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1 00:26:44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化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老師作為教育領域的一線工作者,是教育事業發展壯大的主力軍。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個性創新化的時代里,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在面對教材不斷改革更新的情況下,要不遺余力、認真細致地把握住教材改革的方向。新版高中化學教材在不斷完善調整之后終于被運用到了實際的教學課堂當中。首先,新版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教學目的更明確,層次更清晰。使學生們很容易找到學習的重點,并且循序漸進,不容易感到學習吃力,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比如:新版教材中每個實驗后面都有學習目標,初步學習什么(制取氣體、提取混合物)初步學會什么(材料選用、儀器連接、溶液配制、數據計算、觀察方法等)。其次,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樣式不一,圖文并茂。這樣的編制特點使高中化學的學習不再枯燥無味,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量的插圖、輔助圖片,讓學習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形成了一幅立體的畫面,加深了記憶和趣味的效果,使知識內容的學習變成了愉快的享受過程。例如:教材中會結合實驗例子配上實驗現象的插圖,使實驗過程中看到的結果更具體清晰。一些抽象的分子原子概念配上比例模型圖后就變得更直觀,讓學生更易理解。
二、加強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老師作為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在要求學生努力的同時,也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面對教材的不斷改革,教師也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俱進,總結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注意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不拘泥于課本的知識講解,通過一些創新的教學措施,來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實踐能力的訓練,擴展其知識范圍,加強對知識的把握運用能力,否則一味按照傳統模式來教授,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減退,產生被動填鴨式的教學狀況,無法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潛力,使教學成果收獲甚微。因而,教師在補充自己知識技能,提高創新應用的基礎上來教授學生,會給其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在老師的教學指引下充分開拓其創新思維。
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研究
1.增加趣味實驗,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過去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所介紹、講解和讓學生操作的實驗都是課本上安排編制好的,只需按照其方法、步驟,所需材料等一步步完成即可。不能說這種實驗方式不好,但是的確存在它的弊端。盡管得到了相同的知識和結論,但是卻少了學生們自己思考,鉆研探究的過程,使其思維受到限制,無法做到創新。同時,實驗內容過于固定、死板,方式單一,長期下去,必然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變得反感厭倦。因此,為了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興趣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或者課下開展一些趣味性實驗,進而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布置一些作業,都是充滿趣味性的小實驗:“如何從粗鹽中提純”、“彩色溫度計的制作”、“魔棒點燈”等,這樣,不僅能促使學生有興趣地去自主研究試驗,而且獲得了知識、能力、創新思維的增長和開發,是培養創思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2.改變試驗教學方法,多提問、多思考
每個人的求知欲望都很強烈,這是人的本性,那么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這種本能呢?教師應該在熟悉教材,捋順教學思路的情況下,多給學生設置問題,這樣,在講課的過程當中,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不會分心。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認真聽講,仔細思考,充分開動腦筋,從多方面進行發散思維,在自己完全理解之后,很可能會繼續研究探索,找到新的解決方法,這何嘗不是一種培養創新思維的好的方式呢?例如:教師在講解乙醇的化學性質時候,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當鈉與水激烈反應后,鈉與乙醇會有怎樣的反應呢?這樣,學生們會從這個點不斷地思索研究,遠比機械地聽老師一人講授獲益的多。
3.改變實驗性質,使其更具有探究性
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中,大多數實驗都是驗證性地進行按步驟操作,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缺乏探究性的意義,無法讓學生獲得自我創新思維的提高,因而會使學生思維被限制,形成固定模式,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研究性實驗教學很必要。例如:教師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室溫下,把銅片放進濃硫酸中,沒有明顯的反應現象。對此,甲認為銅在濃硫酸中發生鈍化現象;乙認為銅片不會發生明顯現象是因為銅與濃硫酸在室溫下反應速率很慢。那么分析這兩種說法的正確性。由此,可以引發學生好奇心,互相討論研究,并通過親自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并且,大膽假設,多角度分析,進而開拓自己的創新思路。
4.與時俱進,開展化學實踐活動
學生的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老師很多時候想把最關鍵的難點和重點傳授給學生,但往往力不從心,時間短、任務緊,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而組織課堂外的學習實踐活動成為了老師們開辟的第二課堂。結合新版化學教材的實時性的特點,老師可以根據當下的社會狀況或者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來開展學生利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學習研究活動,通過學生自己親自去實踐去操作,通過運用創新的思維,來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假設、構思、到操作、觀察、得出結論,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這樣不僅培養了其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鍛煉了其創新思維能力的開發,從而將知識活學活用,把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到一起,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例如:老師可以針對秋天馬路上的落葉現象,來給學生們布置任務。當清潔工人們把落葉清掃并堆放到馬路邊上,然后進行集中焚燒時會嚴重影響空氣質量,造成環境污染,那么該如何進行落葉問題的處理呢?通過這一發散式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去尋找解決的辦法,使學生的思維不再被束縛,從而借助各種途徑和渠道來進行知識的搜集和實踐操作證明,這種帶著明確目標的探索實踐活動是最具效果的,而且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進一步提高了創新思維的能力。
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關鍵在于教師設置的實驗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注意聽課,他們的心理活動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師的講述;學生注意觀察實驗,他們的心理活動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師的示范操作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趣味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碳性質時,我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燒杯底部,然后將一杯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燒杯,同時我提醒學生要注意蠟燭火焰的變化,奇妙的實驗表演,一片嘩然欣喜,學生注意力集中,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揭示奧秘的興趣。學生進入了學習心理的最佳狀態。通過創設的這個趣味實驗,通過現象學生增強了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
二、通過演示實驗,培養觀察能力
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要,實驗操作的整個過程中各種現象的發生是化學知識的驗證,只有學生能夠觀察到實驗現象,才能進行大腦思維,才能夠對課本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師的實驗教學才能起到作用,因此教師要通過每個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進行氧氣的制作演示實驗時我是這樣做的。我把實驗裝置裝備好后提示讓學生注意試管的傾斜角度為何向試管口一方傾斜,注意觀察實驗產生了什么新的物質。讓學生注意觀察現象并解釋原因。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帶著疑問進行仔細觀察,實驗結束后我讓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象,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在試管口處生成了水珠,在集氣瓶內收集到了氣體。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學生能夠很快解釋原因,試管向試管口傾斜式為了防止試管口的水珠倒流,集氣瓶內收集帶了氣體是因為觀察到了導氣管口有氣泡產生。實踐證明,借助演示實驗,能強化實驗演示效果和實驗的直觀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組織分組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體現。學生通過親自實驗,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做實驗的過程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因此,要認真組織好每一次的學生分組實驗。對每一章每一節實驗做到實驗目的明確,要求具體,計劃周密,要使學生學會,掌握操作技術。每次在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我都讓每個小組的成員親自動手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每個操作我邊觀察邊指導,比如酒精燈如何點燃、具有腐蝕性的液體怎么傾倒、滴管如何滴液、氣體怎么收集、如何解釋實驗產生的現象等等。分組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動手人人操作,在此過程中他們還互相交流、互相討論,共同探討問題等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互相合作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
四、布置家庭小實驗,培養創造能力
家庭小實驗是課標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組成,也最能體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創造。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的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從取材、安裝到操作步驟、觀察順序、記錄要點等各方面去考慮,家庭小實驗的用品應該是家居生活中較常用、常見的。例如,父母蒸饅頭和面為什么要用堿面水、洗刷廁所時用草酸清洗、清除水垢要加酸水、洗衣服用洗衣粉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都可以作為家庭小實驗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家庭實驗明白課本里的知識,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這樣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做家庭小實驗時,需要獨立思考,去想象、去鉆研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創造性地運用知識,這就有助于學生智力與創造才能的發展。例如,讓學生在家里親自操作一下蒸饅頭的全部過程。讓他們積極動腦思考,聯想過去學得的知識,并認真加工整理,根據實驗原理,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達到實驗成功的目的。這些小小的實驗,可以大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營造實驗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營造想象實驗情境,大膽創造。如學“分子”一節時,可以在教室內噴一些香水,讓學生感受一下撲面而來的香氣,然后讓學生解釋這一現象。對尚未認識微觀世界,不知分子為何物的學生來說,確實不好自通。但教師只要鼓勵學生敢于大膽想象、大膽假設,并給予正確引導,學生從“粒子”和“粒子運動”的角度還是能作出解釋的。無疑,這會使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不管實驗成功與否,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再比如,教師在講授碳酸鈣和水的反應時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家里蓋房之前買來了生石灰放在大鍋里然后加上水會看到什么現象發生,對于生活在農村的學生來說很快會回答上來,緊接著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此時學生們對碳酸鈣和水的反應會完全明白。這些實驗情景的創設為教師的講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的探究能力會自然而然地在創設的實驗情景中得到培養。
六、結語
化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比較薄弱。如果在高中學生的化學課堂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而不顧及學生的反映,那么學生就很難接受并吸收?,F在的課堂情況,仍然保留著原始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老師就是教,學生就是學,在這一點上,是需要改善的。它所表現出的是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輸,而忽視了學生的課堂效應。長此以往,學生們的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再學習新的知識也是非常吃力的。
2.高中學生化學教育教學的改進措施
(1)課堂內外相結合的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活動,比如讓學生自己親手制作一些教具和模型,組織化學方面的講座,進行化學課的試驗,組織化學知識的比賽,和化學相關的晚會,制作化學板報,或者化學博覽會,還可以去化學相關的工農業企業去參觀,對社會的熱點問題作相關調查。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還可以活躍課堂上的氣氛,打開學生的視野,并且讓他們找到合適的方法來學習化學。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的情景更加多元化,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模式,這樣不僅使課堂的表現形式提高了,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令學生更加地喜歡化學課,教師的教學也不再生硬,學生們也更加喜歡這門課,只有興趣來了,學生們才知道怎么去學,并且學好這門課。
(2)將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互換
將教師放在學生的位置上來思考,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師作為輔助,去欣賞且關注所有學生,去聆聽他們的心聲。多了解學生想要的,使學生貼近生活,因為化學是和現實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這樣既彌補了課堂上的死板教學,還豐富了課外活動。教師還要傾注更多的愛去關心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化學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要對他們更加地關心,幫助他們和其他學生一起進步。要改變傳統的教師來教、學生來學的教學模式,這樣學生們不僅會對化學產生興趣,也會對教師產生濃厚的感情。
3.結束語
【關鍵詞】中學化學;化學實驗教學;個人魅力
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指他們力求接近、探索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態度和傾向。初三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教師如果從化學課的起始年級就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幾年來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重視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對于初三學生來講是一門新學科。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較強,對于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往往有濃厚的興趣。首先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興趣盎然的觀察能活躍學生的思想,形成積極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例如講到初中化學“緩慢氧化和自燃”時,不是先講概念,而是設計一個非常有趣的演示實驗:將濾紙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濾紙掛起晾干,不到半分鐘,就會看到濾紙先冒白煙,最后發火燃燒。不用火點燃,濾紙為什么能夠燃燒呢?這個實驗引起同學們濃厚的興趣,他們很想知道這是為什么?此時水到渠成,要解開這個謎,答案就在課本的某頁里。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打開課本,比平時百倍認真地看著,之后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最終找到了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一種強烈的印象在學生的腦海里是一輩子也不能忘懷的。比起老師硬性要學生枯燥無味地死背概念要省事很多。其次,在教學中,除了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外,還應設計一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實驗。例如講到鐵的氫氧化物時,有意設計一個成功制得白色氫氧化亞鐵而另一個未制得的實驗,學生感到很奇怪。經師生分析討論,找出原因后問:“采取哪些措施可制得氫氧化亞鐵?”學生發言后再由老師點評,課后由學生分別去探索、驗證。總之,化學很多內容都可以以實驗演示情境,創設“愉快教學”氣氛,激起學生興奮、驚奇的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情緒狀態下,把“強制性”的教學活動變成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
二、教師要有人格魅力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趣的事例,精練的語言能贏得學生。有時候學生喜歡某個學科,可能就是由于這個學科的老師。如果這位老師受到學生的歡迎,他上課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心理更加放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把枯燥的課堂學習變為一種美的享受,這必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經常深入學生群中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化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有許多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指導學生做好選做實驗及家庭小實驗。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結合本校實際,盡可能地做一些有意義的實驗,例如:在教氮族元素一節時,可進行紅磷的加熱實驗,如果紅磷干燥,剛開始加熱時玻璃管內會產生小火花,但火花會很快消失。這時,學生就會對此產生懸念,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你再耐心解釋,給出答案,使學生在“觀察一疑問一明白”的過程中感知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從而誘導他們增強對化學課的興趣。
三、教學語言藝術化
化學雖是一門自然科學,但若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力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就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例如在講氫氧化銅的實驗操作順序時,總結口訣“氫氣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核外電子排列,在多電子原子里,和電子總是僅限排能量最低,離核最近的電子在層里。然而失去電子總是先失去最外層上的電子??尚蜗蟮乇扔髦孟袢嗣撘路傁让撟钔饷娴囊粯?。在第二節課的教學中,又設計了下面一段話:“現在我們已經走進了這個奇妙的化學世界,在這個充滿魔力的世界里,我們已看到了許多有趣的現象,正急切地想知道這是為什么,頭腦里的問題或許排成了一條長龍,請別急,你們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化學嗎?”接著運用書上的內容,講述了化學的應用、我國化學工藝的發展等。這樣,使學生對化學產生美的感受,激發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關鍵詞自主學習探究創造品質教學策略教學方式
“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和被動的“接受式”學習方法,往往教師“教”的過分夸張,漠視、淹沒學生“學”的主體地位?!皞魇谑健钡慕虒W方式往往是為“教什么”,“如何教”等因素而設計,考慮教材多,考慮學生少,這樣學生是“他主”的,不是“自主”的。因此在呼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改革中,“傳授式”的教學方式遭到了否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專家對自主學習的實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雖然存在著不同的學派,但對其中心內容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對其在教育中的地位都是十分肯定的。
自主學習又稱自我調節學習,一般是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自主學習強調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因此,在呼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教師的主導作用貴在塑造學習主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動權,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實現自我發展而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學習。為此,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探究性學習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
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J.S.Bruner)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他主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學、探索、發現來獲得科學知識。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教任何功課的最終目的是在于達到不教……”,我國古語“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都說明了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核心。
很多學生對新奇神秘的化學現象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往往忽視了對不理解的事情進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師要在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肯定學生的好奇心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培養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激發探究意識;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如對學生提出疑問,或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課后通過實驗、查資料、討論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當的時候檢查學生的研究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通過這些形式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做CO還原CuO的實驗時,教材中介紹了兩種處理尾氣的方法:①用氣球收集尾氣;②改進實驗裝置用酒精燈的火焰燃燒掉CO。利用這兩套裝置,引導學生分析各裝置的利弊。①.氣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險;②.用酒精燈火焰處理不節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各自的處理方案,集思廣益,同學們一致認為以循環利用法來處理尾氣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去進行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表明,還原同樣多的CuO,采用循環利用法可以減少CO的用量。
二、自主學習追求的目標是形成良好的創造品質,良好的創造品質又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一個具有開拓精神、創造品質的人才能不囿于傳統、安于現狀,不盲目從眾、唯上、唯書;才能面向未來,求真務實,勇于進取,樂于改革,歡迎新事物、新觀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并尊重別人的勞動、貢獻,注重效率、效益;才能目標明確,思路開闊,想象豐富,興趣廣泛,善于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表現出較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才能對自己的力量和別人的力量充滿信心。一個具有良好創造品質的人,往往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會更加自覺地自主學習。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品質,促進自主學習,我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培養充分的自信心。為了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創造的自信心,必須給其自由的環境。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科學面前師生平等。教師應重視每一個學生的觀點和問題,使課堂上洋溢著寬松和諧、探索進取的氣氛。教師應及時對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揚,更不要忘記對出錯者予以耐心指導和鼓勵。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得到了重視,自信心自然越來越充分。
其次培養創造的意志力。創造過程是一種探索過程,成功與失敗共存于整個過程中。那種自覺的、頑強的、勤奮的、實事求是的、百折不撓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化學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化學領域中諸如科學家獻身科學的感人事跡,激勵學生增強創造意志?;瘜W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計應長期堅持的化學實驗,如水質監測,其監測的時間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幾年,其監測的項目有很多,如PH測定、硬度、富營養化、跨學科如物種數量和種類及變化等等。教師應不斷檢查堅持者的實驗情況、實驗成果,給予必要的鼓勵與幫助?;瘜W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組建化學興趣小組,鼓勵他們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創造意志力,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
三、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保證
以探究性學習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造品質為目標的自主學習,如果缺乏一定的保證,其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保證?,F代教學論認為,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對象,而且是教學的主體,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人。學生的種種能力不是單純的“教”就能培養出來的,教師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識要靠學生自主去學習、掌握,大量的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要靠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笆┙讨?,貴在引導,妙在開竅”。故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活動的自覺性、自主性、創造性。
3.1保護好奇心是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而對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對事物的好奇心”?;瘜W是揭示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變化以及合成的自然科學。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不要害怕和阻止學生的“好問”,不要諷刺和貶低學生的“怪問”;教師要培養和表揚學生的勤于提問,不要限制和壓抑學生的“多問”;教師要指導和啟迪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環境中的化學現象而廣于提問,敢于提問,甚至善于提問,而且問得頗有見地、切中要害。這樣從根本上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不僅如此教師還應深入學科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深奧道理,激發其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較奇特的實驗現象、懸念式提問、新奇的故事、不同于慣常結果的實驗方法等等,易使學生情緒處于亢奮、激動之中,在這種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去探索,揭示“奇”的奧妙,形成“我要學”的氛圍,達到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的目的。如“魔棒”點火、荒郊野外的夜晚“鬼火”、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的植被特別茂盛、豆科植物不用施肥就特別粗壯,化學中有許多這樣的好材料。
3.2培養適度的批判精神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熱情。
中國的傳統教育一直在培養“乖孩子”、“聽話的孩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在培養會做題的孩子。這樣的學生對老師教的、課本上的知識奉為“圣旨”;這樣的學生迷信權威,崇信書本;這樣的學生缺乏主動性、獨立性,面臨選擇時束手無策,難置可否,結果放棄思考,人云亦云,窒息創造?!耙啥鴨⑺?,疑而生變”,在對事物的質疑中,學生不是以一種被動接受的閉合思維方式參與到認識過程中,它是一般思維發展到創造性思維鏈上的關節點,所以化學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批判性地吸收化學科學的精華?;瘜W科學中的許多規律的認識過程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甚至由錯誤到科學,教師不應是簡簡單單的傳授,可以引導學生再來一次“創造”,讓學生有成就感,激發自主學習的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尋幽探微,窮根究底,最終才能有所發現與創造。例如學習苯的分子結構時,讓學生正確地去理解凱庫勒式的積極意義,又要讓學生通過性質的學習認識到它的局限性,激發學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苯的分子結構到底是怎樣的?有沒有比我們現有的課本上更科學的解釋。
3.3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力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欲望。創造想象力是創造的核心,是創造的源泉,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發揮想象力、啟迪和鼓勵聯想、設計一些化學問題進行想象力訓練等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力。如:引入有機物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發揮充分的想象力──沒有有機物的世界會是怎樣,有機物是怎樣形成的……;在學習氫鍵時激發學生想象如果水分子之間沒有氫鍵,我們的地球會怎樣、若外星球也有生命但沒水,那么那種物質會相當于水的作用;在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教學時,可提示學生你由此還會發現哪些物質的分子結構也為正四面體結構、有沒有離子的結構也為正四面體結構、有沒有哪些物質雖然不是由分子和離子構成但其中存在正四面體結構;甲烷的一氯代物無同分異構體、乙烷的一氯代物無同分異構體、2,2–二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無同分異構體,由此總結出什么樣的規律,又怎樣運用此規律有所發現。
3.4加強實驗和觀察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途徑。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驗證、探索、創造的可靠手段。觀察是創造的入門階段,要創造就要有新發現,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敏銳的觀察能力來自于訓練有素的觀察技能與問題意識的結合。平時觀察到的、偶爾發現的奇異的化學現象要探索它的實質就要動手作實驗。因此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扎實的化學基本實驗技能是學生創造思維、創造實踐的根基,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途徑。在這方面以下幾點應特別注意:
(1)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端正觀察態度,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教師應根據所觀察事物的特點,指導學生從大到小、由遠及近、由點到面、由短期到長期、由宏觀到微觀,使學生學會全面、系統地觀察,訓練出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如在“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就應該引導學生不應停留在金屬鈉在水面上“跑來跑去”這一“好玩”的實驗現象,而應引導學生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反應放出氣體、液體顏色變化、滋滋的聲音等等實驗現象。只有現象觀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結合其他知識徹底搞清“鈉與水反應”的實質。
(2)注重課堂演示實驗,同時注重開闊學生視野。課堂演示實驗應盡量讓學生去觀察實驗現象,切勿包做包講。當然,僅僅觀察課堂演示實驗還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化工生產中的實驗現象。如:家中的食鹽為什么會變潮?“樂山大佛”為什么慢慢被侵蝕,又怎樣保護?為什么要興建火力發電廠、而為什么又要關閉一些小型火力發電廠?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飲用?
(3)要注重驗證性實驗。化學教材中很多是驗證性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基本方法。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使用常見的儀器,組裝儀器,自己作實驗,而不應該操縱學生實驗。學生實驗失敗時,應該及時地幫助他找到失敗的原因。
(4)要精心設計探索性實驗,甚至可以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成探索性實驗。探索性實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進行“氫氧化亞鐵的制備和性質實驗”時,就可以先按照常規的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觀察實驗現象,同時引導學生辨別紅褐色沉淀的本質,提出問題──為什么沒有得到大量的氫氧化亞鐵,怎樣得到大量的氫氧化亞鐵,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甚至還可以對課本上的實驗方法加以改進,這樣學生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經過探索獲取了知識,還獲取了方法。
3.5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開展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理論,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業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成功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評價依據的教學組織模式。因此,合作學習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發展創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也是自主學習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合作小組的成員既有明確的分工,又圍繞共同的任務而相互合作,協調統一,貢獻各自的智慧,達成統一的目標。在不同的合作學習中,各角色進行互換,使得學生各方面得到鍛煉。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知識的構建,學生是主動參與的,小組成員是平等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這自主學習所要求的。
精心設計討論問題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合作學是圍繞某些問題進行的,精心設計討論問題也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基礎。教師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應遵循適度性原則,討論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但不能太難,不能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也不能太簡單,否則流于形式。教師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應遵循階梯性原則,不斷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要考慮到滿足異質小組內不同學生水平的需要,充分發揮互助合作的功能。例如學習SO42-的檢驗方法時可設置下面一系列問題:①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何現象,再加入鹽酸有何現象,鹽酸有何作用?②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入鹽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嗎?③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再加入HNO3,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嗎?④你組認為檢驗SO42-的最嚴密的方案是什么?教師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應遵循開放性原則,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理念;還要吃透學生,精心設計既有聯系性又有開放性的化學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合作學習的欲望,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污染”時可布置以下開放性問題:①何為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②酸雨是怎樣形成的?③空氣中的SO2主要來源?④如何防治酸雨?
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應根據化學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例如當一定數量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相近疑難個人無法解決時;當學生對某一問題出現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討時;當學生學習任務較多,需要分工協作時;當學生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時,都是進行合作學習的最好時機。
初中化學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融合,要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擺脫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降低對化學教材的依賴程度,從而讓化學教學真正的走出課堂、走向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都是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解題能力和應試能力的培養上,化學實驗教學也多是以演示教學為主,并沒有實現化學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有效聯系.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所以將化學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要求化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多選擇面向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素材,實現課外教學與課本知識內容的有效聯系,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我們周圍的空氣”的教學中,由于空氣是無色無味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顯得比較抽象,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下“春風拂面”的感覺,先實現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這樣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課本內容進行延伸,如霧霾天氣的產生,讓空氣有了顏色,大氣污染讓空氣有了氣味,人與動物的呼吸環境在不斷惡化等相關知識,可以對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有效培養.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對于初中生而言,隨著個人積累的經驗增多,對很多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已經有了一定的見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有助于學生建構自己的化學知識體系,提高化學學習效率.同時,化學教學的過程不僅僅體現在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此時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就顯得格外重要.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學中,經過課堂學習后學生都明白在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石灰石與稀鹽酸的反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又該怎樣輕松獲取二氧化碳呢?面對這一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很多學生會一頭霧水,因為石灰石和稀鹽酸的制取原料并不容易獲得,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用碳酸飲料來制取二氧化碳,如打開一瓶百事可樂,在瓶口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然后輕輕搖動可樂瓶,二氧化碳就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了.這一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與解決,不僅實現了化學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有效結合,也有助于學生化學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從學生現實生活中搜尋化學實驗教學材料
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中最關鍵的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化學應用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完全依照教材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有時會顯得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此時,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從實驗材料角度尋求突破,實現實驗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有效融合.例如,在“制取氧氣”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搜集替代材料,如注射器可以代替滴管,礦泉水瓶可以代替集氣瓶,這樣不僅能夠實現了化學實驗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融合,還節約了化學實驗材料,培養了學生的節約習慣和環保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四、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初中化學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在掌握一定化學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指導和應用于個人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理解和解決更多現實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化學知識的學習最終都是為現實生活所服務.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學生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理解的同時,提高學生利用化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例如,在“愛護水資源”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節水從我做起”的社會實踐活動,洗漱、洗衣、洗澡、做飯、澆花、沖廁等很多環節都可以實現水資源的解決,而且有些環節的水資源是可以重復使用或循環利用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可以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本校2014級中醫八年制專業的138名學生作為PBL教學研究對象,授課教材使用中醫藥出版社《生物化學》第7版唐炳華主編教材,
1.2教學方法
目前我校針對中醫專業特點,將中醫專業生物化學授課內容整體優化后劃分為三大版塊,即物質化學、物質代謝和肝膽生化與疾病。物質代謝版塊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謝、脂類代謝、氨基酸代謝四個部分。肝膽生化與疾病是第三版塊。在有限的學時內,全程展開PBL教學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結合中醫專業特點,精選適合PBL教學的物質代謝版塊和肝膽生化與疾病版塊內容,選擇合適的臨床病例,在課堂中以微視頻形式播放并講解相關的具體臨床病例情況并提供患者資料,要求學生針對此患者基本情況,利用網絡查閱相關資料,分組討論疾病的可能發病機制、目前中、西醫臨床治療方案,并比較不同臨床治療方案之間的優劣,以促進學生從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角度理解生物化學物質代謝和肝膽生化版塊授課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采用微課小視頻在課堂展示以物質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如脂肪肝、多并發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膽結石和黃疸等疾病相關的臨床病例,要求學生針對上述疾病從生物化學知識角度討論疾病發生的機制及目前中、西醫臨床治療方案,促進中醫八年制學生從物質代謝角度理解并討論疾病發生的具體機制以及中西醫治療差異,培養他們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2評價和分析
PBL教學效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固定的時間內對課堂中提到的問題,每組出一名學生代表回答問題。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如電子版教材、網絡精品課程視頻、網絡微課、慕課教學平臺、手機移動百度搜索等搜集資料,進行分組討論并在課堂中搶答積極討論。鑒于課時的關系,有些復雜問題留給學生放在課后討論。授課老師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帶有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解,并結合授課內容強調重點、難點。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把控課堂討論氣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學生回答問題方面,結合目前我校實施的形成性評價考核進行評價。學生的形成性評價考核成分由期末考試成績(70%)、平時成績(20%)和實驗成績(10%)三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占20分(由課堂討論回答問題情況構成)。在PBL教學模式中,每組學生在回答問題方面的表現是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對于回答問題較好的每組同學給予更高的平時成績。同時,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情況(問題回答的正確性,問題回答的深度和廣度)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反思在解決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通過反思做出總結,鞏固自己學到的知識。同時,也可讓學生在課后整理自己以及本組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教師根據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做出客觀的評定。當然,在PBL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反饋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作出及時而有效的調整,使教和學雙方面同時得到提高。采用PBL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后,筆者對參加PBL教學的中醫班學生發放問卷調查進行效果評價。調查內容包括臨床問題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對生物化學授課內容的理解能力,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師生互動、課堂氣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思路開拓、知識的記憶能力等方面。此問卷主要評測中醫八年制學生對生物化學課程物質代謝相關知識的掌握及對PBL教學方法在中醫八年制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的合適度等,共發放調查問卷138份,回收138份,應答率100%。調查的具體結果見表1。從以上問卷調查結果看出,在中醫八年制生物化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法,82.60%學生認為提高了他們對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85.50%學生認為PBL教學增強了他們對生物化學授課內容的理解,80.43%學生認為PBL教學提高了他們對生物化學授課內容的記憶能力。此外,調查結果還顯示PBL教學活躍了中醫班生物化學課堂氣氛,在結合臨床疾病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案基礎上提高了中醫八年制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能力。PBL教學開拓了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主觀題時思路更廣闊,能夠引用其他學科知識,體現出較強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在培養中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方面。
3討論
PBL教學法的特色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具體病例為切入點提出問題,以討論這些問題為手段來激發和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3-4]。在中醫八年制生物化學PBL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中采用微視頻展示相關病例情況,介紹患者的具體情況并提出問題,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利用當今發達的網絡資源進行深入思考并展開討論。針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和準確度,以給予平時成績的形式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表現情況進行形成性評價。通過結合PBL教學方式,在中醫八年制班級中以討論形式講授物質代謝與疾病相關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中醫班形成了輕松愉悅的生物化學學習氛圍。調查報告結果還顯示,PBL教學促進中醫專業學生對物質代謝中復雜代謝途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學生臨床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創新性的卓越中醫人才。例如:教師通過以臨床真實病例為出發點引導中醫八年制學生對“不同類型糖尿病發病機制和中醫臨床治療策略”和“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和中醫臨床治療策略”等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從分析臨床問題角度充分挖掘中醫八年制學生臨床思維潛能。盡管PBL教學提高了中醫八年制學生臨床思維和生物化學教學效果,但是在順利開展需要解決以下問題。首先,教師應結合理論知識精選臨床病例,學生應對物質代謝授課內容十分熟練,并配合老師積極查閱相關資料熟悉臨床疾病發病機制和臨床治療方案,才具備解決和分析臨床問題能力。其次,在中醫八年制班級生物化學中實施PBL教學,要求教師掌握豐富的中醫中藥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具備一定的中醫中藥知識背景,憑臨床和教學經驗來分析教學內容,密切聯系臨床病例。再次,教師還應掌握醫學最新發展動態,密切關注臨床疾病發病動態和各種臨床治療方案,將生物化學代謝知識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中醫臨床疾病防治緊密結合,才能對學生給予正確引導,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作者:陶懷 張波 周賽男 宋嵐 胡梅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
參考文獻
[1]宋嵐,胡梅,張波,等.在中醫學臨床拔尖班生物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研素質的探討[J].科教文匯,2016(19):73-74.
[2]張麗娜,金國琴,張學禮,等.提高中醫藥院校生物化學教學質量有效途徑的探索[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2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