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07:41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高校 人才培養 自學能力
教育家B.F.Skinner曾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干二凈時,最后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彼^“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大學生是具有豐富知識和綜合能力的新型人才,自學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始終站在時代和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定義
對于大學生而言,自學能力,就是指在沒有教師直接指導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夠獨立思考,獨自地提出問題,并通過查閱資料,達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的一種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無師自通的能力。(1)從心理學角度看,自學能力是觀察力、記憶力、概括力、思維力、想象力等諸種能力要素的綜合反映,是學習者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獲取新知識、掌握新理論的一種能量因素。(2)從教育學角度看,自學能力則是學生消化課堂教學、擴大知識范圍的催化劑,是打開知識寶庫、探索科學奧秘的金鑰匙。大學生自學能力更多的是思索和自我發現,吸收和改進現有的方法,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思考方式,擁有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素質。
二、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是有效實施終身教育、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和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
1.終身教育的基本前提。
終身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發揮人的潛能,引導人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努力獲得知識和學習技能。因此,教會學生在大學期間僅僅獲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要使學生掌握將知識應用到“任何任務、任何情況和環境”中的本領。終身教育向人們提出了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要求,而大學生在校時間的短暫性也決定了高校必須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辦學育人的重要任務來抓??梢哉f,自學能力是高校畢業生一生受用不盡、得以不斷獲取知識的力量源泉,也是實現終身學習的重要憑借。從普遍意義上講,評價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關鍵不在于考量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而在于考量他們是否掌握了學習知識、思想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2.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質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而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則是高素質人才的本質特征之一。高校畢業生在完成大學學業時應該成為全面協調發展的人,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應是其中的重要內涵。因此,一個合格的大學畢業生在經過幾年的大學學習后,不僅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而且應該具備為未來發展而儲備知識的自學能力。培養大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體現以人為本理念,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應有之義。
3.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要素。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要求,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畢業生已經成為高校辦學育人的重點任務,也是幫助學生實現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相統一的重要載體。隨著對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創新主體(即創新型人才)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普遍意識到,不論是對創新主體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還是創新主體自身知識結構、創新意識的調整與更新,都離不開其自身較強的自學能力??梢哉f,自學能力是培養創新品質的必備前提。而人的社會化和國家科技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也離不開人的自學能力的培養??梢哉f,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時展、科學進步賦予當代學生的必然要求。
三、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自學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主要靠后天培養形成。不論是大學生自身還是學校,教師都應該采取多條途徑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學生應從自我做起,培養自學能力。
改變觀念,變被動為主動,養成自覺自發的主動學習習慣。傳統觀念的教學,注重教而忽略了學,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大學生應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在學習中勇于對自己負責,為自己做主。大學的學習,應當按照自己的特長和目標選擇相應的專業,從而更有效率地學習吸收新知識。應當自主地改進邏輯思維方式,加強自身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課內課外相結合,積極參與到專業相關的實驗、實習中,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為培養自學能力創造更多的機會。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實踐檢驗的知識才是最真實、最長久的。從課堂教學中專業課程的實驗、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到課外的各類專業知識競賽、技能競賽,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加深知識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社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也對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如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社會調查等各種社會實踐中提高為人處世、社會交際等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學生應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參與一些實踐活動,充分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開拓思路,增加信息來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途徑,書本則是獲取知識的最基本方式。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只有掌握最先進的工具,才能掌握最先進的知識?;ヂ摼W已然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獲取知識的快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悄然取代了傳統的圖書資源的功能。通過網絡,大學生可以搜索到與專業相關的各類書籍和文獻資料,還可以獲取任何感興趣的知識和新鮮事物。如今,網絡知識的更新速率,已超越了人們曾經的想象,使得它成為有效的獲取知識的方式之一。大學生應培養熟練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辦公軟件、搜索引擎,獲取知識的能力。
2.教師應更好地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教師在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會學”。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的內部力量,也是一種學習的需要,這種需要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學習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的。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抓住以下幾點:一是所學知識本身的特性。大學生求知欲高,凡是相對強烈、對比明顯、不斷變化、帶有新異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會引起他們的興趣。二是鼓勵大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獲得更多的新知識。三是學生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愉快體驗,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別人承認或內在的滿足等積極情感體驗,會增強學習興趣的穩定性。
轉變教學方式,更新實踐方法,營造創新的氛圍,鼓勵學生自學。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學生有強烈的創新潛意識,教師要不斷拓寬鍛煉學生的渠道和載體,積極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改變原有的觀念,由教育學生、管理學生向服務學生、引導學生轉變。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學習,從簡單到復雜,從課內到課外,使得課內獲得的方法成為課后自學的有效法則,并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在基礎和專業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將遵循固有的實驗步驟和方法,轉變為設計好實驗要求和目的,鼓勵學生發揮個性和想象力,自行設計實驗步驟和操作規程。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更廣泛地開展開放性實驗;組建興趣小組、科技小組,組織學生參與各級別、各學科的知識競賽;鞏固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和在實踐中運用知識。
改變考核評價體系,促進自學能力提升。傳統的應試教育,對學生學習的考核僅是一紙試卷,不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應試教育面臨著較大的挑戰,而學生迎來了新的機遇。大學階段,專業課程的考核方式,可以從原本的通過試卷考核理論知識,轉變為理論答卷與產品設計、社會調查、生產實習相結合的方式,考核學生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促使學生發散思維,提高自學能力,達到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的。
總之,自學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進入社會、適應社會需求的必備條件。因此大學生應該更主動地創造條件提高自學能力,教師應付出更多的耐心引導學生、鼓勵學生。新時代需要有自學能力的大學生,通過高校、學生、教師的共同努力,定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出既有專業素質又能勝任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桂霜.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教育探索,2006,(5):48-49.
[2]祝慶韜.關于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0,(3):53-57.
[3]白社義.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陜西教育,2007,(10):25-26.
[4]魏剛才,常新耀,謝紅兵,陳金山,崔艷紅.論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9,(5):19-20.
[5]裴桂清.論終身教育與創新主體自學能力培養[J].教育探索,2006,(5):15-16.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自學能力 培養提高
1、引言
教育育家B.F.Skinner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干二凈時,最后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彼^“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發展對于國家民族的發展,對于我們國家實現中國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新興人才,自學能力是大學生應當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一個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大學生總是備受青睞的。
2、當代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意義
當今社會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對于我們國家實現“中國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素質和能力,并且能夠適應時展的潮流,這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這都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如此重要,因此需要在大學階段就要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自學能力指的是大學生可以不依賴老師或者是其他人,通過自己獨立的學習,專研而獲取知識的能力。它是當代大學生多種智力因素的結合和多種心理機制參與的綜合性能力之一。同時它也能夠衡量大學生在可持續發展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大學生只有培養好了自學的能力,才能實現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快速成長,才能夠成為為社會上需要的人才。
3、當代大學生自學能力的現狀
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初恢復高考制度后,對知識的重視已經成為了潮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育之風盛行。對教育知識人才的重視為我國科技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因為將高考放置的位置過于重要,為了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學。學校家長老師都傾向“填鴨式”的教育,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缺少獨自思考的能力,沒有開創性的思維,沒有開拓性,沒有激情。雖然中國的學生在筆試成績上取得了高分,但是卻不能很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去。
當代的大學生在自學方面的現狀不容樂觀,在自學方面的能力和其他的總和素質都有待提高。一般來說,如果沒有進一步深造的希望,大學生在完成了大學學業后,就會走向工作崗位。能否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是決定其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的標準。所以在大學期間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4、培養當代大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
(1)提高認識,讓大學生明白培養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21世紀是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時代,時代在不斷發展,知識更新一日千里。有關專家統計現代社會知識的半衰期已經縮短5至7年,為了適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不斷加快的知識更新進程,終身學習成為必然趨勢。終身學習就是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我們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大學里。所以大學生在畢業后要根據實際工作利用自己的閑余時間堅持自學。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知識更新的需要。那么如何能在閑余時間獲取更多的知識,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當代大學生必須明確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自學能力,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所以學生從入學起就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對課程的預習和復習,獨立完成作業,同時大學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圖書館和互聯網……通過這些方式來培養自己獨立學習和研究的能力。
(2)轉變教育觀念,推進素質教育改革
摒棄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是時代和社會所必需的。同樣這也是一項長久和繁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涉及到教育思想、目標、內容同時還涉及到教育的方法,教師的素質和教育管理的體制以及考試制度等等方面的內容。首先,要改革教育管理體制,使學校教育立足于社會需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進行學科設置,大力加強教育部門的科學管理,擴大自,。其次,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Υ笱生進行衡量和素質教育的評價方法,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大學生。最后,不斷改革課程的結構,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的內容不斷適應社會時展的需要,適應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讓大學生更有興趣的進行學習。
(3) 改革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的改革是時展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們認真學習研究,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拒絕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來,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能從教育上獲益。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教師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點入手:
第一,培養大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方面,教師要合理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詳細的說明和認真的指點。讓大學生知道讀什么書,怎么讀書,讓他們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與所讀的書結合起來,加深對于書本內容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所讀的書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第二,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注意運用正向逆向想結合的思維,不要過于僵化與一種思維,要多角度多方向的去思考問題。在鼓勵學生讀書的同時要給學生以發散的思維,通過鼓勵和引導,發散大學生的思維。
第三,培養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增加思維的開拓力度。針對所閱讀的材料的知識結構,基本理念進行評估,審核與取舍。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一個民族自主創新能力提不上去就永遠擺脫不了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國家民族尚且是這樣,一個人的學習更加如此。我們現在處于一個信息交換極為迅速的時代,虛假的信息,虛擬的信息正在以各種形式侵入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思維中,我們不僅要積極的獲取信息,同時還要判斷我們所獲取的信息是否真實可靠。
(4)學校要營造創新的教育環境
學生是否積極的參與創新活動取決于學生是否有創新意識,所以我們的大學應該要不斷增加學生創新能力積極性。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不應該在單獨的將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而應該轉換思維,將他們看做發展的對象。從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角度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要積極的改變學校風氣,通過各種競賽、比賽和其他的文體活動為學校建立起自主學習、努力創新的氛圍,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經常性的舉辦知識競賽等活動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學有所用,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積極改變學校的學習氛圍,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出他們學習的熱情。
(5)改革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否合理對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傳統的課程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從課本和教師的講授中獲取知識,這導致學生雖然學會了知識,卻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大學在課程設置的時候應當加大對實驗課等課程的設置,并且盡量避免教師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學而不能致用。讓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調研等活動來學會利用學過的知識,并且從實踐活動中再次進行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大學生思考和動手的實踐能力,這樣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掌握知識的過程發展他們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校在課程設置是應該設計時間培養計劃,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方向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有明確的方向,讓目標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6)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的作用
第二課堂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讓大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興趣,參加課外科研小組或者進入實驗室進行課題研究,從而提高其對于科學的興趣和自我學習能力。通過參加第二課堂可以讓大學生以科學研究為目標來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大學生自學的能力。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同時,還可以充分開發學校圖書館、數據庫等資源。目前,我國的高校擁有大量圖書資源和花費重金買的數據庫資源,但是這些資源的利用率卻很低,這極大的浪費了教育資源。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教會學生利用數據庫、圖書館等資源來自己查找資料,培養學生通過主動的去查找書籍、文獻等資料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大學生不僅能夠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且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5、結語
關鍵詞:自學能力 學習積極性 大學生 教學方法
進入大學以后,課本知識已經不能完全的概括本專業的知識結構,需要大量的去閱讀相關專業書籍,教師也不再是泛泛的講課本,會引用一些專家的著作、論文,作為學生,完全依賴于課堂教師的講授是不可行的,需要通過自學來提高自己,因此,自習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學習的成敗,本文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培養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但如果把教學僅僅停在這種從屬關系上,學生將成為書本的接收器。素質教育的提出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播知識不再是課堂教學中追求的最終目標,而只是一種手段和媒介,更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學生怎樣思考問題、怎樣學會學習。任何寫在書本上的東西要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能力水平,必須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必須要有學生的主動學習來完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目前的大學生大多貪玩,自制力差,教師更應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讓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是提高大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逐漸加快,許多高新技術需要學生以后自己去學習。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則是“授人以漁”的重要方面,這就給教學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探索教學規律,優化教學方法,恰當地通過教的過程強調引導作用,讓學生主動、獨立、創造性地發現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學習方法多種多樣,良好的教學方法應把不同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逐步介紹給學生,有意識地通過教學實踐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因材施教,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改革教學方法是培養大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加快了教學改革的步伐,不言而喻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上使我們必須實現觀念上的更新。根據這種將培養自學能力滲透在教與學的全過程的思想,應從下面幾個環節入手:
1.以學為重心,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控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在課前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學每一節的內容,教師幫助啟發并鼓勵學生提問題,有問題比沒問題好,多提問題比少提問題好,如果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就更好了。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直接回答,或啟發、誘導學生回答,或指出方向,讓學生通過翻閱有關書籍自已解決。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自學的方法,而且鍛煉了能力。
2.注意歸納總結及典型案例的講與練。每門課都有自已的特點,在講解時注意對每次課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傳授給學生的是本質的、核心的、相互聯系的知識結構,而非孤立的知識點,能使學生在理解、掌握課程核心內容的同時發現已有知識的不足和知識的興奮點,激發他們對知識主動探求的欲望。歸納后,可通過典型題目的講解與練習,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從而加深理解、記憶與鞏固,并熟練化。
3.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是一個知識和能力傳遞過程。學生具有好奇的心理和好動的特點,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人機對話,實現了教與學雙向交互,促使學生耳、眼、手、腦并用;學、思、練結合。由于屏幕畫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這就意味著學生自己控制和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發揮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使之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節奏加快。在這種激勵機制的引導下,反過來又使得學生集中精力去學習、思考新的知識,并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再次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4.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高職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強調的是教、學、做一體化,包括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設計、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設計(包括教學情境、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的設計)以及指導學生專業學習與實踐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熟悉專業工作現場要求,具有規范的專業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專業實踐指導的技能)等。專業實踐能力是指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專業工作能力,主要反映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專業實踐經驗以及對行業和專業的熟悉程度。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也說過:“能力的長進得靠訓練,能力的保持得靠熟習,其間都有個條理、步驟,不能馬馬虎虎一讀了之”??梢妱e人傳授給我們的知識遠不如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所得的知識深刻、久遠??孔约河H身實踐得到的知識將成為一筆完全屬于自己的財富,更為活潑生動,永駐心田,是僅靠被動接受無法企及的。
[關鍵詞]大學生 自學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6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肩負著國家建設和接班的重任,面對瞬息萬變、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將來走向社會,難以及時吸取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具有較強自學能力的人,在獨立學習的條件下,能夠學得深、學得活、學得快、學得多,并能根據學習與工作的需要,善于將新的知識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不斷地調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一、自學能力是新世紀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對于以往的大學生,一次性學校充電,一輩子工作中放電的時代已成為歷史。作為當今的大學生,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未來社會里更好地生存與發展。1998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了首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大會通過的《世界21世紀高等教育宣言》指出:“大學生應成為社會工作崗位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是求職者。”培養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已成了高等學校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而自學能力又是創造能力及其他多種能力的基礎,由自學能力邏輯地向創造能力發展,正是人才成長的一條重要規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指出:從幼兒園到大學,其實都是鼓勵來學的人自學成才,唯有入學而取得了自學的本領,才能成才。事實上,創新并不神秘,成才并不艱難,具有自學能力的大學生均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創新型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龍馭球也曾說過,具有了獨立求知的自學能力,就能廣采博覽,主動地獲取、積累知識,把知識向前推進一步,向更廣、更深、更精、更新的方向邁出一步,都是創新的一步。
二、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增強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我調控能力是指學習者為了保證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的效果,達到學習的目標而主動對自己的思維、情感和行為進行監察、評價、調節和控制的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決定學生未來學習成敗的關鍵在。高等學校的教學方法,已逐漸由重知識傳授,到重學習方法與學習策略指導的轉變,這將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并完成由被動型學習者向策略型學習者的轉變,也就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提高學習的自我調控能力。例如,醫學本科生一年級課程壓力相對輕一點,不要產生進入大學就可以無節制地玩耍的松勁情緒。應充分利用美好的學習時光,除學好所開課程,可利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料拓展自己的人文社科及相關知識,還可抓緊時間學習外語、計算機知識,以便盡早過級,為后面學習專業基礎和臨床課減輕壓力,為圓滿完成學業和就業、考研早作準備。
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是知行合一,即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把理性知識與感性知識聯系起來,把理論同實踐結合起來,把原理學習和實驗操作統一起來,使之互相滲透、融為一體。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中要做到知行合一,應該體現靈活貼切,而不是牽強附會地把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比如,醫科學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加強實驗、見習、實習及社會調查,在實際活動中學會獨立思考和調查研究的方法;提高獲得第一手資料的能力,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一些有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實驗,培養動手能力,掌握儀器設備的運用、實驗反應的觀察、實驗結果的分析、實驗報告的撰寫等本領。實行知行合一,其出發點與落腳點,必須建立在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三、學研結合,培養大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科學精神
教學與科研的密切結合,能夠及時地將科研成果反映到課堂教學中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習與研究的齊頭并進,可促進大學生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前進,把大學生培養成既可以駕馭書本知識,又能夠探索未知領域的雙重能手。大學生正處在精力充沛、風華正茂的黃金時期,他們興趣廣泛,樂于求知;心智活動上愈來愈表現出自主性、獨立性、探索性與創造性。
一些大學生,往往不滿足于教科書上所提供的學習內容和課堂講授。若能把學習與研究有機地聯系起來,就能較長時間地保持的濃郁興趣,發展探索創造精神,從而克服某些自由散漫習氣。對這些大學生及早地從事一些研究工作,受到嚴謹科研態度的早期熏陶,接受到嚴密科研方法的早期訓練,為以后從事專業理論或應用研究打下基礎,為大學生闖進科學研究領域開辟門戶。例如,美國的一些大學,提倡本科從低年級起就參加科學研究;法國實行大學生從他的大學學業開始,便從簡單的形式著手研究工作;俄羅斯認為開展大學生科研工作有助于獲得新知識,擴大科學眼界,提高專業興趣,學會分析本領等。
學研結合貫穿大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低年級學生應了解研究本門學科的特點與方法,并通過個案分析,明了專題調查、實驗設計的程序,了解圖書館的利用。中年級的學生,應該通曉本門工具書的應用,熟悉文獻資料的查閱分析,運用網絡技術獲得網上文獻信息,并具備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技能與分析統計的技巧,能結合專題研究,寫出研究總結、論文。高年級的學生應該了解本門學科的技術發展史和最新學術動態;具備比較研究的綜合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宋芳.試析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新型學習能力[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1):154-156.
[2]李桂霜.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教育探索,2006,(5):48-49.
【關鍵詞】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產業的革命、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們生活的環境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產生的重要影響就是每個人對知識的需求和依賴愈來愈大,只有及時更新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只占其一生中的極少部分,只有鼓勵學生自學,使得其在工作中、生活中能夠有效發揮在校獲得的基礎知識和自學能力,在廣度和深度上擴展他的知識結構并不斷地予以更新、優化,才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 自學能力是學生能力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是從素質教育的角度,還是從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生的能力素質都應當包括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的高低既是衡量教育改革的成果,也是當代教育的鮮明特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自學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質教育強調發展全面素質,提高綜合能力,增強創新意識。而自學能力是學生一項最基本的能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提高學生其他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創新學習的迫切要求,是提高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現代素質教育要求必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2 自學能力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
縱觀世界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僅僅在19世紀初,人類的知識還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到了20世紀初,這一速度變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紀80年代,人類的知識每3年翻一番。進入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前4900年所積累的文獻資料還沒有現在1年的文獻資料多。當今社會是一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只有具備較強自學能力的人,才能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發展中獲得生存和發展。
1.3 自學能力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保障。
自學能力不是簡單地自學一兩本書、掌握一兩種方法,而是一種能力素質,這種能力素質的形成要比知識的形成緩慢的多,但是一旦形成將比更具有可持續性、耐用性,并會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加強與提高,并成為自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面對多變的環境中能夠更好的適應,促進自身不斷發展。
2 多途徑、多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1 提高認識、培養習慣,逐步掌握自學方法。
自學能力是一種不斷努力、不斷強化的才能獲得的能力,不會自動獲得。只有端正思想認識,改變懶惰習慣,自動完成教師布置的自學內容或討論,查文獻、找資料,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不斷增強自學能力。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一是要提高對自學能力的認識。大學階段的學習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注重自主學習能力。大學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份”的改變,不再是被動地學習,不只是一個知識的接納容器,而是學習的主人,掌握知識的主體。因此,學生不僅要具備自學的基本條件,而且要將自學真正轉化為一種能力;不僅要充分認識到大學階段努力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性,而且要認識到提高自學能力的緊迫性。這將是重新調整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一次深刻改變。
二是要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大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己要按照學習的目標、不同時期的學習任務和專業要求去查閱文獻、看書找答案,吸收有用的知識。如果書上沒有的,自己就要充分用腦去分析,查找資料,開展討論,虛心請教。只有增強自學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才能夠逐步得到提高。一旦養成良好習慣,在工作中碰到的許多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都可以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解決。
三是要注重自學方法的選擇。在自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開展自學,比如可以采取補充課堂學習的“自由”學習,針對問題開展相互討論、相互啟發的團隊型學習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和手段逐步學會獨立思考,不但掌握結論的過程和方法,而且知道事件的原因和內在的關系,不斷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注重引導、注重方法,鼓勵學生主動自學。
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要充分發揮啟發和引導作用,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更應注重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
一是幫助激發和培養自學的興趣。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古往今來人們開始探索,都應起源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很好的教學方式。教師除了借助思想教育的手段來培養和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外,還應在講解過程中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余地,經常制造懸念,隨時激發思維,鼓勵學生敢于發表獨到見解。比如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與所學內容相關的、富于啟發和新穎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進行自學的積極性。
二是注重培養和提高自學的能力。俄國文學評淪家杜勃羅留波夫曾尖銳指出:“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出懂知識的猿猴,而絕不是能獨立思考的人?!币虼?,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確立以引導、指導為主的培養模式;建立指導與主動接受指導、幫助與主動接受幫助的師生關系,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把“自娛”變成自學,把自學轉化為一種能力。
三是重視教給學生思維方法。思維方法包括集中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不同的思維方法能夠達到不同的效果,采用多種思維方法能大大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如:集中思維是以某個對象為中心,以各個不同的方向指向中心去進行研究,以達到解題的目的;發散思維是從各個思考對象出發,思維指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逆向思維是從要達到的目的出發,思考需要哪些條件才能達到問題的解決。
四是對加強心理因素的干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教育心理角度創造一些行之有效的暗示方法,建立起一種長期有效的有益于學生自學的心理影響和干預的措施,以培養學生運用原有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逐步學會自學的方法。
2.3 加強改革、注重創新,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一是從現代教學方法上著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針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的不足,現在高校教育應著力從教學方式改革方面著手,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實踐表明,啟發式、討論式、答疑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方面更有成效。如教學過程中,啟發式教學比較注重問題的引入背景,可以使學生學會對問題進行分析,抓住問題的本質,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樹立學生自學的信心。
二是從考核方式方法上著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在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實踐中,應重視提高和推動學生能力的運用。在課程的考核方法上應注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采取書面考試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方式,盡量減少書面答卷所占分值的比重,多側重科研論文、課程論文、社會調查報告、小論文的比重。要做到形式靈活多樣,既給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又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既考查了學生的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三是以現代教學內容為突破口提高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的發展程度取決于大學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的設置。而針對教學內容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不足,大學本身除了對專業設置不斷進行調整外,通過改變課程內容和結構、重新整合教學內容來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已成為行之有效的途徑。
3 營造鼓勵學生自學的校園環境
現代大學不僅需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還應塑造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和精神品質,搭建一個多元化的學術舞臺,形成開放、奮進、和諧的優良校風,求實上進、勇攀高峰的優良學風,多方面、多角度地為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一是加強辦學條件的建設。大學在突出規模辦學、質量教學的同時,應著眼于合理規劃基礎設施,科學建立和嚴格落實制度,突出以人為本的治校理念。無論是在擴建、改建和補充建設上,都要以“文化校園”為主題,突出辦學理念、特色文化,注重整體功能協調建設,注重相關條件建設,尤其是加強教學區、圖書館、實驗室與學生公寓的“四點一線”建設,真正建立起一種學術氛圍濃厚、科研條件配套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 英語自學能力 培養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社會對各個領域的英語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在不斷提高其英語教學水平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讓他們樂于學英語,學會學英語,這無疑是提高大學生英語水平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文章分析了自主學習英語的基本內涵、內容及必要性,并提出了培養大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幾種有效方法。
一、自主學習的基本內涵、內容及必要性
(一)基本內涵
根據著名的語言學家Dickinson的研究,自主性學習即由學生自主控制和調節學習材料和信息,并根據需要隨時返回、重復、認知、加工,從而使學習過程由容量和時間有限的短時記憶轉化為容量和時間近乎無限的長時間記憶,進而增強學習效能和積極性。結合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特點,我認為,自主學習意味著學生在了解教師教學目標與要求的基礎上,能自己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有效使用學習策略,并能自己監控與評估英語學習的過程。
(二)內容
1.制定學習目標。學生能夠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以及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自身的學習情況來制定學習的若干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2.確定學習內容。學生能夠對有助于他實現學習目標的相關學習材料和內容進行識別和使用。
3.運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情況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并評估它的有效性。
4.評估學習成果。學生能夠建立自己對學習成果的評價標準,以衡量自身的學習情況和效果。
(三)必要性
1.是素質教育和主體性課堂教學的需要。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取消“填鴨式”教學,提倡自學,擊中了課堂教學“一刀切”的弱點。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教師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所說的自學主要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其內心積極的學習情緒,使學生發奮圖強,勤奮努力,刻苦攻關。
2.是英語這一特殊學科的需要。英語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對記憶有很高的要求,記憶對學習英語非常重要。心理學證明,同遺忘作斗爭的最佳方法就是重復,重復是強化記憶的好辦法,而強化記憶是搞好自學的基礎。所以,課堂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課下自己學習,反復記憶。
3.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我在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學生都很想把英語學好,就是不知道學什么、怎樣學,他們渴望老師在教學中考慮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看法,給他們更大的空間,發展語言技能;他們希望老師能夠與他們交流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使他們有效地學習;他們希望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愿意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權和更大的自。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是促進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以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大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方法
(一)幫助學生形成自學的觀念和習慣
教師的“教”在學生英語學習中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更重要的還是靠學生自主的“學”。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對學習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曾在《教學合一》一文中指出:“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薄笆谌酥疂O”才是最高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幫助學生通過分析個人需求(學習和語言需求)從而確定長期或短期目標、學習計劃、自主學習材料的選擇、組織交際活動等方式,幫助學生計劃并開展獨立學習。教師還應樹立或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幫助他們意識到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使學生學會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
向學生傳授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根本途徑。根據愛因斯坦的看法,學習策略是個體對外部信息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記憶策略,它用于記憶單詞、背誦課文等;二是精加工策略,用于深入理解學習材料。包括英語中的小結、概括性的記憶、提問策略等;三是組織策略,把學習過的知識靈活運用并能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識當中。個體是否真正獲得某種學習策略,關鍵是看他能否在類似的情景中熟練地運用這一策略。因此,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傳授和培訓很有必要。比如開辦介紹學習方法的講座;請英語學習成功者介紹經驗;與同學們進行座談;充分利用課堂,將學習策略和技巧的傳授融于語言教學之中。在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和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出適合自己的英語自主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知識平臺,訓練學生對學習策略的掌握和運用,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社會所需要的自主能力,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一些基本能力
1.正確查閱英漢字典的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課文或相關材料時,教師應當引導和鼓勵他們使用字典來了解生詞的音標、詞性、詞義、固定搭配及其他的用法,這樣可以加深他們對所學的單詞的記憶和理解,以確保正確地使用。
2.閱讀英語的能力。將泛讀與精讀結合起來。首先,要求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快速進行閱讀,并完成相關的練習,鼓勵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提問或探討,對語言現象進行仔細的研究,鼓勵他們運用已學知識對同一內容作不同的表達并辨明其差異。另外,教師應當多推薦一些與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相當的英語讀物供其參考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培養和提高。
3.猜譯的能力。常見的猜譯方法有以下幾種:
a.利用自己已有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如:Don’t blow that balloon any more,or it will burst.根據常識,我們可以猜測出這里的“burst”為“爆炸”的意思。
b.利用構詞知識。如:Untie the ropes on reform.學生學過tie,又學過前綴un-,就不難猜出untie(解開,松開)的含義。
c.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線索。如:Fog halted traffic.學生已學過fog(霧)和traffic(交通),就能猜出halted(停止,阻礙)的含義。
d.利用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及狀語從句等說明性的詞語。如:Be modest in learning,for complacency is the enemy of study.看了主句,再看從句的說明,就會明白“complacency”意為“驕傲,自滿”。
e.利用對比關系。如:“Give me clear suggestions when you criticize my word,”the worker said to his boss,“Vague opinions don’t help me improve.”
學生要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善于利用語境,抓住上下文的提示和線索,逐步培養猜譯的能力。
三、結語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難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因此,教師在重視“教”的同時,必須把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放到重要位置,使他們養成積極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具備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學會生存及適應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社會所需要的可塑造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文禮.培養大學生會學的本領[J].石油教育,2001.6:19-20.
引導作用;教學方法;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646(2011)10-0040-02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培養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但如果把教學僅僅停在這種從屬關系上,學生將成為書本的接收器。素質教育的提出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播知識不再是課堂教學中追求的最終目標,而只是一種手段和媒介,更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學生怎樣思考問題、怎樣學會學習。任何寫在書本上的東西要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能力水平,必須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必須要有學生的主動學習來完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目前的大學生大多貪玩,自制力差,教師更應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讓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是提高大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逐漸加快,許多高新技術需要學生以后自己去學習。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則是“授人以漁”的重要方面,這就給教學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探索教學規律,優化教學方法,恰當地通過教的過程強調引導作用,讓學生主動、獨立、創造性地發現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學習方法多種多樣,良好的教學方法應把不同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逐步介紹給學生,有意識地通過教學實踐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因材施教,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改革教學方法是培養大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加快了教學改革的步伐,不言而喻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上使我們必須實現觀念上的更新。根據這種將培養自學能力滲透在教與學的全過程的思想,應從下面幾個環節入手:
1.以學為重心,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控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在課前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學每一節的內容,教師幫助啟發并鼓勵學生提問題,有問題比沒問題好,多提問題比少提問題好,如果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就更好了。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直接回答,或啟發、誘導學生回答,或指出方向,讓學生通過翻閱有關書籍自已解決。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自學的方法,而且鍛煉了能力。
2.注意歸納總結及典型案例的講與練。每門課都有自已的特點,在講解時注意對每次課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傳授給學生的是本質的、核心的、相互聯系的知識結構,而非孤立的知識點,能使學生在理解、掌握課程核心內容的同時發現已有知識的不足和知識的興奮點,激發他們對知識主動探求的欲望。歸納后,可通過典型題目的講解與練習,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從而加深理解、記憶與鞏固,并熟練化。
3.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是一個知識和能力傳遞過程。學生具有好奇的心理和好動的特點,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中,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人機對話,實現了教與學雙向交互,促使學生耳、眼、手、腦并用;學、思、練結合。由于屏幕畫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這就意味著學生自己控制和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發揮了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使之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節奏加快。在這種激勵機制的引導下,反過來又使得學生集中精力去學習、思考新的知識,并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再次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4.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高職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強調的是教、學、做一體化,包括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設計、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設計(包括教學情境、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的設計)以及指導學生專業學習與實踐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熟悉專業工作現場要求,具有規范的專業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專業實踐指導的技能)等。專業實踐能力是指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專業工作能力,主要反映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專業實踐經驗以及對行業和專業的熟悉程度。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也說過:“能力的長進得靠訓練,能力的保持得靠熟習,其間都有個條理、步驟,不能馬馬虎虎一讀了之”。可見別人傳授給我們的知識遠不如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所得的知識深刻、久遠??孔约河H身實踐得到的知識將成為一筆完全屬于自己的財富,更為活潑生動,永駐心田,是僅靠被動接受無法企及的。
因此,不能設想僅靠讀幾本書、了解一些知識就能形成學習能力,只有在實踐中經過反復練習,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自己。在教學中應為大學生多開設實訓類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實踐鍛煉的機會,在實踐中掌握學習方法,養成一定的學習能力,為今后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面,教師要提高責任心和事業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研究教育方法,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引導培養使他們形成并熟練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為使其成為高素質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侯敏女(1963―)漢族,山東曹縣人,副教授,從事計算機應用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