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6:31
序論:在您撰寫德育存在的問題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中學;德育;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學生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發生了巨大變化,給中學德育工作帶來較大困擾,中學德育成為當前中學教育的工作重點。研究中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而且對我國道德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1.中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1.1德育內容脫離實際
當前,我國中學德育工作過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學生道德修養的提升。在中學德育工作中,大多數教師所講的德育內容僅局限于政治教育,強調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一味給學生講社會主義理論,忽視了中學生的實際需求,中學德育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另外,大多數中學德育工作缺乏對學生情感、生活問題的重視,德育內容過于空洞。中學德育內容脫離實際嚴重影響了中學德育的質量。
1.2德育方式單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中學德育工作普遍采用理論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德育知識,缺乏學生的實踐鍛煉,忽視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德育工作無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而且學生只了解德育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德育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另外,理論灌輸式教育模式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中學德育效果不明顯。
1.3德育評價方式滯后
現階段,我國中學德育方式普遍落后。大多數中學德育工作依然采用試卷評價的方式考察學生的德育理論知識,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及實際道德素養的評價。另外,在進行道德評價時,大多數學校的“三好學生”按照學生的成績排名進行評選,缺乏客觀性與科學性,無法發揮德育評價對德育教育的引導作用。中學德育評價方式滯后嚴重阻礙了中學德育教育的發展。
2.中學德育的對策
2.1學生方面
首先,培養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在中學德育教育中,學生的自我教育比教師引導教育的效果更好。因此,中學德育教育應積極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為此,學校應積極宣傳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對自身主體地位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其次,培養學生知行統一的習慣。知行統一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學德育教育中應積極培養學生知行統一的習慣。為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不僅要重視德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還要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實現德育理論知識與社會實現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2.2教師方面
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德育教育的質量。因此,中學德育教育應積極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提高德育教育質量。首先,學校應提高教師的德育意識,組織教師參加德育講座和德育培訓,加強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其次,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的道德修養對德育教育有著直接影響,學生會以教師的道德修養為參照,制定道德目標。因此,中學德育教育應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最后,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應積極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根據時代要求改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進而實現德育教育質量的提升。
2.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中學德育教育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首先,重視道德習慣的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道德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從家人身上模仿來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提高家人的道德修養,培養孩子的道德習慣;其次,重視親情教育。親情教育能夠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提高孩子的道德素養。因此,家庭教育應重視親情教育。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強化親情教育,使孩子在接受愛的同時,學會去愛別人,尊重別人。
2.4學校方面
首先,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學校應加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積極開設德育教育課程,重視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其次,豐富德育內容。學校應根據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中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提高學生道德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建立德育評價體系。學校應積極改進傳統的德育評價方法,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道德素質的重視,采用客觀公平的方法對學生的道德素養進行評價,提高德育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小結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中學德育工作張存在著德育內容脫離生活實際、德育方式單一、德育評價方式滯后等問題。開展中學生德育工作需要學生、教師、家庭和學校的積極配合。因此,文章從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家庭方面和學校方面對中學德育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索。開展中學德育工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且對我國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高環偉 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永湖中學
參考文獻:
一、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能發現這方面的教育途徑相對比較單一,沒有和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能融合起來。通常小學德育教育采用的方法以說教為主,采用品德評價、榜樣示范等方式,而較少用情感去感染學生,同時在進行小學德育教育時也較少結合學生個體實際情況,導致最終教與學上的脫節。此外,還有一個原因來自于家庭,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放在學校了就全然是老師的責任,對于家庭方面的德育教育不重視甚至不教育,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第二,當前學生德育教育環境相對比較差?,F在是互聯網時代,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學習等都帶來了方便,我們常常能看到很多小孩都拿著手機、平板等觀看網絡內容,但是網絡并不是一個綠色健康的環境,很多黃暴信息也是通過互聯網到處傳播,而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效的途徑來徹底區分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網絡信息內容的查看權限。小學生還處于對道德認知不是那么清晰的年齡,這些網絡不良信息會造成小學生道德的錯誤認知,而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也會造成他們只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績,對道德教育不那么關注。第三,學校對學生道德教育投入沒有像其他課程大,很多學校沒有針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專門師資投入,很多教師也沒有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意識,更多的是關注與學生的學習結果,他們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導致小學的德育教育整體投入不足。而當前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個人問題,比如以自我的重心,不接受他人意見等,這也導致小學的德育教育需要被迫切關注。
二、小學德育教育對策
第一,加強學校對德育教育的途徑,要把德育教育徹底深入到各種教育內容中,學校對各科教師應該有德育教育的要求,要把德育教育滲入到各科學習中。同時,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融合德育教育的活動,比如志愿者、社會實踐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并且能收到德育熏陶教育,能處理好各種問題。比如開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動,比如專題廣播、宣傳欄、板報等,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第二,要對小學生德育教育環境進行美化,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才能讓小學生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形象,因此,對小學生德育教育環境的美化是一個良好的教育手段。美化德育教育環境可以通過幾個點進行:(1)校園文明環境的建立,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教育有著關鍵的作用,小學生時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中渡過的,因此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搭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包括了學生學習、生活、活動的場所以及學校校風、學風的建立。(2)建立良好的社會德育教育環境。這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統一建立,德育教育不能單靠學校,還需要從社會角度出發,形成家庭、社會、學校統一的德育教育環境,讓學生不管處于什么場所都能有良好的氛圍,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第三,要充分發揮教師作用,加強德育教育。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充當良師的角色又要充當知心長輩的,學生的思想道德出現問題,教師應該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并且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而對于教師來說不僅僅要做教書的工作,還應該做好育人的工作,承擔起德育教育的重責,將學生教育成全面發展的人才。比如,教師要求學生講文明、有禮貌、不亂丟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等行為,那么教師先自己做到,言教不如身教。同時,要深入到學生生活中,了解學生,才能對一些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及時引導。比如有一位學生紀散漫、上課總是遲到,我就及時找他們過來談話,在談話中,我不是直接批評,采用引導的方式,給他們講一些關于紀律的故事,給他們講珍惜時間、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引導他們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且能進行改正。通過這次談話,該同學果然轉變過來了,上課也變得專心起來,也不遲到了。面對這些學生,我都是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先了解情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用自己的關愛去關心學生,循循善誘,不操之過急,這樣的方法比直接指出錯誤來的有效多了,也不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總之,對于小學德育教育,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升道德教育的時效性,才能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三、結束語
必須重視我國小學德育教育,全面了解當前我國德育教育的現狀,針對存在的缺陷與問題,有計劃、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的實施,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作者:劉含光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供應小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職;德育;轉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08-0117-02
中職德育課程是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陶冶情操,進而能樹立正確人生方向,其教學內容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法律、就業等多個方面。雖然德育是一門學科,需要傳授知識,但其本身更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與其它學科的知識相比,其目的性遠遠大于工具性。對于中職德育教育而言,應更關注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認同、理解和感悟,讓他們在學習知識、求智的同時進行人格積淀。
在學校開設德育課已有多年,引起廣大教師和學者的普遍關注,并涌現了一批研究成果,豐富了德育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也為德育的實踐提供了方法指導。但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成效不足以適應新的變化。那么,中職德育教育怎樣才能真正落到實處,達到取得良好教學實效、實現德育促進師生和諧發展的最終目的。筆者認為,可從分析開展德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著手探討。
一、中職德育存在的問題
德育教育伴隨人的一生,應從中職生、學校和社會三方面探索中職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學生方面。
(1)心理不成熟,為人處事的能力不足,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中職生大多數來自農村,社會閱歷有限,一些行為習慣、待人接物的禮儀等存在諸多問題,而且不善于與人交往、溝通,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學生表現出我行我素的個性。
(2)缺少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與家庭環境有關。有些家長常年在外打工,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很少,因而得不到充分的親情關懷,感受不到家的溫馨。只好由爺爺奶奶代管,結果過分溺愛。得不到正確的家庭教育引導,必然導致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出現偏差。這樣,學生缺少健康成長的環境,就容易養成不良品德。
(3)社會偏見對學生的影響。社會上對中職生存在偏見,認為他們是學習不好、品行不端的差生,對中職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將一些可以通過關心、引導從而教育成優秀人才的學生推向了社會的對立面,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后果。
2 學校方面。
(1)德育工作形勢不容樂觀。目前,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形勢令人擔憂:一是多數學校比較注重專業技能、重文輕德現象并未發生根本性轉變;二是學生對學校的德育普遍持抵觸和反感情緒;三是部分企業重技輕德的錄用原則導致學校和學生對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這些現象都阻礙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德育教師工作經驗、知識積累較欠缺。目前,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大多是普教轉型或者非師范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缺乏系統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么照搬或借鑒普教經驗,要么憑借所謂的“師道尊嚴”在工作中靠“灌輸”、“利誘”或“威逼”,忽略了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思想特征、個性心理等與普教的差異,造成工作實效不高,甚至適得其反的后果。
(3)德育課程特色不明顯。中職德育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在德育課教學中,很多時候教師依然以知識傳授為中心,沒有“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有的德育課老師甚至只會講條條框框,照本宣科。
3 社會方面。社會環境對中職學生的教育存在許多消極影響。如頹廢的流行音樂、網絡和影視節目,極端化、物質化、金錢化的社會風氣等,使得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發生扭曲,是非善惡評價標準混亂,法制觀念淡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等缺失或錯位,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
由于中職德育教育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的綜合影響,再加之中職生文化素質還有待加強,導致厭倦學習,甚至出現心理障礙,造成逆反心理,抑郁、消沉,抽煙、打架、上網、早戀現象屢禁不止,給中職生德育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二、轉化措施
面對中職德育工作所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采用以往一貫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已明顯不能適應中職教育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 學生方面。問題是教學中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推動力。德育教師應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把“問題”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讓學生成為適應時代需要的創新人才。
(1)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最易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所以,在德育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端正思想觀念,樹立現代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求異精神: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自由,允許學生有各種奇思異想,但必須給予及時正確的引導;并倡導“自由、探究、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質疑、探究問題的機會。
(2)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當前的德育課教學中,許多學生在學習上比較懶惰,課堂上不愿積極思考,更不愿回答教師的提問,原因就是缺乏學習動力和強烈的求知欲。因此,要善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引起探究欲望,從而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直至解決問題:①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打破教材束縛,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特別是一些社會、經濟、政治方面的熱點,以及發學生生活方面的問題時,可通過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探索、發現;②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疑、布疑、激疑、質疑和存疑,讓學生自主釋疑、解疑。這樣可以使學生經常表現出疑惑、驚奇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 提高德育教師的素質和職業水平。隨著中職學校的快速發展,學生生源素質的下降,但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二者之間的矛盾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因而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學校應首先加強對德育師資的培訓,建立教師交流平臺,促進教育經驗交流。通過教育理論學習,如舉辦專題講座,加強德育科研、建立經驗交流機制等,改進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促進德育工作手段的轉變,不斷提高德育教師的自身素質。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的是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德”是位于第一位的,可見德育對于學生發展的積極意義。但是現在很多學校都過于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追求升學率,卻忽略了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農村,學校的德育教學往往會被忽視。這就給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筆者就農村中學德育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其對策進行分析,旨在為更好的做好德育教學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 德育工作 現狀 對策
一、農村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農村由于教學師資配備不足,教學設施不足的原因,對于德育教學往往是一個空白。很多學校仍在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仍在過多的片面的追求升學率,依然把學校升學率的高低作為衡量學校辦學質量優劣的唯一標準。教師只強調學科的重要性,不斷地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由于某些地區或學校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尚未建立,教育評價的單一,致使教師把考試分數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另外,家長們的思想意識、觀念也還沒有真正轉變,他們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錯誤的做法,給學校的“素質教育”實施帶來了影響。
2、德育教學的方法簡單
受傳統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觀念的影響,農村德育教學的方法也相對較為簡單,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以管代教,有人認為德育就是對學生的管理,只要學校或班級制定出各種規章制度讓學生遵守,再加上獎懲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嚴,就可以使學生服帖,德育成了高壓式教學。其次,單向灌輸,具體操作為:一是過于知識化,即僅僅把政治思想教育作為某種知識來介紹,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為學生的生活準則、思想文化修養、內在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外在制約化,即過分強調德育內容特別是對學生的外在制約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需要和個體自身的內在要求。
3、缺乏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整合教育
德育是一項宏大的工程,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多個方面,只有綜合進行才能有效,但是農村由于條件限制,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中缺乏研究,所以,長時間來學校與家長的聯系主要停留在把學生在學校的信息或學校、班級的有關情況提供給家長,要求家長如何給予配合,這樣做的結果把家長在家庭中作為德育教師的地位大大消弱,最后我們的家長沒有扮演德育教師的角色,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認識——學生的教育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除了教育觀念上的偏差外,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有時不暢通、家訪有時不及時甚至不家訪、對家長有時還存在不尊重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意義上也打擊了家長的積極性,有時我們還在經常埋怨家長素質怎么這么差。
二、做好農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對策
1、首先要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德育教師隊伍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壞,所以加強德育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其管理素質。初中學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領導作用,要使學校德育工作有序開展,學校管理干部隊伍必須正確導向,進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實可行的德育工作實施計劃。因此,必須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德育的有關理論,研究并學習德育工作的具體方法,要求他們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與本校實際相符合的德育管理體系,用以指導學校的德育工作。其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發揮他們在德育工作的作用。一是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們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三是要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以便更好地為德育工作服務。四是要深入開展德育工作的評比、表彰活動,要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從而帶動學校整個德育工作的開展。
2、其次要重視生活教育
生活是一個大百科全書,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教學素材,同時也比較接近學生的實際,從生活中做好德育教學,意義重大。所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建設,要遵循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德育工作要貼近學生生活,要從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交往等入手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訓導。如通過愛班級、愛學校、愛家鄉等活動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從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不講粗話等入手,進行行為規范和社會公德教育;在班級中開展結對子、互幫互學、獻愛心做好事、為班級添榮譽等活動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和團隊協作精神教育。這樣由近及遠,以小見大,才能使學生感到實在、親切而對我們的德育工作產生好感和興趣。
3、加強班風班紀的管理
學生在學校時間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班級之中,班風班紀的情況對于學生的道德素質影響甚大,積極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構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初中生學習和活動場所主要是在學校和班級中,其道德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校和班級的環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風和班風是一個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環境,對學生是一種異?;钴S的教育因素,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行為習慣等,多會產生直接而巨大的影響。良好的校風、班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響作用,是因為在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是非標準,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惡榮辱;同時,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體輿論,這種輿論對每個學生具有某種威懾作用。在這種健康輿論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不斷擴展與發揚光大,使錯誤的道德行為受到譴責、抑制甚至消除。
4、有效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德育如果只停留在理論階層,那么就很難發揮其真正意義。當代教育學理論提出:德育的本質是實踐的,德育實踐教育活動是德育的核心。學生品德的養成,無論是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發、道德意志的鍛煉,還是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各種實踐活動。學生的優良品德不僅要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形成,也要在不斷豐富和深化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時由于初中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積極好學、求知欲和上進心強,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種實踐活動恰恰特別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能滿足他們的多種需要。要在實踐中大量地采取各種實踐鍛煉方式,創設各種情景,在課堂上讓學生對特定事情采取他們所認為有效且符合道德規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討的方式附于集體討論法,最終得出一定的道德評價。當然,道德評價的獲得并非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所需要的是讓道德內化為學生的自覺性。因而,實踐鍛煉還必須經反復進行予以強化,方能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一、農村學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德育工作重視不夠
由于農村教育的局限性,教學設施的缺陷,以及升學率的嚴峻影響,使得農村初中德育教育沒有真正引起重視,德育工作依然處于教學盲區農村教學延續著應試教育的舊路,學校以及家長依然將學校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唯一標準,而教師也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重成績輕德育的現象產生,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制約了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從總體上看,素質教育的實施已走上了正軌,新課程改革也在蓬勃發展。然而,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某些學校仍在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他們仍在片面的追求升學率,依然把學校升學率的高低作為衡量學校辦學質量優劣的唯一標準。教師只強調學科的重要性,不斷地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由于某些地區或學校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尚未建立,教育評價的單一,致使教師把考試分數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另外,家長們的思想意識、觀念也還沒有真正轉變,他們的一些不恰當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錯誤的做法,給學校的“素質教育”實施帶來了影響。以上三方面的問題,帶來的后果是學校、教師、家長普遍重“考分”。而對學校德育工作則放在“第 二位”,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里和健全的體魄卻被淡化。我們的教育還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沒有考慮學生將來一生的需要和發展,這就足以說明我們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二)德育教學方法較為簡單
由于農村教學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受到傳統教學經驗的影響,農村德育教學方式較為簡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以管理手段進行德育教學培養,制定出各種德育管理措施以及德育評判標準,讓學生按照德育制度進行德育工作衡量,并且通過各種獎罰制度加強德育工作置傳,這種教學方式多為被動型的教學,并不能讓學生真正的懂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簡單的進行知識教育,將德育工作作為知識進行置傳,沒有讓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德育工作對提高學生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以管代教。有人認為德育就是對學生的管理,只要學?;虬嗉壷贫ǔ龈鞣N規章制度讓學生遵守,再加上獎懲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嚴,就可以使學生服帖,德育成了高壓式教學。其次,單向灌輸。具體操作為:一是過于知識化,即僅僅把政治思想教育作為某種知識來介紹,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為學生的生活準則“思想文化修養”內在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外在制約化,即過分強調德育內容特別是對學生的外在制約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需要和個體自身的內在要求。
(三)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在德育教學方面,德育管理不僅包括學校德育建設,也包括家庭德育教育與社會德育教育等內容,但由于農村環境自身的限制,學校同家庭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方法,這就使得學生德育工作停留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有效的和家庭德育工作相結合,消弱了家長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視另外,家長過分注重學校教育,將學生德育工作全權交予學校,而由于學校自身因素的影響,往往導致學生不良品行的形成,各種打架斗毆,吸煙賭博的現象產生而家長往往又將這些因素歸咎于學校其實,這些都是由于學校同學生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造成的。
(四)家庭方面的原因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了女,還有一部分是留守兒童、少年,父母不在其身邊,基礎道德方面存在一此突出的問題。近幾年,學生結構中出現了“三多現象”。一是寄養子女數量多。 據調查統計,在個別農村學校有71.8%的學生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平常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二是個體戶的子女增多。 三是單親家庭的子女數量增多,據調查,個別學校有8.5%的學生生活在單親家庭。 這些各具特點的“三多現象”造成家庭教育難以實施健康正確的教育方法。 據調查有 97.1%的學生表示,與父母的代溝很大, 平時幾乎與父母沒有共同語言或幾乎無話可說。
二、改進農村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轉變德育觀念,開展德育教育
目前, 由于受社會和家長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學校仍在片面追求升學率,有人認為德育可有可無,是“虛”的,不能促進教學成績的提高,認為“德育無用”。雖然學校教育不能直接改變社會現狀, 但是學??梢酝ㄟ^培養(下轉第73頁)(上接第69頁)人來影響社會, 從而間接對社會現狀的改變發揮積極作用。 教育者要做的不是消極觀望等待,更不能無所作為地空發牢騷與不滿,而應該沉下心來研究自己的本職工作, 從中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 從而積極推進學校德育改革" 通過學校德育主題文化活動向社會開放,尋求社會的支持、理解與認同。
(二)健全隊伍建設,推進德育教育
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學校應重視德育隊伍的思想建設,使農村學校德育工作改變過去的經驗型、封閉式教育, 如“保姆式教育、 訓斥體罰式教育、灌輸式教育等”。
(1)要強化教師的責任感和教書育人的意識;(2)要樹立尊重、熱愛學生的教育思想;(3)提高教師的理論 修養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以幫助他們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技能;(4)在選聘班主任的時候 ,高度重視對教師的人品、作風、敬業精神、能力等的考察,確保教師在德、能、勤、績等方面出類拔萃。
(三)注重活動引領,強化德育教育
學校德育教育要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學校和班級要多開展一些集體活動, 既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又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1)要以養成教育為基礎 ,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知、情、意、行與和諧統一,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促進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的形成"。(2)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教育他們不斷地認識自我,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 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要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 ,以愛國主義教育、傳統美德教育、革命精神教育、民族主義教育為主題, 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自力更生,立志為振興中華而努力。(4)要加強法制教育,積極引導,爭做文明學生。學校要堅持上好法制教育課,教育學生知法、守法,從小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要重視校園宣傳,讓學生從身邊可以感知的事物開始,充分挖掘本地德育資源,創建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 教育學生要正確應用網絡等媒介, 學習優秀的綠色文化。
(四)密切家校聯系,促進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22—0024—01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目前,加強德育工作已成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通過筆者廣泛深入的調查發現,很多農村中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較差,跟不上時展的需要,必須花大力氣重視和解決農村中學德育工作的落后局面。本文就農村中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做以簡單分析。
一、跟不上社會轉型的需要
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新現象、新事物層出不窮,社會各方面變化巨大。農村中學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分強調教學的社會價值,忽視學生個人發展的價值,而廣大的中學生在對待社會的現實問題和對象,對待書本中的現成的理論,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不同的想法,對待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問題,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農村中學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關注他們的生命成長規律,學生希望解決的問題得不到回答,沒有把學生的思想實際作為思想政治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傳授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成長實踐和需要相脫節。學生不能用所學的思想政治課知識來分析和解決所遇到的當今世界的社會熱點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懷疑,就會感到思想政治課的無趣、無利和無用。
學校的教育環境也存在著嚴重的“重智輕德”的傾向。在學校內部,以升學為中心,以應試為目的的應試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主要看“升學率”的高低,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作為社會中的學校,無論是普通教師還是校長在社會壓力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下,不得不為了學校的“聲譽”和單純的“成績”而放棄道德教育的功能。因此,學校的整體德育工作應采取積極的措施幫助學生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每個學生都明白,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既尊重個人權益又提倡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既鼓勵公平競爭,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務實,又富有遠大理想;既鼓勵通過正當途徑發財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國家利益。
二、跟不上學生自我實踐的需要
學生的需要是由認識支配的,并隨著認識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是德育的重要功能和職責。德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成長發展得更好。
我們從事德育工作,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項任務,更不能把它作為管理學生的一種手段。中學德育存在著專門化和知識化的傾向,如把思想政治課置于封閉狀態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形成單一的說教模式,“灌輸”式的教學就成為知識化德育課程最簡便易行的方式。這樣,高尚的道德便縮水為邏輯嚴密的道德條目,從而斬斷了道德與生活的血肉聯系,道德成了與學生學習無關的客觀知識對象。這種客觀和外在的知識對象與學生當下正在進行的生活無法發生意義聯系,學生無法產生真正的學習動機和熱情,無法進行也不愿意進行道德的自我實踐和道德的自我教育。這種灌輸性的說教與強制性的學習已經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進行的道德教育,這樣的道德教育其實效當然不高。
三、跟不上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需要
轉型期的社會深刻影響著未成年學生的道德的養成,產生了五天的學校道德教育抵不過兩天社會影響等現象。由此可見,如何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作用,讓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勢在必行。
摘 要:當前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部分班主任不重視德育,校園文化德育功能不強,德育社會實踐活動不足。文章從班主任應充分重視德育工作、完善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積極開展德育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德育;班主任;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416;G621;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3-0009-01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因此,學校要重視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打好基礎。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當前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目前,部分學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部分班主任不重視德育。對學生進行德育不僅是思想品德課教師的重要職責,更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但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發現,部分班主任由于種種原因不太重視德育。眾所周知,班主任除了負責日常班級事務管理之外,還負責學科教學。在很多學校,班主任由語文、數學或其他學科教師兼任??上攵?,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事務極多。在這種情況下,部分班主任會忙于學科教學,有意無意地忽略德育工作,這不利于學生整體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2)校園文化德育功能不強。目前很多學校比較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因為優秀的校園文化能夠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在學校的積極努力下,校園變得更加干凈、整潔,方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但遺憾的是,部分學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卻忽略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學校在最初制定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時,并未充分考慮德育功能,有時過多地注重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卻忽略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這種情況的存在,同樣不利于提升學校的德育質量,因此亟須改進。
(3)德育社會實踐活動不足。德育不是光靠教師講解就能完成的,它必須依靠受教育者的親身經歷、體驗與內化。因此,充滿德育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無疑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徑。不過,一些學校很少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充滿德育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利于學生整體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學校德育質量的對策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學校德育工作的好壞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了解決當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德育教學質量,特提出如下對策。
(1)班主任應充分重視德育工作。德育致力于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班主任,即使平時工作再忙再累,也要專門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周一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與學生談心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QQ群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為了提高班主任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學校應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硬性要求,將德育工作質量作為考核班主任績效的重要指標。這樣,班主任定然會重視德育工作,著力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完善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部分學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忽略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因此,為了提升德育質量,學校應該在校園文化的建設方面重點突出德育功能。例如,可以在校園醒目處張貼一些凸顯德育功能的標語:“今天的品行將決定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質量”“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等等。在出黑板報時,也應積極凸顯德育功能,多在黑板報中刊登有關好人好事的文章。在學校宣傳欄中,也可張貼一些有關好人好事的新聞報道。要通過積極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受到教育。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凸顯方面,學校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德育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中。
(3)積極開展德育社會實踐活動。為了提升德育實效性,學校應對充滿德育價值的社會踐活動予以充分重視。要積極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相關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行為準則的理解和認同,實現真正的內化。例如,可組織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到養老院與兒童福利院進行參觀和慰問,了解孤寡老人和孤兒的實際生活狀況。在參觀和慰問期間,應組織學生盡可能地給孤寡老人和孤兒提供幫助。例如,可以給孤寡老人和孤兒表演節目,給他們講故事,給老人捶背。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得真切的感悟,更好地認識社會現實,注重弘揚真善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部分班主任不重視德育,校園文化德育功能不強,德育社會實踐活動不足。因此,建議班主任應加強德育重視程度,學校應強化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應積極開展德育社會實踐活動。只要認真做好這些工作,就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高雙.小學德育實效性低下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