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26:59
序論:在您撰寫調查研究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統計數據是統計工作的核心,是進行統計研究和分析的基礎。我們如何得到統計數據,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科學地搜集統計資料,也就是統計調查。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有統計報表、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各種調查方式各有其特點,又各有其適用條件。傳統的統計調查方法是以全面調查為主,非全面調查為輔,統計數據上報方式以統計報表為主,其他方式為輔。是適應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和分級管理的要求。各級統計力量與統計任務的矛盾越發突出,即使近年來統計網絡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但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入世以后,的公司、企業將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他們不會理解,也不會去應付按月、季、年填報的統計報表,因為這與國際慣例不一樣。統計部門再以全面報表作為信息的主渠道,已不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1994年國務院下發(國發〔1994〕42號)文件——《國務院批轉國家統計局關于建立國家普查制度改革統計調查體系請示的通知》,明確提出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以必要的統計報表、重點調查、綜合分析為補充的統計調查體系的改革模式,并將其納入國家《統計法》。抽樣調查在統計調查體系中的地位突顯出來。
二、抽樣調查是最完善、最有科學根據的非全面調查方法。
抽樣調查是一種專門組織的非全
本文出自/面調查。它是按照隨機原則,在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觀察,借以推算總體指標數值的一種調查方式。抽樣調查及其推斷分析方法不同于其他調查的方法。首先它選取單位的時候,是按隨機原則抽取調查單位,抽取的組織方式和方法又有多種如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簡單隨機抽樣、整群抽樣、機械抽樣、類型抽樣和多階段抽樣等。其次,抽樣推斷是建立在概率論的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基礎上的科學推斷方法。
抽樣調查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從原則上講,取得大量現象的數量方面的資料,在許多場合都可以運用抽樣推斷的方法取得;在某些場合,甚至還必須應用抽樣推斷的方法取得;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1、對不可能進行全面調查的現象總體,必須應用抽樣推斷的方法。對于無限總體的調查是不可能進行全面調查的。也不可能對具有破壞性的產品質量檢查和檢驗等進行全面調查。只能使用抽樣推斷的方法。2、有些總體可以進行全面調查,但實際上不必要進行全面調查。例如,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統計數據是反映中國基本國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從建國以來我國進行過五次大型的人口普查,掌握了大量的人口數據。但是,人口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
本文出自/口的變動情況不可能,也不必要進行全面調查。3、抽樣推斷的方法,可以用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的監控。抽樣推斷不僅廣泛用于生產結果的推算和估計,而且應用于對工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監控,經常監督和檢查生產過程是否存在某些偏差,及時提供相關信息,以便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預防。4、利用抽樣推斷方法,可以對于某種總體的假設進行檢驗,來判斷這種假設的真偽,以決定取舍。5、抽樣推斷得到的資料,可以補充全面調查所得到資料的不足,從而對全面調查的質量進行檢查和修正。6、抽樣調查還適用于這樣的場合,調查對象總體中包括的單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記錄可供參考。這樣的場合很難進行全面調查。如果需要了解情況,取得全面資料,那就必須依靠抽樣調查。
三、抽樣調查在統計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如今書刊和報紙上,經常有抽樣調查分析報告及相關的文章,但絕大多數沒有說明進行的是什么性質的抽樣調查。是概率抽樣還是非概率抽樣?因為兩種抽樣的樣本的代表性和適用條件是不同的。理論上非概率抽樣是我們對研究的問題掌握的不夠充分或問題本身比較特殊,很少有人涉及時運用。它不是按照同等機會原則抽取樣本,而是根據人們的主觀經驗或其他條件來抽取樣本,樣本的代表性小,抽樣誤差比較大且無法估計。概率抽樣要求把人為的主觀因素全排除在外,使抽樣過程客觀而自然,讓樣本趨近于總體。要力求客觀決定,概率抽樣就要有一套嚴密思索和符合數理原則的程序。否則就會在實踐中產生一些非概率抽樣。
與經濟發展相伴互聯網的興起,網絡調查風起云涌,與傳統的方法比較,它時效性強、能降低調查費用、調查范圍大、調查形式多樣和利于管理等優點,對于收集大量的數據也十分方便。但是網絡調查本身也存在著不足。1、樣本的代表性不夠充分。當抽樣框不能涵蓋目標總體的全部單位,或者包括了非目標總體的單位,這會造成目標總體與抽樣框不一致,而產生抽樣框誤差。2、調查回復率較低。這就要求我們,進行抽樣時,要科學地設計調查方案,正確確定目標總體。以更好的發揮網絡調查的優勢。
關鍵詞:汽車工業上??诎段锪靼l展對策
汽車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我國政府的支持。我國國民經濟十五發展綱要中把“發展經濟型轎車”和“提高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列為十五經濟發展計劃的重要內容。上海市政府在九五和十五期間,都把汽車工業列為上海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九五”期汽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5%,“十五”前兩年增速達20%。上海市規劃到2005年汽車工業產值達15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4%。整車生產能力達120萬輛,形成全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2020年整車生產能力達300萬輛,躋身世界前10強。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上海工業的龍頭產業。整個汽車產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同樣為汽車物流和汽車滾裝碼頭裝卸及其延伸業務開展的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上??诎镀囄锪鞅尘胺治?/p>
1.上海具有良好的綜合經濟環境
上海正致力于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及周邊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上海港的經濟腹地——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2.上海的汽車工業尤其是轎車生產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上海的汽車工業通過和德國大眾及美國通用的合資,引進了國際先進汽車工業技術和生產經營管理經驗,從而得到了快速發展。2004年,“上海大眾”生產汽車34.7萬輛,“上海通用”生產汽車19萬輛,整車銷售、生產量占全國轎車產量的20%以上,已經形成了一大批面向全國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整車和零部件已形成出口態勢。
3.上海具有良好的港口和集疏運條件
上海港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2004年上海港的貨物吞吐總量達3.7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455萬TEU,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十五期間,上海有著更大的發展機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十五規劃中已經把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列為我國十五交通建設的首要任務。舉世矚目的洋山深水港建設工程已經初見成效,一期工程已竣工運營。良好的港口條件,加上長江黃金水道和公路鐵路等良好的集疏運條件,為在上海投資汽車滾裝碼頭和汽車物流企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4.長江三角洲地區巨大的市場潛力
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和消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上海的地域文化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隨著進口汽車關稅的降低和配額的取消,上海及周邊地區居民購買進口汽車的量將會有一個快速增長,汽車消費市場的潛力巨大。
5.上海市政府的積極推動
上海市歷屆政府十分重視汽車產業的發展,2001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建設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決策,旨在抓住我國加入WTO后,汽車消費面臨高速增長的機遇,利用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核心優勢,大力發展汽車貿易,盡快融入全球汽車貿易的新格局。上海國際汽車城建設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屆時美國的通用、福特,德國大眾、法國雷諾和日本豐田等國際著名汽車企業的在華營銷總部將落戶上海國際汽車城。上海國際汽車城的目標是通過10年發展,成為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汽車貿易的核心市場和重要的汽車集散地。同時,2010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將推動上海經濟的持續發展,屆時也會為上海汽車物流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汽車城的集聚效應不斷凸顯,目前已形成年產40多萬輛轎車的能力,汽車產業年產值最高猛增到400億元。2005年上半年實現增加值787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2%。為汽車物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使物流企業迅速崛起。
二、上??诎镀囄锪鳜F狀分析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總產值年年攀新高,1990年468.1億元,1995年2,042.7億元,2000年已增長到3,677.5億元。按物流成本占汽車工業總產值的15%計算,2000年汽車物流市場容量是551.625億元,2003年汽車物流市場容量734.213億元,到2005年預計將達到888.397億元。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汽車進出口業務必將迅速增長,汽車物流業市場也將進一步放大,為汽車滾裝物流提供強大的業務支撐。同時,中國現代汽車物流發展的過程已進入從整車物流為主、向零部件入廠物流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兩重(以整車物流為主,以零部件入廠╱售后物流為重)的現代汽車物流的新格局。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地處沿海與長江的“T”型交匯處,依托良好的港口條件,具有發展汽車物流的優勢。下面就具體分析上??诎墩囄锪鞯臓顩r。
1.上??诎墩囄锪鳜F狀及分析
目前全國主要汽車滾裝碼頭布局為上海、天津、大連和廣州四個沿海港口口岸。2005全國共進口汽車16萬1千輛,其中上海口岸30000輛,占全國的比例為18%。
上??诎秲荣Q汽車滾裝運輸主要由一家內貿船公司承擔,這家船公司2003年完成內貿車輛運輸8萬輛,2004年完成8萬7千輛,2005年預計完成55000輛。而上??诎秾I滾裝海通碼頭內貿汽車滾裝運輸2005年完成29000輛。
(1)外貿整車物流
加入世貿組織3年以來,我國汽車整車進口凈增10萬多輛。但是隨著國內汽車產量大幅增長、可以提供的新車型越來越多、價格不斷趨于合理,進口汽車所占份額不斷下降。在進口汽車中轎車占三分之二左右,目前進口轎車在國內市場所占的比例從3年前的6%下降到5%。進口轎車檔次越來越高,排量越來越大,基本上是國內不能生產的車型。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累計進口汽車整車(含成套散件)16.1萬輛,增長2.6%。進口汽車占國內汽車市場份額為3.37%,比2004年降低了0.42個百分點。在所有進口車型中,除轎車進口保持一定的增幅外,其他車型進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從上??诎兜那闆r來看,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對我國進口汽車的貿易量產生較大影響,2005年,經由上海口岸進口的汽車高達29000輛。2005年上半年受“落地完稅”政策即將出臺的影響,全國進口車市場出現回落,預計全年的進口車量將少于往年。但由于進口車消費群體的增加,可以預見2007年經上??诎锻赓Q進口汽車將達到5萬輛,2010年將達6萬輛。
與進口相比,汽車出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從上??诎兜那闆r看,2004年汽車外貿出口國家為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和中東地區,出口車輛超過15000輛。出口廠商主要有奇瑞、吉利、江淮、江鈴等華東地區整車廠商。從上汽集團的情況看,2005年上半年整車出口共完成1195輛,其中上海大眾除去年簽訂的POLO繼續出口澳大利亞,今年又開辟了新的市場,50輛GOL出口哈薩克斯坦,并且通過香港公司開拓伊拉克市場,目前已有2輛桑塔納作為樣車參加重建伊拉克商品展;上海通用78輛君威出口菲律賓;賽寶車75輛出口南美及中北美國家;上汽通用五菱繼續保持良好的出口勢頭,取得了出口888輛的好成績。在上汽集團的發展規劃中,2007年要達到生產自主品牌5萬輛的目標。此外,國家商務部為促進中國汽車出口取得較快發展,初步意向是在全國建立10個汽車和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極有可能成為國家出口基地。以上因素都為上海口岸整車出口物流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預計2006年上??诎锻赓Q整車出口將達到36000輛,2007年將超過4萬輛。
(2)內貿整車物流
上??诎?004年通過水路運輸的內貿車輛高達8.7萬輛,而且隨著國內汽車消費的增長,各汽車生產廠商為降低汽車的物流成本,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將傾向于船舶運輸。
2004年國內其他汽車生產商銷往江浙滬地區的車輛已超過20萬輛,考慮到主要的汽車生產廠都分布在沿海沿江一帶,隨著水路運輸技術條件的改善,相關基礎設施的到位,大部分廠商將優先考慮采用水路運輸車輛。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各大汽車生產商都擴大產能。進出上海的車輛將有明顯增長。預計2006年進出上海的車輛將超過30萬輛,2007年將近50萬輛,2010年將超過60萬輛。具體內貿整車物流業務量預測及分析見下表。
三、上海口岸汽車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口岸物流是中國物流領域的新生事物,它不是傳統的口岸運輸、倉儲等物流活動的簡單相加,而是以口岸物流一體化為特點的綜合物流服務網絡,涉及到物流的各個環節和物流管理的多個部門。上??诎镀囄锪髟谕P環境、信息技術化支持、物流人才的培養方面也遇到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相比于天津、廣州等同類口岸,上海口岸外貿整車通關周期較長,對上海口岸外貿進口車量的增長有一定的影響;
2.上海口岸汽車物流信息化水平低,除了少數企業已經使用信息系統外,總體還處于基礎階段。企業間的數據交換、交流,除了極少數應用了EDI系統,更多的還是采用傳真加電話的傳統方式。數據交換、商業合同等多以紙面介質為主,輔以EMAIL進行。
3.口岸物流專業人才極其匱乏,而且普遍缺乏現代物流意識,這導致專業化物流服務方式的有限,汽車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四、上??诎镀囄锪靼l展對策研究
1.增強政府政策支持和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政府應根據口岸物流發展的實際需要,合理規劃來建設物流基礎設施。政府可以通過直接投資或給以一定的優惠政策,促進公路、港口、鐵路和航空等運輸基礎設施和物流中心的建設。同時政府通過制定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技術標準和規范形成發展口岸物流的經濟和市場環境,并通過管理創新和通關改革來切實促進口岸汽車物流的發展。
2.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的市場體制,提高汽車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推廣使用如客戶關系管理(CRM)、車輛監控系統(包括GPS、GIS等)、企業資源管理(ERP)、射頻技術RDIF等信息化技術手段,為汽車物流供應鏈各環節提供信息采集、處理、交換、存儲的集成的信息服務。另外要使汽車物流活動與電子商務結合起來,由汽車物流企業從事電子商務,即信息查詢、交易、貨物送達等。供應商將貨物存入物流企業配送中心,由物流企業代為與買方在網上達成購銷合同,待買方款到由配送中心發貨,并將貸款支付給賣方。從而將交易與物流結合在一起,簡化商務環節。
1.1自然條件
1.1.1地理位置
丹江口水庫位于長江中游支流漢江的上游,伏牛山南麓,豫、鄂、陜三省交界處。丹江口水庫水源地庫區流域地理位置是北緯32°36′-33°48′,東經110°59′-111°49′之間。庫區流域涉及南陽市的有淅川、西峽、內鄉、鄧州的36個鄉鎮,其中包括淅川的全部鄉鎮,有荊紫關、西簧、毛堂、寺灣、盛灣、倉房、城關鎮、上集、馬蹬、香花、厚坡、九重、金河、老城、大石橋、滔河等16個鄉鎮,西峽的桑坪、石界河、米坪、軍馬河、雙龍、二郎坪、太平鎮、寨根、陳陽坪、西坪、重陽、丁河、五里橋、回車、城關等15個鄉鎮,內鄉的西廟崗、瓦亭及岞曲、師崗的一部分,鄧州的彭橋鎮的杏山小流城。
1.1.2地形地貌
丹江口水庫庫區流域位于南陽盆地中西部,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地形復雜,地貌多姿。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被伏牛山所環繞,東部自北向南依次為山地、丘陵、壟崗、平原、南部開敞與江漢平原相連。丹江兩岸為紅色狹長盆地,屬白堊及第三紀,主要是紅色泥沙巖、頁巖、礫石。北部山區,為元古界及下震旦統變巖系,主要巖性為片巖、片麻巖、混合巖、石灰巖,并有花崗巖和基性巖脈分布。海拔分布范圍121-212.5米之間,構成地形起伏多變、交差懸殊、氣候明顯的地貌特征。
1.1.3氣候水文
丹江口水庫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屬于典型的季風型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冬季嚴寒,夏季較熱,春季溫暖,秋季涼爽,四季分明,雨量比較充沛。年平均氣溫14.4-15.7℃,極端最高溫度42.6℃,極端最低溫度-13.2℃,最冷月平均氣溫2.4℃,最熱月平均氣溫28.4℃,≥10℃的年積溫平均為5123.2℃,年平均日照時數2121小時,年無霜期225-240天,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但自然降水時間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基本上雨熱同季。
庫區流域水系發達,河流眾多。河流均由北向南流向丹江口水庫,主要河流有丹江、鸛河、淇河、滔河等,大部分河道深,坡降大,水流湍急。部分小河道屬于季節性河流,汛期洪水陡漲陡落,春季則枯水甚至斷流。
1.1.4生物、植被
該區地處北亞熱帶和北暖溫帶的過渡地帶,自然條件優越,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尤其是北部山區地形復雜多樣,垂直高差懸殊,為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各種植物提供了繁衍生存的良好環境條件,植物種類繁多,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植物種類達1000多種,可分為藥用型、工業原料型、生態型及種質資源植物等。主要森林類型有:常綠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馬尾松和杉木純林等。森林植被區以北亞熱帶森林植被景觀為主,呈現出南北東西成份交匯變化的特色。地帶性植被有:以栓皮櫟、麻櫟、銳齒櫟為建群樹種的落葉闊葉林,以馬尾松為建群樹種的針葉林。海拔800-1200米有油松林,海拔1200米以上有華山松林。常見的用材樹種有椴樹、樺樹、冷杉、湖北楓楊、五角楓等,經濟樹種油桐、獼猴桃、柑桔、山茱萸、漆樹、黃連木、烏桕、核桃等,以及連翹、鹽膚木、黃荊、野山楂、酸棗、杜鵑、胡枝子等灌木,林間草木植物主要有黃背草、羊胡子草、龍須草、野等。
庫區流域地形復雜,群山連綿,峰巒疊翠、溝壑縱橫,林木蔥郁,適宜多種野生動物生存、繁衍。區內有鳥類約213種,獸類62種,兩棲類和爬行類45種。其中金錢豹、白鸛、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羊、大天鵝、小天鵝、貓頭鷹、大鯢、鴛鴦、紅腹錦雞、雉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社會經濟條件
丹江口庫區流域涉及的四縣市總面積6361.94平方公里,共有36個鄉鎮,總人口117.0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1.6萬人,農業勞動力56.6萬人。耕地面積104.1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89畝。項目區2003年國民生產總值138.1億元,財政收入5.65億元,農業總產值37.0億元,其中林業產值8.2億元,占項目區農業產值的22.1%,農民人均純收入1568元,屬經濟不發達地區。鄉村通車率97%以上,在林業生產和林副產品的運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12、207、209國道穿境而過,已建成的寧西鐵路為全市經濟發展錦上添花,并與焦枝鐵路形成十字交叉,成為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鐵路、公路、航空構筑了南陽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2林業生態建設現狀
2.1林地利用現狀
據近調查,流域內林業用地571.9萬畝,占流域區內總土地面積的59.9%,其中有林地421.4萬畝,占林業用地的73.7%;疏林地16.1萬畝,占2.8%;灌木林地63.4萬畝,占11.1%;未成林造林地21.3萬畝,占3.7%;苗圃地0.36萬畝,占0.06%;無林地49.4萬畝,占8.6%。森林覆蓋率50.8%。
2.2森林資源現狀
該區域林分面積374.7萬畝,占有林地面積421.4萬畝的88.9%,林分活立木蓄積711.6萬m³,占總蓄積93.7%。其中用材林109.7萬畝,蓄積187.0萬m³;防護林257.8萬畝,蓄積483萬m³;薪炭林7.3萬畝,蓄積41.6萬m³。商品經濟林46.4萬畝,占有林地面積的11.0%。
2.3生態建設情況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社會安全,已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丹江口水庫作為亞洲第一大人工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其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森林生態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造林就是造水。近年來,國家已將丹江口水庫生態建設納入長江流域防護林重點工程區(兩湖一庫),地方各級政府,也把庫區流域生態林建設放在重中之中的位置,,堅持退耕還林,禁止陡坡開荒,加強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已初步取得較好的成效。2000年以來,庫區流域已累計投入造林資金19108萬元,共完成大面積造林93萬畝,其中進行世行貸款造林15萬畝,亞行貸款造林3.8萬畝,長江防護林11萬畝,退耕還林39萬畝,飛播造林20萬畝,封山育林3.7萬畝,完成四旁植樹1372萬株,義務植樹867萬株。同時,引種了一批優良品種,采取先進的實用技術,采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開展不同的造林模式研究,增強了庫區生態林的水源涵養和防護功能。例如淅川林椒(小辣椒)、林藥(黃姜)、林草(龍須草)造林模式已在庫區全面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效益。西峽、鄧州等地引種的107速生楊、桃樹、日本甜柿和美國杏李等優良樹種都起到較好的生態防護功能。在大力發展造林綠化的同時,各地還積極推進環保治理,陸續關停50多家污染重的企業。目前,已初步改善了庫區流域的生態環境現狀,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面積達150萬畝以上。
3存在問題
3.1森林資源分布不均,亂砍濫伐林木現象時有發生
由于多年來,人們對庫區的生態建設認識不足,急功近利,取之林多,用之林少,亂砍濫伐現象時有發生,致使有限的森林資源分布極為不合理,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區的河流源頭的林分長勢不好,森林生態系統呈現結構與功能退化狀態,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瀕危珍稀動植物受到威脅,生態防護效益低。而地處淺山、丘陵、平原下游地區,人口密度大,墾植指數高,毀林開荒,陡坡種植。淺山、丘陵區植被稀疏,土壤凝固力差,不少地方地表,提供了大量的泥沙源,水土流失嚴重,致使大量泥沙沉積庫區。
3.2林種結構不合理,生態防護效益差
據流域內統計,在421.4萬畝現有林面積中,確定為防護林的有257.8萬畝,占61.1%,一些地方對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的措施還沒有得到認真落實,造成林木繼續采伐利用,嚴重影響了森林的整體防護功能。在造林樹種上,片面的強調省工、省錢、防護功能差的如側柏、花椒仍被確定某些地方的主栽樹種,由于樹種結構不合理,營建的標準低,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能力較差。同時,林種面積組成中,中幼林面積偏大,占90%左右,有的林間間作農作物,耕作次數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3資金投入不足,生態建設步伐緩慢
流域內目前規劃的天然林保護、宜林荒山造林、環境保護與治理等任務很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其庫區內重點縣淅川又是國家級貧困縣,自身財力有限,加上各級政府投入不足,同時,庫區現仍有65.5萬畝荒山需要綠化,近20萬畝坡耕地需退耕還林,大量的稀疏林、殘次林需要改造,任務非常艱巨。
3.4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開發自然資源的活動更加頻繁。亂砍濫伐森林資源。開山炸石、變更林地用途等,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大大降低其蓄水保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目前,保護和發展林業,建設綠色屏障,是丹江口庫區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已被多數人們所認識,同時利用庫區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發展旅游業成為時尚。這些都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庫區生態環境帶來潛在的問題和危機。
4庫區生態林建設規劃設想
庫區生態林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關乎著整個丹江口水土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和質量,因此,要以科學的發展觀作指導,以生態優先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分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實行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突出要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實施森林環境保護工程,建立以天然林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區。這項工程的主要任務是森林環境的保護和森林保護環境??赏ㄟ^森林自然保護區和建設防護林工程來達到此目標。一是利用現有郁閉度高、防護效能好的林區,抓緊申報,盡快列入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對已確定的生態防護公益林嚴禁任何形式的采伐和利用。對稀疏林地實行封山育林,增加森林的郁閉度;二是建立丹江口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維護庫區的自然生態平衡。庫區淅川境內現有水面58萬畝,庫區內有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鳥類和水生動物幾十種,每年春、夏、秋、冬吸引大量南方、北方鳥類來這里繁衍、棲息,建立自然保護區主要為野生動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解決基因保存、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保護等問題。
2、搞好庫區生態林造林規劃
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劃定區域,分類指導。對于整個庫區可劃定核心區、區和特定區,并根據山、丘、平不同的地類和不同林種林相采取不同的保護和建設措施。對于山、丘、平不同的地類和植被,可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和方法,實行飛、封、造、改相結合的造林措施;對15°以上的陡坡禁止開荒種糧,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3、依靠科技進步,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的營林技術
品種低劣、造林技術落后是影響生態林防護功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開展丹江口庫區生態林建設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打造優質高效的防護體系。一是要引進推廣樹冠密、保水保土能力強的喬、灌、草品種,例如常綠的美國火炬松和樹冠高大的107、2001楊以及生態經濟型的日本甜柿和美國雜交杏李,對適宜本地生長的板栗、辛夷也是最佳的生態經濟型樹種;二是推廣抗旱造林新技術,可推廣ABT生根粉和GGR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地膜覆蓋和使用SAP抗旱保水劑,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開展多種造林模式研究,采取不同的樹種、不同的密度、不同的混交方式和立體種植等,探索最佳生態林造林模式,提高生態林的防護效能;四是應用“3S”新技術,用于地理定位,監測庫區周圍森林面積、蓄積的消長變化、環境變化、森林病蟲害發生、森林火災發生等方面的情況,及時掌握庫區生態環境狀況,對森林病蟲害、森林火災能夠早發現,及時采取措施,把損失降低在最低限度;五是搞好生態林工程與林業技術推廣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確保造林質量,提高生態和經濟效益。
4、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發展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森林旅游業,實施森林生態環境服務工程。森林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林內空氣清新,氣氛寧靜,色彩調和,氣味芬芳,人入其中,令人精神清爽,給人以美感和舒適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然生態的需求和回歸自然的向往已成為時尚。庫區周圍不僅有茂密的森林,而且還有淅川上寺省級森林公園、香嚴寺、法海禪寺、荊紫關古建筑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西峽寺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罕見的恐龍蛋化石群、西峽龍潭溝瀑布、西峽老界嶺風景區、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武當山等旅游景點,形成丹江口水庫森林生態旅游區,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建立完善的森林旅游組織,開展森林旅游業務,初步形成森林旅游網絡,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提高旅游整體水平。在發展森林旅游業和各種開發項目中,堅決制止以犧牲森林資源為代價的竭澤而漁的作法。
>> 我國高校數字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現狀研究 我國圖書館參與學術信息資源開放獲取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學位服系統設計研究 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的調查研究 對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育生活現狀的調查研究 對我國高校大學生余暇體育現狀的調查研究 對影響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因素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圖書館微博服務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貧困大學生生存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師德現狀調查研究及啟示 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調查研究 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傳統體育養生課程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俄語專業中國文化課程調查研究 我國部分田徑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特征研究 我國檔案學碩博學位論文研究熱點透視 我國網球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內容分析 基于學位論文統計的我國競爭情報研究現狀分析 從博碩學位論文看我國少數民族檔案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上海外國語大學學位論文提交系統[EB/OL].[2012-10-26]..
[8]香港科技大學機構知識庫[EB/OL].[2013-04-18]..
[16]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EB/OL].[2012-12-15].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sa3q5G/webmge?mode=basic.
[17]倪富玲.開放獲取環境中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J].中國校外教育,2012,(6):26.
[18]袁曉川.學位論文開放存取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9.
[19]于新國.我國高校數字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現狀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6):27.
[20]逢甲大學電子學位論文系統[EB/OL].[2012-12-29].http://ethesys.lib.fcu.edu.tw/web_root/index.htm.
[21]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EB/OL].[2012-12-12].http://ethesys.chna.edu.tw/ETD-db/ETD-search
-c/search.
[22]國立中正大學學位論文系統[EB/OL].[2012-12-12].http://140.123.21.164/ETD-db/ETD-search-c/search.
[23]讓知識共享簡便易行[EB/OL].[2013-01-12].http:///n1/jcrb895/ca473831.htm.
[24]香港大學投千萬建“全民共享”學術庫[EB/OL].[2013-01-18].http:///gao_xiao_zi_xun_1091/2010
0608/t20100608_483536.shtml.
[25]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簡介[EB/OL].[2013-01-15].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
我國人口問題研究觀點綜述
根據國家計生委的統計調查,自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中國婦女生育水平開始持續下降??偤蜕蕪?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下降到1.30,達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基本控制。針對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國21世紀人口問題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導向,成為近年來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關于未來人口戰略目標的不同觀點
就未來人口戰略目標而言,目前的主要爭論集中在:是否應以減少人口數量為戰略目標。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形成了以下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應以減少人口數量為戰略目標。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有葉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們認為在新的百年里繼續有效地減少人口數量依然是我國人口政策必須考慮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識與人均資源劣勢要求減少人口總量;其二,資本有機構成的潛能,要求減少勞動力供給總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縮減人口總量。最后的結論認為,中國應以減少人口數量為戰略目標,在100年后將中國人口降到8-10億并力爭更低,200年后降到3-5億。與第一種觀點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結構問題已經一躍成為21世紀中國人口問題的核心。宋?。?002)認為人口數量問題成為“籠中之虎”,盡管威猛,卻盡在掌握之中,中國人口轉變的獨特性,造就了中國人口結構問題的獨特性,隨著人口和社會經濟的發展,21世紀人口戰略目標應該由數量問題轉移到結構問題上。持此觀點的學者雖然不是很多,但這至少警示人們人口結構問題的嚴重性。第三種觀點認為,統一人口數量與結構、提高人口素質才應成為長期追求的目標。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們從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出發,多方位的尋求平衡發展。李建新(2001)駁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數量減少的觀點”,認為在追求減少人口數量過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齡結構老化則必然會不利于可持續發展,他引用中國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變遷的歷史事實,論證了“人口數量多少并不決定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題。蔣正華等人(2000)認為根據中國的國情目前追求最優人口數量是不現實的,當前所做的是將總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內的前提下,實現人口結構、人口地區分布的合理布局,實現人口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學術界在人口戰略目標上的激烈辯論,說明中國人口未來長遠發展目標的確定是一項異常復雜、困難的任務,需要慎之又慎。
關于有無必要進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觀點
在人口總量壓力與人口結構壓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進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學者們關注的另一熱點問題。對未來人口目標的不同觀點,體現在對于生育政策的走向問題上有不同的見解,歸納起來有三種意向:1)進一步降低生育率,將總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長期保持下去,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人口過多與人均資源長期緊張的問題,這樣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環境上追趕發達國家;2)穩定目前低生育率,這是人口總量未來能否停止增長并轉向負增長,最終實現現代人口轉變的關鍵;3)提高生育率,穩定總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實現人口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最優的穩定狀態。這些意向最終體現在對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張上:1)主張繼續推行一孩化,從而進一步擴大獨生子女家庭的比例(;葉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維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穩定總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馬瀛通,林富德,2000);3)調整現行的胎次政策,擴大二胎比例或逐漸向二胎政策過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學軍2000),一方面,對生育率水平特別低的地區(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應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對生育率較高地區,通過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這樣既達到控制人口增長,又達到調控人口數量的目標。以上學者們對未來生育與政策調整問題基本上屬于理論探討,目前尚無嚴密的計算和論證,對這些調整可能帶來的后果也無系統的論述。
關于人口調控的不同觀點
從上述的討論中可看到,無論從我國目前人口數量問題還是結構問題上看,我國的人口是需要進行調控的。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機制應如何確定,現行的管理體制有無存在的必要或應向什么方向發展,已倍受關注。在人口調控問題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觀點:第一,只能由政府計劃調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場經濟對人口調節的時滯性,即使對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而言,政府對人口的宏觀調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產不同于物質資料的生產,通過對兩種生產的調節機制進行比較分析,認為人口生產并不受勞動力市場供求規律調節,因此人口控制不應該也不可能由市場調節,只能計劃生育。第二種觀點認為,今后的人口調控應主要通過競爭、勞動力市場等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家庭的生育行為、控制人口數量,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一方面,隨著生育率的下降,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邊際效應必然出現遞減的現象;另一方面,通過對20世紀最后20年來中國婦女生育水平變動的研究,認為近20年來人口發展主要由經濟等客觀因素所決定,當人口政策符合經濟規律的要求時才能起到顯著的作用,主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該轉變職能,把婚姻、生育之類的私權歸還于民。
我國人口問題研究觀點述評
我國學術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問題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場和視角,也存在差異顯著的推斷和論證邏輯??傮w來看,各觀點均有其合理性與局限性,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人口轉變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國人口問題的復雜性決定。
一方面,歷史上長時期人口快速增長,導致人口基數龐大。人口基數龐大、增加速度快,對中國資源環境能源形成嚴重的壓力。再加上人口運動的慣性和人口再生產自身規律的作用,人口與生態環境的矛盾還會進一步尖銳化,因此人口數量問題是理論界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近幾年中國人口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如果按照自然趨勢發展,中國現在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像許多發達國家一樣持續處于人口轉變的第二個階段,但是由于70年代開始實行了較為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發生了快速轉變,致使中國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現代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這就導致了我國人口結構問題日益突出,使得21世紀中國面臨著人口數量及結構的雙重壓力。
第三,中國人口轉變的經濟基礎不同于發達國家。中國的人口轉型是在經濟追求高速發展的時期出現的,與工業化幾乎同時發生,而歐洲是在工業化完成后的經濟高度發達的背景下才出現的。西方發達國家進入人口老齡化時,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國僅為1000美元,顯然,中國的人口的轉變缺乏經濟基礎。
總體而言,對前面提到的人口問題雖然存在不同的觀點,但各種觀點的爭論使人口問題的研究更加全面。具體而言:
在未來人口戰略目標上,學術界把人口目標與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并深刻認識到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是人口問題,找到了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視角更加強調學科之間的交叉性:在確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適度人口方面將人口學、經濟學、資源環境學等結合起來,跨學科的特點突出;在分析人口結構問題時,選取了改進之后遞進式生育預測方法,這種預測方法更適合于中國人口發展的規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導向及人口控制的調節機制上,對人口政策的探討不再僅限于關注人口數量,而是從多角度多層面去審視人口政策實施的條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響。對于這些方面的探討,可使未來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實際,從而能盡可能的縮小負面效應,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處在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城市地區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技術條件與經濟條件已經完全成熟,因此全國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決于農村經濟的發展。
對我國未來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啟示
上述針對人口問題的觀點,是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國人口問題而提出的,這些觀點對我國未來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以從中得到以下啟示:
第一,在不斷完善的市場機制下,生育政策應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無論原有的生育政策在過去發揮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總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才能發揮其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及完善,無論生育政策的導向如何,對生育的調節手段應該發生轉變。
第二,生育政策應分地區區別對待。雖然改革和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區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生育政策的選擇與方式上也應有所不同。在上海、廣州等地綜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區,特別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經濟基礎好、思想觀念超前的城市,穩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應將低生育率穩定機制從政策控制機制向群眾自我約束機制轉變。在經濟基礎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區,應深入群眾實地調查,確定出與當地實際情況相宜的生育調節方式。超級秘書網
第三,促進人口流動,改變生育觀念。在城市總和生育率已經較低且基本穩定的的條件下,控制農村人口成為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關鍵。而促進人口流動,加快城市化建設不僅是人口向城市的簡單的轉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識的轉變。發達地區經濟條件的引力,與落后地區人口過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區人口向經濟發達地區流動,在流動中改變生育觀念,轉換生育行為。
參考文獻:
1.李小平.論中國人口的百年戰略與對策[D].戰略與管理,2004
2.葉文振.數量控制:21世紀中國人口生育政策導向[D].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結構問題是21世紀中國人口的核心問題[D].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
4.蔣正華.面向21世紀的中國人口與可持續發展[D].中國人口科學,2000
[關鍵詞]嬰幼兒;血鉛水平;鉛中毒
幼小兒童是鉛中毒的高危人群。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已證明鉛中毒會影響兒童的體格生長和智能發育。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污染越來越成為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首要問題,但國內對兒童鉛中毒的研究多見于學齡期兒童[1],對嬰幼兒鉛中毒發生規律探討的報道甚少。因此我們通過對400名嬰幼兒鉛水平的檢測,旨在探討幼小兒童血鉛水平及鉛中毒的特點,為預防鉛對生命早期的損害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來我院兒科進行健康檢查的兒童。采用按年齡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了400名嬰幼兒為研究對象,各年齡段人數均為100名,其中男236名,女164名。1.2方法
1.2.1標本采集
首先將受檢者手清洗干凈,消毒后擦干,出專門人員采集末梢血40μl加入儀器配套專用稀釋液中混勻,待檢。
1.2.2操作使用儀器為BH2100鎢舟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儀(北京博暉創新光電儀器公司生產),所有操作嚴格按儀器說明進行。血鉛標準液及樣品稀釋液由儀器廠家提供。
1.2.3鉛中毒的診斷標準采用1991年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制定的兒童鉛中毒的診斷標準[2]。血鉛≥100μg/L,無論有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體征,及其他血液生化的變化,均視為鉛中毒。
1.2.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3.1統計軟件包進行正態性檢驗、u檢驗、χ2檢驗及方差分析,測定結果用±s表示,a取0.05。
2結果
2.1總體資料分析調查所得400名嬰幼兒血鉛數值資料呈正偏態分布,偏度系數為0.648,標準誤差為0.122;峰度系數為1.273,標準誤差為0.243。將數據進行對數轉換后,偏度系數為-0.213,標準誤差為0.122;峰度系數為0.432,標準誤差為0.243,符合正態分布。所有數據經對數轉換進行統計分析。400名嬰幼兒血鉛平均水平為(76.77±30.63)μg/L,范圍為13μg/L~246μg/L,鉛中毒人數107人,發生率26.75%。
2.2不同性別嬰幼兒血鉛水平及鉛中毒發生率比較不同性別嬰幼兒血鉛水平及鉛中毒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男童鉛中毒率稍高于女童,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表1不同性別嬰幼兒血鉛水平(略)注:u=0.3928,P>0.05表2不同性別嬰幼兒鉛中毒發生率比較(略)注:χ2=0.1844,P>0.05
2.3不同年齡嬰幼兒血鉛水平及鉛中毒發生率比較不同年齡嬰幼兒血鉛水平及鉛中毒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但由表可見,1歲~2歲嬰幼兒血鉛水平較高,3歲以后又逐漸下降。見表3、表4。表3不同年齡嬰幼兒血鉛水平(略)注:F=1.53,P>0.05表4不同年齡嬰幼兒鉛中毒比較年齡(歲)注:χ2=5.3459,P>0.05
3討論
鉛是一種有神經毒性的金屬元素,對人類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期階段的兒童危害極大[3]。研究證實血鉛水平超過100μg/L將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特別是損害兒童的神經發育,影響兒童的智力行為[4]。我們調查的400名嬰幼兒血鉛平均水平為(76.77±30.63)μg/L,鉛中毒發生率為26.75%。表明本地區嬰幼兒鉛中毒情況不容樂觀。雖然低于國內珠海、太原的報道[5,6],但遠高于美國兒童血鉛的平均值0.174μmol/L(1μg/d1=0.483μmol/L)[7],并且作為工業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此結果足以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本文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嬰幼兒血鉛水平差異無顯著性,與文獻報道相同[8,9]。這種情況可能與此年齡階段男女嬰幼兒多由家人照顧接觸鉛污染環境的機會相同有關。本文調查結果還顯示,1歲~2歲的嬰幼兒鉛中毒的發生率較高,雖無統計學意義,但也可能是由于此年齡階段嬰幼兒戶外活動及副食品增加,增加了對鉛污染環境接觸,吸入增加有關,近幾年來許多研究已證實許多膨化兒童食品鉛含量超標,使兒童鉛食入增加。這些原因都有可能使此年齡階段嬰幼兒血鉛水平升高,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鉛中毒對兒童的損傷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各醫療保健機構應廣泛而積極的開展血鉛的檢測及有關知識的宣傳,了解本地區鉛中毒的流行狀況,為預防和治療兒童鉛中毒提供科學依據。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沈曉明.我國兒童鉛中毒的現狀[J].臨床兒科科雜志,1996,14(3):200201.
[2]CDC.Preventinginleadpoisoinginyoungchildren.AStatementfromtheCDC[J].AtlantaGA:CDC,1991.
[3]劉昔榮,秦銳,趙人爭,等.孕中期低水平鉛暴露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2(10):1.
[4]CenterforDiseaseControl.Preventingleadpoisoinginyoungchildren[J].Atlanta:CenterforDiseaseControl,1991,120.
[5]宋玫,張紅忠,鄺忠榮,等.珠海市0歲~6歲兒童血鉛水平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4):220222.
[6]劉建安,劉德華,靜進,等.太原市某居民區幼兒血鉛水平調查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122(1):78.
[7]PirkleJ,BrodyD,GunterE,etal.ThedeclineinbloodleadintheUnitedStates[J].JAMA,1994,10:284291.
主題詞:聽課解題調查分析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數學能夠處理數據、觀測資料、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可提供自然現象、社會系統的數學模型。高中數學是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它是學習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的基礎,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已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生在中學階段必須學好數學,而要學好數學,聽懂數學課是前提,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解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這些,最終都要落實到讓學生會解數學題上來。
然而,老師常常聽到學生反映:“能聽懂課,就是不會解題”。這是目前高中數學教與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為了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代數、幾何基礎知識以及概率統計和微積分的初步知識,并形成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從去年起,為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能聽到學生的心聲,從而探討高中數學教學的新路子,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取相應的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數學課題組對學生反映的“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開始進行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擬定了“能聽懂課,不會解題”原因的調查問卷,今年11月下旬,對鶴峰縣第一中學高二年級100名學生(占全年級人數的23.3%)、縣職校116名學生(占全校學生的16.5%)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率為95%,按要求答題率為100%,問卷的效度和信度較高。
二、主要原因及分析
問卷設計了15個問題,學生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在括號內打“√”、“×”。其內容涉及到教師、學生及其他三個方面。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研究,初步了解了造成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
(一)教師方面
調查表明: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主要反應在老師的備、教、輔、改、考各個環節。一是講課方式、教學方法上。老師講課時,采取灌的方式,往往是老師主動地講,學生被動地聽,老師把所有的步驟、思路都講出來了,其實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想、為什么會想到這方面去,學生所謂的“聽懂”只是老師具體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學生沒有主動地參與教與學活動,當然談不上運用知識解題了。二是老師的素質、教學水平、責任心上。老師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甚至偏愛部分學生。三是老師沒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具體來說:
1.備課不備學生,不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對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估計過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首先是在老師的備課上。調查顯示,有38%的同學認為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沒有仔細思考和認真研究分析,沒有聯系學生實際,只是憑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備課,忽略了備學生。
2.教師在講課分析和解題的指導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和交流的重要環節。上課是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主要途徑。有43%的學生認為教師在上課時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生在情況調查中寫道:老師在上課、解題時好像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沒有想到我們卻聽得頭暈腦漲,聽也聽不懂,結果只是老師懂、會解題,一旦自己動手就不知道從何處著手了。有時聽課就像聽“天書”,老師只是“表演”,“唱獨角戲”,不站在學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和理解問題。講解例題時分析不到位,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老師沒有給學生施加壓力,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否則教學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生的學習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調查結果表明,有41%的同學認為老師的教學督促檢查落實不夠、不及時,這是老師普遍存在的問題。
4.老師輔導不到位,布置的作業檢查不落實、訓練題的針對性不強,不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課后輔導是督促、檢查學生學習任務落實到位的重要一環。有38%的學生反應老師在課后輔導上做得不夠,作業檢查不落實,課外訓練題的針對性不強。
5.有些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教學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學。
老師應該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教書育人,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調查顯示,47%的學生認為有些老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責任心不強,不講究教學藝術。部分學生說:“有的老師講課不生動,照本宣科。有的老師除了上課外根本不進教室輔導我們的學習,上課后就走了;上課時總是說我們考學沒有多大的希望,挫傷了我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崩蠋煹慕虒W水平和責任心問題是應該引起重視和深思的。
6.有偏愛學生的現象,影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緒。
老師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要熱愛,面向全體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有33%的學生認為老師有偏愛學生的現象。學生說:“部分老師偏心嚴重,影響大多數學生上課時的聽課興趣和課后的學習情緒。”。
(二)學生方面
學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預習、聽課、作業、復習各個環節。一是學習的主動性、計劃性不強,所學知識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學習方法,沒有勤學好問、預習和復習的良好習慣。三是對解題的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具體來說有下列情況:
1.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
預習是聽好課的前提,雖然不預習也能聽懂課,但預習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聽,不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整節課上,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打無準備之仗。調查表明:有48%的同學課前沒有預習的良好習慣,結果直接影響了聽課,沒有聽懂課,不會解題也就成為必然。
2.聽課時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環節,教材和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主要來源。既不預習
又不認真聽課就失去了解數學題的基礎。學生A說:“不知為什么,我上課精力無法集中,大腦一片空白。有時老師講課也不生動,枯燥無味,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聽課時身在教室心在外面,只好找本課外書籍來消磨時間。”64%的學生反映有這種現象。這也是不會解題的一個原因。
3.作業時沒有認識到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學生B說:“老師講課學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沒有仔細思考,認真領會;課堂練習
的時間太少,做作業急于完成任務,沒有認識到做好作業對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睂W生在做作業、解題時,往往只滿足于問題的答案,對于推理、計算的嚴密性、解法的簡捷性和合理性不夠重視,把作業當成負擔。沒有認識到作業是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必要,這種情況在學生中占59%。也是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之一。
4.不懂裝懂,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學生能“聽得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是對“懂”的理解上有誤,有的學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題的每一步,是在老師講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師講課時有提示,有誘導,能想起來,認為自己懂了。同樣的問題,沒有老師的提示,就不能想起來,說明學生的“懂”不是真“懂”,愛面子,不愿說不懂;看老師的面子,不敢說不懂。學生C說:“老師在講課、講題時過快,對于一些重要的步驟沒有詳盡講解,只是一帶而過,久而久之,問題堆積如山,學習興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學過的知識不會運用,甚至作業也不能獨立地完成?!闭{查發現有57%的同學都存在這種問題,是老師教的問題還是學生學的問題?應該說是兼而有之。
5.不能及時復習鞏固,幾乎是學過即忘
學生D說:“有時,老師只是把內容、題目提點一下,大多數學生根本聽不懂。根據一百多年前德國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知識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復習。否則學過即忘。以至于看到題目就產生畏懼感,不愿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這種學生占62%。
6.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不記筆記,消極聽課
調查表明,有44%的同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課本、資料上的習題從不主動解答,等待老師講解,對自己不負責任,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嚴重。有一位學生說:“我就是這樣的,上課不記筆記,老師講課時只管聽,且聽得頭頭是道,課后卻找不著方向,原以為聽懂了就記住了,沒有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時間稍久就忘記得一干二凈。”
(三)其它方面
1.課程設置得太多,學習任務重,沒有預習和復習鞏固的時間
目前,中學開設了9門必修課,對山區學生來說是不堪重負。調查發現有51%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太多,學習任務重,沒有預習和復習鞏固的時間。
2.休息時間不夠,得不到應有的休息;
44%的學生認為休息時間不夠,得不到應有的休息,整天處于疲勞狀態,學習效率低下。
3.教材與資料的配備不相符,教材上的習題會做,但對資料上的習題根本不管用;
在調查中發現48%的學生認為教材與資料的配備不相符,教材上的題目做過以后只能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達不到深化的目的,不能對付單元測驗和綜合考試,而流行的資料與教材的難易相差較大,資料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訓練。
三、對策與建議
學生出現“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來自教師、學生及其他三方面。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老師教的問題、學生學的問題,也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為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與老師、學生進行座談和書面交流,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一)從“教法”方面想辦法
1.改變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第一,從思想上認識到中學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能,幫助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加以改進,引導學生走出解題的困境。第二,改變觀念,耐心幫助那些數學天分稍差的學生學好數學,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可采取談話式、探究式、講練結合、個案教學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數學學習,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給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勵。第三,老師教學的難點是教會那些學了還是不懂的學生!要適當降低要求,選一些他們自己能獨立解答的題目,讓他們也有能體驗成功喜悅的機會,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探索。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樹立他們的信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水平,加強責任心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以自身豐富的知識、修養、素養打動學生,為人師表,“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老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師德修養,用自己的愛心關心體貼學生;用自己的細心觀察研究學生;用自己的知識啟迪學生;用自己的素養影響打動學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導督促學生。加強責任心,真正讓自己從事的工作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3.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就學習方法而言,有些同學的學習方法確實需要指導。目前在學生中普遍存在三種學習方法:①蝴蝶“采花”,蜻蜓點水,這種學習方法,往往是淺嘗輒止,缺乏整體觀念和系統性。②似螞蟻“搬食”和猴子搬棒子,這樣的學習是邊學邊丟,正負為0,缺乏效益觀念和邏輯性。③好像蜘蛛“抽絲”式的學習,猶如囫圇吞棗,生吞活剝,以偏概全,失之全面,缺乏辨證觀點和聯系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他們像蜜蜂“采蜜式”的學習,博采百家之花而釀一己之蜜,經過消化咀嚼,使知識積少成多。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實數理化、尤其是數學,學起來挺有意思的。當終于會自己獨立地用幾種方法解同一道題,當一個問題終于恍然大悟時,真是很有成就感。要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的無窮快樂,并把所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4.教會學生學習,在解題上正確引導學生,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教學不僅僅是要研究教學中“教”的規律,還要研究學生“學”的規律。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以教材為中介研究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規律,要注重學生主體的作用和學生的自主性,只有教會學生學習,學生的成績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讓學生終身受益。要培養學生的“悟性”,學生自己不會思考不會去“悟”,怎能學會解題呢?解題關鍵,當然是思路,但是基礎知識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發揮例題、習題的功能,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來教會學生解題。講解中不要為了節約時間,往往只是“因為…所以…”,學生只聽“懂”這個“因為…所以…”是不會解題的,模仿這個“因為…所以…”只能做一些“練習”層次的題,反思這個“因為…所以…”才會有所“悟”。對學生而言,學習要經歷“懂”、“會”、“悟”這三個層次,即理解、模仿、領悟。對教師而言,要促進學生向高一層次--創新方向發展。
5.關心愛護學生,面向全體學生
老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不能偏愛個別少數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所謂“差生”。偏愛個別少數學生會引起大多數學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學。一個學者調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學習時為“差生”,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畢加索、達爾文、瓦特、居里、拜倫、拿破侖、邱吉爾、巴爾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稱為“所有時代最有學問的人物之一”的黑格爾等,他們都是在學校時的差生?!安钌敝巧潭疾坏?,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強,只不過是他們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轉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識上的斷層,淪為“差生”。實踐證明,他們一旦被激發,經調控將知識溝通、入了路,學習上就會有一個很大的飛躍。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苯處熞吹剿麄兊膬烖c,發現其閃光點。給予學生真愛,不拋棄“差生”,也不壓制“精英”,做好培優、幫差、促中的工作。
(二)從“學法”方面找出路
教學是一個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是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才是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要學好數學,學會解數學題,只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的“學法”上找出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問題。
1.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在時間上要擠和鉆,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學習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賴老師,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學習的功課多,學習任務重,所以時間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擠和鉆,不打亂仗。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還要力爭抽出一點時間進行預習,做到心中有數,為聽好老師講課做好準備。
2.勤學好問,虛心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學習,自覺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有問題就問,就算這個問題對大家來說都很簡單,但你不懂就要問,可能這種問題老師不會喜歡,但對你來說卻很重要。經常提問,還可以使自己從怕問、不會問到想問、善于問。問老師、問同學、問懂這個問題的人等,總之,每解決一個問題,你就有一份收獲,你就有一個進步,你也會有一個好心情,你就會發現學數學原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會為自己學習數學種下“興趣”的種子。
3.牢牢抓住聽課這一重要環節,真正聽懂課
上課時聽懂學習內容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課堂上不僅要認真聽,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且重點內容、方法、技巧要記住,即使一時不能記住也要做好筆記,以備復習時再用??傊⒅芈犝n的環節,真正聽清楚想明白,把知識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為解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4.課堂、課后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養成自覺復習的好習慣
課堂、課后要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獨立完成作業;復習所學過的內容、方法、技巧;閱讀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解一些相應類型的習題。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數學是要靠積累的,前面的知識就是后面的基礎。如果實在記不住,就要常常溫習,等到很熟的時候,自然能“生巧”,也就能自己解決問題了。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能聽懂,自己就會了,就放棄了復習鞏固,做題時,就出現懂而不會的情況。這種情況很普遍、很正常。
中學數學教學同樣受高考指揮棒的制約,想“減負”以增加學生的休息時間不是單方面某個部門能解決的問題,也許是中國目前的高考制度、教育體制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全國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之際,對新的教材與學生新的學習方式的研究與探討,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只有充分發揮數學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年輕一代的數學素養,每一位數學教師才能為提高全民族素質,造就一代高質量的新型人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數學教學大綱》
2.《學會學習》,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李道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