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 16:32:10
序論:在您撰寫教學設計筆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抬筆、落筆
執教:
指導思想
理論依據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信息技術課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強調讓學生在密切聯系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內化倫理。其本身的特點符合信息技術課“操作與知識并重”的特點,尤其適用于應用軟件教學,能與信息技術學科很好的融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使用中要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本教學設計采用“情境教學”和“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的任務鏈支撐學習者積極的學習活動,誘發、驅動學習者的觀察、思考、探索,幫助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
《你畫我猜》是青少年編程貓課程第8課的教學,是繼外觀、重復執行、坐標、廣播之后的教學內容,是重復執行、動作等積木的延伸,有很強的實用性,是編程貓課程中必須掌握的基礎內容之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極其重要。
2.學生情況
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看卡通片,好奇心強;在學習本節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基本操作,具備一定的圖形化編程技能。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為學生創設了一些與學習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并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不斷發現新的問題,不斷大膽嘗試,在實踐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掌握畫板用途,繪制圖形、旋轉及改變中心位置;
2、學會用循環、如果、抬筆、落筆等知識技能結合畫筆積木創作作品;
3、通過互動交流、完成任務,培養了學生努力學習、熱愛生活、樂于奉獻、愛國愛黨的情懷。
教學重點
1、“畫筆”工具的使用;
2、“移動到鼠標”模塊的使用;
3、循環結構在編程貓軟件中的使用。
教學難點
理解循環對程序的控制
教學準備
任務的半成品源文件、毛筆、墨、操作素材、任務單等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創設情境教學法、演示法
板 書
第8課你畫我猜
一、抬筆、落筆:
二、課堂實踐,程序實現:
偵測
移動到鼠標
重復執行……
作業布置
1、完成自己程序設計,調試程序;
2、保存文件并上交。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啟動程序軟件
動手操作
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新課導入
1、復習回顧;
2、演示毛筆字“強”,設置問題導入新課;
3、看自己能不能編寫這樣一個程序;
觀看理解
書法導入激發興趣
任務一
繪制畫筆,學會制作素材并使用
動手操作
明確任務
分析任務
知識點:繪制畫筆
1、工具的選擇;
2、圖形的大小、旋轉、復制與粘貼;
3、角色中心點位置的調整;
知識點:畫筆繪畫
落筆:當某個條件執行時,就像將筆放到紙上畫畫一樣,可以在舞臺上畫畫,這個積木是全部畫筆積木的基本積木,如果沒有這個積木,是畫不出來痕跡的。
抬筆:當某個條件執行的時候,畫筆不再出痕跡,就跟把畫筆抬起來一樣,停止作畫。
設置畫筆粗細:設置畫筆粗細,這個值可以調整的,用來設置你的畫筆粗細。
設置畫筆顏色:繪畫筆設置一種顏色,點擊色塊可以取色。
思考分析
動手操作
由任務出發,培養編程思路
拓展任務
利用半成品,按要求完成程序的設計及畫圖寫字任務
思考分析
動手操作交流協作
拓展創作挑戰自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課堂展示
選取作品演示
1、注重展示作品時的針對性,解決出現的問題;
2、表揚多數,激勵全部。
總結經驗
發現問題
形成課堂的診斷及激勵作用
總 結
拓展活動
播放視頻,并提出問題:
同學們觀看的視頻中,有哪些場景或畫面與我們今天學習的畫筆功能相似?請用筆記錄下來?
觀看視頻
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熱愛生活,樂天奉獻,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課后作業
查看實例或上網查找資料,自主創作一些更有趣的作品。
自主完成
這篇課文展示了美麗的農家小院,溫馨的生活場景。其間有勤快的黃牛、悠閑的花貓,有嬉鬧的鴨子、快樂的小鳥,還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蘋果和紅棗。這篇課文是瑯瑯上口的兒歌,誦讀間會傳出一種暖暖的情意。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這是一種簡單的比較,又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在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依稀看到一個孩子在院子里跳躍、玩耍的身影,聽到孩子清脆的童音……
二、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認識 12 個生字,會寫“牛、羊”2個生字。1 個偏旁“提土旁”。(二)知道“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并能正確使用這些量詞。(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在教學情境中快樂地朗讀課文,體會農家小院的趣味。
三、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感知圖文、認識事物的基礎上識字學詞。(二)教學難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及其他量詞的用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紙箱子里面裝一些實物
五、教學過程
課前熱身
學生帶動作表演小袋鼠的兒歌:
(小袋鼠呀,小袋鼠,你真沒出息。老是不敢走出來,躲在媽媽口袋里,丟 !丟! 丟! 小袋鼠呀,小袋鼠,我才不像你。我能自己走呀,自己跳,還能自己吃飯和穿衣,你敢不敢來,比一比?)
(二)出示課題,自由讀韻文。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二的《比一比》,同學們,比一比誰聽講最認真,回答問題最積極。2.老師帶大家來到一個農家小院里,同學們觀察一下,說說你都看見了什么?3.自由讀韻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說一說韻文里都有什么來參加今天的比賽?4.小燕子聽說我們今天要比賽,特意托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封信,內容如下:
親愛的一年級二班小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一直默默關注你們的小燕子,你們是一群活潑可愛,聰明好學的孩子。聽說你們今天要進行比賽,我特地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百寶箱,這個百寶箱會在你們闖過幾關之后打開的,在此小燕子祝你們個個都能闖關成功。
你們最最可愛的朋友:小燕子
(三)詞語大比拼
1.在情境圖中出示詞語,同學們能不能把參加比賽的這些詞語讀好呢? 2.這些詞語摘掉拼音帽子,你還會不會讀呢?3.齊讀――抽讀――開火車讀。4.現在你記住了哪個生字寶寶,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記字的方法,師相機板書識字方法。5.現在和你的學習伙伴來比賽看看這一課“我會認”的字你都記住了嗎?兩個同學你指我認考考他,并說一說識字方法,如果對方不會認,你可以教教他。師巡視。6.出示裙、顆、堆。小兔子想過橋,誰能幫它建座漢字橋?指名學生讀,并組詞,師相繼告訴學生這三個字都是量詞,堆的偏旁是提土旁。7.同學們都讀累了,老師請大家吃蘋果。課件出示本課12個會認的字,分別在蘋果樹上的12個蘋果上。指名學生讀――后幾個指名領讀。這么多蘋果都被大家吃掉了,只有“多” 和“少”再樹上掛著,大家想不想一塊吃掉它們?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關系反義詞。8.恭喜你們,闖過第一關,覺得自己第一關做得好的同學給自己鼓鼓掌。
(四)朗讀大比拼
1.讀讀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師請來院子里的小動物們,你們想抱抱他、親親親他嗎?(讓孩子們和卡通黃牛和小貓握手、擁抱等,喚起孩子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①比較大小,體會發現大和小的樂趣。②自由試讀第一句,把你的喜愛和快樂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吧。③指名讀――評價(提示學生注意表情)――范讀――再指名――齊讀。(花貓發出“喵喵”的叫聲,表揚讀得好的小朋友。)
2.讀讀第二句。
過渡:鴨子和小鳥要是聽到我們快樂地招呼它,一定也會開心地叫起來的!請你讀讀第二句。
①自由試讀――齊讀(傳來了小鳥的叫聲)。②出示鴨子和小鳥。(小鴨子問你:嘎嘎嘎,你從我們的數量上發現了什么?)③再齊讀。
3.讀讀第三、四句。
①過渡:對可愛的小動物我們是那么的喜愛,那么我們喜歡甜蜜蜜的水果嗎?自由試讀三、四句,請你自己去發現,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樂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②男女生比賽讀(個別――集體)(鼓勵大家讀得好,一起假裝咬一口:“啊嗚?!保?/p>
4.拍手表演課文。
①和你的學習伙伴表演拍手讀讀韻文吧。老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5.聽見大家讀得這么好,這些小動物和水果們都迫不及待的跑出來了。(出示詞語卡片,學生抽讀,并給他們分分類,并貼在黑板上。)
6.教師“黃?!?,學生讀“一頭黃?!薄?/p>
(五)我是小作家
1.出示橡皮和尺子讓學生創編兒歌。你還能用什么比一比來編兒歌?2.老師看大家表現得這么好,都迫不及待的想把小燕子帶來的百寶箱打開了,現在誰想來摸一摸,看看百寶箱里裝的什么?說一說你摸到什什么?(一輛小汽車、一條紅領巾……)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將課堂推向了,并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百寶箱了裝了一些物品,讓學生說說你摸到了什么,并用上數量詞,這是對本課教學的拓展。
(六)寫字大比拼
關鍵詞:英語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00(2012)007021202
作者簡介:吳詠花(1974-),女,湖北武漢人,碩士,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翻譯教學、應用文體翻譯 。
1筆譯教學計算機機輔設備使用利弊分析
1.1機輔設備使用之利
1.1.1渲染氣氛,加深理解
英語筆譯課中學生接觸到大量的雙語語料、原文和譯文的對比分析及翻譯技巧,大量信息集中在單位時間內呈現出來,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著名的心理學家赤瑞特拉曾經做過實驗證明,如果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交流、討論表達出來,其保持知識的效果就會大大加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機輔設備的功能,利用一些先進的文字、圖面或動畫視頻和聲音設備將語料呈現給學生,如電影翻譯的講授可以直接播放有關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電影翻譯的時空限制、人物表情動作對譯文遣詞造句的影響等。
1.1.2提高語料呈現的質量
英語專業筆譯課的特點在于:在呈現給學生的大量語料中,有些語料涉及到文字的讀音、文字結構及文本格式特色等等,而這些對學生正確理解、體會源文本的精妙之處是必不可缺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單靠教師手寫,呈現語料的速度及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利用機輔設備,教師可以事先對文字格式進行設置,同時英漢語文本的對比也更加方便快捷,便于學生領略譯文的精妙之處或發現譯文的缺陷所在。機輔設備可以極大地提高筆譯課堂語料呈現的質量。
1.1.3加大課堂容量
筆譯課教學需要將大量語料在一定的時間內呈現給學生,如果單靠教師上課時間寫板書,勢必浪費大量的時間,課堂結構松散。使用機輔設備可以節省上課寫板書的時間,教師只需點擊鼠標將語料展示給學生們,每堂課所講的內容也要比傳統課堂多。學生可以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1.2機輔設備使用之弊
1.2.1催生教師的依賴性,束縛教學思路
機輔設備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使得部分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依賴性。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誤認為多媒體輔助教學僅僅是利用課件講課,忽視對語言教和學規律的研究,忽略了師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限制了多媒體技術的開放性。尤其是對于筆譯課,不僅僅是信息的呈現和知識的傳授,更涉及到學生翻譯技能的培養。如果僅僅按照課件內容,亦步亦趨,則極大地束縛了教師教學技巧的發揮,教師不需要也不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反應進行進一步的關心和發掘,從而抑制了學生思維的擴展。
多媒體教學的成敗歸根結底還是在人,而不是電腦;教師的基本功能不能忽視并且無可替代。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只是給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特爾公司克瑞特博士說:“如果教師不了解如何更有效地運用技術,所有與教育有關的技術都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可見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永遠是首要的。如果教師忽視了自身的主導作用,一味地依賴機輔設備,雖然可以輕松且毫不費心地將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然而整個教學過程則可能如一潭死水,缺乏亮點和吸引人之處。
1.2.2培養學生的惰性,不利于思考
機輔設備在筆譯課堂的使用使得信息的輸出量大大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學生思考時間的減少。教師方便快捷地點擊鼠標,學生則成為了一個自動接收器,但是輸出的信息太多,學生無法接收,更談不上消化、吸收。一節課下來,學生身心疲憊,腦子里一片混亂,長期下去會對英語課堂產生恐懼,形成課堂焦慮癥。而且在短時間內給予學生的信息量太大,思考的時間相對會減少,這樣就成了教師忙著放課件,學生忙著記筆記,嚴重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2.3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運用機輔設備的筆譯課堂中,師生的交流絕大部分被屏幕與學生的交流所代替。師生的雙邊活動受制于課件內容:一方面是學生忙于閱讀課件內容或者記筆記,忽視了教師聲情并茂、充滿活力和情感的講解及個性化的語言;對教師而言,由于學生們在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電腦屏幕,因此教師也會不自覺地減少自己的語言,同時也忽視語言的節奏和抑揚頓挫可能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筆譯課常規教學中,教師一般先將源文本呈現出來,經過一定的提示和講解之后,點擊鼠標將譯文呈現給學生。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一規律,就會下意識地等待講授內容被點擊出現后再理解,并作筆記。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惰性和依賴心理,而不是通過自己動腦筋產生自己的譯本。這種心理上的懈怠自然引起了行為上的慵懶,進而造成課堂氣氛的壓抑和沉悶。
2機輔設備使用技巧
筆譯教學機輔設備的使用利弊兼具,如何充分發揮設備的優點,克服由于設備和人為因素造成的弊端,是現階段高校筆譯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建議在筆譯課教學中采取 “Blackboard when possible and screen when necessary” 的原則。具體到筆譯課教學,可以采取如下3個步驟:
經過多年的實踐,相比傳統的英語本科專業畢業學術論文寫作,目前的實踐性研究所倡導的行動研究,為電大英語專業學生帶來了多方面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在問題提出階段,學生們學會了自主地發現一個可控或可操作的教學現象的能力,同時掌握了如何在經過觀察、反思、參與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和提煉問題的能力。行動研究重視理論和教學實踐的參照作用,研究的問題或稱之為選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研究過程注重初始調查。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研究中,實踐者是被研究者,是研究的客體或對象,而在行動研究中,他們成了研究的主體,具體體現在項目研究的第一階段中,選題的提出是研究者本人根據自身教學實踐自己提出來的,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學生就一個教學現象進行有感而發的敘述或者辯論。這個選題一定是困擾教學實踐者的一個難題,并且在實踐者可解決能力之內,具有可控制性和合理性。在問題歸因階段,學生們學會了運用科學方法開展調查研究的能力。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重視理論和經驗的啟發作用,并且使用實證的調查為最終的依據,以期找到導致問題或現象的原因,并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或指明方向,學生們運用到的學習策略有觀察、實驗、探究、分析、綜合能力等。要求學生使用到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ana-lyticmethod)、蘇格拉底式對話法(Socraticdia-logue)、原因分析法(causeanalysis)、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觀察法(observation)和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學生在做問卷調查過程當中,充分使用行動研究策略,實踐環節指導教師要始終堅持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至少使用三種以上的方法,其中必須使用問卷調查法,每位學生至少要做兩個問卷調查表,其中一個是在研究進入第三階段前要求學生調查出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另一份則是要求學生在項目實施階段調查出學生對于教學改革的反饋。在做兩個問卷調查時,學生必須實實在在地走進他們的學生當中、教學任務當中和教室當中,針對他們在上一個階段中所選定的課題,設計出問題以及若干個可能是問題答案的選項,那么,如何設計出切中問題要害的題干和盡可能覆蓋面廣的答案選項就成為行動研究的主要任務。比較成功的做法是,要求學生結合英語教學法的相關理論,以及學生自身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觀察積累,先提出問題,然后,在設計答案選項時,真實地傾聽學生的困惑是什么,還建議學生真實地去走訪他們的同行,橫向地去了解這些問題的潛在原因。在方案設計及實施階段,即教學改革措施建立在調查歸因的基礎上,并體現在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的行動中,整個實踐活動注重收集日常教學活動,尤其是教學改革過程中學生和作為教學實踐者的教師的反響和變化,日常資料的收集包括課堂實錄、課堂筆記和學生日記。在課堂教學方案設計階段和項目實施階段,學生們借助行動研究實現了為行動而研究的目的,完成了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的實踐工作,做到了為實踐本身的改善而展開研究,而不是理論上的構建。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透過實踐行動來改善教學情境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并且關注問題的解決方案及其與之相隨的連帶問題的產生和應對策略。通過實際地去實施他們自己所設計教學改革方案,親身體驗改革進程、觀察改革中學生的變化以及記錄改革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實踐者們獲得了第一手的教學數據、直接感受到了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愉悅、主動地踐行了教學設計所體現的教學理念并且最終感受到了行動研究帶給他們的經驗和啟示。在評估反思及報告撰寫階段,學生們學會了如何在互動與交流環境、問題與解決環境、發現與反思環境、評估與提升環境中對自身所做的研究工作給予評價和反思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實證基礎上對措施和行動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和反思。實踐活動進行到第五階段時,要求學生對前面四個階段的研究任務做一個總結和反思。有一種公認的說法是,行動研究即指教師對具體教學情境所做的一種反思性研究,實踐證明,借助行動研究,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面臨復雜多變的教學現象,他們依靠教育實踐中創造性研究和實踐,有意識地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主動去思考和解決教學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教學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感知力,培養了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行動研究在開放教育本科英語專業教學設計中的實施效果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的宗旨就是倡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學會轉變角色,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發現式學習、反思型學習等學習策略。學生們通過做教學設計,了解了行動研究的相關理論及其在英語語言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充分地實踐了自己在電大學習期間學到的英語語言知識以及英語教學法的相關內容,真實地體驗到了如何做基于課堂教學活動的科學研究,對于學生的教學職業生涯產生較大的實踐指導意義,并且對于他們日后的學習、科研和個人發展都具有相當明顯的促進作用。學生們給于教學設計中的行動研究更多正面的評價。對6個分校連續5屆157名畢業生進行的面對面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傳統的畢業作業或設計,將行動研究應用于英語專業教學設計這一模式得到了多數學生的肯定。問卷調查表數據顯示63%的學生認為通過實踐“我學會了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89%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記錄教學過程”;79%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從同行和學生中尋求思路以解決困難”;91%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做問卷調查表”;74%的學生認為“我學會了根據學生需求設計教學活動”;88%的學生認為“我開始對教學研究感興趣了”。
三、總結與反思
(一)存在問題
盡管行動研究增強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自我意識,提高了教師的自我決策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不足:1.絕大多數學生對課堂教學行動研究不熟悉,容易和傳統意義上的學術論文寫作混為一談。2.有的學生選題太大,無法在規定時間和有限條件下完成;有的學生選題脫離課堂教學實際;還有些學生選題過分相似等等。3.部分學生未能就提出的問題做仔細分析和文獻綜述,因此也就不能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4.很多同學對于項目實施階段的跟蹤監控不夠,只是流于形式,導致對于項目研究的反思不夠深入、全面。
(二)改進措施
西師版六年級上冊教科書第91-92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運用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中國地圖(大小各一張)、四川地圖一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比例尺
從螞蟻和汽車賽跑的故事引入,行同一段路程螞蟻所花的時間要少得多,這是為什么?
二、實踐操作,感知比例尺
1.生畫教室占地平面圖。(出示例1)
2.出示學習要求
①確定圖上的長和寬;②個人獨立作出平面圖。③寫出圖上的長、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并化簡。
學生自主設計教室的示意圖,師巡視并指導。
3.展示學生作品,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設計意圖。
4.認識比例尺
我們知道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存在著一種倍數關系,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比例尺。
教師:現在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嗎?比例尺是誰與誰的比?怎么求呢?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三、結合圖例,理解比例尺
1.教學例2:看一看,議一議
出示例2(1)主題圖:這張三峽庫區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說一說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2)學生回答。
明確:1∶4600000是縮小比例尺,10∶1是擴大比例尺,縮小比例尺前項是1,擴大比例尺后項是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相同的。生活中像這樣的比例尺還有哪些?
(3)介紹數字比例尺。
教師:1∶4600000,10∶1,1∶100和50∶1這些比例尺都是用數字表示的,我們把它叫做數字比例尺。
2.認識線段比例尺
出示例2(2)主題圖。
(1)同桌互議。這和上一題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回答。
(3)介紹線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教師:象這樣用線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1cm,相當于實際的10m。如果我們量出了圖上小紅家到學校的長度是11厘米,怎樣算出實際距離呢?怎么想的?
3.線段比例尺與數字比例尺的區別。
4.線段比例尺與數字比例尺的相互轉化。讓生將此題轉化成數字比例尺。
四、總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疑惑?
2.教師總結
(1)比例尺是一個比,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的倍數關系,其結果不應帶計量單位;它更不是一把尺子。
(2)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單位,否則比例尺無意義。
(3)比例尺前項化簡為1,是將實際距離縮小;比例尺后項化簡為1,是將實際距離擴大。
(4)同桌互相列舉生活中的比例尺有哪些。
五、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某一種零件的長度是8mm.,畫在圖紙上的長度是4cm,求這張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比例尺是的圖上,小紅家到縣城的距離是8cm,則小紅家到縣城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知識目標:在游戲活動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初步體會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則是不確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進行描述,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學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操作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能根據不同的事件運用“可能、一定、不可能”進行描述。
教學難點:根據實驗結果得出合理的結論。
教學準備:
1.黃色、白色乒乓球若干,摸球袋子若干;摸球情況記錄單。
2.每人準備1個硬幣、8個紅圓片、8個白圓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學們,今天上課前,老師想先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歐洲的一個國家,有一個大臣冒犯了國王,國王很生氣,決定將大臣處死。但是他又不能馬上把這位大臣處死,為什么呢?因為按照這個國家當時的法律,這位大臣在臨刑前還有一次選擇生死的機會,那就是由大法官拿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兩張紙片,一張寫著“生”,一張寫著“死”,讓這位大臣來摸。如果摸到“生”則“生”,如果摸到“死”則“死”。同學們,你們認為這個大臣會摸到什么呢?
生1:可能會摸到“生”,也可能會摸到“死”。
生2:兩種可能都有。
師:也就是說我們無法知道這個大臣究竟是生還是死。同學們,其實這個故事里面就蘊藏著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板書:可能性)。這個大臣的命運到底如何呢?學完這節課你們就會知道了。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在拋硬幣中——感知“可能性”
1.師拋硬幣。
教師示范拋硬幣,讓學生猜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揭示課題——拋硬幣。
2.生拋硬幣。
(1)出示游戲規則: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拋一人猜,每人輪流拋5次,在拋硬幣前先讓同桌猜一猜然后再拋。
(2)學生同桌拋硬幣。
(3)全班交流:你在游戲中猜對了嗎?想一想為什么有時猜對?有時猜錯呢?
(4)師小結并板書。
(5)說一說:用“可能”這個詞語說一說剛才拋硬幣的情況。
活動二:在摸球中——體驗“可能性”
1.體驗“一定”和“不可能”。
(1)體驗“一定”。
①師把6個白球裝到空袋子,請同學猜一猜,如果從這個袋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
②把這個球放回去,再任意摸一個,會是什么顏色的球呢?
③學生驗證繼續往下摸,會摸到什么球?
④為什么一定是白球呢?
⑤板書:一定
(2)體驗“不可能”。
①老師把6個黃球裝到另一個空袋子,猜一猜,如果從這個袋子里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
②從這個袋子里面可能摸出白色的球嗎?為什么?
③板書:不可能
④除了不可能摸出白球,還有什么不可能?
2.體驗“可能”。
(1)小組活動。
老師往這個袋子里裝3個白色的球和3個黃色的球,如果任意摸一個,會是什么球呢?
學生體驗摸球。
先出示比賽規則:①四人一小組,輪流摸球,每人摸2次后,第二個同學接著摸。②組長記錄摸球結果。(是什么顏色就在什么顏色那里打“√”)③觀察記錄表,小組每個成員互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按規則摸球,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匯報交流。
師:從各組匯報的摸球情況,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3)小結。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三個詞語來說一說剛才的摸球活動。
活動三:在擺圓片中——運用“可能性”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色、白色兩種圓片。
1.怎樣擺一定能摸到紅圓片?
2.怎樣擺不可能摸到紅圓片?
3.怎樣擺可能摸到白圓片?也可能摸到紅圓片?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行間巡視,最后指名匯報。
三、鞏固練習,話提升
1.連一連。
數學書第93頁連一連。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反饋,課件展示結果。
2.選一選。
請選擇“可能”、“一定”、“不可能”來填一填。
(1)太陽( )從東邊升起。(2)公雞( )下蛋。(3)老師( )是女老師。(4)爸爸( )比我大。(5)明天( )會下雨。
3.說一說。
說一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是可能會發生的?哪些一定事情會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
4.揭示故事結尾,滲透思想教育。
剛才故事中那個大臣的命運到底怎樣呢?如果是一生一死讓他摸,結果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墒?狠毒的國王偏偏想讓這個大臣死,于是派人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換成“死”字。同學們,你們想想,這下大臣是生還是死呢?
生:這個大臣不管摸到哪張紙片都是“死”字,所以這位大臣一定得死。
有個好心人悄悄地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大臣,這個大臣想了一夜,終于想了一個好辦法。
臨刑前,當大法官把盒子拿來要大臣選擇生死時,這個大臣拿起盒中的一張紙片,看也不看,猛地吞進肚子里。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因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張紙,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張紙,只見另一張紙上寫著“死”字。大法官便說:“大臣吞下的一定是‘生’字,他不該死。”于是便把大臣給放了。這個大臣用他的智慧把不可能活下來變成了一定可以活下來,從而贏得了生命。
(出示幻燈片)大家看,這幾幅圖是我國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上太空的圖片。同學們,幾百年前,人們認為人是不可能飛到太空的,我們中國人民通過不懈努力和創造,把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我希望同學們也要敢想敢做敢創造,把一些現在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在將來變為現實好嗎?
合作市第一小學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比例例2、例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過程與方法:經歷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借助轉化思想正確解比例的過程,培養轉化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輕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項的解。
【教學難點】
用比例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
行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怎樣把解比例轉化為解方程。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學情實際,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認識解比例
1.復習舊知
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比例的一些知識,誰來說一說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比例的知識?(教師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預設:
生1:我們學習了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生2:在比例中,兩個外項之積等于兩個內項之積,這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既然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比例的意義及基本性質,那就請同學們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2.教師課件出示:
6:10和9:153:0.9=1.8:0.6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對學生指導
3.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4:6=( ):12
師提問:這個比例中的兩個外項和兩個內項分別是多少?
學生舉手,教師指名回答,(外項是4和12,一個內項是5,另一個內項未知的)
師繼續提問: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識求出這個未知的內項嗎?小組交流一下方法,然后在全班匯報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學生交流.
學生匯報,教師評價
生: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內項之積等于兩個外項之積”求未知項,但我們要先把未知項設出來,可以設為x,那么比例就成了4:6=x:12,再把比例寫成乘法的形式,為6x=4×12,解得x=8
師小結: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像這樣,求比例中未知的項的過程,就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探究一下解比例的知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進行回顧,為新知識的學習作好準備。在引入新課中,教師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同時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解比例的方法,為下面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2
(1)問題感知
多媒體出示埃菲爾鐵塔情境圖。
師談話:這是法國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爾鐵塔,高320米。我國的旅游景點北京世界公園里有這座塔的一具模型。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園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們能幫幫他們嗎?那我們先來看看例題,認真讀題,找到題中的信息,再說一說你的理解。
學生讀題,收集題中的信息。
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
生1:通過讀題,我知道了模型的高度:實際的高度=1:10。
生2:題中還告訴我們埃菲爾鐵塔實際的高度是320米。
生3:題中要求的是這座模型的高度,我們可以用字母來代替它的高度。
師小結:在剛剛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在比例中不知道的項就是未知項,我們可以把這一項設為x,然后再列出比例式,最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分析,理清題中的信息,為學生找到未知項列比例式作好準備。]
(2)解決問題.
師:根據我們的分析,試著解決問題吧!完成后小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
學生完成后小組互說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參與學生的交流,
學生匯報,教師評價并板書。
學生匯報預設:
生1:原塔高度是模型高度的10倍,我們可以列式320÷10=32(米)。
生2:我是這樣想的,模型的高度與原塔的高度比為1:10,可以想成模型的高度是原塔高度的1/10,所以列式計算為320×1/10=32(米).
生3:我先把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設為x米,然后寫成一個比例為x:320=1:10,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式轉化為方程,比例的外項x與10相乘,內項320與1相乘,得出方程10x=320×1,最后解得x=32,那么這座模型高32米.
師小結:同學們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是正確的,但有時候應用解比例的方式解決問題更容易理解一些,那誰來總結一下用解比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學生回答預設;先讀題找到未知項,并設出未知項,然后根據題意寫出比例,最后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成方程進行計算及檢驗作答。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獨立思考與討論交流,讓學生主動完成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且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對學生的想法進行限制,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多樣化的原則。]
2.教學例3。
教師板書例3,2.4/1.5=6/x。師談話;這道題與例2有什么不同?說出你的解決方案。
學生回答預設:
生1;這道題是把比例式以分數的形式呈現的。
生2;解比例時也要依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只不過相乘時要交叉相乘,再用等號連起來。
生3:2.4和x做外項,它們相乘,1.5和6做內項,它們相乘,然后再解方程。
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完成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兩名同學板演。
學生完成后利用多媒體展臺展示,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
解:2.4x=1.5×6x=3.75
師小結;解比例的關鍵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含未知數的比例就是一種特殊的方程,不論在書寫格式還是驗算方法上,與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設計意圖:通過例3的學習,學生掌握了解比例的兩種不同的形式,在鞏固方法的基礎上,提升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且在教師的總結中讓學生對解比例的認識有一個理性的升華。]
三、鞏固練習
1、課內練習
完成教材第42頁“做一做”1、2小題,完成后再同桌交流方法及思路。學生獨立完成習題,教師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學生完成后同桌交流,教師參與交流。全班訂正答案,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練習,使學得的方法很好地與習題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p>
2、拓展延伸
中午,太陽當頭照。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長0.5m。一棵松樹的影子長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p>
四、課堂小結
師:學完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舉手,教師指名回答。
師小結:解比例是比例與方程的連接線,也是學習比例其他知識的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夠準確求出比例中未知項的值,希望同學們課下做好對這部分知識的復習,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準備。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