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6:44
序論:在您撰寫建設工程質量體系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基本功能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tests of the business volume growth,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efficienc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urgently needs to be the task of research.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information needs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ma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mand analysis; Basic func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O21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
(1)從本實驗室通過的認證認可要求來說,是否需要滿足:《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ISO/IEC 17025:2005、《檢查機構能力認可準則》ISO/IEC 17020:1998、地方行政管理辦法和條例(以浙江省為例如:《浙江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實施辦法》)。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功能設計需要滿足標準所有要求,包括質量各程序要求。
(2)通過查詢本實驗室具體職能劃分和崗位職責、外部關系,以及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以及相關的第三層次文件來明確本實驗室需要各程序要求。
(3)參考資料和實例,在《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標準》DBJ/T15-45-2005【1】廣東省地方標準要求與業務相關的管理流程,包括收樣管理、業務管理,對其他實例的總結中提及的樣品登陸、樣品跟蹤和條形碼支持、自動識別技術、檢驗業務流程等等都是和業務相關的流程,經過調查之后考慮是否在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系統中增加該功能。
(4)通過使用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實驗室質量化相關人員的調查來確定實際需求情況,對中高層管理人員、關鍵崗位相關人員以及主管行政單位人員采取抽樣訪談的方法,深入細致的了解他們對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的需求和期望;對其他多數人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
2.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基本功能設計
(1)文件資料管理功能
質量文件輸入本站質量體系信息系統,并不斷更新內容,主要有: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儀器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自校規程、管理制度、文件及認證認可標準、建設工程專業領域標準等。
(2)質量程序相關功能
總結一般建設工程實驗室質量程序特點,制定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程序相關功能:文件和記錄管理、合同管理、采購管理、服務管理、預防糾正改進管理、內審管評、人員管理、設備、設施管理、標準和方法管理、樣品管理、質量控制和監督、報告管理、檢測/檢查工作及新項目管理等。
(3)聯動數據庫功能
設計實驗室操作功能表,形成相互聯系的能力、設備、人員、標準、質量活動、能力變更的數據庫系統,具有輸入、輸出、修改、查詢/統計等功能。
3.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業務相關功能設計
根據建設工程實驗室檢測/檢查工作的業務流程,展開對部分功能的需求實現分析,一般業務流程。業務流程部分包括:合同管理、業務受理、設備管理、試驗和報告管理等。
(1)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對檢測/檢查合同進行備案登記,同時建立起工程項目文檔等業務檔案活動。
(2)業務受理
接受委托方,對實驗室常規類業務從樣品驗收、登記、形成唯一性編號,建立樣品檢測文檔;現場類項目需要編制方案并形成項目文檔。
(3)設備管理
和設備管理聯系起來,動態更新設備有效期等信息和使用記錄,確保設備運行有效,統籌各研究所設備的使用。
(4)試驗管理
是整個業務流程的關鍵部分,確保能力符合本站認證認可范圍,就是和能力表和能力變更表聯系起來,還要建立完整的、可溯源的原始記錄、報告和試驗記錄。
(5)報告管理
報告是業務流程的最終成果,試驗、審核、批準到簽發都需要有嚴格的控制記錄。
(6)遠程管理
這是在訪談中提到比較多的一個需求,現場檢測人員可能長期在外地做檢測,報告需要回來以后再出,遠程管理可以通過因特網直接進入本站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系統進行數據輸入,審核人員可以進行審批、授權簽字人進行報告的批準,對簡單常規類業務比較適用,對需要技術方案等比較復雜的項目或需要審批其他資料和討論的檢測/檢查項目不合適。
(7)條形碼管理
條形碼技術是一種數據標識和輸入技術。通過收樣,把檢測/檢查項目樣品信息輸入本站質量體系信息系統,通過試驗人員、審核人員、授權簽字人員的分級審批,不斷更新檢測/檢查項目的完成階段,可以通過掃描條形碼,準確的在系統中找到相關信息,直到報告完成,主要是起到一個檢測/檢查項目跟蹤的作用,為內部管理和顧客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即時即查的跟蹤狀態。
(8)實驗室數據自動采集、自動處理
本站有需要24小時不間斷持續數天的試驗,如老化試驗,實驗人員需要分組加班隔幾個小時采集數據,如果有數據自動采集功能,只要設備運行正常,就可以直接自動采集,對于其他破壞性試驗容易造成人員傷害的試驗也非常適用。數據自動處理是在設定好公式(包括自動轉化計量單位)的基礎上,直接進行數據錄入后,自動進行數據運算處理,適合用于氣相色譜儀、紅外光譜儀等圖譜。
4.總結
建設工程實驗室可選擇符合自己要求的基本功能實現信息化。其實還有很多質量管理方法來確保質量體系正常運行,試驗結果受控,比如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等,還有流程圖、親和圖、PDPC、六西格瑪等多種質量改進工具的運用,由于篇幅限制也沒有多做研究。
本文介紹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信息化建設具體所需要考慮的關鍵依據和內部需求,通過展示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信息化基本功能設計和管理業務功能設計來展現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的質量信息化功能設計特點,為建立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提供理論指導和操作借鑒。
參考文獻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標準》DBJ/T15-45-2005 廣東省建設廳 2005
關鍵詞:住宅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體系;分戶驗收
中圖分類號:F2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11-0112-02
商品住宅建設量大面廣,涉及的人、財、物要素和工作環節繁多,要確保商品住宅的質量,就需要對工程建設的不同層面、各種要素、各個環節都實施有效的監督。因此建立系統的長沙市住宅質量監督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對長沙市商品住宅質量分析和國外經驗借鑒的基礎上,構建政府宏觀監督控制以及全面質量管理即“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質量監督體系,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一、可行性研究階段的監督管理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建設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的質量監督非常重視。比如,在美國,一個可行性研究工作一般要花1~2年的時間,花費總投資的3%~5%,對于大型公共工程項目,其可行性研究報告還須通過議會的審批。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長沙市有關主管部門對住宅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相關發展計劃、計劃文件對項目進行鼓勵、特許、限制和禁止。
2.是否符合國家、地方關于建設的法令、法規的要求。
3.項目主管部門對項目建設要求請示的批復。其中,主要針對建設規模的控制以及投資效益是否顯著和規劃布局是否合理的審批。
二、設計階段的監督管理
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龍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反映出現階段人們的對住房功能的需求,符合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經濟政策。設計水平首先決定工程水平,設計院的一點一線之差都會導致工程的滅頂之災。住宅的使用功能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個方面,如果建筑的開間布局,管道、管線布置等不合理,必然影響使用,滲、漏、堵、空、裂等工程質量通病,也必然引發使用者的抱怨。
在現階段,長沙市設計單位設計人員素質不過關,專業資格認證亟待更有成效地展開;設計單位內部分工協作不夠合理,很容易造成錯、漏、碰、缺,影響工程設計的優質完成;長沙市至今還沒有一個專門的質量監督機構來監督設計單位的設計質量。這樣無異于忽略了質量控制的源頭,所以,政府對設計單位的質量監督和設計單位本身的自我監督就變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了。
工程設計的目標是使項目建成后達到技術性能好、工藝水平高、經濟效益優、設備功能配套、結構安全可靠。國內外的建設實踐證明,沒有高的質量設計,就不會有高的質量工程。以往的經驗表明,由于設計單位質保體系不健全或設計人員的責任心不強、疏忽等原因,極有可能在工程設計中,給工程建設留下產生質量問題的隱患。有時由于設計的構造不合理,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精心選用建筑構配件(生搬硬套標準定型圖集),也是產生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因此,設計任務書的編制至關重大,應廣泛地征求使用者的意見,經過反復討論,產生設計任務書。在交設計單位設計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也是一個共同探討、協商的過程,設計的質量包括建筑物的功能是否滿足用戶的要求,形狀是否美觀、大方,色彩是否與周圍的建筑物相協調。
三、建設準備階段的監督管理
建設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征地、拆遷和場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電、路等工程;組織設備、材料訂貨;組織施工、監理招標投標,擇優選定施工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委托工程質量監督等。其中,對于工程質量影響最大的要數建設單位嚴格組織好施工、監理的招標投標、擇優選定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編制好施工組織設計工作。
長沙市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更加完善建筑業企業資質認定及資質復查制度,根據建筑企業、監理企業年內所完成工程的業績優劣,決定其是否能夠保持原有等級或進行等級升降,實施資質等級動態管理。堅決糾正和查處工程項目法人不依法委托質量監督和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或弄虛作假騙取施工許可證的行為,嚴格實行商品住宅質量強制監督和施工許可證制度。
四、施工階段的監督管理
建設施工階段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階段。在這個階段,應該奉行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堅持質量標準、嚴格監督檢查的基本原則,確保施工質量符合國家有關的施工技術規范及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加強實施階段實體質量監督管理
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綱要,實體質量監督以抽查方式為主,并輔以科學的檢測手段。地基及基礎工程抽查主要內容包括: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地基檢測報告和地基驗槽記錄;抽查基礎砌體、硅和防水等施工質量。主體結構工程抽查主要內容有: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分項、分部工程質量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結構安全重點部位的砌體、混凝土、鋼筋施工質量抽查情況和檢測;硅構件、鋼結構構件制作和安裝質量。
(二)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資料監督管理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提供有關本工程質量的文件和資料,通過這些活動的監督,促進其質量體系健全,實現高層次的體系監督管理,以體系有效運作保證各個環節的必要投入、良好轉化,合乎標準的產出。
(三)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
對現場抽查的主要內容有:現場各種原材料、產品供應單位的資格和產品質量;攪拌站及計量設備的設置及計量措施能否保證工程質量;檢查工程施工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和要求,是否按設計圖紙施工;檢查操作人員是否按工藝操作規程施工及有無違章和偷工減料行為;檢查參與建筑活動的各方主體行為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四)加強對工程質量監督的抽查檢查
抽樣檢查是一種概率性統計經驗,這種經驗判斷產品不合格比較有力,可信度較高,這正適合監督檢驗著重暴露問題的需要。
(五)對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
質量監督人員應及時發現存在的質量問題,并應適時、適度地簽發整改通知,暫停施工或局部暫停施工。同時,應尤其對隱蔽工程的質量監督,需要行政處罰的由工程質監機構報委托的政府部門查處。
五、竣工驗收階段的監督管理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住宅工程竣工驗收監督時,應按照國家和長沙市的規定重點對工程竣工驗收的組織形式、驗收程序、執行驗收規范情況等實行監督,發現有違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行為的責令改正;并將對工程竣工驗收的監督情況列為工程質量監督報告的重要內容。
(一)住宅工程符合以下條件要求方可進行竣工驗收
1.完成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施工單位在工程完土后對工程質量進行了檢查,確認工程質量符合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符合設計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報告。監理單位具有完整的監理資料,并提出工程質量評價報告;勘察、設計單位對勘察、設計文件及施工過程中由設計單位簽署的設計變更通知書進行了確認。
2.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合格證及必要的進場試驗報告。
3.有消防、室內環境檢測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準許使用文件。
4.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等有關部門責令整改的問題全部整改完畢。
(二)竣工驗收備案管理
1.建設單位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依照有關規定到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2.建設單位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文件: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工程竣工驗收意見表;工程竣工驗收報告??⒐を炇請蟾鎽敯üこ谈艣r、合同內容執行情況、工程管理及竣工質量驗收情況,質量總體評價等;工程施工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單位工程質量綜合驗收意見;配套基礎設施的有關質量檢測和功能性抽測資料;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商品住宅《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
3.備案管理部門收到備案申請后,應審查備案文件是否齊全并對工程質量監督報告予以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上簽署同意備案意見。對違反有關規定程序、文件不全、質量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的,要求建設單位限期進行整改。整改達到要求后,重新申請備案。
4.備案管理部門發現建設單位在竣工驗收過程中有違反國家有關建設質量管理規定行為的,應當責令重新組織竣工驗收。
六、使用階段的監督管理
任何商品都有售后服務,住宅也不應例外。應該實行商品住宅質量保修制度。保修范圍應包括地基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的安裝工程,供熱、供冷系統工程等項目。保修的期限應該按照保證建筑物在合理壽命年限內正常使用,維護使用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加以確定。在住宅工程交付使用后,在規定的保修期限內,因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質量缺陷,應當由開發商組織施工單位負責維修,由責任單位承擔維修費用。
七、分戶驗收
分戶驗收是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的一種延伸。分戶驗收是住宅工程進行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分戶驗收應在施工單位提交竣工報告后,竣工預驗收之前完成?!秾嵤┮庖姟芬幎?,住宅工程竣工預驗收,施工、監理單位報送的預驗收監督申報資料應包括《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匯總表》。與竣工驗收內容不同,分戶驗收僅限于住宅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和觀感質量的驗收。在檢查數量上,分戶驗收要求逐戶驗收,全數檢查。
單位工程分戶驗收監督所抽查的戶、公共部分及地下室防火分區中檢查項目全部合格的,視為分戶驗收結果有效。存在一個檢查項目不合格的,責令其建設(代建)、監理、施工單位對該項目重新組織分戶驗收;存在二個以上(含二個)檢查項目不合格的,責令建設(代建)、監理、施工單位重新組織單位工程分戶驗收。
參考文獻
[1]畢文彪.工程質量百年大計必須堅持質量第一[J].建筑經濟,2000,3(3).
[2]陸漢洲.我眼中的IS09000[J].建筑,2006,6(13).
關鍵詞:油田建設、施工環節、質量體系
中圖分類號:TE4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施工單位,是整個油田建設工程的直接參與者,工程施工的過程就是工程質量形成的過程。因此,要提高整個油田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抓好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雖然施工過程中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眾多,但只要抓住施工過程中各個階段可能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的關鍵環節進行控制管理,整個油田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1、人員的控制管理
所有的油田建設施工過程都是由人來完成的,人是施工過程中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影響施工質量最為關鍵的因素。所以,要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就要做好人的管理。首先在人員的選擇上,各專業施工部要挑選責任心強,技術水平較高,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應該具有較強的質量管理、施工組織、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等方面的能力。施工人員應該具有能夠勝任其工作崗位的技術技能,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的思想觀念。對參與項目施工的每個技術工人尤其是特殊工種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前培訓考核,考核合格,發證上崗。工作中一旦發現不稱職的人員,也要堅決予以更換,不能姑息遷就,避免由于施工人員技術能力水平低下而產生一些質量通病。
2、做好前期的技術質量準備工作
在施工前,項目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組織各專業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詳細的審圖,各專業根據施工圖紙,事先確定一些重點控制對象、關鍵環節或薄弱部位,結合現場實際設置質量控制點。在質量控制點的選擇過程中,關注那些技術難度高、對質量影響大或者一旦發生質量問題產生危害比較大的部位作為質量控制點。在確定質量控制點后,施工技術人員事先分析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再針對這些原因有針對性的制定對策措施進行預防控制。各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設計圖紙、技術要求及制定的質量控制點編寫在實際操作中具有指導意義的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和技術質量交底文件。
施工作業指導書和技術質量交底文件由工程技術部下發到各個專業施工部,再由專業施工部下發到各施工機組。技術質量交底采用逐級交底的方式,項目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向各專業技術質量人員和專業施工部管理人員進行交底,明確關鍵性的施工問題,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點、采用技術文件、規范標準、檢驗要求等技術質量要求。各專業技術質量員向本專業各機組全體管理、施工人員進行交底,明確圖紙要求,采用的作業指導書,施工方法要點,技術措施要點,結合具體操作部位,明確各部位的操作要點,技術要點、質量要求等。技術質量交底做到清晰、準確,使各級人員對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項和質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數。使全體人員在徹底了解施工對象和掌握施工方法的情況下投入施工。
各級技術質量交底以口頭宣講進行,并留有文字記錄,參加交底人員履行簽字手續,由于技術措施不當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質量事故的要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3、嚴把材料質量關,做好材料的采購、檢驗、管理控制
材料是油田建設工程施工的物質基礎,材料質量的好壞對工程質量有直接影響,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和準確使用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之一。尤其是海外項目,材料在國內采購,運輸周期很長,材料出現問題將會對整個工程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必須把好材料關。材料質量的控制,首先需要精選采購人員,采購人員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質量鑒定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各個材料生產廠家的詳細信息,優選供貨廠家,盡量挑選在業內口碑較好,質量有保證的廠家。
4、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油田建設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管理是保證整個工程質量的關鍵。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質量形成了整個油田建設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只有控制每道工序的質量,才能確保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首先,要加強各工序質量控制。工序質量控制是整體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施工任務時,本工序的施工人員要及時進行自檢,如有不合格的項目要及時進行返工處理,確認質量合格后,由各專業項目部機組技術質量員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其次要加強工序間的交接管理。由于各道工序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因此,必須要做好工序交接,完成交接程序,對于跨專業之間的工序交接以及隱蔽工程必須經過嚴格檢查驗收后方可繼續進行下步施工。并且要完善簽字交接手續,使每道工序做到完成一道工序,確保一道工序質量,確保工序之間的順利銜接,從而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
無論是工序自檢,質量員專檢,工序交接,隱蔽工程驗收還是項目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檢查,都要留有記錄并履行簽字手續,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明確責任。
5、做好對已施工完成項目的質量控制
油田建設工程是一個涉及多個專業、施工交叉性很強的系統的工程。各個專業、機組的完成有先有后,因此加強對已完工項目的質量控制也是整個油田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中很重要的部分。項目管理人員和各專業管理人員要進行合理的工序安排,盡量避免工序交叉,解決好各專業、各工序間的施工先后順序,不影響施工質量。對已完成項目制定質量保護措施,落實責任人,防止交叉作業中的損壞,影響工程質量。
成立項目質量管理小組是為加強項目施工的質量管理,強化質量監控,嚴格質量程序,規范質量行為,實現質量目標,對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工作進行全面的領導。明確各部門質量職責,落實質量責任制。建立完善質量管理規章制度,明確項目的各級人員的質量職責,使全體人員都知道誰應該干什么或者什么事應由誰干,這樣可以避免互相推卸責任。同時既有利于規范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提高管理的質量,又有利于規范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操作行為,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此外還要制定嚴格的獎罰措施,將質量管理與經濟利益掛鉤,使每個工程參與人員建立質量就是金錢的意識,從而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關心質量、重視質量。
【關鍵詞】質量體系;建立;運行
中圖分類號:TU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5-028-02
無論是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還是施工單位的質量自檢,抑或是建設或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的評判都離不開建設工程檢測機構對原材料或工程實體的技術檢測,因此如何保證工程檢測機構準確無誤提供依據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確保建設工程檢測機構高效準確地運轉的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建立檢測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
一、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
目前實驗室是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建立和保持能夠保證其公正性、獨立性并與其檢測活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是文件化、具體化、規范化、模式化的管理體系。編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就是要把管理要素和技術要求融入到實驗室的實際工作體系中,編制屬于自己的獨特的質量體系文件,以指導實驗室的檢測行動,保證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各級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是建立管理體系的關鍵。
管理體系涉及實驗室內部諸多部門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從領導到員工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步調一致,進行長時間不間斷的系統培訓。
二、宣傳培訓,全員參與
1.實驗室在建立管理體系時,要向全體工作人員進行《評審準則》和管理體系方面的宣傳教育,使實驗室的全體人員了解建立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很好地理解《評審準則》的內容和要求。
2.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過程是始于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一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為決策層,重點是管理、技術和生產部門的負責人以及與建立管理體系相關的人員。
第二層次為執行層,執行層人員是建立、完善管理體系的骨干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三層次為操作層,是與產品質量形成過程有關的作業人員。
3.組織和負責落實后,按不同層次分別制定工作計劃,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應注意:
(1)目標要明確。要完成什么任務,要解決哪些主要問題,要達到什么目的。
(2)要控制進程。建立管理體系的主要階段要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節點、主要負責人和參與人員以及他們的職責分工和相互協作關系。
(3)要突出重點。重點主要是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及關鍵的少數。這些少數可能是某個或幾個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動。
三、落實、擬定
1.成立以最高管理者為組長、質量負責人為副組長的管理體系建設領導小組。
2.質量負責人根據建立質量體系的籌備計劃,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按職能部門進行質量職能的分解。
3.根據《評審準則》要求的內容要求按各職能部門編制《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
4.根據各層文件的編排方式、統一格式,包括文件名稱、類型、編碼、編寫依據、發放范圍、編寫目的及要點等,規定編寫人、審核人、批準人及各過程文件完成期限。
四、確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是實驗室最高管理者正式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質量目標是質量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方針又是實驗室各部門和全體人員檢驗工作中遵循的準則。實驗室的領導要盡快結合本室的工作內容、性質、要求,主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質量方針、目標。以便指導管理體系的涉及、建設工作。實驗室領導要組織熟悉實驗室業務工作、熟悉管理工作、能很好理解《評審準則》及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實驗室有關人員參加建立管理體系的工作。
五、質量體系的運行
質量體系的運行是質量體系文件并進行系統培訓后,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定開展質量體系正常有效的實施過程。質量體系的運行,一般分為試運行和正式運行兩個階段。
(一)質量體系試運行階段
質量體系試運行是指質量體系文件剛剛或者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后,從局部的質量體系文件開始執行、逐漸擴展范圍推廣的運行過程。
(二)質量體系的正式運行階段
新建立的質量體系試運行一季度或半年后,經過1-2次內部審核、將質量體系的不適用規定或要求等做基本的修改,待各方面基本協調一致,所有部門管理能夠正常、全面、系統和協調地執行質量體系文件,即進入質量體系正式運行階段。
六、有效進行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實驗室自己對自己的審核、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活動。內部審核的目的就是查找是否按規定的內容去做了。找出做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找出所編制的管理體系文件中存在的不足,為完善體系文件提供依據。這樣做既是保證質量體系更加有效運作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實驗室通向管理評審和現場評審的重要環節。故內審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明確內審目的、范圍和依據
(1)目的是驗證實驗室所制定的質量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適合性,通過自我診斷的方式來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解決問題、防止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增強體系自身的免疫力和適應性,使質量體系不斷得到改進和完善,處于動態更新之中,保持持續的有效性。目的不明確,就很容易迷失方向,使該發現的問題沒及時發現、解決。
(2)范圍即質量體系覆蓋的范圍及其承諾和實施的范圍,一般以實驗室部門、場所、過程等來表示。內審時要主次分明,要在重點、難點問題出現集中及頻繁的部門展開工作,要圍繞與質量有直接關聯的部門和要素進行。
(3)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相應內審計劃和檢查表。
(4)成立內審小組,明確分工,相互協助。
(5)現場檢查,察看記錄,編輯不合項報告、內審報告。
(二)首末會議
首次會議是實施內審工作的開端,是審核組全體成員與受審方有關人員共同參加的會議。內審工作的成敗,關鍵在于實驗室人員對內審工作的認識、理解和相互配合支持的程度。所以要利用首次會議統一思想,詳細陳述內審目的、范圍及依據,澄清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審核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的各自任務。內審組與被審核部門之間應建立一種相互信任、末次會議的的主要任務是向實驗室管理者和針對實驗室正式報告中所發現的問題及形式下審核結論。末次會議有助于加深全體實驗室人員對內部審核的理解和認識,全面了解實驗室管理體系運行的現狀,不斷改進和完善管理體系。末次會議是審核組、實驗室領導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議,是內審結束時的一個重要會議。
七、監督
管理體系運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實施監督和自我檢查是保證體系正常運行的必要手段。
實驗室要對關鍵崗位人員進行足夠的日常監督,以及時發現和解決過程控制中的偏離或問題,確保這些人員的工作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
八、管理體系文件化
管理體系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文件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文件化的管理體系是管理體系文件,是管理體系存在的基礎和依據,是規范實驗室工作和全體人員的行為,從而達到質量目標的質量依據。
管理體系文件一般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質量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和其他文件。
管理體系文件是描述管理體系的一整套文件,是管理體系的具體體現和管理體系運行的依據,也是管理體系審核的依據。這里僅從管理體系的建立角度強調幾個問題:
1.體系文件一般應在第一階段工作完成后再正式制定,必要時也可交叉進行。
2.除管理手冊需統一組織制定外,其他體系文件應按分工由歸口職能部門分別制定,先提出草案,再組織審核,這樣有利于今后文件的執行。
3.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應結合本單位的質量職能分配進行。
4.為提高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效率,減少返工,在文件編制過程中要加強文件層次間以及文件與文件間的協調。
5.編制管理體系文件的關鍵是講求實效,不走形式。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后,體系文件經批準和向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宣貫,管理體系就可以進入運行階段。
九、結束語
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也是一項非常負責的系統工程。要真正做好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必須精心組織、細致策劃,而且還要領導重視,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隊伍,切實將檢測活動和質量活動實施到位,使質量管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這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實現實驗室管理的日益完善,從而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GB/T 15481-2000.檢測或校準實驗室管理能力通用要求.
關鍵詞:質量檢測;保證體系
1 質量檢測的重要意義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是指檢測機構接受委托,按照有關的工程建設標準和檢測技術規范、規程,對建設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或構配件、設備,工程實體質量和使用功能等進行檢驗測試。以檢測數據和結論來表征被檢測的樣品質量特征,并判定其是否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一種質量監控活動,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和質量監督機構的一個重要的監管方式,是保障建設工程質量的技術手段。
2 影響檢測數據和結論的因素
影響檢測數據和結論的真實性、準確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的檢測的方法、程序、儀器設備、設施環境以檢測人員技術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為保證檢測數據和結論的真實準確,檢測機構需建立科學完善和有效運行的質量保證體系(見質量保證體系簡圖),以確保檢測活動符合相關要求并可控。
質量保證體系簡圖
3 如何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3.1 建章立制,制訂完善適用的質量體系文件
檢測機構要做好質量檢測的各項工作,負責人首先要以書面形式明確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作為各項檢測活動的總指導。
質量方針是檢測活動的綱領,要以簡潔的語言從檢測依據、檢測行為、檢測數據、服務質量等方面加以明確,如“方法科學、數據準確、行為公正、服務誠信”。
質量目標要對檢測數據或結論的準確率、設施或環境的符合率、依據標準的有效性、期限內以出具報告率、質量或行為的投訴情況等有具體定量的數字要求。制定質量目標要注意既要符合有關要求又要切合本單位實際,且不宜定得過低。
3.2 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的保證
檢測活動由不同方面的工作組成,因此,檢測機構首先要根據工作需要設置完善的內部組織機構,明確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及部門間相互關系,使機構形成一個協調一致、高效運作的有機整體。
其次,檢測活動要由檢測技術、管理人員和其他輔助人員來協同完成,因此檢測機構要按照資質管理規定和實際工作需要配備足夠的受過專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技術和管理人員,以順利開展檢測工作。
在各類人員中,技術負責人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豐富工作經驗,能解決檢測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質量負責人熟悉資質評審準則,檢測工作程序和質量保證體系要求,能夠組織實施好質量管理的各項措施。
檢測人員要熟悉工程建設標準,特別是要熟悉檢測技術方法標準,熟練檢測技術操作;要組織培訓學習并經考核合格,保證檢測人員均持證上崗。新的檢測標準規范頒布后,在實施前要組織相關檢測人員學習,使他們熟練掌握新檢測知識和技術。
檢測機構應適時組織骨干技術、管理人員到技術管理先進的檢測機構參觀交流學習;組織內部的集中學習、技術交流也不可缺少,以不斷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和解決問題實際的能力。
3.3 設施保證和環境條件的控制
檢測設施、場地是開展檢測工作的重要物質資源,特別是在實驗室的條件下開展的常規材料等檢測,實驗室的空間面積、電力供應,溫度控制、通風等設施條件要能滿足檢測的需要。
對設施情況和環境條件要進行有效監測和控制,特別要注意備用電源的配備,以防意外斷電對個別檢測項目造成檢測不可逆轉的影響。對環境條件有溫濕度要求的養護型室或試驗室,要安裝恒溫恒濕儀器設備,按規定進行檢查并記錄,并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溫濕度符合要求。對檢測過程中可能產生有毒氣體或其他要有害物質的,要有確保良好的通風設施和條件,要制訂并落實安全生產措施。
實驗室的空間面積要滿足順利開展檢測工作的需要,收樣工作和送檢樣品存儲的地方要與檢測室互相獨立。檢驗區域布置要合理,不同檢測項目的試驗室盡可能獨立,確保不同類別的檢測活動不相互干擾和影響。
3.4 檢測技術依據的保證
科學的檢測方法是保證檢測數據和結論準確的前提,當同一檢測項目具有不同的檢測標準時,要優先選擇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檢測方法會不斷出現,原有的檢測技術的也會不斷完善,因此技術負責人應密切跟蹤檢測技術的發展變化,掌握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適應新的檢測需求。同時,檢測方法技術標準也會適時修訂,因此檢測機構要有人負責及時收集更新檢測技術標準。新標準頒布后,機構技術負責人要及時組織相關檢測人員學習或培訓,使他們了解變化并掌握檢測新要求、新技術。
3.5 儀器設備的保證
選擇符合產品質量標準且性能穩定的,量程和精度要符合檢測要求的儀器設備,是保證檢測數據和結論準確的重要條件。
新的儀器設備使用前都要按規定進行檢定或校準,經檢定或校準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對使用頻率較高的,或精度容易受使用條件影響的儀器設備,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在檢定或校準周期中間要組織足夠次數的期間核查,以確保儀器設備的狀態在使用過程中始終符合技術要求。
3.6 檢測過程的控制
樣品的控制:為保證檢測樣品的合法性,收樣員收樣時應認真核對送檢樣品信息與實際樣品是否一致,是否符合檢測要求,并做好樣品的唯一性和狀態標識。樣品在儲存、流轉、檢測過程中不能導致樣品的發生性質變化或狀態改變,也不能發生混淆。
設備和環境條件的檢查:為保證設備狀態和環境條件,在檢測開始前,要先檢查儀器設備狀態是否正常、完好并記錄,對環境條件有要求的要先檢查是否符合要求并記錄。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的,要停止使用,排除故障,必要時進行重新檢定或校準。
檢測程序的控制:檢測人員要嚴格按照《程序文件》和《檢測方法實施細則》等有關作業指導書的規定開展檢測工作。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應停止檢測、查找原因,待問題解決后繼續進行。必要時,按相關規定期限保留檢后樣品。
4 結語
1、影響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主要因素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的形成涵蓋了設計、施工準備、施工和使用維護的建設工程質量形成的全過程,它的質量產出影響因素也必然涉及所有這些階段過程中所有參與主體從事主體結構建設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建設工程的設計、業主、監理、承包、建材、設備生產供應及檢測主體和使用主體在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形成過程中的所有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及其結果對于主體結構工程質量的形成都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就每個主體而言,人、財、物、設備、方法、環境都在滲透和影響著其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尤其是人,人是質量目標的決策者,質量技術的規劃者,質量活動的執行者,質量形成的操作者,設備、方法的駕馭者,質量產出的檢查者,質量轉化的推動者,質量體系運作的管理者。人是主體工程質量形成中最活躍的生產力,“以人為本”,是質量因素控制的關鍵。從投入產出角度分析,也就是所有影響主體結構工程質量產出的投入要素和轉化工作過程中的行為和活動結果,都是主體結構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不可忽略的因素,其重點是抓投入質量和轉化質量,預防產出質量,也正是注重事前、事中控制的主動質量監督管理思想。
2、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及其實質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廣義講,是指各建設主體(含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材料、設備生產供應)從事建設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活動中其行為或活動結果達不到對主體結構工程質量要求的標準的所有過程、中間產出或最終產出,從結果來看其問題的核心和實質就是主體結構工程的中間產出或最終產出質量(各階段相對而言)達不到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及合同中對主體結構工程的安全、使用、經濟、美觀等綜合要求的能力的表述。從主要形成階段看,可能有勘察質量問題,主體結構設計質量問題,主體結構施工質量和主體結構使用維護質量問題,也可能某一質量出現是這四個問題之一或幾個綜合問題形成的結果,從投入產出角度來看,在其質量形成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出現投入不足的投入品質量問題,或是生產過程中的轉化能力不強形成轉化質量問題,或是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出或最終產品的質量問題,它是質量問題的集中表現和結果反映。
3、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特征
主體結構工程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及其問題的實質內在地規定了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在建設工程整體質量中的地位,也決定了主體質量事故問題的基本特征:復雜性、多發性、潛在性、連鎖性、嚴重性、責任多元性、處理困難性和高代價性。
3.1 復雜性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的復雜性是由主體結構工程本身的復雜性決定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體結構體系模型簡化和協調運作的受力分析、計算具有高度復雜性。二是不同結構體系、不同類型選用不同材料,存在著材料性能本身的復雜性和以抽樣檢查為手段的材料質量本身體現具有統計復雜性。三是結構體系交錯復雜,聯系方式、聯接點功能實現具有內在復雜性,并且由此帶來節點施工工序的高度復雜性。
3.2 多發性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多發性,一是由于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形成多階段、影響多因素造成的,其質量形成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誘發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或留下質量隱患。二是主體結構體系復雜、多樣,結構部件繁多,各個部件都是主體結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眾多結構部件的設計、施工必然帶來了質量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增大。三是主體結構隱蔽工程多,工序交接復雜,與各工種、各專業的配合多,其設計和施工需要各專業工種的有效配合,增加了設計協調和施工組織的難度,帶來了質量問題多發性的潛在因素。四是主體結構先行于維護結構、裝飾工程和設備安裝工程,帶來了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保護的更大難度,各類后序工程施工中,超載、違章操作都會不同程度地損害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增加了主體工程質量問題的外部影響,加大了質量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3.3 潛在性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的潛在性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由于主體結構體系簡化過程中對其實際受力機理的認識具有不完全性,設計考慮因素欠缺,受力分析不準確,結構計算有誤,給主體結構工程滿負荷運行潛留了先天性的質量隱患,使用中各種不利因素、不利荷載的發生容易激化這種缺陷,產生失去常規的破壞,其質量問題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和難以發現的特點。二是同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過程一樣,隨著后續工序的進行,最終都要對其進行維護結構和裝飾工程的覆蓋,這些表面結構的本身有一定的強度和承載能力,因此,竣工交付使用后,主體結構部件既使出現局部質量問題,在其初期是難以發現的,至少要破壞到沖破其維護面層的承載能力或者變形到影響外表結構的形狀,才能表現出來,由于外表飾面的覆蓋性,它的完工后質量問題難以觀測,一旦發現已經造成相聯的其它部件的破壞,影響正常使用功能,常常釀成無法修補的質量事故。三是從主體結構本身復雜的工序連接來看,后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蓋前一道工序,工序質量具有明顯的隱蔽性,這也是主體結構工程必須加強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存放完整的隱蔽驗收資料的內在根源。四是主體結構材料多樣,材料本身質量檢驗的統計性,有可能造成缺陷材料未檢查出來而已經用于隱蔽工程之中,材料本身性能不足所引起的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更是潛在發生的。
3.4 連鎖性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的連鎖性與主體結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關,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由于它是上部荷載傳遞給基礎工程的媒介,地基基礎工程質量事故引起它的破壞所帶來維護結構、裝飾面層、使用空間、設備等其它系統的破壞,它既有傳遞性,又有引發性。二是主體結構工程本身的部件或體系承載能力不足或失穩引起的其它部分的破壞,主體結構工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輕者使局部變形、裂縫,影響正常使用功能,重者失穩、失效,突然倒塌,致使全部工程報廢,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失。
3.5 嚴重性
主體結構工程是建設工程空間的支撐體系,主體結構工程質量是一系列主體結構構件質量有機聯接成為整體的總和。主體結構構件的質量問題,輕者影響建設工程局部空間的完整性,重者造成主體結構體系的整體失穩破壞,致使整體工程倒塌,釀成惡性事故,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所帶來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主體結構是建設工程的承載受力體系,就靜定結構體系而言,一旦任何一個部件失穩或破壞,必然導致整體體系的破壞和失穩;對于超靜定結構體系來說,局部結構部件的破壞,至少影響局部功能的發揮,也可能不同程度地危及體系中的其它局部,因為,部分部件失效,可能會引起一些受力傳載的再分配和轉移,可能使其它部件承受到超過設計規定的荷載,進而危及其它部件質量的可靠性。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發生的潛在性和連鎖性,更加劇了其質量問題的危害性和嚴重性。
3.6 責任多元性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責任多元性是由其形成的多階段、參與多主體和影響的多因素所致。從它形成的時間階段來看,可能發生在規劃設計階段、施工準備階段、施工建設階段、使用維護階段,從其形成的責任主體來看,可能是設計主體、施工主體、業主主體、監理主體、檢測主體、材料生產、供應主體的工作失誤所致,僅就某一主體的責任分析,可能是決策層、管理者、操作層的責任,可能是技術、經濟、管理上的問題,可能是人力、材料、設備、施工方法、工藝等規劃投入問題,也可能是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還可能是工藝轉化、人的行為、機械運轉、材料轉化等問題,而且一旦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釀成,又往往是多個不利因素的綜合,涉及多方主體,多層次人員和多方面原因,其質量事故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所以由其帶來的質量事故責任者具有明顯的多層次多元性特征。
3.7 處理困難性
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困難性是與它的空間體系的高空作業和本身結構體系尤其是結構節點交錯復雜的構造相聯系的。一是它是建設工程空間體系的框架支撐者,是維持空間體系的承載者,對它的處理往往是帶荷處理,處理的同時,既要想方設法達到補強的目的,又要盡可能地減少對其它部位、其它體系的影響,這種空間作業,再加上交付使用后使用機械設備的局限性,必然帶來事故處理的困難性。二是主體結構體系的復雜性決定結構部件連接的復雜性,空間結構體系的形成是結構部件有機聯接的結果,越是聯接復雜的結點,受力分析的準確性越難把握,易引起設計質量問題的可能性越大,越是交錯復雜的結點,結構部件縱橫交織,施工中的困難性也越大,施工質量越難保證,也越易引起工程質量問題,因此,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問題的出現往往在復雜的地方出現的概率越大,對于復雜體系、復雜節點的處理必然帶來更大的處理方案設計和處理實施的困難性。
關鍵詞: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設計思路;設計原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as par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usiness,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st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laboratories,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 process become needs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urpose is guarantee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link, improve efficienc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information demand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scope of needs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idea and princip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for quality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mand analysis; Design train of thought; Design principles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數量眾多,每個實驗室的情況都不一樣,技術條件和人員素質的差異很大,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研究的需求分析要從實驗室本身的具體情況出發,選擇合適實驗室層次的質量體系信息化方向,并針對這個目的進行分析。
1.需求分析方法
(1)資料分析
針對現有資料進行收集,包括:日常工作經驗、依據標準、參考標準、參考成型軟件模式、相關技術論文和資料,并且進行相關資料的整理,總結相關重要功能。
(2)實例參考
對已經在使用的實驗室質量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調查,記錄優劣處,作為信息化研究的實踐基礎。
(3)訪談
針對特定實驗室進行相關人員的訪談,了解各層次的使用者有什么需求,了解實驗室客戶、行政主管部門、認證認可組織和評審專家等各方面的需求。
(4)調查問卷
制定相關問卷,大范圍進行發放,并回收,作為功能方案選擇重要依據。
(5)實踐總結
通過對完成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系統的使用,進行評價改進分析。
2.需求分析范圍
首先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需要滿足國家法律法規,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必須依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通過計量認證,還必須執行地方規章制度和省市行業管理辦法,以浙江省為例,必須執行《浙江省檢驗機構管理條例》和《浙江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實施辦法》,根據《浙江省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機構資質標準》通過建設廳的資質評審。我們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需求分析必須滿足上述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要求,這其中的需求分析需要針對《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條款逐個分析,將《浙江省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機構資質標準》融入到項目設置中。國家實驗室認可和檢查機構認可是自愿性認可,但是它是國際互認的標準,具有國際公認性,對于高要求的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來說也需要將認可標準加入到需求分析的范圍之中,融入到信息化建設中去。
需求分析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組織本身開展的,分析組織結構,包括員工結構、崗位結構等;分析組織質量管理工作中具體流程中的“人”(操作者)、“機”(機器設備)、“料”(材料樣品)、“法”(方法標準)、“環”(試驗環境)、“測”(品質檢驗)的管理;分析組織申報認證認可的具體環節;分析使組織不斷質量改進的PDCA環等。
需求分析需要對組織中各個層次的個人操作關節進行分析,對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相關的各個崗位進行個性化分析,分析實驗室質量管理環節和崗位相關的功能和權限。
需求分析還要針對與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相關的各方,包括:客戶、政府行政管理機構等等進行分析,作為提升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信息建設對外工作接口,進行需求進行分析,考慮擴展和提升的潛力。
3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設計思路及原則
3.1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設計思路
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設計主要同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建立和維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1)首先要滿足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建立的文件層次要求,主要從: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包括操作規程、自校規程等)、記錄表格這4個方面設計進信息建設中。從原來質量管理以紙質為主中解脫出來,利用信息化建設的快捷方便、分級授權、更改易的特點,使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文件和記錄管理更為流暢。
(2)根據滿足認證認可要求的質量手冊進行分析,建立符合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組織結構的職能分配表。根據滿足認證認可要求的程序文件,對各質量程序進行分析,設計相關的信息化主要功能范圍,滿足各關鍵節點的控制要求。配備符合體系要求的記錄表格。
(3)制定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操作層次功能,分為:輸入、輸出、分類統計、更改等??偨Y建設工程全面質量控制流程,制定與建設公工程質量管理流程相結合的信息化功能,根據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本身特點要求,運用科學決策方法進行功能決策。
(4)分析業務流轉過程,運用信息化新技術,使建設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提高效率,便捷服務,有效控制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檢測/檢查質量。
(5)根據現有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功能特點,分析其優缺點。
(6)分析質量管理工具,植入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建設,提高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水平。
3.2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管理設計原則
廣東省地方標準《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標準》DBJ/T15-45-2005【1】,從系統的基本要求,系統應具有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開放性進行了系統闡述??梢詤⒄兆鳛榻ㄔO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信息化總的設計原則。
4總結
本文通過對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信息化建立的思路總結,介紹了需求分析方法、設計原則,給建設工程檢測實驗室以及建設工程行業管理機構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信息系統技術標準》DBJ/T15-45-2005 廣東省建設廳 2005
【2】 張志檁,王群,王海芹《化工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北京 (59-1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