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08:55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供應鏈金融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者簡介:陳一洪(1987-),男,福建泉州人,經濟師,碩士,主要從事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研究。
摘 要: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行業金融模式旨在通過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供、銷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信用共同體實現對特定行業小微企業的批量開發與商圈聲譽風險控制,解決傳統小微業務開展過程的成本與風險控制問題;同時,立足供應鏈貿易融資模式及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的商業服務理念,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精確制導的金融服務。當然,國內城商行還需在組織架構、產品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完善,以更好地推行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
關鍵詞:小微業務;行業金融;供應鏈金融;城商行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68(2012)05-0107-06
一、城商行應主動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小微金融
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財富的逐步積累使小微企業成為迅速崛起的重要市場,同時,伴隨著國家各項扶持小微企業政策的出臺,小微企業面臨的歷史發展機遇進一步為商業銀行的市場選擇和金融服務創新提供基礎。然而,當各家銀行真正意識到小微金融的價值時,才發現身邊已經涌現出了不少競爭者。如交行“易貸通”、建行“速貸通”、北京銀行的“小巨人”、寧波銀行的“金色池塘”等。各商業銀行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專門品牌及專業化運營體系,其目的都是為了盡快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以“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市居民”的“三服”為市場定位的眾多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更應該主動抓住機會,在“扶小助微、服務實體經濟”中提升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在錯位競爭中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商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金融須克服成本與風險兩大難題,“散單”模式開發小微企業金融的傳統運作方式無論在成本控制還是風險控制上都難以達到理想效果,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城市商業銀行大規模地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與城市商業銀行立足小微的市場定位不相容。然而,立足小微企業所處的行業集群,圍繞集群行業中的核心企業,批量開發處于供、銷兩端的小微企業,以供應鏈金融模式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夠破解這兩大難題,助推城市商業銀行在發展小微企業金融的道路上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立足行業供應鏈金融,破解小微業務成本與風險兩大難題
(一)行業供應鏈金融:行業金融、供應鏈金融與小微業務的有機結合
所謂行業金融,是指商業銀行立足特定區域、特定行業,通過前期細致的市場調研,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征及產業集群狀況,選取若干具有相當規模、發展現狀較為穩定、且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行業,對行業內的企業提供各種金融服務。行業金融模式的開發是區域經濟行業集群發展的結果。通過行業金融模式介入某一行業,充分利用行業集群帶來的信息外溢效應控制金融服務風險、利用集群批量化開發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降低業務成本是國內許多商業銀行開展金融服務的有效模式。
而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則是一種獨特的商業融資模式,它依托于產業供應鏈對單個企業(一般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圍繞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展開運作的供、銷兩端上的眾多配套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供銷”鏈條的穩固和順暢流轉。這種通過銀行金融資本與實體經濟產業資本的有機融合,構筑銀行、供應鏈和企業的互利共存,創造“核心企業-銀行”兩方或者“核心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銀行”三方的信用共同體與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供應鏈金融(SCF)是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與銀行金融服務的一次有機結合,它實現了供應鏈資金的有效管理,以結構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的供應鏈金融極大地盤活了供應鏈產、供、銷企業的應收賬款、存貨、預付賬款等資產,大大提高了資產利用效率,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成本,是現代金融服務的一次有效創新。
傳統供應鏈上除核心企業外大部分企業為中小微型企業,它們占供應鏈企業的80%,也是支持核心企業運作的重要力量。然而,相比于核心企業的規模與信譽優勢,供應鏈上的眾多中小微企業往往因為抵押擔保難而無法獲取足夠的資金支持以維持其擴大再生產。以傳統模式運作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往往難以接受應收賬款、存貨、預付款等流動資產質押,更多地依賴于可供抵押的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行業供應鏈金融則結合了行業金融與供應鏈金融兩大金融服務模式,以行業集群及批量開發為主要運作模式,從眾多中小微企業所處的行業供應鏈分析入手,針對這些行業的資金流動特性,從金融產品設計、風險防控以及具體的營銷策略等方面,提出符合客戶需求的金融解決方案。這一模式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核心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通過核心企業與上下游配套中小微企業的信用捆綁實現中小微企業的信用增級,從而為商業銀行開展包括應收賬款、存貨質押等結構融資業務創造條件。小微業務的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既盤活了中小微企業的非貨幣資金流動資產,減少流動資金占用比,降低財務費用,解決資金難題,又強化了核心企業在購銷中的強勢談判地位,改善自身資金流,也穩定了與上下游購、銷關系,提升了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二)行業供應鏈金融有利于破解小微業務成本與風險難題
小微業務單筆額度低、成本高,更需要以集群、批量化的方式運作,以規模經濟方式均攤業務成本。而行業供應鏈金融就是這樣一種解決方案。立足行業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通過集群、批量化開發特定行業小微企業,可以獲取規模經濟效應。
小微企業抵押擔保不足、經營穩定性差,無法僅僅依靠時常會失真的財務信息控制,而更需要通過地緣、人緣優勢來獲取“軟信息”。這些無法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的信息,需要客戶經理通過走訪企業上、下游客戶,訪談企業經營管理者、員工、朋友來獲取,并通過相互印證而最終得出[1]。而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集群開發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合作,通過信息互換、供貨與結算信息披露共同達到對上下游小微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監控;同時,立足供應鏈上下游,可以在開發目標客戶的同時從上下游企業,以及同行中獲取相關信息,通過多樣化的信息印證進一步控制貸款風險。
此外,通過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開發小微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集群行業、商圈、專業市場內的“同群監督”[1]、“商圈聲譽”[2]來約束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及實際經營管理者的經營管理行為,從而降低信貸資金發放后可能發生“道德風險”的概率。對于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而言,來自商圈道德準則和行業規范的約束是十分有效的,甚至強于銀行單方面的約束。因為誰不講信用,誰的名聲就壞,誰就會在圈內失去合作伙伴和客戶。
綜上,通過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可以從成本及風險兩個問題的解決中做大做強小微信貸業務,并圍繞核心業務開展相應配套服務,進一步做大做強小微綜合金融服務。
行業供應鏈小微金融開發模式與傳統小微信貸開發模式效果對比
對比指標行業供應鏈金融開發模式傳統小微信貸開發模式
業務開發對象行業批量目標客戶群體單戶或有限的幾個客戶
業務開發主體專業化行業團隊單個或有限幾個客戶經理
資源利用程度前期市場規劃+團隊資源整合行長/客戶經理資源
客戶開發模式明確的市場授信與目標客戶群隨機開發、熟人信貸
客戶開發成本行業集群開發分攤作業成本小微業務規模不經濟
客戶開發效益業務綜合貢獻+品牌效益資產、負債、中間業務貢獻
業務風險控制多元化信息+行業道德準則+商圈聲譽約束+集中、專業化風險管理單個、有限客戶信息孤立,不利風險控制
三、供應鏈金融產品的發展為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提品支撐
(一)城商行信貸產品實現“由點到鏈”的創新
近年來,國內城市商業銀行信貸產品的發展脈絡遵循了“由點到鏈”的演進特點。
早期城市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從簡單的擔保方式開始。國內城市商業銀行逐漸顛覆傳統的對房產、土地、機器等企業不動產抵押的崇拜,開始允許企業以存貨質押作為擔保,很大程度上盤活了眾多中小企業占比較大的非現金流動資產;慢慢地由存貨向監控難度更大的應收賬款、預付款開拓,開發了包括應收賬款權利質押、預付款融資等在內的權利質押融資業務。
而近幾年,隨著供應鏈金融理念的逐步成熟及在國內以深發展等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的廣泛運用,城商行開始逐步意識到存貨、應收賬款與預付款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個性化問題,而且涉及到行業內產、銷等企業組成的供應鏈,于是,信貸產品的開發就逐步拓展到將上下游企業全部納入到整體設計中,實現了信貸產品創新“由點到鏈”的發展。
(二)國內開發、運用比較成熟的三種模式及產品
正是這種以應收賬款擔保融資、存貨擔保融資、預付款融資等結構性融資模式結構融資是指企業將擁有未來現金流的特定資產(應收賬款、存貨、預付款等流動資產)剝離出來,并以這種特定資產為標的進行信貸融資。的開發推動了行業供應鏈金融的有效發展。從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開發的、并成熟運用的產品狀況來看,行業供應鏈金融產品主要涉及以下幾種:
一是針對供應鏈下游經銷商商品采購的預付賬款融資,主要用于解決經銷商商品采購階段的資金短缺問題。它是指在采購商繳納一定保證金的前提下,商業銀行為其提供全額貨款供其進行商品采購,并以商品賣方出具的全額提單等貨權單據為質押物進行擔保。這種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主要產品包括先票/款后貨授信、保兌倉授信以及涉及國際貿易的進口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質押授信等。
二是針對供應鏈上游供應商商品銷售的訂單融資,主要用于解決供應商在接到大額訂單后因為流動資金缺乏而難以完成訂單商品生產難題。它是指商業銀行在供應商接到訂單后,評估訂單的價值和相應風險,以該訂單為擔保向供應商提供封閉式融資用于其采購原材料和組織生產,并依靠供應商完成訂單后,發出商品從商品買方獲得的貨款為信貸的償還來源。這種模式常用于處于供應鏈上游,與核心企業具有較穩定的合作關系,且產品具有一定市場的小微企業短期生產流動資金需求。訂單融資業務解決了許多小微企業產品有市場而缺乏生產流動資金的困境,對于穩定其生產經營、強化與下游核心企業的購銷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既針對上游供貨商,又可以運用于下游經銷商的應收賬款權利質押融資業務。它主要用于解決供貨商(經銷商)因為賒銷商品而無法及時獲得相應賬款,從而導致其無法繼續采購原材料組織生產或者無法繼續向生產廠商采購貨物組織銷售的困境。它是指借方以向客戶賒銷形成的應收賬款質押給商業銀行,從中獲得授信額度及項下的具體融資業務。應收賬款權利質押授信業務以應收賬款回款為主要還款來源。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內保理業務則是借方將應收賬款賣斷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向其提供應收賬款賬戶管理、應收賬款融資、應收賬款催收等一系列綜合性金融服務。
以上三種主要融資模式及產品是近年國內商業銀行運用得最多、也是最成熟的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與產品。與此同時,隨著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組合創新的不斷推進,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來的組合供應鏈金融產品同樣備受小微企業客戶的歡迎,比如,“訂單融資+國內保理”組合產品,將采購、生產、銷售環節結合起來,實現采購和生產環節辦理訂單融資業務,產品銷售后辦理國內保理,用保理融資歸還訂單融資,待貨款回籠后歸還保理融資的組合授信模式;“預付款(應收賬款)融資+國內保理”,采購環節辦理預付款(應收賬款)融資,產品銷售后辦理國內保理,保理融資歸還預付款(應收賬款)融資,待貨款回籠后再歸還保理融資。
(三)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效果評析
國內最早介入供應鏈金融的深發展除了在貿易融資領域建立了國內商業銀行的領先地位,實現規模與效益的雙豐收(2011年,貿易融資客戶數較上年增長了30.3%,授信余額增長28%,而不良率僅為0.26%)外,還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供應鏈金融成為2006年度最佳中小企業融資方案,獲評2007年最佳商業模式、中小企業融資特別貢獻獎、最佳中小企業服務銀行,2008年最佳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商、最佳創新技術獎,2009年度最佳供應鏈管理服務銀行、最佳供應鏈金融獎……這些榮譽的“無形資產”性質為其進一步開拓客戶、在全國各地復制其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提供了聲譽保障,更帶來了相關業務的交叉銷售。
目前,國內多數中小城商行對這一領域的開發尚處初級階段,因此,誰先介入這一領域并積累規模與聲譽,誰就有可能在國內城商行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模式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龍江銀行是國內城商行中較早介入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的一家大型城商行,中國銀監會這樣評價其開拓:黑龍江省的龍江銀行是全國第一家按照農業供應鏈來整體統籌謀劃機構發展和農村金融服務的銀行。截至2010年8月末,該行累計發放農業供應鏈貸款13.8億元,余額3.3億元,而不良率僅為0.15%。經過近五年的探索實踐,龍江銀行在農業供應鏈金融的理念創新、產品創新、經營模式創新和風險控制創新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就。龍江銀行結合黑龍江農業大省的特色大力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產品,使其在這一領域奠定了領先地位,也為國內其他中小城商行開拓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服務中小微企業提供了示范模板。
四、城商行發展行業供應鏈金融,做大做強小微金融對策
城商行該如何立足行業供應鏈金融,做大做強小微金融服務?本文提出以下幾個發展對策供參考。
(一)組織支撐:完善行業金融組織架構
民生銀行的行業金融事業部應該算是目前國內中資銀行行業金融發展得較完整、較高級的形態,但對于各種資源稟賦遠不如民生銀行的國內眾多中小城商行而言,這種組織架構并不具有普遍性及可行性。相對于民生大規模介入行業金融的發展模式,國內城商行因為經營地域的限制、區域產業集群的限制,并無必要如此大規模深入,而只須立足區域經濟實際,整合優質資源做具有經濟價值的幾個行業金融。
從各業務條線、后臺風險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建行業金融項目團隊。組成人員在一定時間內隸屬于項目團隊,但又不脫離原有部門。通過集中的市場調研確定目標行業,再針對這些行業的資金流動特性,從金融產品設計、風險防控以及具體的營銷策略等方面,提出符合行業客戶需求的金融解決方案。
民生銀行特色支行的模式也是可以供國內中小城商行借鑒與參考的:相比于事業部模式運作的行業金融組織形式,成立特色支行、專業支行專門服務特色行業小微企業的做法無論在組織架構變革還是在人力資源調配、財務費用預算等方面都更具經濟性。通過立足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實際,細分市場,實行支行分類管理,既能有效引導分支機構開拓小微金融市場,還能在實現特色支行對特色業務的專業化經營過程中提高對細分市場的挖掘力度,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此外,城商行根據支行周邊環境、客戶群體來定位支行小企業金融服務特色的發展模式還能避免行內各支行間的同質化競爭,是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模式的重要發展方向[3]。
以民生銀行泉州分行為例,該行在泉州地區根據晉江、石獅、南安不同的產業集群,分別設立晉江支行為體育鞋服特色支行、南安支行為水暖特色支行、石獅支行為紡織服裝特色支行、南安水頭支行為石材特色支行,特色支行做到專業化經營,行業客戶享受額度優先、評審優先、效率優先等政策[4]。當然,這種特色支行仍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專業團隊的基礎上,包括產品研發團隊、風險管理團隊、營銷管理團隊,只不過將這些團隊集中在行業特色支行,某種程度上講是固定化了的項目小組。
(二)產品支撐:立足行業供應鏈做小微供應鏈金融
相比于傳統小微金融從孤立的、單一的企業入手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務,行業小微金融則從整個行業供應鏈出發,立足供應鏈上下游眾多小微企業,關注整個貿易流程與交易過程,整合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服務,這便是小微行業供應鏈金融的要義所在。當然,在此過程中,處于供應鏈核心地位的核心企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核心企業的信用捆綁,創造與上下游小微企業供貨商或經銷商的利益共同體在行業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圍繞核心企業所形成的眾多供貨、經銷商小微企業依靠核心企業信用等級獲取融資服務,業內將這種模式稱為利益共生或利益共同體,這是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融資的關鍵要義。,才使商業銀行有動力為這些小微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日趨成熟,特別是貿易融資因為其較深地植入行業供、銷鏈條之中而得到國內商業銀行較為廣泛的運用,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供應鏈貿易融資”也成為供應鏈金融的代名詞。因此,立足行業供應鏈做小微供應鏈金融的城商行有必要以此為切入點,盤活整個行業供、銷鏈條,更好地服務于圍繞核心企業的兩鏈上的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從國內供應鏈融資業務發展較為成熟的品種來看,目前主要涉及以下四類[5]:
一是存貨類,主要包括存貨質押及倉單質押兩個主要子品種。其中,存貨質押又可以細分為動產質押、存貨質押、先貨后票、融通倉等四個品種;而倉單質押又分為標準倉單質押及非標準倉單質押兩個品種。
二是預付款類,主要包括目前較為常用的廠商銀、保兌倉及先票后貨三種主要模式。
三是應收賬款類,主要包括應收賬款質押、國內保理、商票貼現三個主要業務品種。
四是國內信用證業務。
城商行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可以根據所處區域行業具體資金流動特性、行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相關第三方物流機構發展、發育成熟程度選擇開發適合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為圍繞核心企業兩鏈的眾多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提供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
(三)理念創新:從賣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的轉變
以融資產品為核心產品,配合核心產品營銷包括零售金融產品、國際業務(從事國際貿易的小微企業)、理財金融服務等,構建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現代銀行業金融服務產品的營銷已不再是推銷一到兩個產品,而是站在客戶立場上提供綜合化金融“解決方案”,以“解決方案”概念經營小微行業金融將是這一金融理念下的主要商業模式。將是行業小微金融服務的主要理念。通過信貸產品實現銀行產品的捆綁銷售是商業銀行多收費或產生存款業務銷售的主要手段,因為這些業務很難憑借服務質量贏得絕對競爭力。
隨著綜合金融服務商日益深入各大商業銀行經營理念中,傳統信貸產品已經被諸如“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一站通金融服務”等系列組合所取代。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較為欠缺的國內城商行面對股份制商業銀行日益積極的小微金融業務開拓運動及其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加快其相關金融產品開發及金融服務的介入將是一大趨勢。而介入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的重要手段就是注重客戶需求的理解及其對客戶需求的有效分解,再按照一定的邏輯定制行業金融服務產品組合。比如,可以按照客戶的供、銷鏈條介入客戶供應鏈金融;或者根據客戶生命周期(初創、成長、成熟期,甚至向更高的階段如上市方向發展)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總之,以供、銷鏈上小微企業需求為導向的“解決方案”設計,應該成為城商行行業金融服務的重要服務理念[6]。
五、結 語
民生銀行在行業金融及特色支行小微業務發展領域的成功代表了國內商業銀行發展小微業務的又一重要模式,其“商貸通”更是成為繼招商“一卡通”之后在國內取得較大成功的一種重要產品、甚至成為一種商業模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已經有部分城商行在相關領域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以臨商銀行特色支行建設[7]、齊商銀行行業支行建設為代表的國內中小城商行在小微信貸業務領域的先行嘗試早已在業內打響品牌。但是,這些城商行特色或行業支行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仍拘泥于幾家企業或批量企業的信貸服務,沒有從供應鏈金融角度挖掘處于核心企業上下游的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行業金融服務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或者在金融服務中得到運用,因而,無論在產品推廣、客戶營銷,還是在行業企業客戶風險控制方面都沒有發揮行業金融應有的效能。
本文提出的行業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模式旨在通過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供、銷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信用共同體實現對特定行業小微企業的批量開發與商圈聲譽風險控制,解決傳統小微業務開展過程的成本與風險控制問題;同時,立足供應鏈貿易融資模式及綜合金融“解決方案”的商業服務理念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全方位、專業化、精確制導的金融服務[8]。當然,國內城商行還需在組織架構、產品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完善,以更好地推行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 陳一洪.城商行社區化經營的理論與案例分析[J].武漢金融,2012(2):38-40.
[2] 張勇.商譽治理與商圈融資:濟寧案例[J].金融發展研究,2011(9):56-59.
[3] 陳一洪,劉惠川.以社區化推進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新形勢下城商行發展轉型探索[J].吉林金融研究,2011(11):51-54.
[4] 邱和軍.29位行長與小微企業面對面[N].泉州晚報,2012-04-16.
[5] 屈建國,龍小寶.新信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47.
[6] 昌蓉.小企業信貸風險特征及防范策略[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78-81.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及政府,能夠意識到產業鏈資源整合和產業金融之重要性,積極開展實踐,并持之以恒!”在2009物流產業金融沙龍上,中融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劉小兵作出了這樣的期待。
經濟要復興,金融首先要活起來。當下,正是金融海嘯過后的百廢俱興時期,在國家出臺物流振興規劃的春風下,讓作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融合劑”的物流金融活起來,無疑能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近來,以如何優化物流金融環境、拓展物流產業融資渠道、推動物流產業資源整合為主題的物流與金融滲透戰略合作方面的討論會在國內多處上演。
創新的融資模式
在中國,物流企業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創立的時間也不長,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資金的支持,而融資是企業獲得投資的重要戰略,融資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和財務風險。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成為世界范圍的普遍性問題。為了活躍本國經濟,各國政府紛紛制定科學合理的融資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為中小企業提供投資補助。
當前,物流企業融資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間接融資以銀行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為主,指核心物流企業以產業鏈資源整合名義聯合上下游企業向銀行爭取放大信用的貸款。然后根據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需要以及信任程度,給予資金或物資支援。當前所盛行的租賃融資屬于直接融資,是核心物流企業以產業鏈資源整合名義聯合上下游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保險融資、債券融資、上市融資等都屬于直接融資的范疇。
隨著時間的推移,物流產業與金融結合的模式也在不斷發展創新,核心的物流企業開始根據產業鏈資源整合的需要介入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的概念也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實際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其實質就是放大核心企業的信用,通過核心企業將資金注入上下游企業。核心企業是整個鏈條資金的注入口,資金由此注入,然后向上下游流動,形成資金流,推動信息流、物流等同步流通。
融資模式的不同也改變了銀行以及金融機構衡量企業融資資格的基準。以前,銀行和金融機構是通過固定資產的評估來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備獲得融資業務資格。如今,銀行和金融機構更多的是關注整個供應鏈和實時交易的評估,更看重一個企業資金流的周期和信用,這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一大特征。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誕生是金融服務的一項創新舉措。
機遇與風險并存
供應鏈金融目前受銀行、金融機構、物流公司等的重視程度越發提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夠給在整個供應鏈鏈條中資金實力相對薄弱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注入資金,解決這些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平衡整個供應鏈的資金走勢;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銀行將資金注入上下游的企業的同時也將銀行信用融入了企業的供銷行為中,能激活整個供應鏈的運轉,為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商機,促使這些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供應鏈服務對其發展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這方面的服務。據了解,2007-2008年,供應鏈融資與定制化的授信成為全球性銀行流動資金貸款方面最重要的兩個業務增長點。風險一直是投資融資行為的附帶物,為了規避風險,銀行在這方面的業務往往都很謹慎。但據統計,2007年初,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中近半數提供供應鏈金融產品,2008年中后期,幾乎全部這類銀行開始提供這類金融產品。這說明,在實踐過后,銀行認可了供應鏈金融產品,且越來越重視這類產品的開發。
時間進入2010年,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霾正逐步散去,在漫長寒冬中積蓄能量的中小企業即將厚積薄發,對融資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貸款額度低、相關費用高、審批手續復雜等問題仍困擾著中小企業。而與供應鏈中的核心物流企業合作則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如果中小型物流企業如果和物流園區共同承接質押監管業務,那申請成功的概率就比獨自申請的概率大得多。歸根結底,相對于為大型企業投放大額貸款,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風險更大,成本更高。銀行不可能為這一類產品承擔太多的風險,在核心物流企業的參與下,銀行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更愿意參與到業務中來。 在這個過程中,核心物流企業為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是連接銀行與上下游企業的橋梁。
潛在市場仍待開發
摘 要:企業的發展是繁榮的、迅速的,供應鏈金融對于整個企業商品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選擇和革新,必須是在明確企業的優缺點,同時結合企業績效知識深刻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已經使得整個社會的供應鏈成了一個單獨的系統,同時企業績效管理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供應鏈金融時代。本文通過對供應鏈時代的介紹,讓大家了解了供應鏈的時代特征。從各種公司的企業績效管理情況出發,結合實處,得出了一個企業績效管理進入供應鏈金融時代的特征,也使得大家對這種企業績效管理的形式理解得更加透徹,從而為實際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也對整個社會經濟提供了幫助。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企業績效;影響
引言
供應鏈金融中各個部分是緊密聯系的,包括企業的物流,還有資金和信息流方面。它的每一個節點所具備的效用是不同的,這些具備特殊功效的節點相互連結,提升了單個節點的功能,達到一個整體的功效。整體功能性,在供應鏈的綜合競爭力上,有著很大的作用。這個系統同時具有目的性,降低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務,和所有其他環節一樣,是為企業的最終目標服務的。
1研究理論基礎
1.1供應鏈的概述
供應鏈的概念,最初是在美國成立的供應鏈協會定義的,它涉及到的內容包括幫助供應商提供生產資料,為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和服務的整個一系列過程。供應鏈環節涉及產品的生產流通,涉及的內容包括生產、批發、零售以及客戶終端,同時它還涉及到物料、信息和資金,是一個重要的增值鏈。
供應鏈上的節點,不是由單一的企業或者企業類型所構成的,針對這兩層定義上來說,供應鏈是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同時供應鏈是為企業的最終目標服務的,而不是和企業相分離的,它是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息息相關的。企業中的其他職能部門,與它是緊密聯系的整體,它具有整體性的效果。并且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企業也需要不斷變化,因此要求供應鏈金融必須是動態的。供應鏈的成員繁多,其中的交叉性,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供應鏈對于企業的績效,可以給出相關的信息、資金、企業績效共享節點,產生共同的增值效應。
供應鏈包括推進式供應鏈和拉式供應鏈兩種。推進式供應鏈,是以生產制造基點,作為商品的主要出發點,從供應鏈上起始環節,即供應商來提高商品質量,通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而拉式供應鏈則是以客戶為出發點,為滿足客戶需求,從而使得整個供應鏈上有了整體利潤空間。直線型供應鏈則是使得每個節點間,都是相應直接對接的,這種動態的聯盟。而相對應網狀的,就是一個節點相對于多個節點。
1.2供應鏈金融的概述
供應鏈金融指在整條供應鏈上,為客戶提供各種包括原材料供應,到最終產品使用的各種商品和服務的系統的資金融通。供應鏈金融是有其相對應企業資金流,對應的網絡結構、業務流程、管理要素等交互而成的一個整體性的系統構架。
供應鏈金融中各個部分是緊密聯系的,它的每一個節點所具備的效用是不同的,這些具備特殊功效的節點相互連結,提升了單個節點的功能,從而達到一個整體的功效。整體功能性,在供應鏈的綜合競爭力上,起著很大的作用。這個系統同時具有目的性,降低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務,和所有的企業環節一樣,是為企業的最終目標服務的。供應鏈企業間為了共同的利益,對整個企業間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詮釋,是以互利互惠為目標的。對環境的適應性,要求供應鏈金融隨時隨地,能夠因地制宜,快速反應,提出高要求。它包括四個部門,有財務、服務,企業內部流程和學習發展等方面的評價。
2 供應鏈金融的不利影響
2.1供應鏈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
社會信息化的普及,使得計算機技術全面覆蓋了整個企業的績效流程,提升企業了績效操作技術,包括電子數據互換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條形碼技術等企業績效信息化的使用。由于本身企業的各種局限性,導致信息技術在企業的績效管理中,使用得不夠高、精、尖。而信息化在整個供應鏈間的連結,占著重要的比重,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才能讓企業的企業績效方面競爭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2.2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首先不確定的就是事情的時間和特征還有狀態,是不可能預知的,是存在不確定性的。這些不能確定的問題,是企業績效和信息流出現的障礙,是與企業的各個節點相互關聯的。供應鏈上的供應者和各個廠商,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導致了供應鏈上的風險概率增大的狀況。供應商主要是由于貨物的供給、質量等等問題,使得消費者的服務質量降低。制造商的表現如機器問題等。客戶變化的不確定性,包括需求量、需求的多樣性、產品周期等,都是不確定值。需求信息的不同,容易引起這種供應鏈上的不穩定性。整個層級鏈上的合作,也是不穩定的。當企業與銀行交流出現問題時,就會導致企業資金出現斷裂的情況發生。
2.3企業的經營危機
企業中,由于物資供應缺乏主動性、物資供給與生產進度不配套和裝運效率低等問題增加了成本。各環節銜接較差,各個部門溝通交流不夠。供應鏈金融各環節提倡節點間的輕松對接,但是實際情況是,每個節點由于管理人員不專業、節點繁復,導致企業績效管理成本過高,大大影響了企業績效產生的附加值。當供應鏈金融的資金出現問題時,就會有企業因為信用和實力因素,受到影響。
3供應鏈金融的有利影響
3.1創造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當前整個社會技術的進步,使得企業的融資渠道得到拓寬,不僅商業銀行的資金貸款和結算方式更靈活了,而且可以通過網上或者異地債權處理方式等進行融資。這些都促進了供應鏈金融的渠道拓展。
3.2銀行增收的新渠道
銀行的核心業務增設,使得供應鏈金融中的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得到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關注點,也是銀行服務范圍擴大的一個標準。銀行通過風險評估,來確定企業的授信額度或者貸款額度等方面,這樣通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銀行與企業是互惠互利的。
3.3多流合一模式提升企業績效
供應鏈金融提倡節點間的輕松對接,從而能夠產生規模效應。企業供應鏈上的一系列環節,通過商品流通、資金和信息流,采取物流推動的過程,這些多流合一的形式,提升企業的績效,加強企業的運營和交易效率。
4如何利用供應鏈金融提高企業績效
4.1供應鏈績效評價過程
在供應鏈融資的資金管理條件下,參考企業的相關評價財務指標,是具有其考評標準的,本文中以平衡計分卡形式,從幾個方面平衡入手。針對企業的財務指標,從企業貸款和償債上分析,針對客戶評價,結合企業供應鏈金融的訂單處理和交貨等對款項的影響,結合內部的相關流程,可以對公司情況更了解,從學習與發展方向看,對企業的目標有了新了解。通過這些調查就可以得到財務評價,進一步就能得出企業的績效評價表:
這樣就可以得出相關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績效的各方面權重,從而提出各種應對措施。
4.2加強與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的合作,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應該從基金管理公司內的證券投資基金等方式上,對基金托管等,通過各種金融產品,對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的潛力進行開發。通過銀行的金融服務,從而達到更好的改善企業績效的目的。
4.3加強自身建設,提高企業績效
在企業營運過程當中,應充分參照有效數據,結合企業績效管理的實際情況,做出應有的反應。企業當考慮自身的主營業務和長處,對各方面如客戶滿意度等,結合企業績效系統,想辦法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例如轉變企業績效服務態度,讓企業盡善盡美的形象深入人心,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5總結
本文論述了企業績效管理在供應鏈金融當中,新形勢下的新特點,遇到的新問題,如何解決的方法,通過各種形式,建立的企業績效的供應鏈金融評價形式。企業績效評價的形式是有意義,每個企業以共贏為目標的合作,大大改變了企業的競爭模式。讓人了解了供應鏈的時代特征,權衡了整個企業績效環節,企業績效自動化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針對各種公司的企業績效管理出發,結合實處,從而得出了一個企業績效管理進入供應鏈金融時代的特征,也對這種企業績效管理的形式理解得更加透徹,為實際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對整個社會經濟提供了幫助。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才能讓企業的企業績效方面的競爭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秀萍,謝墩游. 供應鏈金融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J]. 中國流通經濟,2010,05:38-40.
[2]楊段羽. 供應鏈金融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績效影響研究[D].云南大學,2015.
[3]卓岱. 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第三方物流與績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4]王婷睿. 農業供應鏈金融系統動力學仿真研究[D].沈陽農業大學,2014.
[5]殷麗娜. 基于供應與存貨質押聯合契約的服裝供應鏈協調機制[D].東華大學,2014.
[6]程未. 供鏈金融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J]. 中國商貿,2011,28:247-248.
[7]王苑琢. 基于供應商關系視角的營運資金管理模式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8]李強. 浦發銀行汽車供應鏈金融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供應鏈金融;策略;探討
1前言
供應鏈金融作為近些年銀行業務推出的創新舉措,為我國廣大的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開辟了新的解決路徑,成為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新的業務增長點。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將銀行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優勢最大化的應用到企業當中,并通過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并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可靠的融資渠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
2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出現的問題
2.1供應鏈金融運行環境有待改善
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成熟的供應鏈金融市場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轉變,當前的經濟制度和措施極大地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通道,目前我國的稅收體制,信息平臺等環境沒有能力支撐供應鏈金融的運行,信用評估消耗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無法承擔,缺少相應的制度進行約束和管理等問題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中小企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2中小企業自身管理存在問題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有效的解決,造成供應鏈金融不能順利的對企業進行管理和服務,例如中小企業發展水平高低不一,建設規模參差不齊,經營管理水平不夠先進[1],財務狀況不明不白,資產狀況犬牙交錯等許多企業內部問題無法得到銀行的信任和認可,因此不能和銀行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無法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2.3缺乏完整的決策信息
我國在供應鏈金融在運行方面穩定性和秩序性仍然有待加強,銀行不管是在金融活動監管還是金融風險的防控都沒有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制度和辦法,企業內部以及企業和銀行間信息流的不通暢也造成供應鏈金融無法發揮應有的價值,不管是對中小企業還是中心企業,在中小企業市場環境中,經營狀況不透明,信息造假的情況仍然屢禁不止,在供應鏈金融環境中,必須保障信息的完整以及信息的對稱,才能支持銀行作出正確的決策,否則無法使供應鏈金融在企業之間持續穩定的運行[2]。
3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有效策略
3.1加快建設供應鏈金融運行環境
首先,加強政府政策支持,將供應鏈金融的大力推廣上升為國家經濟建設戰略層面,二零一六年二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改革發展委員會等眾多國家政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定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力支持大規模立業創立產業創投基金,建立專門的資金支持以及搭建擔保平臺,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發揮供應鏈金融應有的價值,同時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供應鏈金融管理經驗,指導國內供應鏈金融健康穩定發展,建立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供應鏈金融的內部企業能夠及時有效的進行交流與溝通。其次,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國家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提升中小企業的經營效益,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有利條件,進一步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的困境。例如美國在供應鏈金融發展處于萌芽狀態時,減輕了中小企業稅收壓力,使得供應鏈金融在美國實現了快速應用和大力推廣,為美國經濟的騰飛插上了飛翔的翅膀[3]。最后,完善供應鏈金融運行環境,建設有組織有秩序的環境構架,培養專業人才,更好的實現供應鏈金融服務;還要加速金融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完善產品種類和服務功能;對于中小企業給予政策傾斜,放寬融資條件,保證具備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能夠及時獲得資金支持。
3.2中小企業加強自身建設
第一,中小企業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必須狠抓產品質量,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加強產品的技術支撐,擴大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業務經營水平。第二,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轉變落后經營管理理念,改善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提升自身整體管理水平,在供應鏈金融市場中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第三,中小企業在供應鏈金融系統中與合作伙伴建立和諧的合作關系,與核心企業在業務來往中保持良好合作,與銀行機構保持良好的溝通,增加社會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在經濟洪流中不被擊敗。
3.3建立完整的風險分擔與信息對稱機制
在我國金融行業中不良貸款率中小企業占很大比重,金融機構基于風險因素考慮,不愿意將資金貸給中小企業,形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應當在順應市場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的擔保方式,例如第三方擔保機構,風險補償基金等[4]。共同承擔貸款風險,保證中小企業貸款質量。信息不對稱是阻礙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能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供應鏈金融將寸步難行。發揮政府職能,建立信息披露監督機制,建立標準的信息披露流程,解決信息不對稱對融資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融資 模式
供應鏈融資是指銀行將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對其進行評估,并設計融資方案,運用多種金融組合產品,向供應鏈上有資金需要的企業進行融資,使得供應鏈上相關的中小企業得到融資支持,從而解決供應鏈上資金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供應鏈正在成為國際上產業組織的主流模式,要求核心企業具有較高的供應鏈管理水平,不但要協調節好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盡可能利用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機構和電子交易網絡等外部機構的支持型服務。
供應鏈金融是物流和金融相結合的產物,即包括金融服務功能的供應鏈服務,供應鏈金融業務不再片面強調受信主體的財務特征和行業地位,也不再簡單地依據對受信主體的孤立評價做出信貸決策,而是真正注重并結合其真實貿易背景。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其為出發點,為整個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
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非常大,情況也相當復雜。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訪談等方式可以把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歸為下面幾種:
(一)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單一且缺乏融資多元化的現實條件
融資方式是指企業籌措生產經營資金所采用的具體方法,融資方式選擇實質上反映的是企業在資金融通過程中的行為選擇,這種選擇表現為內部積累、發行股票、發行債券、銀行借款、民間信貸等。這種行為選擇過程是十分復雜的,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二)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缺陷
很多小企業主對于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強的愿望并不太強烈,因為在他們當中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在這些企業主看來,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闖到目前的境地確實已經不錯了,他們的競爭意識有所淡化。并且這類企業在日常管理當中也堅持一個人說了算,因為他們認為這個企業就是他自己的,企業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別人是無權干涉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想才導致了企業主在日常管理當中任人唯親,把自己的親屬都安排到自己覺得合適的部門,甚至在和財務有關的事情上都由同一個人完成法律所要求的由多個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就直接導致這些企業的財務信息不透明或者財務混亂的局面出現。如此一來,這些小企業在無形當中把自己的形象給毀了,因為他們的自以為是直接導致了無論稅務部門還是銀行系統或是其他金融機構都對這些小企業無形中產生了一些偏見,所以不合理的管理將這些小企業推向融資難的境地。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中小企業信用評估、監管系統
小企業的靈活經營是它們賴以應對市場風險的法寶,但也正是它們的優點成了它們在融資方面的限制。許多的金融機構都是憑經驗或偏見將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劃歸到缺乏信用的行列,對它們的融資需求采取慎之又慎的態度,甚至是不作為的態度。即使有一些銀行因為向小企業放貸形成了壞賬呆賬,但它們卻也遲遲沒有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以指導或避免中小企業逃避欠款,而是一味依靠國家統一的法規政策,對管轄范圍內的所有企業都采取統一標準,無論對方是規模多么小的私營企業。另外,盡管地方政府也認識到了中小企業在促進地方經濟繁榮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也出臺了相關的規章措施,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各種問題,比如在政策的支持上就明顯的偏向國有大中型企業,而對民營中小企業幾乎都是象征性的,尤其是在政策性資金的撥付使用上民營中小企業是很難得到。所以中小企業的融資完全是依靠市場的競爭實現的,這無疑更加大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
供應鏈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目前國內不少銀行開始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但國內普遍存在企業供應鏈管理意識薄弱、供應鏈整體潛在風險大、企業信息技術滯后、核心企業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很多中小企業對供應鏈融資缺乏認識,習慣于從銀行獲取普通形式的長期貸款,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資源,把融資業務與上下游企業結合起來,針對供應鏈特點與自身情況安排融資,因而失去了許多融資機會,降低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反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和制度性制約因素。國內供應鏈融資相對集中于汽車、鋼鐵等少數幾個有限的行業,其他多數行業的供應鏈融資發展相對滯后。國內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新業務的開發方面嚴重滯后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供求雙方缺乏采取一致行動以優化供應鏈融資的內在激勵機制。
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款和行業性指導文件可以依據。已經形成的供應鏈融資中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和法律風險。企業間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及復雜的債務關系,使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面臨巨大風險。據相關權威機構統計分析,在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中,企業間的逾期應收賬款發生額約占貿易總額的0.25%-0.5%,而在我國則在5%以上。
部分企業信用觀念淡薄,舉債意識強烈而償債意識不足。在供應鏈融資中,不擇手段大量套取銀行貸款并挪作它用,造成銀行資金回收困難。有些貸款企業偽造合同騙取貸款,賬款付款人拒絕付款,使得應收賬款質押貸款隱含較大風險。供應鏈融資涉及不同主體和行為,要求法律對各種行為的責任和權利有相應的法律界定,但我國的立法明顯滯后于業務的發展,法律的滯后也導致信用體系至今仍未有效地建立。
缺乏健全的信用體系,導致供應鏈融資雙方出現利益偏差。供應鏈各成員企業之間、企業與銀行之間缺乏相對可靠的信用保證。作為供應鏈融資雙方在融資時往往從各自的利益出發:金融機構為防范金融風險,考慮的是安全、流動、盈利之間的統一,所以對融資本身的程序、抵押或擔保方式、融資企業資信狀況等都有較嚴格的要求;而融資企業考慮的是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間的聯系,當現金流出現困難時只考慮獲得融資,追求的是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資本利用率。導致供應鏈融資雙方出現利益偏差,直接制約了供應鏈融資的健康發展。
供應鏈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分析
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開展綜合授信,并將針對單個企業的風險管理變為產業鏈風險管理。供應鏈金融有以下幾種基本業務模式:
(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以中小企業對供應鏈上核心大企業的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商業銀行申請期限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短期貸款,由銀行為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方式。在該融資模式下,債權企業、中小企業、債務企業、核心大企業和銀行都要參與其中,且債務企業在整個運作中起著反擔保的作用,一旦融資企業出現問題,債務企業也將承擔彌補銀行損失的責任。
(二)保兌倉融資模式
保兌倉業務是指在作為產業鏈核心大企業的生產商承諾回購的前提下,由融資企業向銀行申請,以賣方在銀行指定倉庫的既定倉單為質押,獲得銀行貸款額度,并以由銀行控制其提貨權為條件的融資服務。保兌倉業務除了需要處于供應鏈中上游的生產商、下游的經銷商、融資企業和銀行的參與外,還需要物流企業、倉儲監管方的參與,負責對質押品的評估和監管。
(三)融通倉融資模式
融通倉是指將物流與金融集成于一體的一種創新服務,以第三方物流企業存儲的供應鏈上相關企業的資產為抵押,與銀行合作開展的一種金融服務,為供應鏈上相關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融通倉融資模式包括質押擔保融資模式和信用擔保融資模式。在融通倉融資模式中,中小企業是主體,同時也是金融與物流企業的服務對象,也是融通倉融資模式中的受益方。在融通倉融資中,也存在巨大的風險,這需要銀行加強監管,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也要對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進行慎重選擇,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
促進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對策
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長期存在的市場條件下,大力開展中小企業的產業集群實踐及其供應鏈融資模式融資,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拓展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服務,重要的是強化供應鏈融資業務中的風險防范,創新供應鏈融資主體,在服務模式上尋求新突破,與供應鏈和產業鏈配套并為之服務的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是國內供應鏈發展的主導力量。但是中小企業自身實力還有待加強,缺乏走向世界的實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亟須政府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一)建立公共金融服務鏈平臺,以替代部分企業財務人角色
盡快建立由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牽頭的綜合金融服務網絡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可以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線上化,通過這個平臺的渠道和信息,銀行能夠提供包括授信、結算、理財、資金管理在內的全面服務,以替代部分企業財務人的角色。
(二)從企業內部提升資本運營效率,銀企共建規范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拓展,除了需要銀行等機構設計出更完善的供應鏈融資方案與技術,提供更有力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外,同時還需要企業積極參與銀企共建規范的、制度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商業銀行力爭與核心企業建立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
(三)構建數據信息共享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突破供應鏈融資技術瓶頸
供應鏈效率的提高主要取決于信息管理技術水平,通過共享信息,使供應鏈上的企業及時或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實現鏈上企業現有資源的高效整合, 優化配置,實現其價值最大化。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需要相關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使得物流、銀行與企業之間建立信息傳遞與共享平臺,實現數據的共享,而且可以借助這一平臺實現相關資信評級業務操作,信息查找等功能。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健全授信評級體制和貸款管理模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是以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關系為基礎的。雖然供應鏈融資能夠有效規避單個企業的風險,但仍然不能消除其中的信貸風險,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是供應鏈融資的保障。研究制定一套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評定/評級辦法,同時,對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流程進行設計改造,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業的授信評級體制和貸款管理模式。
(五)擴展供應鏈融資領域,促進供應鏈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發展
我國目前推出的各種供應鏈融資方案都是以商業銀行為中介機構的間接融資方式為主,供應鏈直接融資還未起步。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是供應鏈融資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下的供應鏈直接融資,困擾我國多年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改變,供應鏈融資才能有質的飛躍。
(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為供應鏈融資服務規避信貸風險
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是一種金融與物流集成式的創新服務,對推動供應鏈融資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物流企業在對動產抵質押物監管,價值保全資產外,還將為銀行提供提高信貸擔保效率的增值服務,降低和轉移銀行貸款風險,設置風險防火墻,為供應鏈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資機會。因此,供應鏈融資服務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于物流業的成熟發展,依靠物流企業的資信實力,從物流業入手規避信貸風險。
參考文獻:
1.王雷.基于供應鏈的中小企業融資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0(10)
2.祝文峰,韓克勇. 供應鏈融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型信貸模式[J]. 生產力研究,2010(7)
3.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M].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關鍵詞:鐵路;企業供應鏈;金融戰略;舉措
1供應鏈金融的理論與實踐
1.1供應鏈金融的內涵
供應鏈金融(SCF—SupplyChainFinance),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其客戶提供融資結算等理財服務,同時向供應鏈上游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貸款,向下游分銷商提供預付賬款、存貨貸款的一種金融創新業務,是一種面向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它與傳統信貸方式最大的區別,是利用核心企業或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資信能力,緩解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解決這些企業的抵押、擔保、融資難題,從而保證供應鏈整體環節的順利進行。供應鏈金融將供應鏈管理中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緊密結合并實現三流合一,其中信息流與資金流的有效聯系,為供應鏈所有環節的物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由于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帶來更多新的交易機會,使得供應鏈中資金流機制的完善要求愈發嚴格。
1.2供應鏈金融的模式
金融機構按照企業擔保方式的不同,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將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性融資分為應收、預付和存貨3大類。1.2.1應收賬款融資。是供應鏈中核心企業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確保貸款的支付承諾后,供應鏈上游供應商憑借未到期的應收賬款憑證獲取銀行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供應鏈上游供應商是具有融資需求的債權企業,而核心企業則是債務企業,一旦上游中小企業向銀行的融資出現問題,核心企業因具有反擔保職責要承擔所有的損失。應收賬款融資使得上游中小企業能通過核心企業的資信能力獲得銀行短期貸款,解決了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問題,有助于中小型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同時有利于供應鏈持續有效的運轉。1.2.2預付類:保兌倉融資。大多數情況下,購貨商在支付貨款之后一段時期內不能接受貨物,但實際上已擁有這批貨物的未來貨權。未來貨權融資,又稱為保兌倉融資,是指供應鏈下游購貨商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用于支付上游核心供應商未發出的貨物款項,同時供應商要將提貨權交付給金融機構并承諾將未來因購貨商營銷不利而未提取的貨物進行回購一種融資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當上游核心供應商將倉單抵押至銀行后,購貨商可以從倉庫中分次提取貨物并在以后用未來的銷售收入分期償還銀行貸款。保兌倉融資是一種套期保值的金融業務,極易被用于大宗貨物的市場投機。通常情況下,銀行等金融機構會與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貨物進行檢查監管,防止上下游企業合謀的虛假交易等風險。1.2.3存貨類:融通倉融資。是指企業的貨物在經過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評審之后,企業可以通過抵押貨物向銀行進行貸款的一種業務途徑。在這種模式中,抵押貨物貶值問題是金融機構著重考慮的業務風險。因此金融機構在收到企業融通倉融資申請時會嚴謹審查該企業庫存的穩定程度,長期交易的客戶資源以及整體供應鏈的綜合運作情況等,并以此決定是否授信。與保兌倉融資模式類似的是,因金融機構不能對抵押貨物進行較準確的市場資產價值評估和物流監管,通常也要與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合作。一般情形下,金融機構會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輸規模,授予其一定的授信額度,由物流企業直接負責融資企業的貸款事項。這樣不僅提高了供應鏈產銷運作效率,金融機構還轉移了自身的授信風險,簡化了流程手續,降低了管理成本。1.2.4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綜合應用。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融通倉融資是供應鏈金融中十分有代表性的3種融資模式,適用于不同條件下的融資,但現實情況中的整體供應鏈金融運作其實是多種融資模式的結合應用。例如,起初的存貨融資要求以現金贖取抵押貨物,但如果企業的贖取保證金不足,銀行可以考慮企業以應收賬款適當比例地贖取貨物。因此,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服務于供應鏈各環節企業之間的綜合融資業務。
1.3供應鏈金融實踐
1.3.1宏觀發展概述。2004年我國物流創新大會推選出的未來物流行業四大創新領域和十大創新模式中,“物流與資金流整合的商機”位居四大創新領域之首,而“庫存商品抵押融資模式”、“物資銀行運作模式”、“融通倉融資模式”分別位居十大創新模式的第一位、第三位和第四位.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不過得益于應收賬款、商業票據、融資交易市場的不斷發展,近些年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拓展較為顯著。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1.3.2金融機構實踐。深圳發展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進行了較早的嘗試,于2001年就推出了“動產及貨權質押授信”融資業務,是我國首家推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商業銀行。之后該行又推出“1+N”供應鏈營銷模式,并于2005年先后與國內中遠、中儲、中外運3家國內物流巨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只經歷了短短一年多時間,已經有數百家企業從這項戰略合作中得到了融資便利。據統計,僅2005年,深圳發展銀行這種供應鏈金融模式為其創造了2500億元的授信額度,貢獻了約25%的業務利潤,而不良貸款僅有0.57%。1.3.3鐵路企業供應鏈金融探索。2011年8月,中鐵現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發展銀行達成合作意向,實現了深圳發展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與中鐵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的正式對接上線,代表著國內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系統與物流監管系統實時數據交換時代的到來,首次實現了供應鏈金融實時化。雙方系統的對接,由于信息傳遞的速度與準確性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避免了部分繁瑣環節的影響,將中鐵現代物流的成本下降近一半。
2鐵路企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SWOT分析
2.1機會分析
2.1.1鐵路加快多元化經營發展步伐。2011年,原鐵道部《關于推進鐵路多元化經營的意見》提出,鐵路應在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以轉變鐵路發展方向,拓展鐵路服務業務,提升鐵路服務質量為目標,加快鐵路物流發展,統籌規劃物流多元化格局,實現裝卸、倉儲、包裝、加工、配送等一條龍式的服務。2.1.2金融市場體系逐漸改善。2011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希望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物流企業的信貸力度,增強流通業與金融業之間的互動合作。目前良好的政策環境為鐵路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創造了條件。同時,“十三五”規劃也明確指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對鐵路而言,應按照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理念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服務鏈條,構造具有競爭優勢的供應鏈。2.1.3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隨著供應鏈金融十幾年的發展,目前相關法律法規環境逐漸完善。例如,2007年正式實施的《物權法》,2014年頒布的《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以及兩個行業標準《動產質押監管服務規范》《質押監管企業評估指標》,為指導供應鏈金融依法、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威脅分析
2.2.1其他大型物流供應商實力強大。目前國內發展勢頭強勁的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及中郵速遞物流等大型國有運輸企業,憑借其過硬的客戶資源、硬件網絡、服務質量等已成功進軍供應鏈金融領域。與此同時,國外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UPS)、敦豪航空貨運公司(DHL)等物流企業憑借其領先的技術,大量資金的支持,專業的人才隊伍也正在強勢開發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國內和國外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給我國鐵路企業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方面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與沖擊。鐵路企業若想在當下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務必積極開拓供應鏈管理的一條龍式服務,以此提升鐵路企業綜合實力。2.2.2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高風險?!笆濉币巹澝鞔_指出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和風險防范研究,可見供應鏈金融業務能帶來高收益的同時,必然伴隨著高風險。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過程中涉及企業較多,資金數額較大,操作難度系數較高,專業高管人員缺乏,相關環節的具體法律法規仍不健全,都會造成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高風險。而鐵路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目的本是做好資產的增值保值業務,降低企業管理成本,賺取更大的利潤,因而防范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高風險已是鐵路企業的首要難題。
2.3優勢分析
2.3.1貨源結構符合供應鏈金融目標產品要求。煤炭、鋼鐵、有色金屬、鐵礦石、水泥等礦建材料、石油以及糧食等一直是鐵路的大宗貨源,近十年來貨源運量占鐵路總貨運量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近乎達到90%,而這些貨源結構是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屬意的目標產品。據統計年鑒數據顯示,鐵路總貨運量中,鋼鐵、有色金屬運量占比在7%左右,石油運量占比在4%左右,占比較高的煤炭、鋼鐵、石油等都是供應鏈金融的目標產品。鐵路大宗貨源結構為其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賦予了很大的優勢。2.3.2客戶資源結構符合供應鏈金融企業要求。貨運組織改革后,鐵路企業一直致力于倉儲、包裝、加工、裝卸配送等基礎的一條龍物流服務,這些基礎業務的一致性使得鐵路企業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上更具優勢。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業務往來,鐵路企業擁有了大量固定的優質客戶資源,并掌握了真實的、一手的客戶信息。這些內部信息為鐵路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奠定了基礎的同時,也幫助了與鐵路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融資企業進行前期篩選、監控評估等工作。2.3.3具有較高的品牌可信度。品牌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品牌競爭已是占領市場的主要手段之一。鐵路較之其他運輸方式,具有運量大、運費低、節能環保、安全系數高等優點,是一種不可取代的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與許多廠家在長期合作中,尤其是大宗貨物的交易中形成穩定緊密的聯系,具有較高品牌信賴度。鐵路國有企業的身份,使其容易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達成合作意向。2.3.4鐵路的物流網絡優勢。截止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1萬km,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9萬km。在貨運方面,鐵路可憑借其遍布全國的鐵路運輸網絡、貨物站點、大型庫房將全國各個物流子系統有效地聯系融合在一起。除了以上強大的硬件網絡,鐵路擁有更重要的信息網絡優勢。鐵路客戶服務中心電子平臺,為客戶與鐵路企業的溝通與反饋提供了渠道,同時為鐵路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給予了強勁的信息網絡支撐。
2.4劣勢分析
2.4.1鐵路增值服務薄弱。大多數鐵路企業服務功能單一。在貨運方面,仍有很多鐵路企業停留在“站到站”干線運輸,缺乏向兩端的拓展延伸服務;在倉儲方面,鐵路企業的倉庫僅僅是儲存貨物,收取廉價的儲存費。又因為體制機制各方面的限制,貨運物流鐵路企業主要以站段進行區域劃分,在利益分配、資源整合等方面沒有進行較好的配合,導致這些部門的實力、規模仍較弱,使得鐵路企業不能像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等那樣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和支持。2.4.2鐵路企業缺乏供應鏈金融專業從業人員。截止2015年底,我國鐵路從業人員已有204.56萬人。盡管從業人員隊伍龐大,但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專業從業人員較少,基本都是從運輸主業調配,真正既精通貨物運輸又了解供應鏈運作與金融的專業高管人員更是寥寥無幾,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存在著先天不足的劣勢。2.4.3設施設備陳舊,信息化建設滯后。目前我國鐵路企業的基礎設施仍過于簡易、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低,企業信息化程度相對滯后。在供應鏈整體服務過程中,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的整合性能較低,效率不高,不能及時了解并反饋供應鏈運作整體情況,同時也不能完全掌握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動態。2.4.4鐵路體制機制受到羈絆。鐵路政企分開,為鐵路適應市場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前提,但由于政府之前的扶持,使得鐵路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仍受到體制機制的諸多限制。例如,鐵路企業仍帶有賣方市場的觀點服務客戶,對供應鏈金融運作的市場發展深入了解不夠,在與競爭對手的對抗關系以及合作互動方面的協調程度不高。再有,鐵路企業仍受到計劃經濟因素的影響,因而其組織模式與運營結構仍需一定程度的改進與創新,很多程序如車皮的審批、行車的調度等,需要很多部門的協調,因而建設有序高效的供應鏈運作網絡迫在眉睫。
3從戰略高度重視鐵路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探索
3.1鐵路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戰略意義
3.1.1有助于鐵路企業形成穩定的客戶關系。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企業逐漸轉向跨界限的整合,使客戶關系的維護與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鐵路物流企業可以通過現代物流服務,支持專業金融運作,使得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從而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3.1.2為鐵路企業拓展利潤空間。發展供應鏈金融可以成為鐵路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如通過開展融資業務獲取利差收入,開展結算業務獲取手續費收入,開展質押物資監管、價值評估、貨物處置獲取相應收入等。由于鐵路具備供應鏈金融所需的基本條件,如倉庫、信息系統、物流全程監控、人員等,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提高鐵路企業的資產利用率,減少資產閑置,發掘新的利潤源。3.1.3降低鐵路企業經營風險。物流業與金融業的創新性融合不僅可以減少客戶交易成本,同時也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風險,成為物流企業重要的業務模式。由于商品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區域承銷商等情況就是物流企業的工作對象,物流企業對于庫存的型號、流動的區域,可以通過庫存和配送管理做到了如指掌。在整個運作過程中,因為有存貨和單據作為質押,物流企業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3.1.4培育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中的合作將會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為企業融資引進新渠道。供應鏈金融能夠為供應鏈帶來較低的生產成本和高效的供貨速度,在提高整個供應鏈流程管理有效性的同時,降低了融資成本,加快供應鏈整體的資金周轉率,也為資金流轉和無縫連接提供了全新的運作機制與方法,以真正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的多流合一。
3.2鐵路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戰略矩陣
可構建鐵路企業向現代物流方向發展,開拓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戰略矩陣。3.2.1SO戰略:主動開拓型戰略。鐵路企業迫切向現代物流轉型的愿景,以及政府對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支持,已成為鐵路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強大動力。在當前大好形勢下,鐵路企業應當抓住機遇,強化自身品牌可信度、運輸網絡以及信息網絡的優勢,在外在宏觀市場政策,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的情形下,維持并增強已有的貨源和客源結構??墒走x大宗貨物為供應鏈金融的目標產品,目前穩定的客戶資源為供應鏈管理的合作伙伴,積極開拓市場,開展相關業務。與此同時,鐵路企業應以自身強硬的實力,雄厚的資金,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樹立鐵路供應鏈金融品牌,以此來維持并不斷提升自身優勢。3.2.2WO戰略:創新發展型戰略。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供應鏈金融帶給鐵路企業的發展契機,并積極為此創造條件。鐵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鐵路內部設備配置、管理制度、信息化程度,都需按現代大型物流企業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進行較大規模的建設、改革與提升,從而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鐵路供應鏈金融管理制度,并對先行先試的鐵路企業進行稅收減免、財政支持的大幅優惠支持。同時,必須配備相關專業的高管與基層人員。3.2.3ST戰略:差異化戰略。鐵路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應從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出發,為客戶提供鐵路特色的優質產品與服務,滿意其個性化需求,從而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營造自身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潛在的高風險必須是鐵路企業著重預防的,只有不斷細化崗位職責,將供應鏈金融運作體系標準化、規范化才能降低可控風險。3.2.4WT戰略:資源整合戰略。優化并整合鐵路內部資源,深化鐵路企業內部改革,注重防控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高風險,適當實時地開展鐵路供應鏈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向文,馮茹梅.物流與供應鏈金融[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曾小燕.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研究[J].當代經濟,2012,1.
3曹玉敏.供應鏈風險管理評估及應對措施[J].商業現代化,2012,11.
4委之佐.淺議質押監管業務評審中的風險管控[J].郵政研究,2013,3.
5陳常金.淺談鐵路物流企業發展金融的思路[J].企業發展,2011,7.
6李金龍等.供應鏈金融理論與實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社,2011.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金融產品;ABCDTM技術;運營體系
1引言
傳統的金融業務基本都是建立在有具體實物的抵押、相關證券的質押以及良好信用的基礎上,而核心企業中的供應商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業,缺乏相關的抵質押物,信用貸款也缺乏充足的征信數據,傳統的金融業務很難適應這些中小微企業。為了給中小微企業紓困,政府、金融機構、大型核心企業也在積極探索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的可行性及實施途徑,隨著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T(物理網)、M(移動技術)技術的應用,使得對供應鏈業務的確權變得可行,從技術上保障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文章主要研究基于核心企業的特點,圍繞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產品情況,探索出適合核心企業自身特點的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從而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提供運營保障。
2供應鏈金融產生的背景及現狀
2.1發展背景
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與金融兩個領域交叉產生的創新業務,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得到了理論界和產業界的關注,各類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和實踐蓬勃發展。在經濟高度全球化形勢下,供應鏈金融將金融資源和產業資源高度融合,實現產業效益與金融效益的乘數效應。不同類型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所處產業運行特點和規律,有效地解決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改善了核心企業周邊生態圈的營商環境。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流程自動化等技術發展,企業供應鏈活動呈現出數智化的趨勢。在數智化供應鏈的不斷創新下,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也悄然發生變化,成為國家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有關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業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2018年8月廣東省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農業廳、金融辦聯合制定《廣東省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實施意見》;2019年7月國務院銀保監會印發《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
2.2發展現狀
供應鏈金融發展經過了貿易融資、物流金融、1+N供應鏈金融、M+1+N供應鏈金融等歷程,近年來借助數字化手段演進得更加多樣。從供應鏈金融的質押物性質及交易場景先后順序來看,目前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模式分為三大類:面向上游企業融資的應收賬款類、基于物流運輸行業的存貨類、面向下游銷售企業的預付款類,并由此衍生出數十種具體的應用模式。從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和運營平臺主體又可分為:核心企業模式、電商模式、物流公司模式、第三方平臺模式,不同模式下的業務流程、參與主體、風險管控點等供應鏈金融相關的內容均有不同,體現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差異化和多樣化特征。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必須要切合企業的業務實際,為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保駕護航。
3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概述
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供應鏈金融的運營模式不斷發展,為供應鏈金融產品管理提升風控能力,降低業務成本。為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實現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南網公司”)“對中央負責,為五省服務”的經營宗旨,同時為解決供應商發展所面臨的融資需求,南網公司以南網供應鏈金融統一服務平臺為依托,將業務相關的金融機構與南網供應商融合在一個業務流程內。供應鏈金融的運營體系需要包括運營的保障機制、體制;日常業務運營的流程、操作規范;面對客戶服務的服務體系。
4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架構
4.1供應鏈金融運營保障
供應鏈金融運營體系綜合了多方面的職能管控,包括組織內部的管理團隊建設、財務會計、技術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同和與外部金融機構及供應商的交互協調。通過分析核心企業目前的組織架構和部門崗位職能,并結合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控管理,為供應鏈金融管理組織架構設計提出合理化建議。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主要以信息服務為核心,采用業務流程化、操作標準化、管理信息網絡化的運營模式進行運作。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的要求,為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全面管控,需從多個管理維度實現供應鏈金融管理的專業性和高效性。供應鏈金融管理維度主要有法務管理、業務運營、業務管理、供應商服務、平臺運維、財務結算、系統風險控制、業務風險控制、信用風險控制管理等多維度進行分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運營確定職責范圍。法律服務團隊通過對融資籌劃、風控合規、交易設計、資產管理等方面開展分析,整合運用各種法律技術,為金融機構及供應鏈企業識別相關風險。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三大核心要素:數據、建模和系統。供應鏈金融業務運營的實質是通過整合各類供應鏈參與方(包括供應商、物流倉儲公司、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等)的相關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供應鏈生態的發展和完善。在此過程中,核心企業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篩選具備優質資源且能夠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優秀供應商,使其參與到供應鏈金融中來,實現共贏發展互惠互利。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的主要環節包括業務申請、服務提供機構審批、業務辦理、業務執行、資金支付、業務結算等,該過程形成了完整的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閉環。核心企業處于業務信息集中處理環節,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的核心,核心企業相關信息的傳遞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應用效果。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需要構建專業的供應商服務體系。該體系為核心供應商、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如銀行)等多方提供優質服務。主要工作包括建設專業的服務人才隊伍、建立標準化的服務流程、解答供應商在使用供應鏈金融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接受用戶的投訴與建議等。系統日常運維工作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硬件設施運維、平臺系統運維、運營審計。財務結算運營包括核心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收入來源的核算,主要有信息服務費、保險經紀業務返傭等。系統風險控制運營通過對風控體系進行高效管理,規范事前盡職調查工作,提高對授信主體真實信息的掌控,強化對核心供應商的授信準入管理。業務風險控制運營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特點,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合理劃分崗位職責。通過設置專業部門、制訂業務操作指引,建立內控管理制度,健全操作風險管理機制,實現對各流程環節操作風險的有效控制。信用風險控制運營信用風險管理是指通過制定信息政策,對供應商資信調查、付款方式、信用限額、款項回收等環節實行全面監控,以保障應收款項能夠及時回收。包括貸前風控:設立專門機構控制信用風險、確立提供信用額度的原則、制定信用政策、建立專門的信用體系;貸中風控:執行信用政策、管理信用周期、投后貸款跟蹤、持續不斷地監督債務人、監督供應商的信用情況;貸后風控:基于供應鏈金融業務管理需求,核心企業的組織架構如圖1所示。
4.2供應鏈金融日常業務運營
供應鏈金融的日常運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七點。歷史數據提供:從核心企業招投系統中提取供應商基礎資料及歷史交易信息,以大數據分析方式,對供應商進行資信評估。交易數據導入:供應商確認辦理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應在系統中簽署使用相關數據的授權協議。在經過核心企業法務審核后,通過數據接口,推送至金融機構?;乜钯~戶開立與確認:與核心企業業務系統聯動,由供應鏈金融業務部門確認后,才可以變更。供應鏈金融業務:對供應商進行準入條件審批,通過審核的供應商,方可確認進入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管理平臺,辦理供應鏈金融業務。數據儲存:對辦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供應商,通過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收集并分析系統數據,并對分析結果進行評級,評級報告應經過授權后推送金融機構。供應鏈金融業務辦理、合同簽訂及管理均應采用電子簽章或CA證書確認,合同簽訂流程全程采用系統電子化完成。財務核算:核心企業應著手成立供應鏈金融財務中心,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內容及要求,從組織框架上為資本運營管理做準備。績效考核:為確保供應鏈金融業務高效有序運營,應設置并實施質量目標考核辦法。質量目標具體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設置的范圍與標準管理;二是實施控制管理;三是持續改進控制管理。經營團隊建設: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運營管理的要求,管理團隊建設模塊的程序設置基本上可以分為:招聘錄用管理程序;學習培訓管理程序;機構與崗位設置管理程序;辭退與辭職管理控制程序;目標設置與績效考核管理程序;職業規劃設計與控制管理程序;公司經營發展目標與文化構造控制管理程序。
4.3客服運營
設置有效的供應鏈金融客戶服務運營管理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并進行分類管理。客戶信息系統主要由客戶的基本信息、業務對接服務信息組成,其中客戶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戶的工商注冊、法人基本資料、基本經營情況(如處于經營何種階段、經營類型、規模等)、經營管理者個人基本信息、詳細經營情況(如資產情況、利潤情況、產品結構等)、潛在需求情況等;業務對接服務信息包括業務對接類型、時間、履約情況、客戶滿意度等信息。第二,建立完善客戶潛在需求分析機制。針對會員客戶,由客戶管理部門通過與客戶的交流溝通,定期對客戶的潛在需求進行分析,及時準確把握客戶在經營發展各個時期的服務需求。第三,逐步規范客戶跟蹤回訪制度。該制度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履約過程中的回訪,作為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控制的重要環節,了解客戶經營情況或履約情況;其二,對客戶進行定期回訪,重點是客戶滿意度和客戶的潛在需求,該回訪將貫穿客戶關系維持的全過程。第四,建立完善客戶臺賬管理機制。應按照會員管理、履約情況、客戶潛在需求分析等內容,分別建立總臺賬和各子臺賬。供應鏈金融業務應立足于客戶服務,有效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商務活動,如金融商務論壇、咨詢培訓等,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增強客戶對南網的認可程度,保持緊密關系。匯總分析供應鏈金融服務日常運營中的常見問題,整理列示常見問題庫,方便供應商查閱相關信息,同時配置智能客服機器人,根據問題關鍵字返回相應解答。
5結論
核心企業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一定要從自身掌握的資源、所能確權的內容去考慮,不可盲目貪大、貪快。傳統的核心企業由于缺乏金融領域人才配置、信息系統支撐、運營經驗以及相關風控體系,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從以上方面加強保障,可以借助外部資源,也可以引入相關的人才、信息系統、風控系統以及運營體系。
參考文獻:
[1]章雁.中小企業融資、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風險述評[J].工業技術經濟,2011(7):123-127.
[2]李飛.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思考[J].財會月刊,2011(6):34-36.
[3]康晨.供應鏈金融主體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商貿,2011(21):119-120.
[4]潘明.供應鏈運作機制選擇研究———以H省A縣絲網業為例[J].金融經濟,2005(16):75-76.
[5]郭清馬.供應鏈金融模式及其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2):2-5,9.
[6]張宜萍.供應鏈金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的應用及推廣[J].宜春學院學報,2011(1):39-41,116.
[7]龍志云,陳飛燕.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的再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