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5 14:41:58
序論:在您撰寫勞動作文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既有利于剩余價值的生產,又有利于剩余價值的實現,從而能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工人受到國際資本和國內資本的雙重擠壓,以及我國企業勞動關系還處在重構過程中等因素,制約著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的構建。健全勞動法制體系、完善集體協商制度和構建相互投資型的人才成長與管理體系,是構建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的三個支撐面。
[關鍵詞]合作性勞動關系;勞動生產率;跨國型水平分工體系
勞動關系是指在實現勞動的過程中,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以及相關的社會組織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關于勞動關系形式,DavidM.Gordon劃分出合作性勞動關系和沖突性勞動關系;HarbisonandColeman則劃分出四種連續的形態:沖突、對峙、協調與合作。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我們把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規定為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共同占有企業形成的資產,共同行使企業決策權,共享企業新增利益,共同承擔經營風險。勞資雙方的合作不一定要同時具備這四個要件,但共享利益和共擔風險是勞動關系主體之間合作的基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根植于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的相對高低取決于企業中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合作程度。雖然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對勞資雙方均具有正面的經濟意義,但目前在我國還有一系列的因素制約其構建。
一、構建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的經濟意義
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的構建有多重經濟意義,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關于合作性勞動關系與勞動生產率的變動關系,國內外的學者在實證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David.M.Kotz對美國1900—2001年間GDP增長率的分析,DavidM•Gordon對二戰后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勞動生產率等經濟績效指標的分析,以及RobertBuchele與JensChristiansen對15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勞動關系與生產率增長關系的調研,均得出了合作性勞動關系與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論。國內學者王杏芬、劉斌通過建立修正的生產函數模型,對我國上市公司1998—2006年的相關數據,采用PanelData方法分析企業績效與員工薪酬、社會和諧的關系,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從理論上看,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最主要的經濟意義在于它既有利于剩余價值的生產,又有利于剩余價值的實現,從而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
(一)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與剩余價值的生產
“勞動生產率的基本內涵是勞動者對社會標準質量勞動時間的節約程度。它包括單位產品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的節約和社會總勞動時間的節約。”[1]因此,要解釋合作的勞動關系更有利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關鍵是說明這種勞動關系更利于節約勞動時間。具體如下。
1.節約社會總勞動時間
人類生產、生活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產品構成社會總產品。在一定的時點上,人類對某一種特殊產品的需求是既定的,而隨著科學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深化,不少既定功能的特殊產品相對于消費者的需求來講,很容易達到“豐?!钡某潭?。此時,資本要實現保值和增值,就必須進行產品創新。由于新產品能滿足消費者的新需要,產品價值能順利實現,從而節約了社會總勞動時間。
在多數企業中,產品創新主要是由投資引發和資本主導的,但是它也受企業勞動關系狀況影響,因為產品創新是通過勞動者的努力完成的。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直接影響到勞動者的利益,而合作性勞動關系有利于勞動者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合作性勞動關系有利于勞動者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具體來說,新產品的創新主要包括兩類人員:一是企業內直接從事創新的技術人員,二是生產工人。技術人員是企業的核心工人,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至關重要?!坝捎诤诵墓と说奶厥庾饔煤推髽I對他們的依賴,資本主義企業對這些職工的管理面臨著一個重大課題:如何在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去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又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尊重企業的權威。……解決這一課題的途徑只能是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薪酬、就業保障和升遷機會,即形成合作性勞動關系?!盵2]技術人員研發出新產品只是產品創新的第一步,只有經過生產工人生產出符合標準要求的新產品之后產品創新才算完成。一般來說,生產工人從事的是簡單勞動,但他們生產的是新產品,生產的技術條件必然會與以前有所區別,這就需要他們掌握新的生產技能,否則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達到標準要求。能否掌握新技能無疑增加了生產工人的學習成本和失業概率,因此,要使生產工人主動參與到新產品的生產中去,必然要使產品創新與他們有更直接的、積極的利害關系。顯然,合作性勞動關系有利于鼓勵工人參與這一過程。例如,合作性勞動關系可以通過工資獎勵、利潤分成、職工持股等方式使職工分享技術創新的成果。
2.節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
“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加入商品的總勞動時間,即過去勞動和活勞動?!盵3](P59)物化勞動的節約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原料和輔助材料的消耗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減少。這種情況反映了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經營管理加強,浪費減少等。另一方面是加快固定資本的周轉速度。固定資本中磨損最大,使用年限最短的是機器,其轉移到產品中去的價值部分也是最大的。因此,要節約固定資本的物化勞動,最主要的是節約機器的物化勞動。要做到這一點,最主要的是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使機器在有效使用期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從而使機器分攤在每一個產品中的價值降低。活勞動的節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或勞動強度的提高;二是經過合理的組織和協調,將工人的勞動努力轉化為有效的勞動努力;三是減少監督成本。綜上,無論物化勞動的節約,還是活勞動的節約都與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有密切的關系,而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是由勞動者的生理狀況、技術水平、勞動條件、意識形態、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及其所處的經濟、政治地位等一系列不確定的變量決定的”[4]。其中,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變量。在合作性勞動關系中,對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所帶來的成果,經勞資雙方談判、協商并簽訂契約后,在一個雙方均認可的均衡點上進行分割。這樣,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就有節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動力。
(二)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與剩余價值的實現
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剩余價值的實現是經濟活動中的基本矛盾,它“是一般利潤率下降的原因,而不是結果”[5]。因此,為使一般利潤率不持續下降,就要使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在動態中有機結合。但不管是以工藝創新還是以產品創新為主來組織生產,都要以生產出來的使用價值能否實現為基礎和前提。若生產既定產品,由于工藝創新引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出現如下問題:剩余價值率的提高對于單位商品價值下降及其所包含的單位利潤的下降,抵消作用是有限的??偫麧櫫磕芊裨鲩L在長期內越來越取決于使用價值的實現規模;若生產新產品,在初期,由于規模效應沒有發揮出來,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資本很大而使產品的價值很高。因此,要使利潤率和利潤總量提高,在一定時期內不僅取決于使用價值的生產規模,還取決于其實現規模。在社會年總產品的流通中,有一大部分是第一部類企業之間的交換。馬克思談到這種交換時曾指出:“這種流通從不進入個人的消費的領域,就這個意義而言,它不是以個人消費為轉移的,但歸根結底它還是受到個人消費的限制,因為不變資本的生產決不是為了本身而進行的,而只是由于生產個人消費品的那些部門需要更多的不變資本?!盵6](P389)在社會分層的當代社會,勞動者階層人數眾多且邊際消費傾向較資本所有者高,而在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能夠分享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的利益,有較強的消費能力。隨著勞動者的消費拉動,消費的乘數效應擴大,這不僅使生活資料有一個好的實現條件,而且使企業有一個好的投資預期,擴大投資的乘數效應,從而推動經濟增長進一步發展。
二、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構建的制約因素
我國企業勞動關系現狀主要表現為:勞動爭議立案數量和涉及人數迅速增加;經濟較發達地區是勞動爭議案件多發地區;勞動者侵權問題比較突出;勞動爭議主要集中在勞動報酬、保險福利和勞動保護上。因此,資本權利過大是構建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的主要制約因素。
(一)我國企業在跨國型水平分工體系中的地位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興起于美國的溫特制生產方式,現已是世界許多行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溫特制生產方式是一種按照核心技術、高端產品研發、新產品輔助設計與加工、成熟產品大規模生產的跨國型水平分工體系。這種生產體系是一個企業賴以進行研發活動、產品設計、采購、加工、分銷,以及各種支援性活動的關系網絡,曾經由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和由此發生的內部貿易帶動,但現在越來越依靠企業之間的協調。不同國家和地方的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競爭優勢占據產品價值鏈中的某一節點,參與到跨國生產體系中。
在這個體系中,產品價值鏈上各節點利潤率不同,這導致企業分化為核心企業和邊緣企業。核心企業處微笑曲線的兩端,一般都控制著產品標準、研發設計和銷售渠道、市場規則。從事這些業務的一般都是具有相當知識的專業人員,他們的勞動屬于復雜勞動。同時,高科技的發展使得技術復雜性大大增強,知識更新加快,任何人都無法單獨完成復雜的技術創新,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需要一種且取且予的知識共享的氛圍。為使他們的潛在勞動轉化為現實勞動,采用的方法一般是以激勵為主,輔以適當的控制和約束。他們在勞動過程中,概念和執行在較大程度上是合一的。因此,核心企業的勞動關系相對來說帶有更多的合作性質。從事產品加工制造的邊緣企業處在微笑曲線的低端,隨著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工人主要從事執行工作,去技能化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這類企業在產品價值鏈中替代性較強,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很大一部分轉移到了核心企業。這樣,企業為了獲得預期的利潤,勞動力成本就成為其可控的少數之一,因此,其勞動關系一般比較緊張,這點以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最為典型。我國企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決定了我國企業工人受到國外資本與內地資本的雙重擠壓,再加上我國勞動力市場總體供過于求,使得其權益很容易受到侵害,造成勞動關系緊張。
(二)企業勞動關系還處在轉型重構過程之中
我國的改革進程與對經濟全球化的融入交叉在一起,所以自實行市場化和產權多元化改革以后,企業勞動關系未經過西方市場經濟的逐步演變過程就進入全球化競爭時代,未經過工會談判機制的充分發展就開始發展各種非典型雇傭關系,雇傭方式的多元化格局更加明顯。傳統與現代、規范與不規范的雇傭方式同時并存,導致勞動關系變得異常復雜。
這種勞動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與溫特制生產方式所引致的全球化耦合,為吸引外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解決我國就業問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勞動關系主體培育、機制建設和立法體系的完善等方面滯后于經濟發展,它又引起我國勞動關系在一定程度上無序、失范。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勞動關系建立時,一方面由于工會職能未能轉型,集體合同覆蓋率低,另一方面勞動合同鑒定率低和勞動合同短期化,而且勞動合同內容更多的是關注資方的權益。第二,在勞動關系運行中,對勞動合同的執行不夠重視。即使在不利于勞動者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企業還可能以各種理由不予履行,如各種形式的克扣工資、欠薪、惡意逃薪和缺乏正常的勞動保護等。第三,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存在不足。首先勞動爭議受案范圍過窄。根據中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規定,納入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處理范圍的勞動爭議僅包括勞動者個人和用人單位間因具體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的權利爭議,不包括因集體合同的談判和履行而產生的爭議及個人利益爭議。其次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仍然較長。對勞動合同訂立、變更、解除、終止等方面的糾紛,主要采用“一調一裁二審”的準司法與司法方式處理,并以民事訴訟程序作為最終解決糾紛的方式。
三、建立健全的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
為了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200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從制度安排入手,以優化經濟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的方針。其中為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會議提出了“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等五項措施。根據這一精神及上文論述,可以說,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切實轉變,選擇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是唯一的政策目標。而結合世情和國情,為構建合作性企業勞動關系,以下幾方面亟待做實做好。
(一)健全勞動法制體系,使勞動關系高效、有序地運行
一是制定一系列的單行法,如《勞動基準法》、《集體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保證勞動法體系的完整,使勞動關系運行的整個過程都納入到法制化軌道,有法可依。二是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手段,加強執法力量。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與公安、工商、建設、衛生、人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法院等單位的協調溝通力度,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避免執法手段單一,嚴厲打擊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減少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三是推進勞動爭議處理體制改革。改革現行“一調一裁二審”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探索建立注重預防和調解、突出仲裁優勢和作用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全面推進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逐步在市(地)級以上城市以及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實體性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積極推進勞動爭議仲裁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加強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在健全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同時,積極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
(二)逐步完善集體協商制度
一是按照《關于開展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擴大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的范圍。二是指導和督促企業以工資、工時和勞動定額等基本勞動標準為主要內容,開展集體協商,切實解決部分企業通過抬高勞動定額、壓低計件工資單價,來壓低職工工資水平、迫使職工超時加班的問題,使勞資雙方共享合作所帶來的利益。三是繼續加強工會組織和企業組織建設。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包括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織和企業組織建設,積極培育協商主體,為開展集體協商提供必要的組織保證,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建設。
(三)構建相互投資型的人才成長與管理體系
這是一種較高水準的個體勞動關系處理機制,主要是針對核心工人或數量較少的高層次人才的,目的是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我國目前勞動關系的顯著特點就是管理者和工人之間的長期相互投資降低,更少的承諾和更低的忠誠度,傳統的工作安全排在最后,雇員流動率高。這導致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核心技術長期受制于人。該體系就是要糾正現有勞動關系的缺點,提高企業與核心雇員之間的相互忠誠度。構建相互投資型的人才成長與管理體系不僅有利于企業對工人的投資,也有利于工人對自身的人力資本投資和職業發展投資,有利于工人對企業創新與發展的勞動投入及情感投入。該體系的關鍵點是設計人才成長與管理的動態機制。
上述三個層面之間是相互協調、相互銜接的關系。第一個層面著眼于宏觀上、整體上規范勞方、資方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對勞動關系實行底線控制。第二個層面著眼于中觀上、行業上規范勞動關系。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特點,法律、政策對勞動關系的調整畢竟是相對間接的,如最低工資標準只是個基準,而企業工資增長指導線的規定是沒有強制力的。推行集體協商,特別是有實效的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生成企業工資共決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可以確保勞資雙方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從而有助于解決勞動報酬等關系勞動者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大幅降低由于勞動者即期利益無法保證而引起的勞動糾紛,又有利于剩余價值的順利實現。第三個層面著眼于微觀上調整勞動關系,以期通過調動企業的核心工人從事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實現產業結構動態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節約社會勞動時間。
[參考文獻]
[1]黃鐵苗.重新認識勞動生產率[J].當代經濟研究,1998,(2).
[2]丁為民.企業勞動關系與經濟績效的變動[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7).
[3]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丁為民.企業契約的含義和經濟意義:一個的說明[J].經濟學家,1998,(1).
根據公司提升窗口服務、客實際情況選準勞動競賽的視角,切入點準確并有針對性,戶終端服務的需求,結合2012年“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工高起點定位,充分體現企業時代特色,做到企業中心工作作,確定了“提升服務質量”為主題的勞動競賽方案,將在哪里,勞動競賽主題就在哪里,消除職工對傳統競賽活一線服務人員培訓、“文明示范營業廳”創建、客戶服務動形式認識上的疲勞感,讓職工有心動的亮點和新鮮感,產技能比武等作為勞動競賽集體的考核項目,競賽貫穿日常生新的思想效應,把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充分發揮他客戶服務工作全過程。
競賽組委會分階段在公司例會上對們的主動性,使之賽出激情、賽出質量、賽出成效。每個單位參賽過程中的成績進行通報和點評,并編發專題二是勞動競賽內容應有操作性。勞動競賽是一項系統工作簡報,提高了各參賽單位比、趕、超的熱情,各單位工程,整個過程涉及很多環節,要保證勞動競賽的執行效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在細節上下功夫,服務窗口的軟硬果,競賽內容要具有操作性。勞動競賽的內容必須與公司件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促進了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相適應,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公司的經營發展。由體力型向智能型轉變,由單項突擊型向復合型轉變。不二是勞動競賽促進了職工素質提升。人是生產力的第管采用何種形式,要特別注意過程管理,落實好每一個環一要素,職工的素質體現著企業的形象,企業的持續發展節,組織到位。要有明確可行的目標,且這個目標必須經需求高素質的隊伍。工會開展勞動競賽為職工的成才和自過努力才能達到,在制定目標時,要從項目的實際出發,我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平臺,從根本上維護了職工的具體利進行調研,確定標準,力求準確和可操作性。益。鐵通四川分公司工會在組織勞動競賽活動中,把全面三是勞動競賽激勵應有導向性。
勞動競賽作為一種廣提升職工的整體素質作為競賽的目標之一,以培訓工作為泛參與的群眾性活動,工會組織必須正確導向,統一思想抓手,協同相關部門首先舉辦了53名客服服務工作內訓師認識,宣傳到位。賽中及時發掘典型、總結經驗,賽后乘參加的培訓班,以他們為骨干全面展開新一輪的客戶服務勢而上,弘揚典型,讓職工在競賽中找到自己的差距,認技能培訓工作,對一線客戶服務人員的培訓淺談工會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的定位與作用實行全覆蓋。為檢驗培訓效果,在勞動競賽業、企業關愛職工的團隊精神,有利于構建企業發展與職的第三個技能比武階段,改變了以往決賽選手的選拔方工發展相協調的和諧勞動關系。四川分公司工會在組織勞式,采取單位推薦名額比例占50%、在參賽單位一線服務動競賽活動中,每個項目比賽完成后都分別進行總結和分人員中隨機抽取比例占50%的方法產生參加技能比武決賽析,注意營造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導向。勞動競賽落下帷的選手,有效地推動了各單位的二次培訓工作。技能比武幕后,工會及時命名表彰競賽中涌現出的“文明示范營業項目完成后,在對理論和實作試題進行評講時,組織全體廳”、技術狀元、技術標兵、崗位能手,重獎獲勝的優秀參賽隊員觀摩獲獎選手進行的標準化演示,裁判員結合大組織單位,利用公司OA網絡宣傳競賽獲勝單位和優秀選賽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點評,此舉對大賽進行總結的同時,手的先進事跡,安排競賽冠軍參加公司工會組織的勞模休也起到了對參賽隊員再次進行現場培訓的作用,勞動競賽養活動,對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先進個人,作為晉職提促進了員工客戶服務技能的普遍提高,也達到了提升服務升的重要參考,推選優秀個人參加上一級青年崗位能手的質量的最終目的。評比等。這些舉措強化了勞動競賽活動的效果和影響力,三是勞動競賽促進了和諧企業的建設。市場經濟條件營造了公司“重視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爭當人下,職工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多樣化,工會組織通過開才”的良好氛圍,彰顯了公司“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展勞動競賽,建立公平競爭的良好機制,形成職工熱愛企宗旨,促進了和諧企業的建設。
本文作者:陳文秀工作單位: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分公司四川分公司黨群部
【關鍵詞】勞動工資改革策略
一、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范圍定義不清,制度規定難以掌握。勞動統計報表制度規定:綜合范圍為轄區內全部獨立核算的企業(單位),但不包括鄉鎮企業、規模以下私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制度中有的規定卻難以掌握。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當前企業的組織形式、管理方式、投資和勞動用工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的企業都為九十年代以后建立,且大多集中在城鎮,而企業主多數原有身份為農民。如按投資主體劃分,企業主戶籍為鄉村;如按企業所在地域則在城鎮。
2.指標設置陳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F行的勞動工資統計指標設置陳舊滯后,幾十年一貫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多種經濟模式逐步取代了計劃經濟模式,工資分配形式呈現多元化格局,現行的勞動工資統計指標體系已不能反映經濟社會勞動工資的總體規模和主流特征,不能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
3.調查方式單一,難以保證數據質量。勞動工資統計至今仍采取計劃經濟時期的全面統計報表制度,填報單位包括轄區內所有行業的全部單位,收集資料費時費力。由于填報單位增減變化快,單位各種情況變動大,再加上有些單位統計法制意識淡薄,不愿把工資總額報足的心態,工資總額漏統漏報現象較為嚴重,數據質量難以符合統計真實性原則。
4.統計力量薄弱,填報人員素質不高。大多基層單位沒有專人負責勞動工資統計工作,一般是財會人員或從事人事工作人員兼職,很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勞動工資統計中,業務水平難以保證。
5.部門銜接不夠,口徑不一數出多門。部分勞動工資統計指標的設置與相關部門銜接不夠,部門之間指標口徑、含義不一,導致數出多門,不利于工作開展、資源共享和數據使用。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及改革思路
現行勞動統計出現問題的原因,有來自主觀的,也有來自客觀的。從產生錯統的主觀原因看,一是統計人員對統計制度理解有誤,又沒有認真學習有關制度,甚至把統計上的概念與勞動部門的概念混淆了。二是統計相對人的統計法律意識淡薄,為了本部門的利益或小集體的利益而違反統計法。統計部門的管理只停留在表面上,似乎有了臺帳就具備了統計基礎工作。因此,改革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在擴大勞動工資統計范圍的思路上,要打破“不包括鄉鎮企業、規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統計范圍限制,從而形成涵蓋全社會所有勞動現象的統計,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全社會勞動就業的分布與構成以及勞動報酬的收入與分配,較好地滿足各級政府和部門及社會對勞動工資統計數的需求和利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統計指標體系。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突破城鄉地域、所有制形式和職工身份的限制,完善和制定全面反映我國各類企業和單位職工就業、流動和工資收入情況,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統計指標體系。同時,還應注意統計指標的口徑與其他部門勞動指標的口徑銜接。
建立以普查為基礎,以抽樣調查為主的勞動工資統計調查方法。以建立完善的基本單位名錄庫為前提,以經濟普查為基礎,反映不同行業職工就業、流動和工資收入等方面情況的抽樣調查制度,通過抽樣調查來獲取不同行業職工就業、流動和工資收入水平等方面的統計數據信息。
最后,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和統計執法與監督。統計工作的生命在于真實,而真實的數據來源于扎實的統計基礎工作?;鶎訂挝灰⒔y一規范的勞動工資統計臺賬,健全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有關的各種原始記錄和憑證等統計基礎工作。并進一步提高統計普法執法與監督力度,對統計人員要加強《統計法》知識的培訓學習,對那些不按時上報,屢次遲報、拒報或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要充分利用《統計法》賦予的權利,及時啟動法律程序,加大處罰力度。
三、勞動工資統計改革具體策略
1.改革現行勞動工資統計的調查方式
針對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建議采取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結合。對于勞動工資統計年報規模以上單位采取全面調查的方式。規模以下的單位與基本單位普查相結合,基本單位普查范圍是包括私營經濟在內的法人、產業活動單位,在普查統計報表中擴大范圍,增加勞動情況指標,這樣既能節省人力、工作量,又能保證資料的全面性。對于定期報表,建議取消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統計,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勞動現象在一年內變化不大,工資較為規范,每年的變化不大?;蚴菂f調交由核對人員、工資的勞動人事部門統計,統一上報統計部門;對于定期報表中企業單位的統計,可以結合城鎮勞動力調查,實行抽樣調查,分行業、按企業進行抽樣,反映區域勞動工資情況。
2.建立新的統計指標體系
勞資統計要面向全社會,服務于全社會,因此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設置一套與新時期相適應的全新的統計指標體系。首先指標體系種類要根據機關、事業、規模上、規模下企業和單位及個體戶,區分種類分別設置。因上述各種的人員性質、組織機構、工資發放辦法等存在差別,如機關無專業技術人員,人員分在編、合同工、臨時招聘工,又分領導干部、中層干部、職工等;而事業、企業和單位也有相同的,又有區別的各種人員性質等情況,所以必須分設數套指標體系。其次勞資統計指標解釋盡可能做到直觀、易懂,便于填寫,把錯填數據減少到最低限度,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再次要刪除過去報表中不易填列或不適應目前需要的指標而增設新的指標。
3.確定在崗職工工資總額下的細項分組
在崗職工工資總額應該是一個涵蓋比較廣泛的指標,包括的內容較多,除了工資科目里邊有的基礎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津貼和補貼等項目外,還有一些工資科目中不包括的旅游費、過節費、實報實銷的手機費、固定電話費、伙食補助等。所以在報表指標的設置中,在崗職工工資總額下應設置其中項,特別是工資科目中不包括的手機費、旅游費、過節費、伙食補助等,可能很多填報單位漏報了這些額度。
4.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和法制宣傳工作
為了保證從源頭上提高勞資統計數據質量,一定要加強勞資統計基礎工作,要求基層單位建立統一的勞資統計臺賬,健全與勞資統計資料有關的各種原始記錄和憑證等統計基礎工作。同時加強對勞動工資統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包括統計職業道德和業務知識的培訓,一年保證不少于一次以上,要努力增強同基層統計人員的溝通。要進一步加強統計法制宣傳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統計法制宣傳和教育,使全社會人人了解《統計法》,自覺遵守和維護《統計法》。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統計執法力度,對統計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從而教育一片,才能有力地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更好地服務于全社會。
參考文獻:
[1]李志強.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制度改革初淺思考.浙江統計.
一、有利條件能使較少勞動創造較多價值
為了展開分析我們的問題,首先有必要確切把握馬克思所說的商品價值的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這看似老生常談,但不少分歧都與此有關。商品的價值,體現的不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而是市場經濟中一種人與人的關系。按照通常的說法,它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關系;但需要明確的是,這種互相交換勞動的關系充滿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首先表現在同類商品生產者之間,其次也表現在商品的買者與賣者之間乃至買者之間。正是這種競爭關系決定了同類商品一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個別勞動耗費量即個別價值,另一方面卻只能有一個為市場確認的社會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意味著諸多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實際耗費的勞動量與被市場承認的勞動量往往并不一致,正是這種不一致決定著他們的不同命運。競爭迫使他們千方百計降低自己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使它小于社會價值,力爭以較少的勞動(包括活勞動與物化勞動)耗費能夠被市場認可為較多的勞動耗費。作為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的價值規律,正是通過這種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運動,才能夠發揮優勝劣汰,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
那么,商品生產者怎樣才能使其商品的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商品的社會價值有個全面理解。大家知道,商品社會價值的實體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馬克思指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馬克思的這一界定意味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是由兩類標準條件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制約的。其一是“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二是“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歷史經驗證明,勞動者在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方面的差異相對說來要小得多,而他所擁有的生產條件的差異要大得多,發展變化的潛力幾乎是無可限量的。而且,如果說在手工勞動時代是活勞動支配物化勞動,那么,隨著機器大工業不斷發展進步,情況就大變了。正如馬克思指出的,“工人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要當事者,而是站在生產過程的旁邊。”這一變化今天更加突出了。隨著科技進步的加快,在制約商品生產所需的勞動時間方面,前一標準條件更加明顯地起著主導作用了。各廠商擁有的生產條件是先進還是落后,從根本上決定了所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量的對比關系。令人遺憾的是過去不少人對這一點是重視不夠的。
應該指出,馬克思所說的生產條件是多個變量的綜合,包括分工協作、生產組織與管理、生產規模、自然條件與生產技術或生產資料的效能等等。但其中生產技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對勞動生產率的高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技術創新與進步對社會生產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可以不斷創造出各種新產品豐富人們的生活等。但可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則是它所起的一種最基本最普遍的作用,這種作用也是我們探索技術創新在價值創造中的獨特作用時所關注的焦點。
二、先進技術與商品價值創造的復雜關系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率先使用比社會平均技術優越的先進技術,能使所生產的單位商品的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從而能夠以較少的勞動創造較多的社會價值。這就提出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即先進技術與價值創造的關系究竟應如何認識?
我們知道,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只有活勞動才創造價值,物化勞動在生產中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創造價值。馬克思還明確說過“自然力本身沒有價值”,“它們進入勞動過程,卻并不進入價值形成過程”馬克思的這些論斷,如果單從商品的個別價值來說,或者單從商品的社會價值來說,都是不難理解的。在分別考察的場合,由于單位商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個別廠商使用先進技術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所生產的單位商品的個別價值當然會相應降低。同樣,如果這種先進技術在市場競爭中已被普遍采用,已經成為社會平均水平的技術,用它生產的單位商品的社會價值當然也會相應降低。所以,在分別考察單位商品的個別價值或社會價值時,只有活勞動創造價值,物化勞動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創造價值的原理是一目了然的;同時,自然力本身不但沒有價值,而且技術越先進,利用自然力的水平越高,單位商品的價值不但不會相應提高,反而只會相應降低,從而根本談不上它會創造價值。但是,如果從商品的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運動中進一步分析,問題就顯得比較復雜。比如,某個廠商率先使用了一種先進技術,能夠把它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降低到社會價值以下,但在市場上卻仍能按同一價值出售,具有同一(社會)價值,就好比它包含了實際上并不包含的同一勞動時間。那么,如何進一步分析說明這一現象呢?如何解釋上述商品的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的差額部分的成因呢?對于這個問題,理論界存在著不同的思路。有一種相當流行的觀點認為仍應歸因于操作使用先進技術的工人或“總體工人”的活勞動。理由是先進技術本身在這里已經是物化勞動,如無活勞動啟動操作,它就無法在生產中發揮作用;同時,它在活勞動操作使用于生產時,既然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因此,上述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部分的源泉也不在它那里。為了自圓其說,這種觀點進一步強調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操作使用勞動資料的勞動者的素質必然不斷提高,其活勞動的復雜程度也日趨增高,認為這才是產生上述差額部分價值的源泉,至少也是這部分價值的來源之一。筆者不能茍同這種觀點。我感到這種觀點無論從歷史事實看還是從邏輯分析看,都未必恰當。
先從歷史事實看,近200年來先后經歷三次重大科技革命。在此期間技術進步突飛猛進,生產中使用先進技術的活勞動與使用正在被淘汰的技術的活勞動相比,從總的發展趨勢看,勞動的復雜程度在逐步提高;雖然如此,仍要看到在有些重要場合情況并非這樣,甚至恰恰相反。比如馬克思在分析機器大工業逐步淘汰工場手工業的過程時曾深刻地總結說:“使用機器的基本原則,在于以簡單勞動代替熟練勞動,……把勞動力的生產費用減低到簡單勞動力的生產費用的水平?!彼昧舜罅抠Y料,指出英國當時紡織品等重要部門機器生產中,作為簡單勞動力的童工、女工已占工人總數一多半,于是“從事各種不同形式活動的比較復雜的勞動消滅了,代替它的是簡單的機器勞動”馬克思還多次指出由于大批女工、童工等更簡單的勞動力被資本雇傭,使熟練的男勞動力也貶值了,從而直接間接地促使相對剩余價值乃至絕對剩余價值的增加。這就說明上述觀點并不能全面概括豐富的歷史事實。即使在今天,就勞動復雜程度的提高說,勞動密集型產業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之間,傳統第三產業
與新興第三產業之間也有重大差別,需要具體分析,不宜一概而論。
再就邏輯分析說,上述觀點無法擺脫這樣一個悖論:操作先進技術的勞動越復雜,它所生產的單位商品的個別價值不但不會進一步降低,反而會相應提高,從而只會縮小而不會擴大這一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的差額。而且,如果它過于復雜,以致使這一差額趨于消失,就會出現類似馬克思所說過的那種情況,即它只不過是一種勞動變換而已,生產力卻并未發展。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這一技術的先進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分析還會看到,當這一先進技術被普遍使用時,這一個同樣的活勞動所生產的商品的社會價值就會降低到上述個別價值的同一水平。這也說明了上述活勞動復雜程度有所提高這一點,雖然在許多場合的確是事實,但它只能制約或影響上述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差額的大小,而不是產生這一差額的根源。
看來上述觀點失誤的原因在于未注意區分馬克思所說的兩種不同的勞動所起的自乘勞動的作用。應該明確復雜勞動所起的自乘勞動作用與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所起的自乘勞動的作用是不同的。拙作《生產力高的勞動創造更多價值的成因》對此曾作了分析,這里再強調一點:前一種自乘作用在分別觀察商品的個別價值或社會價值時,或在觀察商品的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運動時,都是存在的,都會產生增加相關價值的作用;后一種自乘作用卻不同,它在分別觀察商品的個別價值或社會價值時都并不存在,只是當觀察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或矛盾運動時,它才存在,才會起到自乘勞動的作用。這是因為前者產生的根源就在于活勞動本身的特點,后者產生的根源則在于活勞動使用的技術的特點。因此,對我們現在所要研究的問題來說,真正需要進一步分析的不是活勞動的復雜程度是否提高及提高多少,而是本身復雜程度既可能提高也可能沒有提高的活勞動何以能夠具有特別高的生產力,這種特別高的生產力為什么能夠使這種活勞動起自乘勞動的作用。下面為了在純粹形態上分析我們的問題,不妨運用馬克思常用的方法,暫且舍象活勞動復雜程度的變化這一變量。
三、馬克思的提示:機器的生產率
關于上述勞動的為什么具有特別高的生產力,以及特別高的生產力為什么能夠使這一活勞動起自乘勞動作用的問題,馬克思有一個提示對解決這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這就是他關于機器的生產率的提示。馬克思指出利用機器進行生產的“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接著他對生產一臺機器本身所費勞動與使用該機器所可節省或代替的勞動之間的量的關系作了分析,強調“物化在機器本身中的勞動,總是比它所代替的活勞動少得多”。他并強調指出“機器所費的勞動和它所節省的勞動之間的差額或機器生產率的高低,顯然不是由機器本身的價值和它代替的工具的價值之間的差額來決定的。……機器的生產率是由它代替人類勞動力的程度來衡量的。”
從馬克思這些論斷中可以梳理并引申出幾點重要思想:(1)作為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所使用的勞動資料,不論是手工工具還是機器,都具有一種利用自然力以節省或代替人類勞動力支出的功能,從而能夠不同程度地提高勞動效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并不否認這一點,而是肯定了這一點。因此,馬克思所說的社會正常的或平均的生產條件,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在社會生產中,通過勞動資料的使用所可達到的節省或代替人力的平均水平。而使用先進技術于生產則意味著節省或代替人力的水平已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從而才導致用它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這一結果。需要明確指出,馬克思這里所說的機器可以節省或代替的勞動,主要指的并不是形形的具體勞動,而是抽象勞動。否則他就不會在機器所費勞動與所代替的勞動之間進行量的比較。鑒于今天科學技術又比馬克思當時有了驚人的發展,它在生產中的應用不僅更有效地節省或代替了各種體力勞動,而且還在節省或代替腦力勞動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因此還需要明確指出,在商品世界,各種生產技術的應用在節省或代替人類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方面所采取的形式雖然各種各樣,但實質上都可歸結為對人類抽象勞動的節省或代替。(2)機器所以能夠在用于生產時具有節省或代替人類勞動的功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這就是制造機器所耗費的勞動一定要比它在用于生產時所可節省或代替的勞動少。否則就沒有必要制造和使用機器了。應該指出,這一原理同樣適用于當代各種生產技術。(3)機器這種所費勞動與所可節省或代替的勞動之間的差額,馬克思又把它稱為“機器的生產率”。這是兩種既相通又有所不同的表述。我們假設這一所費勞動為A,所可節省或代替的勞動為B,那么,馬克思所說的差額就是指B減A的結果,而機器的生產率則為B/A。一個是絕對差額,一個是相對比率。兩者可以互相換算。從分析我們要討論的問題說,采用B/A更簡便適用一些。這種機器的生產率,實質上體現著使用機器于生產時所可被生產者無償利用自然力以代替人力的水平。技術越先進,這一水平就越高,于是用它生產的單位商品的活勞動消耗就越少,從而其價值也就越來越小了。
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這就是馬克思在提出機器的生產率后,還從商品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矛盾運動的角度對有關剩余價值的問題所作的分析。他說:“機器生產相對剩余價值,不僅由于它直接地使勞動力貶值,使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需的商品便宜,從而間接地使勞動力便宜,而且還由于它在最初偶爾被采用時,會把機器所有主使用的勞動變為高效率的勞動,把機器產品的社會價值提高到它的個別價值以上,從而使資本家能夠用日產品中較小的價值部分來補償勞動力的日價值。因此,在機器生產被壟斷的這個過渡時期,利潤特別高”。他接著又說:“隨著機器在同一生產部門普遍應用,機器產品的社會價值就降低到它的個別價值的水平,于是下面這個規律就會發生作用:剩余價值不是來源于資本家用機器所代替的勞動力,恰恰相反,是來源于資本家雇來使用機器的勞動力。……可見利用機器生產剩余價值包含著一個內在矛盾。
馬克思在這里的提示值得深思。他一方面把超額利潤或超額剩余價值當作相對剩余價值的一個特殊部分,另一方面又對二者的成因有所區分,并未簡單等同起來。從上下文可以看出,這里他把超額剩余價值的成因歸為機器具有更高的生產率并被壟斷使用,從而即使是女工、童工更簡單的勞動也能因而具有特別高的效率;而當機器在生產中普遍采用時,商品的社會價值下降到這一個別價值的水平了,這時這同一個工人的同樣的勞動就不能繼續起自乘勞動的作用了,從而超額剩余價值就消失了只是在這種條件下他才說于是“這個規律就會發生作用”。這是因為這時機器生產率不論多么高,它都只等于社會平均達到的同一水平,因此誰都不再能夠靠使用這種機器就比別人節省更多的人力。于是,機器除了照舊在生產中轉移自身的價值外,不會再為個別曾經壟斷使用它的企業繼續帶來超額利潤了;但與此同時,相對剩余價值卻普遍增加了,這種增加意味著資本家對“雇來使用機器的勞動力”剝削的加深。
馬克思的這一提示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超額剩余價值同具有更高生產率的先進技術被壟斷使用密不可分。在這種條件下,用它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就會小于社會價值,但在市場上卻好象仍然耗費了與社會價值所代表的同樣多的抽象勞動。這樣看來,正是由于所使用的先進技術以它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的生產率,在生產中相應節省或代替了更多的人類勞動,才既創造又填補了商品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當然,一旦這種先進技術普及了,商品的社會價值降到上述個別價值的水平了,這種在價值創造中利用自然力“冒名頂替”人力的西洋景就被揭穿了;同時,超額剩余價值也消失了。但新的更先進的技術又會出現,新一輪在更高水平上利用自然力“冒名頂替”人力的現象又會產生,并繼續被激烈競爭的市場所默認。
四、技術創新勞動自身的價值創造
先進技術具有更高的生產率,這是創造和填補用它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部分的根源所在。但是,先進技術并非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而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并且不是一般勞動的產物,而是創新型復雜勞動的產物。因此,歸根到底,發明先進技術的創新勞動又是這一根源的根源。因此,以上所說的先進技術在創造價值中的特殊作用,實質上正是發明先進技術的創新勞動的特殊作用的體現。在市場經濟中,這種技術創新勞動通過作為它的智慧結晶的先進技術所起的特殊作用,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機制,在商品世界普遍存在著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運動中,永不停歇地起著拉動各種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社會價值不斷降低,社會財富迅速增長的歷史火車頭作用。技術創新勞動在社會生產力發展中這一無可替代的貢獻,也從一個側面展現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規律的豐富內涵與主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
那么,技術創新勞動本身的價值創造又應如何認識呢?由于技術創新勞動結晶在它所發明的具有更高生產率的先進技術上,因此,問題可以歸結為先進技術本身所費勞動或它的價值應該如何估量。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先進技術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混為一談,不要用它的使用價值去估量它的價值。當然,各種先進技術的使用價值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但從我們現在所要研究的問題的角度看,其使用價值可以說正好集中體現在它所具有的更高的生產率上,即體現在用它生產時所可無償地代替人力的更高水平上。事實上,率先買進它用于生產的廠商所看中的也正是這一點。這正是它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馬克思在原則上明確肯定了這一點。他說機器“代替人的勞動就是它的使用價值”。但是,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機器所費勞動要遠遠小于它在使用中所可代替的勞動一樣,先進技術也必然具有這一特點。而且,先進技術既然比社會平均水平的技術具有更高的生產率,那么它的B/A必然更大一些。這意味著它所費勞動增加的幅度一定比它可代替的勞動增加的幅度小一些。這正是一切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所必須具有的共同特點。因此,如果以先進技術所可代替的勞動量去估計它的價值,就會偏高了,甚至會否定用它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的事實,從而否定了這種技術的先進性。
由此可見,先進技術的價值仍應從發明創制它所費勞動的角度去分析。不過,這里會遇到一個問題,即先進技術既是技術創新勞動的成果,那么它在一定時期內就具有獨家生產的特點,還只有個別價值,缺乏完整意義上的社會價值。但它的個別價值又不能過高,以免率先購買使用它的廠商不能使自己產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從而喪失購買它的必要性。與商品社會價值相比,這種僅只體現在個別價值上的實際勞動耗費量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某些不確定性,波動的幅度比較大。盡管如此,我們在交代了這一點后,下面還要對發明先進技術的創新勞動耗費量作些探索。
首先,發明先進技術的創新勞動當然是一種復雜勞動,但又與那些可以由許多人同時分別重復進行的一般復雜勞動有所不同。它以在不同領域內與不同層次上率先成功實現了某種從人類未知到已知的獨創性為特點,別人一時都還未能取得相同或相似的成果。
其次,如果說一般重復進行的復雜勞動需要以一定的教育培訓為基礎,勞動者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從事某種相關的重復性復雜勞動,并相應地進行商品價值創造,那么技術創新勞動則有所不同。他們雖然需要接受甚至更多的教育培訓,但有了這個基礎還很不夠,更重要的是還必須進而從事艱巨的創造性的探索,并率先取得創新成果。只有這樣,他們的艱辛勞動才能創造價值,被市場承認。因此,發明先進技術的創新勞動在價值創造上所要冒的風險就比一般重復進行的復雜勞動所冒的要大得多。這正是這種創新勞動的特點之一。
再次,技術創新勞動雖然一時還只形成個別價值,但它仍是一種市場需要的社會勞動,因此,還需要從整個社會著眼去估量這種勞動的耗費。事實上技術創新勞動雖僅由某人或某單位率先取得創新成果,但在此之前與在此同一期間往往還有其他若干探索者在從事類似的研究。他們的研究雖還未開花結果,但他們探索中取得的某些進展與經驗教訓都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失敗是成功之母。率先成功者往往因善于借鑒他們的經驗教訓才少走了彎路而拔得頭籌。因此,社會地看,這種率先成功的技術創新所耗費的勞動中,還應該包括其他尚未成功的探索者的復雜勞動的一個合理部分。如果缺乏這一部分,該項技術創新的成功就可能相應推遲,需要繼續付出的創新勞動反而可能更多。
根據以上分析,發明先進技術的創新勞動,可以看作是某種倍加的復雜勞動。
總之,作為技術創新勞動的產物,先進技術的個別價值必然是比較高的。不僅如此,由于這種先進技術在市場上一時還處于獨家壟斷的有利地位,因此還可以在一定幅度內以高于自身價值的壟斷價格售出。這就涉及先進技術的發明與使用所帶來的利益(首先體現在用它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上),如何在不同人群中進行瓜分或分享的問題,對此筆者擬以后另文分析。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關鍵詞:文化因素;和諧勞動關系;作用
Abstrac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the discussion, scholars generally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Seems to think, but to deal with the existing adversarial labor relations. Actually otherwise, fully mining enterprise cultural factors will become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of another important way. Function displays in: support staff cohesion between formation; The convergence of values between makes people; Realize the generation of identity between staff.
Keywords: cultural factors;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role
中圖分類號:E2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西方學者在探討企業非配置性低效率時,因無法獲知其中的影響因素是什么,故而提出了“X—非效率”的概念。然而基于政治經濟學視角來看,X—非效率實則歸因于對抗性的勞動關系使然。隨著我國民營企業的大量涌現,其內在的資本主義特質也導致了對抗性勞動關系的存在。為此,如何實現企業和諧勞動關系,便成為包括筆者在內諸多人士的關注焦點。
從現有文獻的論述中可知,學者們普遍聚焦于薪酬體系的設計。似乎認為,惟有這樣才能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對抗性勞動關系。但筆者認為,上述設計是建立在員工經濟人假設基礎上的,而作為社會人形態的員工其實還存在著感情的需要。從而,充分挖掘企業文化因素便成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又一重要途徑。目前,國內外現有的相關研究都處于初始階段,歧見迭出,從理論到實踐都遠未達成共識。
鑒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一、對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理解
之所以強調對和諧勞動關系進行理解,主要出于這樣的考慮:即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和諧關系更多指向“一團和氣”,而這并不是企業所需要的勞動關系。為此,以下將從員工與管理者之間、員工之間展開對和諧勞動關系的理解。
(一)對勞資之間和諧勞動關系的理解
企業作為具有科層結構的組織形態,必然存在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互關系。同時,這二者身份又是相互轉換的。在下級對上級負責的制度規定下,和諧勞動關系可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1.擁有較好的上行、下行機制。所謂上行是指下級向上級進行信息溝通,當然下行則是上級向下級實施信息溝通。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前者主要以工作匯報為代表,而后者則主要通過命令的來實現。不難理解,建立良好的上下級溝通機制不僅能增強下級的執行力,還能使得上級在決策過程中更加務實。從而,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
2.擁有合理的授權機制。在處于金字塔狀的企業組織形態下,尋求集權與分權的平衡點將有助于增進下級的工作積極性。這種積極性的產生不但形成于下級在自我價值實現上的滿足,更是上級對自身信任的一種主觀意識驅動。由此,這也構成了和諧勞動關系的組成要素。
(二)對員工之間和諧勞動關系的理解
這里所提到的員工之間的和諧勞動關系,實則體現為企業員工橫向間形成的一種勞動關系。根據筆者的調研發現,目前企業對于員工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等崗位素養要求很高,這本身也是對現代企業生產模式的一種適應。然而,在缺少信任機制的情況下,員工之間卻難以形成和諧的勞動關系。與勞資之間的情形還不同,員工間的對抗性往往表現的更加明顯。從而在企業非正式組織推波助瀾下,極易形成相對抗的兩個派別,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正因為員工之間勞動關系的對抗性更具有衡常性,進而也就構成了下文的主要考察對象。
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指出,文化因素是一個內涵十分寬泛的詞語。19世紀中葉以來,“文化”一詞成了學界和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術語之一,也是歧義最多的引用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對“文化”的定義已有200多種。要找到一個所有學科與角度統一的文化概念恐怕是天方夜譚,更不是筆者所能做到的事。為本文研究的需要,筆者將文化因素從宏觀、中觀、微觀依次理解為:中國傳統文化、區域文化、企業文化。為了使得本文的討論更加具體,這里將以“企業文化”為核心進行作用探究。
(一)支撐員工間凝聚力的形成
團隊意識的形成、協作精神的養成,不僅依賴于員工自身的職業素質修養程度,還受到群體意識的推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若要形成相似、相近的個體心理素質,則需要人為建構起相同的愿景。個體通過對愿景的理解和認可后,便能在主觀能動性的驅動下增強相互間的凝聚力。從這個方面來看,企業文化所產生的作用之一便是,增強了員工之間的凝聚力從而促進了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
(二)促使員工間價值觀的趨同
不可否認,個體價值觀的形成直接與其社會實踐相聯系。從這個視角來看,員工之間不可能存在趨同的價值觀。然而,在微觀領域仍然存在著職業觀的要件。所謂“職業觀”可以界定為,是員工對企業、崗位、工作內容總的觀念和看法。若是看法不一,則會出現工作效率的良莠不齊。為此,建立積極的企業文化,在形成凝聚力的基礎上又促使員工間的價值觀趨同,便能讓和諧勞動關系更加持久。
(三)實現員工間認同感的產生
解決團隊意識形成和協作精神養成問題,還需要實現員工間的認同感。筆者認為,這或許與人的社會屬性有關。在企業內部社會環境下仍然存在著類聚的形態,這就是管理學中所稱作的“非正式組織”。在員工間缺乏認同感的情況下,員工之間必然存有相互排斥的心理感受。關于這一點,在集團化公司中普遍存在。為此,企業文化在構建適時引入區域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因素,便能在兼容并包的基礎上實現員工間的認同感。從而,達成和諧的勞動關系。
以下,將結合筆者所在單位“廣東長大”的實際情況,進行模式構建。
三、現階段的構建模式思考
筆者所在的公司承擔著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設,從項目特征上可以看出團隊生產模式成為了常態。這就意味著員工之間勞動關系的和諧性與否,將間接影響到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為此,文化因素的引入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企業文化要件
在野外作業需要團隊成員間的分工協作,以及相互激勵。這就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凝聚力、價值認可,以及員工間的認同機制顯得十分重要。針對一線員工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接受能力,可以將同事關系借助文化渲染上升為“兄弟姐妹”關系。通過這樣的班組文化建設將拉近成員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實現和諧勞動關系進行鋪墊。筆者所在“廣東長大”對員工關心和支持,這也是企業文化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一個表現。如:在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公司工會與行政部門會將員工家屬接到施工現場與家人團聚共度佳節。各個施工現場也會組織不同的節日慶典活動,豐富員工的娛樂生活,增進員工之間的感情,有利于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
(二)合理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元素
公司的一線員工從區域上看來源廣泛,為了增強他們在價值觀上的趨同性和個體之間的認同感,則需要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習慣遵循的準則。如,和為貴、團結就是力量等。這些準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特有成分,也是天南海北路橋人所認可的出世原則。因此,這樣就能提升文化因素在其中的效果。為增強員工的集體感和歸屬感,公司積極幫助員工家屬就業。在應聘者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公司通常會優先聘用本公司員工家屬,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基礎。
(三)企業思想政治文化與企業文化結合
不可否認,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變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被明顯弱化,其根源不言自明。然而,從建立員工間和諧勞動關系的要求來看,企業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不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與時俱進。如:可以向企業新員工宣傳公司的發展沿革;在公司榮譽室,可以將在企業發展時期,作出突出貢獻員工的照片呈列出來。通過這種具有時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能挖掘出青年員工的那種團隊歸屬感來;從而,自然就能發揮出自身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也是重要的一環。路橋公司可以設立“黨員小組示范崗”的形式,形成有形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這樣一來,既給其他員工作出了表率;也增進了員工之間的認可度。最終,有助于達成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目標。
參考文獻:
[1]深入創建和諧勞動關系推進社會管理[J].中國工運,2012(2).
[2]譚勁松.把握國企勞動關系特殊性構建國企和諧勞動關系[J].管理學刊,2012(1).
[3]丁志凱.對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思考[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
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
[4]隋書儀.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提高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J].中國煤炭工業,
[論文摘要]農民歷來是推動社會進步、歷史發展的主力軍,只有大批農民從土地上走出來,成為市民,中國的現代化才有希望。本文就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職業教育培訓方面討論富余勞動力轉移的問題及其對策,指出農民職業教育在富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經濟學家拉格納.納克斯的解釋,農村富余勞動力(又稱農村剩余勞動力)是指那些可以從農業部門抽走,而不至于影響農業總產量的農業勞動人口。這部分勞動力從表面上看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但對農業部門的總產量并無貢獻,實際上處于一種隱蔽性失業狀態。處于隱蔽性失業狀態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是人力資源的低效或無效配置,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的“三農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臼益突出。農村地區數以億計的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但他們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實現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文化素質低、政策引導的力度不夠等問題。
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中的主要問題
1、農村富余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
由于我國長期推行城鄉二元制結構,致使我國各種資源過度地向城市斜傾,尤其是教育資源上的差別,使得生活在農村的人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相對減少,致使我國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整體不高。文化素質不高,影響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使他們難以在城鎮實現穩定就業,即使勉強移出來,也由于在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識等方面與城市居民的差距,結果難以融合到城市的現代生活中。
2、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質量低、經費少首先,各地區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底子不清,指導不力。各地普遍存在著對農村勞動力資源現狀及勞力輸出基本情況掌握不夠。其次,技能培訓方式單一、手段不多。各地在培訓中普遍存在集中講理論多,實際操作少:填鴨式講課多,現場擂導、觀摩少:引導性培訓內容多,針對性培訓內容少、實效性差。有的培訓班實際上在走過場、圖形式,根本沒有有目的和實質性的培訓。
不僅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質量低,而且培訓的經費也少。由于經費缺少,導致農村職業學校建設嚴重滯后,這些即將走出學校的富余勞動力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完全達不到教學要求。
3、政策引導的力度不夠導致富余勞動力轉移滯后甚至造成回流近年來,教育部繼續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作為職成教育重點工作來抓。我國政府對農村職業教育非常重視,采取了不少措施促進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但在速度和質量方面顯得不夠理想,進城的農民始終存在著就業上的后顧之憂,為此不少地方的農民依然在原籍保留著承包的土地和房產,作為自己的社會福利保障,甚至有的地方還出現已進城的農民又回到農村的“人口回流現象”。
二、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
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開發利用和就業轉移問題,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我認為,要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中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對他們進行職業教育培訓,這樣才能從各個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1、開展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提供前提條件
普及義務教育,強化農村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術教育和就業崗位培訓,組建與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相適應的新機制已成為當務之急。首先,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應鼓勵多渠道投資,形成國家、企業、集體、農民個體和社會籌資辦教育的多元投資機制;其次,運用義務教育法,整頓農村教育秩序,確保農村普及教育。要用義務教育法幫助農民克服短期經濟行為,鼓勵支持子女上學,控制中小學生輟學率上漲;再次,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要提高農民素質,調動他們學習文化技術的積極性,必須搞好教育改革,大力興辦農村職業學校,對于絕大多數不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應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相應的職業技術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專業技術素質;
最后,采用多種形式,搞好農業勞動力的再教育,使農村勞動者在學校教育之后繼續受到教育。應發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對農民進行科技知識培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村職業技術學校一定要幫助農民接受培訓,使農民學有所長,學以致用,提高他們在勞動市場上的競爭力,使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來到城里找活干,陷入無序的困境中。培訓的內容為:(1)進行觀念更新教育,解決“敢于離開土地”的問題;(2)進行就業方向(包括崗位、行業、區域)指導,解決“離開土地后向何方”的問題;(3)進行技術培訓,解決“離開土地后如何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2、因地制宜,選擇職業教育培訓模式,為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搭建就業平臺
目前,關于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模式多種多樣,各具特色??偟膩碚f,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模式有以下幾種:
(1)“訂單式”職教培訓。“訂單式”培訓要求農民同樣具有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突出農民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定向性和生產性,使政府發揮主導性作用,健全勞動力就業政策,更使在轉移過程中農民充實自己,尋找一條致富的捷徑,達到政府、企業、學校與農民互贏。
(2)“城鄉式”職教培訓。城鄉融合是的理想,我國實行“城鄉式”職教培訓將有力推動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有部分職業學校實行“1+2”、“2+1”、“1+1+1”等靈活學制,促進城鄉合作辦學和東西辦學。例如,江蘇與陜西、北京與內蒙古、上海與云南等省區的合作就有明顯的成效。我認為,“城鄉式”職教培訓還可以在本省、市級或縣級進行,只要制定適宜的課程,安排專業老師,就可以實現就近轉移。北京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社區學院成為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一個新亮點。
(3)“短長班”職教培訓?!岸涕L班”培訓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學歷教育與短期技術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形式,它使職前和職后的溝通銜接緊密,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同步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類型的辦學路子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減少了經濟負擔,縮短了培訓周期,滿足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4)“專德心”職教培訓?!皩!敝笇I培訓,“德”指職業道德培訓,“心”則指心理學培訓。農民在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同時,也應該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和職前、職后心理學培訓,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實施富余勞動力轉移,營造一個安定、團結、繁榮的社會。
3、進行終身化職業教育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為富余勞動力提供社會保障
關鍵詞: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 教學策略 記敘文 議論文 散文
語文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讓教師和學生都感到十分棘手的問題。高中語文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改進作文教學方式,結合寫作教學內容,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有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具體的寫作課堂教學上,教師要圍繞寫作教學中的三種重要文體記敘文、議論文和散文,開展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活動。
一、記敘文要做到言之有情,以情動人
記敘文是寫作的基礎文體,也是學生練習最多的文體,主要包括人物描寫和事情敘述兩類,是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重點講解的一種文體。教師對于記敘文的寫作要點的講解,應注重細節描寫,要求學生以情動人。學生對細節刻畫形象傳神,既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又可以將事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臨其境。
1.抓住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記敘文的精髓,是文章成功的關鍵。寫作中關于人物細節的描寫很多,如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等。但是無論哪個細節描寫,都要以細節中包含的神情打動讀者。如魯迅先生在《祝?!芬晃闹袑ο榱稚┭凵竦膸滋幟鑼懀骸爸挥心茄壑殚g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個活物”,此處的“間或一輪”和“活物”準確而形象,將祥林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狀態和沒有精神寄托的情形描寫得入木三分,令人感覺祥林嫂可憐又悲哀;“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此處的“淚痕”和“沒有精神”的描寫,為祥林嫂以后的悲劇命運和巨大落差埋下了伏筆,讓人不禁心生感嘆和唏噓。這幾處眼神的描寫,為《祝?!愤@篇文章增色不少,是作品的亮點所在。
2.真情流露。優秀的記敘文不但要觀察入微,注重細節描寫,還要以情動人,讓讀者的心隨著文章感情的起伏而波動。學生如何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記敘文中呢?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生活中感人的瞬間,隨時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作為自己以后記敘文寫作的素材。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鄉下的田間地頭,讓學生親身參與勞動,體會農民生活的艱辛;還可以讓學生觀看抗震救災的視頻片段,相信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巨大的震撼和沖擊,同時災區人民和救災隊伍團結一心、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也會感染和鼓舞學生,讓學生明白災難無情人有情;還可以讓學生觀察在學校門口等著接孩子的老人,感受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這些場景或者是學生在影視中見到的,或者是生活中常見的,只要學生用心觀察和體會,就能寫出飽含深情的文章,達到以情動人的目的。
二、議論文要做到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議論文是現實生活中應用最廣泛、難度最大的基礎文體,同時也是高考中學生選擇最多的文體。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議論文的時候,要抓住議論文寫作的重點: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1.學生要豐富寫作素材。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總覺得無話可說或者內容空洞、言之無物,這是因為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得太少,思想缺乏深度。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教材和課外閱讀中注意收集有關的信息,豐富寫作素材。同時,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要多動腦、勤思考,學會全面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拓寬自己的議論文寫作思路,在議論寫作中做到有理有據、以理服人。
2.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議論文寫作最重要的是有鮮明正確的觀點和堅定的立場。教師要在學生平時的寫作訓練和閱讀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是非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多看事情積極向上的一面,這樣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才能有正確的立意,才不會出現“以繆為正”的現象。
3.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說理的方法。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議論文時,要指導學生圍繞論點,將論據一一列舉、層層展開,使論據對論點的證明和推理嚴謹、系統、全面。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明白議論文的寫作并不是論據越多越好,論據太多會使文章雜亂、有理說不清。議論文論據的關鍵是精而細,抓住主要的論據,將道理說透,這樣既能使文章結構緊湊、言之有物,又能讓讀者認可自己的觀點,相信自己的論斷。
三、散文要做到言之有序,形散而神聚
相對來說散文是學生最能自由抒感的文體,最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散文時,要讓學生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
1.講究立意。散文要講究立意。學生在寫作散文時,無論是敘事還是狀物,都要真實抒發自己的感情,體現自己的立意,讓讀者明白自己的情懷所在。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散文時,要鼓勵學生多進行發散性思考和想象,對事物的本質進行多角度的挖掘,積累獨特的思想感悟。如透過風景的優美,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透過花草的興盛和衰敗,感嘆生命的輪回等。
2.培養學生聯想與想象的能力。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可以為散文寫作插上翅膀。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散文時,不但要指導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聯想和想象,還要鼓勵學生敢于天馬行空地想象,這樣學生的散文才會內容深刻、立意獨特。
3.提高學生抒情的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散文時,要學會渲染氣氛、創設情境,做到情景交融,以景吸引讀者、以情感染讀者,讓文章顯露自己的真情實感和至情至性,這樣才能使散文有學生自己的風格和烙印。
總之,高中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自己細致觀察、積累素材和豐富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寫作時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覃波.論如何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