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5 15:34:26
序論:在您撰寫自主創新核心技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信息產業及相關核心技術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不同國家和地區參與到同一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來,分別參與了價值鏈中不同層次、不同環節、不同階段的生產過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信息技術產業。信息產品的生產鏈條長、環節多、價值差異大、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同時存在,信息技術產業也成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信息產業價值鏈是產業鏈的價值體現,根據分工不同,國際信息產業逐漸分出來三大陣營:第一陣營是美國。美國基本占據著信息產業高端,控制著大多數標準制定、擁有高端品牌、控制高端技術及知識產權,美國具有最全的信息核心技術鏈,從原材料、設備、微電子集成電路到整機、系統等均不同程度控制著,美國相關企業、大學信息技術原始創新能力極強,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往往獲取了最多的利益。第二陣營是部分歐洲國家、日本、韓國。這些國家緊隨美國之后,較早進行了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承接了部分中高端產業轉移,具有明顯先發優勢。例如荷蘭、德國在光刻機等高端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占據絕對優勢,日本的制造裝備、集成電路、元器件、消費電子等十分發達,而韓國由于其體量較小,發展了具有獨特優勢的高端制造產業,但其在存儲產業、電子顯示產業方面獨具優勢。第三陣營是部分發展中國家。具有勞動力資源和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通常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主要從事一般元器件的生產以及較為簡單的加工組裝工作。例如,中國多年來是全球電子信息產品的制造大國,但由于核心技術能力缺失,在很多行業內基本只能承接低端組裝等分。隨著國際技術轉移,信息產業國際分工體系逐漸變化,中高低端的界限變得模糊,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發揮優勢集中突破,也發展出部分高端產業,與美國形成互補關系,例如韓國的存儲和顯示產業,歐洲的5G通信業等。經過國家引導和市場發力,我國部分行業也走向中高端,例如華為、中興、曙光等信息技術企業在手機終端、網絡設備等方面,正在國際市場上處于邁向高端水平。
2基于國際比較分析的信息領域核心技術創新模式研究
美國是信息技術和產業最早發端和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2016年美國電子信息產業市場規模約為4388億美元,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市場規模的23!。美國電子信息產業鏈布局齊全、技術創新能力高、核心競爭力強、標準話語權重、品牌效應突出。美國政府、軍方在信息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雖然美國一向秉承自由經濟,但對于信息技術和產業而言,發展歷程并不完全是受市場支配,美國政府、軍方等國家部門發揮了關鍵作用。一是軍事需求驅動信息技術原始創新,市場需求推動信息產業高速發展。信息產業發展早期,集成電路和計算機等是非常昂貴的產品,因此主要用于軍事應用,并主要受軍事需求的牽引。二是根據需要不斷從國家戰略高度適時出臺有效政策,引導和激勵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在美國信息產業發展史上,政府其實扮演了重要角色。三是為維持美國信息技術產業領先地位出臺保護性政策。通過高關稅、建設基礎設施等措施保護本國紡織、鋼鐵等支柱工業,同時注重差別關稅,對本國不生產的咖啡與茶葉等進口產品予免稅或減稅。與美國相比,日本、韓國信息產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從承接美國轉移出去的產業環節開始,注重模仿創新、集成創新,逐步發展壯大,并形成了各自特色。相較于領先的美國半導體業而言,日本和韓國的半導體產業都是后發的追趕者,但是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成功地趕超了美國;韓國通過大力扶植三星等龍頭企業,在90年代也成功地實現了趕超,并至今日仍掌控著全球半導體存儲產業和集成電路制造業的高端。德國的科技水平始終位居全球領先水平,是一個科技強國,德國的汽車工業特別發達,制造的數控機床和各種機器設備技術和質量都位居全球領先地位,德國能長期屹立于世界核心技術之林,關鍵在于德國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并且堅持走專業化、技術型道路,牢牢守住全球產業鏈中的高端地位,大力樹立“德國制造”這一塊象征著優質、高效和創新的全球金字招牌,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3中國高端芯片技術創新現狀和環境分析
由于集成電路行業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際國內環境變化速度加快,因此文中對中國高端芯片技術創新現狀和環境進行分析,得出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遇和挑戰,繼而研究新時期中國高端芯片技術自主創新模式。市場和政策雙重驅動產業實現高速增長,未來產業增長動力持續增強。中國已成為電子信息產品全球最大的市場,市場體量只有美國與之接近,同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成為全球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增長,與近年來中國相關政策激勵分不開。隨著5G全球競爭白熱化,中國華為、移動等龍頭企業意在搶占相關行業制高點,在5G基帶芯片和射頻器件方面投入加大,也將帶動相關技術發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導向下,中國大力發展移動智能終端、網絡通信、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多層次硬件創新,創造了新的市場需求,也是集成電路行業發展新的重要動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年來提高了對信息安全的重視,提出了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和產業體系的要求,近年來一系列產業政策均是在這一方針指引下做出的,可以說,對安全的要求更高,也是中國大力自主發展信息產業,特別是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因素??梢灶A計到2030年,在中國市場需求和國家政策的雙創驅動下,中國的信息產業及集成電路產業未來產業增長動力持續增強,成為帶動相關核心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產業整體仍處于價值鏈中低端,高端芯片自給率低,供應鏈“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中國企業不足與國際龍頭企業抗衡。雖然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起步晚、技術發展難度大、國外壁壘較難突破等原因,中國集成電路特別是高端芯片的關鍵核心技術仍有缺失,芯片自主率低,進口額維持高位。核心環節關鍵技術差距仍有2~3代,技術創新缺乏軟硬件生態體系支撐。受西方國家限制對中國高技術出口的“瓦森納協定”等制約,中國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和技術始終落后國際水平2~3個技術節點,高端光刻設備、關鍵封測設備及SiC等三代半導體材料仍基本依賴多種方式引進(如引進二手、落后設備)。在核心技術方面,CPU、FPGA、DSP和存儲器等核心技術雖早有自主研發企業,但未能有所突破,缺乏軟硬件生態體系支撐。即便如此,全球集成電路技術創新放緩帶來追趕超越機遇是在工藝節點進入10nm以后,業界基本放棄追趕摩爾定律,國際企業和研究機構試圖通過多種技術路線,延續、超越摩爾定律,實際上技術創新步伐趨緩,這給中國集成電路追趕提供了較好契機。國際巨頭企業戰略重心轉移,國際合作層次不斷提升。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增長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國際地位日益突出,國際集成電路企業為爭奪中國市場,紛紛謀求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以更加貼近中國市場需求和優化資源配置。破壞性、顛覆性創新帶來發展新機遇。拓展摩爾定律、超越摩爾定律等技術路線不斷深入推進,特別是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高端芯片的影響巨大,IBM、谷歌、Intel等巨頭紛紛研究專門用于處理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的芯片,IBM推出“真北”芯片,谷歌推出TPU,中國寒武紀公司也推出了深度學習芯片。中國高端芯片的發展還面臨著美國不斷的加強外國投資委員會職權,重點加強對中國的審查和遏制力度,高度警惕中國資本滲透其半導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的挑戰。近年來,美國以威脅美“國家安全”為由,多次不予審批涉中國背景的公司正常商業活動。傳統國際集成電路巨頭企業在長期發展中,特別注重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并且經常利用專利戰來達到經營目的,例如蘋果和高通的專利戰。
4構建新時期中國高端芯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模式
“在高速動車組初期上線運行的情況下,出現一些不適應狀況應該是正常的。飛機已經非常成熟了,但現在航班不是經常晚點嗎?”長春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200公里動車組項目技術負責人牛得田說“晚點只是暫時的現象,隨著磨合熟練度的提高,技術晚點現象會逐步減少直至消失。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高速動車組安全是絕對有保證的?!?/p>
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也認為:“在第六次大提速準備過程中,高速動車組經過了嚴密、充分的試驗,試驗運行總里程達到4.5萬公里。其工程技術是可行的、安全是可控、可靠的?!?/p>
然而,在有些人看來,這些列車晚點故障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網上有議論說,市場失去了,技術沒有換到手。
據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光介紹,經過廣泛調研,鐵道部確定在全面系統的引進動車組設計和制造技術前提下,重點引進動車組總成、車體、轉向架、牽引變壓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牽引控制系統、列車網絡控制系統、制動系統等九大關鍵技術,進而確立九大關鍵技術為動車組核心技術。
“我們充分利用市場優勢,以轉讓核心技術并實現國產化為目標,始終把握談判主動權: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廣大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以九大核心技術為主線,突出強調系統集成技術和制造技術,構建國內消化、吸收、再創新平臺,并以此為關鍵著力點,帶動空調系統、自動門等10項重點配套技術及其他一般技術的全面消化、吸收和國產化?!惫馊缡钦f。
第六次大提速作為一個載體,載動了中國鐵路現代化的腳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批量生產高速動車組的國家之一。運用這些技術生產的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和大功率機車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帶動了民族工業的成長。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必要性
從本質上看,世界各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起因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恢復、提振經濟的戰略選擇而提出來的。其共識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加快對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布局,力爭通過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使經濟重新恢復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經濟危機,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1]。而歷史經驗也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面對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正在進行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賽,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例如,美國提出,將研發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這一歷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基礎科學、干細胞研究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歐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日本重點開發能源和環境技術,將新能源研發和利用的預算由882億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億日元。韓國計劃到2012年投資60 000億韓元研發綠色能源新技術,另外,還把加快“三網融合”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英國、法國相繼出臺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英國還計劃十年內在癌癥和其他疾病領域投入150億英鎊用于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這比英國以往任何時候對生物醫學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在2009年宣布投資2 000億盧布發展納米技術,使其成為國家“科技戰略的火車頭”。
2009年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確定工作啟動,當時初步確定的領域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七大產業。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文件起草組也相應成立,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文件。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先是從原本的七個領域擴展到了九個領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兩大領域。2010年年初起,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經過半年的意見征求,主要領域從七個擴為九個,現在又改為七個,但前后七個領域的產業內容已發生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已進一步定為七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靶缕哳I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做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
但是,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也就是說,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可能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而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1]。例如,美國有極為嚴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個大類的高科技產品不得對中國出口,并動輒以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由,拒絕向中國輸出技術。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我們的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的關鍵核心技術,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才能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現狀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理論,它既涵蓋了“戰略”本身的重大性、長遠性和未來性,也涵蓋了“新興產業”的新技術、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總理(2009)在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時則指出,“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特征。同時,從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看也體現了“新興產業”的特征(一是產品要有穩定并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1]。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兩會期間表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戰略性’是針對結構調整而言的,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長遠影響,這些產業是著眼未來的,它必須具有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可能性;‘新興’主要在于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币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僅僅依賴于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 趙剛(2009)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長遠影響的行業,其次是著眼未來,必須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可能性。王勇(2010)戰略性新興產業指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1]。中國部分媒體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內,由于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性進展所形成的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與關鍵核心技術相聯系的。對二者關系的解釋可從20世紀世界各國關于國家關鍵技術的規定中得到認識。例如,美國在1991年3月的《國家關鍵技術》報告中指出“國家關鍵技術”是對“對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如先進技術計劃(ATP)、信息高速公路計劃(NI-I),生物技術計劃的人類基因組技術和環境保打技術計劃的清潔能源及清潔車輛計劃技術等,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產業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德國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統和創新研究所與七個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紀初的德國關鍵技術》報告認為,所謂“關鍵技術”指的是“對國家經濟有決定性影響;歐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術開發示范活動總體規劃》把“關鍵技術”定義為:“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就業機會,增強社會凝聚力的跨部門、跨行業的通用技術”;韓國政府制定的“高度先進國家計劃”(又稱HAN計劃,c-7計劃)認為,“關鍵技術”是“能夠給經濟帶來最大潛力,并對社會有綜合效益的基礎性通用技術和應用性產業技術”。這些規定都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經濟發展、新興產業的興起聯系了起來。
第一次把關鍵核心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系起來的是國務院總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學和科研院所教授、專家召開的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他指出,選擇關鍵核心技術,確定新興戰略性產業直接關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就會貽誤時機。新興戰略性產業要真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就會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講話中強調,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
當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形成也是與自主創新相聯系的。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認為,“中國要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就必須加快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萍疾坎块L萬鋼指出,“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如果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陷入惡性循環。同時他還指出,中國要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著力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評述
從以上理論討論的狀況看,要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通過自主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其重要手段。同時,也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通過自主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可使中國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重要意義。就整體來講,通過自主創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當然,從這些理論討論的情況發現,盡管各國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提得較多,但并沒有形成具體的自主創新路徑,就相關的概念都還處于爭論之中,例如,什么是戰略性新產業?什么是關鍵核心技術?推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究竟能夠產生哪些效應?這些效應產生的機理是什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有哪些?都還沒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相關問題,形成明確、具體的研究路徑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體研究路徑分析。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發展趨勢:(1)對問題中所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及自主創新等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利用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和目的,建立起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究的邏輯起點。(2)為了有利于問題研究的深入,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進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明確,將奠定繼續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理論基礎。(3)為了明晰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聯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礎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作用過程進行分析。例如,關鍵核心技術與自主創新及關系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過程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形式分析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詳細研究,不僅從理論上回答了為什么要通過自主創新形式來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還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持。(4)為了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到底能夠帶來什么效應,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產業市場效益、產業技術效益、產業帶動效益、產業優化升級效益進行分析。這一部分的研究,可從理論上清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效益,也可為后面的研究內容提供直接的標準。(5)為了更深入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可對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進行分析。例如:技術知識聚集、資金保障體系、暢通的技術推廣路徑和產品銷售市場等。這一部分的研究,可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探索提供邏輯參考。(6)為了能夠探究出對實際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辦法,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進行探索。例如: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務平臺建立、配套技術使用體系的建立、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建立等。這部分的探究,可實現課題研究達到的實踐指導意義的目的。 研究路徑的結果分析。從以上研究路徑看,可達成的預期結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這不僅構成了完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也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參考,還豐富了新興產業理論,也拓展了“戰略”理論的范疇,具有研究理論上的創新結果;(2)該研究根據關鍵技術理論和核心技術理論形成了關鍵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重大創新,這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借鑒作用。同時,也拓展了“關鍵技術”理論的和“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創新結果;(3)該研究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條件,探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路徑,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創新路徑和研究體系,對中國有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有一定實際指導作用,具有實踐上的創新結果。
參考:
[1]王勇.戰略性新興產業簡述[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0.
萬鋼.把握全球產業調整機遇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J].求是,2010,(1).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196-03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必要性
從本質上看,世界各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起因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恢復、提振經濟的戰略選擇而提出來的。其共識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加快對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布局,力爭通過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使經濟重新恢復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經濟危機,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1]。而歷史經驗也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面對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正在進行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賽,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例如,美國提出,將研發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這一歷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基礎科學、干細胞研究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歐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日本重點開發能源和環境技術,將新能源研發和利用的預算由882億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億日元。韓國計劃到2012年投資60 000億韓元研發綠色能源新技術,另外,還把加快“三網融合”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英國、法國相繼出臺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英國還計劃十年內在癌癥和其他疾病領域投入150億英鎊用于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這比英國以往任何時候對生物醫學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在2009年宣布投資2 000億盧布發展納米技術,使其成為國家“科技戰略的火車頭”。
2009年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確定工作啟動,當時初步確定的領域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七大產業。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文件起草組也相應成立,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文件。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先是從原本的七個領域擴展到了九個領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兩大領域。2010年年初起,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經過半年的意見征求,主要領域從七個擴為九個,現在又改為七個,但前后七個領域的產業內容已發生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已進一步定為七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做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
但是,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也就是說,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可能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而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1]。例如,美國有極為嚴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個大類的高科技產品不得對中國出口,并動輒以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由,拒絕向中國輸出技術。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我們的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的關鍵核心技術,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才能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現狀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理論,它既涵蓋了“戰略”本身的重大性、長遠性和未來性,也涵蓋了“新興產業”的新技術、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總理(2009)在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時則指出,“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特征。同時,從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看也體現了“新興產業”的特征(一是產品要有穩定并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1]??萍疾坎块L萬鋼在兩會期間表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戰略性’是針對結構調整而言的,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長遠影響,這些產業是著眼未來的,它必須具有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可能性;‘新興’主要在于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因此,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僅僅依賴于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2]。 趙剛(2009)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長遠影響的行業,其次是著眼未來,必須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可能性[2]。王勇(2010)戰略性新興產業指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1]。中國部分媒體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內,由于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性進展所形成的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與關鍵核心技術相聯系的。對二者關系的解釋可從20世紀世界各國關于國家關鍵技術的規定中得到認識。例如,美國在1991年3月的《國家關鍵技術》報告中指出“國家關鍵技術”是對“對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如先進技術計劃(ATP)、信息高速公路計劃(NI-I),生物技術計劃的人類基因組技術和環境保打技術計劃的清潔能源及清潔車輛計劃技術等,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產業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德國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統和創新研究所與七個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紀初的德國關鍵技術》報告認為,所謂“關鍵技術”指的是“對國家經濟有決定性影響;歐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術開發示范活動總體規劃》把“關鍵技術”定義為:“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就業機會,增強社會凝聚力的跨部門、跨行業的通用技術”;韓國政府制定的“高度先進國家計劃”(又稱HAN計劃,c-7計劃)認為,“關鍵技術”是“能夠給經濟帶來最大潛力,并對社會有綜合效益的基礎性通用技術和應用性產業技術”。這些規定都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經濟發展、新興產業的興起聯系了起來。
第一次把關鍵核心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系起來的是國務院總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學和科研院所教授、專家召開的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他指出,選擇關鍵核心技術,確定新興戰略性產業直接關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就會貽誤時機。新興戰略性產業要真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就會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講話中強調,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
當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形成也是與自主創新相聯系的。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認為,“中國要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就必須加快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萍疾坎块L萬鋼指出,“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如果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陷入惡性循環。同時他還指出,中國要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著力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2]。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評述
從以上理論討論的狀況看,要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通過自主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其重要手段。同時,也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通過自主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可使中國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重要意義。就整體來講,通過自主創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當然,從這些理論討論的情況發現,盡管各國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提得較多,但并沒有形成具體的自主創新路徑,就相關的概念都還處于爭論之中,例如,什么是戰略性新產業?什么是關鍵核心技術?推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究竟能夠產生哪些效應?這些效應產生的機理是什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有哪些?都還沒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相關問題,形成明確、具體的研究路徑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體研究路徑分析。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發展趨勢:(1)對問題中所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及自主創新等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利用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和目的,建立起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究的邏輯起點。(2)為了有利于問題研究的深入,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進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明確,將奠定繼續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理論基礎。(3)為了明晰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聯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礎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作用過程進行分析。例如,關鍵核心技術與自主創新及關系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過程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形式分析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詳細研究,不僅從理論上回答了為什么要通過自主創新形式來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還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持。(4)為了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到底能夠帶來什么效應,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產業市場效益、產業技術效益、產業帶動效益、產業優化升級效益進行分析。這一部分的研究,可從理論上清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效益,也可為后面的研究內容提供直接的參考標準。(5)為了更深入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可對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進行分析。例如:技術知識聚集、資金保障體系、暢通的技術推廣路徑和產品銷售市場等。這一部分的研究,可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探索提供邏輯參考。(6)為了能夠探究出對實際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辦法,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進行探索。例如: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務平臺建立、配套技術使用體系的建立、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建立等。這部分的探究,可實現課題研究達到的實踐指導意義的目的。
2.研究路徑的結果分析。從以上研究路徑看,可達成的預期結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這不僅構成了完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也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參考,還豐富了新興產業理論,也拓展了“戰略”理論的范疇,具有研究理論上的創新結果;(2)該研究根據關鍵技術理論和核心技術理論形成了關鍵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重大創新,這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借鑒作用。同時,也拓展了“關鍵技術”理論的和“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創新結果;(3)該研究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條件,探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路徑,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創新路徑和研究體系,對中國有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有一定實際指導作用,具有實踐上的創新結果。
參考文獻:
[1]王勇.戰略性新興產業簡述[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0.
1.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現狀
1.1中國企業整體創新能力不足
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的政治、科技、經濟制度不斷完善,中國的企業自主創新水平在不斷提高。中小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組要組成部分,雖然創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仍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首先企業的創新機制不夠完善,因而導致科技創新活動一般處于底層,在某些領域采用的是先模仿再創新。許多的產品雖然標有“madeinChina”,但是我國的企業獲得利益非常小,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生產制造企業沒有掌握到產品的核心技術,沒有自主創新;其次,企業用于科技開發、創新的投資較少,人員和資金都不到位,尤其是高級技術研發人員嚴重空缺,導致有些市場需求較大的項目始終保持落后狀態,企業在競爭中就漸漸被淘汰了;最后,很多企業本身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又只做表面功夫,沒有實際意義,使得有些項目即使有重大研究成果也不能實現轉化,研發成果就變成了泡影。
1.2中小企業成為創新主體
企業是實現技術創新的主體,也是經濟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中國的企業一般國有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因為陷入官本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怪圈,創新項目往往流于表面,實際的可操作性不高。中小企業由于形式上具有靈活性,而且市場、危機意識較為敏銳,因而在自主創新就能更加符合市場的需要,更具時效性。截止2012年底,根據國家信息化部副部長劉麗華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發明專利中的65%、技術創新的78%以上以及超過80%的新產品開發創造都是通過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實現的。不難看出,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經濟、科技創新與發展的主力。中小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充分發揮其自主創新能力的作用,對形成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形成機理
所謂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就是在對企業的創新能力形成過程中的各要素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探索這些要素對企業創新能力形成的過程中有怎樣的影響就是對企業自護創新機理的研究,側重于探討對企業創新能力產生影響的要素的具體作用過程。
2.1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的外部因素
企業創新能力形成的外部要素又稱作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的外生機理。中小企業處在市場中,日益增加市場的需求、殘酷的市場競爭以及高額的創新利潤都是促使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外部條件。但是僅靠這些外部條件,企業實現技術、產業創新的動力還遠遠不足。如果政府能夠通過經濟、法律途徑對企業自主創新進行獎勵,如法律保障、財政稅收支持等都可以刺激企業將自我創新意識具體到實踐生產中。除此之外,企業實現自主創新的過程中,還需要相關的科研機構進行技術支持與指導,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實現以上條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就可以不斷的發展提高。
2.2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的內部因素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內部因素一般來自企業內部。具體包括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例如研發部、財務部、市場部等企業部門,通過企業自主創新實現對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整體統籌把握,合理配置資源,提供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并且能夠在自主創新期間提供各類資源、設備,使創新能夠不間斷的進行下去。
2.3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的內外部要素整合
企業創新能力的形成并不全部來自于國家政策支持、市場調控,還要把所有的內外部因素進行整合。企業的自主創新要不斷吸收市場競爭、社會支持體系等反饋的信息,也要在企業內部做好統籌規劃工作,為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服務。
3.中小企業如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3.1創新團隊的組建
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是通過某一個人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專業的團隊通過對市場的考察、以及企業內部的充分了解才能實現。企業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就要組建起完整的創新團隊。創新團隊的內部人員要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大膽創新的意識與能力,將高層次的人才引入到創新研發中,幫助技術創新人員解決傳統企業改造和高新產業發展問題。而且國家要健全人才體制并大力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自主創新型人才,通過加強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創新型人才的水平,并引入新理念。
3.2營造自主創新的氛圍,強化經營理念
要想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就要從企業的內部開始改革。從企業內部營造自主創新的氛圍,不斷的隨著市場的情況變換,進行理念上的創新。把市場作為企業發展的風向標,把誠信守法作為經營手段,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經營生產的主題,把實現企業經濟效益作為目標,最終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更加科學的管理手段,更加創新的時間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
3.3形成以誠信為主,不斷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體系
一個企業只有具備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不斷的發展自身。形成獨有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企業只有切實貫徹和執行本企業的價值理念與管理理念,才能產生更好的企業凝聚力,形成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只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全面對其進行塑造與整合,才能給企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企業文化應該不斷弘揚誠信生產經營的理念和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要在社會與公司內部強調創新的的重要性,使整個社會都能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盡量鼓勵全社會不斷進行創新,反對墨守成規,形成自主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新浪潮。
4.結語
要]歷史經驗表明,實現產業轉移、技術轉移和自主創新的有機耦合,是成功承接產業轉移的關鍵。目前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產業技術現狀不容樂觀,特別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很低,產業不具有競爭優勢。結合國外承接產業轉移的經驗教訓,皖江城市帶建設的邏輯思路是:從組織機制、投入機制和轉化機制三大方面實現技術轉移和自主創新的耦合,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確立企業的自主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創新型的產業集群,組建廣泛的區域協同創新聯盟,搭建區域創新的服務平臺,構建區域創新的政府支持體系,從而促進皖江城市帶產業創新升級。
[關鍵詞]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技術轉移;自主創新;耦合
[中圖分類號]F061.5;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3)01-0061-06
圍繞承接產業轉移,研究皖江城市帶經濟發展戰略,對于安徽省實施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承接產業轉移最終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產業的承接、對接、轉化和創新能力。從歷史經驗來看,無論是美國承接英國的產業轉移,日本承接美國的產業轉移,還是亞洲“四小龍”承接美日等國產業轉移,其成功經驗無不是強調技術轉移中推進自主創新。我國東部地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經驗也警示我們必須要注重產業轉移、技術轉移和自主創新的有機耦合。所以對于皖江示范區而言,要緊緊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優化技術轉移體系,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實現產業承接、技術轉移和自主創新的高度融合,從而促進示范區產業創新升級和安徽省經濟快速發展。
一、皖江城市帶產業技術現狀分析
1. 傳統產業比重過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偏小
近年來,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1年,安徽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8,33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5%,其中皖江城市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大約占據了全省88%的份額。但是,從總體來看,皖江城市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占安徽省GDP的比重僅為9.5%左右,傳統產業仍占90%以上①。從高新技術龍頭骨干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來看,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1,335家,營業總收入億元以上的551家,其中營業總收入過10億元的83家企業幾乎都集中在皖江城市帶,僅占總數的4.64%,呈現出數量少、規模小的特點。
2. 自主創新能力低
縱向比較,皖江城市帶的高新技術產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從總體來看主導力不強,數量不多;橫向比較,則與發達地區和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1]?!栋不帐】萍冀y計公報2011》顯示,2010年皖江城市帶研發經費投入占該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1.48%,投入小,持續創新能力不強。同時,皖江城市帶產學研互動性不強,多數企業研發投入低,主要從事組裝加工,低附加值產品比重高,精深加工少。
3. 產業發展不具備規模競爭優勢
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1,800萬,據世界第一,2011年繼續居全球第一。而10年前,我國汽車年產量僅僅只有300多萬輛。規模的擴張,帶來的是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但是皖江城市帶的集群式經濟組織大多由“小而全”的企業構成,大多數企業都沒達到最低經濟規模的要求。以皖江城市帶18家特色產業基地(其中國家級6家)為例,201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81億元,利稅總額267.6億元,但是所有基地的企業總數卻達到了3,932家,上述兩項指標的單個企業平均數為0.73億元和0.068億元??梢钥闯觯瑔蝹€企業的經濟規模很小。同時,由于行業協調與指導的缺失,產業布局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矛盾突出。此外,皖江示范區內大多數企業群體之間競爭多,相互聯系配合少;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較少;品牌建設意識缺乏,整體競爭力不足。
4. 資源環境壓力逐漸增大
皖江示范區建設必須立足于可持續發展, 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業化道路[2]。但是,皖江城市帶工業化水平不高,產業結構層次相對較低,能源、原材料等傳統工業、資源型工業占據了主要份額,總體上來看污染問題形勢嚴峻,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壓力很大。巢湖流域嚴重的水污染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現實情況。資源環境的壓力,勢必會對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帶來不利影響和制約。
二、承接產業轉移的經驗教訓
從自主創新和技術轉移的視角分析,在承接產業轉移中一般存在著兩大誤區:一是想當然的認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會自然而然地推動我國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以為可以生產高新技術產品就等于擁有了高新技術;二是重視技術引進和外資引進,忽視技術學習和自主創新。拉美國家在產業承接中卻被動的迎合產業轉移,放棄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動權,忽視技術學習和自主創新,以致陷入發展困境。而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和地區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積極進行技術學習,實現了從模仿到自主創新的飛躍,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
1. 拉美教訓
受到發展經濟學的結構變動模型和線性發展理論的影響,20 世紀50 年代中期起,許多拉美國家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以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取代了原先的初級產品出口為主的工業發展戰略。各國政府紛紛集中優勢的資源、要素,采取扶持“幼稚工業”的產業傾斜政策,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國外資本投資本國制造業,大力發展重工業和制造業,工業年均增長8%以上,國民經濟年均增長6.5%。20世紀60年代,拉美各國的經濟全面騰飛,除個別國家外,拉美主要國家人均GDP一舉從400多美元提升到1,000美元,個別國家甚至達到1,500美元左右,創造了被人們普遍贊譽的“拉美奇跡”。但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國家為代表的拉美國家直到現在,仍然掙扎在人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的發展階段,被視為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國家,并且看不到增長的動力和希望。
拉美國家面臨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技術學習和自主創新的視角來看,拉美國家普遍缺乏技術學習和自主創新,則是其致命的失誤。拉美國家在教育和科研領域缺少巨額長期投資使得科技創新難以進行??傮w上說,拉美國家歷來不夠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主要依賴于引進外國技術。一直以來,拉美國家都沒有意識到知識及創新的重要性,他們試圖依賴市場來完成技術發展和結構升級。然而事實證明,貿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沒有帶來經濟的大發展,卻破壞了當地生產活動中通過“干中學”積累技術能力的機制,錯過了抓住知識經濟的機會,結構升級也非常緩慢,甚至停止不前。值得注意的是,在20 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進口替代時期,拉美國家也曾經試圖通過貿易保護的工業化來改變自身一味依賴自然資源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比較優勢的動態轉化,改變其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不利地位。但20 世紀70 年代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卻放棄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外國資本和市場的力量使大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又重新走向了靜態比較優勢的發展道路。拉美的發展模式僅僅依靠非熟練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基本放棄了國內技術能力和本土基礎性R&D努力等“知識密集型”的活動[3]。
所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規模的并購浪潮和大量的FDI涌入使得拉丁美洲地區主要作為兩種角色參與世界經濟:一是日益成為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工業產品(鋼鐵、紙漿、銅和蔬菜、油等)的供給者;二是在裝配線工業模式下利用非熟練勞動力為發達國家生產廉價商品。所以目前在拉丁美洲就出現了兩種難以改變的支配性的國際專業化形態:南椎地帶國家專業化于自然資源加工工業,而墨西哥和小的中美洲國家則從事裝配線制造業,所有這些在國際生產供給鏈上都是低附加值的生產活動。拉美國家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充分說明了作“初始”的技術學習能力、技術吸收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對于發展中國家的極端重要性。
2. 日韓經驗
1968年,日本GDP總量達到1,000億美元,在經濟規模上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在此后不到10年的時間里,日本人均GDP繼續高速增長,并基本保持了社會穩定,平穩度過了中等收入陷阱。而韓國的人均GDP則在1995年達到了11,469美元,成功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優先發展科學技術,高度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培養,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轉型是日本和韓國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應對中等收入陷阱的共同做法。
20 世紀60 年代,日本大力實施“技術立國”戰略,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20 世紀80年代,日本開始將那些比較優勢快速遞減和逐步喪失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外轉移,對東亞地區、東南亞及我國沿海地區展開垂直梯度的直接投資,不斷提高其國際分工地位,逐步建立了基于新應用、新技術的新的比較優勢,有效實現比較優勢的動態轉化,實現了比較優勢基礎上的趕超發展。如1957年~1990年間,技術進步因素對日本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6%②?! 凹夹g立國”以及21世紀的“知識產權立國”戰略使日本成為東亞地區工業化的先行國和經濟發展大國。
1982年,韓國正式提出“科技立國”戰略。該戰略明確提出,要利用先進技術改造原有產業,大力促進從輕工業向重化工業再向電子工業和高技術工業的轉型,降低對國外技術的依存度。韓國一直把基礎研究視為整個國家技術的源泉,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提升高附加值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成功實現了經濟趕超和發展跨越③。進入20 世紀90 年代,韓國為了降低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科技立國”戰略,開始大力發展本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入21世紀,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格局,韓國提出了“第二次科技立國”戰略,核心內容就是要實現從“引進、模仿”創新向“創造性、自主性”創新的轉變。2011年年初,韓國知識經濟部公布了2020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思路,提出要實現從“快速跟蹤”戰略到“領跑者”戰略的轉變,并實施“獨一”未來成長戰略。作為“科技立國”戰略的重要內容,20世紀80年代以來韓國大幅度增加了對R&D的投資,反映了政府政策從促進輕工業、傳統工業到關注重工業、技術型工業,再到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重大轉變④。
三、技術轉移與自主創新的耦合機制
耦合是物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兩種運動形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動態關聯關系[4]。本文認為技術轉移與自主創新是相互耦合的關系。這里耦合的含義是指技術轉移與自主創新不僅僅是靜態的交叉重疊的關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互相滲透、互相制約的關系,二者應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二者相得益彰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為承接產業的目標服務。
技術轉移包括很多方面,自主創新內同樣也具有豐富的內容,實現二者的有效耦合必然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這些因素對實現二者的有效藕合的作用卻不盡一致。本文僅針對二者耦合過程中的典型的、有代表意義的方面展開研究,將二者的耦合機制歸納如下三個方面(見圖1):
1. 組織機制
這是技術轉移與自主創新宏觀外部的耦合域。這里的“組織”的含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狹義的創新網絡的“組織”,又包括形成這個網絡組織的制度,其中制度又包括創新的文化氛圍和激勵創新的政府政策。
(1)創新的網絡結構。高等院校和有關科研單位是知識創新的主體,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技術創新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技術轉移”。一般來說,企業研究機構、大學科研機構、政府研究機構、非營利研究機構等是創新的生產網絡;教育系統、培訓機構,技術咨詢服務系統等是創新的傳播網絡;企業、政府等是創新的傳播網絡。
(2)創新文化。創新文化是指與創新相關的文化形態。它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對創新的作用;二是如何營造一種有利于創新的文化氛圍。對于某一地區而言,積極培育有利于創新的文化氛圍尤其重要。同一個地區的企業在互相學習、競爭的過程中使得創新的意識和理念不斷滲透到企業組織機構、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的各個方面,從而催生區域內的創新文化氛圍。對單個企業來說創新是一種典型的具有外部經濟性的行為,即在創新過程中,企業所得的收益小于整個社會所得的收益[6]。同時,企業和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通過產學研的合作,在區域內相對信賴的氣氛中交流和分享技術,互相激勵,共同創新,共同追求創新帶來的經濟效益。這就形成了區域內部互相帶動的創新文化。
(3)政府激勵創新的制度供給和政策支持。區域創新體系對發展區域經濟、提高區域收入的重要性會促使區域政府重視對技術轉移和自主創新的激勵新的制度供給和政策支持。政府通過制度創新、體制建設,消除區域創新體系的制度障礙,打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在稅收優惠、人才引進、市場建設、基礎設施、服務質量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同時,政府可以集中技術轉移和科技開發中心構建有效科技創新平臺,形成技術轉移與自主創新互動發展的有效機制,實現經濟與科技互動的良好局面。
2. 投入機制
(1)人力資本投資。研究表明,跨國公司總是傾向于把技術轉移到人力資本積累相對豐裕國家和地區。而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一方面決定各國的技術能力,因為先進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依賴于各國高素質的科研人員;另一方面人力資本水平決定先進技術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效率,因為先進技術畢竟需要相應素質的普通勞動者與之相匹配[7]。要通過增加基礎性人力資本投資、培育研發性人力資本、注重生產性人力資本累積等途徑,積極承接國內外先進技術轉移,不斷提高區域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2)R&D經費投入。經費投入是確保區域R&D活動的前提。技術轉移和自主創新的R&D經費都倚賴政府投入、企業投入、科研機構投入、風險投資、銀行借貸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社會投入。特別是金融機構參與到區域創新體系中,為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廣泛的融資渠道,通過金融機構的市場化運作,為創新活動的各個環節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
3. 轉化機制
(1)企業載體。企業在開放型市場經濟條件下成為了市場競爭的主體。作為決策主體、投入主體、利益主體和風險承擔主體,企業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推動技術創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還難以成為技術創新主體,高校和有關科研機構必須繼續擔任技術創新的中堅角色,加強核心技術和競爭前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以幫助企業盡快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2)服務平臺??萍贾薪榻M織主要為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和供應方搭建溝通的橋梁,協助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之間,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進行科技成果的交流與轉讓,消除科技成果向市場轉化中由于主體間缺乏知識和技術流動的平臺而產生的諸多障礙。行業協會、中介型服務組織(如市場調查、技術咨詢、資產評估、會計、法律、職工培訓機構等)以及提供研究開發和技術支持的機構,是提供創新的孵化平臺。
四、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技術轉移、自主創新耦合的對策建議
1. 確立企業的自主創新主體地位
在因地制宜推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過程中,要強調自主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產業競爭領域的研發活動應由企業來承擔,并把企業的技術需求作為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主要來源[9]。因此,應將確立和形成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作為自主創新的突破口,引導企業成為新技術的主要創造者,科技成果的吸納者,創新人才和創新資金的投入者,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擁有者,產業發展先導技術的引領者。要繼續深化企業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而確立和形成以企業為主的區域創新體系,從體制上讓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10]。
2. 培育創新型的產業集群
目前,皖江城市帶的家電產業集群(以合肥、蕪湖、滁州為主)、汽車及零配件產業集群和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以合肥、蕪湖為主)、輕紡產業集群(以安慶、蕪湖為主)、冶金產業集群(以馬鞍山、銅陵為主)、化工產業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細化工為主)和建材產業集群(以蕪湖為主)已經初具規模,部分產業集群的比較優勢非常明顯。但許多產業集群的層次較低,創新性不強,高新技術產業規模還非常小。所以,皖江城市帶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發揮現有產業集群的比較優勢,從內部自我深化和外部資源利用兩個方面升級產業集群,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一是過生產技術升級、產品升級等途徑,實現產業價值鏈低端到高端的]進;二是使本地產業集群融入外部先進生產網絡,并與之建立縱向的差異化分工聯系,從而促進集群內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與生產能力的提升。
3. 組建廣泛的區域協同創新聯盟
要加強區域技術創新資源的整合,尤其是加強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建立起自主創新合作的聯絡網絡和常規工作體系[11]。皖江城市帶的產業升級,有賴于技術進步,而企業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則是技術進步的不竭源泉。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任何單一企業的技術創新都無法適應技術競爭的需要。對企業層面的實證研究表明,建立技術創新聯盟是跨國公司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戰略手段[12]。在技術創新聯盟的技術研發過程中,可以實現聯盟企業成員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和優勢共享,推動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升檔次,提高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所以要鼓勵皖江城市帶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企業加強合作交流,組建專業性區域協同創新聯盟,進行聯合研發,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著力打破承接產業轉移中的技術障礙,實現產業技術創新,全面提升皖江城市帶的產業技術水平。
4. 搭建區域創新的服務平臺
一是大力發展中介服務機構。要積極引進知名專業中介機構,圍繞戰略咨詢、網絡信息服務、高新技術服務、金融創新服務等重點領域,發展一批新興中介機構,通過規?;⑹袌龌?、規范化運作,舉辦各類貿易和投資洽談會、展銷會、交易會,加強與發達地區的聯系和交流,為產業集群創新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二是搭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要充實有網絡平臺內的信息資源,拓寬網絡平臺的輻射范圍,進一步優化現有科技信息網絡平臺。建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等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為各類創新主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服務。三是完善促進科技中介服務組織的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要通過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來創造軟環境,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促使他們積極參與科技中介機構的發展,為皖江城市帶各類自主創新主體提供服務。四是發揮科技服務類行業協會的作用。要積極組織協會會員開展市場開拓、行業協作、經驗交流等活動,努力規范行業協會的行為、提高行業協會的聲譽,提升科技中介服務類行業協會的影響力,擴大其覆蓋范圍,充分發揮科技服務類行業協會在區域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5. 構建區域創新的政府支持體系
皖江城市帶各地方政府應積極轉變職能,努力提升自身公共服務水平。要積極推進皖江城市帶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跨部門業務協同,促進政務網站群向功能服務型轉變,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在皖江示范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各地政府要制定適合地區優勢和特點的招商引資目標和政策,有選擇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通過產業鏈招商等形式,引導區外產業集群的轉移。要為承接產業轉移中的企業自主創新和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中介組織、政府之間的協同創新提供全面的金融、財稅、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
[注 釋]
① 根據《安徽省科技統計公報2011》、《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公報》中有關數據計算整理。
② 轉引自:王春法,《國家創新體系與東亞經濟增長前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第232頁。
③ 在20世紀80年代,韓國在R&D上居于領先地位,韓國工業提供資金的R&D的比率超過臺灣3倍、巴西或印度19倍、泰國將近50倍或者墨西哥的380倍(轉引自桑加亞·拉爾,2000,第163頁)。
④ 1981年以來韓國、巴西兩國R&D投入強度的]變情況與兩國人均GDP]變趨勢高度相似:20 世紀80 年代韓國、巴西R&D投入強度起點的差距并不大,但隨著韓國"科技立國"戰略的確立實施,韓國R&D投入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并于2007年達到3.47%,超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位于世界前列。長期以來,巴西科技進步與創新不受重視,R&D投入強度始終在1%以下徘徊。
[參考文獻]
[1] 張海林.加快推進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調研[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3-27.
[2] 孟麗,潘理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的SWOT分析[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0(3):107-111.
[3] 賈根良,于占東.自主創新與國家體系:對拉美教訓的理論分析[J].天津社會科學,2006(6):82-87.
[4] 吳勤堂.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耦合機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6.
[5] 黃衛平,李嬌.國際產業轉移平臺與技術轉移探析--兼論中國促進技術轉移的對策[J].經濟經緯,2008(4):24-27.
[6] 楊丹萍.產業集群與技術創新的耦合機理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05(8):18-20.
[7] 鄒薇,代謙.技術模仿、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趕超[J].中國社會科學,2006(11):26-38.
[8] 唐樂樂,苗長虹.產業轉移與河南省產業技術學習及自主創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8(8):99-101.
[9] 張雪梅,王雙.國外科技發展模式與我國區域自主創新體系的構建[J].中國國情國力,2007(12):44-48.
[10] 戴慶華.江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產業自主創新[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5(6):22-24.
[11] 鐘敏.“泛珠三角”區域自主創新與技術轉移分析[J].經濟縱橫,2009(8):57-59.
[12] 袁兢業.基于技術創新聯盟的企業競爭力構建[J].改革與戰略,2005(9):74-77.
The Coupling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 Example of Wanjiang City Belt
Wang Xianzhu, Cheng Zusong, Wang Chuanb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 anshan 243032,China)
一、創新成果少且水平低,缺乏核心技術
創新意識較差、積極性不高是央企科技人才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創新成果少、水平低且缺乏核心技術。筆者抽取了在各個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家央企,然后對他們的專利進行檢索。檢索后發現,這十家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為895.7件,授權發明專利平均值卻僅為142.5件,授權發明專利僅占專利(申請)量的16%??梢?,從專利這一指標來看,具有較高水準的創新成果(授權發明專利)占整個創新成果——專利(申請)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這說明了創新成果的綜合水平是較低的。再粗略瀏覽一下這些授權發明專利后會發現,這些授權發明專利大多是在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的改進,鮮見有突破性創新,可見核心技術也是較缺乏的。
二、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重數量而不重視質量
繼續檢索并分析上述十家央企的專利數據后發現,已審結的發明專利申請量的平均值為253.2件,而這些審結的發明專利申請案中,視為撤回、主動撤回或駁回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平均值為53.5件,占整個審結發明申請量的21%。根據筆者多年從事專利的經驗,這些被視為撤回、主動撤回或者駁回的發明專利申請,大多都與申請文件撰寫質量差有關。在評定職稱或各種國家獎勵政策的激勵下,專利申請數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撰寫質量卻令人擔憂。
三、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缺乏國際視野
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很多央企已經踏出國門、走向世界,這是符合國資委提倡的“走出去”戰略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這些“走出去”或“正要走出去”的央企在知識產權的海外布局方面,意識卻非常差。在國內申請幾十個、上百個、甚至上千個專利的央企,很多在國外的申請量為零,申請量為個位數和十位數的已經相當不錯了,申請量上百位的可謂鳳毛麟角了。在國外申請的專利數量少,自己的技術在國外市場上就很難受到保護,在遭遇侵權訴訟或產品在展會上遭到突擊查扣時,就很難與之抗衡或交換,局面非常被動。
針對這樣的狀況,眾央企們如何才能迎頭趕上,盡快達到國資委設定的第三項要素的標準,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發明人激勵機制,激發創新熱情
目前,雖然央企基本上都建立了創新激勵制度,但是制度的實施情況卻不盡人意。例如,在一些企業中,創新激勵制度形同虛設,很少對發明人進行獎勵;而在有的企業中,企業管理層意識到了激勵機制的重要性,給每項創新成果予以重獎,例如給發明專利獎勵幾萬元、十幾萬元或甚至幾十萬元,但是這些獎金卻以“吃大鍋飯”的方式撒在整個課題組或者單位,到真正發明人手中的錢卻寥寥無幾。這兩種做法都嚴重挫傷了發明人的積極性,削弱甚至阻滯了發明人的創新熱情。
針對這種現狀,企業應嚴格按照專利法律的規定來確定發明人,即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界定為發明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并不是發明人。只有嚴格按照上述規定確定發明人,然后對發明人進行重獎,才能激發創新以及進一步創新的熱情。也就是說,只有確保創新主體——發明人得到應有的回報,才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
在確保發明人權益方面,美國和日本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在這兩個國家,職務發明被創造出來時,其權利原本是屬于發明人的,發明人所在的單位只是受讓了該權利。雖然職務發明創造的最終權利歸屬于單位,但是因為單位只有受讓后才能得到該權利,所以該制度從程序上保障了發明人的權益。這種制度為美日兩國強勁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動力。
在中國,法律雖然沒有像美日那樣將職務發明創造的原始權益歸屬于發明人,但是卻規定了對發明人的獎勵和報酬制度。因此,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嚴格按法律規定確定發明人,并給予他們應有的獎勵和報酬,必定會起到相應的激勵作用。
第二、充分掌握競爭對手的專利布局,進行精準性創新;而且在研究競爭對手的專利時,要善于吸納他們的創新思維以提高創新水準。
在發明人的創新熱情得到充分激發后,如何才能進行有效創新呢?
在大多數企業中,大家都知道“閉門造車式”的創新是行不通的。為此,大家都積極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在消化吸收他人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通過技術交流,又可以通過購買國外先進技術,還可以通過研究世界一流企業的專利文獻。研究競爭對手的專利文獻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因為專利文獻記載了最先進的技術,是一座技術寶庫。很多世界優秀企業,在進行研發前都充分研究競爭對手的專利文獻。在研究競爭對手的專利文獻方面,有兩方面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