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15:44:22
序論:在您撰寫河道整治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城市河道護坡結構改造建議
1我國傳統河道護坡結構形式
長期以來,在我們國家比較注重河道行洪、排澇等基本功能,因此河道的斷面形式單一,走向筆直。其河道護坡結構也比較堅硬,主要采用漿砌或干砌塊石護坡,現澆混凝土護坡,預制混凝土塊體護坡,或現在比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護坡等結構。這樣的河道護坡結構,雖然保證了河道的堅固,但對于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環境都有影響。就拿上海市來說,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許多河道先后遭到了嚴重污染,雖然近年來政府十分重視河道的整治工作,并且河道整治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河道護坡植被種植形式較為簡單,影響了河道生態效果與河道景觀。由此看來,研究和改造傳統河道護坡結構,提高城市河道護坡的美化工作勢在必行。
2、傳統河道護坡結構的影響
傳統的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形式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形成的,它在一定的時期,對約束水的行為,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作出了較大成績,為廣大人民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生活和發展空間,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有效的保護。但是,傳統河道護坡對保護水的自然清潔和維持人與水環境的和諧方面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對人類生存環境有著極大的影響。
2.1.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傳統的河道護坡,大多用一層堅硬的護坡結構隔絕了生物和微生物與大地的接觸,使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嚴重破壞了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平衡,致使河道天然的自凈能力遭到破壞,加上城市河道水流不順,水體不能得到及時的調換,更使河流生態系統遭到極大的破壞,常常會出現污水涌擠河道的現象,給城市居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2.2. 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在天然河道中修筑人工材料防汛墻不僅代價昂貴,而且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這樣做的結果是對天然河道的水質和水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繼而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帶來很大影響。在這種結構保護下的河道遠離了生活在其附近的現代人,人們也失去了娛樂、休閑和親水的絕佳場所,城市也因之失去了靈氣和精神。
2.3. 對景觀環境的影響
現代都市的河道斷面整齊劃一、走向筆直,雖然有整潔美,也富有現代都市的氣息,但是它違背了現代人們追求的回歸自然、反璞歸真的需要,人們往往通過高深的河道護坡才能看到河道內的景觀,影響居民觀景視線,降低了河道美化城市的功效。
3、城市河道護坡結構整治的思考和建議
現代城市河道護坡結構的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改變護坡結構的用料,而且還要創新護坡設計施工的方法,以及河道護坡的植被保護,從而使河道整治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宜人居。
3.1 采用新型材料。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嘗試著引進新型材料和新技術,作為河道護坡和護岸結構改革的主要源泉。例如引進水力噴草技術、土工材料綠化網、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水泥生態種植基、土壤固化劑等材料和技術,加強河道護坡的整治,會具有良好的效果。
3.2 種植發達根系固土植物進行護坡。在城市河道改造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種植根系發達的植物進行護坡固土,這樣既可以達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又可以滿足生態環境的需要,還可起到景觀造景的作用。固土植物可以選擇的主要有沙棘林、刺槐林、墨穗醋栗、黃檀、胡枝子、池杉、龍須草、金銀花、紫穗槐、油松、黃花、常青藤、蔓草等。
3.3 運用土工材料復合種植基。一是運用鐵絲網與碎石做為復合種植基種植護坡植物。用鍍鋅或噴塑鐵絲網籠裝碎石、肥料及種植土,放入河中,在其上面種植護坡植物,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它比較適合于流速大的河道,抗沖刷能力強、整體性好、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強,避免了預制的混凝土塊體護坡的整體性差和現澆混凝土護坡與模袋混凝土護坡適應地基變形能力差的弱點,同時又能滿足生態型護坡的要求,即使進行全斷面護砌,生物與微生物都能照樣生存。二是運用土工材料固土種植基。土工網墊固土種植基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網墊和種植土、草籽等組成。固土網墊是由多層非拉伸網和雙向拉伸平面網組成,在多層網的交接點經熱熔后粘接,形成穩定的空間網墊。該網墊質地疏松、柔韌,有合適的高度和空間,可充填并存儲土壤和沙粒。土工格柵固土種植基主要是土工格柵進行土體加固,并在邊坡上植草固土。
3.4 采用植被型生態混凝土進行護坡改造。植被型生態混凝土 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難溶性肥料和表層土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混有高爐爐渣和硅灰的水泥、適量的細料組成,是植被型生態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常用無機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層土鋪設有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發芽空間,同時提供植被發芽初期的養分。在城市河道護坡或護岸結構中可以利用生態混凝土預制塊體做成砌體結構擋土墻,或直接作用為護坡結構。
3.5 預制板護岸槽護坡。在護岸的上下坎基間,嵌入預制混凝土板槽,板槽的大小可根據結構強度以及種植要求而定,一處坡岸可用同規格的混凝土板槽外也可大小間用,便于不同要求的種植需要。預制板護岸槽護坡的優點是結構較為牢固,種植表面較為平整,植物除可種植草皮地被外,喬灌木也能種植。
3.6網袋式覆土護岸種植。在預制或現澆的混凝土護坡板上拉網覆土種植,這種方法適用于各種不同類型的河岸,因底板制作與填土的方法很多,所以也適用較陡的岸坡。在國外的一些河岸也常常采用種植袋,即用高強度、耐腐蝕的高分子材料網固定在斜坡上,然后播種,待種子萌芽后植被便覆滿斜坡,效果極佳。
3.7風景岸堤種植。岸堤種植是常用的綠帶種植形式,因駁岸多作垂直硬體處理,故種植范圍大體在堤上,地形平坦,種植帶寬度可視河邊寬度、深度確定。對大部分河道而言應因地制宜,河岸兩側以栽植多排喬木為主,并附以固土地被,岸緣植以藤、蔓類植物為宜。
4. 結論
城市河道整治是近年來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城市河道護坡結構的創新和改造既是提高河道防洪、航運等基本功效的主要手段,也是美化綠化城市環境,打造和諧宜人生存環境的重要方法。為此,在城市河道整治工作中要采用新型的材料、高新技術進行河道護坡結構的改造,運用新的方法和技術進行河道護坡植草護土,從而使河道更加親切、自然、美觀。
參 考 文 獻
[1] 代全厚 張力. 《嫩江大堤植物根系固土護堤功能研究》.《中國水土保持》.1998(12).
[2] 朗咸白 江勝德 《草種――水土保持的先鋒》.中國水土保持》.1999(6)..
[3] 葉碎高,王帥,張錦娟.《河道植物措施與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與展望》..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8(2).
[4] 韓玉玲,嚴齊斌,應聰慧,邵利萍.《應用植物措施建設生態河道的認識和思考》..中國水利》.2006(20).
[5] 李永興、劉水芹等.《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態型護坡結構探討》.《水土保持研究》2001(4).
〔6〕沈歡等. 《上海市效區河道整治中種固土護坡草的效果》.《浙江農業科學》2009(4).
【關鍵字】:城市;河道整治;整治方案;
[ Abstract ]: taking Lanzhou city as a case study of the Yellow River Lanzhou section of channel regulation scheme and release flood water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 scheme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ase flood waters and did not cause the water level, velocity of flow and riverbed topography greatly change.
[ Key words ]: City; river regulation; regulation scheme;
一、河道概況
黃河蘭州段位于蘭州帶狀盆地,呈東西走向,西起西柳溝,東至桑園峽,全長44.84km。全河段河槽寬窄相間,河寬變化較大,窄處僅120m,寬處可達600~700m(含江心洲)。河床基本上由砂卵石組成,且多卵石邊灘及江心洲。主泓在一定范圍內擺動,河段洪枯水位變幅不大。洪水期河岸時有沖刷,水面比降0.9~1.3‰。河段枯水流量540m3/s,造床流量3000m3/s,百年一遇流量6500m3/s,1981年實測的最大流量5600m3/s。河床糙率為0.032,河岸糙率為0.030~0.35,灘地糙率為0.045,中水情況下綜合糙率為0.035。
本河段歷年演變特征是:年內具有漲水期淤積,退汛期沖刷的特征。隨著年際和年內流量分配的不同,淺灘河段河床有著相應的變化。年際間具有枯水年淤積,豐水年沖刷的特征。由此可見本河段水流輸沙能力強,其河床形態、輸沙條件具有山區河流的屬性。
二、整治線及整治方案
2.1 整治線確定的一般原則
進行河道整治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河道整治寬度及整治堤線的合理布置。相應于設計的洪、中、枯水流量,就有三種整治線,而中、枯水整治線較重要,尤以中水整治線最為重要。中水整治線的位置,應根據整治的目的和要求,按照因勢利導的原則,從河道演變分析中得出的結論來確定。由于洪水漫灘時灘地水淺流緩,河道的輪廓對河道演變和水流形態影響不大,僅在設計堤防時,根據具體河段及水工建筑物的要求,對堤線與中水河槽岸邊的相關位置作一些考慮即可。
2.2 用河相關系法確定整治線寬度
對本河段的自然演變規律分析得知河段沖淤基本平衡。為此采用阿爾圖寧計算穩定河寬的公式計算。根據相對穩定的彎曲型河段統計所得河寬系數ξ的平均值為1.2,求得造床流量下河寬為248~260m,;取ξ為1.0~1.1,求得河寬為218~240m。故河寬240 m可作為中水整治方案。
2.3 優良河段類比法
在市區河段上選取了幾個控制斷面進行論證。黃河鐵橋建于1909年,橋址斷面河寬230m,七里河橋建于1958年,橋址斷面河寬270m,其下游1.2km(k23+600)處河寬僅200 m,此幾處河段均經受了1964年5660m3/s及1981年5600m3/s洪水的考驗。鹽城黃河大橋建于1979年,橋址處河寬305m,1981年的洪水順利宣泄。由此認為,河寬300m可作為設計洪水最小堤間距的參考值。
三、物理模型
3.1 動床試驗模型設計
根據黃河蘭州段沖積河流屬性,河床質以卵石成分為主,河床變形主要是卵石推移質所引起的。故根據水流重力相似、水流阻力相似、水流挾沙相似、河床沖淤變形相似、泥沙起動和揚動相似及河型相似等條件,并利用黃河動床河工模型設計的研究成果進行推移質動床模型設計。
3.2 試驗方案及結果分析
3.2.1 天然狀態
從河道橫斷面形態可知,當河寬B≤240時,河道斷面單一,斷面呈“U”型或不對稱的“U”型。當河寬B>240m時,河槽形態已開始從單式向復式斷面過渡。河寬超過300m的河段,隨著河寬的增加,出現了邊灘,或在河道中形成沙脊,斷面形態呈“W”型,河道中出現河心灘。這說明河寬為300m時處于河中成灘的臨界狀態。
造床流量下垂線最大平均流速Vm、垂線最大水深hm與河寬的關系不明顯,河寬大于240m時均會出現數值相近的值Vm=3.0~3.7m/s,hm=7.0~8.5m。但其斷面平均流速隨河寬的加大而減小,斷面平均水深隨河寬的增大略有減小的趨勢,但變化不明顯。
在蘭州防洪標準百年一遇流量6500m3/s時,河寬在220m至600m范圍內,Vm一般在3.8~4.5m/s內波動。流速V隨河寬B的增大呈遞減的變化趨勢。垂線最大水深hm、斷面平均水深h與河寬B的變化關系比較紊亂??梢姾訉?40m可作為中水整治方案的依據,河寬300m可作為設計洪水最小堤間距的參考值。在此基礎上,對300m及350m整治線方案進行了研究。
3.2.2 整治方案及結果分析
350m整治方案:將天然河道寬度控制在350m,切除斷面一側邊灘或滯流區,分汊河段則堵塞支汊,小于350m的河段仍保持原狀進行試驗。300m整治方案:切除河道中邊灘或滯流區,對河道做一定壓縮,使其河寬為300m,彎道附近減小至280m~300m,小于300m的河段仍保持原狀。
從天然狀態與整治方案水位變化看:適當壓縮河道中的邊灘或滯流區,并未引起水位較大幅度的增高。對于300m整治方案,流量為3000m3/s時,水位變幅為-0.13m~0.38m;流量為6500m3/s時,變幅為-0.13m~0.58m。對于350m整治方案,流量為3000m3/s時,水位變幅為-0.21m~0.28m;流量為6500m3/s時,變幅為-0.27m~0.48m。整治方案與天然狀態相比水位變幅不大。300m及350m整治方案,并未引起水位較大幅度的增加,相反由于河流的自我調節作用使得斷面地形趨于平坦,流速分布趨于均勻。
從水流要素看:整治方案較天然狀態水深、流速最大變幅在12%以內,這樣的變幅在該河段不會引起較大的河床變化,且因整治線較平順,流速分布趨于均勻。
從河床地形看:整治后斷面變窄,但斷面地形起伏變化減小且趨于平坦,河槽趨向單一斷面,河床縱向的沖淤變化也不大。
四、結論及建議
1.通過對黃河蘭州段河道地形、河相關系、造床流量、設防流量及河中成灘條件的分析,得出了中水整治河寬為240m,防洪整治河寬為300m。
2.實施河寬300m方案,適當壓縮河道中邊灘或滯留區,并未引起水位及流速大幅度的增長。相反河流通過自動調節,斷面地形趨于平坦,且向單一斷面演變。改善了水流條件,流速分布趨于均勻。
3.整治方案的實施,使河道渠化目標得以實現,岸線平順、固定。斷面平均流速的提高,減少了污染物沉積數量,同時可確保行洪暢通。靠岸流速增大,為三條南河道取水提供了合理的渠首位置及水流條件,為工農業及人畜用水和南北兩山綠化提供了方便和充足的水源,加快了再造秀美山河的步伐。并對濱河路的規劃、通航及開發城建用地提供了設計參數。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
4.考慮到上游水庫的興建,在來水方面表現為洪峰減小,枯水流量增大;在來沙方面主要是下泄沙量減小,泥沙的組成變細。故河道渠化可采用30m+240m+30m或60m+240m形式的復式斷面,流量較小時在單式斷面中流動,流量較大時在復式斷面內流動。這樣可在兩邊種植草坪,修建帶狀綠化公園,以美化市容,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
5.亦可采用分段整治方案。蘭練以上河段目前可不做整治,因為此河段河寬基本在300m左右。只是在水廠附近河寬約500m,此處為50年代修建的蘭州市水廠取水口,至今運行良好。蘭練至七里河橋段,河道長約15km,寬度在300m~600m之間,應進行全面整治。七里河橋至鳥島前(k22+440~k24+300)河道寬度為220m~330m,在鳥島處為330m,在為保護候鳥,建議此段河道以天然河寬為準,不做壓縮整治。
參考文獻:
[1] 張書農,華國祥。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出版社,1988.
關鍵詞 農村河道 綜合整治 建議
廣德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東臨杭嘉湖,北倚蘇錫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縣內農村河道既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和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載體,也掌握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的命脈,與美好鄉村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亦密切相關。因此,整治好農村河道、管護好農村河道、美化好農村河道,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1廣德縣農村河道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1農村河道現狀
廣德縣河湖眾多,水系發達,基本形成具有蓄水、排洪、引水、灌溉等綜合功能,同時兼有水生態、水環境功能的農村水利工程體系,為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由于農村河道長期沒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理,加上近幾年的經濟加速發展、人為破壞及自然因素,導致河道淤積、污染等問題比較嚴重,不僅削弱了河道的行洪能力,而且制約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甚至影響廣大農民的生活健康。
1.2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防洪基礎設施薄弱
山溪性河流的特點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大部分河段防洪標準達不到設計標準,還有很多處于不設防狀態,防洪能力偏低,遇到較強洪水就可能造成大的洪水災害。
1.2.2水土流失嚴重
縣內地貌大多為丘陵區,地形起伏較大,地面坡度大,坡面徑流系數大。由于過去的疏林以墾代撫、順坡種植、基礎設施建設等人為經濟活動,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原本較好的生態基礎遭到破壞,極大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1.2.3河道萎縮形勢嚴峻
由于水土流失、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現象嚴重,加之早期的無序采砂以及攔河設障、傾倒垃圾、違章建設等侵占河道現象,同時由于多年來未實施清淤整治,致使河道萎縮嚴重,行洪能力大為降低,對沿河地區的防洪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1.2.4水環境污染加劇
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的快速建設,污染物的排放逐年加大。部分鄉村截污不徹底,尤其是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在農業生產中,各種氮磷肥的施用,很大一部分通過地面徑流也進入了河道;沿岸居民生活以及家禽養殖,排放物無組織亂堆放現象也比較突出,這也嚴重影響了水體的自凈能力。河道的污染,導致水質惡化,破壞整個河道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1.2.5水生態系統脆弱
水環境污染加之保護力度不夠,使得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人類過度開發侵占河灘地,剝奪了動植物的棲息地。
1.3成因分析
1.3.1無系統規劃,群眾意識淡薄
廣德縣經濟發展建設中對農村水系的系統性銜接重視不夠,沒有系統的水系規劃,導致農村水系較為紊亂。另外,河道在廣大群眾心中長期以來形成的認識就是引、排水,認為河道環境是城市河道美化的需要,農村家前屋后的河塘無需管理得那么嚴格,保持得那么整潔。當地居民對靠家前屋后的河道亂侵亂填,亂堆亂放、亂搭亂建,靠各家田邊的就各自為陣,亂扒亂種。
1.3.2重視不夠,經費不足
河道治理一直以大江大河治理為主,農村河道治理的環節較為薄弱。在治理手段上還是以防洪保安為主,對水環境改善等綜合治理方面投入不足,不能有效的對污水進行截排和凈化,不能很好的對河道進行疏通和清淤等。經費問題成為農村河道環境綜合治理和長效管護的瓶頸。
1.3.3管護缺乏
管護隊伍未能真正組建運行到位,管理工作缺乏制度化,管理水平專業化程度較低,相應的管理設施未能配套齊全,突出反映在沿河垃圾箱和垃圾中轉站的布設未能到位,無法做到集中投放、定期清運,難以杜絕污染源。
2廣德縣農村河道綜合整治的必要性
2.1提高防洪標準
農村河道長期淤積,行洪斷面明顯縮窄,使洪水危害性增強,更容易淘刷岸坡導致崩岸等災害發生。因此,對農村河道實施綜合整治,是提高防洪標準,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要求。
2.2 社會主義新農村及美好鄉村建設的要求
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村的交通、城鎮建設等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現有河道的行洪能力已不能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因此,對縣內河段的整治,是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整體水平,改善農村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及美好鄉村建設的基本要求。
2.3旱澇保收,確保糧食安全
加快農村河道疏浚步伐,擴大河道有效行洪能力和灌溉能力,提高區內的農田灌溉保證率,增加旱澇保收面積,避免或降低因洪澇災害造成的糧食減產,對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新形勢下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3對策與建議
3.1統籌規劃、突出重點
農村河道綜合整治著眼于改善農村水環境,綜合考慮治理河段防洪、灌溉供水、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以防洪要求較高的河段為重點,結合當地新農村建設規劃、鄉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流域、區域水利專業規劃相銜接,與美好鄉村建設相結合,統籌布局,堅持"全面規劃,突出重點,集中投入,綜合治理,長效管理"的原則。
3.2溝通水系、截污治污
應當定期對農村河道進行疏浚,使河道無水變有水,死水變活水,河道水質提高,充分發揮河道排洪排澇的能力。完善村莊居民集中區的污水集中處理裝置,及時將垃圾運至合適的位置進行處理,鼓勵使用低度、無殘留物的農藥等綜合措施對水環境進行保護,提高河網水系的自凈能力。
3.3穩灘固岸、合理整治
護坡護岸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安全實用,便于維護,生態親水,盡量避免對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活區河道的護坡護岸主要體現生態性、美觀性、多樣性,考慮沿河居民生產生活安全和需要,結合河道水景觀建設需求,在居民聚集區部分河段設置下河臺階及防護欄桿;生產區河道的護坡護岸主要體現生態性、自然性。
3.4生態景觀、人水和諧
對于流經村莊段且兩岸岸坡較寬的河段,考慮設置親水平臺,給村民提供臨河活動的漫步空間,促進人水和諧;在場地較為開闊、兩岸多為淺灘的河段種植水生植物,凈化水質,修復河流水體;結合河道河勢,于生活區下游布置小型跌水以抬蓄水位,營造山區河道的水環境;迎流頂沖岸段設置擋墻硬護砌,并于墻頂種植藤蔓植物,以改善周邊環境。
3.5建管齊抓、全民參與
充分利用各種場合和多種形式,加大對河道環境整治和長效管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教育廣大群眾倡導文明生活風尚,進一步增強愛護河道的主人翁觀念、公民道德意識和環保意識。同時,可采用"一事一議"的方法,籌集一定的維護資金,增強村民的成本意識。還可從當地實際出發,制定鄉規民約,規范村民的行為,使保持河道清潔暢通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結束語
根據市委市政府辦公室2014年度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精神,現就2014年度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程項目及施工要求
1、工程項目
⑴、鎮級河道二條,永勝河、紅旗河長10.23公里,恢復原設計標準;
⑵、村級河道(含家溝家塘)整治工程。全鎮31個村(社區)計劃整治49條(后附整治任務表),長52.17公里。
2、整治要求
⑴、鎮級河道的施工由政府組織鎮水利服務站負責施工,沿途涉及到8個村(社區)(其中:永勝河涉及勝利、周莊、章莊;紅旗河涉及馬堡、曹杜、聯絡、黃莊、黃市),相關村(社區)要做好河道的清雜和矛盾的調處工作。
⑵、村莊河道(含家溝家塘)的施工,根據2014年度的整治計劃,由各村(社區)向政府申請,以結合村莊環境整治打造優美水環境和疏通水系的為宗旨進行整治。要將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通達工程、農民集中居住建設、小城鎮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相結合,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河道整治的綜合效益。
3、工程標準
鎮級河道3.0以下清理淤泥恢復原設計標準,3.0以上河坡整形出新,綠化同步到位。所有的村莊河道(含家溝家塘),河坡全部整形出新、河底清理淤泥,綠化到位。拆壩建橋,完善配套,疏通水系,改善水質;清理垃圾,清除惡性水生植物,改善人居水環境。四級河道恢復原設計標準。
4、質量要求
無特殊情況一律采用打壩戽水、人機結合的施工方法。河底高程和寬度兩個檢測項目必須達到合格標準。水邊線順直,水面無漂浮物,河中無沉船等阻水廢棄物,河坡通過整形出新栽植樹草,無亂墾亂種、亂搭亂建和亂倒垃圾的現象。村莊河道(含家溝家塘)實施拆壩建橋,減少壩頭壩埂,過水涵洞斷面尺寸和埋設高程滿足排水要求。河道整治后總體要達到“水清、水暢、水美”的標準。
二、工作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河道整治是一項惠民工程、實事工程。各村(社區)、相關部門必須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河道整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河道整治。要從歷年旱澇災害暴露的水利矛盾中吸取教訓,讓廣大群眾理解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村(社區)要圍繞下達的任務全面整治各級河道,克服畏難情緒,勇于破解難題,創新機制,加大投入,確保全面完成河道整治任務。
2、周密部署,扎實推進。
(1)時間部署。
2014年度河道整治工作分四個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2013年10月中旬至月底為施工前準備階段,包括任務的落實、施工測量、配土及施工方案的確定;
第二階段2013年11月1日至12月25日,為河道整治土方施工階段,鎮、村兩級河道(含家溝家塘)整治任務在12月25日前全面結束,確保比市委、市政府規定的時間提前完成;
第三階段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1月28日,主要做好建筑物配套和河床保護植樹栽草等工作;
第四階段2014年2月1日至3月31日,迎接市綜合驗收。
(2)資金籌集。
①經市綜合驗收為“合格”的鎮級河道、村莊河道,按市河道整治辦確定土方給予每方2.5元、2.0元的補助。
②盤活淤土資源,實現“一土多用、以土換資、以河養河”,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③將河道疏浚整治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點縣建設等項目投入有機結合,破解資金瓶頸,充分發揮河道疏浚整治綜合效益。
3、規范操作,強化管理。
一是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制度,確保機械施工、水上水下施工和供用電設施的安全。二是規范資金使用管理。要建立河道整治財政專戶,做到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嚴格落實上級有關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規定。三是嚴格竣工驗收。村莊河道(家溝家塘)整治任務完成后,鎮成立驗收小組進行驗收。四是注重工程資料、財務資料的收集整理,扎實做好建檔立案工作。
4、考核獎懲,績效掛鉤。
(1)對提前完成任務,且為市、鎮提供現場的村(社區),年終考核時給予加分。
(2)根據考核結果,對河道整治工作好的村(社區)予一定獎勵。對河道整治標準低,達不到驗收要求的的村(社區)由村(社區)負責人書面說明原因,不給予土方補助。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推進2014年河道整治工作,鎮成立河道整治工作領導組。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宗旨,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堅持“行政推動,市場運作”的方針,有步驟分類整合全縣廣播電視網絡。建立健全市場化運行機制,全力構建全縣廣播電視產業規模經營新格局,實現廣播電視網絡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整體對接全省有線電視“一張網”,確保廣播電視“組組通”和優質安全播出,真正實現全縣廣播電視事業和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建立全縣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的有線電視管理體系,逐步實現全縣有線電視網絡城區和農村全程全網、無縫連接,進一步擴大中央和省、市、縣有線電視節目的有效覆蓋,確保有線電視節目安全播出、穩定傳輸,促進全縣廣播電視事業良性發展。
(二)充分發揮規模效益,通過對有線電視網絡的更新改造,逐步使傳統電視終端轉變為現代化多媒體信息終端,逐步實現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為建設“數字縣”打下堅實基礎。
(三)通過專業化、企業化管理,切實加大有線電視網絡建設投入力度,有效增加網絡造血功能,不斷鞏固和發展有線電視網絡,確保收視質量穩定與提高。
三、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1年11月10日—2011年11月20日)。做好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前期準備工作,廣泛開展宣傳動員。成立縣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領導小組和相應工作機構,召開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會議并出臺相關文件。
(二)資產申報、核查、評估、回收階段(2011年11月21日—2012年2月28日)。各鎮進行有線電視網點資產申報和清查。資產申報和清查結束后,由縣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核查,并依法委托市級以上有評估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對廣播電視網絡資產進行評估。根據網絡資產評估結果,由縣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個體投資人的實際回收結算總額,簽訂回收協議,完成資產交接手續;超過規定時限,仍拒絕整合的,將通過法律程序依法收回。
(三)總結完善階段(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31日)??h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各鎮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進行檢查驗收,督促整改完善,召開總結表彰會議。
四、主要任務
(一)整合全縣廣電網絡資源,建立企業化運營機制,實現產業化經營。將各鎮廣電站廣播電視網絡資產及使用的房產、土地、設備等國家和集體資產,無條件統一劃歸縣政府所有,由縣政府委托縣廣電臺統一經營管理。以縣廣電臺下屬的縣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為主體,統一運營、管理全縣廣播電視網絡資產。
(二)認真做好網絡資產評估和社會資本經營的網絡資產回收工作。本著“科學合理、標準統一、規范操作、公開透明”的原則,依法委托市級以上有評估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采用全省統一規范的“重置成本法”對廣播電視網絡資產進行如實公正評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在網絡整合中,對同意接受政府回收并簽署協議的社會投資人,由縣廣電信息網絡公司籌集資金,對其網絡資產按照評估后的凈資產并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后進行補償;對拒絕協議回收的,通過法律途徑依法整合回收?;厥者^程中要兼顧國家、集體和投資人各方利益,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并確保社會穩定。
(三)積極穩妥地做好鎮廣電站人員聘用工作。在各鎮設立縣廣電信息網絡有限公司分公司,負責農村廣播電視網絡的建設管理和運營。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按照自愿原則,擇優從原廣電站中選聘部分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術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分公司。
(四)加強對全縣廣播電視網絡的規范管理。自本文件下發之日起,各鎮廣電站實行資產凍結,暫停一切支出,停止一切有線電視收費行為。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完成后,有線電視收費經縣廣電臺授權,由縣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有限公司收取。收費標準要嚴格按照有關價格管理規定執行,并統一使用經稅務部門監制的有線電視專用收費票據。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加強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分別任組長、副組長,縣各有關部門和各鎮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宣傳報道組、矛盾協調組、業務指導組、督導檢查組,辦公地點設在縣廣播電視臺。各鎮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由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牽頭,分管負責人具體抓,明確人員、時間和任務,確保把農村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工作抓實抓好。
七*路,位于市中區,北起二七新村南路,南至二環南路,距離約2公里。該路路面存在著龜裂、下沉、破損等嚴重問題,交通經常堵塞,嚴重影響了居民出行和日常生活,特別是沿途附近廣大社區居民對此問題反映尤為強烈,急需對該路段進行綜合治理。去年,我在政協會上已就此事提出了議案,但尚未徹底解決。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該道路特別是*小區路段年久失修,即使維修也是小修小補,未能徹底解決道路嚴重損壞、臟亂問題。
2、由于該路段道路嚴重破損,路面坑洼不平,造成車輛通行速度緩慢或繞行;沿途附近居民增加,而且車流量不斷增大,都加劇了交通堵塞,特別是上下班時更為嚴重,致使市民出行很不方便。
3、由于道路嚴重損壞和環衛清掃不夠及時,而且由于今年冬天道路管道施工更造成路面砂石、塵土較多,每當車輛通過時就揚起沙塵,刮風時更是塵土飛揚。
4、由于道路嚴重損壞,在夜間或雨天(部分路段嚴重積水)很容易出現意外傷害,存在安全隱患。
二、建議
七*路長期存在著臟亂差問題,不僅影響交通,影響市民特別是沿途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與以人為本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也是不相適應的,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損壞了*市的省會城市形象。為此建議有關部門深入現場和社區調查察看,并盡快采取措施對道路實行重點整治,全面提升道路功能,從根本上改善道路狀況。
1、針對七*路臟亂差的實際情況,盡快研究、確定該路段整治方案,全面啟動改造工程。
2、要重點對該路段路面整體翻修改造,不能再滿足于修修補補。
3、按規定加強道路的日常養護管理,及時發現破損路面并修補,加強道路環衛清掃,及時灑水降塵。
4、加強農貿市場的統一規劃、修繕和管理,既方便群眾,又改善了環境,是從根本上解決路況擁擠、臟、亂、差的途徑之一。
您提出的《關于七*路進行綜合整治的建議》的提案收悉?,F答復如下:
河道既是重要的水利設施,又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為綜合整治河道,有效改善水環境,提高引洪排澇和調蓄能力,區政府決定從今年起至2010年用三年時間在全區開展新一輪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不僅是民生工程、實事工程,也是一項政治任務。為扎實做好我鎮的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根據區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結合本鎮實際,特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基本原則
河道疏浚整治的基本原則:一是明確責任,分級負責。在區河道疏浚整治指揮指揮部的統一組織與指導下,鎮成立了河道疏浚整治工作管理所,負責具體實施。二是因地制宜,確保重點,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地段河道的功能、作用,因地制宜對河道實施疏浚整治,解決突出問題。三是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在全面
開展河道現狀及存在問題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實際的疏浚整治計劃,并一次規劃,分年實施。四是注重實效,治管并兼。要以此次整治為契機,建立和完善河道保潔的長效管理機制,注重治管實效。
二、政策措施
1、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經區鎮驗收合格后,按照實際工程量由區、鎮全額承擔。涉及到各村區域范圍內的河道疏浚整治政策處理工作由涉及村負責落實解決,主要包括淤泥堆放、青苗賠償、土地租賃等,區級、鎮級河道按實際情況適當予以補助,村級河道由村負責自行解決。
2、在河道疏浚期間,關于對承包河道的政策處理,如發包單位(村或有關單位)與河道承包戶有承包合同的,應以合同簽訂時雙方約定的條款為準,如養殖戶未簽訂過任何書面合同,擅自占用河面搞養殖的,一律服從疏浚整治工程需要,不作經濟補償。
三、管理責任
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線長面廣,工作量大,政策性強,為確保順利完成,必須落實責任,規范管理。
鎮河道疏浚整治工作管理所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政策制定,總體規劃、年度計劃、招投標資金管理撥付、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技術服務、施工組織、建設管理、竣工驗收、廉政建設等方面工作。
有關村負責本區域內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實施及相關政策處理工作。村要明確以支部書記負總責、農業社長負主責,有關村干部共同參與的組織領導機構。落實村質量監督員,制訂落實年度計劃,積極配合鎮管理所做好疏浚整治工作。各村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該項工作中來。
四、保障機制和工作要求:
1、扎實開展,加強考核。為保障此項工作扎實開展,達到預定目標,鎮將對各村列入年度綜合考核,鼓勵先進,督促后進,以推動全鎮河道疏浚整治工作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