的所有學生為調查 對象。共收取有效問卷2 430份,其中男生1 198份,女生1 232份。
1.2 方法 采用結構式問卷,以匿名方式由對象獨立完成。問卷分4個部分 :(1)一般情況;(2)青春期與性健康知識;(3)對性相關問題的態度和觀點;(4)學 習需求。
1.3 資料處理 應用Epi data數據庫對獲得數據進行雙錄入和邏輯檢錯,采 用SPSS 11.5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初中學生的青春期和生殖健康知識 調查發現,男女初中生已具備一定 的青春期和生殖健康知識,對相關知識回答正確率多數在50%以上,尤其是對艾滋病的傳播 途徑,正確率達到82.6%;但對胎兒是在哪里成熟的,正確率只有26.4%,女生高于男生( χ2=19.609,P<0.01)。見表1。
2.2 對青春期生理變化的認識
2.2.1 對月經的態度及認識 在被調查的1 232名女生中,有36.5%的女生對 月經初潮感覺恐懼,有29.0%感到厭惡,有4.2%對初潮感到自卑,有24.3%的女生說不清 楚,僅有6.0%的女生感到驕傲;對月經的認識上,有72.3%的女生認為月經是正常事,有14. 1%的人認為月經是倒霉事,感覺很討厭;有13.6%不清楚什么是月經。
2.2.2 對遺精的態度及認識 在被調查的1 198名男生中,對于初次遺精, 有18.2%感到厭惡,有19.7%感覺恐懼,有8.1%感覺自卑,有40.5%的男生說不清楚,僅有13. 5%的男生感到驕傲;對遺精的認識上,有59.3%能夠正確認識遺精,有6.5%認為是一種疾病 ,有害身體健康,還有34.3%不清楚什么是遺精。
2.3 對戀愛和的態度
2.3.1 對談戀愛的態度 有26.2%的男生和32.9%的女生對中學生談戀愛持反 對態度,有20.7%的男生和28.1%的女生不太贊成。他們主要認為身心發育未成熟、學習任務 重、家長和老師反對、社會責任感不夠。持支持態度的男生有13.0%,女生有5.8%;默許的 男生有10.1%,女生有7.3%;無所謂的男生有29.9%,女生有25.9%。
2.3.2 的發生情況及態度 男生發生率為7.5%,女生發生率為 2.5%,男生高于女生(χ2=32.045,P<0.01)。對的看法,有40.6%的男生和 41.5%的女生認為不太正常,是一種病態;有46.5%的男生和51.1%的女生說不清楚;僅有12. 9%的男生和7.1%的女生認為很正常。
2.3.3 發生情況及態度 有4.8%的男生和3.2%的女生有過,男 生高于女生(χ2=4.451,P<0.05)。發生時采用避孕措施的只有7.0%。對 于婚前的態度,認為有必要的男生為4.8%,女生為1.9%;認為雙方都愿意就行,男生 為20.2%,女生為10.5%;認為無所謂的男生為9.9%,女生為4.2%;認為是不道德、不負責任 的行為的男生為32.9%,女生為48.3%;說不清的男生為32.1%,女生為35.1%。持贊 同態度的男生高于女生(χ2=63.810,P<0.01)。
2.4 性知識來源和學習需求 性知識來源排在前5位的依次為學校(56.5%) 、同學(45.5%)、大眾傳媒(40.2%)、醫學書刊雜志(36.8%)和家長(34.0%)。有61.8 %的調查對象認為青少年性教育是必需的。受青少年歡迎的4種性教育方式為:多媒體授課、 分性別授課、小班授課和小組討論。所期望獲得的性教育內容按其需求依次為:自我保護( 81.5%)、青春期心理特點(72.3%)、青春期性生理特點(66.6%)、兩往(51.6%)、 避孕知識(33.8%)。另有近50%的學生認為家長(50.2%)和教師(56.4%)也需要學習青春 期性知識。
3 討論
3.1 正確對待青春期生理變化 月經和遺精是男女青少年性發育的重要特征 。調查發現,大多數青少年已具備一定的青春期知識,能夠正確認識月經和遺精,但尚有34 .3%的男生和13.6%的女生不清楚什么是月經/遺精。有69.6%的女生在月經初潮時和46.0 %的男生在首次遺精時感到恐懼、厭惡、自卑,女生高于男生(χ2=139.438,P< 0.01)。為使青少年能自然地面對青春期所出現的正常生理變化,應讓他們正確了解有關的 青春期生長發育知識,使他們對自身的生理變化有正確的心理適應過程。
3.2 正確培養性觀念
3.2.1 隨著性生理的發育,會產生正常的,是正常的性自 慰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青少年的性發育狀況和性意識的成熟,是青少年一種性補償和 性宣泄的行為。此次調查的發生率男生為7.5%,女生為2.5%。有41.0%的學生認為 是一種病態,是不正常的,與張小松等[1]報道相近?!坝泻Α钡挠^點在世界 上已流行了幾個世紀,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很容易使人在后產生負罪感和焦慮感,因 此要科學地看待。
3.2.2 和性態度 此次調查發現,有3.2%女生和4.8%男生回答有 過。而首次的最小年齡為12歲,其中93.0%的人在首次時沒采取任何避 孕措施。關于對婚前態度的調查可知,現代中學生的性觀念較傳統道德觀中的要求已 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再把性看成是極其嚴肅、不能公開的。因此,在性教育中需強化 我國傳統道德中正確的一面,有必要向學生強化青少年不要過早發生,強調婚前性行 為的弊端,加強責任感、義務感、羞恥感等道德情操教育,以樹立正確的性觀念。
3.3 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初中生是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群體, 初中階段是開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必須重視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在調查中發 現,山區學校根本沒有開展性教育課程,使青少年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性知識。中學生正 處于性發育高峰期,性教育不僅僅局限于生理的、心理的教育,還應包括倫理的和道德教育 [2]。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婚前有必要的占3.4%;認為雙方都愿意就行的占1 5.3%。這也可以看出由于性知識的缺乏以及青少年性倫理教育方面的薄弱,導致青少年對婚 前的危害性、危險性沒有足夠的認識,從而觀念上產生了一些偏差,甚至已反映到他 們的行為當中。由此可見,普及性知識,加強性道德、性倫理教育已經迫在眉睫,使學生懂 得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培養優良的品質,能做到自尊自愛、自我調節和克制,從而為中學生 道德的發展和將來正常的婚戀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參考文獻
[1] 張小松,趙更力,周敏.我國部分農村地區中學生青春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 國學校衛生,2005,26(12):999-1 000.
[2] 郭艷妮,秦素,黃健,等.宜賓市中學生性知識•態度•行為.中國學校衛生,2006 ,27(4):340-341.
關鍵詞:初中生;性知識;性心理;性倫理
青春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時期,青春期的青少年要經歷生理上、心理上的發展和轉變。隨著性器官逐漸成熟,第二性征發育日趨明顯,初中生對自己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變化易產生一些迷惘。如果不能及時地得到正確的指導,他們可能容易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與行為。為了今后能開展有效的青春期性敏感問題教育研究活動,我們編制了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和借鑒了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鄭涌、駱一編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旨在了解我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中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和狀況,從而制定性敏感問題教育對策,通過有針對性的性敏感問題教育培訓和干預研究,最終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健康、自信、快樂的人。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的被試是北京市右安門外國語學校2015年9月份在校的全體學生。學生中年齡最大者17歲,最小者12歲,男女生年齡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問卷的設計
問卷包括兩個部分: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其中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為我校教師自主設計,并經過相關專家討論,以及預實驗調查后進一步完善而成;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由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鄭涌、駱一編制,主要用于針對青少年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經研究證明,該量表的Cronbacha系數為0.822,重測信度系數為0.856,分半信度系數為0.759,說明該量表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
1.3 實施問卷調查
我們采用了上述兩種問卷,對全校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施測前由培訓員講明測試的目的和意義,得到同學們的知情同意與合作后,學生均匿名填寫。填寫時座位分開,避免干擾,對個別不理解者予以中性解釋,測試完畢后統一收回問卷。
1.4數據處理工具
對于一般性知識調查問卷,我們采用百分比數據統計;對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我們采用SPSS18.O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
2.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參與調查的三個年級學生比例近似為1:1:1。我們利用周五下午班會時間,在全校13班共發放問卷367份,回收有效問卷361份,有效率達 98.3%。
2.1對基本性生理知識的了解
中學生們對基本性生理知識的知曉率較高。首先,對“遺精”現象,除個別學生認為遺精“是一種病”或是“因為品德不好”所致外,大部分學生有正確的知識,特別是男生;但是女生中有26.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遺精”。其次,有關“月經”現象的知曉率:男生為68.2%,女生為”97.3%。可見被調查學生對本性別的基本性生理現象有較好的了解,但對異性則相對缺乏了解,P<0.01,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涉及到較為敏感的“”()現象,學生們的認識就比較混亂,不少學生持有不正確的看法,其中女生“出錯”的情況比男生多,但P>0.05,男女生差異不明顯。不同年齡階段被試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其排序為初一組<初二組<初三組,這可以看出年齡越大,了解的生理知識也越多,P<0.01,差異顯著。
2.2對性病知識的了解
被調查學生對各類性病知識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別。其中對艾滋病的知曉率高達95%,對一般的性病,如淋病、梅毒的知曉率略高于70%;對于其他幾種也較常見的性?。ㄉ称靼捳睢⒈馄綕耩?、尖銳濕疣等)的知曉率低于40%;而對于中國發病率非常高的乙肝,只有6.7%的同學知道其能通過性渠道傳染。比較起來,女生的性病知識要差于男生,P<0.01。相對于不同年級P>0.05,說明在自然成長過程中,對性病的了解水平差異不顯著。
2.3對避孕措施的了解
大多數同學聽說過一些社會上比較流行的現代避孕方法,如:男用、口服藥,男性絕育和女性絕育等;但他們對安全期和體外排精等傳統方法則了解較少。其中有10%左右的同學,不但知曉而且了解一些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相對來說,對緊急避孕方法的知曉率比較低。對于的作用,89%的同學知道其有避孕的作用,但知道其有預防性病作用的比例只有60%,女生僅有36%??傮w看,對于避孕知識,男生掌握的程度要高于女生,P<0.01。對不同的年級來說,了解的避孕作用初一68%,初二67%,初三74%,P>0.05,差異不顯著。
2.4性知識來源
學生獲得性知識的主要途徑依次為(以選擇多少,而非重要性排序):報刊雜志書籍、電視廣播、學校教育、同學朋友、父母、看展覽、醫生、錄像廳錄像帶(光盤)、互聯網。但如果按學生選擇的重要性排序為學校教育(31.9%)、報刊雜志書籍(19.3%)、同學朋友(11.4%)、父母或電視(各7.6%)、錄像帶光盤(3.2%)等。分性別看,男、女生的差別是:男生更多地選擇了同學朋友、錄像廳錄像帶(光盤)及計算機互聯網等作為其性知識的來源,而女生則更依賴于學校教育、報刊雜志書籍、父母和廣播電視。顯然,與男生相比,女生的知識來源更為集中,并且父母作為教育者的重要性對她們較之男生更為重要。
2.5對了解性知識的期望和態度
有近36%的學生希望自己目前對性知識能夠有“較多了解”,選擇此項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學生超過了半數(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無所謂”態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對未來戀人性知識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對方性知識了解得較多,而且絕大多數(95%以上)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識不是“不純潔”的表現。
2.6愛戀異性的經歷
被調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過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體看:(1)一多半的人有過至少一次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過一次愛戀異性經歷的占30. 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沒有過的占35.2%;相應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別為26.2%、27.1%和46.7%。(2)與異性有過擁抱、接吻、的比例,男生分別為26.1%、20.0%和4.2%;女生分別為23.4%、19.6%和0.6%;任何行為都沒有的男、女生分別為69.0%和72.0%。(3)分年級來看,年級越高,有過相應經歷的學生比例越高。對第一次時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原因,主要的回答是“突然發生的沒有準備”、“雙方都不想用”和“不好意思去買”。有時不愿采取措施的原因,主要是“沒必要”、“不自然”等。從這些個案看,學生在偶爾發生、特別是首次時,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對懷孕和避孕等問題并沒有經過認真的考慮。
2.7所希望的獲得性知識的渠道和性教育方式
學生們希望獲得性知識的渠道,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學校教育(39.9%)、父母(10.9%)、報刊雜志書籍(10.1%)、醫生(7.8%)、同學朋友(4.8%)、電視廣播(4.6%)、錄像廳錄像帶光盤 (2.5%),其余各選項均低于2% 。
3.啟示
3.1中學生的性知識存在缺欠,對性病及其預防知識認識有“誤區”,對避孕措施的了解程度顯現很大差別。目前的學校和家庭教育滿足不了學生們的客觀需求,其現有知識來源與渠道存在各種不足,使得部分學生在與性有關的問題上產生了困惑和問題。改革教育內容,選擇適宜方式,是青少年性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3.2學生與家長(教師)之間存在“代溝”。盡管學生對從學校和家長那里獲得知識與幫助報有很大的期望值,但在現實中他們與教師和家長在有關性的問題上溝通不夠,特別是涉及到個人敏感、隱私的問題,學生對家長和教師缺乏信任。
3.3中學性教育的內容,不僅應包括傳授知識、傳遞信息,而且還應包括健康性心理的塑造、科學性觀念的確立、正確處理兩性社會交往關系以及規避危險行為能力的培養等。
3.4對于中學生的性教育應該是多渠道的,鑒于學生與父母和教師的溝通存在問題,而比較信任同齡的同學、朋友,在加強對教師和家長教育、培訓的同時,還可以考慮引入同伴教育等適宜、靈活的社會干預方式。
4.全員教育與心理咨詢干預
4.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通力合作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青春期性敏感問題教育研究團隊,定期召開學校領導、研究團隊、班主任和家長會議。大家統一認識、明確此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學校多次派出研究人員參加荷蘭性教育專家、國內知名心理專家輔導的學習交流會議,購置最新的性教育書籍和資料,完善了心理咨詢室的硬件設施。學校涌現出校長辦公室、政教處、團委、教科研室、年級組、教研組、心理咨詢室、醫務室人員通力合作、全員教育的研究氛圍。
4.2培訓教師和家長
調查表明:只有6%的學生認為性知識是來源于家庭的。這個數據表明家庭對孩子性知識的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但對孩子來說,家庭是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長性觀念的落后,性知識缺乏,在教育孩子方面就顯得力不從心。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約有40%的中學生希望從學校教育的正規渠道中獲得性知識。學校里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開展性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對性知識的儲備不足又是我們進行青春期性敏感問題研究時遇到的困難。針對這樣的現狀,我們首先讓科研團隊的老師首先培訓其他老師和家長,希望形成教育合力。
4.3利用學科課堂講授性知識
2.5對了解性知識的期望和態度
有近36%的學生希望自己目前對性知識能夠有“較多了解”,選擇此項的男生比女生多;而希望“略知”的學生超過了半數(55%以上),女生比例更高一些,持“不想了解”和“無所謂”態度的男、女生,均在10%以下。在對未來戀人性知識的期待方面,不但很多男、女生希望對方性知識了解得較多,而且絕大多數(95%以上)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婚前了解避孕知識不是“不純潔”的表現。
2.6愛戀異性的經歷
被調查的男生和女生1/3以上的人有過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普遍。具體看:(1)一多半的人有過至少一次愛戀異性的經歷,其中男生的分布是:有過一次愛戀異性經歷的占30. 6%,一次以上的占33.5%,而沒有過的占35.2%;相應的比例在女生中分別為
學科教師結合自己學科的性質和內容,設計有相關性的教學案例,講授青春期性心理和性倫理、性道德等基本知識,使學生能正確地適應青春期的身心變化,能夠理智地對待性等問題,明白愛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統一,愛是自然和社會的統一,愛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例如生物老師在課堂上針對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發育特點、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衛生保健、生殖與生命的奧秘,并針對中學生青春期出現的一系列新情況,如月經、遺精等生理現象給學生以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性及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語文學科滲透側重從閱讀理解作品的角度引領學生對愛情友情等認知和理解;政治歷史學科側重探究生命的社會屬性;思想品德老師重點從倫理道德角度對性道德進行專題講座引導;醫務室的老師在學生身體不適時尋求幫助時耐心的解釋……。
4.4德育處利用學校廣播、宣傳欄等宣傳工具向學生介紹青春期生理、心理發展的實質和規律
德育處利用優美的聲音、圖文并茂的專欄宣傳,使中學生正確了解自身發展的規律。懂得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了解性發育的自然進程,從而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有科學的認識和充分的心理準備,破除愚昧落后的性觀念,如對性的不適感、神秘感、罪惡感、壓抑感等。消除那種對自己生理心理變化的恐慌、惶惑和焦慮,改變對性和愚昧無知和自我啟蒙的狀態,預防青春期性器官疾病和性心理疾病。
4.5年級組利用班會、團活動對中學生進行性道德觀念教育
年級組在學校統一部署下,通過班會、團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認識人的性心理和行為的社會性,正確對待生理性沖動,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欲念和愿望,分清友誼與愛情、美與丑、榮與辱,培養學生的自尊、自愛、自重、自制、自強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加強青少年的人生觀教育、理想教育和性道德教育,使他們明白的道德責任,和諧健康地與異性同學交往,把放在人的生活和事業的恰當位置上。
4.6 心理老師的專業素養和咨詢技術是我們開展性敏感問題的重要保證
我校心理老師擔負著對學生家長及全校老師性敏感問題教學輔導和培訓責任,同時也承擔著對校全體學生的心理咨詢與團體輔導工作。自心理咨詢室創立以來,心理老師開辦我校首條心理咨詢熱線,為廣大同學提供專業的、及時的、隱私保密的心理呵護。根據工作的需要,她不停地學習,借鑒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成果,還編撰了“性健康教育敏感話題”的校本教材,以滿足青春期孩子們的迫切需求和與同行交流。
5.展望未來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的研究是我校申請并被批準實施的一個北京市市級課題,青春期性教育研究是形成我校的特色教育課程。通過這一市級課題的研究,必將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必將促進全校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間的團隊合作,必將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基礎教育貢獻我們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駱一,鄭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6,29(3)
[2]侯嬋婿,陳于寧,嬈樹橋等.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中學生應用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4)
[3]余小鳴.青春期性與生殖健康[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2
[4] 龔林,顏春榮,丁蓉等.深圳市中學生性心理的發展、性知識及性態度現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4)
[5]余小鳴,王書等.北京市城區中學生性意識及與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6
[6]常向東.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國心理學健康雜志[J].2013,21(8)
【關鍵詞】青春期發育;肥胖癥;回歸分析;學生
【中圖分類號】R589.25 R339.35 R1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9817(2011)09-1081-02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營養狀況的改善,伴隨生長發育呈現“旺盛”的長期趨勢,同時兒童期脂肪重聚的年齡提前,提示著這一群體體重增速相對快于身高,因此兒童期的超重、肥胖成為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脂肪的過度積聚是青春發動時相提前的重要因素,這在國內外的諸多研究中已被證實:如Lee等在對354名美國女生的生長發育進行長期觀察后發現,36個月的體質量指數(BMI)值以及36個月至小學一年級間BMI的增速與青春發動時相提前呈顯著正相關,并假設肥胖可能是美國女生青春期發動年齡提前的重要原因。青春發動時相的異常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效應――增加心理行為障礙的風險,為學校衛生工作帶來挑戰。青春期發育的客觀評價需要專業知識的輔助,大多數青少年往往無法做出準確評價。為了解超重或肥胖是否影響青少年自評青春期發育水平,并為研究和制定有效干預措施提供依據,筆者開展了本次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運用橫斷面調查法,于2010年10月整群選取蚌埠市某初中初一至初三年級在校學生1693名,其中男生906名,女生787名;年齡為10~17歲,平均13.45歲。
1.2方法與指標在知情同意基礎上,按照自愿原則進行匿名問卷調查。學生自評發育水平指標為“你認為你的發育水平與同齡人比較是?”。其中有5個選項(明顯要早、較早、同步/一致、較晚、明顯要晚),分別賦值為:同步/一致=0;明顯要早和較早=1,較晚及明顯要晚=2。
身高和體重為主要體格測量指標,由事先經嚴格培訓人員完成。測量前要求學生脫去外套和鞋,測量時身高精確至0.1cm,體重精確至0.1kg,測2次取平均值。根據所測身高、體重值,計算個體的BMI。依據中國肥胖工作組制定的“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BMl分類標準”篩查超重和肥胖。
1.3統計分析利用X2檢驗反映各人口特征青少年自評發育水平分布差異的統計學意義,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超重肥胖與自評發育水平的相關性。
2 結果
2.1青春發育提前和延遲報告率學生自評正常報告率為65.1%,發育較早報告率為14.6%,發育較遲報告率為19.8%。雖然發育評價在各人口統計學特征中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也呈現一定的趨勢:男生較女生更易報告發育較晚;自評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自評發育較早或較晚的構成比均高于自評經濟狀況中等或較好者;自評肥胖或超重的學生認為發育較早的比例為19.2%,顯著高于自評非超重或肥胖人群。2.2超重、肥胖檢出率學段和性別分布初中生超重發生率為16.2%,肥胖發生率為9.5%。肥胖檢出率最高為12歲組(11.7%),其次為11歲組(11.1%);超重檢出率最高為14歲組(18.8%),其次是12歲組(15.9%)。男生超重檢出率為21.3%,肥胖檢出率為14.1%;女生超重檢出率為10.3%,肥胖檢出率為4.1%;男生超重或肥胖的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女生。
2.3超重和肥胖組自評發育水平報告率比較男生和女生超重、肥胖以及正常組間自評發育水平報告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其中,超重女生組自評發育較早的報告率為35.00%,肥胖女生組中自評較晚的報告率為36.67%。
2.4超重、肥胖與發育水平的相關性見表3。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發育較早與發育正常相比,與非超重或肥胖學生相比,超重組青少年更傾向于報告發育較早。發育較晚與發育正常相比,肥胖組學生比非超重或肥胖組更傾向于報告發育正常。男生比女生更易評價發育較晚。
3 討論
近年來,青春期發動時相提前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而肥胖作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在兒童青少年中流行被認為可能是青春發動時相提前的重要環境因素。為滿足青春期發育的營養需求,青少年總體攝入能量增加,如缺乏正確的膳食指導,肥胖的發生也隨之增加。一項女童健康多站點合作項目研究結果顯示,147名年齡為8~10歲的美國已進入青春期的非洲裔女童BMI≥95%的風險約是同年齡尚未進入青春期女童的8倍。本研究中,女生自評發育較早的肥胖發生率為36.67%,遠高于自評正常組(12.13%),肥胖與青春發動時相提前關聯是否同樣存在于男童中,目前對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分歧。此次研究中,男生自評發育較早組的肥胖檢出率為12.5%,低于非超重肥胖組(14.19%)。Vizmanos等在西班牙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青春發動時相年齡以及BMI的相關性同樣存在于男童中。LaFon研究表明,男童肥胖組與非肥胖組、胡須等第二性征發育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 R 167 G 479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3)10-1239-02
【關鍵詞】;健康教育;學生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性生理迅猛發育,第二性征更加顯著,由此帶來了性意識的覺醒和發展。生社會上、媒體中各種性信息雜呈下,青春躁動期的中學生的性心理、直接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為了解中學生的特點,筆者對武漢市某區中學生進行了調查,為開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提供參考。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選取武漢市某區2所普通中學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838份,回收800份,剔除無效問卷,獲有效問卷781份,有效率為97.63%。其中初中男生260名,平均年齡14.31歲;女生229名,平均年齡14.29歲。高中男生118名,平均年齡16.68歲;女生174名,平均年齡16.94歲。
1.2 方法 參照國內外相關的檢測方式和調查問卷,結合我國中學生實際情況,自行編制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中學生的知曉情況、行為、擁抱、接吻及行為等。調查員經統一培訓,學生自愿參加,調查做到知情同意,并承諾為學生保密。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集中自填,當堂填寫,當場回收。
1.3 統計分析采用EpiData 3.1錄入數據,用SAS
9.2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百分率的比較使用X2檢驗。
2 結果
2.1 中學生行為51.86%的中學生知道,男生知曉率(62.43%)高于女生(41.94%)。初一、高一、高二男生均表現為“知道”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聽說過,不很了解”;而女生為“聽說過,不很了解”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知道”,且性別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1。
調查顯示,男生中經常的占4.79%,偶爾的占31.44%;女生經常的占0.33%,偶爾的占7.33%,性別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4.23,P
2.2 中學生接吻、擁抱行為 在與異性接吻方面,初中、高中生的發生率均表現為高年級高于低年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1.91,P
2.3 中學生 13名男生和7名女生回答與異性有過,分別占3.44%和1.74%。對“對中學生發生的態度”問題上,37名男生和5名女生贊同,分別占9.79%和1.24%。大多數學生(62.36%)持“不贊同”態度,女生不贊同率(70.47%)明顯高于男生(53.70%)。各年級在“贊同”“無所謂”水平上均表 學意義(P值均
3 討論
調查顯示,男生的行為明顯比女生頻繁,與唐曉君等調查結果相似,可見在中學生中發生較為普遍。男生首次的平均年齡為(12.91±1.63)歲,女生為(12.35±1.50)歲,與李宜川等研究結果相似,說明行為低齡化趨勢明顯。51.86%的中學生知道,且男生知曉率高于女生。39.82%的學生認為行為對身體有害,12.46%認為是不道德的,與余小鳴的研究結果一致。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由于性生理心理發育出現行為是正?,F象。而本調查顯示,有很多中學生對此缺乏科學的認識,易導致有行為的青少年產生自責、自罪感,甚至出現抑郁、焦慮困惑等心理問題。因此,有必要對中學生適時引導、正確教育,幫助其以正確的心態對待這些性生理現象。
調查顯示,中學生與異性擁抱的比例高于與異性接吻的比例,與王淑芬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高中生接吻行為多于初中生,與張穎等的研究一致。而初中生擁抱行為多于高中生,與以往的研究不同,提示還需要增大樣本量作進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與異性無擁抱、接吻等身體行為,但隨著年齡增長有增多的趨勢,表明青少年的性情感逐漸豐富,性敏感逐漸升高,渴望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發生親密行為的心理需求在不斷增加。因此,在性教育中幫助青少年認識異性,正確處理異性吸引心理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