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6:41
序論:在您撰寫培訓職業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經驗
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各有特色。英國是最早提倡終身教育的國家,并不斷完善其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國非常注重員工培訓,政府官員、管理人員、企業內部各級人員都要接受成人繼續教育,并建立起以動手能力為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美國以社區學院為特色,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養,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為教學基礎的CBE教育思想體系。日本積極推進終身教育,是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雖然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各具特色,但體現著共同的發展趨勢。
(1)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首爾召開了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教科文副總干事鮑維爾在主題報告中提出:“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是通向未來的橋梁,但是,必須有一條由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作為導向的就業道路,否則我們就是在制造新問題。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協調的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而且是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就業結合的新局面——我們需要把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聯系起來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訓、就業和社會福利幾個方面工作在一個國家內、在國際范圍內聯系起來。”近年來,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已成為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流模式。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就是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就業部門與社會的工業部門、雇主組織和工會組織等通力合作,對于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方向、內容等進行協商,同時就業部門、經濟部門、雇主組織等越來越多地參與職業教育的管理和決策。在這個機制中,政府除了從事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實際辦學以外,還要起到組織領導、協調辦學、建立質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種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業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實習、培訓場所和就業渠道,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動態,提高培訓質量,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
(2)職業教育和培訓終身化。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會議主題是“終身學習與培訓——通向未來的橋梁”,這表明職業教育終身化的趨勢已被國際社會所重視,并因其重要的意義而被提倡。目前,世界各國職業教育正逐漸融入終身教育體系,職業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終結性教育,過去那種認為只靠一次教育或培訓就能享用終身的想法或做法已經過時了。20世紀90年代各發達國家紛紛實施“終身學習”或“繼續學習”計劃。例如,瑞士的終身職業教育體系,包括更新知識和技能、獲得新資格的職業繼續培訓和高級專業考試,面向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培訓等。英國于1998年提出了建立“產業大學”和“個人學習賬戶”的設想,以便使人們能夠更加方便地接受開放式的遠程教育和實施“終身教育”計劃。日本提出終身職業訓練及終身技能評價是職業教育的根本方向,并努力建設面向21世紀的終身職業能力開發體系。美國早在1971年就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終身化的職業教育——生計教育。生計教育作為一種終身意義的職業教育,它的推行實施得到美國聯邦政府及美國職業協會等組織的廣泛支持。
(3)職業教育和培訓內容的綜合素質化。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以能力為本位。過去的技能主要是指任務能力,即與完成具體任務相對應的具體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能力標準就是任務技能清單,培訓課程就是在此基礎上開發的一系列任務技能(或稱教學模塊),能力評價的依據就是直接觀察個體對這一系列具體任務的完成情況。這種任務能力觀是傳統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內容設計的理念基礎。在現代職業發展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新的能力觀。一種觀點認為,個體的一般素質對于有效的工作表現是至關重要的,一般素質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體的任務技能的基礎,也是促進個體能力遷移的基礎。一般素質包括相關知識、分析與綜合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判斷力、創造力等,它們往往能應用于許多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在此基礎上的職業教育的內容,強調的是一般素質的培養。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應將一般素質與具體的職業崗位或工作情景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的職業教育的內容是將一般素質與任務能力結合起來。最近,德國、澳大利亞提出的關鍵素質概念,英國的核心能力概念,美國勞工部提出的包括資源合理支配、人際關系處理、信息獲取利用、系統分析綜合、多種技術運用的五種能力以及技能、思維、品德的三種素質,等等,都是新的能力觀的體現。
(4)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國際聯合化。全球經濟一體化,導致勞動力在國際和國內流動量加大,順應這一變化趨勢,職業教育與培訓也開始建立國際化的職教合作網絡和運行機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世界職教領域國際合作的主要組織者,目前已建立的聯合國職教信息網絡,是連接了128個國家的一個職教實施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要在德國波恩建立一個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職教研究與發展信息,培訓職教人員。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也在發展。中德兩國政府近20年來進行了下崗婦女再就業、關鍵素質培訓等多項專題項目合作,最近又結合中國政府西部開發戰略,實施以西部人力資源開發為目標的綜合性職教合作項目。在世界范圍內雙邊以至多邊的合作辦學或合資辦學,成為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的又一新形式。
2.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經驗的三點啟示
(1)職業教育和培訓是培養實踐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開發人力資源的重點是培養,關鍵在應用。職業培訓從其本身特點看,是由實踐上升為理論再指導實踐的知識螺旋積累過程,是發現人的潛能的重要途徑。在經濟建設中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的人才,要培養造就的也是這種不斷更新知識和思想理念的專業人才,書本理論知識只是對這種專業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要重視人才的開發,又要重視人才的應用;既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又要重視人才的自身培養;既要重視人才的基礎知識,又要重視人才的知識更新。這里說的培養和知識更新的重要途徑就是職業培訓。
(2)政府部門在職業培訓中要站準位置,發揮作用。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政府有關部門除了必須重視職業培訓外,還應該擺正位置,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一是要發揮對職業培訓的規范作用;二是要發揮對職業培訓內容的指導作用;三是要發揮對培訓市場的監管作用;四是要發揮對職業培訓的激勵作用。
(3)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協調好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關系。從教育規律和各層次教育對象的特點分析,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環節,是公民必須經歷的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階段,重點是系統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書本理論。它以提高公民的學歷層次為主要特征,為提高公民素質和就業準備打好基礎。職業教育是公民到達就業崗位后的一種繼續教育,學習內容主要是與工作崗位有關的知識、技能,并根據社會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工作的適應性和開拓能力,進一步開發人的潛能。如果說基礎教育重視的是提高人的學歷文憑的話,那么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就應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職業培訓是終身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建設的實踐和框架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我國就業問題的挑戰,展開了以就業、轉業、創業能力建設為本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建設。職業培訓教育在適應市場需求、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員素質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現行的職業培訓教育無論在體制上,還是其他方面,都存在許多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問題。這與“缺乏一個既符合國情市情又符合市場運作規律、適應職業培訓需求的體系”有關。
1.職業教育和培訓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第一,政府及企業在職業教育、培訓中的職能問題。全社會的職業培訓應該有一套完整的法規制度。具體來講,就是要對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收費和培訓管理權限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統一、規范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培訓組織、人員在職業培訓方面的權利、義務等具體事項。目前,我國在職能界定方面,一是政府對職業培訓應提供何種支持和服務,承擔何種責任和義務界定不夠明確;二是企業及中介組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界定不夠清楚。
第二,職業培訓教育的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市區無論在政策與財政支持、還是在實踐方面發展速度較快,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嚴重滯后。二是企業間發展不平衡。有的企業職業培訓有聲有色,對企業經營起到極大推動作用,而另外一些企業欠缺開展崗位技能培訓意識。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48.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單位沒有對技術工人實行中長期培訓計劃或措施。在問及“您參加工作后獲取新知識、新技術主要來源”(多選擇題)時,90.2%的被調查者表示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積累;31.1%的被調查者表示是參加單位的培訓;18%的被調查者表示是參加社會有關部門的技術培訓。三是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人們在觀念上存在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情況第三,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實用性,不能滿足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下崗職工就業的需要。各種培訓班名目繁多,費用不少,并且存在形式主義現象,培訓效果有待提高。多層次、專業化培訓體系有待建立。
第四,培訓經費籌措和使用方面的問題。目前,除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經費由國家全額負擔外,其他培訓資金均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擔負。對于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經費,調控力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使用不規范,有些部門把其看做創收手段。在農村缺少政府有效組織的農民教育培訓專項經費。
第五,宣傳導向和觀念方面存在一定問題。被扭曲的教育價值觀和人才觀是當前阻礙職教發展的重要因素?,F行教育的選拔功能被過分擴大,并且往往只以一種標準分數為依據,從而使教育過程演化成為應試能力競爭。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人的多樣性和社會需求的多樣性被忽視,教育類型的多樣化被異化為等級化,不同教育類型的分流變為選拔和淘汰者的歸類,行行出狀元的思想被否定,往往認為學業失敗的學生才進入職業教育學習,對通過崗位職業培訓和自學的人,其工作能力再強,也會因沒有文憑而不被重視和重用。職教的發展得不到公正的對待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反映在政策上是待遇過低。
國內外的經驗證明,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是提高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有效手段。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增強自我創業、自我發展的能力,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而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確實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總量不足;二是流失嚴重;三是技術結構不合理。以天津為例:截至2003年底,在83.5萬技術工人中,技師和高級技師僅占1.27%,高級工占9.83%,中級工占27.3%,初級工占61.6%。呈“金字塔”型,塔基過大,高級技能人才嚴重不足。發達國家的技術等級結構呈“鉆石”型,高級工占35%,中級工占50%,初級工占15%。
2.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的框架
(1)將全面開發人力資源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任務”,確立第一資源戰略和實施能力發展戰略。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不是人力資源強國。勞動力素質偏低,就業、轉業和創業能力不強,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一個瓶頸。同時,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人力資源是我國最具比較優勢的潛在資源。把潛在優勢變為現實優勢,將成為我國今后一二十年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因此,必須確立人力資源“四個第一”的思想,即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任務;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實現富民強國的第一國策;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各級政府的第一任務。實施能力開發戰略,實現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以提高全民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教育和培訓的能力建設,使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成為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解決人民群眾生存和發展、促進社會安定的重要手段。
(2)充分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的指導作用,努力增加職業教育的投入。政府在職業教育中承擔的首要責任是政策制定、提供經費、協調關系、制定標準。技術和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其政策制定和辦學必須由政府、產業部門和社會三方面建立新的伙伴關系來實現,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行業為依托,以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術為核心。在職業教育中增加公共財政的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示范性職業學校和實訓基地建設,為強化高技能性和實用型人才培養創造條件。加大對貧困家庭學生的資助力度,通過減免職業學校學生的學費,使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對象更廣,受教育的機會更大。在職業培訓中要抓住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市場需求信息,引導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向,即以勞動保障信息平臺為依托,通過網絡招投標方式確定培訓單位,由政府購買培訓成果,以確保培訓的實效;二是抓住職業技能鑒定和發放資格證書兩個環節,確保培訓的質量。實現職業培訓運作市場化,社會培訓資源集約化,培訓考核鑒定標準化。
(3)樹立學習型社會的理念,推進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整體改革。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除了教育共性之外,具有明顯的區別。職業教育是公民到達就業崗位后的一種繼續教育,學習內容主要是與工作崗位有關的知識、技能,并根據社會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工作的適應性和開拓能力,進一步開發人的潛能。職業教育應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綜合性?;A教育重視的是提高人的學歷文憑,職業培訓更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奥殬I教育的發展使教育第一價值得到提升”,因為,職業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用教育的方法使人的生活具有樂趣,職業教育給人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課程類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從而使整個教育事業關注全民成為可能,關注每一個人,這是以人為本的認識基點。
(一)進一步加強農業培訓體系建設
必須進一步加強農業培訓體系的建設,通過大力整合農業部門教育培訓資源,充分發揮農業部門和專業協會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積極作用,為文化型、技術型和經營型新型農民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打造特色,改進職業教育培訓方式
針對農民對職業教育培訓需求多樣性的特點,應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如調整職業教育培訓的內容、層次、時間、方式。從授課地點來講,也可以采用真正適應農民需要的其他方式,如直接到農民所在的村、鄉、鎮授課。授課形式也不必要求班級授課,可采用面對面授課和現場實習的直接培訓方式,調查顯示農民對對短、快、直接的技能培訓更感興趣,可采用一事一訓或短期培訓,也可以依托網絡,構建農村遠程職業教育網絡平臺培訓新型農民,促進農民終身學習。
(三)強化實用技術培訓和實用技能培訓
為順應新形勢的需要,對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工作的重點應進行適當調整。首先,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對農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要向農民職業素質培訓進行傾斜;其次,應逐步對部分農民實行多技能、多工種的培訓,提高農民的就業選擇能力,因此可著重安排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
(四)多種形式提升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師資
農村職業技術的實用性和現代性要求高水平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師資,而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師資比較薄弱,因此有必要采用多種形式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通過公開招聘、改革師資培養模式、可以加強企業與教師培訓的合作、聘任兼職教師、通過再培訓提高現有的師資水平。
(五)強化政策引導,促進農村職業教育培訓
基地建設按照合理布局、方便農民、有利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縣(市、區)、鎮(鄉)、村三級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各縣(市)區應整合本地區教育資源,建縣級綜合性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基地。鄉鎮建鄉鎮級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同時,比較大的行政村要依托村民學校等教育資源,建成一批村級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各級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建成后,各系統、各部門規劃布置的各類農村職業教育培訓項目,依托培訓基地來實施,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管理網絡。
(六)加強教育引導,調動農民學習積極性
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素質教育培訓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參加職業教育培訓的目的性、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農民參加職業教育培訓的主動性。同時還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和政策,如對經過職業教育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學歷、職稱等的農民予以一定補助或在其創業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性傾斜等,以激發廣大農民學習積極性。
(七)爭取各方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目前職業教育成本相對較高,這將抑制受教育者對職業教育的有效需求,阻礙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降低農民的培訓成本,減輕農民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負擔是進行農村職業教育必須考慮的問題。爭取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公共財政在農村職業教育中的投入必定能對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培養實用型、技術型新型農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展望
人才不只是包括科學家,也包括有知識、有技能的熟練工人,目前人才結構呈典型“金字塔”型分布,據統計,在技術工人中,初級工占60%左右,中級工占35%左右,高級工僅為3.5%。這與發達國家高級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遠,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整體素質不高。隨著市場經濟的走向成熟,我國加人Wm,我國中高級技工嚴重缺乏的問題將會日漸突出,目前據勞動力市場的調查表明,高級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企業技術工人出現斷層,只好自己出錢對在崗工人進行培訓。據悉,德國的職業教育十分紅火,德國的失業率約為ro%,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但職業學校畢業的技術人員到處需要,其失業率低于2%,作為改革前沿陣地的廣州市對擁有高級技術等級的工人已采取了“四不限制”的準人原則,不降制戶口,不限制生源地,不限制性別,不限制年齡,以此吸引大量的技術工人?,F代技術工人已明顯供不應求,在青島市勞動保障局舉辦的一次秋季外資投資企業招聘洽談會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需招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級塑料模具技工,開出了年薪16萬的“身價”??梢姡殬I教育有機遇也有挑戰,職業教育要適應市場對人才結構要求的變化,培養大批急需的技術人才。
二、技術工人的素質有待全面提高
產品要敲開市場的大門,要有科技人才的開發研制,還要有技能人才的生產制作,二者缺一不可,技能人才也是企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整體素質影響著整個企業。據統計,企業產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損失近2(X衛)億元,我國科技利用比率只有巧%左右,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9%,這遠低于發達國家60%至80%的水平,在近幾年企業發生的各種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為職工崗位意識不強,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同樣的手表配件,在我們的工廠與在瑞士的工廠組裝出來,為什么比人家缺乏競爭力?同樣的汽車品牌,同樣的轎車零件,設在中國的廠組裝出來的整車,為什么和國外廠家的原裝品質量相差很遠?答案是:不是我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趕不上人家,而是現成的技術在具體制造中走了樣,一線工人技術水平低直接影響了一線產品的質量。據悉國家郵政局郵票印制局局長曾對記者說:他曾參觀過許多國內機床廠,其設備甚至比德國著名的格貝爾公司的還要好,可我們的產品質量卻不能和人家比。為什么呢?舉一個小例子,我們的工人要裝一個齒摺,裝不進去時,就掄起大錘打進去,據他親眼所見,在格貝爾公司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人家會拿著砂紙、小銼一點一點加工,直到完全吻合為止,這其中有敬業精神,也有經驗和技術因素。可見,我國職業技術工人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高素質的職業技術工人不僅要有成熟的經驗和技術,還要有愛崗敬業的良好職業道德以及技術創新能力。職業教育要注意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內容包括政治覺悟、思想認識、文化水平、心理素養、業務能力、道德品質教育,全方位提高未來職業技術工人的整體素質。
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職教特色
1、突出專業設置的崗位適應性。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是以社會的職業崗位或崗位群為依據來設置的,因此職業技術學校要在專業設置上突破傳統的學科專業教育模式,要經常深人到企業和社會中去,了解需求動態,根據社會的職業需要來調整和優化自己的專業設置。
關鍵詞:改變職業;改革技術;職業教育與培訓
收稿日期:2007―01―15
作者簡介:黃媛(1969―),女,漢族,山東省鄆城人,曲阜師范大學圖書館閱覽部館員,大學本科。
各國在全球經濟中面臨的挑戰要求人們更加關注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因為大多數人在有生之年可能要調換三至五次工作――而每次改變職業都需要新的知識。飛速發展的技術改革與全球化也對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產生著重大影響。學習已成為終生之舉,最重要的技能也已變成學會如何學習,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任務是保證國家擁有經過培訓的、合格的勞動力。
一、背景:定義
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是指人們為準備從事有報酬的工作而接受的教育與培訓,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可以在正規學校展開,并逐漸在后中等教育中的社會學院或工學院進行,也可以通過工作場所培訓等非正規途徑進行,許多技術與職業教育家贊成把普通文化課程與技術/工藝課程一體化,知識工人的教育與培訓表明,這種一體化方式在21世紀將占主導地位,因為掌握技術概念需要在數學、自然科學和傳播技能方面有堅實的基礎,還要對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說來,教育的目標是“在充分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習者掌握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訓的目標則是“教會人們遵守規定程序,并按標準化方式完成任務”。在變化不定的職業世界里,這兩種原本不同的觀點正在趨同,這對于教育的未來、尤其是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未來,相當重要。
二、科技進步
阿爾文•托夫勒(1981年)認為,世界歷史經過了三個時期――或稱“浪潮”,第一浪潮是農業革命,大約從公元前8000年起到公元1700年止。后來,農業生產變成了家庭農場企業,并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內發展成“工業化農業”。托夫勒的第二浪潮是工業時代,從1700年到2000年,工業時代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商品生產與消費的分離(Tjaden,1995)。由于納米技術的影響,有可能會在二、三十年間結束第二浪潮。托夫勒的第三浪潮開始于1950年代中期的美國,第三浪潮包括了向信息時代的轉變。
劉易斯•芒福德曾描述過新技術革命,即通過機構的研究與開發開創新工藝(Mumford,1970)。這場“革命”發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太空競爭”期間把科學研究應用于軍事(及其后的消費品生產)開發的種種首創。這改變了工作的性質,也改變了教育與培訓的形式與功能,新技術革命的核心特征是,雇員在機械電子環境中工作,他們使用的精確度高、電力驅動的機械設備越來越多地受復雜的高級計算機程序控制,這構成了工業生產過程與信息的合一。機械電子環境要求工人掌握通過交叉培訓或一項以上“傳統”專業培訓才能學到的多種技能,如通過培訓學會維修與保養工業機器人的機械部件和電力/電子部件。
三、變化著的工作場所
這些技術創新的全球傳播影響到了職業,隨之又影響了教育與培訓,由于取消了組織等級制度中的幾個管理層次――由多至8個減到少至3個層次,管理級別被削平,從而提高了工人的地位。改革后的工作場所鼓勵雇員與管理層交流意見,參與決策,并解決問題,因此,這種類型的工人已經不再單純服從指令,而變成了知識工人,公司則成了“學習組織”。
信息時代的產業是圍繞著信息流動、而不是產品的流動來組織的,而且依靠知識工人為主要勞動力,而不是那些完成高度重復性的簡單勞動的手工勞動者或服務人員。信息時代產業的中心問題是提高知識工人的生產力,減少對服務人員的依賴程度,再設計運動其實就是要通過創造新工藝知識的過程來達到這個目的。這些組織的構成幾乎沒有上下層次,通過信息的自由流動來協調各項活動,被稱為“公用控制管理”。
孟席斯曾寫道,這種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與社會緣自于信息數字化,影響了范圍廣泛的一系列工作活動,“從資源的加工與制造到服務業與政府行政系統”,以及工作的重新安排與調整。她強調指出,“工作范圍與相關知識是數字化技能(軟件),可以掙脫地理局限的桎梏,通過信息與傳播技術(ICTs),借助日益擴大的全球數字化傳播網絡,在任何其他地方重建或改建”。
四、信息時代的工人
未來的知識工人很可能成為高級員工,霍默―狄克遜把他們稱為符號分析員,反之則是低級員工,被稱為漢堡包,因為智能更高的技術總能設法達到技能等級的頂層,這種勞動力分化現象已經出現十多年了。
新經濟中的工作職位增長,已成更加明顯的兩極分化之勢:高技能、高工資的技術與專業工作往往是全日性的專職工作,福利待遇也好,而低技能、低工資的服務性工作則往往是非全日性的兼職工作,福利待遇也低。
五、“新”工作的性質
預言計算機會取代數以百萬計的工人的早期觀點還沒有成為現實,迄今為止,與已經被計算機取代的工作相比,信息時代的技術所創造的工作機會可能要多得多,作為技術革新與生產及貿易全球化的結果,工作場所的改組與調整的確造成了傷害,尤其是對那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隨著就業條件的改變,雇用工人的企業的性質也改變了。
由于新技術減少工時、增加經濟產出,農業和制造業雇員人數減少了,生產率卻提高了。技術革新減少了“傳統”領域需要的工人的數量,而在需要先進的職業與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新興信息與傳播技術(ICT)部門,就業人數卻增加了。
教育的性質同樣也發生了變化,因為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應當懂得該如何學習,且在一生中不斷學習,尤其是在正規教育期間和脫離正規教育之后,知識工人同樣必須學會如何從一個團隊轉移到另一個團隊;如何讓自身融入團隊;對團隊該有何種期望;又該對團隊做出哪些貢獻,這才是完美的成人學生。此外,教師的作用職責應當從“傳統的”說教式傳輸知識改變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
六、幾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為了獲得14年(或更多)教育,以便加入信息時代的勞動大軍,將學生留在學校里的各項舉措顯然都是必要的。經合組織指出,“自從70年代的石油危機首次引起人們關注青年失業問題以來,從初步教育到工作的轉變已在經合組織各成員國中成為一項長期享有優先地位的政策”。此外,“從初步教育到工作的轉變至為關鍵,可以為貫穿整個成年生活的學習與工作的不斷進步、為改善青年人面對的勞動力市場的前景奠定基礎”(經合組織,1998)。經合組織分析了“從初步教育到工作的轉變”,認定這一轉變是“一個關鍵階段,可以為貫穿整個成年生活的學習與工作的不斷進步奠定基礎”。該組織指出,“雖然入學率的提高減少了輟學者的絕對人數,但那些過早離開學校、沒有取得合格證書的人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嚴重?!苯浐辖M織的結論是,“許多青年人不知道怎樣利用各種現成的途徑獲取最大利益”(經合組織,1998)。
經合組織的研究方法借用了類型學,或者說“理想類型”,對兩種職業與技術教育與培訓體制進行了比較:“有些國家的勞動力市場相對開放,重視一般性就業能力,而不是特種職業資格證書”,“有些國家按職業劃分勞動力市場,制度化的、‘全面的’職業教育已成為絕大多數青年向就業過渡的基本框架,編織嚴密的安全網可以保護不幸失敗者”(經合組織,1998)。
降低過早輟學率的策略與一系列舉措結合在一起:地方的后續行動與監督;個性化引導;強調教育的早期一體化,取得資格證書;有權選擇符合個人需要的教育、培訓和就業;統籌安排就業、地方教育與培訓、福利和社會服務;采取鼓勵處境不利的青年積極投身教育、培訓或求職活動、不鼓勵失業或怠惰的收入政策。由于教育的參與程度正在提高,15至19歲和20至24歲這兩個群體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提高了高中與中學后教育的入學率,新千年需要的國際競爭力同樣也是青年在面對信息時代與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挑戰時應具備的能力,這其中包括:
第一,個人能力:能夠有效地交流;寬容歧義;經證實的領導才能。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晚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在這一階段,聯邦政府直接干預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成立了一些國家級管理機構,負責管理職業教育與培訓。在建立聯邦國家之時,澳大利亞憲法就明確規定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力,聯邦政府并不直接干預教育,教育被視為州的職責。直到20世紀20年代,聯邦政府才開始涉足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內的教育。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成立了行業培訓委員會和國家培訓委員會,負責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管理。另外,澳大利亞憲法規定由澳大利亞技術教育理事會、澳大利亞教育委員會分別管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采用等級模式,借助調查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等相關機構干預職業教育。20世紀70年代成立“行業培訓理事會”(IndustryTrainingCouncil)、“全國培訓理事會”(NationalTrainingCouncil)等管理機構負責培訓管理。1974年,技術與繼續教育咨詢委員會出臺了《坎甘報告》(Kanganreport)。《坎甘報告》不僅再次提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介入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加大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經費的投入,而且提出成立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20世紀70年代,由于澳大利亞經濟進入低谷期,不僅傳統的制造業、采礦業和農業開始衰落,教育也受到沖擊。這一時期,15~19歲尋找全職工作的青年的失業率已由1976年的10%,上升到1983年的23%。但是,職業教育的地位卻得到提升,社會各界都非常肯定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參加學徒培訓的人數從1976年的12.3萬人,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14.7萬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及時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資,緩解了職業教育資金短缺的壓力。為了提高青年的就業機會,為企業提供高技能人才,澳大利亞成立了高級技術學院,并將其納入高等教育學院(CollegesofAdvancedEducation)。高等教育學院只授予應用類學位,而不授予高級研究類學位。在就業環境比較動蕩的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開始著手建立新一輪的國家認證系統。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邦政府對教育質量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修訂了初中高年級的課程結構,增加了很多學術科目,刪除掉了大多數職業類課程。但是這一時期政府為了發展新興技術和提高國際競爭力,制定了行業獎勵機制,鼓勵行業運用靈活的培訓方法。行業技能培訓成為這個時期職業教育結構改革和政府制定培訓政策的主題。1986年,澳大利亞學者科比(Kirby)提出受訓制概念。這種培訓是一種時間比較短、形式比較靈活的契約培訓,是一種比傳統學徒制培訓范圍廣的形式,這為未來基于學校的新學徒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二、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結構化改革階段
20世紀80年代中晚期到90年代初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這一時期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結構和管理模式連續調整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之前,職業教育與培訓項目的設計和認證完全是在國家和州層面上,雖然有些項目是不同州之間的合作或互認,但是職業教育的實施幾乎都由州政府撥款和管理的公共職業技術和繼續教育(TAFE)學院負責。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公眾不滿經濟衰退。80年代中期,青年失業率高達15.1%。80年代晚期,澳大利亞參加學徒制和受訓制的人數下降。1989年和1992年,學徒和受培訓者分別下降6%和25%,青年失業率增加了11%。此時,聯邦政府決定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進行結構化改革,把為青年就業做好準備納入職業教育與培訓發展的重要目標。20世紀80~90年代,多數TAFE學院開展培訓失業者的工作,還為青年人特別是那些輟學者提供職業教育課程。勞動力市場的惡化以及經濟的基礎地位,導致了澳大利亞部分經濟轉型,致使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更加注重海外市場和國內競爭。這一時期,TAFE學院與行業聯系并不緊密,青年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轉換缺少結構化學習路徑。因此,1987年的《澳大利亞重建》(CommonwealthReconstructionTrainingScheme)報告提出關注職業教育與企業技能形成之間的關系。20世紀90年代之前,大多數州政府都致力于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資金提供,培訓政策沒有與行業企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整合起來。1987年,聯邦政府出臺的報告《澳大利亞技能》(SkillsforAustralia)提升了職業培訓的地位,該報告提出職業培訓處于經濟轉型的中心地位,并建議設置整合就業、教育和培訓的項目。[8]1987-1989年,職業主義共同體政策開啟了政策重大變化的窗口。國家就業教育與培訓委員會、就業技能形成委員會等新的咨詢機構引進政府、行業、學校伙伴關系的政策,實現跨部門合作發展職業教育。1992年以后,通過澳大利亞培訓署制定的相關協議,使聯邦、州、地方政府達成一致,創建了在澳大利亞培訓署管理下、行業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由此也建立起了聯邦、州、地方政府共同決議職業教育優先權的框架。20世紀80年代,勞動力市場變化很大,澳大利亞服務業發展迅速,傳統的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不斷萎縮,無技術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崗位不斷減少,就業崗位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在這個時期,私人培訓機構不斷出現,為服務業提供培訓。同時,能力本位的教育與培訓也在這一時期興起。伙伴關系的建立,也促使企業代表在州或領地層面上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發展。很多行業制定了本行業的國家能力標準,參與開發州層面的、能力本位的課程和模塊。同時,州教育局也開發了一系列職業教育課程滿足學生需要。經過80年代的發展和調整,TAFE學院遍布澳大利亞各地,畢業生受到雇主的青睞。
三、推進體現新職業主義傾向的改革階段
1992年至今,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的第四個階段。這一階段,澳大利亞推進體現新職業主義傾向的改革,也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快速發展的時期。此時,勞動力市場變化很大,產業部門中經濟服務業、咨詢和人力服務業占了很高比例,無技術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崗位不斷減少,就業崗位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澳大利亞逐步向知識經濟社會過渡。這一階段,合作發展職業教育的思想在澳大利亞得到各界的重視,伴隨著權力下放政策的實施,職業院校與政府、行業/企業、社會中介組織組織建立起社會伙伴關系。同時,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體現出新職業主義傾向,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應該滿足區域青年的需要,建立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框架。尤其是1992年,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AustralianNationalTrainingAuthority)成立,這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事件。國家培訓署在制定國家戰略、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框架,促進行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建立有效的培訓市場,促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聯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該組織成為推動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世紀90年代及以后的十年,聯邦政府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國家培訓署制定了三個非常有影響的國家戰略。第一個國家戰略《邁向技能型的澳大利亞》(TowardsaSkilledAustralia)提出優先擴展培訓市場,通過競爭籌資試圖開放培訓市場,特別是通過競爭方式分配資金。該戰略試圖開放競爭市場,提高培訓學校的質量。第二個國家戰略《通向未來的橋梁》(ABridgetotheFuture)提出加強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聯系,鼓勵組織學習文化的發展,強調培養澳大利亞勞動力技能基礎。該政策強調增強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實現職業教育公平,提高培訓投入,最大程度提供公立職業教育費用。第三個國家戰略《塑造我們的未來》(ShapingourFuture)倡導廣泛合作與協商,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未來發展的愿景和戰略。它試圖反映勞動力的結構、就業形式與工作組織構成的變化,滿足學習者多種形式學習的需求。這個政策揭示了未來職業教育政策將以個體和雇主為中心。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了一系列國家框架,澳大利亞聯邦、州政府與企業、雇員和培訓機構代表共同開發國家培訓系統,為澳大利亞適齡工作者提供國家認證培訓。1995年,澳大利亞政府了澳大利亞學歷資格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sFramework,簡稱AQF),該框架為職業教育與培訓部門資格證書提供了詳細的和不同等級的國家路徑。1996年,了國家培訓框架(NationalTrainingFramework,簡稱NTF),該框架包括培訓包概念,提供了確定能力標準、傳授和評價的方法,采用先前學習認證原則加快課程學習。1997年,了澳大利亞國家培訓認證框架(AustralianRecognitionFramework,簡稱ARF),該框架提供了全國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其標準得到各州、領地的認可。1998-2003年制定的國家戰略體現了職業教育“靈活性”、“問責制”、“可獲得性”等規則目標。
其一,聯邦政府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要以為澳大利亞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配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能的人才為己任,鼓勵多種途徑開展行業企業需要的人才培養項目。這樣既可以提高那些失業的早期輟學者的就業機會,又可以為國家儲備潛在的擁有新技能的人才。其二,通過注冊培訓機構為州、領地勞動者提供國家認證資格證培訓,促進勞動力洲際流動。需要確定培訓結構,去除障礙。其三,政策制定、資金劃撥、技能傳授都應該以滿足受培訓者需求為中心,必須保證個體獲得公平待遇。其四,提出建立一系列澳大利亞國家技能標準,確保澳大利亞的國際領先地位,提高澳大利亞技能水平,使全社會重視學習能力與職業能力的培養。其五,通過完善問責制,提高州、領地職業教育信息管理,實現職業教育價值最大化。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資金主要來自政府、企業和個人。隨著政府對職業教育與培訓價值的認識提高,聯邦政府、州政府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投入逐年提高。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依然是主要投資方,聯邦政府占政府投入的1/3,但地方政府的投入要高于聯邦政府。以2008-2012年澳大利亞公共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獲得經費為例,各種資金的總額由2008年的61.108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84.285億美元。2012年,州政府撥款43.334億美元,聯邦政府撥款23.254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發展就是將“有限競爭”理念引入培訓市場。1994年的《澳大利亞國家競爭政策》(NationalcompetitionpolicyforAustralia)報告指出,政府擁有的實體需要有更大的競爭力,需要去除州際間的障礙,摒棄某些領域的壟斷行為。1997年頒布的《用戶選擇》(Userchoice)政策允許雇主和他們的學徒、實習生自由選擇那些由政府資助的正式注冊培訓組織參與培訓項目。為促進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公平競爭,一些領域專家建議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州政府應該定期為公立職業院校撥款,同時也應該為私立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撥款資助。這些改革使非TAFE學院可以獲得資金開展培訓活動,同時也促進了跨州培訓活動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職業教育政策和管理發生變化。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試圖使職業教育與行業聯系更緊密,這些政策希望能提高澳大利亞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聯邦政府所倡導的新學徒制被各州、領地所接受,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都將校企合作放在重要位置。1994年成立的澳大利亞學生實習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項目的伙伴關系。這種實踐與經驗的職業化模式,是一種關注區域利益、整合教育資源、踐行做中學、重視工作場所中的學生福利的模式。1998年,《新學徒制》(NewApprenticeship)等國家層面的學徒系統、實習系統項目開始運行。為提高企業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投入,在1990-1994年,澳大利亞執行了《培訓保障法》(TheTrainingGuaranteeAct)。該法旨在提高企業自主教育與培訓的水平,提出企業將1.5%的工資總額用于員工培訓。然而,這個強制征收比較注重大企業,大企業用于培訓的花費多于中小型企業。這一時期,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關注點由學習生活向學習工作轉變。此時,企業與職業院校的關系也發生變化,企業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態度發生了改變。這些變化也促使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改變其培養目標,重塑宗旨。2013年,51.9%的企業運用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滿足它們的培訓需要,其中33.3%的企業提供了職業資格證書培訓,26.9%的企業提供了學徒或實習,20%的企業采用國家認證培訓。47.5%的企業采用了非認證培訓,高達77.6%的企業運用非正式培訓,有12.4%的企業沒有組織培訓活動。從2007年到2011年,15歲以上的學習者參加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成功通過培訓的人數比例逐年穩步上升。通過率從2007年的79.4%上升到2011年的82.7%。另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對學習者的就業也產生影響,經過培訓的學習者比沒有參與培訓的人獲得工作機會多。例如,2007年,二者相差7%。2008年,二者相差6.7%。澳大利亞工業部每年都進行雇主滿意度調查,通過調查發現雇主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滿意度一直很高。以2013年為例,90%以上的雇主認為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對工作技能的培養有重要作用,雇主對工作需要的職業資格培訓的滿意度為78.3%,雇主對學徒制和受訓制的滿意度為78.8%,雇主對國家認定資格的培訓滿意度為83.1%,雇主對非認定培訓的滿意度為90.3%。這些指標2005-2013年間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隨著行業企業深入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工會和雇主委員會在政策決策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工會和雇主委員會參與制定國家行業能力標準,參與開發與行業相關的、符合行業標準的國家課程文件。此外,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與聯邦政府、州政府建立伙伴關系,通過各種水平的決策確立行業的領導地位,包括教授課程、課程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由于行業企業的參與,促使職業教育模式由“供給模式”向“需求模式”轉換。
四、結語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參加了天津市教委組織的職業院校骨干教師赴加拿大的進修學習。經過這次出國進修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拓寬了思維面,使我對西方國家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特征有了進一步了解,對中西方職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體驗。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能、非凡技能的勞動者或企業短缺人才,并為他們提供技能和進修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先進理念,為我們進行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指導和啟示。
二、加拿大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在加拿大以進行英語語言強化培訓和計算機專業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培訓課程教學方法特征突出。
1.英語語言培訓的教學特征
(1)教學形式新奇,采用圓桌分組的教學形式,教師隨時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易于師生互動,同時也便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在交流中讓學生學會合作,以提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肢體語言,提高學生學習喜好,便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利用啟發的形式讓學生盡量地多提出新問題和個人見解,然后和學生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實用。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培訓內容,教學內容涉及了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摘要:參觀用語、基本對話交流等,信息量適度,易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英語的基本會話。
(3)在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教師有獨到之處。教師利用做游戲方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很輕易把握所學的知識;另外教師采用的教具簡單而實用,利用情景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參和度很高。例如,在英語語言培訓課程上,上午學習日常生活用語,下午就到有關的相關的地方去進行實踐學習。
(4)進行英語培訓的過程中沒有固定教材,天天學習一個知識模塊,教師會發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料,這些教學資料是教師精心為培訓專門設計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隨時更新,最后用活頁夾加到一起,累加成冊形成英語培訓教材。
2.計算機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1)課堂采用案例教學,教學實例接近生活和實際工作需要
案例教學是運用案例進行教學實踐,改變傳統教學以本為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變成一種促進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加拿大學院的教師根據我們學員學習的特征進行案例教學,所采用教學案例很實用,接近我們的生活和實際工作,為進一步學習提供良好的素材。
(2)課堂作業采用大作業的項目形式
教師為了提高我們學習的創新能力,以大作業形式讓我們完成他們所提出基本練習要求,學員做好大作業后,要在課堂上公開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樣不僅考察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處理新問題的能力,而且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和勇于探索的積極性。
(3)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
為我們進行專業培訓的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很強的職業技能,例如,網絡平安教師,曾任教前公司的網絡管理部門經理,有極為豐富的網絡平安管理經驗,另外他所展示計算機網絡教學課件打破了傳統的PowePoint課件模式,以三維動畫的形式講解網絡傳輸的原理,把講解枯燥的原理知識變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喜好;多媒體教師在HBI學院任教時,自己設計開發網站,做專業攝影師,另外他還是一位冰球教練,同時也是冰球隊的經紀管理人。數字技術教師是一位專業的音樂制作人,有豐富的數字音樂制作經驗。他們在講授課程的同時,也向我們傳授了豐富的職業經驗,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三、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
在進修期間,還對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進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職業教育主要是中學后的職業教育,其教育類型有摘要:授予文憑和證書的社區學院(相當于我國的高職)教育;非學歷的職業培訓和預備性練習;成人職業教育和培訓。高等職業教育更是形式多樣摘要: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四年制本科(和大學聯辦)和一年制探究生專業證書班等。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是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參和意識,老師講課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學生自學和思索。老師有時會選擇一個project(項目),讓學生自學后提交書面報告或根據項目內容完成相關內容操作,這樣學生就會到圖書館查閱大量的文件和資料,提交書面報告;或者自己通過自學后完成項目操作任務提交操作成果,否則只能得到0分的成績。另外,在許多教學場合,教室和操作車間連在一起,學生在教室中自學,碰到實際新問題可以隨時到操作車間進行練習,并有教師進行現場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和他人合作協調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根據老師提出的新問題,大家商量策略、分頭預備,最后在班上宣講和表演出來,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
加拿大職業教育在理論教學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把握更多的實用技能。在安大略省賓頓市FletchersMeadow高中,還推行一項名為Co-op的實踐教育項目,其教學實踐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Co-op,全稱為CooperativeEducation,是由學校、用人單位和學生三方共同參和的一種教育項目。高中學生11年級或12年級(相當于我國的高二、高三年級),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完成學校部分的學習任務,并通過用人單位面試,學生進入公司工作,用人單位也非常歡迎這些學生到公司工作,在這段工作期間學生定期向學校匯報工作情況,負責這個項目的教師也要隨時跟蹤學生以了解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調整學生的工作、學習進度,工作一段時間后,學生要回到學校接著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理論—實踐—理論”的良性循環直到高中畢業,學生不但熟練地把握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有很強的職業技能,豐富的職業經驗。為進一步地學習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摘要: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終身教育
一、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的經驗及其啟示
1.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經驗
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各有特色。英國是最早提倡終身教育的國家,并不斷完善其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國非常注重員工培訓,政府官員、管理人員、企業內部各級人員都要接受成人繼續教育,并建立起以動手能力為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美國以社區學院為特色,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養,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為教學基礎的CBE教育思想體系。日本積極推進終身教育,是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雖然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各具特色,但體現著共同的發展趨勢。
(1)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首爾召開了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教科文副總干事鮑維爾在主題報告中提出:“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是通向未來的橋梁,但是,必須有一條由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作為導向的就業道路,否則我們就是在制造新問題。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協調的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而且是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就業結合的新局面——我們需要把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聯系起來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訓、就業和社會福利幾個方面工作在一個國家內、在國際范圍內聯系起來?!苯陙?,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已成為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流模式。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就是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就業部門與社會的工業部門、雇主組織和工會組織等通力合作,對于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方向、內容等進行協商,同時就業部門、經濟部門、雇主組織等越來越多地參與職業教育的管理和決策。在這個機制中,政府除了從事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實際辦學以外,還要起到組織領導、協調辦學、建立質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種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業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實習、培訓場所和就業渠道,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動態,提高培訓質量,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
(2)職業教育和培訓終身化。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會議主題是“終身學習與培訓——通向未來的橋梁”,這表明職業教育終身化的趨勢已被國際社會所重視,并因其重要的意義而被提倡。目前,世界各國職業教育正逐漸融入終身教育體系,職業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終結性教育,過去那種認為只靠一次教育或培訓就能享用終身的想法或做法已經過時了。20世紀90年代各發達國家紛紛實施“終身學習”或“繼續學習”計劃。例如,瑞士的終身職業教育體系,包括更新知識和技能、獲得新資格的職業繼續培訓和高級專業考試,面向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培訓等。英國于1998年提出了建立“產業大學”和“個人學習賬戶”的設想,以便使人們能夠更加方便地接受開放式的遠程教育和實施“終身教育”計劃。日本提出終身職業訓練及終身技能評價是職業教育的根本方向,并努力建設面向21世紀的終身職業能力開發體系。美國早在1971年就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終身化的職業教育——生計教育。生計教育作為一種終身意義的職業教育,它的推行實施得到美國聯邦政府及美國職業協會等組織的廣泛支持。
(3)職業教育和培訓內容的綜合素質化。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以能力為本位。過去的技能主要是指任務能力,即與完成具體任務相對應的具體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能力標準就是任務技能清單,培訓課程就是在此基礎上開發的一系列任務技能(或稱教學模塊),能力評價的依據就是直接觀察個體對這一系列具體任務的完成情況。這種任務能力觀是傳統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內容設計的理念基礎。在現代職業發展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新的能力觀。一種觀點認為,個體的一般素質對于有效的工作表現是至關重要的,一般素質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體的任務技能的基礎,也是促進個體能力遷移的基礎。一般素質包括相關知識、分析與綜合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判斷力、創造力等,它們往往能應用于許多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在此基礎上的職業教育的內容,強調的是一般素質的培養。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應將一般素質與具體的職業崗位或工作情景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的職業教育的內容是將一般素質與任務能力結合起來。最近,德國、澳大利亞提出的關鍵素質概念,英國的核心能力概念,美國勞工部提出的包括資源合理支配、人際關系處理、信息獲取利用、系統分析綜合、多種技術運用的五種能力以及技能、思維、品德的三種素質,等等,都是新的能力觀的體現。
(4)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國際聯合化。全球經濟一體化,導致勞動力在國際和國內流動量加大,順應這一變化趨勢,職業教育與培訓也開始建立國際化的職教合作網絡和運行機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世界職教領域國際合作的主要組織者,目前已建立的聯合國職教信息網絡,是連接了128個國家的一個職教實施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要在德國波恩建立一個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職教研究與發展信息,培訓職教人員。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也在發展。中德兩國政府近20年來進行了下崗婦女再就業、關鍵素質培訓等多項專題項目合作,最近又結合中國政府西部開發戰略,實施以西部人力資源開發為目標的綜合性職教合作項目。在世界范圍內雙邊以至多邊的合作辦學或合資辦學,成為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的又一新形式。
2.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經驗的三點啟示
(1)職業教育和培訓是培養實踐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開發人力資源的重點是培養,關鍵在應用。職業培訓從其本身特點看,是由實踐上升為理論再指導實踐的知識螺旋積累過程,是發現人的潛能的重要途徑。在經濟建設中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的人才,要培養造就的也是這種不斷更新知識和思想理念的專業人才,書本理論知識只是對這種專業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要重視人才的開發,又要重視人才的應用;既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又要重視人才的自身培養;既要重視人才的基礎知識,又要重視人才的知識更新。這里說的培養和知識更新的重要途徑就是職業培訓。
(2)政府部門在職業培訓中要站準位置,發揮作用。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政府有關部門除了必須重視職業培訓外,還應該擺正位置,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一是要發揮對職業培訓的規范作用;二是要發揮對職業培訓內容的指導作用;三是要發揮對培訓市場的監管作用;四是要發揮對職業培訓的激勵作用。
(3)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協調好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關系。從教育規律和各層次教育對象的特點分析,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環節,是公民必須經歷的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階段,重點是系統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書本理論。它以提高公民的學歷層次為主要特征,為提高公民素質和就業準備打好基礎。職業教育是公民到達就業崗位后的一種繼續教育,學習內容主要是與工作崗位有關的知識、技能,并根據社會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工作的適應性和開拓能力,進一步開發人的潛能。如果說基礎教育重視的是提高人的學歷文憑的話,那么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就應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職業培訓是終身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建設的實踐和框架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我國就業問題的挑戰,展開了以就業、轉業、創業能力建設為本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建設。職業培訓教育在適應市場需求、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員素質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現行的職業培訓教育無論在體制上,還是其他方面,都存在許多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問題。這與“缺乏一個既符合國情市情又符合市場運作規律、適應職業培訓需求的體系”有關。
1.職業教育和培訓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第一,政府及企業在職業教育、培訓中的職能問題。全社會的職業培訓應該有一套完整的法規制度。具體來講,就是要對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收費和培訓管理權限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統一、規范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培訓組織、人員在職業培訓方面的權利、義務等具體事項。目前,我國在職能界定方面,一是政府對職業培訓應提供何種支持和服務,承擔何種責任和義務界定不夠明確;二是企業及中介組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界定不夠清楚。
第二,職業培訓教育的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市區無論在政策與財政支持、還是在實踐方面發展速度較快,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嚴重滯后。二是企業間發展不平衡。有的企業職業培訓有聲有色,對企業經營起到極大推動作用,而另外一些企業欠缺開展崗位技能培訓意識。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48.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單位沒有對技術工人實行中長期培訓計劃或措施。在問及“您參加工作后獲取新知識、新技術主要來源”(多選擇題)時,90.2%的被調查者表示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積累;31.1%的被調查者表示是參加單位的培訓;18%的被調查者表示是參加社會有關部門的技術培訓。三是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人們在觀念上存在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情況。
第三,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實用性,不能滿足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下崗職工就業的需要。各種培訓班名目繁多,費用不少,并且存在形式主義現象,培訓效果有待提高。多層次、專業化培訓體系有待建立。
第四,培訓經費籌措和使用方面的問題。目前,除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經費由國家全額負擔外,其他培訓資金均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擔負。對于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經費,調控力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使用不規范,有些部門把其看做創收手段。在農村缺少政府有效組織的農民教育培訓專項經費。
第五,宣傳導向和觀念方面存在一定問題。被扭曲的教育價值觀和人才觀是當前阻礙職教發展的重要因素。現行教育的選拔功能被過分擴大,并且往往只以一種標準分數為依據,從而使教育過程演化成為應試能力競爭。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人的多樣性和社會需求的多樣性被忽視,教育類型的多樣化被異化為等級化,不同教育類型的分流變為選拔和淘汰者的歸類,行行出狀元的思想被否定,往往認為學業失敗的學生才進入職業教育學習,對通過崗位職業培訓和自學的人,其工作能力再強,也會因沒有文憑而不被重視和重用。職教的發展得不到公正的對待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反映在政策上是待遇過低。
國內外的經驗證明,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是提高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有效手段。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增強自我創業、自我發展的能力,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而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確實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總量不足;二是流失嚴重;三是技術結構不合理。以天津為例:截至2003年底,在83.5萬技術工人中,技師和高級技師僅占1.27%,高級工占9.83%,中級工占27.3%,初級工占61.6%。呈“金字塔”型,塔基過大,高級技能人才嚴重不足。發達國家的技術等級結構呈“鉆石”型,高級工占35%,中級工占50%,初級工占15%。
2.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建設的框架
(1)將全面開發人力資源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任務”,確立第一資源戰略和實施能力發展戰略。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不是人力資源強國。勞動力素質偏低,就業、轉業和創業能力不強,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一個瓶頸。同時,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人力資源是我國最具比較優勢的潛在資源。把潛在優勢變為現實優勢,將成為我國今后一二十年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因此,必須確立人力資源“四個第一”的思想,即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任務;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實現富民強國的第一國策;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各級政府的第一任務。實施能力開發戰略,實現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以提高全民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教育和培訓的能力建設,使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成為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解決人民群眾生存和發展、促進社會安定的重要手段。
(2)充分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的指導作用,努力增加職業教育的投入。政府在職業教育中承擔的首要責任是政策制定、提供經費、協調關系、制定標準。技術和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其政策制定和辦學必須由政府、產業部門和社會三方面建立新的伙伴關系來實現,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行業為依托,以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術為核心。在職業教育中增加公共財政的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示范性職業學校和實訓基地建設,為強化高技能性和實用型人才培養創造條件。加大對貧困家庭學生的資助力度,通過減免職業學校學生的學費,使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對象更廣,受教育的機會更大。在職業培訓中要抓住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市場需求信息,引導培訓機構的培訓方向,即以勞動保障信息平臺為依托,通過網絡招投標方式確定培訓單位,由政府購買培訓成果,以確保培訓的實效;二是抓住職業技能鑒定和發放資格證書兩個環節,確保培訓的質量。實現職業培訓運作市場化,社會培訓資源集約化,培訓考核鑒定標準化。
(3)樹立學習型社會的理念,推進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整體改革。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除了教育共性之外,具有明顯的區別。職業教育是公民到達就業崗位后的一種繼續教育,學習內容主要是與工作崗位有關的知識、技能,并根據社會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工作的適應性和開拓能力,進一步開發人的潛能。職業教育應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綜合性?;A教育重視的是提高人的學歷文憑,職業培訓更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奥殬I教育的發展使教育第一價值得到提升”,因為,職業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用教育的方法使人的生活具有樂趣,職業教育給人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課程類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從而使整個教育事業關注全民成為可能,關注每一個人,這是以人為本的認識基點。
(4)堅持市場導向,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培訓質量。要堅持正確的方向,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面向勞動者,為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勞動就業、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滿足勞動者終身學習的需要服務。一是要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調整和把握培訓方向;二是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設置課程。密切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重點,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三是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行“訂單式”定向培訓。職業培訓機構要向多功能、綜合性方向發展,為受訓者提供職業培訓、技能鑒定、職業介紹、就業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圍繞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適應支柱產業的發展,制定新的崗位技能標準,加強崗位培訓。為培養一支有較高職業技能的勞動后備軍,進一步提高新生勞動力的就業培訓;圍繞經濟結構調整,結合我國工業東移、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做好勞動力結構調整和職工轉業轉崗培訓。圍繞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實行市場化、社會化再培訓機制;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做好農村勞動力培訓。
(5)完善職業培訓政策,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一是推行“雙證”就業制度,把就業與提高勞動者素質緊密結合起來;學歷證書加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先培訓后就業”,完善就業準入制度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保證;二是鼓勵和支持民辦、中外合辦職業培訓機構,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實現培訓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三是制定完善高技能人才鼓勵政策;四是加大培訓資金投入。培訓經費應采取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將財政撥付的再就業培訓經費落實好,提高再就業培訓的實效。
參考文獻:
[1]畢結禮.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建設[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2]李建中.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趨勢及中國職業教育的基本對策[J].外國教育資料,2000(6).
[3]韓振軒.勞動和社會保障基層建設與管理實物全書[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4]于法鳴.建立市場導向就業機制[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