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6:52
序論:在您撰寫臨床免疫學綜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研究現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67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553-01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第一本臨床免疫學檢驗知識的教科書出版了,經過20年時間的發展及研究人員的不斷更新。免疫學檢驗已經在我國的臨床醫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一學科能夠影響醫學上的其它學科,甚至對生命產生影響[1]。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涉及的內容已經延伸到分子生物學、生物學等各個領域,同時,醫學其它學科應用臨床免疫學的幾率也在逐漸的上升,因此就奠定了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在現代醫學中的位置。
1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的發現及發展
臨床免疫學檢驗學可的建立已經超過100年的歷史,其主要在多種細菌感染實驗中形成,起初一些學者主要研究傳染病患者及免疫動物,經研究發現兩者的血清中都有特異性質的結合病原體,此外還具有能夠加快這些病原體形成的物質,有學者將這些病原體物質統一稱為抗體,能夠促進抗體形成的物質稱為抗原。1900年Landsteiner等發現人類血型有ABO三個情況,自此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中誕生一種新型且重要的檢驗項目——血型鑒定[2]。1897年Kraus證實將細菌培養物濾液和對應的抗血清進行混合會產生沉淀情況,1898年Bordet基于補體溶血體系組建補體結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創新使用補體結合方案來對梅毒患者進行診斷。1900-1930年期間,內毒素Shwartzman反應、血清疾病、過敏反應、調理作用、補體結合反應、皮膚反應、Arthus反應等逐漸廣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發展的道路,白喉類毒素預防、卡介苗等陸續出現。
2臨床免疫學檢驗技術的實際應用現狀
2.1鑒定血型與檢測腫瘤標記物現今在應用免疫學檢驗技術的基礎上,為劃分白細胞HLA類型奠定了基礎,同時測定多種紅細胞血型。通過對人促絨毛膜性腺激素、癌抗原125、癌胚抗原、糖鏈抗原19-9、前列腺特異抗原、癌抗原153、糖鏈抗原72-4、甲胎抗原等多種抗原進行免疫學檢測,能夠得到腫瘤患者的相關數據、信息及資料,輔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預防腫瘤再次出現[3]。
2.2檢測細胞免疫功能細胞免疫功能檢測方法主要依據生物學性質進行分析,例如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淋巴細胞毒試驗、花環形成試驗、溶血空斑試驗等方式來獲取,這樣可以幫助醫生更全面的掌握免疫情況。
2.3免疫細胞與血液學的測定隨著各項技術的高速發展,醫學領域對抗原及免疫細胞表層受體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多種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可運用雜交瘤技術來獲取,這就為免疫細胞的測定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2.4檢測藥物臨床上常會運用藥物進行治療,一些藥物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因而,對患者體內的藥物情況進行全面掌握時非常重要的。對患者體內藥物進行檢測已經成為醫生監控患者體內藥量的重要方法,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于檢測患者有無吸食。
2.5檢測鑒別傳染性疾病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導致的,可以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傳染。較為常見的有:乙肝、流行性感冒、細菌性痢疾、結核病、流腦、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萚4]。
2.6檢測蛋白質、酶、免疫因子人體中的每個細胞及重要組成部分均存在蛋白質,是由20多種氨基酸根據不同比例組成的,實時的在體內進行更新和代謝。酶是生物催化劑,免疫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抗體。這些物質在人體內非常小的量就可以被檢測到。
3小結
對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的發展及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我們清晰的發現這一學科的在醫學領域的重要性。免疫學檢驗學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更廣闊及更深的層次內,推動了生物高技術的發展。可以確定的是,臨床免疫學檢驗學科的研究還會為醫學提供更多的新型藥物,其在臨床的應用和開發必然會為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提供更加長遠的影響,而且將會為社會創造更加深遠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樊寧,孫福生.免疫學檢驗方法的進展和應用[J].醫學綜述,2011,23(07):452-453.
[2]曹雪濤.免疫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及我國免疫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9,32(01):1026-1027.
【關鍵詞】 臨床免疫學; 免疫檢驗; 實踐; 探索
臨床免疫學是免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連接環節。免疫學檢驗是以免疫學原理為基礎,利用各種具有敏感特性的標記技術,對各種病理和生理的免疫學指標行特異性、超微量地分析,包括細胞的、體液的診治及預后評估[1]。就免疫學檢驗進行準確定位,是臨床醫生依據檢驗結果對疾病進行診治和防控的有效技術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就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的相關實施與探索進行綜述如下。
1 臨床免疫學概念
臨床免疫學屬重要的免疫學分支部分,為免疫學應用到臨床醫學的途徑。免疫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與臨床免疫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有著密切相關性,為臨床及時、科學的應用免疫學新技術,在疾病的治療、監測、確診、預后中均發揮重要的引導及參考作用[2]。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臨床上多種免疫學技術已被普遍開展應用,如流式細胞式和免疫細胞檢測及分類技術、血清蛋白電泳技術及各種肽類物質、激素、細胞因子、腫瘤標志的檢測技術等[3]。隨著目前檢驗項目在臨床的不斷增多,臨床醫務人員及患者自身都對臨床檢驗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各種免疫學技術均需緊跟醫療科技發展步伐,更全面、迅速的發展,以盡快的與臨床應用適宜,進而開展臨床免疫學技術的嶄新局面。
2 臨床免疫學促進新技術發展
技術的產生、發展和創新基礎均需有相應的理論,如PCR技術、分子克隆技術等均為遺傳學或分子生物學重要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而這些技巧中,理論基礎為DNA的雙螺旋。同時免疫學的抗體理論與抗原對多種臨床免疫學新技術的產生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標記技術、沉淀、凝集等的發展進展[4]。近年來,受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滲透及免疫學的飛速積習難改展,使免疫學在理論上獲得了較大的突破。
3 臨床免疫學新技術發展特點分析
3.1 多學科交融 臨床免疫學經典技術包括免疫標記技術、溶血技術、中和技術、沉淀技術、凝集技術等。以上技術為臨床免疫學基礎,在臨床免疫學傳統及現代的理論中均占有較重要的地位。以上技術或其基礎上發展創新的技術至今仍在科學研究和臨床檢驗中廣泛應用。但生命科學在不斷發展,不同學科間漸較難明確區分和界定,形成廣泛的滲透和交叉的局面,而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適體技術、分子雜交技術、PCR技術、染色質沉淀技術等免疫學新技術,使免疫應用范圍和理論不斷拓展。另外,臨床免疫檢驗中,組織學、細胞學中的顯微鏡技術也為一項重要的技術手段。如由普通顯微鏡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聯合對抗原進行檢測,自身抗體采用熒光顯微鏡與熒光標記技術聯合進行檢測。且電子顯微鏡對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和免疫細胞的行為可直接行動態觀察。以上技術的應用,使臨床免疫學技術得到了較大豐富,為發展提供了動力及方向[5]。同時免疫學檢測數據顯著多,用日益復雜,有效分析數據和正確應用結果顯得較為重要故臨床免疫學與生物信息學、醫學統計學等學科的合作與交流也漸趨深入。
3.2 高通量、智能化、自動化的免疫新技術 臨床免疫學檢測具有同步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特點,與傳統手工操作有較大的區別,如微粒子酶免疫技術、電化學發學分析技術等,毛細管電泳技術也在臨床廣泛應用,目的,生物芯片技術使整個檢驗醫學檢測實現了大規模、平行化、高通量的要求。同時,組學技術、后基因技術、酶聯免疫斑點技術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極大的滿足了臨床免疫學需要。
4 免疫學檢驗定義
4.1 臨床免疫學中免疫學檢驗為重要組織部分 以基礎免疫學理論作指導,臨床免疫學對免疫學方法及技術不斷創新,在對疾病研究,特別是自身免疫病、腫瘤、傳染病、血液病、免疫缺陷病、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病發機制、診治、預后評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屬免疫學分支學科,是基礎免疫學內容與臨床免疫學內容的中間環節,為臨床醫師對疾病進行研究的相關技術方法。
4.2 免疫學檢驗的相關定義 依據免疫學原理,特別是抗體與抗原反應原理,對各種敏感標記進行利用,如熒光素、發光物質、放射性同位素等,特異地、超微量的對各種病理和生理免疫學指標進行分析,包括細胞的和體液應用,行疾病診治和評估的一組醫學臨床檢驗項目[6]。其要點為即對抗原抗體反應原理加以利用,又可對免疫學參數的各種內容進行檢測。
5 免疫學檢驗存在的問題
5.1 定位 目前,有一定數量的醫療單位中,尚未設立免疫學檢驗專業,無專業的檢驗設備,無實驗室,無固定的專業的檢驗人員,免疫學檢驗中的一些項目被分散在微生物實驗室和生化實驗室進行檢驗,對專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5.2 質量管理分析 雖免疫學檢驗中大部分項目在各大醫學中已參加了國家衛生部相關室間質量評估活動,但在對室內質量進行控制的環節中,仍較為薄弱。對于大部分免疫學檢驗項目,在質控品和標準品上,國內尚未做到有效統一,雖部分有供應,但項目不全,價格昂貴[7]。故多數試驗室質量控制不達標,導致檢驗質量不穩定。目前,尚普遍存在試劑缺乏統一的現象,檢驗結果中的假陰性、假陽性較難杜絕,為質量管理及標準化檢查帶來了一定難度[8]。同時,專業的免疫學檢驗人員較少,缺乏高素質、高學歷的帶頭人,同時也缺乏嫻熟操作的技術人員[9]。此外,還存在研究內容與臨床缺乏有效結合等,在疾病診治中未發揮有效作用[10]。
6 發展建議
針對免疫檢驗的重要性,醫院領導和檢驗科需重視免疫學檢驗專業的設置,設備引進、項目定位和人員配備,加強培訓,建全室內質量控制[11],同時成立免疫檢驗學小組,就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解決方案,各級質量部分需加強參考品、質控品的管理,以提高檢驗效果,使臨床免疫學作用落到實處[12]。
7 小結
綜上,臨床檢驗為臨床免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項技術的研發為臨床檢驗學發展提供了機遇,有效縮短了檢測時間,節約了樣本用量,實現了疾病準確、快速、無創的診斷。同時也需正視存在的困難,對復雜的數據行合理和有效的應用,以減輕患者負擔,控制成本。同時加強基礎研究的合作與交流,讓從業者加強各種技術的培養和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滿足臨床免疫檢驗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王松華,羅識奇,周為民,等.28所醫療機構檢驗免疫學部分指標現場檢測調查[J].臨床檢驗雜志,2007,25(2):154.
[2] Beutler B,Casanova J L.New frontiers in immunology.Workshop on The Road Ahead:Future directions in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EMBO(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2005,6(7):620-623.
[3] 武建國.老年人抗病毒螺旋抗體測定的假陽性率偏高[J].臨床檢驗雜志,2006,24(4):241-243.
[4] Hartmann M,Schrenk M,Dottinger A,et al.Expanding assay dynamics:a combined competitive and direct assay system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 multiplexed immunoassays[J].Clin Chen,2009,54(1):956-963.
[5] 周鎮先,吳玉強,黃茂萍,等.國產抗HBs抗體試劑檢測結果的評價[J].臨床檢驗雜志,2007,25(1):70.
[6] Shoshan S H,Admon A.Novel technologies for 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humoral proteomics[J].Cancer Biomark,2007,3(1):141-154.
[7] 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559-712.
[8] 史俊敏,吳曉勇.臨床檢驗質量管理的重要性[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12(8):2377-2378.
[9] 張偉民,宋超.落實質量考核與監督措施,促進獨立實驗室健康發展-對醫學獨立實驗室管理模式的設想與探討[J].浙江檢驗醫學,2009,7(3):285-287.
[10] 師建國,田玉梅,郭芝芳,等.量子共振檢測在精神分裂癥診斷中的應用(摘要)[C].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0:288-289.
[11] 袁紅,黃文芳,楊明清,等.對四川省二級及二級以下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的檢查及指導效果[J].現代預防醫學,2009,26(18):126.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免疫學會;吉林省醫學期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484X
國內刊號:22-1126/R
郵發代號:12-89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Current Immunology
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市免疫學院研究所;上海免疫學會;中國免疫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2478
國內刊號:31-1899/R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1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關鍵詞】 高等院校; 醫學檢驗專業; 臨床免疫學檢驗; 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是指用外語(主要用英語)進行學科教學的一種教學體系。教育部2001年頒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在高等院校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醫學院校開展雙語教學是培養具有較強外語應用能力醫學生的需要[1]。為提高檢驗人才的素質,使之能適應國內外醫學檢驗科學的發展,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最新成果,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雙語教學已成為必然的趨勢,2006年3~8月在醫學檢驗專業主干課程《臨床免疫學檢驗》教學中進行了中英雙語教學的調查和實踐,現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貴陽醫學院2003級本科醫學檢驗專業學生108人。
1.2 教學方法
采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臨床免疫學檢驗》[2]。選擇其中部分章節,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成雙語教學CAI課件,教師做好中、英文上課的充分準備。授課采用以下4種形式:(1)采用中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課件(英文比例不超過50%);(2)采用中文教材、補充英文資料、中文課件;(3)采用中文教材、補充英文資料、中英文混合課件(英文比例不超過50%);(4)采用中文教材、補充英文資料、英文課件。授課時主要采用中文和英文并舉的教學方式,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論知識點以中文講解為主,對比較淺顯易懂的部分,盡量用英語講解,進而調動學生積極性,英語講授內容比例占到總內容的50%以上。
1.3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在實施雙語教學結束后進行,由學生不記名填寫。調查使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內容涉及對雙語教學的態度、雙語教學教材的選擇、授課語言(中英文)的應用比例、雙語教學授課效果等。
2 結果
2.1 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態度和建議
見表1。本次調查顯示,多數學生(65.8%)對《臨床免疫學檢驗》采用雙語教學表示理解和支持;多數學生(56.5%)希望采用中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課件(英文比例不超過50%);多數學生希望教師以中文授課為主,僅介紹個別專業術語的英文名稱,或在用英文講授后,再翻譯成中文。表1 醫學檢驗本科學生對《臨床免疫學檢驗》雙語教學的態度和建議(略)
2.2 學生對《臨床免疫學檢驗》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
見表2。對于采用雙語進行專業課程教學,僅21.3%學生認為學習效果比單純用漢語教學好,41.7%的學生認為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比單純漢語教學差,另24.1%學生認為學習效果與單純中文教學差不多;對于雙語教學CAI課件,52.8%的學生認為不同英文程度的課件可作為雙語教學的輔助學習資料,67.6%的學生認為促進了專業英語的學習,9.3%的學生認為可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與漢語教學相比,46.3%學生認為雙語教學使專業學習變得特別吃力,僅5.6%的學生認為可以學得很輕松。表2 醫學檢驗本科學生對《臨床免疫學檢驗》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略)
3 討論
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順應時展的必然,本文在我院醫學檢驗本科專業課程《臨床免疫學檢驗》教學中作了有關雙語教學的調查和嘗試,認為在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3.1 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成功開展雙語教學需要學生的配合。在實施雙語教學之前,應對學生進行充分動員,讓他們對雙語教學有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此項調查中,65.8%的學生支持雙語教學,說明多數學生思想上是認同雙語教學的,這是我們開展雙語教學的重要前提。但是仍有26.9%學生對雙語教學持強烈反對態度,作為教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對這一部分學生應該認真分析其反對的原因。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給開展雙語教學造成一定的困難。調查顯示,僅7.4%的學生接受教師全英文授課方式,多數學生要求教師用中文授課,僅個別專業名詞用英語表述,或在用一段英文授課后再作中文解釋。許多(41.7%)學生擔心使用雙語教學會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有影響,并且46.3%的學生感覺雙語教學使得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吃力,這也是部分學生反對雙語教學的主要原因。應該說進入專業課程學習階段的大學生經過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高考的選拔和低年級階段大學英語的學習,已有一定英文基礎,基本具備雙語教學的條件,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只要努力一定能接受雙語教學,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一定能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同時這也提示,雙語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順利開展雙語教學,對學生基礎英語的培養非常重要,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絕不可能簡單地通過某一門課程的雙語教學就能完成,只有通過多門學科、多年級循序漸進地開展雙語教學才能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同時專業課程教師實施雙語教學也必須有計劃有步驟進行,結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初期最好采取簡單滲透式和過渡式的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專業知識的難易、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靈活調整英語在教學中的應用比例,特別要注重專業詞匯的講解。
3.2 師資
師資是雙語教學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3]。教師的外語水平和能力不僅是實施雙語教學計劃的關鍵,而且關系到學校高等教育國際化,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的關鍵之一。大多數醫學專業課程教師長期以來接受的是讀寫為主的英語教育,說聽能力相對較差,往往只能做到較熟練地閱讀或寫作英文專業文章,真正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的能力卻很弱,發音也不夠標準,這樣勢必影響學生對英語讀音的正確掌握,嚴重影響學生日后的英語發展,使雙語教學進入誤區。為彌補雙語教師英語口語方面的不足,口語不太好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看英文內容,講解主要采用中文,使用中英文CAI課件輔助教學,教師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英語水平。對英語口語流利地道的教師,應盡可能使用英文授課,輔以CAI課件,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講的英文內容[4]。同時充分發揮優勢,組織教師聽課,觀摩學習,幫助其他教師提高英文水平。作為院校方應重視雙語教學師資的培養,投入經費,有計劃地分期分批選拔教師進行英語培訓。
3.3 教材
教材是學生賴以領會、接受理論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教材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5]。原版英文教材專業英文的表述規范地道,是學生學習專業英文的首選材料,但是原版教材價格太高,基于國情、省情和校情,購買原版英文教材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目前無法要求醫學生全面使用原版教材。而且目前還沒有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的《臨床免疫學檢驗》雙語教材,國外教材普遍章節數目多、內容豐富、結構與國內教材相差甚遠,無法同步使用,因此將英文原版教材作為雙語教學的重要參考資料,節選原版教材,以復印件作為教學教材,并準備其他英文資料供學生使用是目前比較理想的過渡手段。我們在試行雙語教學過程中,以規劃教材為藍本、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制作雙語教學CAI課件,同時印發一些原版的英文資料,提前把資料和課件交給學生,作為學生雙語教學的學習資料,起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作用,基本上能滿足雙語教學的需要。
3.4 教學方式
雙語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掌握相關專業英語,這勢必要求增加學時,但高校課程的整體安排決定一門課程不能占用過多的課時。要推進、深化和發展雙語教學,必定要求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和“被動式”、“聾啞式”的學習方法,教學方式上采取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所以教學方式的改革也是雙語教學的重要內容[6]。學生普遍接受雙語教學CAI課件的教學方式,認為不同英文程度的課件可作為雙語教學的輔助學習資料,并且促進了專業英語的學習,提高了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件新生事物,也是今后教育改革中的一條必由之路[7]。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發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廣使用外語講授公共課和專業課,并提出要用開出多少雙語課作為衡量大學教學水平的重要尺度[8]。通過對《臨床免疫學檢驗》課程試行雙語教學,對普通醫學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具體情況作了初步調查,結果表明雙語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學校和教師欲通過雙語教學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同時,絕不能放松和降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否則將不能真正實現雙語教學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許建領.加入WTO與我國高等教育的應對——首屆武漢地區教育學科研究生學術年會綜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08-110.
[2]呂世靜.臨床免疫學檢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8.
[3]馮振中,劉德純.對病理學雙語教學的問卷調查及思考[J].山西醫學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5):568-570.
[4]陳同強,鄧婷,林卡莉,等.醫學本科生組織胚胎學CAI雙語教學的探討[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7(5):671-672.
[5]王文紅.關于醫學免疫學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檢驗醫學教育,2007(1):28-29.
[6]童曉文,王淑娟.雙語教學在醫學檢驗專業課的探討[J].檢驗醫學教育,2007(3):27-28.
優化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并重,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合理歸納調整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根據知識結構特點,將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劃分成幾個大的版塊,并對每個版塊的知識結構和內容特點進行歸納概括,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縱向把握醫學免疫學的知識結構,達到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在理論教學方面,我們將免疫學的基本內容劃分兩大版塊、四大部分的內容,即基礎免疫學和臨床免疫學兩大版塊,基礎版塊包括免疫系統介紹和免疫應答兩個部分;臨床版塊包括臨床免疫和疾病的診斷和預防兩部分。每一版塊每一部分知識結構不同,教學目標也不同,要求同學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及側重點就不同,免疫系統介紹的教學目標在于全面認識免疫系統的各個組成成分和功能,這些知識是對免疫系統的各個組成成分獨立的一一羅列,可以形象地理解為一些散在的橫向的點;而免疫應答部分的教學目標則更應該側重于理解由抗原啟動各免疫成分逐級活化,最后清除抗原異物的過程和機理,這一部分完全是連點成線的過程。臨床免疫部分教學目標在于如何將臨床疾病與免疫應答有機聯系起來,注重于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而疾病的診斷和預防的教學目的則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在實驗教學中實施教學目標。在實驗教學方面,將16學時的實驗教學內容整合為基礎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三大版塊?;A實驗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側重于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而綜合性實驗則側重于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而創新實驗則鍛煉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積極調動教學環節的眾多因素,采用多元化手段
實施教學目標在明確各版塊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目標,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節約教學資源,達到教學效果最大化。如基礎知識版塊的免疫系統部分內容相對獨立,基礎性強,縱向聯系不深,在教學方法上我們可以采用“啟發式”、“引導式”教學法,教學形式上可以是老師講授,教學課件多采用圖片、動畫突顯知識特點,加深學習印象,也可以由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也可根據知識點整理出針對每一章的自測試題,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后,布置學生自測,強化教學效果。也可將自測題上傳至學科教學網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指導學生,教師可通過自測題的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對此模塊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A知識版塊免疫應答部分則是將前面的基礎知識連點成線的部分,考查學生歸納整理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我們主要采用“構建知識結構導圖法”[4],將由抗原啟動各免疫成分逐級活化、最后清除異物的過程和機理繪制結構導圖,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加深學生理解。在教學形式上可以由老師講解,也可以由老師提出思路引導學生自主繪制,并舉行繪圖比賽。臨床免疫部分我們主要采用“以病案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借助臨床病案的具體癥狀體征,分析免疫功能異常和病理性免疫應答的致病機制,便于學生在臨床中靈活運用基礎知識。教學手段可以由講授、病案討論以及就某一方向提出選題,由學生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等資源作出綜述等多種形式組成。疾病的診斷和預防主要在實驗教學中實施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思維方法和能力培養十分重要,其目的是讓學生既掌握本專業的基本實驗技能,同時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我們從基礎性、綜合性、設計性三個層次整合及進行實驗內容的設置,旨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學科基本實驗技能和技術操作的掌握、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性思維。同時,也注重將新理論、新技術引入實驗教學內容中,使學生了解學科發展的方向,開拓科研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新意識,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通過課后實驗室開放,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進一步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3考核形式多元化,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醫學檢驗專業是以面向醫院和相關醫療機構從事實驗室工作為主,培養具有基礎醫學、醫學檢驗和一定的臨床醫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醫學檢驗基本技能的高級醫學應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對他們的教育過程仍然有重理論輕實踐,而出現“眼高手低”,綜合素質與實際需求不相適應的現象。幾年來,根據用人單位和實習基地的調研表明,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學生深受歡迎,而高分低能的學生則備受冷遇。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就幾年來我們的做法和體會總結如下。
1 檢驗醫學專業實驗教學現狀
我國醫學檢驗專業實驗教學多數一直以獨立的按照課程為基礎設計的教學實驗室,通常為臨床生化實驗室、臨床免疫學實驗室、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臨檢實驗室和臨床血液學實驗室。在實驗室體制方面,實行的是“以建立實驗室,以教研室管理實驗室”的模式,造成實驗室管理分散,功能單一,儀器重疊購置,資源浪費,效益低下,調配困難。在實驗室教學方面,內容陳舊,實驗手段落后,實驗方式老化,這些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難以培養出高素質創新型的醫學檢驗人才。醫學實驗教學改革是醫學教育改革和培養適應21世紀醫學衛生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1]。圍繞跨世紀醫學生的培養目標,轉變舊的傳統觀念,打破現行課程框架,重新構建新型檢驗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2]。為此我校于2004年開始了以“更新實驗教學觀念,探索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建立新的實驗室管理體制”為內容的改革。
2 緊扣臨床檢驗發展,增開新的實驗內容
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主要從事實驗室工作,實踐性教學是醫學檢驗專業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課時數占到總課時的50%左右,為了更好地開展實踐性教學,全面提高大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不斷深入實踐教學的改革。在實驗教學內容上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將各門主干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淘汰內容陳舊和重復的實驗,特別是以臨床實驗室所開展的項目為依據,使實驗課的內容貼近臨床,如臨床生化和臨床免疫學實驗,實驗以手工方法和自動化分析方法相結合,并開設質量控制方面的內容,再通過實習前的技能強化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老師點撥一下,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很受實習基地帶教老師的歡迎,很多實習基地主動要求多放些實習生為他們工作。同時增加了分子生物學等新的實驗技術,如基因芯片技術、PCR技術等。使學生接觸到新的技術和方法。
3 組建臨床檢驗實訓部、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由于教學實驗室涉及到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一些自動化設備又不可能重復購置多套件,因此教學實驗室與臨床實驗室的發展極不平衡,教學實驗室相對比臨床實驗室的技術落后,如自動化生化分析、微生物檢驗的鑒定和藥敏系統、自動酶免分析儀、血液流變分析技術、質量分析技術、血氣分析、超高倍顯微鏡檢測技術、基因芯片技術、PCR技術等。為此,在開設這些實驗內容時,必須依靠臨床實驗室的人員及設備。臨床檢驗實訓部的建立,將解決實踐教學與臨床檢驗脫節的問題。實訓部可分機能實驗部分和形態學實驗部分,機能實驗部分主要承擔臨床生化、分子生物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形態學實驗部分主要承擔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基礎檢驗學、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脫落細胞學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實訓部所承擔的教學由檢驗科教學人員共同協商解決。
4 探索新的實訓教學體系
4.1 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這是實驗教學改革的核心。按照檢驗醫學本科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首先調整實驗教學中內容陳舊、技術單一的驗證性實驗項目。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增加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項目。以檢驗領域項目和技術歸類為依據,如臨床免疫學檢驗開設的綜合性實驗,讓學生從免疫動物開始到抗體鑒定的整個過程,涉及到的實驗材料和相關實驗內容均由學生自己設計和操作,教師只作相應的指導。分子生物學檢驗也從DNA提取到擴增鑒定的整個過程作一次綜合性實驗來完成。此外,實習前的強化訓練也在實訓部進行。
4.2 改革實驗教學手段和方法 實驗教學手段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又是實驗教學方法改革的基礎。過去,實驗教學多采用版書、掛圖、幻燈和投影等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活動,現在我們將多媒體教學系統引入實驗室,如形態學數碼互動多媒體實驗室,學生可以從細胞和細菌和圖像標本中辨認,并和教師互動交流。從采集標本、標本制作、涂片染色、鏡下判斷、圖像采集等系列過程,均通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使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充分體現[3]。
4.3 加大醫學檢驗實訓部的建設 近年來,我們在進行實驗室體制改革的同時,在重新整合原有實驗儀器設備的基礎上,集中資金添置了一批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如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分析儀、尿液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免疫分析儀等,并建設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臨床分子免疫學實驗室等??茖嶒炇摇閷W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創造良好的平臺。此外,還對一些常規儀器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4]。
4.4 開展疑難范例討論 為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實驗診斷思維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我們嘗試在實驗教學中引入臨床檢驗實例進行討論分析,如一個谷丙轉氨酶高的血標本,應從哪些方面去分析,哪些疾病會出現增高,應排除哪些影響因素等。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方法緊密聯系臨床,生動有趣,啟發思維。
5 實踐教學的課外活動
除了以實驗室的課堂教學作為實踐能力培養之外,我們還通過以下課外活動獲得更多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1 開放實驗室 本課程群(5門臨床檢驗專業課程)實行對學生開放實驗室,在開課期間每周1~2次,學生自愿參加,教師在場指導。在形態學方面,學生可以從標本采集、制片到閱片全程自己動手,對血液、免疫和生化檢驗方面,要求學生對常規儀器設備的使用、保養和常見故障的處理進行指導和強化。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5]。
5.2 開設第二課堂 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帶學生到市中心血站、市疾病控制中心、市內各級醫院檢驗科等單位參觀、學習,開展“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擴大學生眼界,借助別人的設備、技術優勢培養學生。
5.3 實施本科導師制 具體做法是:選擇品學兼優的學生,由指導教師帶5~10名學生,進行資料查詢、課題設計、實驗設計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并分別就某一個專題寫出綜述,對課題進行初步的設計,參加教師的科研活動等。通過這一做法,大四、大五的學生每年在公開期刊5~10篇,提高了科研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6 實踐教學改革的效果
通過以上的實踐教學環節,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明顯提高,學生一進入臨床檢驗實習就能很快入門,學習主動性加強,深受實習單位的好評。近三年來,學生就業率為100%,大多數學生成為用人單位的骨干,98%的畢業生到單位試用期滿后都能考取檢驗技師資格。
參考文獻
[1] 石鵬建.適應醫學教育標準國際化,積極推進我國醫學教育改革[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5(7):505-508.
[2] 武高輝,楊韜,趙希文,等.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74(3):21-23.
[3] 陳麗華,周馬冀平.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2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