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4 19:50:54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社會問題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基本問題;正義;心性
中圖分類號:F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176X(2012)09-0003-08
一個“問題”,首先,它的英文是“an issue”(常譯為“議題”),而不是“a problem”(常譯為“問題”)。其次,它由下列三個條件界定了它的基本性質:(1)在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真實生活情境內發生并等待求解,越是基本的議題,越令人困惑且長久地揮之不去;(2)求解問題的路徑不唯一且存在至少兩條同等重要但相互沖突的路徑;(3)在發生這一問題的情境內,受這一問題困擾的人們不斷積累和尋求思想資源,從而形成了關于這一問題的思想傳統。
據此,中國社會基本問題,應是真實社會情境內發生并長期糾纏著多數中國人且揮之不去的議題,當中國人試圖求解這一議題時,立即陷入兩難困境,因為存在著同等重要但有根本沖突的不同政治路線。為生存而不得不奮起求解這一議題的中國人的努力,于是沉積為關于基本問題的本土的思想傳統和政治傳統。這樣的傳統,主導了20世紀中國社會的演化路徑,似乎仍在主導目前和未來中國社會的演化路徑。
目前,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著許多困擾。這些困擾可依照下述三個維度[1—2]加以排列:(1)物質生活的維度;(2)社會生活的維度;(3)精神生活的維度。最初的困擾來自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匱乏(物質生活的維度),或許那時多數中國人因此而贊成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稍后發生的普遍困擾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過程中出現的“為富不仁”和“”,以及如影隨形的權力腐敗(社會生活的維度)。再后來的困擾,是精神生活的迅速貧困化或腐敗(精神生活的維度)。最后,也就是現在,來自三個維度的各種困惑演變為全民的焦慮從而成為一場總體危機。不論何時何地,內源式社會總體危機的核心議題似乎永遠是“正義”——在這一觀念最原始的意義上。
我們生活體驗里關于正義的那一部分,首先應被稱為“正義感”。我們的感覺,佛家列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前面的五種在人類是專業化了的,有“感官”,其感覺稱為“官覺”。五種官覺之外,“意”是第六識,稱為“意識”,它的感官,在英文稱為“mind”,在中文稱為“心”??墒怯⑽挠小癶eart”,對應的解剖結構稱為“心”。西方的科學傳入中國,主“意”的“官”就成為一個問題。為了更迅速地從事物外部認識它,筆者可以找到演化論和認知心理學的根據來說明我們的任何感覺都有而且必要地有一些模糊性,為了更迅速地從事物的外部認識它。于是,任何感覺都可能變得更清晰,這一過程稱為“分析”。例如,我們要讓語言變得更清晰,就施行“語言分析”?;谶@一方法的哲學,就稱為“分析哲學”。所以像維特根斯坦這樣的分析哲學家,本意很可能是要讓他自己感覺中的世界變得更清晰。
1、土地資源問題
首先,隨著經濟增長帶動城市化的發展,我國城市的數量在逐年的上升,一些中小城市的規模也在逐漸的擴大,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更多的農業用地轉化成城市的建設用地和工業用地,農耕地面積在逐漸的減少。尤其在我國近幾年房地產發燒階段,很多城市頻現“無人區”,大量的土地被圈成住宅用地,但由于種種原因房子修好無人居住,逐漸荒涼變成一片廢墟;其次,由于農業生產都是家庭聯產承包,每家就那么幾畝地,糧食作物生長期長,勞動者從中獲得的利潤遠遠小于二、三產業,再加上整個社會消費水平的逐年上升,家庭經濟開銷的壓力,使得很多農民扔下土地跑到沿海一些城市打工,這樣產生的結果是很多的農耕地被荒廢,雜草叢生。再者就是農村的宅基地問題,很多家庭在修建新住宅樓時并沒有修建在舊的宅基地上,或者在其他地方重新修建而老房子并沒有拆除并轉化成農耕地。
以上三種現象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明顯,使得我國的土地資源逐漸的減少。在連續這幾年召開的兩會上,都會涉及一個問題――保護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民以食為天,我國是一人口大國,盡管國土面積很大,但由于受到地形和氣候的影響,使得耕地面積有限,再加上我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多自然災害,所以確保一定的耕地面積是保證人民糧食問題的本質所在。針對這一問題,國家應從法律政策方面給予相應的土地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把關,嚴防盲目占用農耕地,防止土地的流失;當然,針對農村出現大面積的荒廢地,除了法律制度,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將大量分散荒廢的土地統一收回再承包給個人或集體,發展一些農業產業園,瓜果、蔬菜種植基地等,實行專業化,規?;纳a。這樣既保護了荒廢的土地,同時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家庭問題
這一問題主要發生在大量的農村,體現在兩個方面: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和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不協調,東部沿海地區利用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良好的工業基礎,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快、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吸引著大量農村人口的流入,使之成為我國人口的主要遷入地。相反,我國中西部地區,交通閉塞,經濟落后,城市化水平低,成為我國主要的人口遷出地。計劃生育的實施,使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減低,人口增長速度逐漸減慢,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總數依然持續上升,導致當今很多家庭呈現出“4―2―1”模式(即兩個年輕人,一個小孩,四個父母),加之整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使得一個家庭的兩個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尤其在廣大農村,如果兩個年輕人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只好通過常年外出打工供養整個家庭。正是這樣一個原因,很多小孩從小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父母長時間不在孩子的身邊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良好的教育,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如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感恩之心,自暴自棄等?!吧倌陱妱t國強”,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小一個孩子沒有在一個好的環境下生活成長,長此以往,將會影響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老有所依,養兒防老,看著自己兒女常年在外奔波,自己相幫但也實在沒有辦法,遇到逢年過節雙休日,看著別人一家人圍著桌子熱熱鬧鬧的吃飯,自己家里冷冷清清,孤獨、冷清,還有一顆對兒女的思念之心!老人有病,兒女也不能在身邊照顧。
走進農村,很少見到年輕人,留下的都是老弱病幼。建設一個和諧社會,首先是家庭的祥和!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三年的新教師,看著身邊的很多孩子和家庭我深有感觸。個人認為,解決上述兩個問題,除了靠國家近幾年實施的農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制度,更關鍵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人口的流動,即進行“產業的轉移和升級”。大量農村人口流向沿海地區,就是因為沿海地區經濟水平高,有很多的就業崗位和工作機會,所以,適當的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工業部門從東部逐漸遷移到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進行產業的升級尋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樣,中西部地區大量的農村打工者就可以在自家門口打工,即可以保證家庭的收入,又可以留在家人身邊照顧小孩贍養老人,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逐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的經濟差距??芍^“一石三鳥”。
3、環境問題
城市化的發展使得更多的農村人口流向大城市,大城市人滿為患,固體垃圾廢棄物隨意堆放,城市大型工業的生產排放的廢氣廢水,并且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數量也迅速猛增,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而且它又屬于低空排放,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更大,加之城市建筑密集,高樓林立,不易通風,導致污染物不易擴散。這些現象給城市帶來了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等等。尤其近兩年,全國多個城市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往日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天氣已不再常見。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一些極端的天氣頻繁發生,干旱、洪澇、沙塵暴、臺風、寒潮發生頻率影響范圍逐漸增大。除此,城市的交通問題隨著私家車越來愈多與日俱增,交通擁堵、交通事故、停車問題……盡管一些大城市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加以調整,象搖號買車限制車輛數量的增多,單雙號限制出行減少車輛出行的數量,各地修建高速公路,完善城市交通網,但交通的堵塞依然很嚴重。就連停車問題也成為很多現代商業網點選址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所以,無煙生產,綠色出行,“菜籃子”活動等這樣一些保護環境的的活動被不斷倡導。
一般來說,經濟理論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實踐中對社會運行機制的研究和制度總結,一個時代的經濟理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的主要經濟問題和經濟制度,所以,經濟理論對于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20世紀末提出來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的運行制度以及發展規律,是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總結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對于正確把握國民經濟的發展形勢,促進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具有十分積極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特征
長久以來,在國家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基本的市場經濟理論對于完善和發展社會經濟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家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對于經濟制度的理解都僅僅停留在表面意義之上,沒有把握其實質上的真實意思,有時還會和其他經濟制度混淆,這對于經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確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意義和本質特征,對于國家經濟制度的完善和發展都是十分關鍵的。總體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具有科學合理的社會化發展目標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隨著科技革命的推動,社會經濟的整體水平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對經濟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由于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技術現代化趨勢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分工的變化,與之前相比,當前的社會分工變得更加明確和細化[2]。另外,對于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來講,跨部門甚至跨國家的合作變得越來越頻繁,社會生產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就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根據社會的發展形勢及時做出反應,從而有利于社會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協調和發展,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生產秩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對現代社會經濟理論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也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經濟制度,因此,設定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目標逐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一直處于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
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下,國內和國際形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經過漫長的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已經基本形成[3]。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不變的經濟制度也難以適應社會形式和經濟形勢的發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一直處于不斷完善和發展之中。在經濟理論的發展過程中,一般都是在繼承和批判原有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運用辯證主義的思想對原有經濟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使經濟制度與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4]。也就是說,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也與當前的初級階段相適應,由此可以預見,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未來的社會制度經濟理論一定會具有較大的差別,并且未來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也是在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礎上完善和發展而來的??梢哉f,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社會制度相適應的。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當前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發展的整體形勢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密切相關,作為上層建筑的基礎,經濟水平的發展對于社會的整體形勢具有較為重要的影響[5]。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會的整體發展情況,所以,要想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考因素。從圖1可以看出,進入到21世紀后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所以在經濟理論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應該在充分考慮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對既有的經濟理論做出適當的變通,從而使其適應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梢哉f,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為了更好地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提升服務,使經濟理論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也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相適應的,在此情況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也可以稱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理論。總體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以公有制?櫓魈宓木?濟發展形式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發展實踐中,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有經濟來說,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公有資產在社會資產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公有制資產的發展情況也直接影響著市場經濟的走向[6]。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也說明,公有制經濟是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主要目的在于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優勢,從而更好地體現和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優越性,體現其制度價值。在當前形勢下,公有制經濟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經濟和集體經濟,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資產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在經濟制度變革的不同階段,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都是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的。
(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形勢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形式下,將多種形式的公有制經濟和私營經濟等一些非公有制經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作用,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局面,讓各種不同的經濟形式在各自不同領域?l揮經濟作用的同時,也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服務[7]。在此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也包括私有制經濟。在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下,私有制經濟主要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以及外資經濟等經濟形式。雖然非公有制經濟不具有公有制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也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命脈,但是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經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說,私有制經濟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 要:本文論述了當代中國面臨道德問題的現狀,從哲學的視角對我國社會道德問題的原因進行反思,最后提出化解道德問題的實施路徑,復蘇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國構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會,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當代中國;道德問題;道德異化;哲學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各項事業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與此同時,當下,對于那些正處在危險或困境中急需得到他人幫助的人,旁人對他們往往抱著十分冷漠的態度;一些善良的人本能地想幫助那些急需要幫助的人,但由于擔心自己遭受不應有的風險而放棄援助;有的人損人利己、假公濟私、坑蒙拐騙視他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人與人交往中出現不講道德以及危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頻頻被媒體曝光。由此可知,當下我國正面臨著如此嚴峻的社會道德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就當代中國社會道德問題進行哲學反思,化解道德問題,復蘇道德生命力是極其必要的。
一、當代中國面臨道德問題的現狀
當代中國社會道德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憂慮,那么社會道德問題的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從以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2005年7月19日,一名10歲女童在南京火車站她看到一位老太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動去攙扶,沒想到老太太抓住女童,硬說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醫院,并一再要求女童母親賠償100元錢。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臺等83路公交車,在人來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然后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某并將其告到法院要求索賠13萬多元,這背后誰在說謊,其結果彭某竟是位好心的攙扶者。2009年11月6日早晨,淮安一位周老太太在推自行車賣豆餅途中,撿到1700元現金,在幾經周折找到失主后,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失主堅稱丟的是8200元,堅決要求周老太返還另外的6500元,并將周老太告上法庭。2010年興化市一位老人騎三輪車不慎摔倒,躺在地上爬不起來,前后長達15分鐘之久卻無人問津。[1]
二、當代中國出現道德問題的原因分析
當代中國出現了不講道德、做好事反被人誣陷、危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等一系列道德問題,那么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嚴重的道德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現代化發展的主導模式――唯經濟主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生存,人們不斷追求經濟的增長與物質的富足,在這樣的視閾下,唯經濟主義成為了現代化發展的主導模式。在唯經濟主義中,經濟成為決定人與社會發展的唯一因素,以此同時經濟的增長也就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唯一指標,道德、情感等精神因素被漠然置之。當經濟成為支配社會生活的唯一因素時,物質主義將成為人類的信仰與追求,人被設定為“經濟人”,這時道德等同于享樂、等同于,它被認為是合乎天性的。馬克思說:“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裸的利害關系即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高尚激昂的宗教虔誠、義俠的血性、傭人的溫情,一概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冷水之中。它把人的個人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3]由于市場經濟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在利益的驅動下,使人們對金錢、財富等物欲極大膨脹,只注重目的、利益、采取不折手段的惡性競爭,從而人情淡化、精神情感受到抑制,這種道德失序已達到失去人性的程度,同時也沖破了道德和倫理的底線。
2.道德的異化
在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由于人們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不道德行為,嚴重違背了道德的原則,從而使道德規范遭受嚴重的沖擊,即出現了道德異化現象。而道德的異化又導致道德的虛偽化以及道德的空洞化。面對道德的異化,人們難免會對道德失去信心,從而大家時常在感慨這個社會人心冷漠,道德在淪喪,久而久之,這樣循環往復的過程中,會慢慢消解人們的道德熱情與道德意識,甚至會導致整個社會陷入道德麻木的深淵。
3.社會價值觀的錯位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在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對文化傳承、優秀傳統道德理念、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的不重視,以及市場經濟的視閾下,自私自利的凸顯、規則的層出不窮、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朽敗等影響下,我國主流價值觀遭受史無前例的侵襲,致使我國主流價值觀出現嚴峻的扭曲,正確的價值觀被否定與曲解;錯誤的價值觀受到崇尚與流行。以圓滑世故為精明、明哲保身為智者、誠實為傻、無私奉獻為呆,在這種錯位的價值觀的沖擊下,人們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遭到顛覆性的破壞。隨之而來的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價值理念、高尚的道德都已過時了,人們在流行的趨勢下奉行個人主義立足社會。由此可見,社會價值觀的錯位是道德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4.社會賞善罰惡的機制不健全
在當下,那些不講道德、坑蒙拐騙、危害別人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做好事反被人污蔑等種種事件,又有誰不知是惡而為之的呢,那么他們明知道是惡端為什么還要去做呢,那是因為他們想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而這些利益通過合乎道德的渠道是得不到的。那么這些惡端的成敗取決于什么呢,那就是社會的賞善罰惡的機制。然而,在當下中國,社會賞善罰惡的機制還不夠健全,再加之我們一直以來存有這樣的一種偏差的觀念,道德只是種義務而不是應有的權利,道德回報問題不被關注,長此以往導致惡性循環,道德逐漸下滑。在現今社會失序泛化、人們的自律意識如此貧瘠的情況之下,光靠優良的傳統美德是遠遠不夠的,而應該更注重于健全并完善社會賞善罰惡的機制。
三、化解道德問題的實施路徑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防止對物質的片面追求。要克服當今市場經濟沖擊下物欲橫流、金錢膨脹、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的現象,增進社會群體間的主體性與道德意識,不斷的自我反思與內化,不斷的自我提升與超越,使自我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升華,不斷克服唯經濟主義視閾下“經濟人”的本質屬性,從而有效預防道德問題的出現以及降低社會道德現象的產生。因此,只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才能避免對物質的盲目追求,從而對道德的方向才能合理把握,對道德的行為才能有效實施。
其次要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并弘揚正確的價值觀。同志提出“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人們講道德、明善惡、知榮辱、辨是非,引導公民要加強道德教育并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要加強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會成員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理念,形成互敬互愛、扶貧濟困、社會和諧的人際關系。要強化道德觀,提高公民道德的自律性,弘揚道德熱情,恪守道德意識,遵守道德規范和堅守道德原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有助于維系穩定的社會秩序;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養與社會的規范;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再次要完善社會賞善罰惡的機制,并對道德者的合法權益給予保護。社會賞善罰惡必須體現在政策以及法律的運行之下,并對道德者的正當權益給予保護與獎賞,只有不斷健全并完善社會賞善罰惡的機制,人們在關心個人功利主義的同時才會遵守社會認可的價值取向,如果有人不合乎道德而出現了越界,那么對于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與嚴懲。所以社會賞善罰惡機制展現出它的魅力,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即對于有德者給予獎賞,并做到對有德者的正當權益給予保護;而對于那些沒有道德、道德失信的人給予責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引導人們的道德意識、道德良知、道德熱情,促進社會走向正確的價值導向,從而減少道德出現的問題,又必然能夠從根本上扼殺道德危機的誕生。
總之,當代社會的道德問題已不在是公民的倫理缺失以及人和人之間的利益沖突與矛盾,而是全面社會發展的問題,它阻礙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建構的步伐,筆者認為我們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進一步完善社會賞善罰惡的機制,才能有效化解道德問題的出現,走出道德危機,復蘇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國構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會,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2]張思宇.轉型中國之價值沖突與秩序重建[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3):194-195;104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468
[4] 徐貴權.價值世界的哲學追問與沉思[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153-171
[5] 葛晨虹.社會道德問題與道德實力重建[J].西北師大學報,2012(1)
關鍵詞:體育消費影響因素社會學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體育運動的社會作用發生了較大的演變、對體育消費的價值觀的認識也有所改變。體育消費已經廣泛地進人社會各類人群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文就現階段影響我國體育消費因素進行初步研究。
一、體育消費的基本涵義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于體育活動的各種物質消耗的經濟投人和觀賞體育活動方面的消費支出。體育消費包括狹義的體育消費和廣義的體育消費。狹義的體育消費是指那些直接從事體育活動的個人消費行為。廣義體育消費包括一切與體育活動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個人及其家庭的消費行為,是作為社會一般消費中以個人及其家庭通過支出貨幣所得到的各種體育效用,即各種體育的(包括物質的、勞務的、精神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體育消費是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消費的一個方面,它是在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前提下,所引發的適應更高層次需要所作出的一種決擇,是一種伴隨對體育功能作用的主觀認識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消費類型。體育消費在人們生活中的導人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生活消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在滿足基本的生存消費之后,追求發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個人及其家庭的消費行為,由此可見,體育消費的程度、水平、狀況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和制約的。
二、影響我國體育消費的因素
2.1文化因素
我國人民生活在中國社會文化環境中、從出生就開始接受周圍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逐漸建立起與這種文化相一致的價值觀和行為標準。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它能決定一個人的消費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由于生態環境、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不同,其價值、消費觀也不盡相同。不同的體育教育程度、也會表現出不同的體育價值觀和消費觀。體育文化的認識和欣賞水平與國民教育水準有著密切的關系。國民教育水平高的國家或地區,公眾對體育文化認識和欣賞水平較高。由于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4%左右,目前,每年有近百萬學齡兒童因交不起學費不得不輟學,12歲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1.8700,這些無疑影響著他們對社會文化教育和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由此也會影響他們對體育的參與和消費??梢哉f,目前我國整體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是影響我國體育運動和體育消費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經濟因素
經濟是指物質資料的生產以及相應的交換、分配、消費或日常生活中個人及其家庭收支狀況。我們這里所涉及的體育消費受經濟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個人以及家庭收入在體育消費中的實現程度我國居民對體育消費的實現程度取決于家庭收人和閑暇時間兩個因素。根據(1997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為5160元(約合G30美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2090元(約合255美元),而中等收入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人均204。美元。蘿僅管1999年通過調資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人普遍有所提高,但與中等收人國家相比我國的國民收人仍處于很低的水平。根據恩格爾定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人中或總支出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收人不斷增加,收人中或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將下降?!贝罅垦芯勘砻鳎挥挟敹鞲駹栂禂颠_到G5寫時,才開始出現娛樂性體育消費;當恩格爾系數達到50寫以下時,這類消費可呈現穩定的持續性增長。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消費開支75%仍用于吃穿用等基本物質生活,占全國人口74%的農民還以手工藝的方式解決溫飽,處于解決基本物質生活條件的低層次向小康型過渡生活需要的基點上,盡管目前我國實行了五天制工作時間,廣大城市居民有一定的,閑暇時間,但無寬裕的經濟收入,因而,在短期內不可能有較高的體育消費水平。
2.3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指社會階層、群體環境、閑暇時間等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2.3.1社會階層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目前,我國社會階層可分為三個階層,第一階層是高收入階層,這個階層占人口的1%-2%,他們的消費觀念是追求名牌、高檔次、高質量是他們消費觀的主流。同樣在體育消費上也表現出一種舍得花錢、講究體育愉悅身心的作用,更注重體育消費的名牌效應、第二階層是中等收入階層.這個層次約占我國人口73%左右.這類消費者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培養.他們需要豐富的文化生活.其消費觀念注重物美價廉,注重使用價值和效果。在體育消費上他們追求的是健康、長壽、文明、高雅,講究科學鍛煉,參與型體育消費是主流。第三階層是低收入階層。這個階層一般是勞動階層。這個階層占我國人口73%左右,這類人的消費觀念正處在“生存需要”為主體,并逐步向“發展需要”為主體過渡階段,他們對體育消費雖有消費的強烈愿望,但無實現的經濟能力,或者僅有較小一部分的消費能力。
2.3.2群體環境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群體環境是指在形成一個人的思想、態度和信仰時給他以影響的人群。人們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必然要與周圍的人發生各種關系,彼此相互影響。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消費者生活方式和消費偏好有影響的所處的群體環境大致可分為3類。第一類對個人影響最大的相關群體,如家庭、親朋好友和鄰居;第二類個人所處的社會團體和工作單位;第三類個人所崇拜的體育明星。這些相關群體的生活方式和體育消費行為必然對周圍的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模仿、循環反應、行為感染和認同等作用。
2.3.3閑暇時間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閑暇時間的多少與體育消費有著直接的關系。近幾年來.由于我國工時制度的改革,我國城市居民的余暇時間明顯增加,但實際用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并不多,主要原因是:(1)由于家務勞動自動化程度差,用于料理家務.時間所占的比重較大;(2)對子女的教育培養時間花的較多;(3)受上下班交通條件及社會化服務完善程度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一方面工時制度的改革使城市居民的余暇時間增加,另一方面人們還無法完全擺脫家庭事務等的困撓,這種矛盾同樣制約著體育消費。:
三、結論與對策
3.1結論
綜上分析表明,現階段影響我國體育消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文化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中,經濟因素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還很低,還談不上拿出很多錢來進行體育消費,即使存在體育消費,也只有個別的或少部分人的消費。為此,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快經濟發展,更新體育消費觀念,提高體育消費水平。
3.2對策
3.2.1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經濟收人,繁榮體育市場。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降低體育消費資料價格。
3.2.2全面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加強體育文化教育,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日、消費觀,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國傳統繪畫,扎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經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融匯著整個中國畫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和哲學觀念的完整的藝術體系。”中國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當代為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畫除自身重要的藝術價值外,其社會功能也是不可忽視的。中國畫的社會功能分為:認知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娛樂功能。
一、認知功能
中國畫往往通過記錄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畫面中所描繪的景象,可以幫助觀者很好地認識社會。尤其是古代中國繪畫,它的歷史意義是非常大的,通過畫面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形態、生活習俗、人物特點等很多方面,從而達到認知真理、了解歷史、聯想現實的作用。通過欣賞戰國楚墓室出土的《人物龍鳳圖》可以想到“楚靈王好腰細,國中多餓死”這樣一種現實,作品中描繪的是一個身著寬袖長袍的女子,她的腰非常細,這很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一種審美取向。再比較唐代仕女形象和清代仕女形象,會發現在不同時期的審美取向也是大不相同的:唐代以肥為美,而清代比較喜歡瘦弱的。再比如北宋《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反映了當時社會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很好的幫助觀者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因此,觀者可以在這些古代中國畫作品中了解到一些我們這個時代看不到的東西。
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畫家在創作時應以反映社會最真實的一面為己任,做到反映客觀事實,表現主觀世界。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西方現代、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一些所謂前衛藝術、新思潮藝術的出現,反映的卻是一些荒誕、無趣的東西。完全忽略了中國畫根本的精神內涵,不再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一些行為藝術作為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形式,追求所謂的“新”“奇”,制造一些脫離中國本土文化發展的“中國形象”,從而影響一些人對世界、社會、人類本質及生活的認識和態度,起到的是消極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
中國畫反映的是“真”“善”“美”的思想內涵,中國畫作品能起到一種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觀者在欣賞中國畫作品的過程中,通過畫面所表達的內容,思想上得到教育,內心得到啟迪,從而使思想境界得到升華。一件好的中國畫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對社會有教化作用。比如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此畫是根據西晉張華所寫的《女史箴》記錄的一幅作品,“箴”是用來規范他人的一種文體,張華以宮中女史的口吻來規勸、教育這些嬪妃婦女修德養性,最終達到一種宣揚對圣主衷心、對神有敬心、對夫君要順從,凡此種種女性的箴條,為了更好地去管理這些妃嬪之間的關系,顧愷之就將這個箴言用圖畫的形式生動地表現出來。
中國畫的教育功能是其很重要的一項社會功能,有責任的畫家會將作品的“真”“善”“美”作為審美理想,將善惡的標準作為衡量作品的標準。畫家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否則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就不會有任何教育意義。近年來一些消極、暴力、泄憤的藝術形式直接影響波及到藝術院校的學生,誤導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偏離了美學思想。更有一些畫家的作品,為了迎合市場、追求價值,忽略了中國畫的教育功能,以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是當今社會存在的一些現象。
三、審美功能
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本身就是美的,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得到享受與滿足,中國畫的意義在于表現美,并使觀者產生共鳴。中國畫的審美功能是其他社會功能的基礎,欣賞作品時觀者被作品中的內容感動,使之產生共鳴,才能達到其審美功能。中國畫的審美功能主要表現在能陶冶人的情操,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塑造。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往往是通過構圖、用筆、韻律、節奏及黑白灰關系來體現的,從古至今我國的繪畫史上有大量這樣的中國畫作品。比如齊白石的作品強調詩書畫印并用的形式美,強調以情寄景、以理觀景、以心觀景的原則。從中國畫重意、重情感的抒發、重外在形式美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中國畫自身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功能。因此,不難看出齊白石的作品具有強盛的生命力,符合中國畫社會功能的主旋律。然而一幅作品中,如果沒有了美,就必然是走向相反的方向,過于模仿西方、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當代中國畫作品中有種以丑為美的現象存在,畫家將其稱作“創新”,這種創新失去了“真”“善”“美”的意義,作品中的審美功能就沒有了。
四、娛樂功能
觀者在欣賞一幅內外兼修的中國畫作品時,會從精神上得到享受,審美上得到愉悅,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這就是中國畫的娛樂功能。大多數的觀者欣賞中國畫作品主要是為了享受、放松,中國畫作品通過作品的內容、色彩等方面使觀者直觀的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比起語言更具有直觀性。正如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畫論》中所說:“余觀古之登山者,皆有游名山記,縱其文章高妙,善于摹寫,極力形容,處處精道,然于語言文字之間,使人想象終不得其面目。不若畫之縑素,則其山水之幽深,煙云之吞吐,一舉目皆在,而得以神游期間,顧不勝與文章萬萬耶。”何良俊認為游記寫的再好、再妙、再細致,也不如繪畫形象、生動,這就是中國畫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娛樂功能的一種表現。
在當今這個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社會中,中國畫的娛樂功能給觀者帶來了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悅。但與此同時,有些中國畫作品卻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各種抄襲、復制的作品充斥著觀者的眼睛,給觀者帶來視覺的疲勞。這是當今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缺失了審美的愉悅,使觀者達不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所有統計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一般資料進行頻數統計,采用百分數表示;數值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數值資料或計量數據先作正態分布與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兩組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法;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兩組間比較使用非參數檢驗。鑒于選擇的檢測指標數為50,為減少假陽性率,采用Bonferroni法,將檢驗顯著性水平校正為α=0.05/50=0.001。本文采用相關系數來描述網絡中兩組指標之間的直接關系強弱。取相關系數>0.5,顯著性<0.05的關系,納入網絡的構建。對于網絡的某個節點(即某個微觀指標)的在網絡中的影響力分析,采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指標:特征向量中心度(EigenvectorCentrality)來衡量[3]。網絡繪制: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用相關系數表達,相關系數由SPSS19.0軟件計算得到,其結果導出到Excel之后,采用Excel的開發工具,使用vba工具將結果轉化為可供網絡圖繪制軟件Gephi0.8.2-beta使用的csv格式,以及可使用的矩陣數據表達形式;使用Gephi軟件繪制出相應的網絡圖,進行布局調整,指標節點性能計算。
2、結果
2.1樣本組成
本次調查共收集了387例體重指數大于等于24,年齡在18~70歲之間的。其中108例痰證積分≥100分歸為痰證組,男62例,女46例,平均年齡(48.50±10.355)歲。由于納入的生理生化指標中,不少與年齡性別有關,因此選擇痰證積分小于70,且年齡性別與痰證樣本相匹配的樣本共106例作為非痰證組。
2.2體重過高人群中單個指標與痰證的相關性
分析痰證人員與非痰證人員50種指標的差異,共有3種指標在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01),具體見表1。從表1可知其中2種肝功能指標在痰證組顯著升高,為直接膽紅素和谷氨酰轉肽酶。1種血液指標在痰證組降低,為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2.3體重過高人群指標網絡分析
本次調查共納入指標50種,痰證組指標之間顯著的兩兩相關關系417個,相關系數>0.5的65種,非痰證組相關系數>0.5的59種。計算網絡中50指標的度、加權度、特征向量中心度,使用Gephi軟件,進行網絡結構的可視化操作,痰證組指標網絡如圖1A,非痰證組指標網絡如圖1B。計算痰證組中網絡的平均路徑長度為3.688。非痰證組的平均路徑長5.511。從圖1A可知,具有最大的度、加權度、特征向量中心度的指標是血液中的白細胞計數,說明其不僅在網絡中影響著最多的其他指標,而且影響的力度最大,并且影響的指標都是具有較多影響力的指標,綜上所述,在BMI≥24痰證人群中,血液中白細胞數量的改變,對這50種指標影響最大。從圖1B可知,在BMI≥24非痰證人群中具有最大影響力的指標是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測定。說明痰證與非痰證人群生理功能狀態上存在客觀差異。每個節點代表一種指標,連線代表二種指標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深色連線代表相關系數>0.5,淺色連線代表小于0.5;節點的大小與節點的度、加權度、特征向量中心度的和成正比。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