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57:13
序論:在您撰寫銀行相關金融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銀行會計信息;金融風險;解決措施
一、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與造成的金融風險
(一)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
我國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首先是在信貸資產質量方面的相關信息反映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國目前存在部分銀行為了掩蓋自身在信貸資產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往往不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來嚴格劃分信貸標準,從而在會計信息中掩蓋實際情況中的貸款占用形態與風險狀況。其次,在負債信息方面的會計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我國目前存在著部分銀行工作人員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工作指標,掩蓋銀行業務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往往采取公款私存的方法,在工作記錄中亂轉存款數據,亂改存款報表,從而造成在實際情況中上報的存款信息與真實數據有較大差距,以達到銀行逃避存款準備金制 度管理的目的。再則,在銀行固定資產方面的會計信息不符合實際情況,現階段銀行固定資 產信息反映不實主要是收回抵債資產的處置使用不合規,一方面表現在銀行在抵債資產自用上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在賬內核算反映,另一方面表現部分銀行鉆“電子設備租賃費”、“固定資產融資租賃”等科目在固定上存在著的漏洞,通過以租代購、以租代建的方式隨意擴大自用固定資產在賬外核算,致使固定資產信息反映不實。最后,我國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在于相關損益信息反映不符合實際情況。銀行的損益信息是衡量一個時間段內銀行發展狀況的直觀表現,但是由于部分銀行為了完成上級指標,往往會在損益信息上造假,偽造相關信息,以完成任務。
(二)銀行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金融風險
銀行會計信息的失真往往會導致一定的金融風險,這些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銀行會計信息失真會導致銀行存款的不正當使用,銀行存款在本質上看就是銀行的負債的一種表現形式,負債的不正當使用會提高銀行正常經營發展的風險。其次,我國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會計信息的失真會造成銀行相關投資業務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的下降,從而影響到整體金融系統的正常運轉。
二、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解決措施
(一)提高對銀行會計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目前存在的銀行會計信息失真狀況的首要原因就在于相關銀行管理人員在經營思想與個人行為上存在問題,部分銀行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到銀行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嚴重后果,在工作中指示相關會計人員偽造相關信息,以達到在表面上完成各項指標的效果。甚至存在部分管理人員為了滿足個人利益需要,不顧集體利益,通過偽造會計信息來謀取個人私利。因此,為了避免我國銀行會計信息的失真,首先就需要做好我國銀行相關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證每一位相關管理人員都能夠清楚認識銀行會計信息真實的重要性。其次,要通過建立起完善的監督機制,來制約相關管理人員的行為,保證銀行管理工作的透明,做好權力的制約工作。對于銀行會計信息制定工作來說,只有相關管理人員能夠端正態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才能保證銀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
銀行會計信息的核算是一項對相關工作能力要求較高的任務,要求相關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會計方法,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由于我國銀行在員工選聘上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往往存在著銀行職工的工作能力無法符合會計信息核算的要求,從而導致銀行會計信息的失真。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選聘標準,銀行會計信息的核算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選聘標準。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員工培訓制度,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銀行業務在不斷發展,各種會計信息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這就需要不斷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從而讓其能夠適應新發展、新要求。
(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銀行會計信息化的失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銀行相關管理制度建立的不完善,一方面在實際的工作中缺少完善的管理守則來約束工作人員的工作,另一方面也缺少完善的監督制度與會計信息內部審查制度,這就導致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銀行會計信息核算時沒有制度標準,也缺少一個完善的監督機制,最終導致制度上的缺失引發信息上的失真。因此,在銀行建設工作中,就需要重視相關制度的建設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嚴格約束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會計信息核算時的工作行為,另一方面要建立透明公開的監督機制與內部審查制度,來保證會計信息的核算工作能夠受到完善的監督。
三、總結
總之,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銀行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金融風險,認識到銀行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通過完善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來保證我國銀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高劍峰.淺析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目標及會計信息失真的關系[J].財會學習,2016(07).
【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 上市銀行 信息披露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放松了甚至取消了外匯管制和利率管制,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加大。由于避險需求的存在,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銀行作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主力軍,其對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來套期保值可以規避風險,如果運用不當淪為投機套利賺取差價的工具必定會加大企業面臨的風險。2007年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在2008年波及到了全球,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得美國乃至世界各國很多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陷入巨額虧損甚至破產。其中罪魁禍首之一便是一種用于轉移銀行次級貸款風險的衍生金融工具―信貸違約掉期(CDS)。巨大的風險不斷累積而未能及時遏止,與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的缺失有很大關系。因此,本文認為有必要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其披露的水平,以便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及時相關的信息。
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規范
目前,國際上關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規范的權威機構主要有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對銀行衍生品的信息披露提出了詳細而嚴格的要求。BCBS針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文件主要有:1998年9月的《衍生產品和交易業務監管信息框架》和1999年10月的《銀行和證券公司交易和衍生產品業務信息披露建議》。但是BCBS的規范只是建議性的,并不具備強制性。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并不特別針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進行規范而是針對整體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進行規范。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關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準則制訂得比較詳細。2008年的SFAS161《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活動的披露》是一項系統的關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準則,實用性較強。國內關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準則主要是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對所有金融工具的財務報表列報和表外披露做出了規定,并不針對衍生金融工具而且內容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三、我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現狀
2006年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將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表內核算,而不只是在報表附注中披露,使得財務報表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水平,提高財務報表信息的相關性。在資產負債表中,16家銀行都將衍生金融資產和負債單獨列示,一般為“衍生金融資產”和“衍生金融負債”并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并列。在利潤表中,多數銀行將己實現損益計入“投資收益”而將未實現損益即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其中,不同銀行對外匯衍生金融工具的已實現和未實現損益的處理不盡相同。部分銀行將外匯衍生金融工具的己實現損益計入“投資收益”,未實現損益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國銀行);部分銀行將己實現和未實現損益均計入“匯兌損益”(平安銀行)。且多數銀行沒有披露利潤表上“匯兌損益”項目的明細,報表使用者無法得知外匯衍生金融工具對銀行損益的影響金額。為了更加直觀了解我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現狀,本文選取了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16家銀行作為研究樣本,對其2013年財務報告中關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統計結果見下表。
我國上市銀行2013年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披露情況統計
資料來源:上交所和深交所網站,相關統計結果由筆者整理得出。
注:表中“√”表示年報中披露了相關信息,“×”則表示未披露相關信息,“?”表示信息披露不完整,“空白”表示本期沒有符合套期會計處理的項目。
從上市銀行年度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政策、基本信息、各個風險信息及套期活動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在會計政策中,各個銀行對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條件和計量基礎都進行了披露,有6家銀行未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目的。在基本信息中,各個銀行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名義金額和公允價值都進行了披露,而對于損益的披露程度不一。有9家銀行分別披露了未實現損益和已實現損益,剩下的7家銀行要么只披露了未實現損益,要么只披露了已實現損益,信息披露不全面。在信用風險方面,所有銀行都披露了信用風險的管理方法和風險敞口,衍生金融資產和負債的信用風險敞口等于其公允價值。在市場風險方面,各個銀行對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都進行了披露。在流動性風險方面,各個銀行都對流動性風險管理方法進行了披露,而關于到期日分析也只有光大銀行一家沒有進行披露。在套期活動方面,上市銀行總體披露率很低,只有7家銀行披露了套期活動的相關信息而且信息披露不全面。尤其是套期有效性評價和損益確認這兩個項目披露程度較低。雖然銀行運用衍生金融工具來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或者規避風險,但是由于不符合套期會計處理的要求,所以其他9家銀行沒有披露套期活動相關信息。
16家上市銀行中披露比率較高的銀行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和中信銀行,都達到了80%以上,其中建設銀行的披露比率達到了100%。披露程度最低的銀行是光大銀行,其披露比率只有44%。
四、我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
通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我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存在以下不足:
(一)缺乏針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會計準則
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是對所有金融工具的披露列報作出規定,是原則性的而非具體的。沒有制定針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準則,我國上市銀行相關監管機構也未出臺與之相關的解釋性文件或者補充規定,導致銀行之間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具體細節上存在較多差異。各個銀行披露的差異包括披露內容的不同,對于同一項內容披露側重點的不同以及披露格式的不同。這給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搜尋相關信息、對比不同銀行間的會計信息帶來了不便,大大降低了財務報告會計信息之間的可比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充分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部分上市銀行的衍生金融工具項目并未披露完全。有些上市銀行只是遵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對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披露,形式重于實質。而且信息披露多為定性描述,定量信息披露較少,信息披露過于簡單。絕大多數上市銀行僅對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估值進行了簡單說明,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參數設置的準確性并沒有得到解釋。與套期活動相關的信息披露十分有限。絕大多數上市銀行根本就沒有提供任何關于套期會計的信息,少部分提供了關于套期會計信息的銀行在對套期有效性評價和損益確認這兩方面的披露程度也不高。
五、我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相關建議
(一)制定針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相關解釋性文件
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是對所有金融工具的披露列報做出規定,是原則性的而非具體的。財政部應與銀監會和證監會等銀行相關監管部門進行溝通與協作共同制定針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列報的相關解釋性文件。相關解釋性文件應該具體清晰、易于理解并且可操作性強。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注釋應該采用文字描述和表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披露而且披露的內容和格式要統一,方便不同銀行間相關會計信息的比較。
(二)提高銀行相關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
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從各個方面對相關財務人員的要求較高。他們必須同時懂得金融和會計這兩門學科的相關知識,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因此財政部應定期組織銀行相關從業人員進行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知識的培訓與交流,提高他們的從業水平進而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質量。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監督機制
銀監會或者證監會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評價機制,來監督上市銀行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準則的執行情況。對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時的銀行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并將調查結果和懲罰情況公布給銀行利益相關者,迫使上市銀行積極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相關信息。
參考文獻
[1]黃益平.我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研究[D].廈門大學,2009.
[2]潘客序.我國商業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3]鄭玉華.中國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研究[D].東華大學,2013.
[4]梁青.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問題探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2(11).
關鍵詞:商業銀行;審計;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4-0-02
引言
在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國家金融行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穩定的維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銀行業畢竟是一個具有高風險的行業,近年來,隨著外部各種監管機制的不斷應用以及銀行的內部審計力度的加強,使得很多商業銀行在規避風險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風險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商業銀行的內部,還是存在很多經營的風險,銀行在審計方面的風險也隨之出現。商業銀行的審計業務,也從傳統的財務收支的審計發展到對銀行的風險、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審計,審計內容的不斷拓展,為審計風險的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如何加強對銀行的審計風險的控制,成為當前很多商業銀行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本文就商業銀行審計的風險種類、出現風險的原因以及審計風險控制的措施進行相關的分析。
一、商業銀行審計風險的形成原因
審計風險指的是審計人員對于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誤以及紕漏沒有及時發現,從而導致在制定審計結論時,具體的內容與被審計單位的實際財務情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銀行的審計風險主要有三種類型。即固有風險、控制風險以及檢查風險。形成這些審計風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銀行的審計人員缺乏相應的審計風險意識
銀行本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任何一個行業只要有經營過程,那么就一定會出現風險。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在銀行的很多項目的審計過程中都有存在。審計的風險不能完全消除,只能是進行相應的控制和管理,以減少風險的危害性。對于當前有的商業銀行出現一些由于審計導致的損失的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中審計人員缺乏相應的審計風險意識是導致風險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在當前的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中,缺乏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缺乏對相應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理的技術,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是由于銀行的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夠,是最主觀的因素,由于認識程度不夠,因此在審計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疏忽和紕漏,從而擴大了風險的危害性。
(二)商業銀行進行審計的理念和方法都不夠先進
形成審計風險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商業銀行進行審計的理念和方法都不夠先進。現代的商業銀行,其內部的各種審計工作重點發生了轉移,應該要轉移到內部控制審計以及銀行的經營風險的審計,但是當前社會中很多的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還主要是停留在對一些日常業務的審計上,比如對查證賬表,對于銀行的風險控制因素沒有進行相應的考慮,導致商業銀行的審計風險逐漸擴大。另外,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也逐漸加大了信息化程度,而一些審計工作的技術,還是比較原始的方法,對于現代化的商業銀行的審計需求不能滿足。對商業銀行的風險因素的控制力度不夠,風險的判斷也不夠準確等,都會加大銀行審計的風險。
(三)審計人員的技術水平還不夠高
銀行的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審計很金融的相關知識水平,而且還要具備多年的審計工作經驗,但是對于兩個條件都滿足的人員。在當前的社會中還比較手啊。比如有過多年審計經驗的人員,雖然具有豐富的審計經驗,但是沒有比較穩固的金融知識結構,對于當前商業銀行中的各種新業務的增加以及新產品的出臺,往往會無法著手,這部分人對審計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銀行的日常業務、財務收支等方面,對于一些新業務的審計,往往不能很好地進行處理。而且現在的商業銀行的審計人員的知識層次往往參差不齊,當前很多商業銀行中的審計人員都是審計崗位上的重要人員,但是接受的相關的正式的培訓筆記少,對于銀行的審計工作,在宏觀上的把握還是不夠,遇到一些審計風險時,其綜合分析的能力不夠,導致不能對審計風險進行很好的控制。而且審計人員的知識更新比較慢,對于一些審計的理論和相應的實踐操作,往往存在比較嚴重的不銜接的現象,當前也有一些審計人員沒有按照嚴格的審計標準進行審計工作,對于一些審計步驟甚至有忽略,使得銀行的審計工作出現了記錄不夠完善、不細致清晰等問題,加大了審計的風險。最后,商業銀行的審計人員之間的流動性以及相應的銜接工作沒有做好,導致審計人員缺乏相應的穩定性,也很容易造成審計的風險。
(四)商業銀行審計工作的程序還不夠規范
審計工作包括很多程序,比如審計的立項、提出相應的審計報告、審計工作的準備、進行實際的審計、制定審計報告等,任何一個環節中都可能出現風險,審計行為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中不夠規范,都可能會導致審計效率出現問題,甚至是帶來嚴重的后果。當前的商業銀行中,對于審計工作的程序操作不夠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對程序也不夠重視,因此加大了審計風險的可能性。比如在進行審計工作之前沒有進行相應的調查,對于審計的方案也沒有進行討論分析,導致審計的方案缺乏相應的管理性,對于審計的內控測試的認識程度不夠等,都有可能會導致審計過程中出現比較嚴重的風險。
(五)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缺乏相應的控制標準
對于審計質量的控制體系而言,當前很多商業銀行中在這方面的體系建設都還不夠完善。健全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能夠對審計人員的責任、質量意識進行控制,對于降低銀行的審計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盡管當前我國的審計機關已經指定了相關的準則以規范審計工作,但是在這些準則中,定量的內容還比較少,導致銀行審計工作的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障礙。當前很多商業銀行對于項目審計的質量問題,有的時候往往不能及時發現,質量的監控標準和體系不夠完善,是導致銀行審計出現風險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二、商業銀行如何加強審計風險的防范
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中出現風險,與很多方面都有關系,比如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夠、審計防范和技術不夠先進、審計程序不夠規范等,都有可能導致審計工作中出現比較嚴重的風險性。為了加強對銀行審計工作的風險管理,提升銀行的審計效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加強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的提升
審計人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風險意識,在審計工作中才能有高度的警惕性,加強風險的管理。加強風險意識的提升,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加強對審計環境中的風險以及審計客體的風險的認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對我國的金融政策進行相應的研究,發現其中的風險環節,對被審計的對象的管理機制進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審計人員進行內部審計控制單元額有效性。第二,要加強對審計主體的風險的控制。審計的機關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對審計風險進行控制和防范工作,因此要在銀行審計機關的內部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對審計的風險進行識別,有助于在工作中降低審計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二)規范審計工作的操作,按照嚴格的規定進行審計工作
審計程序不夠規范,也是形成審計風險的重要原因。由于當前商業銀行的產品在不斷擴展,產生了很多金融衍生品,金融產業在不斷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更要加強商業銀行的審計風險的控制,應該對審計的程序進行規范,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要嚴格地按照審計的規范和程序進行操作,對審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要進行把關。比如在進行審計之前要進行相應的調查、根據調查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審計方案,然后進行審計操作、制定審計報告等。商業銀行在審計的過程中要嚴格地執行標準和程序進行工作,不能忽視其中的項目與程序。
(三)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能力素養的培訓
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素養的高低對于審計風險的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很多審計人員的能力素養不高的情況,要加強對其能力素養的額培訓。第一,要建立相應的人員素養的控制體系,在銀行的內部建立相關的人員素質的標準,用一個定性的標準來對審計人員的能力素養進行衡量,比如不僅要對各種金融知識具備一定的熟悉程度,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以及會計知識等,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組織能力,其文化程度和組織能力要達到相應的標準才能進行審計工作。第二,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定期組織相關的學習,比如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根據審計人員的能力素養的變化時刻調整培訓計劃與培訓內容等。在商業銀行中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要定期接受培訓,不僅要接受審計工作相關知識的培訓,還要接受各種計算機業務以及金融業務的培訓。使得審計人員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層面,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素養。
(四)不斷加強對審計工作的質量控制
對審計工作的質量控制不夠,是導致審計風險出現的重要原因,在加強質量控制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審計工作的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對審計工作的不同階段都進行相應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在不影響審計人員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各級領導也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實時監控。在商業銀行的內部,可以成立專業的審計質量控制機構,對審計工作質量進行審查和監督。
(五)加大銀行內部信息化建設的力度
信息化建設是銀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提高銀行的信息化水平,是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要對現代的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快捷、可靠、規范、透明等特性,加強銀行內部審計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銀行的內部監督,是加強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對于商業銀行的各種審計風險,可以利用各種信息文件共享機制的建設,來加強內部審計的信息反饋作用,對于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進行及時的防范和處理,以提高審計的效率,實現防范風險的目的。
(六)加強內部審計風險的評估
評估是對風險進行改進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科學有效的評估,可以為銀行的審計風險的防范帶來有力的幫助。通過對銀行的各項經營戰略以及業務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可以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框架,為商業銀行的風險的確定以及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提供必要的依據。同時可以通過有效的評估,發現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過程中的一些薄弱的環節,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以便提高風險控制效率,對潛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可以對風險控制過程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評估,從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進行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七)加強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文化的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物質以及制度的文化是一種有形的文化形式,而精神文化則是無形的,無形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更大。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文化就屬于一種無形文化,是銀行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文化包括很多內容,如審計人員的價值觀、行為、精神、知識結構、道德等,審計文化的建設要包括審計價值、道德、知識、組織等多方面的建設,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審計文化各方面內容的建設,通過內部審計文化對銀行的各種經營行為產生有利的引導,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心,最終減少銀行內部審計風險。
三、結語
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銀行的各種金融衍生品逐漸增多,也加大了銀行的審計工作的風險程度。加強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的風險控制,有助于商業銀行控制整體的經營風險,保障商業銀行的各種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也能不斷提升銀行的競爭實力,針對當前導致商業銀行審計風險的原因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提高審計風險的控制力度。
參考文獻:
[1]張國平.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管理創新及審計風險與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3(05).
[2]武鵬,楊向榮,王曙光.商業銀行審計風險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06).
[3]安明碩.試論商業銀行的審計風險與控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02).
[4]崔青華.淺談內部審計中的審計風險與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2(06).
關鍵詞:商業銀行;專利;戰略
Abstract:Patents related to commercial bank is financial product patents,it refers to the owner of the financial products enjoy patent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law. Fo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as a whole,there is a weak awareness of patent protection,independent capabilit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weak,talent shortage,existing patents has not been effective use and other issue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must develop strategies of patent protection in a strategic height,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patent protection for commercial banks,strength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in a bid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patent protection,with a view to gradually occupy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patent,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2265(2010)03-0061-03
國內對商業銀行專利的關注始于2002年前后有關花旗銀行在我國申請了近20件商業方法專利的報道之后,但就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專利戰略,始終沒有比較可行的對策。很多學者擔心外資銀行在我國專利領域的“跑馬圈地”會成為我國金融業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我國金融業將會面臨巨額專利使用費的支付問題,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DVD產業。因而,及時深入的探討商業銀行專利的保護及其戰略,是金融機構需要面對的迫切任務。
一、商業銀行專利戰略概述
(一)商業銀行相關專利
與商業銀行相關的專利就是金融產品專利,是指金融產品擁有者對所擁有金融產品依法享有的專利權利。專利持有者可以憑借這種專有權,在法律所規定的期限內,排他性地享有其發明創造的成果,并可以通過自己生產或特許他人使用的方式獲得收益。專利技術具有實用性、新穎性和創造性的特征,具有客體的無形性、法定性、地域性、時間性、獨占性的特點;同時,遵守先申請原則、禁止重復授權原則和優先權原則。
金融產品專利可以分為諸如點鈔機、信用卡識別器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專利和有關依托計算機系統實現金融業務處理及最具有價值的商業方法專利。有學者將金融產品專利細化為如下八個方面:信息資料的儲存與顯示;支付結算類;電子銀行類;金融交易的管理與處理;資金管理類;測試技術類;銀企合作類;其他涉及計算機系統中有關軟件穩定性、安全防范、硬件性能改善、系統效率優化等方面內容,都可以申請商業方法專利。所謂商業方法專利,是指將商業活動的特殊經營,管理方法與信息網絡技術,計算機軟、硬件相結合申請的專利。
(二)專利對商業銀行競爭力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專利已成為競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隨著世界范圍內專利保護制度的日益健全,擁有一個專利就意味著代表一方市場,控制了專利就意味著控制了市場。如果銀行運用專利來保護自己,對自己創新的產品申請專利,不僅可以強化自身的服務能力,使金融產品日趨品牌化,而且還可以從專利轉讓中獲得利益。同時,法律亦將對侵犯專利權者予以制裁,給競爭者以巨大的威懾力,迫使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從而推動金融業創新發展,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
二、我國商業銀行專利保護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實施專利保護是最近幾年的事,現在大部分國內商業銀行成立了軟件研發中心,自主技術創新研發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有關金融商業方法專利數量和申請專利的商業銀行有了明顯提高。截至2009年12月,國內外銀行業和銀行相關產業在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738件,其中發明專利563件,實用新型專利114件,外觀設計專利61件。國內銀行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識別人民幣的方法和裝置、辦公自動化設備、防偽造、防涂改用安全印刷油墨等銀行基礎設施設備等硬件方面,而對于作為商業銀行電子商務發展支柱并與計算機軟件、網絡技術緊密聯系的商業方法專利,則涉及不多。從國內商業銀行整體上講,發展還很不平衡,很多商業銀行專利申請數量為零,國內商業銀行專利保護仍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一)專利保護意識淡薄
我國許多銀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專利常識了解甚少,而且國內銀行業普遍將注意力集中在傳統金融產品上,沒有充分認識到專利是銀行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對金融專利在知識經濟時代競爭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認識,沒有將專利納入金融創新下的核心競爭戰略。很多銀行還沒有成立專門組織管理專利,也沒有把商業方法專利納入日常工作進行管理,對創新成果申請專利保護缺乏深入的研究。同時,在商業銀行內部對有關專利、商業方法專利及創新方法等方面知識培訓搞得少。宣傳報道得也不多,但對于何為專利,何為商業方法專利,如何把創新成果轉化為專利等相關知識則比較匱乏。
(二)自主研發能力薄弱,人才匱乏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在技術上過分依賴國外的大型IT企業,購買專利后往往照搬別人的技術或在別人的基礎上略微做些本地化開發,不能針對客戶日益增加的需求設計和研制出快捷、高效的銀行產品和工具,整體的研發能力明顯不足。我國目前大量缺乏高層次的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即使僅有的少數人才,也不搞開發,而以維護為主。科研人員的缺乏和大量流失,帶來的是金融研發能力和技術的研制滯后。
(三)沒有有效利用現有專利
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很少有專利管理部門,即使設立了專利管理部門,其專利管理工作也是由其他部門兼管,這往往會出現管理人員不懂相關業務的狀況,缺少對銀行具有前瞻性、指導意義的專利戰略研究和運用,難以有效促進專利保護。另一方面,國內商業銀行一般只注重對專利的靜態占有,而忽視專利的許可、轉讓等動態運用,沒有有效地對專利進行產業化和商品化,缺少將技術轉化為價值的能力。
自從花旗銀行在我國搶注商業方法專利引發我國銀行界恐慌和學術界爭論之后,我國商業銀行的專利權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2003年,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國際卡申請的“一卡雙賬戶銀行卡處理裝置”通過了實用新型專利的審查,這是國內銀行卡首次獲得國家批復的專利;2005年,興業銀行以“實現不間斷服務的數據處理方法和系統”獲得中國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這些事實表明,盡管步履維艱,我國商業銀行在專利權保護方面還是展示出了較強的應變性和創造力。
三、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專利戰略構想
目前,外資銀行在我國業務已全面開放,其在品牌推動力與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競爭優勢。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制定專利保護策略,完善專利保護機制,從而化被動為主動,在以后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一)提高商業銀行專利保護意識,把專利作為銀行發展戰略來推行
商業銀行專利的開發、保護已成為其日常經營和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專利的保護和管理,商業銀行應采取有力措施預防因管理疏忽導致的侵權行為,努力提高員工的保護和防范意識,變被動防御為主動建立專利開發、轉化及保護體系。為不斷培育和發展銀行的核心競爭能力,銀行業各層面人員都應明確專利在競爭中的重要性,要全方位、多形式、有針對性地組織知識產權宣傳教育,不斷培養專利戰略意識和全方位保護意識。我國商業銀行應充分借鑒外資銀行專利保護理念和做法,加強宣傳力度,有關部門要定期舉辦培訓班和專題講座,以各種形式普及專利知識,以此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專利保護意識的整體提高。
(二)商業銀行要成立專利管理部門,實現工作的規范化
專利領域是比較專業的領域,涉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軟件開發和金融業務等多方面,必須設置專門機構管理,這是專利戰略實施保證。商業銀行要配備專業的知識產權人員負責管理企業的知識產權事務并根據自身經營發展戰略及時調整該組織的職能。其主要職責是:制定專利戰略操作流程,讓創新成果盡快得到專利保護,在完成一項重大的金融產品后,只要是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專利法定義的“三性”,應盡可能申請專利。借鑒花旗銀行等外資銀行的做法,加大在國外知識產權專利的申請,分支機構開到哪里,專利就申請到哪里。同時,在世界范圍內加強專利信息搜集和分析,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通過知識產權網站對專利法文獻等信息進行檢索查詢,了解國內外銀行業專利項目的空白點,然后組織創新為實施專利戰略提供及時、全面的信息保證。
(三)強化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加強商業方法專利的保護
我國由于金融研發和技術創新活動起步較晚,商業銀行自主創新的專利比較匱乏,缺乏大量的高層次金融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內部科研人員也流失嚴重。因此,各家商業銀行在增加科研資金投入、建立專門專利機構的同時,應盡快培養出一大批既懂銀行業務知識,又懂專利保護的高素質人才。國家專利主管部門應當對商業方法專利問題采取穩健、審慎、務實的態度,依法制定明確的審查標準,并在專利審查與授權的過程中充分聽取銀行業專家的意見,使得專利制度能夠適應我國商業銀行現階段的實際需求。
(四)積極應對專利糾紛,進一步加強維權工作
商業銀行應加強對專利的管理和運營,積極捍衛自己的專利權,防止專利權被侵犯,充分發揮專利在開拓市場和提高經營效益等方面的作用。
未來我國銀行市場競爭會日益激烈,應在完善專利戰略的同時,要積極推進開發擁有自主專利權、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專利項目,鼓勵科技和業務創新人員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及其產品,提高商業銀行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紅英.金融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分析[J] .浙江金融,2009,(2).
[2]黃毅,尹龍.商業方法專利[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3]張保軍.商業銀行知識產權專利與創新策略研究[J].金融論壇,2006,(6).
2018年交通銀行義烏分行招聘啟事
一、客戶經理
職位描述:
(1)認真學習并掌握我行零售、公司業務金融產品特點及相關業務知識;
(2)做好客戶的營銷開拓及維護工作;
(3)深刻理解客戶需求并為其制定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
(4)嚴格執行我行信貸政策及相關規范要求,做到合規經營;
(5)根據服務的相關禮儀和規范,做好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的服務工作。
職位要求:
(1)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在38周歲以下;
(2)金融、經濟、財會、管理、市場營銷等相關經濟管理專業,熟悉金融、經濟基礎知識;
(3)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或銀行從業資格證等相關資格證書者優先;
(4)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有意愿從事專業化、節奏快、高要求的客戶開拓營銷工作,適應能力較強并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
(5)身體健康,形象氣質好;品行端正,無任何違規違紀行為;符合交通銀行親屬回避規定;
(6)具備兩年以上相關崗位工作經驗、專業對口的社會人員,金融同業的正式員工相關工作經驗可放寬至一年。
二、綜合柜員
職位描述:
(1)辦理各類會計結算業務,確保銀行本外幣會計結算工作順利進行;
(2)做好各類帳戶的開立和維護工作,確保帳戶資料準確、完整;管理相關憑證、印章等;
(3)認真執行現金管理制度和反洗錢相關規定;
(4)了解各種銀行金融產品特點,做好柜面的營銷和推薦工作;
(5)根據服務的相關禮儀和規范,做好客戶服務工作。
職位要求:
(1)三十五周歲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財經類、管理類、部分理工類等相關專業畢業并獲得相應畢業證和學位證;
(2)大學英語四級及以上水平,主課成績優秀,掌握一定金融、經濟或銀行業基礎知識;
(3)政治素質良好,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具備較好的儀表氣質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有意愿從事專業化、節奏快、高要求的客戶營銷及服務工作,適應能力較強并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
(4)銀行相關從業經驗者優先;
【關鍵詞】網上銀行;風險;監管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中,在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造成的一定的安全隱患和風險危機。在金融行業,銀行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了銀行業務處理的信息化。但是銀行業務處理信息化的過程中,也就是網上銀行建立并發展的過程中,因為信息網絡的特殊性,導致傳統發金融監管難以運用在網上銀行的監管中,網上銀行面臨嚴重的監管難題,并產生重大的風險隱患。因此,然后認識網上銀行監管不力帶來的風險,并針對性的進行風險規避已經成為網上銀行發展的重大課題。
一、網上銀行及其風險監管的含義
(一)網上銀行
網上銀行,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個是機構概念,指通過信息網絡開辦業務的銀行;另一個是業務概念,指銀行通過信息網絡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傳統銀行業務和因信息技術應用帶來的新興業務[1]。本文研究中網上銀行主要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實現業務處理便捷化,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客戶在網絡上進行轉賬、支付、查詢、開戶和投資理財等系列行為的綜合。相比起傳統意義上的銀行業務,網上銀行及其業務具有信息化、虛擬化、跨時空、非現場和低成本等特征,也是網上銀行一直便利性的體現。
(二)網上銀行風險監管
網上銀行作為傳統銀行業務的延伸和發展,其面臨的風險和傳統意義的銀行面臨的風險本質上都是相似的,就是外界或機構內部存在的可能引起銀行本身或是客戶財產損失的不確定因素。而網上銀行風險監管就是網上銀行的相關機構和管理部門針對可能存在的業務風險,進行專門的監管制度的建設,監管手段的實施,從而保證網上銀行業務風險的減少。但是網上銀行是一種和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屬于新生事物,在實施網上銀行風險的監管的過程中存在監管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監管手段落后和內部監管體系不完善等情況,而這些情況反作用于網上銀行業務經營,為網上銀行的發展和經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二、我國網上銀行存在的風險分析
(一)網上銀行監管法律缺位帶來的風險
我國網上銀行的監管離不開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是網上銀行是傳統銀行的延伸發展,是銀行業務信息化、虛擬化的產物,因此保障網上銀行風險監管的法律法規應該屬于網絡規范的法律法規。但是我國網絡監管法律制度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法律內容空洞化,不可操作化,甚至本身就是一片空白,完全沒有涉獵。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我國法律建設難度大,網絡監管法律發展較晚導致的,但是對于網上銀行而言,如果沒有相關發法律法規對網上銀行的業務進行進行監管保障,那么必然會導致巨大的經驗風險。比如,網上銀行業務完全通過網絡進行操作和實現,網絡黑客完全可以通過高端的網絡技術盜取網上銀行的客戶信息,甚至是銀行客戶的賬戶信息,對銀行的信息安全和客戶的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但是卻缺乏法律制度對這種行為進行規范和懲罰,也缺乏法律制度指導相關部門對這種行為進行監督和制裁。因此,網上銀行監管法律缺位給我國網上銀行的發展經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二)網上銀行監管手段落后帶來的風險
在我國,擁有對網上銀行進行監管的權利和責任的部門和機構比較多,比如公安部門、網絡安全部門和人民銀行等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但是對這些網上銀行監管部門的監管手段調查發現,這些監管部門在監管手段和監管方式方面,完全沿襲傳統的銀行安全監管,只是針對網上銀行的特殊性進行了細微的調整,并沒有進行創新,總體上監管手段極其單一和落后,主要監管手段是通過電子憑證、電子記錄等傳統的數據監管方式。這種狀況導致了,落后的監管手段往往無法精確的把握網上銀行的資金流動狀況,造成網上銀行本身的流動性風險,即擠兌風險。而且傳統的銀行業務審核與排查監管制度運用于網上銀行監管效果不大,容易對網上銀行的經營帶來信用風險和管理風險。
(三)網上銀行相關金融機構內部監管體系不完善帶來的風險
在金融業中,特別是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其重要風險來源之一就是內部風險,這種風險在網上銀行的經營管理中也是存在的。比如,因為操作人員的錯誤操作,所導致的財產損失和信譽損失;還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有點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本身的職權便利泄露客戶的賬號信息和個人信息,利用網上銀行造成銀行機構客戶資料的擴散和客戶網上銀行資金的損失。對此,需要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在機構內部構建專門的內部監管體系,對于可能發生的內部人員無意識或是有目的的造成銀行和客戶的名譽、資料安全、財產安全的損失進行風險規避和風險預防,但是,在網上銀行的管理中,業務處理實現信息化,已經擺脫了存折、銀行卡、身份證明等業務憑證的保障,僅僅一組信息數據就可以威脅客戶的財產安全,針對這種情況我國網上銀行雖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安全性還是不夠。要實現風險規避,我國網上銀行相關金融機構必須健全內部監管體系。
三、加強我國網上銀行風險監管的對策
(一)健全完善網上銀行監管法律體系
在法治社會,良好的監管機制、科學的監管手段都離不開合理的監管法律這個大前提。在我國網上銀行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監管法律缺位帶來的業務風險和安全風險,必須通過健全和完善網上銀行監管法律體系來實現。而從我國網上銀行的風險狀況來看,急需完善的監管法律內容包括,利用網上銀行進行金融犯罪的規范懲罰措施,進一步明確網絡監管部門的職責和權利,并通過法律手段對網上銀行的客戶進行安全知識普及和宣傳。另外,還需要從法律上對與網絡交易有關的交易憑證、結算管理方法、會計審計方式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加強網上銀行的金融認證管理。
(二)建立網上銀行監管體系,實施多元化監管
針對我國網上銀行監管手段落后的情況,研究發現導致我國監管手段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國在網上銀行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建立相應的網上銀行監管體系,一直采用傳統的銀行監管體系和監管內容對網上銀行進行監管,不可避免的出現監管手段落后單一,并帶來網上銀行信用風險和管理風險的問題。對此,需要相關機構專門建立適用于網上銀行的監管體系,實施多元化監管,將先進的監管手段和監管方式運用于網上銀行風險監管中。首先需要在有權利和責任實施我國網上銀行監管的諸多監管機構中建立一套專門的協調機制,避免重復監管、監管盲點的現象,然后是在監管手段上采用多元化監管,擺脫傳統銀行監管手段的影響,最后是監管手段和監管行為的信息化和網絡化。
(三)加強網上銀行相關金融機構內部監管體系建設
為了避免網上銀行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信用風險、客戶資料風險和客戶財產風險,必須建立內外共兩套安全監管體系,特別是針對內部員工有意識的行為帶來的風險的監管體系的建立。而網上銀行相關金融機構內部監管體系建設的內容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預防體系建設,通過對員工行為、情緒、忠誠度的考察,合理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實行崗位人力資源管理,避免員工能力不足和思想問題對網上銀行經營發展帶來風險。第二,連帶責任監管制,在網上銀行的業務處理和安全防范中采用連帶責任制,通過員工間的互相監管,降低內部員工的風險行為,加大員工風險行為的成本。第三,緊急應對措施,通過建立和上級監管部門,網絡安全部門和客戶的有效溝通渠道,構建有效的風險應對渠道,降低可能的風險對網上銀行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雷銀枝.淺論我國網上銀行風險及其防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2]于皓月.我國網上銀行風險監管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
[3]王鑫蕊.論我國網上銀行風險監管制度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
一、X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X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X銀行內部控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中存在的制度問題卻也是無法避免的。主要影響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銀行的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銀行內部任何一個職務的分工都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由于缺乏比較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無法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比如銀行業務辦理部門和資金交易部門的聯系不夠緊密,以致于銀行內部控制相關工作難以得到有效的加強。
二是銀行相關單據的形成存在一定問題。由于X銀行沒有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以致于各成員之間的工作內容在安排上也變得不夠合理,由于不同部門處理事務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也就導致相關的單據在數據,日期等方面存在差異性。
以上是X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所造成的結果和影響,并且也反映出了其它的弊端。由此可見,做好X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工作尤為必要。
(二) X銀行內部控制人員綜合水平較低
X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在內部控制工作上注重其嚴肅性和精準性,但是從X銀行的內部控制現狀看,其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現出較低的綜合水平。主要表現在缺乏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兩方面。
按照相關規定,X銀行招聘內部控制工作人員應是有專業的金融院校畢業的,但是為了解決人才培養成本,以及照顧所謂的關系戶,最終進入到內部控制工作崗位的人員在專業能力上明顯欠缺,從而造成X銀行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由于銀行內部控制相關工作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從X銀行的發展情況看,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還依舊有待提升,甚至有的人員還因為道德素質不夠,而將銀行內部的秘密進行泄露,而這些行為都將給X銀行相關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造成阻礙。
二、X銀行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有效解決對策
(一)加強完善X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
對于X銀行而言,其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程度對其在行業的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加強完善X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作為X銀行內部的領導者,應該意識到X銀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還要積極的轉變自身關于銀行控制體系完善的態度,只有對此加以重視,才有可能進一步實現體制方面的轉型。
其次是對X銀行要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由于每一個銀行的業務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為了確保X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就需要將其內部控制建設相關工作與實際的經營管理活動結合在一起,這樣也才能促使銀行和各項業務之間實現有機且完美的結合。
除此之外,在完善X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中,將相關責任加以落實,進而強化相關工作的執行力同樣十分重要。比如X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就需要將內部控制任務的落實情況與具體的責任人的考核進行緊密的聯系,通過設置相應的考核表格,并對表格中的每一項內容進行打分,最終根據X銀行發展的實際情況,在一個季度或者一個年度的時候,對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得出一個綜合的評價,而為了彰顯其評價的重要性,最終結果最好與員工的晉升制度相聯系,這不僅僅利于對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而且還能有效確保X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得到有效的落實。
(二)不斷提高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X銀行控制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和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際上,內部控制工作人員雖然不會直接參與相關業務的處理,但是卻也是X銀行中重要的監督人員,X銀行想要得到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注重對內部控制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具體可以借鑒以下的兩種方法:第一是要加強對內部控制員工的業務技能培訓。由于現代化的金融產品以及服務變得越來越多,從而促使X銀行的業務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比如為了促使相關金融產品實現良好的宣傳和推廣,那么X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就要加強內部控制人員對相關金融產品的熟悉程度,這樣才能使得其自身的內部控制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遇到相關金融產品問題的時候,也能夠憑借所掌握的業務技能進行解決。
第二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一個優秀的銀行內部控制工作員工,不僅應該具有熟練的業務技能,還應該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X銀行相關負責人,應該注重培養員工的責任心和職業感,讓他們明確自身所從事工作的特殊性,只要這樣,才能加強內部控制,并提高X銀行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