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 16:32:02
序論:在您撰寫自我探索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職業探索;職業生涯;職業生涯探索
分類號:B849;C93
1.引言
職業生涯探索是近年來職業生涯發展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主要的研究集中于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框架之內。幫助個體在職業準備階段,進行適當的職業生涯探索,是職業生涯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職業生涯探索是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決策的前提。研究發現,有過職業生涯探索的個體在工作后,體驗到更高的工作滿意度、工作效能感和職業成就感(Werbel,2000)。在我國,對于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多是理論和經驗的總結,鮮有研究者從實證角度去探討。本文從職業生涯探索的內涵、結構、研究方法及影響因素等方面,對國內外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現狀予以介紹和評價,并就未來研究方向進行展望,以豐富此領域的信息,供更多研究者參考。
2.職業生涯探索的內涵
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起源于職業生涯發展理論(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對職業發展階段的研究。職業生涯發展理論把個體職業生涯發展分為成長、探索、創立、維持和衰退五個階段。其中,職業探索期是工作準備期間的重要階段。職業探索(vocational/occupational exploration)是指個體為實現職業目標而采取的一種心理或身體活動,既包括信息尋求,又包括對自我和環境的認識(Jodaan,1963,引自Blustein,1997)。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的特征發生一些改變,相應的,職業探索的研究領域也出現以下變化:其一,職業變動和選擇成為個體一生各階段都要面臨的任務,因此,職業探索活動可能存在于職業生涯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其二,職業角色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他生活角色相互影響。最后很重要的一點是,職業探索不再僅僅是為了獲得職業目標,而是明確自我發展方向,是個體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眾多學者提出職業生涯探索(career exploration)的概念,即個體在探索動機推動下,對于自我和職業發展相關的環境進行探索,形成一定技能、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反饋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自我的發展和整合(Stumpf Colarelli,&Hartman,1983;Blttstein。1989;Taveira,1997;Flum&Blustein,2000)。這一概念從個體適應和終生發展的角度看待職業生涯探索活動,這種終生性主要體現在探索的態度、技能之中,一旦形成某種相對穩定的探索態度和技能,就會持續作用于以后各階段的職業生涯發展中,這也是職業生涯發展理論新的取向所在。由于以往許多研究都是針對“職業探索”的,因此本文對于“職業生涯探索”的文獻回顧中也會出現“職業探索”一詞。
3.職業生涯探索結構的研究
在不同概念界定和理論傾向基礎上,研究者對職業生涯探索的結構持有不同觀點,主要包括內容取向、過程取向和整體取向。
3.1內容取向
內容取向的研究者把職業生涯探索看作一種簡單的行為,認為職業生涯探索在內容上包括對于自我和周圍環境的探索,強調探索的對象性。最早從此方面研究的人可以追溯到職業匹配理論的創始人Parsons。Parsons(1909)提出,個體在職業發展中的探索對象既包括自身的興趣和能力,又包括與職業相關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個體與職業的合理匹配(引自鄭瓊梅,2002)。這一理論雖然相對簡單,沒有涉及職業探索的復雜機制,但是卻引發了大量的相關研究。我國也有研究者把職業生涯探索從內容上分為自我探索和環境探索。自我探索就是開發自我信息,明確價值觀、興趣、人格特征、能力及傾向的生活類型等;而環境探索包括對于職業、工作、組織等相關信息的關注和搜集(馬士斌,2005)。
內容取向雖然揭示了職業生涯探索的基本結構,但是卻沒有揭示出探索過程的動態性和豐富性,這一點為許多研究者所質疑。在此背景影響下,許多研究者開始注重職業生涯探索內在信息的挖掘,強調探索的意義以及個體的主動性和態度等因素在其中的重要性,職業生涯探索的過程取向逐漸顯現。
3.2過程取向
過程取向是指研究者注重職業生涯探索的過程性和動態性,強調個體不斷發展、獲得信息并最終確定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主要代表人物有Stumpf,Flum和Blustein等人。
3.2.1Stampf的職業探索理論
Stumpf等人(1983)從行為、認知和情緒反應三方面把職業探索的結構操作化,認為職業探索包括探索信念、探索過程和探索反應。
探索信念(explorationbeliefs)是對即將進行的探索行為的價值所作的評價,其本質是對職業機會的感知。Stumpf等人指出,探索過程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而對于勞動力市場和可獲得的職業目標的預期是確定性的主要體現形式,因此雇用觀和探索結果的確定性是探索信念的重要維度:此外,尋求達到職業目標的行為方式及對其重要性的評價影響探索的動機和結果,因此探索途徑及重要性的感知也是探索信念的組成部分。探索過程(exploration process)是指探索過程中與職業相關的行為,包括四個方面:探索的信息源、手段、程度和對象。Stumpf等人認為職業信息源主要是環境和自我;探索的手段指的是以系統的方式還是一種隨機或偶然的方式進行探索;探索程度細化為探索的頻率、獲得的信息數量等指標:而探索的對象包括重點探索的職業及以備考慮的職業數目。探索反應(reaction ofexploration)是指對于探索信息獲得情況及探索過程的感知。個體對于探索所獲得的信息的滿意程度及過程中所感知到的不確定性都會影響隨后的探索行為,主要表現為信息滿意度和探索壓力。
可見,Stumpf等人認為,成功的職業探索,不僅指探索的行為過程,還包括對于這一過程所持有的認知觀念,以及調整好探索過程中所遇到的情緒壓力等諸多方面。
3.2.2Flum的職業生涯探索發展理論
Flum和Blustein(2000)的職業生涯探索結構是在職業發展理論基礎上提出的,他們指出,以往的結構并沒有反映出職業生涯探索“終生性”的特點,只有探索過程中形成穩定的態度和技能才能保持這種過程的連續性。因此,職業生涯探索過程應
該包括探索態度、探索活動、探索過程中形成的技能以及相應的認知和情緒反饋。其中,探索態度是個人參與和維持探索的動機成分。Flum等人認為探索態度是職業生涯探索不同于職業探索的關鍵因素。積極的探索態度是一種對生活經驗不斷變化的開放性,有助于適應新的環境;反之,缺乏積極的態度常使得個體在一些重要的生活決策之前出現早閉現象。探索活動主要包括自我和環境探索,其中自我探索主要指對于自我內部特征的評價;環境探索指對外部環境中,與教育、職業和關系情境相關的選擇及限制的探索。探索技能由個體的探索活動發展而來,是探索的結果,但又進一步促進探索能力的發展。探索反饋(輸出)包括認知和情感兩方面。其中,認知方面包括個體對探索自我和相關的教育、社會和職業信息過程的認識;情感反饋包括探索過程中獲得的情感信息,主要指個體的體驗與感覺。
遺憾的是,Flum等人雖然首次比較明確地提出了職業生涯探索的結構框架,但并未對這一結構的內涵作更多的闡釋和實證驗證。此外,對于探索活動和技能的區分受到一些質疑,因為探索技能必須以探索活動為載體,兩者是否可以清晰的加以區分值得懷疑。
3.3整合取向
在內容取向和過程取向之外,還有一些研究者試圖在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中把兩者加以整合。Atkinson和Patricm(1988)的元模型理論就是整合取向的代表。
在分析前人的理論基礎上,Atldnson等人指出,職業探索領域尚缺少明確而統一的結構,建立一個元模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其目的不是為了呈現新的知識,而是組織現有的信息,使其整合到一個系統的模式中。基于Kolb的經驗學習理論,Atkinson建構了職業探索的元模型(Meta-Model forCareerExploration)。此模型包括對自我和環境兩種類型的職業探索,在每種探索中,又分別包括具體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反應性觀察(reflectiveobservation)、抽象的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主動體驗(active experimentation)四個階段,不同階段中個體對于自我和環境探索的活動和任務不同。Atkinson等人的元模型理論從內容和過程兩方面對職業探索的結構進行論述,為我們理解職業探索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新穎的視角。但是元理論更多是站在職業咨詢的角度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給職業咨詢者和來訪者提供支持,而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較少。不過,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發現,過程取向的研究者也不斷地在自己的框架之內融合內容取向的成果,表現出一種整合的趨勢。
4.職業生涯探索的測量
目前,職業生涯探索的測量工具并不是很多,主要采用自我報告的形式,尤其以問卷法和訪談法最為常用。4,1問卷法
問卷法是目前職業生涯探索研究領域中使用較多的方法。職業生涯探索問卷主要有職業探索問卷(Career Exploration Survey,CES),職業發展量表(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CDI)及修訂后的職業發展量表簡版(Short form ofAustralian versionofthe 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CDI-A-SF)等。
CES是Stumpf等人(1983)編制的用于測量成人期探索信念、探索過程和探索反應的問卷,是目前職業生涯探索研究中常用的問卷之一,共62項。其中,探索信念包括:雇傭觀(EmploymentOutlook)、結果確定性、外部探究手段(ExternalScerch Instrumentality)、內部探究手段(IntemalSearch Instrumentality)、方法工具(MethodInstrumentality)、獲得偏好職位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Obtaining Preferred Position)六方面。探索過程包括:環境探索、自我探索、考慮的職業數目(Number of Oceupafions Considered)、有目的,系統的探索(Intended-Systematic Exploration)、頻率、信息量和重點(Focus)幾方面。探索反應有信息滿意度、探索壓力和決策壓力三方面。此問卷各維度的α系數為0.71~0.89。CES問卷是目前被修訂最多的職業生涯探索問卷,最初被Blustein(1988)修訂為青少年版。之后經Taveira和Moreno(2003)的修訂,確定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CES版本。此外,為了探討某些社會特殊群體的職業生涯探索特點,也有研究者把CES量表應用于其他人群中(引自Taveira等。2003)。
Super,Thompson,Lindeman,Jordaan和Myers(1979)基于職業發展理論,編制了職業發展量表,用于測量人生各階段的職業生涯任務。此后,根據其理論重點的變化,Super等(1988)不斷對CDI進行修訂和發展,形成成人職業關注量表(AdultCareer Concerns Inventory,ACCI)。ACCI與CDI相似,用于了解成人期職業發展階段的任務,職業生涯探索問卷是其中一個分量表,測量個體利用探索機會和資源的傾向與態度,共20項(引自Zunker,2006)。Patton,spooner-Lane和Creed(2005)對CDI進行修訂,編制了澳大利亞的CDI簡版問卷,其中,職業生涯探索問卷包括資源認知(ResourceAwareness)和資源使用(Resource Usage)兩方面,各8項。兩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0.72和0.64,總體α系數為0.73。這一問卷主要針對的是職業生涯探索的態度方面,缺乏對于行為、認知及相伴隨的情感反饋等方面的測量。
還有一些問卷是針對職業生涯探索某個方面而設計,Betz和Voyten(1997)等人制定了職業生涯探索計劃/意圖問卷,評價個體參與到職業決策相關行為中的規劃和意圖。龍立榮(2002)編制的職業生涯管理問卷包括職業生涯探索維度,測量個體工作后的生涯探索狀況。這些問卷力圖更為深入的了解職業生涯探索的某個過程和方面,為不同需求的職業咨詢者和青少年提供理論支持,但總體來說,職業生涯探索的問卷仍很缺乏,許多現存的問卷還有待完善。
4.2訪談法
使用訪談法對職業生涯探索進行研究,能獲得相對深入的結論。Phillips和Blustein(1994)設計了開放式訪談,使用質性研究方法了解有就業準備的高中生的職業生涯探索情況。他們首先調查每個學生對自己所具有的內外部資源及障礙的認識、職業決策制定的方法、探索任務、感知到的自信程度和
準備水平等。之后就一些問題對被試深入訪談,結果發現高中生的職業生涯探索過程使其對就業有所準備,促進工作規劃。這種準備分為客觀準備和心理準備,前者指個體擁有現實的計劃和進入工作的技能,后者主要反映了個體在克服生活困難上的復原力,及對工作相關問題的樂觀程度、對目標和計劃的重視程度等。可見,質性方法可以有效地了解職業生涯探索的內部原因和機制,是量化研究很好的補充。
此外,職業生涯探索核查表、職業信息搜尋行為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在此領域也有應用。職業生涯探索核查表由Krivatsy和Magoon(1976)修訂后,用于測量不同職業生涯探索行為的類型,及信息尋求行為的頻度和廣度,信效度較好(引自Man,Calvert,&Gregory,1997)。還有研究者使用職業卡片分類法評價個體的職業生涯探索狀況(Peterson,1998)。
5.職業生涯探索的影響因素
對職業生涯探索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和個體因素上(Ingrid,2004),本文也主要從這兩方面對此領域研究進行回顧,然而,同伴群體及學校對個體,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學生職業生涯探索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這是未來研究及實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5.1家庭因素
以往對家庭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結構變量(constructvariables)和過程變量(process variables)兩類。前者有家庭經濟地位、父母工作狀態和受教育水平等;后者涉及親子依戀、父母支持、父母教養方式等(Lauren,Bonnie,Jennifer,Pam,&Claire,2007)。這兩方面相互影響,在青少年職業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5.1.1結構變量
家庭經濟地位:家庭經濟地位是職業探索和選擇的有力預測源(Phillips,Blustein,&Davis,2002)。高家庭經濟地位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職業抱負和職業預期、追求有威望的職業。究其原因,研究者認為,高家庭經濟地位的父母能夠給青少年提供工具支持(如工作引導和職業信息)及情感支持,而來自于低經濟地位家庭的青年在職業發展過程中,較少獲得父母支持,并由此經歷更多的困擾。一項質性研究的結果也驗證了這一觀點,中產階級的父母會有意識的參與到兒童發展之中,為其提供興趣和能力發展的活動場所,教給兒童更多職業相關的知識。因此,這些兒童有更多機會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及職業選擇。反之,工人階級的父母傾向于把兒童的發展看作自然過程,很少引導其興趣和能力的發展。研究者認為,這其中最主要的差異是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同(Lareau,2003;Hill,Castellino,Lansford,Nowlin,Dodge,&Bates,2004)。
父母工作狀態:父母的工作經歷、雇傭狀態及工作條件對于青少年職業生涯探索和發展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研究發現,低收入家庭中的母親失業通常與青少年的學業、職業抱負及成就有負相關(Turner&Lapan,2002)。父母失業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工作安全感,也影響其對自己未來職業的成功預期(Deci,Ryan,1991)。父母工作狀態也通過對于兒童活動的參與及學業的指導,而間接的影響其未來的職業發展(Bryant,Zvonkovic,&Reynolds,2006)。
父母受教育水平:根據家庭資本理論,父母受教育水平不僅指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還包括相應的能力和技能,及融入到父母教養方式之中的自我效能信念等,這些都影響兒童對其未來職業成功需求技能的掌握(Ketterson&Blustein,1997)。Hill等人(2004)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教育抱負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原因可能在于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對青少年的發展有高期望,這種期望又內化到父母教養方式之中,進而主動參與到兒童的學業活動中,促進其教育成就和職業發展。
5.1.2過程變量
親子依戀:依戀理論認為,父母是兒童早期的“安全基地”,這種幼年時期獲得的內部工作模式具有跨時間和情境的穩定性。童年時期形成安全依戀的青少年在與職業相關的社會情境中更有信心和勝任力,主動參與到職業生涯探索活動中(Blustein,Walbridgo,&Friedlander,1991)。但是,并不是依戀水平越高,職業生涯探索發展水平越高(Vignoli,Croity-Belz,&Chapeland,2005)。Lee和Hughey(2001)的研究發現,當青少年表現出與父母中等程度的心理分離和母子依戀時,其職業生涯探索水平最高。不過,對兩者關系的探討更多基于職業生涯探索行為的角度,缺少對于探索態度及動機與依戀之間關系的了解。
父母教養行為:父母教養行為作為個體成長的重要變量,對于職業生涯探索的影響受到研究者的重視。Bryant等人(2006)在青少年職業發展的論述中指出,父母教養行為有助于青少年職業選擇能力和興趣的發展,其中,父母的應對方式直接影響職業生涯探索的過程,并間接作用于青少年以后的職業滿意度及工作效能感。Krackc(1997)的研究發現,權威型教養行為、父母的開放性及對子女職業準備的支持正向預測青少年職業生涯探索水平。而Vignoli等人(2005)對兩者關系的研究則表明:忽視型方式與環境探索的頻率和廣度負相關,權威型方式與探索活動無關。可見,有關這一問題的結論并不一致,需進一步的探討。
父母支持:父母是兒童社會支持的主要提供者。父母對于青少年職業生涯探索的關注和支持與子女的職業生涯探索相關顯著,父母支持正向預測子女的職業生涯探索(Kcttcrson et al.,1997)。此外,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支持與其學業追求、堅持性和職業自我效能感有關,Turner等(2002)發現,兒童在父母支持下,能堅持自己解決問題,適應能力更好,感知到的父母支持是職業自我效能感的重要預測源。
5.2個體因素
影響職業生涯探索的個體因素研究主要包括性別、同一性、人格、個體發展主動性和職業生涯自我效能感等。
性別:職業生涯探索存在性別差異。Taveira(1997)對高中生的研究發現,性別因素是職業生涯探索行為、反應和信念的主要影響因素。與男生相比,女生報告了更消極的結果確定性和結果預期。而且,女生對獲得的信息表現出更少的滿意度,體驗到更多的探索和決策壓力。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由于現實的工作機會中存在的與性別有關的障礙(女性隔離、歧視等)、傳統的性別角色觀、早期和現在的學習經驗等,限制了女性的學業成就和職業抱負,這些因素會降低其職業自我效能感,并隨之影響到女性職業生涯探索的范圍和行為,導致消極感覺(希望的降低、沮喪的增加)的產生和行為動機的減弱。
同一性;同一性的獲得是青少年晚期的主要發
展任務(林靜,2007)。最初,許多研究者認為自我同一性和職業生涯探索存在概念上的重疊,職業生涯探索可能是同一性探索的一部分(Blustein,1989)。但是Bartley和Robistschek(2000)的研究發現,自我同一性等變量只能解釋職業生涯探索行為變異的三分之一,并由此否定了自我同一性探索與職業生涯探索結構重疊這一觀點。我國研究者也發現,在環境探索及自我探索兩個維度上,同一性發展呈現出達成型>延緩型>早閉型>混亂型的趨勢(李文道,鄒泓,趙霞,2007)。可見,職業生涯探索與同一性的關系仍需更多理論思考和實證驗證。
人格特質:關于職業生涯探索與人格關系的研究較多,除大五因素外,樂觀、自尊等也是比較受關注的人格因素。Nauta(2007)對大學生五人格與職業生涯探索關系的探討發現,人格與環境探索沒有顯著相關,而開放性與自我探索正相關,外向性與自我探索負相關。但也存在不同結論,Reed,Bmch和Haase(2004)發現,責任心、外向性與環境探索正相關,開放性與自我探索正相關。一個有趣的結論是,開放性與環境探索的相關方向,取決于開放性是與哪種人格特質共同作用于環境探索。與不同的人格特質結合,開放性對于職業生涯探索的預測作用也不同。Patton,Bartmm和Creed(2004)研究高中生的人格特質(樂觀、自尊)與職業預期及職業生涯探索的關系,發現人格特質通過職業預期和職業目標而間接影響職業生涯探索??梢?,人格與職業生涯探索的關系存在個體間差異,各種人格因素的獨特作用及一些隱含的關系有待深入研究。
個體發展主動性:個體發展主動性是指個體主動的、有意識的參與個人發展的過程,包括認知和行為因素。個體發展主動性水平高的個體不僅能意識到自身發展,還會采取主動的態度去積極搜尋和利用機會。大學生的個體發展主動性顯著預測其職業生涯探索,主動性高的個體,更容易形成明確的職業自我概念,有更多的環境探索(Robitschek&Cook,1999)。此外,不同性別的個體,個體發展主動性與職業生涯探索的關系不同。個體發展主動性可以預測男生的自我探索,而未發現對女生職業探索的顯著預測作用。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由于使用CES作為研究工具的原因(Stumpf et al.,1983)。CES的自我探索問卷項目模糊,而環境探索的問卷則更為明確,因而可能導致這一差異出現。
職業生涯自我效能感:職業生涯自我效能感是社會認知職業理論(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近年來研究較多的一個變量。與個人發展主動性不同的是,職業生涯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身能夠達到的職業生涯結果的能力的信念。對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探索意圖的因素進行研究發現,職業生涯自我效能感是職業生涯探索意圖的重要預測源(Ochs&Reossler,2004)。高效能感的個體更準確的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并設定更高的職業探索目標和任務(Gushue,Clarke,Pantzer & Scmlan,2006)。Taveira(1997)也發現,女性職業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會使其職業探索的范圍縮小,探索動機減弱。可見,若要促進青少年和大學生職業生涯探索行為的發展,從認知上改善職業生涯自我效能感很需要。
與家庭和個體因素相比,同伴及學校因素的研究較少。作為個體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影響源,兩者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尤其當個體逐漸接觸社會之后,其重要性甚至超過家庭。Felsman和Blustain(1999)從關系理論的角度,對同伴關系與職業探索的關系進行研究指出,在控制親子依戀、性別和年齡之后,同伴關系變量(包括同伴依戀、親密性和相互性)對職業探索依然有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上У氖?,后續及相關研究并不多。學校對于個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些實踐活動之中,如職業生涯課程的設置、職業生涯輔導及實踐機會的提供等。然而,這些實踐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普及。這也對此領域的研究方向有所提示,即重視不同階段個體職業生涯發展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從發展的角度來更好的了解個體內在的成長和變化。
6.評價與展望
綜上,雖然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較多,但是在某些問題上仍存在很多爭論和分歧,這也導致一些相關研究的結論有待驗證。
6.1職業生涯探索結構
迄今,大部分研究者已逐漸認識到職業生涯探索不僅僅是一種行為層面的活動,探索動機和信念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關于職業生涯探索結構仍有以下問題:其一,許多結構的劃分只停留在理論上,并沒有相應的測量工具和實證驗證;其二,對于職業生涯探索的內容和過程缺少明確的區分,雖然許多研究以職業生涯探索過程為對象,但往往忽視了其作為一種動態過程的性質,把這一概念和結構靜態化。因此,職業生涯探索結構的明確是現在職業生涯探索研究領域的重要任務,也是未來研究中要繼續關注的問題。
6.2研究背景
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多以西方文化為背景,在我國研究并不多,因此在探討這一問題時應注意文化背景的不同。
首先,在東西方文化中,職業生涯探索的指向可能不同。職業生涯探索活動包括自我探索和環境探索,具體來說就是內部和外部指向的探索活動,而這可能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在。文化心理學對自我的研究發現,西方個體主義文化中強調個性的發展、自我的獨立;而東方文化則強調在關系背景下認識自我。關于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以美國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發現,個體自我探索的得分高于環境探索(Werbd,2000;Robitscheket al.,1999),但是研究者并沒有對兩者的關系給予合理的解釋,因此,如果能夠考慮到文化因素的作用,也許可以更好的認識這一現象。
此外,我國大學生與西方大學生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側重傾向不同。張智勇等人對我國大學生職業成熟度量表的修訂發現,與Cfites的職業成熟度問卷相對應的是,我國大學生的職業成熟度維度中包括了“親友依賴”和“職業參照”兩個方面,表現出東方文化中“子承父業”、“尊師重道”等孝道的大義。我國青少年職業方面的決定常是在征詢長輩意見之后制定的(張智勇,榮煜,管延軍,2006),相似的狀況在韓國文化也存在(Lee,2001)。與這種現象相伴隨的是,個體職業的選擇也常常受到父母職業或者就業狀態的影響(Turner et al.,2002;Deci et al.,1991;Bryant et al.,2006),這在前面部分已有所闡述。
除此之外,我國一些傳統文化價值觀還對個體的職業發展,如職業類型、職業聲望及職業價值觀等,產生著不同程度和方面的影響?!皩W而優則仕”、“子承父業”等觀念仍在部分父母及青少年中存在,
也因此使得我國青少年在職業生涯探索及選擇時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同齡人??梢姡私馕覈嗌倌曷殬I生涯探索的特點,在我國社會和文化背景下展開本土研究很必要。
6.3研究方法和測量工具
關于職業生涯探索的研究大多為量化研究,這固然有助于了解變量的特點及各變量之間的關系,但僅通過量化研究往往無法揭示出職業生涯探索這一復雜現象的深層次原因及變化。前面已經介紹,問卷法是此領域主要使用的方法。問卷法簡單易行,并能提供大量職業生涯探索與其他變量關系的信息,但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CES問卷的應用中。CES是一種測查性質的問卷,各維度得分不能整含,無法了解個體職業生涯探索的總體狀況。而許多研究者在使用CES時,常常只取自我探索和環境探索量表,把職業生涯探索的概念狹義化(Taveira et al.,2003),這使得一些研究者對這些研究的價值產生懷疑。此外,此問卷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社會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個體探索過程中獲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徑都已經發生變化,因而許多項目相對于現代的職業特點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往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在橫向研究的范疇內,橫向研究雖然可以很好的探討變量之間的關系,但是在了解變量的發展過程及因果關系上,卻無法提供足夠的信息。因此,在職業生涯探索研究中采用縱向研究范式,可以更深入的認識個體職業生涯探索的影響因素及過程變化,有針對性的促進青少年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6.4影響因素
[關鍵詞] 青少年 職業探索 職業興趣
一、職業探索的含義
職業探索理論發展于20世紀60年代早期,它被看成是人類探索活動中的一種,其目的在于職業目標的定位。它是指個體為實現職業目標而采取的一種心理和身體活動,既包括信息尋求,又包括對自我和環境的認識。其實,就是個體對其本身的自我特質、需要、興趣以及一些職業內涵做澄清的過程,以便個體對未來職業發展有個明確的目標。
后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提出職業探索不僅僅是為了獲得職業目標,同時也是明確自我發展方向,它是個體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這一觀點從個體適應功能和終生發展角度看待職業探索活動,提升了職業探索的內涵。
二、激發中學生職業探索意識的重要性
本文的中學生是指13~14歲到18~19歲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或許處于初中階段或是處于高中階段。這一時期,在心理學中被稱作“狂風暴雨”階段,青少年處于成人感和半成熟的心理年齡矛盾之中,形成自我同一性,它是青少年樹立理想、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期。因此,在這個階段,激發中學生職業探索意識是相當重要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職業世界的復雜性和競爭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職業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每一階段,根據社會的需求都會出現一些我們從未聽說過的職業。例如,皮革護理員、調香師、泊車員,等等。同時,職業內部分化和擴展的速度呈“裂變”態勢,導致了社會職業種類呈現膨脹式增長。這增加了人們職業的選擇性。但是,如果知道這些職業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去競爭以前已有的發展比較成熟的職業,這無形中會增加職業競爭性。
另外,高考擴招,每年有大批畢業生涌入到求職的浪潮中,職位數量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職業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如果畢業生職業探索準備不充分,在求職中顯得迷茫和不知所措,會阻礙求職的進程和效率。
2.職業教育工作做得不夠
傳統上,中小學教育重視智育,而輕視其它教育,職業教育與中小學教育實際是脫離的。在義務教育階段,幾乎沒有什么職業教育,學生對職業知之甚少,缺乏職業探索的意識,更談不上探索的行為,巨大的升學壓力,使學生們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未來的職業。職業教育往往要等到大學后才開始,這使得職業探索的時期往往變得非常短暫,而個人的職業探索能力又未得到培養和發展。另外,如果不激發中學生的職業探索意識,他們沒有職業探索行為,在高考后選擇專業時就會顯得比較盲目。
3.這一時期是職業心理形成時期
這一時期,個體開始向往某種具體職業并對其外部特征產生興趣。個體可能會擺脫在此之前對于職業的幻想,有一種想去了解某一特定職業的特點或要求的愿望,但是這種愿望僅僅是一種表面的動機。如果個體在這一時期職業探索意識被激發并有探索行為,他們可能會進入理想化職業選擇階段。個體不愿再對職業的了解停留在表面階段,而是開始思考自身和環境的關系以及各種職業的社會意義和價值,但是這種認識會帶有一定理想化的色彩。隨著探索行為的深入,個體職業意識慢慢確立,職業理想化認識可能減退,職業選擇逐步實際化和具體化,表現于實際的學習行為中。如果確定了以后的職業方向,個體可能會更多的關注這方面的信息,并努力學習使自己與職業要求匹配??梢?如果這一時期職業心理如期形成,將為個體以后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如何激發中學生職業探索意識
職業探索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而青少年時期無疑是職業探索的關鍵時期。如果這一時期激發青少年的職業探索意識,促進他們的職業探索行為,培養和發展他們職業探索能力,對他們將來乃至一生都會有深遠的影響。但是,這一點卻被學校教育嚴重的忽視了,課業學習固然很重要,但是職業探索同樣也很重要,學校和社會應采取積極措施激發中學生的職業探索意識,培養他們探索能力。
1.發展自我意識,幫助學生認清自我
中學生自我意識感逐漸增強,喜歡思考自身與外界環境的關系。學校教育應抓住這一大好時期,激發學生探索自己和環境,尤其是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需要和價值觀等方面。只有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從自身角度出發去探索外在世界。
2.定期進行職業意識教育
職業意識教育就是向學生傳播與職業相關的知識,傳遞職業發展的動態,使學生加深對職業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職業理想。
3.開展“職業日”,培養職業興趣
“職業日”是由美國的一些學校率先采用的。在美國,一些學校經常會安排某天為“職業日”。到了那天,校方會請各行各業的人到學校來為學生們介紹各自的工作,職業特點和有趣的職業經歷?!奥殬I日”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興趣只是對某一職業有個感性的認識,它可以激發學生職業探索意識,如果條件允許,學生可以實施探索行為,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某一職業。隨著探索的深入,他們或許會更加喜歡這份職業,但也可能放棄原先的職業興趣,而喜歡了另一個職業。學生對職業由原來感性認識逐步走向理性思考,這一轉變的關鍵學生是否有意識去進行職業探索。
4.充分利用假期,參加職業探索夏令營
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這是事實,但我們必須明白一點,我們天天這么辛苦學習究竟是為了什么?是為父母學習,還是為今后從事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在做準備?有多少人想過這個問題,又有多少人為自己要從事的職業做哪怕一點點的探索。學生們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是夢想,但是,不管是理想,還是夢想,都只是在想,它到底行不行,是否適合自己,并不是靠學生自己想出來的,而是通過他們自己的職業探索。通過參加職業探索夏令營,也許學生們不能收獲很多探索技巧和方法,但是只要能激發他們職業探索意識就已經可以了。
四、小結
在中學階段,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這時是進行職業探索的大好時期。通過激發學生們職業探索意識,引導他們探索自己的職業世界,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逐步找到自己的職業目標,并探索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需要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然后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穎華,張常潔.國外青少年職業生涯教育經驗及啟示[J].消費導刊,2009,(21).
一、自我管理能力對學生的重要性
自我管理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在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夠克制住自己內心的欲望,從而真正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被欲望支配,真正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學習習慣,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對于初中生來說,進入初中第一個要學習的就是要學會控制自己,掌握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兩個同時上初一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是一樣的,剛進初中,大家對于學習都非常的懵懂,教師也不可能再像小學一樣每一個字都講得特別清楚,等老師留下作業以后,教師不會再像小學一樣總是督促,所以就會出現有的學生偷懶,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在這門課的學習中出現掉隊的情況。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遺忘的知識越來越多,從而就會與那個主動學習的學生越差越h。培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讓學生愉快地度過自己的初中生活,還能夠讓學生掌握一項基本技能,對于其高中以及日后的學習生活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班主任積極合理引導的重要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主任作為學生工作中最關鍵的一員,應該培養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方法。初中生因為剛剛度過小學生活,對教師的依賴性特別大。剛上初中,對于初中的學習及生活都處在迷茫階段,學生只有掌握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在學習生活與各種活動當中來去自如。當老師不再提醒你去完成某一項任務時,學生可以自己去完成,這對于初中生來說尤為重要。所以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這會給他的初中學習奠定基礎。
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主動向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向去發展。班主任之間可以開會討論一下如何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個教師的經驗有限,教師們可以互相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方式,將學生分類來對學生進行指導,然后根據不同學生的反饋,再進行討論,將有效的方法記錄下來,讓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學生學會去控制自己,讓自我管理能力好的逐漸地完善自己。學生對教師的話是十分信服的,有了班主任這樣的指路明燈,才能夠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教師合理的指導對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和自我管理技能十分重要,為學生目前以及日后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自我管理能力的適當方法
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嘗試去探索、去交流、去發現。自我管理能力在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合理引導以及教育,能夠讓他們合理地度過這一時期。學生合理的把握好學習與各種活動之間的節奏,才能夠更好地度過自己的初中生活。班主任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對不同學生的指導,教師們可以互相總結經驗,發現有效的方法和教學模式,嘗試吸取其他班主任教學的優點,逐漸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真正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這應該是班主任教授初中生學習的第一堂課。
教師可以采用互相監督法,讓學生們互相監督完成作業或者某種學習任務,這樣大家就會都有積極性,也從另一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法將不同的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里選一個組長,自己組內制定出自己的學習計劃,讓大家互相監督,由組長負責向老師匯報學生的情況。這樣便于老師管理,也可以比較方便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自我管理的程度,從而逐漸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探索更加適合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進而改善教育模式,增強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時,班主任要提醒學生堅持養成一個好習慣,一直堅持下去。然后通過好習慣來形成一個個的行動模式。自律能力提升了之后就去提醒學生注意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和知識管理等內容,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關鍵詞】 信息環境 自主學習 能力提升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67X(2014)12-068-01
用“一日千里”形容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點都不為過。什么交互式電子白板,“班班通”剛裝備,“觸控式一體機”又出來了。寬帶由開始的2G、4G,現在動不動就是8G、10G、或20G、50G.即使在農村,什么電信、移動、聯通都使出渾身解數,爭奪這塊“寶地”,寬帶到村、到家,網絡暢通無阻。家庭個人電腦越來越普及,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在這種信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如何呢?本文想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淺見,求教于方家。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關于“自主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涉及到的內容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p>
小學數學新課標涉及到的內容有:“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薄敖處熞l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p>
而《百度百科》是這樣給其下定義的:“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美國密執安大學的賓特里奇教授則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地、建構性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首先為自己確定學習目標,然后監視、調節、控制由目標和情景特征引導和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p>
對于自主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課標”是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來的,根據《百度百科》和賓特里奇教授所下定義,我們可理解為:1.“自主學習”重在于學生這個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2. “自主學習”其核心在于“自主”,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實現、自我創新、自我發展;3. “自主學習”具有能動性、獨立性、參與性等特性。
二、信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策略
1. 提高認識策略,明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信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否得到提升,能否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明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是關鍵。只有明確了自主學習的意義及其重要性,方能自覺地運用好自主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求得真知。相反,如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認為自主學習可有可無,勢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2. 重視指導策略,處理好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關系。
在自主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不可質疑的。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生畢竟年齡還小,所掌握的知識、方法有限,那是離不開教師必要的指導的。一味地強調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輕視或放棄教師的主導地位,都是錯誤的。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我們要重視教師的指導,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正確處理好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辯證關系。那種放任自流、腳踏西瓜皮,滑到哪就算到哪的放羊式做法是要不得的。
3. 提供平臺策略,把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要想把自主學習落到實處,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平臺,這個平臺就好比演員表演的舞臺。這個平臺可分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和學生自主學習后的展現平臺,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給學生大展身手的平臺。對于學生來說,有展現的機會,即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對于教師來說,展現即檢查,展現即信息,展現即落實。
總之,教師要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更新教育觀念,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徹底變革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會學習。同時加強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間的整合,給學生創設更多自主探索、自我創新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自我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意義及實踐策略.
關鍵詞:學生干部培養 團隊式培養 自我探索 能力塑造 合作意識
學生干部在學校上下管理以及學風建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學生干部的培養在國內外高校中更是倍受重視。在成長為合格且獨立的學生干部之前,對學生干部的培養以及引導教育就落在了當下高校教育者肩上。在短期內,讓學生干部認知自我責任,塑造自身能力以及注重團隊合作是培養學生干部的關鍵所在。有關以上問題,國內外高校教育者根據新形勢新情況都做了許多研究。
一、干部培養方法以往成果以及問題
人才培養自古以來都是教育業的重中之重、就如何培養人才問題,國內外各大高校均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探索,而運用“學生干部培養”進行探索方式是最具效益也是最科學的一種研究方法。讓學生在在校期間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自我能力塑造,既能為學校各項工作添磚加瓦,更為走向社會做一定鋪墊。就此方向,國內外學者在多方面進行研究,在各個層面上取得了不錯成績。
著眼當下,學生干部培養也存在以下問題:學生干部能力單一;學生干部之間合作意識不強,缺乏交流能力;學生干部責任意識不強,工作出問題后找不到負責人;學生干部工作性被動,自我激發能力欠缺;學生干部創新能力薄弱,僅對自己擅長方面了解,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建設不夠全面。
本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研究,從理論上升至實踐層面,通過“團隊式”訓練,不僅建立了一套理論體系,更加注重實踐的力量、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完善理論。這樣的良性循環,促使本課題研究更加具有推廣意義。
二、團隊協作式培養方法
1. 自我探索認知、能力塑造以及合作思維的建設關鍵點
21世紀不僅僅需要的是專業對口的人才,更需要全能型人才。高校招生乃至社會吸納人才時往往出現瓶頸,即高技術人才占人才總數比例較多,而全能型、創新型人才較少。高速發展的社會不僅僅需要前者這樣的人才,更需要像后兩者這樣對專業、人際以及社會更加了解的人才。然而如何將在校大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高才生,是當今教育界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對在校學生干部的培訓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鍛煉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利解決方法。針對學生干部現狀,我們不難發現,在工作中,學生干部廣泛缺乏團隊協作意識。
根據吉炳軒同志發表的《領導干部要知責任、長本領、守紀律》講話中,我們得到啟示。創新這一課題,通過對學生干部的團隊式培訓,從實踐中,讓學生干部不僅僅體會到團隊協作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作為學生干部應該具備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性、創新性以及紀律性。從多方面完善學生干部素質,使學生干部在在校期間漸漸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從而起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大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自我探索認知、能力塑造以及合作思維的建設實踐方法
大學階段,學生不僅僅需要知識的儲備,而且還需要從一個倍受呵護的角色蛻變成獨立自主的成年人,積累走向社會所需要的素質以及能力。在這一關鍵時期,學生們的自我探索往往不足,需要教育者加以指導和培養。本文力在從實踐中指導,讓學生干部成長的更加迅速。
本文著重從學生干部的團隊協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意義、掌握探索自我能力、良好自我定位以及學生干部必備的領導能力。將經驗以及理論融入培訓項目中,分為三期培訓,首期由老師帶領,講述經驗;二期為過渡期,由老生帶領,主在輕松的環境下探索自己,提出問題,在互動中探索自我創新能力,并且在認知自我能力的情況下,學會信任他人,學會團隊間溝通,學會團隊間的合作分工,體會集體的力量;三期實踐前兩期積累的經驗,在團隊合作互動以及游戲任務中,讓學生將自己的心得付諸于實踐,又在實踐中查找自己的不足。三次培訓完成后,做總結與交流,加深學生干部對探索自我,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理解。
本文著眼于對新學生干部培養,讓學生干部不僅在理論層面上學習到經驗,而且在實踐中去摸索以及完善能力。三環相扣,形成探索、認知、修正的良性循環系統。讓學生干部在短期內端正良好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能力以及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將自己打造成全方位人才,進而能夠在將來立足于社會,為自己的理想添磚加瓦。
3.本文結論
通過三期“團隊式”培訓后,學生干部基本對自我有了一定認知,并且體會到對在團隊中工作所需要具備的責任感、使命感、領導性、服從性、創新性等素質的重要性,保留自我創新思想同時能夠汲取過往寶貴經驗,在實踐以上理論中深化體會。本文創新之處以及實踐之處在于所建立的三期良性循環體制不僅僅可以廣泛運用于學生干部培訓中,也可運用于日常工作中。
在團隊合作中強化自我能力,在自我認知中體會團隊的重要性。在理論中積攢實踐的動力,在實踐中完善理論的不足。在培養過程中,難免遇到個體差異情況。以大眾為出發點,極個別特殊情況難以估計其培訓收獲。在對學生干部的培養過程中,所需的必要時間和精力不可或缺;實踐階段依舊存在的主觀問題有待探索。
參考文獻:
關鍵詞:學生 數學課前預習習慣 培養
學習過程的第一步就是先學會預習,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理解、探索、動腦的過程,亦可稱作自學的過程。上好數學課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預習,其不僅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五年級學生數學課前預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五年級學生的年齡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階段,預習作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也是學生想象力與思維能力拓展的重要環節,因此,五年級學生數學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預習不僅能推動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還能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益,充分調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快速地提高其數學的學習能力。在《新課程理念》出臺的背景下,預習的學習活動并非單純為掌握知識與技能而設置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教學過程中預習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主要表現為:第一,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第二,提升了學生的聽課效率,從課堂的實時學習變為課前深思熟慮;第三,促進了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學習狀態不再盲目;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前進行自我預習。
二、五年級學生數學課前預習習慣的現狀
目前仍有許多的教師往往會忽略數學科目的課前預習,還未意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所以,更不會去布置給學生對新理念的預習,新概念的學習,新規律的探索。長此以往,課堂效率停滯不前,嚴重影響了學生自我素質的完善、自我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自學能力的提升。然而,學生自身方面數學課前預習習慣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其主要表現為兩方面,其一,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較弱,有些學生的作業都不能自覺按時、有質量地完成,完成預習作業的情況更是較差,導致其在學習中自主獲取知識和探索的意識較弱,對別人提出的意見不能很好地采納;其二,有待系統地指導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部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較低,不善于在課中發言,甚至少數學生存在使用工具書障礙,自主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在自我動手搜集學習材料方面也比較差。
三、五年級學生數學課前預習習慣培養的幾點建議
(一)重視課前預習
作為教師,首先應做到重視課前預習,通常教師會認為學生課前預習會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所了解,使得學生在課堂中不會與教師的授課內容同步進行,認為學生會厭倦課堂形式。然而,學生自主參與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就是預習,預習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還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讓學生深刻意識到預習的重要作用,可以從理論方面著手向學生講解預習的益處,還可以通過在進行數學學習活動中逐步向學生灌輸預習的重要性,多鼓勵學生預習數學,使其逐漸認識到自身終身的發展與學習中預習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
(二)激發學生對預習的興趣
預習也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興趣之上,如何激發學生對預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可以從易到難,小學五年級上冊中有關“小數乘整數”,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提前一天進行課前預習,上課時進行檢查預習效果,若效果很好可趁機表揚學生,這樣一來,既鼓舞了學生預習的精神,又增加了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信心;還可以加入競技精神,每周開展評比預習的活動,開展預習交流會,可以增強學生間對于預習方法的溝通,相互提高預習能力。此外,還可以在班級建立獎勵機制,以鼓舞學生多加預習,同時激發了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
(三)教會學生預習方法
首先,安排的預習內容要合理,對于開始涉及預習時,教師要合理布置學生的預習任務,加強學生對預習知識的針對性,關于預習的任務,既要與教課內容相一致,還要符合本班學生的實際自學能力,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容易接受預習內容,還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預習方法的選擇應恰當,處于五年級的小學生,缺乏獲取知識的經驗,預習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其預習習慣的養成,因此,對于預習的內容不同,就要有相應的預習方法。
(四)評價預習效果,增強預習能力
教師要及時評價和檢查學生的預習過程,可以通過檢驗學生的預習本、課前提問預習內容等方式,重要的是在檢驗之后要及時地評價此次預習的情況,提出學生在預習時的不足之處,從而對學生預習的不足之處提出相關建議,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在預習評價十分好的情況下,多加以表揚,既能引起學生對預習的興趣,更能使學生了解預習的重要性,逐漸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五)堅持預習,時常敦促
最不易改變的就是人們日常的習慣,好的習慣既要做到反復地進行訓練,而且是鞏固于這些訓練中。反復不斷地訓練是習慣養成的必經之路,這就要求教師與家長的時常敦促,讓學生逐步養成數學課前預習的習慣。好的課前預習習慣的養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更能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好的預習習慣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環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探索與追求知識,對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良好品質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良好習慣的養成期,無論是培養五年級學生亦或是所有年級的學生養成數學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只要能持之以恒,這項繁瑣又長期的教學任務就一定能夠實現。同時,學生預習水平的提高和習慣的養成也離不開家長的督促與教師的耐心指導。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能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良性循環,好的習慣能使學生一生受益。
參考文獻:
[1]張霞.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新課程:教師,2012(10).
[2]張永艷.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J].考試周刊,2012(79).
[3]張艷,張玲云,范素花.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8).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3)05-0129-03
收稿日期:2013-06-10
基金項目:哈爾濱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學業生涯規劃視閾下促進大一新生學習適應的路徑探討”(2012B018)
作者簡介:謝桂花(1983-),女,黑龍江富錦人,哈爾濱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
近年來,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令人擔憂,據《大學生職業適應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調查的走入職場不滿3年的大學畢業生中,認為自己職業適應狀況差的比例為31%,6%的受訪者則表示不適應現在的工作。受調查的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大學生的職業不適應主要表現在責任意識不強、執行能力較差、自我規劃不足等職業素養方面的欠缺。職業生涯規劃簡稱生涯規劃,又叫作職業生涯設計,是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諾斯威爾曼提出的,他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制約因素,為自己實現職業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1]根據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大學生正處于生涯發展階段的探索期,主要任務是從各種機會中探索自我,逐漸確定職業偏好,并開始在所選定的領域中開始起步。[2]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體系、教育體系和社會合力體系,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職業適應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體系
1.當前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現狀――認知度不高,規劃意識相對薄弱
在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我國港臺地區,生涯規劃理論發展比較成熟。在大陸,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習和推廣始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人們對生涯規劃認知度不高,只是近兩年才在媒體上接觸到“職業規劃”、“職業定位”等相關信息。我國的初等教育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大部分學生除學習、考試之外的事知之甚少,家長也無暇顧及孩子學習之外的事情,職業教育欠缺。根據對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級和2012級兩屆新生調查問卷顯示,在升入大學之前89.5%的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職業生涯規劃,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考入大學以后,雖然接觸到了職業規劃,但很多學生并沒有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簡單地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為了找工作。有些學生玩心過重,無暇規劃;有些學生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沒有進行職業定位;有些學生“被規劃”,敷衍學校,把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當“作業”,應付了事;有些學生不能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從眾心理嚴重等。
2.優化多種宣傳方式,構建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體系
重視意識喚醒,普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開展生涯意識喚醒教育,強化學生對生涯規劃的認知,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其生涯規劃意識。在職業生涯規劃中要幫助學生樹立三種觀念:一是自我負責的觀念。職業生涯規劃關乎大學生個人未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有自己能對未來負責,不要期望別人來負責;二是匹配自身的觀念。90后大學生是個性十足的一代,強調個性差異、個別需求,在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個人的實際興趣、能力、價值觀等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不能簡單模仿他人。三是終身探索的觀念。職業生涯規劃是過程,不是結果,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修正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以適應階段需求。
加大宣傳,增強學生生涯意識,使學生充分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在高校強化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入學教育中引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剛入大學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在這個時機對其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但可以引起學生對生涯規劃的重視,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適應大學生活,盡早確立目標,消除迷茫。二是通過校園廣播、網絡、條幅、宣傳板等媒介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宣傳。這些媒介是大學生常常關注的地方,加強這些方面的宣傳有助于生涯規劃意識的潛移默化和深入。三是開展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題班會、座談會和工作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探索自我、探索工作世界,增強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的認知,消除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不合理的認知和被動接受的逆反心理。四是建立職業測評系統。它能幫助學生自我探索、認識職業、協助進行積極的生涯探索,在職業測評中可以看到所有相關的自我特征描述、潛在的預期職業,而且系統會根據前面自我探索與職業探索部分的結果,定制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計劃書初稿,供學生進行更加個性化的職業思考。五是校內開展職業規劃大賽。利用活動推動學生職業規劃的制定與執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目標。
二、構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1.當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現狀――體系不健全,規劃過程流于形式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過程,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知識、技能、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教育應貫穿大學生學習的始終。美國從幼兒園開始就有生涯輔導,[3]在中小學,更是有多種多樣旨在擴展生涯和增進自我了解的職業探索活動和教育活動。在我國,直到大學才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且許多高校忽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意識不到職業生涯規劃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有些高校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相混淆,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用就業指導課、就業講座等代替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即使有職業生涯規劃課也主要是講理論,并且內容陳舊,缺乏針對性和現實性;有些高校職業生涯規劃不夠全員化,只有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老師重視,其余的人并不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意識不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有些高校師資不夠充足,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師,由輔導員或者學生工作人員來指導,但輔導員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缺乏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選擇和規劃時缺乏全方位、個性化、一對一的指導;有些高校職業規劃教育與企業實際需要相脫節,理論性強,實踐性弱。
2.加強師資、課程、咨詢方式建設,構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加強師資體系建設。建立高素質、專業化、全員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保障。改變以往單純以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就業指導師和輔導員為主的師資隊伍模式。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和輔導員事務性工作多,面對眾多的學生,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輔導,且其中部分人沒有參加過職業生涯規劃系統的培訓,單憑經驗來指導學生。加大就業指導處、學生處、學院主管學生工作領導、輔導員和班主任參加有關職業生涯教育培訓的力度,到企業、高校調研和學習,并把這部分人員填充到職業生涯規劃師隊伍中,這樣不但可以建立高素質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而且可以壯大職業生涯教育隊伍,利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利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宣傳。另外,還應加大專業教師的參與度。他們熟悉專業知識,了解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最新動態,可以指導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對于學生來講更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建立由職業規劃課程教師、各個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職業生涯規劃師,由專業教師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全員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利于學生隨時進行職業規劃咨詢,利于高校全員職業規劃意識的提升,為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強有力的條件。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構建全程化課程體系,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即把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從大一開始進行,貫穿整個大學。大一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必須課,開展生涯規劃意識喚醒講座,使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并把重點落在自我探索上,通過系統測評和工作坊,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的職業興趣、能力、性格和價值觀。大二和大三主要幫助學生探索外部工作世界,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專業課,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專業實驗、比賽、項目等,幫助學生聯系假期實習單位,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進行社會實踐,增強對工作世界的認知。職業生涯規劃師幫助學生在認知工作世界和認知自我的基礎上,確立職業目標,并制定具體規劃。在此階段職業規劃師應每隔一段時間指導學生反思自己在這段時間是否完成所制訂的計劃,完成的效果如何,并隨實際情況調整目標和計劃。大四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就業預期,提高學生求職技能。
構建多樣性咨詢方式。構建靈活多樣的咨詢方式,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方式主要采取一對一咨詢和團體咨詢,一對一咨詢對咨詢師的要求高,工作量大,一般一個學生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大概要分四到五次進行,還要進行提前預約等程序,整個咨詢下來時間大概需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團體咨詢覆蓋的學生面廣,但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所以既要使職業生涯規劃這項工作覆蓋廣大學生,又要能針對每個不同的個體做到個性化職業輔導,就要求學校必須建立一對一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多樣化的咨詢方式。多樣化的咨詢方式可供學生選擇的機會多,易于接受,特別是網絡咨詢,更是省去了中間的很多環節,操作簡單方便,消除學生面對面咨詢的顧慮,符合當代學生時代化的需求。
三、構建職業生涯規劃社會合力體系
1.當前職業生涯規劃社會關注現狀――重視程度不夠,個人規劃無落腳點
企業用人機制不完善,不能做到人職匹配。目前,僅有少數企業關注員工的自我規劃,在入職時強調職業適配性,對員工進行系統的職業測評和培訓,員工能夠按照個人的興趣和能力上崗工作。大多數的企業不重視發揮員工的特長和能力,不能做到人職匹配。大學生入職后,不區分員工的個人能力,而進行統一的技能培訓,然后立即上崗,導致員工對個人的職業規劃無意識,使職業生涯規劃在社會上不能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在校學生受此影響,沒有根據自我興趣、能力、價值觀等特征和將來適合從事的職業要求來規劃大學生活、學習和工作,學習沒有方向感,隨波逐流,從眾心理嚴重。
2.凝聚高校、家庭、企業力量,構建職業生涯規劃的社會合力體系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單是高校的教育,還需要實施多層次、多領域的保障與支持,通過整合高校、家庭、企業等多方面的資源,建立全面綜合的社會化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做到資源共享和互補。從高校的角度來講,要整合社會資源和校友資源,主動與企業聯系,共同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4]一方面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和使用關系,與用人單位共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爭取實習實踐機會,聘請用人單位的HR為學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素質和技能的訓練課程,增強學生對企業、對社會的了解以及對職業技能的掌握,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必要的準備;另一方面加強與校友的聯系,他們熟悉本行業管理、技術要求和職業發展,在學校和他所從事的行業的交流溝通中,具有其他人員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校友為在校大學生做職業規劃相關方面的指導,將使學生能夠迅速把握社會對人才培養和科技開發的需求,調整個人規劃和社會需求的高效互動機制,通過校友還可以建立培養基地和就業基地,開發更多資源。從家庭的角度講,家庭是孩子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對孩子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陣地,家長在孩子職業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著啟蒙和引導者的作用。父母對孩子比較了解,他們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認識自我,根據孩子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幫助孩子確立職業目標,并幫助他們制訂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從企業角度講,企業加大對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關注度。通過職業生涯培訓,使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與個人生涯需求之間達到平衡,不但可以提高在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發展,也可以創造一個高效率的工作環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業氛圍。同時,在校大學生完善的職業規劃也可使企業招到理想的員工,減少當今畢業生職業不適應狀況,降低員工流失率、跳槽率。
構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做好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內在激勵大學生,激發其不斷為實現各階段目標和終極目標而進取,增強社會職業適應力,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麗.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7-89.
[2] 鐘谷蘭,楊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