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07:21
序論:在您撰寫老年護理常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94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7-0344-02
人的心理狀態在生病時與正常時有較大差異[1],內心活動不同,表現也不同。對老年心血管病人進行異常心理研究,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治療效果,作用積極。
1 一般資料
選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療的心血管病老年患者100名,男女比例63:37,年齡58―79歲。其中心絞痛22人,心律失常34人,心力衰竭6人,心肌梗死38人。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
2 方法
對照組(50名)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50名)在此基礎上加強觀察,對老年患者的異常心理加以分析,及時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分析對比其心理調查問卷資料,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的差別。
3 結果
3.1 兩組異常心理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入/出):悲觀(13/2),猜疑(16/4),焦慮恐懼(28/3),自卑疑老(6/1),孤獨(10/1);對照組(入/出):悲觀(15/6),猜疑(18/13),焦慮恐懼(25/10),自卑疑老(8/5),孤獨(13/8);
3.2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平均住院天數15天;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為21天。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中老年病人的異常心理得到明顯改善,大大減少了住院時間(P
4 討論
4.1 異常心理分析。老年心血管病人的異常心理因個體差異,表現也各有不同[2],主要可歸納為下面幾點:
(1)悲觀心理。老年患者病情常反復,受療效不明顯影響,容易悲觀。主要表現:態度消極,情緒低迷,神情憂郁,少言寡語,容易感傷甚至絕望,有時暗自落淚。
(2)猜疑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聽力與視力都出現退化,更加敏感,十分注意醫護人員的神情與言語,對未知的恐懼,使他們產生猜疑心理。主要表現:小心,敏感,猜疑,生悶氣,獨自發愁,精神緊張,更甚者有病理狂想。通常猜疑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容易使病人失去對病情的客觀評價。同時,對未知的猜忌,讓他們容易往壞處想,惡化真實病情,產生消極心理,嚴重者出現偏執情緒,害怕治療,抗拒治療。
(3)焦慮與恐懼心理。老年人的各項機能下降,許多老人害怕去醫院檢查病情,診斷初時神情緊張,確診為后,情緒惡化為焦慮與恐懼。尤其是反復的心慌、心絞痛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讓病人出現瀕死錯覺,害怕與恐懼的情緒加劇。周圍緊張氣氛也將產生負面影響,加重此現象。這類老年人在恢復期,通常也會擔心復發。主要表現:憂心,焦躁,出汗,失眠,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四肢無力,記性變差,注意力不集中等。
(4)疑老心理。老年病人在心腦等器官功能都出現衰退時,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得知患心血管病后,感覺更加明顯,疑老情緒發酵。此類病人會覺得自己老而無用,是一種拖累,從而產生愧疚與自責心理。主要表現:悲觀,懷舊,愧疚,自責,消極配合治療,等死心態。
(5)孤獨心理。老年人常有孤獨心理,喜歡與兒孫相伴,害怕孤獨。住院后,與親人或朋友的交往急劇減少。同時其聽力與視力下降,說話也吃力,語言溝通出現障礙,容易感到孤獨寂寞,嚴重者覺得自己被遺棄,出現自厭情緒。孤獨心理若未能得到及時糾正,會不斷惡化,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治療與預后。
(6)自尊心理。部分老年病人地位高、貢獻大,性格較強勢,希望所有的人都尊重他、順從他,稍有不順就會暴躁、發脾氣。住院過程中,要求也更高,容易挑剔。他們內心希望所有醫護人員都可以尊重自己,如對待長輩般的恭順。主要表現:挑剔,蠻橫,易暴躁,喜責備,獨斷專行,自以為是,自尊心極強。
4.2 護理干預。對存在悲觀心理的老年人進行細心撫慰與耐心開解。積極溝通,給予精神支持,為其精神減壓,幫助其重新建立信心,提高其配合度。
對病人的焦慮恐懼程度進行評估,分析具體原因采取有針對的護理行為,穩定其情緒,緩解病人的焦慮恐懼心理。
針對自卑多疑的病人,積極進行健康宣教,讓病人了解心血管疾病,引導其向正方向發展。
理解出現孤獨心理的老年患者,抱有同情心,多與其進行情感交流,尋求病人親屬的配合,多陪伴,營造溫馨的氛圍,想辦法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寬容自尊心強的老年人患者,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善意,爭取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老年病人的異常心理得到明顯改善,大大減少了住院時間,說明注意觀察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異常心理,及時進行心理指導,能有效緩解其負面心理,改善治療與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志英.腦血管病后遺癥的心理狀態極其護理.中原醫刊,2006,33(18):88.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心律失常的發生規律,為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以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科住院的老年心律失?;颊?50例為對象,應用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進行監測.結果 在各類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為最多見,約62%,短陣房性心動過速30%,室性早搏29%,心房纖顫4.2%室性心動過速3%,右束支阻滯2.0%,停搏1%,其它心律失常有交界性逸搏,房室傳導阻滯等,結論 : 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檢出率高,為臨床診斷和治療及護理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可預防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老年 心律失常 動態心電圖 護理
Investigate the law of Elderly arrhythmia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ethods】take the 35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in our departments from March 2010 ---- March 2011 as the object, Application of 24-hour ambulatory ECG (holter) monitoringResults:To the various types of arrhythmia, atrial arrhythmia is the most common, about 62%, the rate of 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is about 30%, 29%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4.2% of Atrial fibrillation, 3%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2.0%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1% arrest. Other arrhythmias have junctional escap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etc.Conclusion:The rate of Holter monitoring for arrhythmia detection is high. It provides accurate and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care. And it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Keyword】Elderly Arrhythmia Holter Care
本研究分析老年心律失?;颊?50例的臨床資料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65歲以上老年心律失?;颊?5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68例,冠心病182例,急性心肌梗死26例,高血壓86例,肺心病15例,心肌病13例,風心病19例,安置永久起搏器6例,在做動態心電圖檢查前,做常規心電圖作對照,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
2 結果
動態心電圖監測350例65歲以上老年人的各類心律失常的結果:房性早搏217例,短陣房速105例,室性早搏101例,心房纖顫15例,右束支傳導阻滯38例,竇性停搏6例,竇房傳導阻滯14例,Ⅱ房室傳導阻滯12例,Ⅲ度房室傳導阻滯6例,短陣室速26例,植人心臟永久起搏器9例,心律失常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
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檢出例數比較
類型 總例數 常規心電圖檢出例數 動態心電圖檢出例數 P值
房性早搏 350 68217<0.05
短陣房速35032105<0.05
室性早搏35056101<0.05
短陣室速350726<0.05
心房纖顫350615<0.05
竇性停搏35036<0.05
Ⅱ度房室傳導阻滯350412<0.05
Ⅲ度房室傳導阻滯35026<0.05
竇性停搏3501 5 <0.05
3 護理
對老年心律失?;颊叩淖o理,應根據動態心電圖提供的信息,診對不同患者的不同心律失常類型,進行個性化的護理。
3.1 做好心理護理,心律失?;颊叱S薪箲],緊張心理,護士應安慰患者,使患者能消除焦慮,緊張心理,必要時根據醫囑給予鎮靜劑,保證病人充分的休息與睡眠。
3.2 與休息 囑患者當心律失常發作導致胸悶,心悸,頭暈等不適時采取高枕臥位,半臥位,或其他舒適臥位,盡量避免左側臥位,因左側臥位時患者常能感覺到心臟的搏動使不適感加重[1]。
3.3 制定活動計劃,根據動態心電圖報告,評估病人心律失常的類型及臨床表現,與病人及家屬共同制定活動計劃。對無器質性心臟病的良性心律失常如偶發房性早搏,短陣房速,偶發室性早搏等,鼓勵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竇性停搏,Ⅱ度 Ⅱ型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持續性活動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嚴重心律失常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少心肌耗氧量,臥床期間加強生活護理。
3.4 用藥護理 嚴格根據醫囑按時按量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糾正因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排血量減少,改善機體缺氧情況,提高活動耐力。
3.4.1 靜脈注射速度宜慢,(腺苷除外),一般5-15分鐘內注完,靜滴藥物時盡量用輸液泵調節速度。觀察病人意識和生命體征,必要時給予持續心電監護,注意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及用藥后病人心率,心律,P-R間期,QT間期的變化,以判斷療效和有無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要勤觀察輸液側肢體,防止藥液外滲,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3.4.2 口服藥要按時按量服用,對特殊藥物,如地高辛,乙胺碘膚酮等要特別注明服用方法及時間,嚴防病人多服或少服
3.4.2 護理人員要了解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抗心律失常藥物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又常常具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如奎尼丁,對心臟的毒性反應較嚴重,可致心力衰竭,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QT間期延長,誘發尖端扭轉性室速等,利多卡因在老年病人,心力衰竭,肝腎功能不全時,半衰期明顯延長,可致竇房結抑制,傳導阻滯,低血壓等。腺苷可使病人有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面部潮紅,竇性心動過緩等。
3.5 預防潛在并發癥的發生
3.5.1 受傷和猝死是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最常見的潛在并發癥,對老年性心理失?;颊?,應先評估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如有無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藥物中毒,有無電解質紊亂和低氧血癥、酸堿平衡失調等。
3.5.2 對嚴重心律失常者,應給予氧氣吸人,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心律、心率、心電圖,血氧飽和度變化。發現頻發(每分鐘5次以上),/多源性、成對的或呈R on T 現象的室性期前收縮,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停搏,Ⅱ度 Ⅱ型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等,應立即報告醫生。
3.5.3 配合搶救:建立靜脈通道,備好抗心律失常藥物及其他搶救藥品,除顫器,臨時起搏器等,及時根據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如心率顯著緩慢的病人可先給予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必要時配合醫生緊急安置臨時起搏器或心臟電復律。一旦發生猝死的表現如意識突然喪失,抽 搐,大動脈搏動消失,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搶救。
3.5.4 對有頭暈,暈厥發作,或曾經有跌倒病史,動態心電圖報告有長間歇的患者,應臥床休息,加強生活護理,囑病人避免單獨外出,防止意外發生。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情緒激動或緊張,快速改變等,一旦有頭暈,黑蒙等先兆時,立即平臥,避免跌傷。
3.6 健康教育
3.6.1 囑病人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戒煙酒,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等,避免飽餐,勞累,情緒激動,感染,以防止誘發心力衰竭。
3.6.2 囑病人多食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心動過緩的病人避免排便時用力憋氣,以免興奮迷走神經而加重心動過緩
3.6.3 有暈厥史的病人應避免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有危險的工作,有頭暈,黑蒙時應立即平臥,以避免暈厥發生時受傷。
3.6.4向病人及家屬講明暗以囑繼續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減量、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教會被人及家屬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囑有異常時及時就診。
3.6.5 向病人及家屬講解心律失常的常見原因,誘因及防治知識,教會病人自測脈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監測病情。
4 體會
心源性卒死占總心臟病死亡率的50%,其中絕大多數因室性心律失常所致[2]心律失??梢娪诟鞣N器質性心臟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或高血壓性心臟病為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時,其他病因還有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或內分泌失調,藥物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并且老年性心血管病人合并心律失常的現象更為明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心肌及傳導系統有退行性病變,心肌逐漸出現退行性變,纖維化,心肌順應性降低,加之老年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臟傳導系統纖維化,心肌缺血可至心律失常[3]?;加行哪X血管病變的老年人由于心腦反射,其心律失常的發生率顯著增高,這些重要因素均使老年患者的各種心律失常發生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多種心律失常同時并存,大大增加了老年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護理人員具有更多的機會觀察到突發的嚴重心律失常,其對心律失常的及時發現及正確處理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及改善預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護士了解病人動態心電圖的結果,客觀地評價動態心電圖發現的心律失常是十分必要的。在護理中有的放矢,心中有數,對預防老年心血管病人心律失常的發生及及時處理尤為重要。本組350例老年心律失?;颊?,凡動態心電圖監測有危險因素的,均進行了積極的相關處理,其中有4例急診行臨時起搏器植人術,56例進行了相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對有潛在危險因素的,我們制定了嚴密的觀察,護理計劃,所有病人均無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 內科護理學 第三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p145
[2] 郭繼鴻、張萍 動態心電圖上冊p305
關鍵詞:五常法;老年??;護理安全
護理安全反映護理質量,護理不安全事故是患者接受護理過程中發生于法律及規章制度范圍允許范圍中的損傷、障礙、缺陷與死亡,護理安全直接關系治療與康復效果[1]。老年病患者因抵抗能力弱、身體機能退化,且多伴有意識不清、認知功能下降等癥狀,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嚴重威脅老年病患者生命健康。"五常法"應用于護理即常組織、常整頓、常規范、常清潔、常自律,本次研究某院以"五常法"指導老年病護理,提升護理安全效用顯著。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齡60~83歲,平均(70.5±3.9)歲。腦卒中82例,伴有高血壓80例,骨質疏松74例,高脂血癥31例,冠心病30例,糖尿病28例。納入標準:年齡≥60者,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老年?。ㄈ绻谛牟。┱?。據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10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①入院時行基礎護理,按照常規護理路徑,據患者病情,結合醫囑制定護理方案,給予治療護理、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等;②管理方法:遵照日常醫院護理管理,由護理部統一安排工作,執行常規查房、消毒、基護、輪班。
1.2.2實驗組 ①常組織:以"五常法"指導護理工作,開展"五常法"教學,使護理人員了解"五常法"思想、方法、目的、標準,由護理部建立"五常法"護理工作管理小組,由各科室護士長建立各小組,制定、實施、反饋"五常法"護理標準;②常整頓:建立安全隱患目錄,對醫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整頓,排除安全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防跌倒,對老年人?;顒訁^域如病房、衛生間等區域定期檢查,增加扶手措施,夜間保證適度的光線,樹立安全警示標識;防墜床,合理設計病床,添加約束帶等保護裝置,妥善安置治療設施,加強安全教育,叮囑家屬注意事項,夏日增加對涼席的管理;防走失,對于意識不清,記憶力較差患者,加強監護,增加人員識別標牌,必要時于樓道等公共場所添加監控設備;防窒息,加強對進食的管理,特別加強對家屬的相關教育,告知患者細嚼慢咽,給予易吞咽食物,鼻飼時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及時吸痰等[2]。③常規范:據以往經驗,制定嚴格的操作標準,編制危險項目名錄,設立警示標識,并時刻加強醫護人員護理安全意識;對于宜活動,但體虛高齡患者,注意預防跌倒、拉傷,加強巡視,及時給予協助、督導,給予患者及家屬相應健康教育,強調注意事項,務必使患者不逞強,科學合理的安排活動,并于活動時做好相關保護工作,如給予扶助、拐杖、防滑鞋等;對于有墜床、走失危險患者,如意識模糊、精神異常、癡呆患者,加強監護,促家屬配合,繁復強調護理安全;對于易窒息患者,嚴格喂食,必要時可插管,建立應急預案,及時處置誤吸。④常清潔:在保障患者正常休息、生活前提下,對病房及周圍環境常清潔,清除垃圾、臟物,創造高標準的護理環境;保持地面干燥,維持防滑材料設施的有效性,維護時樹立警示標識;對廁所防滑墊,各處借力扶手,病床、輪椅制動設施、安全帶,儀器等,定期、不定期檢查、維護,保持完好;對急救藥品合理管理,記錄種類、用法、用量、安置地點等,以方便、高效使用。⑤常自律: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管理者起到帶頭作用,積極執行"五常",總結經驗,改善管理;分級管理,合理安排人員,保證隨時隨地有護理人員調用,特別注意夜間管理;加強自我學習,制定內部學習制度,集思廣益,團結協作,促進護理人員交流,不斷完善"五常"內容、標準,查漏補缺。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病歷資料,統計住院時間、基護次數,意外事故(摔倒、走失、脫管、誤吸等)并發癥、治療結局等情況。
1.5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數(n)與率(%)表示,P
2 結果
2.1 住院相關指標 實驗組人均住院時間、人均基護次數、人均并發例次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2.2 安全事故及患者結局 實驗組安全事故、死亡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 討論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原為企業改善生產環境方法,本次研究應用于老年病護理中,注重安全管理,有效的減少的了危險因素,抑制安全事故發生,進而提升患者治療及康復水平,抑制不良結局[3]。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常法"對于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五常法"大大的增加的了工作量,且高標準、高要求加大了工作壓力,醫院應酌情考慮實施。
參考文獻:
[1]丁麗群,劉君,柳甜甜."五常法"在療養院急救藥(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09):850-850.
關鍵詞:煙臺市 老年護理院 市場需求
進入21世紀以來,養老問題日趨凸顯重要性、緊迫性。文章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方法對煙臺市老齡化現狀、養老機構現狀進行分析,總結了目前養老機構的缺陷,探討了老年護理院模式優勢及發展前景。
1.煙臺市老齡化現狀及發展趨勢
煙臺市人口年齡結構早在1987年就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如圖1顯示,煙臺市老齡人口呈逐年增長趨勢。預計2015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14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達22.7%;到2020年將達到18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將達到27.7%,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1]。
此外,煙臺市老年人口也在逐漸呈現出高齡化和空巢化現象。至2011年底,全市百歲以上老人的比例為73.73/百萬,80歲以上老人的比例為3.22%。全市共有老年人家庭55.79萬個,其中純老年人家庭(空巢家庭)32.05萬個,占比達到57.43%,高齡化、空巢化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突出[2]。
2.養老機構調查現狀綜述
(1)供給不足。截止到2010年底,煙臺市各類老年福利機構已發展到208處,床位20625張,每千名有養老需求的老人僅擁有床位17.22張,數量上遠滿足不了需求。
(2)各類養老機構存在諸多不足
① 老年福利院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管理知識,聘用的服務人員90%來自下崗職工及無業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化培訓,對于如老年人康復保健、臨終關懷等多項服務技能缺少,只能實現低端服務功能;
②敬老院的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縣區街道財力有限,難以有效保障敬老院的運營。此外,敬老院還存在管理服務人員老化、待遇低等情況,老年人養老存在較大隱患;
③老年公寓是具有開放性特點的老年人養護和生活社區,然而政府辦的老年公寓限于資金問題,數量上無法滿足需求。隨著“社會福利社會化”政策的實施,一些民辦老年公寓也開始發展起來,但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多數仍然處于敬老院的發展模式,硬件設施局限在休閑、健身的功能上,軟件條件仍然沒有得到改善,服務項目單一,層次不高;
④社區養老在一些大中城市仍處于探索階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獨居老人、不能自理老人、殘疾老人等特殊老人,需要更加優質的服務,但費用較高,一些老人無法承受;社區方面提供的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要,服務人員較少,專業化程度不高;同時,社區養老不能處理好盈利性與福利性的矛盾關系,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不大,無法使社區養老得到順利發展。
3.老年護理院的獨特優勢
老年護理院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并具有相對完整的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配套服務功能的養老機構,也是為老年人提供長期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的醫療機構。
隨著經濟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傳統養老機構設施配置低,服務功能不全面無法滿足現階段養老需求。在此背景下,唯有老年護理院模式才能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高端化的需求。
老年護理院服務功能:
(1)提供日常起居、餐飲、醫療保健護理、文化休閑娛樂等服務,既能使老人感受到居家養老的生活氛圍,又能享受社會化服務;
(2)按照入住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種租住模式,滿足不同收入的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3)綜合醫院和普通養老機構的優點,填充醫療、保健、護理功能。彌補了普通養老機構的缺陷,對老年人養老無疑是最優選擇,尤其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極大便利。
(4)配備老年大學,為老年人提供學習交流場所。開設各類課程如舞蹈、書法、樂器等,為老人繼續學習提供便利,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仍能有充實的生活感受。
4.老年護理院發展的政策建議
老年護理院是個具有集成功能的養老機構,需要整個社會,尤其政府對這種新興的企業模式積極的推廣,在政策角度,宣傳、引導角度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使煙臺市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得以滿足。
(1)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重點扶持護理院產業龍頭企業,積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護理院的建設當中;
(2)政府引導設立老年護理院的旗艦企業,形成養老市場的競爭機制,使護理院功能齊備,收費趨向合理;
(3)政府應承擔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培訓及上崗監督工作,保障護理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煙臺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煙臺市人力資源保障局
關鍵詞:老年;醫院護理;長期護理;服務模式
據統計,2011年底,我國年齡大于60歲及以上的人數已有1.85億,占比13.7%。而預計2025年時,老年人數將突破3億[1]。因此,在醫院護理工作上,提升服務質量,調整服務觀念和模式,以及服務功能,是醫院得以長足發展的必經之路。鑒于此,本文主要通過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入住于我院的140例老年人信息資料實施回顧分析,并將優質化長期護理的服務模式應用其中,取得一定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自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共計有140例老年人入住我院,其中含男78例,女62例。年齡61至76歲,平均年齡為65.6±4.1歲。將全部老年人隨機分成對照組(70例)和觀察組(70例),兩組病患在性別和年齡以及病情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臨床護理模式。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長期的護理模式。具體為:首先為老年人制定出科學性長期護理的有關方案,為其營造良好住院環境。根據老人年實際心理狀態,以優良積極態度對其進行心理安慰,緩解其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實際治療時,鼓勵其積極參與適合自己的社會活動以及娛樂活動,依次分散其注意力。讓其切實體會到自己于社會的價值和地位,幫助其增強自信。同時允許其對自我情感進行適度發泄和表達,護理人員需積極聆聽和安慰,從各方面實施開導,以消除其消極情緒。此外,醫院在對老年人實施的日常護理中,以專業人員對其開展按時配膳、喂飯,以及洗澡和陪護看病,與之溝通聊天,并為其讀報等長期性護理。按長期護理有關等級進行劃分,可將最重度和重度,以及中重度等分別分成一級,二級以及三級。根據不同級別為其實施差異性護理。
1.3 療效評價 以抑郁量表(即SDS)以及焦慮量表(即SAS)對兩組老年人病患的情緒進行評估[2]。統計兩組病患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3.0軟件操作。數據比較用X2檢驗方案。計量數據選用t檢驗方案。P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SDS以及SAS評分對比 觀察組在護理之后SAS評分為32.40±12.21,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之后SAS評分38.29±14.30,同時顯著低于觀察組護理之前評分43.21±14.30。觀察組在護理之后SDS評分為33.60±12.84,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之后SDS評分37.98±12.35,同時顯著低于觀察組護理之前評分45.25±14.1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2.2 兩組病患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在實施長期護理的服務模式后,滿意率為98.57%(69/70),顯著高于對照組82.86%(58/70)。觀察組不滿意率為1.43%(1/70),顯著低于對照組17.14%(12/7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3 討論
通常而言,長期護理的服務模式主要是針對生活無法自理,亦或是有功能的老年人病患[3]。其往往在較長時期中,甚至可能是生命存續期中,均需要他人于日常生活和醫療護理,在情緒支持等多方面為其提供連續性,和全方位以及綜合。實施長期護理的服務模式,主要應徹底對護理觀念進行轉變,提升護理過程中資源配置的效率,系統全面地增加服務質量,此外還應積極建立護理質量有關評價體系。本文通過對于我院老年病患實施長期護理,結果發現觀察組在護理之后SAS評分為32.40±12.21,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之后SAS評分38.29±14.30,同時顯著低于觀察組護理之前評分43.21±14.30。觀察組在護理之后SDS評分為33.60±12.84,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之后SDS評分37.98±12.35,同時顯著低于觀察組護理之前評分45.25±14.15。表明實施長期護理可明顯改善老年病患不良情緒。符合羅玉紅,王曉榮等人[4]報道結果。此外,我們還發現,觀察組在實施長期護理的服務模式后,滿意率為98.57%(69/70),顯著高于對照組82.86%(58/70)。觀察組不滿意率為1.43%(1/70),顯著低于對照組17.14%(12/70)。表明實施長期護理增加老年人對于護理工作的認可度。與姜麗文等人[5]報道一致。綜上所述,探索和研究適合老年病患長期護理的服務模式,對提升其生活質量,以及促進護理模式發展有著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曾莉,周蘭妹.國外老年人長期護理的政策分析及啟示[J].護理研究,2010,24(3):570-571.
[2]陳曦,畢越英,陳?;?連續護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8):758-760.
通常情況下來說,心律失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危險性的疾病,尤其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多見[1]。導致心律失常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因素,因此冠心病心律失常也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典型疾病[2]。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療起來比較復雜,過程也比較漫長,在治療的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為了進一步分析和探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護理方法,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然后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分別實行常規的護理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的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然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和分析,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颊?00例,經過相關的醫學檢驗,證實這100例患者全部符合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并且排除了患者心腎功能嚴重障礙和精神疾病的情況。然后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0例,男性為29例,女性為21例;年齡在62歲到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87±3.16)歲;觀察患者50例,男性為28例,女性為22例;年齡在61歲到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14±2.97)歲。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對對照組的50例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的50例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的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首先,努力做好對患者的病情觀察,按照相關的要求嚴格做好病人的脈搏以及心律等重要指標的監測,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在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其次,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向患者講解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理知識以及防治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幫助患者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絕煙酒等許多不良的嗜好,保持生活的規律性,不要有太大的情緒波動。第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對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颊邅碚f,他們往往無法擺脫疾病的痛苦,因此很容易產生焦慮、緊張以及恐懼等不良的情緒,此時護理人員要積極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3]。
1.3 評價指標對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經過相應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有47例患者的心律恢復正常,治療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患者有41例患者的心律恢復正常,治療有效率為82.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4.00%。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常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一科,湖南常德 415101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性冠心病并發心律失?;颊叩呐R床護理效果。方法 將132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66例和對照組66例。對照組給予心血管科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8.48%)、PR間期(0.154±0.002)s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發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數(908.16±85.62)、QRS波時限(0.072±0.005)s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 臨床在護理老年性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邥r,應嚴密監測病情變化,做好急救準備,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
關鍵詞 ] 老年性;冠心?。恍穆墒С?;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c)-00101-03
冠心病是臨床心血管科常見病、高發病,臨床表現為胸悶、胸骨后壓榨樣疼痛、大汗、呼吸急促等,如若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可引起心律失常、猝死等,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在給予積極治療的同時,綜合護理干預對治療效果的轉歸也起著積極的作用。為了提高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該文2011年4月—2013年5月間選擇66例老年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整體護理干預模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132例老年性冠心病并發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相關診斷標準[2],均給予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常規治療,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6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41例,女25例;年齡65~76歲,平均年齡(69.21±2.14)歲。對照組男38例,女28例;年齡64~75歲,平均(70.13±3.05)歲。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心內科護理?;颊呷朐汉螅o理人員將其送進監護病房,并實施常規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患者床旁設置心臟除顫儀,備好急救所需藥品,以應對突況。囑患者減少活動,臥床休息。
1.2.2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
①疾病護理:入院后立即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氧流量1~2L/min,低流量氧氣可刺激患者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的現象,減輕疼痛程度。并遵醫囑及時給予藥物治療,以控制心律失常發作,保證心肌血壓供應,減少心肌梗死面積。24h嚴密監測患者血壓、心率、心律變化,做好心臟除顫、氣管插管準備[3]。
②心理護理:老年性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患者常發生心前區劇烈疼痛、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患者常有瀕死感。加上患者在重癥監護病房,與家屬隔離,患者常產生恐懼、焦慮、悲觀、絕望等負面情緒,加重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盡量滿足患者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告之患者并發心律失常并不可怕,經過治療會得到有效的緩解;同時講解負面情緒對疾病的不利影響,可增加心臟負荷,導致心律失常進一步加重,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坦然面對,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③飲食指導:老年性冠心病患者飲食宜清淡,提供優質蛋白,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餐進食不可過飽,少吃多餐,以免因過飽誘發心律失常[4]。急性期患者應暫禁食。
④健康教育:老年性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患者臥床休息時間較長,胃腸蠕動減慢,容易形成便秘;用力排便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加重了心臟負擔,極易誘發心絞痛及心律失常。護理人員囑患者進食適量粗纖維食物,必要時給予開塞露等潤腸通便;疾病早期患者絕對臥床休息,癥狀穩定后可酌情下床活動,注意鍛煉幅度不可過大,以心臟能夠承受為原則[5]。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后24h內室性心律失常發生次數,分析心電圖PR間期、QRS波時限,參照1979年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療效標準[6],分為顯效:患者疼痛、心悸胸悶癥狀消失,室性心律失常發作減少>9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室性心律失常發作減少50%~9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或者重,室性心律失常發作減少<50%3個等級。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n(%)]表示,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60例,好轉5例,治療有效率(98.48%)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室性心律發生次數等比較
觀察組發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數(908.16±85.62),對照組發生室性心律失常次數(1104.12±123.4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32,P<0.05);QRS波時限(0.072±0.005)s明顯低于對照組,PR間期(0.154±0.002)s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老年性冠心病是臨床心血管內科常見病,由于老年人各器官系統逐漸趨于老化,受涼、情緒激動等均易引起冠心病發作,誘發心律失常[7]。隨著我國老年化社會進程的加快,控制老年人疾病發展,加強老年患者護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對于老年冠心病并發心律失常用患者的護理干預,不同學者根據所納入病例的不同,采取了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張敏娟[8]選擇142例病例展開隨機對照研究,觀察組給予合理作息、藥物是、心電監護、心理護理等干預手段,報道療效優良率為82.92%(61/71),指出綜合護理干預在護理干預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的積極臨床價值。該文以疾病護理、心理疏導、飲食干預、健康教育整體護理方案,與張敏娟相比強調了飲食干預的措施,在療效評價指標上,從痊愈、好轉、死亡來評價,結果表明,治療有效率98.48%(65/66)明顯高于張敏娟所報道的82.92%,提示飲食護理干預有促進治療效果的作用。這也與趙小峰[9]提出對冠心病患者加強飲食指導的觀點相一致。
陳紅丹[10]在分析老年冠心病瘵發心律失常危險因素時指出,年齡>70歲、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心肌酶譜異常等均為老年冠心病病患者伴發心律失常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更應注重疾病護理,加強心律失常心電監護,以及加強基礎性的護理工作。周亞濤[11]撰文指出:患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續室性心動過速病死率高達30%~50%,而發現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是預防的關鍵,治療是基礎,護理是提高治療效果的保障。該研究表明,通過整體護理干預后,明顯降低了室性心律發生次數。進一步從心電圖數據分析,觀察組QRS波時限、PR間期等指標上,觀察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疾病護理、心理疏導、飲食干預、健康教育整體護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室性心律發生次數,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
參考文獻]
[1]周亞濤.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心電監護的監測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23):2080-2080.
[2]陳國偉,顧菊康,陳灝珠.心血管病診斷治療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420-421.
[3]范玉蘭,余全珍,張玉芬.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監護與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9):107-108.
[4]Zeghichi-HamriS,deLorgerilM,SalenP,etal.Protectiveeffectofdietaryn-3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onmyocardialresistanceto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s[J].NutrRes,2010,30(12):849-847.
[5]胡紅達.綜合護理干預對伴抑郁癥狀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6):84-86.
[6]陳貴廷.最新國內外疾病診療標準[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205-216.
[7]蒙建泓,黃慶文.通心絡膠囊聯合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69例[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2,10(4):302-303.
[8]張敏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營養保健,2012(9):3333-3334.
[9]趙小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J].大家健康,2013(12下旬刊):249-250.
[10]陳紅丹.老年冠心病病伴發心律失常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4):383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