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37:58
序論:在您撰寫病人心理護理的措施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6-02
1 內科老年病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原則
1.1 焦慮不安。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每個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為明顯。他們對自己所患何病,嚴重程度,何時才能治好等還不清楚,因此焦慮不安,表現為煩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護理原則:解釋—支持—放松訓練。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予以認真的解釋,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況除外如癌癥患者等),指出焦慮不安產生的原因及不利影響,并進行放松訓練(自我按摩,簡易保健操等)?;颊呔芙蛹{護士的意見,在較短的時間里消除或減輕這種心理,睡眠及飲食狀況會有明顯改善。
1.2 孤獨寂寞。主要出現在住院時間較長缺少親人陪護的病人。這類病人多性格內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語,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來探視,病人感到非常孤獨,十分寂寞,表現為無所事是,情緒低沉,常常臥床等。
護理原則:建立與病友進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獨寂寞的最好方法。這類病人雖表面沉寂,但內心情感豐富。在護理上要主動與病人接觸,交流思想,首先成為病人交往的對象,然后幫助病人與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還可引導病人參加一些切實可行的活動,如讀書、下棋、打太極拳等。
1.3 悲觀消極。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種日落黃昏的感覺,這種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負性增強,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認為自己沒用了,還要給別人增加負擔,所以求治的主動性不高,往往被動配合治療。主要見于平素自尊心和獨立性較強且病情較重的病人。
護理原則:關心—支持—鼓勵。病人這一心理產生的基礎是不敢面對現實,其實是一種逃避行為。針對這種情況要取得家屬的配合,主動關心病人,使病人認識到親人們愛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復,講解主動配合治療的意義,在精神上要首先戰勝自己。對病人每一點認識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應該指出的是,家屬的關心與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1.4 恐懼緊張。主要見于病情加重或癌癥病人,認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與求生的本能形成強烈沖突,因此產生恐懼緊張。
對這類病人要給以更多的同情,護理要更加細心,服務周到,言行要謹慎,不要讓病人感覺到病情危重,盡量滿足病人的要求,同時向病人講明病情波動是常見的,可以減輕恐懼心理。
1.5 疑病。在老年病人中較為多見,此類病人多具有固執、吝嗇、謹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的性格特點。表現為過分關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點不適,就懷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種疾病。
護理原則:有充分依據的適度保證—疏導—解釋。
1.6 情緒不穩。多見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愛挑剔等特點的病人,對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適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發泄出來,對象常常是護士或陪護人員。
對此類病人要理解,寬容和忍讓,同時進行開導,給以周到的服務去感動病人,使其改變態度。
護理原則:向病人講解活動的重要性,鼓勵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少不必要的幫助,根據病情制定每日活動計劃。
2 內科老年病人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措施
2.1 語言性溝通。
2.1.1 勸說開導?!端貑枴骸氛摗吩唬骸熬珘纳袢?,榮衛不可復也。”歷代名醫一再提倡“善醫者,必先醫其心,而后醫其身”。故護理人員應“視人猶已”,滿腔熱情對待病人,要主動找病人交談,對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關心同情和體諒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視為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病人悲觀失望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鼓勵病人,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威力,誘導鼓勵患者,使其提高機體對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臟腑功能的協調,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復。
2.1.2 交心談心。可以通過交心談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閑談,聊天,拉家常,“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這樣可以詳細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狀態,尤其是疾病發生以后的思想情緒的急劇變化,可以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知識基礎,以及對疾病的認識,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對疾病的態度,是緊張害怕、恐懼還是樂觀,有沒有戰勝疾病的堅強意志,同時還可以了解病人家屬的思想狀況,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實際困難。這樣,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極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為治療疾病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2.2 非語言性溝通。
2.2.1 移情。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轉移。通過語言、行動等方式,調動病人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內守狀態,移易精氣,變利氣血,調動人體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將注意力經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變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響工作、勞動、學習和生活,整天圍繞著疾病胡思亂想,陷入苦悶,煩惱和憂愁之中,甚至緊張、惶惶不可終日。對于這類病人,護理中可采取誘導的方法轉移注意力,轉內病為外病,轉心病為腿病,以不治為乃治,每每收到不藥而愈的療效。正如清代醫家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中所說,七情之病也看花解悶,心曲消愁,有勝于服藥也。
2.2.2 相制。相制,即是以一種情志抑制另一種情志,達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的一種精神療法。如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憂傷的患者給予更多的照顧,關心他們的生活,以真誠的態度聆聽他們的煩惱的訴說,并且有意識地多說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話,讓其聽聽相聲,看看喜劇,保持一種愉快的情緒,以制約憂傷之情,這正是中醫學中獨特的情志治療方法——“喜勝憂”的思想體現。
在新的護理模式中,護理工作已不是簡單的打針、發藥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護理在內的更為復雜的,具有獨立性的、創造性的活動。這些創造性活動需要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來完成,有效溝通則是實施心身整體護理的關鍵,通過有效溝通來提高護理質量,使病人從身心兩方面得到最滿意的康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普外科 手術病人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103-02
手術是治療普外科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在手術的過程中對病人的身體也會造成很大的創傷。手術主要是以刀、剪、針等器械在人體局部進行的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療方法,其作為應激源的一種,會讓病人產生較為明顯的、強烈的心理性應激源反應,容易出現術前緊張、焦慮、恐慌、情緒低落等情緒,這可能會導致病人病情加重,直接影響到手術的效果和預后,甚至會引發術后嚴重的。筆者對2011年1~12月50例普外科手術病人在術前、術中、術后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對照研究,分析了心理護理對普外科手術治療的具體實施措施及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通過心理護理能是病人在平靜、放松的狀態下接受手術,并順利完成手術全過程,在術后病人身體恢復良好,基本沒有出現并發癥現象,均痊愈出院。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入住進行普外科手術患者5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在13~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歲。兩組之間在性別、文化程度、年齡及病情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膽囊切除手術12例、闌尾手術9例、膀胱取石手術5例、腸梗阻松手術1例、脾切除2例、腸息肉切除手術2例、疝修補手術10例、胃大部分切除手術9例。將其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組為25例。
1.2 治療方法。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圍手術期均采用傳統的常規護理方法,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制度具體的心理護理實施方案,針對每個病人不同個性特點在術前、術中、術后加以實施。首先要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背景、社會閱歷等因素及其對自身病情認識的程度,從實際情況出發,掌握病人心理特點。護士不但要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術,還有具有醫務人員的高尚品德,從而使護患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消除病人對手術的緊張、憂慮及恐懼心理,使病人積極主動配合手術治療。
2 心理護理
2.1 術前心理護理。
2.1.1 病人術前心理。由于大多數病人都是從事和醫學方面不相關的職業,缺乏對醫學知識的了解,大多數病人聽到手術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對自己的病情產生憂慮心理,擔心手術過程中的疼痛、可能發生的意外或者手術醫生技術不高,擔心手術效果以及術后是否會有并發癥等,家庭的經濟條件差也會使病人擔心手術費用的問題,從而導致病人食欲不振、影響睡眠,甚至嚴重的可能會放棄手術治療,病人的壓力大了,會對手術造成諸多不利影響。
2.1.2 應對措施。
2.1.2.1 在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方面,護理人員要具備愛崗敬業的品德,要建立一切為病人服務的宗旨,對病人富有責任心、愛心、及同情心。同時還要掌握相應的臨床護理技能,不斷完善自身業務能力,積極維護好護患關系,這些都是做好心理護理之前的必要條件。
2.1.2.2 由于急診病人的手術具有起病急、發病快、病程短等特點,病人在做手術之前的思想準備不足,護理人員在簡單初步了解病人病情之后,及時給予轉移和疏導,安慰、體貼病人,盡快消除病人緊張、不安的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做好術前的心理準備。同時還要做好病人家屬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感受到真誠和安全感,鼓勵他們戰勝疾病。
2.1.2.3 相對于擇期進行手術的病人,應熱情接待,主動向病人自我介紹,并介紹病人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消除病人的陌生感,讓病人之間盡可能的多接觸,互相交流,傾聽了解病人最擔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病人提出的問題應耐心解答,強調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讓其盡快適應醫院生活。
2.2 術中心理護理。病人在進入手術室后,面對基本從未見過的手術儀器和特殊裝置時,會產生焦慮、恐懼以及緊張無助的心理,因此,為使好圍手術期得到更好的效果,手術室的護士應在手術期的前一天到病人病房進行術中講解,根據病人的病情向病人闡述麻醉及手術的簡單過程。在手術開始時,要保持安靜,當有意外狀況發生時,切勿大聲喊叫,保持冷靜并及時處理,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負擔。
2.3 術后心理護理。病人在成功做完手術之后,一般情況下會表現的很輕松、如釋重負的感覺。但是每位病人的個性特點不同,手術之后會由于擔心手術效果及并發癥,產生悲觀、容易激動等不良情緒,影響食欲和睡眠。這些不良情緒會降低病人對疾病的耐受性,阻礙傷口的正常愈合。
3 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4 結論
由于普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而手術是會給病人造成創傷性的一種治療,普外科手術病人的心理狀態與內科等非手術病人的心理狀態是不同的,有著較為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應,需要護理人員及時的運用護理心理學知識對普外科手術病人進行心理輔導及護理。通過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對普外科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不僅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加強對基礎醫學知識的學習,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根據圍手術的各個不同時期,針對不同病人心理特點進行心理干預,幫助病人認識疾病,了解手術,使病人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 陸小英,張玲娟.如何提高護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能力[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
[2] 費桂英.手術室術前心理護理作用[J].上海護理,2002(27)
臨終關懷是一種特殊的護理。它不以延長臨終者生存時間為重,而以提高病人臨終階段的生命質量為宗旨。它直接的目的不是為更好的生,而是為了更好的死?!苍诿媾R死亡階段保持舒適狀態,走完人生的最后道路?!?/p>
據我們對30例診斷明確,治療無望,瀕臨死亡的住院病人,實施了臨終護理體會最深的是,對臨終病人在積極搶救的前提下,輔以心理治療,使處于瀕死階段的病人可能得到快慰和生命延長。不僅可以達到相對“安樂”的目的,而且更能體現人道主義精神,符合我國國情,這就是當今提倡“臨終關懷,人文護理”的內容。
利用語言的感染力及其誘導作用,提倡優質的生物環境與人際環境是心理護理的主要手段,如何發揮語言藝術的作用、注意觀察臨終者的心理變化和要求,以及靈活的調整周圍環境,去理解、調整病人的心理狀態,給病人以堅強敏感的心理支持,是心理護理成敗的關鍵。本文著重談一下如何滿足臨終病人的心理需要并給予心理支持及護理措施。
一、 語言與非語言交流技巧的運用
交流是一個人把他的思想觀點或感情傳遞給另一個人的過程。護士交流的技巧和靈敏的感覺能力,常有助于安慰病人和解決病人身體或心理方面的痛苦。只有掌握交流的技巧,對病人表示深切的同情與理解,啟發病人講出自己的思想顧慮,然后再通過交流,對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和醫療指導,在減輕病人心理負擔的基礎上,相應地減輕其身體方面的痛苦。結合臨終者生理、心理的特殊規律,從生理角度,并不期望治愈其所患疾病,而是為了使患者置于較為安適狀態。從心理學角度,使預感臨近死亡,對疾病的進展感到不安和畏懼的患者,從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中解脫出來,從容地死去。我們對不治之癥的病人進行臨終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我們利用語言交流的方法使臨終者,正視現實,擺脫困難。如:一位x線科副主任,患急性白血病,因他已感冒就診,加上幾日內周身出現大片的出血點與瘀斑癥狀,一系列血象檢驗,出于職業敏感引起他的懷疑和重視。當他被確診為白血病時,他與其他患者一樣進入否定階段,不敢面對自己的疾病,產生了恐懼心理,懼怕死去。此時出現害怕孤獨,需要有人陪,需要能多聽到他的病情,他非常希望醫護人員去探望,接近他,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他的病情,是否還有其他疾病可出現類似癥狀,不會的,一定是化驗結果搞錯了,渴望醫生護士能??赐?。這時,護士要盡量注意傾聽,表示熱心、支持和理解。使用合適的神態,維持適當的希望感,但不應該采取回避或欺騙手段。我們是這樣對他講的:“您多年從事x線工作,是否有過這種癥狀?”他回答:“沒有?!薄澳俏覀兙鸵^察一下了,先好好休息,從飲食上多注意一下,如:多吃些花生皮煮水、肉皮、大棗……”在與病人交往中使用通俗、明確、易于為病人理解的語言,注意說話的語氣音調的使用,它會起到幫助表達語意的效果。尤其是對癌癥病人,隨著病情加重,甚至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他們的心情沉重,情緒很壞,焦慮伴隨著僥幸,悲哀,伴隨著反抗,擔心和憂郁,平靜和絕望,在這種消極復雜的心情支配下,多數患者表現出煩躁易激怒,護士面對這種情況,除十分必要的提醒和制止外,最好的辦法是坐下來保持沉默,對病人各種責問,不滿等不作回答。在這種情況下保持沉默,能很快地使病人冷靜下來。
相反,對答、解釋、爭辯會進一步激化病人的情緒。坐下來就證明我們已經騰出時間行動上表現出同情與理解,讓病人盡量傾瀉自己的情感。護士也要讓病人覺得你是在積極認真的特別關心地去聽,不是聽聽而已,花上充分的時間去傾聽,在談話中隨時注意病人的反應,護士善于從病人的言語特點,語調、聲音大小,面部表情等方面,發現他的內心活動,然后據此而因勢利導地引出問題,這是十分重要的。按上面的病例繼續為例,他按著護士交代的飲食去做了,可仍有新的大片瘀斑出現,病情不斷的惡化,他的情緒進入了絕望,問到了我是否快死了。在表達了“是不是白血病”這一內容的同時,話里還傾訴著痛苦和郁悶的心情。如果我們單純的告訴他:“是的,你患的是白血病?!辈蝗缥覀儙е星槿グ矒?,關懷地答到:“你所患的病很嚴重,院里正在全力以赴地對你進行治療,你所需的藥品,正在想盡辦法,保證用藥,你知道已有專人去外地專程為您購藥。有這么多同志在你身邊,你不會感到孤獨的,你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會隨時出現在你的身邊?!笔古R終者在生前最后一段時間內看到自己價值的意義。通過臨終護理,讓病人看到社會、國家、家庭在自己臨終前仍然對自己進行無微不至地照料,將是對他的一種極大的安慰。因而可以減少恐懼。這無疑是對臨終者和活著的人的一種精神凈化。臨終護理也是對患者家人的一種精神寬慰和精神補償。自己的親人即將離自己而去,對誰來說都是痛苦和不安的,對誰來說都愿意為即將死去的人做些什么,滿足死者的一切要求,以減輕自己的悲痛。這位病人在臨終前說到我不在恐懼,不在憂慮,不在孤獨,也沒有被拋棄,沒有受鄙視,看到的是尊敬,關懷。愛護我。即使我馬上離別人世,也無遺憾,謝謝大家!醫護人員的語言只有引起臨終病人的心理共鳴,才能奏效。所以,只有細心觀察,靈活誘導,抓住病人瞬間表情,言談舉止的細微變化,以窺探其復雜多變的心理特征,敏銳地選擇恰當的語言,抓住主要矛盾,巧妙地配以適當的表情和手勢,有的放矢地進行語言誘導,逐漸消除病人的憤怒、疑慮、煩躁、悲傷等有害心態,代之以鎮定自若、信賴、快慰的有利心態,去正視事實,配合積極的對癥治療和搶救措施,使病人真正能在臨終階段盡可能多點的享受人間的友善和溫馨,美好與幸福,在自然的安樂中漸漸離開人生。
(二)非語言交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神態、體態、姿勢等。非語言的行為,往往體現一個人的真正動機和內在需求,一般患者的需要常用語言方式表達,而臨終病人隨著病情的惡化和出現復雜的心理,這對他們的需求多為非語言式表達。在死亡不可避免時他們更多地需要身體的舒適及心靈上的平衡和安寧。維護臨終病人的尊嚴,減輕其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及其家庭成員的悲痛,實行人道主義,是非語言行為護理要達到的目的,目光接觸是非語言交流的主要信息通道,人們常稱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目光可以傳遞感情,也可以影響他人的行為,可以保持雙方的思路一致。如:語言障礙的病人對某些護理人員的到來會表現出欣喜、歡樂、興奮的目光,說明他們歡迎護理人員的到來,目光中流露出信任的情緒。如病人用憤怒的目光或是面對墻壁,或是閉上眼睛,表示他有不信任感,或是有難言之處。這時護士不要回避,應找出根源加以解決才是。我們曾護理過一位喉癌術后一年,轉移多處的患者。此患者已40歲,孩子只有7歲。他的心情明顯的憂郁,極度的悲哀和痛苦,經常流淚,妻子怎么護理也不對,經常摔東西,又經常用乞求的目光看著護士。他的情緒進入了絕望期,逐日沉默,出現了孤獨感。針對此情況,我們坐下來開始同樣保持沉默,用關懷的目光看著他,似乎在問他有什么要求嗎?無聲陪伴在他的身旁,這種做法也是給病人溫暖與力量的一種表現,等他安靜下來,我們便詢問加以手勢進行開導式的發問,他的妻子才告訴我們,她把孩子寄托給親屬照管.他放心不下,加上有生之年已不多了,希望女兒也能在身邊。我們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處理方法,用真摯的語言,充滿同情、關切的目光告訴他,破例讓妻子和女兒一起陪伴他度過最后的時光,在病室可以擺放鮮花和他喜愛的用品。他用滿意而感激的目光微笑點頭向護士表示謝意。他的情緒一下就好起來了。這一實例闡述了對臨終病人非語言行為的護理,它不同于一般的護理,它通過患者的細微甚至瞬間舉止神態來窺探其心理狀況,要研究臨終者的心理,并對他們有一顆愛心,誠心和責任心。這樣,護患之間才能溝通,在臨床上才可以真正實施非語言行為護理,同時,也體現對其家屬的關懷,從而減輕他們的負擔,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共同幫助垂危病人平靜地度過人生的最后時刻。
二、環境的靈活性與心理的重要性
南丁格爾曾說過:癥狀和痛苦一般認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發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癥狀,而是其它的癥狀,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氣、光線、溫暖、安靜、清潔……。環境對一個即將結束生命的人來說,是需要感覺溫暖和情誼的,為此要為臨終者創造一個優美的周圍環境是極為重要的。臨終護理是特殊的護理,如果仍按教條的管理病室,嚴格控制探視,會使病人及家屬感到不盡情理,增加悲哀。為此我們采取了放寬正常的病房管理:1.對環境的處理。我們除提供充足的空氣,光線及溫暖、安靜、清潔的環境。對病室的空間設計采取靈活的態度,病室擺設鮮花,精美的掛畫,允許擺放病人喜愛的物品,避免產生死亡之屋的氣氛。2.根據臨終病人對生活的依戀和親人永別的痛苦心理,在處理人際環境中,允許最親密的人日夜陪伴,在不影響病人休息情況下,可以允許適當的探視,不規定時間,讓病人多享受一份人間的情誼,針對患者對死亡的否認――回避――認可的心理。護理人員不能采取回避的態度,主動關心病人,象對待其他患者一樣,從他們語言或非語言的表情暗示中,了解病人的真正需要,主動詢問,鼓勵,而不象以往對待危重病人那樣忙于處置給藥,要充分理解病人的情感,協助安排處理未了的心愿,使病人及家屬的心理盡量放松,坦然的迎接死亡的來臨。優質的生物環境和人際環境,會使病人在臨終前的一段特別人間的溫暖,社會的尊重。醫護人員的關懷,會使病人感到他晚期的生命與他的死亡對人們是重要的,從而使生命垂危者安靜、舒適的走完人生的旅途。
隨著人們對二個文明要求的提高,對臨終問題越加關注,每個人都希望安詳、平靜的死去,為此給護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護理內容,要求通過良好的臨終護理,使之能夠比較“舒服的死”,通過臨終護理體現出一種社會道義和社會精神,有利于密切人們之間的情感和增強社會凝聚力,體現醫療職業的崇高和尊嚴。人們從對一個臨終前的人仍然進行無微不至的護理工作,仍然百厭不煩設法滿足臨死者的要求,看到了醫療工作的潔白無私。讓我們去關懷臨終者吧!
關鍵詞 惡性腫瘤 心理特征 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24
惡性腫瘤病人常見的心理特征及表現
恐懼心理:由于人們對惡性腫瘤在認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普遍存在“談癌色變”的情況,認為癌癥是“絕癥”,得了癌癥就等于是判了死刑。因而病人在未確診前,非??謶肿约核玫牟【褪前┌Y。病人常表現為:憂心忡忡、心情緊張及對醫護人員的言語、態度十分敏感?;蜃P不安、唉聲嘆氣、感情十分脆弱。
懷疑心理:病人在疾病確診前常有恐癌心理,懷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癥,而一旦被確診為癌癥,病人又懷疑是否是醫院誤診搞錯了,對惡性腫瘤的診斷產生懷疑,不愿也不敢相信。表現為煩躁、緊張、 焦慮,反復到各大醫院進行重復檢查等。
否認回避心理和幻想心理:病人的癌癥診斷一旦被確證,出于對癌癥的恐懼,卻不愿意面對自己患惡性腫瘤這個現實,對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態度。表現為沉默寡言、煩躁、激惹、心存幻想,否認癌癥這個事實。
認可心理和依賴心理:隨著時間的推移,病人的幻想破滅,不得已承認自己患癌癥無疑時,“病人角色”的表演則相當“出色”。病人為了不讓家人難過悲傷,親人為了讓病人安心治療,彼此心照不宣,絕口不提病情。這時病人既不表現痛苦也不害怕,顯得十分平靜。非常愿意與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同時也產生較強的依賴性。依賴于藥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療。把“生”的希望甚至于日常生活護理全都交付給了醫護人員。表現為愛發脾氣、苛求挑剔、以“自我”為中心、隨時隨地的要求醫生護士給予關照。
抑郁心理和悲觀絕望心理:病情的日益惡化和癌癥疼痛的折磨,以及化療、放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病人常常產生“生不如死”的念頭,對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死亡安排多于生還打算,祈求早日解脫。病人常表現為心情憂郁、悲觀、消沉和絕望,自殘甚至輕生自殺。
惡性腫瘤病人心理護理的必要性
惡性腫瘤病人由于有上述的一些心理特點和心理表現。以及病人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尤其經過術后幾個療程的長時間放、化療,病人會因為其放療的不良反應、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和常人難以忍受的癌癥疼痛等,使病人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煩躁、情緒低沉、意志消退等不良心理狀態和消極情緒,從而導致其陷入悲觀絕望之中,喪失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而再不愿意繼續治療。病人的這些不良心理狀態和消極情緒,會使其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加劇病情惡化的程度和速度。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重視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不僅有利于腫瘤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還有利于腫瘤的消退。是一種值得醫護人員重視的有效的治療手段。
惡性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措施
針對不同的腫瘤病人心理特點,制訂出合理的、科學的心理護理計劃,并配備專門的相對固定的具有一定醫學心理學知識的護士去為患者做好心理疏導。要根據病人在不同疾病期的心理狀況和病情的變化等情況,做出相應的心理護理計劃實施方案。給予患者以貼心的心理撫慰及精神調養,以及必要的生活指導。充分調動其自身內在的積極因素。
護理人員對癌癥患者應有深厚的同情心和愛心。對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以及情緒反應了然在胸,在充分掌握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之后。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如精神緊張、心理恐懼、否認懷疑、悲觀失望、絕望情緒等,有的放矢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工作,給予對癥下“心”藥,在生活上主動關心體貼患者,在醫療方面讓患者滿意放心。使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平衡狀態。
護士為患者提供精心護理時,不可忽視家屬的作用。家屬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性格行為、生活習慣最了解,對患者的關心和照顧在某種程度上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同時,也要對家屬給予關心和幫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家屬克服悲觀失望情緒,與醫護人員一道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讓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并積極配合醫師對疾病的治療。
有效的心理護理是建立在良好的護患之間的關系上。護理人員要隨時與患者進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加深患者及家屬與護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保證各項治療方案和療程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盡可能地滿足其癌癥患者的意愿需要。根據病人的性格和興趣愛好布置住院的病房環境,如家庭式病房或工作式病房。讓患者在身患絕癥住院期間,感覺到一樣可以得到工作和生活樂趣,一樣可以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從而喚起病人對生命的渴望,產生出強烈的生存意愿,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去戰勝病魔,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重視惡性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動,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是治療惡性腫瘤病人的關鍵環節之一。護士以和藹的態度、可親的語音,關心體貼的行動,抓住有利時機及時有效地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和情感交流,以典型治愈病例讓病人看到治愈的光明前途,可讓病人的悲觀情緒得以消除,在精神上得到支持。取得病人在治療上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對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好轉和恢復,而且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奇跡。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內科老年病人;心理特點;心理護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0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468-02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呈現下降趨勢,記憶力、免疫力以及智力等均逐漸下降[1]。優質的護理不但能夠幫助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還能提升老年病人疾病治療的效果。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重,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以及護理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護理人員在對老年患者進行疾病護理時,不但要清楚掌握疾病,還應該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以便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進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基于此,文章選取了我院所收治的40例內科老年患者并對其展開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這一時期內我院內科收治的老年患者中抽取4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患者的年齡均在60-84歲之間,平均年齡68.7±4.3歲,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疾病類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16例,冠狀動脈性心臟病12例,腦梗死12例。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選取的內科老年患者在開展內科常規護理的同時,加以實施心理方面的護理干預措施,詳細措施如下文所述。
1.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并與其探討一些老年人感興趣的話題,以便在患者心里留下較好的印象,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2]。
1.2.2 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 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與溝通,溝通時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老年患者感興趣的話題作為交談的切入點,鼓勵患者將心理的想法說出來。同時,協助患者同其他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并為患者們構建一個交流與溝通平臺,營造良好的住院氛圍。
1.2.3 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對于治療操作沒有獲得成功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及時表達歉意,并獲得老年患者及其家屬的諒解。同時,耐心與患者交流,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要。
1.2.4 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針對不同心理特點的老年患者開展不同的心理干預,與家屬聯系并相互配合,使患者充分感受到親友和醫護人員對自己的關心,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激勵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計量資料進行處理,采用X2和t檢驗,得到的結果以P
2 結 果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心理特點變化情況見表1。
通過對表1的分析可知,經護理后患者的心理狀況與護理前相比有明顯改善,經統計學處理后差異顯著,有意義(P
3 討 論
內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主要可以體現為焦慮與恐懼、消極、孤獨、自卑、多疑、偏執等幾個方面[3],現針對內科老年患者的這些心理特點作出如下具體分析。
3.1 焦慮與恐懼 這是內科老年住院患者較常出現的心理狀態,以初次住院的患者在住院的第一周表現最為明顯,這主要是由于患者對自身所患的疾病、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效果等方面不太了解引起的,具體可以表現為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可以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健康宣教來改善。
3.2 消極 老年人基本上都會存在一種日落黃昏的想法,這種不良心理在患病之后出現了負向加強的趨勢,進而產生了消極、悲觀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出現容易促使老年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夠積極主動。因此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樹立老年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3.3 孤獨 具體表現在住院時間較長,缺乏家屬的陪伴,這一類型的患者性格較為內向,不擅長與他人交流,言語較少,其他病患也不與其進行交流,加上探視的人較少,使得患者感到十分的寂寞、孤獨,情緒極度低沉。
3.4 自卑 最為明顯的表現是患者各種事情都想其他人代勞,自己不愿去做,完全依靠他人的照顧,長期下來就產生了自卑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在滿足患者需要的同時,讓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患者的自我滿足感。
3.5 多疑 通常是發生在病情較為嚴重或者是癌癥患者的身上,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病入膏肓,難以治愈,所以出現了多疑的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
3.6 偏執 通常發生在性格比較急躁、極易被激怒且挑剔的患者身上,他們對于身體上的不適和不如意的事情,均需向周圍的人發泄出來。因此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應針對內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在開展常規內科護理的同時加以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的預后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桂英.探討內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2,06(30):211-213.
1臨床資料
自2006年8月~2009年12月入住ICU的病人1 855例,男1120例,女735例,年齡5~86歲。其中重型顱腦損傷754例,多發傷286例,各類腫瘤108例,其他707例。
2護理問題及措施
2.1 身體不適及護理
2.1.1 各種管道及監護設備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不適: ICU各種監護儀器的導線會讓病人感覺不舒適,尤其是術后放置的一些引流管,如胸管、胃管、中心靜脈導管等,還有氣管切開術后、呼吸機的應用等。我們采取的護理措施:1) 將各種導線適當約束放于合適部位,盡量不影響病人的活動,以減少不必要的限制。2) 向病人介紹各種導管的作用及放置原理以及如何保證引流效果。3) 遵醫囑按時服用止痛劑。4) 定時幫助病人更換臥位,盡可能使病人舒適。
2.1.2 噪音: 我院ICU病房有12張床位,病室面積約100 平方米,床距1米,無隔欄裝置,各種各樣的機械聲、報警聲、吸痰聲甚至夜間談話及走路聲可成為噪聲來源。據報道[1],危重病房是醫院噪聲最強的地方,可達5~80dB,而超過60 dB時,對環境會產生一定干擾。我科調查發現,60%的病人感到噪音使他們煩躁不安。噪聲可刺激人的交感神經,使病人的心率上升,心情煩躁,影響病人睡眠。護理措施是:1)醫護人員談話輕聲細語。2) 嚴格做到四輕。3) 根據情況夜間調小報警音量。4)所有治療盡量集中,以免影響病人休息。
2.2 精神方面的不適及護理
2.2.1 恐懼與焦慮: ICU病房擠滿了各種各樣的儀器設備,如除顫器、氧氣、吸引器、呼吸機、監護儀等均為病人所不熟悉的高新技術設備。
這種過度的擁擠,使病人活動空間縮小,進而產生思想上的壓力,同時ICU內各種噪音,光線刺激,同病室危重病人的搶救或死亡均會對病人的心理、生理上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由于保護性醫療,護士避免談及病情易引起病人猜疑。護理措施如下:1) 對術后清醒的病人講解各種儀器使用的目的、用途及安全性,告訴病人監護對他的病情有利。2) 根據病人文化程度及對疾病的看法不同采取不同的解答病情的方式。給病人講解如何配合治療,樹立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3) 對于術前聯系的病人,由護理人員到病房進行探視,給病人講解ICU制度及特點,詢問病人有何特殊要求。4) 采用音樂療法: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讓病人自己選擇收聽平時喜歡的音樂。通過和諧優美的音樂,通過對病人的心理和生理起到雙重作用,產生情感效應及震動效應,以調節病人的精神和心理狀態。鄭春美[2]對設有對照組的鼻咽癌病人進行音樂治療,實驗組病人心理障礙得到明顯改善。
2.2.2 孤獨感和被拋棄感: 病人一進入ICU就感到精神緊張,調查發現有70%~80%的病人感到ICU的環境及復雜的儀器設備對他們是一種威脅,感到不知所措。如氣管切開術后采用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既影響了病人語言交流能力,同時機械呼吸機的應用又加重了病人焦慮、孤獨和疲勞感,以及對死亡的恐懼感。這種心理上的刺激,會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很多病人認為醫護人員更關心他們身旁的儀器,無法了解病人身心整體情況。ICU的護理人員往往被監護儀所指導,很少與病人交談,他們關注的是疾病和損傷,80 %的病人認為醫護人員對病人的其他狀態無暇顧及。。針對以上情況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1)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家屬穿上隔離衣探視,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2) 護士盡可能多與病人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態。3) 認真做好基礎護理。4) 對病人多鼓勵,讓病人知道只要積極配合治療,病情穩定了就能轉出ICU。
2.2.3 人格喪失:手術后病人轉入ICU后,為適應監護和引流需要,病人幾乎全身裸露,而護理人員為治療,記護理記單,觀察儀器而忙忙碌碌,醫護之間也是談論病情,這只會讓病人以為護士更關心他身旁的儀器而不是病人本身。我們采取的措施是:1) 除了做好術前探視外,術后病人清醒后立即為他們介紹手術情況,,應詢問病人有何特殊要求。2) 經常給病人翻身按摩皮膚做好基礎護理,盡量讓病人舒適,多與病人交流。3) 隨時給病人介紹一些必要的監護情況,并介紹一些康復及飲食治療方面的知識,讓病人對自己病情有所了解,對康復充滿信心。
3 體會
總之,監護設備對病人造成的醫源性傷害及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可以避免的。護理人員要加強病房管理,經常深入實際,了解病人產生困惑的原因,及時解決問題,把監護設備對病人造成的心理及生理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促進整體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泌尿系;心理問題;心理護理;護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6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886-02
泌尿系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1],疾病初期,由于癥狀較輕,沒有引起患者的注意,隨著病情加重,有的患者對疾病感到害羞,影響了治療效果,因此,加強護理十分重要,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和有關文獻報道對泌尿系病人的心理護理和護理措施進行闡述。
1心理護理
1.1常見的心理問題
1.1.1焦慮大多數住院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通常表現于尚未明確診斷或初次住院的患者,不了解疾病的性質和預后,環境改變,不得不和熟悉的環境,人分離,尤其是依賴性較強的兒童和老年人,更容易產生焦慮。對一些特殊檢查手術,有的患者感到自我完整性遭到破壞,焦慮顯得更為突出。
1.1.2猜疑它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主觀上不情愿得病,??煞夯秸麄€醫療過程,對治療,用藥,檢查都做猜疑反應。他們聽到別人低聲細語,就以為議論自己的病情,總擔心誤診,怕吃錯藥打錯針。
1.1.3憤怒他可為一些小事而發火。為自己不能自理而惱怒,有的還可轉化為自虐,拒絕正常治療,逃避服藥,甚至破壞正在采取的措施。
1.1.4孤獨感住院后患者周圍接觸的都是陌生人,醫生僅在查房時和患者說幾句話,護士嚴重缺編,每天忙于打針送藥,家屬又都忙于工作,給予患者探視的時間太少。而且多數醫院都限制探視時間,即使家屬有探視愿望,因此規定亦無能為力。
1.2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切實為患者服好務[2]護士自身注重細節、儀表,在查房時的一句親切問候,都給患者以溫暖,被重視的感覺。使用文明用語,即使戴著厚厚的口罩,一雙笑眼、一個動作患者依然會感到被愛被尊重的溫暖,從而減輕心理負擔[2]。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有的患者患病的原因是由于不潔性生活造成的,可以引導患者潔身自好,切不可將患者的隱私大事宣揚或不分場合亂說,傷害了患者的自尊,甚至觸犯了法律。
由于疾病的折磨,多數患者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擔心疾病的治療效果,擔心對今后生活的影響,而且患者在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學歷層次、文化修養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護士須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加強自身心理素質培養,提高言談舉止修養,重視患者情緒情感,掌握溝通技巧,加強護患交流,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語言,表情,態度,行為去影響病人,滿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消除不良情緒反應,提高病人的適應能力。運用一些心理學理論,影響或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從而達到促進患者疾病康復或向健康方向發展的目的。
1.3創造良好環境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詳細介紹醫院設置、科室情況,讓患者盡快熟悉,減少陌生感,病房要保持清潔、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安靜無噪音,可以產生喜悅的心情(嘗試將醫院墻壁,窗簾,醫務人員的服裝用淡粉或淡紫色),減少住院患者的,增加一點家的溫馨,讓患者感到溫馨、舒適。
2護理對策
2.1積極治療原發病泌尿系疾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針對病因采取治療措施,遵照醫囑合理服用消炎藥。定期化驗尿常規,使泌尿系保持在正?;蛏愿咚健C谀蛳祷颊邞卺t生的指導下堅持大量飲水或消炎藥物治療。目前,抗炎藥物的應用仍為治療泌尿系疾病的主要措施。因泌尿系疾病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疾病,病程短、發展較快,需靜脈輸液治療,因此,在靜脈輸液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藥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盡量避免不良后果的發生。
2.2保持良好心態、克服悲觀失望的不良情緒面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耐心疏導,介紹疾病的治療過程、臨床療效等,多與患者交談,消除患者的各種思想顧慮,保持愉悅的心情[3],讓患者感到護理人員的關愛,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積極配合治療。
2.3運動指導泌尿系患者要進行適宜的運動,這樣有利于疾病的治療的恢復,如慢跑、做體操、散步等,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
2.4注意飲食護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不利于身體的健康,引導患者多吃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做到合理飲食[4],做到低鹽、低脂飲食,同時要多飲食,以利于沖洗尿道,促進早日康復。
2.5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由于泌尿系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老年人多并發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便秘也是高血壓患者的大敵,若便秘,患者難以排出,增加了腹壓,很容易更加抬高血壓,帶來危險。引導患者多吃些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多吃香蕉等水果,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一旦遇到便秘,可以晚各飲一杯蜂蜜水以腸道,刺激腸蠕動,以利排便,促進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郭燕紅,王羽.全國規范性護理常規[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95.
[2]潘建華,吳全英.對留置導尿管尿袋應用中尿路感染因素的探討.中華護理學雜志,2001,36(12):93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