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31:16
序論:在您撰寫產業發展對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楓林鎮地處永嘉縣北部山區,自然環境優美,大氣、水源、土壤完全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發展標準。全鎮有山場867hm2,其中坡度小于25°的低矮山地近600hm2。土質以壤土為主,土質疏松、肥沃。作為傳統的臍橙種植區域,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種植技術。為了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臍橙種植優勢,楓林鎮黨委、政府把以臍橙為主的果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有了初步規模,2008年全鎮臍橙種植面積1218hm2,占全縣種植面積的20%,產量達5011t,楓林鎮已成為永嘉縣最大的優質臍橙生產基地。
2臍橙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品種單一,供應期短
目前楓林臍橙主要品種是清家、華臍、白柳,其中華臍占主導地位。這些臍橙基本上是中熟品種,供應期2~3個月,上市時間集中,不利于產品效益的提高。
2.2采后商品化處理率低
楓林臍橙采后絕大多數是經過人工粗略地分級、挑選,采用普通紙箱或是薄膜、網袋等粗包裝,基本上以初級產品進入市場,深加工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2.3品牌“諸侯混戰”,宣傳力度不夠
在品牌方面,各鄉鎮紛紛打造自己的品牌,牌子多而雜。楓林鎮自2002年就提出了用5年的時間將臍橙統一到“楓林臍橙”品牌上來,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品牌多而亂,阻礙了楓林臍橙知名度的擴大。
2.4技術支持缺乏生力軍
目前大部分農戶的技術支持是依靠技術員、不系統的宣傳資料和針對性不太強的培訓,出現問題不能夠及時找到解決辦法。
2.5無公害高效栽培推廣成效不大
鄰縣發達鄉鎮已普遍采用無病毒苗木進行臍橙生產,而目前楓林鎮臍橙無病毒良種苗木生產能力幾乎為零。苗木繁育體系的各個環節沒有形成有機整體,亂調亂運苗木現象比較普遍,一些地方甚至把帶有檢疫性病害(潰瘍病、黃龍?。┑拿缒疽氘a區,嚴重制約了臍橙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2.6資金短缺,發展緩慢
目前,國家雖然出臺了農業小額貸款政策,但在臍橙種植初期,投資相對較大又沒有收入,況且近幾年化肥、農藥價格迅速上揚,這無疑增加了果農的生產成本。因此,導致一些果農只栽不管、任其生長。
3臍橙產業發展對策
3.1優化品種結構
針對楓林臍橙品種單一、供應期短的特點,鎮政府嚴格按照縣里提出的“三帶兩極一目標”發展戰略和農村現代化建設要求,以“農業富鎮”的鎮域經濟發展思路,通過充分調查、認真研究,對臍橙進行合理規劃,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優勢品種,實現優勢品種區域化。
3.2加強臍橙采后處理技術
結合當地實際,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臍橙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臍橙氣調貯藏技術,改進橙汁、醬等加工工藝,完善臍橙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規范和臍橙加工品標準體系。實現果實分級、包裝、運輸、貯存以及果品加工一體化,通過產后處理提高果品的商品性。
3.3抓品牌建設
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制定名牌產品培育發展計劃,引導果農樹立質量和品牌意識,強化臍橙采后的商品化處理,全力打造楓林無公害臍橙觀光園。同時,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努力提高楓林臍橙的知名度,并以此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3.4加大財政投資力度
以“十一五”規劃中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為方向,按照“統一規劃、規模發展、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使用”的原則,集中縣、鎮內外財政力量,整治和加強果園基礎設施,營造有效保持水土的綠化屏障,增強抗御旱、澇、風、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形成區域自然環境保障體系。
3.5加強臍橙栽培、綠色臍橙技術研究
與相關高校、科研單位合作,進行臍橙育種育苗、需水需肥規律等基礎研究和測土配方施肥、控制枝量、疏花疏果、防曬措施、分期采收、病蟲草害綜合治理等栽培技術的研究。探索并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臍橙質量標準,實現果品生產技術規范化,對果品質量進行全程控制。進行綠色A級、AA級臍橙生產關鍵技術和臍橙農藥殘留、有害元素含量快速檢測技術及無損檢測技術研究,結合當地實際,為綠色臍橙生產構建涵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技術體系。
一、廣西物流產業的投入產出分析
(一)2007年廣西投入產出表的預處理
現代物流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屬于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它是對原來分散于不同經濟領域和環節相對獨立的物流功能的重新整合。然而,目前我國產業分類體系中并沒有把物流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加以歸類。本文借鑒大多數學者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歸類為物流產業,本文以2007年廣西投入產出表為基礎,經過重新歸類計算,把廣西經濟分成四大產業部門,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物流產業和其他第三產業(不含物流產業),形成一個四部門的投入產出表,然后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計算出廣西物流產業的各種投入產出系數,結果見表1。
(二)廣西物流產業的投入產出系數分析
1、直接消耗系數分析
直接消耗系數是指在投入產出表中,第j列產業部門生產單位總產品對第i行產業部門產品的消耗數量,它揭示了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常被用來分析產業依存度。根據表1,廣西物流產業每提供1萬元的物流服務,需要直接消耗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其他第三產業和物流產業本身的數量分別是273元、2527元、1033元和751元。這說明,廣西物流產業對第二產業(主要是工業)的依賴程度最高,其次是其他第三產業和物流產業本身,而受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業)的影響最小。原因可能是第二產業中的物流設備制造業、煉油業、郵電通信業為物流產業提供了基本的運輸工具、倉儲設備以及動力和信息支持。物流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工業,其次是商業餐飲住宿等服務業以及運輸倉儲業,對農業的依賴性最弱。
2、完全需要系數分析
完全需要系數是從最終需求的角度,說明投入產出表中第列產業部門增加一個單位的最終使用時,對第i行產業部門產品的完全需求量,反映投入產出表中列名產品的最終使用對行名產品的帶動作用。根據表1,廣西物流產業增加一個單位最終需求對物流產業本身帶動作用最大,其次分別是第二產業、其他第三產業,對第一產業帶動作用最小。這說明廣西物流產業的產出對其自身影響最大,物流產業的發展應該特別重視自我發展的影響。
3、直接關聯系數分析
直接關聯系數包括直接前向關聯系數和直接后向關聯系數。直接前向關聯系數反映產業間的前向關聯關系,如果某產業與其他產業間表現為前向關聯關系,那么相對該產業來說,其他產業屬于其下游產業。直接后向關聯系數的意義剛好相反。根據表1,廣西第二產業、其他第三產業的前向關聯系數和后向關聯系數相差無幾,而物流產業的前向關聯系數明顯大于后向關聯系數。這說明物流產業與其下游產業的關聯要高于和其上游產業的關聯,其對下游產業如各類型制造業、貿易業和最終消費等的依賴性比較高,而對上游產業如物流設備制造商等的需求卻相對要弱一些。
4、影響力系數分析
任何產業的生產活動通過產業間的相互關聯,必然影響和受影響于其他產業,我們把一個產業影響其他產業的程度叫做影響力。影響力系數反映某產業部門增加一個單位最終使用時,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生產需求波及程度。一個產業的影響力系數越高,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越大,因而應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根據表1,廣西物流產業的影響力系數僅次于第二產業,而高于第一產業和其他第三產業。這說明廣西物流產業作為直接服務于生產領域的新興生產型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雖不及作為經濟支柱的第二產業,但比第一產業和其他第三產業的影響力更大。同時物流產業的影響力系數小于1,說明該產業對其他產業部門所產生的波及程度低于社會平均水平,這反映出廣西物流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還不夠強大。原因可能是廣西目前正處于快速的工業化進程中,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沒有工業那么明顯,但從長期發展趨勢和發展潛力來看,隨著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影響力必然增強。因此,現階段把物流產業作為廣西主導產業來發展還是合理的。
5、感應度系數分析
在產業關聯中把某產業受其他產業影響的程度叫做感應度。感應度系數反映當各產業部門均增加一個單位的最終使用時某產業部門受到的需求感應程度。一個產業的感應度系數越小,其受到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越小,但若換個角度考慮,這類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往往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地位,具有瓶頸產業的性質,反而應該優先發展。根據表1,廣西四類產業部門中物流產業的感應度系數最小,其次分別是第一產業和其他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的感應度系數最大。這說明廣西經濟發展對物流產業的需求程度較低,物流產業受廣西經濟發展的影響最不明顯。反過來考慮,這可能意味著物流產業正在成為或者已經成為廣西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因素。
6、生產誘發系數分析
各產業部門生產出來的產品(或服務)不是滿足中間需求就是滿足最終需求,但歸根到底最終需求是影響生產的主要因素,中間需求只是衍生需求而已。各產業部門的生產和最終需求之間的這種聯系可通過產業最終需求的生產誘發額和生產誘發系數來描述。生產誘發額是指對于各項最終需求量(包括最終消費、資本形成、銷往省外三類),由產業間的波及效應所激發的全部生產量。生產誘發系數是指某項最終需求若增加一個單位時,將誘發各產業部門多少單位的生產量。某產業的生產誘發系數越大,該產業生產對其他產業的波及效應也越大。根據表1,三類最終需求項目對第二產業的生產誘發系數均為最高,對物流產業的生產誘發系數均為最低。這說明廣西物流產業主要是為各類生產過程服務,屬于國民經濟中典型的生產業,其作為最終使用的份額并不高。從三類最終需求項目對物流產業的生產誘發系數比較來看,銷往省外的生產誘發系數最大,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二者對物流產業的生產誘發作用相差無幾。這是因為銷往省外產生了廣西與其周邊區域的貨物貿易,其對物流服務的依賴是不可或缺的。
二、廣西物流產業的發展對策
(一)大力發展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擴大物流產業的需求
從物流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分析中可知,廣西物流產業對第二產業的依賴最大,主要原因是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能催生龐大的物流需求。物流需求屬于衍生需求,區域產業的發展是產生區域物流需求的最根本原因,廣西物流產業的需求首先源于廣西區內各大產業發展所產生的帶動作用。當前,廣西應該大力發展區內優勢產業,特別是以制糖為主的食品產業、以鋁為主的有色金屬產業、以煉油為主的石化產業、以鋼鐵為主的冶金產業、以中型轎車為主的汽車產業、以工程機械為主的機械產業、以電源建設為主的電力產業等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來帶動新一輪物流基礎設施投資、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全面擴大物流產業的需求量。
(二)充分利用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提升物流產業的專業化程度
從物流產業的直接關聯系數分析中可知,廣西物流產業與其下游產業的關聯性較高。隨著廣西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物流產業的下游產業如各類型生產制造業和批發貿易零售業衍生的物流需求越來越多,但是傳統的自營物流模式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均無法滿足這些需求。而作為物流的專業化形態――第三方物流以其較高的物流服務水平與較低的物流成本,理應成為社會物流中的主流模式。廣西應該通過區內重點產業的帶動作用,鼓勵推動鋼鐵、汽車、機械、有色冶金、化工等大型企業集團率先將內部物流剝離外包,優化供應鏈流程,逐步將原材料及零配件采購、運輸、倉儲、產成品包裝、配送、回收等現代物流服務有效分離,擴大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提升全社會的物流專業化程度。
(三)發揮物流產業的主觀能動性,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從物流產業的完全需要系數分析中可知,廣西物流產業的發展應該特別重視自身基礎的建設。同時,物流產業的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分析也說明,廣西物流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要遠遠大于經濟發展對物流產業的拉動作用。因此,物流產業的發展不能單純依靠經濟的拉動,而必須具備主動自我發展的意識,這就要求加強物流產業自身的基礎建設。因此,廣西各級政府應該加強對物流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對物流發展帶有全局性的示范工程、物流重大項目和關鍵工程給予優先扶持;加強對符合國家資金投向的物流項目和物流企業的引導和幫助,做好前期工作,努力爭取國家資金的支持;自治區財政預算內資金也應加大對物流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對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物流項目予以傾斜支持;各地市也應根據各自財政狀況,安排一定量的物流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
(四)發揮區位優勢,擴大與周邊區域的貨物貿易
從物流產業的生產誘發系數分析中可知,三類最終需求項目中銷往省外對廣西物流產業的生產誘發作用最大。廣西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發揮西南出海出邊物流通道作用,構建服務于西南、中南及華南,輻射內地、連接東盟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努力擴大與周邊區域的貨物貿易,特別是在當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運作的大背景下,廣西應該充當好中國―東盟貿易合作橋頭堡的角色,通過大量的貨物貿易帶動廣西物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①張江華,李曉晨.我國物流業的投入產出分析研究[J].社會科學輯刊,2010,(05)
②魏明俠,王琳,李源. 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產業關聯與波及效果研究[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12)
③張光明,祝新.基于鉆石模型的廣西物流產業競爭力研究[J].開放導報,2011,(05)
④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廣西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EB
/OL].gxzf.省略/gxzf
_zwgk/zwgk_zfwj/zzqrmzfwj/201001
/t20100120_171322.htm(2009-12-25)
⑤廖明球. 投入產出及其擴展分析[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
一、青島服裝產業發展現狀
青島服裝業門類齊全,配套產品多,產業鏈較長,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銜接的產業體系,已涌現出一批骨干企業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目前,青島服裝業主要從事出口訂單加工,處于加工集聚的初級階段。2005年青島市規模以上服裝業企業512戶,完成工業總產值321億元,同比增長27.6%;完成工業增加值90.07億元,增長26.03%;實現銷售收入293.75億元,增長22.49%;產銷率97.65%,增長0.84個百分點;實現利稅12.17億元,增長9.52%;實現利潤6.45億元,增長5.91%;紡織品服裝出口創匯34.92億美元,增長11.3%。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青島服裝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第一,優勢企業集團的支柱作用。優勢企業集團加強結構調整、內部管理、市場開拓和產品與技術創新,在行業中發揮支柱作用,拉動整個服裝業行業生產穩步增長。2006年即發集團完成工業總產值31.63億元,增長31.9%;中泰集團5.36億元,增長42.4%;喜盈門集團15.12億元,增長31.3%;環球機械公司4.48億元,增長35%;頤和針織公司3.66億元,增長46.8%;聯創公司2.90億元,增長49.9%;大農服裝公司3.04億元,增長52%;紅領集團3.13億元,增長68.5%;雪達集團3.39億元,增長38.2%;鳳凰印染公司3.64億元,增長23.1%;華金集團1.69億元,增長23%。
第二,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優勢。服裝業企業通過引進外商投資企業,利用國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喜盈門集團引進青島盈誠紡織品有限公司等6個外商投資企業,其中盈誠紡織品公司具有年產床上用品200萬套、服裝500萬套的生產能力;中達化纖有限公司擴建PA6POY民用紡絲線,年增加生產能力1,000噸;即發集團與日本東麗公司合資針織印染面料項目,開發新型高檔針織外衣面料;青島鳳凰印染有限公司與香港東翔公司合資開發印染真蠟項目,年生產能力達2,000萬米。
第三,名牌產品優勢。青島服裝業已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3個、“山東省名牌”12個、“青島市名牌”17個。其中,即發集團、喜盈門集團的商標和產品分別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青島雪馳有限公司的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青島海珊集團、青島紅領集團、青島宏大紡機公司、青島華金集團、青島膠南東佳紡機公司、青島千惠繡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的產品分別被評為“山東省名牌”,青島紡聯集團、青島樂好服飾集團、青島雪達集團、青島一諾服飾集團、青島好事中服飾集團等13家企業的產品分別被評為“青島市名牌”。
二、青島服裝產業面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青島服裝業不僅積累了很多優勢,同時還出現了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表現在:服裝業過分依賴勞動力資源低成本優勢,技術進步緩慢,導致質量、品牌創新能力不強,勞動生產率不高。具體分析如下:
1、產業鏈不健全。青島服裝業結構水平不高,服裝產業結構質量比較低,沒有形成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等于一體的縱向產業鏈,也沒有形成區域間聯動發展的橫向產業鏈,面料、輔料設計生產環節依然比較薄弱,目前處于產業鏈上游的市內面料供應商較市外的面料商還有比較大的距離,面料研發能力不足,高品質的面料大多還依靠進口,這也直接制約著整個產業水平的提升。這些都是青島服裝業產業發展和提升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2、日益增大的庫存壓力。服裝企業一般都會采取訂貨會或者其他活動去爭取客戶,贏得訂單,但是這些活動的周期不會太頻繁,一般是半年或者一個季度一次,廠商在每次訂貨會上都會了解行情,來決定本年度的服裝產量,但是卻往往會出現各種意外情況。例如,一些特殊原因,客商會減少需求量,那么這些剩余的服裝都只能作庫存積壓;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打樣以及其他前期工序都予以確認,但是在生產大貨時,客人要求改變款式或者工廠在制作工藝上出錯以及面料上有次點等,客人不能接受這批貨;另外,就是客人撤單、錯過了銷售季節,等等。這些庫存長期積壓在公司的倉庫里,一方面占了地方,另一方面公司的資金不能得到正常運轉,給公司在財務、管理及決策等方面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3、服裝企業銷售渠道少。作為服裝企業,如何利用產品結構與品牌武器來準確地切入市場,并找到適當的渠道合作模式很關鍵。服裝企業的銷售渠道和方式有特許連鎖加盟、批發市場、總、自營專柜、專賣店、直銷等。作為創業初期的企業,突破口往往在渠道,但又因為以前沒有渠道經驗而中途失敗。可以說,很多很優秀的產品設計不是沒有市場,而是開發不出市場來。企業生產什么產品可能不是最關鍵的,誰更有實力控制渠道,并把一定的款式送到消費者的面前展示,誰就是流行與主導,設計是服裝行業里面比較重要的環節。但是,當有實力的品牌占據了傳媒的主要舞臺,制造更多的現場互動與時尚印象,最終形成某一方面的流行文化之后,就可以勝過設計要素價值。青島一諾服飾集團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具備了兩個關鍵的核心價值:消費者消費的趨勢與渠道經驗。服裝企業要有自己的產品結構,要有除了折扣以外的銷售促進形式,自己設計自己的渠道模式,資本要發揮才能實現最大的利潤和市場價值,這些都是與國際時尚經營模式有差異的地方。正如青島一諾服飾集團,抓住這兩個關鍵環節肯定不會走一般的服裝企業的老路,對產業顛覆的力量就是來自這樣的本土智慧。
4、品牌含金量還不夠。服裝品牌含金量普遍不高,還無法與國際品牌競爭,很多企業對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識不強,太注重眼前利益,對品牌缺乏長遠的規劃。關于服裝品牌,不能走品質訴求的老路,服裝品牌必須與時尚品牌聯系在一起。目前,國內服裝品牌與時尚元素的結合程度是比較高的,但是要上升為品牌的內涵層面,就是把單純的表象融入品牌之中,體現品牌的個性就比較欠缺,當然這與青島和我國的時尚市場缺乏歷史積累有關系。近現代的時尚產業是從國外傳播過來的,缺乏足夠的消費文化的延承和積累,時尚產業的經營階段還處于初級階段。喜盈門、海珊、樂好服飾、雪達集團、好事中這些品牌的質量都是經過國家質量檢驗的優秀品牌,但試問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呢。
三、促進青島服裝業發展對策建議
(一)徹底解決產業鏈斷鏈問題,把選準定位當作突破的關鍵點。青島要徹底解決產業鏈斷鏈問題,其中選準定位應是青島紡織服裝突破的一個關鍵點。定位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行業定位對于紡織服裝企業具有指導性作用,也可以對產業鏈的缺失進行調節。營造行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形象,關鍵要有一個準確的市場定位。具體說,一是大類產品發展定位。突出正裝重時裝,針織服裝是拳頭;正裝抓西裝,時裝抓女裝,針織服裝外衣化。二是市場開拓定位。抓出口,建設世界工廠;抓內銷,穩固區域市場,開拓全國細分市場;建設青島服裝產品整體銷售競爭新形象。三是整體形象定位。學習先進城市,使青島成為我國北方最有影響的服裝名城。四是戰略布局定位。以青島服裝工業園為核心,努力創造品牌;在全市建設起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服裝科研中心、服裝品牌設計中心;推動其中幾家服裝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其次,市場定位是完善產業鏈,是企業成敗的最終決定力量。青島服裝行業目前突出的弱點是專業化水平不高、大企業不夠強、大企業內部相互間關聯度低、相互協作配套不緊密,而小企業又不夠精,大小企業都普遍缺少競爭的活力。大企業無疑是青島完善產業鏈的關鍵,有實力的服裝企業應在缺失的關鍵產業鏈條上先行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勞動力水平和市場適應能力,不僅可以實現自己的突破,在企業內部實現配套協作,也可以對中小企業起到帶頭和領導作用。
(二)解決庫存問題,充分利用資金。首先,做好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調研,對行業競爭狀況、競爭對手策略和企業內部資源、組織、流程狀況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保證企業目標市場選擇、產品定位及銷售預測的準確性。其次,明確企業的營銷組合策略,企業的生產和研發部門根據營銷部門市場調查和分析的結果明確其產品策略,進行產品線規劃、產品結構設計和新產品的開發、生產工作;企業的營銷部門要在其他部門的配合下確定配套的企業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品牌策略、促銷策略等。再次,企業還應該做好企業供應鏈的整體設計和規劃,明確公司與上下游商業伙伴的訂退貨政策等,利用現代信息系統和健全的物流配送體系,實現對供應商、倉庫、生產車間、配貨中心、運輸公司等的有效管理。最后,一旦發現公司有庫存產品要做好銷售準備,比如打折,而且并不是說所以的庫存產品都是次品,要讓購買者或者批發商清楚。另外,還可以做一些社會公益。如,作為贈品送給客戶,以備贏得更多更大的訂單;贈給社會福利事業,以樹立企業形象,為自己的公司創立無形資產,等等。
(三)擴大服裝銷售渠道,解決渠道問題。第一,進行科學的渠道規劃設計。根據品牌定位來進行渠道定位。把廣告與銷售結合起來,集中產品、集中人力、集中終端,快速形成旺銷勢頭。第二,加強渠道診斷。經過診斷,對渠道的問題會看的更清晰和準確,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及時發現各類問題并做出處理。很多企業缺乏對終端的有效管理措施,有條件的話可以請一些咨詢策劃公司進行定期診斷,可以有效防治、有效治療。第三,加強渠道管理。對違反制度的經銷商不能姑息縱容,堅決給予懲罰。比如,對產品進行條碼管理或特殊處理,可以有助于防止竄貨,對于產品的價格進行全國統一,約定最低折扣范圍,對違反公司價格政策的堅決給予懲罰,可以讓渠道價格體系變的規范。比如,現在很多服裝企業征收保證金或者加盟費,可以有效防止竄貨和保障價格體系,有利于廠家提高服務質量,增加市場管理方面的投入。
[關鍵詞] 玉米 產業 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8-0049-02
一、遼寧省玉米產業的發展潛力分析
根據對遼寧省開原市的調查,發現我省的玉米生產在種植面積上存在局限性,空間比較狹小。
為了能夠實現玉米產量的提升,我們往往會通過推廣高產栽培技術以及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等方法來提高玉米產量。
1.玉米品種增產潛力
自從建國之后,遼寧省開原市的玉米品種前前后后進行了8次更新。在十五時期,玉米平均單產達到340.9公斤,比八五時期的玉米平均單產增加了37.5公斤。2004年到2006年期間,開原玉米平均單產在400公斤到450公斤之間,要想實現品種產量的增產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根據研究我們可以得知,遼寧省開原市的玉米大面積畝產800kg是可以的,小面積上有1000kg之上的增產的能力。
2.玉米技術增產潛力
八五之后,由于在玉米種植上實行了地膜覆蓋、規范化栽培等等技術,使得玉米種植更加的科技化,方便化,從而使得玉米產值相對于原來有著十分重大的突破和進步。在以后的發展之中,一定要將相關的栽培技術繼續進行研究,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促進糧食的生產。就目前情況而言,玉米種植密度在3500左右,如果繼續研究這項技術的話,玉米種植密度可以在每畝3500株的基礎之上提高5000株左右的玉米,這樣就可以使得糧食的總產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我國的糧食問題從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決。
3.改造中低產田增產潛力
在我省的建設過程之中,由于地勢以及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土地中低產地的數量是比較多的,并不像其他的省市一樣擁有著很多的高產地。我省的主要糧食種植為玉米,因此我省的大部分土地上也種植著玉米,玉米對于我省的糧食經濟來說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地位。開始對于中低產田進行了合理的改造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耕地農田的性質,從根本上促進了玉米產量的增加。在進行了一定的土地升級和改造之后我市每畝地的產量平均提高了50公斤左右,對于我市的糧食產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4.預防災害增產潛力
自從2001年開始,玉米病蟲害的增加速度就開始以著每年百分之十的比例開始增加,這種病蟲害的發生也使得我市的糧食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下降,大約每年都造成了百分之十左右的損失。因此,我市對于如何降低病蟲害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的結果也是十分可觀的,我市可以通過對于病蟲害的預測和科學的防范從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手段,可以使得病蟲害帶來的影響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這樣就可以提高我市玉米百分之五左右的收成,從而促進我省糧食產量,促進玉米產業的發展,使得我市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遼寧省開原市玉米產業的發展趨勢
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在農村成立相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然后再使得協會和各個市場和農民進行有效的連接,使得協會發揮出一種有效的紐帶和樞紐的作用。通過組織和市場與農民的聯系可以有效的使得市場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得到有效的降低,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的發展和經營,使得協會、市場和農民這三個方面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促進我省玉米產業的發展。政府還應該鼓勵相關的能人和大戶進行玉米產業的投資,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使得玉米產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利用,從而進一步擴大和提高玉米產業的地位和影響,促進我市的發展。
三、促進玉米產業發展的對策
1.提高生產,保證安全
要想提高玉米的生產,并且保證玉米收成的安全,我們需要根據以下兩點來一步一步實施。
1.1將耐密型的品種進行推廣
我市的玉米是以高桿的大穗稀植為主要的品種,這幾年來,通過糧油高產創建多次進行了耐密型品種的展示,以及配套栽培技術的展示,使得我市的玉米生產逐漸轉向緊湊密植型品種的種植。由于地域不同,所以我們在不同的地域種植的品種也不相同,主要在中熟和中晚熟的地區種植良玉88、良玉99、先玉335、鐵研58等等耐密植性質的品種。
1.2將相應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推廣
首先是要進行良種良法的配套。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地區來選擇不同的品種進行種植。在西部平原可以選擇抗病性強、抗倒、耐密以及生長期長的玉米品種,而在東部山區我們可以選擇能夠抗葉斑病以及對于干旱能夠有極強的抗旱性的品種。
其次就是要將高產高效的栽培技術進行集成。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來解決,分別采取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和原茬播種秸稈覆蓋的技術來集成玉米的播種施肥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最后就是需要加強對農業技術的培訓。培訓時候需要按照三點來進行指導。第一點是要選擇冬春季節農務活較為清閑的時候,將專業性的技術通過多種渠道和多種方式來進行傳播指導。第二點是要以提高糧食生產的能力為中心,做到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直接傳授給人。第三點是要能夠針對農務活來開展針對性的技術培訓,讓科學文化知識不高的農民能夠聽懂學會。
2.提高品質,加快建設
根據遼寧省開原市玉米生產上的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建立起優質的玉米地區,選擇優質品種,優化結構,將優質飼料玉米作為主要品種進行培養發展,除此之外還要對用于淀粉工業的玉米進行大力的種植培養,提高玉米的品質。
3.培養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對于玉米的深入加工來僅僅局限在用于淀粉、酒精和飼料等方面,在這方面還能夠有所開拓。所以根據這種情況下的市場需求,我們可以培育出一些龍頭企業,對玉米的深入加工以及產業化進行發展,這些龍頭企業可以包含大中型企業,也可以包含中小型企業等,范圍廣泛不受局限。
四、總結
本文通過對遼寧省開原市的玉米產業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玉米產業的發展潛力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之上又提出了促進我市玉米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對策,為我市的玉米產業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吳鵬. 淺談遼寧省玉米產業發展與對策[J]. 農民致富之友,2014,04:81.
[關鍵詞]蠶桑產業 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1-0107-01
瀾滄縣拉祜族自治縣發展河哈尼族鄉轄4個村委會、57個自然寨、69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 萬人、總耕地面積 3.6萬畝、土地及水資源豐富,2013年農民人均有糧388公斤、農民人均2595元。以茶葉及甘蔗為主要經濟作物。原有桑園面積587畝、涉及發展河及營盤兩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2014年產鮮繭20.4噸、產值76.5萬元,新發展面積450畝。
1 發展歷程及現狀分析
發展河的蠶桑從引進到現在共經歷了:引進試驗示范種植的嘗試期、全面規劃推廣種植過度期、優勝劣汰的平衡期以及現在的理性恢復增長的發展歷程
1.1 引進試驗示范種植的嘗試期
瀾滄縣發展河鄉于2005底與全縣同步引入蠶桑產業,當年示范種植164.2畝,2006年養蠶1.5張,產量73.2公斤、產值1383.3元,桑園選地條件差,基本選在樹林邊、竹林底或與茶樹間種?;静贿M行管護,畝產值8.5元/畝。到2007年底統計發展面積524.4畝,嫁接面積79.5畝,共養蠶31張、產量1175.3公斤、產值22388.8元,畝產鮮繭2.2公斤/畝、如以嫁接投產面積計算畝產鮮繭14.8公斤/畝、畝產值281.6元/畝。前栽后毀,棄管棄養現象突出。
1.2 全面規劃推廣高峰期
2008年全縣調整規劃前普查面積132.2畝、其中嫁接面積66.7畝。2008年養蠶32張、產量1320.7公斤、產值25345.9元,與2007年保持基本穩定。調整規劃后當年新發展面積630畝,至2012年始實施強村大戶工程前累計共發展面積1864.8畝,其中嫁接面積621.2畝,累計產繭35982.9公斤、同比2008年年平均增長9倍。年最高產量15190.2公斤,產值481624.9元。以嫁接投產面積計算平均畝產繭24.5公斤/畝、畝產值775.3元/畝,平均張產繭29.3公斤/張。養蠶技術和效益處于全縣較低水平。
1.3 優勝劣汰的平衡期
2012年發展河村列入了縣級‘強村大戶工程項目’建設,項目實施當年原有面積由實施前的841.7畝減少到532畝、減309.7畝、-36.8%。 2012年新發展面積127.8畝,其中新栽嫁接桑80畝。 2012年養蠶439張,同比2011年的497張減66張、-12%。產量12148.9公斤,同比15190.2公斤3041.3公斤、-20%。養蠶戶數102戶,同比167戶減65戶、-38.9%。戶均養蠶收入3634.6元/戶,同比2657.3元/戶增977.3元/戶、增36.8%,畝產繭量22.8公斤,同比17.7公斤增加5.1公斤/畝,增加28.8%。由于在當年甘蔗價格提升以及養蠶水平低、致使養蠶效益差等因素的影響下,吉坐、老陳等村民小組,于強村建設項目進入初期3-4月嚴重毀桑。預計減少養蠶張數200余張、減少產量5000公斤。但是,養蠶總量雖然少了戶均收入及畝產繭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通過狠抓冬季桑園管理、高標準建設新桑園、桑園及蠶房的統防統消、大棚建設、養蠶技術培訓指導等工作的有效落實,2013年投產面積449畝,鮮繭總產量有了恢復性增長達14860.8公斤。產值558425.8元,戶均收入5640.7元/戶。同比2012年的3634.6元/戶,提高2006.1元/戶、增長35.6%。平均畝產繭量33.2公斤/畝,同比22.8公斤增10.4公斤/畝,增長31.3%。2013年新發展面積138畝。產業逐步向高效,高標準化方向發展。
1.4 理性恢復增長的蓄勢待發期
經過多年艱辛的發展歷程,不斷總結和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強村大戶工程’實施的有力支撐下,三年來,不下達面積任務指標、注重選地及建設標準的提高、發展一畝出成效一畝、注重種養薄弱環節的技術培訓指導、積極有效的引導農戶主動投入發展。發展河鄉的蠶桑產業正呈現出可喜的恢復性增長趨勢。其中:嫁接桑面積350畝。占新栽桑的78%。至此,總桑園面積基本恢復到2012年前的面積水平,達1030畝、桑園管理建設標準、養蠶技術及效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預計到2016年可完成‘強村大戶工程’的建設任務,實現產繭50000公斤,產值190萬元,為發展壯大該鄉的蠶桑產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
2.1 嚴格推進組織化進程
發展河蠶桑產業近年來在上級財政項目的支持下由農戶自行發展,桑園面積相對集中在發展河村的上勐宋、河頭、林排坡及營盤村的蚌塘、坡腳等小組,2014年新發展面積呈現逐步向其它小組發展的趨勢。應統一認識,以‘事在必成’的決心、做‘強產業’為目標,充分調動鄉、村、組及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主動參與性,做好現有村組的統一規劃,規劃面積不少于村2000畝、組300畝、戶5畝。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穩步推進發展。在做好發展河、營盤兩個強村的基礎上,后續考慮勐乃村及黑山村的規劃發展。至2020年規劃總面積8000-10000畝、產繭800-1000噸、農業產值3200萬元,真正培植壯大成為本鄉的支柱性產業。
2.2 加強技術服務力量、支撐產業發展
發展河鄉從引進蠶桑產業起,技術員及輔導員更換頻繁、穩定性差,始終處于熟悉、適應階段,無法進行有效的培訓指導。是導致該鄉種養水平不高、養蠶效益不好、影響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全鄉只有兩名村級輔導員在分片進行技術服務、組織生產等的相關工作。技術培訓指導力量有待加強,建議鑫源公司應至少配備1名專業技術人員。并簽訂至少3年以上的服務協議。以保證技術支撐產業發展的必然需求。
2.3 加強種養技術薄弱環節的重點培訓指導
養蠶效益的高低,與桑葉產量、質量以及養蠶過程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緊扣,缺一不可。必須嚴格按技術標準加強種養過程中種植溝開挖、栽苗、底肥投入、中期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冬季桑園的深翻、伐條、施冬肥、小蠶養殖中溫濕度的管理、蠶體蠶房的消毒、采葉標準,上簇管理等每個技術環節的培訓指導。狠抓桑園病蟲害、小蠶養殖溫濕度的調節、蠶房的統防統消等最為薄弱的環節,直至達到養成自覺習慣、統一標準為止。實現向高標準、專業化、持續方向發展。
2.4 抓好示范樣板的建設
發展河鄉的上勐宋、河頭、蚌塘等重點村名小組的桑園及養蠶大棚分布依然存在集中連片不足、肥力水平不高、距離村寨較遠、道路基礎差、技術指導難以到位、專業化程度不高等情況。應根據現有桑園、蠶房的分布情況,每年連片規劃2-3個100畝以上的‘桑園及大棚群示范樣板’。以高標準,專業化加以建設。同時,試驗、示范冬季桑園套種蔬菜、馬鈴薯等模式及充分冬季大棚閑置期發展家禽養殖業,以提高土地及大棚的利用率。示范樣板要求第一年畝產鮮繭30公斤/畝以上、第二年50公斤/畝以上、第三年100公斤/畝以上。
【摘 要】動漫產業被科學家稱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對于當今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的動漫產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動漫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本文就我國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了詳細的說明,同時借鑒國外幾個動漫產業發展成熟的國家的經驗,根據我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點,提出了發展我國動漫產業的對策。
【關鍵詞】動漫產業 產業鏈 對策
雖說如今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趨于成熟,中國動漫產業每年有億元潛在的巨大市場。但是,伴隨著全球數字娛樂時代的到來,我國動漫產業正處在一個戰略時期,中國動漫產業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化。因此研究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將來的發展策略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狀況
談到我國動漫發展的歷史,可謂是讓我們中國民族感到自豪的光輝歷史。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誕生,是當時亞洲最早的一部動畫。其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先后制作完成了《大鬧天宮》、《哪咤鬧海》等經典作品并在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1959年《小蝌蚪找媽媽》為代表的水墨動畫,巧妙地將國畫藝術融會于敘事之中,堪稱極致珍品,為世人所矚目。當然,同樣不能遺忘在當時家喻戶曉的“小人書”:《三國演義》、《水滸傳》、《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畫工優良、情節生動,比之現在市場流行的日本漫畫,實可謂其鼻祖,有過之而無不及。
近年來伴隨著“動漫產業”的極度升溫,沉寂已久的動漫市場也終于開始復蘇,全行業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動漫大國,但產業基礎薄弱與市場空間龐大之間形成了強烈反差。生產動畫片的企業和漫畫書的出版社也不例外。原創動漫產品的數量不僅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甚至無法滿足播出的要求。在中國,一方面是國產動畫片低成本回收,缺乏市場;另一方面,國外的動畫片制造商為了占有中國市場,低價銷售自己的動畫片,不僅占領了中國動漫行業的大部分市場,同時也得到了相當可觀的回報。
二、我國動漫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消費群體定位不恰當
在日本,對動漫的消費群定位就是全民,其動漫作品自然在理念、內容、表達方式上更加成熟。而在中國,其消費群體僅限于20歲以下的非成年人,低齡化特征延續至今,致使“有效供給”實際不足和“潛在需求”的長期被忽視?!肮┬琛眹乐厥Ш鉅顩r從理論角度解釋了當今中國動漫市場“冰火二重天”的特有景象——一半是原創作品難覓出路,一半是國外動漫大行其道。
2.缺乏原創的動漫形象
我們知道構建動漫產業鏈的關鍵在于創造出有著足夠吸引力的動漫形象,是產業鏈的開端??v觀米老鼠、唐老鴨、機器貓等動漫形象,一般都是可愛的動物,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能為觀眾所接受,而且國外的動漫卡通形象,大多具有挑戰傳統的、叛逆果敢的性格,恰恰迎合了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尤其是迪士尼的卡通形象都有其深刻的內涵,激勵人們積極向上,多行善事,但它們的表現方式卻不雷同單一,十分豐富和特別。
而中國的動漫形象說教味道比較重,使人不自覺地產生抵觸心理,而且缺失創新元素。譬如曾經讓國人如癡如迷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形象,幾十年沒有變化;與之相反,米老鼠、唐老鴨卻不斷有故事推陳出新。原創產品的嚴重缺乏使得我國成為動漫產品的最大輸入國。
3.動漫產業鏈斷裂
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必然離不開一條完整產業鏈的支持。日本動漫產業鏈包括“漫畫連載——改編動畫——制作衍生品——開發游戲”這一套完整的生產流程。而在我國動漫產業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往往是“漫畫毫無目的”、“動畫我行我素”、“玩具鋪天蓋地”……各環節相互脫離、分割,毫無完整性、連續性可言。尤其是對于一些衍生品的制作,一些急于求成的商家在其動畫人物根本未被市場認可的情況下就大量推出玩具等衍生品,以期早日收回成本。但實際后果只會是整個投資行為的徹底失敗和供給資源的重復浪費。
4.缺乏高素質的動漫人才
據調查,目前全國動漫從業者不到1萬人,只及韓國的1/3。更糟糕的是國內動漫界人才的現狀是,懂動漫藝術的不熟悉電腦制作技術,熟悉電腦技術的,藝術素養的功底又很薄弱;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差,具備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為了應對目前動漫創作專業人才不足的現狀,雖然國內正在大力培養高層次的動漫人才,但絕大多數高校目前缺乏師資力量和適合的教材教案,與創作和生產的實際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還無法在短時期內改變人才匱乏的現象。況且,動漫產業不僅需要動漫制作人才,還需要優秀的熟悉動漫產品的商業運作人才。盡管目前這類人才極為缺乏,但各相關院校均未開設文化產業類營銷專業。
5.管理和體制不健全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能獨立制作動畫片的,基本上就是有數幾家大單位。這些制作單位都是在非市場經濟體制下制作,管理體制落后,商業運營效率低,播放動漫,只投錢,不賺錢。與此同時,國外動漫勢力沒有了諸多限制,大量進入中國,對民族動漫產業形成巨大沖擊,并造成優秀人才外流,形成國內動漫產業的落魄局面。由于動漫產業內容豐富,跨度相當大,涉及影視、出版、制造業等行業,因此國家并未明確它專屬于哪一個部委領導。很多行政系統隨意配置動漫資源,擾亂了整個公平競爭的動漫市場,致使動漫產業難以形成完整的規劃,產業結構不能得到及時改善,調節動漫產業的杠桿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動漫產品的生產審批、制作、銷售與發行等環節,因歸屬不同部門管理,產業鏈被人為割裂,有限資金得不到合理使用,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巨大浪費。
6.知識產權體系不健全,盜版泛濫
正如中國諸多產業面臨的困境一樣,“盜版泛濫”也是影響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沒有一個很好的產權保護機制來保護動漫產業,使得國內不發達的動漫畫水平一方面使得原創事業發展緩慢,另一方面因為市場缺乏足夠的消費者支持者使得中國的動漫產權價值相當低,無論是連載的稿費還是動畫播映轉讓權費用都相當的低廉,極大損害了創作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
三、發展動漫產業的對策
由以上內容我們知道,目前中國動漫產業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可謂相互交織、層層相連,寄希望于一夜之間就徹底改變現狀的做法是不符合實際的。綜觀發達國家動漫產業的發展規律和經驗,對我國動漫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以下對策:
1.形成良好的動漫消費氛圍——準確定位消費群,采用動漫分級
動漫的消費群不僅僅是青少年,應該是全民,因此目前動漫的消費群應該重新定位,要以全民為消費群,重新詮釋“動漫內涵”。從思想上拋棄對動漫固有的歷史性偏見,轉變觀念,客觀地將其視作是和書籍、報刊等媒介同質的一種思想表現載體、一種市場化商品,真正還其“平等身份”,使原創動漫的發展成為可能。
根據實際情況,我國動漫產業下一步可采取分級制即針對市場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標準,分類管理??蓪⑽覈膭勇M群體按照年齡的不同分為四段:6-10歲、11-18歲、19-35歲、35-60歲,然后針對這四個年齡段確定a、b、c、d四種不同的動漫等級差別主要體現在主題、內容和畫面上。
2.要注意動漫產業鏈中上游產品——有原創性的動漫形象的創造
原創是中國動漫產業的命脈,關系到中國動漫產業生死存亡。在吸取國外先進文化理念的同時,更要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動漫創作可以采用的題材非常豐富,風土人情、文學著作、民間故事等,都是動漫創作思路的來源。對于創作人員來說,需要拓寬視野,扭轉“動畫是小孩子游戲”的觀念,加大對具有宏觀主題、復雜結構、現代精神等“大”題材的開發和創新。我國必須鼓勵原創,擁有具有品牌價值的原創動漫形象。
3.要發揮比較優勢,創造獨具特色的產業鏈
動漫產業本身由環環相扣的復雜產業活動所構成,有極強的融合性與滲透性,它還在自身的制造傳播過程中融合了很多其他產業內容而成為綜合性產業。動漫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來自整個產業鏈上的特定環節的優勢,形成并清晰認識動漫產業流暢而完整的產業鏈,是推動動漫產業發展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完整的動漫產業循環鏈由“動漫生產——播出——衍生產品開發——收益——再生產”組成,兼具“學、藝、研、展、產、商”六位一體的產業特征。正確明晰的產業鏈定位可以為實現集約經營、形成規模優勢、提升研發技能、提高產業的整體實力的有力保障。
當前完善動漫產業鏈的核心是強化動漫產業發展的商業化,從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出發,制作和傳播適合于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廣泛年齡層次偏好的動漫作品;開發包括服裝、文具、游戲、玩具在內的動漫衍生產品,運用現代技術開發新型的動漫形象載體。通過實施外包戰略等多種方式,努力提高動漫產業鏈下游的周邊衍生產品的生產能力。鼓勵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內容豐富的動漫展、動漫節等活動,在動漫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架起橋梁,擴大影響,帶動動漫衍生產品的銷售,促進動漫產業鏈的形成。
4.加大動漫人才培養力度,提高原創力
動漫產業對人才有較高的依賴度,同時對人才的素質也有更高的要求,擁有創新思維、人文素養、科技意識等綜合能力的人才是動漫產業的寶貴財富。我國從現在起就應充分重視動漫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覆蓋廣度到核心質量,全面提高動漫人才的整體水平。具體而言,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1)積極鼓勵并引導社會辦學機構開設動漫專業培訓,從基本面上擴充人才數量,有效彌補市場缺口。(2)充分發揮各大高等院校優勢,加大對專業人才,尤其是復合型動漫核心技術人才(漫畫原創、動畫制作、 電腦合成)的培養力度,以“高、精、尖”為目標,傾力構建中國動漫的精英團隊。(3)廣泛吸納國際頂尖的動漫經營管理人才加入到原創動漫的后期推廣過程中,學習先進經驗,著力于本國動漫營銷人才的培養。
5.轉變政府職能,加強與動漫產業相關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的建設
動漫產業的發展,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其發展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市場基礎,因為產業的發展最終依靠的是由市場來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政府要以營造市場主導資源配置為己任,主動確定自己的活動邊界,打破體制、行業和地區壁壘,創新對文化產業的管理體制。
自1995年以來,國家總共出臺了14項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但是,由于缺少對動漫產業發展的宏觀戰略研究,導致政策的配套措施很難到位,有的操作起來比較困難。這樣難免給執行政策留下許多可鉆的空子,從而導致各地扶持動漫產業的措施差異較大,有的政策則形同“空中樓閣”。借鑒日韓等國家的立法經驗,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是規范動漫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6.凈化市場環境,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
從國際經驗看,一國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通常都離不開政府的有力支持,而對于目前深陷于“內憂”(動漫市場盜版猖獗)“外患”(國外作品大行其道)——雙重困境中的中國動漫產業而言,無疑更為重要。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各種走私、侵權和盜版動漫產品的行為,凈化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動漫企業應盡快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通過版權登記、申請專利和注冊商標等途徑保護自身產品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動漫產業的扶持力度,通過政策保護、財政補助、稅收優惠等多種手段支持起步時期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向兵.重振河山中國動畫“動”起來[n].人民日報,2005-02-07.
[2]郭建軍.日本城鄉統籌發展的背景和經驗教訓[j].農業展望,2007,(2).
[3]孫亮.對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思考[j].經濟理論研究.
[4]曲世民.大連軟件動漫產業需要八個平臺[j].宏觀經濟管理,2005,(10).
一、 基本情況
全世界有13億穆斯林,全球清真食品、用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前景十分廣闊。不僅穆斯林依賴清真食品,來自于不同種族及宗教的人群對清真食品都具有較高的需求。其中,阿拉伯聯盟的22個成員國是清真食品的巨大消費市場,也是我國開拓清真食品的出口的目標市場。
__市現有人口135.68萬,其中回族人口68.58萬,占全市總人口的50.5%,是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是名副其實的回族之鄉,在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和明顯的資源優勢。清真產業是我市發展特色經濟的主體,也是形成經濟優勢的主要依托。20__年以來,市委、政府提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戰略,主要依托“回族之鄉”品牌優勢,全力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獨特優勢,逐步形成了新的產業集群。截止20__年底,我市清真產業進出口總額達到516萬美元,占全市外貿出口總額的42.26%。20__年一季度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含營業收入)達到16.92億元,占全年的19.6%,同比增長12.8%。其中清真餐飲業銷售額達到1.62億元,同比增長20.1%;清真牛羊肉銷售達到13700噸,增長2100噸、同比增長18.1%??傊?,我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正處一個新的起點上。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從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個體經營戶)共有140130家,從業人員238814人,規模以上企業28家(指年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過3億元的有3家,過億元的有9家;以下中小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有128家。初步形成了清真肉制品、清真乳制品、清真餐飲、清真方便休閑食品、清真糧油、清真調味品、回醫回藥、清真保健品、穆斯林用品等為主的“七大重點”產業雛形。
二是各類產業競相發展。20__年全市清真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戶有2300多家,其中中等以上規模的有20家,擁有300個餐位以上的大型餐飲企業6家,從業人員16700多人,年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清真肉及制品類企業、個體戶有7.6萬家,從業人員11萬人,加工、銷售清真肉制品6.2萬噸,產值11.8億元,清真乳制品企業16家,從業人員1.5萬人,主要生產固態包裝奶粉和液態奶共4個系列3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15.7億元。清真方便休閑食品、清真糧油、清真糧油類有5.6萬家,從業人員8.1萬人,實現產值17億元。清真副食品類有7417家,從業人員9661人,實現產值3.68億元。清真調味品類有484家,實現產值1.23億元。清真飲料類有686家,實現產值1.55億元。回醫回藥及清真保健品有生產、加工企業21家。穆斯林用品業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個體經營戶275家,從業人員2524人,實現產值1.33億元。20__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增加值27.8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18.3%。
三是品牌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已形成的品牌產品有“夏進”乳品、“沙漠王子”、“澇河橋”清真牛羊肉、“老毛”、“國強”手抓、“老苗”月餅、“中樺雪”面粉、“原野蜂蜜”、“萬綈旎”民族服飾等。其中,“夏進”牌牛奶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中樺雪”面粉、“老苗”月餅、“原野蜂蜜”等12個產品被評為寧夏名牌產品。“沙漠王子”清真牛羊肉系列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全市有17家企業(市場)被國家民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為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定點企業(市場)。一批穆斯林用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富盛機械制造公司制造的伊斯蘭風格的鐵藝制品遠銷阿聯酋、伊朗、沙特等穆斯林國家;寧夏雄鷹皮草集團生產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二毛皮大衣、背心、褥子、圍巾等,產品90%遠銷歐美國家和地區?!凹t果”公司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今年3月,400噸“紅果牌”全脂淡奶粉銷往委內瑞拉,重啟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以來寧夏奶粉惟一出口的國際市場大門。
四是項目帶動后勁足。截止20__年第一季度清真項目占商務“兩大任務”的比重在80%以上,17個正在加緊建設的項目,總投資2.18億元。特別是澇河橋清真食品公司投資5000萬元興建2條吊宰線、1500平米牛羊肉交易大廳、5000噸冷藏項目,通達公司投資1000萬元、年產4500噸牛肉吊宰分割線、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項目、興達糧油公司投資1.3億元的年產3.5萬噸油脂油料項目一期工程(投資8000萬元)、“夏進”液態奶新技術擴改項目,入駐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類項目達4家。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清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層,增加了后勁。其他改擴建的項目有10個,為清真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二、存在的問題
(一)清真產業在整體發展上缺乏規劃的宏觀控制和引導。
(二)清真產業面上有數量、點上沒有規模,產業鏈短、產業集中度低。
(三)龍頭企業少,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清真產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清真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
三、思路與對策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五個統籌”發展的根
本方法,我們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入手,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一)編制高層次高水平的產業發展規劃。科學的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在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等制約條件下更顯得重要。要在充分調研論證、準確定位發展戰略的基礎上,盡快編制《__市20__-20__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規劃》,將其納入《__市國民經濟和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發展綱要》。
(二)加快園區建設,擴大清真產業集中度。按照“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遠期規劃20__畝,近期規劃600畝,采取因企制宜,加快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孵化園建設,吸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入園發展,推進產業集群的形成。
(三)狠抓項目帶動,增強清真產業發展動力。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深加工項目為重點,抓好開發項目和引進項目的論證、制作和儲備。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食品和服飾加工企業開展合作,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大品牌。同時充分發揮中國__回族民俗博物館、中國__文化藝術館、中國__伊斯蘭文化中心以及穆斯林用品專用市場、穆斯林風情園等項目優勢,培育回族特色區、回族文化展示旅游區,帶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快速發展。
(四)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建立動態調整、預警監測、跟蹤服務和年度分析評估制度,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企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企業集團;一批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專業技術和特色優勢的中小企業;一批具有先進生產工藝、知名度較高、國際經營能力較強的知名企業。重點發揮乳品、清真牛羊肉加工業基礎較好的優勢,重點抓好“夏進”乳品、“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閑食品、通達4500噸牛肉冷鮮分割生產線項目、黃寶棟回醫醫院回藥濃縮提取生產線項目、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伊光穆斯林家禽屠宰加工項目等以及興達糧油、紅山河、生利來等10個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為清真產業發展增添新亮點,有效提升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做大做強清真產業。
(五)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治理結構,通過加強管理,提高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政策支持,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采取科研機構重點研發和企業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支持相關企業建立清真餐食品、穆斯林用品等研發服務中心,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通過項目支持,使更多的清真產業企業開拓國外市場,走出口創匯的路子。
(六)實施品牌戰略,豐富清真產業發展內涵。四個“中國號”集中反映了我市經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因此要在產業層次上、科技支撐上、文化內涵上、市場營銷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實施品牌戰略,引導和鼓勵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國內名牌和國際知名品牌。著力提升“澇河橋”清真牛羊肉、“阿伊河”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閑食品、“夏進”乳品、“中樺雪”面粉、“老苗”月餅、“萬綈旎”民族服飾等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品牌效應。鼓勵企業積極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寧夏著名商標和全國馳名商標。引導餐飲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申請注冊商標,提高清真產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塑造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