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6 16:44:31
序論:在您撰寫新經濟發展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經濟管理是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做好經濟管理的各項工作對社會發展有重要的影響。經濟是對價值創造行為的統稱,在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和實現價值的過程。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推進,經濟行為逐漸變得高效化,新經濟時代也因此形成,為了能適應新經濟時代變革趨勢的要求,做好經濟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一、新經濟時代帶來的市場經濟變革
針對新經濟時代市場變革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后續發展過程中需要從整體情況入手,考慮到經濟管理形式的要求,突出市場經濟變革的整體化要求。以下將對新經濟時代帶來的市場經濟變革進行分析:
1.無形產品的量化
在新經濟時展背景下,無形產品的量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無形產品指的是沒有實物但是有價值的產品內容,包括知識、信息和管理能力等,由于服務理念比較特殊,在無形經濟的后續發展階段,需要對量化格局和應用價值進行對比分析。無形產品的出現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需要及時對其進行量化處理,針對價值衡量標準的各項要求,建立有效的溝通發展體系。此外需要對無形產品進行價值的衡量,即使市場已經賦予了無形產品充分的價值,價值的衡量和量化沒有確切的標準,因此也增加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限制性因素。
2.生產單元的劃分
基于傳統經濟模式的特殊性,在生產單位的定義劃分階段,需要對生產行為進行有效的分析,考慮到各項定位標準的具體要求,保證生產格局的多元化。加工方也是產品的生產方,要委托相關工作人員及時對產品進行劃分,在無形產品缺乏有效的劃分的階段,對生產單元進行量化處理。由于無形產品量化處理內容比較多,在后續處理階段,需要做好劃分工作。
3.經濟指標的應用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下,現代社會的經濟行為被賦予了新的社會意義,在不同情況下,需要對出現的社會經濟行為和外部生產環境的劃分引起重視,掌握直接社會關系,進而使其適應經濟管理的變革趨勢。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了后工業時代,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在進行資本積累的過程中會存在嚴重的問題。其中工業生產模式會存在資源消耗的現象,也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造成影響。由于個人和生產社會化的弊端,流水線和獨立創造之間矛盾激化,為社會的穩定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經濟定位的定義也會受到比較嚴重的沖擊。
4.投資模式的變化
投資模式的變化對新經濟時代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新經濟的時展背景下,如何合理應用投資價值實現對資本的有效應用,成為當前事業單位管理的重點所在。和傳統的生產發展模式相比,不同層次的經濟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投資形式引起重視,盡量謀求有效的立足發展形勢。無形產品的投資逐漸超越了傳統的生產產品行為,從客觀上來說,也是對原有的工業時展模式的重塑。基于工業時代經濟模式的特殊性,需要提前對資本應用價值進行定義,考慮到投資模式的變化形式,突出應用重點。
二、新經濟時展的矛盾和反思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當前世界的經濟形式進入到新經濟時代,受到社會大生產和工業生產變化格局的影響,世界經濟的變化更為復雜。以下將對新經濟時展的矛盾和反思進行比較分析。
1.新經濟時展的矛盾化
對于新經濟時代,在構建知識經濟框架的基礎上,需要考慮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文明的發展,兼顧到發展格局的整體要求。實際上,新經濟時代的財富發展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對于世界經濟和產業格局的變化,需要對新經濟時代的經濟發展提出多方面的質疑和思考。部分地區會存在失業率高或者貧富差異大的現象,必須及時對新經濟時代布控形式引起重視,對其進行優化設計。
2.調和矛盾核心
新經濟時代和之前相比關注競爭和利益間的關系,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需要對管理學的知識框架和結構形式進行對比分析。綜合經濟學的各方面變化,需要及時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考慮到宏觀發展形勢的整體要求,貫徹落實有效的經濟體系。新經濟時代對經濟管理是長期性的,獨特的管理形式必然推動新經濟時代的整體進步。在核心調整階段,只有落實有效的管理特征,才能體現出矛盾整體管理的要求。
3.確定新經濟時代的基礎
在新經濟時展階段,受到發展規律的影響,市場狀態和各個產業結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由于呈現出不一樣的特征,必須對資本主義市場發展形勢引起重視,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等進行有效的分析,滿足經濟時展格局的后續要求。由于經濟體的投資呈現出細化的狀態,在執行投資階段,必須考慮到經濟體和經濟行為的各項變化,合理應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保證經濟體的有序性和完善性。投資框架的應用本身比較細化和復雜,也會直接產生比較復雜的影響,經濟行為受到決策和后續控制形式的影響,必須貫徹落實有效的經濟管理體系。
4.投資模式的重組
對于資本的有效應用和價值的重新估算,對于各種資本的投資要考慮到合理應用的最大化作用。在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下,不同層次的經濟體對資本的有效應用有明確的要求,從實質上看,需要及時對投資模式進行分析,考慮到結構形式和建構體系的整體要求。在新經濟時代,從形式和內容上要對工業結構進行咋比較,重新解構舊有工業化的投資模式,從而在新的時代里面,賦予資本更新的價值和意義。
三、新經濟時代的經濟管理發展對策分析
基于新經濟時代經濟管理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從當前發展狀況來看,企業事業單位為了適應經濟時代的發展潮流,必須對自身經濟理念進行革新,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的整體化要求。以下將對新經濟時代的經濟管理發展對策進行分析。
1.積極革新經濟理念
從新經濟當前發展狀態來看,必須從觀念上改變和提升對經濟及經濟管理的認識,強化對新型經濟模式的掌控力。在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要通過不斷學習的形式,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在現有基本素質和認知水平的影響下,要及時關注世界經濟和我過經濟的變革趨勢,盡量找到自身在新型環境的定位,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進而為自身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為了實現經濟發展形勢的革新,要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和戰略控制體系,以戰略控制機制為基礎,貫徹落實多元化管理機制。多元化的管理背景要以優先原則為基礎,認識到多元價值的潛能,政府在政策上必須給予有效的支撐,進而保證經濟理念的有序性。
2.突出經濟變革
在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背景下,要想實現穩步發展,必須對已有的自身管理模式進行分析,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根據經濟投資形式的具體化要求,在轉型階段,要對市場經濟進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生產投資、無形產品及其他項目。在做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選擇長期有效的投資項目。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減少對投入大、風險大的項目進行投資。當前對于創意和觀念主體的投資理念正在逐漸發展,從當前經濟發展模式和狀態來看,此類投資形式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明確風險評估形式,建立長期效益的投資節目。
3.確定知識創新體系
知識作為人類發展比較重要的財富,其經濟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在現代經濟發展模式下,做好知識的創新管理工作至關重要。需要從傳統觀念抽離出來,保證知識管理的獨立性,對各項內容進行有效的評估和認識。在當前經濟發展狀態下,知識包括有規律的知識和領會類的知識,兩種不同的知識受到企業單位的重視,通過有效的組織形式,可以實現知識間的有效轉換,進而為企業的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4.提升人員素質
人才是當前社會的稀缺資源,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其應用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強化無形人才的培養,不斷提升經濟管理水平。事業單位作為獨立的經濟發展體,要發揮出自身的積極作用,做好人才的咨詢和管理工作。通過對自身經濟理念和經濟管理方式進行轉換,能進一步提升綜合素質,實現人生價值。
四、結束語
經濟管理的影響價值比較深遠,在對知識管理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理論要求,對各個類型的轉化形式引起重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知識經濟的發展運作。同時在實踐過程中要了解市場經濟的變化,適應新經濟發展趨勢的整體化要求。
參考文獻:
[1]宋繼華,李.新經濟時代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J].商場現代化,2015,07:192-193.
[2]馬杰.試論新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發展新趨勢及其應對策略[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04:28-29.
[3]楊開.淺論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變化及發展趨勢[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1,04:78-80.
【關鍵詞】煤炭 資源枯竭 經濟發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阜新市位于老重工業基地的東北,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曾是我國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被稱為“煤電之城”。但是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阜新市的經濟也出現了較大的波動,產業結構也必須隨之調整。盡管自2001年阜新市被國務院定為資源枯竭轉型城市以來,阜新市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實踐,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思路不斷清晰,方向不斷明確,內容不斷豐富。但是從阜新現如今的發展水平來看,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將近幾年的數據進行對比,對阜新當今的產業結構及經濟轉型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找出妨礙阜新經濟發展及轉型的根本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為促進阜新經濟轉型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文獻綜述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自然資源已開始進行優化使用,但是作為一些重工業基地卻依然出現了資源枯竭的現象,從而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未來發展也成為了我國學者所研究的熱點話題。
王世賢(2014)指出資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的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發展不平衡,必須由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入手,使就業、創業與產業轉型和承接互相促進,提升結構變動協同性,才有利于實現經濟與就業的和諧增長。李海超(2013)通過綜合運用區域經濟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等學科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分析了我國資源型城市現行的融資體制對融資的作用。宋喜斌(2014)認為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過程可分為以下三種:政府主導、產業政策轉變、經濟轉型。王茵(2010)、邱松(2011)、陳德敏(2012)也對資源型城市將如何發展與經濟如何轉型進行了深入探究。蘇楠楠(2014)指出資源型城市轉型過程中主要出現:經濟發展緩慢、產業結構單一、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從各個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具有多種方式,卻也普遍存在較大問題。本文對阜新的經濟發展及轉型進行了深入探究,提出相應的政策,使阜新在轉型之路上少走些彎路。
二、阜新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生產總值(GDP)基數過低,增長較為緩慢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在建國伊始,經濟發展狀況良好。但是,伴隨著煤炭資源的減少甚至即將枯竭,阜新經濟也一落千丈,成為了遼寧省的最后一名。從阜新最近五年的GDP數據可以看出(表1),阜新GDP基數過低,且增長速度較為緩慢。與遼寧省的其他城市相比,阜新明顯處于落后的地位。在2013年時,全省除阜新市和葫蘆島市以外,GDP均已過千億元(雖只列舉部分城市數據,但是對整個遼寧省均進行了調查),而最發達的沈陽和大連已超過七千億元。而葫蘆島市建市不久,經濟和文化底蘊皆沒有阜新深厚,生產總值也超過阜新一百多億元。由此完全可以看出阜新GDP基數過低,經濟發展緩慢。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比值呈下降的趨勢,且依照阜新現在的經濟水平來看,這樣的增長速度完全不能夠支撐阜新的發展,阜新轉型勢在必行。
(二)對煤炭產業依賴過度,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
阜新素來有“煤電之城”的稱號,煤炭產業也一直占據著阜新支柱產業的主導地位。但是,也正是由于對煤炭產業的過度依賴,而忽視了對其他產業的著重培養,使得阜新在煤炭資源枯竭之時,經濟上也出現了極大的困境。甚至阜新經濟轉型至現在,其對煤炭產業依然有較大依賴。2010年,阜新被確定為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而進行經濟轉型的第十個年頭,阜新的原煤產量仍高達1828.31萬噸、采礦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11.83億元,足足占了當年全市總值的三分之一。而2014年的數據顯示,阜新的煤產量仍達到1517.01萬噸、采礦業的生產總值達到71.38億元,雖然所占比值有所下降,卻依然占有較大比重。且從數據中可以看出,五年之后的產量下降并不明顯,而產值卻下降較多,這是因為我國如今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像煤炭這種非清潔型能源,一旦生產過多便會超出大眾的需求,價格便隨之下降,從而導致如今煤炭行業的產量多、產值少的局面。
(三)教育發展存在缺陷,就業與失業問題較突出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與該地區的人力資源是分不開的,而這一因素又對就業與失業產生有著極大的影響。但是阜新的教育發展卻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據統計,至2014年底,阜新在校研究生2939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378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694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629人、初中在校生32544人及普通小學在校生84698人。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阜新市受高等教育人數較少、所占比重較低,這也就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數相對增加,使阜新整體的文化素質水平隨之下降,這與政府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和對教育資源投資較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阜新培養出的人才還有可能會由于阜新經濟增長緩慢、發展機會少而選擇去其他城市發展,如此一來,阜新的人力資源則更加匱乏。而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煤炭行業所需要的人數也就會隨之減少,而阜新市截止2014年底礦業從業人員為35746人。倘若礦產資源枯竭、煤炭行業倒閉,則會出現大批失業者,且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再就業可能性較小,這也成為阜新未來發展的一大問題。
三、結論及對策
(一)結論
阜新作為我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在轉型過程中也遇到一系列的問題還有待解決。阜新市由于對煤炭產業依賴度過高,使得其經濟隨著資源的枯竭而衰落,而阜新的教育體制不夠完善、資金投入不足,使得當地沒有足夠的人才來引領其進行高端產業的開發與研究。同樣,由于其經濟水平落后,更無法吸引大批的外來人力資源進入,這也是阜新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且隨著煤炭資源的減少,從事于礦業的人數也會隨之減少,就會使這些低文化水平者的失業率逐漸增加,給阜新經濟的發展帶來負向的影響,也為其進行經濟轉型增大了難度。
(二)對策
第一,降低對煤炭產業的依賴度。煤炭作為非清潔能源,已經逐漸被清潔能源所替代,使用量已大大減少,若產量過高,只能采取薄利多銷的原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會隨之降低。而它又是不可再生能源,現在也正面臨著枯竭的危機,若阜新市繼續著重依賴于煤炭產業,將會經濟持續低迷下去。所以,必須降低對煤炭產業的依賴度。
第二,著重發展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支柱型產業。阜新市由于一直以來對煤炭產業的過度依賴,減少了對其他產業的著重培養,使其產業結構出現不合理的現象,所以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著重發展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支柱型產業。阜新旅游業一直都較為豐富,它的旅游總體形象定位是“觀沙緣奇麗特色,看煤城變幻今昔,感東藏宗教民俗,悟華夏文化源地?!备沸率锌梢酝ㄟ^加大宣傳、優化景區等方式,將海棠山、瑞應寺等景區打造成一級風景區,吸引大批外來游客,大力發展旅游業,同時通過旅游業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還應加大科研項目的研究,大力發展清潔型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及相關技術產業的發展,以彌補煤炭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不足。充分發揮政府對這些產業的推動作用,加大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時也要加強對其的監管力度,使其能夠快速地發展起來,也使阜新能夠順利地完成轉型,保持經濟的平穩發展。
第三,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優秀的人力資源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地完善教育體制、深化教育改革,并不斷加大對教育項目的投資,才能為本地、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才能為未來經濟快速的發展提供可能。同時,不僅要對基礎和高等教育進行著重培養,還要加強各單位和社會的人才的培養,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只有推動育才聚才的人才體系建設,才能為轉型振興提供人才保障。甚至還會吸引外來的資源為本地進行建設,加速本地經濟的發展進程。
第四,重點解決就業、失業問題。一個地區就業、失業情況如何,既可以反映出當地百姓生活水平狀況,也可以放映出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這一問題是困擾我們整個國家的一個長久性問題,但對于阜新這種資源枯竭型、欠發達城市而言,解決這一問題迫在眉睫。阜新市應推動高質量的就業體系,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切實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援助各類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例如說,失業的煤炭工人,政府應出面給予幫助,否則如果大批的低水平失業人員不進行再就業,將會使阜新的經濟發展陷入嚴重困境。同時,還應提高職業培訓技能質量,以培訓促進就業。這一方式可以增加專業人員的數量,還為失業人員提供了更好的學習平臺,為其未來的就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也可以使當地嚴重的失業問題有所緩解。
阜新只有不斷地進行探索與改進,直至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順利地完成經濟轉型,才能夠使其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王世賢.阜新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協同性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4(3):234-238.
[2]李海超.我國資源型城市轉型融資問題研究――以阜新為例[D].博士學位論文,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3.
[3]宋喜斌.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研究――以內蒙古烏海市為例[D].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4.
[4]王茵.以城市轉型促經濟轉型―遼源市加大城建投入記事[N].吉林日報,2010-04-10.
(①萊蕪市醫療保險事業處,萊蕪 271100;②萊蕪市財政局,萊蕪 271100)
(①Laiwu Medical Insurance Department,Laiwu 271100,China;②Laiwu Finance Bureau,Laiwu 271100,China)
摘要: 本文對綠色會計的概念以及實施必要性進行了系統分析,闡述了新經濟形勢下綠色會計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發展綠色會計的具體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green accounting,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accounting in new economic 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develop green accounting.
關鍵詞 : 新經濟形式;綠色會計;發展
Key words: new economic form;green accounting;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4-0185-02
作者簡介:魏寧(1973-),女,山東萊蕪人,現任萊蕪市醫療保險事業處財務科科員,本科,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孟艷華(1975-),女,山東萊蕪人,萊蕪市財政局會計科科長,本科,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財務管理。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遞增、生活方式的無節制,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而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礎上,給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為治理環境污染、優化經濟發展結構,我國實施了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企業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協調企業經濟利益與低碳能源消耗之間的關系,優化企業的經濟發展模式,成為綠色會計的重要職責。
1 綠色會計的概念
綠色會計又稱環境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2 新經濟形式下實施綠色會計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我國已經進入低碳經濟時代,而在低碳經濟時代背景下,如何合理協調企業與資源之間的關系成為當前經濟發展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而綠色會計是以鼓勵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為目的的,因此在新經濟形勢下實施綠色會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1 建立綠色會計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 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滿足當前經濟發展又不損害未來利益的基礎上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因此可持續發展要求經濟結構要以低碳環保為核心,而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大多是以高能源消耗為基礎的,因此必須要建立綠色會計,通過綠色會計體系督促經濟結構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
2.2 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會計模式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我國的會計制度也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我國會計由單純的傳統會計、管理會計到人力資源會計再到現在的綠色會計都是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而發展的,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國經濟發展必須要以低碳環保為核心,因此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用到環境會計,這種經濟發展趨勢對綠色會計的發展是一種有利的支持。
2.3 建立綠色會計是強化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 基于當前企業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現狀,企業內部管理模式實施綠色會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綠色會計可以幫助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將環境成本也納入到企業的成本支出體系中,這樣有利于企業改變以往的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提高了經濟的整體效益。
3 新經濟形勢下綠色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關于綠色會計的論述比較多,但是針對我國新經濟形勢下發展綠色會計中存在問題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本文則以我國新經濟形式環境為背景,分析我國綠色會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綠色會計理念還不成熟 綠色會計的發展理念主要是從我國宏觀經濟角度出發,從社會環境利益方面考慮企業的經濟發展,而不能從企業各方面的經濟利益衡量,但是就目前綠色會計的實效運行情況看,綠色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還非常的少,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業中幾乎沒有綠色會計的概念,甚至一些會計人員連基本的綠色會計概念都沒有。
3.2 缺乏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 我國綠色會計研究要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企業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綠色會計體系的案例非常少,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對綠色會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會計實務中還是不能準確系統的對綠色會計的要素、計量以及記錄行為進行規范,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不全面。比如現在我國相關會計制度的不健全導致在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中,只會在上市公司的照顧投標書中披露環保因素信息,而對于環保問題而產生的債務等信息卻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
3.3 政府及社會對于綠色會計發展的監督力度不足
環境關系到每個人的切實利益,因此環境污染治理需要每個人履行其職責,依靠社會群體的力量治理環境污染,但是目前我國的環境治理主要是依靠環保部門的監督與控制,而社會群眾以及媒體等對環境污染問題實施監督,而沒有一定的處罰權等,這樣就會導致許多社會環境污染問題依靠環保部門的單一監督與管理很難實現環境污染治理工作,這樣一來因為監督力度的缺失,再加上實施綠色會計對企業沒有產生直接的效益,因此企業實施綠色會計的動力不大。
4 新經濟形式綠色會計發展的對策
4.1 提高社會對綠色會計的認識 為改變綠色會計在會計實務中的缺失問題,應該從提高人們對綠色會計的認識方面入手,通過宣傳綠色會計,提高綠色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一是政府部門要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加強對綠色會計理念的宣傳與指導,引導人們對綠色會計實施的意義以及重要性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二是加強對綠色會計理論的研究,豐富與創新綠色會計的內含,將綠色會計理論與企業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實現綠色會計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發展和環保的要求;三是實現綠色會計與企業的經濟利益的掛鉤,讓企業明白實施綠色會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進而通過企業實施綠色會計提升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
4.2 建立健全完善的綠色會計體系 基于我國經濟結構的現狀,發展低碳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為實現我國低碳經濟,需要各級政府部門要將綠色會計納入到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綠色會計的環保功能。①國家立法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綠色會計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出臺了許多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但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而且現有的會計體系多數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因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確定綠色會計的地位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②加強綠色會計理論研究,我國要積極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與研究成果,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同步發展。
4.3 強化環境審計力度 基于綠色會計不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因此在具體的會計實務中,企業選擇綠色會計的動力不足,它們不會主動披露對環境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也不會主動披露因為環境污染成造成的負債信息,因此政府部門以及社會中介機構要強化對企業的環境審計力度,通過對環境問題的審計,實現綠色會計在社會中的發展。同時我國也要建立科學獎罰機制,對于破壞環境的經濟行為要給予嚴厲的制裁,而對于實施綠色會計的企業以及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
4.4 大力培養綠色會計人才 綠色會計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長,我國專門的綠色會計人才還比較缺乏,為擴大綠色會計在我國的應用范圍,需要國家大力培養專門的綠色會計人才:一是我國高校要側重培養具有綠色會計專業知識的人才,尤其是關于企業應用的綠色會計實務專業人才;二是企業要加強對現有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對綠色會計的認識,增強會計人員對綠色會計的操作技能,滿足企業經濟發展的要求。
在新經濟形勢下,我國綠色會計發展雖然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是其對經濟結構轉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要強化綠色會計發展理念,提高綠色會計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并將綠色會計充分的應用到企業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更好的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問題,促進我國環保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明軒.低碳經濟環境下綠色會計發展的探討[J].現代會計,2012(3).
[2]劉衛華.淺析綠色會計在我國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時代金融,2013(5).
關鍵詞:經濟轉型 商業經濟 創新發展
前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污染工業保持的高速經濟增長模式面臨著挑戰,急需進行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經濟發展不能再以環境污染和資源能耗來換取,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都需要進行重大的調整。目前,我國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已經初步建立了新的經濟產業布局,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常態。
一、經濟轉型的背景和內涵
經濟轉型指的是由于來自外部的壓力,導致社會原本的發展模式不再適應新的形勢,需要重新確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保持社會繼續發展的一種行為。我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和面臨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和危機。
我國經濟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呈現爆發式的增長,這是因為經濟體量越小,發展速度越快。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要一個調整期,經濟增長將從高速變為中高速。并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目前的發展速度。適當的發展速度對于我國的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是有利的,在原有經濟發展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時,往往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才能繼續保持發展的態勢。
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6.5%到7%之間,這一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盡管目前仍然在維持著增長的態勢,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形式還沒有發生根本的莊邊,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新經濟發展政策的消化等。新的經濟發展戰略包括“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等,是從硬實力到軟實力的全面發展戰略。
二、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商業經濟發展特點和趨勢
由于經濟發展形勢的改變,新興產業對我國的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動產業結構改變的同時也要大力加強社會基礎的建設。我國的經濟轉型相對于其他經濟體來說有許多特點和趨勢。
比如,我國為了推行家電普及,開始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活動,由政府提供補貼,鼓勵家電企業深入到鄉村基層中去。而一旦活動結束,商家立刻失去了這方面的動力。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干預市場的行為,違背了市場規律,盡管在短時間內提高了農村地區的家電普及率,但是對于農村地區長遠的經濟發展沒有明顯的作用。在經濟轉型之下,我國商業經濟的發展需要遵循市場規律,實現商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我國的商業經濟模式需要從多個方面你入手。首先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第三產業是我國未來的主要發展的產業,從2013年開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占比中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成為了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另外,中央制約三公消費的戰略也部分解決了造成過快增長的制度原因。
經濟轉型之下,我國的商業經濟流通速度顯著加快,各種快消費和快服務占據了越來越高的份額。尤其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成為我國未來的優勢產業,是新經濟發展模式中的亮點。
三、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商業經濟模式和創新發展
新的商業經濟形勢給我國的商業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新的商業模式將更加注重經濟質量和經濟方式。目前的商業經濟模式和創新發展包括了一下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電子商務給我國的經濟轉型提供了強大的力量,對傳統的實體商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讓我國的商業生態和商業模式實現了重新組合,甚至帶動了物流產業和交通格局的變化。新的商業模式給邊了人們的消費理念,讓人們對于商業有了新的理解。
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商業模式是商家出租柜臺,依靠物業和租金來獲取經濟利益。這導致真正的商家并沒有自利,無法發展自營品牌,阻礙了我國商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新的商業模式之下,商家能夠更好的把握自身的命運,建立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大型商場從集中在城市中心轉變為向郊區發展,小型便利店成為了商業活動的主力軍。未來的商家該逐漸變過過去的經營模式,而逐漸改為商業地產的自營。而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也不僅僅會考慮到銷售實體,而是把服務水平等各種因素納入到考量當中。
四、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商業經濟發展的創新思路
經濟轉型,思路先行。正確的經濟發展思路能夠對經濟發展起到有益的指導作用。我國在新形勢下的創新發展思路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政府的職能開始發生轉變。長期以來,政府在經濟發展中一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調節經濟發展速度,健身誠信體制,改良商業環境等。在未來的新經濟體制之下,政府逐漸轉變為對市場進行調節和監督的作用。通過改革流通經濟來改善市場環境,平衡傳統的實體商業與新興的電子商業的發展。
誠信體系和健康的商業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基礎。我們要調整商業模式和結構,建立健康穩定的市場環境,構建統一的成熟市場,利用電子商務的發展來實現中國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還要解決自營的商業模式實現回歸,轉變思維方式來糾正不健康的商業現象和商業行為。未來我國將依托創新帶來的發展動力,建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五、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將持續進行商業經濟的創新發展。目前我國的盛業經濟發展有著轉變政府職能,發展新興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注重經濟質量的特點,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上有明顯加快的趨勢。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我國將依托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帶動經濟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巧珍.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產權制度分析與創新模式建構[A].新聞學論集(第25輯)[C].2010.18.
[2]王永.轉型時期我國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特征與動力機制研究[D].江蘇大學,2011.
國內改革開放38年來,經濟體現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時期,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未來國內經濟的重要發展趨勢。
在新經濟環境下,對國內煤化工企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機遇和挑戰,國內煤化工企業對此要有深刻的認識,搶抓發展機遇,推動國內煤化工企業轉型發展,這一點需要國內煤化工企業進行深入地思考,積極創新發展思路。
一、新經濟環境對國內煤化工企業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隨著國內經濟步入“新常態”,節能、環保、生態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這就給國內煤化工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特別是在國內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國內煤化工企業的發展模式將發生深刻的變化,這將給國內煤化工企業轉型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不利影響。從新經濟環境給國內煤化工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來看,目前國內煤化工行業持續發展能力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從目前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家對此高度重視,這將影響到煤化工企業的發展,如果煤化工企業不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必然會對煤化工企業未來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
在國內大力實施“生態文明”的形勢下,由于煤化工企業具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特點,煤化工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受到極大的限制,而目前國內煤化工企業在轉型發展方面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理念和模式,這也將對國內煤化工企業的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
新經濟環境對人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盡管目前國內煤化工企業人才建設相對較好,但人才流失問題比較嚴重,這一點也將給煤化工企業提出挑戰。
二、新經濟環境下國內煤化工企業的發展思路
(一)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新經濟環境下,國內煤化工企業要想實現科學發展,必須大力加強技術創新工作,特別是要建立技術創新體系,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煤化工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進而提升企業發展能力。這就需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要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創新,不僅要引進國外先進的煤化工技術,同時還要發揮自主創新的作用,積極探索符合新經濟的煤化工產品。
煤化工企業要組建技術創新機構和技術創新團隊,大力加強技術創新人才建設,要通過待遇、事業、感情等吸引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為國內煤化工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奠定基礎。
在技術創新方面還要高度重視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要時刻關注國家政策方向,提升技術創新的針對性。
(二)著力提升產業層次。新經濟環境要求煤化工產業必須進行轉型,要從過去能源消耗向發展非煤能源和煤炭衍生產業發展,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支撐體系。這就需要國內煤化工企業要積極探索符合新經濟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符合新業態的煤化工產業,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特色化煤化工產業模式。比如可以大力發展煤化工循環經濟,構建“建材-電力-煤炭”“化工-電力-煤炭”等循環產業鏈。
再比如要高度重視產業層次的提升,要加強對科技信息化的應用,在生產、經營等方面強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進而提升發展層次,降低經營成本。
要大力推動國內煤化工企業開展“跨界”經營,在這方面國家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特別是對于推動煤化工企業產業升級的方向等進行指導和服務,這樣有利于推動煤化工企業提升產業層次。
(三)打造大型企業集團。新經濟環境下的煤化工企業發展,必須著眼于做大做強,積極推動集約化發展。這就需要國內有實力的煤化工企業要高度重視自身的發展模式創新,特別是對于實力較強、資金雄厚的煤化工企業,要加大對煤化工行業的整合力度,著力提升自身的規模和層次,加大兼并重組工作,對于一些具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的中小型煤化工企業,大型煤化工企業要進行并購,國家也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打造幾家在國際上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煤化工企業集團。
國內煤化工企業還要著眼于提升整體發展能力,要組建煤化工行業協會和行業商會,形成自我管理的運行機制,特別是要發揮行業協會和行業商會的組織、引導、凝聚作用,推動煤化工企業“抱團發展”,提升整體發展能力。
通過對新經濟環境下國內煤化工企業發展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盡管國內煤化工企業都積極推動轉型發展,但新經濟環境既給煤化工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戰。這就需要國內煤化工企業要對新經濟環境對其帶來的影響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并積極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推動發展思路創新,重點要在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著力提升產業層次、打造大型企業集團等方面下功夫,使煤化工企業步入轉型發展階段,以更好地適應新經濟環境特別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
關鍵詞:遼寧沿海;經濟發展;現狀及分析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095-01
遼寧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需要利用現代經濟學進行分析。在經濟學當中,作為新興分支的新經濟地理來說,將與遼寧沿海地區的人口以及其中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產生緊密的聯系,遼寧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應不斷開發新資源,并且合理使用在其經濟發展中,從而推動遼寧沿海經濟發展。
一、經濟學在遼寧沿海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經濟學的分支是在傳統經濟地理的基礎上將運輸成本、壟斷競爭以及報酬遞增等因素完美融入其中,并通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干預的新經濟學領域。
新經濟地理概念在形成以后,將傳統的遼寧沿海區域概念進行新型理念的重建后,對城市理論、區域理論、增長理論以及國際貿易理論共同劃分為同一個框架當中,并對這個框架進行深入的刻畫與分析。
新經濟地理在形成的初期,其目的是為了對遼寧沿海人口以及經濟活動在城市當中的集聚現象進行詮釋,而其形成標志則被人們認為是在1991年的《報酬遞增和經濟地理》一文當中,由克魯格曼首次提出。[1]文章當中提到了中心-模型從非均衡區域的層面為企業以及勞動力在城市當中的集聚現象進行充分解釋,雖然在1988年由Fujita也提出了相似的理論,為壟斷競爭模型對非單極城市當中的內生性進行解釋,而概念當中所產生的向心力則是由于生產者以及消費者之間的交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差異化之后,由產品的銷售現象而產生的資金外部性,因此非單極城市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稱為是新經濟地理的前身。這樣一來,就可以對單極城市內生模型的來源進行解釋,而新經濟地理的研究出發點就是城市集聚問題。
二、遼寧沿海區域經濟發展及現狀分析
(一)遼寧沿海經濟現狀
遼寧沿海地區要想有效加快經濟的發展,就應與現代科技發展性融合,充分考慮國際金融危機。遼寧沿海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并且及時可使用資源環境,從而有效提升遼寧沿海經濟發展速度。[2]首先遼寧沿海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出海通道,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此項優點,有效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其次應合理使用沿海地區的港口資源,航運過程中物流是主要的服務企業,因此相關物流公司用重視本企業的服務質量,在工作過程中應提高工作能力及服務水平,從而加強港口航運的服務質量,充分利用港口服務科有效推進遼寧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利保障。遼寧沿海經濟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對城鄉發展的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加強沿海地區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營運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進行周轉,而農村經濟體系在運行之初也需要有固定的交易成本與運行資金,而農村經濟增長達到一定程度后,不僅能夠有效增長農民收入,還可以有效增加遼寧沿海區域經濟效益。
沿海地區經濟主要從兩方面產生影響。首先,消費需求影響遼寧沿海經濟結構,不同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不同,隨著人民收入的不斷增加,需求彈性高的行業能夠快速增長,從而對經濟結構升級產生促進作用。[3]其次,遼寧沿海經濟提升應從本土生產企業著手,本土生產企業可有效推進沿海經濟發展,不同行業技術進步的速度不同,進步速度快,其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從而行業規模的擴張速度就快,經濟生產過程中的貢獻度提升就快,從而有效提升遼寧沿海經濟的發展。
(二)遼寧沿海地區經濟發展
首先遼寧沿海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目標是增進人民福利,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它能有效促進經濟發展,推動遼寧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其次,遼寧沿海經濟發展戰略是由消費引領的集約式發展,是改善當前遼寧沿海濟粗放式擴張發展的有效途徑。[4]最后,遼寧沿海經濟發展戰略能夠推進收入合理分配,資源均衡配置,能夠有效縮小貧富差距,不僅帶動遼寧沿海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而且能有效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當前我國遼寧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階段,建立“勞動偏向型”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有效促進遼寧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及經濟發展的轉變。遼寧沿海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在此資源上進行開發與使用,從而使我國遼寧沿海區域經濟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召龍,張涵.淺議我國遼寧沿海地區經濟需求失衡的成因與對策[J].消費經濟,2009-10(4):12-16.
[2] 武芳梅.芻議消費率及投資率與我國遼寧沿海的經濟增長[J].經濟問題,2010-11(9):10-13.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經濟;策略
一、新時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在新時期,農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農業的發展可以提升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還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滿意感和獲得感,使農村的環境和各方面建設都更好,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總之,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對促進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黨的五中全會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今,我們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歷史起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舉全社會之力實現鄉村振興,要實現鄉村振興,核心就是產業興旺,由此可見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二、新時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不充足
沒有充足的資金,想要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就是十分困難的。當缺乏資金時,便沒有資本去研究改善農業產業升級發展的方法,也無法很好地促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會大大制約農業經濟的發展。而對于農村地區來說,想要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又是十分困難的。首先,農村地區針對一些投資人來說,利潤轉化率極其低下,投資人更加關注利益,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投資農村地區所獲得的利潤又不如投資企業或者城市建設高,因此農村地區想要發展農業經濟,只能依靠政府的資金支持,而想要獲得社會資金是十分困難的。由此可見,農村地區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資金支持不充足是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大問題。
(二)農民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首先,農村居民缺少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為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其次,農村居民缺少對最新國家經濟政策的理解,這就導致了居民不能很好采用合理的方法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低,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新時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進一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健康有效發展
傳統的農業產業結構中,往往是第一產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而第三產業的發展往往得不到政府和農民的重視。因此,對于傳統的農村經濟而言,第一產業的經濟支撐往往十分重要。在新時期,為了順應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政府必須要尋求有效的方式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政府可以引導農村居民在維持第一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對于風景秀麗的農村來說,可以大力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等。政府可以投入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多建設一些風景優美的設施,加大宣傳力度,發展當地特色旅游業。由此可見,在新時期想要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這樣就可以實現農業經濟高效發展[1]。
(二)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提起農村,在很多人的眼中,依舊是生活環境不佳、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印象。因此,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這個問題上,政府必須投入足夠的資金,才能支持農村開展一系列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非常廣闊的概念,包括對農村廁所建設,還有對農村居民的生活設施的建設,例如可以投入資金建設一些休閑娛樂設施,以供農村居民閑暇時進行消遣。在政府投入了足夠的資金之后,就是真正的落實環節。在落實建設基礎設施時,政府必須選擇合適的建設方、施工方等,要對各個環節進行綜合考量,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在落實完施工建設之后,還要進行對基礎設施的質量監控,要從各個方面對基礎設施進行考察,發現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整和改進[2]。通過前期的資金支持、完善的施工過程、最后的質量檢測環節,就可以做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采用各種措施提高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
農村居民對國家政策以及對各種技術的理解程度,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想觀念,都是其素質構成要素。想要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政府必須運用各種方式提高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首先,相關部門可以免費開設一些農村小課堂,有需要的農戶可以聽課學習。這些農村小課堂應包括對新型技術的總體介紹已經熟練掌握新技術的方法,也可對新經濟政策進行分析,以便進一步增強農村居民的洞察力和整體素質。同時,在授課人員的選擇上,必須符合專業要求,了解現在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并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大學生知識技能水平高,整體綜合素質也過硬,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3]。
(四)進一步完善并落實惠農政策,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在促進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惠農政策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惠農政策即要求政府采取各種措施,真正從農村居民的利益出發,為農村居民謀福利。因此,必須不斷完善惠農政策,加強對農村發展的經濟投入,采取多元化的發展策略,促進農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特色發展。僅僅制定政策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將制定的惠農政策真正落實到實際中,從小事出發,真正為農村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政府必須研究如何才能將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在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如此才能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付金蘭.新形勢下發展農業經濟的有效途徑[J].中國集體經濟,2020(25):13-14.
[2]桂淑紅.新時期下優化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方法[J].農家參謀,2020(17):17.