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37:36
序論:在您撰寫健康心理學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付某是我班一位女同學,她長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頭發黃黃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績上游,中等智商,非常靦腆,性格內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總是低頭回答,聲音聽不清,臉蛋漲得緋紅。下課除了上廁所外總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老師叫她去和同學玩,她會沖你勉強笑一下,仍坐著不動。平時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里,不和同學玩。遇到節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連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學在小學一年級順利地走過來了,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勢,面對激烈的競爭,卻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競爭勇氣,缺乏自信心,走進二年級的學習,知識難度提高了,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總覺得自己確實不行,在激烈的競爭中,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
1.個人因素。通過觀察,我發現她長期受自卑、羞怯、焦慮和恐懼等負面影響,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樣就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因素?,F在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長對孩子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導致許多的小學生肩負重擔,過重的壓力在學生未能達到父母期望時,便使學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懷疑自己,不安、煩惱、孤獨、離群等情感障礙隨之而來。母親對孩子的學習輔導力不從心,父親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爾才過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達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師因素。在學校里,如果教師對一些同學了解不夠,關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對這些同學的評價偏低,一旦如此,幾個月或者幾個學期以后,這些同學便逐漸產生失落感,在老師那兒他們得不到適時的表揚和贊嘆,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也就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卻慢慢占了上風。另外,老師對少數心目中的優等生日益產生的偏愛,對多數屬于中間狀態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壓力,普遍滋長嚴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師片面地認識學生,對優等生日趨偏愛,更進一步加深小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的自卑心理日趨嚴重。
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付某同學出現這種情況,極可能是因為她的心理有一定問題。如何幫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這個陰影呢?
三、輔導策略
這半學期以來,我在班級里進行了“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動管理實踐,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驚喜地發現付某同學的情況明顯好轉,她在班級各項活動的影響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樹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態?,F在她不但喜歡與同學一道做游戲了,而且積極參加班級管理、年級管理??吹剿砩系淖兓?,這可謂是感受良多:
1.激勵教育,喚起信心?!皫煇凼墙逃幕A”,為了去除付某的畏懼心理,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的找付某閑談,讓她幫我拿作業、發作業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她,發現她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付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們的付某同學回答問題真響亮”“我們的……”在有意無意的語氣中,全班同學看成一個整體,付某是我們整體中的一員。漸漸的,付某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還天真的問我:“老師,你是老師嗎?”“我不像老師嗎?”我反問?!安惶?,你上課老愛笑,老師上課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著她的手說:“好孩子,@是因為你不知道,其實上課愛笑的老師多得很!”
2.樹立信心,激起動力。記得有一次班級舉行小組間的演講比賽,作為膽小的付某被所在小組選上了,我知道這是小組成員給她的機會,我就發動她的好朋友動員,并讓他們一起上。開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她上了。而且表現得還不錯。我和其他老師都在自己所任課上以她為典型進行了表揚。她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有了開心的笑容。從此她變了好多。對好多課似乎也有了一定興趣。后經過不斷鼓勵,鞏固,她進步了。有一天她問我:"我能行嗎?"我說:"你這么棒,當然行。演講都說得那么好,還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動地不住點頭。從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績有了飛躍。
3.重視家庭,提高能力。付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請來,詳細地分析了付某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他們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我們要為自卑的同學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在家里:有客人來到家里,家長可以讓她為客人遞茶、剝糖果等,也可以讓她與客人玩一會兒,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同時,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家務勞動中鍛煉與家人交往的能力。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表揚。
4.進行評價,促進自信。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用激勵的方式使其揚長避短,我們讓她自主設立了自己的成長檔案,每月評一次,讓她通過自評、小組評,把自己所取得的進步記錄下來,在評價中付某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評中,學會反省,逐步完善自己。為了調動她的自我教育意識,每個月都給她以正確的評價,把付某突出的個人事跡在班集體中、家長會上集體表揚。這樣充分調動了她的積極性,使他在評價中自我激勵,迸發個人力量,不斷自律、自信、自強。
5.參與管理,自信自強。通過自主管理課題的深入,我們將更多自主的空間給了學生,在班級中,我們提倡"班干輪換制"、"組長負責制",在年級中我們推出了各項管理崗位,讓學生充分自主,不斷自律、自信、自強。在經過一番激勵之后,付某也積極投入到各項自主管理中來,從班級的小組長開始,她對自己、對同學、對事情的看法有了明顯的變化,她不再沉淪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自信、自強。在管理中,付某發現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通過與老師交流、與同學協作,她所在的小組不但各項評價合格,而且在班級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付某臉上露出了笑容,從此她行為更自律,態度更積極,學習更自信。
6.輔導效果。通過輔導,通過我們慢慢地去關心她幫助她,她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付某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學校模擬考試總分班級第六名,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做游戲,上課能舉手發言且聲音較大聲。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樂于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
四、結語
(一)教學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掘潛能,提高心理素質。促成良好、向上的個性心理品質,培養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創造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1-6年級:提高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力;提高學習興趣、動機和自覺性;逐步提高分析、思維的能力:培養良好的集體觀念、良好的人際意識和行為習慣;培養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人格個性;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塑造樂觀、向上、自信、誠實的心理品質。
7-9年級: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順利地度過青春期:開展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心理衛生教育;幫助學生提高情感自我調節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意識,逐步提高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愛、自信的獨立人格以及對自我、對外界的評價能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壓,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現的變化。
(二)內容結構
“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在全套書1~9冊中是按照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安排到各年級,呈螺旋遞進式分布的,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幫助學生了解自我,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主題和內容要點具體見表1。
(三)編寫特點
1 遵循心理特點,突出層次性。本模塊依據學生心理健康的客觀規律,充分體現不同年齡和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注重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學生在不同時期容易面臨的典型問題來編排,以貼近學生心理發展和實際經驗的主題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教學內容相互支持、相互滲透、螺旋上升、由淺入深。
2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小是治療和矯正,而是預防和發展。因此,內容面向全體正常學生,而不是對個別學生的咨詢和治療。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本模塊內容和活動形式從有利于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的目標出發,通過學習和活動獲得增進自我認識和獲得自我調適的能力,
3 教學目標具體,凸顯體驗性。本模塊在編寫上體現了教學內容、要求具體化的特點,注意從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切入,引領學生從不同的學習視角和問題視角出發,采用活動、體驗、探討、分享等多種方式學習,促進情感、態度、能力、價值觀在相互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
4 內容趣味可讀,體現反思性。本模塊的每一個課題均以有啟發性的事例或故事引入,選擇具有時代氣息的、學生感興趣的題材供學生討論、選擇、思考,提出理由,形成結論,再以正確的觀點來分析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激發參與的興趣和熱情,從而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激勵,提高自我調控能力。
5 課程資源豐富,強調拓展性。本模塊在編寫上合理利用了音像、電視、報紙、雜志、網絡等豐富的信息。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發展水平、貼近時代的豐富課程資源。為了在教學過程中便于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在設計上盡可能地將活動延伸,鼓勵將體驗和心理調適技能應用于實際生活。
教學建議
1 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和手段,幫助學生增進積極的自我認識,獲得十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從而整體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
2 豐富學生生活經驗。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獲得感悟和提高。
3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本模塊提倡活動型教學模式,教師可根據具體的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結合教學實際,選用并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通過自主學習、問題探究、合作互助、參與感知、體驗分享等方式,以及班集體的團體動力作用,調動學生相互的分享和反饋,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比照心理、思考問題、矯正行為。
4 努力拓展教學空間。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靈活選用和改編教材,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要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種課程資源,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理解和感悟中獲得經驗。
5 關注學生過程評價。在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形成性評價,注重培養和激發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注重其自我認識、自我調適等能力的發展,從而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
6 引導學生自助助人。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和生活,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在活動中探究,在分享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及時鼓勵相互間的支持和互助行為。
《控制壞脾氣》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五年級第1課。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 看課件,聽故事。(投影1)水池里,住著一只壞脾氣的烏龜。天旱了,池水干涸,烏龜要搬家,兩只雁兒拿來一根樹枝,叫烏龜咬著中間,倆雁兒各執一端,吩咐烏龜不要說話,就動身高飛。孩子們看見,覺得很有趣,拍手笑起來。烏龜大怒,開口責罵。口一張開,烏龜摔下來,碰著石頭死去了……
2 讓學生就故事內容說說自己的看法。
3 故事結尾,(投影2)雁兒嘆氣說:“壞脾氣多么不好呵!”
4 教師小結:壞脾氣就是一種不良的情緒,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控制壞脾氣》。
5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掌握知識
1 了解情緒。
(1)了解情緒的類型。心理學家把情緒劃分為四個基本類型――喜、怒、哀、懼。(投影3)
(2)知識拓展。在我國,與情緒有關的詞匯有近千個。你能說出哪些來呢?
(3)體驗活動。(投影4、5、6,涵蓋學習、生活、社會、時事等方面的內容)
①參加英語聽力競賽獲得一等獎。你會――
②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時。你會感到――
③親愛的奶奶生病了,你會感到――
④自己被別人欺騙了――
⑤當我們看到“神舟七號”的航天員順利地完成了太空行走時,會――
(4)教師小結:從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看出面對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情緒產生于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投影7)
(5)故事回顧。我們再來看“壞脾氣的烏龜”的故事,如果它是“好脾氣的烏
龜”,它會摔死嗎?(投影8)
(6)生活舉例。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烏龜這樣的事例,因為脾氣不好給自己帶來了麻煩或危害?
2 調控情緒。
(1)問一問。如何來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呢?
(2)說一說。舉出你在學習和生活中調控自己的情緒的例子。(注意引導正反兩面的例子:積極的情緒,讓人身心愉快;消極的情緒,容易引發事端)
(3)學一學。每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學習課本上介紹的四種常用的調控情緒的方法。
(4)談一談。平時你喜歡用哪些方法來調控自己的情緒?在調控情緒的方法中。哪些比較適合我們小學生?
(三)活動延伸,體驗拓展
1 議議想想:(投影13出示課本的活動場主題圖)你還知道哪些調控情緒的好方法?(開闊心胸、阿Q精神、壓力化動力……)
2 讀讀演演:請學生生動地進行表演,體會人物的情緒。
故事一 一次,富蘭克林家中被盜,朋友寫信安慰他,他回答說:“謝謝你的安慰,我現在并不悲傷,因為一是賊偷走的是我的東西而不是我,二是賊偷的是我的部分財產而不是我的全部,三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投影14)
故事二有一天。由于牙病,德國著名的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疼痛難忍,情緒很壞。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來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覺得滿紙都是奇談怪論,順手就把這篇論文丟進了紙簍。幾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緒也好多了,那篇論文中的一些奇談怪論又在他的腦海中閃現。于是。他急忙從紙簍里把它撿出來重讀一遍,結果發現這篇論文很有科學價值。他馬上寫信給一家科學雜志,加以推薦。這篇后轟動了學術界,該論文的作者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奧斯特瓦爾德說:“幸虧我及時地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投影15)
(四)思維沖浪,享受快樂
1 小小設計師。要求學生為自己設計一個“心靈小使者”。師:小使者非常善解人意,它能傾聽我們的訴說,理解我們的快樂和煩惱。把你每一件快樂和煩惱的事記在小紙條上悄悄交給它。
2 小小閱讀王。請同學們閱讀“望塔”部分的《釘釘子的故事》,再說說還有哪些類似的故事可以向大家推薦。
(五)課堂總結,精彩奉送
1 教師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什么體會?
2 奉送警句:(投影16)
不會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損壞的機器。――馬卡連柯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內容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課型
新授課,以陳述型知識為主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教育目的
1.通過舉例讓學生明白體會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興趣
2.通過講述使學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
3.通過寫名片的形式達到教師對學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讓他們提出建議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重點
讓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難點
能夠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心理活動課及自我介紹
首先說明本課無教材,指出無教材的好處??這是一節心理活動課,本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關于心理方面的問題,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時,這要求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想要學習什么,由此安排好適合這個班級的課程。隨后,自我介紹及留下聯系方式。
師:簡單介紹心理健康課的特點??互動,體驗與參與
本課不同于其它課,更注重學生自己的體驗,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在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中,很注重當事人自己的想法,通過談話等手段可以獲得比心理測驗多無數倍的資料。許多心理學家想了很多方法讓當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舉例:如箱庭療法??在一個盒子里,由當事人自己放玩具進去,看他們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來了解他們的內心。所以,在這堂課中也需要學生更主動積極的表現自己。
心理活動課是一節相對輕松的課,但是為什么要上這節課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講述心理健康對生活態度及身體的影響
(1)以張國榮為例說明對生活態度的影響
師:同學們知道幾年前的愚人節那天,發生了張國榮跳樓自殺事情嗎?
師:因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壓力,心理素質沒有強到可以抵抗這些壓力。有一個世界性的研究,發現城市里的自殺率高于農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這說明隨著壓力的增大,心理素質差的人更有可能選擇極端。
(2)說明心理對生理的影響
舉例:有一個死刑犯人,聽說自己會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帶到了一個小房間,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覺到手被劃開,隨后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感覺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盡。死亡。但實際上,他的手只是被輕輕的劃開,而他所聽到的只是滴自來水的聲音,但他認為自己在滴血,最終心力衰竭而亡。這就說明,心理對客觀的生理也有著影響。
2. 指出良好的心理,會幫助人們做出準確的應對
師:天堂和地獄的例子
地獄中,人人拿著長勺企圖喂飽自己,因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著長勺互相喂食,所以這是天堂。
這個小故事中包含著許多哲理,我想說的是:
生活中,人們往往面對一樣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選擇,怎樣的心態想法,決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總結心理健康的重要
師:由此可見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現代。
有位教授曾經指出??心理健康在貧困時代是奢侈品,在發展中國家是點綴品,在發達國家是必需品。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學生:物質是精神的基礎
在貧窮的時候,人和人之間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拉大,競爭更激烈,壓力大,所以心理健康顯得重要。
師:有一個參考的理論,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
師:介紹馬斯洛的背景。馬斯洛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提倡人文主義。同學們對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認為人只是動物的簡單進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于本能的驅使。而馬斯洛反對這個觀點,認為人不同于動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較為低級的需要,人還受其它需要的驅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層次的,于是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
師:介紹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一個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滿足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歸屬和愛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證生命延續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滿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屬于心理需要。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標準
師:那么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心理健康。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許多標準,比如前面提到的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條標準:
1、充分的適應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度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
4、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適當的情緒發泄與控制;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個人發揮;
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情況下,對個人基本需求作恰當的滿足。
認識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與缺點,就會喪失信心、缺乏朝氣;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又會自以為是,自我欣賞。這種自卑與自負皆不利于自我成長,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悅納自己
自己對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條標準。心理健康不僅要求自己能如實了解自己,而且要對自己愉快地接納。悅納自己不是說要寬容或欣賞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是說自己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歡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騙自己,并設法使自己發展得更好。每個人要懂得正確的揚長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時候,生理上的發育和心理上的發展不協調,會產生很多的矛盾。
調適自己:
個人的行為總是受社會的規范和環境的約束,兩個人的需求又往往與規范和環境不符,并發生沖突。因此,個人必須經常調適自己,以使個人和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不能或不會調適自己的人,就會經常產生心理問題,只有經常很好地調適自己的人,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還有一個小內容,希望大家做一張名片。
(四)小活動??做名片
1.講述名片的目標??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歡的一件事,最不喜歡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征,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對課的提議。
3.收齊名片
聽課教師反饋::
1.同學們在聽到例子的時候,都顯得很有興趣。應該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馬斯洛關于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盡管很有用,但是相對比較枯燥,只撿幾條相關的講一下,效果比較好。
對這堂課,應該加入一個關于心理健康的小測試,能引起學生更多的興趣。但是,缺少這方面的資料??梢跃托睦斫】档囊环矫?,來給他們做一下測試。
看過“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人還看了: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教案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學;定位;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以案例為基點的教學方法,在講授、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有利于學生學到更多“活”的知識。在中學教學階段,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助人、自助能力是其核心目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全方位分析案例,給學生展示感性的知識,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掌握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其對該課程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它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主要是因為案例教學法本身就是一個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它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此外,它有利于教師更好地融入到學生中,貼近、鼓勵學生,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在參與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樹立信心。
二、新課改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學定位分析
1.以實際教學為基點,定位案例選擇。在中學心理健康教學中,從已有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定位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利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準確定位教學原則,使看似毫無關聯的三者巧妙地融入,相輔相成,不斷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以此為基礎,合理選擇教學案例,準確定位,使選擇的教學案例更加客觀、合理,符合教學任務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又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連,能夠使枯燥、乏味地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應用到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2.以學生角度為媒介,定位案例選擇。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了解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點,以學生感興趣的熱點話題為基點,對教學案例進行合理化的定位,使所選擇的案例更具實踐性。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不同方面入手,比如,心理測試、團體訓練,去了解班級中的每位學生。同時,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尊重他們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乃至世界觀,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盡可能和學生達到共情。在此過程中,教師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當下關注的熱點話題、感興趣的方面,為準確定位案例選擇作好鋪墊。
3.以心理學角度為紐帶,定位案例選擇。教師想要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去定位教學案例,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化的技能,需要整理一些經典的個案,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能夠充分展現教學目標的個案,巧妙地引入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講解。在選取個案的時候,如果選取的是以往咨詢類型個案,必須遵循心理咨詢師守則,規避其中的私人信息,個案咨詢的年限、時間、地點,甚至是個案的結果,這樣才能對個案當事人起到保護作用。如果選取的是世界上著名的開放學經典案例,不需要對很多方面進行規避,但需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意識到案例整理、分析的重要性,多收集一些不同類型的案例,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取用,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尋找適合教學內容的案例,有更多的時間備好課,進行課堂教學。
三、案例教學定位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相關方面引起重視。一是:在選擇案例的時候,必須以教材內容為基點,準確定位教學方法,確定案例教學法是否能夠應用到相關教學中。二是: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必須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因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學好各個方面的理論知識,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作好鋪墊。三是:在呈現案例的時候,要根據教學內容,運用適宜的案例呈現方法,要避免各種暗示信息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同時,要能夠靈活掌握案例,一定要對那些個人傾向、導向性的暗示語言、情緒情感等予以規避。為此,在應用案例教學的時候,其定位必須遵循相關的原則,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興趣等方面出發,準確定位案例選擇??偠灾?,在中學心理健康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應用有利于改變課堂教學現狀,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學好相關學科。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對案例選擇進行準確的定位,才能充分展現案例教學法的特點,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中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作者:閆苗苗 單位:吉林市雙吉中學
1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的涵義及內容
心理健康是指對個體心理發展的特點、心理咨詢記錄、心理測驗結果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是學校為了更好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每一位學生在心理方面建立起來的檔案材料。其涵義可分為如下三個方面:第一、學生的心理檔案,就類型講屬于專門檔案,它是在一定的基本單位即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專門負責下建立。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心理輔導員保管整理,保存應嚴格、規范,并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若缺乏專業人員的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可能會失去科學性和實用性。第二、心理檔案是由各種材料有條件地轉化而來的。只有日后對學生心理輔導與治療及科研活動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資料,才有必要作為檔案保存。這些資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組成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體系,如實反映學生的心理面貌。第三,心理檔案市學生心理特點變化歷程的真實記錄,從適應準備階段、穩步發展階段到趨于成熟階段。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心里矛盾及沖突,任何人不能依自己的觀點和需要去增加或刪改它,應保持它的原始性,以免使心理檔案失真。
學校在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收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學生的個人簡要情況(出生年月、民族、身體健康狀況、疾病史等)
2.家庭成員情況(家庭結構、父母職業、學歷、經濟情況、疾病史等)
3.個人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交際能力、自信心、同情心、獨立意識、師生及同伴關系等);
4.心理測驗的日期、類型、結果及分析(如智力測驗、創造能力測驗、人格測驗、心理健康測驗、職業測驗、考試測驗等);
5.心理咨詢記錄(次數、主訴及癥狀、病因分析、疏導措施及效果);
6.心理健康的階段性記錄及評價(入學、畢業、及每一次的記錄);
7.其他材料(轉介服務、會診意見、家長、任課教師及同學的意見等)。
2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的功能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既是學校心理輔導工作有效開展的必要依據,又是學生接受心理輔導的原始記錄,它將為我們進行心理科學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客觀的第一手材料,同時也有助于廣大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檔案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1.預防功能。一般心理咨詢員與學生沒有經常接觸的機會,班主任老師對有攻擊性、焦慮、自卑心理學生的問題也不易及時覺察,而心理檔案的建立則可通過定期的專業化的心理測驗,及時發現患有神經癥、人格障礙、適應障礙的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心理訓練、角色轉換、合理宣泄、體育及文藝活動,盡快使學生恢復常態,適應生活和學習環境。心理檔案的預防功能突出表現在對學生心理障礙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上。
2.參照功能。學生的心理正處于一生中迅速發展變化的時期。心理輔導人員在進行個別輔導的同時,若能先研究其心理檔案,就能對癥下藥,使輔導更有針對性、連貫性,提高咨詢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咨詢輔導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疑難和障礙等。輔導教師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往往會請教同行,如果有必要則請專家會診。若能參照學生的心理檔案,使未接觸過學生的專家了解基本情況,就可制定出幫助學生的最佳方案。所以心理檔案的參照功能表現為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準確診斷上。
3.自我教育功能。學生的心理檔案時期心理健康成長的歷史記載,學生通過查閱自己的心理檔案,不僅可以分析自己的過去,客觀地評價和悅納自己,而且可根據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紛繁的環境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學生心理檔案的自我教育功能就是在于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做到揚長避短,為今后取得事業的成功做好準備。
4.推薦功能。學生的心理檔案是其心理發展變化的真實記錄。它記載著學生的人際關系、興趣愛好、性格才能、生活習慣、人生態度、反映的是學生內在的心理素質。這些經過專家鑒定的材料,在學生升學或選擇職業時,就可以成為學生自我推薦的有力證據。用人單位也可以根據學生自己提供的心理檔案(在自愿的前提下),使其人盡其才,避免學生才能被埋沒、被壓抑和被浪費,使其個人潛力得以很好的發揮。
3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應遵循的原則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是學校咨詢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全面客觀、科學地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就應大力宣傳和普及學校的心理衛生工作,優化心理咨詢大環境,使全體學生統一認識,轉變觀念,力爭校領導及教職工都了解、配合、支持、參與心理咨詢及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檔案的建立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系統性工作,應在專家的指導下,由心理咨詢員負責收集整理有關學生心理方面的資料。在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保密性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學校心理輔導人員,有責任對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予以保密。在學校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為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提供服務。除心理輔導員外,其他人須經本人同意方可查閱。作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應加強自己的職業修養和品德修養,堅守檔案秘密,尊重學生的人格及要求,維系師生雙方的信賴關系,并將此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任務。
2.整體性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收集學生檔案資料過程中,輔導人員要有整體觀念,既要重視心理活動諸要素的內在聯系,又要考慮心理因素、生活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相互制約與影響。在具體操作中,既要考慮學生這一年齡段的總體特點,又要兼顧性別、專業等局部特點。通過全面的分析綜合了解學生的心里特點及健康問題,為從事心理輔導和治療專家,提供干預和研究的科學依據。
3.發展性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檔案資料分析整理過程中,輔導人員要以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要在問題的分析和把握中善于用發展的眼光做動態考察,而且在問題的解決和結果的預測上也要具有發展的觀點。這一原則對心理輔導人員提出了更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內在潛能和發展條件做準確的估計,記錄其已有的發展結果;另一方面要對學生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把握,并揭示其今后發展的方向。
4.公正客觀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學生心理檔案的材料首先要真實客觀,咨詢記錄要詳細認真,咨詢員不能將自己的主觀臆測加入記錄。同時,慎用各種心理測量表,對測驗結果的評價一定要游專業技術人員來解釋,不要輕易施測和下各種結論,以保證測量的科學性、公正性。
4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的管理
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的管理,必須依據科學的管理方法,實行計劃管理、目標管理,切實發揮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在學校心理輔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學校首先應建立心理咨詢機構,承擔學校心理輔導工作的任務。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機構應由校長直接領導,使之與學校的教務處、學生處并列,發揮其獨特的心理服務功能。輔導人員應具備通情達理、真誠坦率、態度積極、善于理解等品質和條件并受過專業訓練。
從理論角度而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屬于心理認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誘因的影響,此類心理認知偏差定會引起個人行為失范或做出違背社會規范的行為。例如,2013年,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問題及誘導因素所致??梢?,若大學生的認知出現偏差,且未得到及時的糾正,定會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具體表現為:
(1)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學生的個人心理較為陰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壞處想,且生活及學習中也不善與人交往;某些學生性格孤僻且自閉,對待問題的心態較為消極,如此情況皆會引起心理健康問題。
(2)家庭環境因素,即某些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長的學生心理負擔往往較重,因此不愿與人交往或不愿讓同學知曉自己的家庭狀況。
(3)學校環境因素。知識教育過程,學校未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夠的關注或在處理與學生利益相關的事件時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會激發學生的過激行為,甚至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節筆者試圖從下列方面闡述如何加強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優化心理健康課程,同時配備相應的專業心理咨詢教師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關乎到學生對專業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因此學校方務必要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學生具有優異的專業成績,但心里不健康,則定會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可見,學校方非常有必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進行優化,同時配備相應的專業心理咨詢教師,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為大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條件。
2加強文化教育,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質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多由大學階段的目標不明確所致,因此大學教育過程,應注重對大學生的文化教育、個性培養及潛質開發。換而言之,我國大學教育對大學生潛質的開發尚待加強,具體從下列方面進行把握:
(1).傳統的教育知識論僅把教育過程看作簡單的傳授知識的過程,如此直接忽略對人的智慧的開發及人的道德的培養。此外,應試教育僅把學生看作知識容器及純粹客體,且獲取的目標結果具有某種狹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過程。
(2).教育是人與人交往的過程,因此功利化與工具化價值的實現過程,教育的重點應為適應性教育,但同時也要兼顧到超越性教育。
3重視生命與心靈的教育
即強化當代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質及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當今社會環境充斥著更多的壓力及競爭,因此高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兼顧到對學生生命與心靈的教育,由此讓當代大學生了解生命的價值及培養更強的自信心與責任感。
4整合資源及建立健全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機制
關鍵詞:案例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碩士;教學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培養中案例教學模式的開展
心理健康專業碩士教育近幾年發展較快,一些地方師范院校憑借師范教育的心理學類課程的班底,相繼增設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專業并不斷擴大招生規模,但由此產生的人才培養質量問題也日漸突顯。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學上往往不能突破長期習慣的傳統慣例,仍然延續局限于教室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學科中心教學模式。其實早在2009年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曾經強調指出,教學內容上要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方法上要重視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1]。為此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碩士的培養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與嘗試,特別是積極實施案例教學改革。國外的教學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有利于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素質與能力的培養。但由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發展時間短,培養經驗不足,以及案例教學缺乏明確的理論指導,加上不同的人對其理解上的差異、教學管理改革滯后等所帶來的負面制約作用,這些改革與探索的效果多半不甚理想。
二案例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培養的適合性
案例教學是在模擬實踐領域中實際問題情境,通過比較分析、討論、交流互動和探索嘗試等方法,學習者獲得融合性知識,并提高實際職業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2]。最初并不是直接產生某一個學習理論,而是產生于教學實踐。1880年,哈佛大學率先開發了案例分析法(CaseAnalysisMethod),后由哈弗商學院用于高級管理精英的培訓。這是最早實際運用案例組織教學的例子。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有人將其運用在教師培養的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上。所謂“案例”,就是對實際情境的一個描述,它可以是一個問題,也可以是一個事件,包含內容、過程、性質還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方面。作為教學的“案例”,不同于教師的舉例,它一般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復雜性、整體性等特征。教學中,案例的作用是能夠對知識進行重新組織。建構主義認為,認識隱含在情境中,人的理解是對情境自我建構的結果。傳統教學中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按照詞語邏輯關系、理論意義、以一種良好的結構預先組織好的,這與真實的現實情境所隱含的知識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么經常我們在學校中學會的知識卻難以在現實中用來解決實際問題[3,4]。與其它教育碩士專業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是最適合也最應該采用案例教學模式的,其培養目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對系統的專業知識沒有絕對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實際工作本就經常性面對一些特殊情境,其整個教學活動并不絕對依從于課程的內容體系,而是要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隨時調整并做出決策。
三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實施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培養中開展案例教學改革,既有充分的理論依據,也有著實際的客觀需要[5]。但是經過一段實行之后,往往感到案例教學的實際效果難以認定;似乎教學改革的效果也沒有象預想的那么突出,其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對案例教學的理解。在案例教學的實際運用中,存在著簡單化庸俗化的理解,認為案例教學就是舉例子,頂多就是多聯系實際。其實案例體現的是實際職業情境,它是為整個人才培養服務的,而不是為個別教案服務的。案例教學要求,教學要從案例出多發,以情境問題為錨點來組織知識教學,打破原有以概念或理論意義來組織的知識體系,而不是簡單按照傳統教材內容的順序。在理論與實踐這一維度之間,案例教學可以有多種程度、性質和類型。第二,案例教學中案例來源。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依據,又是教學的有效組織者。有人認為,案例教學開始于案例形成之后。這種觀念指導下,往往會把案例絕對化,要先把案例編寫好,甚至購買現成的案例。這種案例教學屬于簡縮版的案例教學,將案例視為教學的唯一指針,隔離了與實踐的關系,最終重蹈傳統教學的覆轍。案例教學的全部過程必須包括案例形成,具體案例形成過程又包括案例的識別、體驗、描述、概括等。案例與案例庫要開放地、動態地始終保持與實際情境的聯系[6]。第三,案例教學中教師教學理論素質與教學實踐能力。實施案例教學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理論素養,和精湛的教學實踐能力。案例教學遠不是一個教學方法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理論上思想觀念的問題。它要求教師對案例教學有深刻的理解,能夠抓住案例教學的精髓,綜合運用各種現代教學方法,比對比分析、討論交流、團體合作和嘗試探索等。不存在單純的案例教學的方法,它更應該稱作一種教學模式。第四,學?,F行的教學管理制度。學校有關教學管理制度對案例教學的支持性,是否合理配套,也是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與案例教學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有很多,比如,已經形成的人才培養方案、教育碩士教育實習見習制度、課堂教學管理制度、教師業績考核制度和學生課程考核的有關規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