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8 04:09:11
序論:在您撰寫大一電子商務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對降低跨地區的交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益,最終改善全球的資源配置發揮積極作用。
在2008年“中歐企業與商會國際論壇會議”上,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每年5.8萬億美元,即使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電子商務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2010年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6萬億美元。2008年,隨著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上升、美國因次貸危機縮減進口等因素影響,使得國內眾多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處境艱難。而電子商務因其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內在特征顯示出傳統的貿易方式不具備的優勢,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我國企業對外貿易方式的重要選擇之一。
據有關專家估計,2009年電子商務這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大大地增加了全球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機會、降低跨地區的交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益,最終改善了全球的資源配置,成為國際貿易的必要橋梁。
一、全面認識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
電子商務一經誕生就以超常的速度發展,成為推動新世紀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也對我國國際貿易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對從微觀主體的影響:
1.1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交易雙方的新要求
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面對面”式的商務交易模式,擺脫了展示柜與談判桌,使商務交易變成了一種“點到點”“、站到站”的商業數據互動,但是,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并不是想象中由供應商建立起一個自己公司的網站,全世界買家就能搜尋到該供應商的產品,而后發出查詢、詢價、要求樣品等直至簽定合同、安排貨運、收付貨款等等如此簡單。國際貿易的開展,買家和供應商有各自獨立的商業目的。只有把雙方的目的有機地連接起來,貿易才能展開。同樣,運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優化國際貿易進程也必須將買家和供應商各自獨立的商業目的通過互聯網,運用新的技術手段,軟件,服務和相配套的流程將其相互連接,這樣才能使雙方達到各自的目的。因此,無論是供應商還是買家必須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產品及公司介紹展示在互聯網上:而買家必須將供應商的信息收集、編輯成通用的形式以做比較,這樣才能讓電子商務為國際貿易作出更好的貢獻。
1.2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新的經營主體虛擬公司的出現
跨國公司戰略聯盟是這種“虛擬公司”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創新型的跨國公司戰略聯盟與“虛擬經營”采用了合作競爭的經營方式,揭開了信息社會公司組織及運作方式變革的序幕。通過開放系統的動態網絡組合尋找資源和聯盟,這種虛擬公司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競爭環境和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的趨勢,給跨國公司帶來分工合作、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處。
2從宏觀方面來看:
2.1電子商務要求虛擬市場——國際貿易新的運行環境的完善
電子商務通過網上“虛擬”信息的交換,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這是一個開放的、多維的、立體的市場空間,它突破了傳統市場以一定的地域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圍內以信息網絡為紐帶連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新型世界市場的形成。信息流動加速了資本、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帶動了全球“網絡經濟”的崛起在這種網絡貿易的環境下,各國間的經貿聯系與合作也大大加強。
2.2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營銷模式和貿易方式改變
傳統的營銷模式是先有了產品再尋找顧客,賣雙方基本上是用電話溝通、郵寄產品目錄、各式各樣的展覽會等方式交流意見和建議。而電子商務引起市場營銷的巨變,促進國際貿易營銷,產生新的市場營銷形式——電子營銷,即采用電子手段的市場營銷和以因特網為核心的電子營銷。而后者正在發展成為現代國際貿易營銷的重要方式。另外,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方式與傳統國際貿易方式不同,主要表現為:(1)交易各方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通過直接面談方式或當面交換方式來達成和進行國際貿易交易:(2)國際貿易流程改革。實現對以紙面貿易單據(文件)的流轉為主體的傳統國際貿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改革,形成新的國際貿易流程方式。
2.3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管理和監管方式改變
電子商務提供的交互式網絡運行機制,為國際貿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境。根據已有實踐,運用電子商務進行的國際貿易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出口商品配額電子招標(2)網上申領發放進出口許可證(3)海關網絡化管理(4)進出口商品電子化檢驗檢疫管理(5)外貿企業全過程電子化管理。從監管方面來說,一方面要積極與世界各國合作,共同推進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在國際貿易的管理上加強電子商務的應用如出口商品配額的發放、電子報關、進出口商品檢驗等方面要盡快與國際接軌,使政府在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中成為主導力量。
二、我國發展國際電子商務的對策
對中國來說,如何更前瞻性地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變化,更好地利用國際電子商務這一新的方式來提高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大力推動出口貿易的增長,也是政府、企業界和相關各方面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目前的環境下,中國發展國際電子商務應著重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積極鼓勵信息技術發展,加強電子商務基礎建設。
繼續完菩相關工程建設,加強有關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積極支持和鼓勵公司或個人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適用先進技術,對從事信息技術開發和經營的公司或個人給予稅收的優惠積極推進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在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全民族的電子商務意識: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第二,加強法律法規的研究與制定
首先,應密切關注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及時總結問題,為政策出臺做好準備。其次,在政策的完善過程中應注重評估經濟影響。再次,應注重和已有政策法規的銜接問題。最后,應和國際上對電子商務的政策接軌,使中國的政策、制度規范化?,F行國際貿易法許多規定不適用于電子商務方式,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會帶來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為了保證電子商務的發展,圍繞電子商務發展及相關的網絡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結算、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應加快現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時制定、出臺新的貿易法規。
第三,提高企業電子商務能力
企業是推行電子商務的重要主體,企業的積極參與是發展電子商務的必要保證。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需要具備必要的決策能力、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和資金能力。中國多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能力不足,要繼續推進各種形式的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教育和培訓,高等院校要進一步完善科學建設,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不斷充實和提高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綜合能力。
第四,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對話,積極參與國際貿易新規則的制定
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如關稅與稅收、統一商業代碼、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新問題,各國加強了對話與合作。我們可以吸收學習國外發展成熟的相關經驗,逐步發展壯大我國企業電子商務。如針對我國通信基礎設施薄弱,安全技術不夠完善,可利用國外的電子商務技術及設施,發展國際業務。事實上,這些對話活動不但直接影響著電子商務條件下新貿易規則的制定,決定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強了各國的合作與交流,提高了各國電子商務的國際性。
阿里巴巴將廣告做到美國、慧聰在海外成功融資、8848與中商網均將目光轉向企業營銷之時,電子商務在2004年開始走過低迷,進入收獲期。在這黃金時節,一向低調的中國辦公門戶網站亞商在線()最近忽然啟動了強勢宣傳攻勢。在這突然的“高調”背后,一個從未被人開掘而商機無限的大市場正成為亞商下一個全力打造的新經濟增長點——構建中國首個企業網上服務平臺。
在亞商總部北京東方國際大廈5層,亞商網絡產品商務總監葛賀男向記者介紹亞商的服務平臺計劃時顯得很興奮:“做電子商務的人,發現這么一個大市場,就像發現一個大金礦一樣?!倍H歷亞商五年發展歷程的亞商公司副總裁王中宇更是認為:“服務業電子商務的市場容量保守估計也在100個億以上,而亞商已有的20多萬企業用戶,將成為亞商拓展這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讓他人難以超越的競爭壁壘?!?/p>
拓展:從網上辦公采購到網上服務平臺
亞商于1999年底成立,如同所有其它互聯網企業一樣,它靠巨額融資搭建起第一個采購平臺,希望成為中國最大的辦公采購網站,為企業提供營運采購服務。隨著網絡經濟大環境不斷發展,亞商以專業化為支點,迅速在原有基礎上轉型,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首個辦公門戶。
你千萬不要小瞧這個辦公門戶。亞商在北京、上海、廣州建立了三個營運中心,擁有上萬平方米的倉儲物流設施,經營商品近萬種。2003年10月亞商開通中國辦公門戶之后,銷售額進一步增長,當年實現銷售2億元,并于年底實現盈利。
當直接銷售產品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面臨著人員急增、成本加大、利潤攤薄的壓力。亞商如何突出重圍,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亞商擁有的20多萬家企業用戶,讓亞商看到了新的商機: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需要服務,由于信息不對稱,難以找到合適的服務企業,如果構建一服務平臺,不用增加任何成本,不僅為20多萬家企業用戶提供了服務,而且這些用戶更成為亞商開拓服務市場的龐大資源。
今年6月,亞商在辦公門戶平臺下正式開通辦公服務平臺——服務通,經過三個月的試運營,吸納的服務性企業已大大超出了亞商的預期。“亞商目前還沒有放棄面向最終用戶賣產品,但通過服務平臺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服務,將成為亞商新的經濟增長點。”王中宇表示。
商機:亞商在線面臨100億大“金礦”
中國服務業到底有多大?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數據,2003年中國中小企業達到2000多萬家,其中70%以上中小企業都集中在服務業。依此計算,從事服務業的中小企業約有1500萬家以上,除去約400萬家餐飲企業和約50萬家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以外,亞商面對的服務行業共有1000多萬家中小企業。按每家企業一年愿意支付網上營銷費用1000元計算,擺在亞商面前的是一個有著上百億元的大“金礦”。
由于地域、規模、對網絡認知程度等因素的制約,并非所有的服務型中小企業都認同網絡營銷模式。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僅有約40%的企業表示采用過網絡營銷方式,56%的企業從沒進行過網絡營銷。不過,根本不懂網絡營銷是什么的企業僅占不到3%,這讓亞商副總裁王中宇感到很是欣慰:“56%的企業都是我們的潛在客戶,只要我們去引導他們,推動他們,讓他們嘗到網絡營銷的甜頭,就有可能加盟亞商,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p>
目前,已經嘗到亞商服務平臺甜頭的企業并不在少數,有些企業是大名鼎鼎的。亞商網絡產品商務總監葛賀男舉例說,亞商剛推出服務平臺時,正值某跨國飲料公司要換一家快遞公司,亞商從平臺中已有的快遞服務企業中選出三家供該公司選擇,僅用兩天時間,該公司就選定了滿意的新快遞公司。另一個例子是,某跨國電子公司設在上海的分公司找到亞商,表示第二天要接待一個代表團,急需一個阿拉伯語翻譯,亞商只用幾分鐘時間就通過服務平臺找到了合適的翻譯人選,令其拍案稱奇。在滿足客戶需要的同時,加盟服務平臺的企業獲得了實惠?!氨砻婵雌饋?,加入亞商服務平臺時,從事服務的企業增加了一筆費用,實際上,當客戶很快利用這個平臺找到它,并把服務訂單提供給它時,它很快就成了受益者?!备鹳R男表示,“企業以極小的代價獲得了無限的商機,亞商在做的工作實際上是在降低服務企業的運作成本,大大節省宣傳推廣費用。”
前景:用戶從翻黃頁到登錄亞商服務通
過去,人們要找一個服務性企業做服務,往往會去翻黃頁。黃頁能提供給客戶什么內容呢?無非是一個經常沒有人接聽的電話號碼而已,而對于企業本身,卻無法得到任何可靠的信息,客戶選擇起來如同云里霧里。
“如果有一天,習慣于翻黃頁的人們要找服務企業,馬上想到到亞商網上去看看,那么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王中宇說,“我們亞商的服務平臺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提供不同的企業信息,對于商務會員,可以全方位展示其企業基本信息,一年的費用不到2000元,這是誰都覺得合算的事。”
王中宇所說的面向會員的服務,是亞商服務平臺目前推出的主力產品“服務通”。它不同于阿里巴巴的“誠信通”和慧聰的“買賣通”,只為買賣雙方搭橋收取服務費,也不同于全新轉型的8848面向銷售型企業搭建的網上購物平臺以及中商網整合企業資源營建的一個全新的購物網站,它是直接面向終端用戶,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信息。
王中宇不愿透露目前加盟亞商的服務企業的數量,但登錄亞商網站,你會發現在首頁閃爍的“服務通”名下,亞商已按租賃、物流貨運、寫字樓、保潔、辦公后勤等大類對加盟的服務企業進行了分類,在每一大類中還有一個個小類,用戶輕點鼠標就能找到一批備選服務企業。比如,你要找一家廢品回收公司,只需點擊“辦公后勤”大類下的“回收”小類,馬上就顯示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十余家專業回收公司,并清晰地了解這些企業的經營范圍和營運狀況。對于用戶端的企業或個人用戶,登錄亞商網查看這些信息都是免費的。而一個購買了“服務通”的高級會員,還將享有亞商提供的信息優先權,不僅可以通過亞商服務平臺被動地被需要服務的企業找到并做出選擇,而且還可獲得由亞商通過電話求助等方式收集到的所有服務信息,從網上網下兩方面獲得商業機會。
10月22日上午10點半,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著名電信專家呂廷杰教授作客新浪就當前3G、NGI及NGN等在內電信熱點問題與網友深入交流,以下為聊天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光臨新浪網嘉賓聊天室,今天是我們一期非常有意義的訪談,新浪科技頻道請來兩位嘉賓,一位是我們北京郵電大學的教授呂廷杰先生,他是一位資深的電信專家。另外一位《通信世界》的總編項立剛先生,項立剛也是在電信界有很深的造詣,我把話筒轉交給項主編,跟呂老師開始進行我們今天的訪談。謝謝。
中國確實要考慮3G問題了,越快越好
項立剛:那我們開始我們今天的訪談。呂老師我想是這樣,我知道在通信行業大家對您都比較了解,而且您是一個很平和,很有建設性的人。我希望今天我們這樣一個對話,是有建設性的,是有價值的。
我們這個行業,通信行業現在發展,我們現在說熱點問題,如果說熱,最熱的可能兩個方向,一個是3G,一個是寬帶,這是我基本判斷。我想聽聽您的感覺,除了我們認為這兩個點之外,您覺得還有哪些點是比較熱的?
呂廷杰:我非常同意你的判斷,應該說中國的通信產業發展,從我們掌握的歷史數據上來講,曾經有過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發生在九十年代初期,第二個高峰發生在2000年前后。根據我們調查,九十年代初期的高峰是因為中國引進數字程控交換機,導致固定電話大發展;第二是中國移動電話大發展。
所以我們一直有一個問題,中國何時能迎來通信發展第三個高峰?,F在我們看到端倪,就是你剛才談到,未來幾年中國電信市場將與世界互動過程中開始新的發展歷程,這個歷程它的主要驅動力有可能基于像3G這樣無線通信技術,無線多媒體寬帶技術和基于包括ADSL和光纖到戶這樣的寬帶接入技術,這樣技術會帶來蓬勃的應用,我相信也會帶來中國電信產業新的發展的高峰。
項立剛:說到3G,大家最關心還是發牌照。3G我現在覺得,對于我們什么時候上3G,怎么上3G,不同人有不同的判斷,經濟觀察家有經濟觀察家的感覺,政府有政府的感覺,技術上有技術的感覺。但是我覺得有點亂了。從另外一個意義上面來說,3G還是一個經濟問題,甚至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我們能不能理一理思路,和3G涉及的關系,以前最早提出是3G有技術問題,但是3G真正出來以后,它不支持,可能牽扯到經營模式,也牽扯到各種業務,您能不能幫我們大家一起來理一理這個數,3G到底涉及哪些方面的關系?
呂廷杰:這個問題非常好,在中國要不要上3G,要不要盡快上3G這個過程中在國際上沒有爭議,在中國確實有爭議,而且每一方確實都有自己的觀點。我想談談自己的觀點,中國確實到時候要考慮3G的問題了,而且可能越快越好。
我想講一個故事,世界上第一個蜂窩式移動電話的技術,是當時美國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開發出來的,就是美國的一個公司,這個公司在后來在九十年代中期把它的設備制造技術分出來,也就是朗訊公司。我們知道第一個系統概念和理論模型是貝爾實驗室做出來的,但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做出一個錯誤判斷,認為這技術沒有市場,于是把它封存起來。后來因為美國的公司做了分析以后認為它很有市場,所以就希望摩托羅拉公司去購買貝爾實驗室這個專利權,知識產權,然后生產世界上第一個模擬的蜂窩移動系統。從那個時候經歷十幾年時間,移動電話在全球的影響和它的發展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們回憶一下當時錯誤判斷在什么地方?美國固定電話經歷七八十年發展歷史,從無到有,從有到普及,每個人體會到無論每個人家庭,還是辦公室,還是大街小巷里遍布著各種各樣的電話。有人判斷,認為呂教授他家里有電話,辦公室也有電話,他難道需要第三部電話嗎?不需要,我們用所有移動電話的人,移動電話不是我第三部電話,給我帶來全新體驗,自由的選擇,使得我在任何一個場合,任何一個地點,任何一個時間自由打電話,帶來新的消費這種體驗,而且完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
項立剛:好像不僅是一種通訊工具,甚至是一個設備系統。
呂廷杰:有很多全新的應用。所以現在美國人開始反思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對于新技術進入市場,不應該停留在現在的角度和觀點看待它。所以我個人對3G的判斷,為什么我們應該盡快的上3G呢?就是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我們認為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我們不能夠因為我們看到4G了,我今年夏天到日本去觀察,國慶節到美國去觀察。我們問了一下,4G的確已經提出一些概念,什么時候會進入商用試驗呢?2010年以后。好,那么現在歐美、日韓都已經紛紛上了3G,而且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取得相當市場的成功。那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來北京觀摩奧運會的那些外賓都要換回兩代的手機,他們到時候可能希望用移動的終端欣賞奧運會,至少從上面瀏覽一些賽事。
奧運會是一個時間點,使得我們不可能等,當然我不相信3G在全中國鋪開,首先在沿海、大城市首先去做,這是第一點。第二我們等等4G,躍過3G這也不對。哪有一個技術會不被淘汰呢?我們為什么要阻礙技術進入市場呢?所以很多經濟學家非常的奇怪,我們為什么不讓它進入市場?
我們回到這里面有一個中國特色的問題,應該可以理解,我們上3G將會在未來幾年帶來幾千個億的設備的采購,受益者顯然是中興、華為、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的公司,我們在設備制造領域其實已經多元化了,大多是民營、外資的企業他們會受益,但是我們的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包括可能拿到3G牌照的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還有國有控股企業、國有投資企業。
我們限制3G市場可能考慮某些技術因素,我倒很愿意說體制因素,上3G畢竟我們看不明朗它的市場前景如何,大家都有疑問,上3G給運營商承擔巨大的市場風險。這么大一個政府,在我們產權結構下,國有投資,國有控股的運營商產權結構上,政府應該考慮,適當選擇3G進入市場機會,這個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從經濟上我反對那種觀點,都有4G了,還上3G看什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他看不到移動電話對固定電話的代替一樣,我們講傳統電話是提供一個人跟人通信的解決方案。但是今天當大家上新浪網站,為什么?因為它有非常好的內容,我們上盛大的網站,為什么?因為它有非常好的游戲。當今天我們不僅僅解決人跟人的通信,而且解決人跟計算機的通信,互聯網已經把我們引導到這樣一種消費。
所以第三代通信給我們帶來不僅拿它打電話,帶來全新的一種商業模式將改變我們生活。我們站在這個角度我們希望這種新技術拉動中國通信產業增長,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我對3G的看法是正面。當然政府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的確很困難,必須考慮運營商盈利點,等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好我們可以預見它成功。
現在說3G沒有市場是錯誤的
項立剛:對于3G有兩種論調,一種很樂觀,一種很悲觀。現在我聽到很悲觀論調,3G沒有應用,對這樣的感覺我持不同的感覺。為什么?我們說沒有網絡,也就是說當我們沒有短信的時候,我們怎么會想到短信怎么會有短信呢?對這種悲觀論調您的感覺是什么?
呂廷杰:應該說今年二月底、三月初,我隨著信息產業部電信專家代表團到法國戛納參加移動通信展覽會,也順便順訪了一些公司他們3G的業務。我想談兩個概念:
第一個到底3G所謂它的殺手應用是什么?它帶來什么樣的問題?我們看到它一個定位,它說我們不是通訊公司,它是尋求一個差異化。我不是一個新的通訊公司,我是一個圖像公司,它這個定位起到什么公司?首先它就吸引了大量年輕、時尚的客戶,從沃達豐,從意大利的TM公司跳槽跳到新的公司,和記黃埔,這些年輕人因為看到和記黃埔3G的網絡可以高速上互聯網,玩游戲,甚至看電視,還可以有一些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他非常喜歡,他跳過來。但是你反過來看每個用戶每個月消費結構,和記黃埔80%打語音電話,并不是為了他們目的而跳過來數字增值服務,多媒體業務,大家質疑第一個問題,如果是這樣,我們何必上3G,大家拿3G手機還是打語音電話,但是這又是違背經濟學規律是錯誤。
我本人有一個摩托羅拉760手機,因為它有數碼照相機功能我買了,其實我跟大家說這個功能我到今天用了不到十次。我在營銷理論學上,有人說銷售這么多照相手機你用了多少?你根本不用這個功能,廠家花了成本,增加你購買的投資,他干嘛要做這個?我說你錯了,我們營銷學中有一些因素是激勵因素,像數碼相機是激勵因素,還有保健因素,我到你這個餐館吃飯吃出蒼蠅來,但是沒有一個餐館會貼出標簽來“本店絕對沒有蒼蠅”。
激勵因素因為我的價格便宜,我的產品差異化會吸引客戶來,這樣3G最主要它會帶來電信市場重新洗牌,它很有殺傷力,這是典型經濟因素,它會帶來更好競爭機制和要素,這是第一個機制,我們對3G理解太狹隘。
第二個我想談一個問題,大家身邊,我不知道全國其它城市也可能有類似現象,至少我舉一個例子,北京交通臺是一個廣播電臺,它今年上半年廣告收入超過北京很多地方電視臺,很多人自然問一個問題,由于互聯網迅速發展,廣播電視產業它的廣告收入每年在以兩位數的數字在下降,那么新的媒體產生了,交通臺卻是一個例外,它的廣告收入不斷飆升,為什么?大家想象它利用現代移動通信手段,把廣播節目變成互動,當你聽到一個節目,你聽了以后有感想可以發給交通臺,它讀出來給成千上萬聽眾聽,給你特別新穎,單向性廣播不能體驗的感覺,所以導致交通臺特別火爆。3G殺手應用它的賣點在什么地方?我們不能用今天的角度去看。
如果一個電視臺主持人在主持一個電視節目,回答他問題不是現場嘉賓,而是拿所有終端在看的人?,F代網絡將把傳統的電視節目變成互動,就像互聯網,為什么它很受年輕人歡迎?它特殊的體驗,你看一個雜志,看了一個文章很想表達自己觀點,沒有辦法表達。但是你在互聯網看了以后可以貼一個帖子上去表達你的觀點。所以現代網絡觀點,移動通信網點帶動互動式傳媒,這是傳媒一場革命,所以你站在現在角度說3G沒有市場,這是很狹隘,要讓這個技術進入到市場,應該相信廣大的消費者和商家他們創造力,他們會圍繞這個平臺有很多創意。
《通信世界》雜志社長、總編輯項立剛
項立剛:我補充您這個,我在行業內和很多專家們有很多交流,我記得曾經諾基亞的總裁曾經跟我們說過,3G能干什么?因為我們多是技術專家,我們都是企業,我們都告訴大家3G是什么。但事實上我們不知道3G能干什么?為什么?我們所能提供高速帶寬傳輸平臺,這個傳輸平臺以后到了運營商,到了眾多用戶手里他們能創造很多東西,他們有很多創造力,因為我們這些人主要是搞技術,可能對生活的感悟并不如他們。所以我們今天,因為我們注入這個東西,我們不得不告訴大家一些基本東西,所以我們說了這些東西,是不是肯定以后能發展?那倒不一定。但是技術這個東西到了市場以后,一定會我們使用者創造東西。
就像以前我一直說短信這個事情,廠商把短信生產出來的時候告訴我們能干什么,我能給發一條信息,這上面有短信能夠傳送各種各樣信息。據說比爾·蓋茨被刺殺這樣一條新聞,據說創造了經濟價值相當于700萬,為什么?大量的人把這條信息互相在傳,這些東西不是我們今天所能知道的。所以市場的創造力,可能是和我們今天所想象這些東西決不是一回事。
呂廷杰:我非常同意你說的觀點,市場的創造力在于客戶的需求,而不在于我們的想象。我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計算機之所以叫計算機,它搞計算用,而現在開發出來的70%沒是搞計算,而是做圖形處理、文章處理,上網等等。你不要說我開發一套技術,我推向市場,我想不出來它能干什么,你要相信客戶的需求,相信市場,在你這個平臺上你搭多大的臺他能唱多大的戲,一定有這種想法,否則我們永遠不要引進新技術。所以我覺得你剛才說的非常對,誰取決于這個市場的成功,其實還是,我們要把它推到應用上,把這個平臺拿出來,讓別人唱戲,這個市場才能夠成功。
這里面談到很重要的觀點,從過去人和人通訊是資源主導,到了互聯網其實我們發生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就是我舉的例子,短信為什么成功?短信初期的時候很難受的,五塊錢包月沒有人發一條,現在春節的七天拜年的短信一千億條,為什么是這樣?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它第一個成功經驗是跟互聯網結盟,從互聯網上可以發短信、寫短信。第二個有專門的,叫內容提供商,這是一個縮影,人和機器產生了所謂的產業鏈,產生大量的協同,大家都在為這個網絡服務,在這個里面贏得利益,客戶從此在這里面得到新的享受和服務。
所以這樣我們3G是不是一個更大的平臺,能夠締造更多的應用。比如我剛才講的電視節目,包括我們將來的寬帶發展得很好,特別是光纖到戶這樣趨勢在國外已經非常明顯,它會出現像我們所說的IPTV這樣的節目,這樣的節目它的賣點在什么地方?我們現在很多電視臺搞所謂的收費電視毫無賣點,因為我完全可以不收費看電視,你收費電視跟你不收費電視有什么區別嗎?沒什么區別,我為什么付費?但是國外有收費電視,有一個所謂的時間平移功能,我很忙,我晚上7點30以后回家想看新聞聯播,但是我回到家以后可以點播這個看,我可以從任何一個時間點切入去看這個節目,這樣的話是不是就給我們一組全新的體驗,而且我可以看完這個節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說起來簡單,可是你應該想到,也許在同一個時間有成千上萬的觀眾都在點播新聞聯播不同時間點切入,所以后臺的管理系統,以及網絡的支撐就很重要。
所以我們說3G的業務和寬帶的上網它后臺其實可能產生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各種應用都是非常,我們可以看得見、想得到,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一些東西,所以簡單的說一種技術沒有市場,這種悲觀觀點是錯的。西方社會之所以成功避免過去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社會,周期性經濟危機這種問題它不可避免,但是它為什么成功?因為它不斷推出新的計劃,新的科研技術,科學技術,這會促進你新的產業增長,帶來就業,帶來新的增長機會,經濟學一直認為技術就是引擎,也許它會淘汰,也許它會失敗,這都是正常。
未來NGI會比NGN更占上風
項立剛:而且毫不懷疑,未來我們手機將會是通信終端,是一個電腦,是一個電視的融合體,這樣會創造更多的價值。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大家至少應當這樣認為,3G可能會對中國運營商沒有什么好處,現在大家收入都還不錯,這是第一個情況。第二個情況,目前所應用的3G,大部分還是語音的,數據這方面應用還不是很高,覺得這個對運營商來說價值不是很大。
但是我是覺得當我們開始用手機的時候,我記得我們當時有一個規劃,2000年底希望北京的手機用戶能夠是一萬個人,可能當時的感覺,肯定覺得移動不行,主要的主體還是我們固網中心。當時很好玩的感覺,移動被剝離出來的時候,很多員工不愿到移動去,分到移動去,千方百計想辦法回到固網。但是不是很長時間,移動有一個爆炸性增長。
3G的情況很難說,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我們因為在全世界真正的3G實現歷程也不是兩三年的時間,這樣的80%還在打電話,只有20%在做數據。再過三五年,對移動運營商會有一個什么樣的格局?我們真是很難說。而且到這時候如果我們進來非常遲,我們沒有形成一個好的運營模式,沒有好的運營平臺,我們運營商之間如果在這個之間進行競爭,后發的運營商,或者沒有進入3G運營商,是不是就很難有競爭力?
呂廷杰: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剛剛到美國去交流,也發現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就是未來我們運營商他的定位,他的商業模式,他的利潤從什么地方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許在這個問題背后隱藏著一個我們現在可能說起有點早,但是又必須正視的問題,就是下一代網絡究竟是下一代通信網還是下一代互聯網,這個在中國學術界和國際學術界都有巨大的爭論,現在爭論剛剛開始。
我倒覺得如果對通信產業關注的人們,關注這個話題,比你關注3G這樣一個很窄的話題更有戰略意義得多。
因為在國內以工程院和中科院兩撥院士已經有多激烈的爭論,下一代通信網,這兩個其實我在這簡單說,它是不同的概念,比如說現在有人提出3G可能有一個競爭對手,有一個技術,就是英特爾公司推出的技術,搞通訊的人不屑一顧,就是帶漫游功能的程序網無線接入技術,居域網的特點是點覆蓋,但人可能會移動,所以3G是提供你一個面覆蓋的技術。
但是現在這個技術出來了,它能做到程序網漫游的覆蓋,好像有一個競爭力。可是搞通信的人不屑一顧,在什么地方?通信是一個全程全網的概念,網不光是接入,還有計費、業務管理,很多東西是全網的概念,你光接入干什么?它沒有用。那么這個觀點我想說,恰恰錯了,如果你站在NGI的角度來講,NGI是搞計算機的人提出來,NGN是搞通信的人提出來,這兩個人差別在于,NGN的觀點是網絡應該是可以控制,網絡業務提供,服務質量都應該是可控制的,網絡應該是智能化的,而終端應該簡單,這是它的一個觀點。
而NGI正相反,認為網絡不需要控制,今后的通信運營商就是一個透明管道,對于運營商來講他現在關注恰恰不是3G對它的挑戰,而是下一代它怎么發展。NGI它認為網絡應該傻瓜化,什么都不要控制,分布的。那么業務提供是終端更加智能化,業務的提供更加快捷化,站在NGI的角度來看,這個技術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它就不需要網絡你控制它。
所以你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我們經常說微軟很愚蠢,現在移動便攜終端有三個軟件操作系統都在開發,一個是以諾基亞為主導,一個是LINUX,一個是微軟,微軟會不會被大家看好的,原因是什么?啟動一次電腦至少兩三分鐘,盡管壓縮,它好多功能希望保留在上面,最后啟動一次十分鐘,不可忍受,我們坐在電腦前面多少秒很難受,但是你要站在搞計算機人角度,站在NGI角度來理解,又是符合它的邏輯,它希望終端智能化,很多運用在這個上面解決,網絡簡單。那么誰會占上風,運營商將來會不會邊緣化?這個很重要的觀點。
我個人觀點NGI可能會占上風,決定到底是NGN還是NGI,絕對不是專家說了算,也不是市場說了算,而是需求說了算。過去人跟人語音通信是不允許失言,但是人跟計算機通信,哪怕發E-mail,我下載一個東西稍微等一等沒有關系,我可以失言。電路交換網相同于鐵路、輕軌鐵路、地鐵,它的特點是什么?成本很高,效率很低,站在一個鐵路上半天沒有車子走,這條鐵路別人也不能用,這條是專用。但是它有好處,服務質量非常高,保證安全、正點,所以它的傳統電話費為什么那么貴。
后來出現所有高速公路,我有十噸沙子從昌平運到北京市區,我可以裝十輛車,數據打包了,這十輛車愛走哪條路都可以,這條路我不走別人可以走,但是它有可能堵車,可能造成失言,但是對于我們人和機器通話的時候,我又容忍失言。但是我把路修的寬,盡量不堵車,或者有警車開道,保證你數據分組業務先傳,電腦往計算機打電話,這是一種革命。
我們說在傳統的網絡中語音業務是基礎電信業務,數據業務,這些多媒體業務是增值服務?,F在人提出了,在未來人們會根據內容的不同收費,根據流量大小收費,于是這個網絡可以承載相當于幾千倍語音帶寬的寬帶業務。在這種情況下,以后多媒體業務成為基礎業務,而語音業務,就成為增值服務了,邊緣化了。
那么現在運營商賴以生存的巨額收入的語音服務,在IP網絡中可能發生著變化,這個變化不是3G所帶來的,而是NGN還是NGI。我們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更多的人們生活發生改變在于我們跟機器通信,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如果這種應用繼續延伸下去,特別是寬帶技術不斷發展,它會使業務迅速提供變得非常重要。現在互聯網分布式的管理和業務提供非??焖?,需求也向現在這個方向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