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31:19
序論:在您撰寫護理專業問題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研究對象在本校護理學院,以班級為單位,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784名學生,男64人,女720人,年齡18歲~22歲(18.09歲±0.84歲)。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家庭住址、家庭結構、家庭氛圍、家庭經濟狀況等。Beck焦慮量表(BAI):共21個條目,評定學生被多種焦慮癥狀煩擾的程度,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主觀感受到的焦慮程度,總分反映焦慮狀態的嚴重程度,采用4級評分,1分為無焦慮;2分為輕度焦慮,無多大煩擾;3分為中度焦慮,感到不適但尚能忍受;4分為重度焦慮,只能勉強忍受。分析時采用標準分,BAI總分≥45分判定為焦慮。Beck抑郁量表(BDI)[1]:共21個條目,每個條目代表一個類別,并按嚴重程度0分~3分賦值,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高??偡址秶鸀?分~63分。≤4分為無抑郁或極輕微;5分~13分為輕度抑郁;14分~20分為中度抑郁;21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FADS):包括27個條目,指回避社會交往及其身臨其境時的苦惱感受,得分范圍從0分(最低的回避及苦惱程度)到28分(最高的一級)。
1.2.2量表測試以心理學專業教師為主試,知情同意后,采用統一指導語、紙筆集體測試,獲有效問卷784份,運用Epidata3.1數據庫對數據進行雙錄入。
1.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t檢驗和方差分析。
2結果
護理專業學生的焦慮、抑郁情緒焦慮得分25分~67分(31.09分±7.21分);有焦慮情緒者45人(5.7%);抑郁得分0分~19分(2.05分±3.26分)有抑郁情緒者112人(14.3%),其中輕度抑郁98人(12.5%)、中度抑郁14人(1.8%);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得分0分~27分(8.43分±6.06分)。
3討論
3.1護理專業學生情緒問題現狀本研究中Beck焦慮量表反映了5.7%的學生體驗著焦慮;Beck抑郁量表反映了1.8%的學生體驗著中度抑郁,12.5%的學生體驗著輕度抑郁,無重度抑郁者。李丞鳳等以大學新生為研究對象,運用Beck焦慮、Beck抑郁量表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學生焦慮得分在24分~80分(31.57分±7.87分),6.9%的學生有焦慮情緒,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然而李丞鳳等研究中,抑郁得分在0分~36分(7.64分±6.55分),15.28%的學生有中重度抑郁,46.62%的學生有輕度抑郁,抑郁分數遠遠高于本研究結果。兩個研究結果中抑郁分數的不同可能由被試者之間的差異所致,如本研究中僅僅是護理專業學生,女生所占比例大。李楊等以醫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結果顯示,Beck焦慮量表反映了7.6%的學生感受到焦慮情緒;Beck抑郁量表反映了1.4%的學生感受到中重度抑郁,23.35%的學生感到輕度抑郁。梁執群等以醫學生為研究對象,測得其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得分為(9.89±6.06)分,略高于本研究結果?;谝陨涎芯拷Y果的比較,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高。
3.2情緒得分之間的關系本研究結果表明,焦慮和抑郁相關、抑郁和社交回避及苦惱相關,焦慮、抑郁的合并狀態已成為共識。對于社交回避及苦惱等社交焦慮的情緒體驗,常合并抑郁狀態,如重性抑郁、未特定抑郁等。在心理咨詢工作中發現,部分學生的情緒障礙往往是幾種情緒問題的合并狀態,因此在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中需要考慮預者所存在的主要情緒問題,才能使干預工作更加具有實效性。
1.1教育體制不合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深入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護理教育體制的問題較為明顯,如護理教育規模和層次結構不能滿足需求,專業結構設置不合理,實踐應用能力弱影響畢業生就業等。高職高專院校擴招對醫學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影響最大,不是體現在學生數量上,而是體現在學生培養的質量上,由于盲目擴大辦學規模,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師資力量無法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同時,高職高專院校沒有隨社會發展進行人才定位的調整,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目前的教育體制對學習生活以及未來就業都有很大影響,但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投入更為關鍵[1]。
1.2實習態度不端正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中表現出了實習態度不夠端正,集中表現為工作積極性及吃苦奉獻精神較差,安全意識淡漠,處理不好實習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夜班不注意休息,白班無精打采,上班期間聊天,不主動巡視病房,不虛心學習,不努力工作。有的護生重治療輕護理,對治療工作爭著干,對生活護理工作怕臟、怕累,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健康教育比較欠缺。
1.3理論向臨床實踐轉化能力差雖然近幾年來高職高專的護理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傳統的講授教學法仍占主導地位,護理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是非常被動的,往往是僅學到了老師教的內容,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學生進入實習以后,不能將所學的知識主動、靈活地運用于臨床實踐中,理論無法轉化為實踐。
1.4學習上的壓力過重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綜合性應用科學。護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剖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知識,還要了解心理學、倫理學、美學、法律等社會及人文科學知識,繁重的課業負擔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致使少部分學生因沒有信心完成艱巨的學習任務而選擇中途退學或轉學。即使能夠完成學習的學生,也普遍感覺壓力較大。
1.5因求職影響實習隨著醫學護理執業資格制度的規范管理,醫院對剛畢業的護生需求量不大,為增加就業機會,一些護生選擇提前擇業,在實習后期經常請假參加各種招聘會,影響了正常的教學計劃,使正常的實習受到了求職的干擾。
2原因分析
2.1家庭因素近5年的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不愿意相互配合。實習生的這些不良心態與她們的成長背景有關,她們大都是80后的獨生子女,擁有優裕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學習條件,重養輕教,造成她們以自我為中心,不接受上級醫生的批評,不愿意與他人合作。少數實習護士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對護理專業認識不足。有的護生對上班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到了實習中后期,掌握了一定的護理技巧,能應付日常護理工作,開始沾沾自喜,學習積極性下降,容易產生驕傲的情緒。經過前期實習,少數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不能適應護理行為的嚴格和正規化管理,覺得與最初的職業認知不相符,加上就業形勢嚴峻,對專業選擇產生動搖,不安心工作甚至放棄實習。
2.2文化基礎差目前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入學的學生大部分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不佳,學習動力不足,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有所欠缺,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另外,年齡偏小,理解能力較差,高職高專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也與中學階段有很大差別,學生一時很難適應,要求她們在短時間內完全轉變學習觀念有一定難度。
2.3護士人才流失嚴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狀態越來越關注,社會對醫務人員的需求量增大,為適應現代護理工作多層次、全方位的需要,高職護理教育在很多地方開展,大專層次的護理專業學生將成為2l世紀護理隊伍的主力軍。但我國目前護理行業的現狀是一方面護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護理專業畢業生卻放棄臨床護理工作,選擇和從事其他行業或相關行業,造成護理專業人才的嚴重流失。
2.4就業壓力大隨著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護理本、??频恼猩幠2粩鄶U大,就業壓力也不斷加大,不同學歷的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面臨著不同的困惑,加之少數用人單位的“學歷歧視”,影響學生就業。造成就業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第一,隨著市場經濟的運行,人才的培養不再是計劃模式,能否順利就業需要學生接受市場的考驗。產業結構調整的后面帶來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供給與需求錯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由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受制于教育經費的投入,受制于教育規模的發展,許多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往往由于不能列入計劃,而處于求供隔斷的局面。第三,由于醫學院校不斷擴招,導致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醫院的床位規模有限,實習生人均床位相對不足,也極大地影響了實習質量。
3對策
3.1調整護理專業教育規模根據發達國家辦高教事業的經驗,各級各類院校實現招生規范化,各自發揮自身優勢,辦出各自的特色。同時,高校應減少中專生護生的招生規模,通過聯合、合并等途徑將一部分基礎好的中專學校升格為大專高職院校,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
3.2加強對護生的崗前培訓
3.2.1注意角色轉換從實習開始要從學校單純學習理論為主的學生角色逐漸向一個臨床實習護士轉換。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是理論聯系實踐提高臨床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習階段,在這階段中,能否迅速完成由學生向護士角色的轉變,直接關系和影響到實習教學目標的實現。培訓內容重點為醫院概況、醫德醫風、著裝、儀表、勞動紀律、服務態度、技能考核等具體要求,使學生心中有數,自覺遵守,檢查學生在崗前教育聽課筆記,了解學生聽講情況,收集學生對崗前教育反饋意見,了解崗前教育效果,這種先入為主的開導,能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狀態,轉換角色。事實上實習生臨床角色的適應與轉變受到諸多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為了進一步完善實習管理,提高實習教學質量,我們應幫助實習生加快角色的適應與轉變。
3.2.2對高職護理學生加強專業思想教育端正學習動機,培養奉獻精神。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非?,F實,普遍認為學護理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因為缺乏學習動力,一旦進入臨床實習才發現護理工作中的辛苦,工作也不像想象中的好找,就會產生動搖的念頭,放棄求學。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動機不明確,有一定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專業志向的選擇不夠慎重。教師應增強對護理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其認清自身價值,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使其在實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在職業角色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針對已經簽約的學生,同樣也需要加強教育,避免出現工作主動性和學習自覺性下降、甚至出現護理差錯的現象[2]。
3.2.3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教師應正確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采用靈活、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努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另外,護理專業的教師應關注護理技術的發展與變化,還可以到病房進修,避免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脫節。還應在護理學生入校后多做相關知識的介紹,如護理事業的現狀、發展、前景等,使學生們增加對專業的了解并提高學習興趣。
3.2.4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在護理過程中,由于醫護人員在對患者的解釋中欠詳細、欠妥當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醫患糾紛。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勢在必行。良好的人際溝通,可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護患糾紛明顯下降。要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護理人員的溝通意識和溝通技巧是關鍵,所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有關知識,并在與患者交流中,恰當地運用這些知識。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使護士了解更多有關患者的情況,滿足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促進患者康復[3]。
3.2.5改革護理教學課程設置提高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護理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設置上加強了思想品德、護理法規、護理心理學、護生美學、護士禮儀等社會科學方面的內容,以培養學生自身修養和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學生今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護士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筛鶕o理專業的特點增加一些實用性強的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一些對將來就業有幫助的課程。
3.3加強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嚴格實習生管理。對一些學生存在勞動紀律差的問題,帶教老師應嚴格把關,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嚴格的請假制度,并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同時,強化工作制度的落實,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樹立敬業愛崗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工作認真負責。學校和實習醫院帶教老師嚴格要求,使護理學生自身素質得到提高,能夠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掌握從事整體護理必需的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預防醫學知識;了解急、難、重癥病人護理的基本原則;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決護理實踐中一般問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閱讀英語書籍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不斷學習新知識的素質[4~6]。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高職教學;護理專業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全新護理模式的構建,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成為當前護理學科發展的要求,也是適應體制改革對人才層次、能力要求的必然結果[1]。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發育規律、兒童保健、疾病預防和護理,以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學科,是高職護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臨床專業課,是培養兒科專業護理人才的重要的課程。兒科護理專業如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兒科護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和教學目標不合理國外高等教育兒科護理學課程設置中,提倡以兒童的身心健康為中心,同時強調臨床護理、觀察;而國內高等教育兒科護理學課程設置與之差異很大,多數以兒科疾病的護理為中心,僅兒科疾病的護理就占總學時的80%[2]。課程目標側重于患兒疾病的診斷、臨床表現、治療以及護理,不能滿足社會對健康的需求。(二)教學方法落后多年來,兒科護理學教學一直偏倚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較單一枯燥,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師生缺乏有效的互動[3]。學生被動地灌輸知識,教師講得多,學生主動參與得少,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無興趣,積極性不能被有效調動起來。(三)教學內容脫離了實際教學內容多缺乏臨床實踐教學,理論課所占比例偏大,臨床實踐教學內容偏少,教學內容與臨床脫節,拉大了與臨床實踐的距離,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四)考核形式單一目前,兒科護理學課程考核仍以試卷考核為主。試卷考核只能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識記程度,不能有效考查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團結寫作能力及護患溝通能力等。要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學效果,就要實現考試形式的多樣化。
二、提高兒科護理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優化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以重視兒童身心健康,突出兒童保健的重要性,關注住院兒童心理、生理的護理為準則。學生要能陳述不同時期兒童的心理及生理特點;分析個人、家庭、社會因素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能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方式與患兒家屬和患兒交流;對不同時期的兒童進行綜合全面地健康評估;指出兒童常見健康問題;灌輸整體護理的觀念,強調病情觀察、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讓學生持續、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及解決問題、健康宣教及護患溝通能力。(二)調整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應突出高職護理的專業特色,強化技能訓練和實踐。如何讓學生將獲取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護理工作中,取決于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4]。結合臨床工作實際,將教學內容分為生長發育評價、兒童保健、住院兒童護理、常見病患兒的護理四大板塊,做好三個突出:①突出生長發育評價、兒童保??;②突出整體護理;③突出綜合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三)改進教學方法采用不拘一格、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注重教學反饋,實現教學相長。例如,患兒常見疾病護理采用OSCE模式教學法,模擬臨床場景,鍛煉學生臨床應變能力;生長發育章節用圖片、動畫、音頻等多媒體教學法授課,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更易理解接受。教師還要根據授課內容和學生自身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床旁教學法、PBL教學法結合CBL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四)完善考核評價模式教學效果的評價不僅要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還要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及臨床綜合能力等[5]。將考核科學化、標準化的同時,要體現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
三、結語
兒科護理學涉及范圍廣,技術要求高,與成人生理、心理、解剖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因此,新形勢下對兒科護理人才的培養具有緊迫性和重要性。兒科護理教學應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制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改進考核評價,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席敦芹,鐘召平,楊興芳.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及實踐[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06,4(2):24.
[2]錢燕,韓霞.護理本科生兒童保健門診實習的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04,18(12):2251-2252.
[3]楊.高職院校兒科護理學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7):96-97.
[4]張立云.PBL結合C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野,2014(34):202-203.
1護理專業學生存在的問題
1.1學習動力不足
1.1.1院校擴招后,錄取分數線降低,生源素質有所下降,加上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和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造成護生的專業思想不穩定,學習態度不端正,臨床實習不安心,造成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降。
1.1.2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不足,在入校初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50%以上的學生入學前對護理專業不了解。接觸護理專業以后,32%~47%的護生認為護理專業具有挑戰性,與專科的4%相比,19%的本科生認為護理專業比較乏味。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引起學習成績下降、在學校中處于孤立狀態以及對大學生活不適應。
1.1.3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謝大明等的研究顯示低學歷、低年級、女性學生的學習動力水平相對較強,而相對高學歷、高年級、男性學生的學習動力水平則相對較低。因為,在學習適應層面上男生在學習適應總體狀況及學習行為維度上的表現比女生差,本科男護生的職業認同感低于??颇凶o生。所以,護理教育者應給予男生更多關注,減少這種性別差異引起的學習動力不足。
1.2營養知識缺乏
營養知識在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要,然而張雷等的研究發現,醫學生的營養知識掌握程度不高,特別是農村學生,雖對營養知識有一定認識,但是不重視營養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而且據楊小君等報道,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學生的營養狀況不容樂觀,營養不良學生群體仍居高不下,營養攝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導致學生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護理專業學生作為醫學生,他們的的營養知識水平、營養態度及飲食行為不僅影響自身的營養水平和健康狀況,而且也影響他們從事臨床護理后指導病人預防和治療營養相關疾病的理念和行為。近年來,國外對護生的營養理念和行為日漸關注,而國內相關報道較少。目前國內由于臨床任務的繁重,對實習護生的營養教育重視不足。所以未來的護理教育要注重對學生營養知識的教育,不僅可以改善學生自身的營養水平,還可以為病人提供全面的營養知識。
1.3人際溝通能力差
人際溝通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提高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發展合作精神,是學生走向社會、適應職業環境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由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及教育策略上的不足,限制了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及發揮。這與劉巖的結果是一致的。護理專業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適應能力差、社會認知能力不完善、與異往缺乏自信、過度封閉自己、存在嚴重的“面子”心理、網絡群體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弱化等諸多問題。不僅在校的護理專業的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差,臨床的護士也同樣如此。盡管溝通能力對護士來說很重要,但是研究顯示許多護士缺乏與患者進行清晰、有感情的交流技巧。學生在臨床實習時,帶教老師不能進行相關方面深入的指導。據調查,85.3%的護患沖突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導致的。護生人際溝通能力欠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要求我們要敢于正視護生人際溝通能力欠缺這一現實,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2護理教育中的應對策略
2.1學習動力不足的對策
2.1.1盡快適應新環境
對新生來說,陌生的環境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力。學生應參加課外活動,尤其是高質量的、學生認為重要并可以帶來積極情緒的活動,例如社會實踐、手工等。有研究顯示,大學生的社會支持水平高,學校適應水平也隨之增高。學校應支持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多進行與專業相關的知識教育,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產生濃厚后的興趣。
2.1.2營造良好的氛圍
親密型的學校氣氛不僅使學生有更高的社會適應感和同伴評價,而且自我報告的學業成績更好,教師報告的問題行為也最少。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應為他們營造的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高年級的學生涉獵課外知識,提高學習動力。讓學生,尤其是男生,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制定明確的目標,以此來督促他們學習。為學生講述臨床上的事跡,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及他們所學專業的意義。
2.2營養知識缺乏的對策
研究表明,許多營養不良的人并非由于貧困,而是缺乏營養知識。護理專業的學生雖然有一定的營養知識,但是缺乏運用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
2.2.1積極開展活動
學校管理部門應鼓勵開展與飲食有關的活動,增強校園的飲食文化,增強學生的營養意識。開展營養知識講座,通過學習增加學生的營養知識。舉辦營養知識辯論賽,讓學生在激烈的辯論中獲取知識。此外,讓學生到醫院或社區觀察營養不良病人,通過實例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營養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動改善自身的營養狀況,為以后的臨床工作做好準備。
2.2.2加強飲食的管理
首先,學校管理層要意識到營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并制定相應的政策,讓整個學校全員參與加強學生營養的活動中。學生沒有經濟來源,所以大部分學生是在學校的餐廳吃飯,餐廳的飲食對學生營養意識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嚴格檢查學校餐廳的飲食和衛生,增加飲食的種類,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學校盡量為貧困學生提供補貼,護理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注重營養知識的滲透,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營養行為。最后護理教師還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學生,讓學生主動應用所學營養知識,提高自身營養狀態。
2.2.3學生主動參與
任何事情的實現均需要主體內在行動,所以除了學校和教師的努力外,學生自己行動才是根本。護理專業的學生要注重自己的飲食,增強營養,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營養習慣,將來在臨床上才能為病人提供護理措施。學生自己可以制定營養計劃,并根據自己身體的變化作出調整,認真執行,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檢驗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2.3人際溝通能力差的對策
護理教育對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以課堂講授為主,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重視不夠,而且沒有較好地利用課余時間。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以下對策:
2.3.1豐富理論知識
學生需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這是應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護理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通過教師的點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未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進行改正。增大護理專業學生的活動范圍,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增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帶學生參與社區訪視,學會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能力。
2.3.2加強交流
在信息化社會,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會對著電腦,和同學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減少,越來越依賴網絡。護理專業學生將來要面對病人,要和病人及其家屬溝通,所以在校期間應注重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學校應多次組織學生和教師之間開展活動,增加相互之間的交流。另外學校還可以舉辦大型的義診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
3小結
【關鍵詞】護理專業;臨床實習;對策
護理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向合格護理人員轉變的關鍵環節。在臨床實習階段,能否熟練的掌握各項護理基本操作技能,能否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都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目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不足,直接影響了臨床實習的質量和效果,嚴重制約了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并找出對策,為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護理專業學生臨床實習階段存在的問題
1.面對臨床實習,認識不足。很多護理專業的實習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不熟悉本專業實綱,對整個護理實習過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對實習醫院的帶教環境和帶教方式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很多學生對臨床實習沒有形成清晰的概念,一旦進入實習階段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很多學生在進入實習階段后會發現臨床實習和他們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出入,很多學生在實習之前都認為臨床實習階段學習的應該都是“高、精、尖”的知識,真正進入實習后才發現,學的和做的最多的還是諸如鋪床、疊被、量血壓等基礎護理工作。還有的同學適應不了校園學習環境和醫院帶教環境的轉變,帶教老師不主動教,學生就不會主動問、主動學。很多學生在這樣的狀態下會逐漸變得焦慮,對臨床實習缺乏興趣,甚至產生提前終止實習的想法。2.面對臨床實習,思想上準備不足。大多數護理專業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會感到很期待、很興奮。她們會幻想自己成為白衣天使的樣子,會為自己有機會為病人服務,為病人解除痛苦而高興,但她們確忽略了在臨床一線需要面對和克服的各種困難,在思想上準備不足。例如,很多學生下到臨床一線后會發現臨床護理工作特別辛苦,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因為是直接面對病人,所以必須要時刻集中注意力,特別遇到晚夜班時更是難以迅速適應,很多同學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厭學心理,更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改行”的想法。還有的同學對醫患關系的現狀認識不清,醫患溝通能力較弱,發生醫患矛盾時無法從容應對,在面對病人的刁難時覺得難以置信,無法理解,有的甚至和病人發生激烈爭吵。思想上的準備不足會直接導致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無法迅速的、從容的應對,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對學生的臨床實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3.面對臨床實習,能力上準備不足。護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多以基礎理論學習為主,缺乏臨床經驗,操作技能差。相當一部分實習護士不能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不敢動手,無法迅速的融入到實習工作中去;大部分學生法律意識淡漠,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對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等名詞只聞其名,不知其意,缺乏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能力。此外,部分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不強,不管是在和帶教老師的人際交往過程中,還是在和患者的溝通交流中都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些不足都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在實習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對策
1.加強學生實習前的崗前培訓。(1)組織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業教師對即將開始臨床實習的班級進行專業培訓,從醫院環境、實綱、科室設置、工作內容、醫患關系、預期困難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培訓,讓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對整個實習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針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從容的應對各種挑戰。(2)充分重視老師的思想引領作用,組織輔導員和實習主管部門管理老師對學生開展專題實習講座,針對往屆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真人真事為載體,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和就業觀。2.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1)注重思想引導,讓學生深刻理解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在護理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護理操作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在校實驗課、學生見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學生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護理操作水平。(2)加強法律、法規教育,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課程和講座讓學生熟悉常見的與醫療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學會用法律法規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努力提高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通過在校期間開展一系列的專題講座,將人際交往溝通方面的知識技巧傳授給學生,再結合相關的主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將知識技巧轉化為自身的溝通交際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水平。通過針對性的崗前培訓和綜合能力培養可以提高學生對臨床實習認識的水平、有助于解決學生面對臨床實習時出現的思想準備和能力準備不足的情況,提高學生臨床實習的質量和效果,為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唐敏 單位: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護理;就業問題;思考
高級護工作為當前社會急需的人才其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只要學生做到在校期間認真學習,努力實踐,到工作崗位中一定會脫穎而出,就業問題也不復存在。需要的是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達成就業目標,只要確立人生目標,再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就能夠實現最終的目標。[1]下文將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一、高職教育形勢分析
(一)明確就業動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雖然這句話用于軍事方面,但是清楚地分析當前的就業需求會對就業率有顯著的提升。高級護理職業是當前較為搶手的行業,作為稀缺人才,學生應該抓住就業趨勢,選擇好專業,做好今后的學習規劃,學習好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扎實基礎,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明確就業動向,把握當前形勢。
(二)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
當前很多高職學生的心理波動較大,尤其作為當代的獨生子女,很多學生是迫不得已選擇了高護學校,勉強畢業之后,更是對前途無限的擔憂,每天沒有明確的目標,心理承受能力較小,承受不了壓力,尤其面對就業,很多用人單位對于學歷的要求很高,加之很多學生好高騖遠,所以無法選擇最佳的工作。[2]總是生活在理想和幻想中的學生,一直在家長的羽翼之下,從來沒有體會過生活的壓力,所以在校期間,教師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讓高職學生有一個健康的思想。
(三)實踐教育的安排
當前很多學校都非常注重實踐與教學相結合。實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夠使學生對今后從業的事項有更明確的認識,也可以對今后的業務更熟悉。學??梢耘c當地的一些機構合作,讓學生事先對今后從事的職業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足夠地熟悉以及熟練整個業務過程,才能夠在今后的就業過程中有一定的優勢。教師也要時刻樹立學生的就業信心,要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性質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了解當前國家護理人才的稀缺,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當前的就業形勢,最終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二、職業規劃的重要意義
(一)就業課堂的開展
高職學生大多從小處在一個安逸的生活環境當中,所以對壓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非常弱,如何正確地培養學生的人格是當前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學校應定期開設心理輔導課堂以及心理講座,為今后學生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礎。就業課堂的開展也是十分關鍵的,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讓學生自主進行未來的職業規劃,制定職業目標。
(二)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是職業教育當中重要的一點。當前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前通常處于迷茫狀態,對外面的世界不聞不問,而在即將面臨就業時又一頭霧水,這是非常被動的,所以要打破這種僵局,就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理念,鼓勵并且引導學生為自己的職業進行規劃。[3]當前學校缺乏專業規劃人員,教師的素質也有待提升。學校方面需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教師們也要時刻關注當前最先進的教學模式,借鑒教學經驗,時刻讓自己保持最佳的教學狀態。
(三)個性化教學模式
當前很多學校的教學模式都在不斷地進行改進,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習能力。目前可以進行遠程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開展多樣的課堂活動等等,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堂游戲,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高護是當前比較稀缺的,但是很多學生對其沒有合理的認識,導致就業人員缺失。作為高職護理專業的教職人員,首先需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明確職業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讓學生明確今后的職業意義,正確面對自己今后的職業,秉持終身學習的態度,無論是作為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時刻提升自己的思想。只有對專業認同,才能為職業生涯設計比較實際和清晰的職業目標。
參考文獻:
[1]向俊蓓.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6(7):70-71.
[2]邵路才,孟德喜,陳建松.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體系的構建[J].今日湖北旬刊,2015(11).
11對象:在校2002~2004級對500名大學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其中護理專業女生282人,其他專業男生218人,城市學生262人,農村學生238人,年齡17~21歲。
12內容:調查學生入學后,因為學校和生活環境、家庭經濟狀況、學習方式和成績、就業和擇業的困惑,而引起的心理問題。
13方法:自編問卷調查表:①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以抽到班級為測試單位;②按統一的話語解釋題目內容,學生之間不討論、不記名,一次完成;③專人發卷,并等候收卷;④回收答卷500份,統一篩選,判卷,有效問卷492份。用百分比進行系統分析。
2結果
百分比(%)調查項目來自農村來自城市女生男生環境因素40.115.632.112.2經濟因素44.620.122.213.1學習因素16.413.147.323.2工作因素25.218.440.316.13討論
3.1對形成心理壓力原因分析
3.1.1環境因素:高護專業的學生中有許多人來自農村,進入大學后與家鄉的環境、生活方式及人際交往反差較大,都有個適應的過程,如果有的同學不能很快調整好心態,適應新的生活,容易造成心理壓力,而出現心理問題。
3.1.2壓力因素:
包括經濟壓力與學習壓力。經濟壓力:據了解普通高校學生一年的費用平均1萬元左右,這個數字對于農村來的和在城市生活但是家庭拮據的學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學習壓力:現在大學生除了必修課外,再加上國家的四、六級英語務必過關才能拿到學位證,使他們整日忙著考試、英語過關、計算機達標等,也給學生造成了心理壓力。
3.1.3工作因素:護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面相對較窄,而且在社會上得不到重視甚至歧視護士以及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無形中給護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
3.1.4女生心理壓力大于男生:高等護理專業女生心理壓力大于其他專業男生,農村學生的心理壓力大于城市學生。
3.2對策:基于以上原因,對高等護理專業的學生產生的心理壓力都可能使她們出現心理問題,最后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所以應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使她們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3.2.1積極響應教育部在大學院校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部署,盡快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3.2.2建立心理咨詢中心:
建立學校學生心理咨詢服務中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還可在下屬學生年級設大學生身心健康輔導站可為一般心理困惑學生提供咨詢服務的任務,每個輔導站都建有詳細的“服務日志”,并與校心理咨詢中心保持著密切聯系,提供心理健康輔導。
3.2.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可多舉行各種形式的心理講座,在班級可召開“敞開心扉”討論會,等,讓大家能夠暢所欲言,把心中的不快得到發泄,減輕壓力。
4結論調查提示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做好學生心理教育做為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全心全意開通各種渠道,讓學生的心理壓力有疏通和宣泄的途徑,減少成長中的困惑、苦惱和壓力,成為身心健康的醫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