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09:00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學科教育培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體把握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做到.體把握課程目標,.體把握數學的素養和能力,.體.課程內容(如:課程主線和知識結構)等等。作為新教師,對我來說要做到這幾點確實有很大的難度,畢竟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能力的培養,都需要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才能熟練掌握。但經過培訓,我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收獲,有經驗的老師的講解,一線教師的經驗的傳授,使我心里開朗了許多。
做到.體把握雖說難度大,但對學生來講,教師能不能做到.體把握對他們影響深遠。因為在.體把握中體現著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素養能力,只有能做到.體把握的老師,講起課來才能做到有條有.,思路清晰,學生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因此,我一定會努力進入狀態,做到.體把握!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行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組織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的角色轉換是關鍵。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主演加導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從“主導者”成為“組織者”、“引導者”。數學知識不是獨立于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的經驗相關聯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的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故事、做游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增強學生探究的欲望,培養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的探究性、創新性思維
新課改后,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題型,這一反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對話形式,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于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體參與,并非只有好學生才有能力開展探究,應該給每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中極少發言的學生,應多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中來。通過探究,可利用學生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朗、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
從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組織數學智力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種動手操作、獨立觀察、引起思考的實際活動,激起學生自主地鉆研和創新,經過群體的交流,完成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使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讓學生在真實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知識,學習方法,增長智慧。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也必須轉變角色,真正從權威的講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好朋友和引導者。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徹底改變方案范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起一套新的課堂教學結構。例如,過去上復習課,老師系統..知識,學生聽完后,完成一些相應的習題,總結一下,就算是復習告終了。現在我們則將知識的脈絡由學生分小組獨立..,練習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設計,交流練習。而且在交流過程中,還允許同學們提出問題,進行答辯,關鍵的環節還要能舉例說明,再加上巧妙的練習設計,使復習課上出情趣,上出深度。讓學生們在學習潛力和學習方法上有出色表現。
國內的就業情況
中國近幾年的就業局勢總體上穩定,但是中國在就業方面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今年城鎮需要安排的就業人數達到2500萬人,其中超過一半是青年就業者,也就是我們每年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去年高校畢業生達到了660萬,初次就業率達到78%。雖然比例和前年大體上相當,但是由于人數增加,相應地也增加了20多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了680萬,而且在整個“十二五”期間,高校畢業生仍將處于一個就業人數的高峰期,年均700萬左右。從這些數據,我們充分可以看出我國在就業方面的壓力有多大。
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高校畢業生為什么會就業難呢?原因如下:
首先,我們國家一直重視學歷教育,招聘單位在招新員工時,總是要看他們的學歷證。學歷就是他們找工作的敲門磚,沒有高學歷證明,想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這么多年來,各高校都致力于學歷教育。而學歷教育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專業實踐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同時高校又不能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這樣,高校畢業生有著很高的學歷,但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卻很差,他們更擅長的是紙上談兵。
第二,大學生對于專業技能與動手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大多數學生還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缺乏主動性。
第三,高校畢業生正因為有著高的學歷,他們一般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都要求比較高,他們不愿下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而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恰恰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畢業生在這些地方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事實上我國不但存在著就業難現象,我國還存在著招工難的現象。招工難主要體現在技工和一線普工短缺。但是有著高學歷的大中院校的學生,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不愿意從事這些技工和一線普工的職業,還有一部分學生,就算他們愿意從事,但是他們在專業技能方面和動手能力方面的缺陷,也使得用人單位不愿意招收他們。
大學生要想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他們就要認識到這些問題。他們要知道,有學歷,更要有能力,才更具吸引力和就業競爭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黨組書記尹蔚民發表講話說,“要解決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包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問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軍隊退役人員的就業問題;要大力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
在大學中開展職業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職業技能教育在促進就業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它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延遲就業、緩減就業壓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進社會和諧穩定。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中,高級技工供不應求,他們的薪酬比碩士研究生的還高;許多在職人員還紛紛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有關人士說,職業培養已經日益走入人們的生活,在廣大勞動者的職業生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外就業情況
從目前國際勞務市場的需求情況來看,電子、機械操作工、模具工、印刷工、縫紉工、廚師、財會、計算機、文秘等專業和工種頗受歡迎,護士人員近來在國際也越來越熱門。但是各個國家的需求也不甚相同。比如在澳大利亞,醫學類的工人特別好找工作;在法國則集中于餐飲、皮革、制衣、雜貨、食品、珠寶等行業。 從薪酬待遇方面總體來看,境外就業的收入要好于國內。因此從1992年以來,我國境外就業人員總數已達10萬人,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美洲及部分太平洋島國,從事的工種主要為紡織、機械制造、建筑、水產品養殖加工、餐飲、護理、醫療衛生等,到境外工作人數的總量還在逐年遞增……
國外就業的成功案例
關鍵詞:課堂教學案例;新課程;教師培訓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以來,隨著全國各個省、市陸續開始實行新課程,對教師進行大規模的教師培訓成了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部規定,在各地實施新課程之前必須對教師進行培訓。師范類學校的教師也認為,中學在職教師需要培訓。各級中學的領導和教師也覺得需要參加培訓。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師培訓的大環境,教師培訓使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一定的更新作用。在培訓過程中,培訓教師也嘗試了很多種培訓的方式,幫助教師在教學中進行行動研究,以課例為載體的方式,反思性的教師培訓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然而,教師們對新課程培訓也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的教師對培訓不太滿意。在教師培訓中,有“五大頑癥”,培訓專家所講授的理論比較深奧,教師難以接受,培訓的形式單一,培訓的各方面內容過多,培訓考核、管理不恰當。一次關于市級培訓的調查表明教師們對課堂教學對利用課堂教學案例來剖析新課程的理念特別感興趣。教師既然有對課堂教學案例有需求,我們就應當在這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因此,作者設計了一次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高中英語教師的活動,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并對這次培訓進行案例分析。
二、研究問題
(一)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英語教師的效果怎樣?
(二)利用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培訓,英語教師獲得那些方面的收獲?
(三)在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教師的過程中,不同的培訓環節對教師有何不同的作用?
三、培訓案例描述
(一)培訓對象
筆者組織培訓某地區高中一年級英語教師32名。這些教師已經參加過市級的新課程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程教材的特點、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新課程下的教學案例分析。教師基本理解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能夠有意識地按照新課程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對新課程理解的水平和實際教學操作的水平還有待于提高,不同教師之間的水平也不盡相同。參加培訓教師30名學歷為英語教育專業本科,2名為英語教學方向碩士研究生。教師平均年齡29歲,平均教齡7年。男教師3名,女教師29名。
(二)培訓目標
在其他新課程培訓的基礎上,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的理念,能夠對課堂教學中的實際的、具體的問題進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三)培訓環節
1、課堂教學案例的設計介紹
上案例課的教師將印好的教學設計方案發給受訓的每一位教師,教學設計方案包括教師教學的教案和學生學習的學案。教師使用的教案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板書設計。學生學習的學案上列出了學生在課堂上要完成的口頭和書面的練習材料。上案例課的教師同時為參加培訓教師提示上述內容,只說明上案例中的大致內容,并不說明各項設計的意圖,介紹案例的時間為10分鐘。參加培訓教師提前瀏覽教學案例的教學方案,為觀看教學案例做準備。
2、觀看和評價課堂教學案例錄像
參加培訓教師觀看一節45分鐘課堂教學案例的錄像并填寫課堂教學評價表和教師的個人收獲表。本次培訓活動結束時,參加培訓教師將填寫好表格上交。
3、教師自由口頭評課
培訓教師主持評課,引導參加培訓教師評課。每個評課的教師都會得到一本教學參考書作為獎品。當參加培訓的教師不積極發言時,培訓教師提示一些分析課例的角度,如可以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可以從學生活動的角度,可以從教師素質的角度等。如果參加培訓的教師想要發言,就舉手示意。主持教師允許后,參加培訓教師說出自己對教學案例的看法。參加培訓教師既可以評價教學案例的優點,也可以評價它的缺點或者說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參加培訓教師在此期間填寫教師個人收獲表,具體寫出收獲的內容。這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是40分鐘。有15名教師主動評課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4、上案例課教師講解案例的設計
上案例課教師對教學設計進行全面的講解,說明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本單元的整體教學安排、平時教學的特點、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意圖、準備課例時遇到的問題、課例錄像之前的試講情況等。上案例課教師還針對前一個活動環節中參加培訓教師提出的問題做了相應的解釋,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上案例課教師講解時間為20分鐘。
5、培訓教師整體評價
培訓教師針對本節課教學設計和教師提出的關于案例中的問題,依據新課程的理念進行全面的口頭評價與解釋,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培訓教師整體評價時間為20分鐘。
四、數據收集
(一)評價表與問卷
研究者即培訓者預先設計了課堂教學評價表和培訓活動收獲問卷。參加培訓教師在培訓活動的進程中隨時填寫評價表和需要筆頭回答個人收獲的問卷,在培訓活動結束之前還要再利用15分鐘的時間來填寫評價表和需要筆頭回答個人收獲的問卷。
(二)研究者親自體驗
研究者即培訓者在培訓現場,觀察和體驗到了當時培訓活動的全過程。
五、數據分析
本研究的數據分析既有定量數據分析也有定性數據分析。分析包括參加培訓教師填寫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和他們在培訓活動中的收獲這兩個大方面。
(一)對教師填寫的中學英語課堂評價表的分析
表1中的數字為選擇相應項目的教師數量,總人數為32人。從表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本節課例的認可成度較高,認可度最高的項目是“符合學生實際、教師的專業素質、師生活動的比例”這三項。教師認可度最低的項目是“學生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和見解”,但是也有超過一半的教師選擇“好”這一程度。通過數據可以確定,參加培訓的教師認為這是一節好課。從教師所寫的課堂評語中也可以看出教師對這節課的評價很高。其中一位教師寫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以體驗、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法,避免了教師直接地講授語言的規則。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活動?!苯處煂虒W案例進行評價、反思,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新課程的理念。
教師對本課例的評價比較高,在觀看和評價課例
的過程中,就可以從案例中體會到新課程的理念,體會到新課程理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其中一位老師在填寫自己的整體收獲時寫道:“通過自己觀看和評價這節課,我更加體會到做到真正實事求是,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去講授英語課,復雜語法的講解,沒有母語的幫助,一般學生是很難接受的。而且,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語言體驗、語言探究、語言規律歸納,在情景中應用。語法課不能只是教師在講授,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機會進行思考,才能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p>
(二)通過問卷調查參加培訓教師的收獲
表2中的數字表示的是選擇相應項目的教師數量。從表中可以看出,參加培訓的教師在表中所列的方面收獲均比較大。教師還對上述問題做回答,說明了自己的具體收獲。
1.觀看和評價案例后,您對新課程理念的反思與收獲如何?
參加培訓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合作式學習;語法課的過程是學生閱讀觀察一體驗一操練~歸納一應用;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整合,從課文中提取含有語法項目的語句;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要充分;制定的教學目標要適合自己的學生;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要研究新課程理念和自己教學實際的結合;在語法課上,教師要適當利用母語和學生已經學會的知識。
2.聽上課教師講解課堂教學案例設計后,您的收獲如何?
參加培訓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本案例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師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特別是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學設計思路清晰,語法課堂教學的步驟要循序漸進,要借助母語的原因就是要真正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教師在學校備課組內經常交流,充分考慮到了課上可能遇到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互動,隨時向學生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語法教學的落腳點是運用語法進行語言交際,語法就應該和語言實際交流結合在一起;上案例課教師的思維比較活躍,接受新課程理念比較快;教師要結合自己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再開發、再創造;教師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學習知識,教師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發現語法規律,利用學生之間的討論解決問題的活動非常實用。
3.聽評課(包括參加培訓教師評課和培訓者評課)交流后,您的收獲如何?
從總體上講,評課教師對課堂教學案例的評價到位,既說明它的主要特點也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參加培訓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獲取到了多位老師的有益觀點;要想課堂教學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師就要把新課程理念和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盡可能完美地結合;聽其他教師的評課,反思到了自己上課的一些缺點,課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值得借鑒;自己評課和聽他人評課幫助教師提高評課的水平,而且能夠及時獲取別人的經驗;教師要通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設計的學生運用語言情境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課堂上,教師有時也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當時的反應靈活地調整某些教學環節;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法課要求教師從語言的意義人手,要讓學生首先體會含有相應語法結構句子在文章中的意義,再去分析語言的結構;學生大聲朗讀是促進學生內化語言的一個重要步驟。其中一位教師這樣寫道:我想到的是,上一節好課并不只是一個人思考的結果,通過交流討論,教師們更能發現問題,改正不足,發揚優點,這樣集思廣益我們能夠提高教學水平。
4.您覺得這樣的教研活動方式的效果如何?
絕大多數參加培訓的教師認為這次培訓活動的方式很有效。他們的看法包括:教師討論熱烈、思維活躍,把這節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得比較深入,獲得了上好一節英語語法課的啟示;教師們能夠相互啟發、相互借鑒,能夠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進行反思;上案例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通過評課、交流意見的方式提高了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對今后備課有很大啟發,共同分享了有效教學的體驗。另外,有5名教師將觀看教學課例錄像與在當場聽課比較。他們認為,觀看課堂教學案例錄像不如在當場聽課效果好。主要理由是教師不能觀看到課堂上學生的實際整體表現,體驗不到課堂的實際氣氛。
六、研究結論
本次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高中英語教師的活動取得了很好效果。絕大部分參加培訓的教師對培訓的效果認可,通過課堂教學案例培訓中的不同方式獲得了多方面的收獲。通過觀看和評價課堂教學案例,每位教師看到了新課程理念的具體化方式,再次體驗了一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變式”;通過聽上課教師講解課堂教學案例設計,教師理解到了上課教師的整體設計意圖以及設計的方式和全過程,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備課有啟發;通過聽多名教師評課的過程,教師的思維進一步開闊,從更多的角度來分析這節課,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提升了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獲得了更多的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實際課堂教學操作方式。
【關鍵詞】 英語教師 培訓 課堂教學案例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培訓質量,有必要對培訓方式進行改革。下面筆者提出一種基于課堂教學案例的高中英語教師培訓方式,并就此展開案例分析。
一、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對高中英語教師進行培訓的設計思路
1.1選定培訓對象
參與本次培訓的高中英語教師共計64人,他們全部參加過新課程培訓,并對新課程的理念基本了解。在這些參與培訓的教師當中,有60人為英語教育專業本科學歷,其余4人為碩士研究生。其中男教師6人,女教師59人,平均年齡約為29歲左右,平均教齡6年。
1.2確定培訓目標
本次培訓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加深參培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并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1.3設計培訓細節
首先,由上案例課的教師將預先準備好的教學方案發給參培教師,該方案中主要包括教學方案和學習方案;其次,上案例課的教師用10分鐘的時間向參培教師簡要介紹案例內容,并讓參培教師對教學案例進行預覽,為教學案例的觀看做準備;再次,全體參培教師對課堂教學案例的錄像進行觀看,然后填寫個人收獲表和評價表;最后,由現場培訓教師組織參培教師進行評課。培訓教師針對教學案例設計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并按照新課程理念對其進行口頭評價和解釋,隨后在本次培訓即將結束時,提出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案例的選取
在本次培訓中選取了SEFC Book 2 A Unit 5 Reading部分為教學案例對英語教師進行培訓。
2.1確定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程理念,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如下:其一,知識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點詞匯和短語,了解基本音樂知識;其二,能力目標,通過閱讀訓練使學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運用閱讀技巧準確獲取所需信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其三,情感目標,幫助學生了解音樂的不同類型,喚醒學生享受音樂、參與音樂創作的情感體驗,同時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
2.2明確教學設計理念
2.2.1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教學為主線,將任務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之中,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指導、引導、協調和組織作用。
2.2.2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根據教學情況把握整體教學進度,靈活運用教學形式。
2.2.3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讀說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2.3教學過程介紹
2.3.1 warming up
教師以介紹音樂的作用為切入點,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并提出以下問題:
How many do you know about music?
Can you tell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而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讓學生辨析各類型音樂的名稱。
2.3.2 Reading
在Pre-raeding階段,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以下問題,鼓勵學生用英語闡述自己觀點:
Have you heard about any of famous bands in the words, please list them if you have.?。˙ack-street boy,Beatles, West-life)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在While-reading階段,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教學活動,包括Skimming、Scanning等。要求學生在Skimming環節,通過分組討論總結文章大意;在Scanning環節,要求學生歸納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布置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結構、寫作意圖。
在Post—reading環節,組織學生討論與本文相關的問題,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開展情感教育。
2.3.3 Summary
教師利用2分鐘時間對本堂課教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明確學習重點以及情感獲取。
三、培訓效果分析
對全部參培教師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98%的教師對本次培訓給出了較高的評價,他們表示在觀看教學案例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體會到新課程的理念,而且也從中領悟到應當如何將該理念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本次利用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種培訓方式也獲得了大多數參培教師的認可。通過上案例課教師對課堂教學案例設計的講解,參培教師對設計意圖和設計方式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教師的思維,使之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了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為今后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參 考 文 獻]
[1] 李寶榮. 高中英語教師新課程培訓需求調研模式述析[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2009(12).
關鍵詞:90學時;集中培訓;專業發展
一、研究背景
在深化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所創新和突破,對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才能適應新課改發展的要求。廣大教師必須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提高專業發展水平。
浙江省教育廳印發了《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若干規定(試行)》對教育部所規定的每五年培訓不少于360學時進一步作了明確,規定在職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不超過總學時的三分之一,每年參加培訓一般不低于24學時,周期內至少參加一次不少于90學時的集中培訓。
二、現實背景
90學時集中培訓是每個教師五年培訓周期內必須完成的任務,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現實問題是90學時按每天6學時計算,需要15天培訓。問題也隨之產生,學校每年有20%老師要參加15天的90學時集中培訓;因為2011年未組織90學時的集中培訓,因此培訓任務提高到每年25%。那么這些教師正常教學的課務怎么協調?教師外出培訓的效率如何保障?老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如何激發和鼓勵?培訓費用如何支付和保障等等,各種矛盾和問題接踵產生,其中工學矛盾和學習實效成為影響學科90學時集中培訓的關鍵因素。
為了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解決學科90學時集中培訓的現實困難,本人也多次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地90學時集中培訓的討論會。圍繞工學矛盾和培訓實效問題,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性的意見,但也難一下子統一思想。
三、學校教師實際情況
1.我校教師情況及分析
本人把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表1)、學校教師近三年各個年齡段情況(表2)進行了統計:
從表格的數據可知,具有教師資格的教師大于一線教師,大于20人的學科有語文、數學、英語3個學科,小于6人的學科有生物、美術等7個學科,有個別學科只有1-2人,年齡在54歲以內教師占絕大部分(超過55歲且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3人),要經歷2016年教師資格證的重新認注冊和換證。因此絕大部分教師要參加90學時的集中培訓。
2.培訓人員的界定
我們來分析一下哪些人需要參加學科90學時集中培訓,這里的“教師”概念是如何界定的?超過55周歲的教師怎么辦?等等。
根據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教師需要終身學習,我們認為這里的“教師”指的是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且正式在編的教職員工,因此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都要參加學科90學時的集中培訓,對于超過55歲的老師,我們只能建議他們參加。
四、90學時集中培訓方案的提出
根據我校教師情況的實際,我們也思考過以下幾種培訓方案:
1.自主式培訓方案:根據省培訓管理平臺公布的學科90學時培訓方案進行自主選擇,學校在教師選課階段不進行干預,在審核階段學校按每年25%安排培訓,教師憑培訓通知單自行到教務處、政教處協調工作,按標準報銷培訓費用,超出部分由自己支付。
2.外包式培訓方案:學校委托相關的培訓機構或師范院校,把我們所有學科的90學時集中培訓任務以“打包”方式交給他們,由他們進行90學時集中培訓的組織和實施,學校只需派人參加,任務完成后由學校統一支付費用,這樣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有保障,但培訓的費用較高。
3.聯合式培訓方案:一個學校所有學科培訓費用和二所、三所學校完成所有學科培訓費用是差不多,但如果一個學科的培訓費用由二所或三所學校共同承擔,那就是意味著費用可以降低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關鍵是針對性強,有效地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能較好減小工學矛盾。
4.三種培訓方案的優缺點(表4)
5.從上述的比較來看,聯合式培訓方案不僅針對性強,還可以解決工學矛盾、培訓實效等問題,且極大地降低學校和教師的培訓成本。本人和學校領導更傾向這種培訓方案。
五、培訓方案的實施
1.經多次多個層面的溝通和協調,學校最后確定與本地區規模相當的二所普通高中組成培訓聯合體,共同來實施。
2.三校共同參與90學時集中培訓的方案制定,定位于基于新課程、新高考,目標是提高各科教師綜合素質,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掌握先進教育技術,提高教師基本素養、解題能力和學科競賽的輔導能力,培養較高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方案突出學科性、操作性、實踐性,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模式。理論部分以教師職業道德內涵、學科本體性知識拓展、學科實踐性技能提升、課堂教學技能及行為研討為主;實踐部分以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課堂教學實踐及診斷活動、課堂教學技能實訓、課堂教學主題研討活動為主??紤]到三校的實際因素,我們把15天的課程融縮為12天,采用“6+6模式”(六天理論學習、六天課堂實踐)。
3.培訓方案形成后由市教師進修學校相關負責人幫我們把關,根據他們的意見再作修改和調整,方案確定后委托他們在省培訓管理平臺進行申報,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門審核。
4.省培訓管理平臺公布后,我們幾個繼續教育負責人會組織學校相關學科的教師進行報名,并完成教師的報名審核工作,確保每個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都能報名并通過審核。
5.在理論和實踐培訓過程中,我們盡可能的按培訓方案進行操作,在每次培訓之前,做好專家、三校等之間的溝通,落實好細節,妥善安排好培訓。做好與教務處的工作協調,及時給相關教師的課務進行調整,并利用短信平臺等通訊手段及時通知到每一個培訓的教師。
6.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作為繼續教育負責人全程參與,一邊做好專家和老師們的服務工作,一邊做好培訓的管理工作,如培訓人員登記等。
7.為了確保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師訓中心也派培訓干部全程進行監督和過程控制。
8.要求每位參訓教師記錄好培訓情況或寫下培訓反思等作業,督促他們及時上交。
六、培訓方案的反饋
通過聘請省市專家作專題講座,引領教師經歷“理論傳授――理念內化――理念轉化為實踐”等階段,先后邀請了一批知名專家給我們的老師開設講座。根據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及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示范――診斷――提升”的實踐培訓模式,通過教學示范、問題診斷與分析、對策研討等形式進行指導,幫助教師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能力與教學管理能力。
培訓完成后,每個參訓教師不僅要完成省培訓管理平臺上的課程評價活動,三校也會聯合起來請教師對90學時集中培訓的組織進行評價,以便我們更好地為教師服務。
七、培訓方案實踐階段成效和反思
1.培訓實效
目前學校共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地理等5門學科完成了90學時集中培訓,因為培訓內容具有針對性,要有學校參與、師訓中心的監督,同時較好地做好校內協調,確保他們的培訓時間,因此培訓的出勤率、實效性等也得到保證,效果是明顯的。
2.工學矛盾
聯合式培訓模式,能根據三校教學工作的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同時我們也可以跟相關處室進行協調,較好地解決了教師工作和學習之間矛盾。
雖然90學時集中培訓取得一些經驗,但還是有一些問題的值得我們思考,并且需要我們共同來解決,例如:如何發揮各級教研室的資源優勢、新教師問題、小學科問題等。
學科90學時集中培訓雖然實施地時間不長,還有問題的存在,但是學校在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目標沒有改變,在以后的過程中,我們將不斷改進和完善學科90學時集中培訓的模式,更好地促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若干規定(試行)[Z].http:///sites/main/template/detail.aspx?id=36069,2011.7
關鍵詞:體驗式培訓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一、體驗式培訓模式概述
體驗式培訓,是指參與者通過在真實或模擬環境中的具體活動,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并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的過程。
二、應用體驗式培訓模式的意義
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和文獻查閱,體驗式培訓自引入我國后,多用于企事業單位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應用于高校的大多是體育類課程,形式也多為戶外拓展訓練。具體來說,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用體驗式培訓模式的積極意義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彌補傳統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心理健康知識理論性較強,而高校心理健康公共課基本上都是針對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設置的,課堂講授會比較枯燥,且容易學過即忘,達不到教育目的。體驗式培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利用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有效培養學生積極的團隊精神
體驗式培訓模式的學習項目一般是以團隊的形式完成的。它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活動,使團隊成員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達到“觸發潛能,熔煉團隊”的目的。所以,體驗式培訓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改善人際關系等都大有裨益。
3.鍛煉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
在心理學領域,承受挫折的能力――“挫商”已經變成一個熱門詞匯。當代大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的優越,家人呵護備至的關懷,或許擁有高智商、高情商,但常常會缺乏較高的“挫商”。體驗式培訓可以通過素質拓展訓練,模擬挫折情景,鍛煉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
4.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體驗式培訓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過程。體驗式培訓中的活動和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盡可能發揮潛力,與伙伴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學習和分享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
三、體驗式培訓模式在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實踐
為探討體驗式培訓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實施的可行性,筆者在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教學實踐活動。
1.方法
筆者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課教學1班為實驗班,教學2班為對照班。實驗班采用體驗式培訓模式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在學期末對兩個班進行常規的期末考試,并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關于心理學課程認識的訪談和問卷調查,以對比兩種教學效果的差異。
2.教學實施階段
根據學期教學內容確定主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確定了“人格特征”“情緒管理”“人際關系”“戀愛心理及性心理”“心理危機應對”五個心理健康教育主題。
在實驗班教學實施階段,教師按照拓展培訓中的分組方法,將80名學生隨機分為8組,各組成員座位安排在一起。由組員自行選出組長,作為之后各項課堂小組活動的組織者。
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常用的體驗式培訓模式:
(1)頭腦風暴法――眾人拾柴火焰高。在講解“人格”概念時,先請各組同學組內討論一分鐘,討論內容為“形容一個人格的詞語”。每組學生貢獻三個以上形容人格的詞語,教師按照學生描述將其寫到黑板上,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同學們描述的詞語歸類,并引入“人格”中“氣質”和“性格”概念。這樣就由老師的枯燥講解變成了學生的發現式學習,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將真實帶進課堂。在講授“心理危機應對”課程時,教師從日常心理咨詢記錄中整理出8個典型案例,隱去基本人口學資料,分派給8組同學。各組同學在組長的組織下討論個案,找出問題癥結,并尋找出最理想、最恰當的解決策略。小組討論結束后,各組發言人向全班同學介紹個案和本組的討論結果,其他組成員做出評判,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真實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并正向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3)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在開展“情緒管理”課堂教學時,教師采用了角色扮演法。首先提出一個情緒失控的咨詢和治療案例,案例中涉及的教師和學生角色都由各組學生扮演,教師視時間安排挑選3~4組學生為全班同學表演。每組表演結束后,其他同學做出點評。最后教師及時總結,并引入“情緒管理”方法和原理。通過對角色的切身體驗,學生對情緒管理概念和理論的認知變得更加深刻。
(4)課堂游戲――小游戲大道理。每次課堂活動中,教師會視時機穿插體驗式培訓中常用的小游戲,如訓練發散思維的“填充圓”游戲,訓練反應能力的“握手游戲”,認識潛力的“鼓掌30秒”游戲等。通過游戲后的體驗分享和教師點評,每個簡單的游戲都可以引申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道理,同時還可以讓教師掌握課堂節奏,隨時掌控學生的注意力。
3.成績評定
每次課程結束前,教師會根據各組活動成果質量、參與積極性等給予小組平時成績。在對照班上,教師也會按照學生課堂發言情況、課堂參與度等給予平時成績。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在期末常規考試中,實驗班成績90分以上的人數是對照班的兩倍以上;實驗班成績80~90分的人數是對照班的兩倍;實驗班沒有不及格學生??梢?,體驗式培訓模式的引入可以較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課程結束后對學生的訪談和問卷調查發現,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學生對心理學課程的價值認識差異也很大。實驗班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心理學課程是有價值的,有助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同時還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而對照班的學生認同心理學課程的作用和價值的卻不多。
【關鍵詞】戶外體驗式培訓 高校課外體育教學 個體需求
一、戶外體驗式培訓在高校體育課中的開展現狀
戶外體驗式培訓課程引入高校已逐步被認可,已有100 多所高校開設或者準備開設戶外體驗式培訓課程,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多所高校在該校體育選修課網站戶外體驗式培訓課程上點擊率最為頻繁。在高校體育課開展戶外體驗式培訓符合高校體育選修課的實際需要、更符合學生廣泛興趣愛好、更符合現代社會化人才需要的要求。一些大學已將戶外體驗式培訓課作為體育課程的選修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戶外體驗式培訓課程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勇敢精神又提高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以及增強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部分高校已經具有專屬的訓練基地,應用于課外體育教學。
二、戶外體驗式培訓在高校課外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戶外體驗式培訓突破傳統體育教學的桎梏。
傳統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是一種以灌輸中心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過程一味強調“接受學習”,強調應試的技巧,而缺少了個性、缺少了人文的關懷。而戶外體驗式培訓是一種既符合傳統教育的規律,但又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思維和模式要求的全新的學習與教育方式,它是對傳統的學習方式的一種補充。
現代的戶外體驗式培訓課程是由多個針對不同訓練目的的項目組成的,這些項目的使用按照不同的訓練目的進行排列組合,將不同類別、不同應用層次的項目穿插使用,在安排項目順序的時候,能夠做到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它在項目的組成,課程的設計上充分的考慮了學習者的興趣、愛好、個性以及所缺失的一些東西,它主要是通過這些設計、實施,達到一個提高和改變的目的。
(二)戶外體驗式培訓滿足學生個體的需求。
戶外體驗式培訓的課程安排上更符合教育學關于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其身心發展的動力,從個體發展的各種可能變為現實這一意義來說,個體的活動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一觀點;也更符合馬斯洛的,人的能動性是客觀環境不斷變化產生新的要求,新的客觀要求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們的需求,這種需求包括了物質(生物)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理論;并且也更為靈活。所以戶外體驗式培訓在課程的安排原理上更能吸引學習者,也更能提高學習者的興趣。
(三)戶外體驗式培訓的課外體育中的具體應用
戶外體驗式培訓根據個人的特點合理的安排、制定課程,不僅比傳統的教育方式更能吸引學習者,提高學習者的興趣,也更能培養學習者良好、健全的個性。比如:一個學習者,他在完成空中抓杠這一項目中,從開始的不敢、害怕到勇敢的跳出這一步,在他完成的同時,他也完成了一次戰勝自我、突破自我,也使自己得到了一次提升、一次飛躍。還有一些項目是培養對伙伴的建立信任,從而實現合作。例如“信任背摔”的目的就是讓學員們體驗站在下面看上面的人時和自已站在上面時完全不同的感覺,從而理解每個人在工作中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的道理.同時學會戰勝自已和敢于相信同伴、信任部下。讓學員真正感受到“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合作是成功的前提”這一道理。
再比如戶外體驗式培訓的項目里面有著很多的有關于溝通方面的項目、課程,如破譯密碼,它是在看不見、不能說話的情況下根據自己所得到的信息與其他的學習者交流完成一個任務。通過項目、課程對學習者在溝通方面、與人交流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戶外體驗式培訓主要的是培養學習者一種團隊的精神、一種與人溝通、與人相處的的方式,它更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它將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理論通過一種更直觀、更簡潔的方式表現出來,不僅是讓學習者學到知識,更是讓學習者直觀的體驗到知識,正如荀子所說:“知之不若行之”,王夫之,“知行相資以為用”等等,知就是知識,而行指的就是教育原則、學習的方式。
三、戶外體驗式培訓在體育教學中的三種重要開展方法
(一)提問。
提問戶外體驗式培訓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種方法。首先,教師在宣布培訓項目后,一定要根據項目規則的理解度向學員進行提問,對疑問處逐一解釋清楚。其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通過觀察,如發現偏離游戲規則之處,應通過提問,確認情況,給與及時輔導。最后,在項目結束分享時,提問的方法最關鍵。有經驗的教師是從來不會把答案直接告訴學員的,而是通過設計精辟的問題,讓學員自己領悟尋找答案。換言之,在項目結束是,你想要學員知道的小結內容,通過提問,讓學員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二)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戶外體驗式培訓中應用較多的互動方式。一般項目開展方案的制定,項目階段性小結,項目結果的分享,都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加以實施。小組討論的時間把握很重要,通常在10到20分鐘左右。在小組討論互動中,應要求組長引導,把控時間。另要求專人記錄,以便后期的大組分享。
(三)大組分享。
大組分享與小組討論經常是合并使用的一種互動方式,一般是安排在小組討論后面。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演講小組討論結果,每人時間一般把握在3分鐘左右,對演講精彩之處,應給予掌聲鼓勵,對演講的閃光點,應加以發揮和總結。大組分享交流需注意的是:要點提煉和時間把控兩方面的問題。
四、結語
戶外體驗式培訓是一種個性化的教育,它充分的符合了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可以充分的調動起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將它有效地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習者的個性和特長,全面培養學習者良好、健全的個性。戶外體驗式培訓在高校課外體育教學中能夠充分滿足學習者個性、興趣和教育學、馬斯洛需求理論等方面的需求,同時能夠通過滿足這些需求達到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基金項目:1.2012年寧夏師范學院“本科教學工程”資助項目,項目編號:JXGC2012D08;
2.2013年寧夏師范學院科研項目資助課題,課題編號:YB20133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