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6:11:10
序論:在您撰寫高校經濟合同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法律觀念淡薄,風險意識不強。在法治社會中,法律應具有最大的權威和最高的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法律,嚴格辦事,有效地規避風險。然而很多高校由于對經濟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把經濟合同簡單的理解為經濟交往活動中的一種書面記錄而不注意保管,有時甚至礙于面子、人情等不簽訂任何書面交易憑據,或者只是抱著一種“走過場”的心態草率的簽訂經濟合同[1]。這顯然沒有認識到合同與市場、合同法律、合同管理這三者之間關系的重要性,導致合同簽訂生效后,在履行過程中給學校帶來了極大的潛在財務風險。
2.經濟合同管理機構、人員、制度不落實。首先,很多高校沒有明確的經濟合同管理部門,對經濟合同的確定缺乏統一的管理,有的高校也主要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并沒有把經濟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實處[2]。其次,經濟合同管理的專業人才匱乏,由于經濟合同的涉及面較廣,專業性較強,因此要求經濟管理人員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和熟練的專業技能,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很少配備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把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看成一項簡單的事務性工作,甚至直接指定由一般辦公人員管理合同,管理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無法保證高校在經濟活動中規避風險的要求。最后,缺乏具體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我國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網絡,高?,F有的相關規定存在很多的問題和缺陷,沒有把經濟合同管理看成一項重要的高校管理工作來抓。因此,一旦發生經濟合同糾紛,由于責任不明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損失只能由學校自身來承擔。
3.經濟合同內容不嚴謹、條款不完備。當前,部分高校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中與外單位簽訂的經濟合同不夠嚴謹,不嚴謹就是指簽訂的經濟合同不準確和不全面,容易引起誤解和產生歧義,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訂立合法有效的經濟合同,應體現雙方的真實意見。不能只講正面,不講反面,如果經濟合同本身內容不嚴謹,條款不完備,那么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則很難處理,最危險的還是其給學校帶來不必要的財務風險和經濟損失。
4.經濟合同履行,缺乏監督。經濟合同是高校行政管理,特別是高校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涉及面廣,內容復雜。如果對經濟合同管理、履行缺乏監督,常常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單位視經濟合同為兒戲,不依法簽訂經濟合同,或簽訂后經濟合同后,高興就履約,不高興就不履約[3]。需要變更或解除的經濟合同,不按法定程序辦理,口頭打個招呼或找個電話,草率了事。作為簽訂經濟合同的主體單位高校,也沒有任何部門對其進行監督,致使高校在經濟方面受到很大損失。
二、加強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主要對策
1.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我國的司法體系也越來越健全,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都有相應的法律進行約束和指引。這就要求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人員需要了解和精通我國的各種法律法規,但是我國的法律體系多于復雜,涉及的條款眾多,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的經濟合同管理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我國的種類繁多的法律條款,這個時候聘任專業的法律顧問,在學校的經濟合同管理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法律顧問不僅可以為高校在經濟合同簽訂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詢和處理意見,也可以為高校經濟合同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提供相關建議。所以,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對高校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建立、健全經濟合同管理體系。高校從傳統的教書育人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經濟合同管理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和特點,統一制定具體的、明確的和切實可行的管理體系,要以規范合同管理、防范風險、維護學校的合法權益為目的,這是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做好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保證和前提。最終,促使高校經濟合同管理體系成為學校社會經濟活動的指南和方針,并且為防范經濟風險起到指導性作用。
3.重視經濟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對于國家來說,人才是強國的保障,能有效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而對于高校來說,專業的技術人才,能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提供根本保證。經濟合同管理作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而非一般的事務性工作,它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因此,對經濟合同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應重視經濟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邀請經濟合同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來校指導工作;定期舉辦專業培訓及提供對外交流的機會。其次,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特別需要引進一批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專業性高級人才,為學校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4]。
4.嚴格把關經濟合同簽訂和審查。經濟合同管理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能否把好經濟合同的簽訂關和審查關,這是高校提高經濟合同履約率的前提和保證。第一,需要加強組織領導,高校各級領導的重視是把關經濟合同簽訂和審查的關鍵,特別是組織審計、財務、招標以及合同起草單位等多部門領導進行交流和探討并完成會簽手續[5]。第二,需要負責經濟合同起草和校對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到細致審查,有效推進工作效率。
三、結語
1.按合同的內容,可分為工程類、服務類和貨物類3種,具體包括:設備貨物采購,基本建設及維修工程,勘察、設計、監理、審計服務,科學研究、科研協作及咨詢,生產加工,投資、借貸,租賃、資產經營,合作辦學合同等。
2.按是否履行招投標程序,可分為招標項目經濟合同和非招標項目經濟合同。根據國家《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規定,超過一定限額的工程、物資、服務的采購必須要經過招投標程序,因此招投標活動成為影響合同訂立的重要因素,而且經過招投標活動的經濟合同因其采購金額大、環節多、程序復雜等因素,決定了該類合同的訂立具有特殊性。
3.按其他方式進行分類:按合同標的,可分為轉移財產合同、提供勞務合同和完成工作任務合同;按合同形式,可分為口頭經濟合同和書面經濟合同;按合同成立是否需要特定方式,可分為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按照合同的訂立先后,可分為主體合同和補充合同等。上述分類方式可以單獨采用,也可以聯合采用。在經濟活動比較多的單位還可以按分類對合同進行二級、三級分層控制。例如:招標活動(一級)的工程類(二級)的主體合同(三級)。
二、加強合同訂立環節審核,減少合同簽訂風險
高校經濟合同管理有多個環節,包括合同草擬、合同訂立、合同簽署、合同備案、歸檔等,其中合同訂立環節中對合同草案的審核工作尤為重要。審核要點如下:首先,審查合同的主要條款。審查合同的主要條款是否符合雙方約定,特別是學校的要求。合同的主要條款有:標的(指工程、服務、貨物等);數量和質量;價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根據法律規定的或按經濟合同性質必須具備的條款以及當事人一方要求必須規定的條款。其中:工程類合同必備條款包括工程范圍、質量標準、價格、質量保證期、履行期限、履行地點與方式、驗收、結算方式、付款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服務類合同必備條款包括服務范圍、服務期限、酬金、結算方式、付款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貨物類合同必備條款包括貨物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廠家、質量標準、價格、質量保證期、履行期限、履行地點與方式、驗收、付款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業務歸口管理部門應對經濟合同的主要條款、重要內容等進行審查,做到合同主要條款的內容完整、符合要求,基本要素齊全,格式要規范,條款明確具體,文字表達嚴謹。合同語言須準確、周密,以防止產生歧義,造成糾紛。同時應重點審查合同條款是否有損學校利益,是否符合國家及學校有關政策和規定,是否有經濟合同約定支付標的經費來源,是否有履約保證金和質量保證金等。其次,確定合同的格式或版本。對有國家規定格式的合同種類,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通用版本執行;對國家沒有規定格式的合同種類,高校應對各項同類型合同制定各種基本固定的格式。執行國家規定的格式合同時,要對格式合同中的條款(包括協議條款、通用條款和專用條款)均研究透徹,了解其具體含義及法律意義,避免因不明白其內涵造成誤解產生漏洞從而給單位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對沒有國家規定格式的各項同類型合同,在制定合同條款過程中,將合同應有的主要條款內容全部涵蓋進去,形成固定的格式,使用經過反復斟酌的基本用語,盡量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文字和不規范的語言,減少文字陷阱,控制合同風險。再次,合同不能與招標過程相脫節。招投標活動產生的合同是招投標活動的最終成果,尤其要注意簽訂合同時不能出現與招投標過程脫節現象。在審核過程中需要審查合同條款招標前后是否一致,審核內容主要包括標的物是否一致、項目范圍是否一致、履行期限是否一致、結算方式是否一致、付款方式是否一致、違約責任條款是否一致等。將招標文件和招標答疑中的重要內容與合同相應條款對應,將中標單位在投標文件中的承諾等內容納入合同條款。另外,還要通過制定一些補充合同條款來建立合同和招投標過程的關系,使合同的內容涵蓋招投標全過程的重要內容,保證招投標活動的效果落到實處。
三、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體系和制度,對合同進行全過程管理
1.建立合理、有效的經濟合同管理體系建立經濟合同管理體系,包括經濟合同管理決策機構、經濟合同承辦部門、業務歸口管理部門、合同監督管理部門,明確經濟合同內部管理各部門的職責。經濟合同管理決策機構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學校經濟合同的管理,負責管理合同簽訂的授權和合同專用章以及相關法律事務的辦理;經濟合同承辦部門是指發生經濟活動的具體辦理部門,負責合同和相關事項具體手續的辦理;業務歸口管理部門一般指資產和基建管理部門等,負責負責審核合同的主要條款,負責訂立合同等事務;合同監督管理部門一般指財務、審計部門,負責審核合同的主要條款,對合同履行進行監督,確保合同的合法、可行、完備和嚴密,防止出現不應有的合同糾紛。有條件的高校還可建立專門的法律顧問組織,對經濟合同的合法性進行審核,防范合同的法律風險。
2.嚴格執行合同授權審批制度高校應當綜合考慮在有關部門設置有效的合同管理人員崗位,明確經濟合同的各級授權委托審批以及簽署權限,并嚴格遵守授權委托權限。對未經授權擅自以單位名義對外簽訂合同,超出授權委托權限、簽署權限簽署合同,違規簽訂擔保、投資、借貸等重要經濟合同等行為要注意防范。
3.實行合同審核會簽制度對于金額較大、影響較深、涉及較高專業技術的合同,在合同簽訂之前,應當組織法律、技術專家與財會、審計、監察工作人員等共同參與合同條款的審核,必要時還可外請專家出具專業審核意見。專家和參與審核人員在審核過程中的重要意見和事項,經確認后應形成會議記錄并妥善保管,已審核后的合同條款應請參與審核的各方面專家對審核意見進行會簽,作為合同修改的依據。
四、嚴格履行經濟合同,對合同履約情況加強監督審查
高校應當對合同履行情況實施有效監控,主要涉及財務、資產管理、審計部門。上述部門應當參與重大經濟項目合同(特別是基建工程合同)的全過程跟蹤管理,在項目資金籌集、招投標、合同的簽訂等前期環節以及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都要積極參與,以獲取重大經濟項目合同的基本信息。對合同履行中簽訂補充合同,或變更、解除合同等情況嚴格進行審查;對合同重要條款的執行進行嚴密監督并保證其按照合同的約定實施;對合同支付金額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學校不發生多支付合同款項的風險。
五、重視合同備案、登記和歸檔,建立合同的詳細信息檔案
關鍵詞:高校;經濟合同;現狀;建議
高校屬于事業單位法人,依法享有對外簽訂各類合同的權利,同時也擁有獨立承擔合同所規定的義務和責任。高校經濟合同是指以自己為合同一方的主體,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則的基礎之上,與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簽訂的各類具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協議或合同。高校經濟合同一般包括物資采購合同,基建工程施工合同,零星維修工程合同,房屋租賃合同及各類服務類合同(主要包括加工測試技術服務合同,物業管理合同,委托審計業務合同等)。在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終止等過程中,因為一些人為或客觀上的原因,會出現一些合同糾紛,而在雙方主體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仲裁或訴訟等不良后果,對高校的經濟及聲譽都有所創傷。如何減少或者消除這些不良后果,就要求我們在簽訂合同時,就必須投入更多的事前精力,去減少因簽訂合同而引發的風險。
一、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現狀
目前高校從它的財政資金投入及在校生人數劃分,可以劃分為部屬高校,省屬高校和市屬高校。對于部屬高校而言,因它的校區分散、教職工人數、學生人數、科研項目種類、科研項目金額等都比較大,相應的在管理制度上也逐步的完善,由校長辦公室下設法務部門,專門審核經濟合同條款;對于省屬高校而言,因它的校區一般由老、新兩個校區,教職工人數一般在1000-2000人左右,學生人數一般在10000-20000人左右,科研項目種類由少數中央支持地方,國自然,973項目等和眾多橫向科研經費組成,科研項目金額年總額可以達到1億-2億之間,在管理制度上不是很完善,經濟合同管理部門基本上局限于審計處、招投標辦、資產處或者計劃財務處等部門的一項附帶智能;對于市屬高校而言,因校區基本上就一個,教職工人數一般也就幾百人,在校學生人數也有限,科研項目及金額不多,管理上比較簡單,基本也沒有明確的管理制度,相應的經濟合同管理也無處可尋,處于無人審核、領導簽字同意即可的現象。
二、高校經濟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
不管是部屬、省屬還是市屬高校,因為它們本身管理機制存在很大的差別,但高校的管理目標是一致的,是需要將各類經費用好,發展好教學與科研事業。對于經濟合同管理,各高校的管理目標也應該是一致的,是要減少合同存在的各類風險,保證教學與科研活動的正常開展。綜合而言,目前各類高校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有下列幾項:
1.合同管理機構缺失。高校經濟業務種類龐大,部門設置也較多,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系也不夠緊密。一個部門之中的有的經濟業務類型不是其他部門所弄明白的,對于一個經濟事項需要簽訂合同,對于它的可行性,必要性,具體金額的確定等,缺少相應的管理機構來審核把關。
2.合同前期手續不全。目前高校合同簽訂的程序基本是部門領導或部門經辦人員與合同主體另一方協商好后,根據對方單位提供的合同模板或者學校自身的合同模板,根據蓋章程序的要求,相關領導簽字后即蓋經濟合同專用章。在對合同主體雙方協商的相關內容和過程,沒有相應的材料支撐,無從了解經濟事項的立項、談判、審批等相關重要流程。
3.合同條款審核不嚴。一般高校一年簽訂的各類合同大概有5000多份,除去寒暑假等節假日,平均每天需要簽訂30份左右的合同。對合同條款的把握必然存在不仔細,特別是一些特殊經濟事項合同。合同條款審核不嚴,后期的合同風險將很大,容易造成高校的經濟損失。
4.合同履行缺乏監督。高校各部門領導對部門對外簽訂的合同,履行情況不是很了解。設備采購合同是否已經到貨驗收?工程類合同是否已竣工驗收?款項是否已按合同條款支付?維修項目是否還在質保期內?等等,對于這些問題,需要各個部門或者歸口管理部門整理清楚,以免多付款,設備工程未驗收,質保期內發生維修費用等情況的出現。
三、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建議
1.制定經濟合同管理制度。人治不如法治,在規范管理之前,制度先行。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組織管理機構框架,制定適合自身管理要求的相關制度要求。好的管理制度應具有實際可行性,在理清實際工作運行流程的基礎之上,提煉出相應的管理措施,指導實際工作,規范流程,填補漏洞。
2.確立經濟合同管理機構。經濟合同的歸口管理部門的設定在經濟合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規模及管理要求,確定是設立專門的法務部,還是在已有的部門下設置經濟合同管理科,對于已有的部門,權衡確定是在資產管理部門、招投標辦公室、計劃財務處還是審計處,所有的設置都是為了在達到管理要求的基礎之上簡便流程,將合同管理的前期立項審批、招投標與后期的審計、付款相串聯起來,一體化管理。
3.設立合同審核專家庫。一份合同的審核,在注重它的前期手續的是否完畢的條件下,主要還需要審核它的具體條款。目前高校對于一些經常出現的設備物資采購合同、基建工程合同、零星維修工程合同及房屋租賃合同已基本制定了比較正式的模板合同,對于模板合同的審核相對比較容易點,但對于沒有模板的其它經濟事項,特別是金額比較重大,期限比較長,主體比較復雜的合同,需要相應的專家對合同條款進行把控,并出具相應的專家審核意見。比如對于數據庫的采購合同,物業托管合同,對外投資合同、加工測試技術服務合同等,需要相關專家對合同條款的修改審核,充分維護學校的相關利益,減少合同條款存在的風險。合同審核專家庫可以由學校具有相關知識的教職工、領導及校外的中介機構專家等組成,根據需要審核的事項,隨機抽取專家庫中的專家,匿名審核修改,最終由經濟合同歸口管理部門統一修改意見,形成最終合同文本。
4.建立合同履行匯報機制。合同簽訂生效后,合同履行是根本,合同履行完畢后,相關的經濟事項才能結束,合同才能終止。對于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需要形成常態機制。合同承辦人負責具體跟蹤合同履行的負責人,當出現異常情況時,需要及時向部門領導匯報,是需要重新簽訂補充條款還是終止合同,應根據情況的變化具體處理。對于重大經濟項目合同,需要根據相關領導小組的討論或者校長辦公會的研究來決定。
5.加強外單位的信用評估。合同主體的另一方外單位的資質,信用,履約情況等,是高校需要持續考核的,當合同履行過程中,外單位出現不能履行合同約定,不能開具正規發票等情況,高校應及時進一步核實具體情況,如證實外單位存在債務風險,履約風險,訴訟風險等,學校應將其納入不正常單位名單,在后期其它經濟事項簽訂合同時,避免與這家外單位發生業務往來關系。
作者:郜婷婷 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唐凌.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5,(16):324-325.
[2]劉靜.淺議高校經濟合同管理[J].經濟管理,2015,(10):73-75.
[3]漆剛,廖云.高校經濟合同審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校管理,2015,(17):115-116.
一、分析高校經濟合同的差異
高校作為民事主體參與市場行為,在法律方面與其它任何主體都擔任著同樣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從其自身性質、合同內容以及簽訂程序上來看,與其它主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一)合同主體差異分析
高校經濟合同的主體自然是參與校方。學校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從事教育、教研工作,與其它主體相比,高校參與社會市場行為,主要是為了學校教育、教研工作的開展,其參與目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并不需要得到實質性的經濟收入,只要存在于學校教育、教研工作有利的因素,高校都會去參與,如建立校企科研項目等。
(二)經濟合同內容上的差異
社會團體,如企業,他們參與市場行為一定是帶有盈利目的的,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而高校參與市場活動,則需要能夠推動高校學科建設、教學發展、公共服務發展。因此,在合同內容上,其它社會團體幾乎會涵蓋一些資金注入與利益分配項目,而在高校經濟合同當中,有時是不包含這些內容的。
(三)經濟合同簽訂程序的差異
高校與合作方簽訂經濟合同,會派遣校方的法人代表與對方進行簽約,簽約名義則使用學校的名義進行,這就區別于社會上某些以個人名義參與市場活動、簽訂經濟合同的程序。
二、法治視域下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上文所講述的高校經濟合同差異及其自身的管理行為,造成了其在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諸多問題。下文,筆者舉例其中的三項問題進行說明。
(一)合同管理機構的缺失
我國高校所設立的所有部門幾乎都是與教育有關的部門,從高校開始參與市場行為以來,就很少有學校設立專業的部門對其進行管理。眾多的經濟工作、合作管理等工作幾乎都是交由學校具備經濟管理和公關管理能力的人才進行,這些人往往又擔任著學校其它教育工作,多年未從事此類工作,生疏是在所難免的。這就造成高校經濟合同缺少專業人士管理,尤其缺少具備法律知識人才的管理。
(二)合同訂立不規范
高校經濟合同訂立不規范,不僅僅表現在內容上,最終為突出的問題是其在法律條款方面的不規范與缺失。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簽訂合同個人或團體獨享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如果高校經濟合同要作用于高校,就必須以學校的名義,派遣法人或法人授權代表進行合同簽訂,而在實際的操作當中,高校所派遣的合同簽訂人并非法人代表或授權人。除此之外,高校經濟合同的很多內容都存在法律漏洞,未經專業法律人士查看認準。
(三)對于合同條約履行監督的缺失
高校日常教育工作紛繁復雜,在與合作對象簽訂合同以后,幾乎是沒有時間監督自身以及合作方對合同的履行。其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拆分出專業監督合同履行的機構,校方對合同履行也并不重視,由于很多的合同并不具有經濟的迫切性,所以他們根本不在乎合同履行的早晚。
三、法治視域下高校經濟合同的管理策略
根據高校經濟合同的特點及其合同管理漏洞分析,筆者在法治視域背景下,提出了以下幾點經濟合同管理策略:
(一)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高校在參與市場行為時,雖然承擔了復雜繁重的教育工作,但是既然決定借助外力推動學校教育發展,就應當好好的利用起這樣的資源。所以,高校出擊的第一步就是要完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應當根據高校發展需求和運行特點,從法律人才的引進入手,建立經濟合同簽約前準備工作規范、合同簽約標準以及合同履行監督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得以完善,才能夠進一步減少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漏洞,切實維護高校的合法權益。
(二)建立專業管理機構,并協同學校其它各單位共同管理
專業管理機構專職管理經濟合同簽訂的一切事宜,并協商洽談對外合作工作,承擔經濟合同管理的法律顧問與公關管理,它是完善高校經濟合同法制管理的必要手段。專業管理機構的建立需要學校對外引進人才,或者是與社會法律機構進行合作,解決合同簽訂的法律問題,另外,還應從校園內部抽調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人才參與經濟合同的法律管理工作。使經濟合同管理部門與在校其它單位共同進行經濟合同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讓經濟合同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適應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最大程度的發揮經濟合同管理對教育工作的推動和輔助作用,這同時也是學校參與市場行為的根本目的。
(三)開展內部管理人員培訓工作
高校經濟合同管理需要了解校方教育工作,同時具備合同管理素質的人才。培養這類管理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高校內部挑選人才進行培養。校方管理人員應當挑選有意向并適合于這項工作的在校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可以使用進修、留學、講座、上培訓班的方式進行培養,還可以將培養對象輸送到企業當中進行實踐培養,提升其法律意識,穩固其法律基礎。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經濟合同作為連接市場交易主體間的重要紐帶,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人們傳統觀念中以教書育人為使命的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三大功能逐漸被社會普遍認可后,高校與社會的聯系更加日益密切,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高校更多的參與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表現的越來越活躍。經濟合同作為高校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紐帶和形式,有的高等院校因缺乏對經濟合同的足夠重視,沒有統一的合同管理機制,導致出現經濟問題時責任不明確,法律糾紛頻頻發生,經濟損失嚴重。因此,加強經濟合同管理成為高校參與市場經濟運行健康、安全與否的重要內容。
一、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法律觀念淡薄,風險意識不強。在法治社會中,法律應具有最大的權威和最高的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法律,嚴格辦事,有效地規避風險。然而很多高校由于對經濟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把經濟合同簡單的理解為經濟交往活動中的一種書面記錄而不注意保管,有時甚至礙于面子、人情等不簽訂任何書面交易憑據,或者只是抱著一種“走過場”的心態草率的簽訂經濟合同[1]。這顯然沒有認識到合同與市場、合同法律、合同管理這三者之間關系的重要性,導致合同簽訂生效后,在履行過程中給學校帶來了極大的潛在財務風險。
2.經濟合同管理機構、人員、制度不落實。首先,很多高校沒有明確的經濟合同管理部門,對經濟合同的確定缺乏統一的管理,有的高校也主要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并沒有把經濟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實處[2]。其次,經濟合同管理的專業人才匱乏,由于經濟合同的涉及面較廣,專業性較強,因此要求經濟管理人員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和熟練的專業技能,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很少配備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把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看成一項簡單的事務性工作,甚至直接指定由一般辦公人員管理合同,管理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無法保證高校在經濟活動中規避風險的要求。最后,缺乏具體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我國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網絡,高?,F有的相關規定存在很多的問題和缺陷,沒有把經濟合同管理看成一項重要的高校管理工作來抓。因此,一旦發生經濟合同糾紛,由于責任不明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損失只能由學校自身來承擔。
3.經濟合同內容不嚴謹、條款不完備。當前,部分高校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中與外單位簽訂的經濟合同不夠嚴謹,不嚴謹就是指簽訂的經濟合同不準確和不全面,容易引起誤解和產生歧義,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訂立合法有效的經濟合同,應體現雙方的真實意見。不能只講正面,不講反面,如果經濟合同本身內容不嚴謹,條款不完備,那么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則很難處理,最危險的還是其給學校帶來不必要的財務風險和經濟損失。
4.經濟合同履行,缺乏監督。經濟合同是高校行政管理,特別是高校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涉及面廣,內容復雜。如果對經濟合同管理、履行缺乏監督,常常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單位視經濟合同為兒戲,不依法簽訂經濟合同,或簽訂后經濟合同后,高興就履約,不高興就不履約[3]。需要變更或解除的經濟合同,不按法定程序辦理,口頭打個招呼或找個電話,草率了事。作為簽訂經濟合同的主體單位高校,也沒有任何部門對其進行監督,致使高校在經濟方面受到很大損失。
二、加強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主要對策
1.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我國的司法體系也越來越健全,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都有相應的法律進行約束和指引。這就要求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人員需要了解和精通我國的各種法律法規,但是我國的法律體系多于復雜,涉及的條款眾多,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的經濟合同管理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我國的種類繁多的法律條款,這個時候聘任專業的法律顧問,在學校的經濟合同管理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法律顧問不僅可以為高校在經濟合同簽訂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詢和處理意見,也可以為高校經濟合同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提供相關建議。所以,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對高校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建立、健全經濟合同管理體系。高校從傳統的教書育人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經濟合同管理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和特點,統一制定具體的、明確的和切實可行的管理體系,要以規范合同管理、防范風險、維護學校的合法權益為目的,這是高校經濟合同管理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做好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保證和前提。最終,促使高校經濟合同管理體系成為學校社會經濟活動的指南和方針,并且為防范經濟風險起到指導性作用。
3.重視經濟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對于國家來說,人才是強國的保障,能有效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而對于高校來說,專業的技術人才,能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提供根本保證。經濟合同管理作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而非一般的事務性工作,它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因此,對經濟合同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應重視經濟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邀請經濟合同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來校指導工作;定期舉辦專業培訓及提供對外交流的機會。其次,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特別需要引進一批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專業性高級人才,為學校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4]。
4.嚴格把關經濟合同簽訂和審查。經濟合同管理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能否把好經濟合同的簽訂關和審查關,這是高校提高經濟合同履約率的前提和保證。第一,需要加強組織領導,高校各級領導的重視是把關經濟合同簽訂和審查的關鍵,特別是組織審計、財務、招標以及合同起草單位等多部門領導進行交流和探討并完成會簽手續[5]。第二,需要負責經濟合同起草和校對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到細致審查,有效推進工作效率。
【關鍵詞】 高校; 內部控制; 經濟合同; 合同管理; 全過程
【中圖分類號】 F237;G6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6)19-0087-05
一、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在交流與合作過程中,所需簽訂的各類合同應運而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高等教育領域深化綜合改革不斷推進,高校越來越多地參與各類市場經濟活動,對外經濟合作日趨頻繁,高校所涉及的各類經濟合同也層出不窮。自從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實現4%以后,國內經濟形勢和社會對教育的關注發生變化,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已由幫助教育呼吁增加投入,轉變為更關注教育經費的合法合規使用和產出效益。經濟合同管理(以下簡稱合同管理)作為高校經費使用與規范管理的途徑、媒介和手段,重要性尤為突出。
隨著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逐漸成為包括非營利組織在內的經濟實體的關注重點[ 1 ]。高校合同管理作為內部控制業務層面的重要內容,存在風險管理意識薄弱,缺少預算管理、歸口管理等現象,導致高校承受經濟損失、法律糾紛、名譽受損的風險,從而影響了高校教育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加強高校合同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設,實行經濟合同全過程內部控制管理已經刻不容緩。
二、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現狀
(一)管理主體和分工不明確
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納入學校行政管理隸屬關系的大框架中,沒有嚴格制定歸口管理的模式,造成合同管理秩序混亂。如基建合同由基建部門管理,資產租賃合同以及維修合同由后勤部門管理,物資采購合同由資產處管理,聯合辦學合同由各二級學院管理等。這種多頭對外、多頭管理的模式使得學校不能全面掌握對外經濟合作內容,造成學校資源和資金留置在外,易發生業務部門坐收坐支,給學校帶來經濟風險。
(二)流程設計和崗位管理不合理
不少高校的合同管理流程不夠科學合理,有的高校過于復雜煩瑣,有的高校過于簡單。流程中沒有必要的牽制和審批環節,流程管理形同虛設;沒有有效的審批授權管理,合同金額不論多大均由某一個人審批;存在一個人包干全部合同管理的現象,從申請到審核再到執行和監督,沒有形成有效的崗位分離,沒有設置互相牽制的崗位,不能形成互相監督檢查機制[ 2 ]。
(三)預算控制不嚴肅
高校對合同預算編制不夠重視,預算編制未細化,并且監管力度不強導致預算執行很隨意,往往沒有嚴格按照“先預算―后計劃―再實施”的程序進行。如高校采購合同的簽訂遇到的首要門檻就是預算編制,而實踐中多數高校對采購項目并未進行充分調研和認證,導致預算編制忽高忽低,加之后期執行的隨意性導致預算與實際相脫節,難以達到“無預算不執行、有預算不超支”的目標。
(四)風險防范意識淡薄
高校管理人員長期受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氛圍,缺乏法律知識的認知和風險防范意識,對于經濟合同的簽訂存在應付了事的態度和“走形式”的思想,“內部解決”、“暗箱操作”等情況普遍存在,合同的執行更看重習慣和人情而忽視合同條款的簽訂。合同管理過程中各部門職責多流于形式,使得高校經濟合同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法律糾紛和違約現象屢見不鮮[ 3 ]。
(五)審計監督工作不到位
高校經濟合同受部門眾多、時間跨度較大等因素的影響在簽訂及執行過程中存在許多隱患,尤其是在基建及批量采購等大額合作項目上更易出現[ 4 ]。高校在對外經濟合作上設置了審計監督環節,但基本是宏觀制度層面的要求,并沒有確立各環節的管理細則,致使審計監督部門在合同訂立和執行過程中一直處于相對被動狀態,對經濟合同的管理難以做到實質性控制。
(六)合同歸檔管理不規范
多數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合同檔案管理制度。合同檔案分散在各相關業務部門,沒有配備合同專員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同時,高校合同檔案管理尚未引進合同管理信息系統,依然采取手工作業的方式,信息采集和維護手段較為落后,導致合同檔案的登記、更新不及時或遺漏,不便于后期工作人員的查閱和使用,影響了合同內容的信息化展示,校領導和相關部門難以掌握學校的對外經濟活動情況,給高校帶來潛在的經濟風險[ 5 ]。
三、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合同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不健全
1.授權審批制度不規范
高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即高校對外經濟合作必須以校長作為合同的法定簽約人,未經授權任何二級單位或個人均不得擅自對外簽約合作關系。而實際工作中,由于經濟合同簽訂的時效問題,從前期調研到最終簽訂往往都是由有合同需求的二級業務部門自行完成,未實行有效的逐級授權審批負責制,因此經常出現合同管理流程上的不合理。
2.合同管理實施缺少崗位牽制
高校合同不同于其他事業單位,具有其自身鮮明的特點,應切合實際制定相關實施細則。盡管各高校紛紛出臺了合同管理規定,但內容上并沒有細化。對合同立項、協商、擬定、審核、簽約、歸檔、執行等各個環節的配套制度并沒有進行全面細致的部署,未實現有效的崗位牽制,導致當前高校合同管理的松散、混亂。
3.監督體系不完善
合同監管是一個動態過程,貫穿高校對外經濟合作活動的始終。高校雖設立了紀檢審計部門,對合同的審核和簽訂進行了合法合規性審查,卻沒有利用其部門職責,跟蹤監督合同執行情況,也沒有結合財務部門制定的預算方案審計學校實時用款情況,因此合同執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等問題難以及時反饋和解決。
4.責任追究制度不嚴格
對合同管理情況實施嚴格的考核獎懲機制能夠有效促進各項工作環節的規范化。高校普遍存在重獎輕罰或重獎不罰的現象,工作出問題無人買單或一味遷就責任人,不能嚴格制定和落實問責機制,難以形成良性的責任導向,不利于高校內控機制的有效運行。
(二)管理組織架構設計不合理
合同管理沒有頂層設計,在實施環節也沒有歸口管理部門,沒有形成分工合作、有效協調的管理機制。職能部門之間職責劃分不明確,在責任和義務面前互相推諉,在權力和利益面前互相爭搶。
(三)信息化建設落后
1.對合同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不重視
合同管理信息化要求對合同實施以無紙化為目標的辦公模式。高校合同多為手工管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即便部分高校已經引入合同管理系統,但尚未與財務系統連接,無法提取財務系統中已有的確切信息,不能掌握合同支付進度,增加了合同執行過程中潛在的經濟風險。
2.“信息孤島”阻礙信息公開和民主監督
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能保證信息的及時性,有利于高校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高校各職能部門之間、各業務人員之間缺少工作的互動與信息的交流,沒有積極、動態地投入到對外合作的每一個環節中,使得合同信息失去時效性和真實性。系統與系統之間缺少數據互通共享,各自為政,封閉保守。更為重要的是影響和阻礙了信息公開和民主監督的開展。
(四)缺少合同管理專業人才
高校注重對外經濟活動效益,忽視了對管理人員職業道德、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并且由于高校合同管理員并非專業出身,使得管理者對合同風險管控的必要性認知不足,法律意識淡薄,導致了管、辦及監督各相關部門實際工作的隨意性。高校經濟合同管理涉及領域廣泛,包括會計、審計、基建、法律等專業性很強的學科知識。現階段,對于配備這類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的管理人才是多數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的一個瓶頸。同時,高校對現有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不夠重視,使得合同管理水平停滯不前。
(五)缺少合同執行績效評價
高校對合同管理沒有樹立績效觀念,績效意識薄弱。沒有設置合理的業務考核指標體系,沒有明確合同管理流程中的崗位責任制。對于合同的簽訂、履行、保管等各環節的管理情況缺少考評。另外,對合同項目本身的執行也缺少績效評價,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沒有具體評價和考量。
四、加強高校經濟合同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遵循高校內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文化性和創新性原則,按照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歸口管理、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以及記錄控制、財務分析控制、績效考評等控制方法,結合高校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加強高校合同管理[ 6 ]。
(一)規范合同管理工作流程
合理設置合同管理流程,明確各業務環節所對應的管理部門,建立職能部門之間分工負責、稽核牽制的流程體系。具體見經濟合同管理一般流程圖(圖1)和以采購合同為例的經濟合同內控流程圖(圖2)。
(二)加強合同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力
制度建設是管理工作的基石。為了高校經濟活動的規范化和科學化,首先要以完善制度為目標,健全的管理制度體系才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大方向。第一,要根據《合同法》等法律政策和高校實際情況建立高校合同管理辦法,對合同的策劃、立項、談判、編制、會審、簽訂、歸檔、執行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部署,實行崗位分離,達到有效內部牽制的目的。第二,要建立合同管理辦法配套制度,對合同運作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使每個程序的執行都有據可依。相關配套制度主要涵蓋授權審批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考核追究制度、歸口管理制度等。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落實責任追究,提高制度執行力,制度建設才有實際效果,合同管理工作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 7 ]。
(三)落實合同全程性跟蹤監督管理
合同管理是全程性、動態性的管理,從前期策劃到簽訂后的執行以及歸檔,都要進行實時監管,并指定專員跟蹤合同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對于重點崗位要突出監控力度,或不定期采取輪崗制,在監督管理的過程中要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日常化、規范化。使用合同管理跟蹤提醒系統,使合同從簽訂到履行完畢的各個環節清晰流暢,能夠隨時查看合同進度和執行情況,發現問題也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嚴格財務預算控制
預算管理是高校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加強合同預算管理,科學合理地編制合同執行預算,并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全面細致地測算合同執行全過程的預算。在合同執行期間,確保專款專用,維護預算的嚴肅性,遇到實際重大變化,如確需變更預算的,需按照原申報程序和審批權限進行調整。加強年度合同預算結余管理,對于當年已經完工合同項目,應收回合同預算余額;對于跨年度的合同項目應按照規定進行年度間結轉。
預算控制除了要對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資源使用情況進行事前安排,還要進行事中和事后監督控制,財務部門定期提供合同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審計部門對報告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以保證學校經濟活動的開展能夠嚴格按照預算機制進行。
(五)重視對合同管理人員的培養
領導的態度和合同管理人員的素質是高校合同管理水平能否真正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樹立積極的工作態度,加強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視對合同管理人員的法制和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遵紀守法、勤政廉潔的理念,創造良好的管理工作環境。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定期組織相關業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如聯系兄弟院校交流討論、實地考察合同管理工作突出的單位、邀請業內專家來校指導或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多種方式選聘優秀人才來壯大管理隊伍等。
(六)推進合同信息化管理
高校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設應納入學校管理信息系統的統一規劃。信息技術部負責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購置、運行、維護和安全保障,建立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不同系統間數據共享。將合同管理從簽訂到履行完畢的各個環節流程納入信息化系統,有效地利用軟件功能進行控制并提高管理效益。歸口管理部門應設置專員對合同檔案進行整合歸檔,分類統計、連續編號,確保紙質檔案信息與系統信息相互對應、口徑一致,方便后期監督調閱。
(七)建立合同管理考核評價機制
高校應當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設置合理的業務考核指標體系,明確合同管理流程中的崗位責任制。對于合同的簽訂、履行、保管等各環節的管理情況進行考評,出現問題時客觀地分析原因,落實責任追究,形成良性的責任導向,避免合同管理流于形式,并以此作為確定合同管理人員薪酬和職級調整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依據。
五、討論
學者們對高校內部控制的研究觀點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全面內部控制,其控制內容不僅包括高校的經濟事務,還包括非經濟事務,比如教學事務、學生事務、科研事務、人事事務等[ 8 ];二是非全面內部控制,其控制內容主要針對高校經濟業務,比如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經濟合同等。按照這兩類思想,對高校合同的內部控制也存在兩種觀點:一是全部合同,既包括不涉及經濟的業務合同,也包括經濟合同;二是僅指經濟合同。本文雖然是針對高校經濟合同所進行的研究,但筆者認為其他非經濟業務合同應參照經濟合同的管理程序執行。因為,非經濟業務合同在各個環節上同樣存在法律風險、當事人員廉政風險、合同違約導致高校聲譽受損風險等,所以在其策劃、簽訂、執行、歸檔、評價、信息公開等環節也應該嚴格按照經濟合同的管理規范執行,這也是高校內部控制全面性原則、創新性原則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A].2012.
[2] 朱錦余.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風險分析與控制研究[J].會計之友,2009(5):4-7.
[3] 程秋梅.論法治視域下高校經濟合同管理[J].教育財會研究,2009(2):15-19.
[4] 廖云.新時期高校參與經濟活動的風險探究[J].經濟觀察,2013(31):12-13.
[5] 史為業.高校合同管理的路徑探析[J].會計之友,2010(10):84-86.
[6] 陳峰,薛武昭.關于高校財務管理有效性問題的幾點思考[J].會計之友,2012(13):109-111.
【關鍵詞】經濟合同 市場經濟 經濟效益
一、前言
在市場經濟中合同管理是經濟手段法律化的形式之一,是商品交換的法律表現形式,因此,實行合同管理應成為企業全部生產經營管理的核心與關鍵所在。企業經濟合同管理,是指企業內部為了保證合同得以完全實現的、貫穿于從簽約開始全過程的控制、協調和監督。它是微觀管理,但確實又是調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證國民經濟順利運轉和有序發展的重要手段。因為任何一個經濟合同對于當事人來說,都有一個約定權利和義務-履行義務-取得權利,即簽約-生產(作為、服務)-清結的過程。只要這個過程的任何一鏈出了問題,又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糾紛。
二、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1、主要問題
(1)經濟合同管理機構、人員、制度不落實。主要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并沒有把經濟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也沒有把經濟合同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企業管理工作來抓,致使經濟合同管理工作無法滲透到企業生產――銷售全過程中去。
(2)經濟合同簽約率不高。有的認為是老關系,礙于情面搞口頭的“君子協議”,而不簽訂書面經濟合同;有的怕麻煩,圖簡單或只簽內容條款不全的合同;有的則為偷逃國稅(如印花稅),故意不簽書面合同。
(3)經濟合同簽訂把關不嚴,簽約隨便,解約自由。視經濟合同為兒戲,不依法簽訂經濟合同,高興就履約,不高興就不履約。需要變更或解除的經濟合同,不按法定條件、法定期限和法定形式辦理,打個電話或口頭打個招呼,簡單了事。經濟合同糾紛的隱患很大。
(4)不懂法,不依法辦事,違約不究,自我保護能力差。
2、原因
存在的上述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1)企業領導對經濟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經濟合同法律意識淡化。只關注企業經濟效益,忽視了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契約經濟、合同經濟,忽視了經濟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對市場與合同、合同與合同管理、合同與合同法律這三對關系缺乏認識。(2)外部經濟、法制環境不完善,影響企業經濟合同管理工作的開展。長期的計劃價格制度使得不少企業時至今日仍對市場銷勢、市場價格缺乏應有的敏感與準確判斷,不適應突然出現在經濟關系中的市場價格波動與變化,更難形成根據市價變動而及時調整經營計劃的能力。這就導致經濟合同的訂立、履行受制于市場銷勢和價格,合同糾紛大量產生,合同管理難度大。我國原先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生產力結構,使得有些領域形成了人為的行業壟斷。不少大中型企業對某些行業的生產、經營存在著實際上的封鎖、壟斷,支配著其他企業的生產與經營,壟斷的結果必然導致地區封鎖,商品流通不暢,經濟合同無法簽訂、履行,糾紛難于解決。
合同仲裁委員會和法院在處理契約糾紛時,普遍存在兩種傾向:一是在計算違約金與賠償金時忽視間接損失,違約方只承擔有限的直接損失責任:二是過份強調調解結案,而大量的調解是以和稀泥式的折衷調和為特點,其后果不僅是使一方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嚴重的是使違約人的違約心理得不到應有的警醒,進而產生敢于進一步違約的潛在僥幸心理,有時候,即便是公平合理的判決書、調解書,其實際執行也是多費周折,極不容易。這些有法不依,有法難依的現象,無疑挫傷了企業合同管理的積極性。另外,印花稅的實施也給企業的簽約率帶來一定的影響。三是多層次的經濟合同管理網絡尚未形成,使企業經濟合同管理缺乏推動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業務主管部門、金融機構還沒有形成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又相互配合的多層次經濟合同管理網絡,使企業缺乏外部推動力。四是企業經濟合同管理缺乏激勵機制?,F在除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大面積推行“重合同、守信用”活動以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明確有力的獎懲措施。
三、加強企業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加強企業合同管理是維護企業正常經營秩序的重要保證
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經濟國際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國內企業發展需要融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企業經營的各個要素資源的重組流動也更多、范圍更廣。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在市場經濟框架下,企業主體之間以及內部要素之問的合作都要處于某種契約網架之中,并依靠契約各方誠信履約來維持和維護市場經濟體制的整體平穩運行。加強企業合同管理可以使企業經濟合同行為的全過程都處于動態的控制之下,使合同的簽訂履行更加適應企業與內外環境的互動需求,條款更加嚴密,權責更加相稱,履行更好操作和到位,推動企業經營良好運行。
2、加強合同管理有助于維護企業權利與利益
一方面合同管理為維護企業權利和利益提供了依據和保障;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有利于完善合同條款和對合同履行進行實時控制,一旦對方違約,可以及時把握并對對方違約責任進行及時追究和處理,做到盡可能減少損失。
3、加強合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發展的預見性
合同管理的過程,也是充分利用企業自身和外部環境各種優勢的過程。加強合同管理,必然要求企業合同管理的參與者和責任人員不斷地研究和調查企業的優勢所在,外部環境可利用的政策、機遇或有利條件所在,并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對企業合同行為進行校正和完善,起到為企業經營超前預測和探索的作用。
4、加強合同管理有助于減少企業經濟糾紛
糾紛的產生主要源于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合同簽訂不公平;二是違約處理不及時;三是合同修正溝通不一致。加強合同管理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三個問題,有助于提高全員合同意識、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保證合同簽訂的公平。一旦合同訂立基礎或環境發生變化,能夠及時溝通,對合同進行修訂,并可以及時處理違約行為,防止擴大,從而有效地減少合同糾紛。
四、加強經濟合同管理的策略
合同關系自始至終是一種法律關系,因此合同管理也應當是自始至終的全過程的、全方位的管理合同管理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經濟合同管理制度
要使合同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法律化。首先要從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合同的歸口管理、合同資信調查、簽訂、審批、會簽、審查、登記、備案、法人授權委托辦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專用章管理、合同履行與糾紛處理、合同定期統計與考核檢查、合同管理人員培訓、合同管理獎懲與掛鉤考核等。建立和健全單位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須根據我國的《合同法》和相關的法規,同時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
2、加強合同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
合同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合同管理的質量。首先要加強對各級管理人員合同法規的宣傳教育,促進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者和決策者轉變不合時宜的思維和模糊認識,增強法制觀念和風險意識。然后依照合同管理人員應具有的素質條件,選擇本單位的優秀人才擔任合同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公開考評和競爭招聘方式選拔人員,堅持優勝劣汰的原則,把優秀人才放在這個崗位上。人員確定之后,要加強合同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可根據本單位與市場的實際情況, 參加短期培訓或進相關高校深造。同時從經濟角度出發,對合同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他們的責、權、利建立競爭機制,對有貢獻的單位領域和合同管理人員給予獎勵。通過以上措施,促進合同管理人員的思想水平、法制水平和業務能力的不斷提高。
3、違約糾紛的及時處理
合同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違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要承擔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或強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顧問部門審查合同時選擇合適的違約條款和糾紛處理條款顯得很重要,一旦發生違約情形,法律顧問要區別情況,及時采用協商、仲裁或訴訟等方式積極維護單位的合法權益,減少單位的經濟損失。
4、加強監控,防范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風險
加強對本單位經濟合同簽訂授權的管理與控制,落實執行好授權制度,完善對合同履約情況的考核制度,加強合同簽訂后的監督和管理,促使相關人員隨時了解、掌握合同的履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 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強化合同履行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