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6:34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心理健康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采用問卷洲查法。我們選用SCL--90量表作為測量工具。該量表共有10個因子90個項目,包含有比較豐富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如思維、情感、行為、人際關系以及生活習慣等,能全面反映被試的心理和行為的全貌。該量表采用5級評分法。無癥癥狀反映的評1分,輕度評2分,3分為中度.4分為癥狀相當嚴重,5分為癥狀嚴重。
2.研究對象。為調查方便,我們以陜西省銅川市9所中小學的專任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58份,其中有效問卷320份.在320份有效問卷中,男教師116人,女教師204人;中學技師222人,小學教師98人;班主任147人,非班主任173人;大學學歷50人,大專學歷153人,中師學歷117人;25歲以下45人,26-35歲134人,36--45歲95人,46歲以上46人。
問卷回收后在微機上進行統計處理。
結果
1.32o名中小學教師SCL-90各因子得分與全因常模之比較與全國常模相比,本研究的32o名中小學教師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比全國常模低,差異很見著(P<0.05,p<0.01),說明本研究的320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全國普通人群好。
2.小學教師與中學教師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較與中學教師相比,在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上,小學教師均比中學教師低.盡管差異不顯著.但也說明,相對于中學教師,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
3.中小學男女教師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之比較在男女教師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較中,除在人際敏感、偏執、精神病性三個因子上女教師得分比男教師低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女教師均比男教師高.盡管差異不顯著.但從相對意義上也說明女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在整體上不如男教師好。
4.中小學不同學歷的教師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之比較不同學歷的教師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不同。其中,中師學歷的教師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學、大專學歷的教師低,差異很顯著;大專學歷的教師除了在敵意、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這四個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學學歷的教師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學學歷的教師高。而且就不同學歷的教師SCL一90各因于得分的整體比較而言,在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偏執以及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均有顯著差異。P<0.05,P<0,01。
5.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與從未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SCL--90各因子得分之比較擔任過班主任與未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在SCL-90各因子分的比較中,除了在恐怖因子上兩者得分相同,無差異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班主任均比非班主任高,在抑郁因子上差異顯著P<0.05;其余各因子差異不明顯。相對來說,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整體上比沒有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差。
6.不同年齡的教師SCL一90各因子分的比較
除軀體化因子的得分隨年齡面增高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均有隨增齡而減低的趨勢。各因于分經過中間年齡組。到46歲以上年齡時又有相對增高的跡象。而且,就年齡差異的整體比較而有,在軀體化、人際敏感、偏執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差異明顯P<0.05,P<0.01.
分析討論
1.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總體情況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國內普通人群高。這一結果了我們研究前的假設。在研究前,我們曾假設.我國中小學教師目前的社會、經濟地位相對較低,工作復雜、負擔重,其心理健康狀況可能比較差。但結果卻正相反。本研究的結果與Honochs等人1970年的大樣本研究結論一致,也與國內學者自在等的小樣本研究結論一致;但與王玲及高峰等的研究結論相反。之所以如此,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首先,近幾年,特別是近兩年,國家在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以及提高教師的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則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教師法》的頒布,更使教師的一些權利得到法律的保護,使教師感到有法可依,獲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其次,可施與所選被試的地區不同有關。Horrochs等的大樣本研究所選被試的地區屬于何種類型,我們無法從其研究中得知,但自在等的研究所選的被試為江西、浙江等地的經濟不甚發達地區,這與我們所選的被試所在地區基本一致。陜西省屬全國經濟欠發達省份,盡管鋼川市經濟發展在陜西省屬中上水平,但就整體而言,它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這類地區的教師的生活節奏、所面臨的競爭受該類地區整體生活節奏和競爭的制約,而且這類地區的教師所面臨的應激源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王玲及高峰等的研究從反面支持了我們的觀點。
再次,可能與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有關。盡管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相對較低,物質生活狀況較差.但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使其有可能獲用比其他職業更多的心理滿足。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體驗到痛苦煩惱;但更多的是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從心理上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教師勞動是個體勞動與集體勞動相結合的過程,在勞動過程中教師個體具有相當強的獨立性,而很少受他人的影響,工作中的壓抑感也就較少。教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師的職業生活應愉快、健康、樂觀.使教師不得不隨時調節自己,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此外,從知識層次上講,教師是社會中知識層次較高的人,他們洞察個人和社會的能力較強,借得利用心理衛生知識去調節、調整自己的心態,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
2.不同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
盡管從總體上來看,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就教師內部而言,不同群體的教師心理健康有差異。
①中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不如小學教師。這主要是由于中小學的任務及教育對象的特點不同造成的。例如小學生對老師言聽計從.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教師自尊的需要。中學教師面臨升學率壓力、中學生心理的閉鎖性增強及形成逆反心理等,這就在無形中難強了教師工作的難度,很多教師為此憂心仲忡,欲罷不能,欲干無招。
(2)女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比男教師差,這可能是傳統的文化意識影響的結果。“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文化背景,使女教師承受比比男教師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負擔。她們既是學校中的主體力量,又是家庭中的主婦。工作、生活的雙重壓力使她們在心理上出現不良癥狀的機會較多,心理健康狀況也比男教師差。
③不同學歷的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差異顯著。我們的研究顯示出中師學歷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最好,這是因為,我們隨機抽取的幾所小學專任教師的學歷均為中師,教師之間不存在學歷上的比較和競爭,更不會因學歷層次不同而產生心理壓力。故而,我們在此僅就大專與大學兩個學歷層次加以分析和討論。在中學,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都有教師學歷不同的問題。而學校在具體分工時,往往讓學歷層次高的教師給重點班上課,而讓學歷層次低的教師給普通班上課(盡管國家一再強調不應分快、慢班,但各學校出實際上存在著這樣的班)。而且直接把升學率與獎金、福利掛鉤。這樣,即使學歷層次高的教師感到領導的信任和器重.又因升學的壓力、工作負擔太重而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同樣,學歷層次低的教師因為自己不能帶重點班、領導不信任而產生煩惱、壓抑.又在實際上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和心理壓力,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在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而有些方面又較低的原因。從整體比較而言,大學學歷的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比大專學歷教師高的事實又說明.學歷層次的高低確實影響著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學歷反映了一個人的知識層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識層次越高的教師,越能站在較高的層次上去看待社會、洞察人生.對事物發展的規律把握的較準,不易產生心理障礙,而且,即使在心理狀態不佳時,他們也能相應地采取措施,自覺地加以調整。
④擔任過班主任與從未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不如沒有擔任過班主任的老師.但二者在心理健康的總體水平上并無顯著差異。
⑤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隨增齡而增高的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增加,社會閱歷的擴大、個體在思想上、行動上逐漸接近社會的要求,對人生、社會、家庭以及社會上的其他問題都能產生比較正確的看法,看到社會的光明面多于黑暗面,并逐漸認同社會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隨著個體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完善,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個體就會產生相應的社會順從.自覺地按照行為規范與道德準則行動,感到心安理得,而不是壓抑。
25歲以下年齡組的教師剛參加工作.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模糊,心理上還未完全準備好.對教師角色的適應較差,又無教學經驗,心理上難免犯怵,焦慮、恐怖等消極體驗就應運而生;從社會化進程來看,此期正是個人解決婚姻問題的時期,戀愛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都有可能造成他們對人生、社會以及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消極看法。我們不能不承認,由于教師社會政治、經濟地位尚不夠高,加之許多教師在校偏僻的學校工作,雖然對配偶的文化、性情等要求較高,但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26-35歲年齡組的教師經過前一階段的短暫適應,對教師職業有了較正確的認識并從心理上產生認同教師職業的情感體驗,又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在學校中屬挑大梁的人物;從社會化進程來看,此期他們的社會角色較多,具有溫暖和睦的小家庭,生活比較穩定.孩子又小,不存在升學和就業的問題,這一階段的教師年富力強.志得其意;雖然學校對其委以重任,但他們感到的只是領導的器重和信任.而無工作的壓力感。因此,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最好;36一45歲年齡組的教師,雖然年富力強,但經過前一階段的磨練.在體力和精力上已不如前一年齡段的教師,由于教學經驗豐富,學校往往委任重任,使他門既感到領導的信任和器重,又感到體力精力不支,身心俱疲,從社會化進程看,這一階段的教師面臨的家庭問題較多.既要贍養老人,又擔心子女的升學和就業問題;既要完成沉重的工作任務,又要應付家庭中的瑣碎事務,心理壓力較大。因此他們的心理問題較上一階段的教師多,心理健康水平不如上一階段的教師;46歲以上年齡組的教師是學校中的老教師,經過前半生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但經過歲月的蹉跎,他們的健康狀況較差。他們處于既想承擔重任.又擔心身體不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矛盾心理中;從杜會化進程來看,這是個體社會化的較高級階段。同時人到黃昏.面臨著退休,家庭、子女等一系列問題都不斷地擾亂其平靜的心態,盡管他們此時人在工作崗位上,但焦慮、抑郁等情緒都早已萌生。此外,更年期就處于這一階段,更年期所發生的一系列生理變化;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使他們郁悶、煩躁等。因此,這一階段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盡管比第一階段即青年組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高.但又次于中年階段的教師。
結論
1.本研究的320o名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國內普通人群高.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被認所在地址的綜合影響最大。
一、目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教師承受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致使教師隊伍中出現心理不健康的現象日益增多。
從大量的調查結果看,當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005年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中表明:超過8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較大;近30%被調查教師存在嚴重的工作倦?。唤?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近40%的被調查教師健康狀況不佳;20%的被調查教師生理健康狀況不佳;超過60%的被調查教師對工作不滿意,部分教師甚至有跳槽意向。從新浪教育頻道對中國教師工作滿意度總體情況來看:低滿意度教師達到64.4%;中滿意度教師達到20.2%;高滿意度教師達到15.4%。從新浪教育頻道統計來看,不同類型學校教師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檢出率排名中:小學、幼兒園占到78.9%;初中占到75.6%;高中占到72.9%;中專占到67.7%;本科、??茖W校占到60%~80%。北京“芙蓉EQ教育與應用研究中心”主持的一項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也令人憂慮:26%的教師有軀體化癥狀,其中4%的人癥狀嚴重;29%的教師有強迫癥狀,其中4%的癥狀嚴重;18%的教師人際關系敏感,其中2%的人癥狀嚴重;13%的教師有焦慮癥狀,2%的人癥狀嚴重;18%的教師有抑郁癥狀,15%的教師有敵對癥狀;15%的教師有偏執癥狀等。2000年4月初,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運用SCL―90心理量表對遼寧省14個地市、168所中學的2292名教師的抽樣檢測結果表明: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存在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盡管上述量化結論在研究領域尚存在一些爭議,但這些十分接近的數據充分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的嚴峻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教師心理健康的管理與促進
針對以上方面的調查情況來看,要有效管理與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在教師自身的心理因素上下工夫,從內部提高教師抗壓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也要從外部減輕、轉移直至消解可能給教師帶來心理壓力的因素。
(一)促進教師的個體認知發展
1.提高教師的認知水平,增強教師的心理壓力承受力
正確的認知產生積極的情緒。在同一環境里,人們體驗到的壓力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若能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易使人增強信心、振奮斗志,產生樂觀等積極的情緒體驗;若僅從消極角度看問題,就會產生諸多的不良情緒,造成苦悶。因此,教師積極調整、修正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的認識或不切實際的觀念,將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耐壓性,變心理壓力為心理動力,變逆境為發展機遇。教育改革進程中,教師心理暫時出現的矛盾和困難以及工作、生活、家庭角色的沖突等外部刺激,應該以比較理智和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坦然地去面對,以積極主動的行為去適應。另一方面,正確地認識自己,既能欣賞自己的優點,也能欣然地悅納自己的不足。
2.給教師提供心理調節方法,把握自我情緒掌控能力
不良情緒是產生心理障礙的直接誘因。然而生活中不良情緒的產生卻總是難免的,強行壓抑不良情緒,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會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帶來更大的心理危害。為此,教師應該學會一些積極調節情緒的技術和方法,如合理宣泄法、理智法、轉移法、幽默法、適度讓步法、升華法、音樂法等,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達到心理的自我平衡。
3.營造積極的人際圈,釋放壓力承載量
教師因工作方式的相對獨立,容易形成人際交往的有限性和自我封閉性,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情境時深感孤獨失落和無助。因此,教師應自覺地培養自己的交往意識和積極坦率的社會交往方式,提高人際溝通技能,形成融洽的人際圈,使自己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能獲得來自同事、朋友、親屬等強有力的社會支持,減輕或化解心理壓力。
4.營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方式
首先,教師要在工作中逐漸形成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和工作態度,這是教師心理健康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其次,教師應掌握時間管理技巧。進行任務分析和時間的組織和預算,將目標分成輕重緩急等層次,建立一張科學可行的時間表,避免陷入“瞎忙”狀態,從而使工作、生活更有效率,減輕過重負荷。再次,教師還應當注意適度用腦,避免持續疲勞,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營養,關心腦健康。此外,工作之余要學會體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各種文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調節情緒,增進心理健康。
(二)學校應增強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管理措施
1.創設良好的學校人際環境,減少教師的心理壓力
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學校人際環境,是維護和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學校管理方式應從經驗型轉為科學型,在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指導下提高管理效率。根據教師的職業心理、個體差異,深入細致地做好疏導工作和協調工作,盡量減少或避免管理過程中的人為挫傷。具體地說,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制訂必須力求滿足教師各方面的心理需要,加強教師對學校決策的參與程度和參與質量,讓教師真正體驗到“以校為家”的感覺。
(2)學校管理要以真誠服務的態度對待全體教師,講求公平公正原則,尊重教師合理的意見。注重溝通協調的方法,務必做到教師心服口服。以欣賞的心態去管理教師,使教師在和諧的工作環境中形成良性競爭,培養健康向上的心態。
(3)學校制訂的各種制度措施必須考慮到教師的心理認同感與心理適應期。學校在實施新課程時對教師的適應過程要有實事求是的評估,特別是對于那些中老年教師,在教師角色轉換方面應持寬容的態度,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
(4)積極研究教師的心理需求,為教師分憂。教師作為社會人,有各種心理需要。學校管理者應了解教師包括婚姻、子女教育、健康狀況等情況。對于教師在日常生活的困難,能竭盡全力給予幫助,最大限度地減輕教師的生活壓力。學校管理者還應該了解教師需要的個體差異,因勢利導,盡量提供滿足的條件,使教師能減少因教學效能感低而產生的焦慮感;對于一些業務骨干,則應鼓勵他們參加各種教學競賽,組織他們進行教改實驗,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以滿足教師自我實現的需要。
2.建立健全的學校教師管理機制,提高教師心理教育意識
首先,學校要健全教師心理教育機制,建立教師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測查制度,讓教師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為調整自己的心態提供依據。學校要采取一些聽講座、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讓教師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心理衛生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能夠有效地進行自我調適。學校還應建立教師心理健康咨詢機構,為教師的不良情緒和心理障礙提供疏導、排解渠道。聘請知名的心理學專家,為教師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學校管理 教師教育 心理健康 現狀成因
在學校管理中要認真分析教師的心理狀況,重視教師心理保健,謹防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虐待,是學校管理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教師心理健康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關系
期待效應告訴我們,教師如果能將愛灑向學生,以信任、期待的目光關注學生的成長,學生的潛力就會奇跡般的顯現出來,而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夠靈活地運用期待效應,使一批批幼苗茁壯成長。
然而,在學校教育中,卻有一個“無形的殺手”,即心理虐待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校園內的心理虐待主要是指教師用直接的諷刺、辱罵、體罰等,或是間接的指桑罵槐、含沙射影等手段給學生心理造成嚴重傷害,輕則導致導致學生產生心理障礙,重則造成學生自殺身亡。
顯然,如果教師缺乏健康的心理,賞罰無度、喜怒無常、冷酷無情、過于嚴厲,則極易使學生產生心理障礙??梢哉f,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心理的危害程度決不亞于教學不當的教師對學生學業的危害。
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得到了關注。而作為教育管理者應更加注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因為一個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會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學生,所以只有盡量堵住污染學生心理健康的源頭,讓每位教師都擔當起學生的心理健康保健醫生的重任,才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才能真正把學生從“心理不健康”的環境中解放出來。
二、造成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及成因
造成教師心理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較低的待遇與超負荷的工作
由于持續的入學高峰造成師資緊缺,超負荷的工作加重了中小學教師的負擔,長期以來,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師的地位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難怪有人形象的將教師漲工資比作火車進站,叫得響,長得慢。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普遍偏低的工資福利待遇極易導致教師心理失去平衡。
2、過高期望與求全責備心理
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這反映了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人們通常認為,理想的教師是學識博大精深、靈魂一塵不染、行為堪稱典范。這種期望使教師往往以‘清高’自居,很注重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過分追求人格的完美,過分限制約束自己并關心各種細節,常有自我責備的傾向,這都成為軀體化、強迫癥的直接誘因。此外,由于社會期望值偏高,而自我知識結構又難以相稱,難免產生自卑、焦慮和恐怖等情緒。
3、愉快教學與壓抑情緒
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和愉快的心情走進教室,才能啟迪學生的智慧。但教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由于消極的情感一再受到壓抑,日積月累,形成潛在的能量即“情感勢能”,這種能量一旦超過了個體所能承受的限度,就會出現“零存整取”的后果,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身心健康。
4、自我實現與壯志難酬
由于升學的壓力、學生成績的排序、職稱的競爭等等打破了教師寧靜的心態,迫使他們走出象牙塔,去追求自我實現,例如追求高層次的學歷,提高科研能力等。如果一旦這些需求不能很好地滿足,就會心有不甘。
教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對人際交往層次要求較高,往往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往往會長嘆知音難覓。
三、教師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管理者要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教師也要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要捧出一顆愛心從事教育事業,還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其方法如下:
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
了解自我,就是要有一個清醒的自我意識,能夠正確的評價自我,辯證地看待自身的優缺點。但在現實中,教師往往求全責備,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在自我了解的基礎上,還要悅納自我,即愉快地接受現實的我,這樣可以使自己保持信心,避免自卑、緊張或不安全感。一個經常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言行擔心或內疚的人,在心理上就會經常處于一種緊張、焦慮狀態。
2、調節情緒,保持平衡
清貧、清苦、清高可以形象地概括教師形象;工作量之大,責任心之強可謂“清苦”;“窮得象教授,傻得像博士”可謂形象地刻畫教師以清貧的形象;教師是蠟燭、更是蠶、是鋪路的石子、是人梯…。諸多美譽又往往使教師以清高自居。但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教師也是社會中一分子,面對變化莫測的世界感到困惑、不平衡,如果不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這種消極的情緒不僅會影響教師的自身健康,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造成負面影響。教師應經常進行自我疏導,保持積極的心態,其方法大體有一下幾種:
宣泄,即將消極的情感釋放。教師不應該把消極的情感帶入課堂,以免傳染給學生。但如果走出課堂,則可以暫時去掉“教師”這個標簽,隨意地揮灑一下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一種很好的心理保健方法。例如,可以“投入”地哭一場,讓痛苦伴著眼淚溜走;與知朋好友促膝暢談,訴盡心中的不快;到舞廳茶座消遣,讓音樂輕輕地按摩受傷的心靈等。
移情;即通過發展多種興趣愛好,使感情發生遷移,從而樂而忘憂。由于繁重的工作往往使教師感到心力交瘁,再遇上不順心的事情,消極的情感就會一觸即發。興趣愛好是心理保健的維生素,通過它不僅可以解除疲勞,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耐挫,即面對不可避免的挫折,應學會用堅強的意志去戰勝痛苦。當消極的情緒揮之不去時,不妨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來增強自制力。例如,林則徐的“制怒”,鄭板橋的“難得糊涂”,都是極好的范例。此外,寬大的胸懷,可以減弱對痛苦的感受程度。虛懷若谷、淡泊名利,就會保持寧靜而祥和的心態。如果過分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3、樂于交往,融洽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教師順利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保證。教師只有不斷地與社會交往,保持自身與社會的平衡,將自己和諧地融于社會之中,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反之,如果自我封閉,自認“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難免會有孤獨與不被理解之苦。
4、投身工作,樂于奉獻
關鍵詞:中職教師;心理健康;干預對策;
1 中職教師心理健康現狀
為了進一步了解中職教師心理狀況,筆者用一年多的時間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廣西的桂林和柳州兩個城市的26所中職學校的教師進行了隨機檢測??偣瞝出調查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97份,調查結果的可靠性較高。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的中職教師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這比例遠遠高于我國普通人群有心理問題的比例。在有心理障礙的教師中,62.37%的教師患有“輕度心理障礙”,36.77%的教師患有“中度心理障礙”,而4.59%的教師心理障礙已經發展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
調查顯示,中職教師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中,教學熱情不高、討厭學生、很難找到工作目標、職業成就感低;生活中脾氣暴躁、對他人要求高、幸福感較低、價值觀偏失、不能客觀的評價他人、不能正視自己等等。
2 影響中職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1 超負荷工作的壓力
近年來,國家對發展中職教育及其重視,中職教育獲得了飛躍性的發展,招生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但是中職教師的師資力量卻沒有顯著的增加,導致中職教師的數量嚴重不足,學校只好把超負荷的工作量強壓到教師身上,以此來來彌補師資力量缺乏的困境。調查顯示,超過60%的中職教師的課時量嚴重超標,一天要上四到六節課,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花更多課余的時間去備課,額外增加了工作時間,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教師的心理負擔。而且中職教師除了日常的上課、批改作業以及班級管理外,還面臨著許多教學之外的工作任務。比如既要進行上崗培訓、教育培訓、英語考核、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查等,還要不斷充電,來應對新一輪的教學改革,還要積極準備各種學術比賽和指導學生比賽,在僅有的閑余時間還要去提升學歷,應對學??己艘约鞍嗉壍娜粘9ぷ?。各種各樣的負擔都強加在中職教師的肩上,使他們只能生活在工作中,無暇去享受生活,幾乎沒有時間能夠將精力用到自己的家庭上,自己的親人上。無疑,這些不但給中職教師的身體上帶來種種職業病,還容易使中職教師的心理滋生對家庭對親人的愧疚感,產生憂郁、繁雜的心理,造成精神問題。
2.2 職業競爭的壓力
只看分數,一直是教育界的詬病,但是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也難以改變這個現狀。所以,大部分中職學校同樣只注重分數,以分數論英雄。教師的工資、晉升機會直接與學生的成績掛鉤,實行排名淘汰制,所以教師不得將工作重心放到學生的成績上。學生厭學情緒越發高漲,中途退學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教師與校領導之間的矛盾不斷積累,很大程度上又給中職教師帶來了巨大壓力。由于學校監管機制的不健全,教師漲工資、評職稱以及考核評優的公平性缺失,使中職教師產生挫敗感,增加了煩惱,對工作的積極性喪失,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
2.3 家長、社會和家庭的壓力
目前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將孩子視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希望,期望很高。由于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絕大是溺愛,使得孩子的各方面品質的發展不夠完善,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很大,所以將老師作為孩子的救世主,而且家長對成才的理解也只是在分數上,加上中職學生學習自制力較低,導致成績很難達到學生家長的心理期望,家長將這一切全部歸咎于教師,使得教師對教育學生產生力不從心的,獨木難支的精神壓力。
當今社會將中職學生視為壞學生的代名詞,對中職學生存在著極大的偏見,這也影響到中職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生的看法,一旦出現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也視之為壞學生,漠視學生,放棄對他們的積極引導和教育,引發師生間的矛盾沖突。而此年齡階段的學生往往比較容易沖動,報復心理較較強,對老師懷恨在心,伺機報復,這使得教師產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巨大心理壓力。加之中職教師收入不夠,物價的飛漲給教師也帶來了巨大的生活壓力,子女的成才教育,父母的贍養,這樣的現實問題也層出不窮,對中職教師來說猶如多座大山壓在身上。
2.4 多重角色的壓力
教師一直被視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角色賦予了教師太多的責任和使命。教師不但要承擔起傳播知識的義務,還要承擔育人的責任,既是一線教育工作者,又是完成科研任務的中堅,還要充當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社會,學生與學校聯系的紐帶,導致教師要在多種角色中互換,這些角色所要承擔的責任有義務,往往給教師工作者增加了新的心理負擔,成為心理疾病的隱患。
2.5 表率作用的壓力
古話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求教育工作者時時刻刻要為學生做榜樣?,F代教育,過分強調教師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師同古大賢者一般,凡事都要有德,容不得半點馬虎,時刻要為學生做出榜樣。導致教師過分注重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處處留心自己的行為規范。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也是普通的人,也會有工作不順心的時候,教學中也會遇到學生違反紀律屢教不改還不能發脾氣的窩心事。面對工作中的種種不如意事,教師還得時時約束自己,不良情緒不能及時的疏導、發泄,強壓在心底,教師過度緊張以及內心充斥著負面情緒,日積月累,往往會誘發中職教師心理疾病。
3 干預對策
3.1 社會宣傳、增進理解
教師心理問題的治愈,是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關注去解決的問題。首先要在社會上廣泛宣傳,讓社會上更多的人認識到教師行業的特殊性以及中職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增進社會和家庭對中職教師的理解,共同關注學生的教育問題,承擔起社會和家庭對學生教育的責任和義務??蛇\用現代媒體,在報紙上開辟專欄,在電視上做系列報道,引發社會的關注和思考??捎山逃鞴懿块T牽頭成立教師心理咨詢及心理健康診療機構,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并對已經患有心理疾病的教師提供免費治療。建立教師心理檔案制度,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記錄,保證及時準確的判斷教師的心理狀況,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還要加強社會以及學生家長對中職教育以及中職教師的理解,對于學生的期望要切實可行,不可盲目要求教師,并且要主動與學校教師溝通,減少教師所充當的角色,減少教師的工作負擔及心理壓力。
3.2 學校重視、領導關心
學校要加強對一線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視以及對一線教師的關心力度。要進一步改變以分數論英雄的觀念,通過多方面來對教師進行考核。進一步消除不公平待遇,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得教師挫敗感降低。要根據學校規模進行種職教師的任憑,進一步減少中職教師的課時量,降低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學校要加強職稱評選、崗位晉升的公開性以及公平性,保障中職教師能夠身心舒暢的去工作。學校要積極組織教職工聯誼活動,可舉報酒會、舞會、聚餐、趣味體育比賽以及郊游等等活動,不但可以增加教師間的同事友誼,又可以對教師的心理和身體上放松,降低教師誘發心理疾病的概率。
3.3 善待自己、善待別人
中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待自己、善待別人??刹槐剡^分在乎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可以嘗試著主動去與同學交朋友,對于他人的評價不必刻意改變自己,更不要為了迎合別人做自己不想做甚至厭惡的事;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充實自己;學會傾訴,在心情不好,工作不順心就勇敢的發泄出來。積極的去幫助學生在生活以及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不要氣餒更不要去歧視,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要以教為主。要真誠的去對待同事,尊重同事的個性差異;多關心家人和家庭,家庭才是一個人生活的核心,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能夠安度晚年,丈夫或妻子能夠安心工作。并且去積極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會如何排壓,如何面對困境,如何去適應工作環境,隨遇而安,積極進取,保持身心健康。
3.4 調整情緒、平衡心態
改革開放以來,各個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教師行業相對于其他行業工資福利就相比較少,容易使教師產生不平衡心態,而如果這種心態不及時糾正,往往會帶到課堂,帶到家庭,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以及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數。所以,教師要去積極調整情緒、平衡心態,回想自己踏入教師行業的初衷以及采用心理暗示、自我安慰的方法去排出負能量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
3.5 轉變機制、科學評價
教師扮演著眾多角色,最重要的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書育人,為了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要轉變機制、科學評價。中職學校要轉變機制,讓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教學任務的實施者以及課程的編創者,要使教師的工作變得更具創造性,讓教師找到自己的價值,將自己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能夠真正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建立科W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師的創新能力,術業有專攻,將自己所擅長的發揮出更大的優勢,從而將工作壓力轉變為不斷發揮自己優勢的動力。
4 結語
現階段中職教師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一部分已經發展為心理疾病。所以,不但要去治理教師的心理問題,還要從根源上去解決中職教師心理問題的因素。這就需要社會和教師去共同關注,一方面社會要引導大眾去理解中職教師,有關部門積極重視,降低中職教師的工作和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則要讓中職教師能夠正確的排壓,重視心理健康。從而保障我國的中職教育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 學校管理創新
隨著現代教育發展,教師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重視教師的心理素質,維護教師的身心健康,日益成為學校管理創新工作的重要因素。下面談談具體做法:
一、以人為本,讓教師遠離職業倦怠
教師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當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問卷調查顯示:80%教師患有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它已成為教師心理健康的殺手。
教師職業倦怠主要表現:對教育和教學工作退縮,不負責任;對學生態度消極、冷淡和缺乏情感;個人成就感降低,情緒上易激怒、焦慮、悲傷等等。職業倦怠不僅傷害著教師的身心健康,還影響著學校管理工作的創新。
防治和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僅靠教師本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學校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和諧的教師團隊,尤其是校長的工作藝術,能有效地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降低職業倦怠的發生率。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領導學校工作的多年經驗證明,必須保護教師,使他們從文牘主義中擺脫出來。盡可能給教師留出更多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看看書,能在果園里挖挖土,或到森林里散散步,這些都是保持教師完滿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條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一個教師在執教20~30年之后,當他正要領悟教育真諦的時候,卻感到自己精疲力竭。”這種對人性心靈的呵護與關心,充分體現了學校人本管理的實質,是值得我們校長借鑒的。
因此,學校管理創新應該以人為本,把嚴格的管理轉化成對教師的理解和信任,把過分的控制變為更多的交流和對話,把更多的自交給教師。讓教師在執教生涯里,始終充滿活力,精力充沛,遠離職業倦怠。這不僅是教師之大幸,也是學生之大幸,更是教育之大幸。
二、尊重個性,激發教師的創新潛能
創新學校管理必須以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個性教師團隊為基礎。教師沒有了個性,學校也就失去了特色與創新。
學校領導應該是一個掌舵者,具備高屋建瓴式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藝術。不僅要關注教師專業技能的素養,還要研究和發現每個教師的天賦、素質以及興趣和愛好,努力創造條件讓其彰顯個性,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鼓勵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點,發揮自身優勢,追求教學藝術的個性化,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尊重教師、信任教師的掌舵式的管理,會激發教師創造性開展工作的內心潛能,形成溫馨、和諧的陽光校園。
三、數管齊下,增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學生一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我們應該數管齊下,增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1.形成良好組織氛圍
創新學校管理,學校領導要重視學校上下級、同事之間和諧人際關系的建設,營造優美的人文環境,創設育人情景,多與他們溝通交流。通過咨詢、傾吐、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
2.強化教師培訓工作
教師培訓是教師心靈的“加油站”。培訓機構應該重視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喚醒老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正確看待考試,學會人際交往的技巧,正確處理好與同事、家長的關系,以平常心看天下,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調適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耐壓能力;激勵青年教師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充滿青春活力,多一點人情味,擁有健康、快樂的陽光心態。
3.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學校各級管理人員應該協助教師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1)獲得家人支持,營造溫馨家園
家庭和諧會促使教師的潛能不斷開發,在親人的愛中,教師無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工作,教育創新的火花會不斷閃爍。學校領導可安排教師家屬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各類大型活動,如聯誼會、座談會……讓他們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主動承擔家務,減輕教師的負擔,為其分憂解愁。使教師既感受到組織的支持和關懷,又在家里親人的撫慰下,平穩渡過心理危機期,重新找回陽光健康的心理。
(2)贏得學生好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融洽的師生情誼中,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以全面發展為真諦,以愛心為坐標,怡養童心;以情感為主線,培植性情,完美人格;以活動為載體,用美好的事物熏陶學生。要特別注重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用父母之愛、恩師之德、慈善之心感染學生,捕捉學生創新萌芽,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點燃學生創新之火,教師也獲得成就感。
(3)爭取家長的信任,營造社會氛圍
教師的工作如果得到家長的認可和信任,教育就形成了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合力,學校管理創新工作就會如虎添翼,大踏步地走上一個新的臺階,教師的心情會更愉悅,教育教學效果會更明顯。
事實證明:教師素質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心理健康已成為學校管理創新的重中之重。因此,抓好教師的心理健康,才能創新學校管理思路,優化教育資源,促進校園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文濤.《現代教育管理學引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
[2]彭德華,朱雪峰.《學校管理心理學》.甘肅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陳家麟.《學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
[4]蔡守龍.《創新:一個需要突破的新課題》.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3年第7期.
[5]郭瞻予.《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
關鍵詞:亞健康;角色期望;教師評價;自我定位;勞動價值
一直以來人們大多只關注教師關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蠟燭”之類的美麗光環,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據《教師之友》調查發現:近年來,有近30%的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趨勢,導致教師亞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健康問題,而是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輕則影響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影響教師個人工作業績,重則影響一代人,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梢?,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為了下一代人,為了全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全社會應該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重視起來,大家都來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創造有利的機制,不再讓“園丁”們在美麗的光環下獨自哀嘆,甚至把不健康的因素轉移到我們的下一代。
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下面結合自己的體會以及對周圍同事的采訪,談談自己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產生原因的幾點看法,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其他人士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有所幫助。
一、過大的工作壓力使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據國外調查表明,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于其他行業,香港也將教師職業的工作壓力排在第二位,
僅次于警察。中國大陸社會治安良好,教師的工作壓力有可能位居警察之上。教師的工作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狀態不僅存在于上班的8小時,還可能延續到一整天。長時間處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勢必導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狀態不佳。久而久之會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學認為:適度的工作壓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虛和郁悶,令人振奮,給人奮發向上的動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相反,過度的工作壓力會給人帶來苦惱、煩悶,使人感到焦慮、心悸和沮喪,使人產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調反應,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梢?,教師過大的工作壓力是是導致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過多過高的教師角色期望使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的工作對象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牽連著千家萬戶乃至整個社會的心,成千上萬雙眼睛都在
盯著教師的一舉一動。作為教師,上對國家、社會、學校和所有學生的家庭負責,下對幾十上百名學生負責??偸且迅鞣N不同的角色期望掛在心中。不同的主體對教師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對教師的工作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乃至相互沖突之處。國家和社會期望教師充當知識的傳播者、集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長和學生期望教師是知識博大精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學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學??偸瞧谕慕處熓浅錾募o律維護者,業績突出的教育者,遵紀守法、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的好員工。眾多的角色期望綜合在一起,無疑是要求教師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而教師畢竟是一個個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現實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時達到眾多的期望值。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會換來眾多的批評、指責。如果教師的責任心過重,就會整日憂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誤,換來責罵。過重的心理負擔會導致教師的心理失衡,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三、過完美的自我期望難以如愿使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作為知識和道德的化身,常潛意識地把完美作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工作中,教師總
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作得盡善盡美,樣樣都不比別人差,并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績。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條件限制。現實中,個人的個性、能力、特長和機遇各不相同,而這些自身條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工作成績。特別是教師職業,業績并不一定能從教師自身的學歷、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中直接反應出來,而要從學生方面間接地反映。所以,成績和付出的勞動并不總是成正比。這就使得,教師如果覺得成績不夠理想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結果不一定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所以,教師如果不能理性地分析失誤,把原因都歸結到自己身上來,就會內疚、自責,甚至感到悲觀厭世。帶來心理上的不良反應,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四、不夠完善的教師評價體系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國教師評價主要采用終結式的評價方式,并且把評價結果與獎懲相結合。即:不注
重過程,而只看重最終結果。從而,只評價到了教師在學生學習成績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其它眾多方面的工作,如教師改變學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等多方面所作的努力。忽略了教師在學習成績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這就使教師對評價方式的科學性產生懷疑。另一方面,這種評價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進一步改善。教師的業績只從學生的考試中反映出來,忽視了班級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所導致的學習成績差異。即使是原來基礎相同的兩個學生,也會由于他們的遺傳因素、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重視程度的不同,導致他們的成績出現較大差異。無視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而單獨把學生的一次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依據,顯然對教師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師如不能接受這種評價方式,評價的結果就會對教師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
五、教師的勞動報酬很難反映教師勞動價值使教師出現不平衡心理
以前教師出于自身的職業特點,對于金錢的問題都羞于啟齒,但現在市場經濟觀念已經深入
人心,包括教師也不回避報酬問題。不可否認,近年來教師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黨和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氣在保障教師的工資兌現上,這些都極大地改善了教師的生活狀況,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熱情。但是,教師的工作待遇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當前教師的報酬水平還是難以反映教師的勞動價值。教師的勞動價值很難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標準,無法計算出一個準確而合理的數目來,但是可以對比同行業者,如民辦學校的教師工資,或者其他行業者的工資待遇。一些地方出臺政策,教師的工資待遇參照國家公務員,但實際操作中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部分教師在心理上不平衡,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務員輕松,但工資待遇卻相差較大,更何況一些公務員在工資以外還有較多的灰色收入。所以一些教師辭職下?;蛘咿D崗到其他行業。另一方面,當前一些較貧困地區由于地方財政不足,教師的工資仍難以準時足額到位,部分教師選擇到東南方待遇較優厚的地方就業。這些因素都對教師工作心態的穩定,對教師的心理情緒有一定的影響,出現一些抱怨情緒。
此外,教師自身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是否和睦、婚姻是否美滿,個別學生的過分不當行為,以及自己的升遷機會和工作前景等因素都對教師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勞動。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將直接影響人類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作為教師自己、學校以及社會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以減少教師心理健康疾病的出現呢?下面從三個方面簡單談談如何減少、克服教師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一、從教師自己的角度克服
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影響的是教師自己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
教師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有必要想辦法避免出現心理健康疾病。調節治愈已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1、以平和樂觀的心態對待人和事
良好的心態能使人心情愉悅,是出色完成工作,積極向上進取的關鍵。作為教師首先要認識
到任何人在為人處事、工作學習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其次是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先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對策,盡量避免出現過激行為,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2、準確客觀的自我定位
心緒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騖遠,對自己的定位不夠合理引起的。對自己的定位越高,
越難以實現,給自己帶來的失望也越大到,從而導致心緒不佳。可見準確客觀的自我定位對人的心態是很重要的。要看到龐大的教師隊伍中,能成為優秀教師、名教師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一生,直到退休也還是一名不為人知的普通教師。作為教師努力工作是應該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即使達不到自己的理想值也屬正常。自己也是成千上萬名默默無聞的普通教師之中的一員。
3、工作之余多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能使人忘卻煩惱,愉悅身心。教師的工作屬于強度較大的腦力勞動,長時間的工作
使人身心疲憊,產生焦躁、煩悶的情緒。所以,教師必須勞逸結合,適量參加體育鍛煉以緩解工作的壓力,釋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另外,參加體育鍛煉也能強身健體、保持充沛的精力,抵御身體上的疾病。
此外,與同事融洽相處、多參加社會交際活動以及把心中不快的事情多向朋友傾訴也能緩解壓力,達到身心愉悅的效果。
二、從學校的角度克服
1、學校要多關心體貼教師
學校作為教師的直接領導者,要多關心下屬,充分地信任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關心
教師的疾苦。學校領導的理解與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讓教師感覺到溫暖和被重視,去出心中的種種苦悶,調節自己的心態,并發奮工作以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合理地處理好學校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能克服教師出現心理疾病。
2、健全教師考核制度
學校作為教師考核的直接操作者,有責任完善教師的考核制度。學校要研究制定既對教師沒
有太大壓力,而又能達到準確考核教師的工作、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的教師考核制度。教師的考核制度的優劣,不僅僅是看能不能區別教師的工作成績的好壞,還要看能不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是不是有利于學校教師團體的團結和健康和諧。所以制定教師評價制度時,要充分考慮肯定每一個教師的成績和每一個教師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非學習方面的工作成績。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為“激勵+考核”,即:既要能考查教師的工作成績,又要能為每一個教師加油打氣。
3、學校要為教師的健康加大投入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梢栽O置教師健身房;開辦心理健康咨詢所,聘請專家對教師進
行心理咨詢;舉辦教師聯誼活動等,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以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減少或杜絕教師心理健康疾病的產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學?;ㄔ诮處熒砩系耐度耄瑫Q來加倍的回報的。
三、從社會的角度克服
教師的工作和社會密切相關,教師的工作直接制約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反過來社會又對教
師隊伍的健康和諧發展起制約的作用。教師的工作職責和教師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和對教師的作用需求。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值,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否則會增加教師的工作壓力,導致教師心理壓抑甚至出現心理疾病,結果適得其反。要考慮到教師首先是平凡人,和其他人一樣,有人的所有本性和需求。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才為人師。所以社會在對教師提出的角色需求的同時,還要切實關心教師的疾苦,理解身為教師的難處。我想:社會的理解和關心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劑良藥,能保障教師隊伍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教學質量 學校管理 心理健康
教師承擔著培養新一代人才的使命,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心理健康情況,處于各種原因,現在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講,需進一步推進人性化管理進程,促進師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健康持續發展。
要實行人性化管理,就需要學校管理者在教師管理工作中積極轉變觀念,更加關注教師心理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使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與學校管理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相輔相承、辨證統一的和諧關系,促進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教育教學活動的理想狀態是師生雙向互動、潛移默化、目標統一。心理健康的教師會“以心交心,以愛釋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約之以紀”,使這種用心教育的方式成為一種習慣,達到平等、愉悅、和諧的情境和氛圍。
從工作或職業認同角度來看,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價值觀應與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相統一,工作或職業認同在工作中表現出敬業愛崗的精神。教師職業認同即教師在內心里對教育職業的價值與意義的認定,從中體驗到樂趣與幸福,體會到對個人價值的肯定,這既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狀態。實踐證明,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越強、心理層次越高,就會以更加以積極、主動、愉悅的心態投入教育職業,真正熱愛教師職業,將其當作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和崇高的事業。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來自社會因素、職業因素、個人因素等方面。隨著社會進步,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壓力也隨著社會的期望愈加沉重。然而社會關注的僅僅是教師這一職業,常常忽略了教師本身,仍然沒有形成尊重教師的社會風氣。目前,終結性評價的方式教師評價體系尚不完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評價標準程序化、強行量化,實行“一刀切”,缺乏公開性和發展性,機械、簡單的評價方法很難從教師的差異性和教學背景進行全面考量,這將對教師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教師的個人因素也是影響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學校人性化管理無論是作為一個目標,還是作為一種理念或一種管理方式,它的提出是符合現代人心理需求的。抓好人的管理,樹立人的要素第一的思想,加強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也是學校各項工作中一項根本性任務。講政治是管好人的重要途徑。學校工作更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首位,因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依法治教得以實現的支柱,是保證學校社會主義方向的關鍵。而嚴密的制度,嚴格的管理,都是要靠人來做的,只有自覺、科學地去做,才能做好。思想支配行動,就可以努力去做好各項工作。講公平是管好人的關鍵。堅持一視同仁,量才是用,以誠相待,平等待人,充分了解每個教師的具體情況,根據“揚長避短,量才使用”的原則,安排好每一個教師的工作,使每個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達到學校整體工作的最佳效能。堅持民主化管理,注重細節,抓過程管理,勢必取得一定成效。堅持樹立典型,鼓勵多數,立足于大多數人的觀點,都要有利于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使學校管理工作有一個可靠的群眾基礎。
面對種種影響教師心理素質的因素,學校管理者在教師管理工作中應加倍關注教師心理的健康發展,不僅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現代管理意識,并能夠針對實際情況和具體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制定規章制度、擬訂教學規劃過程中,都要重視考慮教師心理,給予教師更多、更廣的靈活度和自,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信任,從人的需要去經營和發展學校。創建教師學習型組織,構建豐富的教師文化體系,通過培養彌漫于整個教師團隊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形成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格局。教師評價,即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通過系統地搜集信息、統計分析,對教師工作和結果以及與此相關的人文素養等進行的價值判斷,從而為不斷優化教育和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學校應實施發展性評價機制,以促進教師發展為最終目的,制定明確合理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突出教師其人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師積極參與到評價中,同時體現教師的個體差異,激發教師外人發展的積極性。注意評價指標的完備性、科學性。除“德”、“勤”、“能”、“績”、還應有“心”,即心理素質。由此可見,完善教師評價制度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加強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意識的培養,使教師正確認識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鼓勵教師在教育體制改革的競爭中,正視現實,不斷進取,實現自我價值。學校要設法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鼓勵教師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加強學習豐富心理健康知識,及時有效地克服和化解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