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6:09:40
序論:在您撰寫加強財政監管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圍繞政府采購項目實施過程,對采購項目實行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全過程監管
1、嚴格預算采購和方式管理,公開采購
信息,做好采購項目實施的事前監管。嚴格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對預算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經費來源、實施步驟等全面進行審核,對采購計劃的申報、審批、實施全過程監控,從源頭上規范采購行為。嚴格采購方式變更審批,對于采購人因特殊情況申請變更采購方式的,要求提供相關文件依據,或召開專家論證會對特殊需求進行論證,依法從嚴審批。規范采購信息披露,建立了*市政府采購網,將所有政府采購方面的政策法規、辦事程序以及招標文件、評分標準、中標結果等信息在指定的媒體上,提高采購透明度。2、加強評審專家的管理,重大項目現場監管,對采購執行過程實時監控。政府采購評審對整個采購活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作用的發揮必須依靠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為此市財政局建立和使用評審專家庫,實施對政府采購評審過程的間接監管。通過自主開發專家管理軟件實現了專家資源共享和隨機抽取。通過擴充專家數量、實施動態管理,提高專家的“數量”和“質量”。加強政府采購現場監管,對政府采購監管工作人員進行內部分工,各自負責對口單位采購項目的政策咨詢、采購指導和項目現場監督,及時發現采購過程中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3、加大國庫集中支付力度,加強資金監管,建立政府采購合同鑒證備案制度,完善采購項目事后監管。進一步增強國庫集中支付的力度,將政府采購資金直接支付給供應商,減少支付環節。加強資金審核,對采購人違反政府采購規定發生的支出拒絕支付。通過對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數據的分析,對年度內政府采購支出發生極少或違規采購項目較多的采購人進行專項檢查。針對合同簽訂環節可能出現的擅自變更合同等行為,市財政局制定了合同示范文本,規范合同必備條款,同時要求市政府采購中心對合同內容、價格進行鑒證,并在合同簽訂后送財政部門備案。
二、大力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努力提高采購工作的透明度和績效
1.強化服務、加強監管,構建政府采購電子化管理系統。政府采購管理系統的特點是按照采購項目的流程和步驟,圍繞資金全過程流轉進行管理和監控,并著力體現監管與服務并重的原則:采購人網上報送計劃、委托,財政部門網上審批,采購中心網上分解計劃,采購實施后及時將采購結構錄入系統。此系統的實施,不僅省去了采購人過去紙質傳輸的程序,而且監管部門可以查詢相關單位的采購信息和采購執行情況,使采購過程更加高效、透明。2.公開透明、規范高效,開發政府采購電子化操作系統。在采購的操作環節,*市政府采購中心積極嘗試網上采購,一是網上詢價系統。將規格型號標準、市場貨源充足的貨物如汽車、計算機等,通過網站采購信息,供應商網上報價,計算機自動確認最低價供應商成交。二是網上公開招標系統,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網上在線招標、供應商網上遠程投標、評標專家網上評標。該系統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并取得了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三、建立履約驗收制度,高度重視供應商質疑投訴工作,強化政府采購質量監管
1.建立聯動機制,加強履約驗收。市財政局將政府采購質量監管作為一項專項工作,建立與工商、質監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共同加強對政府采購合同履約和質量驗收管理工作,制定了《*市政府采購合同履約和驗收管理辦法》、《*市政府采購產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對采購人驗收、付款進行了規范和指導;建立財政和質監部門對政府采購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聯動制度,共同構筑政府采購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網絡。市政府采購中心也出臺了《加強政府采購貨物抽查驗收措施》,設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接受質量和服務方面的反映,對違規違約供應商進行處理。2.通過投訴處理,保護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對違規采購行為的監管。我們十分重視政府采購供應的投訴處理工作,安排專人負責處理供應商質疑投訴,處理過程中做到講程序、重事實、依法律。幾年來共協調處理各類糾紛三十多起、投訴7件,保護了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了政府采購活動規范有序進行。同時,通過投訴處理過程中發現的典型問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并對薄弱環節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促進采購行為進一步規范,發揮以點促面的作用。
一、政府投資財政監管的內涵
政府投資,是指利用市本級財政預算內資金及其他財政性資金全額投資或部分投資的固定資產投資。按照投資形成的來源不同,可劃分為:網文章找范文,到網
(1)市本級財政預算內安排的投資;
(2)納入市本級財政預算管理和財政專戶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按規定用于基本建設的投資;
(3)上級部門專項補助的基本建設投資;
(4)現有國有資產存量安排的投資;
(5)用于基本建設的其他財政性資金。
政府投資財政監管是政府賦予財政部門的一項基本職能,是財政財務監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財政部門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中心,運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經濟行為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以達到規范項目管理、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的目標。按照項目實施的基本程序,政府投資財政監管工作可分為資金籌集、預算分配、進度撥付、使用監督、財務決算、效績評價六個階段。
適應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管理的要求,政府投資要逐步減少對經營性項目建設投入,轉而增加對非經營性項目,特別是公益性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這些公益性事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往往沒有直接經濟效益或者微乎其微,沒有社會資金愿意介入,不能通過市場規律自發調節,原創:但卻涉及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有著重大的社會意義,只有通過政府強制集中和二次分配一部分經濟資源來建設解決。而財政則在其中扮演著社會資金二次分配執行者的角色,因此政府投資項目財政監管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二、當前政府投資財政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論證工作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一些項目受政治或領導意圖等非正常的因素影響,不能夠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事,不重視項目可行性論證,拍腦袋定項目,盲目建設,致使項目建設的先天不足,出現了“匆匆上馬,匆匆下馬”的怪現象或出現“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
2、基本建設支出預算得不到嚴格執行。基本建設支出預算是年度支出預算的重要做成內容,是經人大通過法律程序批準的,它的執行具有法律的嚴肅性。實際執行中不同程度存在著任意擴大投資規模、提高建設標準、更改既定設計的情況,致使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三算”之間得不到相互控制,導致建設資金不足、工程款拖欠的被動局面。
3、項目法人責任制得不到充分體現,政府投資監管的客體——建設單位,其會計主體不明確,會計權利和責任得不到充分的落實。目前,我市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主管部門負責實施管理,另一種更普遍的方式是設立專門的臨時性機構進行管理。前一種方式一般只適用于一些投資規模較小、建設周期比較短的項目。這些項目的管理工作已列入該部門日常的的工作之中,其工作成效的考核自然也并入了對該部門的考核之中。而后一種方式主要是針對一些投資規模比較大、建設周期比較長、社會效益影響面比較廣的政府重點工程,一般都是采用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的管理形式,這些臨時機構的設置對于加強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建設指揮部成立后,管理人員都臨時從各職能部門臨時抽調組成,沒有相對穩定、相對獨立的項目法人,人員管理松散,項目管理成效考核對這些臨時機構沒有約束力,人為地形成管理真空,從而形成項目開支分散,沒有集中的成本核算,只管工程進度,不管錢從那兒來,只管項目建成,不管竣工決算的不良局面,造成政府投資財政監管的被動。
4、沒有建立統一的績效考核制度,是造成財政資金浪費的根源。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大都關系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時效性強,往往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再加之受建設機構臨時性的制約,一些工程建設管理者只片面追求數量、追求高標準、追求大而全、快而美,不考慮資金的使用效率,不能處理好質量、進度與效益、成本之間的關系,致使項目建設在搶工期、創一流的同時,超規模、超標準,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大大降低了政府投資效益。
三、加強政府投資財政監管的應對措施
(一)建設前期,應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管理,保證項目決策的科學性、民主化
1、嚴格政府項目審批程序。
政府投資項目要嚴格按照《財政基本建設支出預算管理辦法》進行管理。項目立項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應該先由市發改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協調初審,經同級政府審定同意后,由市發改部門批復,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2、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保證項目決策的科學性、民主化。
擬建項目要建立項目課題研究或項目規劃研究制度,以課題和規劃前期帶項目前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要詳盡成熟,要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實施前公示制度,對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除了要求中介機構評估咨詢、專家評議等環節外,還應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3、要嚴格基本建設預算支出管理。
用于農業、水利、林業、環保、交通、城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政法、黨政機關等項目建設的財政性建設資金,要統一納入建設資金年度計劃。財政性建設資金計劃按分工由項目主管部門提出,并會同財政及有關部門協商平衡后并報政府審定,審定后的計劃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經批準的年度基本建設支出預算具有法律效力,項目基本建設支出預算已經批準,必需嚴格按照批準的規模、標準、內容進行設計、建設,任何部門和單位都不得擅自變更。
(二)建設期內,要嚴格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1、完善資金撥付程序。
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先由項目建設主管部門提出項目資金撥付意見,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按照項目年度投資計劃、項目建設程序、基本建設支出預算、項目建設進度的“四按”原則撥付建設資金。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查前,財政部門撥付的用于建安工程的財政性建設資金總額應控制在90%以內,尾款待竣工財務決算審批并通過綜合竣工驗收合格后按規定拔付。
2、大力推行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制度。
政府投資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材料、設備、綠化苗木、拆遷評估等,凡是能進行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的,都要研究制定相應的招標辦法和操作規程,納入招標投標管理機制。要進一步推行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預結算審查中介機構招標投標制度,把競爭機制納入審價市場管理,進一步明確預結算審查各方的權、責、利,提高審價機構的風險意識,保證結算審查的公平公正。
3、加強項目建設期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要加大項目建設期間的資金監管力度,政府重點工程應該建立聯席辦公會議制度,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財政、審計、監察、政府采購、工程質量監督等部門要現場勘查、現場測量、現場簽證,監督材料采購、工程施工、結算審查等的招標投標工作,做好與項目單位的工作銜接,隨時做好現場監督服務。
4、研究制訂《政府投資項目設計變更和隱蔽工程簽證管理辦法》,從制度上遏制項目建設中超規模、超標準、超投資現象,保證政府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三)建設完成后,要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的竣工驗收和后評價工作
1、要重視項目竣工驗收工作。
竣工驗收是一個項目建設的結束,同時也是一個項目運營的開始,一個項目建設的好壞,質量高低,花了多少錢,對環境的影響,對社會公眾的作用等等都要通過竣工驗收體現出來。政府投資項目建成后,應當按照批準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或擴初設計)、施工圖以及現行工程技術驗收規范等文件資料,及時組織竣工驗收。
2、政府投資項目竣工驗收工作應當嚴格按規范進行。
竣工驗收前,應先進行施工質量、消防、環保、綠化、市政等單項驗收。規模較大、較復雜的政府投資項目,還應當先由建設單位組織對項目進行初步驗收或交工驗收。
3、嚴格工程預結算管理。
政府投資項目建成后應當及時編制竣工結算。未經審定的工程結算不能作為工程價款結算的依據,不得辦理竣工財務結算。
4、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的竣工財務決算工作。
政府投資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及時做好竣工財務決算工作,按項目隸屬關系報送財政部門審批,審批后的竣工財務決算作為項目竣工驗收資料,辦理固定資產移交手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以此為依據登記和考核新增國有資產。未按規定辦理財務決算編制和審批手續的,財政部門不撥付預留的余額資金,不辦理竣工項目新增資產移交手續。
5、建立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制度。
要組織有關部門及早建立政府投資效績評價指標體系和績效評價制度,要有選擇地對重大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后評價,全面評價項目實施后綜合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制訂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管理辦法,推行項目“代建制”
2004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行‘代建制’”?!按ㄖ啤笔钦顿Y項目管理的新模式,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單位負責建設實施,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竣工驗收后移交給使用單位?!按ㄖ啤蓖黄屏伺f有的管理方式,使現行的“投資、建設、管理、使用”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轉變為“各環節彼此分離,互相制約”的模式。
一、加強對預算管理的認識,樹立科學管理理念
一是改變預算“重分配、輕管理”的思想,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能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改善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所以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人員配備上,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二是預算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責任人共同參與。三是增強預算法制觀念,強化預算約束,實現預算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
二、建立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三位一體”的運作體系
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在預算管理工作中相輔相成,互為條件。因此,搭建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三位一體”的組織框架,并努力爭取機構到位、職責到位、功能到位,能有效加強預算管理,完善預算監管體系。
(一)加強預算編制管理
預算編制作為預算管理的起點和中心工作,應按照“精細理財,以質取勝”的工作要求,從預算編制程序上進行規范,從內控制度和措施上約束,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全面性和準確性。一要做好財務基礎數據的統計工作。統籌各項預算內或預算外收入,以保證本單位預算收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二要完善預算編制方法。財務部門要與檢驗檢疫業務相關部門積極溝通,采用調查研究、目標預測、論證分析等程序,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做到預算編制與業務工作緊密相聯,從源頭抓起,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可執行性。三要細化預算編制,特別是細化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提高項目執行的可操作性,為預算執行減少不必要的難度。四要建立預算編制與上年預算執行的有效銜接。要將上年項目預算執行進度、執行質量作為預算編制的參考依據,進行統籌考慮。
(二)強化預算執行,構建動態監控體系
預算執行和落實,是預算管理工作的重點,所以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加強預算執行質量,是預算執行工作的重點、難點之一。具體來說,一是推行崗位預算執行責任制。將預算執行工作的責任落實到崗,任務落實到人,完善內部約束和激勵機制,明確考核指標,將考核指標與工作業績考核掛鉤,形成全面的預算執行責任體系,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預算執行效率。二是將預算執行的端口前移。擬定預算執行實施計劃,提前做好項目執行的前期準備工作,保證預算分步、有序執行,抓住預算執行重點、難點項目提前落實,為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鋪好路。三是加強預算執行質量控制。進一步強化預算執行的剛性約束,明確預算內容和項目進度計劃,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嚴防隨意改變預算資金用途、超額使用等行為,在提高預算執行效率的同時,注重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有效性。四是加強預算執行分析工作。及時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動態分析,提高執行情況分析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掌握預算執行進度以及重點項目的預算執行動態,對預算執行進度偏慢的項目,建立掛牌制度,及時分析原因,糾正執行偏差,將事后控制提前為事中或事前控制,最大程度降低預算和財務風險。五是建立預算執行通報制度。按月對各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實施通報,公開各單位預算執行信息,將預算執行情況透明化,加強監控力度。六是建立財務部門與業務相關部門溝通與協調機制。加強系統內部預算執行、政府采購管理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優化業務流程,保障預算執行在各職能部門之間運行順暢。
(三)完善預算監督,深化預算管理
要對預算執行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及時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評價與全面審核,進一步健全保證資金安全的運行機制,為今后預算項目的編制和執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是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或工作小組,作為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強化預算監督考核的組織保障,負責預算的編制、執行、協調、審核等,并處理和分析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追究責任,獎優罰劣。二是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利用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風險控制等方法,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自我檢查、制約和調整,對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控,以形成對預算執行監督的支持。三是發揮內部審計作用,加強預算執行監督檢查,使內部審計與監督不僅僅對財務會計信息真實性與合法性的結果進行審計與監督,更重要的是對預算制度和預算貫徹執行情況的過程進行審計和監督,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四是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科學設計績效指標,改進評價方法和手段,全面、準確地衡量項目的績效水平,為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嚴格的執行力提供信息,建立項目預算安排與績效評價結果有機聯系的機制,達到及時溝通、有效激勵和嚴格控制的目的。
三、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關鍵詞: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思考
在我國,盡管國家在平衡城鄉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鄉鎮仍處于弱勢地位,如何進一步平衡城鄉發展,造福最基層的群眾組織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若要提高我國鄉鎮居民的生活水平,首要提高我國鄉鎮居民的經濟水平,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是提高我國鄉鎮居民經濟水平最基礎的措施。
一、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必要性
鄉鎮財政部門是最基層的政府財政部門,在我國財政管理體系中處于最末端。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的好壞,影響著我國整個財政管理體系的好壞。本段主要通過介紹鄉鎮財政資金的概念,闡述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必要性。所謂鄉鎮財政資金監督,從廣義上來說,指的是國家通過監控、檢查、稽核、制裁、督促和反映等活動對鄉鎮財政資金進行管理,從而保證國家財政政策的貫徹落實和財政管理的有序有效性。實際意義上的監管,則是指監管各級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鄉鎮及鄉鎮以下的各種財政資金,以及鄉鎮組織的集體經濟收人等,包括:對人員和家庭的補資金,支農惠農的項目建設資金,鄉鎮財政本級安排的資金,上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下達到鄉鎮的資金。日常資金監管由縣(市、區)財政局及其派出機構鄉鎮財政所、分局具體負責實施。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是將所有的財政資金納人監管范圍,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從而達到更加合理地利用資金、更好地造福鄉鎮居民的目的。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不僅僅是提高鄉鎮基層群眾生活水平的需要,更是平衡國家城鄉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目前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如果要對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手段進行優化,則必須從問題的根源著手,從我國現階段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出發,尋找解決并優化這些問題的方法,最終達到加強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目的。
(一)目前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現狀
盡管我國的城鄉發展仍不平衡,對于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仍不完美,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仍然科學合理、規范嚴謹。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不斷推進體制改革。“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采購統辦、票據統管”等改革措施的不斷推進,給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不斷注人新鮮血液,不僅提高了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力度,更強化了我國鄉鎮財政部門對居民的服務功能。
(2)形成“四位一體”的監督體系。所謂“四位一體”,即是指人大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行政監察四大監督手段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進行監督,從而防止財政資金被私自挪用、濫用等,最終使鄉鎮財政資金能夠被最高程度地使用于鄉鎮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3)加強上級財政監管系統對于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視程度。我國的財政監管系統自上而下對鄉鎮部門財政監管手段采取推進措施這一舉措,不僅體現出我國政府對于鄉鎮部門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視,更是凸顯了鄉鎮財政部門對財政資金監管的職能。2010年3月,《關于切實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的下發,不僅引導鄉鎮基層政府把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作為一項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來管理,更是確定了新形勢下我國鄉鎮財政監管部門的工作方向和重點。
(二)目前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不斷朝著科學合理、規范嚴謹的道路上發展,但是由于其發展并不夠成熟,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出現不少問題:
(1)我國鄉鎮部門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由于我國鄉鎮財政部門的基層領導缺乏對財政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監管意識,導致財政資金在分配和申報階段足夠合理,但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私自挪用財政資金和虛報財政資金使用量等現象,基層領導對財政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監管疏忽,導致我國鄉鎮部門財政資金的利用率低下。
(2)我國鄉鎮部門財政資金扶持政策不合理。財政扶持作為我國鄉鎮部門財政資金支出的一大重點,不僅關系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跟我國鄉鎮發展水平的高低緊密相連。但是在我國鄉鎮部門進行財政扶持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一方面由于扶持面廣,很多鄉鎮部門重視短期成效,前期資金投人量大,但收效甚微,導致我國鄉鎮部門在資金扶持方面壓力增大;另一方面,扶持政策與稅收掛鉤,一些大型企業由于其成長趨于穩定,稅收較多,其得到的扶持資金也多,反而那些處于成長初期的企業,由于稅收低,得到的扶持資金也少,但是處于成長初期的企業卻比相對趨于成熟的企業更需要扶持;最后,為了能夠招商引資,各政府部門相互比較,導致招商引資成本高于一般水平。
(3)我國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低下。我國鄉鎮部門往往只注重財政撥款環節,缺乏對于所撥款項的使用效益的關注,從而導致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低下。
(4)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信息閉塞。一方面由于中央財政部門的一些政策公開和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之間有很大的時間差,導致信息公開不同步;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門不完全公開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向,導致信息公開不全面,使得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信息閉塞。
三、如何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
通過上文的介紹和分析對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現狀已經有了深刻了解,在接下來的篇幅中將依據上述問題對我國的鄉鎮財政資金監管進一步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議:
(1)以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作為對領導干部的評價標準。僅僅以分配和申報的合理性來考核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僅會造成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更會導致我國鄉鎮財政資金在使用過程中的監管混亂,不利于合理使用鄉鎮財政資金的目標。
(2)優化我國鄉鎮部門的財政資金扶持政策。一方面,要注重企業扶持的長期效果,不應該著眼于短期效果,緩解扶持壓力;另一方面,要解除扶持與稅收掛鉤的政策,對需要扶持的企業進行綜合考慮,不能只顧著眼前的稅收,應該將眼光放得長遠些,扶持更有潛力的企業,這樣才能促進鄉鎮的發展水平;最后,國家應該嚴格控制城鎮之間在招商引資方面的不良競爭,保持招商引資有序進行。
(3)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監管。如果想要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則必須將每一分錢都落到實處,使鄉鎮財政資金得到最大效益的使用。這就需要建立健全跟蹤問效制度,了解投資的資金是否得到完全的使用,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
(4)規范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相關聯的信息形式、內容。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相關的信息的透明化和及時性,及時的讓鄉鎮居民了解到政府是如何執行中央的相關文件、了解到政府是如何利用這些財政資金,不僅可以讓鄉鎮居民更加了解鄉鎮財政部門的工作,更能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促進政府工作的進步。
(5)制定完善的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方面的法律。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體制,才能使得在使用財政資金時能夠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同時,也可以通過法律去約束一些肆意使用、私自挪用鄉鎮財政資金的行為。
(6)最后,在做到以上幾點以后,更應該經常進行詳細的總結分析,前期不管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總結,都將成為以后成功的基石。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介紹了解到鄉鎮作為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基層組織,鄉鎮財政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財政,也是最貼近民生的財政,其處于整個財政管理體系的末端,能否充分刊用鄉鎮財政資金,關系到我國鄉鎮居民的切身利益。只有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才能使鄉鎮財政資金更好地服務于民生,促進我國鄉鎮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只有加強國家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才能平衡我國城鄉發展的差距。本文通過分析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現有的優勢和問題,尋找進一步提高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水平的方法,最終得到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希望在以后的發展中,鄉鎮財政資金能夠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丁琳.對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思考[J].財政研究,2013,12:72一74
[2]宋麗靜.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思考J[].企業技術開發,2011,21:178一179
[]奚建鋒.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幾點思考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4,05:33一34
[關鍵詞] 財政資金;監管;加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22
[中圖分類號] F8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7- 0038- 02
1 我國財政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正處于財政改革過渡時期,在財政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監管過程中的問題
自分稅制改革之后,為了能夠將財政溢出效應轉變為公共服務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逐漸產生,成為我國財政體制中的一個修正機制。但是就目前來講,我國的轉移支付制度以及投資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從現狀來看,轉移支付制度更像是一種應急機制,而且還出現了一些和分稅制相違背的問題。一般性的轉移支付是為公平公共服務提供保證的,相對來講比較規范、透明,但是專項性轉移支付卻缺少相關的法制規定與約束,且立項以領導決策作為依據,項目與投資的分配并不透明。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國目前財政資金管理中的問題主要為:①預算的公開透明性較差;②資金分配的公平公正性較差;③管理制度的規范性較差。由于這些問題,導致我國教育、衛生等需要用錢的地方無法得到充足的資金,整體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1.2 資金分配組織中的問題
目前,我國財政資金的分配組織與協調的力度不足。由于財政發展資金多為分口管理和分配,較難進行整合使用,這樣的分散決策機制,必然會導致我國財政資金的分散分配。在財政分配組織中比較突出的問題為專項資金的問題,一般專項資金多是由多頭進行分散式管理,例如科技三項費用、農業資金等,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進行共同管理,而這些同類性質的專項資金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門中的情況,必然會導致財政資金無法統籌使用。另外,我國尚無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考核和評價機制,在資金使用時,并沒有突出保障基本的公共性追求、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追求等,使用納稅人資金的觀念和責任感并不強烈,且在事后對一些資金使用失誤等情況也沒有責任追究的相關制度,這必然會造成我國財政資金的監管不足。
1.3 財政支出制度中的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國家財力的增長速度,導致收支矛盾凸現出來。究其原因,主要為我國財政支出的管理制度改革無法適應我國整體財政制度的改革。例如財政職能的作用無法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要求,財政支出既存在著缺位的情況,又存在著越位的情況,總體的財政支出結構不夠合理;再如我國的預算管理改革進程十分緩慢,許多方法都不夠科學,并且缺乏約束力和嚴肅性;另外,我國財政支出的效益較低,存在許多浪費的現象;我國的理財思想和思路無法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和變化形勢。
1.4 監督檢查工作中的問題
雖然我國財政監督工作較以前來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財政監督和管理工作出現脫節現象;沒有對各個財政監督主體之間的關系進行理順;現行的財政監督方式和手段十分落后;財政監督隊伍的建設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沒有良好的財政監督執法內外部環境等。
2 加強我國財政資金監管的建議
我國目前對財政資金的監管較以前已經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逐步加強我國財政資金的監管。
2.1 加強財政項目資金管理
加強我國的財政資金監管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因此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順序、有層次地進行。通過加強各個項目的財政資金管理工作,能夠保障每筆項目資金都能夠用到實處,從而實現對整體財政資金的監管。加強財政項目資金管理,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項目資金管理小組來實現,讓企業中使用項目資金的部門負責人擔任小組組長,讓企業的財務人員、管理人員等擔任小組組員,共同實現對項目資金的管理。
2.2 完善監管制度
我國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源,便是我國資金監管制度、體系的不健全,導致許多資金在下發之后,便無人過問,讓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因此,要建立健全資金監管規章制度,讓監管制度能夠落實到資金使用的每一個環節中。例如企業內部可以制定相關的制度和辦法,如《行政事業單位公務接待管理辦法》、《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方案》、《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議管理》等。通過完善財政資金的監管制度,能夠讓企業內部各項資金活動有據可依,例如在財政資金使用時,能夠嚴格按照各項制度來進行,資金的使用用途、使用效果、使用效益等都要通過書面報告的方式提交到企業內部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手中。另外,要建立財政資金使用監督機制,讓財務人員能夠實時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追蹤監督和控制。
2.3 推行公開制度
要逐步建立財政管理事項的公開制度,保證科學、民主、依法理財,要對財政管理中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宏觀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財政資金使用之后帶來的效益問題等進行公開,并要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經過專業分析論證之后,有針對性進行調整和修改,讓財政政務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意愿相符,不斷完善財政資金監管的工作內容、方法、機制等,真正實現民主、科學的理財,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群眾的口碑,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促發展,構和諧。另外,要注重各項制度的落實,提升服務的質量,建立并健全財政規范體系,規范服務的行為,在保證提高服務質量的基礎之上,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力度。相關單位要提高服務意識,規范業務管理流程,營造良好的行業風氣,明確責任,建立起相應的規章制度,不斷完善自身服務質量。另外,要建立健全財政政務公開監督機制,將財政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中,與各個機關的作風建設以及測評活動相結合,形成長效的檢查監督機制。
2.4 完善協調機制
由于資金的分配管理涉及部門較多,因此需要高規格的機構對此進行組織和協調,防止多頭安排和腐敗等情況的發生,為財政資金的整合提供保證。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實現:①建立健全資金分配組織協調機制,讓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牽頭與相關部門共同組建領導小組,對一些需要整合資金的工程或是項目,召開會議進行集體討論,組織并協調好相關工作;②明確資金整合的目標及范圍,要圍繞目前發展中的重點項目進行整合,統一進行項目計劃以及分配方案的編制,讓資金能夠發揮綜合效益;③有側重、有針對性地對資金進行整合,例如地方的安排和中央的補助、跨部門的資金等。
2.5 深化制度改革
要按照公共財政中的各項要求,實現我國財政發展目標,將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轉變理財觀念,強化財政管理手段,深化制度改革,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推進財政資金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推進政府收支分類的改革進程;其次,要深化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再次,要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另外,要深化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除此之外,要推進公用支出的改革,推進績效評價工作的實施。
2.6 健全監督保障機制
樹立財政監督的意識,通過對目前財政監督工作進行客觀的分析,建立起正確的財政監督意識。通過對財政內部的監督檢查機制進行完善,能夠健全制度,規范管理,防微杜漸,堵塞漏洞,保障資金安全,同時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之一。嚴格按照國家財政部的要求,各地區的財政部門要將內部監督檢查作為重點工作,將業務部門作為主要對象,將下屬單位作為次要對象,健全監督保障機制。
綜上所述,筆者對目前我國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如何加強我國財政資金監管提出相關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王秀芝.人大對政府預算監督的五大問題[J].財政監督,2009(7).
[2]張杭平,王林堯.加強財政資金監管的對策探討[J].理論探討,2007(7).
關鍵詞:鄉鎮財政監管;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1
一、鄉鎮財政工作運作現狀
鄉鎮財政的職能概括為服務、管理和監督,貫徹落實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做好鄉鎮財政預決算,確?;鶎訂挝坏恼_\轉。主要體現在:農業稅取消前,鄉鎮財政的主要工作是收取稅費、催收糧款。取消農業稅后,鄉鎮財政從繁雜的稅費征收工作中解脫出來,不僅不再向農民收稅收糧,而且還要為農民發放種糧、家電、汽車等各種補貼。除了履行鄉鎮財務管理、財政資金管理等職能,負責政府機構運轉和干部職工工資待遇外,還要協助鄉鎮黨委、政府開展其他中心工作,擔負本轄區內的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鄉鎮財政的工作職能、工作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工作重心由向農民“收錢”轉為向農民“發錢”,從組織收入轉到培植財源、支出管理。鄉鎮財政是構建財政大格局的末端一環,隨著國家經濟總量的增大,鄉鎮財政性資金越來越大,財政收支管理不規范的問題仍較突出。為此,如何加強鄉鎮財政監管值得思考。
二、鄉鎮財政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形同虛設
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各地一年一度的鄉鎮人代會財政預決算報告,大部分鄉鎮預算只能反映縣財批復的人員經費預算,公用經費預算沒有編制或無法編制,為民辦實事項目資金無法落實,即使是有自有資金收入鄉鎮編制的預算也是虛假“收支平衡”,預算與執行脫節,鄉鎮財政財務收支常有隨意性,不受預算約束。表現為有錢就花,預算既不全也不細,操作性不強,預算外資金分配不透明,沒有預算和執行預算的概念,財政決算與預算數據相差懸殊,使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財政預算形同虛設。
(二)挪用專項資金現象較為普遍
鄉鎮存在不同程度挪用專項資金現象,特別是沒有自有資金收入的鄉鎮挪用專項資金現象更為普遍和嚴重。主要表現在:一是虛構項目爭取資金,實際將這些專項資金用于人員經費和公務經費開支;二是擠占挪用代管專項資金;三是用各種造假手段,從上級財政撥來的專項資金中套取資金挪作它用;四是前期“工作經費”超支擠占項目資金;五是滯留、延壓專項資金,造成項目資金無法實現效益,無法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實惠。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落實
鄉鎮所資金“零戶統管”制度執行不到位;鄉鎮財政所人員的分工不科學,部分鄉鎮財政所存在內控風險;現金管理不規范,表現在:一些鄉鎮因法院執行較多,為使財政資金不被執行,出現公款私存;賬面現金數大幅超出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借條長期不入賬、造成資產形態不實,現金賬款不符,形成長期挪用;違反現金結算紀律,超限額、超范圍使用現金結算,逃避銀行監督。
三、鄉鎮財政監管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鄉鎮財政體制不夠科學
縣級財力對鄉鎮補助主要包括:資源規費返還,困難鄉鎮補助,稅收超收分成,平時專項工作性補助。以上財力補助除困難鄉鎮補助外,其余主要流向有礦產資源的鄉鎮,除有礦產資源鄉鎮財力比較有保障外,大部分鄉鎮財力不能保證正常運轉,預算編制流于形式,鄉鎮人大對人代會財政預決算報告不感興趣,對鄉鎮預算執行監督不重視。
(二)挪用專項資金整改落實難
由于政府部門在項目管理上體制不順,職能交叉,導致鄉鎮專項資金管理分散,情況不明。尤其是對項目多、資金量大的鄉鎮,未按規定對資金實行專項核算。大部分支出在往來款科目中核算,各項目之間互相調劑、擠占,很難進行有效監督管理。事前、事中監督弱化,事后監督發現問題后歸還原資金渠道難。因此,鄉鎮挪用專項資金屢查屢犯,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財務管理制度無法執行
目前許多鄉鎮沒有制定規范性管理制度,缺乏制度約束。不少鄉鎮在財務收支審批程序、支出憑據的審核、財務人員崗位職責的履行等環節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一些財會人員未能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同時,有些鄉鎮財務人員的素質不高,培訓流于形式,部分鄉鎮的財會人員崗位變換頻繁,影響了工作開展。
四、加強鄉鎮財政監管的意見、建議
(一)加強鄉鎮財政預算管理
一是嚴格執行預算法的規定,努力提高預算的編制水平,將預算編制作為黨委政府的一項大事來抓,特別應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增強預算的剛性和約束力,嚴防超出財政收入能力安排支出,依法進行財政決算,控制鄉鎮債務,確保財政收支平衡;二是編制完整的預算,改變過去鄉鎮預算只反映縣財批復的人員經費預算的做法,把公用經費預算、事業發展資金列入預算,使年度預算全面,可操作;三是加強對鄉鎮人大預算監督指導,明確監督的目標、重點、內容,真正做到鄉鎮人大對預決算報告想監督、會監督。
(二)加強鄉鎮財政體制改革
一是按鄉鎮財力進行分類,科學制定新一輪縣對鄉鎮財政體制;二是規范縣對鄉鎮財力補助,盡量減少平時一般性工作補助,使得縣級對鄉鎮財力轉移均衡、科學,確保鄉鎮正常運轉財力來源;三是規范財務支出審批管理,規定領導支出審批限額,大額支出堅持集體決策,嚴格“一支筆”審批制度,不能擅自擴大支出范圍和提高支出標準,明確“一支筆”責任;四是出臺鄉鎮公用經費管理限額辦法,量化公用經費支出指標??傊?,做到鄉鎮在財政體制安排下不想挪用、在財務制度設計下不能挪用。
[關鍵詞]金融業;財務監管;財政金融風險
引言: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元素,在我國社會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金融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金融資本有著強烈的利益性,還有市場交易的信息沒有相應的對稱性和道德風險等多方因素的影響,金融行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最敏感的而且十分脆弱的行業。金融行業的推動作用不能良好的利用,就會產生一定的金融風險,最終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金融財務監管在防范財政金融風險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金融財務監管的程度直接決定財政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一、金融風險的財務成因
(一)財務控制意識不強
財務是企業資金流動的控制中心,利用財務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或是化解一定的財政金融風險。但是實際調查發現,一些金融機構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是相對應的業務,對于財務控制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金融機構的財務控制作用也有沒充分的展現,不能發揮財務對于金融風險的防范和監控作用。例如: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動時沒有固定的手續和程序遵循,法律法規資料準備的并不充足,以報代管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時還管貸不管收,金融機構的資金在短時間很難回收,使得金融機構存有的呆賬、滯賬越來越多,不良資產的積累也急劇的增加,這些因素都加重了金融機構承擔的財政金融風險[1]。
(二)虛假財政信息掩蓋金融風險
在真實性的基礎之上,財務部門可以依據相應的資料和相關信息直接的表明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的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潛在的風險,并且以此內容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保證企業長久、持續、穩定發展。但是如果不能夠保證財會工作的真實性,那么對于企業的決策會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會為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但是目前,許多金融企業和機構財務核算信息都帶有一定的虛假性,例如:所有者權利與利益虛置,擁有的資本金也不真實,金融企業存在帳外經營的現象,設立一定的賬外賬。財務會計很多科目混淆不清,賬目、賬款不真實。財務會計核算信息的虛假性雖然能夠保證企業當前的經濟利益,但是卻使得企業長遠的經濟效益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對國家和社會整體的利益造成損害。
(三)財務監控水平滯后
財務控制水平落后,不能夠滿足現階段金融業務對于金融財務監管的需求,不能有效的避免和消除財政金融風險。我國的金融市場不斷的對外開放,前沿的金融理念和新型的金融業務使人們的經濟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當然也增加了許多的金融風險。目前金融財務工作主要包含的內容就是日常賬目的記載,核算賬目,制定會計核算信息報表等,對于吸收新的知識和理念,對于提升金融財務工作水平沒有給予重視。金融企業或機構的財會人員的理財思想太過于老舊,仍是停留在“增加收入,節省開資”的層面上,對于資金管理沒有相應的技術手段,對于金融財務需要迫切解決的資源合理化配置、資產重組、減輕債務負擔等問題,沒有深入的了解和認知,這樣必然不能夠從容的面對和防范財政金融風險。
(四)財會人員的不良操作帶來的財政金融風險
財務是企業資金流動的控制中心,受到企業財務管理建設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包括一些利益熏心的財會人員應用不法手段為自身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例如金融機構經常出現的貪污、私自挪用公款等現象,給金融機構和國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直接表明金融財務監管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2]。
二、加強金融財務監管,防范財政金融風險對策
為了避免了有效的降低金融風險,我國金融機構必須要對傳統的工作方式進行改變,不斷的提升現代化理財意識和對金融風險的防范控制能力,將金融財務監督工作的作用全面的發揮出來。
(一)提高對于金融財務監管的重視
金融行業是一種新興的行業,同時也是風險很高的行業。財政部門是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部門,同時還承擔著所有金融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思想上的轉變,需要不斷的提高對于金融財務監管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并且切實的做好這一工作,從而進一步的提升對于我國金融機構的財務管理力度,對金融機構的活動行為進行規范,對于一切的金融風險都能夠有效的預防,極力的避免泡沫經濟現象出現,保障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使得國際的經濟利益、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經濟利益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害,使得國民經濟長久、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提升金融企業財務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
金融企業可以說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是以前很難碰到的。而這些問題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那么就取決于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的決定金融財務監管的質量。金融企業的財務監管人員不僅僅需要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能夠擁有現代化的金融財務監管知識,同時還能夠對金融財務監管進行全面的分析和預測。最為重要的是金融企業的財務監管人員還需要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只有這樣工作人員才能夠明確自身所擁有的權利,并且正確的對待自己的權利,不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雙眼,作出濫用私權,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是金融企業財務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還能夠滿足這些需求,所以需要不斷的提升金融財務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3]。
(三)建立財務內控體系
完善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是管理內容,第二方面是操作內容。管理內容的確定應當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從而設置與法律法規相對應的會計內部控制體系,要以金融企業實際的業務情況為基準點,從改變金融企業經營方式的角度出發,對金融企業財務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提出更多的要求。操作內容的確定要立足于金融企業經營所具有的特點,落實包括整個會計體系和任何崗位操作的規范性流程,同時還要落實責任制度,可以通過在各個環節內部設立相互制約的職能崗位,從而進行全面的財務內部控制和監管。
(四)建立財務預警分析體系
財務預警體系能夠全面的、及時的了解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實際財務狀況,其中包括:金融企業的企業結構、業務內容、宏觀經濟實際狀況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等。對于金融企業來說,財務預警分析主要表現在企業資產與企業債務的比例和財務現狀分析上。我國金融企業最為常用的管理企業資產與企業債務比例的指標有以下內容:企業資本的充足率、金融企業業務中的存款、貸款比例,同時還包括金融企業的中長期貸款比例等。金融企業財務分析的立足點是企業的清償能力,企業能夠獲得的收益和企業所具有的管理效率,還需要不斷的落實金融企業財務監管部門的職責,明確責任所在,才能夠有效的避免監管上可能存在的缺失。
結語:金融行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對于我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如果金融行業的金融財務監管力度不足,那么金融行業所具有的作用就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就會積聚越來越多的金融風險,最終會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防范財政金融風險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斷的加強金融財務監管水平,不斷的提升對于提高對于金融財務監管的重視程度,提升金融企業財務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財務內控體系、財務預警分析體系,才能不斷加強金融財務監管。
作者:趙豐年
參考文獻
[1]張曉樸,盧釗.金融監管體制選擇:國際比較、良好原則與借鑒[J].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