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44:32
序論:在您撰寫全球經濟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全球經濟 世界經濟 國際經濟
一、全球經濟的逐本溯源
全球經濟,伴隨著全球化的出現而出現,具有方向與進程的雙重屬性。所謂全球經濟的方向屬性,意即立足于作為一種客觀歷史的發展規律、指引全球化方向的經濟局面的角度。所謂全球經濟的進程屬性,意即現階段的亟待進一步發展的全球經濟現狀。全球經濟不是一個終極概念,它是有生命且有著生命力的概念,還存在著提升的空間,還有著尚待解決的問題及種種的不確定性。
(一)前全球經濟時期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經濟的萌芽
追溯歷史,人們曾長期處于一種閉塞的生存模式之中,經濟形式單調,集群意識淡漠。直到原始社會后期,個別地區才出現了部落內部或族群之間偶然為之的商品交換。公元前3000年,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開始了生產原料的進口。公元前5世紀,東西方貿易通道逐步開通。16世紀初期,新航路開辟,地理大發現,促進了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全球經濟正待萌芽。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社會經濟最終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機器大工業的建立又反哺于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商品經濟日益成熟,初顯環球同此涼熱。而這一時期的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與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只可視其為全球經濟的萌芽。
(二)全球經濟的形成及其與經濟全球化的同步發展
全球經濟存乎于全球進程,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全球經濟以及與全球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經濟全球化歷經了貿易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生產要素跨國化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其每一個階段都存在著全球經濟的對應形態,連貫起來,亦演繹出全球經濟的形成過程。
第一,貿易自由化與商品全球化發展階段。1948年1月1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正式生效,為戰后消除國際貿易障礙、解決國際貿易爭端從而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貨物貿易的發展,服務貿易增速顯著,全球貿易依存度不斷提升,貿易自由化程度加深,世界市場興起并日漸成熟。
第二,金融國際化與資本全球化發展階段。以電力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全球經濟資本全球化過程的動力來源。隨著產業革命的興起,世界性的金融機構搭建起龐大細密的網絡,大量的金融業務跨越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并購體系均已形成。2與此同時,各國銀行資本的集中度也迅速提高,銀行業與工業中的壟斷資本相互滲透、結合,形成金融資本。全球經濟的要素――全球資本,逐步形成并穩步發展。
第三,經濟要素跨國化與生產全球化發展階段。以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產業革命,縮小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大規??鐕甾D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各國的技術標準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寡頭巨鱷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另一方面也促動了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準備了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跨國公司獲得了大發展。原有垂直型為主的國際分工,逐漸向水平型乃至混合型國際分工轉變,組成了一個有機的全球生產體系。
對于全球經濟的形成過程,并無時間上嚴格的界限,僅僅是經濟在全球維度發展經由商品市場擴大、資本跨界、生產要素融合等先后出現的一個大致的時序,各個階段逐次出現并繼續發展而并無替代。換言之,當今全球經濟似已超越了三個階段,卻將三個階段漸次出現的特征一直延續下來,當然,還包括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各類問題的全球性蔓延,而這種蔓延卻在特定歷史條件之下使得某些早期出現的問題變得尤為突出,例如第二階段所涉及的資本、金融因素的全球化及其相關問題,在世紀之交接連不斷的金融風暴席卷之下已然成為當代全球經濟的焦點。
二、全球經濟的概念界定
全球經濟,學界迄今尚無確切定義,由于諸如國際經濟、世界經濟等類似概念的存在,而使得在其概念界定方面一直存在著一定的模糊性。
(一)國際經濟與世界經濟
就立足點而言,國際經濟與世界經濟這兩個概念的內涵本身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同。國際經濟,是指開放經濟條件下,為了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均衡化,在世界范圍內對稀缺資源進行最優分配,以及在此過程中發生的國家之間商品貿易、金融投資及其他生產要素流動等各種經濟活動與經濟關系的總和。換言之,國際經濟意即經濟活動超出一國界限,擴展至雙邊抑或多邊,但視野所及是局部性的。而世界經濟,是指在社會發展一定階段上形成的處于復雜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國經濟的總和,其視野所及則是全局性的。
就出發點而言,國際經濟與世界經濟這兩個概念又顯示出了共同性。無論是強調經濟發展國際化延展理念的國際經濟,還是強調各國經濟活動總和的世界經濟,都是從民族經濟體的國家利益最大化出發。換言之,相對而言,無論是帶有整體意義的世界經濟還是帶有部分意義的國際經濟,在研究視野上皆存在著局限,而這種局限的克服需要更高的研究視野和境界,引入全球經濟概念,從某種意義上看,成為一種必然。
(二)區別于國際經濟的全球經濟
國際經濟與全球經濟無論就內涵抑或外延均有著一定的相似度,但區別仍然是顯而易見的。
國際經濟(Inter-national Economy),也稱國家間經濟,相對于民族國家經濟(National Economy)而言,由于其研究的領域、標的范疇指向性強,特征明確,因此其概念也相對明晰。與民族國家經濟形態相類似的,國際經濟的主要活動包括生產、分配、貿易、投資、服務等多種形式,需要應對資源配置、收入分配、經濟增長等相關的各種問題。但與民族國家經濟不同在于,國際經濟活動的范圍由國家層面提升到了國際層面,對于相關經濟問題的應對是對于民族國家經濟的進一步引申和擴展,經濟運行的范圍更廣闊,由于每個不同的國家之間存在著經濟體系的差異,因此國際經濟交流更為復雜。
國際經濟雖以國家間的經濟形態而得名,但民族國家仍居主導,其與民族國家經濟形態下所維護的主體利益并沒有本質的不同。而這一點,恰恰展現了全球經濟與國際經濟的區別。換言之,全球經濟時代,即便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民族國家仍然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但立場和出發點已然與國際經濟產生了分歧。借用西方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理性人”假設,如果說民族國家經濟和國際經濟好比是一個理性個體,那么,他們從事任何活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己”,即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全球經濟的目的具有明顯的“利他”色彩,雖也是在追求凈收益最大化,但出發點卻不再囿于個體,而上升到了整體利益的高度。
言及經濟,無外乎治理。無論是國際經濟還是全球經濟,概莫如是,但就治理的難度及效度而言,則大相徑庭?!懊撾x社會背景的全球市場是難以調控的,即使在調控者有效合作和他們利益完全一致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全球經濟需要構建能夠應對全球市場復雜狀況的既有效又統一的超國家公共政策模型,但理想狀態下,民族國家的第一主體地位如若被顛覆,進而這種構建的可能性極小,那么以此模型展開治理就更無從談起了。相比之下,民族國家仍為主體且其國內政策權威不容顛覆的國際經濟面臨治理問題時便從容許多。
國際經濟帶有一種“國際化”的傾向,而全球經濟則帶有一種“星球化”的傾向。國際經濟,強調交易的增長和國家間的經濟聯系進一步擴大。在更大規模(跨越國界)的范圍內的商品、貿易、投資、服務、經濟觀念等的流動。且流動的數量、范圍和頻率上,一個地區更多地影響到另一地區,民族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日益加深。而全球經濟的“星球化”傾向則是在地球這個整體的層面上展露經濟關系。
國際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而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國際公司,是一個相對松散的企業集團,各子公司或部門保留著較高的獨立性,其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動機就是為本國的民族國家經濟謀利并以本國國內的經濟政策為基本約束。與之不同,跨國公司,是指由分設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實體組成的企業,而不論這些立體的法律形式和活動范圍如何;這種企業的業務是通過一個或多個活動中心,根據一定的決策體制經營的,可以具有一貫的政策和共同的戰略;企業的各個實體由于所有權或別的因素相聯系,其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實體能對其他實體的活動施加重要影響,尤其可以與其他實體分享知識、資源以及分擔責任。 它是真正的無固定地點的資本,沒有具體的民族國家身份,實行超國家的管理。貿易方面,純粹地“逐利”(哪里成本最低回報最高便落戶于哪里);金融方面,通過發達的現代通訊方式,完全由世界市場的力量來支配,不必聽命于國家的貨幣政策;生產方面,在全球范圍內采購原料,進行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要素流通順暢;運作方面,通過高透明度的全球經營為全球市場服務,致力于建立和諧的全球市場秩序。簡言之,跨國公司不再像國際公司那樣,受到具體民族國家政策的干擾,甚至不再受限。國際公司與跨國公司的區別也印證了以之為主要參與者的國際經濟與全球經濟在參與者權限方面的分歧。
(三)區別于世界經濟的全球經濟
在經濟全球化相關的各類著述中,世界經濟與全球經濟均系高頻詞匯,但卻普遍存在著通用、混用的情況,很多學者甚至完全無視二者區別,這樣的做法不免偏頗。雖然世界經濟與全球經濟在立場、主體、問題及趨勢方面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差異仍不容忽視。
《經濟大辭典》給世界經濟所下的定義是:“在社會發展一定階段上形成的處于復雜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國經濟的總和。” 對此,可作下解釋:第一,世界經濟是由各國市場經濟基礎上構成的復合型的全球市場經濟運行體系。第二,世界經濟是在國家干預下的人們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全過程,是由各國在生產過程的外部聯系所構成的“二次再生產過程”。第三,世界經濟是由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組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共同運作的有機整體。下面要做的,就是通過將世界經濟與全球經濟進行比較分析,使全球經濟的概念在前述比較所得結論基礎之上更加清晰、完整。首先,可以從世界經濟的三層次內涵入手,逐點對世界經濟與全球經濟作以比較。第一,與世界經濟相類似,全球經濟亦為一種復合型全球市場經濟運行體系,而這種“復合”的意義卻與世界經濟并不完全一致。如果說“世界經濟是一般社會經濟的類別之一”, 那么全球經濟則應該是一般社會經濟的最高類別。全球化發展至今,全球經濟的涵蓋力和調控力的應運而生、應運而長有目共睹。經濟學界對世界經濟理論的突破與質疑似可從側面予以印證,從僅僅立足于本國利益而展開對外貿易的“H-O定理”,到質疑 “里昂惕夫之謎”而主張將勞動生產率、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貿易壁壘干擾及消費偏向等“局外”因素納入到貿易體系當中,再到“離岸外移理論”提出欲明辨經濟全局需要微、中、宏觀多維思考的觀念。世界經濟的宏觀視野日漸突出,但較之全球經濟仍相去甚遠,分析視角的局限導致世界范圍經濟全局關乎效率、公平的問題仍難于解決。第二,與世界經濟不同,全球經濟不再是民族國家經濟外部聯系的“二次再生產”,而是一個獨立的生產、再生產體系。全球經濟所關注的,是多維經濟領域內全人類的整體利益,而不再是單純地將局部經濟的個體效能予以簡單疊加。第三,雖然在當下以及未來相當長的時期之內,全球經濟的行為主體仍然不能夠將民族國家排除在外,但是,與世界經濟比較起來,全球經濟活動將以可以統攬全局的跨國公司、全球性經濟組織為主體,而這種獨立主體的立場更為中立,境界更高。
從時間上來看,世界經濟形成于19世紀60-70年代,當此之時,全球經濟僅僅是萌芽,全球經濟理念于20世紀80-90年代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而生的,相對于世界經濟而言推遲了一個多世紀。在經濟領域,這百余年的時間里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全球經濟呱呱墜地之時世界經濟已年過期頤呢?首先,二者的產生均借力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但19世紀60-70年代與20世紀80-90年代的生產力水平當然是相去甚遠的。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水平可以作為衡量生產力水平的標識。世界經濟的最終形成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之下,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商品交換的范圍日益擴大,統一的世界市場出現,交換開始了國際化的歷程,經濟生活中的資本、貨幣等領域也逐步開始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全球經濟的形成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之下,生產力又有了一次更大的飛躍,這次飛躍所帶來的是全球化,在規模、深度、廣度、影響力上都遠遠超過前兩次科技革命。在其推動之下,生產力水平遠勝從前,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覆蓋全球的貿易及要素流通網絡,高起點平臺的搭建為全球經濟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通過同國際經濟、世界經濟的比較分析不難發現,在全球經濟萌芽及至形成的漫長歷程中,全球經濟的內涵在不斷地充盈完善。所謂全球經濟,即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追求人類共同利益最大化、滿足人類社會整體性需求、優化配置世界市場要素資源,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全球性經濟主體按照一定的經濟規律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在全球范圍內所展開的生產、貿易、金融等經濟活動及其過程中所產生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及全部經濟關系的總和。
三、全球經濟的特征
全球經濟并非各個民族國家國內經濟的外部延展,亦非國際經濟或世界經濟的簡單加合,而是一種經濟范式的重構,是一種不同于以往的嶄新的獨立經濟體系,包含著微觀、中觀、宏觀經濟領域的全部范疇,具備其獨有的特質,也對整個世界的前行發揮著基礎性的多重效能。
(一)規范的市場性
全球經濟既是一個經濟范疇,亦為一個歷史范疇。它以市場經濟模式為基礎,在全球范圍內遵循市場經濟規制,并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而逐步發展。其一,貿易自由化。在全球經濟中,“無形指揮棒”指揮之下的全球貿易主體在自愿的基礎上,共同達成各種協議,發生各種經濟聯系。其二,機制市場化。在全球經濟體系之內,商品價格、利率等重要的經濟參數更多地依賴于世界市場的供求自由調節,而不是政府的硬性介入甚或是支配。經濟聯系越發緊密,經濟參數相互作用越來越強。其三,管理法制化。市場運行由經濟規律指導,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之內仍需要法律予以保障。法律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的特質,在全球經濟領域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誠然,規范的市場性作為商品經濟的特征無謂新生,但其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特征卻是不容忽略的,另則,更高層次的規范性和市場性也是以往經濟形態所不具備的。
(二)多維的復合性
全球經濟,是民族國家經濟、國家間經濟、跨國家經濟及超國家經濟等多元復合的有機體系。不僅如此,全球經濟已然具備微觀、中觀、宏觀各個不同層次的多維經濟視野,亦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全球局勢下多元主體的干預。這種干預,不僅體現在各種類型的國際經濟組織、跨國集團以其各自的方式影響著全球經濟的運行,還體現在目前尚處于并將長期處于主導性地位的民族國家對于全球經濟所起到的作用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其中,新興國家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尤為突出。
(三)高度的整體性
全球經濟之所以可以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而存在,主要在于其高度的整體性,這種整體性首先體現于商品。全球經濟是較世界經濟視野更寬泛、層次更復雜、境界更高曠的商品經濟,表現在全球經濟所涉及的全部經濟范疇、經濟活動和經濟規律都積淀于商品經濟。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基本程序都滲透著商品經濟的特性。商品經濟的發展過程,無非是從商品貿易范圍不斷擴大,到資本全球流通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蝴蝶效應”,再到生產要素全球高度融合,而這也正是全球經濟特征逐步凸顯的過程。
綜上所述,全球經濟,內涵豐富,是一個兼具經濟學和政治學意義的概念;具備微觀、中觀、宏觀的多維視野;既是一種經濟范疇,又是飽含生命力的經濟全球化的實時載體。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表征,表征著未來全球經濟的態勢和走向,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嶄新的維度。
參考文獻:
[1]劉淼主編.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英】戴維?赫爾德 安東尼?麥克格魯.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關鍵詞:全球;經濟失衡;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2-000-01
所謂全球經濟失衡(global imbalance)是指這樣一種現象:一國擁有大量貿易赤字,而與該國貿易赤字相對應的貿易盈余則集中在其他一些國家。美國作為當今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的供給國,其國際收支與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資產之間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世界各國對美元儲備資產需求的增加可能導致美國國際收支逆差的增加;美國國際收支逆差的增加,也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儲備資產被動增加。經濟失衡的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需要引起我國高度的關注。
一、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解讀
1.美國的儲蓄率過低,消費過高
美國的貿易逆差根源于國民消費過高而儲蓄過低,而這與美國人的消費觀念相關聯。美國是消費信貸十分發達的國家,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是使用明天的錢來進行今天的消費。這樣,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終端消費市場,其消費能力遠遠超出美國的生產能力,兩者間的缺口是由那些生產能力超過國內需求的國家來補充,美國一年花費一萬多億美元從這些國家進口各種各樣的消費品,由此形成了美國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失衡,呈現巨額的貿易逆差。
2.中國的儲蓄率過高
首先,利率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人民銀行每年做兩次調查,結果顯示出這一結論。其次,對未來收入和支出不確定的預期是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縱深發展使得消費者對未來收入支出的不確定性增強;另一方面,我國居民在住房、教育和醫療方面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比較高,以應對這些支出的儲蓄意愿很高。再次,人口年齡結構是重要的因素。從人口的角度來講,中國人口的勞動力比率現在較高,勞動者時期的人總體上表現為儲蓄者,因此,目前中國的高儲蓄是理所當然的。中國現在是老齡化社會初期,只有到了中度老齡化社會,勞動力比例下降之后,從這個側面表現出來的社會總體上的消費需求才會增大。人口專家預言,中國的高儲蓄還有十年,十年后隨著老年人口開始上升,中國的儲蓄率將變低。
3.國際貨幣體系的影響
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發展中國家為其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融資的渠道少、成本高。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后,IMF的融資功能弱化,國際金融市場的私人資本成為世界各國應付國際支付困難的主要融資渠道。但發展中國家由于其經濟實力弱、信用等級低,難以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即使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其融資成本也遠遠高于發達國家。而且,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融資還可能面臨資本在短期內大規模逆流的風險。
二、防范國際失衡的策略
1.合理調整內外需的比例
必須加快調整內外需求比例,適當降低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更加堅定地立足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這是抵御全球經濟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風險沖擊的最有效途徑。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和貿易順差過大,前者易造成通貨膨脹和產能過剩,后者易引發貿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風險。因此,當前調整內外需求比例的重點應該是抑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切實解決住房價格上漲過快和教育、醫療亂收費等制約現期消費問題,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轉變,增強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2.合理制定對外貿易政策
適當調整外資外貿政策,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促進外貿平衡發展,防止國防收支失衡進一步擴大。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地區發展戰略加強對外資引導,規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行為,適當提高勞動者權益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標準,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技術檔次低、土地資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環境污染嚴重的外資項目,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繼續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使出口產品價格更加真實地反映實際成本,推動出口企業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同時也要積極擴大進口,特別是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及零部件、國內短缺的資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進口,實行進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發揮進口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3.加強人民幣匯率的調整
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基本穩定,適當調整外匯儲備規模和結構,防止美元貶值造成儲備資源縮水。全球經濟失衡和中國經濟的內外不平衡,有著深刻而復雜的國際、國內原因,人民幣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糾正全球經濟失衡,也不是解決中國經濟內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選擇,反而有可能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應從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實際需要出發,在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基本穩定。要密切跟蹤分析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特別是美元匯率走勢可能出現的趨勢性變化,及早調整外匯儲備資產的幣種結構,同時通過擴大進口和鼓勵其他對外投資來適當降低外匯儲備規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貶值造成國民財富流失。
全球經濟失衡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美國正經歷著大量的經常項目逆差;與此相對應,石油輸出國、日本和我國出現了經常項目順差,其中我國的雙順差尤其引人注目,為了在國際失衡中發展我的對外經濟,只有認清當前經濟形勢,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使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燕生.關于全球經濟失衡的探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1(01).
[2]趙婉.中國應對全球經濟失衡的政策選擇[J].理論參考,2011(02).
關鍵詞:全球經濟;轉型;東亞經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轉型的涵義已經不再局限于所謂轉型國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而是逐漸發展豐富了新的內容。現在我們講到轉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制度層面的轉型;
第二,產業結構層面的轉型;
第三,增長源動力層面的轉型。
其中,第一層面的轉型,制度轉型,既涵蓋了原有的轉型國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這一內容,同時還向外延伸,涵蓋了其他一系列的國際、區域層面、國家內部的制度、體制層面的優化、改進;第二層面的轉型,產業結構轉型,即產業梯度不斷攀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第三層面的轉型,增長源動力轉型,這一點在東亞國家尤為重要,即拉動經濟增長的四架馬車誰占主導的轉型博弈,比如由凈出口主導拉動向政府投資拉動轉型,由政府投資拉動向國內消費拉動轉型等。
三十多年來,亞洲經濟總體發展迅速,東亞經濟創造了一段持續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和由此帶動的社會變革,造就了令世人矚目的“東亞奇跡”,也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廣泛研究。然而,在東亞遭受到97年東亞金融危機和09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東亞經濟的發展前景和未來走向成為大家日益關心的話題。
為什么我們要在這個階段特別強調轉型,實際上有這么一些背景:
第一,東亞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全球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促進東亞經濟的持續發展,實現“東亞奇跡”的維繼,應當順應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
第二,世界經濟復蘇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對外需和出口不能寄于過高的期望。
第三個背景就是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問題還在加劇,如何低碳發展,也是一個背景。
第四,東亞一些國家已經進入到中國收入國家的門檻,會面臨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的一個陷阱,我們如何來應對,深層次的出路就是轉型。
第五,東亞經濟在多年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相當的經濟泡沫,如何化解這個泡沫,如何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重要的出路也是轉型。
第六,東亞奇跡主要依賴低成本競爭優勢,但是現在隨著資源環境壓力的加大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東亞已經進入到一個高成本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如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實際上也是需要經濟轉型。
最后,多年的高速增長也累計了比較多的社會矛盾,這些社會矛盾也要去化解和應對,解決的重要方法也是發展模式的轉型與創新。
基于這一時期的大背景和國內外形勢的要求,東亞經濟要想持續發展,就必然要選擇轉型之路。 我們應當從以下三個大方面考量:
1.東亞在全球所處的生產鏈條的地位和梯度層面的攀升(國際層面)
我們知道,在三十多年的東亞奇跡中,東亞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日益上升,但是其通過依靠刻意壓低生產要素價格,充分挖掘“人口紅利”的加工、代加工生產模式在造就“東亞奇跡”的同時,也將東亞安放在了全球產業鏈條的中低端。隨著全球經濟轉型和東亞“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要想實現“東亞奇跡”的維繼,就必須提升東亞在全球分工中所處的梯度。
東亞發展的“雁陣模式”也同樣可以用于全球產業分工。過去,東亞處于全球分工的“雁尾”部位,在新的發展背景下,要求東亞提升技術水平,發展高附加值產業,降低對生產要素的過分依賴,通過生產研發自主品牌,生產差異化產品等手段,逐漸躋身“雁身”部位。(東亞產業結構整體轉型)。
2.東亞內部各國加強梯度化合作升級(區域層面)
在東亞內部,“雁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東亞模式,各國基于自己的發展水平和比較優勢,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日益密切,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增加,雙邊、區域、次區域以及跨區域的合作逐步展開;東亞地區合作(10+3)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東盟內部經濟一體化、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圖們江流域合作等次區域合作正在進行;亞太經濟組織、亞歐會議、東亞-拉美論壇等跨區域合作也在向前推進。可以預言,亞洲經濟發展與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區域內部制度轉型)。
3.一定程度上削弱“威權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影響力度;同時扭轉一國經濟增長源動力(國家層面)
第一,東亞各國“威權政府”在過去三十年東亞經濟社會發展中功不可沒,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大政府”必然會導致“小市場”,此外,現代法制市場經濟要求東亞的市場本身還要轉型(制度轉型)。
第二,東亞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嚴重依賴于國際市場的需求,長期以來外需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導致國內市場狹小。09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世界市場萎靡,東亞政府面臨嚴峻的外部形勢,開始大力實行政府購買、政府投資等刺激政策。但是政府購買擠占私人消費、投資拉動乏力等現實問題已經開始困擾東亞各國,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東亞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勢在必行。只有擴大國內市場,充分挖掘內需,并且在內需中更多地依靠消費拉動而不是投資拉動,可以減低世界市場震蕩對東亞經濟的影響,實現東亞奇跡進一步發展(增長源動力轉型)。
參考文獻:
[1][美]勞倫·勃蘭特,托馬斯·羅斯基 ,偉大的中國經濟轉型[M],格致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一)經濟發展加速了資源的不平等性雖然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全球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效果,但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是以犧牲資源作為代價的,沒有對地方的差異進行正確的認識與考慮,這也就難以保障地區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更是難以有效地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與國之間的資源平等性,例如發展中國家對能源消耗相對較大,擁有70%人口的發展國家只有30%的資源,而具有30%人口的發達國家卻擁有70%的資源,這種不平等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生態化的進展。也正是由于這一狀況,發展中國家難以對WTO所提出的國際經濟貿易協調發展表示懷疑的態度,如果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不能為發展國家帶來益處,只能帶來負擔的情況下,可持續發展也就成為了紙上談兵,其存在也就不存在意義了。如果按照現在的資源消耗狀況來看,地球上的資源只可以供給少數人使用,這也就難以落實可持續發展。(二)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本不公平分配由于不同國家的國情以及經濟的規模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人力、物力資源等諸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與國之間的資源分配機制,例如發達國家的生產力水平相對較高,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的集約化生產,使其在貿易的發展中占據成本的優勢。一般情況下來講,生產力直接決定資本的走向,所以生產力相對較高,其自身的資本也就相對較為雄厚。所以,在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國與國之間的資本分配機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資本的流向也是發達國家,這也就加快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三)經濟增長降低地球供養的能力國際貿易的生態化發展,主要是要求經濟活動開展應該在保護環境與能源承載力的基礎上進行,也就是要將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此來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例如各國在對經濟進行發展的同時,應該重視自身有害氣體的排放,以此來降低溫室效應等不良的環境影響。現階段,很多國家在對經濟進行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對資源進行保護與緩解的效果,通過國際貿易進出口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該國的內部壓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貿易進出口的環境,對資源的服務具有一定的依賴性。每個國家都想對自身的經濟進行不斷地完善與發展,但又不想要承擔環境與資源進行保護的義務。據相關調查表明,只有少數的國家內部環境承載力沒有達到上限,所以現階段的各國想要發展經濟,就應該對進口的承受能力進行不斷地提高,以此來對環境問題進行全面的處理與重視。
二、新形勢下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難以協調發展的原因
(一)國際貿易生態化發展與全球經濟發展的短期目標沖突國際貿易的生態化發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就是經濟上的生態化發展,也就是物質財富的提高,對供需能力進行有效的提高;其次就是社會的生態發展與進步,其主要是對中國的人口問題進行解決,對社會的貧富分化進行緩解;最后就是環境與資源的生態發展方面,其主要是實現生態資源與經濟的共同發展,以此來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中不僅主張達到人們的生活要求,還應該保證環境的使用,為后代的使用與發展提供基礎。在國際貿易的生態發展環境下,經濟、環境與社會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人類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進行重視。所以想要對短期內的經濟增長效果進行提高,就應該明確其與貿易生態化之間的差異。(二)WTO對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發展缺乏協調政策從客觀的角度來講,WTO對國際貿易的生態化與全球經濟的發展沒有正確的認識,這也就導致其重視程度嚴重的不足,沒有相應的政策來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在WTO的環境下,經濟的增長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被弱化,沒有重視生態化的引導效果與作用,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生態發展中所具有的經濟與社會方面內容,推動了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同時,在這一觀點下制定的WTO政策也就缺乏科學性與公正性,容易引發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生態化之間的問題。例如WTO的非歧視原則,其不僅實現全球經濟發展,還對發展中的國家進行扶持與鼓勵,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際貿易。但由于這一政策是在國際貿易生態環境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既要對環境與資源的保護進行考慮,還應該對相應的環境稅進行繳納,這也就出現新的沖突。與此類似的策略還有很多,這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發展的沖突,不利于其向著協調的方向發展。(三)發達國家在生態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方面有著雙重的標準在出口貿易的方面,發達國家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發展,并有效地對經濟危機、資源危機等問題進行規避,就通過出口的方式或者在其他國家設立廠房進行生產,將污染與危機轉嫁到其他的國家,這種方式在發達國家相對較為常見,例如日本為了避免支付環保的資金,就將其國內的高污染行業進行轉移,放到周邊的發展中國家或者地區,以此來獲得高額的利潤。據相關的調查表明,人口相對較少的發達國家所造成的有害廢棄物量相對較大,占世界總量的77%,他們通常在發展中國家作為有害廢氣物的堆積場,通過向境外輸出的方式來對毒廢料進行輸出,中國有很多沿海的城市也在為一些發達國家進行有害垃圾的處理。在國際貿易的方面,發達國家為了對自身利益與經濟發展狀況的有效保護,就通過貿易壁壘的方式來進行。雖然有很多的綠色壁壘在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的貿易壁壘只是通過生態化的借口,來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進行限制。
三、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協調發展的優化
(一)優化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的協調發展國際貿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色彩,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想要保障利益的長久性,就應該保障社會、經濟、環境三方面的和諧發展。在未來的發展時間過程中,環保與節能將成為時代的主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指導。這就要求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來對經濟進行發展,積極對各國之間的交流狀況進行推動。還應該加強對貿易政策的掌握與應用,不斷地為構建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協調發展的狀況進行研究,重視對貿易政策的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以此來促進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二)遵循國際貿易生態化與全球經濟協調發展的規則在對國際的貿易生態化進行塑造的過程中,應該保障在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并需要完善的法律來對其進行約束與規范。做好規范的工作,制定相應的環境政策,對不同國家的生態化發展狀況與經濟水平,以此來達到公平與公正的效果;其次就是通過統一的國際標準來對,保障各個流程的利益要求。各國在國內進行立法的過程中,應該對本國的國情與經濟貿易的狀況進研究與分析治理資源保護的重要法則,并對其進行不斷地發展與完善。
四、結語
一、推動技術創新
在互聯網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發展飛速的新時代,科學技術是新經濟的發展保障,我國對于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逐年增加,不斷加大對經濟發展中創新研發的投資力度,反映出的則是我國科技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尋求轉型升級,要求轉型的核心要從數量轉移到質量上,不僅需要通過提高創新能力,來提升產品附加值,還需要通過提高產品競爭力,來擴大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比重,以期推動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進而實現中國經濟持續穩步的發展。
二、完善和改進對外經濟貿易制度
隨著中國經濟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往來變得日益密切。首先,應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使獨具中國特色的品牌能走出國門面向世界,讓獨具中國特色的品牌提高在國際經濟市場的影響。其次,企業發展結構優化調整,優化資源做到合理配置,把企業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放到首要位置,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保證產品質量。最后是合理優化企業剩余勞動力資源配置,確保企業整體始終處于高水平的發展位置。不斷對我國外貿進行結構調整,鼓勵地方企業積極參與到國際資源市場的競爭中,借助國際資本來實現地方企業的快速發展。
三、增強貿易風險防范,提高應對貿易摩擦能力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企業管理者應轉變傳統貿易思維,不斷加強和提高貿易風險意識,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對貿易風險的有效規避:第一,在貿易活動中,注重信息的獲取,助于實時掌握國際市場動態以及國際政治形勢,準確判斷發展走勢;第二,在合同簽訂過程中,為防止掉進貿易陷阱,審閱合同條款時應謹慎仔細,明確條款的實際性質,減少合同違約等相關糾紛和問題的發生;第三,加強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建設,遇到問題時可及時采取防范措施,確保經濟貿易活動正常運行;第四,企業與企業之間要加強交流和溝通,通過產品創新,提高產品技術的不可替代性,更好地形成技術競爭優勢,這對于規避貿易風險十分重要。在國際市場環境下,貿易摩擦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必須正確認識貿易摩擦才能有效地應對,企業在積極創造發展的同時,還須實時關注國際市場,了解國際規則,把握國際走向,不斷提高貿易服務水平,一旦出現貿易摩擦就要敢于應對、積極應對,要善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益,以辯證的思維,客觀冷靜的態度去面對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
四、加大人才培養和利用率
美聯儲目前面臨重新恢復“量化寬松”的壓力。由于預測美聯儲將重拾“量化寬松”的政策,美元匯率迅速從最近的高位下跌10%。美聯儲調低了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估。并決定將其持有抵押債券所獲得的大量收益投資買國債。這不能算真正地重拾“量化寬松”政策,但市場對此卻想象無限。
歐洲最近的經濟令人吃驚地看漲。這不足為奇。首先,歐洲短期問題沒有美國嚴重。其次,債務危機也僅限于南歐小國希臘。同時,平均預算赤字肯定也比美國低。再者,歐元貶值。刺激出口國經濟增長。
然而,在未來一年內,歐洲的經濟情況可能惡化。歐元已經開始反彈,不再有利于擴大出口。歐洲國家緊縮財政,也將對內需造成負面影響。歐洲的就業形勢已經很糟糕。
同樣,日本經濟形勢雖有好轉,仍很虛弱。如果日元持續保持堅挺,止跌的名義GDP仍會下滑,還會導致出口下降,就業率將重新下滑。因此,如果經濟好轉,日本可能會增加消費稅,以沖抵財政赤字。此舉將阻滯經濟增長。日本經濟結構從本質上決定了其經濟無法健康發展。
發達國家經濟噩耗層出不窮,主要貨幣的匯率也在其牽引下波動。反觀世界的另一半,整個新興經濟體的通脹率平均達到5%,通脹和資產泡沫是目前新興經濟體普遍擔憂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是通脹。而非通縮。
目前,全球化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只要有需求,跨國公司在哪里投資都行。這就切斷了刺激需求的政策和投資反應之間的地緣聯系。投資對就業增長至為關鍵,唯有就業才能比刺激政策更好地維持需求的增長。從本質上講,需求來自本地,但供給是全球性的。這就是關于刺激政策的陳舊假設不再成立的原因。
上述分析對于小型開放經濟體屢試不爽。在小型開放經濟體,刺激政策外流過多,完全失效;在大型封閉經濟體,刺激政策極少外流,因此最有效。真實世界的經濟體介乎于兩者之間。
跨國公司引領的全球化使得大型經濟體的行為更像理論中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如果相信這個道理,那么美聯儲或歐洲央行努力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是在加速新興經濟體產生通脹和資產泡沫,而非刺激本國經濟增長。
上世紀90年代,美聯儲將利率削減為3%,幫助銀行業復蘇。低利率促使西方國家銀行大量放貸給東南亞國家,導致后者的房產泡沫愈演愈烈。后來,美國收緊貨幣政策,外流資本被抽回,亞洲金融危機由此爆發。
當今,新興經濟體的規模是發達經濟體的兩倍,貿易總量比當時的全球貿易總量翻了一番。投資和金融資本在全世界流通更加順暢。美聯儲目前的政策可能會導致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比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得多的災難。
想要刺激政策作用于發達經濟體,需要大幅提高新興經濟體的成本,高到促使跨國公司回到發達經濟體。重新給發達經濟體帶來生產力的地步。但這不太可能。發達經濟體的平均工資是新興經濟體的10倍左右,后者的人口數為前者的5倍。
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大幅增加貨幣供給,并未導致通脹,原因有三:一是金融危機嚴重削弱了這些國家的銀行系統,減緩了貨幣流通速度,相當于短期內收縮貨幣供給;二是需求疲軟迫使供應商無法漲價;三是跨國公司還是投資于新興經濟體。
前兩種因素是暫時的,即使仍然存在,通脹仍會通過新興經濟體發生。盡管全球經濟和需求都受到了抑制,但石油價格目前仍突破了每桶80美元。比2008年危機時翻了一番以上。通脹預期可能是關鍵推力。目前,產油國家不像以前那樣愿意開采石油,換成紙幣。同等條件下,唯有上調石油價格才能夠動員產油國家開采同樣數量的石油。但貨幣政策越寬松。這一目標價格也水漲船高。
由于新興經濟體過熱,勞動力成本隨之上升。新興經濟體的勞動力成本支撐價格,新興經濟體出口貨物的勞動力成本的總和可能超過貨物最終成本的三分之一。如果勞動力成本每年增長20%~30%,這也會成為嚴重的通脹誘因。經濟疲軟并不意味著通縮。通脹最終還是貨幣現象。如果通脹從新興經濟體蔓延至發達經濟體,通脹預期也可能成為誘因之一。
從國際經濟關系看,全球經濟再平衡涉及各大經濟體的現實利益調整,因而必然是一個各國利益博弈的過程,必然面臨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金融關系的挑戰。當今國際經濟治理結構的弊端和美元霸權地位是導致危機發生及加劇的重要因素,全球經濟回歸平衡必須改革國際經濟治理結構,構建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這顯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礙。全球經濟再平衡將是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痛苦調整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江蘇會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應采取何種策略應對?
一、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江蘇面臨的挑戰
1.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經濟增長動力構成了嚴重挑戰
過去的20多年,得益于新國際分工體系和發達國家過度消費帶來的國際市場旺盛需求,江蘇開放經濟迅猛發展,推動了江蘇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1978~2009年,江蘇經濟年均增長12.6%,而進出口額、出口額年均增長24%和36.5%,分別是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和3倍。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和國際市場成為推動江蘇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1996~2009年外資企業在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0.9%,1995年進出口額、出口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26%和16%,2006年上升到了105%和59%。根據研究和測算,2000年以來開放型經濟對江蘇經濟增長的整體貢獻率在50%以上。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意味著支撐江蘇經濟快速增長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未來經濟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江蘇的產業結構外向度很高,對外貿易依存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將近一倍,因而國際需求持續下滑對江蘇經濟增長的影響嚴重,而高度外向的產業結構也不是短期能夠調整過來的。
2.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的產業鏈分工提出了嚴峻挑戰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核心是在市場規律下改變發達國家過度消費、發展中國家過度儲蓄的全球經濟格局,這必然會影響和改變當前的國際分工體系和產業鏈布局。目前,有三方面的因素在推動全球產鏈布局重構:首先是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政策正在促使部分制造業企業回歸,同時技術創新也為制造業回歸提供了經濟上的可行性。例如美國一家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生產一次性筷子,已經大量出口到中國。其次是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成本迅速上漲。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0年江蘇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10299元增加到40505元,上漲了3倍。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指出,2003~2008年間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上升了19%,而美國只上升了3%。此外,土地、能源的價格也在大幅上升。第三是全球分工生產模式大大拉長了產業供應鏈,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最終組裝分布在多個國家,其銜接配合復雜脆弱。2011年3月日本遭受地震和強海嘯侵襲,一些關鍵零部件工廠被毀壞導致全球數家汽車工廠停產。同年10月泰國部分工廠遭受洪水災害,導致本田汽車的馬來西亞工廠被迫停產。為了減少風險,歐美跨國公司已經開始把工廠回遷本國或“近岸”地點,讓供應鏈盡可能貼近需求地。一場從離岸到近岸的供應鏈轉變正在發生。
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重構對江蘇的產業結構和價值鏈分工將形成嚴峻挑戰。江蘇目前的產業鏈是跨國公司在2000年前后以IT產業為重點、以終端加工組裝為核心、以大規模出口為導向建立起來的,而終端加工組裝不僅受生產成本的影響更大,而且對供應鏈安全性要求也更高,這兩個方面使得江蘇的產業鏈更容易受到國際產業分工變化的沖擊。事實上,隨著東部地區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和環境要求的壓力加大,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鏈布局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大量新的生產基地越來越多部署到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成都、重慶已成為IT產業的新生產中心,目前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能力達到了1億臺,已超過長三角地區。
3.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未來競爭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本質是各國經濟利益的博弈和調整,尤其是發達國家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導致社會矛盾尖銳化,各國政府受到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歐美等發達國家一方面積極采取貿易保護等政策措施,加強對世界經濟體系話語權的爭奪和掌控,努力使全球經濟調整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盡可能少承擔全球經濟調整的成本和利益損失;另一方面憑借科技實力的優勢和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強勢地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搶抓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并運用技術封鎖、反傾銷等各種手段打壓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
江蘇經濟過去發展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導、投入推動、成本競爭,區域競爭力的核心是低成本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尚未形成以企業創新為基礎的競爭優勢。雖然近20年江蘇主要通過大規模引進外資形成了目前的現代產業體系,但在產業的技術層面,基本處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主要是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以勞動密集的加工裝配為主;在產業的組織層面,主要以分散的要素形式參與國際分工,參與國際分工的組織化程度仍然較低,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薄弱;在產業發展路徑層面,主要是跟隨和模仿,出口很大但屬于自己的創新和品牌不多。在未來發展的競爭中,江蘇憑借什么作為核心競爭力?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對江蘇未來的競爭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二、全球經濟深度調整:江蘇可能的機遇
1.在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中,我國具有明顯的相對優勢
當前發達國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消費需求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債臺高筑、勞動成本高、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大。而我國仍然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階段,不僅綜合生產成本仍然有很強競爭優勢,而且國內市場巨大,經濟結構調整具有較好基礎和有利條件。事實上,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已成為推動和倒逼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江蘇產業基礎好,蘇南地區早在2006年前后就開始轉型升級,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進一步加快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步伐,走集約發展的道路、從投資驅動到創新驅動正在逐漸成為普遍共識和社會行動。
2.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孕育中
為了應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大調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新一輪全球產業革命呼之欲出。由于體制等原因,過去的幾次全球性產業革命,我國都遠遠落在后面,而這次新興產業發展我國基本是同步的,在太陽能光伏產業我國甚至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江蘇產業基礎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科技力量強,近兩年新興產業已經呈現出蓬勃興起的發展態勢,前景良好。而發達國家近年經濟不景氣,對高端生產要素的吸引力降低,有利于江蘇大量引進,加快創新步伐。
3.我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在世界經濟格局調整中已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全球金融危機暴露出了當前國際經濟治理架構的嚴重弊端,特別是美國利用自己在國際經濟中的強勢地位和美元的國際貨幣功能,把危機轉嫁給全世界,改革和完善國際經濟治理架構將是全球經濟格局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人均GDP已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整體經濟競爭力大大提升,在世界經濟和全球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顯著提高。歐美發達國家已清楚地認識到,新的國際經濟治理架構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和支持,包括全球經濟的復蘇也得有賴于中國經濟的強力拉動。
三、全面推進改革創新:江蘇的基本應對策略
1.從被動全球化到主動全球化:江蘇繼續保持領先的關鍵
縱觀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和江蘇經濟的發展軌跡,很大程度得益于經濟全球化和新國際分工體系,中國貿易的爆炸式增長,充分表明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紅利的巨大受益者。然而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并不是中國自己創造的,而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其跨國公司給中國創造的,但中國抓住了這一難得機遇,正確運用了招商引資和出口導向戰略,取得了輝煌成就。從經濟學理論透視中國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其內核可以概括為“利用別國的市場用足本國的低端生產要素”。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的基本格局和國際分工體系受到了重大沖擊,但經濟全球化的總趨勢并沒有改變。對于中國而言,雖然第一波經濟全球化的紅利已經基本結束,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發展方式必須改變和調整,但中國經濟發展仍然有很大空間和許多有利條件,只是發展的路徑必須調整,從被動全球化走向主動全球化。即把進一步擴大開放與擴大內需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優勢,主動利用內需市場來調動、吸收國外的高級生產要素,尤其是利用國外的創新要素加速發展中國的創新性經濟,創造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從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到基于內需的第二波經濟全球化,既是為了中國與世界的再平衡,消除世界經濟下行趨勢下我國過剩產能的困境,更是為了利用國外經濟危機給中國引進高級要素所帶來的加速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創新經濟,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平穩持續發展。因此,啟動新一輪的全球化戰略,大力發展基于內需的全球化經濟,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含義。
江蘇在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中,是實施中國出口導向戰略的佼佼者和領頭羊,創造了發展奇跡和可供兄弟省市仿照的經驗,也奠定了領先發展的地位。發揮已有的開放經濟優勢,積極探索從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經濟全球化到基于內需的第二波經濟全球化轉變,形成新的發展優勢,這是江蘇轉型發展最具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的路徑選擇,也是江蘇經濟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
2.以路徑創新探索江蘇開放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推進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已經提出了很多年,然而進展并不盡人意。原因是,理論上跳不出傳統思維的束縛,實踐上突破不了路徑依賴,始終在引進外資、擴大出口、加強外經合作、提升開發區建設等框架模式上做文章,就事論事,所提對策無非是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生產制造”到“服務外包”等等。但是,這些僅僅是現有開放模式的改善和深化,并不是創新和轉型,因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開放型經濟的粗放矛盾。江蘇開放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改革,在創新和升級上下功夫。
對外開放的根本目的是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引進先進生產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基本途徑是加入國際分工體系。但一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鏈中所居地位和實際開放效益,不僅取決于該國的要素稟賦和技術水平,而且取決于加入國際分工的路徑和方式。從發達國家的開放經驗看,盡管時代不同、做法不同,但有三個相同的基本特點:以強大的先進產業作為開放的基礎,工業革命后的英國和上世紀初的美國都擁有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產業,日本20世紀60年代也擁有家用電器、汽車等先進產業;有一批競爭力很強的企業作為開放的主體,并在開放過程中進一步做強做大,成為世界級企業;開放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張市場的必然結果,市場機制是推動開放的強大動力。而我國的開放型經濟是基于政策支持而形成的,這同發達國家基于市場推動的開放路徑完全不同。基本路徑是由各級政府為主導、以優惠政策為手段、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低成本競爭切入國際產業分工鏈,大量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等生產要素以分散方式參與國際分工,被跨國公司整合。這決定了我國的開放型經濟盡管發展很快,并帶動經濟總量迅速增長,但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和價值鏈低端,并不掌握技術和市場。因此,轉型升級的重點,首先是努力改變要素直接參與的方式,提高要素的組織化程度。
企業是組織生產要素的主體,提高要素組織化程度的關鍵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企業,特別要大力培育民營跨國公司。只有主體強了,才能有效推動技術創新,突破在國際分工中長期固化在低技術、低附加值環節,提升國際競爭能力和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一定要從被國際資本整合資源,努力走向以我為主整合國際資源、包括國際資本。
由于全球經濟緊縮,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消費需求已成為十分寶貴的稀缺資源,世界各國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其實質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需求資源。我國人口眾多、消費需求潛力巨大,必須好好利用我國的消費需求資源,把擴大國內消費需求與國際市場的競爭、開放型經濟的升級緊密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出口與進口、投資與消費、引進來與走出去等手段,謀求開放型經濟的新突破,在內外市場一體統籌的基礎上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新優勢。事實上,基于龐大終端市場的采購力已成為國際分工中最重要的競爭力,美國沃爾瑪憑借擁有全球1.5萬個大型超市的巨大銷售能力,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500強的領頭羊。同時,產業鏈的整合也由過去的生產企業憑借技術對上下游進行控制,逐步演變為商業終端憑借銷售規模對上游生產企業進行控制,蘇寧電器的發展就是很好的案例。江蘇擁有9000多萬常住人口,不僅是生產大省,也是消費大省,完全可以運用消費資源整合生產資源,提升開放型經濟,培育國際化企業,形成新的優勢。
3.以國際化為目標構建江蘇開放型經濟的新體系
過去20多年,江蘇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形成了以開發區為載體、出口加工為導向、外資企業為支撐的開放體系。在面向現代化的發展新階段,江蘇開放型經濟應圍繞提升全省經濟社會國際化的目標,以國際化城市為重點、國際化企業為支撐、國際化人才為核心,全面構建對外開放的新體系。
企業是經濟的基礎和市場的主體,企業的本質是把各種分散的要素資源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生產力,企業競爭力強弱的實質就是整合要素資源的能力高低。因此,無論發展模式怎樣演進,經濟發展和區域競爭最終都要落到企業層面,企業的整體發育程度和創新能力決定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區域經濟競爭力強的實際含義是擁有一批競爭力強的企業。從區域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看,是否擁有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因為一個區域的發展資源總是有限的,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大量引進和整合外部資源,而這只能通過一批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來實現。事實上,區域經濟競爭的實質就是整合或者被整合。區域經濟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必須廣泛吸收和整合國際資源,顯然,能否擁有一批國際化企業至關重要。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至今仍然聞名遐邇的國際化大企業。讓本土企業逐步成長壯大并實現國際化,這應該是開放型經濟的最重要任務。
什么是經濟強???關鍵是看有沒有一大批世界領先的企業。2010年我國出口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一,但德國出口產品中80%是自己設計制造,而我國出口產品中70%是加工貿易。德國擁有世界領先的制造業企業2300多家,而我們目前主要是給跨國公司加工裝配,增值率很低。蘋果手機主要在中國裝配出口,但我國在其價值鏈中所占份額不到5%。因此,靠引進外企是不可能成為經濟強省的,江蘇的現代化必須有一批世界領先企業來支撐。要大力培養自己的國際化企業,這已成為江蘇發展的當務之急!
國際化企業并不僅僅是指企業有出口或者"走出去"實現了對外投資,而是指在生產、管理、研發等業務范圍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具有了規?;蠂H資源的能力。江蘇產業基礎好,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一批在國內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蘇寧、紅豆等企業正在走向國際化,但總體而言數量太少、水平還不高。推動江蘇企業國際化,政府的首要責任是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企業真正成為對外開放的主體。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增強體制機制的透明度和預期性,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讓企業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中成長,不能拔苗助長。
4.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推動江蘇的轉型發展
江蘇作為沿海發達地區,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率先發展,就會率先遇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改革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成果就可能保不住。作為地方政府,應該進行積極的探索。
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要從目前政府主導、不計成本的開放模式,轉向以企業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機制的開放模式。政府應逐步退出微觀層面的干預,取消目前的招商引資、出口等考核指標。外向、內向,主要由企業基于市場形勢和自身競爭力決策選擇;出口、進口,主要由市場按照需求和價格自發調節;外資企業、內資企業,在政策上基本平等對待。既然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體制,就要相信市場的配置功能,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不要輕易地去干預市場,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市場功能。
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企業真正成為對外開放的主體。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發展的動力,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正是在大開放階段,形成了一批有強大競爭力的跨國公司。而我們為了吸引外資,給予外資企業很多優惠政策,這對本土企業是很不公平的,近年來雖然已經作了調整,但一些地方在考核指標的壓力下,仍然熱衷于引進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千方百計給予特殊政策,而忽視本土企業的發展。讓本土企業逐步成長壯大并實現國際化,這也是開放型經濟的任務。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本土企業成長是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