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08:49
序論:在您撰寫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 S8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7-0275-02
近年來,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一直不敢有絲毫懈怠和放松,但對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工作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機構設置不到位、保障不到位等普遍問題[1-4],造成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能力下降。為詳細掌握張家口市宣化區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情況,有效解決體系建設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再上新臺階,筆者于近期開始對全區體系建設情況進行全面調研,發現諸多問題?,F就當地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促進該項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1 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現狀
根據國務院確定的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宣化區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工作由區農業委員會負責總體部署安排,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對現有動物防疫、檢疫、監督及其他行政執法職能進行整合,組建成立宣化區動物衛生監督所,依法負責3個鄉1個鎮動物防疫、檢疫與動物產品安全監管的行政執法工作。合設成立宣化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動物疫病防控、監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等技術支持保障工作)、宣化區畜牧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基層畜牧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同時承擔獸藥、動物診療、生鮮乳收購、動物防疫條件等環節管理、相關證照審核發放及執業獸醫、鄉村獸醫備案管理等工作。
宣化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為區農業委員會下屬國有全額事業股級單位,現在編人員共計19人,實際在崗人員16人,非在崗人員為編制調劑安插及上級借調人員,非在編雇傭人員6人。辦公場所為租用性質,無自有辦公用房。下轄3個派出機構:河子西動物防檢監督分站、春光動物防檢監督分站(辦公場所為租用性質)、龐家堡動物防檢監督分站。3個分站均為國有全額事業股級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共計9人。侯家廟鄉暫未成立防檢分站(無辦公場所),其工作人員3人為宣化區動物衛生監督所雇傭人員。
2 存在的問題
2.1 機構設置不到位
突出表現為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設置不到位。對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編制核定過少或未設,人員編制實際到位數不足,執法人員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實際承擔工作強度的需要;部分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還不是獨立的法人,存在執法主體資格不合法的問題;還存在檢疫工作由鄉鎮獸醫站人員(雇傭)承擔情況,其實際上是不具備動物檢疫的法定資格,導致執法監管難以依法有效落實;目前各鄉鎮站在編人員大多年齡偏大(50歲以上5人,占56%),新老人員更替無法落實,在編人員退休后,鄉鎮站將面臨無在編人員的窘境。
2.2 機構高度整合導致職能繁雜
該所因3個部門合設,在履行日常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職責同時還需組織、實施數萬牲畜、10余萬只禽類、多個病種的強制免疫、疫情調查、疫病抽樣監測、臨床診斷等工作,還包括承擔生鮮乳監管、獸醫醫政、藥政及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職能。其中部分工作不具備執法主體資格,一崗多責導致人力分配與實際工作強度間矛盾突出。
2.3 條件保障不到位
基層財政保障不到位:政府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少,導致執法條件差,裝備缺乏或落后,部分鄉鎮站甚至無執法車輛和固定辦公地點,工作靠租車,檢疫靠經驗,經費“打白條”現象常見。尤其是實行動物衛生監督與“瘦肉精”監管一崗雙責、檢疫檢測同步實施以來,檢測經費支出增加,無專項資金保障,導致經費缺口加大,難以保障執法工作有效開展。同時,隨著全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也暴露出基層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技術力量薄弱的缺陷:缺乏快速、簡易的檢測定性手段,快速檢測儀器等相關設備不能配置到位,不能為執法工作提供科學切實的技術保障和依據。導致只能依靠感官分析,缺失了執法工作的公正性、準確性。
2.4 執法人員素質不到位
目前,基層執法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較低、人員老化、結構不合理,非專業人員從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情況還比較嚴重,法律知識缺乏、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強,少數執法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甚至存在違法執法的問題?,F今,該所及鄉鎮分站所有在崗檢疫人員25人中本專業正規大專以上人員只有9人,占36%。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已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務、提高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水平的瓶頸。
3 建議
3.1 繼續深化改革
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積極推進動物衛生監督體系改革。重點協調解決部分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編制和經費保障等關鍵問題,規范和理順執法主體資格,做到機構名稱(包括派出機構)統一、執法主體資格合法(獨立的法人、獨立的財務、獨立的辦公場所、獨立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職能配置規范、職責任務明確、保障措施到位、工作運轉有序、監督執法有力。同時將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分設管理,形成統一、穩定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和技術支撐機構。
3.2 加強人員管理
優化監督執法人員結構,提升畜牧、獸醫、法律及相近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組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官方獸醫隊伍,全面達到“三有”工作目標,即執法隊伍“有學歷、有資質、有編制”,實行財政全額撥款管理,充分體現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公權力和權威性。同時新建協檢員隊伍,制定協檢員管理辦法,明確協檢員崗位職責,加強協檢員崗前培訓,形成配合有力、工作有序的動物產地檢疫隊伍。逐級建立并完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電子檔案。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和稽查制度。
3.3 加強執法隊伍教育培訓和行風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分級負責、突出重點、注重質量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廣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和職業技術培訓,做到全員培訓,切實提高人員素質。建立健全考試考核和績效評價體系,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推行政務公開、規范執法行為、優化服務環境,做到執法嚴謹、程序規范、語言文明、態度和藹,樹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新形象。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執法公正、行為規范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隊伍。
3.4 加強動物衛生監督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爭取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經費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充實監督執法設施設備。實現執法裝備“三有三統一”,即“執法有車輛,取證有設備,留置有設施;統一執法機構戶外標識,統一執法車輛執法標識,統一司法文書執法標識”。切實加強采樣診斷室建設,配備現場調查取證、快速檢測等設施設備。重點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動物衛生監督網站建設,逐步實現市、縣、鄉三級動物衛生監督網絡全面鏈接,通過研發文件收發、經營單位監督、證章標志、人員、培訓考試等管理軟件,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有關工作的信息和數據通過網絡進行傳輸、查詢和統計,初步實現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管理,逐步使業務工作通過內部網絡進行管理,實現網上辦公,提高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能力。
4 參考文獻
[1] 駱雙慶.我省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現狀及努力方向[J].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2009,30(4):5-6,12.
[2] 康威,汪明,陳向前.改進我國動物衛生監管體系建設措施的探討[J].中國獸醫科學,2011,41(8):874-879.
【關鍵詞】衛生監督體系;調查
【中圖分類號】R4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10-0164-02
衛生監督體系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執行國家衛生法律法規, 維護公共衛生秩序和醫療服務秩序, 保護人民群眾健康, 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 。江西省某設區市為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和《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時掌握衛生監督機構建設進展、綜合發展能力和基本情況,通過對全市10家衛生監督所建設現狀進行調查,客觀分析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情況,為促進衛生監督規范化建設,提高衛生執法能力,提供幫助。
1 調查對象、內容與方法
1.1 對象:截至2009年初,全市的市、縣(區)衛生監督所。
1.2 內容:衛生監督機構體系建設、人員編制與學歷、財政撥款、辦公用房、車輛、辦公設施等。
1.3 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用統一的調查表進行數據統計匯總。
2結果
2.1 體系建設。全市共有10家衛生監督機構,市衛生監督所于2004年成立,是副處級全額預算管理單位;其余9個縣(區)衛生監督所均為單獨設立的副科級事業單位。隨著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推進,衛生監督執法也開始向街道、向社區、向鄉村延伸,基層監督網絡建設不斷加強。全市各衛生監督機構在學校均設立了助理衛生監督崗,部分縣(區)衛生監督機構,在街道社區還設立了分所,或在鄉衛生院設立了派出機構,逐漸形成市、縣、區、學校、街道(鄉、鎮)、社區(村)衛生監督網絡。
2.2 人員狀況。
2.2.1 人員編制情況。
由于國家對衛生監督機構的人員編制沒有統一規定,結合所在省實際,按照《江西省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08~2010年)》的標準,即設區市級衛生監督人員按服務規模分別確定為:100萬人口以上的市按人口7~8人/10萬人配置,100萬人口以下的市按服務人口9~10人/10萬人配置;縣級衛生監督人員按服務人口規模(含鄉鎮派出機構人員)分別確定為:80萬人口以上的縣(或縣級市)按服務人口的5人/10萬人配置,50~80萬人口的按服務人口的6人/10萬人配置,30~50萬人口的按服務人口的7人/10萬人配置,30萬人口以下的按服務人口的8人/10萬人配置。全市目前的人口數約為491.3萬,按照此標準,全市需配置約344至393名衛生監督人員,但目前10家衛生監督機構編制數共322名。由此可見,全市衛生監督機構的人員編制數明顯不足,與其所承擔的任務不匹配,不能滿足監督執法工作的需要。特別是部分縣級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短缺,力量不足,使衛生監督執法的觸角無法延伸到鄉、村, 致使農村基層衛生監督工作薄弱。
2.2.2 人員學歷結構。市衛生監督所在職人員中,中專及以下學歷的占16.42% , 大專占40.30% , 本科及以上占43.28%。縣級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的學歷相對較低,40.21%的人員為中專及以下學歷,其素質難以滿足日益提高的監督水平需要(見表2)。
2.2.3 人員專業結構。市衛生監督所在職人員中,醫學專業人員占25.37% , 非醫學專業人員占70.15% ,無專業人員占4.48% (見表2)??h級衛生監督所人員中,醫學專業人員占55.24%,且無專業人員比例較大。與此同時,法律專業人員奇缺, 多數縣(市、區) 衛生監督所沒有法律專業的在崗職工。
2.3 業務用房和執法裝備狀況。
2.3.1 業務用房狀況。全市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辦公用房除其中三個縣(區)衛生監督機構外,其余均是通過租賃或借用等方式解決。市衛生監督所辦公用房面積為1540m2 ,人均辦公用房面積為22.99m2/人,縣區級衛生監督所的辦公用房面積每機構平均為527.78m2 ,人均面積16.61m2。根據衛生部《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中提出的標準是:各級衛生監督機構開展日常工作所需各類用房,人均建筑面積應在40m2以上,設區的市級衛生監督機構的建筑規模應不少于2400 m2,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的建筑規模應不少于1200m2。全市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建筑面積無一達到以上要求,而且各衛生監督機構辦公用房屋大多已非常陳舊,亟待維修和改造 3 。
2.3.2 執法裝備狀況。
2.3.2.1 車輛配備情況。監督工作用車輛包括衛生監督執法車和現場快速檢測車?!吨笇б庖姟分刑岢鲕囕v配備要求:“衛生監督執法車按監督執法人員每4~8 人配備1 輛的標準進行配置”,目前,全市衛生監督機構車輛共計38輛,其中市監督所12輛,其他縣區衛生監督機構26輛, (見表3)。故若按在職人員數計算,除市衛生監督所外,其余各衛生監督所均不能達到每4~8 人配備1 輛的標準,且各地區車輛配置不均,阻礙了衛生監督執法效能的提高。
2.3.2.2 辦公設備情況。全市10家衛生監督所包括分所共有147臺電腦,按在職人員353人計算,人均0.42臺。其中市衛生監督所人均0.67臺,縣區衛生監督所人均0.36臺。在目前日趨電子化辦公和全省衛生監督軟件全面推廣使用的情況下,現有電腦尚不能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除此之外,投影儀、低溫冰箱、復印機等其他辦公設備在部分監督機構還未全部到位 (見表2)。
2.4 經費收支情況。市級財政雖然將市衛生監督所的人員工資及人頭經費列入了年度預算, 但福利、獎金以及執法經費和重大活動保障經費等均未列入預算, 市衛生監督所每年都會面臨較大的經費缺口,嚴重削弱了衛生監督執法的力度和職工的工作積極性??h級衛生監督機構的狀況更令人擔憂,財政投入嚴重不足, 大部分縣(市、區) 衛生監督所基本的人員工資不能全額列入年度預算,其工資、補貼、福利、獎金都要靠“服務創收”來彌補。
3 討論
3.1 進一步完善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全市衛生監督體系網絡尚不健全,街道、鄉鎮衛生監督派出機構設立尚不到位,農村和基層的衛生監督管理還較薄弱,所以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和農村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在探索經驗的基礎上向全市推進衛生監督進社區、進鄉村,盡快推行衛生監督派出機構和設立助理衛生監督員制度,建立一個較為完備的衛生執法監督基層網絡體系。
3.2 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在人員編制上,要滿足工作的需求。要根據《江西省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08 ~ 2010 年) 》的要求,根據轄區人口、面積、和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范圍、任務等實際需要,合理確定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編制配備標準,增加足量的衛生監督人員。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要推進衛生監督機構參照公務員管理,充分調動衛生監督隊伍積極性,保障衛生監督執法的公平性和良好社會形象。
增加衛生監督員數量。衛生監督人員數量是保證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全面開展的首要條件,全市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大量使用編外人員,充分說明了在崗人員已遠遠不能適應工作的開展。因而,要嚴格按照監督員錄用標準,向社會公開招聘足量的衛生監督人員,擇優上崗。引進高學歷人才,提高錄用人員的學歷標準。鼓勵基層衛生監督人員繼續教育,提高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數量,減少無學歷人員數。進一步改善衛生監督隊伍結構。在錄用新人時,嚴把入門關,增大對口專業人員比例,如預防醫學和法律專業,降低非專業人員比例,從而優化人員結構,提高執法水平和執法效率。
在人員培訓上,要制定衛生監督員教育培訓規劃,加強在崗衛生監督員的教育和培訓,進一步提高衛生行政執法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把培訓作為衛生監督員年度考核的必備內容。
3.3 加快完善衛生監督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執法裝備配備。結合該市實際情況,將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基本建設、執法裝備的購置、更新等,納入當地社會發展規劃和公共衛生建設規劃。
按照省衛生廳關于加強衛生監督服務能力建設的計劃安排,推進市、區(縣)衛生監督機構的辦公用房建設,并按標準完成執法裝備配備。
一、福建省衛生監督體系發展現狀
為推進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福建省從2003年開始啟動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衛生監督體制改革逐步深化,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1.衛生監督網絡逐步建成
目前,福建省已建立省級、9個設區市和84個縣(市、區)衛生監督機構,在300多個鄉鎮、街道啟動了農村衛生監督協管工 作,逐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衛生監督網絡。
2.衛生監督隊伍初步建立
福建省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共核編2000名,現有在崗人員1848名,通過實行統一著裝與標識、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塑造了良好的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形象。同時,嚴格準入標準和培訓教育,目前全省衛生監督隊伍中76%以上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為維護公共衛生秩序和醫療服務秩序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3.監督執法范圍不斷擴大
衛生監督機構執法范圍由單一的公共衛生監督逐步擴大。具體包括依法監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共場所、職業衛生、放射衛生、學校衛生、消毒產品、生活飲用水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傳染病防治、為醫療服務市場的正常運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對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行為采取了嚴厲的打擊措施。各級別的衛生監督機構至上而下共同承擔著全省30多萬家監管對象的經常性或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較好地維護了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秩序。
二、福建省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存在的問題
1.衛生立法不完善
目前,福建省醫療衛生的法律法規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早期制定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時期所帶來的一些新問題,行政處罰的手段和效果也都存在著一定的滯后,不能有效的起到預防的目的。衛生立法是加大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基礎,只有衛生立法不斷完善,才能保證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在建設過程中有法可依。
2.業務用房短缺
據統計,福建省84個基層衛生監督機構中,有73個縣沒有業務用房(占86.90%),均為通過臨時借用或租用場所辦公,監督機構平均業務用房面積與標準相比缺口近80%。業務用房不足,造成功能分區缺失和混亂,給案件受理、證據保存、行政許可受理等業務帶來了不便,制約了監督執法工作的開展。
3.基本設備、裝備配置不足
福建省目前大部分基層衛生監督機構執法車輛、取證工具和現場快速檢測設備等嚴重缺乏和落后。目前,基層衛生監督機構的快速檢測設備配備率約為5%-15%,執法取證工具和辦公設備的配備率約在35%-50%之間,執法車輛配備率約35%。基層監督機構的基本設備、裝備低于國家的裝備標準,制約了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4.衛生監督力量不足
5.衛生監督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基層衛生監督專業有著技術強、涉及面廣的特點。在執行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時,都必須要有專業的技術知識作為支撐。衛生監督人員不但要具備相當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必須要擁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計算機應用的相關技術。在社會發展迅速的新時期,基層衛生監督隊伍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專業不夠豐富,結構不夠合理,整體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內涵分析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范圍
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范圍基本包括計劃免疫,婦幼保健,院前急救和采供血,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預防控制。在2011年,衛生部又進一步擴大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范圍: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對象將由0-3歲擴大到0-6歲,增加孕產婦和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項目。此外還將為農民工及其子女等特殊人群提供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等服務,為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的流動人口提供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務。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
不斷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范圍和內容也將不斷的完善和擴大。
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內涵分析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內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界定:第一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人生健康的權利。這意味著人人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權利都是相同的;第二是明確合理、規范、有效的服務內容?;竟残l生服務的提供是依據廣大公民對健康的需要和政府的財力確定的,既有面向普遍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也有面向單獨個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疫苗接種)。所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在內容上是依據公民的健康需要提供,而不是每個個體都將得到完全無差別的公共衛生服務。
3.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關系
(1)加大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是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基礎。目前,我國在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多一部分就在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在基層開展進程緩慢,實施起來有許多困難。所以要想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就必須從加大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著手,打好現實基礎。
(2)完善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是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具體體現。由于我國城鄉二元制結構,導致城市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要想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首先就必須從條件較為落后、衛生事業發展較為滯后的農村出發。而完善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正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在基層的具體體現。
(3)提高基層衛生監督技術是有效率地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技術支撐。目前,我國在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效率低下、重復浪費的情況。而提高基層衛生監督技術,保證了衛生監督工作的有效展開,無疑為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4)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加大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特別是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從根本上為基層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公共衛生服務需求提供了保障,有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營造良好的氛圍,創造更好的條件,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更快地實現。
四、對策建議
1.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
(1)加大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關鍵在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政府是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責任主體,要把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考慮。
(2)要落實衛生行政部門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質量上的主要責任。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必須在政府保證了財政投入下,努力加強機構建設、設施設備改善、技術水平的提高,狠下功夫,著力提高服務質量,確?;竟残l生服務的內容取得預期效果。
2.加快和完善衛生立法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時期,只有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對衛生法律法規的新需求,才能切實做到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衛生立法部門應當根據社會的現狀,逐步修改、補充和完善現行的法律法規,使衛生法規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各項衛生工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才能不斷提高衛生監督執法的有效性。
3.加大基層地區財政投入
城市與基層地區縣在基本公共衛生的許多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在實踐中,應該根據基層地區的衛生監督隊伍建設狀況和醫療狀況加大對基層地區的投入力度,為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1)衛生行政部門要做好部門協調工作,積極爭取政府的財政支持。加大基層衛生監督資源的投入,解決衛生執法專項經費、人員和工作經費問題,積極做好基層衛生監督執法辦公用房、執法車輛、取證、快速檢驗監督設備、通訊工具、防護裝備、網絡
建設經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基層衛生監督綜合執法提供物質保障。
(2)健全基層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投入責任,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納入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中,促使政府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納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從而能加強政府的投入力度和重視程度。根據經濟水平、醫療技術水平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的發展,建立穩步的籌資增長機制,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順利提供。
4.建立高素質的衛生人才隊伍
鑒于目前我國衛生人員在培養、配置與流動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加大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實現對我國現階段衛生人員提出的種種挑戰,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對衛生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利用開發,以促進基層衛生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盡快實現。
[關鍵詞] 衛生監督;信息化;軟件;管理學;方法學
[中圖分類號] R—0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9(a)—0173—02
信息化建設是當前衛生監督發展的趨勢[1]。信息共享與交流的網絡化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作用愈發突出,泰州市各地衛生監督機構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取得的成效也是比較明顯的,但在建設過程中,筆者發現市級衛生監督機構信息化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進。
1 存在的問題
1.1 衛生監督機構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泰州市共有523名衛生監督執法人員,40歲以上者占60%以上,普遍存在電腦知識缺乏、信息化覺悟不高、信息化動手能力差等缺點,尤其是50歲以上即將離退休人員。而衛生監督工作的主要人員正處于這一群體,因而這樣的尷尬局面必定使“全面推行無紙化辦公、完全實現信息儲存與交流網絡化”這一目標宣言成為一句空話。
1.2 系統軟件開發不科學
衛生監督職能調整未完全到位,大部分職能如職業病等重新調整,在這個動蕩期內設計完善的衛生監督信息化管理軟件必然與實踐脫節,即便能做出來,也是一個初級產品,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更何況,從事管理軟件開發的人員是計算機專家,他們對衛生監督工作以及大衛生觀念也是一知半解,這樣的設計與實踐脫節的情形無處不在,也是制約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的重要因素[2]。
1.3 網絡設備性能不穩定
筆者在信息化推進過程中發現,由于移動與聯通、電信本身的網絡差別存在,而且每家單位購買的終端設備與防火墻質量也有差別,加上帶寬的限制,使得每家單位的信息化網絡設備穩定性受到影響,尤其是在大家同時上網辦公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堵塞而死機,輸入電腦一半的資料突然消失,這會令使用者十分沮喪和懊惱,這也是制約信息化推行的一個主觀上的重要原因。
1.4 信息化建設的習慣難培養
很多時候,客觀的問題只要加大投入就能夠解決,但思想上的問題是個最復雜的問題,單靠行政命令往往會造成口服心不服的尷尬局面,嚴重影響信息數據的準確性與科學性,而這是有違信息化的初衷的。人們的習慣一旦形成,往往很難改變,如果信息化不能夠提高效率,簡化工作程序,讓執法人員用起來不方便,就有可能會阻礙信息化建設的推進。
2 對策
2.1 優化職工隊伍,逐步引進年輕化專業化執法人才
衛生監督當前的一個通病就是,因專業化技能逐步降低而帶來的“閑雜人等”養老所話題。當然這是個社會問題,它的產生與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有關,食品衛生劃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就是其中一個例證。例如,做手術的人民醫院不會劃歸工商部門,因為醫院有技術含量,而監管食品在一部分人眼里認為簡單,比如每個家庭主婦天天做飯,卻并不需要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去指導,而飯店的情況也是如此。正是因為有這種思維定式的影響,造成了衛生監督的大衛生專業優勢在逐步消退,而真正的衛生法律人才又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少之又少。因此,及時充分引進專業化人才是有遠見的領導者應該考慮的[3—4]。
2.2 加大資金投入,逐步完善必備的信息化硬件軟件設施
當前,機關事業單位面臨績效改革,政府有關部門的初衷是好的,績效也應該,但下面執行起來就變味了,不僅大鍋飯,連基本的工作也變得討價還價起來,業績和效率增加了卻不見收入增加,各種費用也在縮減。因此,在有限的辦公經費前提下,資金應向信息化工作傾斜,信息化應用的軟件與硬件不僅要與實踐相結合,而且應該還要上個檔次,保證質量[5]。
2.3 加強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引入競爭激勵機制
在信息化推進中,好的領導首先應該要懂得信息化、參與信息化、鼓勵信息化[6]。加強信息化工作的領導,不光是要求領導要常督查、常通報、常批評,領導還要帶頭學、帶頭做、帶頭用。單位應著力營造信息化“比學趕幫超”的環境,對信息化成績斐然的,應制定獎勵政策,對信息化工作落后的,要毫不留情的批評,反對胡子眉毛一把抓、好壞一個樣的老好人主義。
[參考文獻]
[1] 馬長峰,張開祥. 關于加強基層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 中國衛生產業,2011,8(4):103—104.
[2] 劉瑾奕,胡兵,張帆. 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與展望[J]. 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1,18(3):238—242.
[3] 朱霞惠,孫正太,浦政軼,等. 新形勢下做好當前衛生監督工作的幾點思考[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8):92—93.
[4] 焦世明. 提高整體素質 打造和諧衛生監督隊伍[J]. 中國醫藥科學,2011, 1(23):156.
關鍵詞:放射 衛生 執法監督 體系 制度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2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483-01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的背景作用之下,輻射技術在社會各行業領域中的應用不斷廣泛及深入。我們在肯定由輻射技術應用所帶來的進步與便捷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在此項技術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危害。這種危害對于接觸人員的生命安全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身理遺傳特性,無法得到徹底意義上的根治。從而,有關輻射防治以及應用安全的相關問題備受各方關注與重視。本文著眼于這一實際情況,以我國放射衛生執法監督體系與制度建設及應用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研究,旨在于引起各方特別關注與重視。
1 放射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分析
在我國衛生行政機關日常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有關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工作的落實是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對于放射衛生執法監督體系的構建始于1960年所頒布的《暫行條例》。在數十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國已形成了框架結構基本完善的放射衛生執法監督體系,為保障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工作的安全及有效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與支持。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深對其的認識。
1.1 放射衛生執法監督主體系統分析:從施動主體的角度上來說,放射衛生執法監督主體系統由上至下可以分為――國務院衛生部門省級衛生廳市級衛生處區級衛生局。上述執法主體在有關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應當嚴格按照我國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展開對執法監督工作的總體指揮與組織,并針對從事放射工作的單位及個人申請加以評估及審批。在此基礎之上,還可以針對所管轄區域內存在的違章及違法問題加以懲處。
1.2 放射衛生監督員體系分析:放射衛生監督員作為整個放射衛生執法監督體系的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要求由上至下,在省、市、區、縣等行政機關內部設置專門從事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工作的監督員工作體系。對于放射衛生監督員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專業性、經驗性以及資質性。
1.3 放射衛生監督法規及標準體系分析:放射衛生監督法規以及相關標準體系的構建是上述執法監督主體系統以及監督員執行各項監督工作所依賴的行動基準與參照。要求在充分結合放射衛生技術應用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針對各項具體規范、標準與細則予以可靠性掌握,為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工作的妥善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發揮相應的技術支持目的。
1.4 放射衛生監督監測技術體系分析:放射衛生監測技術體系作用之下需要負責針對放射衛生監督工作場所、工作人員、防護設備以及有關放射源的儲存管理工作加以詳細審核與評估,并結合放射衛生監督工作的開展情況,做好相應的評價與監測工作,發揮其對技術應用的支持與保障目的。
2 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制度分析
簡單來說,現階段我國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制度的構建與開展是衛生行政部門建立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列》基本規范的基礎之上,要求放射行業雇用雙方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定,以保障整個行業的建設發展以及各方參與者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規。對于違反具體規范的行為,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制度同樣具有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的權利。具體而言,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制度及具體操作條款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版)中有關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內容的相關規定與規范:①國務院負責制定從事高毒作業以及放射作業的工作人員特殊管理的具體實施措施;②要求在有關放射性元素的儲存及運輸過程當中,用人單位負責為操作員工配備專門性的報警與防護設備。與此同時,在針對作業區域放射性元素含量進行劑量測定的基礎之上方可開展相關作業;③要求在提供各種放射性元素以及含有放射性物質材料的過程當中,通過說明書的方式,針對這部分元素、材料的基本性能予以詳細記錄及規范。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版)中有關放射衛生執法監督內容的相關規定與規范:①放射性同位素的存放應當在時間、空間等多個方面與其他各類腐蝕性物品的存放相互獨立,在做好常規防爆、防潮以及防腐蝕處理的基礎之上,做好放射線泄漏的處理以及應急預案;②從工作場所的建設角度上來說,放射工作場所防護設施的建設應當與主體工程建設做到同時設計、施工、使用、驗收以及投入;③在有關放射源的生產、銷售、使用等多個工作環境開展過程當中,均應當構建專門性的安全保衛工作制度,將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人。
基于以上分析,為更好的保障放射衛生監督執法監督工作能夠有效且主動的落實到實處,要求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部門能夠嚴格按照調整后的職能分工,依法履行各項管理工作權責。
3 結束語
通過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認識到:體系與制度的構建可以說是執行某件事物的標準與基礎所在。在我國放射事業的開展過程當中,只有通過衛生監督體系的構建以及對衛生監督制度的落實,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各項工作開展的“有據可依”以及“有理可循”,這一點需要引起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偠灾疚尼槍τ嘘P放射衛生監督執法體系與制度落實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問題做出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有助于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侯和平,杜德康.衛生監督執法信息系統在衛生監督執法中的應用[J].華南預防醫學,2007,33(2):67,69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概述
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是以資金、資產管理為對象,以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為目標,以教職工、學生、資產、資金為總資源框架,依托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實施的財務核算、分析、控制,同時對現有的財務運行模式和資源整合重組,以提高各種經濟資源使用效益的綜合系統。
二、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意義
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手段,建立以日常辦公、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基建、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完整的財務項目庫體系。
(一)有利于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實施,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包含管理體制、內控制度、操作流程、規范程序等綜合體系;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制度化建設,規范相關工作的業務流程和內控管理,使財務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和高效化運行。
(二)有利于提高教職工綜合素質。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它要求教職工全T參與,確立新的管理工作理念,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主動遵守財經法規及財務資產管理規定,接受財務信息化和財政體制改革等方面的新知識,促進教職工思想觀念的轉變。
(三)有利于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高校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方面,財政體制改革日新月異,財政支出要求日趨嚴格,預算管理、薪資管理、資產管理、收費管理、項目經費管理、部門經費管理、財務信息公開管理、績效考核等問題制約著高校的發展,如何有效地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令教職工和學生滿意的服務?另一方面,人事勞資、教學、教輔、財務等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機制,信息缺乏共享,影響教學管理水平,如何有效整合各部門的信息資源,將孤立的、表面的、不系統的管理信息資源整合起來?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就是要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手段,突破信息收集、傳遞及處理過程中的“瓶頸”,更好地為教學管理服務。
(四)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通過建立“縱向貫通、橫向集成”的教育經費內控監督平臺,實現以部門預算管理為主線,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緊密集成、數據共享的財務管理信息平臺;通過建立系統客戶端網絡,實現全體財務、業務人員在一體化的工作平臺上協同辦公,為業務人員服務;通過對外服務窗口并結合數據中心,不僅業務人員可以實時獲取財務信息,教職工也可以獲取學生收費、個人工資等信息,為教職工服務;通過網絡實時查詢實現財務資金及各類資源信息,為各單位、部門服務。
三、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原則
(一)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是一項新事物,需要教職工的全面參與,由于對財務業務的不了解,可能存在畏難情緒,要加強宣傳工作,讓教職工切實認識到實施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好處,要看到項目的實施不僅是硬件設施的投入,更是促進思想觀念的轉變。
(二)結合實際、注重實效。項目的實施涉及到高校管理體制等方方面面,所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因此,項目的實施要結合高校實際,首先實施基本及容易使用的模塊,待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再逐步使用其他模塊,務求做到需要一個使用一個,使用一個成功一個,最終實現高校全面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
(三)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根據高校實際,制定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項目的遠景規劃,建立整體框架,包含各類基礎信息、接口標準、工作流、人員權限等;其次要分清預算管理、薪資管理、資產管理、收費管理、報銷管理、票據管理、項目經費管理、部門經費管理、財務信息公開管理、績效考核等各個子系統的輕重緩急,逐項穩步推進。
四、實施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步驟
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首先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其次才是信息技術,要建立以學校為項目實施主體,業務部門唱主角的項目組織機構。
(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系統的實施涉及教學、教輔、黨政部門等各個環節,需各方面的協調管理,單靠財務部門是無法實施的,需成立包括高校領導、部門負責人的項目領導小組,協調管理體制、機構設置、人員配置等方面的問題。
(二)成立項目實施小組。財務信息化專業性強,對計算機操作能力有較高要求,實施小組主要是對各級管理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使他們掌握系統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只有他們理解了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才能更有效率的運用。
(三)成立項目業務小組。每個業務組必須有固定的人員,帶著業務處理中的問題,通過對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掌握,尋求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和運作方法,并用新的業務流程來驗證,協同實施小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規程和準則,制定規范的制度,最后落實到實際工作之中。
【關鍵詞】高職學生認知邏輯;實踐課程體系;快樂學習;思路
現在的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專業高職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水平,但將時間拉長了來看,3年后還從事本專業的學生卻大大的減少,為何學生對專業的熱愛消退了呢?回溯到教學中來,特別是建立感性認識的實踐教學體系對學生一生擇業的影響功不可沒。
1.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教學的認知邏輯現狀
現在的實踐教學體系,基于不同的立場,各所學校對專業的認知思路是有所差異的。有的學校是將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專業的實踐教學從工程機械的生命全過程去考慮,從制造、裝配、調試、使用、維修、回收再制造,從全周期的角度去認識工程機械,也可以說是從設計人員的角度去完成認知過程的。同時也有一部分是從維修人員的角度來認知工程機械的,認知的思路從檢測、使用、維修、管理來安排課程,角度的變化當然是各個學校的出發點和社會資源差異造成的。不同的認識角度,多是建立在教師或校企合作專家的角度,設計全面的為學生著想,希望學生學習更多更專業的知識,為行業,或者可以說是為學生的就業需要來開發和建設實踐課程體系的。
但細看具體的給定的課程,一般就是,先開制圖、機械基礎、電路等專業基礎課,然后是構造、發動機、底盤、液壓、電器為主的專業核心課,再來就是駕駛和維修課程等專業提升課程,最后就是頂崗實習。似乎從知識體系上是從下至上的過程,應該不錯。但從3年后的職業穩定學生比例來說,為什么不高呢?究其原因,職業熱情消退了,從建立認識邏輯的時候就是從老師或專家的角度來看問題的,以知識和技能為本位,考慮的是工作結構邏輯,不從認知邏輯出發。[1]如同將現在思維活躍的學生強架到職業的道路上去的教學模式,不是太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面對著不同的實踐課程體系,相同的是學生是否能夠順利并快樂的學習一直不被重視,學生熱愛本專業的意愿會逐漸降低。
2.高職學生認知的邏輯順序
現在高職學生的特點都是思維活躍,興趣廣泛,但是對單一事物的關注度保持時間短,現在提倡的在學中作,作中學,建立以實踐項目貫穿的教學體系。把理論課程和實踐項目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單門課程的角度講,沒有問題,體現的是現在的項目化、一體化教學的特色,也符合學生的認識邏輯。但是從整體的課程設計來看,還是從下向上的學科體系下的教學安排,每門課之間的認知邏輯是學科階梯式的。也就是在這種短期融合,長期割裂的認知邏輯下,沒有形成連續的認知邏輯上的遞進關系,學生的專業熱情會漸漸低落。
從高職學生的認知邏輯來看,和一般人們的認知邏輯都一樣,從感性認識再到理性認識,而且認識不是一次就形成的,而是要不斷的重復認識—理解—驗證—再認識這樣的過程,最后才成為學習得到的經驗,從而產生滿足的情感,對學習的對象產生好感,只有這種好感不斷的延續下去,才能保證高職學生專業學習熱情的持續。在這里認識和驗證的過程都是通過項目實訓來完成的,這種認知的邏輯會在一門課程中不斷的加深,求知欲不斷加強。[2]但是課程相關性的降低,不能夠產生持續的熱情,往往反映在換課程之后,有的同學就打不起精神,對新課程失去興趣了喪失了求知欲。
3.基于學生認知立場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如何將好不容易激發起來學生的求知欲延續下去了,不會由于課程的轉換而下降。從整體的學科式的工作結構邏輯轉換為學生認知為紐帶的認知邏輯,應該從認知過程的內外條件來分析。
3.1 能力獲取成本低廉是建立認知實踐體系的必要保障
學生在學校學習或者企業實踐過程中,最容易打消學習積極性的就是不知道如何獲取學習資源,或者是不容易獲取學習資源而產生的。對于現在高職學生都普遍存在的容易放棄,不易堅持的特征,保證他們在低成本條件下完成學習,掌握技能是必要的保障。讓學生在最短途徑獲取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保證求知欲的最佳方法。比如可以在課程中增加工程機械專業資源獲取方法的傳授,引導學生有效的利用互聯網資源,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庫,以及專業化程度高、開放性強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等等,甚至是開設人際溝通、心理學等課程,都會從客觀上解決學生會在專業學習中遇到的非技術性瓶頸,并且建立學生對外界信息的溝通管道,是保證學習不斷積累的必要條件。
3.2 保持不斷獲得的成就感是認知實踐體系的動力源泉
從實踐課程體系在高職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來看,不光是項目化、一體化教學的落實,實踐教學體系從認知上的整體設計才是貫通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專業的符合學生學習認知邏輯的,是擺脫學科體系的真正的高等職業教育?,F在的實踐體系中幾乎都還沒有實踐這種思維的安排教學方式。雖然我們現在還達不到德國雙元制教學的第一年的工廠的專業實訓,但是我們可以在教學初始就把企業員工要求作為學生培養的基本參考,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已經投入到工程機械的行業中來;其次要全部教學階段滲透專業的影響,如在低年級多組織企業參觀,假期到企業見習,不斷學習駕駛、維修技術,并獲取相應的技能證書,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實踐教學體系上進行改革,將原來一根桿子插到底,不斷的深入的階梯式的教學,改成從認知角度出發,先學使用,在進行理論的學習,成為種子發芽式的教學,從這個角度來實現整體認知邏輯設計的教學。即是將教學內容以不同類型的機器來進行整合,從認知角度去發散的知識能力體系,不像現在以知識點為基礎整合方式,來解決認知被動性的局面。從不斷的提問為教學的邏輯,引導學生去思考,從而不斷的深入,而不是現在的被動的學習。把學習的重點放到學生上去,從學生學習的思路上去考慮教學安排,而不是重點在知識點上,強迫學生去學習。當然,老師的角色也要從主導者,逐漸轉變為輔導者。這種嘗試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
3.3 學生快樂學習是認知邏輯的最優體現
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讓教學目標以能力目標為核心,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以團隊化為特征,在符合的環境中實施,直接在實踐中學習真實的技能,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就感,體驗學習的快樂,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3]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職業素養是在潛移默化的形成,專業的熱情一定不會泯滅。
4.客觀多元的考核方式和開放的反饋體系
任何課程體系的建立都離不開科學的考核方法來檢驗。一是將原來的階段性考核可以用項目化甚至每天從知識技能點上考核,把以課程結果為考核目標的方式為主,轉變為以過程考核為主。二是將從理論與技能掌握情況結合起來考核,不僅要考核理論也要和資格考試一樣,也要考核技能。三要增加考核的實用性,既然是為企業、行業培養高級職業人才,一定要結合企業、行業要求不斷改革校內的考核方式,不斷向用人單位靠攏。[4]
同時也要建立多方聯動的科學評價機制。從校內外,不同尺度來進行評價,短期從能力水平上著手,教師和學生形成評價機制,長期以學生為主體的主觀評價,企業為客觀的評價體系建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要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增強學生專業學習熱情,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以認知邏輯來設計實踐教學,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對改善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沈旭.高職工程機械專業教學改革之實踐[J].職教論壇,2010(20).
[2]賈新征.多元智能理論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2(30).
[3]邱晨輝.讓職業教育變得生動有趣——專訪職業教育分級制度提出者、北京市教委委員孫善學[N].中國青年報,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