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15:45:18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經濟綜合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職校的辦學宗旨主要是以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優秀的勞動者為主,因此,實踐教學是中職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具有促進作用。中職校的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主要傾向于研究農村經濟發展,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校外實習基地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是確保實施實踐教學的根本保障。
1 中職校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重要性分析
1.1 完善教學改革
遼中縣職業教育中心是經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遼寧省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2012年學校被教育部納入國家中職改革與發展示范校項目建設單位,擔負著為上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和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培養實用人才的雙重任務。雖然遼中縣職業教育中心近年來獲得了較大發展,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仍需要進一步改革創新,以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深化教學改革是繼續發展并保持教學優勢的關鍵因素。構建校外實習基地,可以進一步豐富學校的實踐經驗,完善教學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的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1.2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中職校建立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的實習基地,如遼中縣經紀人協會、沈陽市大光綠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遼中縣龍灣寒富蘋果專業合作社、遼中縣養士堡鎮果蔬經濟區等,可以為中職學生提供專業實習基地,促使學以致用。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衡量學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得立足之地,中職校就必須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建設。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專業,它更多地關注我國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對于我國“三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建立此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基地,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農村經濟發展情況,豐富自身地專業經驗,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更好地促進地方縣域經濟的發展。
2 中職農村綜合經濟管理專業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策略
2.1 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管理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走進中職校進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以更好地面對社會競爭,而實習基地建設是中職學生進行實習的重要場所,對于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應當建立健全各項相關的實習基地規章制度體系,學校應當注重與合作企業之間達成協議,改善實習基地的教學條件,科學合理規劃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情況及社會需求情況,加強學生實習全過程及實習教師的管理,并盡量做出詳盡規定,以確保實習順利進行,同時也要引導實習教師進一步積累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及專業經驗,促進教學相長。
其次,中職校與合作企業要對現有的監控和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和革新,以免導致學生由于脫離學校管控發生實習考核失真的情況,應當實行學校與實習基地聯合考核的方法來考核學生的實踐情況,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兩者之間的溝通,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由校方和企業方及時對實習內容進行修正,調整相應的實習崗位,以爭取對學生的實習情況作出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應當給予其相應的表彰,進而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
2.2 加大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力度
由于學生實習的需要,中職校與實習基地之間建立聯系。很多中職校對于將近畢業的學生都會建立相應的實習基地,引導學生逐漸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鞏固學習知識,進一步提高技能。但是大多數中職校為學生提供的實習基地都難以滿足其專業發展需求,而且未與實習基地進行良好溝通,使得學生實習專業不對口,如一些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的學生,會被學校安排到與所學主干專業課程不相干的崗位實習,或被安排到工廠的流水線上進行實習,由此導致學生難以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影響實踐效果。
遼中縣職業教育中心對學生的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學校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情況為其選擇適當的專業實習基地,同時與實習基地融洽溝通,盡量為學生提供最優良的實習條件,以促使學生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3 重點突出農村經濟綜合管理的專業特色
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更多的是面向農村,以促進“三農”經濟發展為目標,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職校在建設學生實習基地的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實習基地是否能夠充分突出農村經濟綜合管理的專業特色,是否可以促使本專業學生學以致用,并能夠提高其專業實踐技能,更好地面對市場競爭。對于此專業的學生來說,其作為新農村的建設者,通過專業特色實踐,必然能夠促進其構建起新農村責任意識,以更好地促進自身與社會的同步發展。
4 結束語
對于中職校來說,實習基地建設是其培養優秀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遼中縣職業教育中心應當更多地加強與實習基地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企業間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不斷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喬淑英,馬立源,王麗君.關于高職院校文科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7):47-48.
[2]李心剛.建立穩定校外實習基地的長效機制研究與實踐[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6(B12):59-62.
[3]張治國,趙志根,鄭永紅,等.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1):139-141.
[4]李遠會,張曉燕,向嵩,等.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提高實習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6):150-151,167.
[5]陳蘇廣,陳景.財務管理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19):85-86.
關鍵詞:小流域治理;發展農村經濟;服務農村經濟
1基本情況
天祝藏族自治縣地處甘肅省中部,降水量265~630mm,年蒸發量1 600mm以上,年均氣溫-2 ℃,無絕對無霜期。土地總面積7 193km2,其中耕地面積55 693hm2,草原面積462 499hm2,森林覆蓋面積170 338hm2(喬灌),工礦企業、居民等用地16 133hm2,未利用地14 637hm2。(上述數據摘自天??h土地詳查資料)。全縣總人口22萬,其中農牧業人口18萬人,是一個傳統的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縣。境內有兩大水系,即黃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以烏鞘嶺為界,嶺南為黃河流域上中游生態區(流域面積3 634km2,占全縣總面積的50.50%)是黃河一級支流大通河的重要水源補給涵養地和莊浪河的發源地;嶺北是河西商品糧基地,石羊河流域(流域面積3 559km2,占全縣總面積的49.50%)的水源涵養區。他們養育著下游200多萬人民,保證了數百家工礦企業用水,是河西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農業生產命脈。長期以來,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草原嚴重退化,森林線逐年后退,農牧業生產結構失調,農業生產條件及水平日趨低下。林草覆蓋由五六十年代的87%下降到現在的35%左右,水土流失面積逐年增加,導致農業發展緩慢,農村經濟受阻,人民生活水平低而不穩。
2堅持綜合治理的必要性
天??h依據甘肅省水土流失類型區劃分,主要有兩大區域,即干旱草原區和土石山區。根據1994年《武威地區小流域普查成果匯編》,境內有小流域115條,其中:黃河流域69條,內陸河流域46條。水土流失總面積4 675k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5%,平均侵蝕強度4 800t/(km2?a),平均風速3~5m/s。尤其是各流域的淺山地區(主要指內陸河流域)和干旱草原區(主要指松山水系和莊浪河東岸各流域)由于受全球干旱氣候的影響,年降水不足300mm,本來就不甚茂密的植被越來越稀疏,“三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就全縣范圍來講,全縣總面積7 193km2,總人口達到23萬,人口密度32人/km2,超出國際環境組織提出干旱、半干旱山區人口最大負載能力20人/km2,每平方公里超載12人。因此環境承載能力明顯超載,過牧、濫墾亂種等人為破壞現象日趨嚴重,水土流失逐年加劇。在尊重自然規律,正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勢在必行。同時,也是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3近幾年小流域治理成果及效益
3.1小流域治理成果
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是緩減小流域生態環境,調節小氣候,合理利用流域水土光熱資源,促進農、林、牧、副等各業協調發展的十分有效途徑。從1992年起至今十幾年間,我們圍繞這一思路,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范點、中央財政預算內專項資金水土保持項目(冰魯家溝流域、寬溝流域、打柴溝流域、小壕溝流域),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89.50 km2,其中新修梯田889.30hm2,使項目區人均基本農田達到0.13hm2,新修澇池兩座,配套灌溉渠道4.60km,使100hm2梯田能夠得到有效的灌溉;造林、封禁、種草等措施計7 248hm2,使林草覆蓋平均達到45.20%;鋪設自來水管道7.50km,解決了兩條小流域主干道27km。做到了山、水、田、路、林(草)綜合配置,達到了除害興利,立體開發區資源的目的。
3.2治理效益
3.2.1經濟效益顯著,群眾收入提高。從項目規劃到實施方案的落實等方面,注重考慮了努力提高群眾收入這一根本性任務。一是修建梯田,增強基本農田的抗旱能力,提高糧食產量。在項目區,1990年與2002年相比,雖然因退耕還林(草)糧田面積減少,但糧食總產量卻呈現上升的勢頭。冰魯家溝流域2001年退耕還林(草)100 hm2,糧食面積減少,但因在流域治理中,新修梯田113.20hm2,糧食總產量由31.30萬kg提高到34萬kg,人均增長近100kg。寬溝小流域的石板灣村通過流域綜合治理,新增基本農田163hm2,其中新增水澆地8hm2,糧食單產治理前為2 250kg/hm2,治理后通過各種興農措施,單產提高到4 500kg/hm2(2002年調查數),創出了我縣農業開發的奇跡。二是群眾得到了實惠。通過農、牧、草(林)等結構的調整,使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農村各業增產增值,使山區人均年收入由1994年的526元增加到1 050元(2002年調查),經濟收入近翻一番。封禁治理措施的落實,解決了各類乏弱畜的補飼困難,為山區畜牧業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3.2.2社會效益顯著。通過水保治理,項目區新增高標準基本農田899.30hm2,維修和利用舊輸水管道,新修澇池調蓄灌溉,發展水澆地近100hm2;解決了兩條小流域的人畜飲水困難,解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大了勞務輸出,發展農副業,為流域群眾全面走向小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2.3生態環境改善。生態效益的發揮需要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期。從目前幾個示范流域的治理成果看,累計完成封禁3 368hm2,種草(含當年人工草)2 251hm2,造林1 629hm2。只要加強對治理成果的管理力度,相信生態環境及農業生產條件惡化的趨勢一定會得到改善的。
4今后的治理設想
天??h80%的人居住在自然條件差、生產生活條件嚴酷、經濟落后的山區。只要全面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通過各項治理措施配置,依托退耕還林(草)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建設適合天??h情的生態型農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屏障,進而推動縣域農業和農村經濟向又好又快的發展。
4.1宣傳到位,政策保障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執法監督和預防保護,使群眾牢固樹立法制觀念,把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自覺投入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管理工作中去,依法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使水土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同時也要健全基層執法機構,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依法制止亂占耕地,亂墾荒地,超載過牧等不合理的經濟行為,改變邊治理邊破壞,治理成效不長久的弊端。在執法過程中要同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草原、林業等執法隊伍加強配合,并取得公、檢、法的支持,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做好預防監督執法工作。
4.2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以黃河流域特別是莊浪河東岸小流域為重點,以“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發展經濟”為主導思想,根據各小流域的立地條件,在農田、林地、草地、荒地、道路、村莊等比例調整中,做到互相協調,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并依托先進的農業科技措施,促進農村生產經營活動向產業化、商品化的方向發展,加快山區經濟的增長速度。對降雨相對較小的松山水系各小流域,根據當地氣候特性和土地條件、農業經營方式以牧業為主的特點,大力提倡封禁治理,引導農牧民因地制宜地采用分區禁牧、輪封、輪牧等方式,積極推行舍飼養畜;同時利用“三個亮點”工程實施的有利時機,發展牧區水利,解決好牧區水源,充分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通過封育養護來恢復植被,建立牧業飼草料基地。內陸河流域,以生態自我修復為主線,以基本農田建設為重點,正確處理自然修復與人工重建生態環境的關系,突出封禁保護、草場改良、配套輪牧和禁牧等措施,加大生態修復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力度,帶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4.3生態移民,加快小城鎮建設
我縣有農業人口已近20萬左右,占全縣總人口的82%,特別是居住在各流域山區的群眾居住條件差而且比較分散。此區域坡耕地及草原面積在2 900km2以上。因此,把居住過于分散的各流域山區水源涵養地的農戶搬遷到交通便利,發展速度較快的地方實施小城鎮建設,將坡耕地退耕還草,實施封禁治理,使植被自我恢復。在小城鎮周圍發展集約型生產經營性項目,鼓勵農民發展特色種植、特種養殖業和第三產業,這樣既可為小流域綜合治理提供便利的條件,又能為改善群眾生活、發展農村經濟提供良好的環境,做到從根本上解決人為破壞生態植被而造成水土流失,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關問題綜述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以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快速、高效、穩定發展為最終目的,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各類農業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傳播以及利用,以實現對農業新成果進行有效推廣的系統活動。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勞動者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并且還可以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實現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內容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農業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要想從本質上提升農業發展的水平,一定要注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而實釀業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可以培養專業的農業人才,為農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礎。二是農業生產要素的信息化。健生產要素主要涵水、土壤、空氣、陽光以及營養等,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充分發揮生產要素的作用,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三是農業市場的信息化。提高農業市場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保證農業產品進行順利的銷售,使農民獲得經濟收入。同時,實現農業市場的信息化,還有利于農民獲取市場信息,從而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以更好的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三)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于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是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農業信息資源共享的程度,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促進農業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二是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促進農業生產向產業化和規?;姆较虬l展,提高農業經濟的競爭力。三是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改變傳統的單一形式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四是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農民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市場信息,掌握市場發展的動態形式,從而有針對性的對麵勺種植結構進權整,生產市場需要的農產品,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缺乏信息化的意識,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無法順利實施,并且農民以及相關的一些部門領導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也不夠透徹,不知道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實施的具體方法,嚴重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實施。
2、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臺,無法對有效的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對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程度也比較淺,導致農業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較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不顯著。
3、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政府投入的資金較少,限制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4、缺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嚴重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現實的工作中,從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是非專業編制內人員,普遍存在信息素質偏低的情況,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質量非常差。
5、政府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較小,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研發方面,重視程度以及資金投入的情況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體措施
(一)加大對農民教育和培訓的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因此,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至關重要。同時,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關鍵就是要加強對農民群眾的信息化專業技術應用知識的教育和培訓。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種媒介來宣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相關問題,讓農民真正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農業發展的積極意義,從而使農民樹立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意識,從而在各方面進行配合。其次,當地政府還可以聘請專業的信息化技術專家開展相關的講座,讓每戶家庭選派一位人員參見講座,這樣可以讓農民更多的了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相關知識,從而為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建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對農業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有關部門應該建立有效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對多種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資源共享的程度。其次,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管理這個平臺,保證的所有信息都真實可靠,為農民提供正確的指導。最后,鼓勵農民主動學習計算機技術,使農民可以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方法,將自己的種植經驗在網絡上進行分享,為其他的農民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從而促進農民共同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
(三)適當增加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資金,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就是資金,而制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資金。資金的缺乏導致相關的基礎設備不夠健全,從而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的質量難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政府一定要適當增加一些資金投入,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政府還需要對當地的農業生產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從而購買適合當地農業發展的信息化機械設備,建立規范化的作業區,并組織當地的農民參加機械使用培養,提高農民對機械設備使用的技能。另外,在增加資金的基礎上,政府應該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保證所有的資金去向明確,盡快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四)大力培養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強化信息技術隊伍的建設
首先,國家和政府已經進一步提高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加大對農業的抉持力度,提高農業經濟的地位,改變人們對農民固有的看法和認知。其次,在高校要加強農業相關專業的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農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礎。最后,當地政府還要在鄉鎮組建信息技術模范隊伍,讓農民認識到農業信息化的優勢,并加強對農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的信息化素質,讓農民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和溝通,豐富自己的農業知識儲備,提高農業種植技術的水平,從而更好了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設與實施。
(五)加大對信息技術研發的力度
要想更快更好的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就是重要的任務。首先,政府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加強對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并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規劃,保證多種類型的農業信息技術都可以得到發展和進步。其次,政府在研發新技術時一定要堅持以農民為本的原則,將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并在鞏固原有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優勢功能的基礎上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進行創新和發展,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程度,以促進農業經濟更決更好的發展。
2008年,全面推行實施經風險調整后的利潤和質量管理評級考核體系,強化風險資本約束,提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
2009年,實施以信貸產品風險限額管理為主的信貸資產組合管理,實施資產結構的二次調整。
2010年,全面推行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模擬利潤績效考核,建立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
2011年開始探索構建具有農村金融特色的內部評級體系,搭建了涵蓋農戶、個體工商戶、城鎮居民等全體零售業務的8個信用風險計量模型。
農為進一步改善我區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提升全區人民幸福指數,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與XXXX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簽訂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服務項目三方協議,實行市場化公司負責生活垃圾清掃、分類、收集、清運,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的精準治理。各社區發動居民群眾全面參與環境整治和村莊清潔行動,確保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努力爭創全市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工作示范或先進集體。
二、重點工作
(一)發動群眾
全員動員,全員參與。發動全區群眾參與綜合治理,推行垃圾分類,養成垃圾入桶良好習慣;互相監督,共同遵守鄉村文明條約,督促市保潔公司切實履職盡責。在全區開展季度或年度文明清潔居民示范戶(8-10戶)、文明清潔示范生產隊(3-5個)、文明清潔農村社區(1個)等評選活動,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積極性。評選活動由社區先行申報,管理區農業局組織管理區轄區內市“兩委員一代表”和部分黨員干部、居民群眾評選,評選結果在全區范圍內通報。
(二)加強宣傳
環境治理、建設清潔家園是每個居民的責任,需要每個人共同參與,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一是宣傳報道先進典型,曝光“亂丟亂倒”不文明行為,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衛生觀念;二是在公共場所、社區交通要道懸掛宣傳橫幅,印發宣傳資料、小標語和開辦專欄;三是生產隊開動廣播宣講,宣傳引導、監督居民和群眾將垃圾倒入垃圾桶,引導居民實施垃圾分類治理,引導農戶和廣大社區居民逐步培養文明潔凈的生活方式,倡導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講究公共衛生。四是各社區開辦農村垃圾治理專題集中培訓班(每年3-4期),培訓人數不低于常住居民20%,要求黨員干部和居民代表參加。
(三)加強監管
一是管理區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據《XX市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工作考核辦法》采取“每周巡查、半月暗檢、月度通報、季度考評”的要求,對各社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進項檢查督辦。
二是農業局依據《XX管理區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和環境衛生月度考核表》(附件1)組織專班每月對XX公司XX管理區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運行情況至少進行一次考評和滿意度評價;三是各社區根據《XX管理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環境衛生每周抽查評價表》(附件2)每周對XX公司項目部運行情況至少進行一次抽查和評價,對抽查情況進行記錄和保存。四是對于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由管理區農業局負責向XX公司提出書面意見及限期整改的要求。
(四)強化措施
一是提高認識。
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是一項民心工程,是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的必經之路,不僅管理區和社區的工作人員要提高認識,更要加強宣傳,讓社區的居民群眾提高認識。二是加強監管。農業局要加強監管,多協調、多抽查、多評價。三是加快項目推進。要加快推進垃圾壓縮站項目建設,確保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四是引導學習先進。適時組織社區干部群眾代表外出參觀市內外文明潔美典型,學習先進經驗。五是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垃圾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工作方案,把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嚴抓考核落實,形成層層考核的責任機制。
三、資金保障
以管理區與XX公司簽訂的“三方協議”為準籌措資金。
(一)市專項資金。
市農村生活垃圾統籌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每季度考評結果將市級保障資金每季度撥付管理區。
(二)農戶征交。
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按
市統一每戶60元/年由社區征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農村垃圾清運費由各社區征收,上報管理區財政局專戶儲存,用于支付XX公司服務費。
(三)社區籌資。
社區負責組織對農戶因秸稈禁燒放置于渠堤路邊的秸稈或林木樹枝、轄區建筑垃圾等(市XX垃圾集中處理場拒收的垃圾,XX公司不承擔清理運輸)等進行妥善處置。
(四)地方配套。
由管理區按市政府辦通知精神配套地方資金(每人10元/年)與市場化公司據實決算。
(五)管理區財政支持。
管理區財政負責另行開支迎國
家、省文明城市創建及有關團隊過境與重大活動環境治理,購買環衛設施拆除有關亂搭亂建等保潔經費。
四、組織領導
成立以管理區黨委副書記、主任XX為組長,管理區黨委委員、副主任XX為副組長,管理區農業局、財政局、組宣部、環??啤⑿l生科、各社區為成員單位的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管理區農業局,XX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XX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日常工作。
各社區要結合本地實際,成立以社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具體抓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各社區所屬生產隊干部為本隊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第一責任人。
五、責任分工
農業局:負責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全面工作;負責對各社區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進行指導、督導并開展常態化巡查和量化考評;負責協調組織對XX公司項目部開展垃圾清運工作進行監督、考核和結賬。
組宣部:負責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的宣傳工作。
財政局:負責研究財政支持政策,配合相關部門積極整合資源,按時撥付資金并加強監管。
環??疲贺撠熃Y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協助做好環境監測。配合抓好重點區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與監管,不斷優化農村環境。
衛生科:負責結合愛國衛生運動等工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
各社區:承擔轄區農村環境衛生及生活垃圾綜合治理的具體責任,負責按市和管理區規定征收居民戶年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負責統籌生產隊垃圾精準治理工作指導督導、監管考評,負責對XX公司項目部和轄區農村生活垃圾精準治理的監管、協調、督促。
六、考核結賬
(一)社區考核。
建立健全社區環境衛生考核機制,由社區負責對轄區保潔員清掃保潔、垃圾清運情況進行巡查,做好巡查記錄,一周一匯總、一月一通報,檢查結果作為考核依據。社區每月每季度對轄區生產隊環衛狀況組織進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書面報管理區農業局匯總。
(二)管理區考核。
1.農村經濟管理的內涵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我國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有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新型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有的比重不斷提高。在這一過程中,農村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所具有的地位越來越高。實現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關鍵就在于要管理好農村經濟,只有合理地管理農村經濟,才能使農村經濟更好地發展、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實力地提高。那么農村經濟管理的內涵是什么呢?所謂農村經濟管理,就是將傳統的經濟管理方法應用到農村經濟的管理上,同時還要根據農村經濟的具體情況,將創新的思路和方法應用到農村經濟的發展中。農村經濟管理包含層面有很多,首先農村經濟管理包括建立農村財務和資金管理系統。所謂的農村財務和資金管理系統是指通過公開透明的方法,對農村的財務和資金進行管理,從而避免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發生資金貪污和不足的問題。與此同時,農村財務資金管理系統還能夠對農村的資金和資產進行合理地分配和管理,這樣一來對農村的發展就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其次,農村經濟管理的內容還包括對農村的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土地資源是農村經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資產,也是農村經濟中的重要特征之一。通過對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可以使農民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生產和開發,同時還可以讓農民了解到土地資源的轉讓、承包等相關操作的具體方法和細節,從而使農民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資源,實現固定資產的增加。最后,農村經濟管理還包括制定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農村領導班子的建設和培養[1]。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制定完善的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可以使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這樣一來對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注重對農村基層領導班子的培養和建設對于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農村基層領導班子的好壞,決定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否能夠與時展相結合,是否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因此,制定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并且培養建設農村基層領導班子是非常重要的,這便是農村經濟管理的內涵。
2.農村經濟管理的意義
現如今,農村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所占有的地位越來越高,這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不僅是一個新的機遇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新型農村經濟所占有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這一過程中,只有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才能使農村經濟更好地發展,才能使我國國民經濟更好地發展,可見農村經濟管理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農村經濟管理的第一個意義,就是能夠對農村資產進行更好地管理。農村資產包括農村固定資產和可變資產,這兩種資產是農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好農村資產,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農村經濟管理的第二個意義,就是能夠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只有對農村經濟進行正確有效的管理,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農村經濟管理的第三個意義,就是能夠拉動內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村經濟進行管理,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合理消費需求,從而增加農村居民的消費欲望,提高他們的消費水平,進而拉動內需。
3.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新農村經濟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占有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農村經濟發展成為拉動我國經濟整體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這一過程中,管理好農村經濟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才能使農村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然而,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會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這將會導致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沒有良好的發展前提。只有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使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順利進行?,F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過程中不能使用新技術新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涌現出來,只有將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與新技術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進行管理工作?,F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第三個問題就是農村經濟管理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這導致在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違法亂紀的現象,這樣將會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進行。
二、解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方法
1.提高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解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要提高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而且包括他們所掌握的管理學專業知識素養。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只有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才能夠使工作順利進行。有關部門可以組織農村經濟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學習和談話,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能夠勝任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組織專業知識培訓,使農村經濟管理人員更好地進行管理工作。
2.將新技術與農村經濟管理相結合
解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第二個方法,就是要將新技術與農村經濟管理相結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科學技術不斷涌現出來,這對于技術的創新有著重要指導意義。我們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更能夠提高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管理規章制度
解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第三個方法,就是要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管理規章制度。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過程中沒有一個良好的經濟管理規章制度,那么將會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造成很消極的影響,這對于農村經濟管理而言無疑是重大的打擊。有關部門應該及時完善健全農村經濟管理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保障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正常進行[2]。
三、結語
本文闡述了農村經濟管理的內涵及其存在的意義,并指出了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方法。希望這些能夠為我國農村經濟建設提供幫助,為我國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盧紅 單位: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一、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需要突出解決法規不配套、管理隊伍不健全和管理職責不明確等諸多問題,切實提高經濟管理的結構化和市場化需求,具體的講,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經濟管理法規不配套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類型比較單一,而農村涵蓋范圍比較廣,農村經濟管理面臨著任務多和責任重的難題,過去傳統的農村經濟管理大多集中于農村土地出租、承包、經營和轉讓的管理;農村灌溉用地、工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監督管理等。我國的農村經濟管理法律法規大多還集中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內容,缺乏針對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村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缺乏針對農業現代化、規?;图s化的有效管理,不能推動農村經濟的飛躍發展。
(二)農村經濟管理隊伍不健全
我國農村目前還處在經濟欠發達區域中,經濟比較落后,生活環境比較差,對于優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使得當前農村經濟管理隊伍很不健全,管理人員的梯隊建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農村經濟管理人員都是從別的部門抽調而來,他們缺乏對于當地農村經濟的清晰認識,不能掌握有效的經濟管理手段,不能實現經濟管理向經濟發展的有效轉化。我們農村經濟管理的主管部門和上一級部門對于經濟管理缺乏有效認識,對于經濟管理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缺乏系統完善的長遠規劃,很多經濟管理人員很少參加專業的培訓體系,造成知識水平、意識形態都和農村經濟管理存在差距,不能保證農村經濟管理的結構化和市場化需求。
(三)農村經濟管理職責不明確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我國農村經濟管理應該更加趨向于市場輔導、監督執行和綜合管理的方向發展,農村經濟主管部門應該承擔起行政指導、法律宣導、市場監督和配套管理等各項職責。但是,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部門還是事業編制,他們接受的是政府賦予的政策職能和執法職能,這就造成了農村經濟管理往往成為了政府政策的宣傳工具,農村經濟管理部門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時顯得力不從心,而其宣導的很多政府政策不能落實到位,農民享受不到政府帶來的農業各項補貼,又感受不到農村經濟管理部門所開展的市場幫扶,對于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怨聲載道,農村經濟管理陷入兩難的境地。
二、農村經濟管理采取的對策
在充分認清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上,我們應該認真加強法律法規制定,打造專業的經濟管理隊伍,提高經濟管理的產業化改造,才能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執法水平
在農村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定中,應該認真遵循國家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加快制定符合農村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首先,應該加強制定農村經濟管理責任制度,明確農村經濟管理主管部門和上級部門的崗位劃分和執行責任制。依照當地農經管的分工,切實履行好經濟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崗位職責。其次,建立完善的工作規章制度。完善對于農村土地使用權的監督、農村集體經濟的審核等工作規章制度,做到符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管理需要,使得農村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能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強農經管理隊伍建設,促進農經管理事業有序發展
農村經濟管理隊伍必須充分了解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現狀,掌握一定專業的經濟管理經驗,保證農村經濟管理隊伍要合理定崗定編。而在新的經濟形態下,農村經濟管理隊伍需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各項專業綜合素質水平。農村經濟管理的主管部門和上一級主管部門需要認清農村經濟管理的新形式,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保證每個崗位都能專人專管,每個崗位都能具有專業的崗位操作技能和政策水平。農村經濟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建設,保證農村經濟管理隊伍能夠迎合市場變化和農村經濟管理來做出調整,打造出專業的農村經濟管理團隊。
(三)加快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
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是進行管理農村、服務農村的政府工作,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需要農村經濟管理部門迎合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需要,對傳統的農村經濟產業結構做出調整,推動和加強農村灌溉用地的承包、經營、出租和轉讓等市場行為。在此過程中,農村經濟管理部門需要細化崗位職責,加強經濟資金的引入,也做好農村土地用地的各項法律法規約束。此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就是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鼓勵農民對農產品的加工和提煉,促進農村旅游等綠色產品的蓬勃發展,提高對于新型農村經濟形態的扶持和培養,提高各崗位的有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