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30 20:57:57
序論:在您撰寫成本管理會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0世紀初期,西方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勒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其科學管理理論后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現代管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對管理會計的發展在理論上起著奠基和指導的作用。20世紀后半葉以來,企業管理更加注重追求效益,管理會計也出現了業績會計、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尤其是以成本管理為研究重心,使得管理會計的理論方法體系進一步確立,包括作業成本法、價值鏈分析、平衡記分卡等的管理會計方法更是得以長足發展。在我國,直到1951年汪慕恒先生在《大眾會計》上發表的《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一文,才真正開啟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會計對成本性態的實質性研究。改革開放后,隨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一些企業內部出現了經濟責任制基礎上的責任會計體系。到20世紀末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也在不斷的發展和突破,作業成本法等管理會計思維也開始在很多企業中得以應用。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已經滲透到了各個方面,諸如,全面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生產管理、成本管理等。本文將主要對管理會計在成本核素和成本管理決策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2管理會計對成本核算方法的完善與改進
2013年8月16日財政部下發的財會[2013]17號文“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通知”中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將施行新的成本核算制度。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第三十六條規定:“制造企業發生的制造費用,應當按照合理的分配標準按月分配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生產成本。企業可以采取的分配標準包括機器工時、人工工時、計劃分配率等。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間發生的制造費用,應當在開工期間進行合理分攤,連同開工期間發生的制造費用,一并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制造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和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作業成本法對不能直接歸屬于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逼髽I根據自己生產特點及管理需求,或采用品種法、分批法,或采用分步法進行成本核算。成本構成項的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成本(制造費用、其他成本)在分配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根據成本核算對象的耗用情況,直接對應計入;而對于制造費用及其他成本,譬如,間接材料與人工、生產耗用水電、設備與車間的折舊、車間管理人員薪酬等,無法直接將其歸集到相應生產對象上的,在傳統的分配方法下,一般先按部門歸集制造費用,然后再采用機器工時、人工工時、計劃分配率等標準分配到生產對象上。隨現代企業管理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間接費用分配標準,存在一些分配失真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作業成本法也就應運而生。上述《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中第三十六條規定,也充分體現了作業成本法在現代成本核算的重要應用。作業成本法下,將成本動因分為資源成本動因(多用于直接成本分配)和作業成本動因(多用于間接成本分配)。作業成本法,不同于上述傳統的間接成本分攤方法,而是先將間接成本分配到作業集/庫中,然后再到具體的成本對象。它可分兩個階段:階段一采用合適的資源成本動因將資源成本分配給作業成本集/庫或作業中心;階段二采用合適的作業成本動因(作業成本動因用于度量成本對象對作業的耗用情況)再將作業成本分配給成本對象。作業成本法非常適合于產品極為多樣化,流程極為復雜,或產量相當高、極容易發生成本扭曲或生產中耗用資源數量經常變換的公司。作業成本法最先于制造業中采用,今天,諸如醫院、銀行及保險公司等,不僅將作業成本法應用于成本核算,同時也將其用戰略決策,如流程分析,績效管理評估和獲利能力評估等環節。
3管理會計在成本管理決策中所起的作用
在成本管理決策中,管理會計更加重視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更加重視成本控制管理對供應鏈流程的反饋;更加強調機會成本、隱性成本、未來成本等非量化、非顯性成本在經營決策中的影響;更加主動的對成本進行事前控制與管理。
3.1管理決策中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更加關注成本會計是以客觀、準確的反應生產中原材料、人工、費用等的耗費,以合理的分配標準實現產品成本的準確化為目標。而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決策的重要基礎工作,它更加注重產品成本的性態差異分析,即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區分。變動成本是指生產成本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變化而成正比例增減變化的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產品包裝費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生產規模下,相對固定不變的成本,如管理人員的工資、廠房及設備折舊等。無論變動成本或固定成本,根據其決定影響因素,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酌量性成本和約束性成本。在短期決策中,管理會計更注重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酌量性成本的分析管控。只有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組成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各種不同技術手段,改進及完善生產流程,以消減或降低酌量性成本的組成部分,才能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在部門績效管理與考核中,無論是成本中心、利潤中心或投資中心,重點考察的是其可以通過施加管理決策和影響的部分指標,即可變成本、可控邊際貢獻、剩余收益等指標。在成本費用類的控制指標中,可變成本、固定成本中的酌量性成本等又稱為可控成本,即公司管理者的決策行為所制約的成本。通過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與手段,降低整體部門的營運成本費用的支出,在營運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因此,無論對于哪一類中心的績效考核中,成本費用項的考核指標設置時,都應關注其可以施加決策影響的可控成本具體分項指標的設置,從而實現對最終可控指標的管理與考核。
3.2管理決策中加強了成本控制管理對生產流程的反饋在管理會計中,通過價值鏈分析,界定當前的成本指標和績效指標,并評價整個供應鏈中哪些環節可以增加客戶價值哪些可以降低成本。它的目的在于關注產品或服務的總價值鏈,并確定價值鏈中能支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戰略部分。通過價值工程對當前成本和可允許成本(標準成本/理想成本)之間差距進行分析?;诳蛻舻男枨螅瑢Ξa品或設計、材料、規格和生產過程進行系統的分析,區分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增值成本是指將資源轉化為與客戶需求相一致的產品或服務的成本;而非增值成本對客戶偏好來說并不重要或無關)。通過對供應鏈的分析,進行流程再造/業務流程重組,徹底重新設計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步驟,減少錯誤機會并降低成本,消除所有非增值活動。我們要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關心客戶的需求和滿意度為目標,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利用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
3.3管理決策時對產品成本的隱性成本、機會成本及未來成本增加了更多的關注和分析成本會計在以合理的分配標準分配計算生產中原材料、人工、成本費用等的耗費時,是以已發生的、顯性的、可準確計量的歷史成本數據為依據進行核算的;而管理會計在進行成本決策時,除對已發生的、顯性的歷史成本數據進行分析外,其更加關注其背后的隱性成本、機會成本和未來成本。隱性成本,是相對于顯性成本而言,是一種隱藏于經濟組織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監督之外的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在面臨多中方案選擇其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未來成本,又稱預計成本,相比較歷史成本而言的,是指尚未發生的成本,是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合理地預測在未來某個時期或未來某幾個時期將會發生的成本,它實際上是一種成本目標和控制成本。在對某種產品進行自產還是外購決策時,對自產所需存貨所占的資金成本、生產管理所需專業人力資源等,都是游離于常規財務核算之外,這些都屬于隱性成本;無論哪種決策,如果將這部分資金、人力資源投資于另一方案的收益或成本降低,就是該方案下的機會成本。在管理決策時,已經發生的歷史成本,無論你做出的是何種決定,都不能再有改變或突破,那么我們就應該更關注與決策相關的未來會發生的成本,比較未來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從而做出有利于整體收益增長的決策。
3.4管理決策中對成本控制由過去的事后被動控制,轉變為事前的主動控制在對產品定價時,一般采用市場定價法或成本基礎定價法,其中成本基礎定價法最常見的就是綜合成本基礎上成本加成定價法,即在總成本基礎上,加上目標期望利潤后,得到目標銷售價格。在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中,總成本是我們預先接受的。在管理會計中,目標成本法,作為產品的定價方法之一,與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有相同的地方,即售價都是在成本基礎上加上目標期望利潤;它也有著與其顯著不同之處———它是先根據接受的市場競爭價格,在確定目標利潤后,再確定可允許的總成本,以此確立目標成本,通過建立交叉職能團隊為目標成本實施生產。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在生產成本的管理上,被動接受生產成本,或在生產完成后若發現一些異常成本數據,方反饋改進生產流程,即屬于事后的、被動的成本控制管理過程。而目標定價法,是先預設目標成本,通過交叉職能團隊,對生產流程進行不斷優化,使生產成本實現不斷降低,令生產成本達到預定目標成本或低于目標成本,從而實現對生產成本管理上事前的、主動的成本控制管理過程。
4管理會計發展展望
1.1有助于實現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課程考試方式普遍存在形式單一,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三多三少”:即理論知識考核多,技能素質考查少;終結性考試多,過程性考核少;短期記憶式打分多,長效運用性評價少。這樣的考試方式過分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而沒有突出實踐性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不能有效反映教學的實際效果,也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1.2有助于實現《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目標
《成本管理會計》是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職業能力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準確進行企業產品成本及其他成本費用的核算,具備成本核算員、會計、會計主管等崗位所必需的成本核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崗位勝任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樹立成本控制與節約的理念,構筑良好的企業管理大局意識,能夠勝任生產型中小企業的成本核算與分析工作。實踐證明,過去我們采用傳統閉卷考試方式培養的許多學生,普遍“高分低能”,就《成本管理會計》課程而言,經過畢業生抽樣調查,在中小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崗位實習的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多專業性的內容還是運用不靈活,不能做到靈活變通,與企業的實際會計崗位真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從這方面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在該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沒有真正教會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因此,《成本管理會計》課程逐步改變期末閉卷考核方式改革勢在必行。
1.3有助于推進《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方式改革
為了實現“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目標,我們在成本管理會計教學改革中,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開發理念,對課程進行開發與設計,教學中注重技能的培養,增強了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學環節,以企業成本核算案例作為任務導入,要求學生根據企業生產類型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并進行成本核算,填寫成本計算單等原始憑證并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在此基礎上登記有關成本賬戶。為充分體現全程化,多元化課程考試思想,在《成本管理會計》考核方式上必須進行與之相適應的改革與探索。
2考核方式改革研究內容
課題組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調查了解目前濟南職業學院財經系學生就業所需要的專業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成本管理會計》課程考核改革方式和方法圍繞以下問題展開:如何適應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適應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崗位工作要求,綜合評價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能,反映并適應職業院校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學習吃力的特點。
3考核方式改革具體措施
課題組在總結國內外高職考試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文獻法、企業調研法等研究方法,結合該院財經系教學改革實際,構建《成本管理會計》考試模式,根據企業崗位調研,對企業成本核算工作應具備的崗位職業能力進行邏輯排序,突出成本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考試方式上突出考試內容的實用性,實踐性。
3.1方案設計
教學模式上,在改革成本會計教學中,在對學生灌輸知識的同時,特別注意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按照學生成績以及語言能力建立討論小組,每組人數在5-8人之間,該小組成員與將來考核方式中的小組成員一致,可以督促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己朔绞缴?,改變傳統閉卷筆試中學生為了應對考試,考前突擊死記硬背的現狀。本項目計劃在教學改革中增加實踐性教學以及考核環節。力求學生以企業實際的成本核算案例為基礎,能夠運用不同成本核算方法、步驟進行成本核算并填寫成本計算單,編制記賬憑證,設置成本賬戶并進行賬簿登記等實踐工作。
3.2考核方案
3.2.1理論考核。
采用閉卷筆試的形式,占課程總成績40%,題型設置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及較簡單的計算操作題??荚囋囶}以基礎知識為重點。期末按照學院和系部統一安排的考試時間進行考核。
3.2.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績主要有學生上課出勤、作業、回答問題等環節構成,占總成績的20%,著重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等方面,任課教師日常歸集整理該項成績。
3.2.3技能考核。
采用分組抽簽操作考核的方式,占總成績的40%,主要考核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由教師事先準備好各種有關成本核算的原始資料以及考核所需的單證??碱}圍繞重點知識展開,包括運用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核算各項要素費用,輔助生產費用、制造費用、廢品損失、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等,可以圍繞以下主要任務進行考核設計:①采用材料定額消耗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②采用定額工時比例法分配生產工人工資。③采用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等分配輔助生產車間輔助費用。④核算不可修復廢品以及可修復廢品損失。⑤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產品費用。⑥采用綜合結轉分步法計算半成品成本和產成品成本。⑦根據綜合結轉分步法的成本計算單,按照項目比重還原法、還原分配率分配法進行成本還原。⑧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的定額比例法計算各步驟轉給完工產品成本的“份額”,登記各車間生產成本明細賬。⑨編制產品生產成本表,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制造費用明細表、期間費用明細表等成本報表。技能考核按照教學進度以及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可以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期中階段,第二階段為期末復習周??己藭r,按照被考核學生的人數設計不同題型,不同數字的題目,學生分組進入考場,學生抽簽決定自己要考核的題目??己藭r間為每人45分鐘,教師嚴格控制交卷時間。這樣的考核方式中雖然學生每人只抽考其中的一個題型,但事前并無法確定抽簽的題目,學生學習和復習時,需要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成本管理會計》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將改變傳統上教師考前串講,考試之前學生突擊應付考試的弊端。改革后的考試方式,更加側重對學生日常專業水平及技能的綜合考察,更加突出了對學生實際能力掌握的重視,這對于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由于期末考試筆試成績在學生總的評分成績中比重降低到了四成,而將日常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專業運用能力的考察比重增大,這些變化,更有利于學生提前進入崗位角色,鍛煉基本技能和動手能力,實現“應用為本”的教學理念。
4結束語
論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京東基于價值鏈的全面成本管理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日新月異商業模式的誕生,日漸激烈的企業競爭,傳統的財務會計已逐漸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而兼備財務及優化企業管理功能的管理會計越來越被企業廣泛應用, 企業期待通過運用管理會計,改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時代變遷,企業對管理會計的要求不斷提高,其涉及的方面也越來越廣,現代管理會計主要涉及全面預算管理、價值鏈管理、戰略管理、成本控制、績效管理等。本文將以京東商城為例,重點探討京東基于價值鏈的全面成本管理。
一、 價值鏈管理的定義
價值鏈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來的,主要用以在企業所具備的眾多資源中尋求并確定企業的競爭優勢。波特認為,企業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其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而這些所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便構成了創造價值的一個動態過程,即價值鏈。[1]
價值鏈將企業生產經營分成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兩大類。其中,基本活動涵蓋企業生產、營銷與銷售、進出貨物流、售后服務等;而支持性活動則涉及采購管理、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價值鏈分析的意義是通過把經營活動分解成有價值的作業,并分析價值變動差異的原因及各項作業中的關系,重新組合或改進價值鏈,把握價值鏈上能創造價值的“戰略環節”,有效控制成本,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而京東從崛起到不斷發展壯大占領電商中領頭羊的地位,個中原因離不開其合理應用基于價值鏈的全面成本管理,并牢牢把握了價值鏈中的“戰略環節”。
二、 京東商城管理概述
2014 年5月22日,京東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據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艾瑞咨詢的數據,京東是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2015在中國自營式電商市場的占有率為56.3%。線上銷售商品包括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線旅游等12 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商品。
談及京東的管理模式,京東集團總裁劉強東在演講中曾披露過京東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主要分為四個層級,分別為團隊、供應鏈、關鍵的業績指標、品牌。[2]請看以下簡圖:
第一層,基礎層,企業管理的基石為團隊?;A層管理的最高目的是充分發揮每個個體的最大作用,實現員工高效協調一致的工作目標。第二層,系統層,是指引公司日常經營的系統流程,核心包括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大內容?;A層和系統層的共同作用效果則決定了“成本與效率”是否具備領先優勢。而這些優勢則可以通過第三層,關鍵業績指標來體現。例如單位快遞成本是否低于競爭對手、存貨周轉率或資金周轉率是否優于競爭對手等。只有實現“成本與效率”的領先,才能取得“產品、價格、服務”上的優勢,打造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實現第四層,品牌的終極目標。綜合京東的運營模式和發展趨勢分析,在這四個層級中,京東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第二、三個層級上,旨在通過對系統層之中的價值鏈的整合及有效管理,緊緊抓住價值鏈效率和成本控制兩條曲線,不斷優化關鍵業績指標,降本增效,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近年來,京東的一系列做法印證了其試圖通過協調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全面降低成本的經營理念。
三、 京東商城完善價值鏈管理,全面降低成本
一般來說,從京東發送商品到客戶收貨這一動態價值鏈條上包括以下幾個環節:采購環節—— 銷售環節—— 配送環節—— 支付環節—— 反饋環節。京東將成本管理全面嵌入到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中,在每個環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優化價值鏈管理,全面降低成本。
1. 采購環節
(1)利用流量優勢,降低采購成本
京東能成為電商行業巨頭,其中一大原因是其有競爭力的價格。利用越來越大的流量優勢,京東在與供應商談判中占領上風位置。逐年穩健上升的毛利率可以表明隨著規模的變大,京東逐漸提高了其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根據京東歷年年報數據,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11年的94.55%下降到2017年的85.98%,毛利率從2011年的5.45%上升到2017年的14.02%。影響營業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采購成本的降低。
2015年6月,京東提出延長日用百貨類供應商的賬期,根據商家提供的郵件顯示,京東商城要求從2015年5月起將原有合同中約定的45天賬期延長至60天。賬期是一個零售業的普遍問題,賬期無論對于電商還是供應商都意味著現金流。大流量是京東跟供應商博弈的籌碼,在具備一定的規模以后,京東把握了自己的優勢,并借此轉換成利好的現金流。
再者,京東,采取直接從廠商處進貨的方式,越過了批發商、中間商等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進一步降低自身的經營成本。
(2)高效的庫存管理,降本增效
京東的庫存管理工作十分井然有序,有固定的操作流程。需要裝卸的貨物在大門等貨運汽車停下后邊裝邊卸,工作人員隨時給需要進入庫房的標上入庫記錄。倉儲中心重點根據貨物體積大小分庫存放。功能板塊分割有序、有存入區、倉庫中心區、物品存放區、高價值物品區、保溫區、待發貨區、掃描區、包裝區、退訂區等。所有出入庫記錄、訂單收發等都有信息化系統管理。
倉庫中,商品按照字母A-P的順序依次擺放,而出庫員的總訂單也是依照A-P的順序排列下來。出庫員拿到訂單后,按上面的排序從A區到P區順次取貨,恰好繞著倉庫走一圈,不會走回頭路。出庫員一次要為20種訂單同時取貨。出庫員將選出的商品放在推車上以后,分揀人員按訂單分揀,之后完成校驗、開票、包裝等一系列后續工作。這種系統化的操作流程,大大地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3]
2. 銷售環節
(1)電商經營模式,壓縮經營成本。
通過內容豐富、人性化的網站和移動客戶端,京東為廣大消費者創立了一個虛擬的綜合百貨超市。只要有網絡的地方,消費者就可以足不出戶,通過敲擊鍵盤點擊鼠標,隨意瀏覽選購自己心水的商品。這樣的網絡銷售模式,不需經營線下實體店,也就大大地節省了店面租金以及后續一切相關的維修維護、營業員工資等固定費用。并且,實體店面通常面臨著選址不佳、經營不善等風險,而網絡銷售模式則可以避免這些風險。相對于經營實體店而言,電商經營模式的成本無疑是更低的。當然,京東在信息化技術、系統支持與維護等方面的投入必定不低,但是只要把網址和客戶端做好,同一個網址同一個客戶端則可以服務數以億計的客戶。基于客戶流量的單位經營成本將會隨著京東越來越大的規模繼續不斷降低。
(2)塑造口碑品牌日,精準營銷。
借助于自身的互聯網平臺投放廣告,京東會及時有效地將商品信息傳達給客戶,并利用促銷專場、搶購活動以及送代金券等方式來激發客戶的消費欲望。眾所周知,每年6月為京東店慶月,在店慶月京東都會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銷活動,以“火紅六月”為宣傳點,其中店慶日6月18日是京東促銷力度最大的一天。2017年618,京東針對每位消費者的不同喜好,為消費者打造定制的專屬界面,不同消費者看到的商品、店鋪、清單、會場很可能是不一樣的,“讓貨找人”。 [4] 截止2017年6月18日24點,活動當日累計下單金額達到1199億元。與2016年天貓雙11當天的交易金額僅僅差了8個億。利用網絡平臺的營銷策略更加簡單易行,精準有效,沒有浪費任何不必要的資源,確保每一分經營成本都花在了刀刃上。另外,利用云計算及大數據,京東可以有效地記錄消費者的搜索記錄,并推送展示相關商品。這種客制化的商品推廣及展示,可以快速吸引住消費者,大大地提高了下單的幾率。
(3)不斷完善客戶管理制度,降低客戶維護成本
京東始終堅持客戶第一的經營理念,致力于建設卓越的客關系,與客戶建立互惠互利的戰略伙伴關系。為了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客戶黏性,降低企業的隱形成本,京東指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會員制度,以培養客戶忠誠度和鼓勵額外購買。京東按照用戶累計消費金額及其在網站上的活躍程度,將其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注冊會員、銅牌會員、銀牌會員、金牌會員、和鉆石會員,不同等級的會員將享受到不同的服務,級別越高享受到的服務越優越、越全面。例如,金牌會員可享受滿59元免運費,而其他級別的會員包郵標準為消費滿79元。除此以為,金牌會員還可以享受VIP電話專項服務等。通過這種完善的會員制度,京東培養了相當數量的忠實客戶。
除了完善的會員制度,京東在售前售后客服上都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售前咨詢包括電話、網址留言或者發送郵件等??头藛T回答問題后,系統將自動發送評價請求給客戶對客服人員的表現進行評級。京東會在后天對客服人員的回應速度、相關評級等進行考核。售后方面,對于未使用并且不影響二次銷售的貨物,京東承諾7填無理由退換貨。如果是i因為產品質量欠缺,可以延長至15天,如果超過15天但是仍在保修期內,京東會結合商品具體情況進行修理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來保證客戶免收損失。完善的退換貨政策給客戶提供了保障,鼓勵客戶放心購買。這些在實踐中不斷被完善的制度,實則是京東利用目前配備的資源,借助信息化系統,維護客戶關系,提高資源利用率。
3. 配送環節
京東的物流配送經歷了三個階段:
(1)戰略布局,力求最低成本配送
與其他電子商務企業一樣,京東在建立初期也采取了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其合作伙伴包括申通、圓通、順豐和中國郵政等公司。這種外包物流的模式對于成長初期的京東來說某種程度給予了其發展核心競爭力的精力,但是隨著業務范圍的擴張、電商市場競爭的激烈以及對客戶體驗重視度的增加,京東逐漸發現,第三方物流模式存在著難以解決的弊端。于是從2007年起,京東開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戰略布局,著手建設自己的物流體系。截止到2017年,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9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263個大型倉庫,覆蓋全國的2000多個區縣。配送模式包括211限時達、次日達、極速達、京準達、夜間配五項,不同城市不同的訂單可指定不同的配送服務。這種既快又準,還可以定制的配送服務,大大提高了客戶體驗滿意度。經過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在全國各地戰略性部建倉庫和物流中心,合理進行物流網絡布局,盡量減少配送環節的無用功,以最低的成本進行配送。
(2)利用自建物流資源,樹立品牌形象
通過自建物流體系,京東不僅能夠親力親為地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并且利用規范用語、統一人員的服裝和工具、品牌logo宣傳等方式巧妙地將品牌宣傳工作融入到物流服務之中,輕松地完成營銷過程,在客戶中樹立品牌形象。自建物流體系加強了京東對物流成本的控制力度,通過合理規劃物流成本實現成本的降低,以彌補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
(3)適度引用外包物流,優化物流成本結構
隨著京東業務逐年向二線、三線城市發展,而在偏遠城市的鄉鎮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其小額的業務量又難以支撐龐大的運營成本,處于對成本效益的考慮,京東采用與當地第三方物流或生產商合作完成配送?,F階段,京東形成了以自建物流為主,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為輔的混合物流配送模式。相比于自建物流體系,外包物流放松了企業自身對整個物流配送過程的把控,可能會受到外包物流公司運營風險的影響。若外包物流公司的某一運營環節出現了問題,影響商品的送貨效率和服務質量,將會招致客戶的不滿。為此,京東依據信息記錄和經濟實力謹慎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并通過動態合同,建立監督、檢查機制來控制外包物流風險。由于物流本身具有規模經濟優勢,隨著京東在二線和三線城市銷售業務量的擴大,其對第三物流合作伙伴的議價能力將會提高,從而進一步削減外包物流成本。除此之外,外包物流能使京東回歸自身的核心業務,將企業的資源集中投放到最具有價值的地方。
京東不過度投入自建物流造成資源浪費;適度引入外包物流但嚴格把控服務質量,不拉低整體服務水平及客戶滿意度,使整個物流成本更合理完善。京東為物流配送整個布局不僅是為了快,更是為了切入到產業鏈、價值鏈的環節。這是京東獨特的價值鏈整合模式,是以產品流管理為戰略核心,以現金流管理為系統支持,以信息流管理為資源整合方法的縱向非一體化在線零售業態,具有業務閉環、平臺開放和長期邊際收益遞增的特點。這種混合式的物流配送方式,既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又能在成本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點,符合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要求。
4. 支付環節
在成立初期,京東并未意識到缺少自身支付系統的危害。前期主要是通過與支付寶、財付通的合作來實現網上付款功能。但在2011年、2012 年,京東相繼終止了與支付寶、財付通的合作,并通過收購網銀在線,著手打造自身的支付系統,京東此舉更多地是避免受制于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豐富的場景、便捷的服務,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人們希望能夠隨時隨地方便地使用移動支付。順應時代變遷,京東通過堅持不懈的創新,自建京東白條、京東錢包等支付方式。
(1)自建支付體系,掌握核心數據
第三方支付公司往往掌握電商企業的機密信息,譬如交易量、資金流向、退換貨率等,自建支付體系使得京東將這些核心數據緊緊握在自己的手中。大數據是進行分析的必要基礎。掌握核心大數據,對客戶群體進行系統分析,例如該客戶的消費水平、偏愛的商品類型、退換貨的比率,便于針對性地進行推廣,提高購買率。
(2)支付系統關聯多樣功能,增強用戶黏性
為了刺激更多的使用京東自建支付體系,京東幾年來推陳出新,讓京東錢包具備支付功能的同時還支持理財、保險、信用卡等功能。通過開通京東錢包里的小金庫,用戶可以購買理財產品,提高理財收益的同時資金還可靈活安排,隨時購物支付。京東錢包里的保單功能支持用戶購買保障險、車險、意外險、人壽險等。
5. 反饋環節
京東價值鏈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反饋環節。每筆訂單完成后,購買者可對此次購物進行全面的評價,包括商品、物流、客服等。通過獎勵京豆的方式鼓勵客戶積極評價,帶圖評價曬單將獲得京豆獎勵,訂單金額越高的評價,獎勵京豆越多。最終京東會在網頁展示該商品好評率。
(1)直觀的評價信息,降低客戶維護的隱形成本
對于每樣商品,京東都會直觀展示商品好評率及詳細的評價,客戶可簡易瀏覽,深入了解其他用戶對商品的評價。由于同一頁面包含不同規格的多樣商品,京東推出查看評價的新功能,客戶在選定自己想購買的商品后,通過選擇“只查看當前商品”就能篩選出鎖定商品的相應評價。這種便利有效的新功能總能帶給客戶驚喜,提高購買率,縮短了銷售周期,降低維護客戶的隱性成本。
(2)全面反饋信息,降低企業內部管理成本
京東的評價系統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商品本身,還包括快遞包裝、送貨速度、配送員服務態度等星級評級。這種全面的反饋評價,京東可了解企業運營的現狀以及客戶滿意度。對客戶指出的投訴或建議,能有針對性地整治,思考改進措施,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
四、京東基于價值鏈的全面成本管理的啟示
京東通過對價值鏈上游各個節點的有效管理,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效率。成本與效率的領先,使得京東以平價利薄的產品、優質快捷的服務體系在客戶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了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降低了企業的隱性成本。而實行價值鏈上的全面成本管理,需具備必要的基礎和前提。
(1)先進的信息系統是基于價值鏈的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礎。
電商企業必須完善企業的信息系統,建立信息量龐大的數據庫,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同時,利用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等,預測消費者喜好,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隱性成本;利用數據搜索和分類等工具分析消費者瀏覽記錄及購買行為習慣,實現即時庫存管理,帶來庫存成本的降低;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自建支付體系,節約資金成本。
(2)即時庫存管理是基于價值鏈的全方位成本管理的前提
庫存管理是基于價值鏈全方位管理的首要環節。庫存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下游銷售環節、配送環節的運作效率。即時庫存管理不僅有利于電商企業將存貨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減少企業資金占用,達到降低庫存成本的目的,同時也是完善價值鏈下游節點成本管理的必要手段。
(3)高效的物流體系是基于價值鏈的全方位成本管理的核心
物流成本一直是電商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基于價值鏈全方位成本管理的成功與否。電商企業應當認清自建物流體系和外包物流二者各自的優劣勢,選擇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物流體系,優化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企業戰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三版:217頁
[2].陶赟.京東發展趨勢分析[J]
1.1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目前,我國企業數量眾多,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很多制度的建立健全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各項制度還相對落后。長期以來,我國現代企業的規模得不到進一步的擴大,企業內部的各項管理也不夠健全,企業中大多采用均攤法進行成本核算,這種方法大致是將企業總成本加上管理費用除以產品數量得到單位成本。由于這種方法核算出的結果并不能與現代企業的管理實際情況相符,導致企業無法準確得知產品的成本組成。例如,企業生產產品的同時也會出售半成品、原材料、廢品和殘次品并以此獲利,但是實際的會計成本中并未將這項收益加入銷售利潤中,反而將這些銷售環節中產生的各種費用加入成本中,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成本價格,不利于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1.2成本管理制度落后
當下,我國大多企業成本核算都是針對單個產品進行核算,但是卻沒有將不同的產品整合起來形成整體性的核算,不能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成本核算方法,這種個體化、單一式的成本核算并不能達到最后的成本控制效果,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成本無法形成一個整體的聯系。現代企業生產產品都是批量化的,成本核算只從單個產品來核算成本,不能準確核算出批量產品成本,無法準確控制企業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造成成本管理脫節,對成本管理控制的精準度帶來嚴重的影響,如果要進行反復的核算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對于企業的持續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1.3企業成本管理觀念存在誤差和局限
部分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認為,成本管理只是少數核心人員和財務人員的工作,其他部門和人員不應參與成本定價和費用管理。但企業中往往存在的現狀是,相關領導和財務人員不懂產品技術、生產流程,在進行成本核算時靠單純的經濟學手段進行定價,與生產實際脫節,使得核算不準確。再者,管理層認為,降低成本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但是卻忽略了如果過分地降低成本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產品質量,這就需要企業在成本控制中把握一個“平衡度”,讓成本和質量可以達到平衡;同時,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如果將產品、技術、質量、成本控制統一聯系起來,能夠讓成本控制更加客觀,這就能使企業的成本管理更加科學合理,使得企業獲得更高利潤。
2會計成本管理的改革方法
2.1企業應靈活應用多種企業成本計算的方法適應市場競爭的發展
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應根據自身需求,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品種法,該方法主要用于大批量生產的企業,一般以產品的品種為計算對象,設置產品明細賬目,一般以月為周期定期進行核算;分批法,該方法主要用于小批量生產企業,以產品的批次或訂單為對象,設置明細賬目,多數按照每一批次完工時的生產費用計算該期成本,一般以月為周期進行核算;分步法,該法主要用于多步驟生產企業,以產品和生產的各個步驟為計算對象,設置賬目,一般以月為周期定期進行核算。
2.2改善會計成本管理體系
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因此,建立一個連續循環的成本管理體制,將會計成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有機地融合起來,該項措施的切實落實尤為重要?,F如今,企業成本的降低不僅僅要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實現,還應在節約行政開支上下功夫。企業可以實行獎懲制度,獎勵成本控制好的部門,懲罰控制不好的部門。
2.3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
企業成本核算工作應該是企業所有部門、所有成員共同參與的事情,絕不應該是少數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的事情。準確核算產品的成本需要采購部門、生產車間、技術部門和管理部門統一協調,相互配合。只有在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才能從實質上降低產品成本,促進企業的發展。
3結語
1管理會計的發展歷程
20世紀初期,西方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勒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其科學管理理論后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F代管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對管理會計的發展在理論上起著奠基和指導的作用。20世紀后半葉以來,企業管理更加注重追求效益,管理會計也出現了業績會計、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尤其是以成本管理為研究重心,使得管理會計的理論方法體系進一步確立,包括作業成本法、價值鏈分析、平衡記分卡等的管理會計方法更是得以長足發展。在我國,直到1951年汪慕恒先生在《大眾會計》上發表的《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一文,才真正開啟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會計對成本性態的實質性研究。改革開放后,隨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一些企業內部出現了經濟責任制基礎上的責任會計體系。到20世紀末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也在不斷的發展和突破,作業成本法等管理會計思維也開始在很多企業中得以應用。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已經滲透到了各個方面,諸如,全面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生產管理、成本管理等。本文將主要對管理會計在成本核素和成本管理決策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2管理會計對成本核算方法的完善與改進
2013年8月16日財政部下發的財會[2013]17號文“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通知”中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將施行新的成本核算制度。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第三十六條規定:“制造企業發生的制造費用,應當按照合理的分配標準按月分配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生產成本。企業可以采取的分配標準包括機器工時、人工工時、計劃分配率等。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間發生的制造費用,應當在開工期間進行合理分攤,連同開工期間發生的制造費用,一并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制造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和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作業成本法對不能直接歸屬于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逼髽I根據自己生產特點及管理需求,或采用品種法、分批法,或采用分步法進行成本核算。成本構成項的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成本(制造費用、其他成本)在分配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根據成本核算對象的耗用情況,直接對應計入;而對于制造費用及其他成本,譬如,間接材料與人工、生產耗用水電、設備與車間的折舊、車間管理人員薪酬等,無法直接將其歸集到相應生產對象上的,在傳統的分配方法下,一般先按部門歸集制造費用,然后再采用機器工時、人工工時、計劃分配率等標準分配到生產對象上。隨現代企業管理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間接費用分配標準,存在一些分配失真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作業成本法也就應運而生。上述《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中第三十六條規定,也充分體現了作業成本法在現代成本核算的重要應用。作業成本法下,將成本動因分為資源成本動因(多用于直接成本分配)和作業成本動因(多用于間接成本分配)。作業成本法,不同于上述傳統的間接成本分攤方法,而是先將間接成本分配到作業集/庫中,然后再到具體的成本對象。它可分兩個階段:階段一采用合適的資源成本動因將資源成本分配給作業成本集/庫或作業中心;階段二采用合適的作業成本動因(作業成本動因用于度量成本對象對作業的耗用情況)再將作業成本分配給成本對象。作業成本法非常適合于產品極為多樣化,流程極為復雜,或產量相當高、極容易發生成本扭曲或生產中耗用資源數量經常變換的公司。作業成本法最先于制造業中采用,今天,諸如醫院、銀行及保險公司等,不僅將作業成本法應用于成本核算,同時也將其用戰略決策,如流程分析,績效管理評估和獲利能力評估等環節。
3管理會計在成本管理決策中所起的作用
在成本管理決策中,管理會計更加重視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更加重視成本控制管理對供應鏈流程的反饋;更加強調機會成本、隱性成本、未來成本等非量化、非顯性成本在經營決策中的影響;更加主動的對成本進行事前控制與管理。
3.1管理決策中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可控成本更加關注
成本會計是以客觀、準確的反應生產中原材料、人工、費用等的耗費,以合理的分配標準實現產品成本的準確化為目標。而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決策的重要基礎工作,它更加注重產品成本的性態差異分析,即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區分。變動成本是指生產成本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變化而成正比例增減變化的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產品包裝費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生產規模下,相對固定不變的成本,如管理人員的工資、廠房及設備折舊等。無論變動成本或固定成本,根據其決定影響因素,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酌量性成本和約束性成本。在短期決策中,管理會計更注重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中酌量性成本的分析管控。只有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組成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各種不同技術手段,改進及完善生產流程,以消減或降低酌量性成本的組成部分,才能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在部門績效管理與考核中,無論是成本中心、利潤中心或投資中心,重點考察的是其可以通過施加管理決策和影響的部分指標,即可變成本、可控邊際貢獻、剩余收益等指標。在成本費用類的控制指標中,可變成本、固定成本中的酌量性成本等又稱為可控成本,即公司管理者的決策行為所制約的成本。通過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與手段,降低整體部門的營運成本費用的支出,在營運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因此,無論對于哪一類中心的績效考核中,成本費用項的考核指標設置時,都應關注其可以施加決策影響的可控成本具體分項指標的設置,從而實現對最終可控指標的管理與考核。
3.2管理決策中加強了成本控制管理對生產流程的反饋
在管理會計中,通過價值鏈分析,界定當前的成本指標和績效指標,并評價整個供應鏈中哪些環節可以增加客戶價值哪些可以降低成本。它的目的在于關注產品或服務的總價值鏈,并確定價值鏈中能支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戰略部分。通過價值工程對當前成本和可允許成本(標準成本/理想成本)之間差距進行分析?;诳蛻舻男枨?,對產品或設計、材料、規格和生產過程進行系統的分析,區分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增值成本是指將資源轉化為與客戶需求相一致的產品或服務的成本;而非增值成本對客戶偏好來說并不重要或無關)。通過對供應鏈的分析,進行流程再造/業務流程重組,徹底重新設計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步驟,減少錯誤機會并降低成本,消除所有非增值活動。我們要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關心客戶的需求和滿意度為目標,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利用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的改善。
3.3管理決策時對產品成本的隱性成本、機會成本及未來成本增加了更多的關注和分析
成本會計在以合理的分配標準分配計算生產中原材料、人工、成本費用等的耗費時,是以已發生的、顯性的、可準確計量的歷史成本數據為依據進行核算的;而管理會計在進行成本決策時,除對已發生的、顯性的歷史成本數據進行分析外,其更加關注其背后的隱性成本、機會成本和未來成本。隱性成本,是相對于顯性成本而言,是一種隱藏于經濟組織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監督之外的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在面臨多中方案選擇其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未來成本,又稱預計成本,相比較歷史成本而言的,是指尚未發生的成本,是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合理地預測在未來某個時期或未來某幾個時期將會發生的成本,它實際上是一種成本目標和控制成本。在對某種產品進行自產還是外購決策時,對自產所需存貨所占的資金成本、生產管理所需專業人力資源等,都是游離于常規財務核算之外,這些都屬于隱性成本;無論哪種決策,如果將這部分資金、人力資源投資于另一方案的收益或成本降低,就是該方案下的機會成本。在管理決策時,已經發生的歷史成本,無論你做出的是何種決定,都不能再有改變或突破,那么我們就應該更關注與決策相關的未來會發生的成本,比較未來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從而做出有利于整體收益增長的決策。
3.4管理決策中對成本控制由過去的事后被動控制,轉變為事前的主動控制
在對產品定價時,一般采用市場定價法或成本基礎定價法,其中成本基礎定價法最常見的就是綜合成本基礎上成本加成定價法,即在總成本基礎上,加上目標期望利潤后,得到目標銷售價格。在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中,總成本是我們預先接受的。在管理會計中,目標成本法,作為產品的定價方法之一,與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有相同的地方,即售價都是在成本基礎上加上目標期望利潤;它也有著與其顯著不同之處———它是先根據接受的市場競爭價格,在確定目標利潤后,再確定可允許的總成本,以此確立目標成本,通過建立交叉職能團隊為目標成本實施生產。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在生產成本的管理上,被動接受生產成本,或在生產完成后若發現一些異常成本數據,方反饋改進生產流程,即屬于事后的、被動的成本控制管理過程。而目標定價法,是先預設目標成本,通過交叉職能團隊,對生產流程進行不斷優化,使生產成本實現不斷降低,令生產成本達到預定目標成本或低于目標成本,從而實現對生產成本管理上事前的、主動的成本控制管理過程。
4管理會計發展展望
從宏觀來看,由于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致使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發展進程緩慢,理論研究基礎薄弱,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從微觀來看,雖然目前大多上市公司與外資企業中,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已被廣泛認知,管理會計的運用相對較為普遍,但在大部分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對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所能發揮的作用,認識遠遠不足,存在管理會計的應用空白?!盀槿嫱七M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提升會計工作總體水平,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2014年1月29日,國家財政部“財辦會[2014]5號”文的《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及《“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起草說明》中,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目標,即“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力爭通過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基本形成,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基本建成,管理會計人才隊伍顯著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管理會計咨詢服務市場顯著繁榮,使我國管理會計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下,企業組織趨于扁平化,成本日常管理發生了變化,每個員工都享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從而形成了員工的自主管理,這種管理方式是降低成本的理想方式。
IT為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礎。所謂戰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戰略的眼光從成本的源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對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會計的實施,以滿足及時性和充分性要求的信息為基礎,并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予以快速處理、分析,進而實現實時調整。IT的發展為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會計的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有助于建立現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二、成本管理范圍
首先,IT條件下,企業為保持其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需對產品從研制到開發、生產到銷售及售后服務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管理。由于企業的研究開發(R&D)成本會大幅提高,成本管理將從生產過程向前延伸到決策、設計過程。同時,生產過程后的售后回訪、維修過程的成本管理則涉及產品的后勤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售后服務成本和維修成本等。其次,隨著非物質產品日趨商品化,成本管理的內涵也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和環境成本等。最后,企業管理的中心由重生產管理轉向重經營決策管理,這就需要研究分析各種決策成本,如差量成本、機會成本、邊際成本、付現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未來成本、質量成本、軟件成本和安全成本等。
三、成本計量度性
IT的應用使計量模式將會出現貨幣計量與非貨幣計量并重和多種計量屬性并存的局面,現行成本、市場價格、可變現凈值和公允價值都可以用來計量。隨著市場的健全和完善,鋒砷資產計量基礎可以通過網絡傳輸從市場交易中直接獲得,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于是,按不同的計量目的選擇的各種計量基礎會在其適用的條件范圍內大顯神通,出現“百花齊放”之局面。徹底改變傳統會計中歷史成本的主導地位。
四、核算方法
在IT條件下,數據的收集、存貯、處理、報告和傳遞等等都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用多種會計方法已不再有任何困難。為加強管理與考核,手工方式下不得不放棄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業的“售價數量金額核算法”和工業企業的“作業成本法”等均可運用。而且,計算機信息處理的高效、迅速以及“隨機寄存”(MM方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會計中“只讀寄存”和“非此即彼”的局限,使相同的數據可按不同的處理方法進行“多元選擇”,例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可以采用直線法也可以采用各種加速折舊法,成本的計算可以采用品種法也可以采用分批法,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進行計算,比較差異。
五、成本會計報告
(一)披露內容。在財務報告中增加成本會計信息含量,以全面、客觀、公正反映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狀況和經營成果,引導資源的合理流動,更好地維護企業所有者、管理當局、債權人及相關群體的利益。成本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結構如下:1、成本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表外披露和表內披露。表外披露主要只在財務報表附注部分揭示;表內披露主要指編制通用格式成本會計狀況表單獨揭示成本會計信息。
2、成本會計信息披露的方法:文字敘述法、表格法和圖形法等。
3、成本會計信息披露的類型: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價值信息與風險信息、絕對數信息與相對數信息、精確性信息與模糊性信息、歷史性信息與前瞻性信息、總括信息和分部信息等。
4、成本會計信息披露的載體:報紙、雜志和網絡等。
5、成本會計信息披露的期限:定期披露一年或若干年等任何時點、任何時期和不定期披露(為增強時效性,可通過適時報告系統及時披露)。
6、建立全面、相關和簡便的成本績效評價體系:價值指標與風險指標、技術指標與經濟指標和總體指標與具體指標等。
(二)報告方式。事件驅動方式(EventDriven)應用于成本會計,改變了傳統的順序化處理方式,不必在每一個會計期間重復“憑證帳簿——報表“的會計循環,平時只須完成數據的存儲即可。成本信息的使用者通過輸人相關信息代碼運行相應的過程處理程序,就可得出實時的成本信息處理結果?!俺谋尽焙汀靶畔㈡溄印钡囊胧沟贸杀緢蟾嫠畔o限擴大,報告的閱讀者在閱讀報告時可在其權限范圍內實時追蹤信息線索,無形中提高了閱讀成本報告的效率。傳統的符合公認會計準則的財務報告僅僅是會計信息系統諸多實時信息處理結果輸出口之一,更多的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決策者希望企業提供更具有個性化的財務報告以及全面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報告。運用IT可按需定制個性化的交互式成本會計信息,借助電子數據處理系統(EDP),決策支持系統(D5S),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取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合成不同的會計報表,通過“菜單”或“會計頻道”,選擇搭配成本會計相關信息的“套餐”或“節目”,從而滿足用戶更具體、更個性化的要求。同時,根據用戶所選擇信息的統計資料了解用戶所需要的成本會計信息,為未來會計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礎。企業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成本會計信息,這就形成了真正的AICPA(l995)所謂的以用戶為導向(CustomcrFocus),將擺脫現有模式“提供什么信息,用戶就接收什么信息”的束縛。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主要是將作業成本計算與成本管理相結合,該方法是為適應現代高科技生產以及管理而形成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我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引入作業成本法,提高了企業成本管理效能。但同時,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運行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時還存在較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經濟發展,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管理觀念存在問題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運用中,普遍存在著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的問題,部分企業在實施成本管理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只重視對成本以及資源的管理,而忽視了其他與之相關的領域的管理。而且大多數企業對成本進行管理時,只關注成本的下降,對成本管理帶來的社會效益以及效用等方面的重視程度較低,因此,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村子片面性,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成本管理方式存在問題筆者曾做過關于企業成本管理方式的調查,調查表示分步法和品種法是我國大部分企業現行的兩種主要成本管理方法,采用作業成本法的企業單位比較少。但是分步成本管理法在對成本進行核算時,較為復雜;而品種成本管理法主要適用于品種少批量少的企業,這位大型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企業實現有效性管理。
3.成本管理信息存在問題部分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存在偷稅漏稅以及其他違法的現象,而在利益的趨勢下,部分管理者會對企業的成本信息資料進行篡改,致使企業成本管理困難。而且還會導致各種以成本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出現效能降低的情況,為企業經濟帶來重大損失。
二、以作業成本為基礎的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構想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成本管理會計體系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多數企業已經認識到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尤其是如何將其建立的更為合理性。所以構建以作業成本為基礎的成本管理會計體系也就成為目前主要研究的問題,而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構建的成本會計體系主要優點也有很多,諸如:1.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的管理理念傳統的成本管理會計體系主要是對企業成本進行簡單的計算,而作業法下的企業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是在傳統的簡單計算的基礎上將“作業”作為主要思想,對企業成本進行收集、核算、管理等方面實行全面化的管理。作業成本法主要是將對作業成本核算后得到的信息,運用在企業成管理中,使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從原來的“產品”轉移到“作業”上。對于那些由于成本管理技術較為落后的企業或者是成本管理中出現較多問題的企業,需要運用作業成本法對企業的傳統觀念進行改革。企業作為一個運營機制,其主要目的就是滿足顧客的需求以及讓投資者實現其報酬價值的最大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作業成本法將企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運用到成本管理,同時將不能為企業帶來實際利益的作業環節盡早取消,避免企業浪費企業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從客戶回收的價值利用率,從而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從企業的成本管理角度上看,企業在成功運用成本作業法之后,可以通過對影響成本的因素以及對企業所以的作業活動進行了解和動態跟蹤,能夠將企業作業實際情況及時反映出來,從而達到對企業成本更為有效性管理的目的。
2.企業作業成本法的管理方法在對企業成本進行管理時,采用作業成本法后,可以根據成本法的涵義將企業的成本分為兩種: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而衡量企業是否存在增值的判斷標準是“客戶價值”。通過上述方式,可以將該企業的作業情況、成本以及資源消耗等方面的內容與客戶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同時依照客戶價值,將企業的收益以及客戶的需要相結合,更加方便從企業的作業角度其思考、計算其相應的客戶價值以及成本計算,提高企業的經營決策以及實現價值最大化達成共識。企業作業成本法的基本管理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種:(1)對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充分的組織調節,是每個生產環節都能夠相互聯系,形成一條科學、有效、合理的作業結構,以此提高企業作業的效率和競爭力。(2)對于企業中存在的低效或者是無效的生產作業環節應該對其實行合理的管理,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及資源消耗,提高企業經濟科學、快速發展。
3.企業作業成本法的管理步驟由于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因此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法為現代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局限性。而企業在引進作業成本法后,將其管理步驟分為了三個方面:(1)作業分析。作業分析主要是針對企業中增值或是不必要的作業程序以及增值且重要的作業程序進行分析和有利的辨識,將重要的作業程序按照作業成本的高低將其排列起來。同時還要將自身的作業現狀與其他相同行業相比較,將比較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并借鑒,為企業自身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成本動因分析。將發生成本的計量指標、作業特性以及作業量等的分析就是所謂的企業成本動因的分析。影響著企業成本結構構成方式的重要因素就是成本動因,并且我們可以參照企業的作業情況對成本動因進行分類,可分為三類:交易性成本動因、精確性成本動因以及延續性成本動因。這三種成本動因所指的內容按照上述順序主要分為:對作業發生的頻率進行計量、對每次單項作業消耗成本資源計算以及對某項作業從開始到完成所需要整體時間的計算。結合相應的措施實現對企業成本動因分析,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而且還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低效的作業程序。(3)業績計算。建立企業業績計算體系,可以對企業的作業成本以及成本動因等方面的分析,企業業績計算的結果,能夠作為對企業作業成本管理的效果考核和評價的依據。依照考核的評價,對在實施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處理,提高和完善企業生產經營結構,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