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8 09:31:05
序論:在您撰寫科技與生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七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皩А笔且囊馑?,即引入新知識。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節,巧妙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我在探索與嘗試中發現,歌曲導入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導入方法。例如,在學習“相親相愛一家人”時,播放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學習“我們共有一個家”時,播放歌曲《大中國》;學習“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寬暢”時,播放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世界需要熱心腸》等等。這樣把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上升到感情層次,讓學生在欣賞歌曲中明理,達到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從而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環節二:目標認定。“目標”,即想要到達的境地或標準;“學習目標”就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本節課所要到達的標準。“目標認定”是學生認定、認準學習本節所要達到的標準,該環節可以培養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學會規劃,學會明確目標、方向,不致于被動學習。“目標”對教師來說是“教學目標”,呈現給學生的叫“學習目標”?!敖虒W目標”行為主體是教師,有“使學生……,通過……讓學生……”;而“學習目標”行為主體是學生,就不能出現以上語氣。既然“學習目標”行為主體是學生,那么怎樣制定好的學習目標呢?
好的學習目標必須具備三個原則:
1、恰當:制定的目標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知識儲備的現狀,目標不能很簡單,也不能難以達到。
2、具體:對知識要求要具體;對能力培養的要求要具體;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要具體。
3、可測:制定的目標對于學生是否達到是可以檢測的。對于知識性的目標可以通過當堂作業、提問等來檢測;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變化,看是否內化了、接受了、認同了。
環節三:自學指導。即通過課前預習或課中預習,在老師精心設計的“自學指導”的引領下,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這是一個“靜”的過程,也是一個最高境界“動”的過程,是腦、手的“動”和聲音的“靜”,是最能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在該環節,老師要巡視,要確保所有學生都投入到學習中,要求學生有疑問的作好標記,等到討論時再提出,對個別學困生可以適當指導。
這一環節的最大亮點就是充分激發學生的自學潛能,激發課堂活力。學生通過自學,初步理清所學知識的脈絡體系,預知新知的重難點,在小組合作及聽老師點撥時更有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打造出高效課堂。
環節四: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就是會的教不會的,這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合作的目的是和同學合作解決不會的問題,這是一個“兵教兵”的過程。聽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說的,說的不如教的。
小組合作環節要注意一定是先獨立思考然后才合作交流,切忌一提出問題還沒等學生自己思考就要求進行小組合作。合作過程應是先小組、后班級,小組交流要達到小組達成一致,這是面向全體最好的方式。在展示時,最好的小組合作結果是小組所有成員意見一致、一齊舉手。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巡視監督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討論中,適當點撥啟發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發現生成資源。
環節五:展示質疑。
1、展示:展示形式要多樣。對思品課而言,最基本的展示就是口頭展示。在課堂上學生要站有站像、說有說像。
2、質疑:(1)教師質疑——教師去質疑學生的答案。在學生展示時教師要養成追問的習慣,如:還有補充嗎?還有其他的說法嗎?還能比這更好嗎?在追問中要善于捕捉動態生成有效資源。(2)學生質疑——學生對課文基本知識不會的問題提出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提出更深層次的疑問。學生質疑要本著先讓學生回答然后教師點撥的原則,學生自發地提出問題才是最厲害的。構建思維探究的質疑文化,讓學生提出問題是第一要務。
環節六:達標反饋。達標題目要緊扣學習目標,達標要限時進行,要有絕對的嚴肅性,以堂堂清測試為主。
環節七:自我總結。即讓學生自己做課堂學習小結,說一下這節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學習效率怎樣、學習方法怎樣等等。可以口頭表述,也可以書面表達;可以找學生代表,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隨口進行。
一、情感是課堂生機活力的生命
“親其師,信其道?!苯處煹那楦惺且紝W生情感的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應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使學生受益匪淺。如我在教《觸摸春天》時,先布置學生去收集熱愛生命的有關資料,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介紹,可以概括熱愛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簡要談談某一類人的主要事跡,還可以具體介紹某一個人的感人故事。課中講述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用心靈觸摸到。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边@樣讓學生懂得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力,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連我自己也感覺到語調是那樣激動,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帶著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進入了課文情境,積極主動地學習課文。
二、生氣是課堂生機活力的延續
蒙語文課上,如果學生的眼睛閃著求知的光彩,學生的思維如閃電般敏捷,那么,這股生機活力流就會自然延續、蓬勃流動起來。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要求教師勇于放手,讓生機活力迸發于學生的內心。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點燃學生的興趣火花。要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體味、感悟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啟迪智慧,達到以讀育人的目的,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讀而能問既是學生認識的突進,也是學生思維的聚焦,在讀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充分思考,這樣,學生的小腦袋里就會產生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這種想法提出來就會去思考、去討論、去作答。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發表意見的空間,以利于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要結合教材,著力發掘學生說的材料,創設說話的氛圍,充分賦予學生說的權力,讓學生想說就說,讓學生的說體現出個性化。也只有面向全體、人人參與,學生的說才會落實全員化。如在教《黃山奇石》時,在充分品文、想象、賞圖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各種形式的讀,再讓去過黃山旅游的學生說說感受。有的學生說:“黃山奇松太神奇了,我都被它陶醉了?!庇械膶W生說“黃山奇松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杰作,我為我們祖國而驕傲自豪?!庇械膶W生說:“黃山奇松那頑強的生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為它喝彩。”學生用自己充滿智慧的感悟,讀出了自己的心境。
三、“活”、“動”是課堂生機活力的直觀
我在課堂上建立了“組與組的競爭、生與生的合作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課堂上時時迸射出思維的火花,讓課堂活了起來。同時,要設法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我經常采用以下做法:(1)設計問題,分組討論。根據教材的教學目標,針對所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設計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分小組匯報,學生暢所欲言,師生共同化解難題,從而達到了激發興趣與求知相統一。(2)互學互評,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一原則,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會怎樣去學習。(3)巧設問題,擂臺答疑。讓學生不甘人后而主動思考,躍躍欲試,在感受競爭的激烈氣氛中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增加了學生學習蒙語文的興趣。如《鳥的天堂》一課教學中,讓學生以“大榕樹”和“鳥”的身份贊美自己,然后“換位整合”彼此欣賞。由于教師期待、激勵、開放、包容的態度給了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學生迸發出了無限的創造才能。
四、訓練是課堂生機活力的發展
適度的語言文字訓練對于我們的蒙語文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學生鞏固知識是有益處的,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我在教學中常采用多種形式加以訓練,如設立快速搶答、請你來判斷、有問有答開火車、話說感受、放飛思維、展示你的才華等小欄目,設計多種題型,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不僅興趣高,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創新是課堂生機活力的
摘要:自“信息技術”新教材投入使用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筆者,那就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消極的或不受控制的參加課堂活動,這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情緒,更糟糕的是學生無心向學使得教學質量大幅下降。本文從該問題的產生原因、糾正該問題的必要性及該采取那些措施做了一較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對讀者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關鍵字:信息技術主動參與原因剖析背景分析途徑探析
如何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參與能力?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特別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培養,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作為心理傾向是一種穩定的,而非偶然的暫時性的指向。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明顯地表現出對所學內容必須理解,必須掌握的心理傾向,因而就學得十分積極主動,也很有成效。
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培養,首先從培養興趣開始。
如:在《用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這一節的開始,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配套光盤中的作品或者自己收集的一些更有意思的小程序,并輔以聲情并茂的解說詞。這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使學生們情不自禁想親自動手制作,這就促使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形成。在課堂上,適時地穿插一些與編程有關的趣聞逸事,并且可以通過榜樣的作用,進一步誘發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樣的形式,把枯燥的技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比如:在講解程序的編制時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玩游戲的特點,找一些簡單小游戲的源代碼,讓學生自己試著做一些修改,并讓他們試試修改后的效果。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他們對游戲程序的運行過程有詳細的了解,同時也能激發他們學習編程的學習熱情使得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越來越高。
其次,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是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重要因素。它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合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情感也有遷移的功能,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可以遷移到學習上,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使他們愛所學的知識,更愛教這門學科的教師,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第三,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興趣。截然分開成績與興趣是不可取的。由于興趣進而取得了好成績,會強化學習興趣,使興趣產生更大的效能,為學習提供更強的推動力。反過來,如果常常能取得好成績,也會促進興趣的產生。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特別是掌握技能比較差的同學時常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每一節課我們都對同學的作品進行展示,并評選出優秀作品。在巡視輔導中,重點輔導、幫助那些程度較弱的學生,使他們也能被評選上。連續一個月被評上優秀作品的同學,由教師發給電子獎狀,一學期結束,獲得一定數量
多電子獎狀,由教師向家長發送電子賀卡,以示祝賀。這些形式給每個學生都帶來了希望,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興趣越來越濃,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
二、掌握主動參與的方法
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還要掌握主動參與的方法,使參與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活動。
(一)參與思考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的胡思亂想,必須遵循正確的規律和方法。
如:在學生動手設編制程序前,要將一些基本的語句及編程的基本知識教給他們,然后再去嘗試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而到了具體的算法設計階段,就要求學生要善于觀察,思考如何設計等問題了。教師的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余地。
在教學中要創設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通過思考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他們樂于思考,這樣在學習中就有了積極性和動力。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因為要做到這一點,不經過獨立思考是不行的;而問題提的好,這恰恰體現了思考的深度。
(二)參與實踐
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信息技術課堂更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從不會“學”到“會學”,從“會學”到“會用”,實現了從“知識”到“能力”,從“能力”到“素質”的轉變。
在學習程序編制的過程中,學生從開始對編程知識一無所知,到認識編程的基本思想,了解編程的基本語句,從而去設計一些簡單的程序,完成用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是體現了這一轉變過程,在過程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為以后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打下了基礎。
(三)參與討論和創新
“當我們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和同學、教師交流自己的知識時,就會使他們歡欣鼓舞,使課上得生動活潑,造成一種集體工作的氣氛?!鼻疤K聯教育家贊可夫的至理名言給我們這樣的啟迪:在課堂教學中,要多方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其參與意識,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另外,教師要善于做學生創新的引路人。在課堂上,學生并不需要教師告訴學生“你要創新”,而應進行適時的引導。在學生進行算法設計的時候,可以通過演示學生作品的形式,暗示一下。如:有的學生雖然設計出了算法,但是卻僅僅是教師所講示例的一個翻版,那么這時候教師可以請其他學生說一說:他們設計的與你們設計的有什么不同?教師可以提示一下:他設計的很有新意,你能不能設計更有新意的呢?學生通過討論就會想到可不可以不根據教師的設計思路而通過自己的思考將這問題解決得更有新意呢?要相信,學生創新的潛力是驚人的。當教師幫助學生找到了創新的契機,他們的創新精神就會蓬勃而出,創新行為就會迅速體現。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間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將進一步提高。
(四)參與展示
學生在完成了設計之后,最得意的莫過于向他人展示自己設計的作品。這時,就要給他們提供展示的空間,也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最佳時間,要鼓勵每一位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給大家看,教育學生,不論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對你的作品的意見或建議,會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
(五)參與評價
在展示學生作品時,教師要參與評價,學生更要參與評價,不僅要評價別人的作品,也要評價自己的作品,在評價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觀的認識,提高自我認識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校體育;體育課外活動
在教育競爭的主流影響下,大多數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專業課學習,關注學生就業率,卻往往忽視了學生身體的健康培養,忽視了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無法安排時間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從而導致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日益下降。因此,學校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參加運動的能力,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但目前高職院校的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卻并不盡如人意,多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制約
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
一、存在的問題
1.缺乏體育鍛煉時間
在學校生活中,學生學習壓力很大,且在課余缺乏活動的放松時間,種種強壓學習,成為制約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在高校,雖然對學生的早操、課外活動時間有明確的要求規定,從制度上強制確保了學生的課余活動時間,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忽視了學生真正利用這些課外活動時間的可能性。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課學習時間安排得緊湊,實訓時間安排得滿,想要進行適度的課外體育活動就需要等到下課之后,可是一般下午下課就已經接近吃晚飯的時間,學生想要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就只能利用晚餐的時間了,或者更多的學生情愿放棄活動,去尋求更多的學習時間。
2.場地設施和器材不完善
受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條件的制約,無法滿足高職院校所有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雖然教育部每年都會將大量的財力投入到高職院校發展上,但由于全國高職院校數目眾多,基數大,因此分配到各個院校的支持資金數額就很少;而院校需要維持學校各方
面的提升運轉,因此會對資金進行多方面劃分利用,重點一定是在教學方面,從而不難設想,投入到體育設施建設上面的費用肯定少之又少?,F有的體育設施無法得到及時的維修和護理,只能任由公共體育器材老化和損害,報廢在一旁,無法被學生使用,遠遠滿足不了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同時,在近幾年中,隨著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為了保證在現有條件內,能夠滿足學生的教室和住宿需求,有的院校不得不去占用體育課鍛煉場地、場館,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體育活動場地、資源和體育鍛煉設施又一次
被強占使用,直接從基礎條件上影響了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也嚴重打擊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
3.缺少教師組織和指導
受院校教學任務安排的影響,專業體育教師組織、指導學生活動的缺乏也成為制約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已經進行了小學、中學、高中等十多年的體育學習,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仍然沒有形成自我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因此,需要專業的
體育教師進行組織和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意識和習慣。然而目前各高職院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工作卻不盡如人意。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人數不足,教學工作量重,在很多時候,只能在早操和課間操期間能夠對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組織和指導,其他
時候,尤其是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教師都在忙于課程教學,因而很難看到專業教師出現在鍛煉場地上進行活動組織和指導;還有
部分高職院校體育部師資中存在著兼職教師,專業素養不高,無法合理有效地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和指導,從而在另一方面也制
約了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的興趣。
二、課外體育活動存在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1.建議
(1)學院領導應當重視學校體育課外活動的開展情況,以院級領導為首設立專門的小組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考核、評價。組建由領導、教師、學生組成的監督管理體制,做到人員落實、時間落實、場地器材落實、活動內容落實、評價措施落實,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整體效益。
(2)學院應建立和完善課外體育活動的考核制度和獎罰措施,
推動體育教師不斷地提高專業能力,同時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
外體育活動的熱情。教改委應制訂學校體育課外活動評價體系,學院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建設情況,應作為高職院校評優考查
的必要條件。
2.對策
(1)在高職院校體育改革的同時,依據學生所學專業特點,結合自身能力和愛好,參考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和開展學生所喜愛的體育活動項目。同時,我們還應該始終秉承“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動學校樹立以適應學生生存發展、強身健體為主的體育鍛煉機制,打造高職院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新局面。
(2)場地、器材、經費是體育活動開展實施的首要問題。為此,現有場地、器材的利用效率要充分提高,同時,各級領導要重視體育經費的投入,使場地、器材逐步完善。
(3)高職院校應該培養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自覺性,充分調動學生自覺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院??梢詮膶W生社團方面入手,成立一些專項體育社團,由社團牽頭組織一些體育競賽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體育才能的舞臺,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體育活動的自覺性,同時還讓學生體驗嘗試了“社會角色”,將體育鍛煉與社會生存技能培養充分結合。
參考文獻:
[1]中國學生體制與健康研究組.中國學生體制與健康調研報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楊忠偉.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趙金鳳.山東省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4]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4.
[5]范立仁.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02).
[6]徐玉娟.南京市高校高年級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03.
作者簡介:
關鍵詞:語文;學習動力;高效課堂
近年來,我國對中華文化越來越重視,對中華文明內涵的認識也不斷加強,從提高語文教學在我國的地位可以看出。語文高效課堂是指在很強的學習動力下,教師進行可以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語文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從這些年的教育經驗來看,有些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不足是導致語文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筆者從這點出發,通過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來實現語文的高效課堂。
一、高中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
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升學壓力大,使得有些學生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學生大多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們的日常漢語運用都是網絡語言,對漢語的魅力認識不夠,進而對語文學習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這也導致了語文學習動力的不足。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學生語文學習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生認為漢語是天天都在聽、說、讀、寫的,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內容,認為不學也應該取得良好的成績,所以一旦成績不理想,就會失去信心,導致學習的動力不足。(2)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法不夠妥當的話,就進一步導致了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同時注意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否恰當。(3)學生本身對高中語文的學習興趣不大,存有厭學的情緒。雖然我國高中在語文教材、上課手段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更新,教師也努力讓課堂變得更加的有趣,但是學生對語文的好奇心也隨著學習時間變長而變得越來越弱。我國學生是小學、初中、高中一貫式語文學習,高中生經過了9年的語文課程學習,從一開始的好奇到高中的習慣,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時間是呈反比的,故而高中生的語文學習動力不足也是常見的情況。
二、激活學生學習動力,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筆者認為應該從學生內部和教師兩方面同時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這樣才能夠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1.構建學生內部的學習動力,應該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語文的學習動機和端正語文的學習態度。通過這三個方面學習動力的構建,從而實現高中語文的高效課堂。一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發現樂趣,從而愿意上語文課,才能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二是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擁有學習的欲望,才能夠使學生具有長期的學習動力,實現語文的高效課堂。高中語文學習的第一動機,自然是為學生以后的高考做準備,但是學生并不應該僅僅有這個功利的目的,還應該知道學習語文,對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只有學生了解到獲得這些知識的好處后,才能增強語文學習的動機。三是端正語文的學習態度,只有端正態度才能夠保證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現。語文學習態度是學習動力構成的最基本要素,通過端正語文的學習態度能夠明確學習語文的目的,從而能夠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在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既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體現以人為本、著重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F以“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為例,談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學生運用探究、比較的方法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情境體驗、音樂欣賞、圖片觀察與分析、課外探究等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來導入新課,為以下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出課題后,我并不急于往下進行,而是讓學生思考: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紛紛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怎樣保護自己的健康?哪些病會傳染?怎樣預防傳染???”
這樣由教師設疑轉到學生設疑,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將提問的機會也留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供了動力。
二、觀察對比、表達交流、歸納概括,創設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空間
讓學生觀察對比幻燈片中狂犬病和近視眼的圖片,并說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與健康人接觸后結果有什么不同,學生表達交流、歸納概括病原體和傳染病的概念。接著展示幾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圖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體會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三、分析資料,討論探究
學生了解了傳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染的,我把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分析教材69頁有關流感、肝炎的資料來討論探究:傳染病流行時,從病原體到患者要經過哪些環節?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此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討論分析時間,并深入到學生當中與他們一起討論。為了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流感是如何傳染的,給學生播放動畫(課件),最后通過班級交流探究結果,由學生概括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學生在回答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點撥、補充。然后馬上播放動畫:你能分別說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嗎?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還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嗎?如何針對這三個環節來預防傳染病呢?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些常見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在老師的點撥提示下,歸納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并讓學生舉例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如:麻疹、乙腦,要預防接種,以保護易感人群為主;肝炎、淋病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使學生明白,預防傳染病,要做到綜合與重點措施相結合。
四、運用知識,關注社會
1、新流感:簡單介紹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學生很熟悉),讓學生說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關防治圖片。
2、“非典”:“非典”曾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非典”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措施。
3、艾滋?。喊滩∽鳛槭兰o頑癥,目前科學界對它也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它對人類的危害極其嚴重。如何對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國和世界的高度關注,因此給學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識十分必要,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首先學生在歌曲《愛的奉獻》的熏陶下,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來播放影視資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預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圖片、“紅絲帶”(防治艾滋病的國際性標志)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正確地對待艾滋病人,關心他人的情感。同時也幫助學生解決了如何與艾滋病患者相處的問題。
五、暢談收獲,自我總結
學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都有表現自己的體會,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轉入鞏固練習,以一個具體病例分析不同的處理措施分別屬于預防傳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六、課堂延伸,鞏固升華
課件展示:課外調查當地常見的傳染病,把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每個小組書寫一份調查報告。又一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科技論文;生物科學素養;文獻檢索
高中生物學教學使用的教材以及生物科技書籍與生物科技新進展存在較大的時差,將生物科技論文中的新觀點、新作法,以及相關的新知識、新成果和新應用傳播給學生,可促進學生對不斷發展的生物科學及其研究的理解和應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生物學學習能力和生物科學素養。
一、科技論文的概述
所謂科技論文是指論證、描述運用科學技術,開展科學研究,獲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學術性文章。中國國家標準GB7713-87明確指出:“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做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科技論文能體現最新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發展,科技成果已廣泛運用于生產、生活。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有效地運用科技論文,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對生物學的認識,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二、科技論文的選擇
應選擇近期發表的較高水平的科技論文,注意選擇研究角度新穎、涉及生物學熱點話題的研究文章。如學習有關育種知識時,介紹有關華中農業大學科研人員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該科研成果可加速水稻“兩系”不育系培育,促進作物雜種優勢利用。引導學生由此相關信息為主題,檢索有關科技論文,讓學生獲取科學性、權威性的基因工程育種的最新科學進展。
還應注意選擇有關促進社會、生產、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科技論文。例如,在學習“生態環境的保護”時,根據不斷加劇的“霧霾”天氣,引導學生學習《北京一次持續性霧霾過程的階段性特征及影響因子分析》,幫助學生了解北京地區持續性霧霾天氣過程中的氣象因素和氣溶膠演變特征。學生結合“霧霾”天氣親身體驗,加深了對“霧霾”天氣的了解,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利于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知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許多實驗驗證性的科技論文包含有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實驗結果、討論和結論,不僅具有科學的、最新的實驗技術和方法,還有翔實的實驗數據,讓學生易于理解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和結論之間的關系,體現科技論文的應用價值與社會意義。
三、科技論文的教學應用
首先在課堂上為每位學生提供一份論文,要求學生圍繞“文章的研究的目、研究的對象、研究的結論或結果、研究的問題對社會或研究領域有什么影響”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閱讀,培養學生快速地獲取有關信息的 能力。
然后指導學生羅列論文中相關的生物學概念和難理解的專業名詞,并嘗試理清生物學概念與難理解的專業名詞之間的關系,通過新情境的構建,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應用等遷移能力,為理解實驗和科學進展打下良好基礎。
科技論文表述的實驗原理和步驟等具有前瞻性,專業性比較強,學生難以理解。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簡要地解釋實驗過程,引導學生理解新的實驗方法和實驗設計,嘗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簡化復雜的實驗條件和方法,設計相關類似的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四、科技論文的教育價值
1.促進學生學會文獻檢索
指導學生從公共媒體如報紙、公共科學雜志,比如《新科學家》《科學新聞》或者中國知網等相關網站,采用“文獻檢索方法”“數據庫檢索方法”“出版物檢索方法”,使用關鍵詞搜索,在論文期刊上網站上或搜尋合適的論文,比如早期原創性研究論文,進行對比閱讀,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掌握認識世界的工具、學會最迅速、最有效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2.促進學生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掌握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是建立在一般概念、原理和規律之上的對生物學核心問題認識和理解,從不同的角度闡釋生命的本質,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生物學主干知識。在有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核心概念學習中,以關鍵詞“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速率等”檢索到《不同營養條件對金魚藻凈化作用及其生理生態的影響》《靜止和充氣培養條件下光強對龍須菜光合生理效應的影響》等科技論文,通過學習,拓寬視野,加深對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效率、凈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物學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學生圖文轉換和圖表處理能力
生物科學經常以生物繪圖或圖表方式呈現科學研究方法或成果,在教學中嘗試將論文的數據用簡化的圖表進行特殊處理,剔除冗余信息,并將圖表與文字相結合,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習慣,提高圖文轉換和圖表處理能力,加深對新的科學實驗的理解。
4.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